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拟从八十年初社会影响很大的“潘晓讨论”事件入手,探讨八十年代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在涉及青年问题时如何塑造青年,及其变迁的过程。“潘晓讨论”虽是社会事件,但并非没有文学文化上的意义,而如果从八十年代文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紧密的关系来看,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其实是在某一层面上回应并回答了“潘晓讨论”提出的问题:即在经历“文革”造成的理想信念幻灭后如何重塑青年主体形象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群(如五七作家群)有着不尽一致的看法,而那些普遍有着“红卫兵”经历的知青作家一代,也在努力通过他(她)们的笔墨,来为自己的青春作史,以思考自己一代人的出路;这些不尽一致的书写汇成了八十年代小说斑驳而又丰富的面貌,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就在于试图呈现出这种复杂的面貌来,为今天重新审视八十年代文学提供某种可能的路径和角度。
     在八十年代,青年叙述经历了一个由“叔叔讲述”到“我自己讲述”的演变过程,与此相伴随的,是青年主体性的重建和演变。在伤痕和反思写作中,因为与“红卫兵”的历史纠缠在一起,青年在整体上是作为被怀疑乃至被审判的角色出现。在改革叙述中,青年形象比较复杂,其既被怀疑,又为现代化所需要,这与改革所针对的对象不同有关:当改革指向混乱时,青年则被置于怀疑的位置;而当改革针对传统时,青年则可能为其所用了。知青小说则可以说是青年书写自身的一次群体实践,这一实践在寻根文学中仍有延续和深化。在被称为中国式现代派的小说创作中,青年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个人意识和叛逆姿态,但无疑又很迷惘,有所追求,但又不知所追求为何物;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作为历史“中间物”的角色。随后出现的新写实小说以及王朔的小说,十分鲜明地表现了这点。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为前言部分,由四小节组成。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在八十年代,随着“潘晓来信”以及“人生意义”大讨论的出现,“青年”作为一个文学/社会问题被提出,及其表征出的现代性特征;而事实上,“青年”范畴所表征的问题,其实也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西方的问题,因而可以说,其在中国的充分展开,也是中国的现代性的展开方式。
     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十年代小说写作中的主体性问题,以及显现出的代际差异现象。在八十年代,围绕青年叙事,客观上形成了被称之为“右派作家群”(或五七作家群)、知青作家群,以及回乡作家群的区别。对这三个写作群体而言,因其身份、地位以及经历的互异,在针对青年叙事的问题上,往往表现出彼此不太一致的情况。具体而言,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都曾参与被称为“寻根”的潮流,但在对“根”的指认,以及如何“寻”等的问题上,两派作家显然有其各自不同的理解。同样,对回乡作家和知青作家而言,其对城乡的想象,也不不可能一致。
     第三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三章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现实/历史纠缠下的文学叙事,青年形象的形塑及其变异,和以“青年”作为方法对八十年代小说潮流变迁的探讨,全面分析探讨八十年代小说所呈现出的“青年”问题。关于这一部分,充分体现在前面提到的论文主要内容中。
     第六章为结语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在经过八十年代前半期的文学实践,“青年”一代人的主体性已然建立后,在八十年代后期重新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的问题。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改革的纵深发展(及其呈现出的问题),青年认同的个人主义一脉被凸显出来;反讽的是,当个人主义话语被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后,不期然间恰恰为全球化在中国的登陆做了充分的准备:被解放出来的自由的个体存在,在全球化时代以一种新的多样性的面貌重新得到整合。青年认同在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日益表现出多样化和趋于分化的倾向。从这个角度看,九十年代初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实是在另一种语境和层面,重复并回应了八十年代初的那一场“人生意义”的讨论。
Taking the event of "Pan Xiao discuss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how to construct the images of the youth in the1980s' literature especially novel creations and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Although "Pan Xiao discussion" is a social event, it has also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literary culture. The novel creation in the1980s, to some extent, actually answers and responds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Pan Xiao discussion", given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1980s'literature and social practices. That is, how to rebuild the image of youth as social subject after the disillusionment of ideals and faith caused b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for this issue, people (such as the elderly authors) have relatively different opinions. Those "zhiqing authors"(or the educated youth authors) generally with an experience of joining the "Red Guards", however, exert to write a history through novel creation in honor of their youth and think over the futures of their generation. These different narrations composed the mottle and rich appearance of novels in the1980s. This thesis, therefore, aims to show the complex process and offer feasible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to retrospect1980s'literature at present.
     In the1980s, narratives about the youth transformed from the subject by "uncle's telling" to" our telling", and experienced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youth subjectivity. The youth in the "Scar Literature" and "Reflective Writing" were created as the images of being suspected and brought to trial, for they were twisted with the history of "Red Guards" movement. In the reform narration they emerged as very complex images, suspected for one thing and needed by the modernization for another, which was related to different objects of reforming. When the reform contended with the chaos caused b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youth were suspected, and when the reform struggled with the tradition, the youth were probably employed for promoting the reform.
     In some degree, the Novels on "zhiqing" may be considered as a group practice of the youth writing themselves, which was continued and deepened in "the Root seeking literature". And then in the so-called "Chinese Modernist Novels", the youth showed a distinctiv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rebellious attitude on the one hand, and seemed to be very confused on the other hand:they had their pursuits but did not know what they were, which, in some sense, determined the youth to be the "intermediate" role in the history. It has been obviously proved by the following novels called "the New Realism" and Wang Shuo's novel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chapter, actually a preface including four sections, mainly discusses that youth were raised as a literary or social problem and the modernity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in the event of "Pan Xiao discuss". In fact, the problem represented by the category of youth was also the one China and the west were both confronted with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nc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in China indi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ity.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 subjectivity in the1980s' novel crea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 In the1980s, there formed three groups of writers such as "Youpai Authors"、"Zhi Qing Authors"and "Huixiang Authors" about the youth narrative. These different groups had their different styles owing to different identities, statuses and experiences. Specifically, the "Youpai Authors" and "Zhi Qing Authors"had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root" identification and how to" find" it, although they had the similar'trend to "Root-seeking". Similarly, the "Zhi Qing Authors" couldn't agree with "Huixiang Authors" on the issue of the urban/rural area imagination.
     From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five,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the youth in the1980s'novels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narrative of literature in the entanglement between the real and the history, the way of imaging the youth and its variability, and the way to discuss the change of the movements in the1980s' novels taking youth as its methodology.
     The thesis comes to a conclusion in chapter six. I'd like to discuss the new challenge and problem after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youth. Since the late1980s, individualism in the youth identity was highlighte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ation. Ironically, it unexpectedly made full preparations for just the landing of globalization in China when the discourse of individualism got rid of the collective discourse or ideology discourse:the individual existence of freedom was integrated into a new diversity appearanc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t seemed to be diversification and tendency to differentiation for the Youth identity since the later1980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discussion on"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early1990's actually repeated itself in another context, and answered the discussion on "meaning of life" in the early1980s.
