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研究源于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在当前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各有所长、难以互相取代这一事实,意在探讨如何通过场景练习法在中国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在以Adler提出的文化协同三步骤模式为方法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用中德外语学习文化中各自的合理成分丰富对方、抑制和消减彼此的不利因素,本论文期待可以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辅材料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
     本论文主要由序言、正文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在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在理论部分,本论文首先探讨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外语学习文化和跨文化协同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运用笔者自己构建的外语学习文化的四层结构模式分别从各自文化的视角出发描述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第二章)和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第三章)的内部结构并对实现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场景练习法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在实证研究部分(第五章),本论文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师生访谈对场景练习法实施的情境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有关场景练习法师生访谈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场景练习法在基础德语课上的课堂实践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在不减弱对中德双方外语学习文化具有意识的基础上,从教师层面出发对场景练习法作为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在今后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
     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借助四层结构模式进行描述。四层结构模式中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渗透的。除了内部结构外,外语学习文化还有其外部表现。在描述外语学习文化时,人们还应兼顾外语学习文化的其它特征。
     (二)跨文化协同与跨文化性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跨文化性所具有的积极面就是跨文化协同产生积极作用的潜质。一方面,Wierlacher提出的跨文化性理解的五个意义层级与Adler论述的文化协同三步骤模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跨文化与协同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
     (三)中国外语学习文化与中国学习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在学习观、教学途径、教学原则、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和教辅材料等多方面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而与西方交际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
     (四)德国交际教学与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代表的西方交际教学在基本理念和典型特征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受自身的外语学习传统以及教育实际的影响,二者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相比于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内部结构中各层级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
     (五)场景练习法一方面体现了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相对易于被中国外语学习文化所接受。由于场景练习法仅仅是一种练习的模式,而并非对整个外语教学进行“推倒一重建”式的改革,因此在获得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丰富与补充的同时,还可以使我国外语学习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得以保留。
     (六)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语言内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教辅材料”与理论部分中有关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的相关论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与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七)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施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辅材料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借助场景练习法来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为中国外语学习文化赢得一种新的、额外的生存质量和归属。
     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语学习文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现象。本论文尝试构建四层结构模式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描述。在这一领域,本论文是一种全新的、跨学科的尝试。此外,本论文还首次描述了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并第一次以德语专业为背景对中国外语学习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二)跨文化协同是经济领域的热门词汇,在教育视阈中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论文首次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
     (三)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在实证研究部分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如定量课堂观察法、质性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以及三角互证法。
     (四)随着教育层面上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由于(外语)学习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屡见不鲜。本论文为更好地理解中德两国的(外语)学习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为在中国教学的德国教师以及到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引文
1 参见Rao/Chan2009,第3页。“中国学习者”是指在儒家传统文化课堂中受中国信念系统、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影响的学习者。
    2 参见同上,第4-7页。
    3 参见Lee,1996,第25页。有关“中国学习者”在国际跨国成绩对比研究中的出众表现还可以参见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的PISA([英]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的测试结果。根据该组织于2013年12月3日在法国公布的2012年PISA国际测试的成绩显示,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素养、科学素养等三个领域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13分、570分和580分,在全部参与评测的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榜首,继2009年首次参加PISA测评之后,上海学生的成绩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4 参见夏纪梅/冯芃芃,2006,第96页。Jin和Cortazzi (1998)也提出了相似的对点:二者在考察中国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外语学习文化的不同模式。其中,中国以讲授知识为目标,教学过程以教师、教材、语法和词汇为中心;西方以发展技能为目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问题为基础,强调互动和功能/使用。
    5 参见Adler/Gundersen,2008,第112页。
    6 参见Timmermann,2007,第140页。
    7 参见冯辉,2003,第180页。
    8 参见Dzau,1990,第40页。
    9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2006,第19页。
    10 《当代大学德语》“学生用书”共分为四册:第一册由梁敏和聂黎曦(2004)主编,第2-4册由聂黎曦和梁敏(2005/2006/2009)主编。这套教材是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综合训练型教材。根据《当代大学德语(学生用书2)》前言部分的介绍,这套教材以《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为指导,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中心,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进入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11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初级)》“学生用书”共分为三册:初级1(2003/2003)与初级2(2003/2004)由奥夫德斯特拉斯等编,初级3(2004/2005)由巴尔莫等编。为了体现这套教材为德文原版教材,本论文将在下文中使用其德文名称。
    12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中级)》“学生用书”共分为三册:中级1(2005/2006)、中级2(2005/2006)和中级3(2009/2009)均由佩尔曼-巴尔默等编。为了体现这套教材为德文原版教材,本论文将在下文中使用其德文名称。
    13 陈瑶,2002,第1页。
    14 参见McDonough/McDonough,1997,第102页。
    15 陈瑶,2002,第11页。
    16 同上。
    17 同上,第11-12页。
    18 黄光熊/简茂发,1993,第83-84页。
    19 参见Nunan,1992,第98页。
    20 参见陈瑶,2002,第15页。
    21 参见同上,第84页。
    22 参见Kahn/Cannell,1983,第16页。
    23 参见陈向明,2000,第171页。
    24 同上。
    25 参见同上。
    26 参见同上。
    27 金哲华/俞爱宗,2011,第173页。
    28 参见Denzin,1978,第308页。
    29 转引自张善文,2005,第522页。
    30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485页。
    31 转引自董莲池,2005,第356页。
    32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476页。
    33 转引自同上,第456页。
    34 转引自吴克峰,2005,第341页。
    35 参见程裕祯,1998,第1页。
    36 参见吴海江,2008,第7页。
    37 程裕祯,1998,第1页。
    38 参见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1990,第14页。
    39 参见Bolten,2007a,第10页。
    40 吴海江,2008,第6页。
    41 转引自李荣善,1996,第17页。
    42 参见吴海江,2008,第6页。
    43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97页。
    44 转引自李荣善,1996,第10页。
    45 梁漱溟,1922,第53页。
    46 参见费孝通,1948,第17页。
    47 参见费孝通,1948,第17页。
    48 转引自吴海江,2008,第8页。
    49 张岱年/程宜山,1990,第3页。
    50 钱敏汝,2005,第234页。
    51 钱敏汝,1997,第45页。
    52 参见郑金洲,2000,第2页。
    53 参见吴海江,2008,第8-13页。
    54 参见关世杰,1995,第15页。
    55 周义/徐志红,2004,第100页。
    56 参见李荣善,1996,第19-20页。
    57 参见Thomas,2003,第280页。
    58 参见贾玉新,1997,第17页。
    59 参见胡文仲,1999,第40页。
    60 转引自Stern,1983,第12页。
    61 参见同上,第16页。
    62 孙为民,2005,第53页。
    63 参见刘兰香,2007,第22页。
    64 杨连瑞/张德禄/范琳/刘静/卢敏,2007,第97页。
