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对“天下”观念的视觉艺术形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中衍生的词汇与概念,“天下”观念在商周时代初具雏形。并在东周晚期至秦汉时代华夏意识渐趋增强与皇权社会逐步构建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天子统治万民”式的政治与文化意义。论文将研讨的主题放置在东周晚期至西汉中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的宽广背景中。采取历时性的写作方式,系统分析从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皇帝在臣僚、工匠的协助下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视觉艺术,去建构或呈现“天下”观念。就秦始皇时代来说,始皇既可以通过对都城的建构借以塑造沟通天地轴心的中心与威仪观念,也可以在广袤的帝国疆土上通过放置立石、营造行宫、直道、驰道、长城以展现对天下世界的控驭。同时,在秦始皇陵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设置一些表现特殊的“场景”如K0007陪葬坑来显示对想象中的“天下”世界进行部分呈现与占有的观念。
     论文进一步认为汉初诸帝对“天下”观念也有认知,他们也曾经在官僚、工匠的协助下通过塑造一些视觉艺术形式对这种思想展现了某种关注。随着汉武帝的即位,情况又发生了某些变化。论文接着又研讨了武帝如何借营造上林苑来呈现其对“天下”观念的思考。在分析武帝营造上林苑的若干观念动机后,该文认为武帝对上林苑的几处关键“景观”如昆明池、建章宫太液池的历时性营建,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他借此呈现“天下一家”、“普天之下”式的思想意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论文也同时注意到在秦始皇至汉武帝时期,一些来自地方上反映宇宙观的图像也为帝王所利用,并进而被转化为用以展现在皇权社会中,帝王统治合法性与道德性观念的历史进程。此外,位于帝国边域的南越王国也可借一些视觉艺术材料,来隐晦地表达其对天下、国家等观念的觊觎。凡此种种都显示出这一时期对“天下”观念的图像表现带有某种多元化、立体化与地域化的特征。视觉图像在这一形塑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秦汉帝国的国家形象。而在此一时期衍生的对“天下”观念进行视觉表现的若干“格套”也对其后的中国古代皇家美术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该论题也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视觉艺术与政治、宗教、思维之间的交相互动问题。
As a word and concept which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ancient china,"Tianxia" appears in an embryonic form in Shang and Zhou period. Later this word was also be bestowed with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The emperor who rules the nations", in the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uaxia(华夏) consciousness and imperial authority society, from the late Ea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period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is dissertation places the research topic in the broad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late Ea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mid-term of Western Han Dynasty. It uses the diachronic way of writing to analyze systematically how the emperors use the diversified visual arts forms to construct and present the conception of Tianxia by the help of ministers and artisans,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emperor Qin Shihuang(秦始皇)of Qin Dynasty to the emperor Wudi (汉武帝)of Han Dynasty. For the period of Qin Shihuang, he could mould the central concept, impressive and dignified manner which link up the heaven and earth,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could reveal the control of Tianxia world by placing standing-stones, construct temporar, straight road, royal road, great wall in the widely empire territory. Besides that, we also could see that the conception of presenting and possessing Tianxia world partially in the way of setting up some special man-created landscape such as accessory pit K0007(K0007陪葬坑)in Qinshihuang' Mausoleum.
     Furthermore, the study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emperors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have the cognitions of Tianxia, they also showed this conception through the way of creating some visual arts by the help of ministers and artisans. This case changed along with the emperor Wudi's enthronement. The dissertation then discuss how the emperor Wudi presented the idea of Tianxia through building up Shanglin imperial park (上林苑).After analyzing several motives of constructing Shanglin imperial park by Wudi, the research in the dissertation shows that some crux artificial scenery such as Kunming pool (昆明池),Taiye pool of Jianzhang palace(建章宫太液池)which were built up diachronically by Wudi in Shanglin imperial park showed his thought of "All under heaven are of one famil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It needs to be specially noted that the dissertation also treats the historical course by which some images of worship reflected the conception of cosmology utilized by emperor in this period, showing these images were also transformed into the conception of presenting the emperor'validity and morality in the imperial authority society. Besides that, the Nanyue Kingdom(南越国)which is located in the boundary of imperial domain also could express and covet the ideas such as Tianxia, country with the visual arts veiledly. In a word, all these factors indicate that the image performance of Tianxia had the pluralistic, stereoscopic and regional character. The visual images also had the special value and meaning in this shaping process. It also revealed the nation's image of Qin and Han Empire in a way. Meanwhile, some visual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ianxia" conception that derived from this period had also effected the royal of fine arts in later ages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this thesis also impels us to consider the interactivity between visual arts, politics, religion and thought more deeply.
引文
3(英)鲁惟一(Michael Loewe):《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1982),王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第147页。另参阅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初版,第10-13页。
    4 Aihe,Wang,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173-209.中文版参阅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99-237页。
    5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初版,第1页、第12页。
    6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9页。雷戈:《道术为天子合——后战国思想史论》,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第36-43页,第186-187页。
    7参阅翦伯赞:《秦汉史》(194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吕思勉:《秦汉史》(19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林剑鸣:《秦汉史》(198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鲁惟一(Michael Loewe):《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杨品泉、张书生、陈高华、谢亮生、一山、索介然、胡志宏译,张书生、杨品泉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1993),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新一版。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第一版。Mark Edward Lewi s (陆威仪),Sanctioned Violen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Mark Edward Lewis (陆威仪)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Mark Edward Lewis (陆威仪),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Qin And Ha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8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290-291页。(据作者撰写《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70页。)
    9甘怀真:《秦汉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为中心》,台北:《新史学》,第16卷第4期,2005年,第17-19页。(收录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93-148页。)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篇:西汉郊祀礼的成立,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3年1月出版,第33-78页。甘怀真:《“天下”概念成立的再探索》,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辑,第333-349页。他在该文中进一步追溯了商周以来的统治者如何凭借与“天下”观念有关的祭祀礼仪维系其统治的历史脉络。
    10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5月第一版,第2页。
    11甘怀真认为:相对于西汉元、成二帝以后高度儒教化的国家祭祀礼仪,秦与西汉前期以来的巫教式祭祀实质是借助魔法以祈求个人之福,并相信个人或集团与特定的神祗间有特殊的关 系。参阅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3年1月出版,第76页。(另见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57页。)
    12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收录氏著:《甲骨学商史丛初集》,第2册,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383-390页。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一版,第319-320页。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8月第一版,第425-478页。(原刊:《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该文另收录氏著:《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7年,第3-41页。)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84-135页。)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邢义田,2009年7月通过答辩,第33-54页。有关的学术史梳理参阅本章第二节。
    13这一看法已是学界共识。近年来,游逸飞则利用电脑检索技术进一步确认了“天下”一词的大量流行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参阅氏著:《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
    14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同前书,第425478页。对“天下观”概念的进一步界定,参阅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 《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84-135页。)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阐发,参阅前揭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第4页,第117-118页。
    15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学人》,第10辑(1996年),第367-400页。
    16甘怀真:《重新思考东亚王权与世界观》,收录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14页。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甘怀真注意到“天下”一词在周代除了具有方位观的认知意义外,也可能具有祭祀天、地空间的另一层意义,则可备一说。参阅甘怀真:《“天下”概念成立的再探索》,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辑,第333-349页。
    17李扬帆:《涌动的天下——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1500-1911)》,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自序第2-3页。
    18对这个问题的学术史梳理,参阅论文绪论之第二节:“学术史:该论题研究的若干路径”
    19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265-272页。
    20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收录氏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265页。(原文收录《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
    21甘怀真:《重新思考东亚王权与世界观》,收录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26页。
    22关于这一点,我将在论文正文部分加以详细分析、论述、思辨。
    23比如,巫鸿就已指出东周晚期至秦汉之际,古代中国的视觉艺术形态无论就形式、空间、体量、思想观念上都与前代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别。参阅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77-79. 中译本参阅(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第98-100页。
    24(美)拉铁摩尔(Owen Latti more):《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1940年),唐晓峰翻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302-349页。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948),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第一版,第56-60页。(另参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初版版本。)
    25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 《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84-135页。)
    26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壹本第贰分,1930年,第231页。有关对学术“预流”问题的研讨,还可参阅王汎森:《钱穆与民国学风》,收录氏著:《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第142-183页。(该文原刊《燕京学报》新21期,2006年11月,第253-287页。)
    2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6期,第16-38页。另参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第109-185页。图片来源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6期,第23页,图十一、十二。
    30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读书》,2007年第5期,第10-18页。(收录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第41-53页。)郑岩:《考古学提供的仅仅是材料吗?》,《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第71-76页。(收录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353 -362页。)郑岩:《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第92--99页。(收录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第1-15页。)有关的讨论另可参阅Wu Hung, The Doubl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巫鸿:《绘画的历史物质性——日文版(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与表现>序》,李清泉译,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六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1-4页。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互动而完成的。
    35(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Art,Myth,and Ritual: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1983),郭净翻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张光直:《青铜挥麈》,刘士林编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对他这一思想的评述,也可参阅Aihe, Wang.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17-18.中文版参阅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第一章:绪论,(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37-38页。
    36 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37 Robert L. Thorp、Richard Ellis Vinograd,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Harry N. Abrams, Incorporated, New York,2001中文版见Robert L. Thorp(杜朴)、Richard Ellis Vinograd (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Chinese Art and Culture),张欣译,北京、广州、上海、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对该书写作方法、叙述视角、史观建构等方面的评论,参阅郑岩:《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另一种书写》,收录前揭《中国艺术与文化》序言,第2-7页。以及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383-389页。
    39有关对“国家”、“国民”等新型政治词汇在晚清以后的传播与思想意义的讨论,参阅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收录氏著:《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第1--28页。(该文原刊《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年,第125-146页。)
    40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收录氏著:《甲骨学商史丛初集》,第2册,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383-390页。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一版,第319-320页。李学勤:《商代的四风与四时》,《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第99-101页。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8月第一版,第425-478页。(原刊:《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该文又收录氏著:《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7年,第3-41页。)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参阅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84—135页。)(美)艾兰:《龟之迷——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汪涛译,2010年10月第一版,第95-138页。(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1999年),杨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7月第一版,第94-133页。
    41 梁启超:《统一运动》,收入氏著:《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年11月28日完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第197-201页。
    42(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序说:第二节:围绕‘天下’的学说史,第11-12页。
    43顾颉刚、童书业:《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与域外交通的故事》(1936年),收录氏著:《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一版,第480-510页。童书业:《夷蛮戎狄与东西南北》(1962年),收录氏著:《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一版,第514-522页。童书业:《春秋时人之<天下>观念》(1965-1967年),收录氏著:《春秋左传研究》、《九洲》(1965-1967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一版,第524-526页。
    4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绪论第9-14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完成)
    45丁山:《九州通考》,收录氏著:《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一版,第454-489页。(该文原刊《齐鲁学报》1940年第1期。)
    46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收录氏著:《甲骨学商史丛初集》,第2册,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383-390页。
    4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1954),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一版,第319-320页。郭沫若:《畿服》,收入氏著:《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第一版,第47-50页。李学勤:《商代的四风与四时》,《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第99-101页。张光直:《说殷代的“亚”形》(1989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5月第一版,第82-94页。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358-365页。(美)艾兰:《龟之迷——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汪涛译,2010年10月第一版,第95-138页。(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1999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杨民等译,2011年7月第一版,第94-133页。对这个问题的学术史回顾,参阅Aihe, Wang.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23-24中文版参阅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2000年),(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1月第一版,第44-45页。
    48(美)拉铁摩尔(Owen Latti more):《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1940年),唐晓峰翻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302-349页。(美)列文森(Jesoph Levesen):《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1952年),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第83-84、第86页。
    59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948),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第一版,第56-60页。(另参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初版版本)
    50对上述日本学者治学经历及古代中国“天下”观念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都已经做了细致的学术史梳理。可重点参阅李庆:《日本汉学史3:转折与发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203-206页、第238-239页、第715-721页。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收录氏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265--266页。(原文收录于《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邢义田,2009年7月通过答辩,第17-22页。(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序说:第二节,第9-16页。
    51顾颉刚:《畿服》、《职贡》,收录氏著:《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月第一版,第1-19页,第20-25页。
    52杨联陞:《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邢义田翻译),收录于氏著:《国史探微》(1964年初版),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1-13页。
    53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Trade and Expansion in Han China——A Study in the Structure of Si no-Barbarian Economic Relations) (1967),邬文玲等翻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余英时:《汉代的对外关系》,收录(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鲁惟一(Michael Loewe)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Ⅰ: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B. c.-A.D.220),第六章“汉代的对外关系”,杨品泉、张书生、陈高华、谢亮生、一山、索介然、胡志宏译,张书生、杨品泉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406-413页。
    54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F观》,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8月第一版,第425-478页。(原刊:《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该文另收录氏著:《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7年,第3-41页。)另外在1981年,于省吾虽然在研究中并未讨论“天下”观问题,但他对商周以来“中国”一词起源的探讨也值得重视。参阅于省吾:《释中国》,胡晓明、傅杰:《释中国》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第1515-1524页(原刊《中华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王尔敏:《“中国”名称溯源及其近代诠释》,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8月第一版,第370-386页。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陈苏镇在研究西汉时期《公羊春秋》对政治策略的影响时,也注意到从高祖至武帝时代相继采取的“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远夷之君,内而不外”的策略恰好与《公羊春秋》中所强调的“三世异治”(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息息相关。他虽然并未讨论“天下”观问题,但其观点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参阅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第195-314页。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第一版,第221-240页。
    55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 《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84-135页。)
    56(日)西嵨定生:《中国古代帝国形成论》、《东亚世界的形成》,高明士译,收录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专论,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一版,第48——87页,第88——103页。(两篇论文原刊:《中国古代国家与东亚世界》,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韩)金翰奎,日本学者堀敏一、石上英一、村井章介等人在研究中也持相似观点。参阅(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序说:第二节,第13-14页对有关学术史问题的检讨。
    57钱穆:《国与天下》,收入氏著:《晚学盲言》(1986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172-175页。蒙文通:《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1987年),《古学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1月第一版,35-66页。蒙文通:《再论昆仑为天下之中》,《古地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3月第一版,第165-176页。冯友兰:《三松堂自序》(1984),收录氏著:《冯友兰全集》,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版,第238-239页。
    58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6月初版。王健文:《帝国秩序与族群想象——帝制中国初期的华夏意识》, (台北)《新史学》,第16卷第4期,2005年,第195-220页。(该文另收录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149-180页。)有关研究还可参阅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
    59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学人》,第10辑(1996年),第367-400页。
    60王树民:《畿服说考略》, 《文史》第4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一版,第59-69页。
    61 Aihe, Wang.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中文版参阅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
    62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1-83页。
    63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收录氏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265-266页。(原文收录《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
    64(以色列)尤锐(Yuri Pines), Changing views of tianxia in Pre-imperial discourse(《先秦论述里的天下观变迁》), Oriens Extremus 43 (2002), pp.101-116.
