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美学救赎:阿多诺音乐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在西方已经得到公认,但他的许多观点大受批判:他对文化工业的否定遭到反批判,他对音乐听众的分类被批为标准不统一、逻辑混乱,他对勋伯格的肯定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否定受到一致否定,他试图通过音乐来认识和超越被管理的世界(die verwaltete Welt)被指责成逃避现实斗争的审美乌托邦。鲜明对立的评价让人深思:阿多诺的音乐哲学有何超越前人之点?与其整体思想是何关系?其美学救赎是否因无奈而逃避现实?
     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对阿多诺以《新音乐哲学》为主的文本研究,发现阿多诺对勋伯格等音乐家的深入分析,清楚地证明了新音乐本身的形式自律与社会本质的内容他律的辩证关系,并在这两个维度上通过与瓦格纳、斯特拉文斯基等音乐家的具体对比,说清了他肯定勋伯格的理由;他对文化工业的全盘否定、对音乐家和听众的独特分类都基于他对于经验现实与社会理论辩证关系的理解,一如他在与达伦多夫争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性质中所表现出的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理解:经验事实如果不能追溯到社会结构,才是主观之见。
     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是《启蒙辩证法》的补充说明,也成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中介。正是在对奥斯维辛这一“第二自然的灾难”无法释怀的反省中,阿多诺借助音乐实现了从人类物质历史到精神文化中所存在的不断自我否定的事实的贯通。同时,以《启蒙辩证法》为根的哲学思想也是其进行音乐批判的理论根基,他对音乐的辩证认识与深入批判,都得力于他的哲学思想。
     阿多诺的美学救赎,把音乐作为认识现实、走向解放的重要途径,不应被简单指责为逃避现实斗争的审美乌托邦,而是对马克思批判的武器的时代发展和批判精神的本质继承。
     本文除导言的选题原因、研究现状综述等背景介绍外,分五章具体论述,第一章“从《启蒙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简要梳理二书的内容,指出《新音乐哲学》的中介作用;第二章“音乐的同一性逻辑和绝对否定精神”论述阿多诺音乐批判与哲学思想的互文性,重点介绍《新音乐哲学》一书的内容及其音乐哲学思想;第三章“作为否定的辩证法的政治音乐学”从音乐结构、音乐功能、音乐生产等三个方面论述阿多诺音乐哲学批判的政治内涵与现实意义;第四章“政治音乐学的批判与救赎”通过对其《新音乐哲学》的进一步展开,论述阿多诺音乐批判的现实救赎功能;第五章“阿多诺与马克思主义”主要讨论阿多诺与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诸家的异同,对比说明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
The importance of Adorno's philosophy in music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e West,but many of his views was more of a critique; the culture industry denied by him wasbeing anti-criticism, his classification of music listeners considered the standard was notunified and logical confusion, his opinion that Schoenberg means progress andStravinsky means regression has been consistent negative criticism, and his trying tounderstand the control of society reality through music was accused of escapingstruggling in reality to aesthetic Utopia. The paradox of assessment on Adorno causedpeople inevitably to think the reason, so with the puzzles such as, in what waysAdorno's philosophy of music surpass their predecessors? What’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Adorno’s philosophy of music and the whole idea of his thoughts? WhetherAdorno's aesthetic redemption was a kind of evasion of real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Adorno’s works major in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Ifound that Adorno’s analysis of Schoenberg and other musicians, has very clearlyarticulated the content——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sic itself in theform of self-discipline and heteronomy of social nature, and in particular by comparingthese two dimensions through Wagner, Stravinsky and other musicians, he clearly gavethe reason why he supported Schoenberg. His negating the culture industry, and hisunique classification of musicians and listeners were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irical reality and theory of society, as in his debateon the social nature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gainst Dahrendorf, with subjective and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ectic: if the experience cannot be traced back to thefac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but easy subjective.
