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媒介人性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的媒介主体性与媒介的人性的辩证统一,即人与媒介之间具有的本质相关性,构成了媒介人性研究的理论问题。媒介人性研究试图从人的本质角度阐明媒介的本源,探寻媒介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以及人与媒介之间具有的本质相关性。从人的角度看,主要研究人如何在媒介中发挥主体性;从媒介的角度看,主要研究媒介中的人性。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媒介发展的动机,不仅仅受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还受他利动机的驱使,这意味着媒介发展的动机将呈现出结构性与层次性的多元化特点;媒介发展的价值标准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在不断构建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媒介人性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对媒介人性的研究,就是对人类理想媒介生活方式的追寻。对媒介情感本体的肯定,是考察媒介人性的必要前提,爱心传播是媒介人性传播的高级形态。
     从媒介功能的实现来看,媒介人性是媒介自我塑造的过程。媒介慈善,媒介公益各自开启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向我们展示了媒介人性的不同方面。媒介慈善与公益以爱心关怀引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有物质资源的整合,又有精神的追求,既有个体良知的升华,又有广泛的社会行动.
     在媒介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刺激,媒介人性缺席,表现为媒介暴力、色情泛滥,信息欺骗等。解决媒介人性缺席的前提是明确媒介身份。本文把媒介人性缺席归因于媒介畸形发展以及媒介的整体焦虑。
     媒介人性传播最终关注的是媒介的精神生态。人性良善是媒介的普适性精神资源。媒介的精神生态以媒介人性为基础,媒介人性将媒介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零散的生态现象、理念等整合为完整的体系,以人性尺度来审视媒介的发展和进步,以人性的观念重构人和媒介的关系,以人性的良善来为物质进步和人类心灵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提供精神动力。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media subject of human and the media humanity, that is, the essence relativity between human and media constitute the issue of the media theory of human nature. Media humanity research is attempting to clarify the origin of the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a rules, to research the natur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media. From the human point of view, mostly studies how human beings play the subjectivity role in the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edia, mainly studies the human nature of in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ith the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he motives of media development, not only driven by self-motivated, but also motivated by other profit-driven, which means that the motiv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ill show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iversified. The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for media is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value of an integrated with economic interest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edia continue to build new relationships. Human nature of media is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it is specific rather than abstract.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for Human nature of media is to search the ideal way of life of human. Making affirmation for the ontology of the media emotion is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 human nature. Affection exchange is of high-level patterns of media human nature.
     From the point of the realization of media functions, media human nature is the process of media self-building. Media charity and media commonweal each open a new horizon, showing us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media human nature. With love-based, media charity and media commonweal lead the individual and personal care, personal and social relations, having not only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material resources, but also the pursuit of the spirit, not only of both the sublimation of individual conscience, and also a wide range of social 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as a result of stimula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by the market, the media human nature sometimes absences, manifested in media violence, the proliferation of pornography, and information deception. The premise of solving the absence of the media human nature should make definite the identification as the media. In this paper, the media human nature absence attributed to media development malformation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anxiety of the media.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media humanity communication is the spirit of media ecology.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the universal spirit of media resources. The spirit of media ecology is based on media humanity, which integrating the fragmental ecological phenomena and idea for the complete system, using humanity scale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media, using the concept of humanity to reconstru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human, using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to provide the motive power for the material progress and the balance and harmony for the human soul.
引文
[1][英]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页.
    [2][英]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页.
    [3]王海明:《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页.
    [4]实践与文本网:欧文·潘诺夫斯基:《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http://www.ptext.cn/home4.php?id=3166.
    [5][德]海德格尔著:《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74页.
    [1]王志义:《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英]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09-210页.
    [3]转引自英炜主编:《人类本性哲学》,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第215页。
    [1]周少来:《人性、政治与制度:应然政治逻辑及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美]大卫·阿什德著:《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序言》,邵志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朝阳科技大学:《社会化》:http://www.cyut.edu.tw/~rtchanglsocializ.doc.
    [4][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1]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2][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7页.
    [3][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4][美]彼得斯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64页.
    [5][美]彼得斯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55页.
    [6]辛傅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9页.
    [1][英]弥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4页.
    [2]张昆:《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0-41页.
    [3][美]彼得斯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译者前言),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6页.
