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刑事调解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出现了以调解方式处理部分轻微公诉案件的改革试点项目,其逐渐扩展态势广受社会关注。刑事调解作为一种犯罪处置方式,是指被害人与犯罪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调解人劝导、协调,双方就犯罪事件进行和平协商,犯罪人通过主动认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国家司法机关则据此对犯罪人作出从轻或免予处罚的处理。在性质上,刑事调解是“刑事纠纷解决的权力与权利合作模式”,其本质是刑事案件改以民事方式处理,抑或是民事损失的赔偿影响了刑罚的具体适用。刑事调解通过转换视角,把犯罪首先定义为是对被害人个人权益的侵害。受到犯罪影响的相关各方参与事件的解决,更能充分满足各自的具体需要。它强调的是被害人权利和尊严的修复、犯罪人积极承担责任和重新回归社会、犯罪后社会关系复和以及社区安全的重建。作为一种全新的刑事司法方式,刑事调解对法律适用平等、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事司法基本原则的贯彻以及刑罚的威慑力和司法程序的法治化将产生一定影响,但却契合了无害正义、程序主体参与、刑法谦抑性、诉讼契约、刑罚个别化、新社会防卫和恢复正义等基本理论。
     在西方主要法治国家,刑事调解是恢复性司法运动中的产物,也是恢复司法的主要程序方式之一。其社会背景与被害人保护运动、非刑罚化刑事政策的扩张和社区矫正的兴起密切相关。当事人参加刑事调解和民众对此制度的理解及支持,可以从宗教烙印下的宽恕心理、成本计算的平衡心理和叙说宣泄的心理需要等角度进行理论解说。从其程序架构来看,西方国家的刑事调解的主要模式有被害人——加害人调解模式、团体会议模式和量刑圆桌会议模式,而且在实践运行中取得了被害人、犯罪人和社区三方同时满意的积极成效。
     在我国,刑事调解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受制于长期刑民不分的司法体制,古代的刑事调解虽有一定脉络,但却与民事调解的界限不甚清晰。近代时期,特别是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刑事调解受到了普遍推崇,并且广为适用,而国民政府辖区的刑事调解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由于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等特征,决定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刑事调解与域外的刑事调解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形不同,神也有别。因而两者在价值取向、运行架构和中心内容方面明显存有差异。其中,我国传统的刑事调解所受的宗教影响甚小,而“和谐”思想、“无讼”观念、“忠恕”之道、“重义轻利”观念、“礼治”传统和“宽容”的民族心理素质则是刑事调解得以历代传承的思想文化基础。国家权力主导,强调道德训化,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程序保护让位于纠纷的形式解决,是我国传统刑事调解的重要特征。
     尽管刑事自诉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制度在新中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中早已确立,但现代意义上的刑事公诉案件之调解,则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由地方司法机关以司法改革的名义才展开。在某种程度上,轻微公诉案件的调解是传统刑事调解制度的一种复兴,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含,因为它追求和谐社会关系的同时更顾及双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需要。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法制建设进程中,由强调“严惩犯罪”转向试行轻微公诉案件的调解解决,其社会背景是社会控制基本策略的微观调整和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时代主题,直接的法制动因则包括域外恢复性司法运动的影响、保护被害人权利的现实需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缓解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矛盾冲突和探索刑事司法改革的创新路径。刑事调解复兴的具体表现是涉及刑事犯罪事项的调解处理呈扩大趋势,即自诉案件的调解比重增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以调解为主和轻微公诉案件调解的改革试点增多。就轻微公诉案件而言,调解可发生在立案、侦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成功的调解将使被害人、犯罪人和办案机关三方直接受益。社会的间接受益则是再犯率的降低和社会矛盾的缓和。不过,试点刑事调解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也面临一定的环境忧患。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并呈高发态势,犯罪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有效遏制,而刑事调解在化解纠纷、实现犯罪的特殊预防以及充分保护被害人权利等方面确有其制度优势,致使其正当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但长期以改革的名义实施刑事调解,既不规范、统一,也缺乏应有的法律权威。要改变地方司法机关各自为政以及只能借助于不起诉或酌情从轻处罚的规定而实施刑事调解的现状,就应当尽快全面规范刑事调解制度。因此,不仅要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确立刑事调解的法律地位,而且要规范其程序运行方式。基于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调解理念,有必要实现刑事调解从“权力主导型”向“权利保障型”的转变。办案机关变原来的对话主导者为调解秩序的维护者,并对调解案件的准入和协议结果进行审查监督。对办案机关的职权行为设置制约机制,则旨在防止涉及刑事调解事项的权力滥用。作为“权利保障型”刑事调解的程序化路径,可以在确立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同时,全面规范调解案件的适用范围、明确其适用条件和实施阶段、完善和谈对话的组织方式及程序步骤。在赋予调解协议以法律效力的同时,为违法调解设定救济程序。
At the beginning of 21th century, several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VOM) programs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local procuratorates in China to deal with some minor criminal cases as judicial reformatory measures, which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catch much attention. VOM means the parties of the offenc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peacefully to find resolutions to restore damages and hurts caused by offences in a conference presided by an impartial mediator. If the offender can confess, apologize honestly, compensate damages and the victim offers forgiveness, the offender is accordingly given a commutation of punishment, probation or a removal of criminal accusations by judicial bodies. It is one way of power and right cooperating in treating some offences, mutual dialogues substitute for adversary proceedings. The nature of VOM is dealing with criminal cases by civil compensations instead of imposing imprisonments or the results of civil compensating influence application of penalty final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VOM, an offence is not only regarded as a violation of penal code, but also an infringement to the victim. Those who were impacted by the offence should have an opportunity of taking part in resolving in order to meet their individual needs. The VOM programs pay much attention to victim’s material damages and spiritual hurts, but the offender is also encouraged to reintegrate to community if he/she mends his/her way actively, such as making an apology, compensations and penitence. Both victim and offender are equally treated during the mediation process. It emphasizes the restoration of victim’s rights and esteem, offender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actively, reintegration of offender, restor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reestablishment of community safety. The offender’s reintegrating community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his imposed penalty of imprisonment if he can really regret for his faults.
     In ma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movement began in the mid of 1970s. It originat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vement of victim protection, the enlargement of non-penalization policy and the popularity of community corrections. VOM process is a mostly adopted on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Even though VOM conflicts with the principle of equal applica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to anyone committing a crime, the principle of assumption of innocence, the principle of suiting punishment to crime an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the principle of a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fied crime, and causes some impacts to menace of penalty and criminal procedural justice to some extent, it meet with the theory of harmful justice, the theory of parties’participation, the theory of restraining criminal law, the theory of litigation contract,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penalty, the theory of new social defense and the theory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 reason why the parties decide to accept mediation and the process wins popular supports is that psychogenesis of Christian forgiveness and balance of cos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narration according to western scholars’analysis. The main processes of medi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re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group or family conferences and sentencing-circle. In the light of several authoritative investigations, victims, offenders and their relatives and the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are satisfied with mediating processes and results. VOM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preventing recidivism and mitigating the stress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tim and offender in western society.
     In China, VOM system began to be applied to deal with minor criminal cases since ancient Xizhou state. The judicial tradition was kept dow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ut it often igno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ivil cases and criminal ones. What the authorities most concerned was the resolution of disputes. During modern times, especially in the democrats revolutionary districts, many kinds of offences could be resolved through VOM, some cases even had to be gone through mediation before formal trial. In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al districts, VOM system existed but was restricted to a few kinds of minor cases. The traditional VOM system of China was corresponded with th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people characteristics.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procedural mode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OM system wa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VOM system in nature. The state power led the mediating process, the decision-making power of the offence parties was limited, the individual rights and interests were second to public interests and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order. The VOM system was a supplementary part to formal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ce. Chinese traditional VOM system was never controlled or inspired by any kinds of religions, but deeply influenced with thoughts of harmony, thoughts of non-litigation, virtue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views of friendship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rests and tradition of ruling by accustom.
     Shortl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some minor criminal cases can be treated with mediation by the People’s Mediating Committee on the principle of parties’own accord. The private prosecutions and incidental civil actions could be also resolved through mediation by the courts according to the law. A few years later, VOM system for minor criminal cases those should be prosecuted by prosecuting officers was suspended. Accompanie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carrying out all over the country, crimes those havoc public safety order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Even the severe penalty policy couldn’t control the crime trend. The criminal policy of leniency and astringency properly applied was brought forwar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Politics and Law. The People’s Supreme Court and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enacted rules for implementation respectively.
     At the beginning of 21th century, the Procuratorates of Shanghai, Beijing and other provinces launched VOM programs as experimental programs to deal with minor cases of injury. The current VOM system i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mediation model, but the core value of medi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in the contex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Because much theories and experiences of western VOM were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the interests and rights of both parties are prior to the resolution of disputes. The wiliness of parties is the basis of mediation process, but the mediator still dominates in the dialogue situation. He not only analyses legal responsibility, give moral lessons, persuades both of parties into making peace but also help to make the final agreements.
     The VOM system revived in China after such a long time because of the background of micro-adjusting of social controlling means and the times topic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ts legal context includes the influenc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move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 victim’s actual needs of right protec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lenience and severe penalty properly applied respectively, mitigat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experimenting new ways of judicial reforms.
     In recent years, the rates of private prosecutions and incidental civil actions to be mediated to resolution always keep so high. The experimenting mediation programs of minor criminal cases which can be prosecuted by prosecutors also increase rapidly. Although the current VOM programs have to face some dissents or objections from the criminal theoretical world and the judiciary world, the parties, the judiciary organs dealing the case and the society benefit a lot from successful mediations. Unfortunately,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ing mediation programs encounter some advers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such as statutory absence of criminal mediation, retributive ideas of the public, the low compensating ability of the offender, the belief crisis of judicial authority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judicial work.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social transformation now. The social disputes become much more serious than ever before. The crime increasing trend is hard to control in a short time. In author’s opinion, the VOM system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ecial prevention of crimes, especially for minor criminals and those negligent criminals, for the mediating resolution will give them a chance of assum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actively for the victims and the society and putting themselves right after committing crimes. Although the justification and necessity of the VOM system is beyond any doubt, the current mediating processes of the local judiciari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t actually influences the validity and the authority of VOM in the name of judicial reform.
     In author’s opin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gulate and systemize the VOM proces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arties’rights, the right-protected VOM model is more proper than the power-dominated one. The protection of the parties’rights is much emphasized in criminal justice in modern world. If the judiciary organs only maintain the mediating order and review the agreements and the powers for the VOM can be checked and balanced also, the parties can enjoy their rights sufficientl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judiciary. The theoretical routes for regulating the process of VOM are establish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ediation, scoping the kinds of cases to be mediated, stipulating the applying conditions for mediating and recognizing the validity of mediating resolutions by adjudications.
引文
1我国学者较早研究介绍恢复性司法的主要文献有: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江苏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刑事法评论》第12卷(陈兴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2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3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4李琦:《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13页。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93页。
    
