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纵观中国戏曲形成、发展的整个轨迹,有两个突出问题非常值得关注。一是中国戏曲尽管早在上古时期已见萌芽,为何仍需经历千百年之久的孕育、成长,直到宋元时始有“成熟的戏曲”登台?二是“成熟戏曲”产生后,却又经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阶段性嬗变,其行程如九曲黄河般曲折,有时甚至如凤凰涅槃般艰辛,但始终波澜壮阔,日趋辉煌。其原因何在?
     本论文参照史学、哲学的相关理论成果,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和多重证据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微观交织,以探索揭示戏曲发展史中的上述奥秘。我们欣喜地发现:音乐不仅是中国戏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孕育、催生、哺育戏曲成长的巨大推力,可以说,戏曲是在远古以来中华乐舞温暖的子宫里安然孕育和逐渐成形的,即便宋元“成熟戏曲”呱呱坠地之时,透过大量“官本杂剧段数”,仍不难发现戏曲的脐带,还紧紧连接在音乐歌舞的母体上。
     我们还惊喜地看到,音乐也是引导戏曲战胜千难万险,“直挂云帆赴沧海”的希望女神。成熟的戏曲,依然面临无数“挑战-应战”的考验,音乐体制的巨大创新能力,时时显现。例如,南、北曲的产生,促成了南戏、元杂剧的形成与兴盛;当元杂剧面临衰落时,是南北合套的音乐体制挺身而出,既延缓了元杂剧的颓势,又促进新声传奇勃然生发;入明后,南曲在音乐方面的“改调歌之”,衍生了昆山、弋阳、海盐、余姚等众多地域声腔,而魏良辅等人的昆山腔音乐改革,更宣告昆曲艺术取代元杂剧地位,揭开了数百年昆曲辉煌的帷幕。
     清代中叶,板式变化体戏曲音乐经过长期萌发,促使梆子、皮黄等新声腔崛起,与传统雅部昆曲及弋阳腔诸戏争锋,一举占据剧坛主位;清晚期至民国时期,京剧艺术流派纷呈,成就辉煌,成为继昆曲之后又一大剧种,显示传统戏曲已臻完美之颠。然而,转瞬之间,戏曲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连京剧也日趋衰落,以至社会上连连发出振兴的呼吁。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推进戏改,十年动乱期间,京剧样板戏犹如昙花一现于文化沙漠,传统戏曲深受摧毁。但样板戏曲在音乐体制上的某些改革创新,至今仍受到一定欢迎,却多少兆示着这是未来戏曲音乐体制的可能发展方向之一,甚至有可能成为戏曲继续前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综上,无数的挑战与应战,构建了戏曲代代继替前进的洪流,使得戏曲发展有如人类社会代代相承。音乐是引领戏曲走出一个个险滩、不断迈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要力量。剧种的产生、形成、兴盛,有赖于相关戏曲音乐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而剧种所以衰落受窘,戏曲音乐体制的陈旧和停滞不前也难辞其咎。因此,音乐体制的变革、发展,是戏曲继替过程中对各种挑战所作出的有力应战,是推进戏曲实现代继发展的重要保证。正是音乐体制的变革,引领着戏曲前进,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一代有一代之戏曲”的继替演进现象。
     戏曲音乐体制的变革为何发生?如何发生?除求新求变的自身内因驱动外,也有各地各族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
     当前,在百年中国新音乐变革发展影响下的戏曲音乐,进入了新的总结、探索时期。我们深信,倘若寻求未来戏曲发展的突破点,则戏曲音乐体制的变革与突破,仍将提供重要启示和积极的引领作用。
Throughout the whole orbit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form, the development,there are two outstanding problems merit attention very much. First,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as early as in ancient times despite already sprouting, the ne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long experience of breeding, growing, until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only when "mature opera" to come into being. Second, "Mature opera" produced, but through a series of unusual short-term evolution, whose travel if as nine bend Huanghe River circuitous, sometimes as hard as Phoenix Nirvana, but always torrential magnificent and day by day splendid. What is the reason for it ?
     This paper reference to history and philosophy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rough a multi-angle, multi-level and multi-the method of combining evidence, the macro-and micro-cutting,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opera revealed in the mystery.
     We happily discovered: music i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or breeding, birth, nurturing the growth of traditional opera great thrust,It can be said that since the traditional opera is the ancient Chinese music and dance in the warm womb of enronly breeding and gradually forming, Eve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mature opera" was born when.
     Through the large number of " the official zaju repertoire," traditional opera is still easily find the umbilical cord, but also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mother on the dance music.
     We are also surprised to see that:music is also the hope that the Goddess guiding the traditional opera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Mature opera, still faces numerous challenges - the fight tests, music system tremendous ability to innovate, from time to time show. For example, The southern melodies and the northern melodies production promoted the southern opera, the Yuan zaju formation and prosperous; When Yuan zaju faced with decline, appeared the north and south to gather the set of music system, Both delayed the Yuan zaju declining destiny, and promoted new sound legend thriving; Since has entered the Ming Dynasty, The southern melodies through change tune and language in music sing, to produce have propagated region opera and so on Kunshan,Yiyang, Haiyan, Yuyao, Wei Liangfu et al. the drama music reforms urges the Kunqu opera art to move towards magnificently, And has substituted for the Yuan zaju status, Kunqu opera has opened several hundred years of brilliantly curta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board style change body drama music germination promotion the bang zi、the xipi and so on the new tune rises, Fight with the traditional elegant Kunqu opera and the Yi yang opera, and occupies the dramatic world main body status;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ill the Republican period, Peking Opera art school numerous, magnificent achievement, Since has become continues the Kunqu opera a big kind of drama, As if symbolized the traditional drama has already achieved the perfect boundary. But soon ,traditional opera is confronted with new grave challenge, even Peking Opera has amazed even the increasingly fading, Down to social running fire put up appealing for developing vigorous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vigorous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opera,during a decade of turmoil, The Peking opera model play flash appears just as tanhua in the cultural desert, The traditional opera depth is destroyed. But Peking opera model play in music system's certain reform innovation, Until now still received certain welcome,actually how many indicates that this will be one of future opera music system's possi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s,Even has the possibility to become an important breach which the traditional opera continues to go forward.
     Synthesized above said, The innumerable challenges with accepted a challenge, have constructed the traditional opera generation of following for the advance mighty current, Causes the traditional opera to develop like the human society to inheri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Music is to guide traditional opera to step off every dangerous shoal , marches toward the bright important strength unceasingly.
     The kind of traditional opera production, forms, prosperously, depends on the related drama music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 But kind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therefore the decline is embarrassed, the drama music system obsolete also accountability. Therefore, music system's trans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are the traditional opera following for the process in powerful accepting a challenge which makes to each kind of challenge, are advances the traditional opera to realize the generation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important guarantee. Be exactly music system transforming , be guiding traditional opera to go ahead, Formed the Chinese drama history“a generation had a gene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has inherited the replace evolution phenomenon.
     Why does the drama music system's transformation occur? How to occur? Besides strives for own internal cause actuation which strives for changes newly, Also has the regional various races music cultural exchange, the fusion influence.
     Currently, under hundred year Chinese new music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fluence's drama music, entered the new summary, the exploration period . We are convinced that: if exploring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at future traditional opera develops , traditional opera music system's transform and break , will still provide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and a positive lead role.
引文
①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32, 33.
    ② 任中敏.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J]. 扬州师院学报,1983(1)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Z].戏剧卷“戏曲”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条[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条[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④ 任中敏.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J]. 扬州师院学报,1983(1)
    ⑤ 杨世祥.中国戏曲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9.
    ⑥ 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16.
    ⑦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 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
    ⑧ 路应昆.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J]. 文艺研究, 2003 (1)
     ① 明·程羽文.盛明杂剧·序//明?沈泰 辑.盛明杂剧[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② 如陈多、谢明二位主张戏曲形成于先秦,强调《诗经》中记录的剧作是春秋时北方剧种的代表,《楚辞》中保留的剧作是战国时楚地的伟制。“西汉说”如周贻白,主要依据是《东海黄公》。
    ① 《琵琶记》第一出开场词,清陆贻典抄本《元本蔡伯喈琵琶记》,元 ·高明著。
    ② 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16.
    ③ 学界一般认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是在明成化、正德年间形成,杭州腔、乐平腔、徽州强、青阳腔等多形成于嘉靖、隆庆年间,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3—82.
    ④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324.
    ⑤ 钱玄同.随感录[J]之十八,新青年 5 卷 4 号,1918( 10)
    ① 张朝霞.论“戏曲危机”与民族传统演剧艺术的产业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1).
    ② 对戏曲音乐发展阶段性进行研究,代表性的是何为在《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一文提出戏曲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曲形成的时期(南、北曲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昆山腔、弋阳腔争胜的时期(昆山腔、弋阳腔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梆子、皮黄兴起的时期(梆子、皮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各种地方小戏普遍兴起蓬勃发展的时期(地方戏普遍兴起时期);第五个时期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时期(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时期)。参见:何为.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C]//戏曲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87.
     ① 意大利学术大师贝内德托·克罗齐(1866-1952 年)1917 年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学术命题。
    ② 费孝通. 应该多读点历史//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312.
    
    
    ① 何为.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C]//戏曲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87.
    ② 详细论述参见正文第五章。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条[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①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156-157.
    ②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159.
     ① 明·王骥德.曲律[M]//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60.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Z].“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② 汉·刘安.本经训//徐匡一译注.淮南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40。
    ③ 汉·刘向编.乐记[Z].“乐象篇”,吉联抗译注.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29.
    ④ 汉·毛亨.毛诗·大序//清·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⑤ 台湾学者曾永义提出中国戏曲分“小戏”和“大戏”两个形态,所谓“小戏”是由一、两个戏曲因素构成的。参见: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21.
    ① 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吉联抗译注.吕氏春秋中的音乐史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18.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8.
    ③ 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④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9.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1-32.
    ② 春秋·管仲.管子[M].“轻重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③ 尚书[M]卷第八,商书·伊训//清·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2.
    ④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4.
    
    ① 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33.
    ② 宋?洪迈.夷坚志[M].支志乙卷四“优伶箴戏”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48.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1936.
    ② 论语 [M] 卷第九·子罕第九// 清?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89.
    ③ 春秋·墨翟.墨子[M].卷十二,公孟第四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④ 汉·毛亨.毛诗正义[M]卷第四之四.//十三经注疏. 清·阮元主持校刻. 北京:中华书局,1980:345.
    ⑤ 清·阮元.研经室一集[M]卷一,《四部丛刊》本.
    ① 陈多、谢明.先秦古剧考略——宋元以前戏曲新探之一[J].戏剧艺术,1978(2).
    ② 陈多.<先秦乐舞戏剧大事年表>序[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3).
    ③ 乌丙安.戏曲古源辨——对《先秦古剧考略》一文的意见[J].戏剧艺术,1978(4).
    ④ 廖奔.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J].河北学刊, 1991(1).
    ⑤ 蒋星煜.《唐人勾栏图》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兼谈陈多、谢明《先秦古剧考略》[J].戏剧艺术,1978(3).
    ⑥ 吕晓平.关于中国戏剧形成问题及其争论[J].戏剧艺术,1986(3).
    ① 王誉声.试谈唐宋“大曲”的源流[J].交响,1984(3).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510.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57.
    ④ 参阅李希凡主编《中华艺术通史》之《夏商周卷》第二章:《夏商周时期歌曲与歌唱艺术》(秦序撰稿),第 97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版.
     ① 明·王骥德.曲律[M].卷第一,论曲源第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5.
    ②《 诗经 · 邶风 · 击鼓》歌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本章所有选用诗经部分章节均参见:王秀梅译.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① 汉?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② 明· 杨慎.升庵全集 [M] 卷四十四“女乐本于巫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③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闻一多全集 [C]第一册,甲集:神话与诗.北京:三联书店,1982:277..
    ④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闻一多全集 [C]第一册,甲集:神话与诗.北京:三联书店,1982:268.
    ⑤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M].《九歌》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38.
    ⑥ 闻一多.屈原问题//闻一多全集 [C]第一册,甲集:神话与诗.北京:三联书店,1982:256..
    ①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96.
    ②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③ 曲六乙.傩戏?少娄民族戏剧及其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35-36.
    ④ 陈多、谢明.先秦古剧考略——宋元以前戏曲新探之一[J].戏剧艺术,1978(2).
    ⑤ 于质彬.中国戏曲发生于巫傩歌舞考——兼论《九歌》所具戏曲形态学之价值[J].艺术百家,1999(2).
    ⑥ 温斌.试论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J].阴山学刊,2002(1)
    ⑦ 乌丙安.戏曲古源辨——对《先秦古剧考略》一文的意见[J]. 戏剧艺术,1978(4).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70-72.
    ② 陈文革.解读战国楚简《采风曲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4)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42.
    
