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冯泽芳与中国现代棉业改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冯泽芳(1899—1959)是我国著名的棉花科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在棉花科学研究、棉种繁殖推广和培育植棉人才等方面作出了辉煌业绩。将现代棉业改进事业的开拓者及见证人之一的冯泽芳的学习、研究及实践经历与我国现代棉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了解和掌握关于棉花改良的科研、推广和教育的发展过程与成就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冯泽芳一生中有20多年从事农业教育,即使离开教育岗位也兼任一定的教学工作。冯泽芳深知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性,指出大学农学院毕业生“要利用个人的思想及知识解决农业的问题,贡献给国家民族,以至于全人类”。在办学中冯泽芳坚持教学、研究与推广相结合,广纳人才,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结合中国实际编写教材,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他创办了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棉花专业的高等学府——河南安阳棉花学院。冯泽芳辛勤耕耘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的学生不负厚望,在发展我国棉作科学和生产事业中起到了开创、推动和骨干作用。
     真正意义上的棉花科学研究自民国建元开始。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从事植棉科学研究,其研究成果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冯泽芳是中国棉业界为数不多的著文众多的学者,为中国棉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科技知识财富。他首次列出完整的中棉分类系统表,奠定了中国亚洲棉分类的基础。冯泽芳是我国用孟德尔定律对亚洲棉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的先导,较早从事棉花种间杂交及后代的遗传学和细胞学研究,研究结论处于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冯泽芳对木棉进行科学鉴定,肯定其经济价值并大力推广。冯泽芳主持的棉花区试在主要农作物的区域试验中首开先河,为20世纪30年代中叶以后推广斯字棉与德字棉提供了科学依据。冯泽芳关于棉区划分及棉纺工业布局的科学思想成为我国发展商品棉基地,重新进行棉纺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根据。
     从1937年起,冯泽芳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棉花良种和植棉技术的推广上。他奔波在陇海路西段两侧的广大棉区,倡导严格的棉种管理区制度,1940年在陕西推广斯字棉达85万余亩。在云南克服种种困难,大力宣传开发木棉。经过努力,四年后木棉种植达到7万亩。从推广面积、经济效益看,斯字棉最广最大;从棉花改良角度,木棉贡献独特,因为木棉从发现、鉴定、育种、推广,全都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尤其正值抗战原棉匮乏时期,木棉的推广工作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20世纪,我国先后成立了三个国家级的棉花研究与推广的专门性机构,冯泽芳因此三次执掌全国棉业改进事业。尤其1934年4月------1937年12月,1947年2月------1949年3月,两次受命于全国棉业最危难之际,肩负着复兴中华棉产的历史使命。在其任内,冯泽芳和同仁相互配合,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棉产改进组织机构,完善棉产改进工作的运行机制,以推广维护研究,以研究充实推广,集政治、科学、经济三种力量,使我国棉花产量与质量在这三个时期都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中国经验农业科学逐步向实验农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急需领军人物的推动作用。冯泽芳顺应时代需求,以坚韧的毅力,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在棉作科学研究、棉作推广、棉作专门人才培育领域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性、开拓性的工作,奠定了现代棉作科学的基础,从而也确立了其在中国现代棉业改进史上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
     冯泽芳的成才与成功绝非偶然,其中有良好的人才孵化的外部环境,有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有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契合。他以服务为目的的学农为人的精神,为学农者的楷模。他高尚的科学道德,颂扬了科技工作者的可贵品质,令世人敬仰。他所践行的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模式对我国目前及今后解决农业问题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冯泽芳的“大农业论”提出,发展农业必须尽力推动与农业相关的经济、社会、教育、法律、交通、政治等建设。这些论点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A famous scientist, agricultural educator and main founder of modern cotton science in China, Feng Zefang (1899—1959), who witnessed modern cotton improvement in China,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cotton research, and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cottonseeds. Therefore, integrating the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of Feng Zefa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tton industry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learn and grasp the knowledge of the developing proces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research, release and education of cottonseeds improv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Feng, who was well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agricultural personnel, had been engaged more than20years in the agricultural education throughout his life. Even if he was no longer a professor in a university, he still acted as a part-time teacher."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should make use of individual thought and knowledge to solve agricultural problems, and dedicate themselves to our country, our nation and all mankind." Feng established Anyang Cotton Institude in Henan, which is the only Cotton Institute in China. He insisted on combin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release together. He also welcomed all sorts of scholars, formed a top-ranking teacher group,compiled textbooks, and carried ou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linking theory to practice. Feng worked hard all his life and had pupils everywhere. The students educated by Feng did not let down the teacher's expectation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developing the cotton crop science and productive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A real sense of cotton scientific research began from the first year of the ROC, chaotic time that made it hard to do cotton research and make many achievements. Feng was one of the few scholars with so many writings on the cott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industry in China. He was the firs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o list the complete classification form of Chinese cotton, which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Asiatic cotton. He also pioneered genetic research on Asiatic cotton by Mendel's Law in China, and was among the first to work on the cytology and genetics research of their offspring. Feng's conclusion reached an advanced level in similar research field that captured the botany world's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e made a scientific verification for tree-cotton, affirmed it economic value and made a lot of efforts to release it. His cotton-planting region experiment imitated the region experiment of staple crops, which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release of Delfos and Stonevile. His scientific thoughts about the division of cotton-planting regions and the layout of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 lay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commodity cotton bases and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layout of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 in China.
     After1937, Feng diverted his major energy to the release of cotton seeds and cotton cultivation. He was rushing the majority of cotton-growing areas in both sides of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onghai Railway, advocating strict cottonseeds management area system, and promoting Stoneville cotton up to850,000mu in1940in Shaanxi. He overcame the difficulties in Yunnan, and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ree-cotton. The efforts of four years resulted in70,000mu tree-cotton planting. The most prominent result was the release of Stoneville, Delfose and tree-cotton. Stoneville was released in the largest and broadest area and got the highest economic benefits. The tree-cotton had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from the point of improving the cotton because the discovery, appraisal,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tree-cotton were all done by our Chinese. Especially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when China was lack of raw cotton, the release of the tree-cotton made a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contribution fo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20th century, China set up three n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cotton research and release in different periods, Feng Zefang three times took the helm of the national cotton industry. During1934.4—1937.12, and1947.2—1949.3, Feng was appointed at the most difficult times of national cotton industry and undertook the historic mission for resuscitating China's cotton industry. In his tenure, Feng Zefang and his colleagues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improved the central and local cotton production improvement organization, and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to achieve mutual promotion of research and release. He assembled political,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resources to greatly improve the cotton quality and production of these three periods.
     In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experiential agriculture to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ts own leadership. Feng Zefang, who conform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with his strong, innovative, and pragmatic spirit, carried out groundbreaking, pioneering work in cotton research, releas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which laid the basis of modern cotton science, and thus established his irreplaceable historical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dern cotton improvement.
     Feng Zefang's success is no accident.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a good a talent incubator environment and his own persistent efforts,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ideals and the nat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is spirit of learning agriculture to serve the people makes a good example for all agricultural scholars. His respectable and admirable scientific moral extols the great value of technology workers. His practical model of combining education, research, release together gives u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resolving the agricultural issues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Mr. Feng's theory of "macro-agriculture" argu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fields such as economy, society, education, law, traffic, politics, and the like. These opinions give us an important instruction to solve the three agricultural issues.
引文
① 袁枚.文史笔记精华:随园诗话[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197
    ②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371
    ③ 胡竟良.我国古代植棉考略[J].农报,1941,6(28—30):606
    ① 宋晓轩.《冯泽芳先生图存》编后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冯泽芳先生图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0—161
    ② 冯泽芳.如何做农科研究生[J],中央周刊,1946,8(15)
    ③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1:140
    ① 喻树迅.序《冯泽芳先生图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冯泽芳先生图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① 汪若海,李秀兰.中国棉花图书题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11、12、20、37
    ② 奚元龄,陈仁.木棉生距长习性产量及品质之研究[J].中国棉业,1948,1(1):11
    ① 徐堪.序《中华民国统计年鉴》.南京:中国文化事业公司,1948,6
    ① 孙殿义,卢盛魁.院士成才启示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5
    ② 《务农会章程》,农学报,1897年
    ① 邹秉文.中国农业教育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34
    ② 邹秉文.中国农业教育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42
    ①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5
    ②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619
    ③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64
    ① 浩萍.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及其解决之途径[J].农村经济,1935,3(2):100
    ②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674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1编财政经济(7)[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36
    ④ 张謇研究中心.请兴农会奏.张謇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3
    ① 王红谊.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13
    ① 徐辅德.棉业管制与棉业增加[J].农业推广通讯,1943,5(3):16
    ②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2:20
    ③ 左舜生.论吾国之棉业政策[J].中国棉讯,1948,2(1)
    ④《银行周报》第7卷第48号,28-29页,1923-12-11
    ⑤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617
    ⑥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2:21
    ①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2:21
    ② 冯泽芳.棉产改进的时代使命[J].中国棉讯,1947,1(3):29—30
    ③ 注:清末举人,曾官至陕西御史。后因与李鸿章不和,遂卸官回乡,开办私塾(曾由张之洞推荐,到广东创办两广书院,即今中山大学之前身)
    ① 金善宝.中国现代农学家传[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3
    ① 江乐兴,周国宝.不可不知的50所美国一流大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88
    ① 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09.
