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参照现今学界对国际体系概念的认知和界定,我们认为,亚洲东部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成型的东亚区域体系。作为一种历史事物,东亚区域体系有其独特性。其性质、组织方式和运作机制都有别于近代西方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北宋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变革期。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中期,北宋面临着中国历代王朝在该体系中前所未遇的复杂环境,随着地缘环境和国内政治的变迁,北宋在体系内的对外政策较中国以往的封建王朝出现了巨大转变,从积极谋求、巩固体系核心地位偏向消极和保守。北宋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东亚区域体系的北部形成了鼎立的局面,相互制衡,而其自身实力在该体系中也不占绝对优势。一直以来以中国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区域体系格局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北宋丧失在该体系中的绝对领导权和核心地位的趋向,东亚区域体系的运作秩序与维系方式出现了转型的新趋向。在东亚区域体系建立到衰亡的漫长过程中,这种情况是并不多见的。
     国际体系出现变革和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际体系中的组成单位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国际体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另一种是国际体系权力、制度、文化三大要素的变迁。在实际状况中,这三大要素不仅分别作用于体系,而且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呈现一种对体系的合力作用。国际体系中这三大三要素的变迁积累到一定程度下就会催生国际体系发生变革和转型。
     从体系单位本体性质的改变层面来考察: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考察体系单位本体性质转型就要考察其经济生产方式是否出现本质性的变化。北宋作为当时东亚区域体系中生产方式最先进的国家,其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也顶多只是出现了部分新生产方式的要素,还远没有上升到从原有经济生产方式向新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的决定社会本体性质转型的高度。因此,体系内核心本体单元—北宋性质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此时的东亚区域北部地区,辽已经成为了一个后崛起的国家。相较体系内的其他国家或部落政权,北宋和辽同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但北宋受制于自身权力衰落的限制加剧了体系权力格局的失衡状态这也使得东亚区域体系内长期以中国中原王朝为唯一“霸权国家”的权力格局发生了改变。北宋和辽作为这一地区的两个力量中心共同影响着东亚区域体系的运作模式和行为规范,而且这种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现象是在东亚区域体系形成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中国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一同主导着东亚区域体系的运作。这是东亚区域体系变迁和转型的迹象。
     东亚区域体系中的朝贡机制决定着体系的秩序并衍生出了贸易关系。这种体系秩序和衍生贸易关系有鲜明的特点。通过对北宋与辽、西夏等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间贸易方式、贸易品种、贸易规模的分析,我们归纳出此种贸易关系政治特征明显,互补性突出,并且存在制度的保护和约束。如上特点并不是无源可寻的,明显的经济互补特征和需求产生了双方贸易开展的必要性。这种贸易关系建立在双方对体系中的朝贡机制和“差序”秩序的认同的基础之上。北宋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进出口的贸易发展,客观上加深了双方的互动关系,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这种互换所需的贸易方式,恰恰体现了北宋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在东亚区域体系中的经济关系上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北宋通过在贸易关系中的优势地位,掌握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的主导权,弥补了自身维护体系秩序军事和战略能力的不足。东亚区域体系出现的权力格局失衡状况被大大地弥补了。机制及其衍生贸易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东亚区域体系的秩序,延缓了该体系出现大变迁和转型。
     通过对文化要素的考察,我们发现,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身份认同上秉持“华夷之辨”的核心理念,并视自己也为“中国”,认可朝贡机制下的秩序是符合东亚区域体系稳定运作的状态。辽在和北宋的不断互动、互构过程中,接受了中华汉文化,并积极促进自己的文化向之转化。这一过程中建构出的文化态势保持并延续了东亚区域体系历史上的“朝贡体系文化”。后崛起的体系核心国对国际体系理念和文化的同一性认同和建构,也维持了东亚区域体系的性质而不出现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分别考察东亚区域体系的核心单位本体性质的变化结果以及该体系中核心单元互动过程中三大体系要素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东亚区域体系的确出现了变迁和转型的迹象,但在三大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这种转型的过程并未出现。东亚区域体系也保持了自身历史发展的轨迹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基于本文的研究,我们在探究国际体系转型相关问题时,需综合考虑体系单元本体性质变化及三大要素的综合作用,不能将可能变化的迹象贸然归结为体系转型。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gniti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e believe that a recognizable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had appeared in the vast area of East Asia long before. As a matter of history, it did have its uniqueness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world capitalistic system that was shaped in the West in terms of nature, organization, or operational mechanism.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watershed period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history. With the ups and downs of domestic and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Northern Song Dynasty began to seek conservative and negative foreign policies compared to positive and consolidate policies previously, which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feudal dynasties. Confronted with an unprecedented complex environment, Northern Song, Liao, and West Xia formed a tripod of powers checking and containing each other,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d limited advantage within the system. In this cas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d gradually lost its dominant leadership and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regional system. Therefore, the pattern of the Middle Dynasties-centered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was somewhat changed, and the running and maintenance of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was greatly changed. It is uncommon to see an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from establishment to collapse like this.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ne is the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nature of 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Once such situation appears, the nature of the system will change accordingly. The other is the change in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i.e. power, system and culture. In reality, these factors are closely interlinked. They function more collectively than individually. The change in three factors may lead to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e system itself in certain conditio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mean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mainly refers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factor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means, and had yet to reach the level of social nature. So, the core value of the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did not undergo a fundamental change.
     Liao Dynasty had become a rising power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East Asia region at that time. Compared with other nations and tribal regime, Northern Song and Liao Dynasty enjoyed an absolute advantage. However, the power pattern of“Middle Dynasties”being the only hegemony began to change. Northern Song and Liao Dynasty, as the two regional powers, began to join hands in influencing the running pattern and behavioral code of the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And this phenomenon lasted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Its appearance had never been so obviou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in which the domes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of two regional powers jointly dominate the stability and chaos of the region. By then, due to the limited power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policy of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seems conservative and negative, thus aggravating the imbalance of power within the region, and bringing about the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The emperor Tributary System in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determined its order and contributes to the trade rel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s, structures and scales of trade among those ethnic minorities of Northern Song, Liao and West Xia Dynastie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trade relations were complementary, of somewhat protectionism and with political features. Such characteristics of trade relations were by no means without source. They really derived from the strong complementary economies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s policy that emphasized agriculture but did not restrain businesses, which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North western nations to import commodities and technology and which enabled an expansion of trade between each other. This trade relation was built on Northern Song Dynasty’s cognition of system and system order. From then on, the trade betwee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North western minority nations was becoming ever flourishing, which promo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needs-based trade reflected an asymmetric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North western minority nations. It was just through its dominant role in such a relation that Northern Song Dynasty made up for the shortness of its military and strategic capabilities in maintaining the system order. Trough controlling the long-term trade stabili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North western nations went on smoothly and steadily. Therefore, the unbalanced pattern of power in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was greatly redressed,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regional stability, and to certain extent, set back the trend of any big vicissitudes in the system.
     By studying cultural elements we found that as an ethnic minority regime, Liao recognized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ua Xia and Man Yi and identified itself as a member of ancient China, and also agreed that the operation mode of Tributary System was a stable state suitable for the East Asia region. In its consistent interaction with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f ancient China, Liao accepted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promoted its own culture. The cultural state constructed by the mentioned two sides in their interactions maintained and carried on the Tributary System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st Asia region. The common ident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concept and culture between the two key rising powers, and the continuance of system culture decided that the nature and state of the East Asian regional system would make no essential changes.
     By respectively studying results of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unit in East Asia region system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unit interactions, we may conclude that the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eriod had shown evidence of changes and transitions, but such changes and transitions did not appear for the joint influence of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Thus the East Asia regional system maintaine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ack and reached its summit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periods.
     Based on the present research we conclude that when investigating issues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itions, we should consider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the unit as well as the joint influence of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instead of simply attributing all changes to the trans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引文
①【宋】欧阳修:《新唐书》,《魏征传》。
    