     Adorno's philosophy of music was not only a detailed excursus to the "Dialectic ofEnlightenment" wrote by him and Horkheimer together, but also direct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diation in his later "Negative Dialectics". It was on the second Auschwitznatural disasters that cannot be relieved of this reflection, Adorno realized the humanmind via music, from the human history of material to spiritual culture, throughcontinuous self-negation. Meanwhile, 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was the root ofhis thoughts of philosophy which was also hi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onducting musiccriticism, for his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and in-depth criticism of music, all thankedto his philosophy.
     Adorno's aesthetic Redemption, which took music as an important way tounderstanding the reality and reaching liberation, should not be simply blamed asAesthetic Utopia for avoiding struggle, but development and the critical spirit ofinheritance of criticism of Marx's era.
     Topics in this article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reason whychoose this subject and the background of nowadays researches, the five chapters dealspecifically. The first chapter,“from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o ‘NegativeDialectics’,"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books, and points out that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 takes a role of mediation; Chapter II,"identity logic and thespirit of absolute negative of music", specifically addressed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Adorno's music criticism and philosophy, and highlights the contents and musicphilosophy of the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Chapter III,"as a negative dialectics ofpolitical musicology", and other detailedly discusses political connotations and practicalsignificance of Adorno’s the criticism of music philosophy from those aspects ofmusical structure, music function and music production; Chapter4,"critics andRedemption of the political musicology", through his"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ofurther expand, discusses Adorno’s music criticism the function of redemption; Chapter5,“Adorno and Marxism”, focuses on discuss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Adorno and Marx and other various Western Marxism, and steps further to narrate Adorno's critical theory of music in comparison.
引文
①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新版前言”,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页。
    ③[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①[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昆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②[德]卡尔·达尔豪斯:《音乐史学原理》,杨燕迪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4页。
    ①[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胡湘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阿多诺》,瞿铁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赵涛:《近年来国内法兰克福学派研究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③[德]阿多诺:《〈现代音乐的哲学〉序和导论》,顾连理译,《外国美学》第三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勋伯格音乐美学的意义》,张建模译,载于《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其《论流行音乐》有两个中文译本,分别是李强(《视听界》2005年第3-4期)和周欢
    (《当代电影》1993年第5期。)所译。《阿多诺的音乐听众类型》(《音乐社会学导论》第一章“音乐行为的类型”的部分内容),金经言摘译,《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①王才勇:《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述略》,《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斯茨勃尔斯基:《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王才勇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第5期。
    ②王路:《否定、矛盾与出路——阿多诺对勋伯格十二音音乐的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③于润洋:《对一种社会学派音乐哲学的考察──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一书的解读和评论(上,下)》,《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1-2期。
    ④张晶晶:《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新解》,中央音乐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崔莹:《T·W·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初探》,西安音乐学院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方德生:《阿多诺新音乐哲学研究》,南京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⑤唐应龙:《音乐素材: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略论》,《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第1期。唐应龙:《勋伯格为何代表进步》,《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马卫星:《从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导论〉看其对室内乐的批判》,《中国音乐学》2012年第4期。孙丝丝:《阿多诺的“马勒观”——评〈马勒:一份音乐心智分析〉》,《黄钟》2011年第1期。
    ①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社会学者曾就此问题进行调查发现这一原理,夜晚开车见一人受伤如果不救则心中会有内疚,但遥远的非洲每天都有人饿死却无动于衷;许多类似的但远近不同的问题调查,人们都更在意身边的事情。明星制亦是利用这一原理,使人们熟悉从而更愿意观看他们的表演。
    ①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5页。
    ②问路的经历最能够用来同情理解这一点。当我们为别人指路时,哪怕路线再复杂,由于我们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线路图,但问者头脑中并没有这个线路图,所以常常听了也不明白。我们会觉得奇怪:说得这么清楚,为什么对方就是听不明白呢?等到自己在陌生的城市问路也听不明白时,突然就会意识到个中原委:双方没有共同的视域。
    ③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①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是在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意义上使用“辩证法”一词,本文中此处的“技术辩证法”和后面的“文化辩证法”、“进步辩证法”都是这个意义,指技术、文化、进步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下一章的“战争辩证法”、“理性辩证法”、“概念辩证法”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②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126页。
    ③[德]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页。
    ③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129页。
    ④[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6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11页。
    ③[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11页。
    ④[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1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9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1页。
    ①[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②[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②徐友渔:《与时代同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④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⑤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8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07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09页。
    ③[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08页。
    ④[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31页。
    ⑤[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25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13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13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3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5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6页。
    ③[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9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6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6页。
