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曲子的发生学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曲子的重要性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论题在大量研究成果和既有认知的基础上,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乐籍制度、礼/俗用乐等理念,以“职业”、“乐人”、“组织”为视角,通过对乐籍体系自唐以降之构建与运行的论述,重新认知中国传统音乐在乐籍存续期间,发生/发展、传承/传播的制度保障与关键动因,揭示曲子作为唐以降众多音声技艺之“母体”的重要意义。
     本文由“绪论”、“曲子的本体特征、属性及承载群体”、“音乐机构的国家体系”、“音声技艺的国家体系”、“曲子‘母体’意义的多重阐释”、“结论”等六部分组成。分别从曲子本身、乐籍体系创承(创造、传承)与传播机制、曲子与诸多音声技艺形式等三个角度(层面)进行论述,旨在强调:曲子、曲艺、戏曲为同一音声系统;制度对传统音乐文化创承与传播的核心作用。由此,对曲子作为“母体”的发生学意义进行新的解读和诠释。
     第一章,扼要阐述本文的基本观点,对相关论域的视角与方法论进行评述,提出“乐籍体系”之研究理念。第二章,从“曲子作为音乐艺术”的角度,提出乐人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对礼乐、俗乐关系加以辨析,对制度承载下古歌、乐府、曲子之发展进行梳理,指出音乐制度之沿袭、衍生关系及其对音声技艺发生、发展之重要意义;论证在籍乐人作为职业群体的关键作用。第三章,对乐人的组织管理机构进行梳理,论证唐以降“中央—地方”全国性音乐机构的设置及其发展脉络,进而指出乐籍体系的构建对音声技艺发生、发展之关键作用。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音声技艺的国家体系进行探讨。指出:音声技艺的国家体系,是乐籍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音乐机构国家体系与轮值轮训制度,是乐籍体系构建的两个关键环节,二者的结合使乐籍体系运转并形成体系化的创造、传承、传播机制。由此,音声技艺的国家体系,得以显现。其中,古代文人因其特殊的社会身份,通过公私宴聚等各种途径,广泛接触乐人,感受音声技艺,进而能动地参与乐籍体系音声技艺的创造。第五章,对曲子的“母体”意义进行多重阐释。指出:在创作与发展的意义上,曲子为众多音声技艺提供给养;在传承与传播的意义上,曲子是众多音声技艺得以流行、延续、转化的基本途径。乐籍体系中,曲子是乐人掌握技艺的基本规范,进而引申出一种制度化的创作和传承状态。由此,乐籍体系的构建应是曲子“母体”得以产生和彰显的根本与关键。
     关注地方官府音乐机构,关注制度化创承(创造、传承)与传播,关注宫廷、官府、民间三者的用乐关系,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理念。乐籍体系与曲子“母体”之承载,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所谓中国音乐“大传统”之形成与延续的具体表现。作为传统音乐流传至今保障一致性特征的关键,曲子“母体”,对于我们认知、传承、接通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The importance of " Qu Zi" (Chinese Melodic standard) has alway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cademic circles.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the relevant cognitive theories, this dissertation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angel, from the point of "Yue Ji" (music household) system and " Li Yue" (ceremonial music) and " Su Yue " (profane music) concep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professional and "Yue Ren" (entertainer), and through discus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Yue Ji " system since Ta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is on the guarantee system and the key causes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spread during the period when "Yue Ji" system still exis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is dissertation also discusses the sources of sound since Ta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has six distinct chapters:Introduction, Distinctive features, properties and inheritor of "Qu Zi", National systematization of the music institution, National systematization of the sound and tone, Various interpret of the source of sound and conclusion. All the parts mentioned above are analyzed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 Qu Zi" itself, the mechanism of the establishment, inherit, and spread of " Yue Ji" system, melody stand and the skill form of sounds and tones.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s such:Art form-Inherit-System-Art form. 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 Qu Zi", the folk art and the traditional opera belong to the same sound system, and the system play a key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spread of the tradition music. Moreover, this dissertation from sociology theoretical angel, draw a new conclusion on the source of sound.
     The first chapter i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n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ies and perspectives of relevant field, and put forward to the conception of "Yue Ji" system. Chapter two present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properties and the inheritor of " Qu Zi".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 Zi" as music art integrality, the thesis emphasizes the main status of the entertainers and sums up the skill system of the sound and tone.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chapter, this dissertation also interpret the inherited and derived relationship of music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s of the entertainers in the spreading of the skill of the sound and tone as a professional group.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entertainers' administrational institution, and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national institution of music since Tang Dynasty, emphasizing the key role of " Yue Ji" system in developing the skill of the sound and tone. In Chapter four,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establishment national systematization of the music institution and building up the system of working and training in shifts are the key steps to the "Yue Ji" system. Just li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mput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smoothly run the " Yue Ji" system and set up the mechanism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spread in the systematization; as a result, the national systematization of skill of the sound and tone will be formed accordingly. Chapter five points out that in the " Yue Ji" system, " Qu Zi" stand is the basic stand for the entertainers to grasp the skill, which can cause a kind of situation of the systematical establishment and spread.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Yue Ji" system is the essential and key factor to creating and developing the source of sound. The meanings of the source of sound excited in two aspect. One is on creation, the other is on succession. " Qu Zi", in the sense of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offer the supports to grasp the skill of the sound and tone. In the sense of the succession and spread, "Qu Zi" is the basic approach to spread, continue and transform this kind of skill.
     All in all, the "Yue Ji"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concep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If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ocal music instit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inherit and spread of systematization, and 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urt, local government, and folk, we will get a whole and clear idea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urce of sound.
引文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2《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版,第322页。
    3鲁诗(鲁人申培公传)、齐诗(齐人辕固生传)、韩诗(燕人韩婴传)、毛诗(鲁人毛亨、赵人毛苌传)。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渭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4年(1915),第1页)
    2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第54页。
    3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清)龚自珍《京师乐籍说》,载《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新1版,第117—118页。
    1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曾对此做过论述:“比较唐、宋两朝的有关文献,可以看出宋代官妓、营妓的地位都低于前朝”,并以《能改斋漫录》、《齐东野语》、《山房随笔》等文献中多件惩罚乐妓的不公事件为例,揭示了包括朱熹等在内的众多官员、名士对乐妓的肆意侮辱与蹂躏。(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51-64页)
    3《通制条格》卷二七(方龄贵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41页):“本司看详,除系籍正色乐人外,其余农民、市户良家子弟,若有不务本业,习学散乐,搬唱词话,并行禁约”。
    4参见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的大人妻妾。”(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0页);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想别人家奴胎也得个自在”。(《四部精要·集部·马致远杂剧》(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5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6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28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6页。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77页。
    1《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4页。
    2(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唐玄宗在东洛,大酺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者……时河内郡守令乐工数百人于车上……府县教坊,大陈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60页。
    4(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四,中华书局1955年,第631页。
    5(宋)陈旸《乐书》卷一八八“东西班乐”,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清末(1876)善本复印本。
    6(宋)王灼《碧鸡漫志·序》:“乙丑冬,予客寄成都之碧鸡坊妙胜院,自夏涉秋,与王和先、张齐望所居甚近,皆有声妓,日置酒相乐,予亦往来两家不厌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3页)
    7[意]马可波罗著,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十一章汗八里附近建筑的大都新城款待使臣的规章和该城夜间的治安设施”,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8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9参见《明史》卷四○《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明代的行政、军事区划在当时是有局部调整和变动的,笔者此处旨在说明当时社会用乐广泛性的存在。
    1《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2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6—1297页。
    3关于“轮值轮训”问题,项阳《山西乐户研究》中曾设专门章节论述,此处不赘。
    1张清源主编《现代汉语知识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马文熙等编著《古汉语知识辞典》,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31页。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19页。
    2据龙建国《诸宫调研究》(河北大学2001届博士学位论文)中曾对现存宋金《刘知远》(残本)、《西厢记》及元《天宝遗事》(残曲)中的宫调、曲牌做过统计,其中前两者宫调使用上前两本皆为14宫且仅有2宫不同,曲牌150个,至元《天宝遗事》(残曲)有新曲牌80个。另,作者还对照《教坊记》及唐宋曲子词曲牌名共有86个相同——笔者认为这种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存正好从正反两面说明了诸宫调对曲子的不断接衍、吸收的动态过程。
    3(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妓乐”,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页。
    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635页。
    1详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龙建国《诸宫调研究》、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等论著中的统计。
    2(元)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2页。
    3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1秦序《杨荫浏先生在音乐文学史研究方面的若干重要贡献》,《中国音乐》1999年第4期,第4页。
    2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言书店1952年版,第335页。
    3杨荫浏《音乐对过去中国诗歌所起的决定作用》,1949年7月22日南京中奥文化协会发表之演词,中国艺术
    研究院图书馆藏。
    4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言书店1952年版,第214—215页。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6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页。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77页。
    4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2版(1989年第1版),第393—394页。
    5吴钊、刘东升编著《中国音乐史略》(增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1983年3月第1版),第90—93页。
    1乔建中、张振涛《待燃犀下看高处不胜寒——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人民音乐》1997年第9期。
    2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834页。
    3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837页。
    4黄翔鹏《一位肯于实地苦干的中国音乐史研究者——写在<元代散曲研究>的前页》,《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5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1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2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3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4乔建中《曲牌论》,《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寒声《词、曲同源不同流——兼论声诗、词乐、曲唱在中原衍进中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38页。
    2寒声《词、曲同源不同流——兼论声诗、词乐、曲唱在中原衍进中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35页。
    3龙建国《论诸宫调与曲子词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202页。
    1见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音乐考释》(选载之一)之编者按,《乐府新声》2007年第1期,第129页。
    2黄翔鹏《一位肯于实地苦干的中国音乐史研究者——写在<元代散曲研究>的前页》,《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1详见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文化特点及其两例古谱》(1991年7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1届世界年会特邀报告)等相关著述。