    ①【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
    ②【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五三。
    ③【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六。
    ①Kenneth Waltz, Thero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 Wesley Press, 1979), pp.71-72.
    ②【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③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5页。
    ①Matthew J. Hoffmann, Constructivism and Com-plexity Science: Theoretical Links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paper For ISA meeting, 1999).
    ②Martin Wight, Power Politics (Harmonsworth England, Penguin, 1979), p.105.
    ③【英】赫德利·布尔著:《无政府社会》,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④参见【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版。
    ⑤Modelski·George,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7).
    ⑥20世纪50年代,以阿根廷经济学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一批拉美本地学者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它是依附论的前身。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经济体系呈现中心—外围的结构特征,外围地区对中心地区的结构性经济依附,导致外围国家持续的不发达;外围的出路是以改良的办法改变不合理的国内及国际经济结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所提出的依附理论,基本采纳了结构主义的中心—外围概念,,但已不局限于依附的经济层面,而是构建了一个关于依附的总的社会政治理论。
    ⑦参见【美】肯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⑧参见Martin Wight, Power Politics (Harmonsworth England, Penguin, 1979).
    ⑨参见Barry Buzan ,“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 No3, 1993, Summer Issue.
    ①Adam Wats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Routledge, 1992).
    ②在沃勒斯坦看来,这是一个模糊的大十六世纪,并非历史意义上的公元十六世纪。
    ③对于这个世界,沃勒斯坦的定义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现实世界,而是用来指代一个大于国家行为体的单位。
    ④【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关于世界体系论的主要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现代世界体系》三卷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⑤【德】贡德·弗兰克的东方体系尤其是中国核心地位的思想可参见其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⑥参见Janet Abu Lughod,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Oxford Press, 1989).
    ①参见【德】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美】巴里·K.吉尔斯编:《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②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关于以世界历史整体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国际体系的思想可参见他们的著作,《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刘德斌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关于莫德尔斯基的体系周期理论可参见Modelski George,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7).
    ①John King Fairbank and Su-yu Teng,“On the Ch’ing’s Tributary System”,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 June 1941.
    ①John King Fairban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②参见Mark Mancall, China at the Center: 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Free Press, 1984).
    ③参见Zhao Sui-sheng, Power Competition in East Asia: From the Old Chinese World Order to Post-Cold War Regional Multipopali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④关于这些学者的观点可参见他们的著作M. Frederick Nelson, Korea and the Old Orders in Eastern Asia (Louisian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46); Hugh D. Walker,“The Yi-Ming Rapprochement: Sino-Korean Foreign Relations,1392-1592”,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1; Suebasaeng Promboon,“Sino-Siamese Tributary Relations, 1282-1853”,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83; Sarasin Viraohol, Tribute and Profit: Sino-Siamense Trade, 1652-185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⑤《中国上古史》,载《内藤湖南全集》,卷一四。转引自严绍璗著:《日本中国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6页。
    ①【日】西屿定生:《东亚世界的形成》,转引自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8页。这里的“世界”与“体系”的意义接近。
    ②【日】信夫清三郎等编:《日本外交史》,东京每日新闻社,1974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中译本。
    ①参见【日】滨下武志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近代中国》,朱荫贵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参见【日】堀敏一:《隋唐帝国与东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关于韩国学者全海宗的相关观点参见全海宗著:《中韩关系史论集》,全善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181—242页。
    ④参阅【韩】卢启铉:《高丽外交史》,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⑥参阅【美】杨联陞:“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收入《国史探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⑦参阅高明士:“从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韩关系”,台湾韩国研究学会编,《中韩关系史论文集》,1983年。
    ⑧可参阅张启雄:“中华世界帝国与琉球王国的地位—中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载1991年第三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华世界帝国与中琉宗藩体制的秩序原理性展开:中华世界秩序原理的考察”,载1993年第四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⑨参阅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
    ⑩黄枝连所著三卷本即:《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②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③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④陈伟芳:“甲午战前朝鲜的国际矛盾与清政府的失策”,载山东省历史学会编:《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⑤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⑦陈尚胜:《闭锁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⑧高伟浓:《走向近世的中国与“朝贡”国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⑨参见郝祥满:《朝贡体系的建构和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沈起炜:《宋金战争史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②陈乐素:“宋徽宗谋燕云之失败”,载《辅仁杂志》,1933年第4卷1期。
    ③邓广铭:《岳飞传》(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④何竹淇:《岳飞抗金史略》,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版。
    ⑤张云台:《张荫麟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⑥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载《燕京学报》,1940年第27期,后来收入《宋史丛考》(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⑦姚从吾:《东北史论丛》,台北:台湾中正书局,1959年版。
    ⑧傅乐焕:“宋辽聘使表稿”,载《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陶晋生:“宋辽间的平等外交关系”,载《沈刚伯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台北:台湾食货出版社,1976年版。
    ②蒋复璁:“宋真宗与澶渊之盟”(上、中、下),载《大陆杂志》,1961年8—10期。
    ③王民信:“辽宋遭渊之盟缔结的背景”,载《书目季刊》,1975年第9期。
    ④余又荪:《宋元中日关系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⑤阎镐曾:“宋夏关系研究”,载《政大学报》,1964年5月。
    ⑥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3版。
    ⑦吴天墀:《西夏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⑧赵永春:《金宋关系史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⑨李华瑞:《宋夏关系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⑩王民信:《赵氏与王氏高丽及日本的关系》,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王煦华、金永高:“宋辽和战关系的几个问题”,载《文史》,1980年第9期。
    ②陶玉坤:“辽宋和盟状态下的政治对抗”,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③朱筱新:“评辽在夏宋关系中的作用”,载《宁夏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④程兆奇:“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载《史林》,2001年第3期。
    ⑤任爱君:“辽宋对峙格局破灭的文化意义”,载《北方文物》,1996年第3期。
    ⑥徐红年:“论辽宋战争性质”,载《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⑦李卫东:“欧阳修与北宋边事”,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⑧刘建丽:“北宋御边政策的调整”,载《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⑨刘建丽:“西夏与辽朝关系述论”,载《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⑩苗波:“试论辽王朝的外交政策”,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11陶晋生:“宋、高丽与辽的三角关系:十至十一世纪”,载《中韩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918—1146)》,台北韩国研究学会,1983年。
    12廖隆盛:“北宋对西夏的和市驭边政策”,载《大陆杂志》,1981年第4期。
    13芦苇:《中外关系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陈智超等:《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陈玉龙:《汉文化论纲—兼述中朝中日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张奕善:《东南亚洲史》,台北:台湾编译馆,1982年版。
    20汪高鑫、程仁桃:《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汪向荣:《古代中日关系史话》,北京:时事出版社,1986年版。
    22王勇:《中日关系史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23杨通方:《中韩古代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陈尚胜:《中韩关系史论》,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①段玉明:《大理国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邓昌友:《越南与宋朝关系研究》,暨南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cnki.net。
    ③李富森、董利江:“宋朝与交趾的朝贡贸易”,载《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④梁利:“从‘联丽制辽’到‘联金灭辽’”,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⑤胡绍华:“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⑥胡绍华:“大理国与宋朝关系新探”,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⑦何晓芳:“论程朱理学对朝鲜王朝的影响及作用”,载《满族研究》,2001年第2期。
    ⑧陈尚胜:“宋朝和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汉文化传播”,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
    ⑨王明荪:“宋代的内外关系”,载《宋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出版发行,1993年。
    ⑩王民信:“宋夏金钱外交”,载《历史月刊》,1992年总第56期。
    11蒋武雄:“宋辽岁币外交与国运之关系”,载《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82年15卷8期。
    12【日】藤井京美:“王安石伯夷论考”,载《日本中国学会报》,1994年总46期。
    13【日】金成奎:《宋代的西北问题与民族政策》,东京:汲古书院,2000年版。
    14【日】西屿定生:“东亚世界与册封体制”,载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第二卷,东京:岩波书店,1962年版。
    15【日】衣川强:“两宋王朝的国际关系”,载《宋元时代史的基本问题》,汲古书院,1996年版。
    16【日】池田温:《东亚的文化交流史》,东京:吉川弘文馆,2002年版。
    ①Fairbank, John 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②【德】傅海波著:《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Frank Herbert, Diplomatic missions of the Sung state, 960-1276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1).
    ④G.K.Moorkerjee, Diplomacy, Theory and History, volume 1 (Trimurti Publieations, 1973).
    ⑤Rossabi Morris Ed, China Among Equal: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14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⑥Wright·David Curtis,From War to Diplomatic Parity in Eleventh Century China: Sung’s Foreign Relations with Kitan Liao, Brill,2005.
    ⑦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⑧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⑨赵永春:“宋金交聘制度述论”,载《金宋关系史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⑩刘秀荣:“宋代外交使节略论”,河南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cnki.net。
    ①陶玉坤:“辽宋对峙中的使节往还”,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②崔岩勤:“试析辽圣宗的对外政策”,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③李慧娟:“苏颂与北宋的对外关系”,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④杨渭生:《两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⑤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⑥陈植愕:《北宋文化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⑧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
    