    6 [美] E.A.霍贝尔:《初民的法律》,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314页。
    7 [英]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理论》,范伟达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4页。
    8 [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9 [美]马丁·P·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17页。
    10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5页。
    11 [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何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34页。
    
    12 [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13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14参见肖扬于2006年3月11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5参见肖扬于2007年3月13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6参见肖扬于2008年3月1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7参见王胜俊于2009年3月1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8吕清:《刑事调解在欧洲的复兴与发展》,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4-105页。
    19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和司法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下),第5页。
    20江伟:《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21陈宋波,廖继红:《渝首例轻微刑事案件委托调解成功终私了》,http://www.cq.xinhuanet.com/news/2008-09/24/content_14480246_1.htm (来源:重庆晨报)。(访问日期:2008年9月28日);庄亦正,王晓红,丁柯佳:《锡山法院刑事和解:阳光下的“私了”》,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51918(中国法院网)。(访问日期:2008年9月28日);阙军伟:《刑事和解:阳光下实现的“私了”》,http://www.sina.com.cn (来源:东方网-劳动报)。(访问日期:2008年9月28日);孙瑜、陈磊:《刑事案件“私了”:在争议中前行》,载《法制与新闻》2007年第3期。
    22这是于2007年11月15日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的上海市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年会上一个学者对刑事调解性质所提出的观点。
    23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16页。
    24史立梅:《刑事和解: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6期,第84页。
    
    25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26沈永胜:《审视法治背景下的“私了”》,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3页。
    27强世功:《法制与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28贾凤山:《“私了”搞不得》,载《解放军报》2002年08月26日第2版。
    29狄小华:《复和正义和刑事调解》,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0页。
    30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31 reconciliation, rapprochement (the reestablishing of cordial relations) http://wordnet.princeton.edu/perl/webwn?s=reconciliation. (访问日期:2008年10月1日)
    32 mediate,to resolve differences, or to bring about a settlement, between conflicting parties。http://en.wiktionary.org/wiki/mediate. (访问日期:2008年10月1日)
    33包冰锋:《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反思》,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81页。
    34常怡:《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35潘度文:《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载《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第79页。
    36程荣斌:《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38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18页。
    39谢鹏:《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之比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0期(上),第60页。
    40王云:《“辩诉交易”纵横论》,载《政法学刊》2003年第3期,第20页。
    41张建伟:《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42根据有关资料,美国的辩诉交易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指控交易(charge bargain),即控辩双方达成协议,经控方同意允许辩方就轻罪指控或部分指控认罪;二是量刑交易(sentence bargain)被告人认罪以换取检察官同意请求法官判处较轻的刑罚。
    43 [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词典》,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44 [美] J·斯卡勒胡·弗尔:《灾难性的辩诉交易》,邓杰荣译,载《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江礼华,杨诚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45 Richard C. Monk ,( 1993) ,Taking Sides: Clashing Views on Controversial Isues in Crime and Criminology p. 132 (3th. Ed. )
    46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47马静华、陈斌:《刑事契约一体化: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发展趋势》,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第17页。
    48谢鹏:《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之比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0期(上),第60页。
    49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第69页。
    50 R. Barnet t,( 1977 ),“Restitution:A New Paradigm of Criminal Justice”,Ethics 87:4,p. 279—301.
    51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52朱德宏:《回应型司法与刑事契约》,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6页。
    53吕欣、韩宁:《恢复性正义:当代刑事政策的新理念》,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页。
    54 Tony Mashall,(1996),The Evolu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Britain,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Vol.4, p.21-43.
    55 John Braithwaite,(1999),Restorative Justice: Accessing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ccounts, Crime & Justice,Vol.4, p.21-43.
    56 Howard Zehr, (2002),The Little Book of Restorative Justice p.19-20.
    57参见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http://www.un.org/chinese/documents/ecosoc/2000/r2000-14.pdf(访问日期2008年10月3日)
    58半块转:《建立“受害人谅解”相关制度的设想》,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8期,第36页。
    59 See Adriaan Lanni,(2005),The Future of Community Justice,Harvard Civil Rights-Civil Liberties Law Review Vol. 40. p. 360-368;See Gordon Bazemore & Curt Taylor Grifaths,(1997), Conferences, Circles, Boards, and Mediations: The“New Wave”of Community Justice Decisionmaking,Fed. Probation, p.25;Also see John Braithwaite,(2003),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Social justice, Saskatchewan Law Review.
    60 [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252页。
    61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62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
    63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7页。
    64付子堂:《法律正义引论》,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3页。
    65邓红梅:《论法律正义的几个基本问题》,载《学海》2005年第2期,第171页。
    66窦炎国:《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载《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57页。
    67任满军:《法律正义的理性视角》,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1期,第28页。
    68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3页。
    69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册),2005年版,第8页。
    
    70傅达林:《刑事和解:从有害正义到无害正义》,载《社会观察》2005年第12期,第24页。
    71付子堂:《法律正义引论》,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5页。
    72劳东燕:《被害人视角与刑事法理论的重构》,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73 [德] V.格哈特:《参与——政治的第一原则》,培容译,载《哲学世界》2008年第5期,第56页。
    74李越、黄渝景:《试论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及其异化初断》,载《法治研究》2008年第9期,第69页。
    75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第106-107页。
    7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页。
    77 [英]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等编译,载《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78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153页。
    79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80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81蒋剑云:《试论行政参与的理论基础、功能及其制度构建》,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6期,第52页。
    82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页。
    83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7页。
    84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第150页。
    85 [日]谷口安平:《程序公正》,载《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宋冰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7页。
    86何家弘:《司法公正论》,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第11-19页。
    87刘敏:《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3页。
    88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107页。
    89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90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辩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91房保国:《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92宋双、钱大军:《论司法程序公正要素》,载《行政与法》2005年第6期,第46页。
    93 William G. Doemer and Steven P. L ab,(1995), Victimology, Cicinnati, Ohio; Anderson Publishing Co. , 1995, p. 221.
    94如,在法国,被害人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启动公诉,即,在具有任意性质的轻罪案件中,可以经直接传讯被告人而成为刑事诉讼的民事当事人并在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使公诉得以发动。如,在法国,被害人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启动公诉,即,在具有任意性质的轻罪案件中,可以经直接传讯被告人而成为刑事诉讼的民事当事人并在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使公诉得以发动。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在德国,对于不起诉的案件,要求当事人,特别是被害人参与相关程序,陈述自己的意见,并且该意见必须得到尊重。在强制起诉程序中,如果告诉人同时又是被害人,可以在收到检察院不支持公诉的通知后的两周内向上级检察字的官员抗告。不服检察院上级官员的拒绝裁定时,被害人可以在通知后的一个月内申请法院裁判。在俄罗斯,被害人在审前程序也享有一定的程序参与权。参见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13页。
    95参见联合国《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第6条。
    96徐岱、王军明:《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97页。
    97张颖杰:《论刑法谦抑之本质》,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39页。
    98 [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I》,有斐阁,1972年版,,第47页。转引自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第55页。
    99吴富丽、江泳:《刑法谦抑内涵新解》,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50页。
    100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第55页。
    101陈兴良:《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第14页。
    102王树茂:《刊法谦抑性之我见》,载《犯罪研究》2003年第2期,第44-45页。
    103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页。
    104刘涛:《试析刑法的谦抑性》,载《云南法学》1998年第3期,第56页。
    105甘雨沛:《比较刑法学大全》(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106 [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5页。
    107 [英]洛克:《政府论》,转引自《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马克昌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108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法制社,2005年版,第54页。
    109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213页。
    110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111张绍谦:《试论刑罚功能的局限性》,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52页。
    112 [意]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13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7页。
    114 [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15姚新华:《契约自由论》,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期,第19-22页。
    116《民法大全选译Ⅰ.1正义和法》,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117《民法大全选译Ⅳ.1债契约之债》,丁玫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118《民法大全选译Ⅳ.1债契约之债》,丁玫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119《民法大全选译Ⅳ.1债契约之债》,丁玫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120潘慧明:《论契约自由》,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36-137页。
    121陈桂明、李仕春:《诉讼契约论》,载《清华法学评论》1999年第第2期。转引自陈旭《诉讼契约合理性之多元分析》,载《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66页。
    122 [日]三个月章:《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黄荣坤校订,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版,第329页。
    123 [日]兼子一:《关于诉讼合意》,《民事法研究》(第一卷),酒井书店1953年版,第249页。
    124 [日]林田学:《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早稻田出版,第404页。
    125 [台]陈荣宗、苗庆苗:《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1996年版,第467页。
    126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127李蓉:《试论诉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9页。
    128指缺乏形式而且不是根据某一债因而达成的协议,由于对它不要求特定形式,故一般称为简约。为了将它同受到承认的协议即契约相区别,人们也称之为“无形式简约”。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德:《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1-395页。
    129 [意]彼德罗·彭梵德:《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2页。
    130周相:《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82-883页。
    131周相:《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3页。
    132 [意]彼德罗·彭梵德:《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
    133 [日]兼子一:《实体法与诉讼法》,第18页。转引自[台]陈自强:《诉撤回契约之研究》,台北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年,第26页,注释40。
    134 [日]田中二郎:《公法契约的可能性》,肖军译,《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77页。
    135 [日]田中二郎:《公法契约的可能性》,肖军译,《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78页。
    136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起启示》,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第22页。
    137 [美]阿弗瑞德·卡曼:《面向新世纪的美国行政法》,袁曙宏译,载《社会变革中的行政法治》(袁曙宏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98-618页。
    138孟涛:《民事诉讼契约化基本问题研究》,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第159页。
    139 [台]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四),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579页。
    140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141 Brady v. United States, 397 U.S.742.
    142 McCarthy v. United States, 394 U.S. 459.
    143 Boykin v. Alabama, 395 U.S. 238.
    144 [英]乔纳森·科恩:《证明的自由》,何家宏译,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3期,第3页。
    145 [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机制》,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页。
    146翟中东:《刑罚个别化的蕴涵:从发展角度所作的考察》,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41-42页。
    147 [法]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75页。
    148 [美]约翰·享利·梅里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149黄少游:《自然法思想史的变迁与发展》,载刁荣华主编:《中西法律思想论集》,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419页。
    150 [日]大冢仁:《犯罪论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151翟中东:《刑罚个别化的蕴涵:从发展角度所作的考察》,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43页。
    152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0页。
    153张东平、晨帆:《刑罚个别化若干问题探析》,载《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52页。
    154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155 [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156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157王明、在存:《刑罚个别化原则及其适用》,载《法学杂志》1998年第3期,第31页。
    158游伟、王恩海:《刑罚个别化思想与我国刑法的发展》,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八卷),第74-75页。
    159梁华仁、王洪林:《试论刑罚个别化的根据》,载《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第29页。
    160游伟、王恩海:《刑罚个别化思想与我国刑法的发展》,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八卷),第76-77页。
    161陈兴良:《基因的奴隶——龙勃罗梭论》,载《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1期,第36页。
    162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163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
    
