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维吾尔语构词词缀历时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维吾尔语是黏着语,它的构词手段主要是在词根和词干上附加构词词缀。构词词缀是维吾尔语词法的重要部分。因此学习和研究维吾尔语词法,首先要学习和研究构词词缀。构词词缀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构成静词的词缀;二是构成动词的词缀。本文研究的是维吾尔语中构成静词的词缀。
     迄今为止,突厥学研究领域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国际上,在突厥语历时和共时研究方面颇有成果。但是,在国内维吾尔语研究领域,至今仍然是共时研究占主要地位。维吾尔语中的构词词缀十分丰富,但还没有学者从历时角度对它进行过专题研究。本文主要从历时角度研究维吾尔语中构成静词的词缀在古代突厥语、早期回鹘语、晚期回鹘语、察合台语和现代维吾尔语等五个时期的文献语言中的形式和用法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本文除了绪论、总结和附录外,共分4章。
     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目的、意义、维吾尔语构词法的研究概况、采用的研究方法、所选定的文献及文献名称的缩写及采用的符号等,并探讨了维吾尔语的历史分期。总结部分主要是在4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13项结论。附录部分给出本文所研究的120个构词词缀的历时比较表。
     第一章维吾尔语词素的分类。本章首先介绍了维吾尔语词素研究的概况,并对前人的词素分类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对维吾尔语词素进行了重新分类,并论述了每一类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着重论述了附加词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最后论述了维吾尔语的词干并列出它的10种构成形式。
     第二章由静词构成静词的词缀的历时比较研究。本章及后面两章是本文的最重要部分。本文将构成静词的词缀分三组研究,即由静词构成静词的词缀、由动词构成静词的词缀和外来构词词缀,本章论述了维吾尔语中由静词构成静词的47个词缀和其它4个词缀。
     第三章由动词构成静词的词缀的历时比较研究。本章论述了维吾尔语中由动词构成静词的37个词缀。
     第四章外来构词词缀的历时比较研究。本章论述了在维吾尔语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从不同语言进入维吾尔语,而且到目前为止还在使用,并且比较常用的36个外来构词词缀。本章还探讨了常用维吾尔语语法书中指出为构词词缀的其他4个外来成分。
     本文认为,维吾尔语中的附加词素(词缀)可以分为构词词缀、构形词缀和构形构词词缀。换言之,本文将附加词素分为三类。传统语法对附加词素的“二分法”不适合维吾尔语的实际情况。维吾尔语中的构词词缀一般不能附加在构形词缀之后,但少部分构词词缀(+sXz、+lXG、+(?)an、+(?)(a|¨)、+GUr、+mAn等,主要是前两个)有时附加在构形词缀之后。然而构词词缀都能附加在构形构词词缀的前和后。
     笔者研究了维吾尔语五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相关资料,筛选出120个构成静词的词缀(其中84个是维吾尔语原有的构词词缀,36个是外来构词词缀),并论述了它们在各个时期的形式、用法和来源。
     根据120个构成静词的词缀在各个时期文献中的分布情况来看,有的词缀使用于维吾尔语的所有时期,有的使用于维吾尔语的部分时期,有的只使用于某个时期。在维吾尔语原有的84个构词词缀中,从古突厥语时期一直使用到现代维吾尔语的有25个,使用于四个时期的有16个,三个时期的有9个,两个时期的有17个,只使用于一个时期的有17个。外来构词词缀最早开始使用于早期回鹘语时期,36个外来词缀中使用于四个时期的有4个,三个时期的有8个,两个时期的有20个,只使用在一个时期的有4个。
     构成静词的词缀在各个时期文献语言中的使用数量不同。维吾尔语原有的84个构成静词的词缀中,在古代突厥文文献语言中使用的有43个,在早期回鹘文献语言中有73个,在晚期回鹘文献语言中有52个,在察合台语中有47个,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有53个。36个外来构词词缀中,在早期回鹘文献语言中使用的有4个,在晚期回鹘文献语言中有12个,在察合台语中有32个,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有36个。维吾尔语原有的84个构成静词的词缀中,使用在古代突厥文文献语言的43个词缀中的25个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继续使用,使用在早期回鹘文献语言的73个词缀中的37个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继续使用,使用在晚期回鹘文献语言的52个词缀中的38个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继续使用。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维吾尔语是从古代突厥语和回鹘语直接发展而来的。还可以看出,从晚期回鹘语时期开始,维吾尔语原有的构词词缀的数量开始减少。同时,外来构词词缀的数量开始增多。
Uyghur language is an agglutinative language, its main method of word-formation is adding word-forming suffixes to roots and stems. Word-forming suffix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morphology in Uyghur language. Therefore, priority must be given to the study and research on the word-forming suffixes in Uygur Morphology. Word-forming suffixe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nominal suffixes and the verbal suffixes. The thesis deals chiefly with the nominal suffixes of the Uyghur language.
     So far, the research field of Turkic studie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ternationally,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studies of Turkic languages are fruitful. But, domestically, the research field of Uyghur language is still basically on synchronic studies up to now. Word-forming suffixes in Uyghur language are very rich, however, few scholars conduct a research from the diachronic perspective. The thesis mainly conducts a research from the diachronic perspective on forms and usage of nominal suffixes in five periods: old Turkic period, early ancient Uyghur period, late ancient Uyghur period, Chagatay period and modern Uyghur period.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ltogether 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 summary and appendix.
     In the introduction, i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on word-formation of Uyghur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selected documents, short titles for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references studied in this thesis, marks used in this thesis, and discusses historical stages in Uygur language. In the summary, it concludes 13 argumentations based on the four chapters. In the appendix, it gives a diachronic comparison table of 120 word-forming suffixes studied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categories of morphemes in Uyghur language. In this chapter,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n morphemes in Uyghur language and makes analysis and draw conclusion about categories of morphemes by previous scholar. Then, it reclassifies morphemes in Uyghur language, describes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ategory of morpheme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focuses on features of the additional morphemes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Finally it discusses stems in Uyghur language and lists 10 kinds formation of stem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diachronic comparison of denominal nominal suffixes. This chapter and following two chapter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is thesis. The thesis divides nominal suffixes into three kinds: denominal nominal suffixes, deverbal nominal suffixes and loan suffixes. This chapter describes 47 denominal nominal suffixes, and other 4 suffixes.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diachronic comparison of deverbal nominal suffixes. This chapter describes 37 deverbal nominal suffixes in Uyghur language.
     The fo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diachronic comparison of loan suffixes. This chapter describes commonly used 36 loan suffixe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into Uyghur language in disparate historical periods of Uyghur language up to now. The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other five loan components which pointed out in the common Uyghur grammar books.