引文
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4《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8期。
    5《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6《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1参见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两本书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5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1997年。
    6参见杨庆祥:《“潘晓讨论”:社会问题与文学叙事——兼及“文学”与“社会”的历史性勾连》,《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
    1陈骏涛:《谁是花园街五号的主人——读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断想》,《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1阿甘本:《在游乐场——关于历史与游戏的反思》,《幼年与历史》,第67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1在当时,已有评论家敏锐地注意到这种重复:“白俄贵族康德拉季耶夫和他的儿子贝希科夫这两个人物在作品出现,作者是有深意存焉的。他们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我们在与花园街五号有关系的其他人身上不是也可以看到影像吗?……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循环往复的圆圈组成,已经逝去的事物和已经作古的人物,往往可以在后世的事物和人物身上留下自己的投影。李国文同志通过一些历史隐喻和人物之间的互相映衬,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刘梦溪: 《生活启示录》,《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1期.)
    1参见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第1-2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刘梦溪:《生活启示录——读<花园街五号>》,《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1期。
    1德勒兹:《感觉的逻辑》,第5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参见阿尔都塞:《读<资本论>》,第41—5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参见余华的《虚伪的作品》,作者社文中这样说道:“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现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于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2参见刘梦溪:《生活启示录——读<花园街五号》,《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1期。
    1参见福柯:《知识的考掘》,第133页——140页,(台湾)麦田出版,1993年。
    1转引自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1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参见《中国青年》杂志社编委会:《关于工人日报等单位反映“潘晓问题”的调查报告》,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297—30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中国青年》杂志社编委会:《关于工人日报等单位反映“潘晓问题”的调查报告》,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30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4参见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10-1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1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中国青年》杂志社编委会:《关于工人日报等单位反映“潘晓问题”的调查报告》,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30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1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2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4《中国青年》杂志社编委会:《关于工人日报等单位反映“潘晓问题”的调查报告》,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29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论文艺》,第4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1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70页,北京三联,2006年。
    3当时就有人写信指责潘晓的原型之一黄晓菊的种种缺点,如打姥姥和邻居吵过架等等,显然这是把生活原型视为文学典型,而混淆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参见彭明榜:《“潘晓讨论”始末》,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第2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诚石:《“窄”是“宽”的前奏——致潘晓同志》,《中国青年》,1980年第6期。
    2方冀生:《我们在关注着讨论的命运》,
    3旷洋、郑宁:《我们社会中的人怎样被“模式化”了》,《中国青年》,1980年第9期。
    4胡昆明:《弊病安在?》,《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1刘英:《回顾与“看透”》,《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2鲁毅:《和潘晓交个朋友》,《中国青年》,1980年第9期。
    3何乐为:《无须如此充“硬汉”——答赵林同志》,《中国青年》,1980年第10期。
    4柳松:《关于潘晓的两个命题》,《中国青年》,1980年第10期。
    5《中国青年》杂志编者:《写给青年朋友》,《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
    6旷洋、郑宁:《我们社会中的人怎样被“模式化”了》,《中国青年》,1980年第9期。
    1李翠华:《痛苦与希望》,《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
    2刘英:《回顾与“看透”》,《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3旷洋、郑宁:《我们社会中的人怎样被“模式化”了》,《中国青年》,1980年第9期。
    4桂钢:《谢谢你的启示》,《中国青年》,1980年第10期。
    5杨文杰:《驯服野牛的哲学》,《中国青年》,1980年第11期。
    6柳松:《关于潘晓的两个命题》,《中国青年》,1980年第10期。
    7李宝善:《感受到了时代的春风》,《中国青年》,1980年第9期。
    1何乐为:《无须如此充“硬汉”》,《中国青年》,1980年第10期。
    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刘英:《回顾与“看透”》,《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4参见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社会的变迁》,第213—23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德国]瓦尔特.霍恩斯泰因等:《青年研究——人们了解青年吗?》,瓦尔特.霍恩斯泰因等著《命运与机遇》,第12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
    2[德国]瓦尔特.霍恩斯泰因等:《青年研究——人们了解青年吗?》,瓦尔特.霍恩斯泰因等著《命运与机遇》,第13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
    1刘英:《回顾与“看透”》,《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2杨文杰:《驯服野牛的哲学》,《中国青年》,1980年第11期。
    3杨文杰:《驯服野牛的哲学》,《中国青年》,1980年第11期。
    1参见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第1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另参见《<进化和退化>小引》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从“中国人将来的运命”的角度寄希望于青年人:“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倘这事能为现在和将来的青年所记忆,那么,这书所得的酬报,也就非常之大了”,《鲁迅全集》(第4卷),第25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参见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冯友兰:《论青年节》)(民国二十八年八月),《三松堂全集》(第五卷),第34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参见《文学评论》,第71页,2011年第1期。
    2参见《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8期。
    3参见《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4参见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126--1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参见李泽厚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李洋厚:《中国思想史论》,第823—866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2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洋东选集》(第二卷),第56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3而建国后的文化实践也证明,在文化的等级中,传统文化(包括古代文学在内)显然是屈居“新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之后的。当时有所谓“厚今薄古”之说,这一倾向,还表现为一种用当今的标准(如“人民性”)和规范(如“革命现实主义”)重写古代文学的诉求,这在茅盾的《夜读偶记》中也有明显的体现。而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既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中国的古典文艺……一定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研究,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史料·索引卷一》,第70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4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第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这一概念借鉴自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9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6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2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本雅明:《本雅1明论教育》,第10—11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2参见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本雅明《讲故事的人》,《启迪》,第118页,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4参见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其中有言:“这种防范震惊的功能在于它能指出某个事变在意识中的确切时间,代价则是丧失意识的完整性;这或是便是它的成就。这是理智的一个最高成就:它能把事变转化为一个曾经体验过的瞬间。”(《启迪》,第175页,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1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启迪》,第190—191页,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2 Gill, Jones youth:key concepts,Polity Press,2009,p2.