    65甘怀真:《秦汉的“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作为中心》,台北:《新史学》,第1卷第4期,2005年12月,第13-56页。(该文最初作为演讲文稿于2004年11月20日宣读于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的“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学术研讨会,并收录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93-148页。)他在之前的一篇论文则讨论的相对宽泛一些。参阅甘怀真:《所谓的东亚世界的再省思——以政治关系为中心》,收录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3年1月初版,第487-510页。(另见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362--378页。)
    66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古舆图》、《山海经、职贡图和旅行记中的异域记忆:利玛窦来华前后中国人想象异域的资源变化》,两文均收录氏著:《古代中国的思想、历史与宗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48-70、第71-87页。《作为思想史的古舆图》另收录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217-254页。
    67 Mark Edward Lewis(陆威仪),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p.171.
    68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265-296页。
    69张文:《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9月,第17卷第3期,第16-23页。
    70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5页。
    71(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第43-96页。
    72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邢义田,2009年7月通过答辩。
    73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此书收录的有关“天下”观论文主要有:(日)平势隆郎:《战国时代的天下与其下的中国、夏等特别领域》,第53-92页。甘怀真:《秦汉的“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作为中心》第93-148页。(原刊台北《新史学》,第1卷第4期,2005年,第13-56页。)。王健文:《帝国秩序与族群想象——帝制中国初期的华夏意识》,第149-180页(原刊台北:《新史学》,第16卷第4期,2005年,第195-220页。)。曾蓝莹:《星占、分野与疆界——从“星出东方利中国”谈起》(2009年),第181-216页。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古舆图》第217-254页。(原刊氏著:《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48-70页。)
    74甘怀真:《“天下”概念成立的再探索》,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辑,第333-349页。
    75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一 版。
    76梁二平:《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77葛兆光:《绪说: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收录氏著:《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2月第一版,第2--38页。与此相应的对比性研究还可参阅(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1995),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翻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5月第一版。
    78李扬帆:《涌动的天下——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1500-1911)》,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自序第2-3页。
    79王子今:《“汉朝”的发生:国家观念的历史考察》、《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收录氏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第391-405页、第406-420页。)
    81(美)巫鸿:《五岳的冲突——历史与政治的纪念碑》(1993年),郑岩、王睿主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616-641页。
    82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第15-16页。
    83 Wu Hung (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15-121.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45-154页。
    84巫鸿:《图画“天”、“地”》,收录郑岩、王睿等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642-658页。Wu Hung, " On Tomb Figurines-- The Beginning of a Visual Tradition", Wu Hung,Katherine R. Tsiang Eds., Body and Face in Chinese Visual Cul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p.13-47.中译本见巫鸿:《说俑:一种视觉文化传统的开端》(2002年),李清泉译,收录郑岩、王睿等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587-615页。相似讨论参阅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p.102-122中译本参阅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一版,第107-127页。
    85罗森(Jessica Rawson):《从欧洲和地中海以西的艺术观点看早期中国的艺术、考古及中国的统一》(1998)、《中国的丧葬模式:思想与信仰的知识来源》(1998)、《思想与图像的互动:从中国后世观念看随葬陶俑》(1996--1997),收录氏著:《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孙心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第1-12页、第348-293页、394-418页。有关她的最新研究参阅《图像的力量——秦始皇的模型宇宙及其影响》(2000)、《西汉的永恒宫殿——新宇宙观的发展》、《作为艺术、装饰与图案之源的宇宙观体系》 (2000),收录氏著:《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邓菲、黄洋、吴晓筠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第一版,第171-354页。
    86(德)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神奇的始皇帝大军》,收录氏著:《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Ten Thousand Things: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Art,2001),张总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一版,第75-108页。
    87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88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 《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84-135页。
    89郑岩:《阿房宫:记忆与想象》,《美术研究》,2011年第3期,第55--69页。(收录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209-244页。)
    90郑岩:《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西安: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40-161页。(该文另收录《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3期,第124-135页;以及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第18-54页。)此外,对这一课题的学术史回顾与新的思考,还可以参阅贺西林:《“霍去病”墓的再思考》,《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32-44页。
    91 Lillian Lan-ying Tseng(曾蓝莹),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2011.
    92(日)足立喜六:《长安史迹研究》,王双怀、淡懿诚、贾云翻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70-72页。(另可参阅1935年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另一译本。)
    93王国维:《秦都邑考》,《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第269-270页。
    94刘敦桢:《大壮室笔记》,收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3期,1932年9月初版,第129-172页。
    95刘庆柱::《秦都咸阳几个问题的初探》,《文物》,1976年第11期,第25-30页。
    96步履:《汉代的长安》,《人文杂志》,1979年第1期,第82-95页。
    97王仲殊:《西汉的长安》,《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一版,第3-16页。
    98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第1期,19-24页。
    99黄展岳:《汉长安城的发掘》,《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第393-397页。
    100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第34-53页。
    101贺忠辉:《汉长安城》,《文博》,1986年第4期,第79-81页。
    102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辩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第937-944页。
    103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考古》,1989年第4期,第348-356页。
    104刘庆柱:《论咸阳城布局形制及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第5期,第200-211页。
    105马正林:《汉长安城形状辩析》,《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5期,第87-90页。
    106韩国河、陈力:《论秦汉都城规划基本模式的形成》,收录西北大学秦汉史研究室主编:《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第148-156页。
    107刘运勇:《再论西汉长安布局及形成原因》,《考古》,1992年第7期,第640-645页。
    108刘庆柱:《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考古》,1992年第7期,第632639页。对汉长安城宫城的布局研究则参阅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的宫城和市里布局形制述论》,《考古学研究》编委会:《考古学研究——纪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600-613页。他对长安城未央宫布局形制的研究参阅刘庆柱:《汉长安城未央宫布局形制初论》,《考古》,1995年第12期,第1115-1124页。
    109石兴邦:《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论丛·第一辑》,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第98-130页。
    110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107-133页、第593-613页。
    111李如森:《先秦古城演变和汉长安城模式确立》,《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第10-18页。
    112孟凡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第48-66页。李遇春:《汉长安城的发掘与研究》,《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第31-47页。
    113马正林:《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60-66页。
    114 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43-188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84-245页。
    115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考古》,1996年第10期,第1--14页。
    116李毓芳:《汉长安城的布局和结构》,《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第71-74页。
    117王社教:《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第131-143页。
    118陈昌文:《汉代城市规划及城市内部结构》,《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第98-104页。
    119杨东晨:《论汉都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和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146-152页。
    120有关这方面的系列研究,参阅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城市规划》2000年第9期,第37--42页。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61-69页。陈喜波:《法天象地原则与古城规划》,《文博》,2000年第4期,第15-19页。李小波、陈喜波:《中国古代城市的天文学思想》,《文物世界》,2001年第1期,第61-64页。李小波:《辞赋中的古都规划思想》,《文史杂志》,2001年第1期,第24-27页。李小波、陈喜波:《汉长安城“斗城说”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第63-65页。
    121(美)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中华帝国城市的发展》,(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论文集),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36页。(美)芮沃寿(Arthur Frederick Wright):《中国城市的宇宙论》,(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2月第一版,第37-83页。
    122王社教:《汉长安城斗城来由再探》,《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第60-62页。
    123周长山:《汉长安城与考工记》,《文物春秋》,2001年第4期,第50-53页。
    124(日)佐原康夫:《汉长安城再考》,张宏彦翻译,《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第85-93页。
    125徐卫民:《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秦文化论丛》第8辑,2001年8月第一版,第76-98页。
    126韩国河:《汉长安城规划思想辨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61-65页。
    127李小波:《古都形制及其规划思想流变》,《城市问题》,2002年第3期,第10-13页。
    128杨泓:《汉唐之间城市建筑、室内布置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3-30页。(收录杨泓:《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第205-232页。)
    129权东计:《论汉长安城规划营建思想》,《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28-32页。
    130 Mark Edward Lewis (陆威仪),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pp.135-188.
    131刘振东:《西汉长安城的沿革与形制布局的变化》,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编:《汉长安城遗址研究》,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620-634页。(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编著:《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2月第一版。
    132陈喜波、韩国辉:《汉长安城“斗城”规划探析》,《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1期,第69-72页。
    133王学理:《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文博》,2007年第5期,第4-10页。王学理:《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下)》,《文博》,2007年第6期,第4-10页。
    134徐卫民:《汉长安城形状形成原因新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53-57页。
    135徐卫民:《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创新》,《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第1-5页。
    136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宫殿、宗庙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古代的王国与帝国都城比较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43-72页。
    137黄晓芬:《汉帝都长安的布局形制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190-205页。
    138(日)平势隆郎:《秦始皇的城市建设计划与其理念基础》,陈平原、王德威、陈学超主编:《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1-38页。
    139王社教:《汉长安城》,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李令福:《古都咸阳》,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对秦咸阳城与汉长安城考古发掘工作的学术史回顾还可参阅陈国英:《秦都咸阳考古工作三十年》,《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第127-132页。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考古》,2006年第10期,第12-21页。王仲殊、白云翔、刘庆柱、刘振东、安家瑶、李遇春、李毓芳、张建锋、黄展岳:《汉长安城考古50周年笔谈》,《考古》,2006年第10期,第3-11页。
    140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第46-69页。
    141(日)足立喜六:《长安史迹研究》,王双怀、淡懿诚、贾云翻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85-114页。
    142(法)色伽兰:《中国西部考古记》,冯承钧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2月初版,第68-81页。(按:据郑岩老师相告:冯承钧误译其名,其中文名字实际上是谢阁兰。)
    143杨宽、刘根良、太田有子、高木智见:《秦汉陵墓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第46-52页。
    144杨宽:《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第3期,第10-16页。
    145尚志儒:《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渊源浅谈》,《文博》,1987年第1期,第14-17页。
    146程学华:《秦陵、秦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第74-78页。
    147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纪要》,《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第133146页。
    148马振智:《试论秦国陵寝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5期,第110-116页。
    149张占民:《秦始皇陵园渊源试探》,《文博》,1990年第5期,第164-168页。
    150刘士莪、马振智:《秦国陵寝布局对西汉帝陵的影响》,《文博》,1990年第5期,第147-150页。
    151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152石兴邦:《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论丛·第一辑》,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第98-130页。
    153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154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俑学研究》(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155赵化成:《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的再认识》,《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501-508页。
    156张占民:《秦始皇陵地宫探秘》,《文博》,1999年第2期,第3-13页。他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还可以参阅张占民:《坟墓下的王国—始皇陵探秘》,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26-28页、第31-32页。
    157袁仲一:《秦始皇陵与西汉帝陵异同的比较分析》,《秦文化论丛》第8辑,2001年8月第一版,第1-29页。
    158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395-396页。
    159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K0006陪葬性质刍议》,《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第59-69页。
    160刘占成:《秦陵“七号坑”性质与意义刍论》,《文博》,2002年第2期,第29-30页,及第69页。
    161张占民:《坟墓下的王国——始皇陵探秘》,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162段清波、张颖岚:《秦始皇帝陵的外藏椁系统》,《考古》,2003年第11期,第67-74页。
    163焦南峰:《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文物》,2005年第12期,第44-51页。
    164刘占成:《秦始皇帝与秦始皇陵布局》,上海博物馆编:《周秦汉唐文明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100-117页。
    165王勇、叶哗:《秦始皇陵K0006陪葬坑性质蠡测》,《文博》,2010年第5期,第19-21页。
    166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第232--238页。
    167赵化成:《秦汉帝陵外藏系统(从葬坑)的性质问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刊》(总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第119-130页。
    168孙伟刚、曹龙:《再议秦始皇陵墓方向与陵园方向——墓向与陵向二元结构并存的秦始皇帝陵园》,《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第66-69页。
    169徐苹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考古》1981年第6期,第521-530页。
    170黄展岳:《中国西安、洛阳汉唐陵墓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81年第6期,第531-538页。
    171杨宽、刘根良、太田有子、高木智见:《秦汉陵墓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第46-52页。
    172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第六辑,1982年,第1-15页。相似的讨论也可参阅刘庆柱、李毓芳:《关于两汉帝陵形制诸多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第102-104页。
    173刘庆柱、李毓芳主编:《西汉十一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174马永赢、王保平:《走进汉阳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175王学理:《咸阳原上的汉帝王陵园陕西阳陵考古》,朱启新主编:《考古人手记》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5月第一版。
    176焦南峰:《汉阳陵从葬坑初探》,《文物》,2006年第7期,第51-57页。
    177阎崇东:《两汉帝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此外,对汉景帝阳陵发掘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还可以参阅晏新志、刘宇生、闫华军:《汉景帝阳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博》,2009年第1期,第25-33页。
    178焦南峰、马永赢:《汉阳陵帝陵DK11-21号外藏坑性质推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299-306页。
    179马永赢:《汉武帝茂陵陵园布局的几点认识》,《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第70-75页。
    180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导论:重新思考东亚王权与世界观,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26页。
    187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收入氏著:《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57-133页。
    188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绪论:第2页。
    189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0年3月初版,序言,第5-6页。
    190甘怀真:《秦汉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为中心》,台北:《新史学》,第16卷第4期,2005年,第17-19页。如按照法国年鉴学派的看法,这种划分其实是属于研究一个社会结构时间,亦即中时段。以示和地理时间(长时段)、历史时间(短时段)加以区别。雷戈进一步指出,中时段的时间定位大体在百年左右,其伸缩尺度最好控制在70-130年左右。就其具体情况而言,它也比较适用于秦帝国的建立(前221年)——汉武帝去世(前87年)前后这130年左右的时段界定。参阅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绪论:第2页。
    191巫鸿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陆续提出的“中层研究”(middle level)、“建筑与图像程序”(architectural and pictorial program)等方法论思想也值得注意。参阅Wu Hung, 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p.69-70.巫鸿:《国外百年汉画研究之回顾》,《中原文物》,1994年第1期,第45-50页。(美)巫鸿:《敦煌323窟与道宣》,(美)胡素馨(Sarah E. Fraser)主编:《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333-334页。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p.7-16中译本参阅(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一版,第1-12页。
    192汪荣祖:《史学九章》,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3月第一版,第187-188页。
    193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吴敏娜、胡晓军、许景昭、侯昱翻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8月第一版,中文版序第1页。
    194(美)伊恩·霍德(Ian Hodder)、司格特·哈特森(Scott Hutson):《阅读过去》(Reading Past),徐坚译,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2月第一版,第4页。
    195有关的方法论思想由于已非新知,在正文就不再详述。参阅Wu Hung, 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pp.69-70巫鸿:《国外百年汉画研究之回顾》 ,《中原文物》,1994年第1期,第45-50页。巫鸿:《敦煌323窟与道宣》,(美)胡素馨(Sarah E. Fraser)主编:《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333-334页。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p.7-16.中译本参阅(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施杰泽,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2月第一版,第1-12页。
    196游逸飞在他的论文中重点考察了这个问题,参阅氏著:《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7月通过答辩,第63-86页。
    198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15-22页。
    199对于先秦时期“威仪观”的研究,参阅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二分,1995年6月,第416—422页。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3年1月第一版,正文:第15—16页。(另见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13—14页。)曹建墩:《先秦礼制探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226—238页。
    200同上书,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正文,第15-16页。
    20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十一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一版,第1193—1195页。
    202苏兴:《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卷第六:服制像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第一版,第151-154页。
    203(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三十一,明堂位第十四,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一版,第839-841页。
    20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二,正论篇第十八,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一一版,第331页。
    205 由于这方面的文献内容太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请参阅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上册),卷一一卷十二,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5月第一版,第1-459页。(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十五:月令第六之一;卷十六:月令第六之二;卷十七:月令第六之三;卷十八:月令第六之四,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一版,第399-438页、第439-464页、第465--505页。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上册),卷五:时则训,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一版,第379-442页。
    206曹建墩:《先秦礼制探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236-238页。
    207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收录氏著:《甲骨学商史丛初集》,第2册,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383-390页。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1955),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一版,第319-320页。李学勤:《商代的四风与四时》,《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第99—101页。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8月第一版,第425——478页。(原刊:《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该文又收录氏著:《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7年6月初版,第3-41页。)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 《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84-135页。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学人》,第10辑(1996年),第367—400页。宋镇豪:《论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收录陈祖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6-27页。林欢:《晚商“疆域”中的点、面与块》,收录陈祖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一版,第67-83页。
    208(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禹贡第三下:虞夏书三,陈抗、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一版,第202-206页。(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五十五,夏官:大司马;卷六十四,夏官:职方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一版,第2292-2293页;第2684-2690页。(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卷第三十三:夏官司马第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1104-1105页。有关对五服、九服等问题的研究,前人已多有讨论。参阅郭沫若:《畿服》,收入氏著:《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第一版,第47-50页。顾颉刚:《畿服》、《职贡》,收录氏著:《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月第一版,第1-19页,第20-25页。王树民:《畿服说考略》,《文史》第4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一版,第59-69页。
    209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学人》,第10辑(1996年),第367-400页。
    210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股份 有限公司,1995年6月初版,第20页。
    211参阅李如森:《先秦古城演变和汉长安城模式确立》,《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第14页。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02-104.(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32-133页。)对这个问题的再研讨,参阅郑岩:《塔与城——管窥中国中古都城的立体形象》,收录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164--165页。(该论文原刊于edites par Chrystelle Marechal & YAU Shun-chiu, Editions Langages Croises(《语汇丛刊》), numero special n°2,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l'Asie Orientale,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rles, Paris,2005, pp.193-209.)