    1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版,第2页。
    2吕骥《序:有几方面意义的文集》,晓星著《中国歌诗发展纪略——清浅居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例如黄翔鹏在《乐问》中对于词\曲牌子、诸宫调、明清戏曲等方面的追问与思考。
    4乔建中、张振涛《待燃犀下看高处不胜寒——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人民音乐》1997年第9期,第5页。
    1历史地看,戏曲学、曲艺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文学界脱离出来的,从学术传统和研究理念上具有同一性,故此处一并述之。
    2吴相洲《二十世纪中国词学研究述评》,《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63页。
    3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第18页。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4年(1915),第1页。
    5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第54页。
    6胡适选注《词选》,中华书局2007年版。
    1王兆鹏《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第107页。
    2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第20页。
    3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第18页。
    4王兆鹏《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第108页。
    5寒声《词、曲同源不同流——兼论声诗、词乐、曲唱在中原衍进中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36页。
    6吴梅《顾曲尘谈》,《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平颖《吴梅与王国维戏曲史观之比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第22页。
    8王小盾、李昌集《任中敏先生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9如郑振铎、赵景深、钱南杨、傅惜华、叶德均、齐如山、王瑶卿、梅兰芳等人的研究。
    1王昆吾《越南俗文学文献和敦煌文学研究、文体研究的前景》,《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6-147页。
    2王昆吾《从词体形成的条件看词的来源》,《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1页。
    3刘尊明《二十世纪敦煌曲子词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第53页。
    4刘尊明《二十世纪敦煌曲子词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第53—54页。
    5汤君《敦煌曲子词地域文化研究》,四川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6页。
    1由日本汉学家狩野直喜(1868~1947)最早提出,他在1916年《艺文》第7卷第1、3期上发表的《中国俗文学史研究的材料》一文中说:“治中国俗文学而仅言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者甚多,然从敦煌文书的这些残本察看,可以断言,中国俗文学之萌芽,已显现于唐末五代,至宋而渐推广,至元更获一大发展.敦煌遗书中的俗文学材料成为中国俗文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1928年(民国十五)6月5日胡适在《白话文史·自序》中说:“敦煌石室的唐五代写本的俗文学,经罗振玉先生国维先生、伯希和先生、羽田亨博士、董康先生的整理,已经有许多篇可以供我们采用了。”“日本方面也添了不少的中国俗文学的史料。”这或许是国内学者较早使用“俗文一词。(详见关家铮编著《二十世纪“俗文学”周刊总目》,齐鲁书社2007年版)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3李家瑞《北平俗曲略》,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4李家瑞《北平俗曲略》,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1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郑振铎、赵景深及其他俗文学派学者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宋春舫《论剧》,中华书局民国12年(1923)。
    3朱谦之《音乐的文学小史》,上海泰东图书局民国14年(1925)。
    4胡云翼《宋词研究》(中华书局民国15年版),《胡云翼说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6页。
    2张文勋《<词与音乐>后记》,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如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第二折:“(钱大尹)张千将酒来,我吃一杯。教谢天香唱一曲调咱。(旦)告宫调。(钱)商角调。(旦)告曲子名。(钱)定风波。(旦唱)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张咳嗽科)(旦改云)已已。(钱)聪明强毅谓之才,正直中和谓之性。老夫著他唱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他若唱出可可二字来便是误犯俺大官讳字,我扣厅责他四十。听的张千咳嗽了一声,他把可可二字改为已已。哦,这可字是歌后韵,已字是齐微韵。兀那谢天香,我跟前有古本,你若是失了韵脚,差了平仄,乱了宫商,扣厅责你四十。则依著齐微韵唱,唱的差了呵,张千准备下棒子者。”(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345页)
    4仅《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就记载了从唐至清各类谱集60余种。
    1王小盾、李昌集《任中敏先生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2冯淑华《<唐声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第2页。
    3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页。
    4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1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2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3赵敏俐、吴相洲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43页。
    1王培友《理论出新见,蹊径开洞天——评赵敏俐教授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2辑)2007年,第164—165页。
    2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2005年第3期,第163页。
    1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1王昆吾《越南俗文学文献和敦煌文学研究、文体研究的前景》,《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7页。
    2张兆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1项阳《由音乐历史分期引发的相关思考》,《音乐研究》2009年第4期,第17页。
    2《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8页。
    3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成晓辉《经济与文化的因果》,山东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2魏晶《唐以前制度文化中中原与西域的音乐交流与传播》,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3李卫《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4孙云《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山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5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6巩凤涛《乐籍制度下传播与小调的“同宗”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7林乐飞《还愿仪式音乐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8张咏春《孔府的乐户和礼乐户》,山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9逯凤华《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的相关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0白莉《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1徐倩《胶东道乐“勾凡调”及相关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12赵光明《乐户及乐籍制度视域下的都市戏曲发展》,上海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3汪晓云《人文科学发生学:意义、方法与问题》,《光明日报》2005.1.11。
    1项阳《男唱女声:乐籍制度解体之后的特殊现象》,《戏曲研究》(第71辑),文学艺术出版社2006年。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6页。
    1朱崇才《唐宋词乐谱何以“失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第202页。
    2朱崇才《唐宋词乐谱何以“失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第203页。
    3(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9页。
    1(宋)沈括《梦溪笔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2(宋)沈义父著,蔡嵩云笺释《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9页。
    3(梁)刘勰《文心雕龙》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4(清)冯班《钝吟杂录》,雪北山樵辑《花薰阁诗述》,清嘉庆刊本。
    5(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九《秦云撷英小谱》,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39页。
    1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冼星海全集》(1),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2冯光钰《吕骥与聂耳——纪念吕骥诞辰100周年》,《音乐研究》2009年第5期。
    1(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页。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页。
    4笔者文中所使用的“民间”,是指非职业化、非官方化的普通大众群体及其社会环境。
    1俞为民《宋元南戏曲调探源》,《宋元南戏考论续编》,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第78—79页。
    2(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严氏纠缪》,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6年(1937),第73页。
    3(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三《正俗》,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6年(1937),第37页。
    1乔建中《曲牌论》,《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2王安石的说法是:“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王灼的说法是:“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能改斋漫录》的说法是:“明皇尤溺于夷音,天下薰然成俗。于是才士始依乐工拍担之声,被之以辞。句之长短,各随曲度,而愈失古之‘声依永’之理也。”《朱子语类》的说法是:“古人作诗,只是说他心下所存事。说出来,人便将他诗来歌。……今人却先安排下腔调了,然后做语言去合腔子。岂不是倒了!却是永依声也。古人是以乐去就他诗,后世是以诗去就他乐,如何解兴起得人。”(引自王小盾《<宋代声诗研究>序》,杨晓霭著《宋代声诗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页)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194页。
    1广义地看,这种统计工作可以从先秦的《诗经》编纂开始(甚或更早)算起。
    2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2页。
    3傅雪漪《试谈词调音乐》《音乐研究》1981年第1期,第36页。
    4黄翔鹏《两宋胡夷里巷遗音初探》,《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第444页。
    4黄翔鹏《两宋胡夷里巷遗音初探》,《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第454页。
    6孙晓霞《唐教坊曲子曲名乐调源流考》,山西大学2006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2009年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574页。
    2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版,第84页。
    3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2009年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571页。
    4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同级分类的依据是必须明确而同一的,笔者认同某一乐曲或音乐形式在多种场合使用进而具备多种功能的观点,但如果据此,或依据纯粹的音乐本体进行分类,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甚或忽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质的全面性。数千年的礼乐观念使中国传统音乐体现出强烈的功能性,因而笔者这里的论述是站在功能性用乐的角度,以用乐的目的性作为分类和论述依据的。
    5参见《音乐百科词典》:“中国相对于雅乐而言的音乐称谓,多指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古代宫廷宴飨所用的燕乐,大多取自民间,有时也称俗乐。”(缪天瑞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583页);《汉语大词典》:“古代对民间音乐、外来音乐和散乐(百戏)的泛称。与雅乐相对。雅乐、俗乐之分,始于隋文帝。唐玄宗时,设教坊掌之.参阅《文献通考·乐一九》。”(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8页);《辞源》:“民间音乐,与‘雅乐’相对。《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注:‘谓郑声也’。隋唐前雅俗之乐不分。宫廷宴乐也有用俗乐的。至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唐玄宗时设置左右教坊以管理俗乐,并在梨园教练俗乐乐工。唐时俗乐有二十八调,与雅乐同隶太常。”(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0页)
    1此方面的相关论述,参见项阳《乐经何以失传》(《光明日报》2008年6月23日“国学版”)、《“合制之举”与“礼俗兼用”》(李幼平主编《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墓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礼乐、雅乐与鼓吹乐之辨析》(《2009年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2009年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六代乐舞”为<乐经>说》(《中国文化》2010年第1期)等文。2整体地看,其包含两种情形:在礼、俗各自内部生发的音乐;俗乐与礼乐相互转换产生的音乐。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2页。
    4《宋史》卷一一一《礼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668—2669页。
    5此处的强调,意在区别俗乐中的部分音乐(曲调、形式)被礼乐吸收、改编,以“礼乐”面貌加以使用。如:“永乐皇帝以钦订、钦颁的形式将当时社会上俗乐领域作为主流存在的三百余首曲牌以填上新词、对应诸多大德赞讽的方式赐予寺庙礼佛,这就是《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参见项阳《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中国音乐》2009年第1期)
    6(宋)郑樵《通志》卷四九《乐略》,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4年(1935),第625页。
    1参见项阳《“合制之举”与“礼俗兼用”》,《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墓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李幼平主编)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
    2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五·木铎》,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68—169页。
    3项阳《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2009年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7页。
    4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2009年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571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6页。
    2先秦,以《诗经》为例,《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据顾颉刚、徐中舒等众多学者研究,其本身的积累就历经周朝数代,它原是一个用于不同功能演唱的“底本”,所谓“歌诗”、“笙诗”、“管诗”、“弦诗”等。(参见顾颉刚《古史辨》、陆侃如《中国诗史》、马银琴《诗文本的结集与诗名称的出现》、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等);秦汉,如《汉书·艺文志》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序诗赋为五种。”
    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80—1381页。
    2据金荣权考证,“今传《诗经》在先秦时代非一次性结集”而是分为三次:西周前期、西周后期至春秋初期、春秋中期(《小雅》与《国风》结集时期),《诗经》至迟在孔子时代已最后编定。(参见金荣权《关于(诗经)成书时代与逸诗问题的再探讨》,《诗经研究丛刊(第13辑)·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3《毛诗正义》卷十九《周颂》:“《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88页。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对此有过详细的论证,此处不赘。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7—48页。
    3《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1页。
    4《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3—2544页。
    5项阳《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2009年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8—39页。
    6王运熙《汉代的俗乐和民歌》:“在西汉,中央政府的乐官,主要有太乐、乐府二署,分掌雅乐俗乐。”“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八)引吕氏曰:‘太乐令丞所职,雅乐也;乐府所职,郑卫之乐也。’所谓郑卫之乐,
    1《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5页。
    2《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1如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上邪》)这种深挚强烈的感情正是《铙歌》悲壮格调的典型体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2《宋书·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二一)第603页、(卷一九)第549页。
    1《魏书》卷一○九《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43页。