    65 同上,第102页。
    66 参见张正东,2007a,第122-123页。
    67 张正东,2003,第17页。
    68 杨连瑞/张德禄/范琳/刘静/卢敏,2007,第102页。
    69 张正东,2003,第18页。
    70 张正东,2007b,第18页。
    7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西方教育和教学理论著作时,一般都采用“教授”或“教授法,,这样的术语。1917年,陶行知提倡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借以提倡“教学合一”。也就是说,“教学法”这一术语本身就包含了“教”与“学”两个方面。这也符合外语教学法的学科特点。外语教学法是以普通语言学、心理学(学习理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社会语言学(语用论)等多种学科为基础的一门研究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外语教学法中所涉及到的“教”的原理是以对“学”的原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此外,这里需要指明的是,外语教学法的概念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个别的教学方式、方法:广义的是指外语教学方法体系、包括教学原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等。本节中所涉及的“教学法”是指广义上理解的教学法。
    72 参见Rosch,2011第67页。
    73 参见Neuner/Hunfeld,2003,第30页。
    74 参见Hernig,2005,第166页。
    75 参见niffka/Siebert-Ott,2012第76页。
    76 参见Edmondson/House,2006,第115页。
    77 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第18页。
    78 同上。
    79 参见Gunther/Gunther,2007,第195页。
    80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第19页。
    81参见Roche,2008,第15页。
    82 参见Kniffka/Siebert-Ott,2012,第84页。
    83 参见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第20页。
    84 参见Edmondson/House,2006,第117页。
    85 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第20页。
    86 参见Hahn,2007,第18页。
    87 章兼中,1992,第53页。
    88 参见章兼中,1983,第194-195页。
    89 参见Edmondson/House,2006,第119页。
    90 章兼中,1983,第194页。
    91 同上,第193页。
    92 参见Edmondson/House,2006,第119页。
    93 章兼中,1983,第196页。
    94 参见Edmondson/House,2006,第119页。
    95 参见同上。
    96 参见章兼中,1983,第194页。
    97 参见章兼中,1983,第194页。
    98 参见同上,第164页。
    99 参见Roche,2008,第19页。
    100 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第22页。
    101 参见Uso-Juan/Martinez-Flor,2006,第8页。话语分析的发展支持在语言学领域内从研究孤立的句子转向研究句子之间是如何连接的,这一新转向倡导如果要理解什么是语言就要既研究结构又研究功能。
    102 参见Richards,2006,第2页。
    103 参见Canale/Swain,1980,第29页。
    104 参见Harden,2006,第50页。
    105 参见同上。
    106 参见Harden,2006,第50页。
    107 参见Richards,2006,第3页。
    108 参见Iarden,2006,第50页。
    109 参见Muller-Hartmann/Schocker-v. Ditfurth,2004,第5页。
    110 参见Legutke/Schocker-v. Ditfurth,2003,第5页。
    111 参见同上,第4页。
    112 参见Spada/Frohlich,1995,第3页。
    113 参见Roche,2008,第25页。
    114 参见Kniffka/Siebert-Ott,2012,第94-96页。
    115 参见Richards/Rodgers,2001,第172页。
    116 参见Kniffka/Siebert-Ott,2012第94页。
    117 参见Edmondson/House,2006,第121页。
    118 参见Richards,2006第13页。
    119 参见Prabhu,1987,第46-47页。
    120 参见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第22页。
    121 同上,第23页。
    122 参见Jacobs/Farrell,2001, http://tesl-ej.org/ej17/al.html (最后访问:2012-11-26)。
    123 参见Nunan,1989,第10页。
    124 参见Willis,1996,第23页。
    125 参见Skehan,1998,第95页。
    126 参见Ni,1994,第14-15页。
    127 由于本论文主要论述文化在过程层面对学习的影响,因此“学习”与“文化”在内容层面的关系在这里不做论述。
    128 根据 Edelmann (2000)的观点:发展是社会化的上层概念,而教育和课程又是社会化的特殊情况。
    129 参见王涛,2006,第161页。
    130 参见胡谊,2009,第172-173页。
    131 为了强调儿童自身的生物环境也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了加速作用,这个理论最近更名为生物生态系统理论([英]Bio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132 朱宝荣,2004,第326页。
    133 参见尹佳,2011a,第199页。
    134 参见同上。
    135 加德纳,1999,第16页。
    136 参见同上,第230页。
    137 参见Erickson,1997,第33页。
    138 参见Reid,1995,第6页。
    139 参见Cortazzi/Jin,1996a,第169页。
    140 参见同上。
    141 克罗恩,2005,第251页。
    142 邹晓丽,2007,第65页。
    143 参见Krumm,2004,第99页。
    144 参见乔炳臣/潘莉娟,1996,第5页。
    145 转引自崔富章,2002,第377页。
    146 贾馥茗,1998,第150页。
    147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论文中,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中国传统学习思想”,即在这两部分中的“学习”也同样不仅仅指“学”,同样还包含“教”的内容。
    148 参见Maletzke,1996,第37页。
    149 参见Albrecht,1997,第116-117页。
    0 参见Albrecht,1997,第117页。
    1 参见Wierlacher,2001,第320页。
    2 参见同上。
    153 参见Soyoung,2004第59-60页。
    154 参见同上。
    155 钱敏汝,2006,第130页。
    156 参见Albrecht,1997,第118页。
    157 参见Marion/Wolfgang/Stephan,1999,第12页。
    158 钱敏汝,2006,第130页。
    159 转引自Oian,2011,第17页。
    160 参见同上。
    161 钱敏汝,2000,第208页。
    162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57页。
    163 参见Bachmann-Medick,1987,第68页。
    164 参见Albrecht,1997,第119页。
    165 参见Hansen,2003,第179页。
    166 参见Waldenfels,2000,第245-246。
    167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58页。
    168 参见同上。
    169 参见Wiater,2012,第22页。
    170 参见同上。
    171 参见Albrecht,1997,第119页。
    172 转引自Maletzke,1996,第23页。
    173 卜松山,2000,第91页。
    174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59页。
    175 参见同上。
    176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59页。
    177 参见同上
    178 参见同上。
    179 参见同上。
    180 参见同上。
    181 参见Knapp,2003,第55页。
    182 参见Habermas,1992,第111页。
    183 参见Wierlacher,2003b,第225页。
    184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59页。
    185 转引自同上。
    186 参见同上。
    187 参见Wierlacher,2003c第202页。
    188 转引自Wierlacher,2003d,第323页。
    189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60页。
    190 参见同上。
    191 参见同上。
    192 参见同上。
    193 转引自同上。
    194 参见同上。
    195 参见同上。
    196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60页。
    197 钱敏汝,2005,第236页。
    198 参见Wierlacher,2003a,第261页。
    204 转引自Wierlacher,2003a,第262页。
    205 参见Wiater,2012第27页。
    206 钱敏汝,2005,第240页。
    207 参见Koppel,2004,第127页。
    208 参见Koppel,2004,第127页Larson2010.第2页.
    209 参见Ebert,1998第18页。
    210 参见Koppel,2004,第127页。参见I.arson.7010.第4页。
    212 参见Staehle,1989,第v页。
    213 转引自Koppel,2007,第101页。
    214 参见Bolten,2007b,第138页。
    215 参见同上。
    216 参见同上。
    217 参见Bolten,2007a,第26页。
    218 参见马剑虹/高丽/胡笑晨,2006,第757页。
    219 参见Adler/Gundersen,2008,第111页。
    220 参见Tiitra,2001.第70页。
    221 参见Adler/Gundersen,2008,第110页。
    222 参见Harris/Moran,1996,第35页。
    223 参见Zeutschel,1999第132页。
    224 参见Thomas/Grosse-Leege,2005,第366页。
    225 参见马剑虹/高丽/胡笑晨,2006,第759页。
    226 参见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1990,第18页。
    227 陈隆予,2010,第26页。西汉年间,汉成帝召集刘向等人大规模整理文献典籍,《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正统地位得到了确认。在《六艺略》中, 《易》被排在《书》、《诗》、《礼》、《乐》、《春秋》之前,位列第一。《汉书·艺文志》中又对“六艺”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指出了《易经》为其他众经的渊源:《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
    228 王周谊/张祥平,2010,第100页。
    229 韩高年,2008,第34-35页。
    230 顾明远,2008,第69页。
    231 参见谢选骏,1987,第208页。
    232 参见张岱年,1990,第8页。
    233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290页。
    234 参见王洁,2006,第14页。
    235 参见戴佳龙,2003,第55-56页。
    236 荀况,战国/2005a,第380页。
    237 周义/徐志红,2004,第291页。
    238 参见朱伯崑,1990,第16页。
    239 参见孙隆基,2004,第12页。
    240 转引自任继愈,2009,第162页。
    241 崔文静,2007,第47页。
    242 谭俐莎,2008,第112页。
    243 曹顺庆,1998,第667-689页。
    244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296-297页。
    245 参见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1990,第249页。
    246 参见同上。
    247 参见刘建霞,2008,第247-248页。
    248 周义/徐志红,2004,第298-299页。
    249 张岱年,1985,第8页。
    250 金景芳,1987,第52页。
    251 刘立夫,2007,第69页。
    252 同上。
    253 同上。
    254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301页。
    255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301页。
    256 参见同上,第302页。
    257 孔丘,春秋/2008,第2页。
    258 汤一介,2009,第11页。
    259 孔丘,春秋/2008,第4页。
    260 周义/徐志红,2004,第306页。
    261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1990,第233页。
    262 参见同上,第207页。
    263 参见同上,第233页。
    264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309页。
    265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309页。