    212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60页。
    21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台上”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一版,第861-865页。
    214(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728页。
    215同上书,《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第2259页。
    216(汉)贾谊:《新书》,阎振益、钟夏校注,卷第七:退让,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一版,第284-285页。对楚灵王章华台的历史与考古复原研究参阅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143--151页。杨鸿勋:《楚灵王章华台的考古学初探》,收录氏著:《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第171--175页。相关研究参阅:Wu Hung(巫鸿),Monumen 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02-104.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32-133页。
    217有关发掘信息及研究参阅《中国文物报》,2000年2月23日第15期,第一版头条。杨鸿勋:《“天下第一台——楚灵王章华台的考古学初探》,收录氏著:《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第171-175页。图片来源见第173页,图一图二。(该文另刊氏著:《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143-151页。)
    218参阅山东省文管会:《山东临淄齐故城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6期,第289-297页。图片来源见第289页图一。群力:《临淄齐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第45-54页。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参阅刘敦愿:《春秋时期齐国故城的复原与城市布局》,收录氏著:《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362-380页。(原刊《历史地理》创刊号,1982年第1期。)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第628页。
    219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上册,内篇谏下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5月第一版,第111、115、118页。
    220参阅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第83-106页。河北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图片来源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43页,图7-7。
    222徐元诰:《国语集解》,楚语上第十七:“灵王为章华之台”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第493-497页。
    223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上册,内篇谏下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5月第一版,第111页、第115页、第118页。
    224卢元骏:《新序今注今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第200页。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03-104.中译本参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33页。
    225(日)西嵨定生:《中国古代帝国形成论》,高明士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 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专论,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一版,第48--49页。
    226(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03页。
    227参阅王学理:《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文博》2007年第5期,第5-8页。李令福:《古都西安——秦都咸阳》,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35-48页。
    228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收录氏著:《甲骨学商史丛初集》,第2册,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383-390页。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1955),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一版,第319-320页。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参阅李学勤:《商代的四风与四时》,《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第99-101页。宋镇豪:《论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收录陈祖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6-27页。
    229郭沫若:《畿服》,收入氏著:《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第一版,第47--50页。顾颉刚:《畿服》、《职贡》,收录氏著:《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 月第一版,第1-19页,第20-25页。
    230张光直:《说殷代的“亚”形》(1989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5月第一版,第82-94页。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358-365页。(美)艾兰:《龟之迷——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汪涛译,2010年10月第一版,第95-138页。(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1999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杨民等译,2011年7月第一版,第94-133页。对这个问题的学术史回顾,参阅Aihe, Wang.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23-24中文版参阅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44-45页。
    231许倬云:《西周史》(1984),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1月第一版,第108-114页。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期,第95页。(原刊《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对这几件器物的研究还可参阅Lillian Lan-ying Tseng, 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2011, pp.17-21她对除何尊、天亡簋以外,另一件西周中后期青铜器豳公盨上与“天”有关的铭文的释读也值得关注。有关的图片资料参阅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第5卷:西周(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第47页,图50:天亡簋,第144页图152:何尊Lillian Lan-ying Tseng, 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2011.p.19, fig1.1豳公盨.
    232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第616页。
    233 Aihe, Wang.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72-73中文版参阅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观念》,(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93-94页。
    234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邢义田),2009年7月宣读,第68-69页。
    235王利器:《文子疏义》卷四:符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9月第一版,第214页。《文子》成书年代虽然还未完全确定,但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河北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出土及公布,其大致成书年代经被定为秦汉之际是没有疑问的。有关出土资料参阅: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第27--34页。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文物》,1995年第12期,第35-37页、及第40页。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文物》,1995年第12期,第37--40页。
    236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八,本经训,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一版,第259页。
    237(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458页。(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前汉二十七下之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第635页。
    238(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41页。
    239同上书,第242页。
    240参阅刘庆柱、李毓芳:《秦都咸阳“渭南”宫台庙苑考》,《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87-88页。(原载《秦汉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24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 1289页。
    24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283-574页。
    245同上书,第357页。王学理:《以讹传讹“咸阳宫”,一扫蒙尘显“冀阙”——对秦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定性的匡正》,《文博》,2011年第2期,第24-29页。图片来源见王学理:《以讹传讹“咸阳宫”,一扫蒙尘显“冀阙”——对秦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定性的匡正》,《文博》,2011年第2期,第26页,图三。王仁波主编:《秦汉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36页,图Ⅱ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秦都咸阳考古报告》,第770页,图六。
    246(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232页。
    247李令福:《古都西安——秦都咸阳》,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42页。
    248(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39页。
    249同上书,第255-256页。考古发掘报告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第207--238页。图片来源于第207页,图一。
    250郑岩:《阿房宫:记忆与想象》,《美术研究》,2011年第3期,第55-69页。(收录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209-244页。)考古发掘报告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第207-238页。图片来源见王仁波主编:《秦汉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 版,第24页,图Ⅱ5。
    25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第234-238页。
    252(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56页。
    253同上书,第256页。
    254 同上书,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第1291页。
    25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一版,第634页。
    256(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919页。
    257(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 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290页。
    258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一,“咸阳故城”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21页。
    259很多学者都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1923),卷第六,艺林六:“释天”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第139-140页。(美)顾立雅:《释天》,《燕京学报》第18期(1935年),第59-72页。傅斯年:《周初人之帝、天》(1938),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册:性命古训辩证,陈槃 校定,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9月初版,第597-610页。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收录氏著:《青铜时代》(194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第1-48页。许倬云:《西周史》(1984),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1月第一版,第114-125页。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一版,第174-242页。
    260(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41页。
    261 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436-438页。
    26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第283页。
    263邢义田:《中国皇帝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9页。(原论文名称:《奉天承运——皇帝制度》收录: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制度篇》,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
    264(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卷七:项羽本纪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344页、296页。
    265有关这些立石的文本内容参阅(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42-262页。以及(清)王昶:《金石萃编》第四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著:(景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一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第79-82页。另据最新的研究,秦始皇在生前的若干次出巡中,总共立有九块称颂其功德的立石。分别为1二十八年(前219年)邹峄山刻石、2泰山刻石、3第一块之罘刻石(《史记》明确提到,但无文本流传。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44页。)、4琅邪台刻石,5二十九年(前218年)之罘刻石、6之罘东观刻石,7三十二年(前215年)碣石门刻石,8三十五年(前212年)东海上朐界刻石(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6页,但从字面上理解并无具体的立石信息),9三十七年(前210年)会稽刻石。参阅金其桢:《秦始皇刻石探疑》,《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119-125页。我认为作者对其中八块刻石的考证是完全正确的,但对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东海上朐界刻石的观点似乎并不成立,原因在于:我们从有关的历史记载上仅仅能够获知秦始皇“立石于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但这并不表明在此石中就刻有文本。因此,我认为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前219年)——三十七年(前210年)所立刻石共计有八块而非九块。对秦始皇出巡刻石的研究,还可参阅容庚:《秦始皇刻石考》,《燕京学报》,1935年6月,第25-72页。林梅村:《古 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一版,第106-111页。
    266(清)王昶:《金石萃编》第四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著:(景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一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第79-82页。
    267(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42-262页。(清)王昶:《金石萃编》,第四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著:(景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一册,第82-84页。
    268同上书,(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44页。
    270(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49页。
    271同上书,第250页。
    274比如傅斯年与(日)内藤湖南氏均曾认为在早期中国时代,中国政治权力的争斗主要还是东、西之争,至三国以后遂慢慢演变为南北政治势力之争斗,这一点也值得特别注意。参阅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国立中央研究院:《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下册,1933年1月初版,第1093—1134页。(该文另刊《傅斯年全集》第三册,陈槃校定,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9月初版,第822--893页。)夏应元选编并监译:《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65—166页。
    275该图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图3-4为底本,并加秦始皇立石地点标注示意。
    27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 ——1984年)》,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第4页。袁仲一:《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228页。
    277(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56页。
    278同上书,第239页。
    27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第55页。
    280陈大为、王成生:《碣石考证》,收录中国考古学会编辑:《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第120-127页。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与“碣石宫”》,《考古》,1997年第10期,第81—8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版,第67-70页。
    28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第25—40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姜女石”秦汉建筑群址石碑地遗址的勘探与试掘》,《考古》,1997年第10期,第36—46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姜女石”秦汉宫城遗址1993—1995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0期,第47—57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图片来源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图版六;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2页图一;第24页,图八;第56贞,图三八。
    28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第67—70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402—404页。图片来源见该书下册,图版十。以及徐卫民:《秦公帝王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插页6。
    28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5页。图片来源见该书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图版一
    284郑岩:《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西安:2012年11月第一版,第151页。该文另收录《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3期,第124135页。以及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第18—54页。
    285(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56页。
    286杨鸿勋:《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第230-231页。图片来源见该书第231页,图1;第232页,图2;第236页,图7。有关基本信息的介绍另可参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前言:第7页。
    28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4月第一版,第155—156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403-404页。
    288前揭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上册,第403-404页。
    290刘庆柱:《三秦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8--9页。
    291(宋)宋敏求:《长安志》,(清)毕沅校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初版,第67页。另参阅(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八:西安府,张沛校点,西安:二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72页。
    292(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48页。
    293同上书,第248页。
    294同上书,第241页。图片来源见梁二平:《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161页,图6.3。
    295前揭(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42页。
    296(汉)班固:《汉书》,卷第五十一:贾山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2328页。
    299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初版,第20页。
    30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第220页。图片来源见该书第213页,图156。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参阅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马王堆的再思》(Art in Ritual Context:Rethinking Mawangdui),陈星灿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译:《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第427页。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第21页。
    301李济:《安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02—103页。张政娘:《哀成叔鼎释文》,《古文字研究》,1981年第5期,第27-33页。
    302(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一版,第1716页。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一版,第14页。
    303 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1.(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1月第一版,导言第1页。
    304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6月初版,第206—207页。(另可参阅北京:中华书局版本,2008年1月第一版,第202页。)
    305何俊主编、候旭东等译:《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东汉生死观》(Views of Life and Death in La ter Han Chin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第84-87页;第134—140页。有关文献资料参阅(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一版,第1457页、第2050页。(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二十六:郊特牲第十之二,沈啸寰、王星贤点校,1989年2月第一版,第714页。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一版,第1292页。
    306何俊主编、候旭东等译:《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6月初版。(另可参阅北京:中华书局版本,2008年1月第一版。)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199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第一版。
    307(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一版,第1773页。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一版,第210—211页。
    308同上书,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第210—211页。李梦生:《左传译注》(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140页。对这个问题的研讨,另参阅杜正胜:《宫室、礼制与伦理》,收录氏著:《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第751页。(该文原刊《国史释论——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祝寿论文集》(1987年 11月)
    309我在这里用“视觉图像”的形式,主要有两个含义。其一,它是指现代考古发掘以后绘画、器物等出土材料呈现出来的视觉形式。其二,它也指葬礼结束、墓葬永久封闭以后,想象中的死者灵魂观看这些随葬材料后所显现出来的感受。
    310 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p.38-40.(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1月第一版,第35—38页。有关的考古发掘报告参阅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第1一24页。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图片来源见湖北省博物馆编著:《随县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1月第一版,图版2。
    31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第18-69页。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368页,图9-6。
    3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错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第95页。图片来源见该此报告上册,第12页,图5;第99页,图30A;第100页,图30B。
    313考古发掘报告参阅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文物》,1973年第7期,第3-4页。图片来源见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原始社会至南北朝分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第51页,图四四。
    314萧兵:《引魂之舟—楚帛画新解》,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考古学会:《湖南考古辑刊》,第二辑,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9月第一版,第167—174页。
    315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一版,第14页。
    316贺西林:《从长沙楚墓帛画到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与帛画》,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 《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44—145页。
    317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第30-37页。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第5期,第55-65页。有关对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秦公陵园1号大墓(秦景公墓)的正式考古发掘报告书截止目前还未出版。图片来源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270页,图Ⅶ-9。
    318石兴邦:《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论丛》,第一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第113页。
    319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270—271页。
    320图片来源: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正文第2页,图一。关于对秦始皇陵园整体布局、结构的学术史梳理参阅论文绪论第二节第三部分,此不赘述。
    321段清波:《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第174—175页。有关介绍另参阅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20—79页。图片来源:秦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0006陪葬坑第一次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3期,第4页,图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6期,第16页,图一。
    322袁仲一通过考证相关文献,认为负责秦始皇陵园修建前期工程的是吕不韦,中后期则由隗状、王绾、冯去疾、李斯等人负责。但这些臣僚无论就陵墓的整体规划、修建都直接在秦始皇本人的意图观念下才实施完成。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12-14页。
    32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16--17页。另参阅段清波:《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第174页。
    324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园陪葬坑钻探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第25—29页。图片来源见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146页,图四九、第147页,图五0——五一
    325秦始皇陵园出上的用真马、陶俑组成的马厩坑共有两处。1、位于秦始皇陵墓西侧,内外城垣之间的曲尺形马厩坑。2、位于秦始皇陵园外城垣东侧上焦村一带出土的马厩坑。有关的考古发掘报告参阅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马厩坑钻探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第31—41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18页。有关对这两个坑的研究,参阅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第29—34页。
    326在秦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研究中,一些学者已经对此时期墓室壁画中出现的与“生产”“消费”等概念息息相关的图像表现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可参阅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162页。对有关问题的思考还可参阅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第67页。对这个问题的最新研究则可参阅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p.38-47.