    2《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7页。
    3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40—141页。
    1(宋)郑樵《通志》卷四九《乐略》,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4年(1935),第625、631—633页。
    2《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9—377页。
    3尤其是文学界相关研究多持此说,详见本文绪论文献综述部分。
    1(唐)王建《凉州行》:“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二八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003页)
    2黄翔鹏《两宋胡夷里巷遗音初探》,《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43—444页。
    3李昌集《唐代宫廷乐人考略——唐代宫廷华乐、胡乐状况一个角度的考察》,《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第14页。
    1《隋书》卷六十七《裴蕴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74页。
    2《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1页。
    3《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4页。
    4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6页。
    1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2期,第16页。
    2知识百科(http://ww.upicture.com.cn/Knowledge/nPost/nPost_2246.htm)
    3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98页。
    4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99页。
    1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200页。
    2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笔者认为这种要求在包括戏曲、曲艺、歌舞在内的众多音声技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而可以视作统称。
    1《魏书》卷一一一《刑罚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88页。
    2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201页。
    3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4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
    5《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
    1《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4页。
    2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页。
    3笔者根据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李昌集《唐代宫廷乐人考略——唐代宫廷华乐、胡乐状况一个角度的考察》、毛水清《唐代乐人考述》的统计以及《乐府杂录》、《琵琶录》、《羯鼓录》等相关记述整理。
    1“宜赞”一词载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唐语林》卷一《政事上》载:“先述国家盛德,次序朝廷欢娱,又赞扬四方慕义,言甚明辨。上极欢。”任先生所言或依据此,笔者以为此类似后世“说话”一类的技艺。
    2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共统计详列乐人44名,其余4名任先生认为不属宫廷教坊,为统计对象一致故未征引。
    1(后蜀)赵崇祚编,沈祥源等注,《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3《礼记·乐记》,《四部精要·经部·礼记正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545页。
    1(宋)俞文豹《吹剑续录》(逸文辑存),《吹剑录全编》,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8页。
    2《管子·七臣七主篇》,《诸子集成》(5)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87页。
    3武舟《中国古代妓女生活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4《大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宋本,第三册。
    5(元)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2页。
    6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中华戏曲》总第13辑,第25页。
    1详见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廖美云《唐伎研究》、郑志敏《细说唐妓》、严明《中国名妓艺术史》等。
    2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3(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1(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42页。
    2唐代酒令艺术,“从表演艺术看,它经历了送酒歌舞、著辞歌舞、抛打歌舞,下次据令舞等四个发展阶段”,“从音乐角度看,它是胡乐、边地、新声、中原俗乐、南方音乐相结合的产物。”(详见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237页)
    3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4《隋书》卷六七《裴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74—1575页。
    《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4页。
    2《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7页。
    3《事物纪原》卷六《横行武列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6页。
    4《大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宋本,第三册。
    5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6《旧唐书》卷一九《懿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79页。
    1(唐)赵磷《因话录》卷一《宫部》,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88页。
    2(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页。
    3(唐)王建《宫词一百首》,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二九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066页。
    4(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四,中华书局1955年,第631页。
    5详见郑志敏《细说唐妓》对唐代女妓称谓的统计。
    1戏曲界普遍认为两者有明显的一致性。参见宫廷参见寒声《<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注释》(《中华戏曲》(第3辑),1987年)、黄竹三《上党祭祀活动的“供盏献艺”》(《戏曲研究》第59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张影《历代教坊与演剧》(齐鲁书社2007年版)等研究文论。
    1《新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60—4561页。
    2(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
    3参见《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新唐书》卷四九《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4从出土文物以及日本保留的部分唐尺看,很多都在30cm上下。按唐代一里300步,1步5尺,以此计算,唐一里约0.45公里,三百里即是135公里。
    (参见国学论坛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5708)
    1《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52页。
    2(宋)王溥《唐会要》卷三三“散乐”,中华书局1955年,第612页。
    3《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72页。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94页。
    5《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475页。
    6《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4页。
    7《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1页。
    8《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载:“上皇每酣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文中注曰:“府县者:京兆府及长安、万年两赤县。”(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93页)
    1(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二《后唐二十条》,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2(宋)龙衮《江南野史》卷四《宋齐丘传》:“广陵未至,而洞天疾病且死,因遗书荐之于先主。既至,栖迟逆旅,裹调罄乏,因吁叹数四。其邻倡优妇女魏氏闻之,乃窃赂遗数锾由是获备管幅,遂克投贽一见。先主宾之以国士,大获赂遗,寻娶魏氏,馆而给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3详见拙作《唐代乐营刍议》(待刊)。
    4(清)俞正燮《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癸巳类稿》卷十二,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483页。
    5《旧唐书》卷一四五《陆长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37—3938页
    6(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二,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86页。
    7《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录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教坊使称密诏阅良家子及别宅妇人内禁中,京师嚣然。”《旧唐书》卷一二《德宗本纪》:“停梨园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留者皆隶太常。”(《新唐书》、《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8(宋)苏轼《东坡志林》(附《演繁录》等四种,韩放主校点),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9(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页。
    1(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二,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86页。
    2(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载:“开元中,内人有许和子者,本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6页);(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九:“乃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81—82页)
    3《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4《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34页。
    1(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四,中华书局1955年,第631页。
    2《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太乐署”载:“有故及不任供奉,则输资钱,以充伎衣乐器之用。……音声人纳资者岁钱二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3页);据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文中的考证:“按唐朝物价,波动甚大,唐初甚低,安史乱后。德宗时代下跌。唐末期间大体安定。就米僧言,贞观期间每斗(相当日本四升)仅需四——五文。安史乱后涨至每斗千文。宣宗、懿宗时降至每斗四十文前后。按北里志时期,为一升十文,则一缗可购米一石,够供半年食用,故一缗当亦非小款也。”若以《北里志》时期每升米十文钱计算,“三二十千”相当于10个乐人一年的衣粮费用。
    1《教坊记》中载:“苏五奴妻,张少娘善歌舞,有邀迓者,五奴辄随之。前人欲得其速醉,多劝酒,五奴曰:‘但多与我钱,吃锤子亦醉,不烦酒也。’今呼‘鬻妻’者为‘五奴‘,自苏始。”“庞三娘善歌舞,其舞颇脚重。然特工装束。又有年,面多皱,帖以轻纱,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之,遂若少容。尝大酺汴州,以名字求雇。”(《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3页);《北里志》载:“杨汝士尚书镇东川,其子知温及第,汝士开家宴相贺,营妓咸集。汝士命人与红绫一匹,诗曰:‘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1页)
    2《旧唐书》卷一七《敬宗本纪》:“宝历二年十二月八日,敬宗遇害,贼苏佐明等矫制立绛王勾当军国事。”(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关于轮值轮训制度,项阳《山西乐户研究》中设专门章节予以全面论述,此处不赘。
    4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5卒于隋朝元年的庾信《听歌诗》载:“协律新教罢,河阳始学归;但令闻一曲,余声三日飞。”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认为轮值轮训的发生还可能早于隋代,详见拙作《轮值轮训三题》(待刊)。
    1详见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209页。
    2《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八《俳优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6—468页。
    1《宋史》卷一四二《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61页。
    2(宋)陈肠《乐书》卷一八八“东西班乐”,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清末(1876)善本复印本。
    3《宋史》卷八五《地理志》:“(宣和四年)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可谓极盛矣。”(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095页)
    4《宋史》卷三二四《刘文质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493页。
    5(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1978年新一版),第380页。
    6(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1978年新一版),第463页。
    7(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页。
    8(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五,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2),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332页。
    9《齐东野语》卷二十“台妓严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4页。
    10(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鼓子花开也喜欢”,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8),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251页。
    11(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吊二姬温卿宜哥诗”,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8),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295—296页。
    12(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13《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宋史》卷一一三《礼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699页。
    2(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十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4页。
    3(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330页。
    4(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8页。
    5(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十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7页。
    1《诗话总龟(后集)》卷三三《乐府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2(民国)戴锡章编撰、罗矛昆校点《西夏纪》卷六,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页。
    3《辽史》卷五四《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93、897页。
    4《辽史》卷五三《礼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78页。
    5《辽史》卷三一《营卫志》:“著帐户。本诸斡鲁朵析出,及诸罪没入者。凡承应小底、司藏、鹰坊、汤乐、尚饮、盥潄、尚饍、尚衣、裁造等役,及宫中、亲王祗从、伶官之属,皆充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1页);另,参见武玉环《辽代斡鲁朵探析》,《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6《辽史》卷四五《百官志》:“内族、外戚、世官犯罪,没入瓦里。”(第702页);《辽史》卷三一《营卫志》载:
    “凡州三十八,县十,提辖司四十一,石烈二十三,瓦里七十四,抹里九十八,得里二,闸撒十九。”(第362页);另,“斡鲁朵”的设置类似于南北朝“营户”,而其制度本身的各种规定(诸如人员来源为获罪者者及其家属,没入瓦里为奴,常作为赏赐物,乐人为其群体之一等)都与北魏以降的乐籍制度相类。尽管辽代有着契丹民族政权自身的特征,但结合其同时设立的“百官鼓吹、横吹乐,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损”的制度规定来看,无疑对乐籍体系构建与稳固起着推动性作用。(详见拙作《乐籍制度在西夏、辽、金时期的发展与特点》)
    7《金史》卷一○一《承晖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223—2224页。
    8《金史》卷一一一《纥石烈牙吾塔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60页。
    1(元)刘祁《归潜志》卷六,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0),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280页。
    2《金史》卷一一九《粘葛奴申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99页。
    3《金史》卷五《海陵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1页。
    4(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四十,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第301页。
    5《通制条格》卷二七《杂令》“搬词”条载:“本司看详,除系籍正色乐人外,其余农民、市户良家子弟,若有不务本业,习学散乐,搬唱词话,并行禁约。”(方龄贵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41页)
