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增长与自然、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的必然要求。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以及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社会矛盾此起彼伏,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不能消除由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共识。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不断转变的持续的过程。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共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中共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高度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此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由我国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经济改良运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报告又再次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基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选取省域经济为对象评价分析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通过与世界高收入国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目标,对我国差异巨大的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评价。在比较得出省域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距同时,找出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度和基本规律,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现实国情,对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性和规律性进行初步探索。在梳理了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后,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并总结了影响和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经济效益效率、经济发展动力、两型社会建设、政府职能作用及民生保障改善等六大方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以世界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为参照,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进行适当修正和调整后,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目标;以此目标为基础,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从总体上得出了我国各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情况和所处阶段;并以上海市、安徽省和贵州省为例,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省份进行个案分析;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同对策建议以及适合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evitably choice, and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all-round and harmon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social, human and natural. Continuous spread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to China's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serious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the continuing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erious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as one fall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unable to eliminate various problems brought by itself. The developing mode just for economic growth has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diversified demand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become a general consensus of current socie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s the changing continuous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mode. In today's China,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In the end of1990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gradu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report of the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a strategic height. Since then,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economic reform movement from top to bottom led by our government. Eighteen report of the just-concluded emphasized again:"The them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glob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fter year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elects provincial economic as the object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high incom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Determine the target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evalu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ial economy of China's huge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to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provinces gap, at the same time, finding out the degree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basic rule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is paper adhere to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 economics as gui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and actual situation,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and regular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ovinces.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defin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alysis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and deci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economic efficiency, dynam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wo typ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security,and on this basis, to build the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e the averag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igh incom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s a reference, after proper revision and adjustment, to determine the stage targe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arget, evaluating and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raw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the stage of our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overall; And taking Shanghai City, Anhui province and Guizhou Province as examples, empirical study on provinces that belong to China's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putting forward different path suitable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the basic way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引文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 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第6-8页.
    [2] 刘世佳.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认识[J].学术交流,2007,(11),第1-6页.
    [3] 张蕴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第119-121页.
    [4] 刘湘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三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第25-27页.
    [5] 齐建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财贸经济.2010,(4),第5-12页.
    [6] 申广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9,(22),第106-108页.
    [7] 王军.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9,(9),第54-59页.
    [1] 蒲晓晔,赵守国.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分析[J].经济问题,2010,(4),第39-45页.
    [2] 刘培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路径——以河源市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第52-55页.
    [3] 李秋阳.努力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题——以广东东莞市为例[J].学术论坛,2010,(4),第117-122页.
    [4] 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第113-116页.
    [5] 阎坤,于树一.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各国实践及经验[J].涉外税务,2008,(3),第8-12页.
    [6] 李海明.党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演进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0.
    [7] 陈清,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启示[J].亚太经济,2011,(1),第38-40页。
    [1] 徐徐,王相白.若干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教训[J].科技管理研究,2010, (16),第34-37页.
    [2] 高汝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下)[J].科学发展,2009,(4),第85-92页.
    [3] 刘培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路径——以河源市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第52-55页.
    [4] 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8,(1),第25-28页.
    [5] 唐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政府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8,(6),第135-138页.
    [6] 陈孝兵.论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理论学刊,2009,(8),第47-51页.
    [7] 刘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在于人才优先发展[J].中国人才,2010,(11),第20-21页.
    [8] 常修泽.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2010,6,第8-11页.
    [1] 陈卫峰.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J].特区经济,2011,8,第205-206页.
    [2] 周丽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J].江苏社会科学,2010,6,第57-61页.
    [3] 程恩富,王中保.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探讨[J].前线,2010,(4),第11-13页.
    [4] 马伯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消费发展方式[J].消费经济,2010,(6),第10-11页.
    [5] 史晋川,黄良浩.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第33-49页.
    [6] 方福前.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1),第12-16页.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和战略举措[J].理论学刊,2010,(5),第41-44页.
    [1] Tinbergen, J.,1942, "Zur Theorie Der Langristigen Wirtschaftsentwicklung", Weltw irtschaf tiches A rchiv,1942, Band55:1, pp511-549;English translation, "On the Theory of Trend Movements", In Jan Tinbergen, Selected Papers, eds., L. H. Klassen, L. M. Koyck and H. J. Witteveen, Amsterdam:North Holland,1959.
    [2] Solow, R. K.,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39.
    [3] 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第113-116页.
    [4] 叶德磊、邓金鹏,中国三大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第102-1-7页.
