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方法发明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适用规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法制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在数量上呈现出一种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具有涉外因素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也呈上升态势。在专利侵权判定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等同原则的适用问题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一大热点和难点问题。作者通过对传统理论中有关专利侵权判定的几个原则的回顾,在考察等同原则在其发源地美国的演进历史,以及日本在其早期和现在的专利侵权判定实务中对等同原则的态度前后变化后,作者发现:即便是在专利制度相对比较完善的国家,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对等同原则的适用也并非毫无限制,相反,从目前情况来看,对其加以更多的限制似乎已经是一种较为趋同的适用理念。为此,作者结合等同原则在我国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具体情况,并在简单分析禁止反悔原则和自由公知技术抗辩原则对于等同原则的规制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方法发明专利与产品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尤其是产品发明专利的不同特征,并结合自己代理的一起方法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讨论了在方法发明专利侵权判定中对等同原则的适用规制问题。作者认为,由于方法发明专利有着不同于产品发明专利的特征,因此在方法发明专利侵权判定中必须对等同原则的适用予以适度规制,尤其当被控侵权方法与专利方法存在实质性差异时,不应适用等同原则。
In recent years, after China joined WTO the legal system idea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sink deep into the public day after day, the cases of the patent infringement presents a kind of trend which increases gradually on the amount,and the cases of the patent infringement which have foreign factors show that trend too. I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atent right infringement ca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make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 suitable have already became a hot and difficult subject which was paid more attention. The Author through to review several principles of patent right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in traditional theory, after investigate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doctrine of equivalent in US where its cradle is, as well as in early and recently times ,the changes of the present patent right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practice in Japan. The author discovered: Even if in the patent system quite perfect country which compares to the others ,the limit of the suitability of doctrine of equivalent in patent right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is existent,on the contrar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performed more limits to it as if was one kind of similar suitability idea. Therefore, the author unifies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 in our country's theory development and the special details of practice application,and on the foundation of doing simply analysis to what is function while the estoppel principle and the debating principle for free public patented technology effect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 will be,the auther analyzed emphatically the differences characteristic between the method patent for an invention and the product patent for an invention and the utility model especially the second one's, and integrated the opinion of author's own in order to discusse the question that is the method invention patent right infringement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 suitable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patent tort determination. The author believed, because the method patent for an invention has differences with the product patent for an invention characteristic, there must has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 be suitable the moderate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method invention patent right infringement determin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thod of tort and the patent method have been accused, should not be suitable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
引文
①陈明明:《从一起专利侵权案件谈“等同原则的适用”》,载于《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年第3期,第62页,知识产权出版社。
    ③逯长明:《禁止反悔原则浅析》,载于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集佳论坛http://www.unitalen.com.cn,2005年12月8日。
    ④王双厚:《专利侵权判定原则》,载于法律教育网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04年4月10日。
    ⑤杨志敏:《关于“公知技术抗辩”若干问题的研究——从中、德、日三国判例与学说的对比角度》,法律信息网,http://www.myipr.com/suma/2005-05/3180.html。
    ⑥刘继祥:《试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等同”原则的适用》,载于《知识产权诉讼研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⑦周中琦:“美国最高法院关于专利纠纷的一项最新决定”《知识产权》,2003第1期,第63页。
    ⑧Graver Tank & Manufacturing. Co. v. Linde Air Products Co. 339 U.S.605 (1950)。
    ⑨郑丹怡:“2002年度美国影响最大的知识产权案件”,《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3期。
    ⑩Lockheed Martin v. Space Systems/Loral,Docket No. 00-1310. Filed 24 March 2003. http://www. ll. georgetown,edu/federal/judicial/fed/opinions/00opinions/00-1310,html。
    11 注:日本《最高裁判所民事判例集》第52卷第113页;判例时报第1630号第32页。
    12 刘立平:《等同原则,“环形滑动滚珠花键轴承”三审判案及“等同侵权五要件”——从日本最高法院1998年2月24日“环形滑动滚珠花键轴承”三审判案谈起》,载于程永顺主编《专利侵权判定实务》,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 相关我国知识产权的被动立法状况参见曲三强:《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第34-35页
    14 见李国光等主编《知识产权诉讼》,1999年8月1日出版,第443页。
    15 见王立明等主编《民法新论》,1988年7月1日出版,第65页。
    16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
    17 大龙:《论等同原则及其合理适用》,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ts.asp?lid=1837。
    18 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74页。
    19 童兆洪主编:《知识产权判案评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0页。
    20 谭筱清、王燕仓:“对等同原则适用限制条件的探讨”,载《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第27-31页。
    21 中山信弘:《工业所有权法(上)、特许法[第2版]》第399页,弘文堂于1998年出版。
    22 刘春田、杨才然《2004年知识产权法学学术研究回顾》,载于《法学家》2005年第1期第61页-63页。
    23 谭筱清,王燕仓《对等同原则适用限制条件的探讨》,载于《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第27-31页。
    24 刘继祥:《试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等同”原则的适用》,载于《知识产权诉讼研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25 谭筱清,王燕仓《对等同原则适用限制条件的探讨》,载于《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第27-31页。
    [1]冯晓青主编《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刘春田 杨才然:《2004年知识产权法学学术研究回顾》,载于《法学家》2005年第1期;
    [11]刘惠明:《试论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等同原则》,载于外国法泽评(法学译丛),1999年第4期;
    [12]李德山:《日本最高法院首次确认在审判专利侵权案件中可适用等同原则》,载于《中国专利报》,1998年5月20日;
    [13]张泽吾:《等同原则的法哲学思考—基于抽象物的分析进路》,见《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
    [14]李明德:《美国专利法中的等同理论—希尔顿化学公司案述评》,见《外国法泽评》,1999年第2期;
    [15]程永顺主编《专利侵权判定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6]李国光主编《知识产权诉讼》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17]沈关生主编《经济审判专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周中琦:《美国最高法院关于专利纠纷的一项最新决定》,载于《知识产权》2003年第1期;
    [19]曹建明主编《新专利法司法解释精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0]谭筱清:《禁止反悔原则在专利无效审查阶段的理解与运用》,载于《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
    [21]程永顺、罗李华著《专利侵权判定》知识产权出版社1998年版;
    [22]程永顺:《方法专利侵权举证责任的几个问题》,《电子知识产权》2000年第5期;
    [23]程永顺:《浅议外观设计的侵权判定》,《知识产权》2004年第3期;
    [24]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张玲著《专利法理论与实务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刘剑文主编《WTO与中国法律改革》,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
    [27]张辉:《专利侵权诉讼中进行等同判定的几个问题》,载于《人民司法》2001年第2期;
    [28]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6月公布的《审查指南》,网址:http//www.sipo.gov.cn;
    [29]崔国斌:《专利技术的等同比较》,载于《北大知识产权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0]莫修:《Festo公司诉SKK有限公司案——美国最高法院关于等同侵权的最新判例》,载于《专利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
    [31]刘春茂主编《知识产权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
    [32]张晓都著《专利实质条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3]李青武:《我国(专利法)中专利权范围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策》,载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34]刘立平:《等同原则与美国最高法院“沃纳金肯逊“二审上诉判决案》,载于《知识产权》1998年第3期;
    [35]张乃根:《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6]田力普:《关于专利保护与专利侵权中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载于《专利法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7]张苏沛:《中、美、日三国关于专利等同原则的适用比较》,http://www.cnip.cn,2006年4月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