    3另参见程光炜的《80年代与“十七年”的关系》,程光炜:《当代文学的“历史化”》,第54—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参见弓长:《敌我关系不同颠倒——斥“老干部=民主派=走资派”的反动谬论》,《成都体育学院选刊》1977年第3期:云南省委党校大批判组:《“三段论公式”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理论》,《思想战线》,1977年第1期。等。
    2参见《永保革命青春——从<红岩>中学习些什么》,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
    1皮亚杰:《结构主义》,第59页,商务印书馆,2009年。
    2有论者曾用“作为角色的青年”和“作为社会类别的青年”来区分青年(参见陈映芳的《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受其启发,本文从结构和功能亮方面探讨青年的身份问题。
    3蔡翔:《革命/叙述》,第1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关于这一概念,可以参见陈映芳的《“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之“第三编:‘革命青年’(1949—1976)”,第163页—21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参见黄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2传统与经验之间,其实有某种内在的关联处。“传统,按照通常的理解,指的是通过实践或者口耳相传之辞把某物一代一代地传递或者流传下去的行为,它也指那个被传递之物,无论其为学说、实践还是信仰。”(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第180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换言之,传统往往就意味着经验的传承。但在现代社会,经验已越来越变得可疑,此时,传统连同其传递者和承担者,必然也随之而变得可疑。
    3“水恒的青春”这一范畴,受启发于彼得·奥斯本在《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一书中提出的“永恒的现在”,“这个永恒的现在抹煞了过去的基础的过去性,并且把将来的彻底将来性当作尚未确定的东西消除掉。”(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第213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在这里,所谓“永恒的现在”,其实就是针对过去和将来的某种协调,其通过把“永恒的”和“现在”偶合在一起,既吸收了“过去”的“永恒的”一面,又“消除”了“将来”的未知和冒险的一面,而这,其实也就是现代性所固有的矛盾——短暂和永恒——的协调,从这个角度看,“永恒的现在”其实可以置换成“永恒的青 春”。
    1参见1980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青年》杂志,该杂志因刊发“潘晓来信”而引起轩然大波,遂导致持续而广泛的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来稿来信六万多件。
    1参见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封底,北京三联,2006年。
    1毛洋东曾多次表达过这种担忧,“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谨防这种情况。……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之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76—1377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版。
    2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不言而喻,理性为了这一意图、即为了只是设想对物的那种必然的通盘规定,并不会去顶设这样一个符合这一理想的存在者的实存,而只会预设它的理念,以便从通盘规定的一个无条件的总体性推导出那有条件的规定、即对受限制的东西的规定。所以这个理想对于后面这种规定来说是一切物的蓝本,一切物全部都是作为不完善的摹本从它那里取来自己的可能性的材料,同时一切物都或多或少地接近于这蓝本,但却任何时候离达到它都还差得无限远。”(《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第462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参见齐泽克对作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之“货币”的分析:“货币不是由经验的、物质的材料制成的,而是由崇高的物质制成的,是由其他‘不可毁灭和不可改变的’、能够超越物理客体腐坏的形体制成的。这种货币形体……可以经受一切磨难,并以自身的纯洁美丽死里逃生。这种‘躯体之内的躯体’的非物质性 的肉体性,为我们提供了崇高客体的精确意义”。(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2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所谓“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寿无疆”,以及针对毛泽东的偶像崇拜和对权威的颠覆的奇怪的结合,等等。
    2对于男性青年而言,这一引导者无疑是中老年父亲形象,而对于女性青年而言,这一引导者则常常又变为男性形象了。而实际上,这一男性形象,常常也是被作为“父亲”之名被呈现的。如《青春之歌》中的江华(虽然江华成为了林道静的丈夫)之于林道静,《淡淡的晨雾》中荆原之于梅玫,《彩虹坪》中的钟波之于吕芹,等等。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第851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李洋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多次把“急进的青年”(或“急切追求实效的当时青年”、“性急的年轻人”)同“救亡”放在一起讨论。如“如何解决这么多的一大推社会问题,性急的年轻人一般很难满足于‘多研究些问题’——进行阶级斗争便自然地成为了更富有吸引力的方向。形势比人强,尽管杜威、罗素来华讲演,也轰动一时,但急进的青年却更多地接受了那点非常简单幼稚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组成或加入了共产党,一批批地走向了工厂、矿山和农村,进行‘阶级斗争’。”(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第845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2这种矛盾的位置,用毛泽东对“知识青年”的表述就是:“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实行和工农的结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66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换言之,就是,既要接受的工农的教育,又要“唤起民众”(主要农民),教育农民。
    3参见陈映芳的《“青年”与中国社会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参见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第35页,第44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5参见张颐武的《新新中国的形象》,第10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1曼海姆:《曼海姆精粹》,第7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代位置”和“代实体”或“现实代”是曼海姆分析代问题时的两个不同的范畴,所谓“代位置”就是“只涉及一种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许会具体化,或被压制,或包含与其他社会力量中,并以修正过的形式来表现自己。”(70页)“现实代”则“仅指用来表示在代地成员之间的实际联系,这种联系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共同受到动态变迁过程的社会和知性表征的影响。”(第71页,曼海姆:《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曼海姆:《曼海姆精粹》,第7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参见何言宏:《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第三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季红真:《历史的命运与时代抉择中的艺术嬗变——论<寻根文学>的发生及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89 年第1期,第2期。
    1参见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等。
    2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从植根十“文化岩层”谈起》,《作家》,1986年第1期。
    3参见韩少功:《文学的“根”》,韩少功著:《在后台的后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4参见季红真:《历史的命运与时代抉择中的艺术嬗变——论<寻根文学>的发生及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1期,第2期。
    5尹昌龙:《一九八五:延仲与转折》,第37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6佛克马和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第12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威廉斯:《关键词》,第462页,三联书店,2005年。
    2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第2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郭小冬也注意到青年作家(主要是知青作家)和中年作家(主要是那些右派作家)们在“寻根”上的不同,中年作家们“他们深知中国农村,同时也取得中国城市的生活质感——文化意识,所以他们无须提什么口号,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文化的。青年作家……他们对乡村生活、文化是知之不多的。他们具有的,可能是可称之为‘知青文化’的东西。”(《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第329页,花城出版社,2005年)
    1参见程光炜:《如何现代?怎样寻根?》,《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第35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参见贺桂梅的《“新启蒙”知识档案》,第208—2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程光炜在谈到八十年代文学对“经典的颠覆与再建”这一现象时,指出:“‘去中心’的背后,是对新的文学中心的渴求;反权威的同时,是对单一化文学观念和立场的坚持。”参见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第22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曹文轩曾对文学寻根表现出“文化复古”的倾向表示担忧。参见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247—254页,作家出版社,2003年。应该说,知青一脉的寻根作家写作,虽然表现出“远离现代”的倾向,但并不反现代,因而也并不是真的“文化复古”。而如果说有的,这种倾向更多表现在部分右派作家的文化寻根中。这一问题十分复杂,心具体分析。
    3韩少功:《文学的根》,《在后台的后台》,第27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第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曾锦清:《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形象》,《文汇报》,1982年10月7日。
    1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贾平凹,他不断宣称:“我是农民”。参见贾平凹:《我是农民》,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
    1莫言、杨扬《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对话),《莫言研究资料》,第1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2贾平凹:《我是农民》,第25—26页,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
    1罗雪莹著:《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93)》,第143页,学苑出版社,2008年。
    2这种现代化的农村景观的想象,充分体现在毛洋东的“农村工业化”构想中。这种构想中的“乌托邦成分”,在莫里斯·迈斯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一书中有充分的分析;参见该书第22—6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在莫里斯·迈斯纳写的另一本书中,作者这样说道:“农村工业化计划是毛泽东为实现农村地方社会经济自给、缩小城乡差别而制定的宏伟汁划中的一部分(也许足最成功地部分)。到毛泽东时代结束时,农村工业化计划已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成就”。(《毛洋东的中国及后毛洋东的中国》,第47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另参见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通过小说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当时是从“很快能在戈壁滩上建立‘小上海’、‘小江’”的现代化想象来动员上海青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38页,1987年)。