    [5]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J].经济研究,1999,(5),第55-60页.
    [6]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第3-11页.
    [1] 孙日瑶,宋宪华.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应用[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2] 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第54-63页.
    [3]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第74-84页.
    [4] 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第101-103页.
    [5] 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博士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08.
    [6] 丁刚,陈阿凤.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关联模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第50-53页.
    [1] 蒲晓晔,赵守国.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第40卷第2期第30-33页。
    [1] 江泽民.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J],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195页。
    [2] 冷兆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形成历程与重大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9,第50-54页。
    [3] 胡锦涛.推进全面合作,实现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9月7日.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7-18页。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7页。
    [1] 李义平,从更深层次上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人民日报,2011年06月02日07版。
    [2] 李义平,马克思经济学的时代意义——学习《资本论》序言和跋的体会[N].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5日11版。
    [1] 陈清,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启示[J].亚太经济,2011年第1期第38-40页。
    [2] 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第113-116页。
    [1] 陈清,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启示[J].亚太经济,2011年第1期第38-40页。
    [2] 徐徐,王相白,若干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教训[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6),第34-37页。
    [3] 徐徐,王相白,若干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教训[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6),第34-37页。
    [1]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浙江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 dfxx/2009-2-14.
    [1] 曹成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特区经济,2010年5月第89-91页。
    [1] 徐徐,王相白,若干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教训[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6),第34-37页。
    [1]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9月。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一版第829页。
    [1] 简新华,叶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J].经济学家,2011(1)第5-14页。
    [1] 增量资本产出率=资本增量/产出增量,即每增加1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资本,可以用来衡量资本使用的效率,英文简称为ICOR。本文在计算此值时,产出用国内生产总值代表,资本增量用每年的资本形成额代表。
    [2]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各要素(劳动、资本)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Solow,1957)提出,也称为索洛残差。由于全要素生产率是剔除劳动、资本投入对产出增加的贡献,所以它能代表效率的提高对产出的贡献,是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一个合理指标。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则表明生产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生产趋向于集约型。此外,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不断增加,则表明生产技术提高在产出增加中的贡献增大,生产也趋向于集约型。
    [3]CHOW, G.,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108(3):809-842.
    [4] 王艳丽,刘传哲.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52—2002[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8(5):第88-97页.
    [1] 光辉的历程宏伟的篇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qzxzgc160zn/t20090907_402584869.htm国家统计局,2009-09-07.
    [1] 郭庆旺,贾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0.
    [1] 简新华,叶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J].经济学家,2011,(1),第5-14页。
    [2] 李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今日国土,2008(z2).第28-30页。
    [1] 王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兼与日本经济发展比较分析[J].经济论坛,2011,11,第10-12页。
    [1] 任保平,钞小静,魏婕.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2012)——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省区排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 张焕明.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差异与趋同[J].经济学(季刊),2004年4月第3卷第3期第605-618页。
    [1] 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福建省、黑龙江省为例[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47页。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年03月17日。
    [1] 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福建省、黑龙江省为例[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04页。
    [1] 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8(9),第1-11页。
    [2] 吴海民,薛文博,中国工业经济效率、最优通货膨胀率及其门限效应的实证:1957—2010[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03,第1-7页。
    [1] 蒋萍,田成诗,尚红云,人口健康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5期第44-51页。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R].1987,10.
    [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R].1992,10.
    [3]江泽民.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J].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07.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光辉的历程宏伟的篇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R].国家统计局,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
    [8]胡锦涛.推进全面合作,实现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9月7日.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R].1995年9月.
    [1]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陈征.《资本论》解说(第1-3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与发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4]陈征,李建平,郭铁民.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陈征.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运用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1]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一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4]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十一五”时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5]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6]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7]李闽榕,李建平,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李闽榕,李建平,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研究报告(2009—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9]吴宣恭.吴宣恭文集(上、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0]胡培兆.胡培兆选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21]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福建省、黑龙江省为例[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22]张华荣.精神劳动与精神生产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3]林毅夫著,苏剑译.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24]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导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5]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6](美)赫立克,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M].张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7](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易诚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8]李小云.普通发展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9]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30]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2](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3](美)费景汉,拉尼斯著.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洪银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4](英)阿瑟·刘易斯著.经济增长理论[M].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5](美)萨缪尔森(Samuelson)、(美)诺德豪斯(Nordhaus)著.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6](美)斯蒂格利茨(stislitz, J. E.)著.经济学(上、下册)[M].吴敬琏校,梁小民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7](美)多恩布什等著.宏观经济学[M].王志伟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8]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7)——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9]庄卫民等主编.产业技术创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40]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1]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格致出版社,2009.