    ① 陈本礼笺注.屈辞精义//瓢室四种[M].清康熙刻本.
    ② 明·汪瑗.楚辞集解[M].董洪利点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44:109.
     ① 对《九歌》结构内容的解释参照:闻一多.〈九歌〉古歌舞剧悬解[M] 闻一多全集 [C]第一册,甲集:神话与诗.北京:三联书店,1982:305-334.;王廷信.《九歌》中的戏剧扮演[J].文艺研究,2002(6); 温斌.试论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J].阴山学刊,2002(1)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M] 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76.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Z].音乐、舞蹈卷:“相和歌”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③ 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 [M].卷二十三,礼乐志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1045.
    ④ 东汉·班固.汉书?广川惠王越传[M].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2429.
    ⑤ 尔雅·卷第五,释乐第七[M]//十三经注疏. 清·阮元主持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2601.
    ⑥ 唐· 房玄龄. 晋书[M].乐志·卷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716.
    ① 唐· 房玄龄. 晋书[M].乐志·卷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716.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M].音乐、舞蹈卷,吴钊所撰“相和歌”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③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M].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
    ④ 唐· 房玄龄. 晋书[M].乐志·卷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716.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76
    
    ① 唐· 房玄龄. 晋书[M].乐志·卷二三,志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716.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76.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三十,相和歌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440.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三十,相和歌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440.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三十,相和歌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441-442.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三十三,相和歌辞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495.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三十六,相和歌辞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535.
    ③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三十,相和歌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446-447.
    ⑤ 王运熙.乐府诗论丛 [M].“清乐考略”,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⑥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157.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卷二十九,相和歌辞四.北京:中华书局,1979:425.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卷二十九,相和歌辞四.北京:中华书局,1979:42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77.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卷四十一,相和歌辞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650.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卷四十一,相和歌辞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599-610.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7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82-391.
    ② 何为.戏曲音乐散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17.
    ③ 唐· 房玄龄. 晋书[M].乐志·卷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716.
    ④ 今人学者多认为清商乐与相和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清商乐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产生,是相和歌的进一步发展。此说值得肯定,但时,清商乐萌发、兴盛的同时,相和歌自身也在延续发展。两晋之际在北方盛行的相和歌、清商乐由于战争及政权中心的变迁,逐渐南传,影响了南方的吴歌、西曲,四者相互融合发展,在相和歌衰落的同时,吴歌、西曲则日渐在东晋、南朝兴盛发达。
    ⑤ 《魏书?乐志》说:“初高祖(孝文帝)讨淮汉,世宗(宣武帝)定寿春,始收其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鼙舞曲》、《公莫》、《巾舞曲》、《白鸠》、《拂舞曲》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谓之清商”。魏孝文帝讨淮汉与宣武帝定寿春大致时间在公元 471 年——公元 515 年,相当于南朝齐、梁间。也即从这时候起,相和歌、清商乐与南方歌舞统属为一个称谓“清商乐”。 关于相和歌与清商乐的详细论证参见笔者撰写的《六朝音乐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第四章“清商乐舞”。
    
    ① 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88(2).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四十三,相和歌辞十八,“大曲十五曲”.北京:中华书局,1998:635.
    ③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中华书局,199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76.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四十三,相和歌辞十八,“大曲十五曲”.北京:中华书局,1979:635.
    ③ 王忠阁.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产生于汉代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7).
    ④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16.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376.
    ② 董灵.解“解”[J].中国音乐,1996(3).
    ③ 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88(2).
    ④ 吴敢.汉魏大曲叙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3).
    ⑤ 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88(2)
    
    ①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31.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21.
    ① 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88(2)
    ② 寒声.大曲与宋元杂剧的音乐[J].黄河之声, 1997(4).
    ③ 吕洪静.唐时大曲、法曲两分明[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0(4).
    ④ 吕洪静.唐大曲的“入破”与西安鼓吹乐中“赚”的比较[J].音乐艺术.1994(4).
    ⑤ 项阳、张欢.大曲的原生态遗存论纲[J].黄钟, 2002(2).
    ⑥ 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88(2)
    ① 叶栋.唐大曲曲式结构[J].中国音乐学,1989(8).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曲艺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③ 项阳、张欢.大曲的原生态遗存论纲[J].黄钟,2002(2).
    ④ 孙星群.福建南音与唐代大曲[J].交响.1989(1).
    ⑤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141.
    ⑥ 元 ·脱脱. 宋史 ·乐志[M].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3349.
    ⑦ 宋· 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 礼乐志[M].卷二十二,志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⑧ 元 ·脱脱. 宋史 ·乐志[M].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3349.
    ⑨ 张红梅.唐大曲结构的美学特征[J].齐鲁艺苑, 1995(4).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宋之乐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8.
    ② 晋·葛洪撰,周天游校.西京杂记[M].卷三“黄公幻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20.
    
    ① 东汉·张衡.西京赋[C]//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 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19.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曲艺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③ 晋·陈涛.三国志(简体字本)[M].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第四,裴松之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99:98.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62.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87.
    ③ 唐·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影印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1984:764.
    ④ 《隋唐嘉话》云:“ 高齐兰陵王长恭,白类美妇人,乃著假面以对敌,与周师战于金墉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乃为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今《大面》是”。参见:唐·刘餗.隋唐嘉话[M].卷下,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与《朝野签载》合刊.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⑤ 唐·李百药.北齐书·兰陵武王孝瓘传[M].卷十一,列传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⑥ 唐·崔令钦.教坊记[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7.
    ①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M].鼓架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4.
    ② 宋·王灼.碧鸡漫志[M]卷第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34.
    ③ 唐·杜佑.通典[M]. 卷一四六,中华书局影印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1984:765.
    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
    ⑤ 唐·张祜.容儿钵头[C]//中华书局编辑部典校.全唐诗[G]卷 511—138.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⑥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5.
    ⑦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
    ⑧ 任二北.唐戏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修订本
    
    ① 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8.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音乐志[M].卷三三,志第九,音乐二.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
    ③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5-62.
    ④ 宋·曾慥.类说[M]. 文学古籍刊印社影印本,卷七引《教坊记》.
    
    ① 唐·常非月. 咏谈容娘[C]//中华书局编辑部典校.全唐诗[G]卷 203.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② 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8.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音乐志[M].卷三三,志第九,音乐二.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
    ④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3.
    ⑤ 董每戡.说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27.
    
    ① 汉·刘向.烈女传[M].卷之七,孽嬖传·夏桀末喜.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② 东汉·班固.汉书[M]卷五十一,枚乘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2366.
    ③ 梁·刘勰.文心雕龙[M].卷十五,谐隐第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305.
    ⑤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2.
    ⑥ 董每戡.说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6、61、127.
    
    ① 田同旭.论北齐对古代戏曲形成的艺术贡献[J].民族文学研究, 2002(4).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79-88.
    ③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9.
    ④ 唐·李商隐.娇儿诗[C]//中华书局编辑部典校.全唐诗[G]卷 541.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⑤ 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 第一册第 103 页,为叙述便利,本文沿用“陆参军”的概念。
    ⑥ 唐·范摅.云溪友议[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四部丛刊》排印本,1957.
     ① 唐·薛能.吴姬//全唐诗(下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38.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M]. 清·段玉裁注,汲古阁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中华书局,1959:3201.
    ③ 汉·司马迁.史记[M]. 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中华书局,1959:3202.
    ④ 春秋·管子.管子[M].匡君·小匡第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3.
    ② 汉·司马迁.史记[M]. 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2559.
    
    ① 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48.
    ② 施德玉.中国地方小戏之研究[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9.
    
    ① 汉·刘安.道应//徐匡一译注,淮南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② 后汉?赵晔.吴越春秋[M]勾践阴谋外传第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卷五十,清商曲辞七“龙笛曲”,北京:中华书局,1979:726.
    ① “协律郎”条云:“大乐署掌教——雅乐:大曲三十日成,小曲二十日。清乐:大曲六十日,大文曲三十日,小曲十日。燕乐、西凉、龟兹、疏勒、安国、天竺、高昌:大曲各三十日,次曲各二十日,小曲各十日”。参见:唐·李林甫.唐六典[M].卷一四,陈仲夫典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②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M]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③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M] 卷五“京瓦伎艺”条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④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M].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
    
    ①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探微[J].交响,2007(1).
    ② 宋·陈旸.乐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① 王国维. 戏曲考原//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33.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4.
    ③ 转引自:刘晓明、屠应超.论唐代杂剧的形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三卷.
    ④ 唐·李德裕.宣令更商量奏来者//李文饶文集 [M].四部丛刊本,卷一二.
    ① 李小荣通过考证,推论出该写卷最早抄出的时间应在唐玄宗开元之际,说明唐五代敦煌地区不但有“杂剧”之名,更有“杂剧”之实(剧本)。但此结论有待进一步印证。参见:李小荣.敦煌杂剧小考[J].社会科学研究, 2001(3).
    ② 此文献是戏曲学者刘晓明首次发现,但《古今图书集成》本《教坊记》常不为治学者倚重。参见:刘晓明.杂剧起源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3): 147.
    ③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五)[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参见:康保城.踏谣娘考源[J].国学研究,2002(10):426-427.
    ④ 刘晓明、屠应超.论唐代杂剧的形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 3 卷.
    ⑤ 宋·陈旸.乐书[M].卷一八八,教坊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⑥ 元·燕南芝庵.唱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62.
    ① 元·脱脱.宋史?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3347-3349.
    ② 宋·沈括.梦溪笔谈[M]. 卷五,乐律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③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7.
    ④ 宋·周密.武林旧事[M]//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①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② 宋·吴自牧.梦梁录[M]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③ 项阳、张欢.大曲的原生态遗存论纲[J] 黄钟,2002(2)
    ④ 宋·王灼.碧鸡漫志[M]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06.
    ⑤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15.
     ①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卷一四六,“乐考”一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① 付洁硕士论文《从歌舞大曲到“杂剧大曲”——唐宋文化转型中的音乐案例分析》提出“杂剧大曲”的新概念。认为,以《鄮峰真隐大曲》和宋“官本杂剧段数”中含有大曲名的杂剧为代表的这一类艺术样式,与其分别称为大曲或杂剧,不若共同称为“杂剧大曲”更为合适。笔者赞同此种说法,故本文沿用此概念。
    ② 宋·曾布.水调歌头大曲//宋?王明清.玉照新志[M]. 新森.朱菊如 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①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9.
    ②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31.
    ③ 后人常将史浩所创作的七首大曲统称为《鄮峰真隐大曲》
    ①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卷九,“天宁节”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①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卷九,“天宁节”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1957.
    ① 胡忌.宋金杂剧考[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② 参见宋·洪适.盘洲文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③ 宋代“ 队舞 ”是一种规模庞大的载歌载舞形式,有着固定的表演程式,演出时所需人数众多,有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以“参军色”(又称“竹竿子”)扮演歌舞领队,用勾队、放队词指挥队舞演员上下场演出,并参与队舞表演。一般是由五位舞者在中间,名曰五花。最中间一位领舞者称“花心”,(儿童队舞称“舞头”)。宋代队舞很多,有小儿队和女童队,如《柘枝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等等,后来又与宋杂剧结合,形成“队戏”。
    ④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9.
    