     In this thesis, additional morphemes categorized into word-forming suffixes, form-forming suffixes and form-word-forming suffixes. It also considered that "dichotomy" of additional morphemes in traditional grammar is not the case in Uyghur language. Word-forming suffixes aren't added to after the form-forming suffixes, but few word-forming suffixes (+sXz、+ 1XG、+ (?)an、+(?)(?)、+GUr、+ mAn etc., mainly the first two) can be added to sometimes in Uyghur language. However, word-forming suffixes could be added to before and after form-word-forming suffixes.
     The author studied representative documents and relative materials in the five periods of Uyghur language, selects 120 nominal suffixes (84 original nominal suffixes and 36 loan suffixes) in total in Uyghur language, and depicts their forms, usage and source in various period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120 nominal suffixes in varous periods, some suffixes used in all historical periods, some are employed in certain part of the period, others are used in some period in Uyghur language. In the 84 original nominal suffixes, there are 25 suffixes which are used from the period of old Turkic to the modern Uyghur language, 16 used in four periods, 9 in three periods, 17 in two periods, and 17 only in one period of Uyghur language. Loan suffixes first are used in the time of early ancient Uyghur period. There are 4 loan suffixes which are used in four periods, 8 used in three periods, 20 in two periods, and 4 only in one period in the total number of 36 loan suffixes.
     The numbers of nominal suffixes in the documents in various periods are different. In the numbers of 84 original nominal suffixes in Uyghur language, there are 43 suffixes used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Old Turkic period and 25 of them continue to appear in the modern Uyghur language, 73 ones used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early ancient Uyghur period and 37 of them keep using in the modern Uyghur language, 52 ones used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late ancient Uyghur period and 38 of them continue to employ in the modern Uyghur language, 47 ones used in the documents of Chagatay, 53 ones used in the modern Uyghur language. In the numbers of 36 loan suffixes, there are 4 loan suffixes used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early ancient Uyghur period, 12 ones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late ancient Uyghur period, 32 ones in the documents of Chagatay, 36 ones in the modern Uyghur language.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dern Uyghur language is directly developed from the Old Turkic and the ancient Uyghur language. It is also seen that, the number of original Uyghur nominal suffixes began to decrease from the period of the late ancient Uyghur language; while the number of loan suffixes started to increase from the period of the late ancient Uyghur language.
引文
1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古代突厥语的构词词缀》,载《突厥语言与文化研究》(第2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9-99页。
    2 李增祥,买提热依木,张铁山编著:《回鹘文文献语言简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18-119页。
    3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古代突厥语的构词词缀》,载《突厥语言与文化研究》(第2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9-99页。
    4 W.Radloff:Versuch eines W(o|¨)rterbuches der T(u|¨)rk-Dialecte(Opit slovarya tyurkskix nare(?)iy),4c.,Sankt-peterburg,1893-1911.
    5 A.Von Gabain:Altt(u|¨)rkische Grammatik(《古代突厥语语法》),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41.
    6 Besim Atalay:Divan(u|¨) L(?)gat-It-T(u|¨)rk Disini(《突厥语大词典索引》),TDK Yay(?)nlar(?),Ankara 1948.
    7 C.Brockelmann:Mittelt(u|¨)rkischer Wortschatz(《中古时期突厥语词典》),Budapest-Leipzig,1928;
    Ostt(u|¨)rkische Grammatik der Islamischen Literatursprachen Mittelasiens(《中亚伊斯兰文学语言东突厥语语法》),Leiden:Brill,1954.
    8 B.M.Nasilov:Yazik Orxono-Yeniseiskix Pamjatnikov(《鄂尔浑--叶尼塞文献的语言》),M.Nauka.1961.(B.M.纳斯洛夫:《鄂尔浑--叶尼塞文献的语言》(维吾尔文),乌依古尔·沙依然、萨比提·如孜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9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
    10 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鄂尔浑突厥语语法),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8.
    11 #12
    12 Re(?)id Rahmeti Arat:Kutadgu Bilig Ⅲ(?)ndex(《福乐智慧索引》),(?)stanbul,1979.
    13 A.N,Kononov:Grammatika Jazyka Tjurkskix Runicheskix Pamjatnikov Ⅶ-Ⅸ ⅴⅴ.(《7-9世纪突厥如尼文献语言语法》),Leningrad:Nauka,1980.
    14 Fazilov:13-14-Asirlar Turkiy Adabiy Yadikarliqliri Tili,Morfologiya(《13-14 世纪突厥文献语言,词法》),Tashkent,1986.
    15 #12
    16 Andr(?)s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
    17 Marcel Erdal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Otto-Harrasowitz,Wiesbaden,1991:Marcel Erdal:A Grammar of Old Turkic(《古代突厥语语法》),Leiden-Boston,2004.
    18 Necmettin Haciemino(?)lu:Karahanli T(u|¨)rk(?)esi Grameri(《哈卡尼耶突厥语言语法》),TDK Yayinlari,Ankara,1996.
    19 耿世民:《古代突厥语文献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系,1979年9月;《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古代维吾尔文献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0 李经纬:《吐鲁番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21 赵世杰:《维语构词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22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 1版。
    23 王远新:《突厥历史语言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24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古代突厥语的构词词缀》,载《突厥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第49-99页;《突厥语言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25 邓浩、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
    26发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7 阿布里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8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29 阿布都鲁夫·塔克拉玛干尼:《察哈台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30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
    31 Nadeljaev,V.M.et al.:Drevnecjurkskij Slovar(《古代突厥语词典》),Leningrad:Nauka,1969.
    32 R(a|¨)a(a|¨)nen,M.:Versuch Eines Etymologischen W(o|¨)rterbuchs der T(u|¨)rksprachen,Helsinki,1969.
    33 Klaus R(o|¨)hrbom:Uigurisches W(o|¨)rtebuch(Lieferung 1-6)(《维吾尔语词典》1-6册),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Wiesbaden,1977-1998.
    34 Sergei Starostin,Anna Dybo,Oleg Mudrak:Et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Altaic Languages (《阿尔泰语言词源词典》),1.3,Brill,2003.