    ② 冯一民.冯泽芳[A].骆立胜,《义乌名人》丛书编纂委员会.义乌名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330
    ③ 金善宝.中国现代农学家传[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4
    ④ 冯泽芳.亚洲棉与美洲棉杂种之遗传学及细胞学的研究[J].农学丛刊,1934,1(2):101
    ⑤ 冯一民.冯泽芳[A].骆立胜,《义乌名人》丛书编纂委员会.义乌名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330
    ① 华恕.我国农业学术团体之沿革与现状[M].中国农学会编印,1985:119
    ② 王文杰.论民国时期大学的气质和魅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2):72
    ③ 钟晓雪.从校训看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精神追求[J].江苏高教,2003,(6):91
    ④ 参见:时巨涛.诚朴求实止于至善——东大精神的演进与传承[EB/OL]. http://seuaa.seu.edu.cn/s/14/t/1002/08/60/info2144.htm2012-7-18
    ① 陈乃林.师范群英光耀中华(第十一卷)(下册)[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② 林文照.中国科学社的建立及其对我国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J].近代史研究,1982(3)
    ① 左惟.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83
    ② 李嘉钢.我的大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03:454
    ③ 朱耀祖.郭秉文先生与“南高”“东大”[A].左惟.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15
    ④ 孟美怡.金善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01:14
    ① 注:1921—1924年,纱厂联合会每年捐洋2万银元资助东南大学农科。参见: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2卷近代后编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53
    ② 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17
    ③ 校史编委会编.南京农业大学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9:20
    ④ 周邦任.邹秉文--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A].华恕.邹秉文纪念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09:210
    ⑤ 胡竟良.东南大学农科之棉作推广[A].农林部棉产改进处.胡竟良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6:126
    ① 周邦任.邹秉文——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A].华恕.邹秉文纪念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09:209
    ② 校史编委会编.南京农业大学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9:14
    ③ 胡宗刚.不该遗望的胡先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05:35
    ④ 周邦任.邹秉文在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上的杰出作用[J].中国农史,1993(4)
    ⑤ 朱耀祖.郭秉文先生与“南高”“东大”[A].左惟.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12
    ① 校史编委会编.南京农业大学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9:11
    ② 王善佺.回忆中华农学会[J].中国农学通报,1987(3)
    ③ 冯馥堂博士五十寿辰纪事.中国棉讯,1948,2(5):104
    ④ 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12
    ① 邹德慈.邹秉文[A].石元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9
    ② 华恕.邹秉文纪念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09:270—-271
    ③ 俞启葆.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编校后记.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9:147
    ① 赵伦彝.国立中央大学之棉作改进事业[J].中国棉讯,1947,1(6):71
    ① 孟美怡.金善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01:245
    ② 河北棉讯.中国棉讯,1947,1(1):5
    ① 邹秉文.中国农业教育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9
    ② 冯泽芳.如何造就中国的农业人才[J].农业周报,1931,1(21):841
    ③ 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委.浙江大学在遵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2:23
    ④ 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3(1)
    ⑤ 汤才伯.廖世承教育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76
    ① 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109—115
    ② 注:抗战后农学院随校迁往重庆,畜牧兽医二年级以上学生在成都外南浆洗街成都血清厂上课。
    ③ 校史编委会.南京农业大学史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50
    ④ 郑体思,陆云荪.抗战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A].政协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委员会.抗战时期西南的教育事业[M].贵阳:贵州省文史书店发行,1994,12:103
    ① 冯泽芳.农业经济学之重要[J].农业经济集刊创刊号,1944、7:3
    ②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的治学之精神及方法——对大学农学院一年级学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3):12
    ③ 沈文辅.泛论棉业与经济[J].中国棉讯,1947,1(6):65—66
    ④ 冯泽芳.农业经济学之重要[J].农业经济集刊创刊号,1944、7:2—3
    ① 校史编委会.南京农业大学史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2
    ② 徐春霞.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的农业教育[D].扬州:扬州大学,2008:13
    ③ 冯泽芳.如何做农科研究生——对大学研究院农科研究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5):9
    ④ 汪若海.棉花生涯五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6:284
    ① 邓煜生.著名农业科学家冯泽芳教授[A].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② 汪若海,李秀兰.中国棉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③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之治学精神与方法[J].中央周刊,1946,8(13):12—14
    ④ 冯泽芳,1950年对南京大学农学院学生讲授治学方法的手稿
    ⑤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治学之精神及方法[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7:1
    ⑥ 华兴鼐.谈士人与农业[J].中国棉讯,1949,3(1):12
    ① 冯泽芳.怎样学习农艺[J].读书通讯,1946,(119):17;21
    ② 冯泽芳.1950年对南京大学农学院学生讲授治学方法的手稿
    ① 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11
    ② 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12
    ① 冯泽芳.怎样学习农艺[J].读书通讯,1946,(119):18—19
    ②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之治学精神与方法[J].中央周刊,1946,8(13):12—14
    ③ 廖延熊.回忆在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读书的日子[A].高彭.永恒的魅力——校友回忆文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① 实藤秀惠.中围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73—74
    ② 王红谊,章楷,王思明.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31
    ③ 王余光.教科书与近代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1990(3):112
    ① 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10
    ② 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12
    ③ 过兴先.介绍孙逢吉著棉作学[J].中国棉讯,1947,1(8):93
    ④ 冯泽芳.序孙逢吉著棉作学.棉作学[M].正中书局,1943
    ①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治学之精神及方法[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7:1
    ② 冯泽芳.青年棉作学者俞启葆君之贡献[J].科学,1940,24(7):570
    ③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工作检讨会议大会八日记.中国棉讯,1948,2(6):102
    ④ 汪若海.棉花生涯五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10
    ⑤ 冯泽芳.青年棉作学者俞启葆君之贡献[J].科学,1940,24(7):570
    ⑥ 冯泽芳.青年棉作学者俞启葆君之贡献[J].科学,1940,24(7):568
    ① 冯泽芳.序奚元龄著棉属细胞研究之成就.中国棉业副刊,1947,1(4):
    ② 中国农学会.中国农学会66周年纪念刊,1985
    ③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科技精英6[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7
    ④ 汪若海.棉花生涯五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① 冯泽芳.青年棉作学者俞启葆君之贡献[J].科学,1940,24(7):567
    ② 注:此文发表于中国棉业副刊,1947,1(4)
    ③ 黄滋康.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03
    ① 潘家驹.棉花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60
    ② 何旭平,纪从亮.现代中国棉花育种与栽培概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2
    ③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的亚洲棉[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6
    ④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90
    ⑤ 冯泽芳.青年棉作学者俞启葆君之贡献[J].科学,1940,24(7):568
    ①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① 冯泽芳.中棉之形态及其分类[J].中华农学会报,1924(45):15—17
    ② 刊登于东南大学《农学》1924,1(7)
    ③ 刊登于《农学》1926,3(5)
    ① 刊登于《通农期刊》1934,1(2)
    ② 冯泽芳.棉属分类之新近的趋势[J].通农期刊1934,1(2):55
    ③ 江苏省农学会.江苏棉作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03:29
    ① 此处部分参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的亚洲棉[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8—11
    ② 黄骏麒.中国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01:16
    ① 冯永康.20世纪上半叶中国遗传学发展大事[J].中国科技史料.2000,21(2):175
    ② 吴景锋.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180
    ③ 吴景锋.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180
    ① 冯泽芳.中棉之孟德尔性初次报告[J].农学1925,2(7):1
    ② 冯肇传.棉作遗传[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1—2):51
    ③ 冯泽芳,孙逢吉.中棉之孟德尔性初步报告[J].农学杂志,1928,特刊(1):31—52
    ① 冯肇传.棉作遗传[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1—2):49
    ② 冯肇传.棉作遗传[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1—2):49—50
    ③ 冯泽芳.亚美洲棉之杂交[J].通农期刊,1934,1(2):71—72