    266 参见郑广永,2005,第247页。
    267 李宗桂,2002,第274页。
    268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1990,第233页。
    269 参见同上。
    270 庞朴,1980,第75页。
    271 沙莲香,1998,第8页。
    272 参见同上。
    273 张卫中,2008,第145页。
    274 林语堂,2007,第84页。
    275 孔丘,春秋/2008,第2页。
    276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192页。
    277 转引自董莲池,2005,第126页。
    278 转引自同上,第138页。
    279 转引自乔炳臣/潘莉娟,1996,第402页。
    280 参见同上。
    281 参见同上,第30页。
    282 转引自张岱年,2005,第201页。
    283 转引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a,第89页。
    284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456页。
    285 转引自同上,第457页。
    286 转引自顾明远,2009,第213页。
    287 转引自申国昌/史降云,2006,第149页。
    288 转引自田凤台,1988,第102页。
    289 孔丘,春秋/2008,第320页。
    290 转引自杨伯峻,1960,第276页。
    291 荀况,战国/2005b,第951页。
    292 孔丘,春秋/2008,第152页。
    293 转引自杨伯峻,1960,第304页。
    294 孔丘,春秋/2008,第356页。这句话的最初意思是: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295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800-801页。
    296 参见文心工作室,2007,第340页。
    297 孔丘,春秋/2008,第14页。
    298 荀况,战国/2005a,第18页。
    299 转引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b,第124页。
    300 转引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c,第432页。
    301 孔丘,春秋/2008,第82页。
    302 同上,第94页。
    303 同上,第112页。
    304 同上。
    305 转引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d,第144页。
    306 转引自何宁,1998a,第742页。
    307 转引自许维遹,2009,第102页。
    308 孔丘,春秋/2008,第114页。
    309 转引自杨树达,2007,第121页。
    310 转引自乔炳臣/潘莉娟,1996,第235页。
    311 转引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e,第83页。
    312 转引自杨伯峻,1960,第264页。
    313 转引自同上,314页。
    314 。转引自同上,264页。
    315 转引自范晔,南宋/1998,第412页。
    316 转引自张岱年,2005,第434页。
    317 转引自冯契,1993,第873页。
    318 陆九渊,南宋/1980,第468页。
    319 转引自何宁,1998b,第1419页。
    320 转引自同上,第1343页。
    321 参见乔炳臣,1989,第34页。
    322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703页。
    323 孔丘,春秋/2008,第22页。
    324 同上。
    325 孔丘,春秋/2008,40页。
    326 墨子,战国/2007,第9页。
    327 荀况,战国/2005a,第67页。
    328 朱熹,南宋/2010,第148页。
    329 同上。
    330 王夫之,明末清初/1988,第314页。
    331 朱熹,南宋/2010,第148页。
    332 同上,第222页。
    333 转引自汤一介,1988,第8页。
    4 在此学习模式图中,“情”是指以情感为主的有利于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情绪、兴趣等,如中国古人强调的“乐学”、“好学”等;“意”是指志向、意志、勤奋刻苦的精神等。
    5 参见乔炳臣,1989,第30页。
    6 尹佳,2012,第160页。
    7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457页。
    338 孔丘,春秋/2008,第106页。
    339 朱熹,南宋/1996,第114页。
    340 韦志成,2009,第138页。
    341 刘鄂培,1987,第331页。
    342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461页。
    343 参见孙培青/李国钧,1997a,第382页。
    344 孔丘,春秋/2008,第70页。
    345 同上,第18页。
    346 同上,第20页。
    347 转引目杨伯峻,1960,第320页。
    348 参见冯青来,2006,第23-26页。
    349 转引自许维遹,2009,第88页。
    350 钱仲联,1991,第129页。
    351 转引自许维通,2009,第88页。
    352 王通,南朝梁/2001,第21页。
    353 韩愈/苏洵,唐/北宋/1996,第33页。
    354 参见乔炳臣/潘莉娟,1996,第242页。
    355 荀况,战国/2005b,第1087页。
    356 孔丘,春秋/2008,第104页。
    357 荀况,战国/2005a,第593页。
    358 同上,第46页。
    359 转引自杨天宇,2004,第462页。
    360 同上,第464页。
    361 转引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f,第161页。
    362 转引自杨伯峻,1960,第31页。 363 旬况,战国/2005b,第757页。
    364 参见孙培青/李国钧,1997a,第301页。
    365 同上。
    366 荀况,战国/2005b,第1077页。
    367 孙培青/李国钧,1997b,第132页。
    368 转引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e,第162页。
    369 束定芳,1994,第56页。
    370 张正东,2000,第64页。
    371 同上,第65页。
    372 参见同上,第66页。
    373 同上,第20页。
    374 同上。
    375 同上,第66页。
    376 参见同上。
    377 参见Dzau,1990,第53页。
    378 参见Jin/Cortazzi,2006,第9页。
    379 参见Brick,1991,第154页。
    380 参见刘润清/崔刚,2008,第37页。
    381 同上。
    382 参见同上。
    383 参见Penner,1995第5页。
    384 转引自Hu,2002,第101页.
    385 转引自同上。
    5 参见张正东,2000,第67-68页。
    7 参见同上,第69-71页。
    8 参见同上,第76-80页。
    操作性框架;它的内容包含教学过程设计、教与学活动的有序化、课型结构以及教材
    参见张正东,2000,第300页。
    参见同上,第311-312页。
    391 参见Hu,(时间不详),http://www.nie.edu.sg/nie_cma/attachments/topic/147e7c6ch6ZG/Silver_(?) pdf(最后访问:2012-10-29)。
    392 参见同上。
    393 参见同上。
    394 参见Cortazzi/Jin,1996b.第66页。
    395 参见Hu,(时间不详),http://www.nie.edu.sg/nie cma/attachments/tanic/147P7r6ch6ZG/Silver_(?)后访问:2012-10-29)。
    396 参见同上。
    397 参见Ni,2007,第4页。
    398 参见Cortazzi/Jin,1996a,第187页。
    399 参见Penner,1995第6页。
    400 参见Hu,2002,第98页。
    401 参见Cortazzi/Jin,1996a第187页。
    402 参见Hu,2002,第99页。
    403 参见Penner,1995,第5页。
    404 参见Hu,2002,第99页。
    408 参见顾明远,2008,第159页。
    409 同上,第96页。
    410 三石善吉,1999,第23页。
    411 参见王炳照/徐勇,2002,第418-419页。
    412 麦高温,1998,第75页。
    413 同上。
    414 顾明远,2008,第125页。
    415 参见同上,第97页。
    416 顾卫星,2001,第2页。
    417 张同冰/丁俊华,2002a,第25页。
    418 同上。
    419 顾明远,2008,第190-191页。
    420 周谷平,1996,第144-145页。
    421 张正东,2000,第12-13页。
    422 朱浦,2008,第4页。
    423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向苏联教育学习时期(1949-1958)和“左倾”思潮时期(1958-1978)。本论文只着重探讨前一时期。
    424 张同冰/丁俊华,2002b,第19页。
    425 参见张正东,2000,第28页。
    426 参见同上,第28-29页。
    427 张同冰/丁俊华,2002c,第30页。
    428 同上。
    429 参见同上。
    430 戴炜栋,2008,第18页。
    431 教育部,20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css/h tmlfiles/moe/moe_309/200412/4672.html(最后访问:2012-09-23)。
    432 同上。
    433 戴炜栋,2008,第24页。
    434 参见戴炜栋,2008,第25页。
    135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418页。
    136 参见王锐,2012,第8页。
    137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418页。
    138 参见周云,2010,第12页。
    139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杭州大学教育学系,1985,第109页。
    140 罗素,1992,第10页。
    441 参见周义/徐志红,2004,第421页。
    442 罗素,1992,第11页。
    443 岸根卓郎,1999,第193页。
    444 参见王锐,2012,第13页。
    445 黑格尔,2001,第92-93页。
    446 参见何建华,2000,第73页。
    447 转引自威尔杜兰,1998,第269页。
    448 何建华,2000,第73页。
    449 柏拉图,1998,第78页。
    450 何建华,2000,第69-70页。
    451 周义/徐志红,2004,第435页。
    452 参见同上。
    453 参见马振清/庄天慧/柳建营,2002,第154页。
    454 何建华,2000,第71页。
    455 参见同上。
    456 黑格尔,2001,第92页。
    457 参见刘小枫,1988,第2页。
    458 参见何建华,2000,第71页。
    参见Thomas,2005,第25页。
    参见Schroll-Machl,2007,第74-82页。下文有关德国文化标准的内容本论文主要参照了Schroll-Machl在本部分的相关论述。
    461 (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lern-psychologie.de (最后访问:2012-03-28)。
    462 参见Mielke,2001,第11页。
    463 参见Schermer,2006第9页。
    464 参见Edelmann,2000,第277页。
    465 转引自陈琦/刘儒德,2007,第110页。
    466 同上,第173页。
    467 付建中,2010,第91页。
    468 参见崔刚/孔宪遂,2009,第30页。
    469 参见Reich,1996,第197页。
    470 刘雍潜,2010,第32页。
    471 李梅,2008,第86页。
    472 付建中,2010,第91-92页。
    476 付建中,2010,第91-92页。
    474 参见Siebert,2008,第120页。
    475 参见李梅,2008,第87页。
    476 参见Roth,2006第55页。
    477 参见Reich,2002,第141-142页。
    478 参见Reich,2006,第191页。
    479 参见付建中,2010,第91页。
    480 参见同上,第92页。
    481 段建敏,2009,第115-116页。
    482 参见Lindemann,2006,第210页。
    483 参见Hunt,1985第9页。
    484 付建中,2010,第93页。
    485 付建中,2010,第93页。
    486 同上。
    487 参见Arnold,2007第73页。
    488 付建中,2010,第94页。
    489 同上。
    490 参见Reich,(时间不详),http://www.uni-koein.de/hf/konstrukt/reich_works/aufsatze/reich 46.pdf(最后访问:2012-09-08)。
    491 参见Reich,1998,第21页。
    492 见Neuner/Hunferld,1993,第70页。
    493 参见Wicke,2012,第20页。
    494 参见Stang,1990,第18页。
    495 论文本部分所论述的传统交际法在德国的发展仅指在原联邦德国范围内的发展.
    496 参见Reinfried,2001,第4页。
    497 参见Piepho,1974第9页。
    498 参见Berns,1989,第109页。
    499 参见Wicke,2012,第21页。
    500 参见Wicke,2012第20页。
    501 参见同上,第21页。这可能与Picpho本人多年的中学外语教学以及教师培训的实践经验有关。
    506 参见Neuner/Kruger/Grewer,1981,第17-25页。
    507 参见Storch,1999,第38页。
    508 参见Nodari,(时间不详),http://www.iik.ch/wordpress,downloads/downloadDZ/Was_heisst (?)(最后访问:2009-04-25)。
    509 转引自Storch,1999,第38页.
    510 转引自同上.
