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生逻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指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具体的历史情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的总称。正是在此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辉煌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国人担忧的问题。从学理上,适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逻辑进程,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趋向,是当代中国学者不可推卸的理论责任。
     综观国内外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实践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众多学者在学理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剖析并发表诸多可喜之成果,但从整体上看,这种研究依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即对其概念、范围以及分析模型的学理化探析依然不足。因此,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应当成为当代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而建立一个相对明晰的分析框架是对其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选择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形态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基础,不仅因为它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由于两者具有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域。正是在两者的辅助下,“结构—形态”分析框架才得以建立起来。运用这一理论框架,不仅能够分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构性要素(“政府”、“思想”、“市场”、“人民”和“自然”),而且能够划分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演进的基本形态(“政府主导”形态、“市场取向”形态和“人民主体”形态)。正是在这一分析框架的透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演进过程才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
     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始逐步推进。在面对1978年前后社会呈现的“人的依赖”的生存状态、“权力化”社会运行机制以及国家富强的发展主题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采取“政府主导”形态,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平稳而快速地进行。政府主导型实践,是指在实践的结构性要素中,党和政府处于突出地位,并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有“政府主导”特征的“赶超战略”的设定,另一方面是体现“政府主导”的实践措施,如树立权威的政治建设、体现“政府主导”的思想建设、以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经济建设、顾全大局的社会建设以及管制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此实践的推动下,中国社会出现了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逐渐分离、社会活力突显及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逐渐萌生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腐败现象增多、经济秩序紊乱、贫富分化显现以及利己价值观的泛滥等负面影响。
     在1992年前后,随着“物的依赖”生存方式的初显、“市场化”社会运行方式的登场,以及提升效率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等状况的出现,市场机制的力量开始显现。同时,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会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状况,此即“市场取向”实践形态的出场。市场取向型实践,是指“市场”因素在实践结构的诸因素中处于突出地位,发挥着突出作用。这不仅表现为具有“市场取向”特征的“赶超战略”的出现,而且也表现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实践措施,即确立市场地位的经济建设、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建设、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建设以及反映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建设。这种实践形态不仅带来了社会领域的突显、非对称结构的形成以及人民群众主体性的提升等正能效应,而且也造成了腐败现象加大、经济乱象频生、贫富分化加剧以及主导意识受到冲击等诸多问题。
     在2002年前后,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状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能力依赖”开始显露、“公民参与”运行机制的初显和“以人为本”成为发展理念,这意味着人民主体实践形态应然登场。人民主体型实践,是指随着人民群众主体性的逐渐形成,人民群众在实践结构中处于突出地位,进而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也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它不仅表现为具有“人民主体”特征的“赶超战略”的设定,而且也体现为具有“人民主体”走向的实践措施,即注重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建设、体现人民为本的思想建设、体现人民主体价值的经济建设、反映人民主体导向的政治建设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这种实践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的领域分离趋向逐渐显露,整体布局逐渐成型以及人民主体性进一步提升。同时,这一实践也带来许多问题,如政府职能的“越位”、经济领域问题难以解决、社会领域问题逐渐增多以及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
     在当代,随着中国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逐渐分离,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的态势正在形成。从理论层面看,这种态势的形成不仅能够有效地化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所引起的诸多问题,而且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应有权利,促使社会持续均衡发展。而在当今中国,由于政府权力过大、市场发展的不充分以及公民社会的不成熟,三者还难以形成一个合理化的发展模式。这也成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实践之发展趋向的重要依据。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since the Third Plenary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the activities of building aprosperous, democratic,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what is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mbining Marx's theory andpractice, reflecting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and making socialist systemperfection.Under the function of this practice, China has achieved some great successwhat shocked the world, but it has also produced some trouble.So it’s theresponsibility for scholars to make a summary of lesson for the practice, eliminate thecinternal logic course of the practice, and calc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timely.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tried to analyse this practice and obtained some good resultes, on the whole, it’s still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xploration for this kind of researches because of the concept,the scope and the model is still undefined.Therefore,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academic circules.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 is the basis for study. We canchoose the Marxist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as the basis of themodel. It’s not only because they are important contents of scientific historicalmaterialism, but also because both have the macro view of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By means of the model which we make in the light of both theories, we can analyzethe structural elements (government, market economy, ideology, people and nature)and differertiate the forms (the government-dominanted practice, themarket-dominated practice and people-dominated practice) of the practic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l, changes of the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clearly demonstrated.