    ④ 奚元龄.棉属细胞研究之成就[J].中国棉业副刊,1947,1(4):13
    ①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5
    ② 冯泽芳.已故棉作学者冯肇传先生行略[J].中国棉讯,1947,1(11):129
    ③ 周邦任.中国农学界的先驱过探先[J].中国科技史料,1994,15(2):56
    ④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的亚洲棉[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5—16
    ⑤ 季道藩.棉花遗传研究的进展[A].中国遗传学会.孟德尔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75
    ⑥ 冯泽芳译述.棉之染色体数目[J].农学杂志,1928特刊(1):53
    ① 冯泽芳.亚美洲棉之杂交[J].通农期刊,1934,1(2):74
    ② 冯泽芳.亚美洲棉之杂交[J].通农期刊,1934,1(2):72
    ③ 冯泽芳.亚洲棉与美洲棉杂种之遗传学及细胞学的研究[J].农业从刊,1934,1(2):100—101
    ① 俞启葆.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编校后记.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1:141
    ② 梁正兰.棉花远缘杂交的遗传与育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5
    ③ 黄滋康.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77
    ④ 黄观武.黄观武·棉花科技论文集[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9,8:50
    ⑤ 吴景锋.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191
    ⑥ 季道藩.棉花遗传研究的进展[A].中国遗传学会.孟德尔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74
    ① 孙济中,陈布圣.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49
    ② 季道藩.棉花遗传研究的进展[A].中国遗传学会.孟德尔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75
    ③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文摘(1949—1984)[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4
    ④ 汪若海.中国棉业的黄金时代[A].刘燕华,袁清林.田野的希望:中国农村科技二十年发展巡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132—133
    ⑤ 吴景锋.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183—184
    ① 华兴鼐.开远木棉观感记.[J].中国棉讯,1948,2(9):149
    ② 奚元龄.本所云南开远木棉试验场之创办经过及其现有事业[J].农报,1942,7(16—-21合期):819
    ①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合期):216
    ② 冯泽芳,奚元龄,陈仁.关于云南木棉之几种研究[J].农报,1940,5(13—15合期):214
    ③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216
    ① 冯泽芳.云南木棉事业之开创与进展[J].中国棉讯,1948,2(9):145
    ① 林风.云南省的木棉推广[J].农业推广通讯,1940,2(5):56
    ② 本所工作消息.本所成立以来棉作系之试验研究工作[J].农报,1943,8(1—6合期):68
    ③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217
    ① 张天放.云南木棉事业与木棉公司[J].中国棉讯,1948,2(9):157
    ②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217
    ③ 孙方.中外工商界对云南木棉的评价[J].中国棉讯,1948,2(9):162
    ④ 徐凯希.晚清末年湖北农业改良述略[J].中国农史,2004(1):28—29;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124
    ① 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J],古今农业,2004(1):49—50
    ② 冯泽芳.最近两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之结果及今后吾国之棉种问题[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7—-8):34
    ③ 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5:39
    ④ 冯泽芳.最近两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之结果及今后吾国之棉种问题[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7—8):35
    ⑤ 冯泽芳.最近两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之结果及今后吾国之棉种问题[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7—8):35
    ① 冯泽芳.适于中国栽培之美棉新品种[J].农报,1935,2(27):935
    ② 国内要闻.冯泽芳谈湖北棉业情形.天津棉鉴.1934,4(1—6):379
    ③ 冯泽芳.棉花品种试验之结果及华北之棉种问题[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3—4):69
    资料来源:冯泽芳.适于中国栽培之美棉新品种[J].农报,1935,2(27):936
    ①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09
    ②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10
    ③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11
    ④ 冯泽芳.斯字棉之试验成绩与繁殖推广之现况[J].农报,1937,4(17):853
    ① 冯泽芳.斯字棉之试验成绩与繁殖推广之现况[J].农报,1937,4(17):855
    ②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09-1311
    ① 王桂五,俞启葆,闵乃扬.陇海路西段之棉区与棉种[J].农报,1946,11(10—18合期):38
    ②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10
    ③ 金善宝.中国近年来作物育种和作物栽培的进步概况[A].金善宝文选[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78—81
    ④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151
    ⑤ 王红谊,章楷,王思明.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53—54
    ① 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49年华北美棉区域试验1950年黄河流域美棉区域试验的初步总结[R].安阳:华北农业科
    学研究所,1950;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49—1950年美棉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初步总结[R].安阳: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0.
    ② 冯泽芳,汪雄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第一年(1956)的工作及成果[J].中国农报,1957(14):12
    ③ 冯泽芳,汪雄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第一年(1956)的工作及成果[J].中国农报,1957(14):12
    ④ 冯泽芳,杜春培.1957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摘要[J].棉花知识,1958(3):16—19
    ⑤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65年1月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座谈会会议记要[R].安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65
    ① 杨付新,付小琼.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发展概况[J].棉花学报2007,19(5):408
    ②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4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总结报告汇编[R].北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6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总结报告汇编[R].北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6
    ③ 杨付新,付小琼.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发展概况[J].棉花学报2007,19(5):409
    ④ 邓煜生,黄滋康,冯一民.冯泽芳先生简介[A].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冯泽芳先生图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① 汪若海.中国棉区的划分与变迁[J].中国棉花,2009(9):12
    ② 冯泽芳.中国之棉区与棉产[J].中国棉讯,1947,1(1):4—5
    ① 冯泽芳.中国之棉区与棉产[J].中国棉讯,1947,1(1):5
    ① 倪金柱.中国棉花科技栽培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05:29
    ①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1:111
    ② 俞启葆.西南棉区之棉种[J].中国棉讯,1948,2(19):312
    ③ 倪金柱.中国棉花科技栽培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05:29
    ④ 冯泽芳.中国之三个棉花适应区域[J].农报,1940,5(22—24):442
    ① 本所工作消息.本所成立以来棉作系是试验研究工作[J].农报,943,8(1—-6合期):67
    ② 倪金柱.中国棉花栽培科技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05:30
    ③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43—-54
    ④ 胡竟良.从气象因子对我国北方棉区划分的研究初报[J].中国农业科学,1965(1)
    ①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41
    ② 马家璋,梅方权,沈仍愚,张裕繁,徐培秀,唐志发.我国棉花种植区划及生产基地建设研究[A].全国棉花种植区划及生产基地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
    ③ 汪若海.中国棉业的黄金时代[A].刘燕华,袁清林.田野的希望:中国农村科技二十年发展巡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129
    ④ 黄滋康,崔读昌.中国棉花生态区划[J].棉花学报,2002.14(3):185
    ⑤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① 黄骏麒.中国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01:4
    ①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54—67;黄骏麒.中国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01:5—6
    ② 黄滋康,崔读昌.中国棉花生态区划[J].棉花学报,2002,14(3):186;汪若海.中国棉区的划分与变迁[J].中国棉花,2009(9):15;汪若海,喻树迅.中国棉花科技的20世纪十大进展和21世纪十项课题[J].中国棉花·专家论坛.2001,28(9):17—19
    ① 姚源松.新疆棉花区划新论[J].中国棉花,2001,28(2):2—-5.黄滋康,崔读昌.中国棉花生态区划[J].棉花学报,2002,14(3):185—190
    ② 刘晨.中国农产地理区划因素之研究[J].中农月刊,1947,8(5):34—-35
    ③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1
    ④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41
    ⑤ 冯泽芳.吾国之棉区环境棉产区域与棉工业区域[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86
    ① 中国农科院区划研究所.中国种植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9:144—-145
    ② 冯泽芳.中国之棉区与棉种[J].中国棉讯,1947,1(1):6
    ③ 中国农科院区划研究所.中国种植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9:145
    ④ 中国农科院区划研究所.中国种植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9:145—-146
    ⑤ 中华棉产改进会第四届年会致词.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3—4合刊):6
    ① 邹树文在中华棉产改进会第四届年会上的发言.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3—4合刊):8-9
    ② 冯泽芳.吾国之棉区环境棉产区域与棉工业区域[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87
    ③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223
    ① 冯泽芳.吾国之棉区环境棉产区域与棉工业区域[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88
    ① 冯泽芳.现阶段的衣料问题[N].扫荡报,1940,11.29.
