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现状调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不仅影响着研究生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本研究站在文科研究生的角度,从生活世界理论出发,选取国内著名大学C大学作为个案,通过调查文科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休闲生活中的目的、方式及满意度,来研究文科研究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大部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总体状态良好,能清醒地认识自身学习和生活的目的,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是,也有一部分文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不容乐观,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另外,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目的的实用性与盲目性并存,过程的主体性、研究性、交往性不足,对学习生活的满意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对于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本文主要从社会生活环境、高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环境、研究生个人素质和师生交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论文最后从研究生个人努力、高校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提高师生交往质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研究,生生活质量的建议。
Learn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not only affects the student's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i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personnel in our country.
     In this study, we stand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iberal arts gradu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fe world. to study on the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We Selected a domestic famous university-C university as a cas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gradu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arning life, social practice life, and Leisure life. to know the purpose, way and satisfaction of life, 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graduate student's living condi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ost of the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live in good condition, they can clearly know the purpose of their study and life, and have a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However, there are part of a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life state is not optimistic. Mental health is worrying. Graduate school life goal is practical and blind. Learning life lack of subjectivity, research nature and communication,Learning life satisfaction remains to be improv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studying life in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from the social life environment. education concept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s personal qualiti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o on. Research suggest to improve graduate school lif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y the postgraduate personal effo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ing out the human-oriented education concep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to create a good life experience.
引文
1 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1):47-51.
    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中国青年报,1999-2-25.
    2 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
    3 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
    4 袁本涛, 赵伟, 王孙禺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05-110.
    1 曹荣誉.放飞生命:高等教育之人本情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11-113
    2 刘铁方.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刘铁方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6-67.
    1 宋喆,江洪亮.教育视域中的“生活世界”概念[J].教育评论,2008 (2):7-9.
    1 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24.
    2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4.
    1 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
    2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0.
    1 “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嬗变研究”课题组.研究生生活价值取向调查与教育对策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3):60-79.
    2 陈飞霞.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活”价值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 郑朝武.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与意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 杨秀兰等.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46-50.
    3 李鹃,王宏等.重庆市硕士研究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3):2349-2353.
    4 王亚青.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 贺庆.文科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调研[D].两南大学,2010.
    1 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9.
    2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9.
    3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社,1998::1627.
    4 周德昌.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9.
    1 梁富一.学生学习生活的技术基础[D].广西师范大学,2010.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 唐荣德.论学校生活中学生发展的实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6):91—97.
    1 姜澎.功利环境难觅创新激情[N].文汇报,2012-06-07, (8)
    2 马惠娣.闲暇: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32.
    3 陈祎鸿.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24-27.
    1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J].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1.
    1 杨秀兰等.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4650.
    2 王振华.文科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基础和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8 (21):42—43.
    1 文秋芳.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21一24.
    2 杜水明.大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3(3):69-71.
    1 胡赵燕.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N],中国财经报,2006-07-29,(4)
    2 于忠宁.大学精神迷失教育生病,大学生学习态度功利化[N].工人日报,20109-30.
    1 高鹏,李媛,张伟倩.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44-147.
    1 韩炎坪.硕士研究生科研素质及其自我养成[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 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9-63.
    1 张泓,张大勇等.导师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改革——基于对百名导师观点调查的思考[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supp)12—15.
    42 曹荣誉.放飞生命:高等教育之人本情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9):111-113.
    [1]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1):47-51.
    [2]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中国青年报,1999-2-25.
    [3]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
    [4]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
    [5]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袁本涛,赵伟,王孙禺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05-110.
    [6]曹荣誉.放飞生命:高等教育之人本情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11-113
    [7]刘铁方.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刘铁方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6-67.
    [8]朱喆,江洪亮.教育视域中的“生活世界”概念.教育评论[J].2008(2):7-9.
    [9]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24.
    [10][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泽.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4.
    [11]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吕达,刘立德,邹海燕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
    [12]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150
    [13]“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嬗变研究”课题组.研究生生活价值取向调杳与教育对策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3):60-79.
    [14]陈飞霞.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活”价值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5]郑朝武.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与意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6]杨秀兰等.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46-50.
    [17]李鹃,王宏等.重庆市硕士研究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3):2349-2353.
    [18]王亚青.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9]贺庆.文科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调研[D].西南大学,2010.
    [20]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9.
    [21]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9.
    [2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627.
    [23]周德昌主编.简明教育辞典.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9.
    [24]梁富一.学生学习生活的技术基础[D].广西师范大学,2010.
    [2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6]唐荣德.论学校生活中学生发展的实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6):91—97.
    [27]姜澎.功利环境难觅创新激情[N].文汇报,2012-06-07,(8)
    [28]马惠娣.闲暇: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32.
    [29]陈祎鸿.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24-27.
    [30]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1.
    [31]杨秀兰等.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46-50.
    [32]胡赵燕.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N],中国财经报,2006-07-29,(4).
    [33]于忠宁.大学精神迷失教育生病大学生学习态度功利化[N],工人日报,2010-9-30.
    [34]于振华.文科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基础和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42—-43.
    [35]文秋芳.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21—24.
    [36]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424.
    [37]杜永明.大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3(3):69-71.
    [38]翟博.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理念的重大创新[J].教育研究,2011(1):8—14
    [3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0]高鹏,李媛,张伟倩.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44-147.
    [41]韩炎坪.硕士研究生科研素质及其自我养成[D].广西师范大学,2012.
    [4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3]李文静.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一一以X大学为例[D].复旦大学,2011.
    [44]李海生,范国睿.硕十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9-63
    [45]李继凯,王强.优化高校文科研究生学术环境的要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23-27.
    [46]刘鸿.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体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105-106.
    [47]赵笛.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3):22-23.
    [48]闫黎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3):168-169.
    [49]张泓,张大勇等.导师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改革——基于对百名导师观点调查的思考[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supp):12—15.)
    [50]孙春燕.论师生交往异化及回归[D].河南大学,2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