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的译介、传播、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与西方文学批评的融汇、碰撞、交流中表现出的特征,以及在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论文第一章探讨华兹华斯、雪莱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吸纳,以及对一系列诗歌问题的争论。第二章在梳理佩特、王尔德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同时,梳理唯美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兼及现代中国纯艺术论的缘起、发展和特征。第三章以文学的外部研究为论述的核心,探讨西方的科学主义、历史主义观念如何加剧了中国文学批评对“真实”的追求,并以批评家泰纳的个案分析为支撑,说明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趋向。第四章以批评家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的诗论在中国的接受为依托,阐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象征主义文论的接受和以此为基础的诗歌理论探索。本论文以个案分析为依托,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进行吸纳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题的梳理与解读,不仅是对历史的发掘与回顾,也是理解现今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的基础,可以为当今学界争论的一些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The first half of20th century is an important phase of our translation's history, twentyyears after the May4th Movement is especially a golden age of western literature hadbeen massive introduced,during this time the amount of translation,the extent ofspread, the affection to the Chinese literature,culture,society,both of them almostreached a high peak that we nearly cannot find another time in the history to competewith it. When Western literature came into China,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andliterary theory followed, although the translations of them are a little chaotic, butundoubtedly they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thesis aim at research how the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has been translated,spread and accepted in modern China, not only clear up Western critics' cases, but also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haracteristics.From1917, when Hu Shi published The Discuss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Literature,to1937the anti-Japanese war broke out that put a stop temporarily to thetranslation of Western works, this period of time is which the thesis relates with.
     The thesis contains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core part consists offour chapters.1st, The Romanticism poetic theory in China.2nd, Aestheticism inChina.3rd, Scientism, Historism and the external research in literature.4th,Symbolism poetics in China.The thesis main part begin by exploring how does a criticaccepted in China,base o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cases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trendof thought,genre, try to present how does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betranslated,spreading and its affection in China,discuss the reasons why the Westernliterary theory can be accepted,disputed,changed and misunderstood,research howdoes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ffect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in ideas'origin,the formation of theory,the practice of criticism and other field,then,try tointerpret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s interaction with Western criticismtheory from an all-round and multi-angle position and find out the Western literarycriticism's meaning and affection to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PrefaceThis part is mainly on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criticism and western influence in macro view, analyses the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and abroad, research methods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explain the structuresetting,research ideal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thesis.
     Chapter1The Romanticism poetic theory in China.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of Romanticism's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in modern China.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rt is the cases' analysis of twocritics,Wordsworth and Shelley, and try to analyze some questions which arediscussed between the critics,such as the language of poetry, poetic function, creativeinspir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etry and prose, and so on. The Chinese literaryacceptance of the romanticism not only embodied in literature works, but alsoreflected in literary ideas, critical ideas and critical method's changing. In the processof accepting Western romanticism,"literature" has become the independent discipline,then the modern literary concept can be established.
     Chapter2Aestheticism in China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British aestheticism,Walter Pater and Oscar Wilde'simpressionist criticism methods, the pursuit to the "flash","art for art's sake" andother theory influenced Chinese modern criticism,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ir criticismare usually treated as materialism in an one-sided way and suffer a cold reception. In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e pure art theories have never been fullyaccepted, artistic form factors are rarely get the attention they deserve either.
     Chapter3Scientism,historicism and the external research in literature
     Although Turner's "race, environment, age" three elements theory has been questionedin the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but it is still can be treated as a worthy criticismmethod to learn by many critics.Western concept of historicism, scientism trendmerging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t makes literary critic and creation focusmore on"reality", and the tend of external research in literature be strengthen, and the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modern society, some critics' reference from the SovietRussia vulgar sociology make this tendency more outstanding.
     Chapter4Symbolism poetics in China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udelaire, Mallarme, and Navarre's poetics' translationand dissemination in China, and the process of "pure poetry" in Chinese poetictheory.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French symbolism theory's on the Chineseliterary criticism.
     Epilogue
     Conclud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and depict the developing prospectof this subject.
引文
1梁实秋.文学与科学[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7月上海正中书局出版.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32.
    2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5.
    1鲁迅.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J].京报副刊,1925年2月21.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
    2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J].《未名》半月刊,第2卷第8期,1929年5月25日.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7.
    1郑振铎曾指出商务印书馆《小说世界》中编辑所列的翻译小说集名,除托尔斯泰的外,其余都没有见过,均为编辑的杜撰。也有读者来信指出《小说世界》中的翻译小说是抄袭的。(郑振铎.杂感[J].文学旬刊,第77期,1923年6月22日.)这种“假翻译”的情况,李欧梵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中也谈到过。
    2Lee,leo Ou-fan.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 Press, p.14,1973.
    3Lee,leo Ou-fan.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 Press, p.19,1973.
    1该文是1931年7月20日鲁迅在社会科学研究会的讲演,记录稿载1931年7月27日、8月3日《文艺新闻》第20、21期,后收入《二心集》。
    2卞之琳.新文学与西洋文学[J].世界文艺季刊创刊号,1945年8月.
    3朱光潜.现代中国文学[A].原载文学杂志,第2卷第8期,1948年1月.朱光潜全集第九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327-330.
    4梁实秋.现代文学论[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7月上海正中书局出版.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394.
    5梁实秋.现代文学论[A].同上:397.
    6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十九世纪后期)[M].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635.
    1The Genesi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1917-1930,1980.
    1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十九世纪后期)[M].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
    2同上:22.
    3雷纳·韦勒克:“巴尔扎克称不上思想家或批评家,即便在有生之年,人们往往也看出,他注重科学的理想未曾付诸实践:毋宁说,他是一个想象世界的创造者,一个本来意义上的诗人。”同上:5.
    1福楼拜鄙视说教艺术,厌恶涉及当代政治和社会重大问题,福楼拜甚至声称他无意追求“真实”,有时他走向了极端的形式主义,追求理想美的口吻如同柏拉图主义者。韦勒克认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福楼拜都未能将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起来。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十九世纪后期)[M].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4.
    2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陈胜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3.
    1李欧梵.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A].中国现代文学主潮[M].贾植芳,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98-99.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
    3陈国恩.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4.
    4梁实秋.拜伦与浪漫主义[A].梁实秋批评文集[C].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2.
    5茅盾.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J].学生杂志,1920年8月,第7卷第9号.
    1黄仲苏.一八二〇年以来法国抒情诗之一斑[J].少年中国,第3卷第3期,1921年10月1日:18.
    2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八期,1920年2月15日,第31页.
    3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四、自然主义时代(上)[J].小说月报,第13卷第5号,1922年5月10日.
    4Aidan Day. Romantici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p.1.转引自种海燕.卢梭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兼论二十世纪20年代梁实秋和鲁迅的论战[J].江西社会科学,2007(1):87.
    5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18.
    6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M].黄念欣,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4.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钱锺书.《中国新文学的源流》[A].钱锺书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三联书店,2002:249-250.原文载《新月月刊》第4卷第四期,1932年11月1日。钱锺书关于“文以载道”的看法,另见《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1937)。他认为“‘倒学家’主张文以载道,并非为道,还是为文章,并非为内容,还是为内容的外表”,是“为文艺而主张载道”,强调思想、意义在文章里的重要地位,“少数古文家明白内容的肯定外表,正不亚于外表的肯定内容,思想的影响文笔,正不亚于文笔的影响思想。要做不朽的好文章,也要有不灭的大道理;这种说法,我们认为也有真理。”钱锺书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三联书店,2002:132-134.
    2转引自黄庭月.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6.文章中没有标注,具体出处不详。
    3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陈胜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130-131.
    1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9.
    2亚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9,11.
    3亚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60.
    4钱锺书把这种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特点归纳为“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见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A]..钱锺书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16-134.
    1新人文主义需要区别对待。梁实秋显然对情感主义深恶痛绝,吴宓则主张情与理并重,参见吴宓《文学与人生》。
    2郑振铎.《雪朝》短序[A].雪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3郑振铎.文学的定义[A].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390.
    4郑振铎.论散文诗[A].文学旬刊,第24期,1922年1月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28-429.
    5成仿吾.诗之防御战[J].创造周报,第1号,第2、3页,1923年5月13日。
    6郁达夫.艺术与国家[J].创造周报,第7号,第3页,1923年6月23日。
    7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在上海大学讲[A].民国日报·文学,1925年5月18日.
    8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J].(该文为1920年1月6日作者在北平少年学会所作的演讲。)
    9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4.
    10同上:5.
    11同上:8.
    12郁达夫.诗的意义[A].原载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5期,1925年5月2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00.
    1郁达夫.诗的内容[J].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6期,1925年5月30日.不过,值得说明的是,郁达夫强调的并不完全是自我的情感,他将“情绪”分为“自我的情绪”和“社会的情绪”,两者价值相同,在效果上“社会的情绪”超过“自我的情绪”。虽然同为强调情绪的创造社成员,郁达夫与郭沫若式的自我张扬还是有所区别。
    2王独清.未来之艺术家——破除“自然”底迷信[J].学艺,第4卷第4期。转引自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M].范伯群、朱栋霖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54。
    3康白情.新诗底我见[J].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1920年3月15日。
    4李璜.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1.
    5李思纯.抒情小诗的性德及作用[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10.
    6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J].《创造》季刊创刊号,1922年5月.
    7饶孟侃.感伤主义与“创造社”[J].晨报副刊·诗镌,第9号,1926年5月27日.一说刊于6月10日
    8梁实秋评论诗集《草儿》时道:“试把《草儿》读过一遍,我们立刻觉得《草儿》的作者的情感太薄弱,想象太肤浅。”只不过,早期梁实秋的文评除了注重情感、想象,同样重视艺术的规律,并不把作者的情感视为艺术创作的唯一要素,例如他说:“《草儿》诸作,就全体讲来,是创作得太滥。作者自己讲,他的诗是‘表个人的冲动’。我只晓得‘艺术冲动’是艺术品的成就的初步。任何冲动固未必皆有害于艺术,而由任何冲动做艺术品的出发点,结果必要失之滥。”“创作的精神和文学的修养是并不冲突的。”在浪漫主义博兴的年代,梁实秋仍然保持了理性与情感相平衡的思想,也是他日后接受白璧德理论的思想基础。梁实秋.《草儿》评论[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5,25.
    1郁达夫.文艺鉴赏上之偏爱价值[A].原载《创造周报》,第14号,1923年8月12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59、162-163.
    2周作人.《扬鞭集》序[A].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5:129-130.
    3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2.
    4参见闻一多的《<冬夜>评论》,其中既有对节奏、韵律的分析,也有对情感、想象与内容、形式关系的探讨,同时涉及中西方诗歌的比较,援引大量东西方诗论印证自己的观点。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5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1-42.
    6梁实秋.文学的纪律[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40.
    7参见闻一多为邓文所写的评论,附印在邓文之前。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附识[A].原载晨报副刊·诗镌第2号,1926年4月8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5-136.
    1陈均.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8.
    2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36.
    3希和.论诗的根本概念与功能[J].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1924年5月10日.(此文根据Moulton的《文学之近代研究》中的一节写成)
    4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
    5郑振铎.《雪朝》短序[A].雪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6郑振铎.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A].小说月报,第12卷第3期,1921年3月10日.郑振铎全集第15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56.
    7郑振铎.论散文诗[A].文学旬刊,第24期,1922年1月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27.
    8同上:428-429.
    1饶孟侃.新诗话[J].晨报副刊·诗镌,第9号,1926年5月27日.
    2饶孟侃.新诗的音节[J].晨报副刊·诗镌,第4号,1926年4月22日.
    3饶孟侃.再论新诗的音节[J].晨报副刊·诗镌,第6号,1926年5月6日.
    4闻一多.诗的格律[A].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7.
    5同上:138.
    6同上:138.
    7同上:139.
    1闻一多.诗的格律[A].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9.
    2同上:140.
    3同上:140-141.
    4同上:141-142.
    5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75.
    6同上:76.
    7同上:77.
    8同上:83.
    1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05-106.
    2同上:108.
    3同上:108-109.
    4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73.
    5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09-110.
    6同上:110-111.
    1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12-116.
    2同上:117.
    3同上:118.
    4同上:120-121.
    5老舍.第八讲诗与散文的分别[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9.
    6同上:82.
    7老舍.第九讲文学的形式[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8.
    8老舍.第八讲诗与散文的分别[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1.
    9同上:81.
    10老舍.第九讲文学的形式[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3.
    1老舍.第九讲文学的形式[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7.
    2同上:90.
    3老舍.第八讲诗与散文的分别[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2.
    4徐志摩.杂记(二)坏事,假诗,形似诗[A].原载努力周报,第51期,1923年5月6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19.
    5徐志摩.《诗刊》放假[A].原载晨报副刊·诗镌,第11号,1926年6月10日,署名志摩。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523.
    6同上:524.
    7徐志摩.一个译诗的问题[A].原载现代评论,第2卷第28期,1925年8月29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304.
    8徐志摩.再说一说曼殊斐儿[A].原载小说月报,第16卷第3号,1925年3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295.
    9黄晖.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15.
    10徐志摩的“有机整体”观念可能与他大量阅读英国作品有关,这种说法在他文章里屡次出现。他描述拜会哈代的情境:“我说我爱他的诗因它们不仅结构严密象建筑,同时有思想的血脉在流走,象有机的整体。我说了Organic这个字;他重复说了两遍:‘Yes Organic,yes Organic:A poem ought to bea living thing’……”见徐志摩.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A].原载1928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号。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600.
    1李璜.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1.
    2艾布拉姆斯,M.H..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21.
    3康白情.新诗底我见[J].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1920年3月15日。
    4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J].《创造》季刊创刊号,1922年5月.该文是为1922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作者所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所写的序引。
    5康白情.新诗底我见[J].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1920年3月15日。
    6曹聚仁.新诗管见(二)[A].国学概论[M].章太炎,演讲,曹聚仁,编.上海:泰东图书局,1923.
    1郭沫若.三叶集[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26.转引自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范伯群、朱栋霖,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1.
    2西谛(郑振铎).论散文诗[J].文学旬刊,第24期,1922年1月1日.
    3同上.
    4转引自艾布拉姆斯,M.H..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8-89.
    5惠特曼.《草叶集》序[A].美国作家论文学[C].三联书店,1984:17、11.转引自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范伯群、朱栋霖,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1.
    6郑振铎.论散文诗[A].文学旬刊,第24期,1922年1月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32.
    7郭沫若致宗白华信.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1920年3月:188.
    1详见杨联芬,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987-1949)[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128-129.在该书“《文学旬刊》与‘散文诗’”部分,论者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为散文诗“正名”并论述其特质时,诸论者所持的论据几乎都来自外国诗歌理论或外国诗人的言论:YL引用英国诗人柯勒律治(Coleridge)的“诗底反面不是散文乃是科学;散文底反面不是诗乃是有规律的文句”论证散文诗存在的合理;西谛(郑振铎)对散文诗的支持,则来自于对外国诗歌传统和惠得曼(Walt Whitman)、卡本脱(F Carpenter)、亨莱(Henley)、屠格涅夫(Turglnef)、王尔德(Oscar Wilde)等人诗作和言论的考察;腾固举“美国惠得曼、英国加本特、比国凡尔阿仑辈的作品”作为文章的例证;沈雁冰的观点也以自己熟知的法、美诗坛掌故为佐证。这种“引了许多西洋学者的言论,来做他自己主张的护符”的现象,在当时的诗论中极为常见。
    2吴晓东.从“散文化”到“纯诗化”[A].二十世纪的诗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3.
    3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4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5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1艾布拉姆斯,M.H..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
    2殷国明.二十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4.
    3饶孟侃.新诗话[J].晨报副刊·诗镌,第9号,1926年5月27日.
    4饶孟侃.感伤主义与“创造社”[J].晨报副刊·诗镌,第9号,1926年5月27日.(一说6月10日)
    5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A].《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80。此文最初发表于《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7月27日.
    6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A].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6.
    7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下篇)[J].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1922年9月10日.
    8闻一多.《冬夜》评论[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89.
    9徐志摩.杂记(二)坏事,假诗,形似诗[A].努力周报,第51期,1923年5月6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18.
    10同上:119.
    11徐志摩.“天下本无事”[A].晨报副刊,1923年6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36.
    1徐志摩.杂记(二)坏事,假诗,形似诗[A].努力周报,第51期,1923年5月6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19.对郭沫若的批评引起了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的双重反击,徐在《“天下本无事”》(载1923年6月10日《晨报副刊》)里写道:“仿吾他们不必说,声势汹汹的预备和我整个儿翻脸,振铎他们不消说也在那里乌烟瘴气的愤恨,为的是我同声嘲笑‘雅典主义’以‘取媚创造社’”。
    2俞平伯.诗底方便[A].民国日报·学灯,1924年3月28日.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80.
    3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91.
    4同上:92.
    5同上:92.
    6刘延陵.《蕙的风》序[A].蕙的风[M].汪静之.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转引自陈均.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3.
    7成仿吾.诗之防御战[J].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13日.
    8转引自艾布拉姆斯,M.H..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8-89.
    1梁实秋.《繁星》与《春水》[J].创造周报,第12号,1923年.
    2冰心.中国新诗的将来[A].冰心文集,第5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郁达夫.诗的内容[J].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6期,1925年5月30日.
    4郁达夫.诗的意义[A].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5期,1925年5月20日.
    5刘大白.《旧梦付印》自记[A].旧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1成仿吾.诗之防御战[J].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13日。
    2郑振铎.文学的使命[A].文学旬刊,第5期,1921年6月2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02.
    3郑振铎.文学的定义[A].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393.
    4同上:394.
    5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9.
    6同上:40-41.
    7同上:41.
    1梁实秋.《草儿》评论[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7.