    ①《韩非子·孤愤》。
    ②【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二。
    ①【日】平田茂树:“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现状与课题”,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①John Gerald Ruggie,“Constructing World Policy”,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ization, NewYork: Routledge, 1998, p. 137.
    ①John Gerald Ruggie,“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World Policy”, in Robert O. Keohane, ed.,Neorela-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131-157.
    ②《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2页。
    ③《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1页。
    ④《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3页。
    ⑤《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0页,注释1。
    ⑥Victoria Tin-borHu,“Toward a Dyna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sight from Comparing the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European System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8, No. 1, 2004, pp. 175-205.
    ①【英】赫德利·布尔著:《无政府社会:国际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①【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第五版,张小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 Wesley Press, 1979), p. 88.
    ④秦亚青:“权力政治与结构选择”,载《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3页。
    ⑤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秦亚青等:《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Stephen Krasner, International Regimes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62.
    ③参阅《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论述关于三种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三种体系文化部分。
    ①秦亚青:“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载秦亚青编:《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179页。
    ①【美】斯蒂芬·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7页。
    ②【日】西屿定生:《东亚世界与册封体制》,东京:东京岩波书店,1962年版。
    ③冯绍雷等:《国际关系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①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1页。
    ②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载《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③【日】内藤湖南:《内藤湖南全集》第六卷,东京: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版。
    