    328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196-197页。
    331图片来源: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图版42、46。
    332刘占成:《秦陵新发现陪葬坑性质刍议》,《文博》,2001年第4期,第60—61页。何宏:《文官俑坑探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吴永琪主编:《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第770—775页。
    333段清波:《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第208—216页。
    334关于该陪葬坑考古发掘的具体情况,参阅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第8-13页。图片来源见该书彩版二,第15页图七;第140页图八四。
    335同上书,第323-326页。有关研究参阅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125-127页。
    336关于对明器(鬼器)、生器、祭器(人器)等概念的研究,参阅巫鸿:《“明器”的理论与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的观念化倾向》,《文物》,2006年第6期,第72-81页。巫鸿:《“生器”的概念与实践》,《文物》,2010年第1期,第87-96页。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p.87-91.
    337巫鸿已经注意到该车实际上也是供秦始皇死后的灵魂乘坐的“魂车”。巫鸿:《说“俑”:一种视觉文化传统的开端》(2002年),李清泉译,郑岩、王睿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612页。
    338(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51页。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一,秦宫:“兰池宫”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54页。
    339同上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57页。
    340前揭巫鸿:《说“俑”:一种视觉文化传统的开端》,第611-612页。
    341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纪要》,《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第133-146页。石兴邦对该观念表示赞同,参阅氏著:《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论丛·第一辑》,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第98-130页。相似观点,在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等人的著作中也有表述。参阅杰西卡·罗森:《图像的力量——秦始皇的模型宇宙及其影响》(2000年)、《西汉的永恒宫殿:新宇宙观的发展》,收录氏著:《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邓菲、黄洋、吴晓筠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第一版,第223页。
    342张占民:《秦陵铠甲坑发现记》,《文博》,1999年第5期,第7-13页。王望生:《秦始皇陵青石铠甲坑考古试掘》,《文博》,1999年第6期,第12-17页,及第73页。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9801陪葬坑第一次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第1-34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48-165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95-182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第270-305页。图片来源:始 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9801陪葬坑第一次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第1页,图一。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9801陪葬坑第一次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封三。
    343杨泓:《中国古代的甲胄》,《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第30-32页。收入氏著:《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第14-17页。需要略微注意的是,在2007年收录该文最新修改版本中,他对此又做了更为细致的归类。有关研究还可参阅蒋文孝、吕劲松:《关于秦铠甲的几个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吴永琪主编:《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第840--855页。蒋文孝也对秦陵出土石甲胄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复原。参阅蒋文孝:《秦陵出土石甲胄制作工艺探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吴永琪主编:《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373-385页。
    34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61-66页。
    346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178-179页。对明器“貌而不用”特质的分析参阅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p89. (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1月第一版,第92页。
    347(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第133页。
    34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十三:地部十七:“石下”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一版,第252页。需要指出的是:据《太平御览》记录,该文献原出自《西京杂记》。但现存版本的《西京杂记》所记录与汉武帝所建昆明池相关的一条材料却与《太平御览》所收录原出自《西京杂记》的那条文献并不相同。现存《西京杂记》记录:“昆明池刻玉石为鲸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髫尾皆动。汉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汉)刘歆:《西京杂记》,(晋)葛洪集,王根林校点,卷第一:“玉鱼动荡”条,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83页。由此可看出,《太平御览》所收录的这条文献已在《西京杂记》原书中遗佚无存,对这个问题可再做考证。
    349(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753页。
    350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汉诗卷十二:“古诗”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第332页。另见(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二十九:“杂诗”条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1347页。
    351(汉)刘歆:《西京杂记》,(晋)葛洪集,王根林校点,卷第六:“广川王发古冢”条,收录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116页。
    352秦俑坑考古队:《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厂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39-43页。
    353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商周秦汉书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第33页,图二四。石鼓文的年代与制作地点大致被确定为东周时期的秦国。但具体年代如何还未有一个明确的认定。对有关的学术史梳理参阅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上、下册,2008年1月第一版。
    354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270-273页、第389-392页、第262-265页。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一版,第147--148页。图片来源见徐卫民:《秦公帝王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插页2。
    355同上书,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第99-106页。
    356 Wu Hung(巫鸿),Mon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21-142.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54-182页。
    359袁仲一:《关于秦始皇陵铜禽坑出土遗迹遗物的初步认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吴永琪主编:《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第722-731页。
    360参阅刘钊:《论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的性质》,《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5日。焦南峰:《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文物》,2005年第12期,第44-51页。
    361罗明:《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弋射场景考》,《考古》,2007年第1期,第87-96页。关于对先秦时期器物上刻画弋射场景的研究,还可参阅刘敦愿:《古代庭院植树与观赏养鹤》,收入氏著:《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237-240页。(该文原名:《战国铜鉴上的庭院植树与观赏养鹤》,刊《文物天地》,1990年第3期,第46-48页。)方辉:《记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画像青铜壶》,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999年第17卷第2期,第68-77页。(收录氏著:《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第462-477页。)
    362参阅郑岩:《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西安: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40-161页。(该文另收录《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3期,第124——135页。以及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第18—54页。)
    363(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39页。
    364 Mark Edward Lewis(陆威仪),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p171.对这个问题,郑岩也做了进一步关注,参阅郑岩:《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西安: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40—161页。(该文另收录《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3期,第124135页。以及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54页。)
    365对秦兰池宫遗址位置的考证,参阅刘庆柱:《三秦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8—9页。有关对秦兰池与兰池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参阅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15页。
    366(宋)宋敏求:《长安志》,(清)毕沅校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初版,第67页。另参阅(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八:西安府,张沛校点,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72页。
    367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大雅·灵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一版,第789页。
    368参阅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296--297页。
    36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址》,《考古》,2006年第6期,第13—31页。图片来源见该论文第14页,图一、附录图版4—2。有关描述还可以参阅杜金鹏、张良仁:《偃师商城发现商早期帝王池苑》,《中国文物报》,1999年6月9日第一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234-235页。
    372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38-39页。在这个问题上,杨鸿勋也曾认为“下具地理”一词应该是对地宫内四海、九洲的表现。但我认为“下具地理”并不仅仅包括对地宫内场景的表现。参阅杨鸿勋:《破解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秦始皇九层之台的陵上享堂和负“九层之台”的地宫》,收录氏著:《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第229页。
    373(晋)王嘉:《拾遗记》,卷五:前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526页。
    37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十九:渭水条,北京:中华书书局,2007年7月第一版,第461页。
    375刘庆柱:《三秦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58页。
    376(晋)佚名撰、(清)张澍辑、陈晓捷注:《三辅故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74-75页。
    377对以上文献所做的综合性辑录,参阅(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八:西安府,张沛校点,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74页。
    378(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65页。
    379(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954页。
    380段清波、张颖岚:《秦始皇帝陵的外藏椁系统》,《考古》,2003年第11期,第67-74页。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第98页。
    381(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姜道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第47-88页。
    38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第1-11页。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第12-22页。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第23-31页。刘信芳:《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质疑》,《文物》,1990年第9期,第85-87页。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8月第一版。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介钧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古地图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3月第一版。曹婉如、郑锡煌、黄盛璋、钮仲勋、任金城、鞠德源编著:《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图片来源: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第15页,图五;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介钧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彩版18。
    383南京博物院、曾昭燏编著:《南唐二陵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7月第一版,
    384对长安城营造历史的研究参阅王仲殊:《西汉的长安》,收录氏著:《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一版,第3-16页。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149-188.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95-245页。
    385(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第一:西都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11页。刘瑞在最新的著作中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观点。参阅氏著:《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第68-69页。
    386王仲殊:《西汉的长安》,收录氏著:《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一版,第3-16页。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第21-22页。马正林:《汉长安城形状辩析》,《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5期,第87-90页。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49-188.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95-245页。王社教:《汉长安城斗城来由再探》,《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第60-62页。周长山:《汉长安城与考工记》,《文物春秋》,2001年第4期,第50-53页。
    387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 月第一版,第46-69页。
    388(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389页。(汉)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74页。
    389(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第370页。
    390(汉)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第51页、第56页。有关这方面的史料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391(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第2902页。有关研究参阅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燕京学报》,新第13期(2002年)。第15-64页。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 版,第84-135页。
    392陈直:《关中秦汉陶绿》,上册,瓦当瓦片类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一版,第210-211页、第236-237页。图片材料见第210、236页。有关材料另可参阅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新编秦汉瓦当图录》,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第220-223页。
    393 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149-152.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196-198页。
    394(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39页。
    395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之一:“秦宫”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46页。
    396刘庆柱:《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38页。另参阅(宋)宋敏求:《长安志》,(清)毕沅校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初版,第83页。
    397(唐)佚名:《三辅旧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6页。另见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之一:“秦宫”条,第47页。
    398(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385-396页。(汉)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64页。
    400秦中行:《汉阳陵附近钳徒墓的发现》,《文物》,1972年第7期,第51--53页。王不忠、张子波、孙德润等:《汉景帝阳陵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第34-37页。
    401有关考古发掘报告或图录资料参阅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92年第4期,第1-13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二号简报》,《文物》,1994年第6期,第4-23页、第30页。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李岗:《汉景帝阳陵发现陪葬墓园》,《中国文物报》,1999年11月4日。《汉阳陵园内发现大批陪葬坑出土大量珍贵文物》,1999年11月2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汉阳陵博物苑:《汉阳陵博物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汉阳陵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李岗、杨武站、曹龙、赵西晨、刘君幸:《汉阳陵帝陵东侧11~21号外藏坑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第3-32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第3-13页。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36-43页。
    402图片来源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1页,图二;第3页,图五。
    403图片来源:同上书,第8页,图十二。关于对汉景帝陵园整体布局、结构的学术史梳理参阅论文绪论第二节第三部分,此不赘述。
    40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前言第2-3页。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36-39页。
    412焦南峰:《试论西汉帝陵的建设理念》,《考古》,2007年第11期,第79页。焦南峰、马永赢:《汉阳陵帝陵DK11-21号外藏坑性质推定》,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著:《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299--306贝。
    413参阅论文附录2中对有关“视觉”、文字材料的整理。
    414发掘报告参阅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92年第4期,第1-13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二号简报》,《文物》,1994年第6期,第8-23页、第30页。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36-43页。图片来源:汉阳陵考古陈列馆编:《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49页图7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二号简报》,《文物》,1994年第6期,第8页图八。
    415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39页。
    416焦南峰:《汉阳陵从葬坑初探》,《文物》,2006年第7期,第56页。焦南峰:《试论西汉帝陵的建设理念》,《考古》,2007年第11期,第79页。
    417(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449页。
    418同上书,《史记》,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第2743页。(汉)班固:《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2271页。
    421(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二十,“祖饯”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975页。
    422(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56页。
    423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苑囿”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230页。
    424(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三十五,第2847-2851页。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苑囿”条,第230页。对上林苑的一般性介绍和考古勘察,参阅胡谦盈:《汉昆明池及有关遗存踏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第23—41页。《蓝田汉时上林苑故地发现鼎湖延寿宫遗址》,《人民日报》,1988年11月30日。(日)冈大路:《中国宫苑园林史考》(1988),瀛生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第27--31页。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193—20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0期,第53-65页。
    425(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344页。
    426(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733-1744页。
    427《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等文献都已揭示出邹衍与燕齐方士们的思想传承关系:“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消化,依于鬼神故事。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68--1369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03--1204页。
    428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193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第8-11页;第16-20页。顾颉刚:《<庄子>与<楚辞>中昆仑与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收录钱小柏编写:《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41-80页。
    429 吕思勉:《秦汉史》(19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第729页。
    430图片来源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第25页,图九、图十。有关考古发掘报告参阅: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8年第8期,第12-31页。王振铎、严敦杰、(英)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陈梦家、殷涤非、(日)山田庆儿、(美)库伦(Christopher Cullen)、(美)夏德安(Donald Harper)、罗福颐、连劭名、李学勤等人都先后对这类器物进行过研讨。李零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后对此进行了再探讨。参阅李零:《式与中国古代的宇宙模式》,《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第1-30页。(收录氏著:《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第69-140页。)
    43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第18页。(汉)班固:《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533页。
    432李零:《式与中国古代的宇宙模式》, 《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第1页。(收录氏著:《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第69页。)
    433 同上书,第1-30页。(收录氏著:《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第69-140页。)
    434关于汉武帝时代与宫廷方士交往活动的研究,参阅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193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435(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第七:子虚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349-355页。
    436关于司马相如创作《子虚赋》与《上林赋》的时间,参阅(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2529页、第2533页。(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前汉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卷二十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第1059-1060页。对于司马相如生卒年(公元前179-117年)的论 述可参阅金国永:《司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前言第1页。
    437(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第七:上林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361-363页。
    438同上书,第362-368页。
    439 同上书,第367-371页。有关这类资料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440这一点,在邢义田、逯耀东等人对汉武帝即位初期的政治理念研究中即可看出。参阅邢义田:《汉武帝在马邑之役中的角色》,收入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136-159页。逯耀东:《对匈奴问题的限制》,收录氏著:《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2月第一版,第207-234页。
    441(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2495-2497页。
    442同上书,卷六:武帝纪第六,第160页。
    443同上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第2523页。
    444对秦兰池宫遗址位置的考证,参阅刘庆柱:《三秦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8-9页。需要注意的是,史念海指出:(辛氏)《三秦记》虽然不见于隋唐时期的目录学著作著录,但成书于东汉以后的《三辅黄图》、(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朝·梁)刘昭:《续汉书郡国志注》均对《三秦记》记载有所征引。其所记录又皆秦汉都邑、宫室、苑囿地理。因此该书当是由熟悉两汉历史文化并对此有感同身受的人士所著。参阅史念海:《<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总序》,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页。有关对秦兰池与兰池宫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参阅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15页。
    445(宋)宋敏求:《长安志》,(清)毕沅校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初版,第67页。另参阅(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八:西安府,张沛校点,西安:三秦出 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72页。
    446 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第6页,图四。
    447(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三:倭幸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3722页。有关记载也可见(晋)佚名:《三辅故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6页。
    448(汉)刘歆撰、(晋)葛洪集、王根林校点:《西京杂记》,卷第一:“萧何营未央宫”条,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78页。
    449(晋)佚名:《三辅故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6页。
    450 同上书,第23页。另参阅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池沼”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253-254页。(唐)佚名撰、(清)张澍辑、陈晓捷注:《三辅旧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22页。有关考古发掘报告及著作参阅胡谦盈:《汉昆明池及有关遗存踏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第23-41页。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186-203页。
    451(佚名):《汉武故事》,王根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169页。
    452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池沼”条,第261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第五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45页。
    453(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77 页。
    454 同上书,第177页。图片来源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0期,第53页图1;第54页图2。发掘报告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0期,第53-65页。
    455(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77页。
    456 同上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第1170页。(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436页。
    457参阅刘振东、谭青枝:《汉唐昆明池杂议》,中国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著:《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263-264页。
    458 (晋)佚名撰、(清)张澍辑、陈晓捷注:《三辅故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23页。另参阅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池沼”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253-254页。(唐)佚名撰、(清)张澍辑、陈晓捷注:《三辅旧事》,西安:三秦出版社,第22页。有关考古发掘报告及著作参阅胡谦盈:《汉昆明池及有关遗存踏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第23-41页。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186-203页。牵牛、织女像图片由郑岩提供,原图片另见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2:秦汉雕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11月第一版,第36页,图34;第37页,图35。
    459 Wu Hung (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173.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227页。
    480 (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19页。此外,石守谦通过对汉代以后画史研究的梳理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参阅石守谦:《“斡惟画骨不画肉”——兼论“感神通灵”观在中国画史上的没落》,收录氏著:《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52-84页。(原刊(台北)《艺术学研究年报》,1990年第4期,第165-190页;收录氏著:《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461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苑囿”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230页。
    482 (汉)刘歆:《西京杂记》,(晋)葛洪集,王根林校点,卷第一:“上林名果异木”条,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 一版,第83页。相似记载参阅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苑囿”条,第230页。
    463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池沼”条,第268页。此外,该书卷三“建章宫”条又记录:“奇华殿,在建章宫旁,四海夷狄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狮子、宫马、充塞其中。”见第179页。
    464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三:“甘泉宫”条,第208页。按,扶荔宫虽属于甘泉宫建筑群,并不在上林苑中。但武帝将来自远域的奇花异草,移至到自己可以随意控制的长安附近这一行为却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465图片来源:王仁波主编:《秦汉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182页,图Ⅷ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10月第一版,彩版九。该器物的线描图见该书上册,第64页,图44。发掘报告参阅咸阳地区文管会、茂陵博物馆:《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一号从葬坑的发掘》,《文物》,1982年第9期,第1-17页。
    466《汉书·武帝纪》记载:“太初元年二月,起建章宫。”“太始四年夏五月,还幸建章宫。大置酒,赦天下。”由此可知,建章宫的建设在武帝太初元年二月即已开始,至太始四年实际已经完工。参阅(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99页、第207页。有关研究可参阅刘庆柱:《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55页。
    467参阅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186-190页。图片来源见第186页图53。
    468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四:“池沼”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261页。
    469(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402页。
    470(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第五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45页。相似的记载在汉魏时期的笔记小说中也有记述,参阅(佚名):《汉武故事》,王根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174页。
    471刘庆柱:《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51页。
    472(唐)佚名:《三辅旧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59页。
    473考古发掘报告参阅黑光:《西安汉太液池出土一件巨型石鱼》,《文物》,1975年第6期,第91-92页。对这件作品归属地的研究,参阅刘庆柱:《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59页。郑岩:《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西安: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42页。(该文另收录《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3期,第125—126页;以及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第22-23页。)图片来源为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主任:文军摄影,郑岩提供照片。
    474(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第一:西都赋一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17页。
    475(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第五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45页。
    476刘庆柱:《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50页。另参阅(宋)宋敏求:《长安志》,(清)毕沅校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初版,第78页。
    477参阅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的宫城和市里布局形制述论》,收录《考古学研究》编委会:《考古学研究——纪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604页。
    478俞伟超:《汉长安城西北部勘察记》,《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第20-26页。图片来源见第22页图3。对相关瓦当材料的著录另参阅徐锡台、楼宇栋、魏效祖编撰:《周秦汉瓦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图320。
    479参阅刘庆柱:《战国秦汉瓦当研究》,《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第1—30页。刘庆柱:《汉长安城遗址及其出土瓦当研究》,收录氏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354页、第359-360页。
    480图片来源: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新编秦汉瓦当图录》,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第223页。
    481图片来源:姚生民:《新中国出土瓦当集绿·甘泉宫卷》,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298页,图298。有关材料的详述参阅该书前言,第1—20页。
    482刘庆柱:《汉长安城遗址及其出土瓦当研究》,收录氏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359-360页。
    483刘庆柱:《战国秦汉瓦当研究》,《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第20-21页。另可参阅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484图片来源:陈直:《关中秦汉陶绿》,上册,瓦当瓦片类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一版,第210-211页、第236-237页。图片材料见第210、236页。另可参阅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新编秦汉瓦当图录》,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第220-223页。
    485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十学位论文,导师:邢义田),2009年7月宣读,第76页。有关的材料整理参阅管维良:《中国铜镜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第131-133页。
    486(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39页。
    487对此,美国学者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曾初步注意到此事件可能与秦始皇希望借此在咸阳附近展现一个“缩微性”的国家观念具有一定联系。参阅Mark Edward Lewis(陆威仪),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p171.