    2梁实秋在《浪漫的与古典的·序言》中谈到白璧德对他的影响,说:“我若不从他研究西洋文学批评,恐怕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几篇文章”。(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序言》)“从极端的浪漫主义,我转到了多少近于古典主义的立场。”(梁实秋:《梁实秋论文学·序》)而《浪漫的与古典的》这部文集的基本立场之一是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泛滥。在著名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梁实秋用鄙夷的口吻讥刺浪漫主义者崇尚“诗狂”、“灵感”、“忘我的境界”,“觉得无情感便无文学,并且那情感还必须要自由活动”,“如其理性从大门进来,文学就要从窗口飞出去”。梁实秋认为浪漫主义的弊病是对感情不加理性的选择,结果是流于颓废主义和假理想主义。
    3殷国明.二十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4.
    4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9-220.
    5郁达夫.忏余独白[A].忏余集[C].上海: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
    6郭沫若.历史人物论郁达夫[J].人物杂志,1946年4月(3).
    1田汉.艺术与社会[J].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14日:7-8。
    2梁实秋.文学的纪律[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34.
    3钱锺书.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A].钱锺书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三联书店,2002:385.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01.
    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的《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是对形象思维问题的系统总结。其中欧洲古典部分由钱锺书、杨绛、柳鸣九、刘若端选译,西欧及美国喜爱你带部分由钱锺书、杨绛选译。全文内容由钱锺书夫妇选定。《前言》部分叙述了“形象思维”的演变历史:大体说来,所谓“形象思维”相当于古希腊人的phantasia和古罗马人的imaginatio。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phantasia和imaginatio两字并用,也没有意义上的差别;十六、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理论家还继承着那种用法。但是,早在中世纪后期,已有个别作者以这两个字分别指程度上不同的两种心理活动:phantasia指高级的、富于创造性的想象,而imaginatio则指低级的幻想或梦想。在后来的浪漫主义理论里,这个区别被肯定下来而普遍推广。该注意的是,这里又产生了地域性的差歧;德、意作者一般以phantasie,fantasia指高级的想象,而以einbildungskraft,imaginazione指低级的幻想(例如黑格尔《美学》朱译本三四八页);英、法作者恰恰相反,常以imagination指高级的想象,而以fancy,fantaisie指低级的幻想(例如柯尔立治《文学生涯》,见下面选录)。钱锺书.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A].钱锺书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三联书店,2002:383.
    1郑振铎.文学的定义[A].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393.
    2郑振铎.论散文诗[A].文学旬刊,第24期,1922年1月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29.
    3同上:431.
    4汤奇云.从浪漫主义“中国化”看新文学本体论的生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04.
    5闻一多.《冬夜》评论[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69.
    6同上:76.
    7闻一多.致吴景超[J].闻一多全集第1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56.(此信是闻一多当年自己摘录,具体年代不详。)
    8郁达夫.诗的内容[A].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六号,1925年5月3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10.
    9转引自黄庭月.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8.文章中没标注,具体出处不详。
    1梁实秋.浪漫主义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86.
    2王统照.《这时代》自序[A].王统照研究资料[C].冯光廉,刘增人,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3梁实秋.《草儿》评论[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5.
    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J].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28年4月15日.
    5郁达夫.诗的内容[J].晨报副刊·艺林旬刊,第6期,1925年5月30日.
    6郁达夫.想象的功用[A].青年界,第4卷第一号,1933年8月1日.郁达夫文集第六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91.
    1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5.
    2同上:45.
    3同上:47-48.
    4同上:48.
    5老舍.第五讲文学的创造[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
    6梁实秋.浪漫主义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一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86.
    1梁实秋.诗与图画[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72.
    2除此之外,写诗还应有感受性;沉思;想象和幻想,也就是改变、创造和联想的能力;虚构;判断,即决定应该用什么方式、在什么地方、并且以什么程度把上述几种能力加以运用,并不会被彼此损害。见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一五年版序言[A].十九世纪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一五年版序言[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4、88.
    5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1923年徐志摩在南开大学暑期学校的讲义,这是赵景深的记录稿,后收入赵景深编的《近代文学》一书,1925年11月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63.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86-387.
    2同上:387-389.
    3同上:392.
    1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5.
    3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5.
    4郁达夫.艺术与国家[J].原载《创造周报》,第7号,1923年6月23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50.
    5同上:150.
    6郁达夫.诗的意义[A].原载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5期,1925年5月2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03-204.
    7李思纯.抒情小诗的性德及作用[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第11页.
    1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J].《创造》季刊创刊号,1922年5月.此文是为1922年由作者翻译、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所写的序引。
    2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M].侯浚吉,译.上海:海译文出版社,2006:13.
    3胡山源自称倾心于“文艺女神”,曾创办《弥洒》杂志。弥洒,拉丁文为musai,即缪斯。
    4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58.
    5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J].季刊创刊号,《创造》1922年5月.此文是为1922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作者所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所写的序引。《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31、232.
    1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A].民铎,第2卷第4期,1921年1月15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97.
    2同上:198.
    3同上:199-201.
    4徐志摩.徐志摩全集·补编(第3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8.
    5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J].季刊创刊号,《创造》1922年5月.《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30、231.
    1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M].范伯群、朱栋霖,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52.
    2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J].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出版社,1935.
    3陈国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32.
    4陈国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32.
    1例如,郭沫若曾宣称:“对于反革命的浪漫主义文艺”,“要取一种彻底反抗的态度”。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
    2这份提纲原名A Study of Rhythm in Poetry,英文题目下附有作者用较小字体写的汉译题目,《诗底音节的研究》。闻一多当时把“Rhythm”译为“音节”(声音节奏的简称),现在一般译为“节奏”。参考书目还包括西蒙斯的《英国诗歌的浪漫主义运动》、锡德尼的《为诗辩护》等。闻一多.诗歌节奏的研究[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60-61.
    3见闻一多.《冬夜》评论[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93.
    4徐祖正.拜伦的精神[J].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
    1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J].原载《星期评论》纪念专号,1919年10月10日.中国新文学人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2同上.
    3梁实秋.拜伦与浪漫主义[A].《创造》月刊,第1卷第3、4期,1926.梁实秋批评文集[C].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7.
    1梁实秋.拜伦与浪漫主义[A].梁实秋批评文集[C].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7.
    2同上:18.
    3闻一多.诗的格律[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8.
    4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68.关于华兹华斯诗歌语言的评价和论述,参见第164-169页。
    5梁实秋.浪漫主义的批评[A].收入《文艺批评论》,中华书局1934年3月出版.梁实秋批评文集[M].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20.
    6梁实秋.浪漫主义的批评[A].梁实秋批评文集[M].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20.
    1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A].文学杂志,第1卷第四期,1937年8月.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三联书店,2002:124.
    2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A].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三联书店,2002:127-128.关于西方批评与中国批评在文章与思想问题上的看法差异,钱锺书举例说,西方的“精神”大多完全指文章思想或意义方面的事,而我们的“神采奕奕”、“神韵昂然”则一望而知是指文章风格,我们说“学杜得其皮”不是说杜甫诗的风格是皮毛爱国思想才是骨髓,而是杜甫诗的风格本身就分皮毛和骨髓,西洋人则是“在皮毛或肉体的文章风格外,更立骨髓或精神的文章思想为标准”。所以在思想与文章的关系这一点上,华兹华斯与他竭力反对的新古典主义者相比的确是跨越了一步,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3郑振铎.何谓古典主义?[J].小说月报,第14卷第2期,1923年2月.
    4郑振铎.何谓古典主义?[J].小说月报,第14卷第2期,1923年2月.
    1见罗执廷.论中国现代文坛误读西方浪漫主义的方式与逻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1-72.
    2厨川白村.文艺的进化[J].新青年.第6卷第6号.转引自罗执廷.论中国现代文坛误读西方浪漫主义的方式与逻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2.
    3汤澄波.拜伦的时代及拜伦的作品[J].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
    4实则文学观念也有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存在。一种文学观念“革命”成功,便走向定型,要求大家都遵之守之,也势必有另一种观念取而代之。钱锺书谈到文学观念的变化,说周作人引用鲁迅的“从革命文学到遵命文学”将所有“载道”的文学都归为遵命的这种说法大可斟酌。“研究文学史的人,都能知道在一个‘抒写性灵’的文学运动里面,往往抒写的‘性灵’固定成为单一的模型(pattern);……‘革命尚未成功’,乃须继续革命;等到革命成功了,便要人家遵命。”见钱锺书.《中国新文学的源流》[A].新月月刊,第4卷第四期,1932年11月1日.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三联书店,2002:252.
    1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7.
    2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J].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2.
    3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7.
    4同上:5.
    5郁达夫.诗的意义[A].原载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5期,1925年5月2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01.
    1郁达夫.诗的意义[A].原载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5期,1925年5月2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03.
    2郁达夫.诗的内容[A].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6期,1925年5月3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06.
    3郁达夫.诗的意义[A].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5期,1925年5月20日.
    4郁达夫.诗的内容[A].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6期,1925年5月3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08.
    5郁达夫.英国诗人说诗[A].原载星洲日报·晨星,1939年3月6日.郁达夫文集第七卷:文论、序跋[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77.
    6转引自黄庭月.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7.文章没有标注,具体出处不详。
    7郑振铎.论散文诗[A].文学旬刊,第24期,1922年1月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27.
    8同上:431.
    9郑振铎.何谓诗[A].文学,第84期,1923年8月2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59.
    10同上:460.
    1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2.
    2梁实秋.浪漫主义的批评[A].梁实秋批评文集[M].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20页.
    3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收入《浪漫的与古典的》,上海:新月书店,1927.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9.
    4梁实秋.文学批评辩[A].收入《浪漫的与古典的》,上海:新月书店,1927.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23.
    5梁实秋.文学批评的将来[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正中书局.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45.
    1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63.
    2同上:64.
    3对这种差异的说明散见于二十世纪诸多文学批评家的著作中,例如诺斯洛普·弗莱的论文《文学作为语境:弥尔顿的〈离希达斯〉》便坚决反对将弥尔顿的《离希达斯》视为一篇讣告。弗莱认为不能将诗歌(审美)经验与生活经验混为一谈,他强调两者的距离,以及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的联系。甚至在华兹华斯和惠特曼的个人色彩浓厚的作品里,弗莱也发掘出了它们与文学传统的联系。
    4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9.
    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9.
    2田汉.艺术与社会[J].《创造周报》第23号,第7-8页,1923年10月14日。
    3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4.
    4徐志摩在文章里多次引述过华兹华斯的诗句和言论。如他在《征译诗启》(《小说月报》第15卷第3号1924年3月10日)中提到华兹华斯的《野水仙》;还说“华茨华士见了地上的一颗小花,止不住惊讶与赞美的热泪”(这句应该指的是《不朽颂》中的名句“我看见最低微的鲜花都有思想/但深藏在眼泪达不到的地方”——笔者注)。在1923年为南开大学暑期学校授课过程中,徐志摩推荐了Myer的《华茨华斯》、Colevin的《济慈》、Nichols的《摆伦》,足见徐志摩熟知浪漫主义诗人及其评论。见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67.
    5徐志摩.杂记(二)坏事,假诗,形似诗[A].努力周报,第51期,1923年5月6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17.
    1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1923年徐志摩在南开大学暑期学校的讲义,这是赵景深的记录稿,后收入赵景深编的《近代文学丛谈》一书,1925年11月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67.
    2郭沫若文学批评是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的热门。很多论者详述郭沫若思想中的传统资源,但是笔者认为,郭沫若早期文学批评中最主要的资源仍然来自于西方,尤其是浪漫主义。他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来自西方;他对自我、情感、自然状态的追求和书写方式都是西方浪漫主义的表述方法,乃至他所使用的比喻都来自英国浪漫主义批评家,他对自然科学、儿童、原始生活的看法,也与西方浪漫主义批评家一致。这些特征一直持续到郭沫若转向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
    3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245.
    4郭沫若致宗白华信.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1920年3月:188.
    5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246.
    6郭沫若.批判意门湖译本及其他[J].《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1922年8月25日:23.
    7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612.
    8郭某若.论诗[A].《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65.本篇为作者的三封书信,此封为第三封,是致宗白华的书信,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24日《时事新报·学灯》。
    9关于有机论,参见《镜与灯》中“18世纪英国的自然天才论和自然生长论”、“德国以植物喻天才的种种理论”和“柯尔律治与有机主义美学”三个部分。德国哲学家舒尔茨、赫尔德、歌德、康德、谢林都对有机主义美学有所贡献,而德国浪漫派批评家施莱格尔的著述“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德国有关创造有机说的种种概念”。简单的说,有机主义美学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天才和创作过程,英国批评家柯勒律治的有机整体论诗学从源流来看与他研读的一系列德国著作尤其是施莱格尔的著作关系密切。不过,柯尔律治的有机整体论诗学阐发了一整套影响深远的批评理念,所以不能简单视为德国美学的传声筒。“美学中的有机论思想,按照其从德国来到柯尔律治那里的样子,绝不限于艺术创造的过程,同时还渗透到了批评的各个方面,有时为已有的见解提供新的表现法或焦点,有时则为对艺术作品的编年、阐释和评价传造出了新的类别。”另外一个问题是郭沫若的理论来源。和“五四”时期的其他学人一样,他的阅读相当庞杂,文章中常有自相矛盾之处,而且他也没有详细说明自己研读的理论书籍到底有哪些。在《文艺上的节产》一文中,郭沫若引用德国批评家朗慈白曷教授(Prof Landsberger)的论断“艺术是现,不是再现”(Kunst ist Gabe,nicht Wiedergabe)来概括自己对艺术精神的理解。对于什么是“现”,郭沫若再次使用了一个有机主义的解释,“这是从内部的自然的发生,这是由种子化而为树木,由鸡卵化而为鸡雏”。对艺术创作的过程,郭沫若解释说:“艺术……的受精是内部与外部的结合,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它的营养也是仰诸外界,但是它不是外界原来的素材。蚕子啮食桑柘而成丝,丝虽是植物的纤维所成,但它不是桑柘的原叶。”郭沫若还举了人从受精到分娩的例子:母亲从自然界摄取营养,但是胎儿不与她所摄取的任何自然物相似,只是像她自己。换句话说,艺术的创造正如自然界中的生产创造一样,必须经历孕育、生长的过程。(郭沫若.文艺上的节产[A].最初发表于1923年9月《创造周报》第19号,文集本改题为《文艺的生产过程》。《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31、132.)
    1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J].《创造周报》第3号,第14-15页,1923年5月27日。
    2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参见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4-59.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比喻方式后来推而广之,已经成为了写作方式的一部分。就像在浪漫主义之后的时代,乃至今天,大多数都认同诗是情感的写照、评论诗歌必须溯源到作者等等,但是正如艾布拉姆斯所说,这种批评观念存在至今不过二百年。郭沫若等人接受浪漫主义的批评观念有时并非直接来自西方,而是经过日本作为中间跳板。比如田汉在《诗人与劳动问题》一文中大段大段地翻译、引用了日本诗人生田春月的《新诗作法》。从诗歌观念到比喻方式,生田春月都基本继承了西方浪漫主义的特点:“诗这个东西(普通指抒情诗)像微风那样的软,叹息那样的轻,泉流那样的爽,从我们的脑中自自然然涌出来的,诗人只要把他誊写在纸上就够了,”“诗的原则是人类的情操Sentiment情绪Emotion感觉Sensation等素直单纯的记录。诗人只要像小鸟一样的歌就好啦小鸟的歌唱要甚么努力哩那决不会要甚么理智的活动也不要甚么批评反省,小鸟只因为想唱歌就唱起歌来小鸟不过从他的本能im ulse所命因为唱歌是小鸟的快乐哪。”(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续)[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94.)
    4陈均的《中国新诗批评之建构》一书中一节单论胡适的“自然论”。《谈新诗》几乎可以视为胡适批评的一个小分野,在此之前论新诗或文学他较少使用“自然”一词,在此文之后的批评文章中,“自然”成了一个突出概念,成了一个基本的文学评判标准。陈均认为,胡适的“自然”观念至少在四层意义上使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和作品拥有共同的语境(早期新诗中表现为对“自我”的表达)、“自然”作为创造过程的隐喻(“古人叫做‘天籁’的,译成白话,便是‘自然的音节’”。)、以“自然”观念作为观察文学史的视角(“自然趋势”、“自然进化”)。见陈均.中国新诗批评之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27.
    1柯勒律治.文学生涯[M].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刘若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86-87.
    2梁实秋.霍斯曼的情诗[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12.
    3梁实秋.《草儿》评论[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1.
    4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65.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16.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16.
    2同上:224.
    3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20.
    4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A].最初发表于《民铎》杂志第2卷第4期,1921年1月15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94.
    5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A].《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97.
    6高利克过于强调郭沫若思想中的德国因素。影响郭沫若的英国批评家,高利克只谈到了佩特、王尔德,却忽略了也很重要的雪莱和华兹华斯。见该书第二部分“郭沫若:从唯美印象主义到无产阶级批评.[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6、13-14.
    2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A].最初发表于1925年4月12日上海《时事新报·艺术》第九十八期,是作者1925年4月3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稿。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5.
    3郭沫若.天才与教育[J].《创造周报》第22号,1923年10月7日:1、2.
    4郭沫若.批评与梦[J].《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1923年4月30日:“评论”第9页.
    5玛丽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
    1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二十七章十九世纪的英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5号,1926年5月10日.
    1汤澄波.拜伦的时代及拜伦的作品[J].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
    1鲁迅.摩罗诗力说[J].河南,第2、3号,1908.
    2参见张静.自西至东的云雀——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中国(1908-1937)[D].北京: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10.
    1张定璜.Sheleiy[J].创造季刊,第1卷第四期,1923年2月.
    2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八期,1920年2月15日,第7页.
    3陈南士.雪莱抒情诗两首译后附记[J].诗,第1卷第2号,1922年2月15日.
    4佩韦.今年纪念的几个文学家[J].小说月报,第13卷第12号,1922年12月10日.
    5樊仲云.诗人拜伦的百年纪念[J].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
    6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7.该文写于1941年,开篇引用了《为诗辩护》的段落:“一切上乘的诗都是无限的。一重又一重的幕尽可以被揭开了,它底真谛最内在的赤裸的美却永不能暴露出来。一首伟大的诗就是一个永远洋溢着智慧与欢欣的泉;一个人和一个时代既经汲尽了他们底特殊关系所容许他们分受的它那神圣的流泻之后,另一个然后又另一个将继续下去,新的关系永远发展着,一个不能预见也未经想象的欢欣底源头。”
    1周作人.诗人席烈的百年忌[J].晨报副镌,1922年7月18日.
