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以人学为视角的朱熹理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人学的角度,对朱熹的理学思想重新进行了解读,认为朱熹理学思想之核心在于对人的认识,人不仅是血肉之躯,还是德性之身。儒家传统思想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是天,天是人存在的根据。由于魏晋、隋唐佛道思想刺激,唐宋求理思潮的兴起,现实道德楷模的神圣性在人们心中有所下降,天的至上性有了一定的动摇,什么是人,人之所以为人就成了一个时代的课题。如何规划人,如何成人就成了思想家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朱熹批判地继承了二程理学思想,并吸取了佛教中道思想的思维模式,汲取了湖湘学派心性论,对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高扬理性,重新确立了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朱熹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理,理是存在的根基。人生宇宙之间,无非一理。万物一理,万理一原。人与物各具一理,各个自足,禀气而成形。就宇宙与人生而言,相存而不悖,是为理一分殊。从天地人三者看,天地人都是有限的,人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命系统。人是该系统的核心,是天地生命的代表。天地不能言,人代其言。因此,人因天地而生,理具气赋而为人,故人能明理体道。就人之自性而言,人有性有情,有体有用,性体情用;人生而静,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心统性情。朱熹用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无人言命不得,无天言性亦不得。但言命,则主于天。言性,则主于人耳。诚者,合内外之道,兼性命而为言者也”言明了以人的存在为系统的道体论;又以“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沟通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朱熹继承了张载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命题,善恶分开讨论,善为形而上之本体;而恶为形而下之气质,善不与恶对,终结了长期争论的性之善恶问题。人存在的外在根据是宇宙自然之理,人存在的内在根据则是人性,通过细密的理气、心性的分析,朱熹为人存在终极意义找到了根据,同时也规划了人生方向。从人生之根据到人终之归宿,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成为圣人,成为圣人就须要人生实践,须要涵养持敬、格物致知及知行合一的工夫。由此,朱熹建立了以成人之道为宗旨的理学思想。
In the paper,the Doctrine of LI(principle) by Tsuxi is reexplained in the view of Hominology,which shows the core thought of the Doctine of Li(principle) by Tsu Xi, who was to give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beings.The human being was the oneness of Fresh and Moral.In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idea,the human being was as being for Heaven,the heaven was the basical of human being'life.Due to Buddhism and Taoism's challenge in the Dynasties of WeiJin,Sui and Tang;the rise of the tend of seeking truth;the debasements of the proper authorities and the models of morality,the Heaven footing was in oppugnation in Southern Sung China.What is Man and Why Man is being was the theme of Sung Dynasty.How to make a ideal man and become a moral man became the immediate problem of life in ideologists.
     Tsuxi succeeded to the Doctrine of Li(principle) by Ercheng in criticism, assimilated the ideological pattern of the Middle Way of Buddhism and the theory of Xinxing of Huxiang School,had a systemic research into the essence of Man and its meaning, elevated the rationality of Man,and reestablished the basement of Man's existence.Tsuxi believed that Man as being resulted from Li(principle),Li(principle) existed in the world and Man's life,all the things had the same Li(principle),which resulted from the same original in ontology.Meantime,every body of Man and things which had a specific Li(principle), self-sufficient,came into being with Qi. Therefore,Man and Universe existed harmoniously,which could be called "Li-yi-fen-shu".In the relationship of Heaven,Earth and Man,each of the three was limitied,and Man as one of them,together with the others,made a life philosophy.
     In the system,Man was the core,who was able to represent the life and Universe.Thus,Man could understand Li and Tao,for Man had Li and Qi.As for the nature of Man,Man had nature and emotions,which also were essence-function and substance-function.When Man was born,he had the nature of quietness,when Man had no consideration,the state of heart was nature;when Man took a consideration, the state of heart were emotions,and heart decided nature and emotions of Man.Tsuxi explained the theory of Taoti with the different denotations of Li such as:Li could be fortune as for Heaven, nature as for Man,which were co-existences.Man had the attitude of honesty on Natue of Man and Fortune of Heaven.Tsuxi combined the theory of LiQi with XinXing on the co-exist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Qi.Tsuxi also succeeded to propositions of Nature of Tianming and Qizhi.Tsuxi thought that goodness and evil could be talked respectively,goodness was superorganic noumenon; evil was the reality of Qi.Goodness was not in the same equal arrangement with evil,which ended the long arguments of goodness and evil.