    488对霍去病墓葬位置的最新质疑参阅贺西林:《“霍去病墓”的再思考》,《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32-44页。
    489马子云、谢阁兰、水野清一、安·帕卢丹(Ann Paludan)、陈诗红、贺西林、郭伟其、程征、林通雁、郑岩等学者都已经对这些问题做了分析。有关学术史回顾参阅郑岩:《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西安: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49页。(该文另收录氏著:《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3期,第130页;以及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第38-39页。)图片来源:Journal Asiatique, mai-juin 1915, p.473.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彩版29。
    490陈苏镇在研究西汉时期《公羊春秋》对政治策略的影响时,注意到从高祖—武帝相继采取的“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远夷之君,内而不外”的策略,恰好与《公羊春秋》中所强调的“三世异治”(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息息相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参阅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第195-314页。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第一版,第221-240页。
    491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新1版,第32页。
    492(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209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广利在征和三年的投降匈奴,此距上林苑最后一组宫殿建章宫的使用仅仅过去了三年。
    493(汉)班固:《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218页。
    494同上书,第228页。
    495同上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第4162页。有关长安以南王莽九庙遗迹考古发掘报告,参阅考古研究所汉城考古队:《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群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7期,第36—39页。黄展岳:《汉长安城的发掘:礼制性建筑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第396—397页。黄展岳:《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162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西汉礼制建筑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近年来的研究参阅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496(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第4163页。
    497(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第一:西都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23页。
    498对中国古代废墟遗迹的研究还可参阅(美)巫鸿:《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肖铁译,巫鸿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499(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67-1368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02页。对上述文献的介绍,另参阅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1930),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第11-12页。
    500参阅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11-25页。图片来源见该论文第2页,图一。
    501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11-14页。
    502同上书,第17-18页。
    503同上书,第18-25页。
    504图片来源: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16页图六;烟台市博物馆:《烟台市芝罘岛发现一批文物》,《文物》,1976年第8期,第93页,图一。
    505有关的考古发掘报告与研究参阅烟台市博物馆:《烟台市芝罘岛发现一批文物》,《文物》,1976年第8期,第93-94页。孙善德:《四件出土玉器》,《青岛日报》,1981年11月9日。王永波:《成山玉器与日主祭—兼论太阳神崇拜的有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1期,第62-68页。林仙庭:《齐地八神与东夷古国》,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博物馆编:《胶东考古研究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357-364页。(收录谢治秀主编:《齐鲁文博—山东省首届文物科学报告月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72-384页。)近期对这个专题进行的重要调查与研究,参阅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
    506王永波:《成山玉器与日主祭—兼论太阳神崇拜的有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1期,第62-68页。图片来源见王睿:《“八主”祭祀研究》,第24页,图十五、十六。
    507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43-46页、第76页。
    508张光直:《谈“琮”在中国古史的意义》(1986),收录氏著:《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5月第一版,第67-81页。另参阅刘敦愿:《天圆地方思想的起源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994年,第12卷第3期,第52-63页。图片来源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第42页,图137。
    509图片来源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彩版20,考古发掘报告参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4期,第1-9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对有关研究的回顾还可参阅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一版,第96-99页。
    510(日)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研究》(1990),杨美莉翻译,台北: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印行,1997年7月初版,第43页。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192-193页。
    5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三十五:春官,大宗伯,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一版,第1389-1390页。(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687页。
    512参阅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第125-145页。(据作者1981年在美国墨菲讲座的讲演稿,英文稿收入《汉代的玉器和丝绸》一书,美国堪萨斯大学1983年出版;该文另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夏鼐文集》中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50-72页。
    513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4年甘肃礼县鸾亭山遗址发掘主要收获》,《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4--14页。图片来源见该论文附录彩色图版。有关材料的论述参阅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65-70页。
    514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47-48页。
    515傅斯年与(日)内藤湖南氏均曾认为在早期中国时代,中国政治权力的争斗主要还是东、西之争,至三国以后遂慢慢演变为南北势力之争斗,这一点也值得特别注意。参阅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国立中央研究院:《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下册,1933年1月初版,第1093-1134页。(该文另刊《傅斯年全集》第三册,陈槃校定,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9月初版,第822——893页。)夏应元选编并监译:《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65-166页。而我在前文中也指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在帝国东部边界原燕、齐、楚等国家境内放置出巡立石其实也具有同样的震慑、威仪功能。
    516关于讨论西汉初期中央政权与帝国东、南部诸侯国政治紧张关系的问题,参阅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第一版,第7--132贝。
    517这一点,李零在有关的讨论中也初步涉及。参阅李零:《秦汉礼仪中的宗教》,收录氏著:《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第109页。
    518(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61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197贝。
    519 巫鸿对四岳、五岳观念的演变问题曾进行过考察。参阅(美)巫鸿:《五岳的冲突——历史与政治的纪念碑》,郑岩、王睿主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下册,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616-641页。
    520(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97-1398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34-1235页。对于这一祭祀场景过程的描述,还可参阅Lillian Lan-ying Tseng(曾蓝莹),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2011, p.70.
    521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47-48页。
    522李零:《“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收录氏著:《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第158-181页。有关的研究还可参阅钱宝琮:《太一考》, 《燕京学报》,1932年第12期,第2449-2478页。葛兆光:《众妙之门:北极、太一、太级与道》,《中国文化》,1991年第3期,第46-65页。罗世平:《关于汉画中的太一图像》, 《美术》,1998年第4期,第72-76页。
    52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九歌第二:东皇太一,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一版,第57-59页。另见(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卷第十九,宋玉:高堂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881页。相对而言,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中出土的简牍中,其中对有关“太一生水”的记录则更应该看做是对哲学化“太一”的思考。现将部分原文辑录如下:“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互相辅也,是以成神明…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参阅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太一生水”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第32页。值得注意的是,汪悦进在近期对马王堆一号墓葬内出土帛画主题意义的再探讨中,认为此帛画表现了男女通过合气而达到不死境界。而帛画下部的力士则为太一的外在化表现。参阅:Eugene Yuejin Wang (汪悦进),"Ascend to Heaven or Stay in the tomb?——Painting in Mawangdui Tomb 1 and the Virtual Ritual of Revival in Second Century B.C.E China,"Amy Olberding, Philip J.IvenHoe eds., Mortali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11,pp37-84.有关研究尚可参阅李学勤:《太一生水的数术解释》、庞朴:《一种有机的宇宙生成图式——介绍楚简<太一生水>》、许抗生:《初读<太一生水>》、李零:《读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法)贺碧来:《论<太一生水>》、(比利时)戴卡琳:《<太一生水>初探》、强昱:《<太一生水>与古代的太一观》、赵建伟:《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疏证》、陈鼓应:《<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以上论文均收录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8月第一版,第297-411页。近年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可参阅(日)谷中信一:《<太一生水>考释——论述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潘浩译,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2002-200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51—59页。
    524王毓彤:《荆门出土一件铜戈》,《文物》,1963年第1期,第64-65页。图片来源见李零:《“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收录氏著:《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第167页,图34。
    525李零:《湖北荆门“兵避太岁”戈》,《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第22—24页。
    526参阅周世荣:《马王堆汉墓的神祗图帛画》,《考古》,1990年第10期,第925—928页。图片来源:周世荣:《马王堆汉墓的神祗图帛画》,《考古》,1990年第10期,第926页,图一对有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参阅李零:《“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收录氏著:《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第158-181页。
    527(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82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13-1214页。
    528同上书,《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第1289页。
    529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八:本经训,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一版,第259页。
    530(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84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16页。值得注意的是,梁云对2004年甘肃礼县鸾亭山出土战国至西汉时代祭祀遗址、玉器的考察中,已经注意到这些材料可能与西汉时期帝王在雍地对五帝进行祭祀有关。参阅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察队:《2004年甘肃礼县鸾亭山遗址发掘主要收获》,《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4-14页。梁云:《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15-31页。
    53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86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18页。
    532梁云:《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第24-27页。图片来源见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第68页,图29。
    533(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88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19-1220页。
    534同上书,《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89页。《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21-1222页。
    535同上书,《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941395页。《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30-1231页。
    536同上书,《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95页。《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31-1232页。
    537关于武帝时期对太一、后土神灵的祭拜活动,还可参阅王柏中在专著中所做的表格统计。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94-98页。
    538(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96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33页。
    539 同上书,《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98页。《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35页。
    540(汉)应肋:《风俗通义》,卷二,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月第一版,第68页。
    54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98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35页。
    542苏兴:《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五:顺命第七十;卷第十三:同类相动第五十七;卷第六:符瑞第十六,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第一版,第410、358、157页。
    543(晋)张华:《博物志》,(宋)周之用注,王根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222页。
    544(清)赵翼:《廿二史劄记》,上册,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一版,第63页。
    545(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74页。
    546(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87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19页。该记载另见《汉 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第2814页。(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九,志第十九:符瑞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一版,第791页。
    547(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第182页、184页,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第1225-1226页。(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第1392页。
    548(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第二,第1065页;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第2814页。另参阅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汉诗卷四:郊庙歌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第153页。以及(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九,志第十九:符瑞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一版,第861页。
    549同上书,(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九,志第十九:符瑞下,第870页。
    550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第143页。
    55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383页。(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14页。
    552(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上:吾丘寿王传,第2798页。巫鸿、包华石、曾蓝莹都曾经对汉代祥瑞艺术所呈现的天命观、道德训诫问题进行过较为细致的讨论。参阅Wu Hung(巫鸿),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p.91-96. Martin J. Powers (包华石),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New H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pp.224-278. Lillian Lan-ying Tseng(曾蓝莹), 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2011, pp.89-147.
    553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28页。
    554有关研究参阅杨永俊:《禅让政治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陈苏镇:《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收录氏著:《两汉魏晋南北朝史探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第284-316页。(原刊《文史》,2006年第3辑。)有关的重要研究还可参阅:Lillian Lan-ying Tseng(曾蓝莹),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2011, pp101-116.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第120-174页。
    555(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93页。另可参阅(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400页。
    556(汉)卫宏:《汉旧仪补遗》,(清)孙星衍校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一版,第98页。有关记载还可参阅(晋)佚名:《三辅故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西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20页。(唐)佚名:《三辅旧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8-20页。
    557刘庆柱:《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62页。(宋)宋敏求:《长安志》,(清)毕沅校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初版,第91页。
    558图片来源:王仁波主编:《秦汉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113页,图V-4。有关介绍参阅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190-193页。
    559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参阅余天炽、覃圣敏、蓝日勇、梁旭达、覃彩銮:《古南越国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560有关考古发掘报告参阅《考古》杂志部:《广州发现西汉南越王墓》,《考古》,1983年第12期,第1144页,及第1140页。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4年第3期,第222-230页。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麦英豪、黄淼章、谭庆芝:《广州南越王墓》,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第一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工宫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广州南越国公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第4-24页。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南越王第一代国王武帝赵佗的王陵还未找到,另外1983年在广州市区凤凰岗还发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木椁墓,出土少量的陶器与玉器材料。但墓葬由于盗掘破坏严重,遗存材料极少。虽然有学者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存,提出此墓可能是第三代国王赵婴齐墓,但目前看来缺少足够的材料作为支撑。有关发掘报告参阅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西村凤凰岗西汉墓发掘简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广州文物考古集》,1998年6月第一版,第197-206页。
    561图片来源: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第10页,图五。
    56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第350-351页。
    56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第18页。
    564同上书,第37页。图片来源见该书下册,图版十
    565有关考古发掘报告参阅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第1-24页。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相关研究参阅Wu Hung,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pp38-40.