    ①【日】西屿定生:《中国古代国家和东亚社会》,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
    ②【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尚书正义》,卷六,《禹贡》,《十三经注疏》(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①【汉】高诱注:《淮南子》,卷一,《原道训》。
    ②【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
    ③《汉书》,卷七六,《韦贤传》。
    ④【唐】杜佑:《通典》,卷一八八,《边防》。
    ⑤《通典》,卷一八八,《边防》。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⑦【宋】王溥:《唐会要》,卷八七,《转运盐铁总叙》
    ⑧《唐会要》,卷四九,《大秦寺》。
    ①《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下·大食传》。
    ②《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渤海传》。
    ③《明太祖实录》,卷二一,《鸿遒录》五,《北伐中原》之《奉天讨北伐檄文》。
    ①【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卷一。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四卷二。
    ③【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二十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5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二六六,列传二五,《钱若水传》。
    ⑤【元】脱脱:《辽史》,卷八三,《耶律休哥传》。
    
    ①《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
    ②《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三二,淳化二年八月丁亥条。
    ④《长编》,卷一七,开宝九年十月乙卯条。
    
    ①《长编》,卷一三,开宝五年十二月乙卯条。
    ②《长编》,卷一五,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壬戌条。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四八,《经籍考七五》。
    ④【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一《宋太祖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⑤《宋史》,卷四三六,《陈亮传》。
    ①关于“祖宗家法”的概念,可以参考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文献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③【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四。
    ④《宋朝事实》,卷二。
    ①Rossabi, Morris Ed, China Among Equal: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14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P3.
    ②《文献通考》,卷三三一。
    ③《长编》:卷八五。
    ④《宋史》,卷四八九,《外国传五·注辇传》。
    ①《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
    ①《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
    ②《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
    ③《文献通考》,卷三二五,《高丽》。
    ④《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
    ⑤《宋史》,卷一五,《神宗二》。
    ⑥《长编》,卷三零二,元丰三年二月丙午条。
    ⑦【宋】苏轼:《东坡奏议》,卷六、八、十。
    ⑧《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
    ⑨《文献通考》,卷三二五,《高丽》。
    ①《辽史》,卷八,《景宗上》。
    ②【宋】张师正:《杨文公淡苑》,《耶律踪求通好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③《长编》,卷一五,开宝七年十一月辛丑条。
    ④《长编》,卷五七,景德元年八月癸酉条。
    ⑤【宋】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一,《契丹盟好》。
    ⑥《宋史》,卷三零六,《孙何传》。
    ①【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十,《宋真宗誓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①【宋】苏辙:《栾城后集》,卷一一,《历代论五》,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80页。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绍兴二十三年九月庚子条。
    ③《长编》,卷六八,大中祥符元年二月丁卯条。
    ④《长编》,卷六八,大中祥符元年二月丁卯条。
    ①《长编》,卷六三,景德三年五月庚申条。
    ②《长编》,卷一五零,庆历四年六月戊午条。
    ③【宋】苏轼:《苏轼文集》,卷三七,《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①《宋大诏令集》(又名《本朝大诏令》),卷二二八至二三二。
    ②《宋史》,卷一一九,《兵志》。
    ①《长编》,卷四一,至道三年四月乙未朔条。
    ①《宋朝事实》,卷一二,《仪注二》。
    
    ①《长编》,卷一三三,庆历元年辛已条。
    ②【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零零,奏议卷四,《论盗贼事宜札子》。
    ①《长编》,卷一三四,庆历元年十一月乙亥条。
    ②《长编》,卷一二九,康定元年冬十月癸未条。
    ③《宋史》,卷二九五,《尹沫传》。
    ④参阅【香港】曾瑞龙:《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⑤《欧阳修全集》,卷五九。
    
    ①【宋】王锉:《默记》,卷中,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3—44页。
    ②《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③【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十,《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④《长编》,卷二三一,熙宁五年三月戊子条。
    ①【宋】邵伯温著:《邵氏闻见录》,卷五。
    ②《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六,绍兴三十一年正月条。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一六。上海外国语大学电子古籍库,以下不做说明的古代文献皆出自该库。
    ②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03—204页。
    ③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6页。
    ④【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历史与地理》第九卷,第五号(1910年),中文译文参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论著选译》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①【日】宫泽知之:“唐宋社会变革论”,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
    ②罗祎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载《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赫若贝(Hartwell):“中国的人口、政治与社会的转型:750年—1550年”,《哈弗亚洲周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82年。
    ④“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
    ⑤参阅【英】约翰·希克斯(Hicks·John Richard)著:《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①葛金芳著:《中国经济通史》,第5卷,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②葛金芳著:“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①【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转引自葛金芳著:“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
    ②参阅葛金芳著:“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路向论略”,载《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十七世纪以前,世界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中国发明的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宋代又把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间,用泥巴把炼钢炉密封起来,进行烧炼,效果更好。
    ②许惠民:“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载《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③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④郭正忠:“宋代盐业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载《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81年第6期。
    ⑤有关宋代窑址分布的状况,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644页。
    ⑥关于北宋纺织业水平和规模,可参阅漆侠著:《宋代经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草市为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这类市区,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
    ②【美】贾志扬(John W Chaffee):“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漆侠著:《宋代经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页。
    ②参见漆侠著:《宋代经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对北宋纺织业产量的统计。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66页。
    ④关于这一点,可参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五九,《原弊》。
    ①【宋】刘挚:《忠肃集》,卷三,《论助役十害疏》。
    ②【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四七,《乞罢免役状》。
    ③《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农田》。
    ④按规定,盐户生产的食盐,首先要缴纳两税,以食盐折色。然后政府规定盐课,低价受购盐户生产的一定量的食盐称为正盐。
    ⑤正盐之外的,称为浮盐,政府以稍高于正盐的价格收购。
    
    ①《宋史》,卷一八二,《食货志·盐》。
    ②《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茶》。
    ③《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茶》。
    ①【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宋史》,卷八八,《地理志》。
    ②《通典》,《食货志七》。
    ③《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
    ④《通典》,《食货志七》。
    ⑤《宋会要·食货》。
    ⑥《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⑦《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
    