    3.参见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第31—3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1参见陈俊涛:《谈高加林形象的现实主义深度》,《作品与争鸣》,1983年第2期。
    1参见迈斯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第22—6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参见北京大学中文系徐刚的博士学位论文:《1950至197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城市叙述》,2011年。
    3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第60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已有研究者注意到贾平凹的《商周》的“反现代的现代性”取向的一面:“贾平凹的《商周》曾经无意地写到了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对逆交流关系:就在照川坪的青年人迫不及待地从刚刚凿通的公路骑自行车赶去县城看新鲜世事的同时,省城的美术工作者却来到他们的出生地寻觅到了可以使现代艺术从中汲取智慧清泉的民间意识。一方面,商周世界正在努力向外面的现代世界寻找自己的前景,另一方面,现代世界也从它业已超越的传统世界中重新发现了可资充实自己文化创造活力的东西”。(李振声:《商周:贾平凹的小说世界》,《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另外,陈仲庚谈到以贾平凹等为代表的寻根小说时,也认为,这是一种“以对优秀传统的弘扬来体现‘现代性’的完整性,这仍是对世界‘现代性’潮流的认同。”(陈仲庚:《现代性的别处:乡士与寻根》,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第200页,云南人民出版,2003年。
    2参见李洁非:《现代性城市与文学的现代性转型》,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第43页,云南人民出版,2003年。
    1对这一“精神返乡”,也应区别对待。对于张炜和张承志而言,“虽然受到都市诱惑,但他们自身对都市的抵抗使他们在坚守乡村写作中获得自信,他们的痛苦也成为一种坚守的资源和对都市宣战的优势。可是对于那些试图把握直接生存的城市生活,却由于深厚的乡土经验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游离于都市与乡土的分裂式夹缝里,他们被割断了与乡土的直接关联,却又无力与城市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这也许是大多数出生于乡村的作家或在血缘上与乡村亲密的作家在现实与文学中的一个共同经验。”(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第310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贾平凹和莫言等显然属于后者。
    1宋遂良:《诗化的深化了的愤怒——评<秋天的愤怒>》,《当代》,1985年第6期。
    2曹锦清:《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形象——谈<人生>中的高加林》,《文汇报》,1982年,10月7日。
    3当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加入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时,其实已不期然地加以到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当中去了。
    4参见安本·实的《路遥文学中的关键词:交叉地带》等,《路遥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1“意识形态圆圈”这一范畴借鉴自阿尔都塞,参见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第4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参见莫应丰《谈彭其形象的塑造——给黎之同志的复信》,《新时期获奖小说创作经验谈》,第49—5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参见竹林的《生活的路.后记》,第324—32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1知识分子自我思想改造的完成大致分来三方面,即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的教育下、通过和工农兵相结合并在他们的教育下。参见拙作:《如何想象,怎样叙述?》,《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
    1参见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第26页,2005年。
    1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8页。
    1可参照洪子诚的《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第三章第三节《虚构英雄以回避自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第115页。
    2黄子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39页,第240页。
    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77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第5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
    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8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关于日常生活的焦虑及其现代性》,第226页,第229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77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参见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79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参见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第54—7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第128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1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学作为集体记忆的媒介》,《文化记忆理论读本》,第2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参见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第41—51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参见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第67—74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1对十第二类而言,虽然也有一个精神返乡的结构,但对于知青主人公却不是现实中的成功者,也并没有在现实中建立自己的位置,故而他们返乡只是为了重建生活的目标,而对于第四类而言,生活的目标虽没有得以重建,但无疑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回到过去只是为了给现实提供某种补充,因为现实对于他们 而言,是某种缺失,他们需要这种过去来弥补这种缺失。
    1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第1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这一取向,决定了不能仅仅从疗救的作用上去理解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虽然对记忆的美化功能表示困惑:“在遥远的世界里,我们遭受了令我们无法忘却的苦难,然而,对某些人来说,这个遥远的世界却仍然散发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这些人历经磨难,幸存了下来,他们似乎认为,他们自己最美好岁月都驻留在了那个艰难时世里,他们希望重温这段逝去的时光”(《论集体记忆》,第8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但他仍从“昨日社会里最痛苦的方面已然被忘却了”这一角度去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沉思冥想的记忆或像梦一样的记忆,可以帮助我们逃离社会。”(第87页)因为显然,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总要面对现实,而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永远逃离社会。这就决定了“记忆”的疗救功能只是一种缓冲和转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这在晓剑和严亭亭的《一代人的情歌》和梁晓声的《雪城》(下)等小说中有明显表现。
    2理查德·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第12页,第1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986年9月以小说集《生命的图腾》的形式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2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1参见王又平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22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杨晓帆:《知青小说如何“寻根”——<棋工>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南方文坛》,2010年第6期。
    1参见阿尔都塞:《读<资本论>》,第14—1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参见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一、二章,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3见李庆西1993年写给宋寅圣的信。另见《“寻根文学”再思考》(2009年),《当代文学60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4参见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第3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参见马国川编著:《我与八十年代》,第209—211页,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1参见李庆西1993年写给宋寅圣的信,《当代文学60年》,第148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1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2郑万隆:《我的根》,郑万隆:《生命的图腾·代后记》,第310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3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1参见《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精选集》,第379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1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的苦难叙事》,《审美的激变》,第226页,作家出版社,2009年。
    2陈晓明也曾指出:“伤痕不再是伤痛,它足痊愈之后的证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不证明伤痛,而是证明对伤痛的忍耐以及始终超越伤痛的意志。”(第12页,《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3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罗伊尔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页。
    4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1从维熙:《文学的梦》,《花城》,1983年,第2期。
    1秦晓鹰:《苦难与风流》,金大陆编:《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第305—30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杰姆逊:《论阐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象征行为》,《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第17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杰姆逊:《论阐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象征行为》,《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第20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杰姆逊:《论阐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象征行为》,《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第19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共有符码”出自杰姆逊:《论阐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象征行为》,《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第20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这从伤痕写作前后的人性论、人道主义论争可以看出,而事实上,伤痕写作也以对“人”和“人性”的塑造参与了这一场论争。