     With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in1978,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gradually beenimplemented. In1978, in the face of the survival of the man named "humandependence", social operation mechanism named"power-dominated" and theme ofnational prosperity, government-dominated form can be chosed as the main form ofthe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reform smoothly and quickly. The government-dominated practice refers to the government as a leading subject in the core position of thestructural elements of practice to gathered power for modernization. It is manifestedin two aspects: on one hand, the government-dominanted "overtaking strategy" hadbeen se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some specific measures with thegovernment-dominante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o safegardthe authority,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maintenance of government’s leading,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which is the planned economy supplemented bycommodity economy, social construction to co-ordinate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In the fuctionof practice, the separation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pheres, emergence of socialactivity, and show of subjectivity of people gradually appear in China. But it also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 such as corruption, economic disorder, and so on.
     In1992, in the face of the survival of the man called "material dependence",social operation mechanism named"market-dominated" and theme of nationalprosperity, market-dominated form can be chosed. The government-dominatedpractice refers to the market (economy) as a subject in core position of the structuralelements of pactice to make maket-economy’s strength appear. It’s manifested thatfirstly, the market-dominated "overtaking strategy"had been set; secondly, there aresome special measures with the market-dominate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build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deologicalconstruction of reflecting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politicalconstruction to serve market-economy, interest-oriented social construction and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daption to the market requirements. In thepromotion of the practice, the prominence of social sphere, non-symmetric structuresand improvation of people’s subjectivity could gradually appear.But it brought someproblem concerned such as the increas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rich and poor, theimpact to the dominant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In the face of the survival of the man called "ability dependence", the socialoperation mechanism named"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idea of developmentnamed"people-pointed"in2002, the people-dominated practice has been chosed. Thepeople-dominated practice refers to people as a subject in core position of thestructural elements of pactice to make people’s life satisfied. It’s manifested that onone hand, the people-oriented "overtaking strategy" has been se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some specific measures with the people-dominante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aying attention to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publicservice, ideaology construction of highlighting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economicconstruction of reflecting people's subjective valu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of reflecting people’s subject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reflectingpeople’s requirement.In the function of this practice, the trend of separation of spheres,the overall layout,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s subject could appear. Meanwhile,it had made the government authority weaken.
     At present, along with the gradual separation of the field of economy, politicsand society in China, a balanced situ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market and civilsociety have been being formed.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formation of thissituation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government failure " and "marketfailure ",but also can guarantee the people's rights and promote sustained and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n China today, because of the strong power ofgovernment, imperfect market and immature civil society, a good operation model cannot be formed.So it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forecasting the trend of the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张维为:《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①姚传旺:《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界》1989年第6期。
    ②杜长明:《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③戴世平:《“世界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①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探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1页。
    ②卢肖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特性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③韦汉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特征》,《桂海论丛》2001年第1期。
    ④陆剑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彰显》,《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⑤戴世平:《“世界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⑥要战通,刘世才:《马克思“两个绝不会”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⑦李培锋:《马克思生产力跨越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事求是》2007年第1期。
    ⑧俞思念:《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践》,《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①陈勇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选点》,《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②钱亚梅:《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浅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③徐红:《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④韩庆祥,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⑤胡伟等著:《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①韩庆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4期。
    ②杨俊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创新》,《党政干部学刊》2000年第3期。
    ③鲁品越:《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
    ④罗云苹:《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意义》,《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理论专辑。
    ⑤周贤山:《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⑥童世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意义》,《东方早报》2008年12月16日第A23版。
    ①李卫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若干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
    ②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探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1页。
    ③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前线》2010年第2期。
    ④[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⑤[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40页。
    ⑥[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纪的衰落》,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337页。
    ①[美]戴维·哈维:《新自由主义和阶级力量的复辟/重建》,《经济管理文摘》2007年第4期。
    ②转引自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③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4), p.12.