    164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165曲新久:《试论刑罚个别化原则》,载《法学研究》1987年第5期,第57页。
    166游伟、王恩海:《刑罚个别化思想与我国刑法的发展》,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八卷),第82页。
    167甘雨沛:《比较刑法学大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7页。
    168康树华:《新社会防卫论评析》,载《当代法学》1991年第4期,第66页。
    169马克·安赛尔:《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6页。
    170杜雪晶:《论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理论内核》,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第120页。
    171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172 [意]龙勃罗梭氏:《犯罪学》,刘麟生译,商务印书馆, 1938年版,第407页。转引自杜雪晶:《论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理论内核》,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第120页。
    173康树华:《新社会防卫论评析》,载《当代法学》1991年第4期,第66页。
    174 [日]大塚仁:《刑法中的新旧两派理论》。转引自:外国刑法研究资料(第1辑),第107-108页。
    
    175鲜轶可:《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第34页。
    176杜雪晶:《论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理论内核》,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第120页。
    177鲜轶可:《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第107页。
    178鲜轶可:《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第107页。
    
    179鲜轶可:《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第107页。
    180鲜轶可:《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第108页。
    
    181康树华:《新社会防卫论评析》,载《当代法学》1991年第4期,第67页。
    182鲜轶可:《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研究》,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2期,第33页。
    183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357页。
    
    184 [法]马克·安塞尔:《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24页。
    185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58页。
    186杜雪晶:《论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理论内核》,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第122页。
    187马克昌:《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第592-593页。
    188鲜轶可:《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研究》,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2期,第38页。
    189 John R.Gehm:(1998)“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 An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I (1) .Line. Avalable : http://wcr.sonoma.edu/v1n1/gehm.
    190 J.J. Llewellyn and R. Howse, Restorative Justice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ttawa: Law Commission of Canada, 1998), online: Law Commission of Canada (date accessed: 25 September 1999).
    191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第115页。
    192 Howard Zehr, Changing Lenses: 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Waterloo, ON: Herald Press, 1990) , p. 181.
    193衣家奇、姚华:《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理念的重构性转折》,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2期,第11页。
    194 Jennifer J.Llewllyn & Robert Howse,Restorative justice:a conceptual framework [DB/ OL].http:// www.lcc.gc.ca/en/themes/sr/rj/howse/index.html.
    195臧冬斌:《刑罚报应正义与功利正义的衡平》,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54页。
    196 John R.Gehm:(1998)“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 An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I (1) .Line. Avalable : http://wcr.sonoma.edu/v1n1/gehm.
    197 Howard Zehr, Changing Lenses: 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Waterloo, ON: Herald Press, 1990) , p. 181.
    198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第116页。
    199邱兴隆:《罪与罚讲演录》(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200刘仁文:《恢复性司法面对面化解矛盾》,载《检察日报》2003年7月23日版。
    
    201何秉松:《试论新刑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第48页。
    202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9页。
    203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204 [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8页。
    205陈忠林:《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刑法》第4条的法理解释》,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第53页。
    206邱兴隆:《罪与罚讲演录》(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4页。
    207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7页。
    208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209王清坤:《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和意义》,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61页。
    210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211杨宇冠:《重论无罪推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3页。
    
    212张绍谦:《罪刑法定原则论》,载《法学论坛》1997年第2期,第1页。
    213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214刘彦磊、刘江格:《“罪刑法定”的提出》,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2期,第56页。
    
    215解春、廖军:《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及本质含义》,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105页。
    216张绍谦:《罪刑法定原则论》,载《法学论坛》1997年第2期,第2页。
    217 [台]蔡墩铭:《刑法基本理论研究》,台湾日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346页。
    218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219 [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梁治平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1页。
    220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221《荀子·君子》
    222于志刚、苏长青:《论罪刑相适应原则》,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6页。
    223陈兴良:《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224高铭暄:《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225李永升:《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解读》,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72页。
    226王志玲:《论刑罚威慑力对犯罪人格的控制》,载《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47页。
    227郭建安:《论刑罚威慑的效应》,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61页。
    228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229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230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231 [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孙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70页。
    232梁根林:《刑罚威慑效应机制初论》,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第100页。
    233 [美]史蒂文·拉布:《美国犯罪预防的理论实践与评价》,张国昭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234 [美]史蒂文·拉布:《美国犯罪预防的理论实践与评价》,张国昭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
    235 [美]理查德·霍金斯:《美国监狱制度——刑罚与正义》,孙晓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页。
    236江锡华:《刑罚威慑与犯罪控制》,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第15-16页。
    237 [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孙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238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载《法学》2007年第5期,第20页。
    2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8页。
    240蔡虹:《法院调解的正当性评估》,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47页。
    241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载《法学》2007年第5期,第23页。
    242 Bonta, J., & Wallace-Capretta, S., & Rooney, J. (1998), Restorative justice: An evaluation of the restorative resolutions project. Solicitor General Canada (October 1998).
    243 R. Barnett, (1977),“Restitut ion:A New Paradigm of Criminal Justice“,Ethics 87:4,p. 279-301.
    244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江苏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第70页。
    245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46 Todd R. Clear & Harry R. Dammer (2000) , The offender in community , Belmont, C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p.374.
    247 [美]丹尼尔·W·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30页。
    252 Moore, D. & O’Connell, T. (1994),“Family conferencing in Wagga Wagga:A communitarian model of justice”, in C. Alder & J. Wundersitz (eds.), Family Conferencing and Juvenile Justice: The Way Forward or Misplaced Optimism?,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Canberra, pp. 45–86.
    253 Siri Ilona Kemeny,(2002),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with Juvenile Offenders in Norway,Ministry of justice, Department of civil affairs, Oslo.
    254 Thomas Trenszek,(2001),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n Germany: ADR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Criminal Law? BondLRev 16; (2001)13(2) Bond Law Review Article 5.
    
    255 Milburn, Ph. (2001) La réparation pénaleàl’égard des mineurs. Eléments d’analyse d’unemesure de justice restaurative. Paris, GRASS-CNRS/MRDJ. P.152
    256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107页。
    257 [德]汉斯·约阿希德·施奈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9页。
    258张鸿巍:《刑事被害人保护的理念、议题与趋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3页。
    259如,汉斯·冯·亨蒂希根据被害人的特性,将被谋害的被害人分为四类:一是沮丧型被害人,这种人有一种希望被消灭的潜意识并为这种潜意识所支配;二是贪婪型宰割人,这种人有一种被害人倾向,贪图钱财像芗一样作用于这类人,使解除了所在正常的抑制和怀疑机制;三是放荡型被害人,他们的往往得年轻人;四是虐待型被害人,这类人由于受虐无法忍受而转化为杀人。参见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8页。而本杰明·门德尔松则根据被害人的责任和过错而将其分为五类:(1)完全无责任的被害人;(2)责任小的被害人;(3)和加害人有同等责任的被害人;(4)比加害更负有责任的被害人;(5)最具有责任的被害人。并列出了各种具体事例。参见[日]大实谷:《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页。
    
    260 [日]大实谷:《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261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吴鑫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5页。
    
    262许永强:《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263陈虎:《美国被害人权利宪法化运动及启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3期,第121页。
    
    264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Victim Assistance http://www.trynova.org/about/
    266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67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世界性刑法改革运动概要》,载《法学译丛》1988第3期。转引自梁根林:《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第47页。
    