    ①【宋】蔡襄:《蔡忠惠公文集》,卷一八,《论兵十事疏》。
    ②【宋】苏轼:《苏轼集》,卷四七。
    
    ①朱瑞熙:“重新认识宋代的历史地位”,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第97页。
    ②《辽史》,卷四五,《百官志一》。
    ①《辽史》,卷三四,《兵卫志上》。
    ②《辽史》,卷三四《兵卫志上》
    ③根据《辽史》,卷三四,《兵卫志》整理。
    ④《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
    
    ①《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
    ②《辽史》,卷六零,《食货志下》。
    ③《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
    ④《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
    ⑤《长编》,卷二七,雍熙三年春正月戊寅条。
    ⑥《辽史》,卷三六,《兵卫志下》。
    ①《辽史》,卷七十,《属国表》。
    ②根据《辽史》,卷七十,《属国表》整理。
    ③女真,在古代文献中,又屡被称为“女直”。从古人的解释看,大抵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金国本名朱里真,番语舌音,讹为女真,或曰虑真,避契丹兴宗宗真名又曰女直。”再一种说法就是女真族名按其族语本应发“朱里真”一音,汉语音译时,讹为“女真”。在受辽统治的时候,又因避辽兴宗宗真名讳,改名为“女直”。
    ④铁骊,亦作铁离、铁甸。《辽史》中有时以其代五国部中的越里吉,《金史》中有时将其写作铁勒,皆为修史者误书。其先人应为唐初黑水靺鞨铁利部民,后归服渤海,渤海国置铁利府。
    ⑤黠戛斯,唐代西北黠戛斯民族名。地处回纥西北三千里。
    ①阻卜是辽、金对鞑靼的称呼,其名仅见于《辽史》,汉意为沙碛、沙滩,是契丹人对蒙古草原各部族的通称。
    ②《辽史》,卷七十,《属国表》。
    ③《辽史》,卷一零三,《萧韩家奴传》。
    ④李金明、廖大坷:《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⑤《长编》,卷五零四,元符元年十二月庚子条。
    ⑥《长编》,卷一五,庆历四年六月戊午条。
    ①【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17页。
    ①《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第232—236页。
    ①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9页。
    ②陶文钊编:《费正清集》,林海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③《费正清集》,第6页。
    ④《日本外交史》,第12—13页。
    ①《宋史》,卷一六五,《职官五》。
    ①参阅【美】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第20—21页。
    ①【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下),孙立坚等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379页。
    ②【德】康德:《永久和平论—一部哲学的规划》,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7页。
    ③例如,Solomon William Polachek,“Conflict and Trad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Mar. 1980, Vol.24, No.1, pp.55-78;Mark Gasiorowski and Solomon W. Polachek,“Conflict and Interdependence: East-West Trade and Linkages in the Era of Detent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Dec.1982, Vol.26, No.4pp.709-729;Mark J. Gasiorowski,“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SomeCross-nationalEvid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March 1986, Vol.30, No. 1, pp. 22-38; William J. Domke, War and the Changing Global Syste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chap.5; Edward D. Mans-field, Power, Trade, and War(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chap 4.
    ④Polachek,“Conflict and Trade”, pp.55-78; Gasiorowski and Polachek,“Conflict and Interdependence: East-West Trade and Linkages in the Era of Detente”, pp.709-729; Gartzke, Erik, Li, Quan, Boehmer, Charles, Q. E. D.“Investing in the Pac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pring2001, Vol.55, Issue 2, pp.391-438.
    ①Dale C. Copeland,“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A Theory of Trade Expect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pring 1996, Vol.20, No.4, pp.5-41.
    ②Katherine Barbieri,“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 path topeace or a source of interstate conflict?”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Feb1996, Vol.33 Issue 1, pp.29-49.
    ③Mark J. Gasiorowski,“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Some Cross-National Evid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Mar, 1986, Vol.30, No.1, pp.23-38.
    ④张原卿:“贸易与冲突:国家大小对国际互动的影响”,载《远景基金会季刊》,第5卷第2期(2004年4月)。
    ①苏长和:“自由主义与世界政治—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②Brian M. Pollins,“Conflict, Cooperation, and Commerce: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ractions on Bilateral Trade Flow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ug.1989, Vol.33, No.3, pp.737-761.
    ①Charles P. Kindleberger,“The World in Depression1929-1939”(London: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73), p.28;【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97页。
    ②《司马光奏议》,卷三五。
    
    ①《辽史》,卷六零,《食货志下》。
    ①《文献通考》,卷二四,《国用二》。
    ②《文献通考》,卷二四,《国用二》。
    ③《长编》,卷一七零,皇祐三年三月乙卯条。
    
    ①【元】脱脱:《金史》,卷五十,《食货志五》。
    ②《宋史》,卷一八六,志一三九。
    
    ①《文献通考》,卷三四八。
    ②《长编》,卷五三,咸平五年十二月丙戌条。
    ③《宋史》,卷一八八,《食货志》。
    ①《宋史》,卷一八八,志一三三,《食货下二》。
    ②《宋史》,卷一八八,志一三三,《食货志》。
    ③《长编》,卷二八零,熙宁十年二月丙午条。
    ④《长编》,卷五四,咸平六年正月尽是年五月条。
    ⑤《长编》,卷六一,景德二年壬寅条。
    ⑥《苏轼全集》,卷五八。
    ①《宋会要稿》,卷三八零,《刑法二》。
    ②《宋史》,卷一八一,《食货三》。
    ③《辽史》,卷五九,志二八,《食货上》。
    ④《长编》,卷一六七,皇祐元年元月至十二月条。
    ⑤《长编》,卷八五,大中祥符八年九月已末条。
    
    ①《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传》(上)。
    ①《宋史》,卷四八六,《夏国传》(下)。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九,仁宗庆历三年二月条。
    ③【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九,《答赵元昊书》。
    ④《长编》,卷七一,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条。
    ⑤《长编》,卷八三,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条。
    ⑥《范文正公集》,卷九,《答赵元昊书》。
    ①《宋史》,卷四八六,《食货志下八》。
    ②《宋史》,卷四八六,《食货志下八》。
    ③《长编》,卷一八零,仁宗至和二年七月条。
    ①《宋史》,卷四九二,《外国八》。
    ①《宋会要辑稿·兵》,二七之二二。
    ②《宋会要辑稿·兵》,二七之二二。
    ③《宋会要辑稿·兵》,二七之二三。
    