    ④[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90—91页。
    ⑤[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⑥[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61页。
    ⑦[美]戴维·兰普顿:《中国模式为何吸引世界目光》,《党建》2008年第10期。
    ⑧Stefan Halper.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s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 Twenty-Fist Century
    (Basic Books: New York,2010),p.6.
    ①转引自魏晓文,刘志礼:《近期国外的中国模式研究:趋势、困境及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⑤[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62年版,第195页。
    ①李恒瑞主编:《世纪难题的破解:社会改革开放新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②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59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③[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⑤《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2页。
    ⑤[苏]弗·阿多拉茨基主编:《马克思年表(1818—1883)》,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1页。
    ①傅青元主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1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560页。
    ①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③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④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②[美]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①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②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王卫平:《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史研究述论》,《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
    ②郝侠君等:《中西500年比较》修订版,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第649页。
    ①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②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③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①[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5页。
    ①许素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赶超战略的哲学反思》,《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②[英]伯特兰·罗素:《权威与个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1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3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4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26页。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①李君:《党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1页。
    ④[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①本书编写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第79—9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③[英]波兰特·罗素:《权威与个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1页。
    ④孙明军:《对当前中国国家能力的若干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259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23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⑥[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页。
    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9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⑥王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③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④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1页。
    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编写组:《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1978~200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版,第39页。
    ②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明建设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①[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2页。
    ②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③汪健:《社会活力论》,《文史哲》1993年第4期。
    ①[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
    22页。
    ①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②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①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李庆山主编:《新中国百姓生活60年》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0页。
    ③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④[德]G·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65—266页。
    ⑤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①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②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③[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7页。
    ④[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8页。
    ①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③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探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103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②胡培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逆向生长的障碍》,《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1页。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1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6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37页。
    ②[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6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58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7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②[英]洛克:《政府论》下篇,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6页。
    ①宋晓梧主编:《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和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③宋晓梧主编:《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和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页。
    ①[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②[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③[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④[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的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②公民社会概念和市民社会概念之间的区分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具有争议的论题。本文在这里只是从分析框架的维度对两者进行区分。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③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④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⑤刘求实,王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基础》,《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3期。
    ⑥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页。
    ⑦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8页。
    ②[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80页。
    ①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②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③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①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②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③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①贾新男:《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及深层动因》,《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9期。
    ①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①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03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简明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版,第58—59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简明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版,第68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简明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④王恩海:《走出低迷的中国互联网——透析CNNIC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2期。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3—74页。
    ①[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②郑杭生,郭星华:《社会运行激励机制初探——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①王蕴辉,姜黎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和现实依据》,《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5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51页。
    ①吴忠民:《“和谐社会”释义》,《前线》2005年第1期。
    ②[英]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①[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白春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第2期。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4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
    ②[英]洛克:《政府论》下篇,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页。
    ③[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⑤高淮成,曹昆斌:《论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术界》2004年第5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②张锡勤:《中国诚信思想浅析》,《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①[英]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①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②吴玉宗:《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①[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3页。
    ①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明建设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姜春云主编:《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①[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7页。
    ②[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①Shaun Breslin,“The ‘China model’ and the global crisis: from Friedrich List to a Chinese mode of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Affairs,87(November2011), pp.1323-1343.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胡星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与问题总结——兼论建立中国的改革开放学,迎接新改革开放时代》,《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1期(上)。
    ①[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①[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5页。
    ②[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7页。
    ①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美]约翰·A·霍尔,[美]G.约翰·埃尔伯雷:《国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②[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①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①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页。
    ①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7页。
    ①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40页。
    ③康晓光,冯立主编:《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①康晓光,冯立主编:《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①转引自张敦福:《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
    ①陈立周:《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演变及其本质——兼论对中国社会福利实践的启示》,《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②康晓光,冯立主编:《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6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5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2页。
    ①[日]加藤节:《民主——过去与未来之间》,《政治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①韩德强:《论人的尊严:法学视角下人的尊严理论的诠释》,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页。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③[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8页。
    ④[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8页。
    ⑤[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①甘绍平:《作为一项权利的人的尊严》,《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②[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95页。
    ①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2]本书编写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2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意]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德]卡尔·柯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德]施密特.历史和结构——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历史学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8][英]G·A·科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9][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0][波兰]亚当·沙夫.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11][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法]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3][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4][意]皮科·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6][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7][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8][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9][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
    [2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
    [25][英]边沁.政府片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6][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7][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8][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9][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0][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1][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简明本)[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3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
    [34][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5][德]G·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36][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3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38][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9][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0][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1][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的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2][英]洛克.政府论(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3][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
    [44][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62.