    56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第94-101页。图片见第95页,图63。此外,在我对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时,也注意到该博物馆的图录介绍中也曾指出:该墓前室西耳室是通过车马结构部件框定一个真实的“车马”位置。
    567有关秦汉时期墓葬艺术对车马器物与图像所显示的该观念的研究,参阅巫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汉代丧葬艺术中的“枢车”与“魂车”》(1998年)、《说“俑”——一种视觉文化传统的开端》(2002年),郑岩、王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260-273页,第587-615页。
    568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第144-218页。图片来源见该书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彩版三
    569同上书,上册,第147-148页。图片为本人于2012年7月21日拍摄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570同上书,上册,第219-253页。
    571同上书,上册,第251-272页。
    572同上书,上册,第273-299页。此外,对该墓葬考古形制、出土器物的一般性概述与初步分析,还可参阅李公明:《广东美术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第 128-165页。
    573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130页。
    574参阅余天炽、覃圣敏、蓝日勇、梁旭达、覃彩銮:《古南越国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第57-80页、157-189页。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575图片来源: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第23页,图一五。下册,图版五1、2。
    576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308-310页。
    577同上书,上册,第301页。图片来源该书上册第4页,图二;第20页,图一0、上册彩版五。
    578同上书,上册,第308页、第14页。
    579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三:“长乐宫”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第150页。
    580(晋)潘岳:《关中记》,刘庆柱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37页。
    581(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967页。(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3847页。
    582同上书, 《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第2967页。《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第3847页。
    583同上书,《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第2970贞。《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第3853页。
    584 同上书,《史记》,卷几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第2698页。(汉)班固:《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第2112页。对这段史料的研究,还可参阅李扬帆:《涌动的天下: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1500-1911),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51页。
    585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第388-394页。
    586(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971页。(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3853-3854页。
    587刘瑞:《南越国非汉之诸侯国论》,收录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9-22页。他在论文中,也对学术界对汉朝与南越国关系的研讨进行了细致的学术史回顾与评论。
    588王子今:《“汉朝”的发生:国家观念的历史考察》,收录氏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第398页。
    589图片来源: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彩版二。上册,第201页,图131。
    590图片来源:同上书,下册,图版十四;上册,第41页,图二七;43页,图二九(A)。
    591(清)孙星衍:《汉官六种》,周天游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一版,第30-31页、第62页、第187页。另参阅(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第828页。
    592(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971页。(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3853-3854页。
    593同上书,《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第2971页。《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第3854页。
    594同上书,《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四,第2982页。《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第3862页。
    595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收录氏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130-131页。
    596(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980页。(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3860页。
    597(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777-2785页;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第3860-3861页。(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三,第2981页。
    598王建文:《帝国秩序与族群想象——帝制中国初期的华夏意识》,《新史学》十六卷四期,2005年12月,第212页。另见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171页。
    599(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三;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2967-2998页。(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 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3837-3869页。
    6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末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郑洪春、姚生民:《汉甘泉宫遗址调查》,《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第79-80页。淳化县文化馆、姚生民:《汉甘泉宫遗址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第51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仓考古队:《汉华仓遗址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第62-70页。
    601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第4-24页。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16一18页。图片来源见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第4页图二、彩版七、二十一。有关研究参阅李灶新:《南越国宫署遗址2000年发掘出土瓦当研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博物馆:《华南考古1》,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第122-137页。
    603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中文版),外纪:卷之二,东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学文献刊行委员会发行,1984年3月初版,第107-121页。
    604刘敏:《“开棺”定论——从“文帝行玺”看汉越关系》,收录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23-30页。
    60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223-226页。另参阅周世荣:《湖南出土汉代铜镜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图片来源:涂师平:《和平祈盼、千年可鉴——西汉鎏金“中国大宁”铜镜鉴赏》,《宁波通讯》2010年第9期,第42页附图。
    607图片来源见郭玉海:《故宫藏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32页,图32。
    609魏坚主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第200-201页、第250-251页、第347页。陈永志:《内蒙古出土瓦当概论》、张海斌:《包头出土的“单于天降”和“单于和亲”瓦当》,收录陈永志主编:《内蒙古出土瓦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3-31页、第32-42页。图片来源见陈永志主编:《内蒙古出土瓦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82页,图版30;第83页,图版31;第84页,图版32。
    610王子今:《“汉朝”的发生:国家观念的历史考察》、《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收录氏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第391-405页、第406-420页。
    612(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1249页、1254-1255页。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参阅(美)巫鸿:《五岳的冲突——历史与政治的纪念碑》(1993年),郑岩、王睿主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616-641页。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甘怀真:《秦汉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为中心》,台北:《新史学》,第16卷第4期,2005年,第17-19页。(收录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第93-148页。)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篇:西汉郊祀礼的成立,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3年1月出版,第33-78页。
    613参阅Wu Hung(巫鸿),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176-187.中译本见(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李清泉、郑岩等译,2009年4月第一版,第231-245页。
    614(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第106-107页。
    615参阅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1956),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5月第一版,第54-55页。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195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新一版,第46页。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1982),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一版,第46-47页。
    616(唐)李延寿:《北史》,卷五十六:魏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一版,第2034页。
    617(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十二:邺下“玄洲苑”、“仙都苑”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一版,第186-188页。
    618(唐)杜宝:《大业杂记》,辛德勇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4页。
    619(宋)佚名:《炀帝海山记》,明·景明刻本·历代小史卷六,上海涵芬楼景印版本。
    620有关考古发掘报告,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考古新收获》,《考古》,2003年第11期,第3-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11期,第7-2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西安大明宫太液池南岸遗址发型大型廊院建筑遗存》,《考古》,2004年第9期,第3--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西安市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考古》,2005年第7期,第29-3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西安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的新发现》,《考古》,2005年第12期,第3-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写:《唐大明宫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2007年10月第一版。图片见第19页,图三
    621对这处皇家园林的部分基本整理、研究参阅程演生:《圆明园考》,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12月初版。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圆明园学刊》1980年第一期,第118-167页。(日)冈大路:《中国宫苑园林史考》(1988),瀛生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第156-168页。中国圆明园学会主编:《圆明园》(1-5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清)唐岱、沈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郭黛姮:《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圆明园管理处编:《圆明园百景图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学苑地图编辑组:《圆明园原貌图》,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二版。焦雄绘制、撰文、粟显德整理:《圆明园史迹图考》,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张超:《家国天下:圆明园的景观、政治与文化》,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3月第一版。图片来源:郭黛姮:《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23页,图2-3-3;(清)唐岱、沈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36页、70页。
    622对该图年代与作者的考证,参阅金维诺:《“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读图札记》,《文物》,1960年第7期,第14-17页。(收录氏著:《中国美术史论集》,上册,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114-118页。)
    623有关的调查简报参阅贺梓城、王仁波:《乾陵》,《文物》,1982年第3期,第86-89页。刘庆柱、李毓芳:《陕西唐陵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五辑,1987年,第216-263页。有关研究参阅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第265-276页。陈少丰:《中国雕塑史》,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340-346页。陈安利:《唐十八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41-61页。沈睿文:《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第227-246页。
    625参阅王子今:《“汉朝”的发生:国家观念的历史考察》、《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收录氏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第391-405页、第406-420页。
    626葛兆光:《绪说: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收录氏著:《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2月第一版,第28页。
    628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篇:西汉郊祀礼的成立,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3年1月出版,第76页。(另参阅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57页。)
    629(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Art,Myth,and Ritual: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1983),郭净翻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张光直:《青铜挥麈》,刘士林编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对他这一思想的评述,也可参阅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37-38页。
    630吕思勉:《秦汉史》(19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第729页。
    631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邢义田),2009年7月宣读,第76页。有关的材料整理参阅管维良:《中国铜镜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第131-133页。
    682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288页。
    633王玉冬:《现代学术与中国艺术史——评李清泉<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美术研究》,2010年第1期,第72页。
    364(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宗正”条,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730页。
    635 (唐)杜佑:《通典》,卷第二十五:职官七:“宗正卿”条,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第一版,第703页。(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职官略第四:“宗正卿”条,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第1087页。附录中对有关秦汉官僚制度的研究,参阅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1月第二版。
    636(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第731页。(唐)杜佑:《通典》,卷第二十七:职官九:“少府监”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第一版,第758页。(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职官略第四:“少府监”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第1112页。
    637(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2页。
    638(汉)应劭:《汉官仪》,(清)孙星衍校集,收录(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一版,第136页。
    639(汉)卫宏:《汉旧仪》,(清)孙星衍校集,收录(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第91页。
    640(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1页。(唐)杜佑:《通典》,卷第二十七:职官九:“少府监”条,第758页。(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职官略第四:“少府监”条,第1112页。
    641同上书,(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2页。
    642 同上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1页。另见(唐)杜佑:《通典》,卷第二十七:职官九:“少府监”条,第758页。(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职官略第四:“少府监”条,第1112页。
    643 (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1页。
    644 (汉)应劭:《汉官仪》,(清)孙星衍校集,收录(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一版,第136页。
    645 (汉)卫宏:《汉旧仪》、(清)孙星衍校集,收录(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第91页。
    646 (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0页。
    647 同上书,第731页。另见(唐)杜佑:《通典》,卷第二十七:职官九:“少府监”条,第758页。(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职官略第四:“少府监”条,第1112页。
    648 (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1页。(唐)杜佑:《通典》,卷第二十七:职官九:“少府监”条,第758页。(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职官略第四:“少府监”条,第1112页。
    649(汉)班固:《汉书》,卷三,高后纪第三,第100页。
    650同上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少府”条,第731页。(唐)杜佑:《通典》,卷第二十七:职官九:“少府监”条,第758页。(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职官略第四:“少府监”条,第1112页。
    651焦南峰:《汉阳陵从葬坑初探》,《文物》,2006年第7期,第54页。焦南峰:《试论西汉帝陵的建设理念》,《考古》,2007年第11期,第79页。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录:《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月第一版。
    (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张沛校点,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汉)蔡邕:《独断》,(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
    书馆,1986年。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一版。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宋)程大昌:《雍录》,黄永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一版。
    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中文版),东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学文献刊行委员会发行,1984年3月初版。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一版。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第一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9月第一版。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一版。
    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新一版。
    (晋)葛洪:《西京杂记》,周天游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一版。
    (汉)公羊寿:《春秋公羊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浦卫忠整理、杨向奎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汉)韩婴:《韩诗外传》,许维通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第一版。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修订、李学勤审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第一版。
    (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一版。
    (汉)贾谊:《新书》,阎振益、钟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一版。
    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二辑·第九册》(陕西部分),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汉)刘珍:《东观汉记》,吴树平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1月第一版。
    (汉)陆贾:《新语》,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8月第一版。
    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永乐大典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7月第一版。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一版。
    (唐)李泰等:《括地志》,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月第一版。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一版。
    (元)李好文:《长安志图》,(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初版。
    (清)刘于义监修:《陕西通志》,(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1-55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一版。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
    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5月第一版。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第一版。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陈文和、张连生、曹明生校点,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清)阮元:《十三经注梳》,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一版。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
    (汉)宋衷注:《世本》,(清)秦嘉谟辑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12月第一版。
    (宋)宋敏求:《长安志》,(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初版。
    (宋)宋敏求:《长安志》,(清)毕沅校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0年1月第一版(据民国二十年铅印版本)。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一版。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一版。
    (清)孙星衍:《汉官六种》,周天游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一版。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一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苏兴:《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第一版。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著:(影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共三十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著:(影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共二十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初版。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著:(影印本)《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共四十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初版。
    (汉)王褒等撰:《关中佚志》,陈晓捷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汉)王符:《潜夫论》,(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9月第一版。
    (汉)王充:《论衡》,黄晖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一版。
    (宋)王应麟:《汉制考·汉艺文志考证》,张三夕、杨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清)汪文台辑、周天游补辑:《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
    (清)王昶:《金石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一版。
    王云五编撰:《丛书集成初编·汉礼器制度、汉官旧仪、汉旧仪、伏侯古今注、独断、汉仪》,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初版。
    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9月第一版。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一版。
    (汉)荀悦、(晋)袁宏著:《两汉纪》,张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
    (南朝·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第一版。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月第一版。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5月第一版。
    (汉)应邵:《风俗通议》,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月第一版。
    (晋)佚名:《三辅故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晋)佚名:《三辅旧事》,(清)张澍辑、陈晓捷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佚名):《三秦记》,刘庆柱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佚名):《关中记》,刘庆柱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第一版。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陈公柔、张明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1月第一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一版。
    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一版。
    袁珂校注:《山海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一版。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彭林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
    一版。
    (汉)赵岐等撰:《三辅决錄》,(清)张澍辑、陈晓捷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宋)赵明诚:《金石錄》、金文明校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月第一版。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
    (清)钟文(?):《春秋毅梁经传补注》,骈宇骞、郝淑慧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7月第一版。
    (清)赵翼:《廿二史劄记》,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一版。
    程学华:《始皇陵东侧又发现马厩坑》,《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编:《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汉阳陵博物苑编:《汉阳陵博物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汉阳陵博物馆编:《汉阳陵博物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李岗、杨武站、曹龙、赵西晨、刘君幸:《汉阳陵帝陵东侧11~21号外藏坑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
    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李岗:《汉景帝阳陵发现陪葬墓园》,《中国文物报》,1999年11月4日。《汉阳陵园内发现大批陪葬坑出土大量珍贵文物》,1999年11月28日。
    马永赢、王保平:《走进汉阳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秦始皇秦俑坑考古发掘队:《临潼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75年第11
    期。秦中行:《汉阳陵附近钳徒墓的发现》,《文物》,1972年第7期。
    秦始皇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5期。
    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清理简报》,《文物》,1979年第12期。
    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马厩坑钻探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秦俑坑考古队:《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厂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园陪葬坑钻探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秦俑考古队:《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秦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9901试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期。
    秦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园K0006陪葬坑第一次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3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9-2010)》,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陕西临潼鱼池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会:《秦始皇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第8期。
    陕西省秦陵考古队、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年8月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2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2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 《文物》,2005年第6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9年度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度秦始皇帝陵园礼制建筑遗址考古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茂陵博物馆:《汉武帝茂陵考古调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咸阳市博物馆:《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出土大批西汉彩绘陶俑》,《文物》,1966年第3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92年第4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二号简报》,《文物》,1994年第6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1996--1998年)》,《文博》,1999年第6期,第3-11页。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陕西茂陵博物馆、咸阳地区文管会:《陕西咸阳茂陵西汉空心砖墓》,《文物资料丛刊》第六辑,1982年。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兴平县茂陵勘查》,《考古》,1964年第2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度秦始皇帝陵园礼制建筑遗址考古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