    511 参见Nodari,(时间不详),http://www.iik.ch/wordpress/downloads/downloadDZ/Was heiisst (?)后访问:2009-04-25)。
    512 参见龚亚夫/罗少茜,2003,第101-103页。由于本论文在这里主要是探讨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图中知识是如何生成的在这里不做论述。
    513 参见Vogel/Vogel,1975第78-80页。
    514 转引自De Florio-Hansen,2007第6页。
    515 参见Neuner/Kruger/Grewer,1981第20-24页。
    516 参见Wicke,2012,第25-26页。
    517 参见Konig,1991,第32-33页。
    518 转引自Gudjons,2008第46页。
    519 转引自Riedl,2004,第129页。
    520 参见同上,第129-130页。
    521 Pestalozzi是瑞士教育家、是整体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522 参见Linthout,2004,第36-37页。
    523 尹佳,2011b,第241页。
    524 参见Reiinied,2001,第9-11页。
    525 参见同上,第11-12页。
    526 参见Reinfried,2001第12页。
    527 参见Timm,1995,第12-13页。
    528 参见同上,第12页。
    529 参见同上,第12页。
    530 参见Reinfried,2001,第12页。
    531 参见同上,第13页。
    532 参见Funk,2009,第7页。
    533 参见Wicke,2012,第25页。
    534 参见Reinfried,2001,第4页。
    535 参见Muller-Hartmann/Schocker-v. Ditfurth,2004,第4-5页。PPP是指“呈现([英]Presentation)—操练([英]Practice)—产出([英]Production)的课程教学模式。
    536 参见同上,第3页。
    537 参见Piepho,2003b,第59页。
    538 参见Funk/Kuhn2003,第195页。
    539 的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101.htm(最后访问:2012-11-29)。
    540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coe.int/aboutCoe/index.asp?page=nosObjectifs&l=en(最后访问:2012-11-29)。欧洲理事会成立于1949年,现有47个成员国。欧洲理事会的目标包括:1.保护人权,保护多元化以及保护法制国家。2.推动对于文化身份和欧洲多样化的意识并支持它们的发展。3.寻找欧洲社会所面临挑战的共同解决办法。4.通过政治、法律和宪法改革巩固欧洲的民主稳定。《共同参考框架》的英文版由歌德学院在同年翻译成德语。
    541 参见Abuja,2007,第428页。
    524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hinweis.htm(最后访问:2012-11-29)。
    543 参见Quetz,2001,第563页。
    544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hinweis.htm(最后访问:2012-11-29)。
    545 参见同上。
    546 参见同上。
    547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201.htm(最后访问:2012-11-29)。
    548 参见同上。
    549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301.htm(最后访问:2012-11-29)。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303.htm(最后访问:2012-11-29)。
    551 参见Kontostathi,2011,第33页。
    552 参见Raupach,2003,第62页。
    553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302.htm(最后访问:2012-11-29)。
    554 参见Helbig-Reuter,2004,第105页。
    555 参见Schneider/North,2000,第167-169页。
    556 参见Abuja,2007,第429页。
    557 参见Kontostathi,2011,第45页。
    558 参见Abuja,2007,第429页。
    559 参见Christ,2003,第61页。
    560 参见Abuja,2007,第429页。
    561 参见Abuja,2007,第430页。
    562 参见Keiper,2007,第438页。
    563 参见Schneider,(时间不详),http://www.unifr.ch/ids/Portfolio/html-texte/teil2-aufsatz-gu-sprachenportfolio.htm#charakteristische merkmale(最后访问:2012-12-03)。
    564 参见Sprey,2003,第57页。
    565 参见Gausemeier/Fink,1999,第79页。
    566 参见Reibnitz,1991,第12页。
    567 参见Kaiser/Kaminski,1997第204页。
    568 参见Piepho,2004,第121页。
    9 参见Schwerdtfeger,2001,第107页。
    570 参见钱敏汝,2011,第218页。
    571 钱敏汝,2001,第224页。
    572 同上,第226页。
    573 同上,第227页。
    574 参见Holscher/Simic,2007,http://www.finken.de/download/service/artikel_lernszenarien.pdf(最后访问:2009-03-09)。
    575 参见Holscher/Simic,2007,http://www.finken.de/download/service/artikel lernszenarien.ndf(最后访问2009-03-09)。
    576 参见Piepho,2003a,第42页。
    577 张伊娜.2006.第21页。
    578 墨菲.1991.第272页。
    9 参见Brown,2002,第166页。
    580 参见Chaudron,1988,第21页。
    581 转引自高立群/孙慧莉,2007,第108页。
    582 参见Spada,1997第294页。
    583 参见Spada/Frohlich,1995,第10页。
    584 参见Spada,1987,第141页。
    585 参见Spada/Frohlich,1995,第15页。
    586 参见Spada/Frohlich,1995,第8页。
    9 参见Spada/Frohlich,1995第19页。
    591 严辰松,2000,前言。
    593 参见Densgombe,1982,第251页。
    594 参见同上。
    595 参见Salili,1996,第96页。
    597 转引自Xie,2010,第12页。
    598 参见Cortazzi/Jin,1997,第51页。
    599 参见同上,第52页。
    600 转引自xie,2010,第12页。168
    1 转引自吴康宁,1999,第190-191页。
    602 参见Jin/Cortazzi,2006,第12页。
    603 参见Campbell/Li,2008,第385页。
    604 参见Carless,1998第235页。
    606 参见Hau/Salili,1996,第132页。
    607 参见Cheng/Wong,1996,第44页。
    608 钱敏汝.2001,第268页。
    乐黛云,2002,第67页。
    610 史耕山和周燕(2007)在《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一文中指出,我国外语教育面临着“言必称希腊”的学术界内部的话语困难。二者任选一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进行考察,发现该期刊从1997-2004年间共发表外语教育、教学类论文164篇,论文引用西方文献共2209篇,本土文献共554篇,西方文献占总文献的80%,其中内容为中国外语教育问题,而参考文献无一本本土文献的论文共有33篇。
    611 转引自Charlesworth,2009,第52页。
    Abuja, Gunther,2007:Europaisches Sprachenportfolio. Umsetzung gesamteuropaischer Zielsetzungen. Grundlagen und internationale Entwicklungen. In:Erziehung und Unterricht,2007, Nr.157(5-6). S.428-433.
    Adler, Nancy J.,1986: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Adler, Nancy J./Gundersen, Allison,2008: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5th ed. Mason.
    Albrecht, Corinna,1997:Uberlegungen zum Konzept der Interkulturalitat. In: Bizeul,Yves/Bliesener, Ulrich/Prawda, Marek (Hrsg.),1997:Vom Umgang mit dem Fremden. Hintergrund, Definitionen, Vorschldge. Weinheim/Basel. S.116-122.
    Ansoff, Igor H.,1986:Corporate Strategy. London.
    Arnold, Rolf,2007:Ich lerne, also bin ich. Heidelberg.
    AufderstraBe, Harmut,2003/2003/2004:Themen Aktuell Kursbuch 1-3. Ismaning.
    Bachmann-Medick, Doris,1987:Verstehen und Miβverstehen zwischen den Kulturen. Interpretation im Schnittpunkt von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Kulturanthropologie. In: Jahrbuch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1987, Band 13. S.65-77.
    Berns, Margie,1989:Piepho, Eclecticism, and Kommunikative Didaktik:One American's Perspective. In:Edelhoff, Christoph/Candlin, Christopher N. (Hrsg.),1989:Verstehen und Verstdndigung, zum 60. Geburtstag von Hans-Eberhard Piepho. Bochum. S. 106-112.
    Bolten, Jurgen,2007a: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 Erfurt.
    Bolten, Jiirgen,2007b:Einfuhrung in die Interkulturelle Wirtschaftskommunikation. Gottingen.
    Brick, Jean,1991:China:A Handbook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ydney.
    Brown, H. Douglas,2002: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Campbell, Jacqui/Li, Mingsheng,2008:Asian Students'Voices:An Empirical Study of Asian Students'Learning Experiences at a New Zealand University. In: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8, Vol.12, Nr.4. S.375-396.
    Canale, Michael/Swain, Merrill,1980: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In:Applied Linguistics,1980, Vol.1, Nr.1. S. 1-47.
    Carless, David R.,1998:Managing Systemic Curriculum Change:A Critical Analysis of Hong Kong's Target-Oriented Curriculum Initiative. In:Stimpson, Philip G./Morris, Paul (eds.),1998: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for Hong Kong:Two Components, One System. Hong Kong. S.223-244.
    Charlesworth, Zarina M.,2009:Cultures of Learning:the Missing Variable. In:Reflecting Education,2009, Vol.5, Nr.2. S.52-65.
    Chaudron, Craig,1988: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
    Cheng, Kai-ming/Wong, Kam-cheung,1996:School Effectiveness in East Asia:Concepts,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In: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Vol.34, Issue 5. S.32-49.
    Christ, Herbert,2003:Was leistet der,,Gemeinsame europaische Referenzrahmen fur Sprachen:lernen, lehren, beurteilen?". In:Bausch, Karl-Richard/Christ, Herbert/Konigs, Frank G./Krumm, Hans-Jurgen (Hrsg.),2003:Der Gemeinsame Europaische Referenzrahmen fur Sprachen in der Diskussion. Tubingen. S.57-66.
    Cortazzi, Martin/Jin, Lixian,1996a:Cultures of Learning:Language Classroom in China. In:Coleman, Hywel (eds.),1996:Society a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S.169-206.