    ①《辽史》,卷六八,《游幸表》。
    ②《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
    ③《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
    ①【宋】邵伯温:《邵氏见闻录》,卷四。
    ②《长编》,卷一二二,宋仁宗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条。
    ③《宋史》,卷一八六,《食货下八》。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①《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第49页。
    ②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都兴智:“契丹族与黄帝”,载韩世明编:《辽金史论集》,第1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纪》。
    ③《辽史》,卷七二,《义宗倍传》。
    
    ①《长编》,卷一五一,庆历四年七月癸未条。
    ②《长编》,卷一六三,庆历八年二月壬午条。
    ③《长编》,卷三八七,元祐元年九月丙辰条。
    ④《长编》,卷三二九,元丰五年八月辛未条。
    ⑤“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①【唐】韩愈:《原道》。
    ②【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七五。
    ③《长编》,卷二八四,熙宁十年八月己丑条。
    ④《长编》,卷一三八,庆历二年十月戊辰条。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六,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癸巳条。
    
    ①《长编》,卷一四二,庆历三年七月甲午条。
    ②《辽史》,卷八六,《萧和尚传》。
    
    ①《契丹国志》,卷二三,《族姓原始》。
    ②《辽史》,卷四,《太宗纪》下。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①【宋】苏辙:《苏辙集》,卷四二。
    ①参阅《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关于三种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三种体系文化的论述。
    ①【美】费正清:“朝贡贸易和中西关系”,《远东季刊》,1942年第1期,转引自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 《读书》,1998年第8期。
    ②陶文钊编选:《费正清文集》,第16页。
    《尚书正义》,卷六,《禹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汉】班固:《汉书》,卷七六,《韦贤传》;卷七八,《萧望之传》。
    【汉】高诱注:《淮南子》,卷一,《原道训》。
    【唐】杜佑:《通典》,《边防四》;《食货七》。
    【唐】韩愈:《原道》。
    【宋】蔡襄:《蔡忠惠公文集》,卷一八,《论兵十事疏》。
    【宋】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一,《契丹盟好》。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二十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宋】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卷九,《答赵元昊书》。
    《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纪》。
    【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开宝五年十二月乙卯条。
    《长编》,卷一五,开宝七年十一月辛丑条。
    《长编》,卷一七,开宝九年十月乙卯条。
    《长编》,卷二七,雍熙三年春正月戊寅条。
    《长编》,卷三二,淳化二年八月丁亥条。
    《长编》,卷四一,至道三年四月乙未朔条。
    《长编》,卷五一,咸平五年三月甲辰条。
    《长编》,卷五三,咸平五年十二月丙戌条。
    《长编》,卷五四,咸平六年正月尽是年五月条。
    《长编》,卷五七,景德元年八月癸酉条。
    《长编》,卷六一,景德二年壬寅条。
    《长编》,卷六三,景德三年五月庚申条。
    《长编》,卷六八,大中祥符元年二月丁卯条。
    《长编》,卷七一,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条。
    《长编》,卷七四,大中祥符三年十月壬辰条。
    《长编》,卷八三,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条。
    《长编》,卷八五,大中祥符八年九月已末条。
    《长编》,卷一二二,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条。
    《长编》,卷一二三,宝元二年六月乙亥条。
    《长编》,卷一二四,宝元二年九月条。
    《长编》,卷一二九,康定元年冬十月癸未条。
    《长编》,卷一三三,庆历元年九月辛酉条。
    《长编》,卷一三四,庆历元年十一月乙亥条。
    《长编》,卷一三八,庆历二年十月戊辰条。
    《长编》,卷一三九,庆历三年二月条。
    《长编》,卷一四二,庆历三年七月甲午条。
    《长编》,卷一四九,庆历四年五月条。
    《长编》,卷一五零,庆历四年六月戊午条。
    《长编》,卷一五一,庆历四年七月癸未条。
    《长编》,卷一六三,庆历八年二月壬午条。
    《长编》,卷一六七,皇祐元年元月至十二月条。
    《长编》,卷一七零,皇祐三年三月乙卯条。
    《长编》,卷一八零,仁宗至和二年七月条。
    《长编》,卷二三一,熙宁五年三月戊子条。
    《长编》,卷二八零,熙宁十年二月丙午条。
    《长编》,卷二八四,熙宁十年八月己丑条。
    《长编》,卷三零二,元丰三年二月丙午条。
    《长编》,卷三二九,元丰五年八月辛未条。
    《长编》,卷三八七,元祐元年九月丙辰条。
    《长编》,卷五零四,元符元年十二月庚子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绍兴二十三年九月庚子条。
    【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二;卷四;卷一二,《仪注二》。
    【宋】刘挚:《忠肃集》,卷三,《论助役十害疏》。
    【宋】欧阳修:
    《欧阳修全集》。卷五九;卷一零零,奏议卷四,《论盗贼事宜札子》。
    《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下·大食传》;卷二一九,《北狄、渤海传》。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
    【宋】邵伯温著:《邵氏闻见录》,卷五。
    【宋】苏辙:《栾城后集》,卷一一,《历代论五》。
    【宋】苏轼:
    《苏轼文集》。卷三七,《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卷四七;卷五八。
    《东坡奏议》,卷六、八、十。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卷二八六,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癸条。
    《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四七,《乞罢免役状》。
    《司马光奏议》,卷三五。
    【宋】王锉:《默记》,卷中,中华书局,1991年版。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十,《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五三。
    【宋】王溥:《唐会要》,卷四九。
    【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十,《宋真宗誓书》。
    【宋】张师正:《杨文公淡苑》,《耶律踪求通好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五,《邕州永平寨博易场》和《钦州博易场》。
    【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二。
    【宋】佚名:《宋史全文》,卷一,《宋太祖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宋大诏令集》(又名《本朝大诏令》),卷二二八至二三二。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六,绍兴三十一年正月条。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卷一八,《征榷·坑冶》。
    《文献通考》,卷二四,《国用二》。
    《文献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文献通考》,卷三一六,《经籍考七五》。
    《文献通考》,卷三二五,《高丽》。
    《文献通考》,卷三三一,《四裔考》
    《文献通考》,卷三四八,《四裔考二十五·总论》
    【元】脱脱:
    《宋史》,卷一五,《神宗二》
    《宋史》,卷八八,《地理四》。
    《宋史》,卷九零,《地理六》
    《宋史》,卷一一九,《礼二二》。
    《宋史》,卷一六五,《职官五》。
    《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农田》。
    《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
    《宋史》,卷一八二,《食货志·盐》。
    《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茶》。
    《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
    《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下八》。
    《宋史》,卷一八八,《兵志》。
    《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
    《宋史》,卷二六六,《钱若水传》。
    《宋史》,卷二九五,《尹沫传》。
    《宋史》,卷三零六,《孙何传》。
    《宋史》,卷四三六,《陈亮传》。
    《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传》(上)。
    《宋史》,卷四八六,《夏国传》(下)。
    《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
    《宋史》,卷四八九,《外国传五·注辇传》。
    《宋史》,卷四九二,《外国·八》。
    《宋史》,卷四八五,列传二四四到卷四九六,列传二五五。
    【元】脱脱:
    《辽史》,卷八,《景宗上》。
    《辽史》,卷一六,《圣宗纪七》。
    《辽史》,卷三四,《兵卫志上》。
    《辽史》,卷三六,《兵卫志下》。
    《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
    《辽史》,卷四五,《百官志一》。
    《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
    《辽史》,卷六零,《食货志下》。
    《辽史》,卷六八,《游幸表》。
    《辽史》,卷七十,《属国表》。
    《辽史》,卷七二,《义宗倍传》。
    《辽史》,卷八三,《耶律休哥传》。
    《辽史》,卷八六,《萧和尚传》。
    《辽史》,卷一零三,《萧韩家奴传》。
    【元】脱脱:《金史》,卷五十,《食货志五》。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七五。
    《明太祖实录》,卷二一,《鸿遒录》五,《北伐中原》之《奉天讨北伐檄文》。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六。
    【清】徐松:
    《宋会要辑稿》,《职官》。
    《宋会要辑稿》,《蕃夷》。。
    《宋会要辑稿》,《兵》。
    《宋会要辑稿》,《刑法》。
    《宋会要辑稿》,《食货》。
    