    ①朱学勤:《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读书》,1997年第11期。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144页。
    ③[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③[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
    ④[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
    ⑤[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⑥[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1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②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③[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④[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⑤[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③[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④[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⑤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⑥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⑦[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②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③[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熊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②[美]杜威:《哲学的改造》,张颖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美]杜威:《哲学的改造》,张颖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黄万盛,衣俊卿:《在启蒙的地平线上———关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的对话》,《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92。
    ①两个译本书名不同,表示作者对之有不同的理解,1973年版的译名《现代音乐哲学》(《Philosophy of modernmusic》,Translated by Anne G. Mitchell and Wesley V. Blomster,Sheed&Ward, London1973),2006年版的译名是《新音乐哲学》(《Philosophy of New Music》,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相对而言,后一个版本的译名更符合阿多诺原意。笔者参看了两个译本,内文翻译也有一些差别,为了统一,本文的译文全部引用2006年译本,但实际上也参考了1973年译本。1973年译本的小部分内容被翻译成中文,本文的翻译的相关部分也参考了这些翻译文献,特在文后参考文献中注明。
    ①[德]阿多诺:《最低限度的道德》,转引自马丁·杰《阿道尔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141页。
    ②[德]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转引自马丁·杰《阿道尔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7页。
    ③[德]阿多诺:《美学理论》,转引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451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7.
    ②[德]阿多诺:《美学理论》转引自《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0页。
    ③[德]阿多诺:《贝多芬:音乐哲学》,彭淮栋译,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9年版,见编者前言。
    ①[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8页。
    ②[英]科林.A.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周家斌,王耀杨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英]科林.A.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周家斌,王耀杨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①[白俄罗斯]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②徐兆林:《无奇不有的战争诱惑》,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③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①[美]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是好?》,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5-28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渠敬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②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76页。
    ③[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5.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4.
    ④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4.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P.7-8.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5.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
    ④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P.3-4.
    ⑤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5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27.
    ①朱秋华,高蓉:《现代音乐概念及欣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①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①[英]约翰·斯坦利:《古典音乐伟大作曲家及其代表作》,谢力昕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①[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②[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③[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④[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①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②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②[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③唐应龙:《印象派音乐的模糊与清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①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①刘邦凡:《历史和逻辑地考察“政治”之定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年第1辑。
    ②王松、王邦佐:《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③刘邦凡:《历史和逻辑地考察“政治”之定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年第1辑。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②Max Weber,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edited by H.H.Gerth and C.W.Mi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46, P.342.
    ③[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②[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1页。
    ③尤战生:《流行的代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④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1.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7.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7.
    ③[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98,100页。
    ①[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7-38.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3.
    ②[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第81页。
    ②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第82页。
    ①[德]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转引自张一兵:《后人学·无调哲学·否定的辩证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2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98-299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93-194页。
    ①[德]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转引自张一兵:《后人学·无调哲学·否定的辩证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2期。
    ①[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①曾雪飞等:《祭祀音乐中的权力文化与社会秩序》,《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第4期。
    ②[日]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12页。
    ①海顿(1732-1809)活了77岁,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中最长寿的,他比莫扎特(1756-1791)早生24年,晚逝18年,贝多芬(1770-1827)活了57年,要比海顿少活20年。如果海顿只活贝多芬的寿命,或许不会作为三大师之一而载入音乐史。
    ①Max Paddison, Adorno’s aesthetics of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PP102-10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①[德]阿多诺:《最低限度的道德》,转引自马丁·杰《阿道尔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141页。
    ②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③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360页。
    ①[德]阿多诺:《最低限度的道德》,转引自马丁·杰《阿道尔诺》,胡湘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
    139-141页。
    ②参见唐应龙:《纳西古乐与4P》、《云南映象与4P》、《如何推出民族音乐文化产业——4P理论视野中的民族音乐产业案例分析》等运用市场营销4P理论分析当代音乐文化产业的系列文章。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3.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9.