    ① 吕洪静.唐、宋大曲的“入破”曲段在戏曲中的应用[J].交响.1990(2).
    ② 宋·史浩.鄮峰真隐大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卷二:2254.
    ① 宋·杨万里. 归去来兮引//诚斋乐府[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② 王国维.戏曲考原//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56.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42.
    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宋官本杂剧段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47.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48.
    ② 寒声.大曲与宋元杂剧音乐[J].黄河之声, 1997(4).
    ③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9.
    ④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62.
    ① 金·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卷一 .
    ② 金·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卷一 .
    ③ 钟涛.宋大曲以歌舞演故事探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宋官本杂剧段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53.
    ⑤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卷九,“天宁节”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⑥ 宋·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M]//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999.
     ① 刘永济辑.宋代歌舞剧曲录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①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5.
    ①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8.
    ②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M]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③ 凌景埏、谢伯阳校注.诸宫调两种[M]/济南:齐鲁书社,1988.
    ④ 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G]// 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1.
    ⑤ 所说与郑振铎有所不同,郑振铎认为有仙吕宫,杨荫浏等认为无仙吕宫有仙吕调。
    ⑥ 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G]// 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1:57 .
    ⑦ 参见郑祖襄.两部金代诸宫调作品的宫调分析——兼述与元杂剧宫调相关的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7(4).
    
    ① 参见: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16.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22.
    ② 郑西村.南宋“温州杂剧”产生问题的商榷[J].戏剧艺术,1984(2)
    ③ 元·杨朝英辑.朝野新声太平乐府[M].卷七,民国十二年(1923)武进陶氏影元刊本.
    ① 宋·吴自牧.梦梁录[M]卷二十,“伎乐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②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M]“瓦舍众伎”条.//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③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① 明·王世贞.曲藻?序[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5.
    ②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337.
    ③ 明·臧晋叔.元曲选·序二[C].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清·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63.
    ② 何为.从唐诗宋词到元曲的演变[J].中国音乐, 1981(3).
    ③ 根据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六章“金院本名目”和第八章“元杂剧之渊源”所作统计。
    ④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0.
    ⑤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南戏之渊源及时代”.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10..
    ⑥ 张协状元[G].//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洛地.词乐曲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① 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M]卷五:“宣和间京师人多歌蕃曲”//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46.
    ② 宋 ·江万里. 宣政杂录//元·陶宗儀 辑.说郛[M],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据明抄本排印,1927.
    ③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0.
    ④ 明·王骥德.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5.
    ⑤ 明?张琦.衡曲麈谭·填词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68.
    
    ①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1.
    ② 明·何良俊.曲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9.
    ③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④ 宋·周密.癸辛杂识[M]续集上:“回回沙碛“//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785.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06.
    ② 元·夏庭芝.青楼集?志[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
    ③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57.
    ④ 廖奔、刘彦君也认为院本实际上包含了宋、金、元时期的作品:。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76-77。
    
    ① 元·夏庭芝.青楼集·志[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9.
    ② 元·胡祇遹.紫山大全集[M] 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① 明·王世贞. 曲藻·序[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5.
    ② 明?王骥德.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5.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339.
    ④ 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M]//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1:871.
    
    ① 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M]//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1:892.
    ② 张国强.西厢记诸宫调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2(2)
    ③ 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G]//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81:892
    
    ① 吴梅.元剧略说//吴梅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500.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57.
    ③ 何为.戏曲音乐散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41.
    
    ① 元·燕南芝庵.唱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60.
    ② 清·叶堂.纳书楹曲谱:正集卷二[M].清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叶氏纳书楹刊本.
    ③ 清·叶堂.纳书楹曲谱:正集卷二[M].清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叶氏纳书楹刊本.
    
    ① 明·臧晋叔.元曲选[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清·允禄等编纂.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M]卷三四,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殿刊朱墨套印本。
    ③ 明·臧晋叔.元曲选[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元·燕南芝庵.唱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61.元·周德清《中元音韵》、陶宗仪《辍耕录》、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臧晋叔《元曲选》均有转载。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52.
    ② 郑祖襄.两部金代诸宫调作品的宫调分析——兼述与元杂剧宫调相关的问题[J]音乐与表演,2007(4)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549.
    ② 明·臧晋叔.元曲选[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郑骞.元杂剧的结构[A].//景午丛编:上编.台北:中华书局,1950:195.
    ④ 黄天骥.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J].文学遗产,1998(3).
    
    ① 元·无名氏杂剧.蓝采和//明·臧懋循编.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05.
    
    ① 明·魏良辅.曲律[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
    ② 明·王世贞.曲藻[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7.
    ③ 明·王骥德.曲律[M].卷第一,论曲源第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5.
     ①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04-205.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32.
    ③ 王国维将元杂剧的发展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蒙古时期;第二时期:一统时代;第三时期:至正时代。钟嗣成《录鬼薄》卷上所录元杂剧作者五十七人被划为第一时期。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第九章“元剧之时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76-77.
    ① 元·钟嗣成.录鬼薄[M]// 卷上,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19、213.
    ③ 宋·周密.癸辛杂识[M]续集上:“回回沙碛”//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785.
    ④ 元·夏庭芝.青楼集·志[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
    ① 元·钟嗣成.录鬼薄[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六编“元代文学”,“第六章”
    ③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03.
    ④ 这一统计以清·曹寅校辑《楝亭藏书十二种》本为准。
    ⑤ 明·李开先.闲居集·改订元贤传奇序//李开先全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⑥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杂剧院本[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14.
    ① 元·关汉卿.窦娥冤[C]//明·臧晋叔.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38.
    ③ 元·孔齐.至正直记[M]卷三“虞邵庵论”,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627.
    ④ 南戏又称戏文、南戏文、南曲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传奇等,见于《南词叙录》、《猥谈》、《草木子》、《青楼集》、《录鬼簿》、《钱塘遗事》等文献。钱南扬先生认为:“南戏文、南曲戏文、南戏这三个名称,虽繁简不同,而涵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要别于北杂剧而言的……。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是以地名来称呼南戏的,其含义是相同的,至于‘鹘伶声嗽’,是‘宋、金市语’,‘传奇’则是元明后人对宋南戏的别称”。参见:钱南扬.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⑤ 明?祝允明.猥谈[M]// 吴晟撰.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M]//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③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1.
    ④ 明·魏良辅.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
    
    ①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15.
    ②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62.
    ③ 张协状元[G].//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钱南扬.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54
    ② 唐·元稹.何满子歌[G]//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卷 421,中华书局,1999.
     ① 张协状元[G].//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① 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8.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09.
     ① 宋·吴自牧.梦梁录//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② 明末王光鲁所作《想当然》传奇卷首所附《成书杂记》参见:清·周亮工.书影(明清笔记丛书)[M]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② 季国平.元杂剧南流史初探[J].河北学刊, 1988(3)
    ③ 元·仇远.金渊集:卷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④ 元·姚桐寿.乐郊私语[M]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09-6110.
     ① 参见:钱南扬校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M].不北京:中华书局,1979.本章有关《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剧本唱词和曲牌均引用此书,不再另注.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91.
    
    ① 元·钟嗣成.录鬼薄[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1.
    ② 元·钟嗣成.录鬼薄[M]// 卷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1.
    ③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①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695-706.
    ② 邓琪,邓翔云在《从元杂剧的不传,反思演员的创造力》(发表于《艺术百家》2002 年第 4 期)一文中提出元杂剧是戏曲史上唯一不传承的剧种。
    ① 本节对朱有燉杂剧的介绍及引用,参见明·沈泰编.盛明杂剧[Z].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② 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汪效倚.潘之恒曲话[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①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卷中“明人杂剧”[M].长沙:岳麓书社,1998:159.
    ② 明·何良俊.曲论[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0.
    ③ 明·王世贞.曲藻[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5.
    ④ 明·吕天成.曲品:卷上“不作传奇而作南剧者”[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20.
    ⑤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卷二十六“南之杂剧”[Z]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⑥ 明·沈泰.盛明杂剧·凡例[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⑦ 明·沈泰.盛明杂剧·序[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⑧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卷中“明人杂剧”[M].长沙:岳麓书社,1998:162.
    ⑨ 王永健.关于南杂剧的几个问题[J].艺术百家,1997(2).
    
    ① 徐扶明.试论元杂剧的兴起和衰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②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12.
    ③ 明·王骥德.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6..
    ④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明清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① 邓琪,邓翔云.从元杂剧的不传,反思演员的创造力[J].艺术百家,2002(4)
    ② 明·王骥德.曲律·总论南、北曲第二[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7.
    ③ 元·周德清《中元音韵》、陶宗仪《辍耕录》、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臧晋叔《元曲选》均有转载。
    
    ① 今人往往认为是琵琶或三弦,但现有史料没有明确提出是何种弦索乐器。
    ② 清·徐大椿.乐府传声·源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57.
    ③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条[M]//明清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① 明·王骥德.曲律·论宫调第四[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04.
    ②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04-205.
    ③ 明·王世贞.曲藻:卷四[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7.
    ④ 明·魏良辅.南词引证(曲律)[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
    ⑤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北词传授”条[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12.
    