     Tsuxi thought that the human being as the existence had the natural basement,and while nature of the human being was the inner basement of human being. With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LiQi and XinXing,Tsuxi made sure the ultimate truth of human beings,and at the same time gave the aim of human life.Tsuxi thought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strived for being sages from birth to death.Though the practice of keeping modest attitude, Ge-wu-zhi-zhi,and oneness of Zhi and Xing,Tsuxi established the Doctrince of Li(principle)
引文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朱熹:《四书或问》《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
    [3]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本,广州出版社,1994年4月。
    [4]朱熹:《诗经集传》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
    [5]黎靖德:《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6]《朱子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汉]何休撰,[唐]陆德明音义:《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考证,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8][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9][汉]孔氏传,[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尚书注疏》卷十六,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0][汉]何氏撰,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春秋左传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2]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朱熹,吕祖谦编,陈永革译注:《近思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14]程颐、程颢:《河南程氏经说》卷二,四部丛刊本。
    [15]朱熹:《二程遗书》卷十八,《二程遗书》《二程外书》(诸子百家丛书)(影印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6][宋]滕珙:《经济文衡》,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7][宋]张载:《张子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8][宋]张载《横渠易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9][宋]黄榦:《勉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0][宋]吕本中:《吕氏春秋集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1][宋]吕祖谦:《左氏博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9月第二版。
    [23][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4][宋]罗从彦:《豫章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5][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6][宋]范开:《稼轩词序》,《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二》,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7][宋]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11月。
    [28][宋]徐玑:《投杨诚斋》,《二薇亭诗集》,集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9][宋]陈思,[元]陈世隆:《南宋群贤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0]《诸儒注解古文珍宝前集》卷之上,抄本。
    [31][宋]熊克:《中兴小纪》,文海出版社,1968年1月。
    [32][宋]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11月。
    [3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
    [34][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5][宋]晁迥:《昭德新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6][宋]姚勉:《雪坡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7][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38][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9][宋]王禹偁《黄州谢上表》,吕祖谦《宋文鉴·卷六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0][宋]王称:《东都事略》,台湾文海出版社。
    [41][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
    [42]《庆元党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3][宋]朱震:《汉上易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4]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5]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九十五之《朱文公与时宰二手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6][宋]赵藩:《乾道稿》,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7][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8]《性理大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9][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0][明]吕坤:《呻吟语.菜根谈》明清小品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51][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岳麓书社,1994年。
    [52][清]王懋竑:《朱子年谱—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3][清]皮锡瑞,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年。
    [54][清]王夫之:《尚书引义》,中华书局,1976年5月。
    [55]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32册,《陆象山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45页-第46页。
    [56][清]王懋竑编,何忠礼点校,《朱子年谱·考异》,中华书局,1998年。
    [57]朱熹:延平答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8][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
    [1]吕思勉:理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 1928