    ② 冯泽芳.我国棉工业区域的合理分布[J].新经济,1940,3(8):173
    ③ 冯泽芳.我国之棉产与棉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学会会刊,1943,(2):23—-24
    ④ 冯泽芳.吾国之棉区环境棉产区域与棉工业区域[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89
    ① 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319
    ② 鲁峰.中国经济地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08:168
    ③ 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325
    ④ 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326
    ⑤ 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m版社,1981:320
    ① 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341—342
    ② 鲁峰.中国经济地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08:169—170
    ① 胡竟良,吴中道.农业小册——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0
    ② 冯泽芳,万兹先.棉种推广方法[J].农报,1935,2(10):325
    ③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58
    ① 杨逸农.抗战前后我国棉花生产面面观[J].中农月刊,1944,5(2):82
    ① 李国祯.陕西棉业[M].西安:陕西省农业改进所,1947:80
    ②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第11卷农牧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53
    ③ 泾阳农场前身为陕西省棉产改进所泾阳棉作试验场,1934年成立,1938年易名为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泾阳农场。鲁承周,何文骥.泾斯棉之育成[J].农报,1947,12(5):12
    ④ 张绍钫,徐树基.陕西农作物改良之成绩及今后之希望[J].陕农月报,1941,2(2):50
    ⑤ 农事要闻.陕省推广“4号斯字棉”优良棉种.农报,1936,3(31):1652
    ⑥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166
    ① 周天豹等.抗战时期国民党开发西南农业的历史考察[J].开发研究,1986(5):96
    ② 王洪峻.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粮食价格[M].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37.
    ③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胡竟良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60
    ④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胡竟良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60
    ⑤ 周天豹等.抗战时期国民党开发西南农业的历史考察[J].开发研究,1986(5):94
    ① 杜春培.云南棉业之现况及其展望[J].农报,1941,6(7—9合期):156
    ② 杨铭崇.战时乡村物价涨跌之原因及其对策[J].农报,1940,5(16—18合期):268
    ③ 陈国生.战时四川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J].张海鹏.抗日战争研究,1999(4):119
    ④ 毕相辉.棉货物价与棉货物量[J].农本月刊1942,(56):5—6
    ⑤ 胡竟良.中国棉产之前途[J].农报,1946,11(1—9合期):12
    ① 全国生产会议秘书处.全国生产会议总报告全一册[R],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4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149
    ② 李国桢.陕西棉业[M].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出版,1947,3:3
    ③ 李国桢.漫天烽火话陕棉[J].中国棉讯,1949,3(1):16
    ④ 注:棉花为陕西主要输出品。1935年陕西省输出总值为2000万元,棉花1500万元,占总值75%。陕省棉花多运销东南各省,东南各省沦陷,运输阻断,棉花不得大量外销。川陕公路通车后,部分棉花运往四川与甘肃,战时每年运销出省数量较战前减少一半以上。
    ⑤ 萧尹.宝鸡申新纺织厂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94
    ⑥ 李文奎.抗战四年来陕西之棉业[J].陕农月报,1941,2(7、8合期):239
    ①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57
    ② 李文奎.抗战四年来陕西之棉业[J].陕农月报,1941,2(7、8合期):251
    ③ 李文奎.抗战四年来陕西之棉业[J].陕农月报,1941,2(7、8合期):251
    ④ 闵乃扬.斯字棉在陕西推广之经过[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0):46
    ⑤ 闵乃扬.斯字棉在陕西推广之经过[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0):46
    ⑥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报,1940,1(1):12
    ⑦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167
    ⑧ 本所工作消息.协助陕西省推广优良棉种[J].农报,1940,5(28、29、30合期):615
    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咸阳市委员会,杨陵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后稷传人第一辑[M]:373
    ①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报,1940(1):12
    ② 闵乃扬.斯字棉在陕西推广之经过[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0):46
    ③ 本所工作消息.协助陕西省推广优良棉种[J].农报,1940,5(28、29、30合期):615
    ④ 李国桢.如何兼筹并顾关中之粮棉增产[J].农业推广通讯,1943,5(12):15
    ⑤ 胡竟良,中国棉产之前途[J].农报,1946,11(1—9合期):13
    ⑥ 何文骥,屠启澍.陕西泾惠灌溉区棉田之施肥问题[J].中国棉业,1948,1(2):4
    ⑦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棉作研究室.西南各省棉花品质种性与手纺关系之鉴定及棉区考察记[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16
    ⑧ 本所要闻.农林部补助本省农林改进事业费.陕农月报,1941,2(6):235
    ⑨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7:167
    ① 遂.介绍中央农业实验所棉作系[J].中国棉讯,1947,1(13):154
    ② 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143
    ③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刊,1940,1(1):10
    ①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刊,1940,1(1):11
    ②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41
    ③ 冯泽芳.中国棉产之分布及其因果[J].中农月刊,1945,6(7):12
    ④ 宋康祥.悼前泾阳县长王开基先生[J].中国棉讯,1948,2(21):352
    ⑤ 根据《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许道夫.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12)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①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刊,1940,1(1):13
    ②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刊,1940,1(1):13
    ③ 闵乃扬.斯字棉在陕西推广之经过[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0):47
    ④ 冯一民.冯泽芳[A].骆立胜,《义乌名人》丛书编纂委员会.义乌名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335
    ⑤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报,1940(1):9—14
    ⑥ 彭寿邦.抗战以来贵州棉产之改进[J].农报,1942,7(22—27合期):332
    ⑦ 樊如森.陕西抗战时期经编机发展述评[J].云南大学学报,2009(5):59
    ⑧ 陈锡暇.我国战时之花纱布管制[J].中农月刊,1944,5(3):12
    ① 田霞.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经济[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217
    ② 张国镛,陈一蓉.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抗战重庆历史地位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7
    ③ 根据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第689页统计表计算,进口棉花主要包括进口棉纱和布匹.
    ④ 西安市档案局(馆):陕西经济十年:1931—1941.1997:131
    ⑤ 经济情报汇编.中农月刊,1947,8(5):83
    ⑥ 工作检讨会议各单位工作报告辑要.中国棉讯,1948,2(6):107
    ⑦ 吴伟荣.论抗战期间后方农业的发展[A].赵铭忠,陈兴唐.民国史的民国档案论文集[C].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10:466
    ⑧ 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12
    ①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报,1940(1):9
    ② 工作检讨会议各单位工作报告辑要.中国棉讯,1948,2(6):107
    ① 张天放.云南的木棉事业[M](出版者不详).1946:2—3
    ② 彭绍光.云南木棉事业[J].农报,1945,10(19—27合期):136
    ③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217
    ④ 冯泽芳.云南的木棉[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78
    ⑤ 冯泽芳.中国棉产之分布及其因果[J].中农月刊,1945,6(7):16
    ⑥ 冯泽芳,徐季吾.本所云南工作站三年来工作概况[J].农报,1941,6(22—24):523
    ⑦ 查验木棉公司报告.[EB/0L].云南档案信息网http://www.ynda.yn.gov.cn/ReadNews.asp?NewsID=282.