    ①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条[M]//明清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② 明·何良俊.曲论[M].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9.
    ③ 周玲.元杂剧兴衰原因探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
    ④ 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6.
    ① 法·丹纳.艺术哲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5.
    ② 杜桂萍.元杂剧衰微探幽[J].文艺研究,1999(5).
    ③ 佟德真.理学流变与元杂剧兴衰[J].学术论坛,1995(4)
    ④ 周德清.中原音韵[M].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75.
    ⑤ 杜桂萍.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失衡——元杂剧衰微论之二[J]. 求是学刊, 1997(2)
    
    ① 俞为民.南戏的产生及其市民性[J].戏剧艺术, 2005(3).
    ② 宋·张炎.辒玉传奇[C]//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③ 宋·张炎.辒玉传奇[C]//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① 孙崇涛.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J].戏剧艺术,1987(3) .
    ① 《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荆钗记》据明·吕天成《曲品》,清·张大复《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记载,为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才人柯丹丘所作。《刘知远白兔记》,作者不详,今人多根据明成化本《白兔记》“家门”云:“这本传奇亏了谁?亏了永嘉书会才人在灯窗之下,磨得浓墨,斩(蘸)得笔饱,编成此一本上等孝义故事”。而认为是永嘉书会才人集体创作,后又被元杂剧作家太原人刘唐卿改编加工。《拜月亭记》为吴门医隐施惠(字君美)作,部分内容和文词取材于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是元杂剧的改编本,如明世德堂本《拜月亭记》尾声有“书府翻誊燕都旧本“之句。《杀狗记》由淳安人许【田姬(去掉女)】(字中由)作,可能是根据萧德祥杂剧《王翛然断杀狗劝妇》改编。《破窑记》根据王实甫《吕蒙正风月破窑记》改编,作者不详。
    ②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51.
    ③ 明·沈璟.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④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390.
    ① 明人吕天成《曲品》卷上说:“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演作传奇”; 傅惜华编著的《中国古典戏曲总录》中, 据此分为《宋元戏文全目》、《明代传奇全目》、《清代传奇全目》三册,将南戏(戏文)与传奇分列;《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也将南戏与传奇分列,设“宋元南戏”与“明清传奇”二目.
    ② 吕天成《曲品·旧传奇》以《琵琶记》为首;清代黄文旸《曲海总目》把《琵琶记》列为“明人传奇”第一部;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和张敬《明清传奇导论》都持此观点;徐朔方在《梁辰鱼的生平和创作》一文中也主张《琵琶记》作为南戏、传奇的分界,但更强调文人创作和民间的分野。
    ③ 如钱南扬《戏文概论?源委第二》将昆山腔称为明清传奇,把梁辰鱼的《浣纱记》称作是“第一部真正的昆山腔传奇”;庄一拂在《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将明初的《五伦记》、《香囊记》、《连环记》、《宝剑记》等列为明初戏文,而将《浣纱记》列为明代传奇之首。
    ④ 徐朔方.南戏的艺术特征和它的流行地区//南戏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21.
    ⑤ 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⑥ 孙崇涛.关于南戏与传奇的界说[J].戏曲研究.(29).
    ⑦ 俞为民.南戏流变考述——兼谈南戏与传奇的界限[J].艺术百家, 2002(1)
    ① 黄仕忠.琵琶记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72.
    ② 明·臧晋叔.元曲选序[C]//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③ 明·吕天成.曲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25,
    ④ 明·徐复祚.曲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5.
    ⑤ 明·沈璟著,徐朔方 辑校.沈璟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849.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0.
    ② 明· 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240
    ③ 明·汤显祖.答吕姜山//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④ 李晓.关于高则诚《琵琶记》的评价问题[J].艺术百家,2002(2).
    ⑤ 钱南扬.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51.
    ⑥ 嘉靖《瑞安县志》卷八,清抄本孙诒让批本.
    ⑦ 明·雪蓑渔者.宝剑记序[G]//侯百朋编.琵琶记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100.
    
    ① 明·魏良辅.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3.
    ③ 明·李卓吾.宝剑记序[G]//侯百朋编.琵琶记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167.
    ① 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碟,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真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徐渭《南词叙录》也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并注云:“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
    ② 明·李卓吾.李卓吾批评琵琶记//候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222.
    ③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50.
    ④ 明·徐渭.南词叙录.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① 明·吕天成.曲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10.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20
    ③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24
    
    ① 转引:刘延棠.论元杂剧《琵琶记》的忠孝观[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
    ② 黄仕忠.琵琶记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0-93.
    ①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上)[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301.
    ② 明·王世贞.曲藻.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3.
    ③ 清·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G]//金圣叹全集(三).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24
     ① 明·徐复祚.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4.
    
    ① 谢伯阳.全明散曲(第一卷)[C].济南:齐鲁书社,1993:617-618.
    ② 明·祝允明.猥谈[M]//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③ 明·王骥德.曲律·论腔调第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7.
    ④ 明·徐渭.南词叙录.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2.
    ① 明末祁彪佳的门人扬州王光鲁所作《想当然》传奇卷首所附《成书杂记》参见:清·周亮工.书影(明清笔记丛书)[M]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 以上论述参考:戴不凡.论‘迷失了的’余姚腔[J].戏曲研究, 1980(1).
    ③ 钱南扬《戏文概论》、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引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三的说法:“张镃,字功甫,循王(张俊)之孙,奢侈而清尚,尝来吾郡海盐,作园亭自恣,令歌儿衍曲,务为新声,所谓海盐腔也”。
    ④ 元·姚桐寿《乐郊私语》云:“州(海盐)少年多善歌乐府,其传皆出于澉川杨氏。当康惠公存时,节侠风流,善音律,与武林阿里海涯之子云石交善。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髙引,可彻云汉。而康惠独得其传。今杂剧中有《豫让吞炭》、《霍光鬼谏》、《敬德不伏老》,皆康惠自制,以寓祖父之意,第去其著作姓名耳。其后长公国材,次公少中,复与鲜于去矜交好。去矜亦乐府擅场,以故杨氏家僮千指,无有不善南北歌调者,由是州人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于浙右云。”参见:元·姚桐寿.乐郊私语[M]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09-6110.
    ⑤ 胡雪冈,徐顺平.早期南戏的“温州腔”及其与“四大声腔”的关系[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2).
    ① 明·陆容.菽园杂记[M]//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5:124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2.
    ③ 明·杨慎《丹铅总录》卷十四“北曲”条;又见杨氏《词品》卷一。何良俊曾予引录,参见:明·何良骏.曲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6.
    ④ 明·姚旅.露书[M].卷八“风俗”,明天启刻本。
    ⑤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祖师庙记//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徐朔方校注,2001.
    ① 吴戈.海盐腔纵谈[J].戏剧艺术, 2003(1).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7.
    ③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卷九“戏剧”条, //明清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④ 清·张牧.笠泽随笔.转引: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50..
    ⑤ 明·魏良辅.南词引证[M].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文征明手抄本.
    ⑥ 马华祥.弋阳腔源流考[J].戏剧艺术, 2006(4).
    ⑦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M].北京:中华书局,2004.卷二十四“畿辅之京师名实相违”
    ⑧ 万历刊本“大明天下春”卷七“弋阳童声歌”首曲,又见于俄国学者李福清所编《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5.
    ②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831.
    ③ 清·凌濛初.谭曲杂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60.
    ④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833.
    
    ① 李连生.弋阳腔曲牌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② 清·李调元.雨村剧话[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6.
    ③ 明·杨慎.升庵诗话[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卷九.
    ① 明·祝允明.猥谈[M]//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② 清·朱彝尊撰,黄君坦校.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430.
    ③ 李连生.弋阳腔曲牌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④ 孙崇涛.<风月锦囊>的价值——西班牙藏本<风月(全家)锦囊>考释之二[J].中华戏曲, 1990 第九辑.
    
    
    ① 小尼姑//明·胡文焕编.群音类选[G].// 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四), 台湾:学生书局,1985:1573-1574.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第三[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4.
    ③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831。
    ① 明·凌濛初.谭曲杂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54.
    ②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祖师庙记//徐朔方校注,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③ 清·李调元.剧话[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6.
    ④ 清·王正祥.新订十二律京腔谱[M].// 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三), 台湾:学生书局,1985:31
    ⑤ 清·王正祥.新订十二律京腔谱[]M// 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三), 台湾:学生书局,1985.
    ⑥ 清·李调元.剧话[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6.
    
    ①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479.
    ② 明·王骥德.曲律 [M].//“论板眼第十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9.
    ③ 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256.
    ④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829.
    ① 李连生.弋阳腔曲牌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② 清·李调元.剧话[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6.
    ③ 李连生.弋阳腔曲牌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④ 本文关于明代“四大声腔”和其后其他声腔的形成年代的说法,主要依据廖奔、刘彦君所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的观点。
    ①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祖师庙记//徐朔方校注.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② 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杭州腔、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池州调)、太平腔、义乌腔、潮腔、泉腔、四平腔、石台腔、调腔。
    ③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38.
    ④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祖师庙记//徐朔方校注.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①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② 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四章,第四节:“宋、金时代方言区划的拟测”.
    ③ 明人朱允明《猥谈》在成化、正德年间首提昆山腔,廖奔认为昆山腔形成于成化、正德年间,兴盛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 年)。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5-46.
    
    ① 明?魏良辅.南词引证[M].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文征明手抄本..
    ②《玉山瑛稿》(康熙刻顾嗣立《元诗选》辑本)
    ③ 蔣星煜.昆山腔发展史的再探索[J].上海戏剧, 1962(12).
    ④ 张秀莲.昆曲发展简史[J].戏曲艺术,1979:创刊号.
    ① 明?魏良辅.南词引证[M].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文征明手抄本..
    ② 明·王骥德.曲律//论腔调第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7.
    ③ 明末王光鲁所作《想当然》传奇卷首所附《成书杂记》参见:清·周亮工.书影(明清笔记丛书)[M]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④ 明·杨慎.丹铅总录.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缩印本,1991
    ⑤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⑥ 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涨潮编.虞初新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⑦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①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② 明·许宇.词林逸响·昆腔原始[M]//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二)[G].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7:12
    ③ 明·钱谦益.似虞周翁八十序.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④ 清·朱彝尊撰,黄君坦校.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430.
    ⑤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明总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8:155.
    ①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② 周秦.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③ 明·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6.
    ④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⑤ 清·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⑥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⑦ 明·魏良辅.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
    ① 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涨潮编.虞初新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②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③ 吴戈.海盐腔纵谈[J].戏剧艺术, 2003(1).
    ④ 明·王骥德.曲律·论腔调第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4.
    ⑤ 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涨潮编.虞初新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⑥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⑦ 明·顾启元.客座赘语. [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⑧ 清·钮少雅.南九宫正始自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9
    ⑨ 明·袁宏道.虎丘记//袁中郎全集[M].时代图书出版公司,1934.
    
    ①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2.
    ③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④ 明·魏良辅.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
    ⑤ 明·魏良辅.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
    ⑥ 清·徐大椿.乐府传声·徐疾[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77.
    ⑦ 明·魏良辅.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
    ⑧ 周秦.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①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M]. 王古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0.
    ③ 明·何良俊.曲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
    
    ① 清·叶梦珠.阅世编[M]. 卷十“纪闻”,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② 明·何良俊.曲论[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
    ③ 明·沈宠绥.弦索辨讹[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② 明·魏良辅.曲律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
    ③ 明·魏良辅.曲律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
    ④ 明·魏良辅.曲律 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
    ⑤ 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涨潮编.虞初新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⑥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2.
    ⑦ 明·顾启元.客座赘语. [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⑧ 清·徐大椿.乐府传声?源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57.
    ⑨ 清·张牧.笠泽随笔.转引: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50..
    
    ①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明总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8:155
    ② 明·王世贞.曲藻[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6.
    ③ 叶德均.明代南戏五大声腔及其支流[G]//戏曲小说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④ 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涨潮编.虞初新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⑤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
    
    ① 明·祝允明.猥谈[M]//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② 清·朱彝尊撰,黄君坦校.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430..
    ③ 王季烈.集成曲谱?自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④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明总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8:155.
    
    ①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明总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8:155.
    ② 明·王世贞.曲藻[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7.
    ③ 周秦.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④ 清·朱彝尊撰,黄君坦校.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430..
    ① 清·焦循《剧说》卷二引徐又陵《蜗亭杂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7.
    ②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M]. 王古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③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20.
    ④ 明·陈第.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
    ⑤ 清·李渔.闲情偶记[M]卷四“演习部·变调第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6.
    ⑥ 清·徐珂.清稗类钞[M].戏剧类·昆曲戏,北京:中华书局,1986:5014.
    ① 臧卫东.再论昆剧之衰及其原因[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2(3).
    ② 臧卫东.昆剧之衰原因补论[J].艺术百家, 2004(1).
    ③ 姚旭峰.二十世纪昆剧研究综述[J].戏剧艺术, 2005(1).
    ④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8.:207
    ①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29.
    ②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③ 董康《江东白苎·跋》[A]《梁辰鱼全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06
    ④ 见《定庵文集补》己亥杂诗“梨园串本募谁修”一首自注。转引陆粤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8.
    ⑤ 清·尤震.玉红草堂集?吴下口号//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⑥ 清·孔尚任.平阳竹枝词//孔尚任诗文集(第二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401.
    