    
    【德】安德烈·贡德·弗兰克、【英】巴里·K.吉尔斯编:《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英】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刘德斌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日】滨下武志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近代中国》,朱荫贵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尚胜:《闭锁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尚胜:《中韩关系史论》,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陈玉龙:《汉文化论纲—兼述中朝中日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智超等:《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陈植愕:《北宋文化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日】池田温:《东亚的文化交流史》,东京:吉川弘文馆,2002年版。
    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邓广铭:《岳飞传》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段玉明:《大理国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冯绍雷等:《国际关系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德】傅海波著:《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高伟浓:《走向近世的中国与“朝贡”国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葛金芳著:《中国经济通史》,第5卷,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何竹淇:《岳飞抗金史略》,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版。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郝祥满:《朝贡体系的建构和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黄枝连著三卷本:《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英】赫德利·布尔著:《无政府社会》,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金成奎:《宋代的西北问题与民族政策》,东京:汲古书院2000年版。
    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堀敏一:《隋唐帝国与东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康德:《永久和平论—一部哲学的规划》,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肯尼思·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华瑞:《宋夏关系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李金明、廖大坷:《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芦苇:《中外关系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韩】卢启铉:《高丽外交史》,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下),孙立坚,孙丕强,樊瑞庆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日】内藤湖南:《内藤湖南全集》第六卷,东京: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版。
    漆侠:《宋代经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韩】全海宗著:《中韩关系史论集》,全善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沈起炜:《宋金战争史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斯蒂芬·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3年版。
    陶文钊:《费正清集》,林海、符致兴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民信:《赵氏与王氏高丽及日本的关系》,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6页。
    吴天墀:《西夏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日】西屿定生:《东亚世界与册封体制》,载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第二卷,东京:岩波书店,1962年版。
    【日】西屿定生:《中国古代国家和东亚社会》,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
    【日】西屿定生:《东亚世界的形成》,转引自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日】信夫清三郎等编:《日本外交史》,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姚从吾:《东北史论丛》,台北:台湾中正书局,1959年版。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杨渭生:《两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通方:《中韩古代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三卷本,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余又荪:《宋元中日关系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英】约翰·希克斯著:《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第五版,张小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汪高鑫、程仁桃:《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汪向荣:《古代中日关系史话》,北京:时事出版社,1986年版。
    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王勇:《中日关系史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曾瑞龙:《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赵永春:《金宋关系史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
    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张云台:《张荫麟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奕善:《东南亚洲史》,台北:台湾编译馆,1982年版。
    【韩】郑麟趾等:《高丽史》第1册卷三《成宗》,卷四《显宗一》,卷九《文宗三》,
    国书刊行会,197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陈乐素:“宋徽宗谋燕云之失败”,载《辅仁杂志》,1933年第4卷1期。
    陈尚胜:“宋朝和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汉文化传播”,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
    陈伟芳:“甲午战前朝鲜的国际矛盾与清政府的失策”,载山东省历史学会编:《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程兆奇:“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载《史林》,2001年第3期。
    崔岩勤:“试析辽圣宗的对外政策”,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邓昌友:《越南与宋朝关系研究》,暨南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cnki.net。
    都兴智:“契丹族与黄帝”,载韩世明编:《辽金史论集》第1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傅乐焕:“宋辽聘使表稿”,载《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高明士:“从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韩关系”,载台湾韩国研究学会编,《中韩关系史论文集》,1983年。
    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葛金芳:“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路向论略”,载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郭正忠:“宋代盐业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载《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81年第6期。
    【日】宫泽知之:“唐宋社会变革论”,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
    【美】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读书》,1998年第8期。
    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载《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美】贾志扬:“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蒋复璁:“宋真宗与澶渊之盟”(上、中、下),载《大陆杂志》,1961年8—10期。
    蒋武雄:“宋辽岁币外交与国运之关系”,载《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82年15卷8期。
    何晓芳:“论程朱理学对朝鲜王朝的影响及作用”,载《满族研究》,2001年第2期。
    【美】赫若贝:“中国的人口、政治与社会的转型:750年—1550年”,《哈弗亚洲周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82年。
    胡绍华:“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胡绍华:“大理国与宋朝关系新探”,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李富森、董利江:“宋朝与交趾的朝贡贸易”,载《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李慧娟:“苏颂与北宋的对外关系”,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李卫东:“欧阳修与北宋边事”,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廖隆盛:“北宋对西夏的和市驭边政策”载《大陆杂志》,1981年第4期。
    梁利:“从‘联丽制辽’到‘联金灭辽’,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刘建丽:“北宋御边政策的调整”,载《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刘建丽:“西夏与辽朝关系述论”,载《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2期。
    刘秀荣:“宋代外交使节略论”,河南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cnki.net。