    石兴邦、马建熙、孙德润:《长陵建制及其有关问题——汉刘邦长陵勘察记存》,《考 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
    孙德润:《汉长陵陪葬墓又发现陶马》,《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
    孙德润:《汉长陵陪葬墓又发现陶马》,《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
    王志杰、朱捷元:《汉茂陵及其陪葬冢附近新发现的重要文物》,《文物》,1976年第7期。
    王望生:《秦始皇陵青石铠甲坑考古试掘》,《文博》,1999年第6期。
    王丕忠、张子波、孙德润等:《汉景帝阳陵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
    咸阳市博物馆:《汉安陵的勘察及其陪葬墓中的彩绘陶俑》,《考古》,1981年第5期。
    咸阳地区文管会、茂陵博物馆:《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一号从葬坑的发掘》,《文物》,1982年第9期。
    咸阳市文物研究所编著:《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杨家湾汉墓发掘小组:《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10期。
    赵康民:《秦始皇陵北二、三、四号建筑遗迹》,《文物》,1979年第12期。
    张占民:《秦陵铠甲坑发现记》,《文博》,1999年第5期。
    陈国英:《秦都咸阳考古工作三十年》,《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
    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文物》,1976年第11期。
    秦都咸阳考古工作队:《秦咸阳宫第二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4期。
    秦建明、张在明、杨政:《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文物》,1995年第3期。
    刘庆柱:《汉长安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3月第一版。
    刘庆柱:《西安市汉未央宫3号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刘庆柱:《西安市长安城东市和西市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年)》,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渭水队:《秦都咸阳故城遗址的调查和试掘》,《考古》,1962年第6期。
    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勘察小组:《秦都咸阳故城遗址发现的窑址和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的初步收获》,《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的收获续记——宣平门的发掘》,《考古通讯》,1958年第4期。
    咸阳市文管会、咸阳市博物馆、咸阳地区文管区:《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室:《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九六一年田野工作的主要收获》,《考古》,1962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北宫的勘探及其南面砖瓦窑的发掘》,《考古》,1996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长乐宫发现凌室遗址》,《考古》,2005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长安城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考古》,2006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长安城城墙西南角楼遗址的钻探与试掘》,《考古》,2006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武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1月 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编:《汉长安城遗址研究》(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中日联合考古队:《汉长安城桂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中日联合考古队:《汉长安城桂宫二号建筑遗址B区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中日联合考古队:《汉长安城桂宫三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中日联合考古队:《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汉长安城桂宫1996-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考古》,2011年第6期。
    胡谦盈:《汉昆明池及有关遗存踏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一号、二号建筑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队:《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的勘探和发掘》,《考古学报》,2007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上林苑遗址六号建筑的勘探和试掘》,《考古》,2007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三号建筑及五号建筑排水管道遗迹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3期。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4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陈永志主编:《内蒙古出土瓦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杜金鹏、张良仁:《偃师商城发现商早期帝王池苑》,《中国文物报》,1999年6月9日第一版。
    淳化县文化馆、姚生民:《汉甘泉宫遗址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文物》,1995年第12期。
    河北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邯郸市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0年第2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4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河北省文管处、邯郸市地区保管所、邯郸市文保所:《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第6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
    河南省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湖北省博物馆编著:《随县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1月第一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错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贺西林、郑岩主编:《中国墓室壁画全集1·汉魏晋南北朝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贺梓城、王仁波:《乾陵》,《文物》,1982年第3期。
    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文物》,1973年第7期。
    王毓彤:《荆门出土一件铜戈》,《文物》,1963年第1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介钧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4年第3期。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广州南越国公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简》,收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3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 《文物》,1989年第2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8月第一版。
    甘肃省文物局:《秦直道考察》,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戴春阳主编:《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郭玉海:《故宫藏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三辑:礼学研究专号,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7月第一版。
    国家文物局秦直道研究课题组、旬邑县博物馆:《旬邑县秦直道遗址考察报告》,《文博》,2006年第3期。
    考古研究所汉城考古队:《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群发掘简报》,《考古》,1960 年第7期。
    《考古》杂志部:《广州发现西汉南越王墓》,《考古》,1983年第12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姜女石”秦汉建筑群址石碑地遗址的勘探与试掘》,《考古》,1997年第10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姜女石”秦汉宫城遗址1993-1995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0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刘庆柱、李毓芳:《陕西唐陵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五辑,1987年。
    李林、康兰英、赵力光:《陕北汉代画像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5月。
    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
    南京博物院、曾昭燏编著:《南唐二陵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7月第一版。
    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
    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濮阳市博物馆、濮阳市文物工作队:《濮阳西水坡遗址试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
    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濮阳市博物馆、濮阳市文物工作队:《濮阳西水坡遗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濮阳市博物馆、濮阳市文物工作队:《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群力:《临淄齐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文物》,1984年第2期。
    山东省文管会:《山东临淄齐故城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6期。
    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第5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陕西神木大保当汉彩绘画像石》,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仓考古队:《汉华仓遗址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孙善德:《四件出土玉器》, 《青岛日报》1981年11月9日。
    魏坚主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王思礼、赖非、丁冲、万良:《山东微山县汉代画像石调查报告》,《考古》,1989年第8期。
    咸阳市文管会、咸阳市博物馆:《咸阳市空心砖墓清理简报》, 《考古》,1982年第3期。
    咸阳地区文管会、茂陵博物馆:《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一号从葬坑的发掘》,《文物》,1982年第9期。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大庙晋汉画像石墓》,《文物》,2003年第4期。
    徐光冀主编:《中国出土壁画全集》(全十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徐锡台、楼宇栋、魏效祖编撰:《周秦汉瓦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姚生民:《新中国出土瓦当集绿·甘泉宫卷》,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俞伟超:《汉长安城西北部勘察记》,《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
    烟台市博物馆:《烟台市芝罘岛发现一批文物》,《文物》,1976年第8期。
    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察队:《2004年甘肃礼县鸾亭山遗址发掘主要收获》,《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
    邹城市文物管理处:《山东邹城高李村汉画像石墓》,《文物》,1994年第6期。
    邹城市文物管理局:《山东邹城市卧虎山汉画像石墓》,《考古》,1999年第6期。
    周到:《河南新野新出土的汉代画像砖》,《考古》,1965年第1期。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原始社会至南北朝分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商周秦汉书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全8册),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3册),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中国陵墓雕塑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陵墓雕塑全集2·西汉》,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西汉礼制建筑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1月第一版。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第5卷:西周(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址》,《考古》,2006年第6期。
    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开封市文物工作队、杞县文物管理所:《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8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郑洪春、姚生民:《汉甘泉宫遗址调查》,《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1月第二版。
    (美)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美)艾兰(Sarah Allan):《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杨民等译,2011年7月第一版。
    (美)艾兰(Sarah Allan):《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汪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11月第一版。
    (美)艾兰(Sarah Allan):《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张海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第一版。
    (美)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1985),程钢译,刘东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白钢:《中国皇帝》,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曹建墩:《先秦礼制探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曹婉如、郑锡煌、黄盛璋、钮仲勋、任金城、鞠德源编著:《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主编:《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鲁惟一(Michael Loewe):《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杨品泉、张书生、陈高华、谢亮生、一山、索介然、胡志宏译,张书生、杨品泉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5月新一版。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1955),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一版。
    陈正祥:《中国地图学史》,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9年3月初版。
    陈直:《史记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一版。
    陈直:《汉书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0月第一版。
    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一版。
    陈直:《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陈直:《关中秦汉陶錄》(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一版。
    陈少丰:《中国雕塑史》,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8月第一版。
    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陈戍国:《秦汉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陈苏镇:《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第一版。
    陈苏镇:《两汉魏晋南北朝探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一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一版。
    陈致:《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上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陈平原、王德威、陈学超主编:《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美)杜卜(Robert L. Thorp)、文以诚(Richard Ellis Vinograd):《中国艺术
    与文化》,张欣译,北京、广州、上海、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一版。
    (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
    方辉:《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冯时:《星汉流年——中国考古天文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全七册),陈槃校定,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9月初版。
    《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著:《法国汉学》(第七辑:宗教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2月第一版。
    《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著:《法国汉学》(第十四辑:古罗马和秦汉中国——风马牛不相及乎),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8月第一版。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1984),收录氏著:《冯友兰全集》,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版。
    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3年1月初版。(另可参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2008年5月第一版。)
    甘怀真主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2月初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葛兆光:《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月第一版。
    (法)葛兰言(Marcel Granet):《中国文明》(1929),杨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日)冈大路:《中国宫苑园林史考》(1988),瀛生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简研究——秦代国家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月第一版。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一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博物馆:《华南考古1》,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韩养民、韩小晶:《风水与西汉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贺西林:《寄意神工——古代雕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一版。
    贺云翱、郭怡:《古代陵寝》,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河南大学出版社编著:《河南大学学人文丛·孙作云文集(分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7月第一版。
    黄展岳:《先秦两汉考古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黄佩贤:《汉代墓室壁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黄清连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制度与国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1930),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蒋祖缘、方志钦主编:《简明广东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1989年初版)。
    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劳斡:《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一版。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美)列文森(Jesoph Levesen):《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李如森:《汉代丧葬制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李令福:《秦都咸阳》,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2月第一版。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5月第一版。
    李济:《安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7月第一版。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4月第一版。
    李零:《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李零:《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1月第一版。
    李零:《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月第一版。
    李域铮:《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李子迟:《盛世中国·秦汉卷》,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收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一版。
    李扬帆:《涌动的天下——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1500-1911)》,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李均明、刘国忠、刘光胜、邬文玲:《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李公明:《广东美术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李松:《土木金石——传统人文环境中的中国雕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日)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研究》(1990),杨美莉翻译,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印行,1997年7月初版。
    林富士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1月第一版。
    刘俊文主编,高明士、邱添生、夏日新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专论),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一版。
    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黄金山、孔繁敏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1月第一版。
    刘俊文主编,许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一版。
    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8月第一版。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第一版。
    刘屹:《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刘瑞、刘涛:《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梁二平:《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英)罗森(Jessica Rawson):《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孙心菲等译,范毓周、孙华、韦正梅建军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英)罗森(Jessica Rawson):《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邓菲、黄洋、吴晓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第一版。
    (德)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党晟校,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一版。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3第一版。
    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雷戈:《道术为天子合——后战国思想史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上、下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
    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学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8月第一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古地图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3月第一版。
    麦英豪、黄淼章、谭庆芝:《广州南越王墓》,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第一版。
    蒙文通:《古学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1月第一版。
    蒙文通:《古地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3月第一版。
    孟祥才:《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卷:秦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一版。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马彪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蒲慕州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活与文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6月初版。
    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一版。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199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948),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第一版。(另参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初版版本)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修订第3版。
    钱穆:《晚学盲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一版。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曲英杰:《古代城市》,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俑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第一版。
    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队:《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刊》(总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吴永琪主编:《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吴永琪主编:《秦文化论丛》,第十四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容庚:《秦汉金文绿》(1931),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月第一版。
    (法)色伽兰(又译:谢阁兰):《中国西部考古记》,冯承钧译,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2月初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孙机:《汉代物质资料文化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
    孙机:《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论文集),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2月第一版。
    上海博物馆编:《周秦汉唐文明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沈宁编:《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朵云·第67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茂陵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一版。
    宿白:《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英)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艺术中国》,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一版。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一版。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新一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
    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一版。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第一版。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月第一版。
    文物出版社编:《新中国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澳)文青云(Aat Vervoorn):《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徐克谦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王蘧常:《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王亚男:《中国官僚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王社教:《汉长安城》,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王健文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6月初版。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
    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王子今:《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王子今:《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王家范:《史家与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王汎森:《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月第一版。
    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据作者撰写《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王爱和:《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 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美)金蕾、徐峰译,徐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
    田静:《秦俑艺术论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王仁波:《秦汉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王建中:《汉代画像石通论》,北京:紫金城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一版。
    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王逊:《中国美术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
    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王子云:《汉代陵墓图考》,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王静芬:《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Chinese Steles:pre-Buddhist and Buddhist use of a symbolic form)毛秋瑾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4月第一版。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
    武伯纶:《古城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郑岩、王睿等编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
    (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一版。
    (美)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文丹译,黄小峰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美)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
    (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梅枚、肖铁、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2月第一版。
    (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1月第一版。
    (美)巫鸿:《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肖铁译,巫鸿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巫鸿、郑岩主编:《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吴小平:《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7月第一版。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咸阳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编:《咸阳市文物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夏鼐:《考古学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夏应元选编并监译:《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上、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徐中舒:《先秦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徐中舒:《先秦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7月第一版。