    ②此文最初发表于1932年,2002年英文版阿多诺的《音乐文选》中收有此文。见阿多诺:《音乐文选》Essayson music,selected, with introduction, commentary, and notes by Richard Leppert; new translations by Susan H.Gillespi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2002.
    ③作为哲学家,阿多诺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通过分类深入剖析音乐;因为他是在深入音乐本体与其社会本质基础上的分类,所以他最不为人所理解而被批判为没有逻辑的也是他的分类。本文第五章将以他的音乐听众分类作为个案进行剖析。
    ④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P.33-34.
    ①Theodor W.Adorno, Essays on music,selected, with introduction, commentary, and notes by Richard Leppert;new translations by Susan H. Gillespi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2002,P.408.
    ①[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上)》,李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3期。
    ②[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上)》,李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3期。
    ①[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上)》,李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3期。
    ②[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①[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上)》,李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3期。
    ②[美]伯尔纳·吉安德隆:《阿多诺遭遇凯迪拉克》,陈祥勤译,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1-222页。
    ①[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上)》,李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3期。
    ②[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上)》,李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3期。
    ①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7.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1.
    ①[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②杨小彦:《艺术为什么服务》,《读书》2005年第9期。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1.
    ①[德]阿多诺:《谈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蒋芒译,《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06页。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1.
    ①[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②[美]保罗·享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③于润洋:《西方音乐美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④[法]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募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①陈戍国:《礼记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70-292页。
    ②[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
    ③[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④[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
    ①[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2.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9.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2.
    ④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2.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2.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20.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22.
    ④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41.
    ①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②孙正聿:《辩证法与精神家园》,《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①[俄]斯特拉文斯基:《自传》,转引自周耀群:《斯特拉文斯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39-40页。
    ②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版,第211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09.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19.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02.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8.
    ②周耀群:《斯特拉文斯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34.
    ②[美]彼得·富兰克林:《阿多诺的〈新音乐的哲学〉》,张洪模译,《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音乐美学卷》,第185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5页。
    ②周耀群:《斯特拉文斯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①“极限意识”这一概念借自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一书,指人类个体永远有自己的时代局限和生命局限,不可能达到上帝的全知全能。阿多诺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这一概念,但他对人类历史的理性异化的分析,以及全方位走向反面的分析,并最后得出绝对否定的批判结论,都指向人类个体与时代所存在的极限。
    ②Theodor W.Adorno, Notes to Literature(volume two), translated by Shierry Weber Nicholson, Columbia UniversityPress, New York1991, P.251.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①打引号,表示否定,他们正是阿多诺所批判的伪精英。严格地说,只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不过是动物式的理性,最多是强盗,不配称为精英。在此意义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如果单一化为个人的经济利益,特别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只是徒有“文化”的动物,算不上人。所以,这样的理性经济人,其前提就是把人变为非人,使人回到丛林时代的动物法则。阿多诺也被认为有精英意识,但他是真正的精英,能够同情大众苦难的精英,而不是这些让股东破产却厚颜无耻地拿着高额佣金的伪精英。不能区别这一点,也是阿多诺常常被大众误解的原因之一。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5页。
    ③[美]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顾肃、董玉荣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①[德]鲍姆嘉通:《美学》,简明、王旭晓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页。
    ②申扶民:《自由的审美之路——康德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③申扶民:《自由的审美之路——康德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④[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20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20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④[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②[德]格尔哈特·施威蓬豪依塞尔:《阿多诺》,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5-36.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7.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37.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①雷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寻根》2000年第2期。
    ②傅雷:《傅译传记五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4页。
    ①黄仁宇:《地北天南叙古今》,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④[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⑤[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①[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①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1.