    [42](美)巴罗著.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跨国经验研究[M].李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3](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富国与穷国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4](美)R.M.索罗著,平新乔译.经济增长论文集[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5](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6](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7]熊彼特著,李默编译.财富增长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8]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9]W.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0]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1]钱纳里.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2]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3]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冈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5]任保平,钞小静,魏婕.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2012)——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省区排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56]田春生,李涛.经济增长方式研究[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7]王梦奎.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2010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59]樊纲,王小鲁,朱恒鹏.我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年度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0](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1](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2]黄茂兴.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07,(7).
    [64]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9月.
    [65]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J].经济研究,2007,(7).
    [66]沈坤荣,赵博.TFP、技术选择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J].江苏社会科学,2006,(4).
    [67]杨欢进.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1).
    [68]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5,(11).
    [69]张卓元.“十一五”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J].宏观经济研究,2006,(1).
    [70]张卓元.深化政府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J].经济纵横,2006,(9).
    [71]周叔莲.十七大为什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2).
    [72]简新华,叶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J].经济学家,2011,(1)
    [73]徐徐,王相白.若干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教训[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
    [74]葛霖生.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7(6).
    [75]李广平,高园.马克思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理论的模型及其分析——兼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和途径[J].当代经济研究,2004,(5).
    [76]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
    [7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和战略举措[J].理论学刊,2010,(5).
    [78]李扬.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突破口[J].科学发展.2009,(5).
    [79]左大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3).
    [80]曹吉云.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81]李绍东.中国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何时出现一基于基尼系数的预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82]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
    [83]权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J].科学发展,2009,(3).
    [84]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85]吴敬琏.中国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
    [86]张焕波,王铮.中国基尼系数预测及分析[J].管理评论,2007,(6)
    [87]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0,(5)
    [88]曾铮.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6)
    [89]李闽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J].综合竞争力,2010(3)
    [90]李闽榕.积极财政政策的前景与走向——从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J].东南学术,2003(2)
    [91]李闽榕.关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理论思考[J].东南学术,2005(2)
    [92]李闽榕.加快科技创新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5).
    [93]李闽榕.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有科学态度[J].求是,2005(8)
    [94]李闽榕,黄茂兴,李军军.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9(1).
    [95]李闽榕,黄茂兴,李军军.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模型的构建与精确度验证[J].管理世界,2009(2).
    [96]李闽榕.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指标与预测模型适应性分析[J].综合竞争力,2010(2)
    [97]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98]胡培兆.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3)
    [99]邓平,邓娥.国内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7)
    [100]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
    [101]刘世佳.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认识[J].学术交流,2007,(11).
    [102]刘湘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三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5).
    [103]张蕴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104]齐建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财贸经济.2010,(4).
    [105]沈露莹,葛寅,殷文杰等.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发展,2010,(6).
    [106]方竹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107]王军.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9,(9).
    [108]申广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9,(22).
    [109]蒲晓晔,赵守国.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分析[J].经济问题,2010,(4).
    [110]李秋阳.努力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题——以广东东莞市为例[J].学术论坛,2010,(4).
    [111]刘培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路径——以河源市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112]朱红.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与重点问题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 (1).
    [113]阎坤,于树一.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各国实践及经验[J].涉外税务,2008,(3).
    [114]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
    [115]冷兆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形成历程与重大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9)
    [116]李含琳.中国西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范例——内蒙古“鄂尔多斯模式”解读[J].甘肃理论学刊,2009,(2).
    [117]高汝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下)[J].科学发展,2009,(4).
    [118]汪丁丁.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与思考[J].经济研究,1994,(7).
    [119]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120]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
    [121]刘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在于人才优先发展[J].中国人才,2010,(11).
    [122]唐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政府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8,(6).
    [123]陈孝兵.论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理论学刊,2009,(8).
    [124]钟清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理论学刊,2010,(4).
    [125]汪洋.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J].学术研究,2010,(3).
    [126]夏东民.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
    [127]张保胜.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3).
    [128]丁青.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J].红旗文稿,2009,(23).
    [129]王开明.省域经济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福建日报[N].2007-01-15.
    [130]马拴友.中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的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6,(6).
    [131]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8(9).
    [132]吴海民,薛文博.中国工业经济效率、最优通货膨胀率及其门限效应的实证:1957—2010[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3)
    [133]陈清.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与启示[J].亚太经济,2011年第1期.