    徐卫民:《秦公帝王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上、下册,2008年1月第一版。
    许倬云:《求古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另可参阅: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版本,1982年初版。)
    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王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异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美)夏含夷:《远方的时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美)夏含夷:《重写中国古代文献》,周博群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
    (日)西屿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1959年),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5月第一版。 (另参阅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一版)
    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6月初版。
    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
    邢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
    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
    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9月第一版。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一版。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杨联陞:《国史探微》,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阎文儒:《中国考古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杨泓:《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一版。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与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杨泓:《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
    杨爱国:《不为观赏的画作——汉画像石和画像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杨秉礼、史宇阔、刘晓华:《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杨生民:《汉武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杨永俊:《禅让政治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美)杨晓能:《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唐际根、孙亚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一版。
    颜娟英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美术与考古》,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颜娟英主编:《中国史新论:美术考古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初版。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袁仲一:《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
    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侯旭东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邬文玲等翻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郑学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12月第一版。
    余天炽、覃圣敏、蓝日勇、梁旭达、覃彩銮:《古南越国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
    (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姜道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1月第一版。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3月第一版。
    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美)拉铁摩尔(Owen Latti more):《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翻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杨儒宾:《儒家的身体观》,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初版。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扬之水:《诗经别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一版。
    扬之水:《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第一版。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一版。
    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阎崇东:《两汉帝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张萌麟:《中国史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张荣芳:《秦汉史论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
    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张分田:《秦始皇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张广达:《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9月第一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5月第一版。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静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张光直:《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曹兵武译,沈阳:辽宁 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张占民:《秦陵之迷新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张占民、张涛:《秦陵三大发现之迷》,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张占民:《坟墓下的王国——始皇陵探秘》,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张文立:《秦俑学》,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赵超:《古代石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赵汀阳:《天下主义——帝国与世界制度》,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1月第一版。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郑岩:《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郑岩:《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夏鼐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编:《汉长安城遗址研究》(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汉长安城与汉文化:纪念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州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汉代城市和聚落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五千年》(八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文物出版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
    中国汉画学会、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中国汉画学会、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二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中国汉画学会、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三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日)佐竹靖彦:《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9月第一版。
    (日)足立喜六:《长安史迹研究》,王双怀、淡懿诚、贾云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步履:《汉代的长安》,《人文杂志》,1979年第1期。
    鲍桐:《鄂尔多斯秦直道遗迹的考察与研究》,《包头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壹本第贰分,1930年。
    陈梦家:《汉简年历表叙》, 《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陈大为、王成生:《碣石考证》,收录中国考古学会编辑:《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陈昌文:《汉代城市规划及城市内部结构》,《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陈喜波:《法天象地原则与古城规划》,《文博》,2000年第4期。
    陈喜波、韩国辉:《汉长安城“斗城”规划探析》,《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1期。
    程学华:《秦陵、秦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陈直:《望都汉墓壁画题字通释》,《考古》,1962年第3期。
    陈振濂:《“美术”语源考——“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美术研究》,2003年第4期;《美术研究》,2004年第1期。
    程学华:《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
    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二分,1995年6月。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K0006陪葬性质刍议》,《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
    段清波、张颖岚:《秦始皇帝陵的外藏椁系统》,《考古》,2003年第11期。
    董鸿文:《阳陵罗经石的实侧和研究》,《测绘通报》,1995年第6期。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国立中央研究院:《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下册,1933年1月初版。
    葛兆光:《众妙之门:北极、太一、太级与道》, 《中国文化》,1991年第3期。
    (美)顾立雅:《释天》,《燕京学报》,第18期(1935年)。
    郭沫若:《畿服》,收入氏著:《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第一版。
    甘怀真:《秦汉的“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作为中心》, (台北)《新史学》,第16卷第4期,2005年。
    甘怀真:《“天下”概念成立的再探索》,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10年第9辑。
    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收录氏著:《甲骨学商史丛初集》,第2册,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
    韩国河、陈力:《试论秦汉都城规划模式的基本形成》,收录西北大学秦汉史研究室主编:《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
    韩国河:《汉长安城规划思想辨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韩伟:《罗经石乎?太社乎?——西汉阳陵“罗经石”性质探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
    韩建华:《中国古代城阙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
    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
    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
    贺忠辉:《汉长安城》,《文博》,1986年第4期。
    贺西林:《十四年来秦俑艺术研究述评》,《美术》,1988年第6期。
    贺西林:《从长沙楚墓帛画到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与帛画》,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
    编:《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文物》,1995年第12期。
    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与“碣石宫”》,《考古》,1997年第10期。
    黄展岳:《中国西安、洛阳汉唐陵墓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81年第6期。
    黄展岳:《秦汉陵寝》,《文物》,1998年第4期。
    黄琼仪:《汉画中的秦始皇形象》,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邢义田、阎鸿中,2006年6月23日通过答辩。
    黄大德:《“美术”研究》,《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
    (美)吉德炜:《考古学与思想状态——中国的创建》,《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陈星灿译,曹兵武校,第97-108页。(该译文后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名称改为:《考古学与思想:中国的诞生》,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第357-378页。)
    金其桢:《秦始皇刻石探疑》,《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焦南峰:《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文物》,2005年第12期。
    焦南峰:《汉阳陵从葬坑初探》,《文物》,2006年第7期。
    焦南峰:《西汉帝陵田野考古工作的新进展》,《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3期。
    蒋文孝:《秦陵外城北门门址发现的考古学认识》,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11年6月(总第49期)。
    匡瑜、张国硕:《鹿台岗遗址自然崇拜遗迹的初步研究》,《华夏考古》,1994年第3期。
    李学勤:《商代的四风与四时》,《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
    骊山学会:《秦东陵探察初议》,《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粱云:《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5期。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学人》,第10辑,1996年。
    刘敦愿:《天圆地方思想的起源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994年,第12卷第3期。
    刘敦桢:《两汉陵寝》,《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1932年12月出版。
    刘敦桢:《大壮室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3期,1932年9月初版。
    刘卫鹏、岳起:《咸阳塬上“秦陵”的发现和确认》,《文物》,2008年第4期。
    刘庆柱:《秦都咸阳几个问题的初探》,《文物》,1976年第11期。
    刘庆柱:《<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几点质疑》,《人文杂志》,1981年第2期。
    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辩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年第10期。
    刘庆柱:《论咸阳城布局形制及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第5期。
    刘庆柱:《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考古》,1992年第7期。
    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的宫城和市里布局形制述论》,收录《考古学研究》编委会:《考古学研究——纪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刘庆柱:《汉长安城未央宫布局形制初论》,《考古》,1995年第12期。
    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考古》,1996年第10期。
    刘庆柱:《汉长安城桂宫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编:《汉长安城遗址研究》(下册),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原刊:《历史》,1999年第7期。)
    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第六辑,1982年。刘炜:《西汉陵寝概谈》,《中原文物》,1985年第2期。
    刘庆柱、李毓芳:《关于两汉帝陵形制诸多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
    刘振东:《西汉长安城的沿革与形制布局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
    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编著:《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2月第一版。
    刘运勇:《再论西汉长安布局及形成原因》,《考古》,1992年第7期。
    李遇春:《汉长安城的发掘与研究》,《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
    李遇春:《汉长安城建章宫东阙及宫阙研究》,《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8日。
    李毓芳:《汉长安城的布局和结构》,《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
    李如森:《先秦古城演变和汉长安城模式确立》,《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城市规划》2000年第9期。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李小波、陈喜波:《中国古代城市的天文学思想》,《文物世界》,2001年第1期。
    李小波:《辞赋中的古都规划思想》,《文史杂志》,2001年第1期。
    李小波、陈喜波:《汉长安城“斗城说”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李小波:《古都形制及其规划思想流变》,《城市问题》,2002年第3期。
    李零:《湖北荆门“兵避太岁”戈》,《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
    李零:《说汉阳陵“罗经石”遗址的建筑设计》,《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
    李公明:《美术史论教材中的概念、叙述方式与问题意识》,《美术研究》,2001年第1期。
    刘士莪、马振智:《秦国陵寝布局对西汉帝陵的影响》,《文博》,1990年第5期。
    刘占成:《秦陵新发现陪葬坑性质刍议》,《文博》,2001年第4期。
    刘占成:《秦陵“七号坑”性质与意义刍论》,《文博》,2002年第2期。
    刘信芳:《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质疑》, 《文物》,1990年第9期。
    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燕京研究院主编:《燕京学报》,新八期,2005年5月。
    林通雁:《论西汉长安的陵墓雕塑艺术》,收录中国陵墓雕塑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陵墓雕塑全集2·西汉》,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林仙庭:《齐地八神与东夷古国》,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博物馆编:《胶东考古研究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11月第一版。(收录谢治秀主编:《齐鲁文博—山东省首届文物科学报告月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林欢:《晚商“疆域”中的点、面与块》,收录陈祖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 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一版。
    罗明:《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弋射场景考》, 《考古》,2007年第1期。
    罗福颐:《汉栻盘小考》, 《古文字研究》,第11辑,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第一版。
    罗世平:《关于汉画中的太一图像》, 《美术》,1998年第4期。
    连劭名:《式盘中的四门与八卦》, 《文物》,1987年第9期。
    吕卓民:《秦直道歧义辨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1期。
    马正林:《汉长安城形状辩析》,《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5期。
    马正林:《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孟凡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收录《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
    马振智:《试论秦国陵寝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5期。
    马永赢:《汉武帝茂陵陵园布局的几点认识》,《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
    欧燕:《始皇陵封土上建筑之探讨》,《考古》,1991年第2期。
    秦鸣:《秦俑坑是始皇陵的陪葬坑》,《文博》,1985年第1期。
    权东计:《论汉长安城规划营建思想》,《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钱宝琮:《太一考》, 《燕京学报》,1932年第12期。
    容庚:《秦始皇刻石考》,《燕京学报》,1935年6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第四号陵园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
    史念海:《古代的关中》,收入氏著:《河山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9月第一版。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文物》,1975年第10期。
    尚志儒:《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渊源浅谈》,《文博》,1987年第1期。
    石兴邦:《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论丛·第一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孙机:《略论秦始皇一号铜车》,《文物》,1991年第1期。
    孙机:《略论秦始皇一号铜车》,《文物》,1991年第1期。
    孙相武:《秦直道调查记》,《文博》,1988年第4期。
    孙伟刚:《秦始皇帝陵北部西侧建筑遗址的性质及相关问题》,《考古》,2012年第6期。
    孙伟刚、曹龙:《再议秦始皇陵墓方向与陵园方向——墓向与陵向二元结构并存的秦始皇帝陵园》,《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
    沈睿文:《西汉帝陵陵地秩序》,《文博》,2001年第3期。
    宋镇豪:《论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收录陈祖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田静:《二十年秦俑艺术简述》,《社科信息》,1995年第12期。
    田静:《秦始皇陵考古与秦文化研究评述》,《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第22卷第1期,2009年1月。
    涂师平:《和平祈盼、千年可鉴——西汉鎏金“中国大宁”铜镜鉴赏》,《宁波通讯》,2010年第9期。
    王丕忠、李光军:《从长陵新出土的瓦当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
    王树民:《畿服说考略》, 《文史》第4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一版。
    王健文:《帝国秩序与族群想象——帝制中国初期的华夏意识》, (台北)《新史学》,第16卷第4期,2005年。
    王社教:《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王社教:《汉长安城斗城来由再探》,《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王学理:《秦汉相承帝王同制——略论秦汉皇帝和汉诸侯王陵园制度的继承与演变》,《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王学理:《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上)》,《文博》,2007年第5期。
    王学理:《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下)》,《文博》,2007年第6期。
    王学理:《咸阳原上的汉帝王陵园陕西阳陵考古》,朱启新编《考古人手记》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5月第一版。
    王学理:《西安任家坡汉陵从葬坑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2期。
    王学理:《汉南陵从葬坑的初步整理——兼谈大熊猫头骨及犀牛骨骼出土的有关问题》,《文物》,1981年第11期。
    王学理:《太社乎?陵庙乎?——对汉阳陵罗经石为“男性生殖器座”论驳议》,《文博》,2001年第5期。
    王学理:《以讹传讹“咸阳宫”,一扫蒙尘显“冀阙”——对秦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定性的匡正》,《文博》,2011年第2期。
    王志友、刘春华:《秦始皇陵封土形式意义试探》,《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王勇、叶哗:《秦始皇陵K0006陪葬坑性质蠡测》,《文博》,2010年第5期。
    王子今:《霸陵薄葬辩疑》,《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2期。
    王占奎:《试论汉阳陵“罗经石”遗址的祭祀性特征》,《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
    王仲殊:《中国古代墓葬概说》,《考古》,1981年第5期。
    王睿:《“八主”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待发)
    王开:《秦直道新探》,《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原刊《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
    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参照》,《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王永波:《成山玉器与日主祭—兼论太阳神崇拜的有关问题》, 《文物》,1993年第1期。
    王振铎:《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李济主编:《中国考古学报》第3册,1948年5月初版。
    王玉冬:《现代学术与中国艺术史——评李清泉(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美术研究》,2010年第1期。
    巫鸿:《绘画的历史物质性——日文版(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与表现>序》,李清泉译,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六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巫鸿:《“明器”的理论与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的观念化倾向》,《文物》,2006年第6期。
    巫鸿:《“生器”的概念与实践》,《文物》,2010年第1期。
    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日)西屿定生:《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特质——皇帝统治之出现》,收录杜正胜主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
    萧兵:《引魂之舟——楚帛画新解》,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考古学会:《湖南考古辑刊》,第二辑,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9月第一版。
    徐苹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考古》,1981年第6期。
    徐卫民:《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秦文化论丛》第6辑,1998年8月第一版。
    徐卫民:《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秦文化论丛》第8辑,2001年8月第一版。
    徐卫民:《汉长安城形状形成原因新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徐卫民:《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创新》,《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第1期。
    杨宽:《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的探讨》,《文博》,1984年第3期。
    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考古》,1989年第4期。
    杨宽、刘根良、太田有子、高木智见:《秦汉陵墓考察》,《复旦学报》,1982年第6期。
    杨东晨:《论汉都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和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杨秉礼:《浅谈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艺术特征》,《文博》,1993年第2期。
    杨武站:《关于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的几点认识》,《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
    严敦杰:《跋六壬式盘》, 《文物》,1958年第7期。
    严敦杰:《关于西汉初期的式盘和占盘》, 《考古》,1978年第5期。
    严敦杰:《式盘综述》, 《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
    晏新志、刘宇生、闫华军:《汉景帝阳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博》,2009年第1期,第25-33页。
    殷涤非:《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占盘和天文仪器》, 《考古》,1978年第5期。
    游逸飞:《四方、天下、郡国——周、秦、汉天下观的变革与发展》, (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邢义田),2009年7月通过答辩。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纪要》,《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
    袁仲一:《秦始皇陵与西汉帝陵异同的比较分析》,《秦文化论丛》第8辑,2001年8月第一版。
    (日)佐原康夫:《汉长安城再考》,张宏彦译,《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
    赵化成:《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的再认识》,《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张占民:《秦俑一号坑与古代方阵》,《文博》,1986年第5期。
    张文:《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9月,第17卷第3期。
    张占民:《秦始皇陵园渊源试探》,《文博》,1990年第5期。
    张占民:《秦始皇北寝殿建筑群的发现和初步研究》,《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张占民:《秦始皇陵地宫探秘》,《文博》,1999年第2期。
    张卫星:《试论秦始皇陵葬制的突破》,《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
    张卫星:《秦汉帝陵陵寝制度及其象征研究的思路探析》,《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张仲立:《秦始皇陵礼制建筑群与“秦始出寝”》,《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
    朱学文:《试论秦始皇陵园选址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6期。
    张洪川:《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秦直道遗迹考察纪实》,《内蒙古公路交通史资料选辑》,1991年第14期。
    郑岩:《墓主画像研究》,收录山东大学考古系编著:《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郑岩:《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3期。
    郑岩:《<考古发掘出土的中国东汉墓(汾王墓)壁画)书评》,中山大学艺术史研 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郑岩:《阿房宫:记忆与想象》,《美术研究》,2011年第3期,第55--69页。(收录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209-244页。)
    郑岩:《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8辑,西安:2011年11月第一版。(该文另收录《中国国家美术》,2012年第3期。以及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郑岩:《考古学提供的仅仅是材料吗?》,《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收录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郑岩:《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收录氏著:《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郑岩:《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另一种书写》,收录Robert L. Thorp(杜普)、Richard Ellis Vinograd(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Chinese Art and Culture),张欣译,北京、广州、上海、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序言。以及氏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周世荣:《马王堆汉墓的神祗图帛画》,《考古》,1990年第10期。
    Aihe, Wang.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Eugene Yuejin, Wang. "Ascend to Heaven or Stay in the tomb?——Painting in Mawangdui Tomb 1 and the Virtual Ritual of Revival in Second Century B.C.E China, " Amy Olberding, Philip J.IvenHoe eds., Mortali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11.
    Lillian Lan-ying, Tseng. 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2011.
    Lewis, Mark Edward. Sanctioned Violen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Qin And Ha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Loewe, Michael. Ways to Paradise.The Chinese Quest for Immortality, George Allen & Unwin,1979.
    ——, Chinese Ideas of Life and Death:Faith Myth and Reason in the Han Period(202BC-AD220),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82.
    Major, John. Heaven and Earth in Early Han Thought Chapters Three, Four and Five of the Huainanzi.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Powers, Martin J. 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Pines, Yuri. Changing views of tianxia in Pre-imperial discourse, Oriens Extremus 43(2002)
    Thorp, Robert L. Ellis Vinograd, Richard.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New York,Harry N.Abrams, Incorporated,2001.
    Wu, Hung. 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 The Doubl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Wu, Hung. Tsiang, Katherine R. eds. Body and Face in Chinese Visual Cul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