    2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21.
    3同上:127.
    4同上:127.
    5郁达夫.文学概说[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77.
    6郁达夫.英国诗人说诗[A].原载星洲日报·晨星,1939年3月6日.郁达夫文集第七卷:文论、序跋[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77.
    7郭某若《论诗》,本篇为作者的三封书信,此封为第一封致李石岑,最初发表于1921年1月15日《时事新报·学灯》。59年文集本作:“这种冲动接触到我们,对于我们的人格不能不发生影响。人是追求个性的完全发展的。个性发展得比较完全的诗人,表示他的个性愈彻底,便愈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因而可以说:个性最彻底的文艺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民众的文艺。诗歌的功利似乎应该从这样来衡量。”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55.
    8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在上海大学讲[A].民国日报·文学,1925年5月18日.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14.
    1闻一多.致梁实秋[A].转引自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221-222.
    2徐志摩.读雪莱诗后[A].《文学》周报第95期,1923年11月5日,署名S。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36.
    3转引自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论[M].上海:开明书店,1946:159.
    1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53.
    2郁达夫.艺术与国家[A].原载《创造周报》,第7号,1923年6月23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50.
    3同上:153.
    4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A].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46.
    1郭沫若.神话的世界[A].创造周报,第27号,1923年11月.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03-204.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04.
    3同上:325.
    4梁实秋.浪漫主义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85.
    5梁实秋.批评家之皮考克[A].东方杂志,第33卷第1号,1936年1月1日.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12.
    1同上:530-532.
    2同上:530-532.
    3梁实秋.文学批评的将来[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正中书局.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45.
    4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J].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
    5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J].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
    6“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自有人类便有诗。人是一个工具,一连串外来和内在的印象掠过它,有如一阵阵不断变化的风,掠过埃奥利亚的竖琴,吹动琴弦,奏出不断变化的曲调。”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19.
    1“诗不像推理那种凭意志决定而发挥的力量。人不能说:‘我要作诗。’即使是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说这类话;因为,在创作时,人们的心境然若一团行将熄灭的炭火,有些不可见的势力,像变化无常的风,煽起它一瞬间的火焰;这种势力是内发的,有如花朵的颜色随着花开花谢而逐渐褪落,逐渐变化,并且我们天赋的感觉能力也不能预测它的来去。……当创作开始时,灵感已在衰退了;因此,流传时间的最灿烂的诗也恐怕不过是诗人原来构想的一个微弱的影子而已。”“那指挥着手来造形的心灵也不能替自己说明那创造过程中的起源、程序、或手段。”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53.
    2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54.
    3同上:154-155.
    4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51,注释1.本篇为作者三封书信的第二封“致宗白华”,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1日《时事新报·学灯》,曾收入1920年5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发行的《三叶集》一书,此书由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合著。1925年,三封书信经作者删削,编入《文艺论集》,定题为《论诗》。1929年的订正本中,将第一封致李石岑的信改题为《由诗的韵律说到其他》,第二、三封致宗白华的信保留原题《论诗》。1959年文集本恢复初版本原貌,改题为《论诗三札》。引述部分见第258-260页。
    1徐志摩.波特莱的散文诗[A].《新月》月刊,第2卷第10号,1929年12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3卷[C].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96.
    2康白情.新诗底我见[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第10页.
    3康白情.新诗底我见[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第5页.
    4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51.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1日《时事新报·学灯》。
    5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
    6不过田汉的观点和他的比喻方式并非直接来自雪莱,而是来自日本诗人生田春月的《新诗作法》。田汉在《诗人与劳动问题》中节译了其中的一些段落,其中谈到:“诗人不可不素直,不可不像笛子、琴一般的从顺,不可不照大自然所奏的玄歌,是的,照大自然所给我们的本能的样子。——因为诗是本能的产物哪。所以做诗,当然不要什么努力,若是要努力,那就不是做诗的时候技巧上的努力,而是做人的努力——堂堂正正做一个人的努力!!……”另有一段引文,田汉没有注明出处,很可能也是出自生田春月的《新诗作法》,其中写道:“诗这个东西(普通指抒情诗)像微风那样软,叹息那样轻,泉流那样的爽,从我们的脑中自自然然涌出来的,诗人只要把他眷写在纸上就够了……”“诗人只要像小鸟一样地歌唱就好啦,小鸟的歌唱要什么努力哩。”
    7俞平伯.做诗的一点经验[A].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20.
    1俞平伯.诗底自由和普遍[A].原载《新潮》,第3卷第一号,1921年10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22.
    2俞平伯.做诗的一点经验[A].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19.
    3俞平伯.与启明先生谈诗[A].原载《诗》第1卷第四号,1922年4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62.
    4俞平伯.做诗的一点经验[A].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18.
    5同上:520.
    6同上:519.
    7同上:519-520.
    8宗白华.新诗略谈[J].少年中国,第1卷第八期,1920年2月15日:60.
    1关于中国现代文坛对“写”与“做”问题的讨论,参见陈均.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36.
    2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A].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10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20.
    3闻一多.《冬夜》评论[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82.
    4同上:93.
    5同上:93.
    6朱光潜.朱光潜批评文集[C].商金林,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88.
    7参见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96.
    8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20.
    9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84.
    10同上:85.
    1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20.
    2“这是浪漫派批评之最大胆的几句话,和新古典派一样的趋于极端,一样的把理想和想象视为敌对的东西。所以浪漫派的学说常常是和新古典派的一样的错误,因为都不能得到理性与想象之正确的平衡的观念。”梁实秋.浪漫主义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86.
    3偶尔也有对浪漫主义诗人的负面评论。赵景深在短文《雪莱不是美丽的天使》中介绍培克(WalterEdwin Peck)的《雪莱的生活及其著作》(Shelley:His Life and Work),转述了雪莱对其第一任妻子哈里特的伤害以及雪莱性格的二重性,言语之间颇有微词。赵景深.现代文坛杂话·雪莱不是美丽的天使[J].小说月报,第19卷第1号,1928年1月10日.
    1记者.编校以后[J].华严,第1卷第6期,1929年6与20日.
    2歌德:“我把‘古典的’叫做‘健康的’,把‘浪漫的’叫做‘病态的’”,“最近一些作品之所以是浪漫的,并不因为新,而是因为病态、软弱。”歌德.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88.
    3Hegel. Werke in20Bden [M]. Frankfurt:Suhrkamp Taschenbuch Wissenschaft,1968,Bd. VII, S.278.转引自李伯杰.德国浪漫派批评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1994(03):30-31.
    4亚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1.
    1柯勒律治.诗的本质[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11.
    2柯勒律治.论诗或艺术[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96.
    3郑伯奇.国民文学论[J].创造周报,第33号,1923年12月23日:2.
    4郑伯奇.新文学之警钟[J].创造周报,第31号.转引自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M].范伯群朱栋霖,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54.
    5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
    6这是郁达夫时常表述的一个观点。郁达夫.忏余独白[A].忏余集[C].上海:上海天马书店,1933.
    7郁达夫.“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A].文学创刊号,1933年7月1日.郁达夫文集第六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71.
    8转引自黄庭月.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9.文章中无标注,具体出处不详。
    9郭沫若.批判意门湖译本及其他[J].《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1922年8月25日:23.
    10郭沫若.文艺上的节产[J].创造周报,第19号,1923年9月16日:1.
    11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J].创造周报,第3号,1923年5月27日:14-15
    12郭沫若.艺术的评价[J].创造周报,第29号.
    13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612.转引自范劲.歌德符号与浪漫主义者郭沫若的自我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10(2):97.
    14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612.
    15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1923年5月20日。
    16同上.
    1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J].创造周报,第2号,1923年5月20日。
    2郭沫若.创世工程之第七日[J].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13日。
    3同上.
    4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3.
    5郁达夫.文学概说[A].原载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66.
    6同上:68.
    7郭沫若.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A].原载1922年11月《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16、217.
    8郁达夫.自我狂者须的儿纳[A].原载《创造周报》第6号,1923年6月16日,发表时题名《Max Stirner的生涯及其哲学》.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41.
    1郁达夫.自我狂者须的儿纳[A].原载《创造周报》第6号,1923年6月16日,发表时题名《Max Stirner的生涯及其哲学》.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44.
    2郁达夫.戏剧论[A].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26年7月.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J].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4梁实秋.拜伦与浪漫主义[A].梁实秋批评文集[C].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4.
    5同上:16.
    6老舍.第五讲文学的创造[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4.
    7闻一多.诗的格律[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9.
    1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65.
    2老舍.第七讲文学的风格[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5.值得说明的是,老舍说的“背后的作家”并不是指作家生活与作品情节相似,也不是指作家在作品中露面或表达观点。他认为个性的表现是指创造而言,人物是作家的创造物,他给予他们一切,这便不能不表现自己。此外,“怎样写出”是首要的事,也是个人的事,他的处理方法如何,“怎样告诉”,老舍认为这便是风格的由来和特点。他引用了褒劳(John Burroughs)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文学所以为文学,并不在于作者所以告诉我们的东西,乃在于作者怎样告诉我们的告诉法。”所以,老舍所说的“人格”不是道德品质的高尚或卑贱,而是指作家创造性地思考、化用材料、组成作品的能力。
    3柯勒律治.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刘若端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69.
    4梁实秋.《繁星》与《春水》[A].创造周报,1923年第12号.梁实秋批评文集[M].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7.
    5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1923年徐志摩在南开大学暑期学校的讲义,这是赵景深的记录稿,后收入赵景深编的《近代文学》一书,1925年11月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67.
    6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A].最初发表于1922年7月27日《时事新报·学灯》.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80-181.
    7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A].1922年5月《创造》季刊创刊号,是为1922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作者所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所写的序引。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27.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J].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2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下篇)[J].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1922年9月10日.
    3徐祖正.拜伦的精神[J].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
    4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65.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24.
    6希和.论诗的根本概念与功能[J].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1924年5月10日.
    1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27.2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M].范伯群、朱栋霖,主编.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97-298.
    3郭沫若.曼衍言[J].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
    4郁达夫.北国的微音[A].郁达夫全集第3卷[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51、54.
    5庐隐.曼丽·寄燕北故人[J].文化书社1927年版。转引自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M].范伯群、朱栋霖,主编.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47.
    1[法]夏尔·诺谛埃.文学与评论文丛[A].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成仿吾.江南的春讯[J].郁达夫.北国的微音[J].分别载于《创造周报》第48期、46期.
    3郭沫若一诗中有“泪痕滔滔”语,徐志摩以为夸张太过,引起了成仿吾、郭沫若等人的反批评。转引自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M].范伯群、朱栋霖,主编.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48.
    4刘西渭.篱下集——萧乾先生作[A].咀华集[C].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91-92.
    5同上:105.
    6田汉.艺术与社会[J].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14日:7-8.
    1俞平伯.诗底自由和普遍[A].原载《新潮》,第3卷第一号,1921年10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22.
    2俞平伯.做诗的一点经验[A].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1920年12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19.
    3老舍.第五讲文学的创造[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4.
    4同上:55.
    5同上:56.
    6郭沫若.致陈建雷的信[J].新的小说,第2卷第1期,1920年9月10日.
    7郭沫若.文艺之社会使命——在上海大学讲[A].最初发表于1925年5月18日《民国日报·文学》,是作者1923年5月2日在上海大学的讲演记录稿,由李伯昌、孟超合记。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
    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14.(“除非把人类的感受性绝灭不可,归根是非把人类全体绝灭不可了。科学家与艺术家之争,每每出于这种偏激的执意。”文集本作:“除非把人类灭绝不可。科学家与艺术家的见解在这儿是有争执的。”)
    8俞平伯.诗底自由和普遍[A].原载《新潮》,第3卷第1号,1921年10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24.
    9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A].原载《诗》第1卷第1号,1922年1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35.
    1郑伯奇.国民文学论[J].《创造周报》第33号,第2页,1923年12月23日。
    2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1923年5月20日:1-2.
    1成仿吾.文艺批评杂论[A].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成仿吾文集[C].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204.
    2郑振铎.中国新文学观的建设[A].文学旬刊,第37期,1922年5月1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35.
    3俞平伯.与启明先生谈诗[A].诗,第1卷第4号,1922年4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60.
    4王独清.一双鲤鱼[J].《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杂录”,1922年8月25日:15.
    1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C].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05-406.
    2同上:407.
    3同上:408.
    4梁实秋.科学时代中之文学心理[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7月上海正中书局出版.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391.
    5老舍.第五讲文学的创造[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4.
    6同上:56.
    7同上:56.
    8同上:57.
    9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3、17.
    10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53.
    11同上:155.
    1雪莱.为诗辩护[A].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29.
    2同上:130.
    3同上:136-137.
    4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在上海大学讲[A].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15,116.
    5郭某若.论诗[A].本篇为作者的三封书信,此封为第一封,是致李石岑的,最初发表于1921年1月
    15日《时事新报·学灯》。59年文集本作:“这种冲动接触到我们,对于我们的人格不能不发生影响。人是追求个性的完全发展的。个性发展得比较完全的诗人,表示他的个性愈彻底,便愈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因而可以说:个性最彻底的文艺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民众的文艺。诗歌的功利似乎应该从这样来衡量。”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55.
    1周作人.诗人席烈的百年忌[J].晨报副镌,1922年7月18日.
    2郭沫若.评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J].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18-319.
    4参见李伯杰.德国浪漫派批评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1994(03):31.
    5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J].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6李伯杰.德国浪漫派批评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1994(03):31.
    1参见黄晖.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92-93.
    2比厄斯利列举了波德莱尔的例子,他在某些方面带有为艺术而艺术倾向,认为功利观念“在世界中对美的观念最具敌意”,捍卫艺术的纯粹,从道德限制中将其解脱出来。然而,波德莱尔也抨击“为艺术而艺术学派孩子气的乌托邦思想,排除一切道德”。比厄斯利认为波德莱尔并不是说艺术从属于一般的道德规范,而是有它自己的道德性规范,并有责任服从这种规范。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7.
    3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9.
    1文学研究会宣言[J].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10日.
    2郑振铎.中国文人对于文学的根本误解[A].文学旬刊,第10期,1921年8月1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24.
    3郑振铎.中国新文学观的建设[A].文学旬刊,第37期,1922年5月1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34.
    4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茅盾讥嘲章回体小说“在思想方面惟求博人无意识的一笑,在艺术方面,惟求报帐似的报得清楚。这种东西,根本上不成其为小说,何论价值?”
    1郑振铎.中国新文学观的建设[A].文学旬刊,第37期,1922年5月11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35.
    2郑振铎.本刊改革宣言[A].文学,第81期,1923年7月3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44.
    3郑振铎.文学的定义[A].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394.
    4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5陈思和.一份填补空白的研究报告:柳珊的《在历史缝隙间挣扎》序[A].在历史缝隙间挣扎——1910-1920年间的《小说月报》研究[M].柳珊.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6Lee,leo Ou-fan.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 Press, p.13,1973.
    7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8陈思和.一份填补空白的研究报告:柳珊的《在历史缝隙间挣扎》序[A].在历史缝隙间挣扎——1910-1920年间的《小说月报》研究[M].柳珊.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9瞿世英.小说的研究[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1郁达夫.文学概说[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75.
    2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2.
    3同上:2.
    4郁达夫.“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A].文学创刊号,1933年7月1日.郁达夫文集第6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71.
    5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第6页,1923年5月20日.
    6成仿吾.民众艺术[J].创造周报,第47号,1924年4月.
    7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创作上的态度[J].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
    1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A].民铎,第2卷第4期,1921年1月15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98.
    2郑伯奇.国民文学论[J].创造周报,第33号,1923年12月.
    3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1923年徐志摩在南开大学暑期学校的讲义,这是赵景深的记录稿,后收入赵景深编的《近代文学》一书,1925年11月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61.
    4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62、163.
    5陈源.文章与饭碗[A].西滢闲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148.
    6同上:150.
    7老舍.第一讲引言[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
    8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7-38.
    1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M].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汤奇云.从浪漫主义“中国化”看新文学本体论的生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03.
    2王国维.文学小言[J].教育世界,第139号,1906.
    3王国维.教育家之希尔列尔[A].《教育世界》第118号目录列有,正文佚漏.王国维全集第3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69.
    4王国维.文学小言[J].教育世界,第139号,1906:3.
    5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教育世界,第56号,1903:1-2.
    6徐洪兴.王国维文选选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1摩西.《小说林》发刊词[J].小说林,第1期,1907.
    2觉我(徐念慈).《小说林》缘起[J].小说林,第1期,1907.
    1狮吼社成立于1924年,成员多为日本留学生,艺术上受到日本唯美主义的影响,除非功利的文学主张外,偏于颓废,作品中经常喜欢表现“花一般的罪恶”、“死的美好”。
    2腾固.唯美派文学·小引[A]..唯美派的文学[M].上海:光华书局,1927:3.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35.
    3萧石君.世纪末英国新文艺运动序言[J].转引自解志熙.美的偏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62.
    1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2老舍.第十一讲文学的倾向(下)[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4.
    3老舍.第十一讲文学的倾向(下)[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5.
    4郁达夫.The Yellow Book及其他[J].创造周报,第20、21号,1923年9月23日、30日.
    5郁达夫.诗的内容[A].晨报副镌·艺林旬刊,第6期,1925年5月30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08-209.
    6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A].民铎,第2卷第4期,1921年1月15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98.
    7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A].最初发表于1925年4月12日上海《时事新报·艺术》第九十八期,是作者1925年4月3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稿。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4.
    1胡山源.弥洒Musai临凡曲[J].弥洒,创刊号.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29.
    2民国日报·觉悟,1923年3月24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29.
    3色彩与旗帜[J].金屋月刊,创刊号,1929年1月1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30.
    4金屋邮箱编辑部答胡哲民函[J].金屋月刊,第1卷第2期.转引自薛家宝.唯美主义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99.