    6《元史》卷一六《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40页。
    7《元典章·刑部》“诸奸”,元坊刊本《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光绪戊申夏修订,法馆以杭州丁氏藏本重校付梓。
    8(元)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01页。
    9《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
    1方龄贵校注《通制条格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7—638页。
    1[意]马可波罗著,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十一章汗八里附近建筑的大都新城款待使臣的规章和该城夜间的治安设施”,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2[意]马可波罗著,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二十二章人口众多的汗八里城和它的商业”,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3[意]马可波罗著,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七十六章雄伟壮丽的京师(杭州)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4(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8页。
    5(元)陈孚《真州》,(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二集·丙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7页。
    6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7《钦定续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8(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八《人部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5页。
    9龚自珍《京师乐籍说》,载《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7—118页。
    1《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七四《乐考二十》“俗部乐”,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375页。
    2详见乔健、刘贯文、李天生著《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项阳《山西乐户研究》;近年,笔者与导师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北京等地对乐户后人所进行的采访中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3(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鼓吹”,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4《唐会要》卷三四:“敕三品已上,听有女乐一部。五品已上,女乐不过三人”、“伏见诸道方镇,下至州县军镇,皆置音乐,以为欢娱。”(中华书局1955年,第628、631页);《宋史》卷一四○《乐志》:“又皇太子,及一品至三品,皆有本品鼓吹。”(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01页);《辽史》卷五四《乐志》:“百官卤簿皆有鼓吹乐”、“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损。”(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93、897页);元《通制条格·杂令·拜贺行礼》:“外路府州司县遇圣节正旦,勾集诸色社直行户妆扮”、“合用乐人,止就本处在城者”。(方龄贵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7页);《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四载称明代:“昔太祖封建诸王其仪制服用具有定制,乐工二十七户,原就各王境内拨赐,便于供应。今诸王未有乐户者,如例赐之。有者仍旧,不足者补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七四:“我朝初制分太常、教坊二部。太常乐员例用道士,教坊则由各省乐户挑选入京充补。凡坛庙祭祀各乐太常寺掌之,朝会宴享各乐教坊司承应”。(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375页)
    1笔者认为,应当说这也是一种自先秦而下礼乐观念的泛化和影响,史书中记载但凡有家中有乐人者,绝大多数都是皇亲贵胄、朝廷官员,这反映出朝廷礼乐等级的一个主要方面。南朝裴子野《宋略》载:“王侯将相歌妓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玄有争夺,如恐不及。莫为禁令,伤物败俗,莫不在此。”表面上看来,似乎古代社会只要有钱有势就可以随意蓄养女乐。事实上,绝非如此简单,该条结尾“莫为禁令”四字恰恰反映出这种现象的不正常与不合制。而就在同一时期,萧齐朝廷有着严格的规定,《南史》卷二四《王晏传》:“晏弟诩,位少府卿。敕未登黄门郎,不得畜女伎。诩与射声校尉阴玄智坐畜伎,免官,禁锢十年。”王晏是南齐名臣,一生亲历了从齐武帝直到齐朝灭亡的多个时期,官至骠骑大将军并封为公爵。以他这种身份,其弟“位少府卿”而“未登黄门”,蓄养了女乐都要被免官并“禁锢十年”,可见当时的朝廷对官员家中蓄养女乐有严格规定,并且这种规定不仅是出于“伤物败俗”,而更重要的是“未登黄门”——这是涉及礼乐观念下尊卑有序、等级有差的“大是大非”问题。
    2《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30页;另据该文校勘记(第1857页)载:“《唐六典》卷四‘五品’下有‘已上’两字”。
    3(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四,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28、630页。
    4《旧唐书·职官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百官志》、《新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1(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八“屈名儒”,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页。
    1(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34页。
    2(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页。
    3(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3页。
    4(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5官方开办妓馆的历史可谓久远,就先有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坚瓠集·续集》卷一载:“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秦汉魏晋六朝,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梁简文帝萧纲《倡楼怨节》、梁元帝萧绎《荡妇秋思赋》:“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 情。”梁·费昶《行路难》:“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隋代文人笔下对女妓、青楼也多有载咏,隋卢思道《夜闻邻妓诗》诗曰:“倡楼对三道,吹台临九重”、“谁能暂留客,解佩一相从。”虞茂《衡阳王斋阁奏妓诗》、江总《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诗》、弘执恭《和平凉公观赵郡王妓诗》、释法宣《和赵郡王观妓应教诗》、王绩《咏妓诗》等。隋唐以降,妓馆作为乐籍体系下官方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已经凸显,据史料可证,从“初唐四杰”生活的高宗时期到唐末黄巢起义,平康北里作为长安最为著名的妓馆存在了200余年,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其得以存在如此长的时间最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乐籍体系下的官属妓馆,国家制度是其经久不衰的根本保障:此外,全国各地也皆有妓馆。宋、元、明、清的妓馆愈发增多,并出现大量私营妓馆。相关研究,可参见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下册)、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严明《中国名妓艺术史》、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等。
    1(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页。
    2(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2页。
    3(后蜀)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页。
    4(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页。
    5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五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678页。
    6陈羽《广陵秋夜对月即事》,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三三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464页。
    7(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08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3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3详见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下册),第421—447页。
    4(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0—81页。
    5(宋)吴自牧《梦梁录》,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6(宋)杨时《龟山集》卷十“语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明)佚名《如梦录》,《丛书集成续编·史地类》(240),(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762、768页。
    2(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3(宋)周密《武林旧事》,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421页。
    2(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4、301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4(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5(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三回、三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6(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三,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25页。
    7(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四,中华书局1955年,第631页。
    8(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1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
    2(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3(宋)李廌《师友谈记·曾诚之谓仁宗赐王旦细人》,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2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一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20页。
    2《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二《乐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3(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僖宗幸蜀时,戏中有刘真者,尤能,后乃随驾入京,籍于教坊。”“大和中,有季齐皋者,亦为上手,曾为某门中乐史。后有女,亦善此伎,为先徐相姬。大中末,齐皋尚在,有内官拟引入教坊,辞以衰老,乃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二九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066、1059页。
    5《旧唐书》卷二九《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72页。
    6《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四《乐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5页。
    2《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三《寓情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3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五一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242页。
    4如(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高鬓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页)等。另见[日]岸边成雄著,梁在平、黄志炯译《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台湾中华书局中华民国62年(1973),第368页;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10—211页;等等。
    5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79版,第469页。
    1(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九,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81—82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
    302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
    4(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1关于“行院”,王国维、郑振铎、钱南扬、冯沅君、胡忌等众多先学均有灼见,尽管观点上各有不同,但宋金以降小说、戏曲中,“行院”指称优伶、娼妓等乐人群体,比比皆是,其作为乐人代称是可以确定的。。如《小孙屠》中载:“要逢必贵,多谢众家行院相识赍发气(此处“行院”,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注曰:“犹言‘行业’。盖古代一种行业往往聚居一处,故称行院。就歌妓言,如唐长安的平康里,见《北里志》;宋汴梁的院街,见《东京梦华录》卷二;就是明证。”)元人朱庭玉散曲[南吕·梁州第七]《妓门庭》:“二十年已里,端的不曾见兀的般真行院。”夏庭芝《青楼集》“天然秀”云:“始嫁行院王元俏。”明人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三回云:“段氏兄弟,向本州接得个粉头,搭戏台,说唱诸般品调。那粉头是西京来新打踅的行院,色艺双绝,赚得人山人海价看。”等等。
    2《宦门子弟错立身》,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219、245、254页。
    3杨孟衡等《山西赛社乐户、阴阳师、厨户传记》,《民俗曲艺·山西赛社专辑》(台北·1997)第107、108期。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四《畿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54页。
    2如《五代史补·宋齐丘投姚洞天》载:“邻房有散乐女尚幼”、“齐丘以佐命功,遂至将相,乃上表以散乐女为妻,以报宿惠,许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
    4(宋)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宋)罗椅《放翁诗选(前集)》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5参见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130—134页。
    1(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0页。
    1《新唐书》卷八《文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页。
    2《宋史》卷一四二《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59页。
    3(清)严虞惇《艳囵二则》,《丛书集成续编·文学类》(211),(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662页。
    4(宋)陈旸《乐书》卷一八八《俗部乐》,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清末(1876)善本复印本。
    5《诗话总龟(后集)》卷四八《丽人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7页。
    6(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4页。
    7(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7页。
    8(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7页。
    9王建《温泉宫行》,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二八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004页。
    10《隋书》卷四一《高熲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84页。
    11(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
    12《宋史》卷一四二《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47—3348页。
    13(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4页。
    1(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三一《工艺》,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一○三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7页。
    2(明)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铅印本),申报馆,清光绪间。
    3《宋史》卷一四二《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59页。
    4详见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增订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205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2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第251页。
    3《元典章》刑部卷十九《典章五七》“禁学散乐词传”,元坊刊本《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光绪戊申夏修订,法馆以杭州丁氏藏本重校付梓。
    4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84—85页。
    5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6(清)据吾子《笔梦叙》卷一,《丛书集成续编·文学类》(214),(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403页。
    7杨惠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1(清)宋直方《琐闻录》:“昆山魏良辅者,善南曲,为吴中国工,一日至太仓闻野塘歌,心异之,留听三日夜,大称善,遂与野塘定交。”另,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中有专门论述。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弦索入曲”载:“嘉隆间度曲知音者,有松江何元朗,蓄家憧习唱,一时优人俱避舍。然所唱俱北词,尚得金元蒜酪遗风。予幼时,扰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弦索,今绝响矣。何又教女环数人,俱善北曲,为南教坊顿仁所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85页)