    [2]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 商务印书馆 1933
    [3]中国哲学史学会等 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讨论会论文集)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4]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 人民出版社 1984
    [5]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 人民出版社 1987
    [6]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
    [7][日]岛田虔次,蒋国保译:朱子学与阳明学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86
    [8]钱穆:朱子新学案 巴蜀出版社 1986
    [9]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 商务印书馆 1978
    [10]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11]陈荣捷:朱子新探索 台湾学生书局 1988
    [12]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13]陈荣捷:朱熹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0
    [14]王瑞明、张全明:朱熹集导读 巴蜀书社 1992
    [15]束景南:朱子大传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2
    [16]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17]牟宗三:心体与性体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18]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19]张岱年:中团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0]陈来:朱子哲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1]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2]漆侠: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23]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 人民出版社 2004
    [24]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 三联书店 2004
    [25]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6]陈尚志:《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 北京出版社 2004
    [27]李中华:《人学理论与历史(中国人学思想史卷)》 北京出版社 2004
    [28]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9]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30](日)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31]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学生书局 1995
    [32]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编《朱子学新论—纪念主席诞辰860年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
    [3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34]邓小南:《试论宋朝的“祖宗家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国学研究》第七卷,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5]张立文:《朱熹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6]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 人民出版社 2000
    [37](美)陈荣捷:西方对朱熹的研究 中国哲学第五辑 三联书社 1981
    [38][美]田浩:宋代思想史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39][美]包弼德:刘宁译 斯文:唐宋思想转型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40][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 三联书店 2004
    [41][台湾]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 台湾学生书局 1984
    [42][日]岛田虔次,蒋国保译:朱子学与阳明学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86
    [43][美]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7
    [44][美]陈荣捷:朱子门人 台湾学生书局 1987
    [45][美]陈荣捷:朱子新探索 台湾学生书局 1988
    [1]吴其昌:朱子传经史略 学衡 1923.10,22号
    [2]刘尧民:格物的解释 国学月报 1927.6
    [3]吴其昌:朱子著述考 国学论丛 1927.9,1卷2号
    [4]罗昌培:朱子对闽南风俗的影响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1927.11,1卷4号
    [5]周予同:朱子哲学述评 民铎 1929.3,10卷2号
    [6]冯日昌:朱子“格物致知” 朝华 1929.12.1,1卷1号
    [7]黄源澄:朱子在籍在官之救荒概略及其评议 国专月刊 1935.3.15,1卷1号
    [8]高名凯:朱子论理气 正风半月刊 1935.6,1卷11、12号
    [9]高名凯:朱子论心 正风月刊 1935.8,1卷16、17号
    [10]许同莘:格物与致知 东方杂志 1944.3.15,40卷5号
    [11]孙玄常:朱子仁学疏论 国文月刊 1946.9.20,47号
    [12]唐君毅:朱子理气关系论疏释(朱子道德形上学之进路) 历史与文化1947.1.3,1、2号
    [13]郭沫若:“格物”解 大学 1947.7,6卷2号
    [14]钱穆: 朱子心学略 学原 1948.10,2卷6号
    [15]蔡尚思:程朱派哲学的批判 中国建设 1948.6,6卷4期
    [16]钱穆: 周程朱子学派论 学原 1948.6,2卷2期
    [17]钱穆: 朱子学术述评 思想与时代 1947,47期
    [18]张东荪:朱子的形而上学 中山大学学报1945.5 3卷1、2号
    [19]黄子通:朱熹的哲学 燕京学报 1927.12,2期
    [20]贺麟:朱熹与黑格尔太极图说之比较观 国文周报 1930.12 7卷49号
    [21]冯友兰:朱熹哲学 清华学报 1932,7卷2期
    [22]牛继昌:朱熹著述分类考略 师大月刊 1933.9,1卷6期
    [23]邹枋:朱熹的救荒论与经界论 建国月刊 1934.1 10卷1期
    [24]白寿彝:从政及讲学的朱熹 北京研究院院务汇报 1935.5 6卷3期
    [25]孙运:朱学检讨(上、下) 国学论衡 1935.6 5期、6期
    [26]姚廷杰:朱王戴三家学术概论 国学论衡 1936.4 7期
    [27]唐君毅:朱子之形而上学导言 论学 1936 8期
    [28]冯友兰:朱子所说理与事物之关系 哲学评论 1936.12 7卷2期
    [29]张东荪:从现代观点论朱子形而上学 学原 1949.1 2卷9期
    [30]曾学传:义利辨(本文及以下为陈朱“王霸义利”之辨)四川国学杂志 1913.6.10
    [31]刘光汉:理学字义通释 国粹学报 1905,1卷8期-10期
    [32]何炳松:程朱辨异(一)——(4) 东方杂志 1930.5,27卷9-12期
    [33]章太炎:与吴承仕论宋明道学利病书二通 国学丛编 1931.5,1卷1期海音潮1945.9,26卷8、9期
    [34]冯友兰:宋明道学中理学心学二派之不同 清华学报1932.12,8卷1期
    [35]陶希圣:宋明道学家的政术 北大社会科学季刊 1935.12,5卷4期1936.6,6卷2期
    [36]朱潜之讲,蒋玉麟记:宋儒理学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 现代史学 1937.4,3卷2期
    [37]潘富恩等:论朱熹 浙江学刊 1981.2