    罗祎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载《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苗波:“试论辽王朝的外交政策”,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载《燕京学报》1940年第27期,收入《宋史丛考》(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历史与地理》第九卷第五号(1910年),中文译文参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论著选译》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日】平田茂树:“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现状与课题”,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任爱君:“辽宋对峙格局破灭的文化意义”,载《北方文物》,1996年第3期。
    苏长和:“自由主义与世界政治—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陶晋生:“宋辽间的平等外交关系”,载《沈刚伯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台北:台湾食货出版社,1976年版。
    陶晋生:“宋、高丽与辽的三角关系:十至十一世纪”,载《中韩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918—1146)》,台北韩国研究学会,1983年。
    陶玉坤:“辽宋对峙中的使节往还”,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陶玉坤:“辽宋和盟状态下的政治对抗”,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日】藤井京美:“王安石伯夷论考”,载《日本中国学会报》,1994年总46期。
    【日】王民信:“辽宋遭渊之盟缔结的背景”,载《书目季刊》,1975年第9期。
    王民信:“宋夏金钱外交”,载《历史月刊》,1992年总第56期。
    王明荪:“宋代的内外关系”,载《宋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出版发行,1993年。
    王煦华、金永高:“宋辽和战关系的几个问题”,载《文史》,1980年第9期。
    魏志江:《论1020-1025年的辽丽关系》,载《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徐红年:“论辽宋战争性质”,载《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许惠民:“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载《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日】衣川强:“两宋王朝的国际关系”,载《宋元时代史的基本问题》,东京:汲古书院,1996年版。
    阎镐曾:“宋夏关系研究”,载《政大学报》,1964年5月。
    杨联陞:“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收入《国史探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启雄:“中华世界帝国与琉球王国的地位—中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载1991年第三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张启雄:“中华世界帝国与中琉宗藩体制的秩序原理性展开:中华世界秩序原理的考察”,载1993年第四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张原卿:《贸易与冲突:国家大小对国际互动的影响》,《远景基金会季刊》第5卷第2期,2004年4月。
    朱筱新:“评辽在夏宋关系中的作用”,载《宁夏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朱瑞熙:“重新认识宋代的历史地位”,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Curtis, Wright David. 2005. From War to Diplomatic Parity in Eleventh Century China: Sung’s Foreign Relations with Kitan Liao. Brill.
    Domke, William J. 1988. War and the Changing Global Syste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ap.5.
    Fairbank, John King. 1968.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rbert, Frank. 1981. Diplomatic missions of the Sung state, 960-1276.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Kindleberger, Charles P. 1973. The World in Depression1929-1939. London: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p.28.
    Stephen, Krasner. 1983. International Regime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ughod, Janet Abu. 1989.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Oxford: Oxford Press.
    Mancall, Mark. 1984. China at the Center: 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Free Press.
    Mansfield, Edward D. 1994. Power, Trade, and Wa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ap 4.
    Modelski, George. 1987.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Washington DC: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orris, Rossabi. 1983. Ed, China Among Equal: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14th Centur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lson, M. Frederick. 1946. Korea and the Old Orders in Eastern Asia. Louisian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Ruggie, John Gerald. 1986. 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World Policy. In Robert O. Keohane, ed.,Neorela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Viraohol, Sarasin. 1977. Tribute and Profit: Sino-Siamense Trade, 1652-1853.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ght, Martin. 1979. Power Politics. Harmonsworth England: Penguin.
    Waltz, Kenneth. 1979. Thero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Press.
    Watson, Adam. 1992.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Zhao, Sui-sheng. 1997. Power Competition in East Asia: From the Old Chinese World Order to Post-Cold War Regional Multipopali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arbieri, Katherine. 1996.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 path topeace or a source of interstate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3 Issue 1, pp.29-49.
    Buzan, Barry. 1993. 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 No.3, Summer Issue.
    Copeland, Dale C. 1996.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 A Theory of Trade Expect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4, pp.5-41.
    Fairbank, John King and Su-yu Teng. 1941. On the Ching’s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 June.
    Gartzke, Erik, Li, Quan, Boehmer, Charles, Q. E. D. 2001. Investing in the Pac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5, Issue 2, pp.391-438.
    Gasiorowski, Mark and Solomon W. Polachek. 1982. Conflict and Interdependence: East-West Trade and Linkages in the Era of Détente.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6, No.4, pp.709-729.
    Gasiorowski, Mark J. 1986.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Some Cross-national Evid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0, No. 1, pp. 22-38.
    Hu, Victoria Tinbor. 2004. Toward a Dyna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sight from Comparing the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European System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8, No. 1, pp. 175-205.
    Hoffmann, Matthew J. 1999. Constructivism and Complexity Science: Theoretical Links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Paper for ISA meeting.
    Polachek, Solomon William. 1980. Conflict and Trade.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4, No.1, pp.55-78.
    Pollins, Brian M. 1989. Conflict, Cooperation, and Commerce: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ractions on Bilateral Trade Flow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33, No.3, pp.737-761.
    Promboon, Suebasaeng. 1983. Sino-Siamese Tributary Relations, 1282-1853. Ph. 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Ruggie, John Gerald. 1998. Constructing World Policy.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ization, NewYork: Routledge, p. 137.
    Walker, Hugh D. 1971. The Yi-Ming Rapprochement: Sino-Korean Foreign Relations, 1392-1592.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