    3(明)何朗俊《四友斋丛说》卷三七《词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0页。
    1项阳《由音乐历史分期引发的相关思考》,《音乐研究》2009年第4期,第17页。
    1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页。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七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87页。
    1(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2页。
    1《与歌童田顺郎》,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三五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695页。
    2《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四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600页。
    3(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四,中华书局1955年,第632页。
    4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二五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667页。
    5白居易《何满子歌》,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212页。
    6张祜《李谟笛》,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119页。
    7相关研究成果众多,此不赘述。在“一致性”方面,“诸如黄翔鹏先生‘曲调考证’理论以及乐律学、音乐形态学研究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成果,静芳先生对传统器乐中‘类型性模式结构’理论分析法的提出与应用;杨善武先生对全国范围存在‘苦音现象’的研究;李来璋先生关于西安鼓乐《水龙峪》与吉林鼓吹乐《水龙吟》的比较研究以及琉球《路次乐》与明清《卤簿乐》的比较研究;安徽师大李庆丰先生对山东、河南、潮州、客家各筝派之中都有68板体现象的提出,……张咏春通过对孔府乐户和礼乐户的考察所揭示出祭孔用乐在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性。”(项阳《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当然这些仅是此类学术成果万中之一二;而“丰富性”方面作为学界传统研究,其例更不胜枚举,仅五大音乐集成就足以为证。
    8庾信《听歌诗》,载(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9页。结合此例,通过相关文献互证,笔者认为轮值轮训在早于隋唐的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详见拙作《隋唐宋元轮值轮训制度述略》(待刊)。
    1(明)《日知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2《新唐书》卷一一八《列传第四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4277页。
    3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6页。
    4汤裙《敦煌曲子词在词史上的意义》,《唐都学刊》2004年第3期,第36页。
    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页。
    6(宋)洪迈《夷坚志·支志乙》卷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1页。
    1杨及耘、高青山《侯马二水M4发现墨笔题书的墓志和三篇诸宫调词曲》、延保全《侯马二水M4三支金代墨书残曲释疑》,《中华戏曲》第二十九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2(明)朱有燉《元宫词》,《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0页。
    3(明)朱有燉《元宫词·并序》:“元代宫廷事迹无足观,。然纪其事实,亦可备史氏之采择焉。永乐元年,钦赐予家一老妪,年七十矣,乃元后之乳姆女,知元宫中事最悉。间尝细访,一一备知其事。故予诗百篇,皆元宫中实事,亦有史未曾载外人不得而知者,遗之后人以广多闻焉。永乐四年春二月朔日,兰雪轩制。”(《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4(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文灏点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页。
    5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3、190、192页。
    1(元)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01页。
    2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4页):“顾山山,行第四,人以‘顾四姐’呼之。本良家子,因父而俱失身。资性明慧,技艺绝伦。始嫁乐人李小大。李没,华亭县长哈刺不花置于侧室,凡十二年。后复居乐籍,至今老于松江,而花旦杂剧,犹少年时体态。后辈且蒙其指教,人多称赏之。”
    3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三四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583页。
    4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一六八,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421页。
    5《御定全唐诗》卷三六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6(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十《蜀才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7(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1(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2项阳《一本元代乐籍佼佼者的传书——关于夏庭芝的<青楼集>》,《音乐研究》2010年第2期,第45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
    4(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5(宋)俞文豹《吹剑续录》(逸文辑存),《吹剑录全编》,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8页。
    6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中华戏曲》总第13辑,第25页。
    1(明)兰陵笑笑《金瓶梅词话》,(西门庆为李瓶儿办丧事(第三十六回),正月十六请客(第四十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2(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3杜仁杰《庄家不识勾栏》,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368—369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410页。
    2(唐)杜佑《通典》卷七《食货志》,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2页。
    3王君《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现状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
    4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http://www.china-citynet.com/fyphb-show.asp?id=2094
    5(清)龚自珍《京师乐籍说》,载《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新1版,第117—118页。
    6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载《李开先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70页。
    7《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乐考》“赐诸王乐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杨惠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2《明史》卷一○○《诸王世系表》,中华书局1974版。
    3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4(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1983年新一版),第8页。
    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91页。
    6(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五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7(明)佚名《如梦录·节令礼仪纪》,《丛书集成续编·史地类》(240),(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776页。
    8项阳《关注明代王府的音乐文化》(《音乐研究》2008年第2期)有深入论述,兹不赘述。
    1(明)《五杂俎》卷四《地部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7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畿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54页。
    3见附表《<青楼集>乐人属地、技艺统计表》。
    4据《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载,扬州曾经为江淮行省治所(后移置杭州),从文化圈来看,其与江淮一地联系紧密。
    5据《青楼集提要》载夏庭芝为“江苏华亭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页)
    1杨纯渊《山西历史经济地理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0页。
    2详见刘荫柏《元代杂剧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7—38页。
    3白居易《西湖留别》,《全唐诗》卷四四六,中华书局1960年,第5007页。
    4《唐阙史》,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5刘禹锡《堤上行》,《全唐诗》卷三六五,中华书局1960年,第4111页。
    6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博士论文,第97页。
    1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博士论文,第94页。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1《钦定词谱》,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2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4页。
    3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4页。
    4王兆鹏、刘尊明编《宋词大辞典》凤凰出版社2003年。
    5杜肇昆《宋词常用词牌统计分析》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28507
    1详见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唐宋词论丛》(台北)宏业书局1979年版,第53—89页。
    2(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8页。
    3(明)毛晋《和清真全词跋》,(宋)方千里《和清真词》,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4(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345页。
    1(明)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别古今”,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版,第147页。
    2《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79版,第511页。
    3《竹枝词》,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十八,中华书局1979版,第388页。
    1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0页。
    2相关问题的辨析,另见拙作《乐籍体系中乐人类属的相关问题》(待刊)。
    3(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七,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76页。
    4(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二,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67页。
    1(宋)晏几道《小山词》,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2(宋)姜夔著,杜伟伟、姜剑云解评《姜夔集》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年版。
    3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版,第103页。
    4《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0页。
    5刘禹锡《路旁曲》,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三五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680页。
    1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五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678页。
    2李适《九月十八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44页。
    3《旧唐书》卷一九○《温庭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79页。
    4陈贻掀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三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649页。
    5《御定全唐诗》卷三六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6白居易《杨柳枝二十韵》,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五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678页。
    7《残酌晚餐》,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79版,第738页。
    8(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版,第204—205页。
    9(宋)张炎《词源》卷下,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6年(1937),第21页。
    10(宋)姜夔《过垂虹》,《白石道人诗集》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1(明)臧晋叔《元曲选·序二》(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第3页。
    12(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9页。
    1(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83页。
    2唐宣宗《吊白居易》,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文化艺术山版社2001版,第48页。
    3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979版,第350页。
    4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冀勤校点《元稹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82版,第131页。
    5白居易《醉戏诸妓》,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二三,中华书局1979版,第510版。
    6王旋伯注《李绅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7(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页。
    8(元)柯九思等著《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9(元)柯九思等著《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0页。
    1杨荫浏《音乐对过去中国诗歌所起的决定作用》,1949年7月22日南京中奥文化协会发表之演词,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194页。
    1如杨荫浏于《中国音乐史纲》以“江河”比论“词曲音乐”;黄翔鹏论文集《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乔建中《曲牌论》在评价乐人的贡献时说:“一部光彩夺目的中国音乐史,一个独特的音乐文化体系,就是由他们世代努力而创造的。这正如一条大河,它之所以波滔滚滚,永不止息,是靠了从各处流入的千细百流。”(《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2杨荫浏于《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版,第214—215页。
    3《中国音乐词典》载“隋、唐、五代称为‘曲子’,所填歌词称‘曲子词’。明清间称为‘小曲’,近现代或称‘小调’。”(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322页)。另,笔者认为:比较杨荫浏《史纲》与《史稿》,“词曲
    音乐”一节是后作关于唐宋“曲子”以及其后历代相同形式的音声技艺的研究理念和论述基础。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195、296页。
    1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3页。
    2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156页。
    1参见项阳《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2009年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9—40页。
    1乔建中《曲牌论》,《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2黄翔鹏《两宋胡夷里巷遗音初探》,《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43—457页。
    1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南京艺术学院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16页。此外,文中还列举众多相关戏曲研究成果,可见这种观点是一种普遍认知:陈崇仁.当知天道曲如弓——戏曲演变轨迹试探.戏文,1997年第2期;宁宗一《戏曲史就是更替史》.《戏曲艺术》1989年第1期;何为《继承与革新的辩证法——戏曲演变规律探微》(上、下),《戏曲艺术》1989第1、2期;恒岳《戏曲须早入“涅槃之境”》《剧本》1985(10);张士魁《中国戏曲声腔兴衰史替的思辨》,《戏剧文学》2003年第2期;刘正维《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廖奔《蝉蜕的艰难——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蜕变历程的宏观描述》,《戏剧艺术》1986(2);潘新宁《综合与分化目的系统制导下的择优途径——从控制论观点看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艺术百家》1986年第4期;王志超《论决定戏曲走向的三股力——对新的戏曲样式的呼唤》,《艺术白家》1989第1期。
    2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音乐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70页。
    3详见付洁《从歌舞大曲到“杂剧大曲”——唐宋文化转型中的音乐案例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4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南京艺术学院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240页。
    5详见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2009年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引《谏逐客书》,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2543-2544页。这种传统,在当下遗存的传统音乐中也普遍存在,如器乐学习者必然首先学习念唱、背唱曲子;曲艺、戏曲学习中也要首先从念唱曲子、戏曲唱段开始。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 4年(1915),第52—53页。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4年(1915),第52页。