    Cortazzi, Martin/Jin, Lixian,1996b: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 In: Language Teaching,1996, Vol.29, Issue 2. S.61-80.
    Cortazzi, Martin/Jin, Lixian,1997:Expectations and Questions in Intercultural Classrooms. In:Berendt, Erich (eds.),1997:Learning:East and West, Special Ed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S.37-61.
    De Florio-Hansen, Inez,2007:Sinnvolles Uben-kommunikationsorientiert. In:Praxis Fremdsprachenunterricht,2007, Nr.4. S.6-12.
    Densgombe, Martyn,1982:The'Hidden Pedagogy'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 In: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1982, Vol.3, Nr.3. S. 249-265.
    Denzin, Norman K.,1978: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Dzau, Yulin F.,1990:English in China. Hong Kong.
    Ebert, Mark,1998:Evaluation von Synergien bei Unternehmenszusammenschlussen. Hamburg.
    Edelmann, Walter,2000:Lernpsychologie.6., uberarbeitete Auflage. Weinheim.
    Edmondson, Willis J./House, Juliane,2006:Einfuhrung in die Sprachlehrforschung.3., aktualisierte und erweiterte Auflage. Tubingen/Basel.
    Erickson, Frederick,1997:Culture in Society and in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Banks, James A./Banks, Cherry A. McGee (eds.),1997: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3th ed. Boston. S.30-60.
    Funk, Hermann,2009:Grammatisches Wissen und/oder Sprechkompetenz? Zur Frage der Prioritaten in eine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auf der Grundlage des Europaischen Referenzrahmens. In:Zeitschrift fur Germanistische Sprach-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2009, Heft 6. S.6-16.
    Funk, Hermann/Kuhn, Christina,2003:Der europaische Referenzrahmen fur Sprachen und Profile Deutsch-Mc Donaldisierung des Fremdsprachenunterrichts oder neue Qualitat der Planung fremdsprachlichen Lehrens und Lernens? In:Petzold, Klaus/Woest, Volker (Hrsg.),2003:Leistung und Leistungsbewertung. Beitrdge des Zentrums fur Didaktik der Friedrich-Schiller-Universtitdt Jena. Band 2. Jena. S. 187-202.
    Gausemeier, Jurgen/Fink, Alexander,1999:Fuhrungim Wandel:Ein ganzheitliches Modell zur zukunftsorientierten Unternehmensgestaltung. Munchen/Wien.
    Gudjons, Herbert,2008:Handlungsorientiert lehren und lernen. Schuleraktivierung Selbsttatigkeit Projektarbeit.7., aktualisierte Auflage. Bad Heilbrunn.
    Gunther, Britta/Giinther, Herbert,2007:Erstsprache, Zweitsprache, Fremdsprache. Eine Einfuhrung. Weinheim/Basel.
    Habermas, Jurgen,1992:Erlauterung zur Diskursethik.2. Auflage. Frankfurt a.M.
    Hahn, Rebekka,2007:Fremdsprachenlehrmethoden. Munchen.
    Hansen, Klaus P.,2003:Kultur und Kulturwissenschaft.3. Auflage. Stuttgart.
    Harden, Theo,2006:Angewandte Linguistik und Fremdsprachendidaktik. Tubingen.
    Harris, Philip R./Moran, Robert T.,1996:Manag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High-Performance Strategies for Today's Global Manager.3th ed. Houston.
    Hau, Kit T./Salili, Farideh,1996:Achievement Goals and Causal Attributions of Chinese Students. In:Lau, Sing (eds.),1996:Growing Up the Chinese Way:Chinese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Hongkong. S.121-146.
    Helbig-Reuter, Beate,2004:Das Europaische Portfolio der Sprachen (Ⅰ). In: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Zeitschrift zur Theorie und Praxis des Deutschunterrichts fur Ausldnder,2004, Heft 2. S.104-110.
    Hernig, Marcus,2005: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Eine Einfuhrung. Wiesbaden.
    Holscher, Petra, (时间不详):Allgemeine Aufgaben zur Gestaltung eines Lern-Szenarios mit einem Text.载 http://www.zrss.si/doc/NEM_Sprache%201ernen%20in%20Szenarien.doc (最后访问): 2009-01-15).
    Holscher, Petra/Simic, Mirjana,2007:Kinder beim Sprachenlernen.载 http://www.finken.de/download/service/artikel_lernszenarien.pdf (最后访问 2009-03-09).
    Hu, Guangwen,2002:Potential Cultural Resistance to Pedagogical Imports:The Case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In: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2002, Vol.15, Issue 2. S.93-105.
    Hu> Guangwei,(时间不详)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untry Repor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Silver, Rita Elaine/Hu, Guangwei/Lino, Masakazu,(时间不详)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Japan, and Singapore. fie http://www.nie.edu.sg/nie_cma/attachments/topic/147e7c6cb6ZG/Silver_Monograph. pdf(最后访问:2012-10-29).
    Hunt, David,1985:Reading and Flexing. In:Claude, Armand (Hrsg.),1985: Sensibilisierungfur Lehrverhalten. Bonn. S.9-10.
    Itami, Hiroyuki,1991:Mobilizing Invisible Assets. Harvard.
    Jacobs, George M./Farrell, Thomas S.C.,2001:Paradigm Shift: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Change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载:http://tesl-ej.org/ej 17/al.html(最后访问2012-11-26).
    Jin, Lin/Cortazzi, Martin,1998:The Culture the Learner Brings:a Bridge or a Barrier? In: Byram, Michael/Fleming, Michael (eds.),1998:Language Learning i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Approaches Through Drama and Ethnography. Cambridge. S.98-118.
    Jin, Lixian/Cortazzi, Martin,2001:Cultural Synergy:Using Chinese Strengths in EAP. In: Retrieved October,2001, Nr.18. S.2003.
    Jin, Lixian/Cortazzi, Martin,2006:Changing Practices in Chinese Cultures of Learning.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6, Vol.19, Nr.1. S.5-20.
    Jorg, Biethahn/Harry, Muchsch/Walter, Ruf,2004:Ganzheitliches Informationsmanagement.6. Auflage. Miinchen.
    Kahn, Robert L./Cannell, Charles F.,1983:The Dynamics of Interviewing:Theory, Technique, and Cases. New York.
    Kaiser, Franz-Josef/Kaminski, Hans,1997:Methodik des Okonomie-Unterrichts: Grundlagen eines handlungsorientierten Lernkonzepts mit Beispielen.2. Auflage. Bad Heilbrunn.
    Kato, Kumi,2001:Exploring'Cultures of Learning':a Case of Japanese and Australian Classrooms. In: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2001, Vol.22, Nr.1. S.51-67.
    Keiper, Anita,2007:Das Europaische Sprachenportfolio und die Ambivalenz padagogischer Neuerungen. In:Erziehung und Unterricht,2007, Nr.157(5-6). S. 434-440.
    Knapp, Karlfried,2003:Kulturunterschiede. In:"Wierlacher, Alois/Bogner, Andrea (Hrsg.), 2003: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lik. Stuttgart/Weimar. S.54-60.
    Kniffka, Gabriele/Siebert-Ott, Gesa M.,2012:Deutsch als Zweitsprache. Lehren und Lernen.3. Auflage. Paderborn/Munchen/Wien/Zurich.
    Konig, Frank G.,1991:Auf dem Weg zu einer neuen Aera des Fremdsprachenunterrichts? Gedanken zur postkommunikativen Phase in der Fremdsprachendidaktik. In:Taller de Letras,1991, Nr.19. S.21-42.
    Kontostathi, Maria-Antonia,2011:Die Arbeit mit dem Europdischen Sprachenportfolio als Moglichkeit zum selbststdndigen Erarbeiten fremdsprachlicher Kompetenzen. Frankfurt a.M.
    Koppel, Petra,2007:Konflikte und Synergien in multikulturellen Teams:Virtuelle und face-to-face-Kooperation. Wiesbaden.
    Koppel, Petra,2004:Synergien in multikulturellen Arbeitsgruppen. In:Bolten, Jurgen (Hrsg.),2004:Interklutrelles Handeln in der Wirtschft. Positionen-Perspektiven-Modelle. Sternenfels. S.125-138.
    Krumm, Hans-Jiirgen,2004:Lernen lehren-Lehren lernen. Schwierigkeiten und Chancen des Autonomen Lernens im Deutschunterricht. In:Muller-Hartmann, Andreas/Schocker-v. Ditfurth, Marita (Hrsg.),2004:Aufgabenorientierung im Fremdsprachemmterricht.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ubingen. S. 99-118.
    Larson, James R.,2010:In Search of Synergy in Small Group Performance. New York.
    Lee, Wing On,1996:The Cultural Context for Chinese Learners:Concep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In:Watkins, David A./Biggs, John B. (eds.),1996:The Chinese Learner: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Hong Kong. S. 25-41.
    Legutke, Michael/Schocker-v. Ditfurth, Marita,2003:Kommunikativer Fremdsprachenunterricht:Ruckblick nach vorn. Tubingen.
    Lindemann, Holger,2006:Konstruktivismus und Padagogik. Munchen.
    Linthout, Gisela,2004:Handlungsorientierter Fremdsprachenunterricht:Ein Trainingsprogramm zur Kompetenzentwicklungfur den Beruf. Amsterdam/New York.