    ①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文班武班[M].北京:中华书局,2005.
    ② 臧卫东.再论昆剧之衰及其原因[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2(3).
    ③ 连波.对昆曲音乐改革的几点看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2).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② 明·王骥德.曲律·论宾白第三十四[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41.
    ③ 清·曹宗载.扪虱琐谈[A].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77.
    ④ 清·陈森撰,孔翔点校.品花宝鉴[M]. 北京:中华书局,2004:27.
    ⑤ 清·焦循.花部农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25.
    
    ①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 王季烈.螾庐曲谈[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③ 清·李渔.闲情偶记[M]卷四,变调第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6.
    
    ①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卷二十五,“时尚小令”条.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② 明·陈宏绪.寒夜录:卷上[M]//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 4 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5.
    
    ① 清·刘廷玑撰.张守谦点校.在园杂志[M].卷三“小曲”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94-95.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760.
    ③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① 明·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记风俗”[M.]奉贤褚氏重刊本.
    ② 明·叶盛.水东日记.[M]卷第五“山歌”,北京:中华书局,1980:59.
    ③ 明·王骥德.曲律[M]杂论第三十九上//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49.
    ④ 翁敏华.论清代地方戏的崛起对中国戏曲的振兴作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①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辞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吕剧[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253.
    ① 《吕氏春秋? 仲夏纪? 古乐篇》参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8.
    ② 变奏具体来说有不同的手法,李西安、军驰在《中国民族曲式》中,将变奏体分为加花变奏式、自由变奏式、倒装变奏式、叠奏式等四种类型。夏中汤在《曲式与作曲技法》中,将变奏体分为润饰变奏体、板饰综合变奏体、调性调式变奏体、衍生变奏体、合尾式自由变奏体、缠达式变奏体(双主题变奏体)等六种类型。
    ① 曹光平.论琴歌《胡笳十八拍》的变奏手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2(4).
    ② 这十三首乐曲是:《十六板》、《琴音板》、《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松青夜游》、《平韵串》、《清音串》、《合欢令》、《将军令》、《阳关三叠》、《舞名马》。
    ③ 吴晓萍.“弦索十三套”曲式结构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6(3).
    ④ 齐如山《京剧之变迁》书中引述清末民初老伶工胜云的自述。齐如山.京剧之变迁[C] //齐如山全集:第一卷.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① 清·李调元.剧话:卷上[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7.
    ② 乾隆六十年刊本《霓裳续谱》所载都是民间小曲时调,其中收有【河南调】曲词为长短句,属于小曲,可能是女儿腔的原始形态。
    ③ 玉霜簃藏明万历庚申(万历四十七年,1619)抄本
    ④ 清·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续选.缀白裘.[G]//王秋桂,辑.善本戏曲丛刊.台北:学生书局,1984:2887.
    ⑤ 清?徐珂.清稗类钞[M]. 戏剧类·今剧之始,北京:中华书局,1984.: 5013
    ① 明·汤显祖.寄刘天虞//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M].诗文卷 18,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811.
    ② 清·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第二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401.
    ③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四)[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19.
    ④ 清·檀萃.滇南集律诗·杂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⑤ 清·陆次云.圆圆传[C]//中国短篇小说集(第三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① 清·张潮.尺牍偶存:卷十,转引自: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68.
     ① 何为.戏曲音乐研究[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488.
     ① 转引《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一书中的谱例 15,参见: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4-35.
    ②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4.
     ①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5-46.
     ①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9.
    
    ① 清·蒋士铨.平瑞//蒋士铨戏曲集[M]. 周妙中点校.上海:中华书局,1993.
    ② 清·陈森撰,孔翔点校.品花宝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4:37-38.
    ③ 清·陈森撰,孔翔点校.品花宝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4:317-318.
    ④ 清·焦循.花部农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25.
    ⑤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上海:中华书局,2007:卷五“新城北录下”.
    ① 清·刘廷玑著 张守谦点校,在园杂志[M].卷三“弋阳腔”北京:中华书局,2005:89-90.
    ②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③ 清乾隆间刻本《梦中缘》卷首
    ④ 清·檀萃.滇南集律诗·杂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① 清·焦循.花部农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25.
    ② 清·焦循.花部农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25.
     ① 清·吴长元.燕兰小谱:卷四“银龄官”[M]//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36-38
    
    ①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一百十八 [C].台北: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9.
    ② 王重民辑.办理四库全书档案[M].乾隆“上谕”,台湾:国立图书馆 1934 年排印本.
    ①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八“秦腔”[M].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② 侉腔(侉戏)是“泛指时剧、吹腔、梆子、西皮、二黄等,也就是乱弹的又一名称”。参见: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学研究所.中国京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
    ③ 翁敏华.论清代地方戏的崛起对中国戏曲的振兴作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① 何为.戏曲音乐研究[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90
    ② 何为.戏曲音乐研究[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92
    ③ 欧阳予倩.谈二黄戏[J].小说月报, 1926:17 卷号外.
    ④ 清·张际亮.金台残泪记[M]//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274。
    
    ① 清·谢铤章.赌棋山庄词话[M]// .赌棋山庄稿本,扬州:广陵书社,2000.
    ② 清·萝摩庵老人.怀芳记[M]//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③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9-40
    ④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0
    ⑤ 清·李调元.剧话:卷上[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7.
    ⑥ 刘国杰.西皮二黄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①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① 潘仲甫.皮黄合流浅探[J].戏曲研究,1985:第 16 辑.
    ② 对于“徽汉合流”,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一是徽班唱了汉调的西皮二黄,形成的“徽汉合流”;其二是徽班已经唱的二黄(或者说徽调)与湖北仅仅只指西皮的“汉调”同台形成“徽汉合流”。参见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第 61 页。笔者认为徽汉合流应是徽班不仅唱了汉调的西皮二黄,而且也唱了徽调的二黄及其他声腔,应侧重于汉调与徽调的融合。
    ③ 清·吴太初.燕兰小谱[M]//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④ 清·扬米人.都门竹枝词//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编.中华竹枝词[G].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① 清·檀萃.滇南集律诗·杂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② 清·栗海庵居士.燕台鸿爪录·三小史诗序[M]//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③ 栗海庵居士的《燕台鸿爪录·三小史诗序》是记写道光八年到道光十二年间的京都之事。
    ④ 清·袁枚撰,王志英点校.随园诗话[M]“诗话补遗”卷三,第二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642.
    ⑤ 清·杨懋建.梦华琐薄[M].//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①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② 清·石坪居士.问津渔者[M].//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③ 周育德.名噪都下德集秀扬部[J].戏剧学习,1982.
    ④ 清·杨懋建.长安看花记[M]//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⑤ 张古愚.揭示清高宗御制京剧一重大秘密[J].戏曲艺术,1986(3).
    ①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编.中华竹枝词[G].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② 苏子裕.京腔六大班”再探[J]. 戏剧研究, 1994(4).
    ③ 清·赵翼.檐曝杂记[M].中华书局,2005.(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④ 清·吴长元.燕兰小谱[M]// //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⑤ 清·李调元撰,詹杭伦,沈时荣校正.雨村诗话[M].成都:巴蜀书社,2006:233.
    ① 京剧这一称呼是建国后才定下来的,在此之前,它曾有过多种别称,如皮簧戏、京调、京班大戏、京戏、国剧、平剧等等。本文为叙述便利,一概称之为“京剧”。
    ② 丁汝芹也认为,除皮黄腔外,京剧中至今保留的声腔还有昆曲、吹腔、高拨子及南罗等杂腔小调。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声腔可称得上是与皮黄腔“合流”。参见:丁汝芹.关于“皮黄合流”一说的疑问种种[J].戏曲艺术,1993(2).
    ① 大字牌子:京剧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别,凡带有唱词,以群众齐唱形式出现,并有唢呐加锣鼓伴奏的曲牌,就称为大字牌子。所谓大字就是曲词,过去的工尺谱,是把曲词用大的字体写在中间,而曲谱是附在大字旁边的,故名。又称混牌子,混曲牌,锣鼓曲牌。
    ②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学研究所.中国京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172.
    ③ 徐兰沅.徐兰沅操琴生活(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
    ④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学研究所.中国京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78.
    
    ① 清·徐珂.清稗类钞[M]. 戏剧类·后场,北京:中华书局,1984:5036.
    ② 齐如山. 胡琴与笛子//齐如山全集[C]. 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2479.
    ③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13-214.
     ①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学研究所.中国京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79.
    ② 此图表引用了《中国京剧史》的现有成果,参见: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学研究所.中国京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81-82.
    
    ① 马彦祥,钮骠,苏移.“京剧”简论[J].戏曲艺术,1984(1).
    ② 陈彦衡.旧剧丛谈[M]// //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①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332.
     ① 惠雁冰.“样板戏”:高度隐喻的政治文化符号体系——以《沙家浜》为例[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3)
     ① 张泽伦.京剧音乐的里程碑—— 论“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成就[J].人民音乐,1998(11).
     ① 陈汝陶.谈京剧“样板戏“的艺术经验与启示——侧重于音乐方面的探讨[J].文艺研究,1991(4).
    ① 戴嘉枋.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J].黄钟,2002(3).
    ② 戴嘉枋.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J].黄钟,2002(3).
     ① 本节论述参考了戴嘉枋先生的论文《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下)一文。参见:戴嘉枋.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下)[J].黄钟,2002(3、4).
    ① 刘云燕.现代京剧“样板戏“中旦角唱腔的音乐创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
     ① 杨健.第二批样板戏的产生及艺术成就[J].戏剧,2000(3).
    
    ① 明言.“样板戏”现象的历史评价[J].音乐研究, 2006(1).
    ② 明言.“样板戏”现象的历史评价[J].音乐研究, 2006(1).
    
    ① 何为.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C]//戏曲音乐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87.
    ②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59.
    ③ 何为.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C]//戏曲音乐研究.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87.
     ① 何为.论戏曲音乐的历史分期[C]//戏曲音乐研究.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87.
    
    ① 明·王骥德.曲律.论腔调第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7.
    ② 明·李渔.闲情偶寄[M].卷四“演习部·变调第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6.
    ③ 冯光钰.继承?借鉴?革新?发展(上)———20 世纪中国戏曲音乐回眸[J].戏曲艺术,1999 (1)
     ① 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 987.1 1 6.
    
    ① 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一代之绝艺”.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01-208.
    