    268梁根林:《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第47页。
    269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第113页。
    270孙国祥:《论非刑罚化的理论基础及其途径》,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第22页。
    271 [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272 Carl ludwig,Von Barl,(1968),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Law,Routhman Reprints Inc.,South Hackensack,New York,p.398-399。
    273杜雪晶、刘亚娜:《国外非刑罚化的现状与界域探究》,载《求索》2006年第11期,第93页。
    274徐久生译:《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75罗结珍译:《法国新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276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277赵微:《俄罗斯联邦刑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
    278 [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孙晓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279 Murton T., (1971), Inmate Self-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Law Review 6, p.88.
    280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页。
    281 Fox V.,(1976),Introduction To Criminology,NJ:Prentice-Hall。
    282冯卫国:《行刑社会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283 Richard Hawkins,Geoffrey P. Alpert,(1989),American Prison System-Punishment and Justice,Prentice-Hall。
    284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85李豫黔、张毅:《加拿大监狱见闻》,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3期,第79页。
    286田越光:《瑞典刑罚执行制度》,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6期,第86页。
    287林遐:《日本罪犯社区处遇制度》,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7期,第92页。
    288龚轲、魏巍:《社区矫正制度论析》,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76页。
    289 [美]大卫·E·杜菲:《美国矫正政策与实践》,吴宗宪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290 Marty Price, J.D., Crime and Punishment: Can Mediation Produce Restorative Justice for Victims and Offenders? [EB/OL] [2008-10-28] VORP I nformation and Resource Center, http://www. vorp.com/
    291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
    292 Mauer M., (1991), American behind Bars: A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Rates of Incarcerration, Washington, Sentencing Project.
    293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294 Morris n. and Tony M. (1990), Between Prison and Probation: Intermediate Punishment in a Rational Sentencing Syst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5傅宏:《宽恕理论在心理学治疗领域中的整合发展趋势》,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3期,第54页。
    296黄志芳:《宽恕之道》,载《中国天主教》1999年第5期,第23页。
    297张明学:《从绘画《耶稣赦免罪妇》谈宽恕之道》,载《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4期,第22-23页。
    298林火生:《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634页。
    
    299车红兰:《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载《消费导刊》2007年第12期,第193页。
    300 H. Zehr, Changing Lenses: 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Waterloo, ON: Herald Press, 1990) at 151-2.
    301 Adams, J.S. ,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Adv. Exp. Soc. Psychol. 62,p.335-343.
    302 Howard Zehr, (1990), Changing Lenses: A New Focus for Criminal Justice, Scotdale, P.A.: Herald Press.
    303 Borkovec, Thomax D. Liazbeth Roemer and John Kinyon,(1995),Disclosure and Worry: Opposite Sides of the Emotional Prossing Coin. p.47-70,in Emotion,Disclosure and health, edited by J. Pennebaker.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04 Schank, Roger C. 1990. Tell Me a Story: A New Look at Real and Artificial Memor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305 Bettelheim, Bruno,(1976), The use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 Tales,New York:Knopf.
    306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中,一种方法称为“自由联想法”。它是指治疗师让案主在毫无拘束的情境下,尽情道出心中所想的一切——无论是痛苦的或是欢乐的,无论是荒诞的还是理性的——只要想到的,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自由联想是开启案主潜意识之门的钥匙……潜意识中积存的痛苦得到释放后,自将减轻案主内心深处的紧张和压力。因此,自由联想的过程本身,即具有心理治疗效果。”参见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675页。
    307 Cowley G. & Springen K. (1995), Rewriting life stories. Newsweek, April:70-74。
    308 Anderson H. & Goolishian H. (1992),The client is the expert: A not-knowing approach to therapy. In S. McNamee & K. J. Gergen (Eds.) Therapy As a Social Construction. Newburg Park., CA: sage, p. 25-39.
    309 Parry A.(1991),A universe of stories. Family Process, 30, pp.37-54。
    310 Frank, Arthur W.(1995),The wounded Storyteller: Body, Illness, and Ethics. Chicago,IL: Univerdity of Chicago Press.
    311 Pennebaker, James, (1995), Emotion, Disclosure, and Health: An Overview, pp.3-10 in Emotion, Disclosure and Health, edited by J. Pennebaker.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12 Rifkin, Janet, J. Millen and S. Cobb, (1991), Mediation Quarterly 9(2), pp.151-164.
    313美国著名的国家社区调解委员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munity Mediation)现已拥有300多个社区调解中心或者社区调解项目。
    314 Umbreit, M. and Greenwood, J. (1999), National Survey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diation Quarterly,16, pp.235-251.
    315 Umbreit, M. and Greenwood, J. (1999), National Survey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diation Quarterly,16, pp.235-251.
    316 Umbreit, M. (1996), Mediation of Criminal Conflict in England: An Assessment of Services in Conventry and Leeds, pp.29-31, England.
    317 Philip Milburn, (2002),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with Juveniles in Euope:The Situation in France.
    318 David Miers, (2001),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torative Justice, Crime Reduction Research Series Paper10, Home Office, pp.28-39.
    319 Thomas Trenszek, (2001),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n Germany: ADR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Criminal Law? Bond Law Rev. 16; (2001) 13(2) Article 5. Also see Ute I. Hartmann,Victim-Offender Reconcilation with Adult Offenders in Germany。
    320该项法为家庭团体会议和法院确立了青少年司法的指导原则:(1)保持青少年在刑事司法制度外;(2)保持青少年在社区里;(3)在调查过程中为青少年提供特别的法律保护;(4)促使青少年承担责任;(5)强化家庭纽带并让家庭参与司法;(6)让被害人主动参与司法;(7)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作出决定;(8)解决方案要考虑到文化特点。参见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321 Hudson, J. , Morris, A., Maxwell, G. and Galaway, B., (1996), Family Group Conferences: Perspective on Policy and Practice, N.Y., Federal Press and Criminal Justice Press.
    322如果犯罪人对案情有不同意见,则带有少年法庭,家庭会议将延期举行。如果犯罪人不认罪或否认自己的罪行,会议即时结束,并将案件送交给法庭审理。
    323 Marwell, G. and Morris, A. (1993), Family, Victim and Culture: Youth Justice in New Zealand, Social Policy Agency,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ington, New Zealand, Institution of Criminology.
    324 Trimboli, L. 2000, An Evaluation of the New South Wales Youth Justice Conferencing Scheme, New South Wales Bureau of Crime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Sydney.
    325澳大利亚犯罪学家John Braithwaite于1989年提出了“重新整合性耻辱理论(theory of reintegrative shaming)”。See O'Connell, T (1993). "Wagga Wagga juvenile cautioning program: It may be the way to go!" In: L. Atkinson and S.A. Gerull (ed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Juvenile Justic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22, Canberra, AUS: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pp.221-232.该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一是在保持着对犯罪人的尊重的同时谴责错误的行为本身,并且,和谴责相伴随的是对犯罪人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二是通过一定的仪式使行为人感受到社区对他的行为的态度和评价,并且,这种仪式越郑重,参加者越多,犯罪人感到的道德压力越大,来自犯罪人熟悉和信任的人的谴责越多,犯罪人越容易产生羞耻感;三是在谴责的同时包含着鼓励和接纳,支持行为人改正错误,作一个积极的成员融入社区;四是避免给行为人贴上恶人的标签,不将行为人类型化为社区的破坏者,而是承认每一个人身上都蕴含着积极的价值,都可以对社区、对他人有所贡献。参见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刑事法评论》(12)(陈兴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1页。
    327 Chatterjee, J., & Elliott, L. (2003). Restorative Policing in Canada: The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 Community Justice Forums, and the Youth Criminal Justice Act. Police Practice &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4):347- 360.
    328 Mirsky, L. (2005). The Nanaimo community justice forum: A restorative justice partnership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torative Practices E Forum, February 2005.
    330 McKnight, John,(1995),The Careless Society:Community and Its Counterfeits, New York: Basic Books.
    331 Zehr, H., (1990), Changing Lenses: 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 Scottsdale, PA: Herald Press, p.230.
    332 Umbreite, M. and Roberts A. (1996), Mediation of Criminal Conflict in England: An Assessment of Services In Conventry and Leeds, St. Paul, MN, Center for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Mediation, University if Minnesota.
    333 Umbreite, M. and Coates , R. (1997), National Survey of Victim 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 in the U.S. St. Paul, Center for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Mediation, University if Minnesota.
    334 Maxwell, G. & Morris, A. (1996),“Research on family group conferences with young offenders”, in J. Hudson, A. Morris, G. Maxwell & B. Galaway (eds.), Family Group Conferences: Perspectives on Policy and Practice, Federation Press, Sydney.
    335 Trimboli, L. (2000), An Evaluation of the New South Wales Youth Justice Conferencing Scheme, New South Wales Bureau of Crime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Sydney。
    336 Cant, R. & Downie, R. (1998), Evaluation of the Young Offenders Act (1994) and the Juvenile Justice Teams,Social Systems and Evaluation, Perth。
    337 [美]柯恩:《现代化前夕的中国调解》,《调解、法制与现代化: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强世功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338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20页。
    339转引自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340《周礼·地官司徒·调人》
    341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21页。
    342《荀子·宥坐》
    343孔庆明:《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344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198页。
    345柴建国:《民商案件举证要点与调解技巧》,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346《宋史·陆九渊传》
    