    [4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46][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纪的衰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7][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9.
    [48][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49][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2][美]约翰·A·霍尔,[美]G.约翰·埃尔伯雷.国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4]Stefan Halper,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s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Dominate the Twenty-Fist Century,New York: Basic Books,2010.
    [55]Joshua Cooper Ramo,The Beijing Consensus,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4.
    [1]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恒瑞.世纪难题的破解——社会改革开放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奚洁人,陈章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俞可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3辑)[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宓文湛,王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7]张凌云.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8]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俞贵麟.亲历:1978—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1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编写组.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4]何东君.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30年年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15]李庆山.新中国百姓生活60年(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姜文泽.改变:回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
    [17]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8]韩德强.论人的尊严:法学视角下人的尊严理论的诠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9]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0]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3]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24]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5]宋晓梧.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6]王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7]李君.党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8]胡伟.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9]郝侠君等.中西500年比较(修订版)[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30]谢志强.伟大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1]杨海蛟.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本书编写组.中国1978—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3]肖耿.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制度变革与结构转型[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2.
    [34]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5]陆学艺.中国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建设实践[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36]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8]傅青元.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分析[C].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9]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0]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1]张维为.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2]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探索[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43]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4]刘卫民.中国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5]李建中.中国模式:一个文明大国的复兴与崛起[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46]张敦福.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103.
    [47]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韩庆祥,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2(3).
    [2]韩庆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4).
    [3]李忠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孙大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中共党史研究,2009(1).
    [5]钱亚梅.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浅析[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6]王怀超.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科学社会主义,2009(6).
    [7]徐红.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J].兰州学刊,2005(4).
    [8]何聚坤.试论改革开放的逻辑进程和基本经验[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9]陈友放.哲学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透视[J].商业时代,2009(20).
    [10]何龙群.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
    [11]刘荣军.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2]曹普.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主要经验[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9(11).
    [13]施芝鸿.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J].党建研究,2007(11).
    [14]孙大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与新时期党史研究[J].北京党史,2007(6).
    [15]方文.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需要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观[J].求实,2002(4).
    [16]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结构功能主义审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5).
    [17]刘福森.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2).
    [18]李君如.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是党史学者的光荣使命[J].中共党史研究,2009(2).
    [19]肖昌进.对改革开放三十年若干热点难点问题的回顾与思考[J].前沿,2008(12).
    [20]章百家.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北京党史,2008(3).
    [21]杨帆.论新改革开放观[J].开放导报,2005(3).
    [22]章百家.积极开展改革开放史研究[J].中央党史研究,2009(1).
    [23]陆剑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彰显[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3).
    [24]赵子祥.改革开放20年与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伟大实践——中国经济社会演进的环境、问题及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8(4).
    [25]赵凌云.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的主题及其展开[J].学习与实践,2008(11).
    [26]鲁品越.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阶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
    [27]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改革开放的基本成就和发展目标——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J].中州学刊,2008(6).
    [28]漆思,杨淑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观的演进与发展道路探寻[J].政治学研究,2009(1).