    ②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1.原话是“认为贝多芬可以理解、勋伯格不能理解一说,实在是欺人之谈。”套用这句话,因为贝多芬和勋伯格正是音乐领域的黑格尔和阿多诺。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比勋伯格的还难理解,并非阿多诺故作反讽,而是指出人们所理解的贝多芬“其实只是一个死的模型”,已经丧失了贝多芬音乐中最本质的东西,所以在此文的随后阿多诺继续指出:“尽管贝多芬的主旋律可以出现在一个市井之徒的口哨中,听懂一首贝多芬的乐曲,比听懂一首最现代派的乐曲,需要作更大的努力。要真听懂,必须破除音乐厅演出的一套外表的虚饰:矫揉造作的演奏和定型的观众反应。受文化工业熏陶的人在划归他作精神消费用的空闲时间里不愿用脑,因此更加顽固地抱住内容含而不露的艺术品的外壳”,但却远离作品的真正内涵。对于这一点,如果没有阿多诺的具体历史反思,就会指责阿多诺故作惊人之语。其实,这恰恰是阿多诺的深刻之处。
    ③[美]彼得·富兰克林:《阿多诺的〈新音乐的哲学〉》,张洪模译,《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音乐美学卷》,第1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谢永康:《“晚期资本主义还是工业社会?”》,《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④[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李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4期。
    ①[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②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③[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④[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②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②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③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④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朱学勤:《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读书》1997第11期。
    ①[德]阿多诺:《晚期资本主义还是工业社会》,转引自谢永康:《“晚期资本主义还是工业社会?”》,《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②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页。
    ③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341页。
    ②[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④[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①[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渠东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②[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1-368页。
    ③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1.
    ④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2.
    ⑤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P.14.
    ⑥Theodor W.Adorno, Philosophy of New Music,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①[德]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第一章“音乐行为的类型”,《阿多诺的音乐听众类型》,金经言摘译,《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
    ②[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周欢译,《当代电影》1993年第5期。另见刘强译,《视听界》2005年第3期。此文有两个中文翻译版本,差别较大,各有所长,此引文处周欢译得稍清楚一些,所以特地注明,但文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德]阿多诺:《抒情诗与社会》,转引自马丁·杰:《阿道尔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页。
    ②[美]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③[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4页。
    ①[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①[德]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赵勇译,曹雅学校译,《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①[德]阿多诺:《贝多芬:音乐哲学》,彭淮栋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24页。
    ②[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珂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Theodor W. Adorno,Current of music: elements of a radio theory,Edited with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Hullot-Kentor, Polity Press,Cambridge,2009.
    2、Theodor W. Adorno,Towards a theory of musical reproduction: notes, a draftand two schemata,Edited by Henri Lonitz, Translated by Wieland hoban, Polity Press,Cambridge,2006.
    3、Theodor W. Adorno,Philosophy of New Music,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Introduction by Robert Hullot-Kento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
    4、Theodor W. Adorno,Essays on music,selected, with introduction, commentary,and notes by Richard Leppert; new translations by Susan H. Gillespie,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2002.
    5、Theodor W. Adorno,The stars down to earth and other essays on the irrationalin culture,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Stephen Crook, Routledge Classics,London and New York2001.
    6、Theodor W. 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 M. Bernstein, New York2001.
    7、Theodor W. Adorno,Critical models: interventions and catchwords,translatedand with a preface by Henry W. Pickfor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8.
    8、Theodor W. Adorno,Quasi una fantasia: essays on modern music,Translatedby Rodney Livingstone,Verso, London and New York,1992.
    9、Theodor W. Adorno,Mahler: a musical physiognomy,Translated by EdmundJephcott,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1992.
    10、Theodor W. Adorno,In search of Wagner,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Verso, London, New York,1991.