    347《大明律集解附例》
    348韩秀桃:《<教民榜文>所见明初基层里老人理诉制度》,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147页。
    349杨国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页。
    350尤志安:《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以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近代化为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203页。
    351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24页。
    352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353张晋藩:《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30页。
    354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审判职能研究》,巴蜀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355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356《樊山判牍·批马建重息词》
    357占锦:《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40页。
    358《续通志·循吏韦景骏传》
    359《宋史·陆九渊传》
    360《圣祖实录》
    361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288页。
    362《安德顺等为祈天赏谁和息立嗣给照,永杜后患事》,载《武定土司档案》。转引自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25页。
    363档案《顺天府全宗》107号。转引自张晋藩:《清朝法制史》,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页。
    364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365宗族调解的主体主要是宗族首领,包括户尊、房长、户长、族长、支长、宗长、族正、分长、宗直等。古代宗族的首领须具备几个条件:分尊年高、有德、有才。如《-赵氏支谱》中写道:“宗子者,各一家之政,千万人之所宗焉。必先贤者而后可任此责也,且兼才志挥霍博见澈理者,甫能经纬乎族事。……户长者,总理通族事也,剔蠹正邪,必择齿德尊隆持公秉正任之。”参见占锦:《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39页。
    366《义门陈氏大同宗谱·彝陵分谱·家范》,转引自张晋藩: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页。
    
    367《湖北获溪章氏家乘》
    368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31页。
    369占锦:《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39页。
    
    370 [清]徐栋辑《牧令书》卷十七,《乡民和事是古义》
    371《金华黄先生文集·叶府君碑》
    372 [清]汪辉祖:《学治臆断·断案不如息案》
    373参见《陕甘宁边区民刑事件调解条例》第2条。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374参见《晋察冀边区行政村调解工作条例》第5条。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122
    375参见《冀南区民刑事调解条例》第2条。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376参见《苏中区人民纠纷调解暂行办法》。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2页。
    377参见《华北人民政府关于调解民间纠纷的决定》。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3页。
    378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普及调解、总结判例、清理监所指示信》。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3页。
    379参见《华北人民政府关于调解民间纠纷的决定》。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2页。
    380史长青:《实践、制度与理论:台湾乡镇市刑案调解范围之扩张》,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5页。
    381史长青:《实践、制度与理论:台湾乡镇市刑案调解范围之扩张》,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5页。
    382台湾《刑法》第344条(重利罪):乘他人急迫、轻率或无经验贷以金钱或其它物品,而取得与原本显不相当之重利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一千元以下罚金。
    383史长青:《实践、制度与理论:台湾乡镇市刑案调解范围之扩张》,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5页。
    384参见中共中央于1949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教研室、资料室:《宪法资料选编(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8页。
    385陈绍禹:《关于目前司法工作的几个问题》,载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9页。
    386参见《华北区司法改革运动总结报告》。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3-754页。
    387《马克思全集》(第三卷),第544页。
    3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第291页。
    389姜晓敏、何剑:《契合之下的冲突——中西比照下的恢复性司法理念之解读》,载《恢复性司法论坛》(2007年卷)(王平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390《论语·学而第一》
    391《孟子·滕文公上》
    392《礼记·礼运》
    393《论语·颜渊》
    394梁聪:《孔子的“无讼”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5年第10期,第43页。
    395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396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397《朱文公文集》(卷一百)
    39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399胡旭晟:《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这侧重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7页。
    400《论语·雍也》
    401《论语·卫灵公》
    402《论语·里仁》
    403《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404《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405《论语·雍也》
    406《论语·阳货》
    407《论语·让仁》
    408《孟子·尽心下》
    409《孟子·告子上》
    410王森:《荀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13、305页。
    41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页。
    412班固:《汉书·董种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页。
    413《国语·晋语四》
    414《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415《左传·隐公十一年》
    416《礼记·经解》
    417《礼记·礼运》
    418《荀子·大略》
    419《论语·为政》
    420《论语·颜渊》
    
    421《论语·学而》
    422《孟子·梁惠王上》
    423石广生:《人民调解工作在“刑转民”上的作用》,载《人民调解》2006年第4期,第16页。
    424黄京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258/files/05jingyingjiandui/html/article_4114_1.shtm(l2008年12月8日访问)
    425顾娟:《江苏无锡试行恢复性司法构建和谐正义》http://www.sina.com.cn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12月8日访问)
    426所谓“平和司法”程序,就是对符合适用条件的轻伤害案件、过失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等轻微犯罪案件,在相关司法机关启动、参与和监督下,由社区综合治理机构主持,被害人、加害人就案件处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后,由司法机关对加害人进行非刑罚化或者轻刑化处理的司法程序。参见孟斌、刘新国:《我市出台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平和司法程序》http://news.sohu.com/20060719/n244342869.shtml (来源:水母网)(2008年12月8日访问)
    427房保国:《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428肖扬:2008年3月1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429 William G. Boener and Steven P. Lab, Victimology, Cincinnati, Ohio: Anderson Publishing Co. , 1995,p.221.
    
    430孙中国、李健和:《中国严打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431毕惜茜、陈娟:《“严打”整治斗争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45页。
    432贾宇:《从“严打”到“宽严相济”》,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54页。
    433运动式的“严打”会导致司法干警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严重地浪费司法资源;导致重打轻防的倾向;“严打”容易导致罪刑失衡、司法不公,成为酿成错案的重要根源;“严打”在某种程度上有损法治的进步,难以形成良性的内在生成机制。参见贾宇:《从“严打”到“宽严相济”》,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54页。
    43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第2期,第44页。
    435李晓明、辛军:《诉讼效益: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第6页。
    436陈光中、汪海燕:《刑事诉讼中的效率价值》,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樊崇义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437贾有治、程琳:《论我国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载《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4年第7期,第117页。
    438陈兴良:《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http://jingdali.fyfz.cn/blog/jingdali/index.aspx?blogid=146218(2008年12月20日访问)
    439李薇薇、陈菲:《我国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保持在8%左右》http://news.sina.com.cn/c/2004-10-25/17374032600s.shtml(来源:新华网)(2008年12月20日访问)
    440参见贾春旺于2008年3月1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448李瑞清:《社会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102页。
    
    449李海玉:《试论社会控制与构建和谐社会》,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6期,第108页。
    450李继刚:《社会转型期控制系统模式的选择》,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10期,第102-103页。
    451周明侠:《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对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第225页。
    452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453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454周明侠:《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对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第226页。
    455古炳勋、张红卫、马成楷:《江津市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结案率达80.4%》http://www.cq5zfy.gov.cn/cq5zfy_News/News_content.asp?ClassID=26&ArticleID=1519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56刘占林:《滦县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率逾八成》,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11月28日版。
    457程晓杰:《韩城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率高》http://www.sxdaily.com.cn/data/shxwdd/03/20060421_8684560_8.htm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58袁朋、李冰:《济宁市中区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逾九成》http://www.court.gov.cn/news/bulletin/region/200710080011.htm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59田红彪、冉小毅:《石家庄铁路法院刑事自诉案件15年来全部调解结案》http://bjg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6310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0宁海珊、骆巧瑜:《上思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结案率连续十年实现100%》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2006-03/07/content_6405067.html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1刘瑞东、刘素红:《胶州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赔偿款兑现率100%》http://sd.xinhuanet.com/qdzfw/2008-08/25/content_14214699.htm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2巷青加、林庆文:《共和县近九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调解结案》http://www.gonghenews.com/system/2008/02/22/002402330.shtml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3赵志军:《诸城法院刑事附带民事九成调解》http://www.sdcourt.gov.cn/art/2006/09/13/art_9028.html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4杨互杰、曹焕星:《唐河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结率达99%》http://tanghe.nynews.gov.cn/Article/Zhxw/6137.html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5卢国伟、乔国和、范东哲:《南阳中院刑事附带民案事调解成功率增96.3%》http://www.dongying.gov.cn/Get/zhengwu/xinxizhongxin/guoneixinxi/07022609510317615.htm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6李正泉:《永德县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情况分析》http://www.ynyd.gov.cn/E_ReadNews.asp?NewsID=2928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7张勇、李雁、徐晓伟:《新泰:刑事附带民事案调解结案率逾九成》http://www.sd.xinhuanet.com/sdzfwq/2008-12/01/content_15056882.htm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8王君娜、裘曼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www.fhfy.gov.cn/newsview.asp?newsId=1353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69王晓磊、黄豁:《重庆:轻微刑事案件可委托人民调解》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8-09/17/content_1481395.htm(来源:新华社稿件)(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70方维芳:《南昌:轻微刑事案件也可调解“三调联动”正在试点》http://www.chinapeace.org.cn/zhzl/2008-10/07/content_55578.htm(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71戴小花:《合肥10月1日起轻微刑事案件可“私了”》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09/08/content_9853751.htm(来源:中安在线)(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72徐德高、员邵婧、胡晓珊:《南通崇川:刑事调解让双方受益》,载《检察日报》2007年7月22日第1版。
    473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http://www.crimina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04 (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7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18页。
    475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476崔丽:《北京朝阳检察院扩大轻伤害案件不起诉范围》,载《中国青年报》2002年12月16日版。
    477石先广:《司法新动向:恢复性司法在上海悄然兴起》,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1期,第36页。
    478石先广:《轻伤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探索及启示》,载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79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18页。
    480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481吴兢:《轻伤害案:刑罚是最佳选择吗?》,载《人民日报》2003年6月17日版。
    482宋英辉、向燕:《我国刑事和解的正当性解构》,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5期,第56页。
    483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23-24页。
    484宋英辉:《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与辩证考量》,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24期,第7页。
    485朱小芹、刘秀仿等:《轻微刑事罪犯监禁效果研究及非监禁化探讨——对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400名短期服刑人员的调查》,http:/10.111.11.11/jcyweb/main/list?xxType=4(访问日期:2009年1月6日)
    486 [法]米歇尔?福柯:《规则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9页。
    487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265页。
    488徐昕:《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兼论报应正义》,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第30-31页。
    489 [德]弗朗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490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491陈欣:《论刑事和解中国化》,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页。
    492《羊城晚报》供稿:《广东东莞尝试赔钱减刑抢劫犯赔5万获轻判死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来源:北京晨报)(访问日期:2009年1月12日)
    493如,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斯向记者澄清说:“‘赔钱减刑’的说法是个不正确的概念,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现实中也不存在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案件被告人对被害人作出赔偿后,法院就给予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一些犯罪手段极其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恶性案件,即使被告人对被害人作出赔偿,法院也不会考虑给予从轻处罚。公共舆论需要克制情绪化的冲动,回归司法的专业立场,来看待东莞中院加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节力度的努力。”参见邓新建、王创辉、段体操:《如何看待东莞法院“赔钱减刑”》,载《金羊网》http://www.ycwb.com/myjjb/东莞市中级法院刑一庭庭长梁聪向记者表示:虽然“赔钱减刑”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受害人的利益,也符合最高法院提出的“少杀慎杀”原则,但也必须符合相应的条件,即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好,并主动对受害人做出经济赔偿;法官要征求受害人或其家属的意见,他们同意调解,愿意接受经济赔偿并在一定程度上谅解被告人的罪行,才可能调解;被告人罪行尚未达到“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严重程度。否则,即使被告人赔钱,也不可能获得减刑。参见杨育才:《广东东莞中院回应赔钱减刑:不等于“有钱减刑”》http://news.sohu.com/20070201(/来源:东方网)东莞中级法院研究室主任程春华也认为“赔钱减刑”的表述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被告是否赔偿原告,并取得原告的谅解,在定罪量刑时可以作为量刑酌定情节的综合因素加以考虑”。参见《杀人赔钱减刑,东莞法院称合慎杀原则》http://news.163.com/07/0207/15/(来源:南方报业网)(访问日期:2009年1月12日)
    494邓红阳:《郑州轻微刑事案可不捕不诉执法标准引发激辩》http://news.sohu.com/20070717/n251104374.shtml(来源:法制日报)(访问日期:2009年1月12日)
    