    [38]高令印等:略论朱熹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4
    [39]张立文:试论朱熹关于动静变化的学说 浙江学刊 1981.3
    [40]张立文:论朱熹哲学的逻辑结构 中国哲学史研究 1981.4
    [41]贾顺先:论朱熹哲学思想的二重性 社会科学研究 1982.3
    [42]邱汉生:朱熹的理学思想—天理论与性论 社会科学辑刊 1982.4
    [43]邱汉生:朱熹的“会归一理”的历史哲学 史学史研究 1982.4
    [44]任继愈:朱熹与宗教 中国社会科学 1982.5
    [45]邱汉生:朱熹的“会归一理”的历史哲学 哲学研究 1982.6
    [46]洪修平:从“理”的不同含义来看朱熹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局限性南京大学学报 1984.2
    [47]张立文:关于朱熹思想研究的几点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 1984.2
    [48]李宗桂:朱熹对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利用和改造 福建论坛 1984.5
    [49]张立文:朱熹的“体”与“用”范畴 学术月刊 1984.7
    [50]陈来: 朱熹理气观的形成和演变 哲学研究 1985.6
    [51]张岱年等:朱熹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文献 1986.4
    [52]陈来:朱熹哲学的“心统性情”说 浙江学刊 1986.4
    [53]张立文:再谈关于朱熹思想研究的几点认识 南京大学学报 1987.1
    [54]张立文:略论朱熹道的思想 中州学刊 1987.3
    [55]陈正夫:朱熹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和逻辑结构 江西社会科学 1988.2
    [56]张立文:朱熹哲学与自然科学 孔子研究 1988.3
    [57]蔡尚思:朱熹思想的来源、核心、和评价 哲学研究 1988.4
    [57]张立文:朱熹美学思想探析 哲学研究 1988.4
    [59]蔡方鹿:朱熹和张轼关于仁的讨论 江西社会科学 1989.2
    [60]李振纲: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其补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1
    [61]李振纲:论王阳明道学革新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哲学史 1997.3
    [62]李华瑞:宋史研究新特点 河北大学学报 2000.6
    [63]李振纲:理性与道德理想主义—论朱子学的精神 河北大学学报 2001.1
    [64]李振纲:戴震对理学的批判改造 河北大学学报 2002.2
    [65]李华瑞: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河北大学学报 2002.1
    [66]李华瑞:南宋时期新学理学的消长 史林 2002.3
    [67]陶富源:哲学、人学与人 哲学研究 2003.11
    [68]成中英:从哲学传统对话中理解儒家人学的独特价值 中华文化论坛 1994.4
    [69]吴光:仁本礼用——儒家人学的核心观念 文史哲 1999.3
    [70]何萍:何谓人学 哲学动态 2000.4
    [71]张曙光:生命哲学:哲学人学的基石和核心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0.3
    [72]刘泽华,刘丰:礼学与等级人学 河北学刊 2001.4
    [73]魏义霞:人学源头:古代哲学视界中的人 学术交流 2001.1
    [74]邵汉明:儒家人学研究二十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4
    [75]付长珍:试论朱熹的二重化人格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
    [76]王曾瑜:岳飞之死 历史研究 1979.12
    [77]章权才:宋代退五经尊四书的过程与本质 学术研究 1996.2
    [78]吴宁、范立舟:两宋士风略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79][美]陈荣捷:刘坤一节译:西方对朱熹的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79.8
    [80]李振纲:象山心学与朱陆之辨 河北大学学报 2004.4
    [81]姜锡东:论圣贤气象—《近思录》研究系列之一 河北学刊 2006.1
    ①何萍:《何谓人学》,《哲学动态》2000年第4期。
    ②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王曾瑜:《岳飞之死》历史研究,1979年12期;邓小南:《试论宋朝的“祖宗家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国学研究》第七卷,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5页-第146页。
    ②程颐在解释《尧典》“克明俊德”时说:“帝王之道也,以择任贤俊为本,得人而后与之同治天下。”《河南程氏经说》卷二,四部丛刊本。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十八,嘉祐七年秋七月甲寅,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9月第二版。
    ④脱脱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忠义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149页。
    ①《宋史》卷四百四十六,第13148页。
    ②《宋史》卷三百十九,《欧阳修传》,第10380页。
    ③《长编》卷一百九十七,嘉祐七年秋七月甲寅,第4768页。
    ④《宋史》卷三百四十五,《刘安世传》,第10954页。
    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1页。
    ⑥罗从彦:《豫章文集》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⑦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⑧范开:《稼轩词序》见于《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二》,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596页。
    ①陆游:《陆游集》《剑南诗稿》卷八十五,中华书局,1976年11月,第1967页。
    ②徐玑:《投杨诚斋》见于《二薇亭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③陈思,陈世隆:《南宋群贤小集》卷二百八十五,《葛无怀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诸儒注解古文珍宝前集》卷之上,抄本。
    ②《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崔公度传》,第11152页-第11153页。
    ③《宋史》卷三百四十三,《陆佃传》,第10919页。
    ①熊克:《中兴小纪》卷十八,文海出版社,1968年1月,第489页。
    ②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375页。
    ③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375页-376页。
    ④吴宁、范立舟在2006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两宋士风略论》一文认为,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审视士大夫是否是隐逸型士大夫的标准,认为“兼济天下”者就不是隐逸士大夫;“独善其身”者就是隐逸士大夫。甚至认为“剑南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也是隐逸士大夫,甚至朱熹也曾经有隐逸的士大夫。尽管该文基本尊重了《宋史》作者的原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至少忽视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理论前提。不管是从“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本源意义理解还是从儒家思想的实践者来看,无疑坚守儒道者都是积极入世的士大夫。
    ①晁迥:《昭德新编》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宋史》卷四百五十七,《隐逸上·魏野》,第13430页。
    ③《宋史》卷四百五十七,《隐逸上·徐复》,第13434页。
    ④《宋史》卷四百五十八,《隐逸中·章詧》,第13446页。
    ①《宋史》卷四百五十八,《隐逸中·松江鱼翁》,第13451页。