    35王远新:《突厥历史语言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60页。
    36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30-134页。
    37 A.R(?)na-Tas:An Introduction to Turkology(《突厥学导论》),Szeged,1991,p.24-30.
    38 Ahmet Caferoglu:Turk Dili Tarihi(《突厥语言史》),Istanbul,1984,s.51-59.
    39 王远新:《突厥历史语言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5页。
    40 N.鲍培:《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周建奇泽,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68-87页。
    41捷尼舍夫:《编撰突厥语历史语法和文学语言史的原则》,任乌晶译,载《突厥语研究通讯》,1993年第2期。
    42 Lars Johanson:History of Turkic(《突厥语历史》),The Turkic Language(《突厥语》),Edited by Lars Johanson & Eva A.Csat(?),London and New York,1998,p.85-87.
    43 耿世民:《试论维吾尔书面语的发展》,载耿世民:《新疆文史论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15页。
    44 张铁山:《突厥语族文献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158-161页。
    45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8页。
    46 同上书,第9-19页。
    47 参考: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93-201页,第274-280页;
    Ahmet B.Erjilasun:T(u|¨)rk Dili Tarihi(《突厥语言史》),Ak(?)a(?),Ankara,2004,s.227-230,289-296.
    48 参考:李经纬、靳尚怡、颜秀萍:《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0-11页;
    邓浩、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第213-250;
    吐尔逊·阿尤甫:《“喀什噶尔语”初探》,载《耿世民先生70寿辰纪念文集》,民族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110-127页;
    阿布力克木·买买提:《从<乌古斯汗传>和<真理入门>语言角度的对比看高昌维语与喀喇汗维语的关系》,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3期,第39-54页。
    49耿世民:《试论维吾尔书面语的发展》,载耿世民:《新疆文史论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0-11页。
    50穆罕默德热依木·沙依提:《<诸天使的列传>的语言特点》,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4期,第80-93页。
    51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p.9-10.
    52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突厥语言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08页。
    53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古代突厥语的构词词缀》,载《突厥语言与文化研究》(第2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9-99页。
    56乃苏如拉:《现代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98-101、108-109页。
    57胡毅:《维吾尔语附加语素的分类问题》,载《语言与翻译》,1999年第4期,第19-21页。
    58哈米提·扎克尔:《关于现代维吾尔语附加成分的初探》,载《维吾尔语问题》(突厥语研究之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委会编,1984年,第487-528页;《现代维吾尔语附加成分比较分析》,载《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4期,第23-30页。
    59阿·牙科甫、海·玉素音:《维吾尔语附加成分的分类及其特点》(维吾尔文),载《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121-132页;《维吾尔语附加成分的分类及其特点》,载《语言与翻译》,1988年第3期,第32-37页。
    60李经纬、靳尚怡:《关于现代维吾尔语的“-mu”》,载《新疆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第92-100页。
    61李经纬、靳尚怡:《关于现代维吾尔语的“-mu”》,载《新疆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第92-100页。根李经纬和靳尚怡的这篇论文,在1957年巴斯卡科夫把突厥语的词缀分为词汇-语法造词词缀、功能-语法造词词缀和词形变化词缀三类。
    62靳尚怡、李经纬:《现代维吾尔语动词的造词系统》,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10期,第6-16页。
    63热扎克·买提尼亚孜:《论现代维吾尔语词素的特点及其迮接顺序》,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4年第4期,第7-16页。
    64艾山·艾买提、浦泉:《对现代维吾尔语中语素分类的肤浅看法》,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1990年第4期,第24-26页;
    蒲泉、武致中:《实用维吾尔语语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8-12页。
    65阿布都洛甫·普拉提:《维吾尔语词汇学》(维吾尔文),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5-9页。
    66高莉琴:《维吾尔语语法结构分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10页。
    67高莉琴、阿不都许库尔·艾山:《关于维吾尔语的语素》,载《语言与翻译》,1996年第1期,第34-38页。
    68 哈米提·扎克尔:《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法描写中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载《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2期,第26-29页。
    69 易坤琇、高士杰编著:《维吾尔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11页。
    70 苏米曼·沙帕尔:《现代维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 1版,第141页。
    71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20页。
    72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388页。
    73 请看:汪大昌主编:《普通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25页;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19页;
    米尔苏力唐、买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简明语言学词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352页;
    哈力克·尼亚孜、木哈白提·哈斯木:《语言学概论》(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27页;
    高莉琴:《维吾尔语语法结构分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页。
    74(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9页;
    汪大昌主编:《普通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27页;
    米尔苏力唐、买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简明语言学词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353页;
    哈力克·尼亚孜、木哈白提·哈斯 木:《语言学概论》(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28页。
    75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511页。
    76 请看:高名凯:《语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2月第1版,第174页;
    汪大昌主编:《普通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28页;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74页;
    哈力克·尼亚孜、小哈白提·哈斯木:《语言学概论》(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29页;
    米尔苏力唐、买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简明语言学词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353页。
    77 请看: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20页;
    艾山·艾买提、浦泉:《对现代维吾尔语中语素分类的肤浅看法》,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1990年第4期,第24-26页;
    蒲泉、武致中:《实用维吾 尔语语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8-12页;
    易坤琇、高士杰编著:《维吾尔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11-12页。还请看
    78 请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
    79 哈米提·扎克尔:《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法描写中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载《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2期,第26-29页;
    李祥瑞:《浅议现代维吾尔语中的-ki》,载《语言与翻译》,2003年第1期,第20-23页;
    王生荣:《由维吾尔语后缀(?)想到的》,载《语言与翻译》,2004年第2期,第52-53页;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维吾尔学学院编写:《现代维吾尔语》(下册)(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3-24页。
    80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维吾尔学学院编写:《现代维吾尔语》(下册)(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3-24页。
    82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维吾尔学学院编写:《现代维吾尔语》(下册)(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1页;
    哈力克·尼亚孜、木哈白提·哈斯木:《语言学概论》(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31页。
    83 请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
    84 哈力克·尼亚孜、木哈白提·哈斯木:《语言学概论》(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31页。
    85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388页。
    86 参看:(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6页;
    高名凯:《语法理论》,北京:商务印15馆,1960年2月第1版,第177页;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76页;
    汪大昌主编:《普通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29页;
    哈力克·尼亚孜、木哈白提·哈斯木:《语言学概论》(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34页。
    87 程适良主编:《现代维吾尔语语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26页。
    88 蒲泉、武致中:《实用维吾尔语语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1页。
    89 易坤琇、高士杰编著:《维吾尔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11页。
    90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373页。
    91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97.
    92 Resid Rahmeti Arat:Kutadgu Bilig Ⅲ,(?)ndex(《福乐智慧,索引》),(?)stanbul,1979,s.113.
    93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n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319.
    94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162.
    95 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鄂尔浑突厥语语法》),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8,p.122.