    2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3《宋史》卷一四二《乐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51页。
    4黄翔鹏《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黄翔鹏文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985页。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1参见付洁《从歌舞大曲到“杂剧大曲”——唐宋文化转型中的音乐案例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1页。
    2乔建中《曲牌论》,《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3郑祖襄《<唐会要>“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史料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6—18页。
    1《云谣集杂曲子》,《续修四库全书》卷一七二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七七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182页。
    3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敦煌舞谱校释”,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255页。
    1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8页。
    2《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页。
    3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有专门论述,本文引用杨先生的观点。
    4郑祖襄《<唐会要>“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史料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6—18页。
    1参见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20—427页。
    2《乐府诗集》卷三三载:“《乐苑》曰:《五更转》,商调曲。按伏知道已有《从军辞》,则《五更转》盖陈以前曲也。”(《四部精要·集部·乐府诗集》(1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卷四载沙门宝公“造《十二辰歌》”(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626页。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626页。
    1冯光钰《中国曲牌考》,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2谈龙建《傅雪漪谈<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人民音乐》1999年第6期,第26页。
    1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68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四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64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四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212页。
    4毛水清《唐代乐人考述》,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79—80页。
    1(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184页。
    2(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9页。
    3叶栋《唐乐古谱译读》,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139页。
    2叶栋《唐乐古谱译读》,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音阶阐述原文为“古音阶羽(e)、新音阶商(e)”。
    1详见周来达《管窥2500年孟姜女音乐之传播》,《音乐探索》2007年第1期。
    2武俊达《山歌、小调到戏曲唱腔的发展》,乔建中主编/导读《中国传统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136页。
    3方芸《<孟姜女>歌系研究》,武汉音乐学院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
    4陈复生《孟姜女调在曲艺音乐中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1期,第37—38页。
    1王耀华《论“腔音列”》(下),《音乐研究》2009年第2期,第24页。
    1武俊达《山歌、小调到戏曲唱腔的发展》乔建中主编/导读《中国传统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2陈复生《孟姜女调在曲艺音乐中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1期,第37页。
    1乔建中《曲牌论》,《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1汤裙《敦煌曲子词在词史上的意义》,《唐都学刊》2004第3期,第36页。
    2杜肇昆《宋词常用词牌统计分析》,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28507
    1详见附表《诸宫调与若干音声技艺曲牌对照表》。
    2(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5—86页。
    1“从《事林广记》看,唱赚表演时,先以“致语”(《鹤鸽天》词)开场,再唱《中吕宫·圆里圆》套曲。这套《中吕宫·圆里圆》有辞无曲,其组合情况是:[中吕宫]紫苏丸——缕缕金——好孩儿——大夫娘——好孩儿——赚——越恁好——鹘打兔——尾声”;又有《黄钟宫·愿成双》,“这套赚曲有曲无辞。其组合形式是:[黄钟宫]愿成双令——狮子序——本宫破子——赚——双胜子急——三句儿”。(参见龙建国《诸宫调研究》,河北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3、114页)
    1(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妓乐”,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页。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18—319页。
    3本文参考《诸宫调》古籍文本史料均来自《全诸宫调》(朱平楚校点,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以下注略。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19页。
    1参见郑祖襄《两部金代诸宫调作品的宫调分析——兼述与元杂剧宫调相关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第4期,第2页。
    1龙建国《诸宫调研究》,河北大学2001届博士学位论文,第46页。
    2(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页。
    3(清)徐釚《词苑丛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11页。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9页。
    3如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龙建国《诸宫调研究》、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等论著均有论述。
    3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635页。
    1详见前注所列学者论著中的统计,以及本文附表《诸宫调与若干音声技艺曲牌对照表》。
    2《张协状元》,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1—12页。
    1对于历史上曲艺、戏曲音声技艺的密切关系,元人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中就有相关论述,该著卷二十五《院本名目》载:“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同书卷二十七《杂剧曲名》云:“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谓之‘杂剧’。”(文灏点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页)近代如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已经作为一种理念加以把握,当下如俞为民、龙建国、吕文丽等以专题进行研究者,人数众多,成果颇丰。
    2相关统计参见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项阳《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中国音乐》2009年第1期。
    1蔡际洲《“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2黄翔鹏《怎样确认<九宫大成>元散曲中仍存真元之声》,《戏曲艺术》1994年第4期,第84—85页。
    3谈龙建《傅雪漪谈<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人民音乐》1999年第6期,第26页。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四,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第350册),第592页。
    2(宋)刘埙《水云村稿》卷四《词人吴用章传》,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第1195册),第370—371页。
    3(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4(明)祝允明《猥谈》,《续说郛》本。
    5(明)徐渭《南词叙录·叙文》,《南词叙录注释》(李复波、熊澄宇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明)徐渭《南词叙录·叙文》,《南词叙录注释》(李复波、熊澄宇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2(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第219—220页。
    3俞为民《元代南北戏曲的交流与融合》(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57页。
    1俞为民《元代南北戏曲的交流与融合》(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57页。
    2(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1参见项阳《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中国音乐》2009年第1期。
    1钱南扬校注《<南词引正>校注》,《戏剧报》1961年4月30日第7、8期(合刊)。另参“曹含齐于明嘉靖丁未夏五月(二十六年,1547)所叙记”(曾永义、沈冬主编《两岸小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言》,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2001年版,第ⅩⅥ页)。
    2(明)徐渭《南词叙录·叙文》,《南词叙录注释》(李复波、熊澄宇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3(清)李调元《雨村夜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8)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第7—8页。
    4(明)王骥德《曲律·论腔调》,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4)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第117—118页。
    5(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元明事类钞》卷二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吴心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戴和冰《清代北京高腔名实关系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第219—220页。
    2(清)王奕清主编《康熙曲谱·卷首》,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页。
    1蔡际洲《皮黄腔的流布与影响》,《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2(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7页。
    3(清)焦循《花部农谭》(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清)钱泳《履园丛话》,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92页。
    2蔡际洲《皮黄腔的流布与影响》,《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190页。笔者引用为部分摘录并按形成时间做了调整。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691—692页。
    3参见郑祖襄《“南九宫”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黄翔鹏《怎样确认<九宫大成>元散曲中仍存真元之声》,《戏曲艺术》1994年第4期。
    4赵景深《<昆剧发展史>序》,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5(明)祝允明《猥谈》,《续说郛》本。
    1(清)余怀《寄畅圆闻歌记》,(清)张山来《虞初新志》卷四,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4),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236页。
    2(清)宋直方《琐闻录》,清善本(抄本)。
    3俞为民《元代杂剧在昆曲中的流存》,《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69、76页。
    1谈龙建《傅雪漪谈(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人民音乐》1999年第6期,第26页。
    2参见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3(清)雷琳《渔矶漫钞》,(清)汪秀莹、清莫剑光辑,扫叶山房中华民国3年(1913)(石印本)。
    4(清)焦循《剧说》卷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上),中国ISBN中心1992年版。
    2吴心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3李近义《泽州戏曲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32页。
    1项阳《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惠新讲坛”讲座(2010.3.23)。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3《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七《典礼》,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85页。
    4《元史》卷一六《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40页。
    5王颋《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志》:“太官令:掌膳羞割烹之事。凡供进膳羞,则辨其名物,而视食之宜,谨其水火之齐。祭祀共明水、明火,割牲取毛血牲体,以为鼎俎之实。朝会宴享,则供其酒膳。凡给赐,视其品秩而为之等。元祐初,罢太官令。二年复置。”(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891页)
    2(明)张岱《陶庵梦忆》,南海伍氏刻本,清咸丰二年(1852)。
    3(明)叶绍袁撰《叶天寥年谱别记》,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中华民国2年(1913)。
    1程砚秋、杜颖陶《秦腔源流质疑》,《新戏曲》1951年第2卷第6期,第16页。
    2项阳、陶正刚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大象出版社2000版,第139页。
    1《特杌闲评》(第十四回魏进忠义释摩天手侯七官智赚铎头瘟),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156—157页。
    2(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82、883页。
    3譬如上党梆子,曾经是“昆、梆、罗、卷、黄”的多声腔形态,到了民国以后逐渐演化为独以“梆子腔”为主的梆子戏剧种。
    4坡路、衣饭,是乐籍解除之后,官方为保障乐人生存,为乐人划定的用乐服务区域。参见项阳《山西乐户研究》。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194页。
    1参见项阳《以乐观礼——国家礼乐述略》(中国音乐学院“国音讲坛”,2007年12月12日)、《河北安新圈头药王会祭祀仪式与用乐传统》(《2008年中国地方社会仪式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文论。
    1参见项阳《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中国音乐》2009年第1期。
    (齐)管仲.管子[M]//诸子集成(5)[M].北京:中华书局,1978.
    (鲁)左丘明.左传[M]//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汉)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汉)毛诗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郑玄注.礼记[M]//四部精要(2)[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M].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北齐)魏收.魏书[M].中华书局,1974.
    (梁)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梁)沈约.宋书[M].中华书局,1974.
    (唐)白居易、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崔令钦.教坊记[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M]//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唐)范摅.云溪友议[M]//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唐)封演.封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唐)李贺.李贺诗集[M]//,(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唐)李林甫.大唐六典[M].影印宋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唐)李绅.李绅诗注(王旋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刘肃.大唐新语[M]//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唐)孟棨.本事诗[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唐)苏鹗.杜阳杂编[M]//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唐)孙棨.北里志[M].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唐)王建.宫词一百首[M]//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唐)魏征.隋书[M].中华书局,1962.
    (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唐)元稹.元稹集(冀勤校点)[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唐)赵磷.因话录[M]//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唐)赵磷.因话录·肃宗朝公主[M].?:?,?: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M].中华书局,1985.
    (后晋)高彦休.唐阙史[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后晋)刘响.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后蜀)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M]//沈祥源等注.花间集新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2-4.
    (宋)陈旸.乐书[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清末善本复印本,1876.