    ②《宋史》卷四百五十九,《隐逸下·谯定》第13460页。
    ③《宋史》卷四百五十九,《隐逸下·刘勉之》第13462页。
    ④《宋史》卷四百五十九,《隐逸下·胡宪》第13463页。
    ①[宋]姚勉:《雪坡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三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64页。
    ①《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五月辛酉,第404页。
    ②《宋史》卷四百四十,《罗处约传》,第13033页。
    ③《长编》卷二十五,雍熙元年三月乙卯,第574页。
    ④《长编》卷一百五十一,庆历四年秋七月丙戌,第3671页。亦见《范文正奏议·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⑤《长编》卷一百七十二,皇祐四年三月丁未,第4133页-第4135页。
    ⑥[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宋朝诸臣奏议》卷七十二,《上太宗乞天下宫属三年替移一年一考》,第788页。
    ②见王禹偁《黄州谢上表》,源于吕祖谦《宋文鉴·卷六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③《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五,《上真宗论军国大政五事》,第1651页。
    ④《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四,《上真宗论江南二税外沿征钱物》,第1111页。
    ⑤《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五,《上真宗答诏五事》,第1654页。
    ⑥《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六,《上仁宗时务十一事》,第1660页。
    ①《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八,《上仁宗答诏条画时务》第1685页。
    ②[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十五,《王令传》,文海出版社,第1789页。
    ③[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第144页。
    ①朱震:《汉上易传》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宋朝诸臣奏议》卷七十八,《上神宗请修学校以为王化之本》,第850页。
    ③《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四,《程颢传》,第1766页。
    ④[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吕祖谦:《左氏博议》卷二十二,《邾文公迁于绎》,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王懋竑:《朱子年谱—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81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十九,第2880页。
    ②孔颖达,陆德明:《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五,襄公二十四年,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1979页。
    ③[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十五,《与唐司法》,中华书局,1980年。
    ④[明]吕坤:《呻吟语.菜根谈》明清小品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⑤[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犹之李耳既出,始著五千之言;释迦未生,不传七佛之论也。”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年。
    ①[汉]何休撰,[唐]陆德明音义:《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考证,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②[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第2518页-第2519页。
    ③[宋]朱熹:《周易本义》卷三,廖名春点校本,广州出版社,1994年4月,第185页。
    ④[汉]孔氏传,[唐]陆德明音义,孔颕达疏:《尚书注疏》卷十六,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227页。
    ①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11页-第112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岳麓书社,1994年。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7页。
    ④章权才:《宋代退五经尊四书的过程与本质》,学术研究,1996(02)。
    ①《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49页。
    ②《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之《朱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①据张立文、陈来、束景南等有关学者考查:朱熹仕于外者仅九考,即同安主薄、知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共九年;立朝四十余日(即宁宗初年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讲《大学》)。其余四十年,都奉祠,靠实职一半的俸禄著书讲学,传播理学思想。
    ②张立文:《朱熹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①黄斡:《勉斋集》卷三十六,《朝奉大夫文华阁侍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又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二亦有:“莅职勤敏,纎悉必亲。廨有燕坐之室,更名曰高士轩,而以令甲凡簿所当为者大书揭之楣间。职兼学事,身率诸生,厉以诚敬,开以义理,皆竦慕而师尊之。”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六,第2639页。
    ①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七十七,《高士轩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第3692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九十九,第4580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九十九,第4580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九十九,第4580页-第458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十六,《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第736页-第737页。
    ①根据年谱统计,朱熹在南康军任上共有5次请祠,3次申省自劾,1次乞罢免。
    ②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1页。
    ③朱熹:《晦庵集先生朱文公集》卷二十二,《自劾不合致人户逃移状一》,第988页。
    ①朱熹:《晦庵集先生朱文公集》卷二十二,《自劾不合致人户逃移状二》,第989页。
    ②据束景南考证,朱熹受到了“烦政暴敛”的指责,即建昌催科;编管杖脊一名同宗室及江州官吏作恶之“健讼假儒”学夏楚;征收一名江姓官员亲戚的船税,险遭论劾;决配编管一名挟财恃力报复杀人之都昌豪佑刘邦逵;处理阿梁与人私通共杀亲夫案等。
    ①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32册,《陆象山年谱》。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45页-第46页。
    ②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四;又见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九十五之《朱文公与时宰二手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十一,《庚子应诏封事》,第580页-第581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十二,《己酉拟上封事》,第618页。