    96 耿世民、阿不都热西提·雅库甫编著:《鄂尔浑--叶尼塞碑铭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79页。
    97 Sir Gerard Clauson:An Etv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128.
    98 Sir Gerard Clauson:An Etv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n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ⅹ1ⅲ.
    99 李增祥、买提热依木、张铁山:《回鹘文文献语言简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67页。
    100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81.
    101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101页。
    102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8页;
    耿世民、阿不都热西提·雅库甫编著:《鄂尔浑--叶尼塞碑铭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24页;
    李经纬:《<突厥语词典语法形式索引>疏》,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20-52页;
    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04页;
    牛汝极:《试论维吾尔语名词的数及其历史演变》,载《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1期,第74-81页;
    邓浩:《<突厥语词典>名词的语法范畴及其形式》,载《民族语文》,1995年第3期,第12-23页。
    103 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鄂尔浑突厥语语法》),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8,p.121.
    104 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06页。
    105 Necmettin Haciemino(?)lu:Karahanli T(u|¨)rk(?)esi Grameri(《喀喇汗突厥语言语法》),TDK Yayinlari,Ankara,1996.s.14.
    106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461页。
    107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5页。
    108 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鄂尔浑突厥语语法》),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8,p.122.
    109 牛汝极:《试论维吾尔语名词的数及其历史演变》,载《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1期,第74-81页。
    110 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06页。
    111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ⅹ1ⅰ.
    112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78.
    113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78.
    114 Talat Tekin:Orhon Yazitlan.,(u|¨)l Tigin,Bilge Ka(?)an,Tunyukuk,(?)stanbul,1995,s.62.
    115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51页。
    116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41页。
    117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 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2页。
    118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67页。
    119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349.
    120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291.
    121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p.53.
    122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ⅹ1.
    123 阿布都鲁夫·塔克拉玛干尼:《察哈台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66页。
    124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
    125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86页。
    126(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314页。
    127 同上书,第365页,注190。
    128 阿布都鲁夫·塔克拉玛干尼:《察哈台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10页。
    129 哈米提·铁木尔在《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的第111页指出,so(?)q(?)an、issiq(?)an中的so(?)uq、issiq是名词化的形容词。
    130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67页。
    131(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281页。
    132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108.
    133 《乌古斯可汗传说》,耿世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第44页。
    134 #12
    135(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00页。
    136 靳尚怡:《现代维吾尔语的造词附加成分-(?)i试析》,载《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2期,第21-25页。
    137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63-64页。
    138 #12
    139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395页。
    140 靳尚怡:《现代维吾尔语的模拟词分析》,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第19-30页。
    141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二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第55页。
    142 阿布都鲁夫·塔克拉玛干尼:《察哈台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10页。
    143(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316页。
    144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85、92页。
    145 #12
    146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147 阿布都鲁夫·塔克拉玛干尼:《察哈台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66页。
    148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40-141页。
    149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91页。
    150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529-530页。
    151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152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119.
    153 #12
    154 塔什·热合曼:《论维吾尔语中的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载《新疆社会科学》(维吾尔文版)1998年第4期,第103-107页。
    155 请参看:Marcel Erdal:Old Turkic Wl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68-70.
    156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761,
    157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104.
    158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二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223页。
    159 哈米提·铁木尔,阿布都若夫·普拉提整理:《两种语言之辩》,民族出版社,1988年。
    160 #12
    161 陈世明、热扎克:《维吾尔语实用语法》,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第57页。
    162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156.
    163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491页。
    164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6页。
    165 牛汝极:《试论维吾尔语名词的数及其历史演变》,载《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1期,第74-81页。
    166 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06页。
    167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49页。
    168 李经纬、靳尚怡、颜秀萍:《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61页。
    169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8页。
    170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ⅹ1ⅰ.
    171 李经纬、靳尚怡、颜秀萍:《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58页。
    172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30页。
    173(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01页。
    174(波兰)W.科特维奇:《阿尔泰诸语言研究》,哈斯译,呼和沽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06-118页。
    175(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322-323页。
    176#12
    177 易坤琇:《试论现代维吾尔语的-siz附加成分》,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第64-68页。
    178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维吾尔学学院编写:《现代维吾尔语》(下册)(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136页;
    土尔地·阿合买提、安赛尔丁·木沙、乃斯如拉·由力布尔地:《现代维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第235页。
    179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573.
    180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77,
    181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2页。
    182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191.
    183 《T(u|¨)rk(?)e S(o|¨)zl(u|¨)k》(土耳其词词典),T(u|¨)rk Dil Kurumu,Ankara,1988,p.1459.
    184 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鄂尔浑突厥语语法》),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8,p.104.
    185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p.116.
    186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古代突厥语的构词词缀》,载《突厥语言与文化研究》(第2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9-99页。
    187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16、135、167页。
    188 Talat Tekin:Orhon Yazitlari,K(u|¨)l Tigin,Bilge Ka(?)an,Tunyukuk,(?)stanbul,1995,s.34,52,56.
    189 H(u|¨)seyin Namik Orkun:Eski T(u|¨)rk Yazitlari(《古突厥碑铭》),Ankara,1994,s.22,52.
    190 参看: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 (《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170.
    191 Talat Tekin:Orhon Yazitlari K(u|¨)l Tigin,Bilge Ka(?)an,Tunyukuk,(?)stanbul,1995,s.110.
    192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568.
    193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6-57页。
    194 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鄂尔浑突厥语语法》),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8,p.105.
    195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40页。
    196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p.55.
    197 李经纬、靳尚怡、颜秀萍:《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53页。
    198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突厥语言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19页。
    199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62页。
    200 耿世民、阿不都热西提·雅库甫编著:《鄂尔浑--叶尼塞碑铭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82页。
    201 靳尚怡:《高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助词》,载《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3期,第31-35页。
    202 李祥瑞:《浅议现代维吾尔语中的-ki》,载《语言与翻译》,2003年第1期,第20-23页。
    203 阿不里克木·亚森:《吐鲁番回鹘文世俗文书语言结构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82页。
    204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654.
    205 参看: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41.
    206 同上。
    207 参看: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40.
    208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562.
    209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75.
    210 参看: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16页,注释.4。
    211 参看: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354;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13页。
    212 土尔地·阿合买提、安赛尔丁·木沙、乃斯如拉·由力布尔地:《现代维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第226页。
    213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302页,注释55。
    214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663-664页。
    215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216 冯承钧:《西域地名》,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0页。
    217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p.58.
    219 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Altt(u|¨)rkische Grammatik),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7页。
    220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三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第564页。
    221 Besim Atalay:Divan(u|¨) L(?)gat-It-T(u|¨)rk Disini(《突厥语大词典索引》),Ankara,1948,p.856.
    222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xlii.