    495白献周:《关于涉法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载《检察实践》2004年第5期,第58页。
    496谢春明:《论涉法上访问题》,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30页。
    497周梅燕:《理性求解中国信访的制度困境》,载《半月谈》(内部版)2004年第7期。转引自陶蛟龙、陈键:《信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兼谈建立涉诉上访经常陛工作机制的思路和体系》,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5期,第76页。
    498赵凌:《国内首份信访报告获高层重视》,载《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版。
    
    499李远桃:《论刑事和解应当慎行》,载,《今日南国》2008年第11期,第163页。
    500郭泽强、张高洁:《反思刑事和解制度》,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3期,第75页。
    5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于2003年7月1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矫正的方式方式主要是: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帮助其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502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第130页。
    503杨鸿台:《上海市社区矫正组织对青少年取保候审帮教制度的探索性实践》,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第1期,第17-18页。
    504王运声:《少年审判功德无量——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座谈会综述》,载《中国审判》2008年第8期,第5页。
    505张建兵程锦平:《如何对待撤案率不捕率不起诉率之思考》http://www.tz.gov.cn/tzdz/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98eb5283-8468-4038-87e0-7c575b58c67b(访问日期:2009年1月12日)
    506黄先明:《四川人民监督员外部监督检察机关撤案率下降3%》http://news.sohu.com/20050430/n225405021.shtml(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访问日期:2009年1月12日)
    507吴晶晶、任芳:《我国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数量逐年下降》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10/30/t20061030_9197190.shtml(来源:新华网)(访问日期:2009年1月12日)
    508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第130页。
    510刘勇、黄宝玲:《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3-44页。
    511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512 [意]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513严景耀:《中国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
    515季卫东:《程序比较论》,载《比较法研究》1993第1期。转引自林喜芬:《刑事司法改革:从变法逻辑到试点改革》,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4期,第23页。
    
    516史立梅:《刑事和解: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6期,第86-87页。
    517史立梅:《刑事和解: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6期,第86-87页。
    518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6页。
    
    520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521孙昌军、陈炜:《试论英国公司法人犯罪法律价值观念的新变化》,载《现代法学》1999第2期,第120页。
    522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523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524翟中东:《刑罚个别化的蕴涵:从发展角度所作的考察》,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42页。
    525孙笑侠:《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第6-7页。
    52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527张振国:《抽象正义与可感知的正义》,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2期,第6页。
    528李静:《抽象正义与具体正义的冲突与选择》,载《当代法学》1999年第5期,第13页。
    529武建敏:《走向具体正义》,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2期,第5页。
    
    530赵秉志:《刑罚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531王振:《刑罚目的的新思维:积极一般预防》,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36页。
    532周光权:《中国刑法学的想象力与前景》,载《刑事法学》2007第4期,第10页。
    
    533江必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载《人民日报》2006年5月10日第14版。
    534李设球:《论人民法院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501/31/148712.shtml(中国法院网)(2008年11月12日访问)
    535江必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载《人民日报》2006年5月10日第14版。
    536蔡虹:《法院调解的正当性评估》,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45页。
    