    ①黄榦:《勉斋集》卷三十六,《朝奉大夫文华阁侍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86页。
    ③赵藩:《乾道稿》之《章泉稿》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④《宋史·王淮传》卷三百九十六,《王淮传》,第12071页。
    ⑤黄榦:《勉斋集》卷三十六,《朝奉大夫文华阁侍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黄斡:《勉斋集》卷三十六,《朝奉大夫文华阁侍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1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五十五,《答王德修书》,第2631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12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20页。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11页。
    ⑤关于朱熹何时师从李侗的说法较多,本文以陈来先生的观点为准。
    ①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7页。
    ①《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6页。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5页。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6页。
    ④《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5页。
    ⑤《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5页。
    ①《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6页。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6页。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5页。
    ①《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第973页-第974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五,第2629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第3页。
    ④《朱子语类》卷六,第101页。
    ⑤《朱子语类》卷六,第99页。
    ①朱熹:《四书或问》卷四,《中庸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12月,第571页-第572页。
    ②《四书或问》卷二十八,《孟子或问》,第934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答何叔京》,第184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第2755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七,《答吕子约》,第2173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七十,《读大纪》,第3377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31页。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七,第1348页。
    ③《朱子语类》卷五十八,第1363页。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二,第520页。
    ⑤《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第2886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第4页。
    ②《四书或问》卷四,《中庸或问》第594页-第595页。
    ③《四书或问》卷五,《中庸或问》第598页。
    ④《朱子语类卷》卷一,第1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21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五十八,《答陈器之》第2863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32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第3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六,《答刘文叔》第2146页。
    ③滕珙:《经济文衡》前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滕珙:《经济文衡》前集卷一,《论气行理亦行之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滕珙:《经济文衡》前集卷一,《太极图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太极说》,第3274页。
    ②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8月。
    ①《朱子语类》卷六,第111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第111页-第112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九,《答柯国材》第1732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第113页-第114页。
    ③《朱子语类》卷六,第117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七,第387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五,第621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五,第621页。
    ②《朱子语类》卷七十九,第2039页。
    ③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254页。
    ①《朱子语类》卷四十五,第1165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十,第2709页。
    ③《朱子语类》卷六十五,第1612页。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第2549页。
    ⑤《朱子语类》卷四,第80页。
    ⑥《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第2020页。
    ⑦《朱子语类》卷十七,第387页。
    ①有关“理一分殊”思想的佛学渊源方面的论述,见熊婉之《宋代理学与佛学之探讨》,文津出版社,1985年, 第156页-第168页。
    ②朱熹:《朱子全书》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王夫之:《尚书引义》,中华书局,1976年5月。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第2409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8页。
    ④《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第2409页。
    ①《朱子语类》卷四,第70页。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第1389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第70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第297页。
    ②《四书章句集注》,第326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第76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七十,《读大纪》,第3377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十七,第2816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七,第2484页。