    ①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4.
    ② 宁宗一.戏曲史就是更替史——〈明代戏剧研究概述〉前言[J].戏曲艺术, 1989(1)
    ③ 元·孔齐.至正直记[M]卷三“虞邵庵论”,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627.
    ④ 明·魏良辅.曲律·论腔调第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7
    
    ① 转引自陈军.“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与戏曲身份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
    ② 何为.戏曲音乐研究[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③ 夏野.中国戏曲音乐的演进[J].音乐研究,1990(2)
    ④ 周企旭.戏曲五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J].艺术百家, 2002(3)
    ⑤ 陈崇仁.当知天道曲如弓──戏曲演变轨迹试探[J].戏文, 1997(2)
    ⑥ 宁宗一.戏曲史就是更替史——〈明代戏剧研究概述〉前言[J].戏曲艺术,1989(1)
    ⑦ 恒岳.戏曲须早入“涅磐之境”[J].剧本,1985(10)
    ① 罗怀臻.剧本[J].2003 年 3 月号
    ② 何为.继承与革新的辩证法——戏曲演变规律探微(上、下)[J].戏曲艺术,1989(01/02)
    ③ 廖奔.蝉蜕的艰难——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蜕变历程的宏观描述[J].戏剧艺术,.1986(2)
    ④ 张士魁.中国戏曲声腔兴衰更替的思辨[J]戏剧文学,2003(2).
    ⑤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另有专文《论戏曲音乐发展的五个时期》发表在《黄钟》2003 年第 2 期
    
    ① 车尔尼雪夫斯基语,转引自:廖奔.蝉蜕的艰难——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蜕变历程的宏观描述[J].戏剧艺术,.1986(2)
    ② 潘新宁.综合与分化目的系统制导下的择优途径[J].艺术百家,1986(4)
    ③ 王志超.论决定戏曲走向的三股力——对新的戏曲样式的呼唤[J].艺术百家, 1989(1)
    
    ① 元·孔齐.至正直记[M]卷三“虞邵庵论”.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627.
    ② 明·叶子齐.草木子: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③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欧阳修论[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少室山房类稿》既《少室山房集》)
    ① 明·茅一相《题间评<曲藻>后》
    ② 明·王思任.王季重十种?唐诗纪事序[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③ 明·王思任.王季重十种?吴观察宦稿小题序[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④ 清·顾炎武.日知录·诗体代降[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⑤ 清·吴伟业撰,李学颖校.吴梅村全集[M].卷第二十七,文集五“陈百史文集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55.
    ⑥ 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J].文艺研究, 2002(6)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五十四则[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③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M]//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5-25
    ④ 沈金浩.“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辨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4)
    
    ① 王永健.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国文学史研究漫谈[J].江苏社会科学,1988 (1)
    ② 张清华,肖桂彬.中国音乐史断代分期的统一性与可持续性[J].人民音乐,2006 (11).
    ③ 刘再生.论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J].音乐研究,2000(2).
    ④ 王誉声.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1(2)
    ① 与此类似的有《中国音乐史纲要》(沈知白)、《中国古代音乐史》(金文达)、《中国音乐史略》(吴钊、刘东升)、《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夏野)、《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主编)等。
    ② 杨永贤.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概说[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6(3)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纲[M].上海:万叶书店,1955:23
    ① 黄翔鹏.乐问[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145
    ② 黄翔鹏. 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115
    ③ 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文艺研究,1999(4)
    ④ 郑锦扬.中国音乐史宏观研究的时空视野[J]中国音乐,1990(1)
    ⑤ 王誉声.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1(2)
    ⑥ 陇菲.中国音乐文明史纲[J].音乐与表演,2002(4)
    ⑦ 陇菲.中国音乐文明史纲[J].音乐与表演,2002(4)
    
    ① 伍国栋.中国音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93-394.
    ② 王誉声.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1(2)
    ③ 刘再生.论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J].音乐研究, 2000(2).
    ④ 杨永贤.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概说[J].中国音乐学,2006(3).
    ① 席德进.林风眠的艺术[A].卢辅圣.融会中西的探索[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②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3:284
    ③ 江丰.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一封信[J].1979 年 12 月号
    ④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十八年(1929)版。
    ⑤ 舒士俊.由工笔到写意的写意化进程——试析中国画笔墨发展的分期及盛衰[J]. 美术研究, 2000(3)
    ⑥ 孙征,杨君宇.华夏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画[J]. 书画艺术,2003(1)
    ① 丁立镇.中国画发展的周期论[J].美术 1986(6)
    ② 薛永年.美术史研究与中国画发展[J].新美术,1999(1)
    ③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④ 杨絮飞,李国新.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⑤ 史新粉.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风格演变[J].衡水师专学报,2001(2)
    ⑥ 薛永年.百年山水画之变论纲[J].新美术,2006(4)
    
    ① 王国维. 戏曲考原//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32.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3.
    ③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 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
    ④ 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1
    ⑤ 路应昆.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J].文艺研究, 2003 (1)
    ⑥ 路应昆.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J].文艺研究, 2003 (1)
    ① 麻国钧.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② 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友谊出版社,1995 年 12 月第一版
    ③ 王胜华.戏剧起源的新视点[J].东方艺术,1994(2).
    ④ 坚持“歌舞说”(或“乐舞说”)者还有:刘师培《舞法起于祀神考》、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许之衡《戏曲史》、吴梅《中国戏曲概论》、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卢前《中国戏曲概说》、徐慕云《中国戏曲史》、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张觅《中国戏曲晚成的原因及其歌舞化的历史规定》、张庚与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郭涛与刘立文《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罗晓帆《中国戏曲演义》、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陈多与谢明《先秦古剧考略》等。
    ⑤ 陈多,谢明.先秦古剧考略——宋元以前戏曲新探之一[J].戏剧艺术,1978(2)
    ⑥ 尚书·舜典//清·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5.
    ⑦ 秦·吕不韦编,张双棣,张万彬等译.吕氏春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5.
    ⑧ 明·王守仁.传习录·下[M].长沙:岳麓书社,2004.张怀承,译注.
    ⑨ 刘师培.原戏[J]国粹学报,1907(34)
    
    
    ① 王廷信.《九歌》中的戏剧扮演[J].文艺研究,2002(6)
    ② 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2
    ③ 孙叙长. 楚辞九歌十一章的整体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78(创刊号)
    ④ 陈多,谢明. 先秦古剧考略 [J]. 戏剧艺术,1978(2).
    ⑤ 任半塘.唐戏弄·辨体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修订本
    ⑥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一)[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1
    ② 汪人元.加强音乐建设要成为当前戏曲发展的重要战略[J].中国戏剧,2006(8)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9.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0.
    ② “明人改本时代”是当代戏曲学者孙崇涛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孙氏认为从明朝开国以至昆曲的崛起这一近百年的历史时期,明传奇的发展主要是以改编为主,因此将这一时期定为“明人改本时代”。
    
    ①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60.
    ②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60.
    
     ① 明·王骥德.曲律·论腔调第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17.
    ② 本文所提出的音乐文化交流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既包括历史上中国领域内的南、北音乐文化交流,也包括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① 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A].传统是一条河流[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①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99.
    ② 明·王骥德.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6-57.
    ③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63.
    ④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67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0.
    ② 明·王骥德.曲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5.
    ③ 明?张琦.衡曲麈谭[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68-269.
    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余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30.
    ⑤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7.
    
    ① 刘国杰.西皮二黄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16.
    ②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7.
    ③ 孙崇涛.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J].戏剧艺术,1987(3) .
    ①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99.
    ② 陈崇仁.当知天道曲如弓──戏曲演变轨迹试探[J].戏文, 1997(2)
    ③ 王志超.论决定戏曲走向的三股力——对新的戏曲样式的呼唤[J].艺术百家, 1989(1)
    ④《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担的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参见刘文峰.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① 刘文峰.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② 唐全贤、李家骅,戏曲的危机与生机[J].上海戏剧,1990(6).
    ③ 李洁非.死与美——对古典戏曲命运的理性认识[J].上海戏剧,1993(1);李洁非.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死与美》续篇[J].上海戏剧,1993(3).
    ④ 张朝霞.论“戏曲危机”与民族传统演剧艺术的产业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 第 18 卷第 1 期.
    