    223 #12
    224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p.59.
    225 Andr(?)s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p.64.
    226 阿不里克木·亚森:《吐鲁番回鹘文世俗文书语言结构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82页。
    227 #12
    228 #12
    229 #12
    230 Ceval Kaya:Uygurca Alton Yaruk(《回鹘文〈金光明经〉》),Giri(?),metin ve dizin,TDK Yayinlari,Ankara,1994,s.475.
    231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178页。
    232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xl.
    233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66页。
    235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662.
    236 木哈拜提·哈斯木等著:《现代维吾尔语方言词汇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42页。
    237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115页。
    238 #12
    240 邓浩、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第241-242页。
    241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587-588页。
    242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二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227页。
    243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23.
    246(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 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02页。
    246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396页。
    247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361页。
    248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二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68-70页。说明该类内容还出现在《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第 32页、第二卷第237、372、467页。
    249 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鄂尔浑突厥语语法》),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8,p.112.
    250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59.
    251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13页。
    252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849.
    253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58.
    254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256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257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现代维吾尔语方言词汇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42页。
    258 《乌古斯可汗传说》,耿世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第43页。
    259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28页。
    260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二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64页。说明该类内容还出现在第二卷第237、372、466页、第三卷第429-430页。
    261 B.M.纳斯洛夫:《鄂尔浑--叶尼塞文献的语言》(维吾尔文),乌依古尔·沙依然、萨比提·如孜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52页。
    262 李增祥、买提热依木、张铁山:《回鹘文文献语言简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50页。
    263 靳尚怡:《现代维吾尔语的造词附加成分-ci试析》,载《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2期,第21-25页。
    264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93-94页。
    265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突厥语言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17页。
    266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13页。
    267 靳尚怡:《现代维吾尔语语素的种类和词的结构》,载《民族语文》1985年第2期,31-40页。
    268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二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72-73页。类似的内容还出现在该书的第238-239页和第373页。
    269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13页。
    270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309页。
    271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38页。
    272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29.
    273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315页。
    274 #12
    275 Naxjul Farodis,Qolyazma,Istanbul.Sulaymaniy Kutubxanasi,Y.Ekman n(a|¨)xri.Ankara,1956.23.
    276(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9、80、102页。
    277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278(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125页。
    279(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泽,呼和浩特:内 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9、80页。
    280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281 李经纬、靳尚怡、颜秀萍:《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67页。
    282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561-562页。
    284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457.
    285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19.
    286 同上。
    287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677.
    288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19.
    289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500.
    290 #12
    291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54页。
    292(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126页。
    293 C.Brockelmann:Ostt(u|¨)rkische Grammatik der Islamischen Litteratur- Sprachen Mittelasiens (《中亚伊斯兰文学语言东突厥语语法》),Leiden,E.J.Brill,1954,p.126.
    294(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9页。
    295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94页;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维吾尔学学院编写:《现代维吾尔语》(下册)(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98页。
    296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142-143页。
    297 同上书,第614页。
    298 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299 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第228页。
    300 C.Brockelmann:Ostt(u|¨)rkische Grammatik der Islamischen Litteratur- Sprachen Mittelasiens (《中亚伊斯兰文学语言东突厥语语法》),Leiden,E.J.Brill,1954,p.127.
    301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88;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704.
    302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三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第581页。
    303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90.
    304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43页。
    305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89-390.
    306 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937.
    307(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126页。
    308 同上书,第354页。
    309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二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240页。类似的内容还在该书第76-77页。
    310(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3页。
    311 阿不里克木·亚森:《吐鲁番回鹘文世俗文书语言结构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84页。
    312 #12
    313(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109页。
    314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21页。
    315(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109页。
    316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90.
    317 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古代突厥语构词法》),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p.390;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Oxford,1972,p.668.
    318 阿布里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00-123页。
    319 塔什·热合曼:《谈维吾尔语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2期,第30-35页。
    320 塔什·热合曼:《关于维吾尔语中源自阿拉伯语的词缀》,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3期,第80-84页。
    321 Andr(?)s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p.106;
    塔什·热合曼:《论维吾尔语中的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载《新疆社会科学》(维吾尔文版),1998年第4期,第103-107页。
    322 Andr(?)s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p.106.
    323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153页。
    324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维吾尔学学院编写:《现代维吾尔语》(下册)(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20页。
    325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98-199页。
    326 Andr(?)s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p.116.
    327 阿布里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00页。
    328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333页。
    329 Andr(?)s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p.116.
    330 Andr(?)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p.110;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21页。
    331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41页。
    332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53页。
    333 阿布里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00页。
    334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342页。
    335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窒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425页。
    336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112页。
    337 赵世杰:《维语构词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19页。
    338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435页。
    339 同上书,第440页。
    340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715页。
    341 程适良主编:《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52页。
    342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555页。
    343 同上书,第943页。
    344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941页。
    345 同上书,第950页。
    346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011页。
    347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976页。
    348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985页。
    349 同上。
    350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995-997页。
    351 阿布里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01页。
    352 塔什·热合曼:《谈维吾尔语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2期,第30-35页;
    《论维吾尔语中的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载《新疆社会科学》(维吾尔文版),1998年第4期,第103-107页。
    353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219页。
    354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281页。
    355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305页。
    356 布海热·阿布来提:《论古代维吾尔语形容词特征的探索》,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8年第6期,第88-96页。
    357 Ridwan(O|¨)zt(u|¨)rk:Yeni Uygur T(u|¨)rk(?)esi Grameri(《现代维吾尔语语法》),TDK Yayinlari,Ankara,1994,s.29.
    358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487页。
    359 同上书,第1961页。
    360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826页。
    361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875页。
    362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窒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1955页。
    363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005页。
    364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017页。
    365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303页。
    366 帕尔哈提·吉拉诺夫:《论维吾尔语中的“-man”和“-m(a|¨)n”附加成分》,载《维吾尔语问题》(突厥语研究之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委会编,1984年,第740-751页。
    367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358页。
    368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550-2551页。
    369 Necmettin Haciemino(?)lu:Karahanli T(u|¨)rk(?)esi Grameri(《哈卡尼耶突厥语言语法》),TDK Yayinlari,Ankara,1996,s.100.
    370 买买提吐尔逊·巴吾东等编著:《察合台语详解词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14页。
    371 塔什·热合曼:《关于维吾尔语中源自阿拉伯语的词缀》,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3期,第80-84页。
    372 阿尔孜古丽·夏力甫:《论维吾尔语中的构词附加成分“-iy/-wi/-yi”》,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2004年第1期,第30-31页。
    373 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察合台语手册》),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p.67.