    5张克标.上去站在第一峰顶[J].金屋月刊,第1卷第4期.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31.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A].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2.
    2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A].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3.
    3转引自黄晖.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65.
    4闻一多.致梁实秋[A].转引自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221-222.
    1闻一多.诗的格律[A].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8.
    2闻一多.诗的格律[A].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8.
    3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A].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10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20.
    4梁实秋.读《诗的进化的还原论》[J].晨报副刊,1922年5月.转引自黄晖.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62.
    1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5.
    2郁达夫.艺术与国家[A].创造周报,第7号,1923年6月23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52.
    3郁达夫.《创造日》宣言[A].郁达夫文论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65.
    4郁达夫.艺术与国家[A].创造周报,第7号,1923年6月23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52.
    5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A].唯美主义[M].赵澧、徐京安,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00.
    6郑伯奇.忆创造社[A].创造社资料(下)[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56.
    1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6.
    2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8.
    3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7.
    4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7-18.
    5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第6页,1923年5月20日。
    1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第6页,1923年5月20日。
    2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A].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530.
    3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7.
    4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A].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3.
    5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9.
    1莱昂·谢埃.唯美主义:后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宗教[M].转引自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2郁达夫.集中于《黄面志》(The Yellow Book)的人物[A].创造周报,第20、21号,1923年9月23、30日.发表时题名为《The Yellow Book及其他》.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69.
    3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4参见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第一章第三节“‘是与非’:从浪漫的前奏到颓废的共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1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续)[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15.
    2依照前文,纯客观的批评是指“自然主义时代的批评”——“十九世纪后半的批评家,内依生物学的批评家的影响外承唯物人生观的风潮。视文艺不过一种记录,无所谓理想的径路,所以多轻视作者的个性,为纯客观的批评。”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续)[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15.
    3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续)[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16.
    4“所有大平衡家——圣伯符,裴德,高柳列其……”徐志摩.“天下本无事”[A].晨报副刊,1923年6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34.
    5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1923年徐志摩在南开大学暑期学校的讲义,此为赵景深的记录稿,后收入赵景深编的《近代文学丛谈》一书,1925年11月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68.
    6徐志摩.再来跑一趟野马——致孙伏园[A].京都副刊,1925年2月16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260.
    7郭沫若.瓦特裴德的批评论[J].创造周报,第26号,1923年11月4日.
    1原文提到的作品有《快乐主义者的马留士》Marius,The Epicurian(一八八五),《想象的画像》Imaginative Portaits(一八八七),《鉴赏论》Appreciations(一八八九),《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Plato and Platonism(一八九三)及《希腊研究》Greek Studies(一八九五)。参见郭沫若.瓦特裴德的批评论[J].创造周报,第26号,1923年11月4日.
    2郭沫若.瓦特裴德的批评论[J].创造周报,第26号,1923年11月4日.原文与文集本有出入。“他的批评是主张精神之自立”,文集本作:“他的批评主张精神之独立自主”;“批评家所重要的”,文集本作:“批评家所重视的”;“专心于精讨的事物”,订正本、改编本、文集本均作:“专心于精讨优美的事物”。
    3郭沫若.瓦特裴德的批评论[J].创造周报,第26号,1923年11月4日.
    4成仿吾.建设的批评论[J].创造周报,第43号,1924年3月.
    1梁实秋.拜伦与浪漫主义[A].梁实秋批评文集[C].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8-19.
    2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8.
    3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8.
    4梁实秋.近代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90.
    5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17-519.
    1转引自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19.
    2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19.
    3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33.
    4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A].最初发表于1925年4月12日上海《时事新报·艺术》第九十八期,是作者1925年4月3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稿。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1.
    1成仿吾.写实主义与庸俗主义[J].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
    2梁实秋.文学的美[A].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1937年1月1日.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01.
    3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22-123.
    4转引自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31.
    5闻一多.泰戈尔批评[A].原载《时事新报》副刊《文学》第99期,1923年12月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29.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28-529.
    2朱自清.自治底意义[A].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21.
    3朱自清1922年11月1日给俞平伯的信.转引自俞平伯.读《毁灭》[A].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71.
    4朱自清1923年1月13日给俞平伯的信.转引自俞平伯.读《毁灭》[A].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71.
    5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28.
    6朱自清1923年1月13日给俞平伯的信.转引自俞平伯.读《毁灭》[A].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73.
    7朱自清.刹那[A].春晖,第30期,1924年6月1日.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28.
    8朱自清.刹那[A].春晖,第30期,1924年6月1日.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29.
    9朱自清.刹那[A].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28-129.
    1朱自清.刹那[A].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27-128.
    2朱自清.刹那[A].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29.
    3朱自清.文学的美[A].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59.
    4朱自清.文学的美[A].朱自清全集第4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62.
    5李先国.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52-53.
    6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29.
    7许地山.序《野鸽的话》[A].许地山集[C].汪剑钊,选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369.
    1俞平伯.代拟吾庐约言草稿[A].俞平伯散文杂论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21-422.
    2俞平伯.读《毁灭》[A].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73.
    3俞平伯.文艺杂论[J].小说月报,第14卷第4号,1923年4月10日.
    4俞平伯.文学的游离与独在(1925)[A].俞平伯散文杂论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41.
    5徐志摩.济慈的夜莺歌[A].小说月报,第16卷第2号,1925年2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3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41.
    6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该文为作者1922年秋在清华文学社的讲演稿,原文为英文,后刊于《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1923年5月1日,傅光明译.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79.
    7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4.
    1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6.
    2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6.
    3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7.
    4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8.
    5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1.
    6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4.
    7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8.
    8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9.在另一篇文章《看了<黑将军>以后》他重复了这个观点:“要知道凡是值得一得的东西,绝不是可以随便容易取得的:成绩与工夫总是正比例的。”1923年4月11、12、13、14连载于《晨报副刊》。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04.
    9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9.
    10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89.
    1徐志摩.波特莱的散文诗[A].《新月》月刊,第2卷第10号,1929年12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3卷[C].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96.
    2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九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235.
    3老舍.第十一讲文学的倾向(下)[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5.
    4梁实秋.文学的美[A].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1937年1月1日.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10.
    5梁实秋自陈:“凡是伟大的文学必是美的,而同时也必是道德的。”“我的态度是道德的。我不但反对‘唯美主义’,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我甚至感觉到所谓‘艺术学’或‘美学’(aesthetics)在一个文学批评家的修养上不是重要的。”梁实秋.文学的美[A].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1937年1月1日.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10、496.
    1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2.
    2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3-384.
    3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3-384.
    1萧石君.世纪末英国新文艺运动[M].中华书局,1934:19-20.转引自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2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9.
    3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二十九章十九世纪的英国批评家及其他[J].小说月报,第17卷第7号,1926年7月10日.
    4郁达夫.艺文私见[J].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
    1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J].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15日.
    2薛琪瑛女士.[英]王尔德意中人(爱情喜剧)记者识[J].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15日.
    3该文称王尔德“自我观念的过强使他成为乖僻的王子”,“艺术是他人格的主调,装饰是他一生的享乐”。
    1计有《纪德关于王尔德的回忆》、《王尔德<狱中记>的全文》、《比亚斯莱、王尔德与<黄面志>》、《从王尔德到英外》、《王尔德案件的真相》、《王尔德之子》、《王尔德笔下的英国监狱》、《王尔德的说谎的艺术》、《王尔德所说的基督故事》。
    2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11月出版.
    3参见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35.
    4赵景深.童话家王尔德[J].晨报副刊,1922年7月1日.
    5赵景深.CF女士[A].文坛忆旧[M].转引自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201.
    6北平晨报·剧刊,1932年10月2日.
    7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56.
    8语丝,第4卷第13期,1928年3月26日.
    9语丝,第4卷第18期,1928年4月30日.
    10北新,第3卷第18期,1929年10月1日.
    11北新,第3卷第22期,1929年11月16日.
    12北新,第3卷第23期,1929年12月1日.
    1郭有守,译.金屋月刊,第1卷第5期,1929年5月.
    2士骥,译.语丝,第5卷第43期,1930年1月6日.
    3本间久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M].沈端先,译.开明书店,1928.该书第十二章英国的唯美派中有一节专论王尔德。
    4梁遇春,译.青年界,第3卷第1期,1933年3月5日.
    5徐懋庸,译.译文,第2卷第2期,1935年4月16日.
    6陈独秀.《绛纱记》序[A].曼殊小说集[M].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28.转引自王林.王尔德的中国译者和知音:田汉[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2.
    7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木思想之差异[A].蔡尚思,朱维铮.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转引自王林.王尔德的中国译者和知音:田汉[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2.
    8陈独秀.独秀文存[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95-98.
    9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1923年徐志摩在南开大学暑期学校的讲义,这是赵景深的记录稿,后收入赵景深编的《近代文学》一书,1925年11月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71.
    1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7.
    2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8.
    3署名“达夫”.淮尔特著杜莲格来序文[J].《创造》季刊创刊号,第1卷第1号,1922年3月15日.
    4郑伯奇.忆创造社及其他[M].香港:三联书店,1982:31.
    5郁达夫.文学概说[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85-86.
    6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58.
    1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35.
    2郁达夫.从兽性中发掘人性[A].星洲日报·辰星,1939年5月6日.郁达夫文集第7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96.
    3王古鲁.王尔德生活[M].上海世界书局,1929:1-2.
    1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七、自然主义以后)[J].小说月报,第13卷第11号,1922年11月10日.
    2黄仟华.近代文学思潮[M].商务印书馆,1924.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74-375.
    3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4月3日、18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50-351.
    4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4月3日、18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53.
    1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1.
    2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1-382.
    1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18.
    2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56.
    1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A].最初发表于1925年4月12日上海《时事新报·艺术》第九十八期,是作者1925年4月3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稿。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0-121.
    2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A].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4.
    3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A].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5.
    4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A].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C].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6.本文所引为最初刊登稿。文中“至于我呢,这下边的几句诗很好,我今天晚上所讲的魂髓便在这儿”一句《沫若文集》略有改动,为:“至于我呢?他说出了下边的几句诗。我觉得很好,我今天晚上所讲的魂髓便在这儿。我把它念出来,同时作为我今天晚上的讲话的结尾。”
    5“一种美的文学,纵或他没有什么可以教我们,而他所给我们的美的快感与慰安,这些美的快感与慰安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更新的效果,我们是不能不承认的。”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1923年5月20日.
    6转引自郭素.王尔德对田汉早期创作的影响[J].新学术,2008(2):159.
    1转引自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00.
    2田汉.艺术与艺术家的态度[A].田汉文集第14卷[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196.像其他五四时期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一样,王尔德被田汉被赋予了反抗精神,用以对抗社会的黑暗和敌意。田汉推崇《莎乐美》,不仅因为莎乐美“全生命以求其所爱”,还因为“这剧本对于反抗既成社会的态度最明显”,蕴含着王尔德“希望自由、叛道、及反抗的精神”。客观上,由于田汉的译介和倡导,《莎乐美》“在戏剧界的影响已远超过了郭沫若《王昭君》式的细节模仿”。(王列耀.王尔德与中国现代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19989(12).)
    3沈泽民.王尔德评传[J].小说月报,第12卷第5号,1921年5月10日.
    1沈泽民.王尔德评传[J].小说月报,第12卷第5号,1921年5月10日.
    2沈泽民.王尔德评传[J].小说月报,第12卷第5号,1921年5月10日.
    3沈雁冰.“唯美”[J].民国日报·觉悟,1921年7月13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13.
    1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4月3日、18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50.
    2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4月3日、18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61.
    3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4月3日、18日.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62-363.
    1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同上:351.
    2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同上:352.
    3张闻天,汪馥泉.王尔德介绍[J].同上:363.
    4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90.
    5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93.
    6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96.
    1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97.
    2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6.
    1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8-389.
    2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9.
    3闻一多.诗的格律[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8.
    4闻一多.诗的格律[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9.
    1梁实秋.汉烈的《回音集》[J].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20.
    2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57.
    3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58-159.
    4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60-161.
    1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63-164.
    2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66.
    3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67.
    4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5.
    5“也许王尔德所谓的‘不道德’(immoral)即是‘非道德’(unmoral)的意思。现代批评的意见,差不多全是要把道德与文艺分开,这是很正当的,尤其是在如今菲力斯丁的时代。”“菲力斯丁”是阿诺德所说的庸俗不堪、品味匮乏、目光短浅、功利至上的中产阶级。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67.
    6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68.
    1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71.
    2梁实秋.近代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93-294.
    3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7.
    4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8.
    1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1-382.
    2鲁迅.登龙术拾遗[A].鲁迅全集第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5.
    3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A].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71.
    4施蛰存.林微音其人[J].沙上的脚迹[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54.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56.
    1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1923年5月20日。
    2成仿吾.真的艺术家[J].创造周报,第27号,1923年11月.
    3田汉.艺术与社会[J].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14日:7.
    4卷头语(摘录自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J].小说月报,第16卷第5号,1925年5月10日.
    1李金发.诗问答[J].文艺画报,第1卷第3号,1935年2月15日.转引自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88.
    2希和.论诗的根本概念与功能[J].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1924年5月10日.
    3老舍.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下)[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5.
    4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4.
    5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4-45.
    6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2,43.
    7老舍.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下)[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5.
    8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4.
    9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4.
    10梁实秋.《草儿》评论[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1.
    11梁实秋.读《诗的进化的还原论》[J].晨报副刊,1922年5月.
    12他对佩特、王尔德的苛评,正是由于他认为他们的道德趋向不健全,仅以美感经验为满足,却不能承载严正的道德观,缺乏对善恶真伪的辨析。梁实秋.文学的美[A].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1937年1月1日.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10.
    13徐志摩.我们看戏看的是什么?[A].晨报副刊,1923年5月24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29-130.
    1徐志摩.我们看戏看的是什么?[A].晨报副刊,1923年5月24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30.
    2徐志摩.“天下本无事”[A].晨报副刊,1923年6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34.
    3李金发.诗问答[A].文艺画报,第1卷第三号,1935年2月15日.转引自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
    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88.
    4转引自李乐平.中西艺术结合的宁馨儿——论闻一多对唯美主义的借鉴和对民族特色的继承[J].甘肃社会科学,2002(4):27.
    5闻一多.莪默伽亚谟之绝句[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04.“鉴赏艺术非和现实界隔绝不可”一句,闻一多自己加注曰:“Dr.Bullough谓在鉴赏艺术时须保持‘心理的距离’。所谓距离是与现实界相去的距离。Prof.Langfeld讲道:‘审美的态度是与我们寻常对于环境的态度正相悖谬的,寻常的态度是为生存竞争而养成的,此时我们在不息地抵抗自然的势力,我们的机体准备好了,安排好了以便接应而征服环境中之阻碍;至于审美的的准备却是与此相反的,他是为着体会对象中各部分之间相互的关系,不是为着考察我们自身和对象的关系,以便施行应付动作。’哲学伦理都有关于(直接或间接)生存竞争底问题,鉴赏艺术时,被这些观念侵入了,那审美的态度便是虚伪的或至少也是肤浅的了。”
    6方光壽.文学与情绪[J].创造月刊,第1卷第5期,1926:7.
    1方光壽.文学与情绪[J].创造月刊,第1卷第5期,1926:8.
    2方光壽.文学与情绪[J].创造月刊,第1卷第5期,1926:9.
    3方光壽.文学与情绪[J].创造月刊,第1卷第5期,1926:8-9.
    4方光壽.文学与情绪[J].创造月刊,第1卷第5期,1926:9.
    5希和.论诗的根本概念与功能[J].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1924年5月10日.
    6华林(李金发).烈火[A].《美育》创刊号,1928.转引自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4.
    7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
    8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J].晨报副刊,1924年12月26日.
    9郁达夫.《茫茫夜》发表以后[A].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6月22日.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25.
    1徐志摩.我们看戏看的是什么?[A].晨报副刊,1923年5月24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29-130.
    2徐志摩.我们看戏看的是什么?[A].晨报副刊,1923年5月24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30.
    3郑振铎.文学的定义[A].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394.
    1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83.
    2李健吾.自我和风格[A].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38.
    3李健吾.序[A].李健吾文学评论选[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1.
    4李健吾.自我和风格[A].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1徐志摩.丹农雪乌[A].徐志摩全集第2卷M].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1.
    2黄仲苏.什么是印象的批评?[A].傅东华,编.文学百题[M].上海:生活书店,1935:229-230.
    3钱歌川.什么是鉴赏的批评?[A].傅东华,编.文学百题[M].上海:生活书店,1935:301-302.
    1钱钟书.释文盲[A].钱锺书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9.
    2钱钟书.释文盲[A].同上:49.
    3钱钟书.释文盲[A].同上:50.
    4钱钟书.释文盲[A].同上:50.
    5梁实秋.文艺批评论·绪论[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29.在这篇《绪论》里,梁实秋提出了批评不是攻击、研究、鉴赏三点,以确定“批评”的范围。
    6梁实秋.文艺批评论·绪论[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30.
    7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8.
    1梁实秋.文学批评辩[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22.
    2梁实秋.文学批评辩[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23,122.
    3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8.
    4梁实秋.近代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90.
    5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6.
    6胡梦华.表现的鉴尝论[J].小说月报,第17卷第10号,1926年10月10日.
    1胡梦华.表现的鉴尝论[J].小说月报,第17卷第10号,1926年10月10日.
    2胡梦华.表现的鉴尝论[J].小说月报,第17卷第10号,1926年10月10日.
    3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8.
    4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8.
    1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0.
    2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1.
    3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1.
    4朱光潜.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A].选自《我与文学及其他》(1943年10月开明书店出版),为《孟实文钞》(1936年4月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增订版。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14.
    1朱光潜.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A].同上:415.
    2朱光潜.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A].选自《我与文学及其他》(1943年10月开明书店出版),为《孟实文钞》(1936年4月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增订版。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15.
    3朱光潜.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A].同上:417.
    4朱光潜.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A].同上:421.
    5朱光潜.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A].同上:423-424.