    ⑧ 张天放,孙方.云南棉花增产之限度及其途径、云南木棉公司的经营情况[EB/0L].http://www.ynda.yn.gov.cn(2009-2-28)
    ⑨ 彭绍光.云南木棉事业[J].农报,1945,10(19—27合期):143
    ① 张天放.木棉小丛书序.木棉栽培法[M].武汉:中南出版社,1948
    ① 冯泽芳.我国棉工业区域的合理分布[J].新经济,1940,3(8):174
    ② 四川省政府.四川概况·经济概况[Z].1939:79;云南省政府.云南概况·建设[Z].1939:9;广西省政府.广西概况·工商业[Z].1939:42
    ③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胡竟良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60
    ④ 林风.云南省的木棉推广[J].农业推广通讯,1940,2(5):56
    ⑤ 彭绍光.云南木棉事业[J].农报,1945,10(19—27合期):136
    ⑥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云南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0:429
    ⑦ 彭绍光.云南木棉事业[J].农报,1945,10(19—27合期):136
    ⑧ 林风.云南省的木棉推广[J].农业推广通讯,1940,2(5):56
    ⑨ 吕志毅.木棉——大自然的恩赐云南的特产[J].云南档案,2004,(1)
    ⑩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棉作研究室.西南各省棉花品质种性与手纺关系之鉴定及棉区考察记[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12
    11 云南省建设厅概况,云南档案77-9-808(八)
    ① 张天放,孙方.云南棉花增产之限度及其途径.云南档案,63-5-94卷
    ② 冯泽芳.云南木棉事业之开创与进展[J].中国棉讯,1948,2(9):145
    ③ 冯泽芳.云南木棉事业之开创与进展[J].中国棉讯,1948,2(9):145
    ④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李珪.云南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0:430
    ① 孙方.云南木棉推广之回顾与展望农报[J].农报1943,8(7—12):98
    ② 张天放,孙方:云南棉花增产之限度及其途径,云南档案63-5-94卷
    ③ 彭绍光.云南木棉事业[J].农报,1945,10(19—27合期):140
    ④ 本所工作消息.协助川黔滇康四省棉花推广工作进展情况.农报,1940,5(7、8、9合期):192
    ⑤ 德宏州史志编委办公室.德宏史志资料[M].德宏民族出版社,1987,06:86
    ①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216
    ② 张天放.云南木棉事业与木棉公司[J].中国棉讯,1948,2(9):157
    ③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220
    ④ 本刊资料室.俞启葆论冯泽芳与木棉.中国棉讯.1948,2(9):161
    ① 于绍杰.云南木棉推广的初步成效[J].农业推广通讯,1941,3(9):26
    ② 冯泽芳.抗战时期与建国时期之农业[J].中央周刊,1946,8(1):19
    ③ 冯泽芳.云南木棉事业之开创与进展[J].中国棉讯,1948,2(9)
    ④ 孙君灵.一个种植90余年的地方品种——开远木棉[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2):314—316
    ⑤ 孙方.云南木棉推广之回顾与展望[J].农报,1943,8(7—12):104—105
    ⑥ 彭绍光.云南木棉事业[J].农报,1945,10(19—27合期):142
    ① 胡适.胡适全集第1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645
    ②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144
    ③ 云南省档案馆.清末明初的云南社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155—156
    ④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李硅.云南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0:430
    ① 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7:8—28
    ② [日]井村薰雄著、周培兰译.中国之纺织业及其出口[M].商务印书馆.1928:184
    ③ 朱坚贞.应重新评价1927—1937年的国统区工业经济[J].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198(10):89
    ④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03
    ① 徐辅德.棉业管制与棉产增加[J].农业推广通讯,1943,5(3):16
    ② 童润夫.改进我国棉纺织厂方案[J].棉业月刊,1937,1(1):52
    ③ 叶元鼎,顾鹤年.二十年来之棉业[J].国际贸易导报,1931,2(1):17,21
    ④ 胡坤荣.华北棉产之经济观[J].天津棉鉴,1936,1(1):22
    ⑤ 徐堪.中华民国统计年鉴.主计部统计局印,1948,6:194
    ⑥ 朱斯煌.民国经济史[M].上海:银行周报社,1948:535—540.数据经刘阳(抗战前棉业统制委员会改进棉花产销
    事业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3))计算得出 ① 经济要闻.经济旬刊,1934,3(10):8
    ② 孙思麐.全国原棉改进设施纲要及过去工作之检讨[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7,3(11—12):6
    ③ 张文炎.国朝名公经济文钞[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山东:齐鲁书社,1996
    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7[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42—443
    ① 邹秉文.棉统会棉产工作概况[J].棉业月刊,1937,1(1):2
    ① 中央农业实验所棉作试验事业报告.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1-2合刊):81
    ② 中央棉产改进所改进植棉报告.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1—2合刊):63
    ③ 邹秉文.棉统会棉产工作概况[J].棉业月刊,1937,1(1):10
    ④ 邹秉文.棉统会棉产工作概况[J].棉业月刊,1937,1(1):10
    ① 张灏.改进浙省棉产与发展纺织工业[J].农本,1941(52):27
    ②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151
    ①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11
    ②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11
    ③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79
    ④ 棉种法及实施条例草案.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7,3(3—4合刊):14—20
    ⑤ 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07
    ⑥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报,1940(1):9—14
    ① 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07:73—79
    ② 胡竟良.德字棉之试验结果及其推广成绩[J].农报,1944,9(7—12):88—102
    ③ 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专刊第一种.棉产改进事业工作总报告.1934:13
    ④ 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07:82
    ⑤ 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专刊第一种.棉产改进事业工作总报告.1934:13
    ⑥ 邹秉文.棉统会棉产工作概况[J].棉业月刊,1937,1(1):11
    ⑦ 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专刊第一种.棉产改进事业工作总报告.1934:13
    ① 全国植棉指导讲习会经过概况.棉业月刊,1937,1(5、6合期):938—-940
    ②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胡竟良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6:187
    ③ 全国经济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报告[R].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7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07:32
    ④ 全国经济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报告[R].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7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07.33
    ⑤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胡竟良先生棉业和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6:187
    ① 农报,1937,4(15):776
    ② 陆兴龙.1930年前后上海棉花价格变动及对棉纺业之影响[J].江汉论坛,2006(12):96
    ③ 徐德辅.棉业管制与棉产增加[J].农业推广通讯,1943,5(3):16
    ④ 秦孝仪.革命人物志索引第二十一集[M].北京:中央文物供销社,1982,06:190
    ① 蒋迪先.中国棉产在国际之地位[J].农报,1936,3(24):1294
    ② 陈燕山.世界各国棉业之概况[J].华北棉产汇报,1937,2(7):4.数据经刘阳计算得出,参见刘阳.抗战前南京政府对美国棉花品种的引进、改良及推广.中国农史,1999(3)
    ③ 国内要闻.银行周报,1935,19(22):1
    ① 吴文伟译.日商纱厂在华活跃状况[J].棉业月刊,1937,1(3):3
    ② 王红谊,章楷,王思明.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53
    ③ 棉产改进事业工作总报告.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专刊第一种.1934:5
    ① 华商纱厂联合会年会报告书.天津棉鉴复刊号,1937,2(1):16—17。转自刘阳,抗战前棉业统制委员会改进棉花产销事业述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3):百分率为刘阳计算得出.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7第428页;财政经济二,第53页;财政经济六,第82页)
    ③ 杨逸农.近年来中国棉花在世界上之地位[J].中农月刊,1942,3(12):92
    ① 张奇瑛.一年来中国经济之回顾[J].中农月刊,1947,8(4):11
    ①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各棉场组织规程.中农月刊,1947,8(12):133
    ② 中央社南京二十七电.中国棉讯,1947,1(1):6
    ③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组织规程.中农月刊,1947,8(8):86
    ④ 张奇瑛.一年来中国经济之回顾[J].中农月刊,1947,8(4):11
    ⑤ 胡竟良.棉业复兴第一年[J].中国棉讯,1948,2(1):4
    ⑥ 本刊记者.陕晋豫之棉产改进[J].中国棉讯,1947,1(1):25
    ⑦ 赵德馨,王方中.中国经济通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032
    ⑧ 冯泽芳.棉产改进的时代使命[J].中国棉讯,1947,1(3):29
    ⑨ 萧尹.宝鸡申新纺织厂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98
    ① 中外棉讯.中国棉讯,1947,1(1):4
    ② 邹秉文.棉产改进事业之今昔观[J].中国棉讯,1948,2(6):94
    ③ 冯泽芳.棉产改进的时代使命[J].中国棉讯,1947,1(3):29—30
    ④ 胡竟良.棉业复兴第一年[J].中国棉讯,1948,2(1):4
    ⑤ 处闻辑要.中国棉讯,1947,1(3):36
    ① 胡竟良.棉业复兴第一年[J].中国棉讯,1948,2(1):4
    ② 胡竟良.棉业复兴第二年[J].中国棉讯,1949,(1):5所有良种经各推广区场集中整理后分别调运,作有计划的推广。
    ① 经济情报汇编.中农月刊,1947,8(12):141
    ② 中外棉讯.中国棉讯,1947,1(6):69
    ③ 处闻辑要.中国棉讯,1947,1(7):84
    ① 金善宝.中国现代农学家传[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6
    ② 中国棉业出版社两年来业务报告.中国棉讯,1948.(24):396
    ③ 中国棉业出版社两年来业务报告.中国棉讯,1948,(24):396
    ① 冯泽芳.介绍“中国棉业文献索引”[J].中国棉讯,1949,(3):37
    ② 孙恩麐.本处一年来工作之回顾[J].中国棉讯,1948,2(1):2
    ③ 胡竟良.棉业复兴第二年[J].中国棉讯,1949,3(1):5—-11
    ① 冯泽芳.近两年棉产改进事业的进步[J].中国棉讯,1949,(3)1:3—-4
    ② 黄滋康.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07
    ③ 冯泽芳.近两年棉产改进事业的进步[J].中国棉讯,1949,(3)1:4
    ④ 经济情报汇编.中农月刊;1947,8(8):94
    ① 冯泽芳.近两年棉产改进事业的进步[J].中国棉讯,1949,(3)1:4
    ② 陈燕山.中国棉业之推广[N].农林新报208期,1930、6、1
    ① 周次长训词.中国棉讯,1948,2(6):96
    ① 孙恩麐.发刊词.中国棉讯1947,.1(1):2
    ② 韩萝麟.农业合作贷款实效之商榷[J].农本月刊,1940(32):21
    ③ 孙新在.本行农业贷款效果总检讨[J].中农月刊,1947,8(8):66—67
    ④ 乔启明.棉花贷款与棉产改进[J].中国棉讯,1948,2(2):29
    ⑤ 姚宗文.开远木棉现状[J].中国棉讯,1947,1(10):122
    ① 李国桢.改善棉贷方式与购进美棉之商榷[J].中国棉讯,1947,1(12):138
    ② 刘广成.棉花贷款的效果[J].中农月刊,1947,8(8):44
    ③ 乔启明.棉花贷款与棉产改进[J].中国棉讯,1948,2(2):30
    ① 孙恩麐.全国原棉改进设施纲要[J].棉业月刊,1937,1(1):30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农业志编辑室.新疆通志·农业志资料汇编第3辑.1987:34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经济作物生产总局.棉产工作参考资料棉花大面积丰产专辑第7集[M].北京:财经经济出版社,1956.