    374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92页。
    375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251页。
    376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886页。
    377 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86页。
    378 热外都拉:《略释维吾尔语构词附加成分》,载《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第103-111页。
    37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典部编著:《维吾尔语详解词典》(维吾尔文版)(第2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882页。
    380 王培文主编:《新阿拉伯语汉语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第1版,第562页。
    381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第932页。
    382 同上书,第2391页。
    383 热外都拉:《略释维吾尔语构词附加成分》,载《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第103-111页。
    [1]A.von Gabain:Das Altt(u|¨)rkische.PhTF I:21-45,1959.(土耳其译文,Mehmet Akalin,Eski T(u|¨)rk(?)e,Tarihi T(u|¨)rk Siveleri,Ankara,1988).
    [2]A.von Gabain:Die zentralasiatschen T(u|¨)rksprachen,Turkologie,Leiden / K(o|¨)ln,E.J.Brill,1963.
    [3]J(?)nos Eckmann:Harezm T(u|¨)rk(?)esi,(Mehmet Akalin:Tarihi T(u|¨)rk Siveleri,Ankara,1988)
    [4]J.Eckmann:T(u|¨)rk(?)ede -raq,-rek Ekine Dair,T(u|¨)rk Dili Ara(?)tirmalari Yilli(?)i,Belleten,1953,s.49-52.
    [5]Mecdut Mansuro(?)lu:Karahanlica,(Mehmet Akalin:Tarihi T(u|¨)rk Siveleri,Ankara,1988)
    [6]#12
    [7]Re(?)id Rahmeti Arat:T(u|¨)rk(?)ede Kelime Ve Eklerin Yapisi,T(u|¨)rk Dili,Ⅳ/43,1955,s.396-401.
    [8]#12
    [9]#12
    [10]#12
    [11]A.M.谢尔巴克:《新疆十至十三世纪突厥文献语言语法概论(动词部分)(续),动词的构词法》,载《突厥语研究通讯》,1989年第2期,第4-11页。
    [12]阿布都热西提·亚库甫:《鄂尔浑--叶尼塞碑铭语言的词汇体系》,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3年第3期,第3-11页。
    [13]阿·牙科甫、海·玉素音:《维吾尔语附加成分的分类及其特点》,载《语言与翻译》,1988年第3期,第32-37页。
    [14]阿不都热西提·沙比提:《论维吾尔语的附加成分》,载《语言与翻译》,1993年第1期,第24-27页。
    [15]阿·沙比提:《论维吾尔语的附加成分》,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1年第1期,第21-26页。
    [16]阿布里克木·亚森:《吐鲁番回鹘文世俗文书动词条件式研究》,载《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2期,第24-25页。
    [17]阿布力克木·买买提:《从〈乌古斯汗传〉和〈真理入门〉语言角度的对比看高昌维语与喀喇汗维语的关系》,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88 年第3期,第39-54页。
    [18]阿布利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词中的波斯语介词》,载《新疆社会科学》(维吾尔文版),2002年第2期,第89-97页;2002年第3期,第76-88页。
    [19](苏)A.M.谢尔巴克:《新疆十至十三世纪突厥文献语言语法概论,动词部分(续),动词的构词法》,载《突厥语研究通讯》,1989年第2期,第4-11页。
    [20]阿尔孜古丽·夏力甫:《论维吾尔语中的构词附加成分“-iy/-wi/-yi”》,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2004年第1期,第30-31页。
    [21]布海热·阿布来提:《古代维吾尔语词语构造类型探析》,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7年第3期,第21-26页。
    [22]布海热·阿布来提:《论古代维吾尔语形容词特征的探索》,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8年第6期,第88-96页。
    [23]布海热·阿布来提:《谈古代维吾尔语及其重要特点》,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6年第4期,第108-124页。
    [24]艾·艾买提,浦泉:《对现代维吾尔语中词素分类的肤浅看法》,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1990年第4期,第24-26页。
    [25]迪丽达尔:《古代突厥语和现代维吾尔语副词的初步比较研究》,载《耿世民先生70寿辰纪念文集》,民族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72-78页。
    [26]迪丽努尔·卡斯默娃:《维吾尔语附加成分“-(?)(a|¨)/(-(?)a)”的发展演变》,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2003年第1期,第36-38页。
    [27]邓浩:《〈突厥语词典〉名词的语法范畴及其形式》,载《民族语文》,1995年第3期,第12-23页。
    [28]邓浩,杨富学:《回鹘文文献语言研究百年回顾》,载《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2期,第1-5页。
    [29]高莉琴、阿不都许库尔·艾山:《关于维吾尔语的语素》,载《语言与翻译》,1996年第1期,第34-38页。
    [30]耿世民:《古代维吾尔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载《新疆文史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14-125页。
    [31]顾红艳:《维吾尔语语素研究述评》,载《语言与翻译》,2005年第4期,第45-47页。
    [32]哈力克·尼亚孜、木哈拜提·哈斯木:《浅谈现代维吾尔语文学语言中的部分构词附加成分的构词能力》,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2004年第1期,第27-29页。
    [33]哈米提·扎克尔:《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法描写中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载《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2期,第26-29页。
    [34]哈米提·扎克尔:《关于现代维吾尔语附加成分的初探》,载《维吾尔语问题》(突厥语研究之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委会编,1984年,第487- 528页。
    [35]海米提·扎克尔:《现代维吾尔语附加成分比较分析》,载《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4期,第23-30页。
    [36]胡毅:《维吾尔语附加语素的分类问题》,载《语言与翻译》,1999年第4期,第19-21页。
    [37]靳尚怡:《现代维吾尔语语素的种类和词的结构》,载《民族语文》,1985年第2期,31-40页。
    [38]靳尚怡:《高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助词》,载《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3期,第31-35页。
    [39]靳尚怡:《现代维吾尔语的造词附加成分-(?)i试析》,载《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2期,第21-25页。
    [40]靳尚怡:《现代维吾尔语的模拟词分析》,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第19-30页。
    [41]靳尚怡,李经纬:《现代维吾尔语动词的造词系统》,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10期,第6-16页。
    [42](苏)K.M.穆萨耶夫:《〈突厥语词汇学〉导论》,载《突厥语研究导论》,1994年第3,4期,第4-12页。
    [43]李经纬:《〈突厥语词典语法形式索引〉疏》,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第20-52页。