    ① 廖奔.蝉蜕的艰难——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蜕变历程的宏观描述[J].戏剧艺术,1986(2)
    ② 尚长荣.化解“戏曲危机”[J].瞭望,2004(36).
    ③ 冯光钰.继承?借鉴?革新?发展(上)———20 世纪中国戏曲音乐回眸[J].戏曲艺术,1998(4) .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G].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4.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G].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5.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三集[G].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7.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G].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8.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五集[G].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
    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第一至第六辑)[G.]台北:学生书局,1984-1987.
    明·臧懋循.元曲选[G].明万历间吴兴臧氏刻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明博古堂本影印,1918;隋树森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999.
    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G].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明·沈泰.盛明杂剧[G].(初集、二集)民国间董氏诵芬室重刻本;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据董氏本影印,1958.
    明·毛晋.六十种曲[G].明崇祯间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刘世珩辑刻.暖红室汇刻传剧[G].贵池刘氏暖红室刻本,1919.
    吴梅.奢摩他室曲丛[G].(初集、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排印本,1928.
    明·徐文昭.新刊耀目冠场擢奇风月锦囊正杂两科全集(《全家锦囊》)[G].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书林詹氏进贤堂重刻本;孙崇涛、黄仕忠.风月锦囊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明·黄文华.新刻京板青阳时调词林一枝[G].明万历新岁爱日堂蔡正和刻本.
    明·胡文焕.新刻群音类选[G].明万历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明·吉州景居士.鼎刻时兴滚调歌令玉谷新簧[G].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书林刘次泉刻本.
    明·龚正我.新刊徽板合像滚调乐府官腔摘锦奇音[G].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 年)书林敦睦堂张三怀刻本.
    明·程万里.鼎锲徽池雅调南、北官腔乐府点板曲响大明春(《新调万曲长春》)[G].明万历间福建书林金魁刻本.
    明·熊稔寰.新锓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G].明万历间福建书林燕石居主人刻本.
    明·阮祥宇.梨园会选古今传奇滚调新词乐府万象新[G].明万历间书林刘龄甫刻本.
    明·周之标.吴歙萃雅[G].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序刻本
    明·黄儒卿.新选南、北乐府时调青昆[G].明末书林四知馆刻本.
    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G].清初抄本.
    明·许宇.词林逸响[G].明天启三年(1623 年)萃锦堂刻本.
    明·凌濛初.南音三籁[G].清袁志学重定,清康熙间刻本.
    清·江湖知音者.新刻精选南、北时尚昆弋雅调[G].清初书林广平堂刻本.
    清·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续选. 缀白裘全集(初集至十二集)[G].宝仁堂原刻初印本;汪协如校,北京:中华书局,1940.
    谢伯阳.全明散曲:第一卷[C].济南:齐鲁书社,1993.
    明·蒋孝.旧编南九宫谱[G].明嘉靖间刻本;明三径草堂刻本;《玄览堂丛书三集》本。
    明·沈璟.增定南九宫十三调曲谱[G].明万历间文治堂刻本.
    明·沈璟编,[清]沈自晋重定.广辑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词谱(《南词新谱》)[G].清顺治十二年(1655 年)沈氏不殊堂刻本;北京大学影印本.
    清·徐于室辑,钮少雅订.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G].清抄本,民国间戏曲文献流通会影印本.
    清·张彝宣.寒山堂新订九宫十三摄南词新谱(《寒山堂曲谱》)[G].(残存卷一至卷五)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藏抄本.
    清·吕士雄.新编南词定律[G].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刻朱墨本.
    清·叶堂.纳书楹曲谱[G].纳书楹刻本,清道光间重刻本.
    清·周祥钰等.新定九宫大成南、北宫词谱[G].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允禄刻朱墨套印本.
    清·张怡庵.增辑六也曲谱[G].上海:朝记书庄,1922.
    清·王锡纯辑,李秀云拍正.遏云阁曲谱[G].民国间著易堂书局石印本.
    清·王正祥.新订十二律京腔谱[]M.康熙二十三年停云室刊本.
    .吴梅.南、北词简谱//吴梅全集,[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王季烈,刘富梁.集成曲谱[G].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春秋·左丘明撰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疏.左传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春秋·管仲.管子[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春秋·墨翟.墨子[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清·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刘安.淮南鸿烈[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汉·刘向编.乐记[Z].吉联抗译注.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汉·王逸.楚辞章句 [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汉·刘向.烈女传[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汉·许慎.说文解字[M]. 清·段玉裁注,汲古阁刻本.
    汉·刘安.淮南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徐匡一译注.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梁·刘勰.文心雕龙[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晋·葛洪.西京杂记[M]陕西:三秦出版社,2006.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排印本,1974.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晋·陈涛.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影印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1984.
    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1.
    唐·刘餗.隋唐嘉话[M]与《朝野签载》合刊.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范摅.云溪友议[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四部丛刊》排印本,1957.
    唐·李德裕.李文饶文集 [M].四部丛刊本.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 [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
    后汉·赵晔.吴越春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元·脱脱.宋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宋·曾慥.类说[M]. 北京:文学古籍刊印社影印本.1956.
    宋·洪迈.夷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98.宋·陈旸.乐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宋·沈括.梦溪笔谈[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宋·洪适.盘洲文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宋·江万里.宣政杂录//说郛[M]元·陶宗儀 辑,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据明抄本排印,1927.
    宋·史浩.鄮峰真隐大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宋·杨万里.诚斋乐府[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南宋·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M]//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999
    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M]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46.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梁录;耐得翁.都城纪胜[M]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标点排印,1956.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M]. 新森.朱菊如 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
    金·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元·杨朝英辑.朝野新声太平乐府[M]民国十二年(1923 年)武进陶氏影元刊本.
    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元·孔齐.至正直记[M]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元·仇远.金渊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元·姚桐寿.乐郊私语[M]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明·汪瑗.楚辞集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明· 杨慎.升庵全集 [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明·李开先.闲居集//李开先全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明·祝允明.猥谈[M]//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吴晟撰.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明清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明·潘之恒.鸾啸小品//汪效倚.潘之恒曲话[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Z]中华书局,1980.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明·陆容.菽园杂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明·杨慎.丹铅总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明·杨慎.升庵诗话[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明·汤显祖.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徐朔方校注,2001.
    明·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涨潮编.虞初新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M].北京:三联书店,1973.
    明·王守仁.传习录[M]. 张怀承译注,湖南:岳麓书社,2004..
    明·陈第.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明·梁辰鱼.梁辰鱼全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明·范濂.云间据目钞[M.]奉贤褚氏重刊本.
    明·叶盛.水东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明·叶子齐.草木子: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明·王思任.王季重十种[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陈百史文集序[M].四部丛刊本.
    清·顾炎武.日知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M]. 张守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清·曹宗载.扪虱琐谈[A].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清·昭梿.啸亭杂录 [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清·袁枚.批本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清·赵翼.檐曝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清·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62.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清·李调元.雨村诗话[M].上海文瑞楼石印本,.
    清·陈森.品花宝鉴[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清·叶梦珠.阅世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清·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清·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金圣叹.金圣叹全集(三).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陈本礼笺注.屈辞精义//瓢室四种[M].清康熙刻本.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C].台北: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9.
    王秀梅译.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教坊记》(唐·崔令钦) 、《乐府杂录》(唐·段安节)、 《碧鸡漫志》(宋·王灼)
     《唱论》(元·燕南芝庵)、 《中原音韵》(元·周德清)
     《青楼集》(元·夏庭芝)、 《录鬼簿》(元·钟嗣成)、 《录鬼簿续编》(明·无名氏)
     《太和正音谱》(明·朱权)、 《南词叙录》(明·徐渭)、 《词谑》(明·李开先)
     《曲论》(明·何良俊)、 《曲藻》( 明·王世贞)、 《曲律》(明·王骥德)、
    《顾曲杂言》(明·沈德符)、 《曲论》(明·徐复祚)、《谭曲杂劄》(明·凌濛初)
     《衡曲麈谭》(明·张琦)
    《曲律》(《南词引正》)(明·魏良辅)、《弦索辨讹》、《度曲须知》(明·沈宠绥)
    《远山堂曲品》(明·祁彪佳)、 《远山堂剧品》(明·祁彪佳)、 《曲品》(明·吕天成)
    《新传奇品》(清·高奕) 附录:《古人传奇总目》(清·无名氏)
     《闲情偶寄》(清·李渔)、 《制曲枝语》(清·黄周星)、 《南曲入声客问》(清·毛先舒)
    《看山阁集闲笔》(清·黄图珌)、 《乐府传声》(清·徐大椿)、
    《传奇汇考标目》(清·无名氏)、 《笠阁批评旧戏目》(清·笠阁渔翁)、
     《重订曲海总目》(清·黄文旸)、 《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清·黄丕烈 )
     《雨村曲话》(清·李调元)、 《剧话》(清·李调元 )、《剧说》(清·焦 循)
    《花部农谭》(清·焦循)、 《曲话》(《藤花亭曲话》)(清·梁廷枏)
    《梨园原》(清·黄旛绰)、 《顾误录》(清·王德晖,徐沅澂)、
     《艺概》(清·刘熙载 )、《曲目新编》(清·支丰宜)、 《小栖霞说稗》(清·平步青)
    《词余丛话》(清·杨恩寿)、 《续词余丛话》(清·杨恩寿 )
    《今乐考证》(清·姚燮)
    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全四册)[G].山东:齐鲁书社,1989.
    俞为民.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G].安徽:黄山书社, 2006.
    秦学人,侯作卿.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董康.曲海总目提要[G].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伯英.曲海总目提要拾遗[G].北京:中国戏曲音乐院研究所,1936.
    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M].戴鸿森校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主编[G].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
    傅晓航,张秀莲.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G].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著[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8.
    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侯傅惜华编.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G]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百朋编.琵琶记资料汇编[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周贻白辑释.戏曲演唱论著辑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纲[M].上海:万叶书店,1955.
    黄翔鹏.乐问[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
    黄翔鹏. 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伍国栋.中国音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刘正维.20 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庄永平.戏曲音乐史概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0.
    海震.戏曲音乐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何为.戏曲音乐散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
    何为. 戏曲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戏曲音乐工作讨论集[M].北京:音乐出版社, 1959.
    夏野.戏曲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9.
    杨荫浏,孙丛音,武俊达.语言与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冯光钰.戏曲声腔传播[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0.
    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源流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256.
    洛地.词乐曲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刘国杰.西皮二黄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王国维.人间词话[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杨世祥.中国戏曲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9.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全四册).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董每戡.说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施德玉.中国地方小戏之研究[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9.
    胡忌.宋、金杂剧考[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湖南:岳麓书社,1998
    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凌景埏、谢伯阳校注.诸宫调两种[M]山东:齐鲁书社,1988.
    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G]// 郑振铎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钱南扬.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叶德钧.戏曲小说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刘念兹.戏曲文物丛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徐朔方.戏曲杂记[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 [M].湖南:岳麓书社,1998.
    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黄仕忠.琵琶记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任二北.唐戏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曲六乙.傩戏?少娄民族戏剧及其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齐如山.齐如山全集:第一卷[C].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学研究所.中国京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
    徐兰沅.徐兰沅操琴生活(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王季烈.螾庐曲谈[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麻国钧.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北京友谊出版社,1995.
    路应昆.戏曲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吕效平.戏曲本质论[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金登才.戏曲本质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9
    沈尧.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朱文相.中国戏曲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 仪式、剧场与社群[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马少波.戏曲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2.
    张庚.戏曲艺术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
    陈爱国.歌尽桃花扇底风——戏曲艺术的现代解读[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黄竹三.戏曲文物研究散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游宗蓉.元杂剧排场研究[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998.
    李惠绵.元明清戏曲搬演论研究——以曲牌体戏曲为范畴[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998.
    蔡欣欣.杂技与戏曲发展之研究——从先秦角觝到元代杂剧[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998.
    许子汉.元杂剧联套研究——以关目排场为论述基础[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998.