    1参见Gill, Jones:《youth:key concepts》.Polity Press,2009, P3。
    2参见Gill, Jones:《youth:key concepts》.Polity Press,2009, P59。
    1参见Gill, Jones:《youth:key concepts》.Polity Press,2009, P2。“青春(youthfulness)因此意味着如力量、美丽、理想主义和活力等诸多品质,这些品质也常常被年龄大些的群体视为值得拥有的而贪婪的,但是另一方面,青春又同缺乏经验、不明智、头脑发热,试验、天真、以及不成熟和没有辨别能力等许多内在的特征联系在一起”。
    1刘心武:《心中升起了使命感》,《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作品集》,第62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2刘心武:《<班主任>后记》,《班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
    3另外,刘心武等作家在当时还写过一些指导青年的应用文体,参见刘心武等著的《恋爱 婚姻 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和王安忆等著的《扬起理想的风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4邓友梅:《不可忽视的责任》,《一儿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作品集》,第630页、63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茹志鹃:《<草原上的小路>的创作及其他——在短篇小说创作学习班上的讲话》,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第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1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序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第175页,上海三联,2002年。
    1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第10-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参见作者的创作谈《同父老乡亲们共呼吸——写<乡场上>的一点体会》,其中有这样的表述:“为了使人民相信我说的是真的,我就原原本本地,把生产关系的改革怎样促进r生产力的发展,怎么促进了人的面貌的改变,据实写下来。”彭华生等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第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参见李杨的《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76-294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参见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第12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参见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85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参见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第15—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第1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参见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第1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关于改革叙述与“青年”的发现的相关论述,还可参见杨庆祥的《“潘晓讨论”:社会问题与文学叙事》一文,《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
    1这里受到曼海姆关于“现实代”和“代位置”的区分的启发。“青年的构成”类似于“代位置”,“他们具有相同的位置,因此也存在着被卷入社会变迁漩涡的潜在的可能性”(卡尔·曼海姆:《曼海姆精粹》,第7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但这些青年并未意识到他们作为一代人的自我意识,因此他们并不能成为青年一代的代言人,即“青年的代言人”。或者还可以说,他们构成青年的主体,但不具备青年的主体性。
    1本雅明:《启迪》,第99页,第110页,第112页,北京三联书店,
    1赵园在《地之子》一书中,曾这样说道:“无论取何种‘代‘的划分,你都得承认,与知青一代共存于同一时空的任何其他‘代’,不曾拥有如此众多且代意识强烈、自觉为一代人立言的文学作者,不曾拥有如此严整、生机勃勃,以其创作影响、规定了一个时期文学面貌的作家队伍。”(第19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王安忆:《说说<69届初中生>(代自序)》,《69届初中生》,序1页,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1卢卡奇:《小说理论》,《卢卡奇早期文选》,第34页,第2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复调性》,《巴赫金全集》,第4卷,第41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1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165—16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韩少功:历史中的识圆行方》,马国川:《我与八十年代》,第208页,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2参见《韩少功:历史中的识圆行方》,马国川:《我与八十年代》,第208页,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3《文学传统的现代再生》,韩少功:《在后台的后台》,第33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王又平:《浪漫的叩问:兼论“寻根”小说》,《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22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即使是郭小冬这样有过“知青”出身的研究者,也这样认为:“这个口号提出之后,在实践上与解释上都发生了偏差”,“一些青年作家的所谓文化小说其实并无多少文化意蕴,而仅仅是一个似是文化的外壳,负载着作家本人贫乏得可以的文化知识。力求古些,怪些,原始些或者离奇些,粗蛮些,这是对寻根文学的误解。这些现象绝非是个别的。”(郭小冬:《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第327页,第328页,花城出版社,2005年。)
    1李杭育:《“文化”的尴尬》,《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
    2参见郑万隆:《我的根》,郑万隆:《生命的图腾·代后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3李庆西:《他在寻找什么?——关于韩少功的论文提纲》(1986年),《文学的当代性》,第1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1《说<爸爸爸>》,《文学的当代性》,第1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1《韩少功:历史中的识圆行方》,马国川:《我与八十年代》,第210页,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2《韩少功:历史中的识圆行方》,马国川:《我与八十年代》,第209-10页,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1韩少功:《文学传统的现代再生》,《在后台的后台》,第33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郑义:《向往自由——代跋》,郑义:《远村》(小说集),第48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第70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程德培:《“葛川江风光”——李杭育作品印象》,《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6期。
    1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14页,第15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2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5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
    1卢卡奇:《小说理论》(The Theory of the Novel),p47, The Mit Press,1971.
    1李陀、乌热尔图:《创作通信》,《人民文学》,1984年第3期。
    1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第94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第95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1旷新年:《告别“伤痕文学”》,《写在当代文学边上》,第16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第1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姚文元:《从阿Q到梁生宝——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中国农民的历史道路》,《上海文学》,1961年第1期。另见另见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38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参见严家炎:《关于梁生宝的形象》,《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
    3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另见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46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另见洪了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46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另见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47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姚文元:《从阿Q到梁生宝——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中国农民的历史道路》,《上海文学》,1961年第1期。另见另见洪了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3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王蒙:《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5月8日。
    2李希凡《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文汇报》,1957年2月9日。另见另见洪了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第1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第1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参见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第1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2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Gill,Jones:《youth:key concepts》, 第2页,Polity Press,2009.
    1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第19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第107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第111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第173页,第174-175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第175,第176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 Gill, Jones:youth:key concepts,Polity Press,2009, p2.