    (宋)程大昌.演繁露[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方千里.和清真词[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M]//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M]//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C].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四部精要(16)[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宋)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姜夔.姜夔集(杜伟伟、姜剑云解评)[M].太原: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李防.太平广记[M]//丛书集成三编(69)[C].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97.
    (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宋)李廌.师友谈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宋)刘埙.水云村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龙衮.江南野史[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罗椅.放翁诗选[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C].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
    (宋)阮阅.诗话总龟[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沈括.梦溪笔谈[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M]//蔡嵩云笺释.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宋)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宋)苏轼.东坡志林(附《演繁录》等四种,韩放主校点)[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宋)陶岳.五代史补[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中华书局,1985.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宋)王灼.碧鸡漫志[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M]//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8)[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宋)吴自牧.梦梁录[M]//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晏几道.小山词[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杨时《龟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俞文豹.吹剑录全编[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宋)张炎.词源[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6年(1937).
    (宋)郑樵.通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4年(1935).
    (宋)周辉.清波杂志[M]//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2)[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宋)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周密.武林旧事[M]//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C].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元)大元圣政国朝典章[M].元坊刊本.光绪戊申夏修订.法馆以杭州丁氏藏本重校付梓.
    (元)关汉卿.关汉卿全集[M]//王学奇、吴振清、王静竹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元)柯九思等著.辽金元宫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元)刘一清《钱塘遗事》[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元)马致远.马致远杂剧[M].//四部精要(22)[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文灏点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元)通制条格[M]//方龄贵校注.通制条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元)夏庭芝.青楼集[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燕南芝庵.唱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钟嗣成.录鬼簿[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2)[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意]马可波罗著,陈开俊等合译.马可波罗游记[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明)不著撰人.如梦录[M]//丛书集成续编(240)[C].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97.
    (明)范濂.云间据目钞[M].铅印本,上海:申报馆,清光绪间.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明)顾炎武.日知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明)何朗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明)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J]//李开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明)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 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明)王骥德.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4)[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明)谢肇淛.五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明)徐渭.南词叙录[M]//李复波、熊澄宇注释.南词叙录注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明)姚之骃.元明事类钞[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明)叶绍袁.叶天寥年谱别记[M].清刻本.吴兴刘氏嘉业堂中华民国2年(1913)
    (明)永乐大典戏文(钱南扬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明)臧晋叔.元曲选[C].北京:中华书局,1958.
    (明)张岱.陶庵梦忆[M].清刻本.南海伍氏清咸丰二年(1852)
    (明)朱有墩.元宫词[M]//辽金元宫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明)祝允明《猥谈》,《续说郛》本.
    (清)褚人获.坚瓠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清)冯班.钝吟杂录[M]//雪北山樵辑.花薰阁诗述.清嘉庆刻本.
    (清)龚自珍.京师乐籍说[J]//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清)顾嗣立编.元诗选[C].北京:中华书局,1987.
    (清)焦循.剧说[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据吾子.笔梦叙[M]//丛书集成续编(214)[C].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97.
    (清)雷琳.渔矶漫钞[M].(清)汪秀莹、清莫剑光辑.扫叶山房.石印本.中华民国3年(1913).
    (清)李调元.雨村夜话[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8)[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清)钦定续文献通考[C].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清)祷杌闲评[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
    (清)王奕清主编.康熙曲谱[M].长沙:岳麓书社,2000.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M]//唐圭璋.词话丛编(4)[C].中华书局,1986.
    (清)徐釚.词苑丛谈[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清)严虞惇.艳囵二则[M]//丛书集成续编(211)[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清)余怀.寄畅圆闻歌记[J]//(清)张山来.虞初新志[C]//周光培等校勘.笔记小说大观(14)[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清)俞正燮.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J]//癸巳类稿[M].商务印书馆,1957.
    (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4年(1915).
    宋春舫.论剧[M].北京:中华书局中华民国12年(1923)
    朱谦之.音乐的文学小史[M].上海:上海泰东图书局中华民国14年(1925)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上海万言书店,1952.
    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M].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
    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3.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陆侃如.中国诗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胡忌.宋金杂剧考[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陈汝衡.宋代说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周贻白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
    刘尧民.词与音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吴梅著、王卫民辑.吴梅戏曲论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刘毓盘.词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5.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王正强.兰州鼓子研究[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戴锡章编撰、罗矛昆校点.西夏纪[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李近义.泽州戏曲史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孙玄龄.元散曲的音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M].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李家瑞.北平俗曲略[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刘荫柏.元代杂剧史[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武舟.中国古代妓女生活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吴梅著.词学通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严明.中国名妓艺术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张永鑫.汉乐府研究[M].杭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川上子.中国乐伎[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增订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谢桃坊.中国词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1993.
    修君、鉴今.中国乐妓秘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杨纯渊.山西历史经济地理述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于林青.曲艺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吴文科.“说唱”义证[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廖美云.唐伎研究[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
    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M].西安:知识出版社,1995.
    徐君、杨海.妓女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剑奴.秦淮粉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孙星群.千古绝唱-福建南音探究[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王易著.词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萧国亮编著.中国娼妓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孙旭培.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张兆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郑志敏.细说唐妓[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栗桂娟.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韦明烨.扬州瘦马[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寒声主编上党摊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孙民纪.优伶考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袁静芳.乐种学[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冯光钰.客家音乐传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冯光钰.戏曲声腔的传播.北京:华龄出版社,2000.
    王卫民.戏曲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安作璋主编.中国运河文化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李来璋.鉴名录.香港:香港银和出版社,2001.
    洛地.词乐曲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叶栋.唐乐古谱译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冯光钰.中国同宗民间乐曲传播.香港:香港华文国际出版社,2002.
    胡雪冈.温州南戏考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刘晓静.三百年遗响—蒲松龄理曲音乐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吴文科.中国曲艺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王宁.宋元乐妓与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张发颖.中国戏班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冯光钰.多重视野中的曲艺音乐.北京:华夏文化出版社,2004.
    韩品峥、韩文宁.秦淮河史话[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胡云翼.宋词研究[M]//胡云翼说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刘正维.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秦序.一苇凌波:秦序音乐学术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曾田力主编.中国音乐传播论坛[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宋波.昆曲的传播流布[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王宁、任孝温.昆曲与明清乐伎[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赵敏俐、吴相洲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
    贺昌群.元曲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毛水清.唐代乐人考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夏野.戏曲音乐研究[M]//乐史曲论:夏野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杨惠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张庚.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蔡际洲.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吴梅.顾曲尘谈[M]//中国戏曲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刘晓明.杂剧形成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张影.历代教坊与演剧[M].济南:齐鲁书社,2007.
    戴和冰.清代北京高腔名实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郭树群.诘问黄钟大吕:郭树群音乐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杨晓霭.宋代声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冯光钰.中国曲牌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黎国韬.先秦至两宋乐官司制度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德]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下册)[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3.
    [美]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英]拉德克里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美]罗伯特·C.尤林著、何国强译.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杨荫浏.音乐对过去中国诗歌所起的决定作用[J].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南京中奥文化协会发表之演词.1949年7月22日.
    程砚秋、杜颖陶.秦腔源流质疑[J].新戏曲.1951(2),6.
    寇效信.秦汉乐府考略——由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乐府”编钟谈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1.
    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J]//唐宋词论丛[M].台北:宏业书局,1979.
    易人.《孟姜女春调》流传及其影响——同宗民歌比较分析[J].艺苑.1980,2.
    傅雪漪.试谈词调音乐[J].音乐研究.1981,1.
    陈复生.孟姜女调在曲艺音乐中的传承性与变异性[J].民族艺术研究.1988,1.
    袁仲一.秦代金文、陶文杂考三则[J].考古与文物.1982,4.
    恒岳.戏曲须早入“涅槃之境”[J].剧本.1985,10.
    黄允箴:论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划分[J].中国音乐学.1985,1(创刊号).
    廖奔.蝉蜕的艰难——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蜕变历程的宏观描述[J].戏剧艺术.1986,2.
    潘新宁.综合与分化目的系统制导下的择优途径——从控制论观点看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和演变[J].艺术百家.1986,4.
    寒声.《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注释[J].中华戏曲(第3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何为.继承与革新的辩证法——戏曲演变规律探微(上、下)[J],戏曲艺术.1989,1、2.
    黄翔鹏.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题[J].文艺研究.1989,4.
    黄允箴.族人口的历史迁徙与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格局[J].中国音乐学.1989,4.
    宁宗一.戏曲史就是更替史[J].戏曲艺术.1989,1.
    王志超.论决定戏曲走向的三股力——对新的戏曲样式的呼唤[J].艺术百家.1989,1.
    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J]//冼星海全集(1)[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刘荫柏.元代杂剧史[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钱仁康.《老八板》源流考[J].音乐艺术.1990,2.
    蔡际洲.“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兼论“蕃曲”在戏曲声腔史中的地位[J].黄 钟.1993,1.
    李来璋.关于”水龙峪”与”水龙吟”的比较研究[J].交响.1993,1.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J]//中华戏曲总第13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黄允箴.“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变[J].中国音乐学.1994,1.
    钱国桢.民歌《茉莉花》在传统音乐各类体裁中的比较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4,1.
    王小盾、李昌集.任中敏先生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J].文学遗产.1996,6.
    陈崇仁.当知天道曲如弓——戏曲演变轨迹试探[J].戏文.1997,2.
    乔建中、张振涛.待燃犀下看高处不胜寒———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J].人民音乐.1997,9.
    杨孟衡.山西赛社乐户、阴阳师、厨户传记[J]//(台北)民俗曲艺:山西赛社专辑,1997.
    周天游.秦“乐府”新议[J].西北大学学报.1997,1.
    黄翔鹏.乐问——中国传统音乐百题[J].音乐研究.1997,3、4;1998,1.
    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J].文学遗产.1998,2.
    乔建中.曲牌论[J]//土地与歌[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冯光钰.戏曲声腔的传播[J].黄钟.1999,3.
    刘尊明.二十世纪敦煌曲子词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学评论.1999,4.