    ①可参见日本学者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之《序论——本来性与现实性》及第三章《朱子的哲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30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31页。
    ①《朱子语类》卷四,第64页-第65页。
    ①《朱子语类》卷四,第65页。
    ②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第230页。
    ③《朱子语类》卷五,第94页。
    ④《朱子语类》卷五,第96页。
    ⑤《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观心说》,第3273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仁说》第3280页。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三,第1280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第60页。
    ④《朱子语类》卷五十三,第1280页。
    ①《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第17页。
    ②《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第2009页。
    ③《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第2010页-第2011页。
    ①《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第2011页。
    ②《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第2009页。
    ③《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第2010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第2514页。
    ②朱熹在《答王子合》有语:“心犹镜也,但无尘垢之蔽,则本体自明,物来能照。”《晦庵集》卷四十九,第2257页。此处显然朱熹受到了佛教禅宗的影响,惠能《坛经》法海本有“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第2415页。
    ④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⑤《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第1385页。
    ⑥《近思录》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①《朱子语类》卷四,第64页。《说文解字》云:“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礼记·礼运》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第3263页。
    ④《朱子语类》卷五,第91页。
    ⑤《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第2513页。
    ①《朱子语类》卷五,第94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二,第1512页-第1513页。
    ③《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第1381页。
    ④《朱子语类》卷五,第97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三,《答林择之》第1967页。
    ①朱熹编《二程遗书》卷十八,诸子百家丛书,影印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朱熹编《二程遗书》卷十八,诸子百家丛书,影印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①王懋竑:《朱子年谱·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参见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之《第七章》,第157页——第19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该段详细论述了朱熹中和旧说与中和新说的转变过程,认为朱熹的中和说经历了丙戌(时朱熹37岁)之悟和己丑(时朱熹40岁)之悟,己丑之悟确定了“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是朱熹“一生学问大旨”。
    ③[日]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第三章《朱子的哲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19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20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第3036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第3036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答汪尚书》,第1295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第3036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观心说》,第3273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四,第2620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答何叔京第二书》,第184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二,《困学二首》,第284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七十五,《中和旧说序》,第3634页-第3635页。
    ②胡宏(?——1161年),字仲仁,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人称五峰先生。有家学渊源。其理学代表作有《知言》六卷。另有《皇王大纪》八十卷,及《易外传》等。胡宏主要以《易》《春秋》等经典为研究文本,其理学思想主要有性为本体,性体心用,性无善恶,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等。如他说:“道之所以名也,非圣人能名道也。有是道则有是名也。圣人指名其体曰性,指名其用曰心。性不能不动,动则心矣。圣人传心教天下以仁也。”(《知言》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进修君子,宜深别焉。”(《知言》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全祖望在《宋元学案》卷四十二之《五峰学案》赞其“中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卒开湖湘之学统”。胡宏之父胡安国(1074年—1038年),字康候,谥文定。以研究《春秋》最为显著,注重“微言大义”,对宋代求理、明道思潮又推波助澜之功。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广汉县)人,幼随父侨居外地,后迁湖南衡山,师从胡宏。
    ③这四封信分别是《与张钦夫先生》(信开头为:人自有生。朱熹自注云:此书非是,但存之以见议论本末耳。下篇同此)、《与张钦夫》(信开头为:前书所扣。朱熹自注云:此书所论尤乖戾,所疑语录皆非是,后自有辨说甚详)、《又与张敬夫书》(信开头为:诲谕曲折)和《又与张敬夫书》(前书所禀)。因该四书第一书开头为“人自有生”,故称“人自有生四书”。按王懋竑考证,“人自有生四书”作于乾道元年,时朱熹37岁。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与张钦夫》,第1315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与张钦夫》,第1317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二,《答张敬夫》第1392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四,《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第3130页-第3131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已发未发说》,第3267页-第3268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四,《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第3131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已发未发说》第3268页。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四,《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第3131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六十七,《已发未发说》第3268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二,《答张钦夫》第1418页-第1419页。