    11、Theodor W. Adorno,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Translated by Anne G.Mitchell and Wesley V. Blomster,Sheed&Ward, London1973.
    12、Theodor W. Adorno,Prisms,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Samuel andShierry Weber,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67.
    1、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3、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4、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曹卫东、渠敬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李理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阿多诺:《贝多芬:音乐哲学》,彭淮栋译,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2009年版;
    7、阿多诺:《权力主义人格》,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谢地坤、王彤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阿多诺:《弗洛伊德理论与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主体与客体》、《知识社会学及其意识》等论文三篇,载于《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0、阿多诺:《瓶子中的信息》,载于《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阿多诺:《现代艺术与现代美学》、《关于艺术作品的真实内容》、《勋伯格音乐美学的意义》,载于《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阿多诺:《〈现代音乐的哲学〉序和导论》,顾连理译,《外国美学》第三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3、[德]格尔哈特·施威蓬豪依塞尔:《阿多诺》,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胡湘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美]马丁·杰:《阿多诺》,瞿铁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德]洛伦茨·耶格尔:《阿多诺:一部政治传记》,陈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陈学明等编:《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出版社,1981年版;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出版社,1982年版;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6、[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美]梯利:《西方哲学史》,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4、[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6、[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版;
    17、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8、[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英]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20、[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2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3、[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主和哲学》,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24、[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6、[法]阿尔都塞等著:《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7、[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8、[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9、[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30、[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1、[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英]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汪澄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法]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5、[法]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3版;
    36、[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3版;
    37、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3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
    39、[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2版;
    40、[法]珀蒂德芒热:《20世纪的哲学与哲学家》,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1、[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42、[英]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3、[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4、[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46、[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三联书店,1997年版;
    48、[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
    4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50、[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德]格奥尔格·克内普勒:《19世纪音乐史》,王昭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52、[法]玛丽-克莱尔·缪萨:《20世纪音乐》,马凌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53、[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修子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4、[美]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特:《西方音乐》,刘经树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5、[美]伊沃·苏皮契奇:《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6、[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7、[奥地利]阿诺德·勋伯格:《勋伯格和声学》,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58、[奥地利]阿诺德·勋伯格:《和声的结构功能》,茅于润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59、[奥地利]阿诺德·勋伯格:《勋伯格:风格与创意》,茅于润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年版;
    60、[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姚大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62、[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6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4、[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衣俊卿:《衣俊卿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10、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丁立群:《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5、张一兵:《马克思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孙正聿:《崇高的位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0、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1、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王云龙:《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4、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25、赵郭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滕守:《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聂锦:《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王治:《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李惠斌:《全球化与现代性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何怀宏:《良心与正义的探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3、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年版;
    34、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35、张亮:《“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6、谢永康:《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7、李弢:《非总体的星丛——对阿多诺〈美学理论〉的一种文本解读》,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8年版。
    1.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黑龙江大学,2001年;
    2.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复旦大学,2003年;
    3.吴友军:《批判的人学》,吉林大学,2004年;
    4.包桂芹:《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
    5.陈胜云:《星丛:理性的修复——阿多诺的批判理论研究》,南京大学,1999年;
    6.方德和:《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研究》,南京大学,2008年;
    7.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8.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
    9.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李云刚:《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
    11.谢永康:《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南开大学,2009年。
    1、衣俊卿:《关于人学研究内在局限性的反思》,《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2、衣俊卿:《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求是学刊》2006年第4期;
    3、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5、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6、孙正聿:《哲学前提的现代文化批判》,《求是学刊》1991年第1期;
    7、王才勇:《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述略》,《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
    8、[德]斯茨勃尔斯基:《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王才勇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第5期;
    9、金经言:《阿多诺的音乐听众类型》,《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
    10、于润洋:《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一书的解读和评论(上、下)》,《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2、3期;
    11、方德生:《生产与意识形态批判——析阿多诺新音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模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王路:《否定、矛盾与出路——阿多诺对勋伯格十二音音乐的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