    秦序.杨荫浏先生在音乐文学史研究方面的若干重要贡献[J].中国音乐.1999,4.
    谈龙建.傅雪漪谈《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J].人民音乐.1999,6.
    吴相洲.二十世纪中国词学研究述评[J].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修海林.中国音乐传播的历史文化特征[J].交响.1999,4.
    车锡伦.宝卷中的俗曲及其与聊斋俚曲的比较[J].蒲松龄研究.2000,1.
    冯光钰.曲艺音乐的传播[J].黄钟.2000,4;2001,1.
    刘正维.令人惊叹的共同音乐特征——鸟瞰民歌“绣荷包”[J].中国音乐学.2001,4.
    王兆鹏.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J].文学遗产.2001,5.
    徐元勇.明清俗曲作品名称小考[J].交响.2001,4.
    曾永义、沈冬主编.两岸小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台北: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2001.
    黄竹三.上党祭祀活动的“供盏献艺”[J].戏曲研究(第59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龙建国.论诸宫调与曲子词的关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2.
    吕骥.序:有几方面意义的文集[J]//晓星.中国歌诗发展纪略——清浅居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王君.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81.
    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J].文艺研究.2002,6.
    徐元勇.冯梦龙及其明代俗曲[J].交响.2002,2.
    徐元勇.明清俗曲与日本“明清乐”的比较研究[J].音乐艺术.2002,2.
    冯光钰.关于音乐与传播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3.
    齐东方.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考古学的印证[J]//荣新江主编.唐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王昆吾.从词体形成的条件看词的来源[J]//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昆吾.越南俗文学文献和敦煌文学研究、文体研究的前景[J]//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徐元勇.论明清俗曲兴盛发展之原由[J].交响.2003,2.
    徐元勇.明清俗曲在说唱音乐中的流变[J].中国音乐学.2003,4.
    延保全.侯马二水三支金代墨书残曲释疑[J]//中华戏曲第二十九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杨及耘.侯马二水发现墨笔题书的墓志和三篇诸宫调词曲[J]//中华戏曲第二十九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俞为民.元代南北戏曲的交流与融合[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张士魁.中国戏曲声腔兴衰史替的思辨[J].戏剧文学.2003,2.
    陈四海.从秦“乐府”钟秦封泥的出土谈秦始皇建立乐府的音乐思想[J].中国音乐学:2004,1.
    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冯光钰.曲牌音乐研究要重视“论”与“证”的结合——致寒声老[J].中国音乐.2004,1.
    李昌集.唐代宫廷乐人考略——唐代宫廷华乐、胡乐状况一个角度的考察[J].中国韵文学刊,2004,3.
    汤裙.敦煌曲子词在词史上的意义[J].唐都学刊.2004,3,
    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寒声.词、曲同源不同流——兼论声诗、词乐、曲唱在中原衍进中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2005,4.
    胡兵,杨晓鲁.音乐传播方式的嬗变[J].人民音乐.2005,5.
    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郑振铎、赵景深及其他俗文学派学者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2.
    汪晓云.人文科学发生学:意义、方法与问题[J].光明日报.2005,1,11.
    徐元勇.华秋蘋《借云馆曲谱》研究[J].中国音乐.2005,4.
    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J].江海学刊.2005,3.
    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1.
    平颖.吴梅与王国维戏曲史观之比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乔建中.《榆林小曲》序[J].人民音乐.2006,11.
    王运熙.汉魏两晋南北超乐府官署沿革考略[J]//乐府诗述论(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6.
    项阳.男唱女声:乐籍制度解体之后的特殊现象[J].戏曲研究(第71辑).北京:文学艺术出版社,2006.
    徐元勇.清代俗曲钩沉[J].交响.2006.1.
    朱崇才.唐宋词乐谱何以“失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蔡际洲.皮黄腔的流布与影响[J].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戴和冰.明代弋阳腔“错用乡语”及其官语化[J].文艺研究:2007,10.
    冯光钰.曲牌考释:目的与方法[J].音乐探索.2007,4.
    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音乐考释(连载)[J].乐府新声.2007,1、2、3、4.
    黄翔鹏.二人台音乐中埋藏着的珍宝[J]//黄翔鹏文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黄翔鹏.两宋胡夷里巷遗音初探[J]//黄翔鹏.黄翔鹏文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黄翔鹏.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J]//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黄翔鹏.怎样确认《九宫大成》元散曲中仍存真元之声[J]//黄翔鹏文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文化特点及其两例古谱[J]//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金荣权.关于<诗经>成书时代与逸诗问题的再探讨[J]//诗经研究丛刊(第13辑)·第七届诗经国
    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学苑出版社,2007.
    金荣权.关于《诗经》成书时代与逸诗问题的再探讨[J].诗经研究丛刊(第13辑)·第七届诗经国
    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王培友.理论出新见,蹊径开洞天——评赵敏俐教授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2辑)[G].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王颋.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J].社会科学.2007,3.
    项阳.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J].中国音乐:2007.
    项阳.以乐观礼——国家礼乐述略[R].中国音乐学院国音讲坛系列讲座.2007,12,12.
    徐元勇.《小慧集》之“小调谱”研究[J].中国音乐.2007,4.
    郑祖襄.“南九宫”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J].中国音乐学.2007,2.
    郑祖襄.两部金代诸宫调作品的宫调分析——兼述与元杂剧宫调相关的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4.
    周来达.管窥2500年孟姜女音乐之传播[J].音乐探索.2007,1.
    王小盾.宋代声诗研究序[J]//杨晓霭.宋代声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伍国栋.《四合》与《四合》族[J].音乐研究.2008,6.
    项阳.“合制之举”与“礼俗兼用”[J]//李幼平主编.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墓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
    项阳.关注明代王府的音乐文化[J].音乐研究.2008,2.
    项阳.乐经何以失传[J].光明日报“国学版”.2008,6,23.
    郑祖襄.《唐会要》“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史料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
    冯光钰.吕骥与聂耳——纪念吕骥诞辰100周年[J]音乐研究:2009,2.
    王耀华.论“腔音列”[J].音乐研究.2009,1—2.
    武俊达.山歌、小调到戏曲唱腔的发展——以扬剧曲牌《梳妆台》为例[J]//乔建中主编/导读.中国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J]//西安: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
    项阳.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J].//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地方社会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C],2008;中国音乐.2009,1.
    项阳.由音乐历史分期引发的相关思考[J].音乐研究.2009,4.
    项阳.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J].杭州: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项阳.“六代乐舞”为《乐经》说[J].中国文化.2010,1.
    项阳.一本元代乐籍佼佼者的传书——关于夏庭芝的《青楼集》[J]音乐研究.2010,2。
    项阳.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R].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惠新讲坛”讲座.2010,3,23.
    杜肇昆.宋词常用词牌统计分析[J].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28507
    龙建国.诸宫调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冯淑华.《唐声诗》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汤君.敦煌曲子词地域文化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成晓辉.经济与文化的因果[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魏晶.唐以前制度文化中中原与西域的音乐交流与传播[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姚艺君:中国汉民族戏曲声腔类属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陈瑞泉.史记“世俗之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方芸.《孟姜女》歌系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康玲.《剪靛花》歌系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卫.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孙晓霞.唐教坊曲子曲名乐调源流考[D].太原: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孙云.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张咏春.孔府的乐户和礼乐户[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白洁.明清俗曲曲牌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付洁.从歌舞大曲到“杂剧大曲”——唐宋文化转型中的音乐案例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巩凤涛.乐籍制度下传播与小调的“同宗”现象[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林乐飞.还愿仪式音乐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白莉.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逯凤华.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的相关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赵光明.乐户及乐籍制度视域下的都市戏曲发展[D].上海: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徐倩.胶东道乐“勾凡调”及相关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G].北京:中华书局,1958.
    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笔记小说大观[G].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刘复、李家瑞编著.中国俗曲总目稿[G].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民国21年(1932).
    王重民辑.敦煌曲子词集[G].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杨荫浏、曹安和译谱.西厢记四种乐谱选曲[Z].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
    唐圭璋编.全宋词[G].北京:中华书局,1965.
    唐圭璋编.全金元词[G].北京:中华书局,1979.
    钱南扬校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G].北京:中华书局,1979.
    辞海[Z].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G].北京:中华书局,1980.
    朱平楚辑校.全诸宫调[G].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冯梦龙(明)、王廷绍、华广生编:《明清民歌时调集》(上下)[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
    张月中、王钢主编.全元曲[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历代散曲汇纂[G].影印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刘崇德校译.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全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云谣集杂曲子[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关家铮.二十世纪“俗文学”周刊总目[C].济南:齐鲁书社,2007.
    胡适选注.词选[D].北京:中华书局,2007.
    吴相洲主持.乐府诗集分类研究系列论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0.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北京卷[Z].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四川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西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4.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5.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中国音乐词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陆尔奎等编.辞源[Z].商务印书馆,1988.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张清源编.现代汉语知识辞典[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项阳、陶正刚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Z].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郑天挺、吴泽、杨志玖编.中国历史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吴心雷.中国昆剧大辞典[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王兆鹏、刘尊明编.宋词大辞典[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马文熙等编.古汉语知识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4.
    国学导航http://www.guoxue123.com/
    国学论坛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5708
    国学网.唐代研究http://www.guoxue.com/tangyanjiu/tdsl/tdslml.htm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3524/6
    扫花网.中国历代笔记大全http://www.saohua.com/shuku/lidaibiji/index.htm
    数字文献学/数码文献学http://blog.sina.com.cn/xmupw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戏剧研究http://www.xiju.net/index.asp
    知识百科(http://www.upicture.com.cn/Knowledge/nPost/nPost_2246.htm)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http://www.china-citynet.com/fyphb_show.asp?id=2094
    中国历代诗话词话全集典藏http://www.gudianshici.com/yiyun.htm
    中国诗歌网.中国文学史研究论文索引http://www.poetry-cn.com/?action-category-catid-425
    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
    中国知网.中国工具书出版总库http://gongjushu.cnki.net/refboo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