    Maletzke, Gerhard,1996: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zur Inleraktion zwischen Menschen verschiedener Kulturen. Opladen.
    Marion, Gemende/Wolfgang, Schroer/Stephan, Sting,1999:Padagogische und sozialpadagogische Zugange zur Interkulturalitat. In:Marion, Gemende/Wolfgang, Schroer/Stephan. Sting (Hrsg.),1999:Zwischen den Kulturen. Padagogische und sozialpadagogische Zugange zur Interkulturalitat. Weinheim/Munchen. S.7-24.
    McDonough, Jo/McDonough, Steven,1997: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London.
    Mielke, Rosemarie,2001:Psychologie des Lernens. Stuttgart.
    Muller-Hartmann, Andreas/Schocker-v. Ditfurth, Marita,2004:Aufgabenorientierung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Entwicklungen, Forschung und Praxis, Perspektiven. In: Muller-Hartmann, Andreas/Schocker-v. Ditfurth, Marita (Hrsg.),2004: Aufgabenorienlierung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ubingen. S.1-51.
    Neuner, Gehard/Hunfeld, Hans,1993:Methoden des fremdspachlichen Deutschunterrichts. Eine Einfuhrung, Fernstudieneinheit 4 des Fernsludienprojektes zur Fort-und Weiterbildung im Bereich Germanistik und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Munchen.
    Neuner, Gerhard/Hunfeld, Hans,2003:Methoden des fremdsprachlichen Deutschunterrichts. Eine Einfuhrung.9. Auflage. Berlin.
    Neuner, Gerhard/Kruger, Michael/Grewer, Ulrich,1981:Ubungstypologie zum kommunikativen Deutschunterricht. Berlin.
    Ni, Qing,2007: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LT. In:SAAL Quartely,2007, Nr.80. S. 2-10.
    Ni, Renfu,1994:Aufgabe und/oder Ubung. Bedeutungen zu meinem Begriffspaar-mit praktischen Beispielen. In:Fremdsprache Deutsch,1994, Nr.10. S.14-17.
    Nodari, Claudio, (时间不详)Was heiβt eigentlich Sprachkompetenz?载http://www.iik.ch/wordpress/downloads/downloadDZ/Was_heisst_Sprkompetenz.pdf(最后访问2009-04-25).
    Nunan, David,1989: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Nunan, David,1992: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Osegowitsch, Thomas,2001:The Art and Science of Synergy:The Case of the Auto Industry. In:Business Horizons,2001, Vol.44, Nr.2. S.17-25.
    Penner, Janice,1995:Change and Conflict:Introduction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China. In:TESL Canada Journal/Revue TESL Du Canada,1995, Vol.12, Nr.2. S. 1-17.
    Perlmann-Balme, Michaela,2005/2005/2009:em neu Kursbuch 1-3. Ismaning.
    Piepho, Hans-Eberhard,1974:Kommunikative Kompetenz als ubergeordnetes Lernziel des Englischunterrichts. Dornburg/Frickhofen.
    Piepho, Hans-Eberhard,2003a:Lerneraktivierung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Szenarien" in Theorie und Praxis. Hannover.
    Piepho, Hans-Eberhard,2003b:Von der Ubungs- und Aufgabentypologie zur Szenariendidaktik-es hat sich etwas entwickelt. In:Legutke, Michael/Schocker-v. Ditfurth, Marita (Hrsg.),2003:Kommunikativer Fremdsprachenunterricht:Ruckblick nach vorn. Tubingen. S.59-68.
    Piepho, Hans-Eberhard,2004:Szenarien. In:Muller-Hartmann, Andreas/Schocker-v. Ditfurth, Marita (Hrsg.),2004:Aufgabenorientierung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ubingen. S.119-124.
    Prabhu, Nagore S.,1987:Second Language Pedagogy:A Perspective. Oxford.
    Qian, Minru,2011:Uber das Spektrum der Interkulturalitat. In:Liu, Dezhang/Qian, Minru/Jurgen, Wilke/Zhu, Jianhua (Hrsg.),2011:Deutsch-Chinesisches Forum interkultureller Bildung.Munchen. S.15-30.
    Quetz, Jurgen,2001:Der Gemeinsame Europaische Referenzrahmen. In:Info DaF,2001, Nr.28(6). S.553-563.
    Rao, Nirmala/Chan, Carol K.K.,2009:Moving Beyond Paradoxes:Understanding Chinese Learners and Their Teachers. In:Chan, Rao,2009:Revisiting the Chinese Learner Changing Contexts, Changing Education. Hong Kong. S.3-32.
    Rathje, Stefanie,2004:Unternehmenskultur als Interkultur:Entwicklung und Gestaltung interkultureller Unternehmenskultur am Beispiel deutscher Unternehmen in Thailand. Sternenfels.
    Raupach, Manfred,2003:Wir stellen nur Fragen, wir geben keine Antworten. Der Gemeinsame Europaische Referenzrahmen:1st da mehr drin als man denkt? In: Bausch, Karl-Richard/Christ, Herbert/Konigs, Frank G/Krumm, Hans-Jurgen (Hrsg.), 2003:Der Gemeinsame Europaische Referenzrahmen fur Sprachen in der Diskussion. Tubingen. S.57-66.
    Reibnitz, Ute von,1991:Szenario-Technik. Instrumente fur die unternehmerische und personliche Erfolgsplanung. Wiesbaden.
    Reich, Kersten,(时间不详)Wahrheits-und Begrundungsprobleme konstruktivistischer Didaktik.载http://www.uni-koeln.de/hf/konstrukt/reich_works/aufsatze/reich_46.pdf(最后访问:2012-09-08).
    Reich, Kersten,1996:Systemisch-konstruktivistische Pddagogik:Einfuhrung in Grundlagen einer ineraktionistisch-konstruktivistischen Pddagogik. Neuwied/Kriftel/Berlin/Luchterhand.
    Reich, Kersten,1998:Konstruktivistische Unterrichtsmethoden-lerntheoretische Voraussetzungen und ausgewahlte Beispiele. In:System Schule,1998, Heft 1. S. 20-26.
    Reich, Kersten,2002:Konstruktivistische Didaktik. Neuwied.
    Reich, Kersten,2006:Konstruktivistische Didaktik:Lehr-und Studienbuch mil Methodenpool.3., vollig neu uberarbeitete Auflage. Weinheim/Basel.
    Reid, Joy M.,1995: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Boston.
    Reinfried, Marcus,2001:Neokommunikativer Fremdsprachenunterricht:ein neues methodisches Paradigma. In:MeiBner, Franz-Joseph/Reinfried, Marcus (Hrsg.),2001: Bausteine fur einen neokommunikativen Franzosischunterricht. Tubingen. S.1-21.
    Richards, Jack C,2006: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 Cambridge.
    Richards, Jack C./Rodgers, Theodore S.,2001: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5th ed. Cambridge.
    Riedl, Alfred,2004:Grundlagen der Didaklik. Stuttgart.
    Roche, Jorg,2008:Fremdsprachenerwerb, Fremdsprachendidaktik.2. Auflage. Tubingen/Basel.
    Rosch, Heidi,2011:Deutsch als Zweit- und Fremdsprache. Berlin.
    Roth, Gerhard,2006:Warum sind Lehren und Lernen so schwierig? In:Herrmann, Ulrich (Hrsg.),2006:Neurodidaktik. Grundlagen und Vorschlage fur gehirngerechtes Lehren und Lernen.Weinheim/Basel. S.49-59.
    Salili, Farideh,1996:Accepting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 In:Watkins, David A./Biggs, John B. (eds.),1996:The Chinese Learner: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Hong Kong. S.85-105.
    Schermer, Franz J.,2006:Lernen und Geddchtnis.5. Auflage. Stuttgart.
    Schneider, Gunther(时间和标题不详).载http://www.unifr.ch/ids/Portfolio/html-texte/teil2-aufsatz-gu-sprachenportfolio.htm#c harakteristische merkmale(最后访问:2012-12-03).
    Schneider, Gunther/North, Brian,2000:Fremdsprachen konnen-was heiβt das? Skalen zur Beschreibung, Beurteilung und Selbsteinschatzung der fremdsprachlichen Kommunikationsfahigkeit. Chur/Zurich.
    Schroll-Machl, Sylvia,2007:Deutschland. In:Thomas, Alexander/Kammhuber, Stefan/Schroll-Machl, Sylvia (Hrsg.),2007: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operation. Band 2:Lander, Kulturen und interkulturelle Berufstatigkeit. Gottingen. S.72-89.
    Schwerdtfeger, Inge C.,2001:Gruppenarbeit und innere Differenzierung. Fernstudieneinheit 29. Berlin.
    Siebert, Horst,2008:Konstruktivistisch lehren und lernen. Augsburg.
    Skehan, Peter,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Soyoung, Park,2004:Zur Konstitution eines koreanischen Blickwinkels interkultureller Germanistik. In:Cha, Bonghi/Schmidt, Siegfried J. (Hrsg.),2004:Interkulturalitat: Theorie und Praxis. Deutschland und Korea. Band 1. Munster. S.51-69.
    Spada, Nina 1997:Observing Classroom Behaviours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Different Second Language Programs. In:Richards, Jack C./Nunan, David (eds.),1997: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Cambridge. S.293-310.