    ①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志
    ② 汪若海.棉花生涯五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6:3
    ③ 冯泽芳.党领导科学飞跃前进[J].农业科学通讯,1957(11):622
    ① 杨显东.序《中国棉花栽培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① 1958年2月5日全国棉花试验研究工作会议总结
    ② 中国棉花,1958(1)
    ①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档案C106.13[R].1960
    ① 喻树迅.序《冯泽芳先生图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冯泽芳先生图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①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冯泽芳先生图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② 本节内容部分参考了邓煜生,黄滋康.冯泽芳[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作物卷1)[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3—92
    ③ 赵伦彝.国立中央大学之棉作改进事业[J].中国棉讯,1947,1(6):70
    ① 黄骏麒.中国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44
    ① 赵方田,杨军.中国农学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0:23—24
    ② 校史编委会.南京农业大学史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7
    ③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132
    ④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144
    ① 本节内容部分参考了邓煜生,黄滋康.冯泽芳[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作物卷1)[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3—92
    ② 冯泽芳.吾国之棉区环境棉产区域与棉工业区域[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89
    ① 黄滋康.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07
    ② 冯泽芳.云南植棉考察报告附陈改进管见[J].棉业月刊,1937,1(2):271
    ① 石元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农学卷第一、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25
    ② 胡竟良.中国棉产之前途[J].农报,1946,11(1—9合期):11
    ③ 鄂植仪.当前中国棉产之展望[J].中国棉讯,1948,2(14):229
    ④ 刘广成.棉花贷款的效果[J].中农月刊,1947,8(8):41
    ① 刘广成.棉花贷款的效果[J].中农月刊,1947,8(8):41
    ② 孙恩麐.改进棉产之重点[J].中国棉业,1948,1(1):4
    ① 杨逸农.抗战前后我国棉花生产面面观[J].中农月刊,1944,5(2):83—84
    ②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17
    ③ 注:20世纪初期,全国棉花产量已接近1000万担,但到解放前一年即1948年,棉花产量仍停留在1010万担,1949年棉产更降至889万担。参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
    ① 王红谊,章楷,王思明.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21
    ②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的治学精神及方法——对大学农学院一年级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3):14
    ①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治学之精神及方法[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7:11
    ② 冯泽芳.如何做农科研究生——对大学研究院农科研究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5):9
    ③ 冯泽芳.怎样学习农艺[J].读书通讯,1946,(119):17—-19
    ④ 冯泽芳.农学的园地高中毕业生升学指导之一[J].读书通讯,1948,(154):15
    ⑤ 彭祖熙.诗苑嘤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4:53
    ⑥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的治学精神及方法——对大学农学院一年级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3):13
    ①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的治学精神及方法——对大学农学院一年级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3):13
    ② 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11
    ① 冯泽芳.如何做农科研究生——对大学研究院农科研究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5):9
    ②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01:147
    ③ 邓煜生.著名农业科学家冯泽芳教授[A].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553
    ④ 冯一民.冯泽芳[A].骆立胜,《义乌名人》丛书编纂委员会.义乌名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351
    ⑤ 孟美怡.金善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244—245
    ① 郑林.现代化与农业创新路径的选择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113
    ② 冯一民.冯泽芳[A].骆立胜,《义乌名人》丛书编纂委员会.义乌名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347
    ③ 速水佑次郎,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郭熙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09—310
    ④ 李健民.科学学与科技创新管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75
    ① 冯泽芳.万兹先.棉种推广方法[J].农报,1935,2(10):325
    ② 齐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63
    ③ 王一新.牵手台湾海南台湾经济比较与合作研究[M].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6:67
    ④ 王思明.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117
    ⑤ 冯泽芳.大农业论[J].川农所简报,1945,6(9—12):21
    ① 冯泽芳.抗战时期与建国时期之农业[J].中央周刊,1946,8(1):18
    ② 朱绍琳.棉乡述怀.彭祖熙.诗苑嘤呜[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4:53
    德宏州史志编委办公室.德宏史志资料[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1987.
    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M].上海:黎明书局,1935:93.
    凤凰出版社编選.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农史研究第四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M].上海:三联出版社,1957.
    洛夫,陈燕山.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棉花区域试验第一年结果报告中英文合编[R].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1934.
    棉产改进事业工作总报告.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专刊第一种[R].1934
    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全国纺织业联合会.中国棉产统计(1947年)[Z].上海: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全国纺织业联合会,1947.
    全国经济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报告[R].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7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统计课.棉花统计[Z].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计委员会统计课,1933.
    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中央棉产改进所暂行组织规程(Z).国法律复印件[507],1934
    全国民国档案通览编委会.全国民国档案通览[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陕西农业改进所关于陕棉改良的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8[M].丽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第11卷农牧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上海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筹委会.中国棉纺织统计史科[Z],1950.
    邵文杰总纂,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科学技术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行政院.国民政府年鉴[Z].南京:行政院,1943.
    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
    郑天挺,韩儒林.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政协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西安文史资料第19辑西京近代工业[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7[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农商1[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3[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国民国档案通览六[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秦孝仪.革命文献第105辑抗战建国史料—农林建设(四)[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的亚洲棉[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65年1月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座谈会会议记要[R].安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6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学研究报告[R].1963—1964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志[Z].
    中国人民政治辽宁县委员会,协商会议辽宁县委员会编印.江宁人物现代篇[M].1999.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文史资料选集第30卷第88辑[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中华棉业统计会.中国棉产统计(1933年)[Z].上海:中华棉业统计会,1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经济作物生产总局.棉产工作参考资料棉花大面积丰产专辑第7集[M].北京:财经经济出版社,1956.
    主计部统计局.中华民国统计年鉴[Z].南京:中国文化事业公司,1948,6
    邹秉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报告民国八年度[R].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1920.
    白鹤文.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1995.
    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曹幸穗等.民国时期的农业[M].南京:江苏文史编辑部出版,1993.
    陈乃林.师范群英光耀中华(第十一卷)(下册)[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储劲偏.农业推广[M].上海:黎明书局,1935.
    当代中国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丁长清.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社科分馆)
    董文中.中国战时经济特辑续编[M].重庆:中外出版社,1940.
    樊洪业,张久春.科学救国之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范铁权.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M].台北:国立编译馆,1933.
    费旭,周邦任.南京农业大学史志(1914—1988)[M].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冯泽芳.合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M].上海:中华书局,1953.
    冯泽芳.中等棉作学[M].上海:中华书局,1925.
    高俊.穆藕初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高亮之.缅怀农学前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郭开源.农业推广工作原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郭文明.生物遗传与变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
    郝钦铭.棉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郝钦铭.作物育种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河南省教育厅.作物遗传育种学全国通用本[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侯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胡竟良,吴中道.农业小册——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0.
    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华恕.邹秉文纪念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黄观武.黄观武·棉花科技论文集[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9.
    黄骏麒.中国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黄滋康.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霍益萍,侯家选,蒯义峰.科学家与中国近代科普和科学教育:以中国科学社为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江苏省农林厅.江苏农业发展史略[M].南京: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江苏省农学会.江苏棉作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金国宝.中国棉业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金善宝.中国现代农学家传[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井村薰雄著,周培兰译.中国棉纺织业及其出品[M].商务印书馆,1928.
    李国桢.陕西棉业[M].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出版,1947,3.
    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李自强.现代中国科学主义思潮[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1.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刘咸.中国科学二十年[M](影印本),中国科学社,1937.
    刘燕华,袁清林.田野的希望:中国农村科技二十年发展巡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
    刘毓湘.当代世界棉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鲁峰.中国经济地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罗家伦.逝者如斯集[M].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洛夫,陈燕山译.中国棉花改良法[M].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1934.