    6穆木天.法国文学的特质[J].创造月刊,第1卷第6期,1927年2月1日.
    1玛丽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25.
    2郭沫若.批评与梦[A].《文艺论集》汇校本.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25.
    3玛丽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6页.
    4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7.
    5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4.
    6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5.
    7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8.
    1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A].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3.
    2田汉.近代戏剧文学及其社会背景[A].田汉文集第14卷[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207.
    1徐志摩.托尔斯泰论剧一节[A].晨报副刊·剧刊,第14号,1926年9月16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550-552.
    2徐志摩.新月的态度[J].《新月》月刊,第1卷第1号,1928年3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4卷[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584.
    3胡秋原.阿狗文艺论[A].文学运动史料选(第3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18.
    1比厄斯利·门罗.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4.
    2比厄斯利·门罗.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4.
    3老舍.第一讲引言[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梁启超全集第十卷[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066.
    2梁启超.新史学(1902)[M].梁启超全集第三卷[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36.
    3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A].梁启超全集第三卷[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57.
    4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98:21.
    5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98:32.
    6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C].北京:中华书局,1993:200.
    7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98:150.
    8伊藤虎丸.鲁迅和西方近代的相遇[A].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M].孙猛徐江李冬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6.
    1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57.
    2同上:158.
    3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C].北京:中华书局,1993:74-75.
    4吴宓.论新文化运动[J].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5莫里斯·迪克斯坦.历史主义的局限:文学理论与历史的理解[A].途中的镜子:文学与现实世界[M].刘玉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99、304.
    6同上:305.
    1吴弱男女士.近代法比六大诗家[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
    2吴弱男女士.近代法比六大诗家[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
    3周无.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J].少年中国,第2卷第四期,1920年10月15日.
    4周太玄.法兰西民族之天才与其前途[J].少年中国,第4卷第1期,1922年3月,第1页.
    5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98:1014.
    1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98:656-658.
    2茅盾.社会背景与创作[J].小说月报,1921年7月10日,第12卷第7号.
    3闻一多1921年12月2日曾做过题名为A Study of Rhythm in Poetry的演讲,随后写作《律诗底研究》(因未完成而没有发表),直至著名的《诗的格律》(1926),闻一多的新诗格律理论体系逐渐形成,而Bliss Perry在闻一多的格律观念形成过程中占据着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参见陈均.闻一多的“文化抵抗”与新诗“格律”的确立[C].外国诗歌在中国[M].柏桦,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8:173.
    4郑振铎.文学杂论·二十三无题[J].文学旬刊,第44期,1922年7月21日.
    5茅盾.社会背景与创作[J].小说月报,1921年7月10日,第12卷第7号.
    6记者.引言[J].小说月报,第12卷第10号,1921年10月10日.
    7刘西渭.雷雨——曹禺先生作[A].咀华集[C].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116.
    1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98:349.
    2胡适.易卜生主义[J].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
    3茅盾.读《倪焕之》[A].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97-217.
    4茅盾.读《倪焕之》[A].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1929年5月12日.茅盾全集第19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97-217.
    1俞平伯.诗底自由和普遍[C].写于1920年12月,原载《新潮》,第3卷第1号,1921年10月.俞平伯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525.
    2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16日.
    3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报,第2号,第1-2页,1923年5月20日.
    4郑振铎.文学杂论·二十三无题[J].文学旬刊,第44期,1922年7月21日.
    5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A].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527.
    1高蹈.近代欧洲文艺思潮史纲[M].北平著者书店,1932.转引自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81.
    2郁达夫.文学概说[A].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85-86.
    3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85.
    4参见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07.
    5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0.
    1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62.
    2关于鲁迅与西方自然科学的关系,参见伊藤虎丸.鲁迅和西方近代的相遇[A].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M].孙猛徐江李冬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2-81.文中详细分析了鲁迅对近代科学的理解,包括“地质救国”、将科学视为伦理和精神问题、思考“科学者的精神”、区分科学与物质文明、科学精神与爱国结合、进化论问题等等。
    3本志宣言[J].新青年,1919年12月1日.
    1梁启超.欧洲心影录[A].梁启超文选[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198.
    2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A].文艺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17.
    3傅斯年.文学革新申义[J].新青年,1918,4(1).
    1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1922,13(7).
    2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J]青年杂志,1915,1(3).
    3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1922,13(7).
    4陈独秀.答曾毅[J].新青年,1917,3(2).
    5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1(1).
    6茅盾.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J].学生杂志,1920年8月7日.
    1张君劢,丁文江.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0.
    2[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3梁启超.梁启超文选——国性与民德[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4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61.
    5茅盾.语体文欧化问题和文学主义问题的讨论[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87.
    6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1922,13(7).
    1葛懋春,李兴芝.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91.
    2胡适.存疑主义[J].努力,1922,(23).
    3胡适.胡适精品集:第10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转引自陈方竞.关于“科学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倡导中心的多重对话(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09):106.
    4蔡元培.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A].蔡元培全集第3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187-189.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转引自陈方竞.关于“科学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倡导中心的多重对话(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09):106.
    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J].新青年,1920,7(5).
    2蔡元培全集第3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
    3任鸿隽.吾国学术思想之未来[J].科学,1916,2(12).
    4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A].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2-114.
    5梁实秋.批评家之皮考克[A].东方杂志,第33卷第1号,1936年1月1日.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31.
    6老舍.第一讲引言[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
    7老舍.第一讲引言[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1老舍.第一讲引言[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
    2老舍.第一讲引言[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
    3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6.
    4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24.
    5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441.
    6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51.
    7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53.
    8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240.
    9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514.
    10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24.
    1朱光潜.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A].选自《我与文学及其他》(1943年10月开明书店出版),为《孟实文钞》(1936年4月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增订版。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03.
    2褚金勇.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选择[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8):45.
    3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M].胡适文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9.
    1严既澄.自然与神秘[J].文学旬刊,1922(77).
    2陈独秀谈到:“现在主张新文化运动的人,既不注意美术、音乐,又要反对宗教,不知道要把人类生活弄成一种什么机械的状况,这是完全不曾了解我们生活活动的本源,这是一桩大错,我就是首先认错的一个人。”“知识固然可以居间指导,真正反应进底司令,最大部分还是本能上的感情冲动。利导本能上的感情冲动,叫他浓厚、挚真、高尚,知识和理性、德义都不及美术、音乐、宗教的力量大。知识和本能倘不相并发达,不能算人间性完全发达。”(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J].新青年,1920,7(5).)瞿世英也说:“科学顾得到知识却顾不到感情,顾到物质却顾不到精神,对于人生的一面固然很清楚,但对于人生的全部却遗漏了不少,便是人的心理活动,也用机械的心理学去看他,这是很容易减少人的同情的。这也是文学吃了科学的亏。”(瞿世英.小说的研究[J].小说月报,1922,13(1).)周作人也一改起初的看法,指出“古今的传奇文学里,多有异物———怪异精灵出现,在唯物的人们看来,都是些荒唐无稽的话,即使不必立刻排除,也总是了无价值的东西了。但是唯物的论断不能为文艺批评的标准,而且赏识文艺不用心神体会,却‘胶柱鼓瑟’的把一切叙说的都认作真理与事实,当作历史与科学去研究他,原是自己走错了路,无怪不能得到正当的理解”。(周作人.文艺上的异物[M].周作人文类编·第6卷[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351.)
    3周作人.文艺批评杂话[M].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576.
    4梁实秋.文学批评的将来[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正中书局.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46-448.
    5梁实秋.现代文学论[A].原载1932年11月5日至12月24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一至八期,题为《文学论》,后收入《偏见集》,1934年7月上海正中书局出版,改为现题.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24.
    6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7.
    7老舍.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0.
    8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8.
    1老舍.第四讲文学的特质[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9.
    2老舍.第六讲文学的起源[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2-63.
    3老舍.第六讲文学的起源[A].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3.
    4茅盾.文学与人生[A].茅盾选集第5卷[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72.
    5参见茅盾.读《倪焕之》[A].茅盾文学批评集[C].电子版.
    1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续)[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
    2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续)[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田汉为泰纳的学说
    3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续)[J].少年中国,第1卷第九期,1920年3月15日.
    4“法国文艺批评论家退庐Taine氏评蜜尔敦晚年之生活曰:‘蜜尔敦毅然终其纯洁之一生。他之倔强执拗,殆非任何经验所能教戒,任何不幸所能挫折。他无论何事皆能忍而不悔。即其丧明,实明知有此一日而不暇顾惜使然。他的晚年殆以一身为不幸之巢。他亲见共和政府之葬仪,与其学说之摧败名誉之污辱。……家庭之乐殆无可言,顾刚毅的蜜尔敦则虽处此大不幸之中而始终凛然不动,泰然自若……。’”田汉.蜜尔敦与中国[J].少年中国,第4卷第5期,1923年7月:6-7.
    5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4,58-59.
    6布轮退耳.批评家泰纳[J].陈鸿,译.小说月报,第19卷第4号,1928年4月10日.
    1陈鸿.泰纳重要著作梗概[J].小说月报,第19卷第4号,1928年4月10日.
    2刘延陵.十九世纪法国文学概观[J].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1924年4月.
    3郁达夫.文学概说[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78.
    1郁达夫.文学概说[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85-86.
    2郁达夫.文学漫谈[A].青年界,1932年10月20日.郁达夫文集第六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00-101.
    3“文学之为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产物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了。时代和社会有变化,自然地文学也必定有变化。但时代是向前进的,社会也在不断地改善的。而文学家所追求表现的,又系是最高的理想和最适应时代的人生统系(Das Lebens-system)。从这各方面综合起来,那‘文学是进化的’这一个真理,自然是可以说毫无疑义的了。”郁达夫.文学漫谈[A].青年界,1932年10月20日.郁达夫文集第六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02.
    4郁达夫.文学漫谈[A].青年界,1932年10月20日.郁达夫文集第六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01.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05.
    6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06.
    7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07.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1.
    2傅雷.译者弁言[A].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
    3梁实秋.文学批评的将来[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正中书局.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46-448.
    4梁实秋.文艺批评论·结论[A].中华书局,1934.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302.
    1梁实秋.现代文学论[A].原载1932年11月5日至12月24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一至八期,题为《文学论》,后收入《偏见集》,1934年7月上海正中书局出版,改为现题.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24.
    2傅雷.译者弁言[A].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
    3傅雷.译者弁言[A].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
    1傅雷.译者弁言[A].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
    2傅雷.译者序[A].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
    3傅雷.译者序[A].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
    4傅雷.译者序[A].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傅敏,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1.
    5西谛.关于文学原理的重要书籍介绍[J].小说月报,第14卷第1号,1923年1月10日.郑振铎的书籍来源:一部分是自己所有,另外选自图书馆及从Gayle Scott的著作“Methods of Materials ofLiterary Criticism”中取录。
    6郑振铎.何谓古典主义?[J].小说月报,第14卷第2号,1923年2月10日.
    1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二章十九世纪的法国戏剧与批评[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
    2郑振铎.文学杂论·二十三无题[J].文学旬刊,第44期,1922年7月21日.
    3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A].郑振铎全集第3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527.
    4郑振铎.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A].文学旬刊,第51期,1922.郑振铎全集第6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
    5郑振铎.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A].文学旬刊,第51期,1922.郑振铎全集第6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5.
    6这三点来源于B.G.Nowlton的《文学的近代研究》(Modern study of literature).需要说明的是,郑振铎认为“进化”并不是“后者必胜于前者”的意思,而是说明某事物一时期一时期的有机演进或脱变。郑振铎用“进化”论区别于中国的文学不变论和“凡是古的都是好的”的文学观念。郑振铎.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A].文学旬刊,第51期,1922.郑振铎全集第6卷[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8.
    1参见陈均.闻一多的“文化抵抗”与新诗“格律”的确立[A].外国诗歌在中国[M].柏桦,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8:162-175.
    2参见陈均.闻一多的“文化抵抗”与新诗“格律”的确立[A].外国诗歌在中国[M].柏桦,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8:173.
    3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A].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0.
    4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5.
    5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A].原载《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10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8-119.
    6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23.
    7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21.
    1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A].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20.
    2梁实秋.近代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88.
    3梁实秋.近代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89.
    4梁实秋.近代的批评[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289.
    1杰拉德·格拉夫:“浪漫主义者抗议实证主义者贬低形而上学的思想,暗中却接受了实证主义者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即在价值的领域里理性无能为力。于是实证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共同在科学、逻辑和理性的交流方式与神话、想象语言、价值判断和感情之间竖起一道壁垒。”杰拉德·格拉夫.诗的陈述和批评的原则[J].转引自陆建德.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12.
    2梁实秋.文学批评的将来[A].原收入《偏见集》,1934年正中书局.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46-448.
    3梁实秋.文学批评辩[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23.在这篇文章里,他以“人性”为论述的基础,认为文学是“人性”的产物,但“人性”“绝不能承受科学的实证主义的支配”。
    4梁实秋.文学批评辩[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23.
    5梁实秋.文学批评辩[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26.对于梁实秋所说的“研究”,另见《文艺批评论·绪论》中的“批评不是研究”部分。梁实秋认为某一时代文学的特色、潮流原委、作家生活、作品真伪等,都是文学史家或中国所谓考据家的研究范围。“叙述事实的文字便是一种研究而不是批评”,对于对象有充分的知识“只能做批评的准备,而不是批评本身”,“批评不仅仅是发现事实”,还要“对于作品的价值加以衡量。批评的对象是价值,不是事实。”
    6梁实秋.文学批评辩[A].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126.
    7梁实秋.文艺批评论·结论[J].中华书局,1934.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1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24.
    2胡梦华.表现的鉴赏论[J].小说月报,第17卷第10号,1926年10月10日.
    3胡梦华.表现的鉴赏论[J].小说月报,第17卷第10号,1926年10月10日.
    4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7.
    1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8-209.
    2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10.
    3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9.
    4汤澄波.拜伦的时代及拜伦的作品[J].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
    5王统照.拜伦的思想及其诗歌的评论[J].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
    1诵虞.拜伦名著述略[J].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
    2蒲梢.关于拜伦的重要著作介绍[J].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
    31919年胡适写作《新思潮的意义》时便主张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新思想对旧文化的态度应该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功夫”。在这种科学方法的标准下,胡适认为中国旧学术中只有清代的“朴学”的治学方法有“科学”的精神。他甚至认为“清代学者的科学方法出现,这又是中国学术史的一大转机”。1923年,胡适谈到,近三十年来“科学”这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正是在西方科学方法与清代治学方法的指导下,胡适写作了《水浒传考证》(1920)、《红楼梦考证》(1921),胡适曾说他“唯一的目的是要提倡一种新的思想方法,提倡一种注重事实,服从验证的思想方法”。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C].北京:中华书局,2001:132、161、561.葛懋春,李兴芝.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91.
    4郎损.“文学批评”管见一[J].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1922年8月10日.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0.
    2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4-55.
    3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56.
    1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82.
    2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90.
    3黄晖.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71.
    1门罗·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3.
    2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8.
    3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J].新青年,1917年1月1日.
    4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J].新青年,1917年8月1日.
    5蔡元培.致《新青年》记者函[J].新青年,1917,3(1).
    6门罗·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3-264.
    7门罗·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6.
    1胡适.易卜生主义[J].新青年,1918,4(6).
    2茅盾.“左拉主义”的危险性[J].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2年第50期.
    3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4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93.
    5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87.
    6茅盾.文学与人生[A].茅盾选集第5卷[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72.
    7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1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2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3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66.
    4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71.
    5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80.
    6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J].青年杂志,1915,1(2).
    7傅斯年.中国文艺界之病根[J].新青年,1918,4(1).
    1茅盾认为“写实文学偏重观察而掘弃想象”、“丰肉而枯灵”、“在艺术上未能完全无缺”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45.
    2“自然主义的暂时的兴盛,只是受着科学万能说暂时的变态,科学既不能解决社会上的问题而气焰一矮,浪漫精神便又复活。”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43.
    3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4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10日.
    5梁启超.梁启超文选——国性与民德[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6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A].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12-114.
    7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39.
    8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1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502.
    9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80.
    10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90、91.
    1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A].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C].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86.
    2门罗·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1.
    3门罗·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1.
    4包括《艺术论》(蒲列哈诺夫著,鲁迅译)、《艺术与社会生活》(蒲列哈诺夫著,冯雪峰译)、《新艺术论》(波格达诺夫著,苏汶译)、《艺术之社会的基础》(卢那卡尔斯基著,鲁迅译)、《艺术与文学》(蒲列哈诺夫著,冯雪峰译)、《文学与批评》》(卢那卡尔斯基著,鲁迅译)、《文学与批评》(列什涅夫著,沈端先译)、《文学与批评》(梅林格著,冯雪峰译)、《蒲列哈诺夫论》(雅各武来夫著,林伯修译)、《霍善斯坦因论》(卢那卡尔斯基著,鲁迅译)、《艺术与革命》(列宁、蒲力汗诺夫论托尔斯泰,佛理契著,冯乃超译)、《文艺政策》(鲁迅译)、《社会的作家论》(伏洛夫斯基著,冯雪峰译)、《艺术社会学初案》(冯雪峰译)。
    1普列汉诺夫作品的译介情况参见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张大明,编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450-461.
    2该书于1929年末至1930年秋在日本完成,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年12月出版。
    3胡秋原.前记[A].文学艺术论集[C].台北:学术出版社,1979.
    1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由上海光华书局于1930年7月出版。鲁迅的《译本序》载1930年6月1日《新地月刊》(《萌芽月刊》)第1卷第6期。
    2向培良.卢那卡尔斯基论[J].矛盾,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
    3刘纳鸥的译本由上海水沫书店1930年10月出版,胡秋原的译本由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5月出版。
    1蔡仪概括弗理契的方法为:先将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分为几个类型,这些类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复着(如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社会反复着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社会),在同一或相似的社会类型中会产生相似的艺术类型,有怎样的社会基础便有怎样的艺术类型。“在这里他是把社会规定艺术的关系,看作是直线的,而且是直接的。”蔡仪.弗理契的《艺术社会学》方法略论[J].文讯,第9卷第2期,1948年8月.