    1参见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第2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第5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刘志武:《文学应是生活、时代的一面镜子——评小说<乔厂长任记>》,《天津日报》,1979年10月5日。
    2肯定者多用“当前”“四化建设新时期”(冯牧)等语,参见敏:《对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的反应》,《文艺研究动态》,1979年,第19期;参见彭少峰:《乔光朴——新时期的英雄形象》,《新港》,1979年第12期。
    3见敏:《对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的反心》,《文艺研究动态》,1979年,第19期。
    1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这里需要区分主体和主体性这两个范畴。
    1曹书文选评:《月亮的背面一定很冷——改革小说》,第155—15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另参见董之林的《热风时节》,其在分析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中南姗和李淮平的爱情悲剧时指出,“他们的爱情悲剧也像一个寓言:有李淮平‘红卫兵’经历的人,注定与南姗所象征的文明生活失之交臂。”(《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1949—1966)》(下),第94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这段话,正好可以作为本文论点的佐证,即“红卫兵”出身对知青一代,并非可有可无,而毋宁说其像幽灵一样总是在不经意间影响主人公的一生,任你如何挣脱都是枉然,惟一的办法或许就是直面它,并试图从对其“前史”的叙述中以达到自我的救赎。
    1许子东在谈到“红卫兵——知青”一代拒绝忏悔时,指出“因为主人公对往事既于心不安又不甘心忏悔,所以反反复复作事后辩解,努力以浪漫的抒情消除内心的(甚至是无意识的)犯罪感。……‘红卫兵经验’的文学叙述,怎么样也摆脱不了对自己在文革中角色的严肃困惑。……‘解脱’的方式可是是情节上设计对红卫兵的不公正审判,从而引起读者以及自己的同情,然后减轻乃至消除主人公的罪责(《重逢》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解脱’的方式也可以是在重新叙述中自我辩解。”(《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骗文革小说》,第221页,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从这个角度看,知青一代投身“四化”的想象,也是一种“解脱”的方式。
    2董之林:《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1949—1966)》(下),第9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3“红卫兵——知青”这一范畴,借鉴于许子东的《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一书,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4参见1980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青年》杂志,该杂志因刊发“潘晓来信”而引起轩然大波,遂导致持续而广泛的关十“人生意义”的大讨论,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来稿来信六万多件。
    1参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第584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他把怀疑论比作休息地,“怀疑论是人类理性的一个休息地,……但却不是它长期逗留的住地”。(第584贝)另参见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第132—154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在黑格尔那里,怀疑主义是达到自我意识的必要途径,但又是自我意识最后所要扬弃的对象。
    1参见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其中有一段这样说:“‘伤痕文学’在反‘文革’的历史重述中确认了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的革命本质,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永不屈服的崇高信念等等,现在,重返现实的老十部和知识分子群体,理所当然成为现实的主体,他们是中国经济改革、实现现代化的开拓者和时代英雄。”(第44-4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2参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211—212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在这里,康德举了一个正派人士,为了自己的“正直的决心”,不屈从于权势和威胁从而遭致苦难的例了,进而他指出:“它(指的是“德性”——引注)在苦难中才最庄严地表现出来”(第212页)。
    1廖炳惠编《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第12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本尼特等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第12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参见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2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不言而喻,理性为了这一意图、即为了只是设想对物的那种必然的通盘规定,并小会去预设这样一个符合这一理想的存在者的实存,而只会预设它的理念,以便从通盘规定的一个无条件的总体性推导出那有条件的规定、即对受限制的东西的规定。所以这个理想对于后面这种规定来说是一切物的蓝本,一切物全部都是作为不完善的摹本从它那里取来自己的可能性的材料,]同时一切物都或多或少地接近于这蓝本,但却任何时候离达到它都还差得无限远。”(《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第462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参见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2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贺桂梅这样分析道:“大致可以说,将‘文革’定性为‘封建主义’,与将‘新时期’的主题确定为‘现代化’,这两者应当是同时的。如果可以做一个比较大胆的结论,那么应当说有关‘文革’的‘封建主义’定性,以及由此延仲出来的关于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与‘现代化’话语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第240页)另参见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汪晖指出:“在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反思是在‘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新启蒙’在传统/现代的二分法中进行自我理解,从而忽略了现代国家体制、政党政治、工业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专制和不平等主要是一种·现代,现象。”(第57页,《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可以说,80年代的“现代化意识形态”,正是在把“文革”视为“他者”——“封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李泽厚:《我和八十年代》,参见马国川著《我与八十年代》(访谈录),第65页,北京三联,2011年。
    1尹昌龙:《一九八五:延仲与转折》,第37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3见《作家》,1985年第4期。
    4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从植根于“文化岩层”说起》,《作家》,1986年第1期。
    1韩少功:《留给“茅草地”的思索》,《在后台的后台》,第24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郑万隆:《我的“发现”》,《中青年作家谈创作》,第463-465页。
    3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化所具有的阐释力才真正显示出来,要么就像“魔幻现实主义”这样制造出一新 的“现实主义”范畴。而事实上,当时也的确有评论家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对某些“寻根小说”进行归类,参见参见吴亮等编:《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1福柯:《知识的考掘》,第125页,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2参见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序言第11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3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导言第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刘梦溪:《文化意识的觉醒》,《文艺报》,1985年9月21日,第3版。
    1郑万隆:《我的根》,郑万隆:《生命的图腾·代后记》,第314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2韩少功:《文学的“根”》,《在后台的后台》,第27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3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4甘阳:《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第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参见王又平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一章《浪漫的叩问——兼论“寻根”小说》,第1页—122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在这本专著中,王又平从“浪漫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寻根小说,把它视为“看似反拨的顺心”。另参见秀红真的《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一文,该文也把“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作为“文化寻根”之理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参见徐俊西:《略论新时期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发展》,潘旭澜、王锦园主编:《十年文学潮流》,第36—4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即使是在《启蒙和救亡的双重变奏》这一长文中,李洋厚并没有要全盘否定“传统”之意,但如果从他“理解传统亦即理解自身”的逻辑来看,他之重新评价传统,其实是想通过清理当前实践中“复活”的“封建传统”。在他这里,“传统”很多时候是等同于“封建主义”的。参见李泽厚的《中国思想史论》(下册),第823页—第866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4《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第2期。
    1钱念孙:《文学之“根”的多向展开和寻“根”眼光的扩大》,《文艺报》,1985年11月9日,第3版。
    2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作家》,1986年第1期。
    3古华:《从古老文化到文学的“根”》,《作家》,1986年第2期。
    1在季红真那篇著名的《文明愚昧的冲突》中,虽然是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但是其实是在“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比的角度立论的,因而“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化的冲突,进而就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了。参见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第150—151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2周政保:《小说创作的新趋势——民族文化意识的强化》,《文艺报》,1985年8月10日,第3版。
    3甘阳:《八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五题》,《古今中西之争》,第26页,北京三联2006年。
    4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作家》,1986年第1期。
    5韩少功:《文学的根》,《在后台的后台》,第27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19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参见韩少功:《东方的寻找和重造》(1986年),《在后台的后台》,第279-28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1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4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作家》,1986年第1期。
    1韩少功:《文学的根》,《在后台的后台》,第27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李杭育:《“文化”的尴尬》,《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
    3郑万隆:《我的根》,郑万隆:《生命的图腾·代后记》,第311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4《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文学的当代性》,第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1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2季红真:《历史的使命与时代抉择中的艺术嬗变——论<寻根文学>的发生与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1期,第2期。
    3参见杨晓帆:《知青小说如何“寻根”——<棋王>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南方文坛》,2010年第6期。
    1当时老作家严文井虽然也写了一篇《我是不是个上了年纪的丙崽?——致韩少功》(《文艺报》,1985年8月24日,第2版),但这篇文章并没有参与当时关于文学“寻根”问题的讨论,而主要是从读者和批评者的角度谈论韩少功的《爸爸爸》《蓝盖子》和《归去来》。
    1时隔多年后,在谈到《你别无选择》时,刘索拉坦言:“在国内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我是现代派作家,幸亏我自己没接这个茬儿,否则出国一看,我哪懂文学呀?……还有我那时以为摇滚乐是反叛,写了那么多摇滚乐,到了英国,电视台采访时问我:我们英国人都不玩儿摇滚乐了,因为它不过是娱乐音乐,你怎么还拿摇滚乐当文化?他们当时真可怜……”(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第381-382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不论现代派或摇滚乐,是否真的“反叛”文化,但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了眼中,无疑使作为“反叛”的文化代表来接受的。换言之,他们是把这些作为他们反叛的语言和符号的。
    2参见陈墨的《由<鬈毛>谈到“多余的人”》和车冠光的《“多余人”的中国型及其评价》,《小城之恋》(新时期争鸣作品从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3在《无主题变奏》中有一段小说叙述者“我”的告白:“要说起老三届确实和我们不一样。我觉得我们刚好在两代人中间,是既有古人又有来者。”从这叙述可以看出,叙述者“我”是比“老三届”要更年轻的一代青年。
    1参见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第37—58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第51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3雷达:《论<鬈毛>——关于当代青年精神的一个侧面的剖视》,《小说评论》,第5期。