    Spada, Nina,1987: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and Learning Outcomes:A Process-Product Study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Applied Linguistics,1987. Vol.8, Issue 2. S.137-161.
    Spada, Nina/Frohlich, Maria,1995:COLT. 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Observation Scheme. Coding Conventions and Applications. Sydney.
    Spada, Nina/Lyster, Roy, (时问不详)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Views of L2 Classromms载http://www.jstor.org/stable/3587763?seq=7(最后访问:2010-09-22).
    Sprey, Michael,2003:Zukunftsorienliertes Lernen mit der Szenario-Melhode. Klinkhardt.
    Staehle, Wolfgang H.,1989:Geleitwort. In:Ropella, Wolfgang (Hrsg.),1989:Synergie als strategiesches Ziel der Unternehmung. Berlin. S. v
    Stang, Hans-Dieter,1990:Pragmadidaklik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Begrundung und Weiterentwicklung. Heidelberg.
    Stern, Hans H.,1983: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Storch, Gunther,1999:Deutsch als Fremdsprache:eine Didaktik:theoretische Grundlagen und praktische Unterrichtsgestaltung. Munchen.
    Thomas, Alexander,2003:Lernen und interkulturelles Lernen. In:Wierlacher, Alois/Bogner, Andrea (Hrsg.),2003: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Stuttgart/Weimer. S.276-287.
    Thomas, Alexander,2005:Kultur und Kulturstandards. In:Thomas, Alexander/Kinast, Eva/Ulrike/Schroll-Machl, Sylvia (Hrsg.),2005: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operation. Band 1:Grundlagen und Praxisfelder. Gottingen. S.19-31.
    Thomas, Alexander/Grosse-Leege, Detmar,2005:Management interkultureller Aspekte bei Mergers und Acquisitions. In:Thomas, Alexander/Kinast, Eva/Ulrike/Schroll-Machl, Sylvia (Hrsg.),2005: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operation. Band 1:Grundlagen und Praxisfelder. Gottingen. S.354-372.
    Timm, Johannes-Peter,1995:Ganzheitlichkeit als Anliegen. In:Timm, Johannes-Peter (Hrsg.),1995:Ganzheitlicher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Weinheim. S.11-14.
    Timmermann, Waltraud,2007:Das Lern-Szenario:Ein aktuelles Konzept in der Fremdsprachendidaktik. In:Studien zu Deutschen Kulturen,2007, Nr.2. S.140-146.
    Tjitra, Hora W.,2001:Synergiepotenziale und interkulturelle Probleme:Chancen und Herausforderungen am Beispiel deutsch-indonesischer Arbeitsgruppen. Wiesbaden.
    Uso-Juan, Esther/Martinez-Flor, Alicia,2006:Approaches to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Towards Acquir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rough the Four Skills. In:Uso-Juan, Esther/Martinez-Flor (eds.),2006:Curren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of the Four Language Skills. Berlin/New York. S.3-25.
    Vogel, Klaus/Vogel, Sigrid,1975:Lernpsychologie und Fremdsprachenenverb. Tubingen.
    VoB, Reinhard,2002:Unterricht ohne Belehrung-Kontextsteuerung, individuelle Lernbegleitung, Perspektvenwechsel. In:VoB, Reinhard (Hrsg.),2002:Unterricht aus konstruktivistischer Sicht:Die Welten in den Kopfen der Kinder. Neuwied/Kriftel. S. 35-55.
    Waldenfels, Bernhard,2000:Zwischen den Kulturen. In:Jahrbuch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2000, Band 26. S.245-261.
    Wang, Lihong,2010: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a British University: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Beliefs载http://etheses.dur.ac.uk/196/(最后访问:2011-04-25).
    Wiater, Werner,2012:Kulturdifferenz verstehen-Bedingungen-Moglichkeiten-Grenzen. In: Wiater, Werner/Manschke, Doris (Hrsg.),2012:Verstehen und Kultur. Mentale Modelle und kulturelle Pragungen. Wiesbaden. S.15-30.
    Wicke, Rainer E.,2012:Aufgabenorientierles und projektorienlertes Lerrten im DaF-Unterricht:Genese undEntwicklung. Miinchen.
    Wierlacher, Alois,2001:Architektur Interkultureller Germanistik. Munchen.
    Wierlacher, Alois,2003a:Interkulturalitat. In:Wierlacher, Alois/Bogner, Andrea (Hrsg.), 2003: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Stuttgart/Wei mar. S.257-264.
    Wierlacher, Alois,2003b:Distanz. In:Wierlacher, Alois/Bogner, Andrea (Hrsg.),2003: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Stuttgart/Weimar. S.222-227'.
    Wierlacher, Alois,2003c:Anerkennung. In:Wierlacher, Alois/Bogner, Andrea (Hrsg.), 2003: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Stuttgart/Weimar. S.199-203.
    Wierlacher, Alois,2003d:Toleranz. In:Wierlacher, Alois/Bogner, Andrea (Hrsg.),2003: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Stuttgart/Weimar. S.316-326.
    Willis, Jane,1996: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don.
    Xie, Xiaoyan,2010:Why are Students Quiet? Looking at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Beyond. In:Oxford ELT Journals,2010, Vol.64, Issue 1. S.10-20.
    Zeutschel, Ulrich,1999:Interkulturelle Synergie auf dem Weg:Erkenntnisse aus deutsch/U.S.-amerikanischen Problemlosegruppen. In:Gruppendynamik & Organisationsberatung,1999, Heft 2. S.131-149.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www.coe.int/aboutCoe/index.asp?page=nosObjectifs&l=en (最后访问:2012-11-29).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101.htm(最后访问:2012-11-29).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www.lern-psychologie.de(最后访问:2012-03-28).
    (作者和时间不详)Beschreibung der Gemeinsamen Referenzniveaus载: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303.htm(最后访问:2012-11-29).
    (作者和时间不详)Die Gemeinsamen Referenzniveaus载: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302.htm (最后访问:2012-11-29).
    (作者和时间不详)Ein handlungsorientierter Ansatz载: http://www.goethe.de/z/50/commcuro/201.htm (最后访问:2012-11-29).
    (作者和时间不详)Ilinweise fur Benulzer载: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hinweis.htm (最后访问:2012-11-29).
    (作者和时间不详)Kriterien fur Deskriptoren der Referenzniveaus载: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301.htm(最后访问:2012-11-29).
    (作者和时间不详):Was ist der Gemeinsame europaische Referenzrahmen?载:http://www.goethe.de/z/50/commeuro/hinweis.htm(最后访问:2012-10-29).