    2藏原惟人.艺术学者弗理契之死[J].冯雪峰译.萌芽月刊,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1日.
    3瞿秋白引述了弗理契的说法,“没有什么‘时代艺术’,……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有社会集体的艺术;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有阶级的艺术。”
    4宋阳(瞿秋白).论弗理契[J].文学月报,第1卷第3期,1932年10月15日.
    5宋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都是一种阶级的立场: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一切科学不能够不是阶级的立场。资产阶级学说的所以不合于科学,也就是不合于事实的缘故,在什么地方呢?难道仅只因为他们的立场是[资产]阶级的?不是。这是因为他们的阶级立场不许他们接近事实,这是因为他们的阶级立场需要他们说谎话。无产阶级的立场却是相反的,无产阶级的党派的立场是最觉悟的了解到无产阶级利益的立场,这是合于客观事实的立场。离开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就是离开社会现实的现象,就是离开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这样还要去凌空想出什么抽象的无产阶级的或超阶级的科学真理和客观事实,那实际上就要走到资产阶级的虚伪的客观主义的方面去。”
    1郭沫若.孤鸿[J].创造月刊,第1卷第2期,1926年4月16日.
    2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16日.
    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15日.
    4张子三(许杰).新兴文学概论[M].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5月.
    5曼曼.关于新写实主义[J].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1930年5月.
    6婉龙.新现实主义文学概观[J].清华周刊,第42卷第9-10期合刊,1934年12月27日.
    7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J].创造周报,第3号,1923年5月27日.
    8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16日.
    9见武汉《中央日报》副刊星期特别号《上游》第6期。转引自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张大明,编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534-535.
    1曼曼.关于新写实主义[J].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1930年5月.
    2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16日.
    1转引自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张大明,编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528-529.参见苏联文学史[M].叶水夫,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76-286.
    2周起应(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J].现代,第4卷第1号,1933年11月1日.
    3文逸.写实主义的发展[J].现代,第5卷第4号,1934年8月1日.
    1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M].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8.
    2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象征主义诗歌及“纯诗”理论与中国新诗[A].为凤凰找寻栖所——现代诗歌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0.
    3陶履恭.法比二大文豪之片影[J].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
    4赵若英.现代新浪漫派之戏曲[J].新中国,第1卷第5期,1919年9月15日.
    5赵若英.现代新浪漫派之戏曲[J].新中国,第1卷第5期,1919年9月15日.
    6陈群.欧洲十九世纪文艺思想一瞥[J].民国日报觉悟,1919年11月6日.
    7周无.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J].少年中国,第2卷第4期,1920年10月15日.文章中充分肯定了象征主义的文学地位和作用,“他能够将文学的范围更张大。艺术的力量也加强。并且他心灵的引导,可以使读者感觉到最深的境界”。
    1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他[J].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1920年10月.
    2茅盾.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么?[J].小说月报,第11卷第2号,1920年2月10日.
    3黄仲苏.一八二〇年以来法国抒情诗之一斑[J].少年中国,第3卷第3期,1921年10月1日:19.
    4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一章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
    5罗家伦.驳胡先骕君的《中国文学改良论》[J].新潮,第1卷第5期,1919年5月.转引自黄晖.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04.
    6周作人.论小诗[J].民国日报·觉醒,1922年6月29日.
    1周作人.《扬鞭集》序[A].中国现代诗论上编[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129.“凡诗差不多无不是浪漫主义的,而象征实在是其精意”。值得说明的是,周作人不是像一些论者所说的,虽触及到了象征主义的真义,却混淆了象征与浪漫主义(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8.),而是周作人持有一种内容与形式、本质与写法分离的二分法的诗歌观,他认同诗歌的抒情本质和含蓄表达,后者是方法而不是本质,这与法国象征主义将晦涩难解视为诗歌本质性的特征截然不同。周作人并没有理解象征主义的“真义”,他与罗家伦等人一样,只是将象征视为与叙事、说理、白描并列的各种诗歌表现手法中的一种。
    2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A].苦闷的象征[M].北京大学新潮社代售,北新书局出版,1925年3月.鲁迅全集第10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37.
    3郁达夫.文学概说[A].郁达夫文集第5卷:文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67.
    4闻一多.说鱼[A].边疆人文,第2卷第3、4期.闻一多全集第3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1.
    1闻一多.说鱼[A].闻一多全集第3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2.
    2闻一多.说鱼[A].闻一多全集第3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2.
    3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8.
    4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2.朱光潜将隐语视为描写诗的雏形,描写诗中规模最大的是赋,赋来源于隐。后来咏物诗词也大多根据隐语原则。诗中的比喻(比、兴)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寄托“都含有隐语的意味”。参见《诗论》,第44页。
    5参见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M].冯川,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闻一多.说鱼[A].闻一多全集第3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2.
    7闻一多.说鱼[A].闻一多全集第3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1.
    8闻一多.说鱼[A].闻一多全集第3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2.
    1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4-45.
    2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6-47.
    3马拉美.马拉美诗全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260.
    4谢六逸.文学上的表象主义是什么[J].小说月报,第11卷第5、6号,1920年5月10日、6月10日.
    5章克标、方光焘.文学入门[M].上海开明书店,1930:62-63.
    1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一章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
    2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一章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
    3周无.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J].少年中国,第2卷第4期,1920年10月15日.
    4“我们提倡写实一年多了,社会的恶根发露尽了,有什么反应呢?可知现在的社会人心的迷溺,不是一味药所可医好的,我们该并时走几条路,所以表象该提倡了。”茅盾.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么?[J].小说月报,第11卷第2号,1920年2月10日.
    5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J].文学周报,第196期,1925年10月.
    6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J].创造周报,第3号,1923年5与23日.
    1朱自清.新诗的进步[A].朱自清全集第2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320.
    2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3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64.
    4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81.
    5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23.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89.
    2朱光潜.谈美[M].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62.
    3梁宗岱.象征主义[A].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1934年4月1日.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4梁宗岱.象征主义[A].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1934年4月1日.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5国内研究界有相当多的论述探讨象征主义在诗歌领域的接受和创作情况,本文只讨论理论,这里限于篇幅和论题,仅在注释中进行说明。金丝燕认为,中国象征派的诗歌创作是新诗发展第二期的革命之举,它带来的是现代诗歌观念和诗歌艺术上的革新。(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157)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专注于工具(白话),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派专注于自我(情感)的表现,两者都忽略了对于诗歌本体的语言和形式方面的追求,而且,前者追求的是明白如话、作诗如作文,试图以此确立白话在现代诗歌写作中的地位,后者追求对自我情感的流畅、“自然”的表达,所以从目的和效果上来看,两者都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回避对诗歌内容与效果的含蓄性的追求,也对诗歌技巧的雕琢、打磨缺乏兴趣甚至反感有加。由此,有人将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的出现界定为一次“美学位移”,是从功能性的(诗歌为表现诗人的感情和个性而存在)变更为本体性的(诗人为诗歌而存在,诗歌文本的独立性)(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295-296.)。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509.
    1该文开篇就谈到法国近代诗史上两件大事,在诗的精神上是象征主义,在诗的形式上是自由诗。作者认为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流派的贡献有三,一是以“人之魂灵与精神”为主题,二是“捉住这些象征用以表现内心的情调”,三是形式方面的,同时也是波尔莱尔首创的,是“以声传神主张声色相通官觉交错”。刘延陵.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J].《诗》月刊,第1卷第4期,1922年4月15日.
    2“Baudelaire(Charles)[1821-1867]诗人与批评家。他是法国有名的颓废派的领袖。他的诗集《恶的花》(1857年),论文Theophile Gautier(1859年),《人造的乐园》,《鸦片与哈希希》(1860年),《散文小诗》等等,都很有名。”明心.法国文艺家录[J].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1924年4月.
    3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一章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郑振铎论述波德莱尔的部分为:鲍特莱尔是有名的恶魔诗人;他不属于任何派别;只向他自己的黑暗而诡奇的道路上走去;他的诗集有一部《恶之花》(Fleurs du Mal)。在那里,已足完全的表现出他自己来。他与台李尔一样,赞美死;他对于色,味,声等有特殊的感触。他追求着新与奇的东西,曾服食鸦片和印度大麻等刺激品,以寻求幻怪的境地。他所咏的东西,……乃是一般人所认为丑恶的东西,……他深喜美国作家爱伦坡(Allan Poe)的著作,曾译了他的《非常的历史》及《新非常的历史》到法国来;当然,他自己也是很受坡的影响的。他的诗,在艺术上是很精美,对于嗅觉及味觉等,尤有极深入之描写,这一点他是与高蹈派同调,而且有影响于他们的;在他思想的颓废与诡异,他的完全表现出他自己,表现出自己的灵魂来的几点上,则又开了后来象征派的先声。
    4王维克.法兰西诗话——恶魔诗人波德莱尔[J].小说月报,第22卷第1号,1931年1月.
    5原载1937年8月《中法大学月刊》第11卷第4、5期合刊,后转载于1946年7月南京《文艺先锋》第9卷第1、2期,作者署名张若茗。
    1鲁迅曾写道:“波特莱尔的散文诗,在原书上本有日文译;但我用Max Bruno德文译一比较,却颇有几处不同。现在姑且参酌两本,译成中文。倘有那一位据原文给我痛加订正的,是极希望,极感激的事,否则,我将来还想去寻一个懂法文的朋友来修改他;但现在暂且这样的敷衍着。”鲁迅.《自己发见的欢喜》译者附记[A].本篇连同《自己发见的欢喜》译文发表于《晨报副镌》,1924年10月26日.鲁迅全集第10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42.
    2中国文艺,第3卷第1期,1940年9月1日.
    3王力译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结集出版。
    4戴望舒.戴望舒诗全编[C].梁仁,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1周作人.三个文学家的纪念[J].晨报副刊,1921年11月14日.
    2周作人翻译的散文诗包括《散文小诗·游子》、《狗鱼瓶》、《头发里的世界》、《你醉》、《窗》、《海港》(《晨报副刊》,1921年11月20日),《散文二首·穷人的眼》、《月的恩惠》(《晨报副刊》,1922年4月9日),《游子》(《小说月报》,第13卷3号,1922年3月)、《窗》(《小说月报》,第13卷6号,1922年6月),《游子》(《妇女杂志》第8卷第8号)、《你醉》(《妇女杂志》第8卷第9号)。
    3陀螺[M].周作人,译.新潮社,1925年9月.
    4李璜.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5.
    1李璜.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1.
    2李璜列举了魏尔伦的主张:“取消阴阳韵脚之配合——这是古典派诗人龙沙尔(Rousard)所主张的……”,“取消同音异写之制限”,“可以作单音长言的句子”,“取消母音相遇hiatus之禁例”,“算字以音不以字母”。李璜认为“威尔乃仑这种格律的解放,比较完全做自由诗(vers hbre)和有韵文(prose rythmee)的作者,已算是缓进的改革家。但是如果没有威尔乃仑这样的讲究自然音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古典派的音韵格律是不容易推翻的。”李璜.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6-7.
    3李璜.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7-8.
    4田汉.恶魔诗人波陀雷尔的百年祭(续)[J].少年中国,第3卷第5期,1921年12月1日:18.
    1田汉.恶魔诗人波陀雷尔的百年祭(续)[J].少年中国,第3卷第5期,1921年12月1日:20.
    2君彦.法国近代诗概观[J].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1924年4月.
    3李金发.诗问答[J].文艺画报,第1卷第3号,1935年2月15日.
    4李金发.诗问答[J].文艺画报,第1卷第3号,1935年2月15日.
    5李金发.序林英强的《凄凉之街》[J].橄榄月刊,第35期,1933年8月.
    6参见华林(李金发).烈火[J].美育,创刊号,1928年.
    7李金发明确意识到了自己的诗歌革新。凑巧的是,李金发的提携者是周作人。或许除了周作人本人的文学趣味的广博,他对波德莱尔等具有现代意味的西方诗人的赏识,也是他能够接纳和发掘李金发的原因。李金发在提及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微雨》时曾说那时“不知不觉已积累了许多诗稿,自己很有信心,写得比康白情的‘草儿在前牛儿在后’好,也比胡适的‘牛油面包真新鲜,家乡茶叶不费钱’较有含蓄,较有内容,竟毛遂自荐,直接写给当时五四运动的老前辈周作人,他看了能赏识,即将《微雨》编为新潮社丛书。”(李金发.浮生总计[A].李金发回忆录[M].陈厚诚,编.东方出版社,1998:56.)李金发的《微雨》发表后,有人叹为诗歌界的晨星,有人称之为东方的波德莱尔,评论集中于其体裁、风格与中国诗坛流行诗歌的差异,评论者多称其诗作艰涩难懂、新奇怪丽、神秘、欧化,鲜见真正从诗艺上加以肯定的。由于李金发诗歌理念与创作水准的脱节,当时更少有人注意到李金发在诗歌批评层面的贡献。卞之琳写于1987年的一篇文章中说李金发“有诗才而缺少语感”,对白话和文言都缺少修养,到那时他“跌跌撞撞”的文学实验却“多少碰动了一点英美19世纪浪漫派诗余蓄影响当时中国新诗的垄断局面;他为首引进19世纪后半期法国象征派诗风,它和中国旧诗中的一路传统恰好契合的手法以及同手法俱来的风味(还不是它的风骨,那还有待稍后的梁宗岱在理论上和戴望舒在实践上加以介绍,才在国内视界有了大致的认识)。我们当然不能抹杀他的功绩。但是中外一些盲目吹捧李金发的评论家至今还不免失却分寸。”(卞之琳.翻译对中国现代诗的功过[A].卞之琳文集中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48.)
    1吴晓东.“契合论”与中国现代诗歌[A].二十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5.吴晓东分析了穆木天、冯乃超的诗作与波德莱尔的关系,本文专论文学批评,这里不再赘述。
    2赵景深.新译《波特莱耳书简》[J].小说月报,第19卷第3号,1928年3月10日.
    3穆木天.一点意见[J].新诗歌,第2卷第2期,1934年7月6日.
    1徐志摩.波特莱的散文诗[A].《新月》月刊,第2卷第10号,1929年12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3卷[C].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96.
    2徐志摩.波特莱的散文诗[A].《新月》月刊,第2卷第10号,1929年12月10日.徐志摩全集第3卷[C].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98.
    3徐志摩.死尸[A].语丝,第3期,1924年12月1日.译诗并序均在1924年11月13日完成。徐志摩全集第7卷[C].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28.
    4徐志摩.死尸[A].徐志摩全集第7卷[C].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29.
    1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A].文学百题[M].生活书店,1935.
    2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A].文学百题[M].生活书店,1935.
    3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C].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5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6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1波德莱尔.给青年文人的忠告[A].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8.
    2波德莱尔.正派的戏剧和小说(1851)[A].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8.
    3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4刘延陵.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J].《诗》月刊,第1卷第4期,1922年4月15日.
    1梁宗岱.象征主义[A].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1934年4月1日.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71.
    2梁宗岱.象征主义[A].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73.
    3梁宗岱.象征主义[A].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73、74.
    4梁宗岱.象征主义[A].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76.
    5梁宗岱.象征主义[A].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81.
    1程抱一说,在波德莱尔“颓废”的背后,是“懔然不可犯的决心:拒绝把生活空虚地理想化,拒绝浮面的欢愉与自足。他要返回到存在的本质层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去面对真正的命运。如果生命包孕了那么多大伤痛、大恐惧、大欲望,那么,以强力挖掘进去,看个底细,尝个透彻。所以诗到了他手里,不再是浪漫似的幻想和怨叹,而是要把至深的经历、战栗、悔恨、共鸣,用凝聚的形式再造出来。”程抱一.法国七人诗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6.转引自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现代诗歌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1.波德莱尔在中国当代尤其是八十年代的影响,另见柏桦的《“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波德莱尔在中国》,外国诗歌在中国[C].成都:巴蜀书社,2008.
    1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M].柳杨,编译.花非花象征主义[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4.
    2马拉美.马拉美诗全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260.
    3刘延陵.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J].《诗》月刊,第1卷第4期,1922年4月15日.
    1君彦.法国近代诗概观[J].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1924年4月.
    2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A].柳杨,编译.花非花象征主义[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5-6.
    3瓦雷里.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97.
    4李金发.马拉美诗抄·译后记[J].新文艺,1929年9月.
    5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A].柳杨,编译.花非花象征主义[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6.
    6李璜.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J].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15日:7.
    7君彦.法国近代诗概观[J].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1924年4月.
    8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一章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
    1威姆萨特布鲁克斯.文学批评简史[M].p.593.转引自罗刚.历史汇流中的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55.
    2梁宗岱.按语和跋·4音节与意义[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81.
    3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92-93.
    4王国维.人间词话[M].王国维文集第1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149-150.当然,王国维对姜白石的颇有微词,并不像梁宗岱所说那样是由于诗言志传统或欧洲浪漫主义影响。王国维所认为的“大家之作”,是“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白石词多用典、语言晦涩,王国维的批评标准则是以“语语都在目前”、“不失赤子之心”等为“不隔”,白石词不入王国维的法眼也是情理之中。
    1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第94页,1984年。
    2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3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一章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
    1赵景深.现代文坛杂话哇莱荔论诗的艺术[J].小说月报,第20卷第3号,1929年3月10日.
    2戴望舒.恶之花掇英[C].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戴望舒诗全编[C].梁仁,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3卞之琳.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A].新文学史料,1990(01):27-28.转引自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5.
    4初刊《小说月报》第20卷第1号,1928年。原题为《保罗哇莱荔评传》,后收入《水仙辞》(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改题为《保罗梵乐希评传》,后收入《诗与真》(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
    1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2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9.
    3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22.
    4梁宗岱.论诗[A].诗刊,第2期,1931年4月1日.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01-102.
    5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91.
    1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92.
    2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3瓦雷里.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54.
    4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8.
    5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8.
    1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7.
    2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9.
    3瓦雷里认为意义的形式“是一种被保留着的形式,或更确切地说它像是被读者心灵所孕育的、作为诗歌的强力的源泉的思想或状态的唯一而必然的表达方式或复制的形式。”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9.