    [44]李经纬:《浅谈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的连词》,载《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2期,第20-23、76页。
    [45]李经纬:《回鹘文文献语言的数量词》,载《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4期,第8-12页。
    [46]李经纬:《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载《语言与翻译》,1995年第1期,第16-22页;1995年第2期,第2-9页。
    [47]李经纬,靳尚怡:《关于现代维吾尔语的“-mu”》,载《新疆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第92-100页。
    [48]李祥瑞:《浅议现代维吾尔语中的-ki》,载《语言与翻译》,2003年第1期,第20-23页。
    [49](苏)Л.Ю.土古舍娃:《鄂尔浑突厥语与古代维吾尔语及其相同点和区别》,载《突厥语研究通讯》,1989年第4期,第20-23页。
    [50]买提热依木·沙依提:《论〈突厥语大词典〉中的构成形容词和副词的词缀》,载《源泉》(布拉克)(维吾尔文版),2005年第1期,第62-67页。
    [51]买提热依木·沙依提:《论〈突厥语大词典〉中的构成名词的词缀》,载《源泉》(布拉克)(维吾尔文版),2005年第3期,第107-112页。
    [52]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突厥语族语言的词汇发展趋势》,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171-177页。
    [53]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古代突厥语的构词词缀》,载《突厥语言与文化研究》(第2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9-99 页。
    [54]买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关于〈圣徒传〉的语言》,载《新疆大学学报》,载《1994年第3期,第103-111页。
    [55]穆罕默德热依木·沙依提:《〈诸天使的列传〉的语言特点》,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4期,第80-93页。
    [56]米尔苏里唐·奥斯曼诺夫:《论〈福乐智慧〉中由“-(?)u/-g(u|¨)”词缀构成的动名词》,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2005年第4期,第5-11页。
    [57](苏)N.A.巴斯卡柯夫:《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对比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概述》(李经纬译),载《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第119-126页。
    [58]牛汝极:《试论维吾尔语名词的数及其历史演变》,载《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1期,第74-81页。
    [59]尼加提·阿布都克力木:《论维吾尔语构词附加成分“-man/-m(?)n”》,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2001年第4期,第15-19页。
    [60]帕丽达·阿木提:《古代维吾尔语的构词系统及其实用价值》,载《耿世民先生70寿辰纪念文集》,民族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93-109页。
    [61]帕尔哈提·吉拉诺夫:《论维吾尔语中的“-man”和“-m(a|¨)n”附加成分》,载《维吾尔语问题》(突厥语研究之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委会编,1984年,第740-751页。
    [62]热外都拉:《略释维吾尔语构词附加成分》,载《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第103-111页。
    [63]热扎克·买提尼亚孜:《论现代维吾尔语词素的特点及其连接顺序》,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4年第4期,第7-16页。
    [64]沈利德:《论维语中的(?)》,载《语言与翻译》,1998年第1期,第35-36页。
    [65]塔什·热合曼:《论维吾尔语中的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载《新疆社会科学》(维吾尔文版),1998年第4期,第103-107页。
    [66]塔什·热合曼:《论维吾尔语词素的历史演变》,载《语言与翻译》,1999年第1期,第20-23页。
    [67]塔什·热合曼:《关于维吾尔语中源自阿拉伯语的词缀》,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3期,第80-84页。
    [68]塔什·热合曼:《谈维吾尔语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载《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版),1999年第2期,第30-35页。
    [69]塔什·热合曼·木扎提:《论现代维吾尔语动词构词词缀》,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2004年第4期,第52-56页。
    [70]吐尔逊·阿尤甫:《“喀什噶尔语”初探》,载《耿世民先生70寿辰纪念文集》,民族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110-127页。
    [71]吐尔逊·阿尤甫:《论古突厥文文献语言的词汇特征》,载《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2003年第1期,第53-57页。
    [72]王生荣:《由维吾尔语后缀(?)想到的》,载《语言与翻译》,2004年第2期,第52-53页。
    [73]王莉:《也谈现代维吾尔语中的-liq》,载《语言与翻译》,2004年第1期,第41-44页。
    [74]易坤绣:《试论现代维吾尔语的-siz附加成分》,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第64-68页。
    [75]易坤琇:《论维吾尔语中的“liq”附加成分的使用》,载《维吾尔语问题》(突厥语研究之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委会编,1984年,第283-304页。
    [76]叶少钧:《试论十一世纪维吾尔语词的构成--学习〈突厥语词典〉》,载《〈突厥语词典〉研究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46-157页。
    [77]再娜甫·尼亚孜:《谈维吾尔语中的“-liq/-lik/-luq/-l(u|¨)k”附加成分》,载《新疆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112-119页。
    [78]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动词构成附加成分电脑统计分析》,在《民族语文》1998年第2期,第63-67页。
    [79]张铁山:《〈突厥语词典〉名词构成附加成分统计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96-100页。
    [80]赵明鸣:《〈突厥语词典〉动词态特殊附加成分研究》,载《语言与翻译》,1999年第4期,12-16页。
    [81]赵明鸣:《〈突厥语大词典〉语言构形及构词附加成分研究》,载《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3)》,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9月第1期,第44-69页。
    [1]A.Von Gabain:Eski T(u|¨)rk(?)enin Grameri,Ankara(U|¨)nversitesi Basimevi,2000.
    [2]Ahmet B.Erjilasun:T(u|¨)rk Dili Tarihi(《突厥语言史》),Ak(?)a(?),Ankara,2004.
    [3]Ahmet Caferoglu:Turk Dili Tarihi(《突厥语言史》),Istanbul,1984.
    [4]#12
    [5]#12
    [6]Ali Fehmi Karamanlio(?)lu:Kip(?)ak T(u|¨)rk(?)esi Grameri,TDK Yayinlari,Ankara,1994.
    [7]Andr(?)s J.E.Bodrogligeti:A Grammar of Chagatay(《察合台语语法》),Lincom Europa,2001.
    [8]A.R(?)na- Tas:An Introduction To Turkology(《突厥学悖论》),Szeged,1991.
    [9]Besim Atalay:Divan(u|¨) L(?)gat-It-T(u|¨)rk Disini(《突厥语大词典索引》),Ankara 1948.
    [10]Ceval Kaya:Uygurca Altun Yaruk.Giri(?),metin ve dizin,TDK Yayinlari,Ankara,1994.
    [11]C.Brockelmann:Ostt(u|¨)rkische Grammatik der Islamischen Litteratur- Sprachen Mittelasiens(《中亚伊斯兰文学语言东突厥语语法》),Leiden,E.J.Brill,1954.