    ②朱熹理学思想充满了现实性和批判精神,对当时儒者为学不历阶段,竞趋简易;喜言心,讳言理,以心替理;以禅为儒,期待顿悟;竞相趋利,不重道德践履等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批判,有一套完整的理学批判思想体系,由于本课题范围及时间所限,另著予以说明。
    ①如: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1年,第390页-第316页;陈来先生对朱熹改动古本《大学》的研究颇为详细,参见陈来的《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8页-第284页。
    ②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4页。
    ③《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集注》,第6页-第7页。
    ①《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3页-第4页。
    ①《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3页-第4页。
    ②《四书或问》卷一,《大学或问》,第511页。
    ③《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第524页-第525页。
    ①《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第526页。
    ②《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第526页-第527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八,第402页。
    ②《四书或问》卷一,《大学或问》,第506页-第507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四,第2038页。
    ②《四书或问》卷一,《大学或问》,第508页。
    ③《四书或问》卷一,《大学或问》,第507页。
    ①《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第525页-第526页。
    ②《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第525页。
    ③《四书或问》卷二,《大学或问》,第526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8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8页-第399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7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八,第397页。
    ③《四书或问》卷二,第525页。
    ④《四书或问》卷二,第528页。
    ⑤《四书或问》卷二,529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第154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第156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④《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十二,答张敬夫,第1407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六,《答吕道一》,第2123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一,第2577页。
    ③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15页-第P316页。
    ④《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⑤《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第149页。
    ①王懋弘:《朱子年谱》《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三,第546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第152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五十九,《答曹可元》,第2811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第157页。
    ④《朱子语类》卷九,第159页。
    ⑤《朱子语类》卷六十三,1527页。
    ⑥《朱子语类》卷十六,第360页。
    ⑦《朱子语类》卷一百十七,第2816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第149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第148页。
    ④《朱子语类》卷九,第149页-第150页。
    ⑤《四书或问》卷十六,《论语或问》,第725页。 力钻研中国诗文、绘画等。空海回国后,成为日本国真言宗密教的创始人,弘扬佛法,曾创立了日本一所贫民学校“综艺种智院”,撰写了《文镜秘府》论着,并在文学、土木、医学、艺术等方面颇有建树,书法造诣也极深,被誉为“日本三笔”之一。天长九年(835年),空海卒于高野,后醍醐天皇追赐「弘法大师」谥号。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第2520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第5页。
    ③见张立文《戴震对朱熹形而上本体论的批判》,该文收于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朱子学新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09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十二,《答石子重》,第1933页。
    ②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48页-第49页。
    ①《性理大全》卷四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十一,《戊申封事》,第611页-第612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39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八十,《福州州学经史阁记》,第3813页。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三,第2350页。
    ①心之本意是人的内脏器官之一,《素问·痿论》有“心主身之血脉”。《灵枢·本神》有“心藏脉,脉藏神”。心作为人的肉体器官和人的精神意识以及思维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古人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因此把人的思想器官和人的思想感情等等都说成心。《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心灵连用早见于《隋书·经籍志》“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
    ②朱熹:《诗经集传》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朱子全书》点校本,2002年,第751页。
    ③吕本中:《吕氏春秋集解》卷二十,襄公,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朱子语类》卷三十一,第798页。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一,第799页。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一,第798页。
    ④《朱子语类》卷三十一,第797页-第798页。
    ①《朱子语类》卷三十一,第797页-第798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九,第75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