    1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第3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陈墨:《由<鬈毛>谈到“多余的人”》,《小城之恋》(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第97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3张兴劲:《“鬈毛”启示录——读陈建功中篇小说新作》,《文艺评论》,1986年第6期。
    4黎萌:《追求型“多余者”形象与变革的现实》,《浙江学刊》,1987年第6期。
    5雷达《论<鬈毛>——关于当代青年精神的一个侧面的剖视》,《小说评论》,第5期。
    6刘晓波:《一种新的审美思潮——从徐星、陈村、刘索拉的三部作品谈起》,《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
    1张兴劲:《“鬈毛”启示录——读陈建功中篇小说新作》,《文艺评论》,1986年第6期。
    2黎萌:《追求型“多余者”形象与变革的现实》,《浙江学刊》,1987年第6期。
    3雷达《论<鬈毛>——关于当代青年精神的一个侧面的剖视》,《小说评论》,第5期。
    4魏威:《如何反映当代青年的性格——评中篇新作<你别无选择>》,《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新时期争鸣作品从书),第300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
    5何新:《当代文学中的荒谬感与多余者——读<无主题变奏曲>》,《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新时期争鸣作品从书),第335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
    1刘晓波:《一种新的审美思潮——从徐星、陈村、刘索拉的三部作品谈起》,《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
    1另参见张永杰、程远忠的《第四代人》。其中这样描述“第四代人”:“无疑,过去时代的眼光不再适合他们的口味,第三代人对历史的无情批判,至少使他们觉得过去的眼光有些可疑。他们挖空心思想去找到一个观察我们这个社会的新眼光,试图确定一种新的参照系。”(第117页,东方出版社,1988年。)“后文革一代”某种程度上就是这里所说的“第四代人”。因为,据作者看来,“第三代人”其实就是知青一代,“后文革一代”以此类推自然就接近于“第四代”了。
    1车冠光:《“多余人”的中国型及其评价》,第104页,《小城之恋》(新时期争鸣作品从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1在小说《一点正经都没有》中,也多次调侃“现代派”,并且.借叙述者“我”之口,说到“别无选择”之类的话。小说开头有一段“我”和妻子的对话“‘那就当做家吧。’安佳平静地望着我,‘既然他什么也干不了又不甘于混同于一般老百姓。’‘也只好这样了。’我赞同道,‘看来确实别无选择。’”(第75页—76页,《王朔谐趣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1年。
    2曾镇南:《在罪与罚中显示社会心理的深度——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兼谈法制文学的深化》,第332页,《贞女》(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
    3曾镇南:《在罪与罚中显示社会心理的深度——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兼谈法制文学的深化》,第332页,《贞女》(新时期争鸣作品从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
    1这与王朔的经商的经历有关,他曾这样说道:“虽然我经商没成功,但经商的经历给我留下一个经验,使我养成了一种商人的眼光。”(《我是王朔》,第20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1参见车冠先:《“多余人”的中国型及其评价》,作者尖锐地指出:“他们既吃不了苦,也不愿去吃苦。甭说象勾践那样去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了,就让鬈毛去关照老剃头匠,他就觉得屈辱了!一点架子都放不下,还指望有大的出息吗?所以,除了空谈、除了牢骚、除了愤懑之外,鬈毛一无所能,只好还是回到那个不愿回去的地方。”(第103页,《小城之恋》(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2车冠先:《“多余人”的中国型及其评价》,第103页,《小城之恋》(新时期争鸣作品从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1参见邵燕君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畅销书”的生产模式分析》,《小说评论》,2003年第l期。
    2这从马一夫等主编的《路遥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李建军编的《路遥十五年祭》(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申晓主编的《守望路遥》(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石天强的《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路遥的文学实践及其文化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阎慧玲的《路遥的小说世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和梁颖的《三个人的文学风景——多维视镜下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比较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等等这些著作中就可以看出。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10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参见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第10页,《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10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雷达:《诗与史的恢弘画卷——评<平凡的世界>》,《求是》,1990年第4期。
    5参见王一川:《中国晚熟现实主义的三元融合及其意义——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期。
    6参见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第20页,《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7李永健:《<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缺憾与路遥的巨著情结》,雷达主编:《路遥研究资料》,第368页,山东文艺,2006年。
    1路遥:《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第376页,《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另参见参见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第17页,《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小说一开始就这样叙述道:“一九六七年,西北黄土高原这个山区县份和全中国任何地方一样,文化大革命么得暴风雨摇撼着整个社会。”《路遥文集》(第一卷),第45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参见高歌:《困难的日子里——上大学前的路遥》,马一夫等主编《路遥纪念集》,第57—6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1参见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第24-25页,《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程光炜先生在《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一文中把“1949-1959年间”这一时段出生的建国后一代作为一代人来指称,依此来看,出生于这一时段末尾之1959年的孙少平,既可以看成这一代人,也可以看成是这之后的一代,因此,关键就在十其成长的环境和作者/叙述者的叙述态度了。
    1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286—287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
    1路遥:《作者小传》,《延河》,1983年第1期。转引自王愚:《路遥论》,《当代作家论》,第512页,作家出版社,1986年。
    2程光炜:《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1参见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第17页,《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8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9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参见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9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参见黄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3参见安本·实的《路遥文学中的关键词:交叉地带》等,《路遥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4 Manfred B,.Steger:《全球化面面观》,第11页,译林出版社,2009年。
    1“意识形态圆圈”这一范畴借鉴自阿尔都塞,参见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第4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韩少功的《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和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从植根于“文化岩层”说起》(《作家》,1986年第1期)。而在郑万隆的《我的根》中则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其他寻根文本。
    3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精选集》,第378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4发表于《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5发表于《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1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精选集》,第309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2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77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精选集》,第310,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2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精选集》,第379,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3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精选集》,第380,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1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218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224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张德祥:《悖论与代价》,第167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1参见陈晓明:《表意的焦虑》,第140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2参见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第7—1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对于这种对比,当时有批评者表示不解:“读了《个体户和穷秀才》,心里很不是滋味。……‘个体户’,包括这篇小说中所描写得那位‘女港客’式的‘个体户’,是应该肯定的,但也无须因此就把还没有富起来的‘穷秀才’们硬压下去。‘穷’,固然不能够肯定;‘富’,也不见得都光荣!”(京力:《能挣会花有啥可夸?》,《作品与争鸣》,1985年第6期)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4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50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5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栾梅健:《安然论》,《小说评论》,1986年第1期。
    2福柯:《知识的考掘》,第139—140页,台湾麦田出版,1993年。
    3刘心武、张颐武:《知识分子:位置的再寻求——对八十年代的回首》,《艺术广角》,1996年第3期。
    4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曾有这样叙述:“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1刘心武:《生活的创造者说:走这条路!》,《文学评论》,1978年第5期。
    2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第2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
    1王蒙:《我在寻找什么?》,王蒙:《漫话小说创作》,第2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2刘心武、张颐武:《知识分子:位置的再寻求——对八十年代的回首》,《艺术广角》,1996年第3期。
    3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也就成了一个位置相当尴尬的人物,与红卫兵间的关系既与学生的参与介入不同,也和老教师的受迫害和受压抑不同。”“所以我就成了一个‘位置’不大清楚,也没有什么紧迫的选择的旁观者,一个有机会从容观察的人。所以我写这些作品,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来源十较长时间相对平静的观察。我写这些小说时仅仅是北京出版社的一个普通编辑,也还没有入党。可能这构成了我参与文 学启蒙的一个条件,可以有一些机会沉静下来思考一些事。”(刘心武、张颐武:《知识分子:位置的再寻求——对八十年代的回首》,《艺术广角》,1996年第3期)
    1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92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洋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28页。
    1刘心武:《生活的创造者说:走这条路!》,《文学评论》,1978年第5期。
    2参见柯岩的《寻找回来的世界》和陈国凯的《代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在《代价》中,失足青年徐惠玲就是在受难英雄老厂长周仁杰的引导下回到正道中来的。而《寻找回来的世界》(这是一篇描写工读学校的小说)中,更是把批判“文革”和引导/启蒙“问题青年”结合起来叙述的。
    1周森甲:《我看<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增刊),1985年,S2期。
    1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第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查建英:《八十年代访淡录》,第274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3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死火重温》,第5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栾梅健:《安然论》,《小说评论》,1986年第1期。
    2周森甲:《我看<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增刊),1985年,S2期。
    3周森甲:《我看<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增刊),1985年,S2期。