    [12]#12
    [13]Frederick De Jong:A Garmmar of Modern Uyghur,Houtsma,2007.
    [14]#12
    [15]J(?)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1966.
    [16]Karl H.Menges:The Turkic Languages And People,Wiesbaden,1968.
    [17]Kemal Eraslan:Mevl(?)na Sekk(?)k(?) Divani,TDK Yayinlari,Ankara,1999.
    [18]Klaus R(o|¨)hrborn:Uigurisches W(o|¨)rtebuch(Lieferung 1-6),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Wiesbaden,1977-1998.
    [19]Lars Johanson,(?)va(?).Csat(?):The Turkic Languages,London and New York,1998.
    [20]#12
    [21]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Vol.Ⅰ,Ⅱ,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91.
    [22]Marcel Erdal:A Grammar of Old Turkic,Leiden - Boston,2004.
    [23]Mehmet Akalin:Tarihi T(u|¨)rk(?)iveleri,TDK Yayinlari,Ankara,1988.
    [24]#12
    [25]Michael Friederich(in Zusammenarbeit mit Abdurishid Yakup):Uyhurisch Lehbuch,Wiesbaden,2002.
    [26]Muharrem Ergin:Orhun Abideleri,Bo(?)azi(?)i Yayinlari,Istanbul,1999.
    [27]#12
    [28]#12
    [29]Necmettin Haciemino(?)lu:Karahanli T(u|¨)rk(?)esi Grameri,TDK Yayinlari,Ankara,1996.
    [30]Paul Pelliot:Uygur Yazisiyle Yazilmi(?) U(?)uz Han Destani(U|¨)zerine,TDK Yayinlari,Ankara,1995.
    [31]Re(?)id Rahmeti Arat:Kutadgu Bilig Ⅲ,(?)ndex,(?)stanbul,1979.
    [32]Re(?)id Rahmeti Arat:Kutadgu Bilig I,Metin,(?)stanbul,1947.
    [33]Ridwan(O|¨)zt(u|¨)rk:Yeni Uygur T(u|¨)rk(?)esi Grameri,TDK Yayinlari,Ankara,1994.
    [34](?)inasi Tekin:Uy(?)urca MetinlerⅡ,Maytrisimit,Erzurum Atat(u|¨)rk(U|¨)niversitesi T(u|¨)rk Dili asistani,1960.
    [35]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 Century Turkish,Oxford,1972.
    [36]Talat Tekin: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1968.
    [37]Talat Tekin:Orhon T(u|¨)rk(?)esi Grameri,T(u|¨)rk Dilleri Ara(?)tirmalari Dizini,Ankara,2000.
    [38]Talat Tekin:Orhon Yazitlari,K(u|¨)l Tigin,Bilge Ka(?)an,Tunyukuk,(?)stanbul,1995.
    [39]Talat Tekin,Mehmet(O|¨)lmez:T(u|¨)rk Dilleri,(?)stanbul,1999.
    [40]#12
    [41](德国)A.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耿世民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42]阿布都鲁夫·塔克拉玛干尼:《察哈台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43]阿布里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44]阿不里克木·亚森:《吐鲁番回鹘文世俗文书语言结构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45](苏)埃·捷尼舍夫:《突厥语言研究导论》,陈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46](苏)B.M.纳斯洛夫:《鄂尔浑--叶尼塞文献的语言》(维吾尔文),乌依古尔·沙依然、萨比提·如孜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47]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三次印刷。
    [48]程适良主编:《现代维吾尔语语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49]陈世明、热扎克:《维吾尔语实用语法》,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50](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1]邓浩、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
    [52]高名凯:《语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2月第1版。
    [53]高莉琴:《维吾尔语语法结构分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54]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55]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56]耿世民:《新疆文史论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57]耿世民、阿不都热西提·雅库甫编著:《鄂尔浑--叶尼塞碑铭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58]耿世民、吐尔逊·阿尤甫刊布:《乌古斯可汗传说》(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59]耿世民等主编:《古代突厥语文献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系,1979年9月。
    [60]《乌古斯可汗传说》,耿世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
    [61](芬兰)G.J.兰司铁:《阿尔泰语言学导论》,陈伟、沈成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62](苏联)H.A.巴斯卡科夫:《突厥语》(维吾尔文版),帕尔哈提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63](苏联)H.A.巴斯卡科夫:《阿尔泰语系语言及其研究》,陈伟、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64]哈米提·铁木尔:《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维吾尔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65]哈米提·铁木尔、阿布都若夫·普拉提整理:《两种语言之辩》,民族出版社,1988年。
    [66]哈力克·尼亚孜、木哈白提·哈斯木:《语言学概论》(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67]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维吾尔学学院编写:《现代维吾尔语》(上,下册)(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68]黄啓辉:《土汉辞典》,台北:1998年。
    [69](波兰)W.科特维奇:《阿尔泰诸语言研究》,哈斯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70]李增祥、买提热依木、张铁山:《回鹘文文献语言简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71]李增祥:《突厥语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72]李经纬、靳尚怡、颜秀萍:《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73]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74]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第一、二、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75]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第一、二、三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1984年1月第1版。
    [76]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突厥语言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77]米尔·苏利坦·欧斯曼诺夫主编:《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字正音词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78]米尔苏力唐、买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简明语言学词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79]买买提吐尔逊·巴吾东等编著:《察合台语详解词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80]N.鲍培:《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周建奇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81]乃苏肉拉:《现代维吾尔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82]苏来曼·沙帕尔:《现代维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8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84]土尔地·阿合买提、安赛尔丁·木沙、乃斯如拉·由力布尔地:《现代维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85]吐尔孙·阿优甫、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研究整理:《回鹘文〈金光明经〉》(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86]图尔地·阿合买提、安赛尔丁·木沙、乃苏肉拉·由力布尔地编著:《现代维语》(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第2版。
    [87]蒲泉,武致中:《实用维吾尔语语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8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典部编著:《维吾尔语详解词典》(维吾尔文版)(1-6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5月-1999年1月。
    [8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典部编著:《维汉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90]汪大昌主编:《普通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9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92]王远新:《突厥历史语言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93]王培文主编:《新阿拉伯语汉语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第1版。
    [94]易敏·土儿孙:《基础维吾尔语》,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8年7月第1版。
    [95]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多鲁坤·阚白尔、阿不都克由木·霍加研究整理:《回鹘文弥勒会见记》(1)(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96]易坤琇、高士杰编著:《维吾尔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97]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福乐智慧》(维吾尔文版),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
    [98]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99]张铁山:《突厥语族文献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100]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101]赵世杰:《维语构词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