    4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7.
    5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8.
    6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93.
    1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0.
    2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0.
    3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9.
    4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5.
    5瓦雷里.论《幻魅集》[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76.
    6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
    7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8-209.
    1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2.
    2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6.
    3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4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第92页,1984年。
    5瓦雷里.关于《阿多尼斯》[A].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6.
    6瓦雷里.诗与抽象思维[A].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92.
    7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25.
    8梁宗岱.论直觉与表现[A].梁宗岱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53.
    9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梁栋,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1996:286.
    10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梁宗岱批评文集[C].7.
    1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梁宗岱批评文集[C].14.
    2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第107页,1984年。
    3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A].梁宗岱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48.
    4梁宗岱.梁宗岱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74-275.
    1瓦雷里.诗与抽象思维[A].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95.
    2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3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92.
    4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70-171.
    5梁宗岱.按语和跋·2关于音节[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78.
    1赵景深.现代文坛杂话哇莱荔论诗的艺术[J].小说月报,第20卷第3号,1929年3月10日.
    2瓦雷里.论纯诗(之二)[A].瓦雷里诗歌全集[C].葛雷,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315.
    3小说月报,第18卷第12号,1927年12月10日.佩弦评论说:“他的这篇《纯粹的诗》(Pure Poetry)叙述近几年来欧洲评坛上关于诗的一个新争议;原委分明,简要可看。原文载今年《英文杂志》第十号。本篇翻译,曾得他的同意与帮助。”
    4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2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1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2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3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4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5穆木天.王独清及其诗歌[J].现代,第5卷第1期,1934.
    1瓦雷里.纯诗[A].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27.
    2刘延陵.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
    3有论者指出刘延陵译介的特点:他对顾尔蒙Livre der Masques序言的翻译比谢六逸更准确,他更强调艺术的自由以及艺术对自我的表现,认为自由诗生于自由精神和自我的伸张,并将马拉美、兰波、魏尔伦都视为造就自由诗的诗人。这种理解一方面与刘的浪漫主义倾向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则包含诸多误解,如单独选取顾尔蒙所谓的自由精神实际就与顾尔蒙的主张有出入,而将马拉美等视为发起自由诗者也是误解,实际上是居斯塔夫·康、拉福格、顾尔蒙等人。彭建华.现代中国的法国文学接受[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44-24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9a61b0100us07.html[DB/OL]
    4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5郑振铎.文学大纲第三十一章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J].小说月报,第17卷第8号,1926年8月10日.
    6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7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8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8.
    9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16.
    10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20.在后面的《附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一文中,朱光潜质疑胡适写史的方式——不仅没有提及陈子昂、李长吉等,把赋的文学成就一概抹杀,列于僵死的文学,等等。在朱光潜看来,胡适的“根本原则是错误的”,其根本原则是“做诗如说话”,这不仅是《白话文学史》的出发点,也是“近来新诗运动的出发点”。朱光潜郑重地回应说:“作文可如说话,作诗决能不如说话”,散文的用处在叙事说理,意义贵直截了当,节奏贵直率流畅,诗则要有情趣,有“一唱三叹之音”,低回往复,缠绵不尽。从这种诗与散文的划分来看,朱光潜与法国象征主义对诗与散文的界定有相似处。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21-222、229.朱光潜突出强调了诗的语言的特殊性:“既可以用话说出来就不用再做诗。诗的情思是特殊的,所以诗的语言也是特殊的,每一种情思都只有一种语言可以表现,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换一种格调则境界全非。”“在各国文学中,某种格调宜于表现某种情思,某种体裁宜于产生某种效果,往往都有一定原则。”朱光潜认为诗的音、义都重要,所以诗不可以译为散文,也不可译为外国文,也不能译为本国文中的另一体裁或另一时代的语言。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33.
    1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20.
    3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4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95.
    1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70-171.
    2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象征主义诗歌及“纯诗”理论与中国新诗[A].为凤凰找寻栖所——现代诗歌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
    3王家新.同上:77.
    4王家新.同上:79.
    5唐湜.论意象[A].原载《春秋》,1948.新意度集[C].三联书店,1989:10.
    1唐湜.论意象[A].新意度集[C].三联书店,1989:10.
    2唐湜.论意象[A].新意度集[C].三联书店,1989:10.
    3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4梁宗岱所说的“经验”是对生活的体味与经历。“我以为中国今日的诗人,如要有重大的贡献,一方面要注重艺术底修养,一方面还要热热烈烈地生活,到民间去,到爱人底怀里去,到你自己底灵魂离去,或者,如果你自己觉得有三头六臂,七手八脚,那么,就一齐去,随你底便!总要热热烈烈地活着。”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29.
    1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01-102.
    2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大公报》文艺栏“诗特刊”创刊号发刊辞)[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67.
    3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168.
    4徐志摩.诗刊弁言[J].晨报副刊·诗镌,第1号,1926年4月1日.
    1徐志摩.诗刊放假[J].晨报副刊·诗镌,第11号,1926年6月10日.
    2梁宗岱.论诗[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92.
    3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4朱光潜.诗论附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A].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23、224.
    5朱光潜.诗论附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A].朱光潜全集第3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24、225.
    6瓦雷里.关于《阿多尼斯》[A].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33.
    1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7.
    2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8-209.
    3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10.
    4梁宗岱.自序[A].梁宗岱文集第3卷评论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209.
    5黄晖.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0.
    1文棣.中国现代派与现实派之争述论[A].逸步追风:西方学者论中国文学[C].李华元,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22.
    2文棣.中国现代派与现实派之争述论[A].逸步追风:西方学者论中国文学[C].李华元,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24.
    3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C].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5周无.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J].少年中国,第2卷第4期,1920年10月15日.
    1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J].文学周报,第196期,1925年10月.
    2穆木天.我主张多学习[A].郑振铎、傅东华,编.我与文学[M].生活书店,1934.转引自罗刚.历史汇流中的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3.
    3穆木天.我的文艺生活[A].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11-412.
    4穆木天.一点意见[J].新诗歌,第2卷第2期,1934年7月6日.
    1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A].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5-100.
    2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1杜衡.《望舒草》序[A].望舒草[M].上海现代书局,1933.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参见施蛰存.震旦二年[A].沙上的脚迹[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3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A].
    4杜衡.《望舒草》序[A].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
    5杜衡.《望舒草》序[A].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
    6杜衡.《望舒草》序[A].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
    7李金发.异国情调·卷头语[J].
    1吴晓东.从“散文化”到“纯诗化”[A].二十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8.
    2朱自清.抗战与诗[A].新诗杂话[M].
    3吴晓东.“契合论”与中国现代诗歌[A].二十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6.
    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J].青年杂志,1915,1(2).
    5梁实秋.文学的美[J].东方杂志,第34卷第1号,1937年1月1日.梁实秋文集第1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09.
    6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A].文学百题[M].生活书店,1935.
    1文棣.中国现代派与现实派之争述论[A].逸步追风:西方学者论中国文学[C].李华元,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25.
    [1] Cai,Zong-qi. Configurations of Comparative Poetics: Three Perspectives on Western and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2.
    [2] Chen Xiao mei. Occidentalism: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Lanham,Maryland:Roww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2.
    [3] Dale,Corinne H. ed. Chinese Aesthetics and Literature:A Reader. Albany:State Universityof New York Press,2004.
    [4] Duke,Michael S. ed. Modern Chinese Women Writers:Critical Appraisals. New York:M.E.Sharpe,Inc.1989.
    [5] Eoyang,Eugene Chen. The Transparent Eye: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ChineseLiterature,and Comparative Poetic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
    [6] Feuerwerker,Yi-tsi Mei. Ideology, Power, Text: Self-Representation and the Peasant"Othe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8.
    [7] Fu, Poshek.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Shanghai,1937-1945.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8] Galik,Marian. Mao Tu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Wiesbaden:Franz SteinerVerlag,1969.
    [9]——The Genesi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1917-1930). London:Curzon Press,1980.
    [10]——Milestones in Sino-W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1898-1979. Wiesbaden:Harrassowitz,1986.
    [11]——ed. Interliterary and Intraliterary Aspect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1919in China.Bratislava:Veda Publishing House of the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1990.
    [12] Gamsa,Mark.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Russian Literature:Three Studies. Leiden:Brill,2008.
    [13] Gunn,Edward M. Rewriting Chinese: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Prose. Standfor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4]——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1937-1945. New York:Com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15] Haft,Llod. The Chinese Sonnet: Meaning of a Form. Leiden: Research SchoolCNWS,Leiden University,2000.
    [16] Herman,Ermolaev. Soviet literary Theories,1917-1934:The Genesis of Socialist Realism.
    [17] Hockx,Michel. A Snowy Morning: Eight Chinese Poets on the Road to Modernity.Leiden,The Nether Lands:Research School CNWS,1994.
    [18]——Questions of Style: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China,1911-1937. Leiden:Brill,2003.
    [19]——ed. The Literary Field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Richmond:Curzon Press,1999.
    [20]——and Smits,Ivo. eds. Reading East Asian Writing:The Limits of Literary Theory.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
    [21] Hsia, C.T.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2nd edi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Press,1971.
    [22] Hsia,Tsi-an. 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8.
    [23] Hsu,Kai-yu. tr. and ed.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 Garden City:Doubleday&Company,1963.
    [24] Kubin,Wolfgang and Wagner,Rudolf G. eds. Essay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Literary Criticism. Berlin:Bochum,1982.
    [25] Laughlin,Charles A. ed. Contested Modernit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PalreaveMacmillan,2005.
    [26]——The Literature of Leisure and Chinese Modernity.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2008.
    [27] Larson,Wendy. Literary Authority and the Modern Chinese Writer: Ambivalence andAutobiography.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28] Lee,leo Ou-fan.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f Lu Xun. 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 Press,1987.
    [29]——tr. and ed. Lu Xun and His Legacy. 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5.
    [30]——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3.
    [31] Lin, Julia C.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George Allen&UnwinLtd.,1972.
    [32] Liu,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Literature,National Culture,and TranslatedModernity——China,1900-1937. Stanford:Sr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3]——&Judith T. Zeitlin. eds. 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Essays in Honor of RatrickHanan.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3.
    [34] McDougall, Bonnie S.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to Modern China1919-1925. Tokyo:Center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1971.
    [35]——Fictional Authors,Imaginary Audiences: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iethCentury.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3.
    [36]——and Kamlouie. The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Hurst&Company,1997.
    [37] Mi,Jiayan. Self-fashioning and Reflexive Modernit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1919-1949.Lewiston,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4.
    [38] Ng, Mau-sang. The Russian Hero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Hong Kong: The ChineseUniversity Press,1988.
    [39] Pickowicz, Paul G. 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Ch’u Ch’iu-Pai.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40] Prusek, Jaroslav. The Lyrical and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41]——ed. 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erlin:Akademie-Verlag,1964.
    [42] Rojas, Carlos. The Naked Gaze: Reflections on Chinese Modernity. Cambridge: the Harvard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8.
    [43] Scott, A.C.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London: George Allen&Unwin.LTD.1965.
    [44] Shih, Shu-mei.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China,1917-1937. Berk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Press,2001.
    [45]——Writing between Tradition and the West:Chinese Modernist Fiction1917-1937.
    [46] Tagore, Amitendranath. Literary Debates in Modern China,1918-1937. Tokyo: Center for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1967.
    [47] Wang, John C.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CH'ing Period(1644-1911).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3.
    [48] Yeh, Michelle.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1917. New Haven: YaleUniversity Press,1991.
    [49] Yu,Anthony C. Comparative journeys: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East andWe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1] Anne Wedell-Wedellsborg.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Semicolonial China[J]. The China Journal, No.49(Jan.,2003), pp.225-227.
    [2] Arif Dirlik. Lu HSuN and His Predecessors[J]. Pacific Affairs, Vol.54, No.1(Spring,1981),pp.145-146.
    [3] Ban Wang. The Sublime Subject of History and Desublim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Fiction [J].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47, No.4(Autumn,1995), pp.330-353.
    [4] Bonnie S. Mcdougall.Women's Literary Femi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J]. ChinaInformation,2007;21;511.
    [5] Bonnie S. Mcdougall.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J].
    [6] Bonnie S. Mcdougall.The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J]. Archivorentalni,68(2000).
    [7] Chuang, H. C.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to Modern China1919-1925[J]. Criticism,15:2(1973:Spring) p.182.
    [8] Chun-jo Liu.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J]. Pacific Affairs, Vol.36,No.3(Autumn,1963), pp.308-309.
    [9] C. N. Tay. Literary Debates in Modern China1918-1937[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7, No.3(May,1968), pp.633-634.
    [10] Colin Mackerras. The Roma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J]. Pacific Affairs, Vol.47, No.2(Summer,1974), pp.226-227.
    [11] David Holm. 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Ch'i Ch'iu-pai[J]. PacificAffairs, Vol.55, No.4(Winter,1982-1983), pp.679-682.
    [12] Dian Li. The Literary Field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J]. China Information,2002;16;135.
    [13] D. W. Fokkema. The Genesi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1917-1930)[J]. T'oungPao, Second Series, Vol.68, Livr.4/5(1982), pp.366-368.
    [14] D. W. Fokkema.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to Modern Chinia1919-1925[J].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59, Livr.1/5(1973), pp.328-329.
    [15] D. W. Fokkema. Mao Tu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tary Criticis[J]. T'oung Pao, SecondSeries, Vol.57, Livr.1/4(1971), pp.241-245.
    [16] D. W. Fokkema. 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J].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52, Livr.1/3(1965), pp.211-214.
    [17] Elizabeth L. Malcolm. The Chinese Repository and Western Literature on China1800to1850[J].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7, No.2(1973), pp.165-178.
    [18] Edward Gun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J].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16(Dec.,1994), pp.178-180.
    [19] Eva Shan Chou.Literary Evidence of Continuities from Zhou Shuren to Lu Xun[J].RockyMountain Review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59, No.2(2005), pp.49-66.
    [20] Eva Shan Chou. Learning to Read Lu Xun,1918-1923: The Emergence of aReadership[J]. The China Quarterly,172(2002), P.1042-1064.
    [21] Felgon, Lee,Pickowicz. 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The Influence of Ch'ü Ch'iu-pai[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4:4(1985:Aug.) p.818.
    [22] Fokkema, D. W., Hsia Tsi-an. The G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Movement in China[J]. T'oung pao,57(1971) p.238.
    [23] Goldblatt, Howard, Gunn.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1937-1945[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0:3(1981:May) p.584.
    [24] Gunn, Edward, Larson. Literary Authority and the Modern Chinese Writer: AmbivalenceandAutobiography[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2:1(1993:Feb.) p.147.
    [25] Gunn, Edward, Pru?ek;Lee.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Literature[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1:3(1982:May) p.585.
    [26] Hilary Chu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modern century. a critical survey[J].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66, No.1(2003), pp.133-134.
    [27] John Chinnery.Lu Xu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J]. The China Quarterly, No.91(Sep.,1982), pp.411-423.
    [28] Jon Kowallis.Lu Xun: The Sexier Story: A Review Article[J].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27(Dec.,2005), pp.151-166.
    [29] Jon Kowallis. Interpreting Lu Xun[J].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Vol.18(Dec.,1996), pp.153-164.
    [30] Kai-yu Hsu. New ChinesePoetry[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1, No.1(Nov.,1961), pp.81-82.
    [31] Kim Liang.Rethinking May Fourth: The Vernacular Literary Movement in WartimeChongqing[J].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vol.13,No1(Spring2006),pp.135-160.
    [32] Leo Ou-Fan Lee. Literature on the Eve of Revolution: Reflections on Lu Xun's Leftist Years,1927-1936[J].Modern China,Vol.2,No.3,July1976.
    [33] Leo Ou-fan Lee. Lu Hsun and His Predecessors[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0, No.3(May,1981), pp.592-594.
    [34] Leo Ou-fan Le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A Review Article[J]. Th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4, No.3(May,1985), pp.561-567.
    [35] Leo Ou-fan Lee. 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1937-945[J].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6, No.2(Dec.,1996), pp.540-552.
    [36] Liu Wu-chi. Mo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J]. Pacific Affairs, Vol.52, No.1(Spring,1979), pp.123-124.
    [37] Liu Kang. Politics, Critical Paradigms: Reflection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J].Modern China, Vol.19,No.1, January1993,pp.13-40.
    [38] Lo, Chin-Tang. Merle Goldman (e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J].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17:1/2(1982:Jan./Apr.) p.153.
    [39] Lo, Irving. The G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 [J].Criticism,12:1(1970:Winter) p.68.
    [40] Marián Gálik. Quo Vadis Philosophla?: Musings About the Necessity ofSino-Westerndialogue[J].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31:1(March2004) pg.65–81.
    [41] McFarland, Virginia. Modern Chinese Poetry[J]. Poet Lore,67:4(1972:Winter) p.395.
    [42] Mei, Diana, McdougallL.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to Modern China1919-1925[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32(1972:Nov.-1973:Aug.) p.144.
    [43] Michael Gotz.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 West: ACritical View[J]. Modern China, Vol.2, No.3, 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 (Jul.,1976), pp.397-416.
    [44] Michael Gotz.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 West: ACritical View[J]. Modern China, Vol.2, No.3,(Jul.,1976), pp.397-416.
    [45] Michael S. Duke. Thoughts on Politics and Critical Paradigm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tudies[J]. Modern China, Vol.,19No.1, January1993,pp.41-70.
    [46] Michel Hockx. To Tong or not to Tong: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Poetics[J].Monumenta Serica,53(2005):261-272.
    [47] Michel Hockx. Virtual Chinese Literature: A ComparativeCase Study of Online PoetryCommunities[J]. The China Quarterly,2005.
    [48] Michel Hockx. Chinese Modern: The Heroic and the Quotidian[J]. Harvard Journal ofAsiatic Studies, Vol.62, No.1(Jun.,2002), pp.200-205.
    [49] Michel Hockx. Links with the past: mainland China's online literary communities and theirantecedents[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3:38(2004):105—127.