    537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第134页。
    538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载《法学》2007年第5期,第18-19页。
    539周永坤:《警惕调解的滥用和强制趋势》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5734(中国民商法律网)(访问日期:2009年2月6日)
    540美国学者欧文·费斯认为,法律的一项本质功能就是反映对这些不能被协调的分歧应当如何公共解决;立法者们被迫在这些公共利益的不同版本中作出选择。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某种潜在危险就是仅仅寻求理解与和好的纠纷当事人可能会无视立法者作出的选择,结果可能会忽略体现在法治中的公共价值。参见[美]斯蒂芬?B?戈尔德堡等:《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162页。
    541美国上诉法院法官哈利·爱德华兹认为,法院的工作既不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事人的目的,也不是确保当事人之间的和睦安宁,而是对包含在诸如宪法和法律等权威性文本中的价值进行详细说明并赋予强制力;解释这些价值并使现实与其相一致。和解将剥夺法院做出解释的机会。参见[美]斯蒂芬?B?戈尔德堡等:《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542周永坤:《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9745 (中国民商法律网)(访问日期:2009年2月6日)
    543 David Garland, (2002),”Ideology and Crime: A Future Chapter”, in Ideology,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a symposium in honour of Sir Leon Radzinowicz, edited by Authony Bottoms and Michael Tony., by William Publishing. pp.4-6.
    [1]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国际人权文件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卞建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3]卞建林:《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陈瑾昆:《刑事诉讼法通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陈卫东:《刑事诉讼法资料汇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程荣斌:《外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中国诉讼法学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中国诉讼法学精萃》(2005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9]房保国:《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0]樊崇义、史立梅:《正当法律程序研究:以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樊崇义:《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2]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3]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冯卫国:《行刑社会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公丕祥:《纠纷的有效解决——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思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27]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研究生教学指导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34]蒋月:《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群众出版社,1994年版
    [35]武延平、刘根菊等:《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参考资料汇编》(上册、中册、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梁德超:《人民调解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刘广三:《犯罪控制视野下的刑事诉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1]吕清:《审判外刑事案件处理方式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42]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43]马明亮:《协商性司法——一种新程序主义理念》,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6]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研究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7]邱兴隆:《刑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9]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沈恒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2]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3]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5]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司法理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56]汤啸天:《犯罪被害人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田平安:《民事诉讼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诉讼程序理论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王平:《恢复性司法论坛》(2007年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60]万毅:《底限正义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万毅:《变革社会的程序正义:中国刑事诉讼改革纲要》,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62]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有观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许永强:《刑事法治视野下的被害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65]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尤志安:《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以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近代化为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谢佑平:《刑事司法程序的一般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9]徐静村:《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70]徐静村:《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71]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2]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3]喻中:《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74]张鸿巍:《刑事被害人保护的理念、议题与趋势——以广西为实证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赵秉志:《刑罚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6]张建伟:《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8]张晋藩:《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79]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0]周伟:《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周伟:《人权法评论》(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周伟:《人权法评论》(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二)译文著作
    [1]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 [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美] P.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修订第3版
    [5]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册、下册),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6] [美]罗·庞德:《通过法律控制社会——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 [日]棚濑孝雄:《纠纷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美] 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册、下册),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白世平、纪丙学:《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实证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2]白献周:《关于涉法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载《检察实践》2004年第5期
    [3]包冰锋:《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反思》,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蔡虹:《法院调解的正当性评估》,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曹宏、胡璇:《刑事调解之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4期
    [6]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下)
    [7]陈虎:《美国被害人权利宪法化运动及启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3期
    [8]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9]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10]陈晓明:《论修复性司法》,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1]陈欣:《论刑事和解中国化》,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2]陈兴良:《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
    [13]陈忠林:《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刑法》第4条的法理解释》,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
    [14]狄小华:《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刑事诉讼中的权力与权利关系分析--刑事诉讼中的权力与权利关系分析》,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5]狄小华:《复和正义和刑事调解》,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6]段蓓玲、刘菲:《当代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犯罪被害预防》,载《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4期
    [17]杜雪晶:《论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理论内核》,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
    [18]杜雪晶、刘亚娜:《国外非刑罚化的现状与界域探究》,载《求索》2006年第11期
    [19]窦炎国:《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载《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0]冯亚景、蔡杰:《公诉机关起诉替代措施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
    [21]傅达林:《刑事和解:从有害正义到无害正义》,载《社会观察》2005年第12期
    [22]付子堂:《法律正义引论》,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3]高建明:《刑事和解的一般理论与实践》,载《工会论坛》2006年第6期
    [24]郭泽强、张高洁:《反思刑事和解制度》,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3期
    [25]何碧琼:《西方现代刑事和解制度与中国传统刑事调解制度之比照分析》,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6]贺海仁:《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权利救济的现代性话语》,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27]何家弘:《司法公正论》,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28]侯其锋:《恢复性司法的人文新视角》,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9]黄成荣:《复和公义在香港的应用和实践》,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0]贾宇:《从“严打”到“宽严相济”》,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1]蒋剑云:《试论行政参与的理论基础、功能及其制度构建》,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6期
    [32]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3]康树华:《新社会防卫论评析》,载《当代法学》1991年第4期
    [34]劳东燕:《被害人视角与刑事法理论的重构》,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35]李邦友、姚兵:《轻罪和解模式研究》,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0期
    [36]李兵、叶仁芳:《检察环节和解机制的建立》,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8期
    [37]李海玉:《试论社会控制与构建和谐社会》,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6期
    [38]李洪江:《刑事和解应缓行》,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5期
    [39]李继刚:《社会转型期控制系统模式的选择》,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10期
    [40]李琪:《和谐社会的刑事和解制度构建》,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41]李琦:《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2]李瑞清:《社会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3]李筱永:《论刑事和解的正当性》,载《兰州学刊》2007年第10期
    [44]李永升:《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解读》,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45]李卫红:《刑罚的变迁、回归与突破》,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6]李晓明、辛军:《诉讼效益: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
    [47]李越,黄渝景:《试论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及其异化初断》,载《法治研究》2008年第9期
    [48]梁华仁、王洪林:《试论刑罚个别化的根据》,载《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
    [49]梁根林:《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50]刘方权:《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1]刘方权、陈晓云:《西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介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1期
    [52]刘彦磊、刘江格:《“罪刑法定”的提出》,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2期
    [53]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54]刘敏:《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一种法文化学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55]刘守芬、韩永初:《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之理性分析——报应刑刑事政策视角的观察》,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56]刘晓梅:《恢复性司法框架下的社区犯罪防控》,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7]刘涛:《试析刑法的谦抑性》,载《云南法学》1998年第3期
    [58]刘涛、田心则:《和谐社会构建与刑事公诉案件之调解》,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59]刘志成、熊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解不诉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1期
    [60]刘勇、黄宝玲:《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1]卢捷清:《恢复性司法框架下被害人求偿权研究》,载《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62]吕清:《刑事调解在欧洲的复兴与发展》,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63]吕欣、韩宁:《恢复性正义:当代刑事政策的新理念》,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
    [64]闾刚:《恢复性司法功能和过程分析》,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5]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6]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
    [67]马静华、陈斌:《刑事契约一体化: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发展趋势》,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68]马静华、罗宁:《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第1期
    [69]孟涛:《民事诉讼契约化基本问题研究》,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70]聂志琦:《协商性司法:刑事司法的新选择》,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9期
    [71]潘度文:《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载《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
    [72]潘克本、陈晓东:《论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载《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10期
    [73]彭海青:《论恢复性司法》,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74]任海伦:《论刑法谦抑性》,载《社科纵横》2006年第4期
    [75]曲新久:《试论刑罚个别化原则》,载《法学研究》1987年第5期
    [76]任满军:《法律正义的理性视角》,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1期
    [77]邵军:《恢复性司法厅的利弊之争》,载《法学》2005年第5期
    [78]沈永胜:《审视法治背景下的“私了”》,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9]沈元春:《非刑罚化之中国的选择与适用》,载《理论月刊》2005年第8期
    [80]石先广:《司法新动向:恢复性司法在上海悄然兴起》,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1期
    [81]石磊:《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根据》,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82]史长青:《实践、制度与理论:台湾乡镇市刑案调解范围之扩张》,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3]史立梅:《刑事和解: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6期
    [84]宋双,钱大军:《论司法程序公正要素》,载《行政与法》2005年第6期
    [85]宋英辉:《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与辩证考量》,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24期
    [86]英辉、向燕:《我国刑事和解的正当性解构》,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5期
    [87]宋英辉、许身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88]苏甜:《刑事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载《前沿》2005年第11期
    [89]孙长春、陈淑智:《犯罪被害人经济救济的新思维——以恢复性司法模式为视角》,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0]孙国祥:《论非刑罚化的理论基础及其途径》,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4期
    [91]孙万怀、黄敏:《现代刑事司法和解精神的基础》,载《法学》2006年第4期
    [92]孙笑侠:《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93]孙秀芹、周长军:《契约视角下的刑事和解》,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4]汤火箭:《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论证》,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10期
    [95]汤啸天:《我国应当建立“和解不起诉”制度》,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5期
    [96]滕道荣:《调解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第5期
    [97] [日]田中二郎:《公法契约的可能性》,肖军译,《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
    [98]王金贵、刘国华:《关注刑事和解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9期(上)
    [99]王俊:《恢复性司法及其本土化改造》,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6期(上)
    [100]王明、在存:《刑罚个别化原则及其适用》,载《法学杂志》1998年第3期
    [101]王振:《刑罚目的的新思维:积极一般预防》,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02]王志玲:《论刑罚威慑力对犯罪人格的控制》,载《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3]吴常青:《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资源与制度构建》,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3期
    [104]吴丹:《刑事诉讼调解制度探析》,载《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105]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106]夏锦文、史长青:《交涉与合意:论诉讼的本质———一种诉讼法哲学探析》,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107]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08]鲜轶可:《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
    [109]鲜轶可:《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研究》,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2期
    [110]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11]谢春明:《论涉法上访问题》,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2]谢鹏:《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之比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0期(上)
    [113]谢鹏程:《刑事和解的理念与程序设计》,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7期(下)
    [114]邢琳:《浅议我国轻伤害刑事和解制度的弊端》,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0期
    [115]徐岱、王军明:《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16]徐昕:《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兼论报应正义》,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
    [117]许冠囝:《论非刑罚化思想的价值定位》,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5期