    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廖奔.戏曲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解玉峰.20 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卢前.明清戏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顾学颉.元明杂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
    胡忌、洛地.戏史辨(第二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陈益.寻梦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郭伟延.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5.
    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周信芳艺术评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中国梅兰芳研究会,梅兰芳纪念馆编.梅兰芳艺术评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戴淑娟等编.谭鑫培艺术评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赵景深.戏曲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马少波.戏曲改革论集.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 1952.
    陈建森.戏曲与娱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洛 地.戏曲与浙江[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吴新雷,丁波.戏曲与道德传扬[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张庚.戏曲美学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
    吴乾浩.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陈多.戏曲美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屈江吟.戏曲美学散论[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著[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6.
    刘吉典.京剧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张宇慈,吴春礼整理.京剧曲牌简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吴春礼等.京剧锣鼓[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0.
    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京剧行当[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0.
    陶君起.京剧的角色分行及其艺术特点[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 [C]第一册,甲集:神话与诗.北京:三联书店,1982.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王运熙.乐府诗论丛·清乐考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杨惠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M].广东: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全四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中国的昆曲艺术》编写组. 中国的昆曲艺术[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韩兆琦,李修生等.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辩[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
    叶秀山.叶秀山文集(美学卷、哲学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卢辅圣.融会中西的探索[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3:284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十八年(1929)版.
    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M].粱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M]. 王古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6.
    法·丹纳.艺术哲学 [M]. 傅雷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英·汤阴比.历史研究(上、中、下)[M] 曹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 中国曲学大辞典[Z].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辞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 [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徐迺翔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Z](戏曲卷).沈阳出版社, 2002.
    中华书局编辑部典校.全唐诗[C]北京:中华书局,1999.
    唐圭璋.全宋词[C].北京:中华书局,1999.
    廖奔.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J].河北学刊, 1991(1).
    吕晓平.关于中国戏剧形成问题及其争论[J].戏剧艺术,1986(3).
    温斌.试论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J].阴山学刊,2002(1)
    陈多、谢明.先秦古剧考略——宋元以前戏曲新探之一[J].戏剧艺术,1978(2).
    陈多.<先秦乐舞戏剧大事年表>序[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3).
    乌丙安.戏曲古源辨——对《先秦古剧考略》一文的意见[J].戏剧艺术,1978(4).
    蒋星煜.《唐人勾栏图》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兼谈陈多、谢明《先秦古剧考略》[J].戏剧艺术,1978(3).
    于质彬.中国戏曲发生于巫傩歌舞考——兼论《九歌》所具戏曲形态学之价值[J].艺术百家,1999(2).
    乌丙安.戏曲古源辨——对《先秦古剧考略》一文的意见[J]. 戏剧艺术,1978(4).
    王廷信.《九歌》中的戏剧扮演[J].文艺研究,2002(6);
    陈文革.解读战国楚简《采风曲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4)
    王忠阁.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产生于汉代考[J].2005(7).
    田同旭.论北齐对古代戏曲形成的艺术贡献[J].民族文学研究, 2002(4).
    孙叙长. 楚辞九歌十一章的整体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78(创刊号)
    康保城.踏谣娘考源[J].国学研究,2002(10):426-427.
    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88(2).
    董灵.解“解”[J].中国音乐,1996(3).
    吴敢.汉魏大曲叙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3).
    寒声.大曲与宋元杂剧的音乐[J].黄河之声, 1997(4).
    吕洪静.唐时大曲、法曲两分明[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0(4).
    吕洪静.唐大曲的“入破”与西安鼓吹乐中“赚”的比较[J].音乐艺术.1994(4).
    洪静.唐、宋大曲的“入破”曲段在戏曲中的应用[J].交响.1990(2).
    叶栋.唐大曲曲式结构[J].中国音乐学,1989(8).
    孙星群.福建南音与唐代大曲[J].交响.1989(1).
    张红梅.唐大曲结构的美学特征[J].齐鲁艺苑, 1995(4).
    项阳、张欢.大曲的原生态遗存论纲[J] 黄钟,2002(2)
    刘晓明.杂剧起源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3): 147.
    李小荣.敦煌杂剧小考[J].社会科学研究, 2001(3).
    刘晓明、屠应超.论唐代杂剧的形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三卷.
    俞为民.南戏的产生及其市民性[J].戏剧艺术, 2005(3).
    俞为民.南戏流变考述——兼谈南戏与传奇的界限[J].艺术百家, 2002(1)
    孙崇涛.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J].戏剧艺术,1987(3) .
    孙崇涛.关于南戏与传奇的界说[J].戏曲研究.(29).
    钟涛.宋大曲以歌舞演故事探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郑祖襄.两部金代诸宫调作品的宫调分析——兼述与元杂剧宫调相关的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7(4)
    郑西村.南宋“温州杂剧”产生问题的商榷[J].戏剧艺术,1984(2)
    张国强.西厢记诸宫调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2(2)
    黄天骥.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J].文学遗产,1998(3).
    季国平.元杂剧南流史初探[J].河北学刊, 1988(3)
    邓琪,邓翔云.从元杂剧的不传,反思演员的创造力[J].艺术百家,2002(4)
    王永健.关于南杂剧的几个问题[J].艺术百家,1997(2).
    徐扶明.试论元杂剧的兴起和衰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周玲.元杂剧兴衰原因探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
    杜桂萍.元杂剧衰微探幽[J].文艺研究,1999(5).
    杜桂萍.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失衡——元杂剧衰微论之二[J]. 求是学刊, 1997(2)
    佟德真.理学流变与元杂剧兴衰[J].学术论坛,1995(4)
    孙崇涛.<风月锦囊>的价值——西班牙藏本<风月(全家)锦囊>考释之二[J].中华戏曲, 1990 第九辑.
    李晓.关于高则诚《琵琶记》的评价问题[J].艺术百家,2002(2).
    刘延棠.论元杂剧《琵琶记》的忠孝观[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
    胡雪冈,徐顺平.早期南戏的“温州腔”及其与“四大声腔”的关系[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2).
    吴戈.海盐腔纵谈[J].戏剧艺术, 2003(1).
    戴不凡.论‘迷失了的’余姚腔[J].戏曲研究, 1980(1).
    马华祥.弋阳腔源流考[J].戏剧艺术, 2006(4).
    李连生.弋阳腔曲牌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蔣星煜.昆山腔发展史的再探索[J].上海戏剧, 1962(12).
    张秀莲.昆曲发展简史[J].戏曲艺术,1979:创刊号.
    吴戈.海盐腔纵谈[J].戏剧艺术, 2003(1).
    臧卫东.再论昆剧之衰及其原因[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2(3).
    臧卫东.昆剧之衰原因补论[J].艺术百家, 2004(1).
    连波.对昆曲音乐改革的几点看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2).
    周秦.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翁敏华.论清代地方戏的崛起对中国戏曲的振兴作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周育德.名噪都下德集秀扬部[J].戏剧学习,1982.
    张古愚.揭示清高宗御制京剧一重大秘密[J].戏曲艺术,1986(3).
    丁汝芹.关于“皮黄合流”一说的疑间种种[J].戏曲艺术,1993(2).
    潘仲甫.皮黄合流浅探[J].戏曲研究,1985:第 16 辑.
    吴晓萍.“弦索十三套”曲式结构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6(3).
    马彦祥,钮骠,苏移.“京剧”简论[J].戏曲艺术,1984(1).
    苏子裕.京腔六大班”再探[J]. 戏剧研究, 1994(4).
    曹光平.论琴歌《胡笳十八拍》的变奏手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2(4).
    惠雁冰.“样板戏”:高度隐喻的政治文化符号体系——以《沙家浜》为例[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3)
    明言.“样板戏”现象的历史评价[J].音乐研究, 2006(1).
    张泽伦.京剧音乐的里程碑—— 论“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成就[J].人民音乐,1998(11).
    陈汝陶.谈京剧“样板戏”的艺术经验与启示——侧重于音乐方面的探讨[J].文艺研究,1991(4).
    刘云燕.现代京剧“样板戏”中旦角唱腔的音乐创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
    杨健.第二批样板戏的产生及艺术成就[J].戏剧,2000(3).
    戴嘉枋.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J].黄钟,2002(3).
    冯光钰.继承?借鉴?革新?发展(上)———20 世纪中国戏曲音乐回眸[J].戏曲艺术,1999 (1)
    汪人元.加强音乐建设要成为当前戏曲发展的重要战略[J].中国戏剧,2006(8)
    任中敏.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J]. 扬州师院学报,1983(1)
    钱久元.中国戏曲本体论质疑[J].艺术百家,1999(3)
    路应昆.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J]. 文艺研究, 2003 (1)
    何为.从唐诗宋词到元曲的演变[J].中国音乐, 1981(3).
    宁宗一.戏曲史就是更替史——〈明代戏剧研究概述〉前言[J].戏曲艺术, 1989(1)
    陈军.“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与戏曲身份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
    夏野.中国戏曲音乐的演进[J].音乐研究,1990(2)
    周企旭.戏曲五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J].艺术百家, 2002(3)
    陈崇仁.当知天道曲如弓──戏曲演变轨迹试探[J].戏文, 1997(2)
    恒岳.戏曲须早入“涅槃之境”[J].剧本,1985(10)
    罗怀臻.剧本[J].2003 年 3 月号
    何为.继承与革新的辩证法——戏曲演变规律探微(上、下)[J].戏曲艺术,1989(01/02)
    :廖奔.蝉蜕的艰难——二十世纪中国戏曲蜕变历程的宏观描述[J].戏剧艺术,.1986(2)
    刘文峰.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唐全贤、李家骅,戏曲的危机与生机[J].上海戏剧,1990(6).
    李洁非.死与美——对古典戏曲命运的理性认识[J].上海戏剧,1993(1);
    李洁非.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死与美》续篇[J].上海戏剧,1993(3).
    张朝霞.论“戏曲危机”与民族传统演剧艺术的产业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1).
    尚长荣.化解“戏曲危机”[J].瞭望,2004(36).
    冯光钰.继承?借鉴?革新?发展(上)———20 世纪中国戏曲音乐回眸[J].戏曲艺术,1998(4) .
    张士魁.中国戏曲声腔兴衰更替的思辨[J]戏剧文学,2003(2).
    刘正维.论戏曲音乐发展的五个时期[J].黄钟,2003(2)
    潘新宁.综合与分化目的系统制导下的择优途径[J].艺术百家,1986(4)
    王志超.论决定戏曲走向的三股力——对新的戏曲样式的呼唤[J].艺术百家, 1989(1)
    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J].文艺研究, 2002(6)
    沈金浩.“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辨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4)
    王永健.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国文学史研究漫谈[J].江苏社会科学,1988 (1)
    张清华,肖桂彬.中国音乐史断代分期的统一性与可持续性[J].人民音乐,2006 (11).
    刘再生.论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J].音乐研究,2000(2).
    王誉声.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1(2)
    杨永贤.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概说[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6(3)
    郑锦扬.中国音乐史宏观研究的时空视野[J]中国音乐,1990(1)
    王誉声.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1(2)
    陇菲.中国音乐文明史纲[J].音乐与表演,2002(4)
    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文艺研究,1999(4)
    刘师培.原戏[J]国粹学报,1907(34)
    钱玄同.随感录[J]之十八,新青年 5 卷 4 号,1918( 10)
    欧阳予倩.谈二黄戏[J].小说月报, 1926:17 卷号外.
    徐朔方.南戏的艺术特征和它的流行地区[A].南戏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舒士俊.由工笔到写意的写意化进程——试析中国画笔墨发展的分期及盛衰[J]. 美术研究, 2000(3)
    江丰.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一封信[J].1979 年 12 月号
    孙征,杨君宇.华夏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画[J]. 书画艺术,2003(1)
    丁立镇.中国画发展的周期论[J]. 1986(6)
    薛永年.美术史研究与中国画发展[J].新美术,1999(1)
    薛永年.百年山水画之变论纲[J].新美术,2006(4)
    杨絮飞,李国新.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史新粉.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风格演变[J].衡水师专学报,2001(2).
    赵春宁.《西厢记》传播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1.
    范丽敏.清代北京剧坛花雅之盛衰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02.
    王建设.明刊闽南方言戏文中的语言研究[D]. 暨南大学, 2002.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黄季鸿.明清《西厢记》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2.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 复旦大学,2003.
    杨艳琪.祁彪佳及其《远山堂曲品?剧品》研究[D]. 复旦大学, 2003.
    张春丽.元杂剧“悲剧说”辨析[D]. 苏州大学:,2003.
    李连生.明代弋阳腔研究[D]. 河北大学,2003.
    张守连.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研究[D]. 复旦大学,2003.
    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3.
    谭坤.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3.
    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D]. 华东师范大学,2003.
    田美丽.中国现代戏剧原型阐释[D]. 华中师范大学,2003.
    张刚.一曲多用——从现象到本质[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刘小梅.宋元剧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张静.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D].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3.
    杨剑明.曲话文体考论[D]. 上海戏剧学院,2004.
    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D]. 上海戏剧学院,2004.
    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4.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 陕西师范大学,2004.
    林喦.关汉卿新论[D]. 首都师范大学,2004.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
    白秀芹.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
    崔彩红.元杂剧悲剧新探[D]. 武汉大学,2005.
    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D]. 武汉大学,2005.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 上海戏剧学院,2005.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D]. 南京师范大学,2005.
    胡庆龄.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 山东大学,2005.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赫广霖.戏曲与儒学[D]. 山东大学,2005.
    杨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D]. 福建师范大学,2005.
    姚艺君.中国汉民族戏曲声腔类属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05.
    郑菡.“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D]. 复旦大学,2005.
    凌郁之.走向世俗[D]. 复旦大学,2005.
    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刘竞. 明中期戏曲研究[D]. 浙江大学,2006.
    郑小雅.不惟近情动俗,还求融通兼美[D]. 福建师范大学,2006.
    易勤华.戏曲诗性论[D]. 福建师范大学,2006.
    田兴国.存在之思与传奇之思[D]. 福建师范大学,2006.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 山东大学,2006.
    管骍.昆剧舞台美术源流考[D]. 苏州大学,2006.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 苏州大学,2006.
    杨再红.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杨飞.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刘召明.晚明苏州剧坛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06.
    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D]. 上海戏剧学院,2006.
    杨宝春.《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研究[D]. 上海戏剧学院,2006.
    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D]. 暨南大学,2006.
    毛忠.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刘军华.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07.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戴和冰.清代北京高腔考述[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孟凡玉.假面真情[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邵宇彤.“样板戏”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7.
    毛小曼.《琵琶记》戏剧范式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夏太娣.晚明南京剧坛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刘琳琳.宋代傀儡戏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07.
    钟鸣.传统的发明[D]. 上海戏剧学院,2006.
    姚旭峰.明清江南园林演剧研究[D]. 上海戏剧学院,2007.
    朱锦华.《长生殿》演出史研究[D]. 上海戏剧学院,2007.
    敬晓庆.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07.
    付洁.从歌舞大曲到“杂剧大曲”——唐宋文化转型中的音乐案例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