    [29]陈文通.改革开放30年之基本经验[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6).
    [30]李培林.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验”[J].决策与信息,2011(1).
    [31]张峰.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32]马德普.改革开放30年来改革思路之争的反思[J].阅江学刊,2009(2).
    [33]朱佳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核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
    [34]魏杰,董进.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波动背后的政府因素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6).
    [35]冯景源.用马克思的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J].南京社会科学,1996(12).
    [36]刘国光.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J].中国社会科学,2008(6).
    [37]冯景源.改革开放的唯物史观基础及内在关系研究[J].人文杂志,1996(5).
    [38]余源培.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唯物史观视野的认知和展望[J].探索与争鸣,2008(4).
    [39]韩民青.改革开放的若干哲学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40]蔡拓.国际视野下的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的定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41]蒋显荣.对社会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2).
    [42]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J].天中学刊,2003(1).
    [43]汪亭友.论改革开放的历史缘起与必然性[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5).
    [44]杨海蛟,王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就述评[J].理论探讨,2008(5).
    [45]俞可平.改革开放30年政府创新的若干经验教训[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3).
    [46]洪远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和展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7]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科学社会主义,2006(1).
    [48]姜迎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变革的基本特点[J].学海,2009(4).
    [49]贾高建.中国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J].新视野,1995(4).
    [50]关信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8(5).
    [51]杨俊一.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5).
    [52]陈占安.从基本矛盾论到改革开放理论——从理论层面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J].理论视野,2009(10).
    [53]韩健鹏,周琳.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反思[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7).
    [54]汪健.社会活力论[J].文史哲,1993(4).
    [55]姚传旺.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学术界,1989(6).
    [56]韦汉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特征[J].桂海论丛,2001(1).
    [57]卢肖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特性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58]韦汉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特征[J].桂海论丛,2001(1).
    [59]王卫平.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史研究述论[J].江海学刊,2011(4).
    [60]王新春,钟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代表”的落脚点[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61]刘求实,王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基础[J].公共行政评论,2009(3).
    [62]彭晓春.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要求[N].光明日报,2012-06-20(11).
    [63]罗云苹.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08(S1).
    [64]周贤山.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5).
    [65]童世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意义[N].东方早报,2008-12-16(A23).
    [66]陈勇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选点[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5).
    [67]高鸣,苟园.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进程及其基本经验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4).
    [68]杨俊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创新[J].党政干部学刊,2000(3).
    [69]李卫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5).
    [70]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
    [71]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72]魏晓文,刘志礼.近期国外的中国模式研究:趋势、困境及启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0).
    [73]许素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赶超战略的哲学反思学术论坛[J].学术论坛,2004(6).
    [74]贾新男.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及深层动因[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9).
    [75]王蕴辉、姜黎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和现实依据[J].赤峰学院学报,2005(5).
    [76]吴忠民.“和谐社会”释义[J].前线,2005(1).
    [77]白春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
    [78]高淮成,曹昆斌.论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学术界,2004(5).
    [79]张锡勤.中国诚信思想浅析[J].道德与文明,2004(1).
    [80]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J].社会科学,2010(2).
    [81]吴玉宗.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
    [82]胡星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与问题总结——兼论建立中国的改革开放学,迎接新改革开放时代[J].社会科学论坛·社会评论卷,2008(11).
    [83]甘绍平.作为一项权利的人的尊严[J].哲学研究,2008(6).
    [84]陈立周.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演变及其本质——兼论对中国社会福利实践的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2).
    [85][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86][美]戴维·哈维.新自由主义和阶级力量的复辟/重建[J].经济管理文摘,2007(4).
    [87][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88][美]戴维·兰普顿.中国模式为何吸引世界目光[J].党建,2008(10).
    [89]Shaun Breslin,“The ‘China model’ and the global crisis: from Friedrich Listto a Chinese mode of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Affairs,87(November2011),pp.1323-1343.
    [1]戚桂锋.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唯物史观审视[D].兰州大学,2008.
    [2]黄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与中国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