    岸根卓郎,1999:《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何鉴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柏拉图,1998:《柏拉图<对话>七篇》,(戴子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a:《(宋)陆九渊、吕祖谦“心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b:《(清)王夫之(1619年~1692年)儒学复兴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张子正蒙注>、<思向录>、<俟解>·第3辑·第15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c:《(宋)朱熹(1130年~1200年)“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下)·第2辑·第15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d:《(宋)张载(1020年~1077年)“关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2辑·第9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e:《(隋唐)隋唐五代主流教育思潮和教育论著选读·第2辑·第3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f:《(西汉)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复兴儒学教育思想与<新书>、<法言>选读·第1辑·第14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卜松山,2000:《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中华书局。
    曹顺庆,1998:《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山东教育出版社。
    曾国屏,1996:“竞争和协同:系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载:《系统辩证学学报》。1996,第3期。第7-11页。
    陈金祥,1998:“也论竞争和协同——兼与曾国屏同志商榷”。载:《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第1期。第30-35页。
    陈隆予,2010:“论《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历史动因”。载:《河南大学学报》。2010,第4期。第22-26页。
    陈琦/刘儒德(主编),2007:《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瑶,2002:《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程裕祯,1998:《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崔富章,2002:《中国文化经典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
    崔刚/孔宪遂(编著),2009:《英语教学十六讲》。清华大学出版社。
    崔文静,2007:“道家与道教人生观及人生实践之比较”。载:《宜宾学院学报》。2007,第1期。第46-49页。
    戴佳龙,2003:《儒家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戴炜栋(主编),2008:《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董莲池,2005:《说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
    段建敏,2009:《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山西人民出版社。
    范晔<南宋>,1998:《前四史·后汉书》。大众文艺出版社。
    费孝通,1948:《乡土中国》。上海观察社。
    冯辉,2003:“试论学习文化观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法的影响”。载:戴炜栋(主编),2003:《高等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改革教学测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73-194页。
    冯契,1993:《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下)》。上海人民出版社。
    冯青来,2006:“中国古代教学思想与当代西方教学理念之比照反思”。载:《高等函授学报》。2006,第19卷,第5期。第23-26页。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1990:《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付建中(主编),2010:《教育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立群/孙慧莉,200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量化工具的设计构想”。载:《世界汉语教学》。2007,第4期。第105-117页。
    龚亚夫/罗少茜,2003:《任务型练习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顾明远,2008:《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
    顾明远,2009:《中外教育概览(上)》。广东教育出版社。
    顾卫星,2001:《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博士论文原稿)。
    关世杰,1995:《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
    韩高年,2008:“《周易》断占辞思维方式的原创性——兼谈早期儒、道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载:《甘肃理学学刊》。2008,第3期。第34-37页。
    韩愈/苏洵<唐/北宋>,1996:《韩愈散文全集》。今日中国出版社。
    何建华,2000:《道德选择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何宁,1998a:《淮南子集释(中)》。中华书局。
    何宁,1998b:《淮南子集释(下)》。中华书局。
    黑格尔,2001:《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谊(主编),2009:《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杭州大学教育学系,1985:《西方古代教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黄光熊/简茂发(主编),1993:《教育研究法》。(台湾)师大书苑有限股份公司。
    加德纳,1999:《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
    贾馥茗,1998:《教育的本质》。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载: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200412/4672. ht ml(最后访问:2012-09-23)。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2006:《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金景芳,1987:《周易讲座》。吉林大学出版社。
    金哲华/俞爱宗(主编),20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
    克罗恩,2005:《教学论基础》,(李其龙/李家丽/徐斌艳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孔丘<春秋>,2008:《论语》,(汉英对照,杨伯峻今译/刘殿爵英译)。中华书局。
    乐黛云,2002:《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梅,2008:《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荣善,1996:《文化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李宗桂,2002:《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梁敏/聂黎曦(主编),2004:《当代大学德语(学生用书)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梁漱溟,1922:《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
    林语堂,2007:《中国人》,(郝东志/沈益洪译)。学林出版社。
    刘鄂培,1987:“论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现实意义”。载:中华孔子研究所(主编),1987:《孔子研究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30-337页。
    刘建霞,2008:“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质——儒道互补”。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第1期。第247-248页。
    刘兰香,2007:“我国英语是‘学得’还是‘习得’?”。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第9期。第22-23页。
    刘立夫,2007:“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载:《哲学研究》。2007,第2期。第67-71页。
    刘润清/崔刚,2008:“谈谈英语课堂互动的几个问题”。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第1期。第36-39页。
    刘小枫,1988:《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晓华,2006:“论学习文化对亚洲学生在英语国家课堂参与的影响”。载:《咸宁学院学报》。2006,第26卷,第4期。第74-77页,第81页。
    刘雍潜,2010:《学与教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九渊<南宋>,1980:《陆九渊集》。中华书局。
    罗素,1992:《西方的智慧》,(马家驹/贺霖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马剑虹/高丽/胡笑晨,2006:“跨文化协同作用研究的3种典型视角”载:《心理科学进展》。2006,第14卷,第5期。第757-761页。
    马振清/庄天慧/柳建营(主编),2002:《思想道德修养教程》。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麦高温,1998:《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
    墨菲·罗伯特,1991:《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等译)。商务印书馆。
    墨子<战国>,2007:《墨子》。中华书局。
    聂黎曦/梁敏(主编),2006/2006/2009:《当代大学德语(学生用书)2-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庞朴,1980:“‘中庸’平议”。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第1期。第75-100页。
    钱敏汝,1997:“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第4期。第44-50页;亦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52-166页。
    钱敏汝,2000:“跨文化性和跨文化能力”。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205-214页。
    钱敏汝,2001:《篇章语用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钱敏汝,2005:“符号学与跨文化性”。载:《复旦哲学评论》。2005,第2辑。第233-260页;亦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325-358页。
    钱敏汝,2006:“论跨文化研究的要旨”。载:方在庆(编著),2006:《爱因斯坦、德国科学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6-134页;亦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388-402页。
    钱敏汝,2011:“篇章语用学概论”。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选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215-294页。
    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当代中国德语教育的纲领和模式”。载: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7:《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报告:以语言为轴、与时代互动——当代中国德语教育的纲领和模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钱仲联(校点),1991:《四部精华(中)子部》。岳麓书社。
    乔炳臣,1989:“中国学习理论的特色和科学性”。载:《教育研究》。1989,第5期。第29-38页。
    乔炳臣/潘莉娟,1996:《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任继愈,2009:《老子绎读》。商务印书馆。
    芮明杰/屈路/胡金星,2005:“企业追求内部协同向外部协同转变的动因分析”。载:《上海管理学》。2005,第3期。第5-7页。
    三石善吉,1999:《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
    沙莲香,1998:“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国民素质提高”。载:沙莲香等,1998:《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第1-36页。
    申国昌/史降云,2006:《中国学习思想史》。科学出版社。
    史耕山/周燕,2007:“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第4期。第129-133页。
    束定芳,1994:“其言灼灼,其理凿凿——重读《外语教育往事谈》有感”。载:《外语界》。1994,第2期。第56-59页。
    孙隆基,2004:《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李国钧,1997a:《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李国钧,1997b:《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为民,2005:“外语学习应该是‘学得’还是‘习得’”。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第4期。第52-54页。
    谭俐莎,2008:“自然之道与存在之思:生态视野中的道家自然观——以老庄自然哲学为例”。载:《求索》。2008,第3期。第112-114页。
    汤一介,1988:《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中国和平出版社。
    汤一介,2009:“‘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4期。第11-13页。
    田凤台,1988:《王充思想析论》。文津出版社。
    王炳照/徐勇(主编),2002:《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王夫之<明末清初>,1988:《船山全集(第2册)尚书稗疏·尚书引义》。岳麓书社。
    王洁,2006:“略论先秦儒家的人性观”。载:《南京师_大学报》。2006,第2期。第12-18页。
    王锐,2012:“古希腊商业文明及其文化特质探究”。载:《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第1期。第7-14页。
    王涛,2006:“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及文化观”。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第12期。第159-162页。
    王通<南朝梁>,2001:《中说》。辽宁教育出版社。
    王周谊/张祥平,2010:“从《易经》语言看中华先民的思维特征”。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6期。第100-102页。
    威尔杜兰,1998:《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
    韦志成,2009:《论语原解典藏》。广西教育出版社。
    文心工作室,2007:《孟子》。中央编译出版社。
    吴海江,2008:《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康宁(主编),1999:《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克峰,2005:《易学逻辑研究》。人民出版社。
    夏纪梅/冯芃芃,2006:《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高等教育出版社。
    夏纪梅/吴潜龙,1999:“中西外语学习文化差异与融合”。载:《外语界》。1999,第3期。第16-18页,第23页。
    肖艳,2009:《中国学习文化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个案研究》(The Impact of Chinese Learning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rner Autonomy:A Case Study of Second-year English Majors i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硕士论文原稿)。
    谢选骏,1987:《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
    徐健,2003:“传统的‘学习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载:《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第3期。第60-61页。
    许维通,2009:《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
    荀况<战国>,2005a:《荀子校释(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荀况<战国>,2005b:《荀子校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严辰松,2000:《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杨伯峻,1960:《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杨连瑞/张德禄/范琳/刘静/卢敏,2007:《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树达,2007:《论语疏证》。江西人民出版社。
    杨天宇,2004:《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晓燕,2008:“中国学习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第24卷,第5期。第137-139页。
    姚颖莹,2008:“从学习文化的转变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载:《科教文汇》。2008,11下旬刊。第118页。
    尹佳,2011a:“冲破‘客观’的藩篱——科学的文化视阈”。载:《华章》。2011,第3期。第199页,235页。
    尹佳,2011b:“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刍议”。载:《华章》。2011,第36期。第240-241页。
    尹佳,2012:“试论中国古代学习思想”。载:《决策与信息》。2012,第1期。第159-160页。
    于景涛,2010:《内聚力发展与跨文化协同——(中德)跨文化团队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张岱年,1985:“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第1期。第1-8页。
    张岱年,1990:“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载:《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1990:《儒、佛、道与传统》。中华书局。第8-10页。
    张岱年,2005:《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
    张岱年/程宜山,1990:《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妙霞,2006:《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文化’研究》(A Study of 'Culture of Learning'in Chinese Tertiary EFL Classrooms)(硕士论文原稿)。
    张善文,2005:《周易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张同冰/丁俊华,2002a:“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回顾(二)”。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第2期。第25-29页。
    张同冰/丁俊华,2002b:“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回顾(六)”。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第6期,第18-23页。
    张同冰/丁俊华,2002c:“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回顾(七)”。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第7期。第29-31页。
    张卫中(主编),2008:《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张伊娜,2006:“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第4期。第21-23页。
    张宇/房士荣,2009:“中西方学习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载:《安徽文学》。2009,第11期。第259-260页。
    张正东(主编),2003:《英语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正东,2000:《中国外语教学法及其流派》。科学出版社。
    张正东,2007a:《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正东,2007b:“中国英语教育的四个问题”。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第1期。第15-21页。
    章兼中,1983:《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章兼中,1992:《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郑广永,2005:《文化的超越性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郑金洲,2000:《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谷平,1996:《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
    周义/徐志红,2004:《中西文化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云,2010:“教育与自由:西方自由教育传统的历史变迁”。载:《现代教育论丛》。2010,第5期。第11-14页。
    朱宝荣(主编),2004:《应用心理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朱伯崑,1990:“略论儒学之特质”。载:《文史知识》编辑部(主编),1990:《儒、佛、道与传统》。中华书局。第13-20页。
    朱浦,2008:《教学理论探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熹(集注)<南宋>,1996:《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熹<南宋>,2010:《朱子语类(一)》。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晓姝,2007:《跨文化成功交际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邹晓丽,2007:《基础汉字形意释源》。中华书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