    [50] Ming Dong Gu.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Reimagining a field[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Feb2003;62,1; pg.229.
    [51] Ming Dong Gu. Lu Xun and Modernism/Postmodernism[J].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March2008;69:1;pp29-44.
    [52] Mu Ling. Beyond the Theory of "Language Games": Huang Ziping and Chinese LiteraryCriticism in the1980s[J]. Modern China, Vol.21, No.4(Oct.,1995), pp.420-449.
    [53] Paul Pickowicz.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May Fourth Era[J]. Pacific Affairs, Vol.52, No.3(Autumn,1979), pp.516-518.
    [54] Paul B. Foster. Fictional Authors, Imaginary Audiences: Ms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Twentieth Century[J].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Vol.2,fall2003.
    [55] Paul G. Pickowicz. Lu Xun Through the Eyes of Qu Qiu-bai: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eseMarxist Literary Polemics of the1930s[J]. Modern China, Vol.2, No.3,July1976.
    [56] Perry Link. Ideology and Theory in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Introduction[J]. Modern China, Vol.19, No.1,(Jan,1993), pp.4-12.
    [57] Pickowicz, Paul G.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in Shanghai: The Chinese League ofLeft-WingWriters,1930-36[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1:3(1992:Aug.) p.662.
    [58] Richard John Lynn. The Lyrical and Epic[J]. Pacific Affairs, Vol.56, No.1(Spring,1983),pp.140-142.
    [59] Song Jianhua. May Fourth Literature: A New Look at Its SpiritualResources[J]. SocialSciences in China, Winter2006.
    [60] Steven G Yao. Configurations of Comparative Poetics—Three Perspectives on Western andChinese Literature[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ug2003;62,3; pg.923.
    [61] Sun Yifeng. Opening the Cultural Mind:Translation and theModern Chinese LiteraryCanon[J].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69:1(Mar,2008). pp.13-27.
    [62] Susan Wilf Chen. Mao Tun The Translator[J].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8,No.1(Jun.,1988), pp.71-94.
    [63] T. A. Hsia, Dennis T. Hu. Novel and Romance: Hsia Tsi-an on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J].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2, No.2(Jul.,1980), pp.224-236.
    [64] Tam, Kwok-kan. The Problematic of Self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u Feng and LuLing[J].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Vol7, Number2, Fall2000, pp.434-437.
    [65] Taro Fujisawa.The genea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revolutionand popularity[J].China Information,2005;19; pg356.
    [66] T. D. Huters.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1937-1945[J].Pacific Affairs, Vol.54, No.4(Winter,1981-1982), pp.711-712.
    [67] Theodore Huters. The Difficult Guest: May Fourth Revisits[J].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6, No.1/2(Jul,1984), pp.125-149.
    [68] Theodore Huters. Blossoms in the Snow: Lu Xun and the Dilemma of Modern ChineseLiterature[J]. Modern China, Vol.10, No.1(Jan,1984), pp.49-77.
    [69] Theodore Huters.Questions of Style: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China,1911-1937[J].
    [70] Timothy Cheek.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J]. The China Journal, No.51(Jan.,2004), pp.202-203.
    [71] Vera Schwarcz. Willing in the Face of Necessity: Lu Xun, Brecht, and Sartre[J].Modern China, Vol.7, No.3(Jul.,1981), pp.289-316.
    [72] Vincent Y. C. Shih. Mao Tun: The Critic (Part I)[J]. The China Quarterly, No.19(Jul.-Sep,1964), pp.84-98.
    [73] Vincent Y. C. Shih. Mao Tun: The Critic (Part Ⅱ)[J]. The China Quarterly, No.20(Oct.-Dec,1964), pp.128-162.
    [74] Vivian Ling. Modern Chinese Women Writers: Critical Appraisals [J]. Pacific Affairs, Vol.64, No.4(Winter,1991-1992), pp.557-558.
    [75] Wang Ning. Confronting Western Influence: Rethinking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NewPeriod[J].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24, No.4, Autumn1993, pp.905-926.
    [76] Wen Guiliang.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Pattern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J].Social Science in China,2001(1).
    [77] Western and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ug2003;62,3; pg.923.
    [78] Wilt L. Idema.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Read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China,1840-1918[J]. China Information,2000;14;232.
    [79] Wixted, John Timothy, Deeney.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oryandStrategy[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3:2(Feb,1984) pg.312.
    [80] W. J. F. Jenner. Lu Xun and His Legacy[J]. Pacific Affairs, Vol.59, No.4(Winter,986-1987), pp.692-693.
    [81] Y.W.Wong(王云五).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e on Modern ChineseLiterature[J].Educational Review,6,1924,pp.9-17.
    [82] Zhang Longxi. Out of the Cultural Ghetto: Theory,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Literature[J]. Modern China, Vol.19,No.1,January1993,pp.71-101.
    [1]柏桦,主编.外国诗歌在中国[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2]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919-194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曹顺庆,选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4]曹元勇,编.《通往自由之路——罗素在中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5]陈国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6]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7]陈建华,编.文学的影响力——托尔斯泰在中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8]陈均.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10]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陈辛仁,主编.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略[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包括一章西方文学作品和思潮的引进)
    [13]成芳,编.我看尼采——中国学者论尼采(1949年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代迅.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5]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6]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董强.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18]狄兆俊.中英比较诗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19]丁晓强,徐梓,编.五四与现代中国——五四新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20]段怀清,编.新人文主义思潮——白璧德在中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21]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2]范劲.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3]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24](捷克)高利克.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M].伍晓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5](捷克)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陈胜生,华利荣,张林杰,丁信善,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6]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27]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28]龚刚.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29]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M].黄淳浩,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0]郝明工.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1]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32]季进,曾一果.陈铨异邦的借镜[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33]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4]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中、下)[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35]姜铮.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郭沫若与歌德[M].1991.
    [36]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37]金惠敏,薛晓源,编.评说“超人”:尼采在中国的百年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8]赖于坚.中国现当代文论与外国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9]梁实秋.梁实秋批评文集[M].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40]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41]梁宗岱.梁宗岱文集II评论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
    [42]乐黛云,王宁主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3]李步楼,主编.冲击与思考——西方思潮在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44]李何林,编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45]李钧,孙洁,编.超人哲学浅说——尼采在中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46]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7]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48]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9]刘桂生,张步洲,编纂.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50]刘介民.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51]刘以焕.相遇和对话——东西方文化、文学比较个案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2]柳珊.在历史的缝隙间挣扎:1919-1920年间的《小说月报》研究[M].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53]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4]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5]马睿.从经学到美学:中国近代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56]南健翀.比较诗学语境中的梁实秋诗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7]帕特丽卡·劳伦斯.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M].万江波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58]钱林森,编.中外文学因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9]钱念孙.朱光潜出世的精神与入世的事业[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60]沈永宝,蔡兴水,编.进化论的影响力——达尔文在中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61](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M].李国英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62](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3]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4]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5]唐沅,韩之友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66]唐建清,詹悦兰,编著.中国比较文学百年书目[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67]吴宓.文学与人生[M].王岷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68]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周锡山,编校.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69]王洪岳.审美与启蒙——中国现代主义文论研究(1900-1949)[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70]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71]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2]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中)[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73]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9.
    [74]王佐良.风格和风格的背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75]王佐良.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76]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7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8]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M].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79]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6.
    [80]徐葆耕,编.瑞恰慈:科学与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1]徐鹏绪,李广.《中国新文学大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2]许霆.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83]杨联芬等,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897-1949)[M].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84]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5]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6]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87]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88]张大明.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89]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90]张冠华,张鸿声,樊洛平,林虹.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1]张弘.吴宓理想的使者[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92]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3]张新颖.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94]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M].北京:三联书店,2009.
    [95]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三卷(杂文文学杂论《汤祷篇》)[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96]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六卷(中国古典文学文论《漫步书林》《劫中得书记》)[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97]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十五卷(外国文学文论《俄国文学史略》《太戈尔传》)[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98]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99]周珏良.构设普遍诗学——周珏良比较文学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00]朱光潜.朱光潜全集(1-20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101]朱文华.中国近代文学潮流:从戊戌前后到五四文学革命[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102]朱自清.朱自清全集(1-8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103]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4]宗白华.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1]艾布拉姆斯,M.H..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骊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文学术语词典(中英对照第7版)[M].吴松江,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奥康诺,D.J,主编.西方哲学史[M].洪汉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 T.S.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5]玛丽琳·巴特勒.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1760—1830年间的英国文学及其背景[M].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M].孙宜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法国现代批评大师[M].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9]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M].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2]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剑桥美国文学史(第八卷)[M].杨敬仁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4]利里安·弗斯特.浪漫主义[M].李今,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15]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林书武等,译.三联书店,1988.
    [16]古典文艺理论已从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六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7]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雪莱,济慈.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C].刘若端,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8]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M].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9]陆建德.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2]柳扬,编译.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23]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M].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24]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斯达尔夫人.论文学[M].徐继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6]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M].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7]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一—八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89,2009,2009,2002,2005,,2006,2006.
    [28]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余,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29]韦克勒,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30]卫姆塞特,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M].颜叔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1]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2]王佐良.英国诗史[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3]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M].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4]吴学先.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5]薛家宝.唯美主义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6]雪莱.雪莱抒情诗选[M].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7]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理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8]杨乃乔.比较诗学与他者视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39]叶维廉.比较诗学[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3.
    [40]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1]张隆溪,温儒敏.比较文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42]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43]张隆溪.道与逻各斯[M].冯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4]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6.
    [45]赵澧,徐京安,编.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6]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常文昌.梁宗岱的诗论——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
    [2]曹万生.三十年代清华新诗学家的新批评引入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
    [3]曹莉,陈越.鲜活的源泉——再论剑桥批评传统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曹莉.剑桥批评传统的形成和衍变[J].外国文学,2006(03).
    [5]陈怀宇.白璧德之佛学及其对中国学者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6]陈均.中国新诗“经验”之说的引进与确立[J].河北学刊,2007(1).
    [7]陈周旺.从启蒙到革命:中国浪漫主义的嬗变[J].文史哲,2007(6).
    [8]陈国恩.二十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概观(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
    [9]陈国恩.二十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概观(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
    [10]陈太胜.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04(4).
    [11]陈文.佩特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3).
    [12]陈雪贞.王尔德在中国——兼评译本[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13]陈学祖.中国诗学现代转型与西方美学:问题、论域及思维路向[J].江汉论坛,2003(5).
    [14]陈燕.《西风颂》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3).
    [15]陈越.重审与辨正——瑞恰慈文艺理论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反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02).
    [16]程细权.文化冲突中的“学衡”派[J].长沙大学学报,2007(3).
    [17]邓宏艺,赵艳敏.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8]董洪川.叶公超与T.S.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4(4).
    [19]董洪川,邓仕伦.历史的关联:“九叶”诗派接受T·S·艾略特探源[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20]杜金玲.象征主义的本土化思考——评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1]杜小燕.波德莱尔对戴望舒诗歌创作的影响[J].知识经济,2008(9).
    [22]鄂霞.“五四”时期西方浪漫主义的中国化历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3]方汉文.当代诗学话语中的中国诗学理论体系——兼及中国诗学的印象式批评之说[J].兰州大学学报(牡会科学版),2010(2).
    [24]高方.《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25]高旭东.梁实秋:慎言比较文学的比较文学家[J].东岳论丛,2005(1).
    [26]葛桂录.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7]龚敏律.“九叶”诗人对西方反讽诗学的译介[J].中国文学研究,2007(2).
    [28]郭绍华.1919-2000:波德莱尔在中国[J].绥化师专学报,2002(1).
    [29]黄庭月.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0]季剑青.“实际批评”的兴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的学院文学批评——以叶公超、瑞恰慈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1).
    [31]乐黛云.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J].社会科学,2010(2).
    [32]乐黛云.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33]雷敏,王丽蓉.“经典”重读——波德莱尔在中国[J].作家杂志,2007(11).
    [34]李广琼.主选择与理论渊源——学衡派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形态[J].中国文学研究,2009(3).
    [35]李洪华,周海洋.战争文化语境下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以里尔克、艾略特、奥登为中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36]李丽.论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派[J].文艺争鸣,2009(3).
    [37]李乐平.中西艺术结合的宁馨儿——论闻一多对唯美主义的借鉴和对民族特色的继承[J].甘肃社会科学,2002(4).
    [38]李汝伦.似淡却浓《学衡》烟云[J].书屋,2004(11).
    [39]李岫.李健吾:中国式印象主义文艺批评的奠基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40]刘波,尹丽.波德莱尔作品汉译回顾[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
    [41]刘涛.瑞恰慈与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2]刘欣,江守义.泰纳与早期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科学转向[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43]刘进才.1917-192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引进[J].中州学刊,2002(3).
    [44]卢玉.郁达夫与王尔德[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5]卢兰.瓦莱里与梁宗岱[J].作家杂志,2003(10).
    [46]卢文婷.论波德莱尔诗歌翻译对戴望舒诗歌创作之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7).
    [47]栾梅健.重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起源及其流变——从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型出发[J].文艺争鸣,2010(9).
    [48]栾慧.中西比较诗学史上的梁宗岱[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9]罗执廷.论中国现代文坛误读西方浪漫主义的方式与逻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0]吕周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探寻[J].文学评论,2001(4).
    [51]蒲雯.论戴望舒对波德莱尔的接受[J].文学界,2010(3).
    [52]容新芳.I.A.理查兹在清华大学及其对钱钟书的影响——从I.A.理查兹的第二次中国之行谈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53]宋达.翻译的魅力:王尔德何以成为汉译的杰出文学家[J].中国文学研究,2010(2).
    [54]宋达.“五四”前后王尔德汉译史考释——王尔德作品汉译得失问题研究(一)[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4).
    [55]苏桂宁.《学衡》的文化立场——关于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选择的一种考察[J].文艺理论研究,2006(1).
    [56]孙宜学,陈涛.美的冲撞与融合:王尔德与“五四”时期的中国[J].同济大学学报,2006(2).
    [57]汤奇云.从浪漫主义“中国化”看新文学本体论的生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58]汤奇云.浪漫精神的文学诉求——论浪漫主义研究对中国现代文论建构的贡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9]膝斌.中西诗学对照下的梁宗岱的诗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7(4).
    [60]田继英.浅谈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浪漫主义研究[J].科学之友,2009(2).
    [61]王丽耘.郭沫若与英国文学[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5).
    [62]王晖.接受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研究[J].名作欣赏,2007(21).
    [63]王青.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研究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6(4).
    [64]王淑萍.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现代主义追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65]王泽龙.西方现代主义诗学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诗学[J].外国文学研究,1994(2).
    [66]夏新宇.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对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
    [67]谢应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的发生及其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2006(5).
    [68]徐立钱.穆旦与燕卜逊的诗学渊源[J].求索,2010(3).
    [69]徐美燕.“新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命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70]许丽青.诗、画、乐:瑞恰慈与钱钟书评论之比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2).
    [71]许钧.法朗士在中国的翻译接受与形象塑造[J].外国文学研究,2007(2).
    [72]杨春时,刘连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在中国的误读与误判[J].社会科学战线,2007(4).
    [73]杨冬.百年中国批评史中的“勃兰兑斯问题”——关于勃兰兑斯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J].文艺争鸣,2009(1).
    [74]尹成君,栗广峰.波德莱尔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75]佘丹清.无法穿越的象征主义:梁宗岱对梵乐希的接受[J].兰州学刊,2006(11).
    [76]曾方荣.闻一多早期诗艺理论的建构与西方现代文艺思想的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77]张介明.王尔德研究在中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78]张静.一个浪漫诗人的偶像效应——二三十年代中国诗人对雪莱婚恋的讨论与效仿[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
    [79]张松建.“花一般的罪恶”———四十年代中国诗坛对波德莱尔的译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2).
    [80]张松建.“恶之华”的转生与变异:汪铭竹、陈敬容、王道乾对波德莱尔诗的接受与转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81]周小仪,申丹.中国对西方文论的接受现代性认同与反思[J].比较文学,2006(1).
    [1]包莉秋.利与审美的交光互影:1895-1916中国文论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毕艳.三十年代右翼文艺期刊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邓招华.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二十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郝明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黄晖.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7]李先国.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8]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9]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0]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史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1]王青.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谢应光.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3]谢向红.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
    [14]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2006.
    [15]杨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创造》(1922.5-1924.2)
    [2]《创造周报》(1923.5-1924.5)
    [3]《创造月刊》(1926.3-1929.1)
    [4]《春潮》(1928.11-1929.9)
    [5]《春光》(1934.3-1934.5)
    [6]《当代文艺》(1931.1-1931.11)
    [7]《奔流》(1928.6-1929.12)
    [8]《读书月刊》(1930.11-1933.10)
    [9]《洪水》(1924.8-1927.12)
    [10]《青年界》(1931.3-1937.7,1946.1-1949.1)
    [11]《少年中国》(1919.7-1924.5)
    [12]《太白》(1934.9-1935.9)
    [13]《拓荒者》(1930.1-1930.5)
    [14]《新青年》(1915.9-1926.7)
    [15]《新时代》(1931.8-1934.2,1937.1-1937.4)
    [16]《新文学》(1943.7-1944.5)
    [17]《新文艺》(1929.9-1930.4)
    [18]《新小说》(1935.2-1935.7)
    [19]《小说月报》(1921.1-1931.12)
    [20]《现代》(1932.5-1935.5)
    [21]《现代评论》(1924.12-1928.12)
    [22]《现代文学》(1930.7-1930.12)
    [23]《现代文艺》(1940.4-1942.12)
    [24]《学衡》(1922.1-1933.7)
    [25]《文艺阵地》(1938.4-1944.3)
    [26]《文学旬刊》(《文学》/《文学周报》)(1921.5-1929.12)
    [27]《译文》(1934.9-1937.6)
    [28]《艺文杂志》(1943.7-1945.5)
    [29]《语丝》(1924.11-1930.3)
    [30]《朝花》(1928.12-1929.5)
    [31]《中流》(1936.9-1937.8)
    [32]《作家》(1934.4-1936.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