    [118]许娟娟:《论私力救济》,载《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19]杨鸿台:《上海市社区矫正组织对青少年取保候审帮教制度的探索性实践》,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第1期
    [120]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起启示》,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
    [121]杨开江、杨会友、王立国:《恢复性司法与行刑社会化研究》,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2]杨宇冠:《重论无罪推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23]姚国梅:《浅议“恢复性司法”在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作用》,载《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4期
    [124]姚新华:《契约自由论》,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期
    [125]衣家奇、姚华:《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理念的重构性转折》,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2期
    [126]于红:《浅论恢复性司法与被害人权利保护》,载《理论界》2006年第2期
    [127]于志刚、苏长青:《论罪刑相适应原则》,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28]臧冬斌:《刑罚报应正义与功利正义的衡平》,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29]翟中东:《刑罚个别化的蕴涵:从发展角度所作的考察》,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130]占锦:《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31]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
    [132]张庆方:《恢复性司法—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刑事法评论》第12卷(陈兴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3]张绍谦:《试论刑罚功能的局限性》,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34]张绍谦:《罪刑法定原则论》,载《法学论坛》1997年第2期
    [135]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载《法学》2007年第5期
    [136]张颖杰:《论刑法谦抑之本质》,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37]甄贞、陈静:《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138]甄贞、陈静:《刑事和解的可行性理论分析》,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7期(下)
    [139]郑建军、毕晓芳、陈慧芳:《我国刑事和解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2期
    [140]郑海军:《刑事和解的制度冲击》,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
    [141]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42]周明侠:《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对策》,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143]朱德宏:《回应型司法与刑事契约》,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44]朱俊:《论非刑罚处罚方法》,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45]朱铁军:《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案件追诉程序之思考》,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1期
    [146]朱艳菊:《轻缓刑事政策适用浅析》,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9期
    [147]邹积超:《论“恢复性司法”应当缓行》,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 Allison Morris,(Summer, 2002), A Brief Response to Critics of Restorative Justice,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 Anita Gibbs and Denise King, (August 2002), Alternatives to Custody in New Zealand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Current Features and Future Prospects,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 36. No.4.
    [3] Anderson H. & Goolishian H.(1992),The client is the expert: A not-knowing approach to therapy. In S. McNamee & K. J. Gergen (Eds.) 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Newburg Park.
    [4] Brenda Sims Blackwell, Clark D. Cunningham, (2004), Taking the Punishment out of the Process: From Substantive Criminal Justice through Procedural Justice to Restorative Justice,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5] Chatterjee, J., & Elliott, L. (2003). Restorative Policing in Canada: The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 Community Justice Forums, and the Youth Criminal Justice Act. Police Practice &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4).
    [6] Christa Obold-Eshleman, (2004), Victims' Rights and the Danger of Domestication of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Paradigm, Thomas J. White Center on Law & Government.
    [7] David Miers, (2001),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torative Justice, Crime Reduction Research Series Paper10, Home Office
    [8] Declan Roche, (2006), Dimension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62, No. 2.
    [9] Ellen A. Waldman, (2004), Healing Hearts or Righting Wrongs?: A Mediation on the Goals of "Restorative Justice",Hamline Journal of Public Law and Policy.
    [10] Erik Luna,(2002), Punishment Theory, Holism and the Procedural Concep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Utah Law Review Society.
    [11] Ilyssa Wellikoff, (2004),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and Violent Crimes: On the Way to Justice, Cardozo Onlin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2] Ezzat A. Fattah,Victim Redress and 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Some Personal Reflections
    [13] Harry Mika, Mary Achilles, Ellen Halbert, Lorraine Stutzman Amstutz, Howard Zehr, (June, 2004), Listening to Victims--A Critiqu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Policy and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Probation.
    [14] Heather Strang; Lawrence W. Sherman, (2002), Repairing the Harm: Victims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Utah Law Review Society.
    [15] Hon. T. Bennett Burkemper, Nina Balsam, May Yeh, (May-June, 2007), Restorative Justice in Missouri’s Juvenile System, Journal of the Missouri Bar.
    [16] Hudson, J. , Morris, A., Maxwell, G. and Galaway, B., (1996), Family Group Conferences: Perspective on Policy and Practice, N.Y., Federal Press and Criminal Justice Press.
    [17] James Coben, Penelope Harley, (Spring 2004), Intentional Conversations About Restorative Justice, Medi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Law, Hamline Journal of Public Law and Policy.
    [18] Joanne Katz, Gene Bonham, (2006), Restorative Justice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Justic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 John Braithwaite, (2000),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Social Justice, Saskatchewan Law Review.
    [20] John Braithwaite, (1999), Restorative Justice: Assessing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ccounts, University of Chicago.
    [21] Katherine Beaty Chiste,(2005), The Justice of the Peace in History: Community and Restorative Justice,Saskatchewan Law Review.
    [22] Kathleen Daly and Hennessey Hayes, (February 2001),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Conferencing in Australia: Trends and Issues in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23] Larysa Simm, (2007), Criminal Mediation is the Base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Not Replacing Traditional Criminal Adjudication, Just Making it Better,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24] Malcolm Thorburn,Annalise Acorn, (Spring, 2005), Compulsory Compassion: A Critique of Restorative Justice,Queen's Law Journal.
    [25] Mark S. Umbreit; Betty Vos; Robert B. Coates; Elizabeth Lightfoot, (2005), Restorative Jus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 Social Movement Full of Opportunities and Pitfalls, Marquette Law Review.
    [26] Mark S. Umbreit, Robert B. Coates, Betty Vos,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Three Decades of Practice and Research,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vol. 22.
    [27] Mary Ellen Reimund,(spring, 2005), The Law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Friend or Foe? A Systematic Look at the Leal Issues in Restorative Justice,Drake Law Review.
    [28] Mary Ellen Reimund, (2005), Confidentiality in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A False Promise? Journal of Dispute Resolution.
    [29] Marwell, G. and Morris, A. (1993), Family, Victim and Culture: Youth Justice in New Zealand, Social Policy Agency,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ington, New Zealand, Institution of Criminology。
    [30] Michael M. O'Hear, (2005), Is Restorative Justice Compatible with Sentencing Uniformity? Marquette Law Review.
    [31] Monya M. Bunch, (Spring 2004), Juvenile Transfer Proceedings: A Place for Restorative Justice Values, Howard Law Journal.
    [32] Moore, D. & O’Connell, T. (1994),“Family conferencing in Wagga Wagga:A communitarian model of justice”, in C. Alder & J. Wundersitz (eds.), Family Conferencing and Juvenile Justice: The Way Forward or Misplaced Optimism?,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Canberra.
    [33] Patrick Glen Drake, (Spring 2006),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n Texas: When“Eye for Eye”Becomes“Eye to Eye”?, South Texas Law Review.
    [34] Pennebaker, James, (1995), Emotion, Disclosure, and Health: An Overview in Emotion, Disclosure and health, Edited by J. Pennebaker.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5] Robert Weisberg,(2002),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the Danger of“Community”,Utah Law Review Society.
    [36] Robert B. Coates, Mark S. Umbreit, Betty Vos, (December, 2004), Restorative Justice Systemic Change: The Washington County Experience, Federal Probation.
    [37] Susan M. Olson; Albert W. Dzur, (2002), Re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Roles in Restorative Justice Programs, Utah Law Review Society.
    [38] Susan M. Olson, Albert W. Dzur, (March, 2004), Revisiting Informal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Democratic Professionalism, Law and Society Review.
    [39] Thomas Trenszek, (2001),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in Germany: ADR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Criminal Law? Bond Law Review, 13(2).
    [40] Tina S. Ikpa, (2007), Balancing Restorative Justice Principles and Due Process Rights in Order to Reform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Washington University Journal of Law and Policy.
    [41] Umbreit, M. and Greenwood, J. (1999), National Survey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diation Quarterly.
    [42] Walter J. Dickey, Peggy A. McGarry, (2006), The Search for Justice and Safety through Community Engagement: Community Justice and Community Prosecution, Idaho Law Review.
    [43] William Bradshaw, David Roseborough, (December, 2005), Restorative Justice Dialogue: The Impact of Mediation and Conferencing, Federal Probation.
    [44] Willie McCarney, (2001), Restorative Justic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Families, Children and the Courts.
    [45] Zvi D. Gabbay, (2005), Justifying Restorative Justice: A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Practices, Curat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1]陈宝琨、邓慰心、王鸿搏:《哈尔滨:“刑事和解”促和谐》http://www.spp.cn/site2006/region/00030.html
    [2]程晓杰:《韩城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率高》http://www.sxdaily.com.cn/data/shxwdd/03/20060421_8684560_8.html
    [3]邓红阳:《郑州轻微刑事案可不捕不诉执法标准引发激辩》http://news.sohu.com/20070717/n251104374.shtml
    [4]方维芳:《南昌:轻微刑事案件也可调解“三调联动”正在试点》http://www.chinapeace.org.cn/zhzl/2008-10/07/content_55578.html
    [5]古炳勋、张红卫、马成楷:《江津市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结案率达80.4%》http://www.cq5zfy.gov.cn/cq5zfy_News/News_content.asp?ClassID=26&ArticleID=1519
    [6]傅达林:《刑事和解: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5:20
    [7]侯毅君、陈锦新:《北京法院首用“刑事和解”制度被告被谅解轻判》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70703/14196049.html
    [8]郝冬白、何爱民:《刑事和解:诉讼双方“双赢”?》http://lzc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6/07/31/010091321.shtml
    [9]黄先明:《四川人民监督员外部监督检察机关撤案率下降3%》http://news.sohu.com/20050430/n225405021.shtml
    [10]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http://www.crimina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04
    [11]巷青加、林庆文:《共和县近九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调解结案》http://www.gonghenews.com/system/2008/02/22/002402330.shtml]
    [12]蒋德:《无锡办轻伤害案用新法人民调解方式促成刑事和解》http://www.jcrb.com/200707/ca619414.html
    [13]梁月华:《蓬莱“平和司法”走近百姓》http://www.penglaicom.com/html/200611/27/090801209.html
    [14]李乐斐蒋长兰:《江苏无锡:用刑事和解程序审结一起放火案》http://www.jcrb.com/200705/ca604990.html
    [15]李正泉:《永德县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情况分析》http://www.ynyd.gov.cn/E_ReadNews.asp?NewsID=2928
    [16]林世钰:《刑事和解,面临三个怎么办》http://www.jcrb.com/200705/ca607645.html
    [17]刘娟:《昆明:轻微刑事案件“在阳光下私了”》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710/17/269867.shtml
    [18]刘瑞东、刘素红:《胶州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赔偿款兑现率100%》http://sd.xinhuanet.com/qdzfw/2008-08/25/content_14214699.html
    [19]卢国伟、乔国和、范东哲:《南阳中院刑事附带民案事调解成功率增96.3%》http://www.dongying.gov.cn/Get/zhengwu/xinxizhongxin/guoneixinxi/07022609510317615.htm
    [20]《南京:轻微刑案调解成功检察院可“网开一面”》http://www.njpf.gov.cn/
    [21]宁海珊、骆巧瑜:《上思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结案率连续十年实现100%》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2006-03/07/content_6405067.html
    [22]赛宗师:《我市全面推行“平和司法”体现人文关怀》http://www.jiaodong.net/ytzfw/system/2006/08/11/000964933.shtml
    [23]石先广:《司法新动向:恢复性司法在上海悄然兴起》http://www.acla.org.cn/pages/2005-9-20/p42976.html
    [24]石先广:《轻伤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探索及启示》,载北大法律信息网www.chinalawinfo.com
    [25]施妍萍、顾一琼:《轻伤案可调解不起诉》http://news.tom.com
    [26]汤红辉:《少女“拿”走男友家皮包刑事和解机制让其免起诉》http://news.qq.com
    [27]滕斌、罗家欢、江望:《湖南:试行刑事和解制》http://www.jcrb.com/zywfiles/ca564954.html
    [28]田红彪、冉小毅:《石家庄铁路法院刑事自诉案件15年来全部调解结案》http://bjg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6310
    [29]《刑事和解的实践经验》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800/21690/2006/8/zh12657826113860023143-0.html
    [30]王晓磊、黄豁:《重庆:轻微刑事案件可委托人民调解》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8-09/17/content_1481331.html
    [32]王君娜、裘曼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www.fhfy.gov.cn/newsview.asp?newsId=1353
    [33]汪自力、束丽娜:《无锡试验恢复性司法上百件刑事案“和解”了结》http://www.sina.com.cn
    [34]杨互杰、曹焕星:《唐河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结率达99%》http://tanghe.nynews.gov.cn/Article/Zhxw/6137.html
    [35]烟台首推“平和司法”http://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06-08/14/content_7455742.html
    [36]原蔚:《山西省五种轻微刑事案件可刑事和解》http://news.163.com/07/0902/13/3ND0QPA1000120GU.html
    [37]袁朋、李冰:《济宁市中区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解逾九成》http://www.court.gov.cn/news/bulletin/region/200710080011.html
    [38]赵志军:《诸城法院刑事附带民事九成调解》http://www.sdcourt.gov.cn/art/2006/09/13/art_9028.htm
    [39]张建兵程锦平:《如何对待撤案率不捕率不起诉率之思考》http://www.tz.gov.cn/tzdz/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98eb5283-8468-4038-87e0-7c575b58c67b
    [40]张华军、李有金、闫晓智:《平和司法化解亲戚矛盾外甥打舅未追究》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07-06/22/content_2130768.htm
    [41]张勇、李雁、徐晓伟:《新泰:刑事附带民事案调解结案率逾九成》http://www.sd.xinhuanet.com/sdzfwq/2008-12/01/content_15056882.html
    [42]张吟丰:《长沙开福区检察院通过刑事和解促使3逃犯自首》http://www.rednet.cn
    [43]周永坤:《警惕调解的滥用和强制趋势》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5734
    [44]周永坤:《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9745
    [45]朱小芹、刘秀仿等:《轻微刑事罪犯监禁效果研究及非监禁化探讨——对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400名短期服刑人员的调查》,http:/10.111.11.11/jcyweb/main/list?xxType=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