    骆立胜,《义乌名人》丛书编纂委员会.义乌名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马家璋.棉花育种基础研究论文集[C].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
    孟美怡.金善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民国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穆藕初.穆藕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南京农业大学人事处.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名录[M].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倪金柱.中国棉花栽培科技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胡竟良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
    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孙恩麐先生棉业论文选集[M].南京:中国棉业出版社,1949.
    潘家驹.棉花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潘家驹.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
    钱之光.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
    秦孝仪.革命人物志索引第二十一集[M].北京:中央文物供销社,1982.
    桑润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森时彦著,袁广泉译.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石元春.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石元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第一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史锁达,任志高.著名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孙殿义,卢盛魁.院士成才启示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孙济中,陈布圣.棉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汪若海,李秀兰.中国棉史纪事[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汪若海,李秀兰.中国棉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汪若海.棉花生涯五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王德滋.南京大学史编写组编.南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王广忠,马世青.中国农业教育结构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王红谊,章楷,王思明.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人文馆)
    王洪峻.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粮食价格[M].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
    王前忠,韩湘玲,曾祥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我国棉花品种类型区划、合理布局与产销平衡问题研究[C].1990.
    王思明,马万明.中国农业科技遗产选集·棉花[C].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2005.
    王思明,姚兆余.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3
    王文玺.世界农业推广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吴景锋.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西蒙古良,萨夫林.棉花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夏光辅.云南科学技术史稿[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
    校史编委会.南京农业大学史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谢家声.中国棉业问题[M].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1940.
    徐新吾,黄汉民.上海近代工业史[M].上海:上海社科出版社,1998.
    徐新吾.中国经济史料考证与研究[M].上海:上海佘富贵科学院出版社,1999.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严中平.中国棉业之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
    叶元鼎.中国棉业状况中国棉业问题1[M].工商部上海商品检验局,1930.
    喻树迅.WTO与中国棉花科技进步.WTO与中国棉花高级论坛资料汇编[C].2001.
    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
    岳琛.中国农业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云南省档案馆.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李珪.云南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张波.西北农牧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张宪文,陈兴唐,郑会欣.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张注洪.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章开沅,田彤.张謇与近代社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章楷.植棉史话[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章楷.中国植棉简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赵铭忠,陈兴唐.民国史的民国档案论文集[C].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10.
    郑林.现代化与农业创新路径的选择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郑庆平,岳琛.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作物卷1)[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三卷种子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中国科苑英华录编写组.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册[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中国农科院区划研究所.中国种植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上下)[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冯泽芳先生图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文摘(1949—1984)[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品种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委员会.抗战时期西南的教育事业[M].贵州省文史书店,199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抗战时期西南的科技[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中国遗传学会.孟德尔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央棉产改进所棉业经济系.棉运合作[M].西安:中央棉产改进所棉业经济系,1936.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农业金融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钟科,胡晶.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生物学地学部)[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周邦任,费旭.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周立三.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周天豹,凌承学.抗日战争时期西南经济发展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朱斯煌.民国经济史[M].上海:银行周报社,1918.朱斯煌.民国经济史[M].上海:银行周报社,1948.
    邹秉文.民国十五年之东大农科[M].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27.
    邹秉文.中国农业教育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
    左惟.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包平.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姜秀峰.抗战时期陕西棉花统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羌建.美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徐春霞.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的农业教育[D].扬州:扬州大学,2008.
    本局研究室调查科.最近各地花纱布市价变动之综合分析[J].农本月刊1942,(56)
    本所工作消息.本所成立以来棉作系之试验研究工作[J].农报,1943,8(1—6合期).
    毕相辉.棉货物价与棉货物量[J].农本月刊1942,(56)
    曹发军.张謇与中国近代植棉业的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9(3).
    曹隆恭.关于陆地棉的引种和推广[J].古今农业,1989(2).
    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J].古今农业,2004(1).
    陈国生.战时四川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J].张海鹏.抗日战争研究,1999(4)
    陈锡嘏.我国战时之花纱布管制[J].中农月刊,1944,5(3)
    陈燕山.对于我国棉作改进之商榷[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3,1(12).
    陈燕山.世界各国棉业之概况[J].华北棉产汇报,1937,2(7).
    邓煜生.我国棉花界老前辈简介——冯泽芳[J].中国棉花,1991(3).
    邵植仪.当前中国棉产之展望[J].中国棉讯,1948,2(14).
    冯文娟,冯佰利,宋晓轩.20世纪30—40年代我国棉产改进工作——棉种管理区制度与棉种推广成绩[J].中国棉花,2008,35(10).
    冯永康.20世纪上半叶中国遗传学发展大事[J].中国科技史料,2000,21(2)
    冯有权.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西北农学院学报,1980(4)
    冯泽芳,杜春培.1957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摘要[J].棉花知识,1958(3)
    冯泽芳,孙逢吉.中棉之孟德尔性初步报告[J].农学杂志,1928,特刊(1)
    冯泽芳.云南省宜棉区域的调查[J].云南教育与科学,1938(5).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之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
    冯泽芳.大农业论[J].川农所简报,1945,6(9*-12)
    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的治学之精神及方法——对大学农学院一年级学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3).
    冯泽芳.大学农学生治学之精神及方法[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7
    冯泽芳.甘川滇三省棉区之考察及其将来之希望[N].中央日报,1937.3.6.第3版.
    冯泽芳.介绍“中国棉业文献索引”[J].中国棉讯,1949(3).
    冯泽芳.近两年棉产改进事业的进步[J].中国棉讯,1949(1).
    冯泽芳.棉花品种试验之结果及华北之棉种问题——山西棉业改进研讨会演讲[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3-4).
    冯泽芳.棉种推广方法[J].农报,1935,2(10).
    冯泽芳.棉属分类之新近的趋势[J].通农期刊,1934,1(2).
    冯泽芳.农业经济学之重要[J].国立中央大学农业经济集刊创刊号,1944(1).
    冯泽芳.青年棉作学者俞启葆君之贡献[J].科学,1940,24(7).
    冯泽芳.如何造就中国农业人才[J].农业周报,1931,1(22).
    冯泽芳.如何做农科研究生——对大学研究院农科研究生讲[J].中央周刊,1946,8(15).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报,1940,1(1).
    冯泽芳.适于中国栽培的美棉新品种[J].农报,1935,2(27).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
    冯泽芳.斯字棉之试验成绩与繁殖推广之现况[J].农报,1937,4(17).
    冯泽芳.我国棉工业区域的合理分布[J].新经济,1940,3(8).
    冯泽芳,徐季吾.本所云南工作站三年来工作概况[J].农报,1941,6(22—-24).
    冯泽芳.我国之棉产与棉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学会会刊,1943,(2):23-24
    冯泽芳.吾国之棉区环境棉产区域与棉工业区域[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
    冯泽芳.亚美洲棉之杂交[J].通农期刊,1934,1(2).
    冯泽芳.亚洲棉与美洲棉杂种之遗传学及细胞学的研究[J].农学丛刊,1934,1(2).
    冯泽芳.云南的木棉[J].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会丛刊——冯泽芳博士演讲集,1940.
    冯泽芳.云南木棉事业之开创与进展[J].中国棉讯,1948,2(9)
    冯泽芳.云南木棉之研究及推广[J].云南教育与科学,1940(7).
    冯泽芳,奚元龄,陈仁.关于云南木棉之几种研究[J].农报,1940,5(13—15合期)
    冯泽芳,张天放.一年来云南省木棉推广事业[J].农报,1940,5(13—15).
    冯泽芳.云南植棉考察报告附陈改进管见[J].棉业月刊,1937,1(2).
    冯泽芳.怎样学习农艺[J].读书通讯,1946,(119).
    冯泽芳.中国棉产之分布及其因果[J].中农月刊,1945,6(7).
    冯泽芳.中国棉区之天然环境[J].农报,1937,4(4).
    冯泽芳.中国之三个棉花适应区域(简报)[J].农报,1940,5(22—24).
    冯泽芳,汪雄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第一年(1956)的工作及成果[J].中国农报,1957(14)
    冯泽芳.中棉之形态及其分类[J].中华农学会报,1924(45).冯泽芳.大学农科学生之治学方法[J].通农期刊,1934,1(2).
    冯泽芳.最近两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之结果及今后吾国之棉种问题[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7—8).
    冯肇传.棉作遗传[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6,3(1—12).
    郭文韬.中国传统农业哲学略论[J].古今农业,1996(1)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棉作研究室.西南各省棉花品质种性与手纺关系之鉴定及棉区考察记[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
    胡竟良.德字棉之试验结果及其推广成绩[J].农报,1944,9(7—12).