    4当时已有批评家敏锐地看出了小说是从作者预设的理想化的角度,来塑造安然这一形象的:“作者虽抱着满腔的热情和可贵的义勇,为真诚和正义感大唱赞歌,但是,在反映这一代中学生时,却把纷纭复杂的生活加以简单化、理想化,把性格复杂的人物加以抽象化、脸谱化。例如,为了突出安然的高贵品质,作者一方面不惜把她的形象加以夸大与拔高,坐了过于完美的描写,另一方面,又不惜把安然形象的对立面——祝文娟,写得过于世故和虚伪。……而为了使人们相信真诚和正义感的可贵与难得,作者不仅把社会环境描写得过于糟糕,如在班主任韦婉身上,除了庸俗自私之外,根本就没有一点正直与慈爱的影子,而且.,对家庭生活也作了过于紧张的描写。”(栾梅健:《安然论》,《小说评论》,1986年第1期)
    1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死火重温》,第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王蒙:《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人民日报》,1988年2月9日。
    1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第21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2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阿城:《阿城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意]艾伯特·马蒂内利:《全球现代化——重思现代性事业》,商务印书馆,2010年。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浪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保罗·库尔兹:《保卫世俗人道主义》,东方出版社,1996年。
    [英]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商务印书馆,2004年。
    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日]柄谷行人:《迈向世界共和国》,台湾商务印书馆,2007年。
    [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曹惠英:《知青题材小说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2003年。
    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陈国球:《文学史的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陈美兰:《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清桥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思和:《笔走龙蛇》,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陈为人:《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香港溪流出版社,2005年。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陈晓明:《审美的激变》,作家出版社,2009年。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程光炜编:《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程光炜:《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兴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程光炜:《文学史的潜力》,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程光炜编:《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程光炜:《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
    [美]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
    董之林:《旧梦新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董之林:《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1949—1966)》,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董之林:《走出历史的雾霭》,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五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荷兰]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杰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甘阳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
    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Gill, Jones:youth:key concepts, Polity Press,2009。
    [日]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顾听:《中国启蒙的历史图景:五四的反思与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之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郭小冬:《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
    何延红:《文化霸权与知识分子写作》,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2000年。
    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韩毓海:《诗学的重建——1991年小说叙事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韩毓海:《知识的战术研究:当代社会关键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何新:《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贺桂梅:《八十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洪子诚:《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洪子诚:《我的阅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洪治纲编:《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黄子平:《幸存者的文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短暂的20世纪》,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文明批判》,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美]J·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七部英国小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意]吉奥乔·阿甘本:《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美]吉尔伯特·罗伯兹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法]吉尔·德勒兹:《感觉的逻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德]加布里埃施瓦布:《文学、权力与主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法]加罗蒂:《人的远景——存在主义,天主教思想,马克思主义》(内部读物),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
    [意]杰奥尼瓦·阿锐基:《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和我们的根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金观涛、刘青峰:《反思·探索·创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德]卡尔·曼海姆:《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
    [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孔范今、施战军主编:《张炜研究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雷达主编:《路遥研究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三联书店,2005年。
    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廖炳惠编《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理查德·弗拉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北京日报出版社,1989年。
    [爱尔兰]理查德·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李洁非、杨劫编:《寻找的年代——新潮批评选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李陀主编:《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李杨、白培德:《文化与文学:世纪之交的凝望——两位博士候选人的对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庆西:《文学的当代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国家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锡诚:《文坛旧事》,武汉出版社,2005年。
    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与爱》,香港卓越书楼,1993年。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刘再复:《文学的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6年。
    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
    罗雪莹著:《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93)》,学苑出版社,2008年。
    [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马国川著:《我与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2011年。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4年。
    [德]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年。
    马一夫等主编:《路遥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Manfred B.Steger:《全球化面面观》,译林出版社,2009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孟繁华:《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的考掘》,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第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敏泽:《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南帆:《五种形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潘旭澜、王锦园主编:《十年文学潮流》,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彭波主编:《“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彭华生等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2009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2002年。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
    斯拉沃热·齐泽克等编:《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宋柄辉、张毅编:《王蒙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英]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论教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本雅明:《启迪》,第118页,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2007年。
    [德国]瓦尔特.霍恩斯泰因等著《命运与机遇》,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
    汪晖:《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出版社,1997年。
    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台湾麦田出版公司,2004年。
    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迪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晓明:《刺丛里的求索》,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1985至1995年文学新潮阐释》,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温迪.普兰编:《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3年。
    温儒敏、陈晓明等著:《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亮:《批评的发现》,漓江出版社,1983年。
    吴亮:《文学的选择》,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
    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吴义勤:《文学现场——中国新时期文学观潮》,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徐刚:《1950至197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城市叙述》,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徐庆全:《知情者眼中的周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许志英、丁帆主编:《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杨健:《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
    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杨庆祥:《“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姚新勇:《主体的塑造与变迁——中国知青文学新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人民出版社,2001年。
    尹昌龙:《一九八五: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年。
    [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2006年。
    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德祥:《悖论与代价》,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新颖、金理编:《王安忆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年。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旭东、蔡翔主编:《当代文学60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史料·索引卷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新时期文学六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和知识分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