    [134]蒋萍,田成诗,尚红云.人口健康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5期.
    [135]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异[J].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36]李义平.从更深层次上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人民日报,2011年06月02日07版.
    [137]蔡防、都阳.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138]厦门大学课题组.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厦门市的个案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4卷第1期.
    [139]方福前.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1).
    [140]刘世锦.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141]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2).
    [142]史晋川,黄良浩.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143]陈卫峰.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J].特区经济,2011,(8).
    [144]程恩富,王中保.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探讨[J].前线,2010,(4)
    [145]马伯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消费发展方式[J].消费经济,2010,(6)
    [146]周丽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J].江苏社会科学,2010,(6).
    [147]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8,(1)
    [148]常修泽.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149]王明亮.贵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博士论文,四川大学,2008.
    [150]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博士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08.
    [151]宗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冈素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博士论文,山东大学,2006.
    [152]王永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博士论文,石河子大学,2008.
    [153]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D].博士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0.
    [154]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博士论文,西北大学,2011.
    [155]李海明.党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演进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0.
    [156]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博士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9.
    [1]Lin,J.Y.2010.New Structural Economics.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Development.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5197.Washinton,DC:World Bank.
    [2]Chow, G.,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3):809-842.
    [3]Arrow,K.J.,H. B. Chenery, B.S.Minhas, and R.M.Solow.(1961)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3, No.3(August):225-250.
    [4]Becker G S., K. M. Murphy and R.Tamura(1990)Human Capital, Fertility and Ecomomic Growth.Joum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No.5:S13-S37.
    [5]Cobb, C. W., and P. H. Douglas.(1928)A Theory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8,No.1(March):139-165.
    [6]Denison,E. F(1962),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 New York,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7]Domas, E.(1963)Total Productivity and the Quality of Capit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1, No.6(December):586-588.
    [8]Grossman G M., and E. Helpman(1989)Product Developo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7, No.6:1261-1283.
    [9]Grossman, G.M. and E. Helpman(1991). 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58:43-61.
    [10]Jorgenson, D. W., and Z. Griliches(1967)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34(3), No.99(July):249-280.
    [11]Jorgenson, D. w. (1990)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ifty Years of Economic Measurement,eds. Ernst R. Berndt and Jack E.Triplett,19-118.Chicago,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Kendrick, J.W.(1956)Productivity Trends:Capital and Labor.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8, No.3(August):248-257.
    [13]Liu Shijin.(2007)Transformation of the Growth Mode:What Must be Changed? China Economist. Vol.1:39-47.
    [14]Lucas,R.E.(1988)0;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22:783-792.
    [15]Nelson,R.R(1980)R&D, Knowledge, and Externalities, In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s, Vol.3, Natural Resources,ed.C. Bliss and M:Boserup. London, Macmillan:146-151.
    [16]Romer,P.E.(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4:1005-1036.
    [17]Schultz(1961),T.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1-17.
    [18]Solow,R.M.(1956),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Vol.39.
    [19]Solow R.M.(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39(August):312-318.
    [20]Solow, R. M. (1962)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2,No.2(May):76-86.
    [21]Uzawa, H.(1965)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18-26.
    [22]Xiao kai, y. and Borland, J.(1991)A Ma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9:460-478.
    [23]Tinbergen,J.,1942,"Zur Theorie Der Langristigen Wirtschaftsentwicklung", Weltw irtschaf tiches A rchiv,1942,Band55:l,pp511-549;English translation,"On the Theory of Trend Movements",In Jan Tinbergen, Selected Papers, eds.,L.H.Klassen,L.M.Koyck and H.J.Witteveen,Amsterdam:North Holland,1959.
    [24]James J. Heckman. China'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5(16):50-70.
    [25]L.Rachel Ngai. Barriers and the Transition to Modem Growth,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es,2004,51,1353-1383.
    [26]Michael R. Pakko. What Happens When the Technology Growth Trend Changes? Transition Dynamics, Capital Growth and the New Economy[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2(5):376-407.
    [27]Richard Pomfret. Growth and Transition:Why Has China'S Performance Been So Differen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7(25):422-440.
    [28]Tsui, Kai-Yuen. Economic Reform and Interprovincial Inequalit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50):353-368.
    [29]Yang, Yao. (1999)Rural Industry and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in 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59.
    [30]Romer, R E. (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117No.5:71-102.
    [31]Lin, Justin Yifu(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Vol.82.No.1:34-51.
    [32]Krugman, P. (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Vol.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