    胡竟良.棉业复兴第二年[J].中国棉讯,1949,3(1).
    胡竟良.棉业复兴第一年[J].中国棉讯,1948,1(1).
    胡竟良.棉种管理之重要性[J].中国棉讯,1949,3(4).
    胡竟良.农业改良推广的基本问题——整个的管理[J].棉业,1933,1(3).
    胡竟良.我国古代植棉考略[J].农报,1941,6(28-30).
    胡竟良.新近输种我国三种美棉棉种考略[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5,2(10—-11).
    胡竟良.中国棉产之前途[J].农报,1946,11(1—-9合期)
    华兴鼐.开远木棉观感记.[J].中国棉讯,1948,2(9)
    华兴鼐.士人与农业[J].中国棉讯,1949,3(1).
    华兴鼐.纵论棉种改良[J].中国棉讯,1948,2(24).
    华兴鼐.纵论我国棉业政策[J].中国棉讯,1949,3(4).
    黄滋康,崔读昌.中国棉花生态区划[J].棉花学报,2002,14(3).
    贾中福.试析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美棉推广[J].聊城大学学报,2005(1).
    蒋迪先.中国棉产在国际之地位[J].农报,1936,3(24)
    李文奎.抗战四年来陕西之棉业[J].陕农月报,1941,2(7、8合期).
    林风.云南省的木棉推广[J].农业推广通讯,1940,2(5).
    刘广成.棉花贷款的效果[J].中农月刊,1947,8(8)
    刘彦威.中央农业实验所科研活动记事[J].中国科技史料,1998(1).
    刘阳.抗战前棉业统制委员会改进棉花产销事业述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3)
    刘阳.抗战前南京政府对美国棉花品种的引进、改良及推广[J].中国农史,1999(3).
    卢良恕,王东阳.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4)
    鲁承周,何文骥.泾斯棉之育成[J].农报,1947,12(5)
    吕志毅.木棉---大自然的恩赐云南的特产[J].云南档案,2004,(1)
    洛夫.农业推广之重要及中国推广设计[J].棉业,1933,1(2).
    马广文.一年来之棉业[J].国际贸易导报,1937,9(1).
    马升岳.斯字棉[J].棉业月刊,1937,1(2).
    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3(1).
    棉属最新分类法[J].S.C.Harland.项霖荪译.棉业月刊,1937,1(3)
    闵乃扬.斯字棉在陕西推广之经过[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0).
    穆藕初.农业推广人员的修养[J].农业推广通讯,1940,2(5).
    庞雪晨.近代云南美棉改植木棉缘由的考证[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
    彭绍光.云南木棉事业[J].农报,1945,10(19—27合期)
    彭寿邦.抗战以来贵州棉产之改进[J].农报,1942,7(22—27合期)
    乔启明.棉花贷款与棉产改进[J].中国棉讯,1948,2(2).
    乔启明.战时农业推广[J].农业推广通讯,1939,1(1)
    邱建军,王建武.我国棉花生产的历史分析及发展战略[J].开发研究,1998(4).
    陕农月报社论.陕西省棉种管理区暂行办法[J].陕农月报,1940(2).
    沈仍愚,张雄伟.棉花生育的适宜环境[J].棉花学报,1975(5).
    沈文辅.棉产改进与经济事业[J].中国棉讯,1948,2(1).
    宋康祥.悼前泾阳县长王开基先生[J].中国棉讯,1948,2(21).
    宋晓轩.20世纪30年代我国棉产改进工作概述——中华棉产改进会概略[J].中国棉花,2005(12).
    孙恩麐.改进棉产之重点[J].中国棉业,1948,1(1)
    孙恩麐.本处一年来工作之回顾[J].中国棉讯,1948,2(1).
    孙恩麐.棉业人才之培育问题[J].中国棉讯,1947,1(8).
    孙恩麐.棉作试验推广过去工作之检讨[J].棉业月刊,1937,1(2).
    孙恩麐.全国原棉改进设施纲要[J].棉业月刊,1937,1(1).
    孙恩麐.全国原棉改进实施纲要及过去工作之检讨[J].中华棉产改进会月刊,1937,3(11—12).
    孙恩麐.朂棉产工作同志[J].中国棉讯,1949,3(3).
    孙方.云南木棉推广之回顾与展望[J].农报,1943,8(7—12).
    孙新在.本行农业贷款效果总检讨[J].中农月刊,1947,8(8):71
    陶满德.论中国棉花主产区形成的历史原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汪若海,喻树迅.中国棉花科技的20世纪十大进展和21世纪十项课题[J].中国棉花·专家论坛,2001,28(9).
    汪若海.我国美棉引种的若干规律及经验教训[J].中国种业,1984(2)
    汪若海.我国美棉引种史略[J].中国农业科学,1983(4).
    汪若海.我国最早引种陆地棉的考证[J].农业研究,第4辑.
    汪若海.中国棉区的划分与变迁[J].中国棉花,2009(9).
    汪志国,王思明.美棉在中国的引种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3).
    王淑民,鄂芳教.近20年世界棉花重大科技进展概述[J].中国棉花,2001(6).
    王璎.对我国植棉史分期的探讨[J].中国棉花,1980(4).
    王伯材,曾启宏.陕西省二三十年度农业推广之回顾[J].农业推广通讯,1941,3(12).
    王桂五.关中三年来棉种推广之检讨[J].农报,1943,8(1-6合期)
    王桂五,俞启葆,闵乃扬.陇海路西段之棉区与棉种[J].农报,1946,11(10—18合期).
    吴伟荣.论抗战期间后方农业的发展[J].近代史研究,1991(1).
    奚元龄,陈仁.木棉生长习性产量及品质之研究中国棉业,1948,1(1)
    奚元龄.本所云南开远木棉试验场之创办经过及其现有事业[J].农报,1942,7(16—-21合期)
    奚元龄.棉属细胞研究之成就[J].中国棉业副刊,1947,1(4)
    奚元龄.云南木棉推广问题[J].农报,1942,7(7、8、9合期)
    夏文通.棉的分类[J].棉业,1935,1(7)
    徐辅德.棉业管制与棉业增加[J].农业推广通讯,1943,5(3).
    杨付新,付小琼.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发展概况[J].棉花学报,2007,19(5).
    杨文辉.论战时衣着问题[J].农本月刊1942,(56).
    杨显东.论当前棉业问题与对策[J].中农月刊,1943,4(7)
    杨逸农.近年来中国棉花在世界上之地位[J].中农月刊,1942,3(12)
    杨逸农.抗战前后我国棉花生产面面观[J].中农月刊,1944,5(2)
    杨逸农.抗战前后我国棉花输出贸易之分析[J].中农月刊,1944,5(9、10合期)
    姚德昌.孟德尔以前中国对遗传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2(3).
    叶元鼎,顾鹤年.二十年来之棉业[J].国际贸易导报,1931,2(1).
    于绍杰.云南木棉推广的初步成效[J].农业推广通讯,1941,3(9).
    于绍杰.中国植棉史考证[J].中国农史,1993,12(2).
    俞启葆,奚元龄.中棉遗传研究[J].农学丛刊,1934,1(2).
    俞启葆.中国棉种调查研究成果述略[J].农报,1941,6(10—12).
    喻树迅,范术丽.我国棉花遗传育种进展与展望[J].棉花学报,2001,15(2)
    曾宇石,吴元厘,黄侃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央农业实验所[J].中国科技史料,1992(3)
    张丽.江苏省近代植棉业概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3).
    张绍钫,徐树基.陕西农作物改良之成绩及今后之希望[J].陕农月报,1941,2(2).
    张天放.云南木棉事业与木棉公司[J].中国棉讯,1948,2(9).
    章楷.中国近代棉品种改良事业述评[J].古今农业,1988(2).
    赵伦彝.国立中央大学之棉作改进事业[J].中国棉讯,1947,1(6).
    赵文榜.中国近代棉花生产的发展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3(3).
    郑起东.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J].古今农业,2006(1).
    周邦任.邹秉文在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上的杰出作用[J].中国农史,1993(4)
    周诒春.一个健全的农推干部人员至少要具备的十个条件[J].中国棉讯,1947,1(5).
    邹秉文.棉统会棉产工作概况[J].棉业月刊,1937,1(1)
    张天放,孙方.云南棉花增产之限度及其途径、云南木棉公司的经营情况[EB/OL]. http://www. ynda.yn.gov.cn 2009-2-28
    时巨涛.诚朴求实止于至善——东大精神的演进与传承[EB/OL]. http://seuaa.seu.edu.cn/s/14/t/1002/08/60/info2144.htm2012-7-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