    [4]刘成华:《我国报纸的社会公益活动研究》,郑州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1]朗劲松,潘飞:《电视公益节目的社会价值与传播期待》,《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2]王炎龙:《媒企联姻:电视公益传播的二维视角》,《新闻界》,2007年第4期.
    [3]邵鹏:《让娱乐传播与公益传播联姻--<名人学徒>昭示公益传播娱乐化新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
    [4]汤浩:《慈善公益:电视媒体社会功能的深度嬗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
    [5]张冰清:《媒体社会公益活动之反思》,《新闻传播》,2007年第4期.
    [6]何志武:《试析新闻传播中的人本主义倾向》,《新闻传播》,2003年第1期.
    [1]杨伯溆:《人性、因特网与全球传播的普世文化内涵》,《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4期.
    [2]魏华:《人性化:广告传播的新活力因子》,《视听界》,2004年3期.
    [1][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译者序》,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7页.
    [2]景中强:《精神生产:人性的张扬与超越》,《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2]贺来:《主体性--观念的反思与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3]王东海:《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实践》,湘潭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
    [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0页。
    [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Howard Rheingold,A Slice of Life in My Virtual Community,Global Networks Computer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ambridge,MA:MIT University Press,1993,p61.
    [1][德]哈贝马斯著:《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205页.
    [2]王东海:《主体、主体同性交往实践》,湘潭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
    [3]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4]Rogers,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oday:An up-to-front report: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1996)1(1),15-23.
    [5][美l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6][英]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8页.
    [7]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8页.
    [8][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第2版),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2][英]休谟著:《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页.
    [3]杨琳:《论媒介生态和传媒业科学发展观的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杨伯溆:《人性、因特网与全球传播的普世文化内涵》,《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4期.
    [1][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1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5页.
    [1]转引自[美]弗罗姆著:《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毛泽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第53页.
    [2]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24页.
    [3]尚明:《中国人学史》(古代卷),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年.
    [1]图引自燕国材:《唐宋心理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9-270页。
    [1]汪子嵩等主编:《希腊哲学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8-169页.
    [2]汪子嵩等主编:《希腊哲学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23页.
    [3][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页.
    [1][德]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5页.
    [2]莫法有:《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3]参照莫法有:《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6期.
    [2]WilburSchramm,Wiiliam E.Porter,Men,Women,Messages,andM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p27.
    [3]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6期。
    [1]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2]潘知常,林玮:《潘多拉的魔盒:大众传媒作为世界》,《新闻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3]《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77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页。
    [2]汪波:《政治学基本人性假设的再探讨--论“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4]梁山:《论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中国有线电视》,2003年第17期.
    [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中译本序),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33-134页.
    [5][美]列奥·施特劳斯,克罗波西著:《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57页.
    [6][意]马基雅弗里著:《论图提斯·李维的前十卷》,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19页.
    [1][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3-84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4,35页.
    [3]参照曾狄:《政治人假设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4]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参照王春虹:《政治人:多维视域下的研究命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郝家林:《媒介政治论--兼谈媒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新视野》,2007年第6期.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3][清]梁启超:《清议报-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76页.
    [4][清]梁启超:《清议报-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76页.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6][德]哈贝马斯著:《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56页.
    [1]参照南平:《从媒介的起源看媒介的功能与属性》,《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杨娜:《大众传媒与政治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郝家林:《媒介政治论--兼谈媒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新视野》,2007年第6期.
    [4]张昆:《媒介发展与政治文明》,《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页.
    [6][美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1]陈运华:《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河北法学》,2002年第2期。
    [1][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3页.
    [2][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4页.
    [3][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7页.
    [4][英]N.W.西尼尔著:《政治经济学大纲》,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46页.
    [1][英]弗雷穗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2]周鸿铎:《传媒经济“三论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页.
    [3]宋楚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4]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6期.
    [5][德]哈贝马斯著:《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6]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32页.
    [7]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1]张伟:《传媒伦理问题及其克服路径研究》,曲阜师范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2]张伟:《传媒伦理问题及其克服路径研究》,曲阜师范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1]汪波:《政治学基本人性假设的再探讨--论“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汪波:《政治学基本人性假设的再探讨--论“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胡象明:《经济政策与公共秩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1]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2]Wilbur Schramm,William E.Porter,Men,Women,Messages,and M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p2.
    [3]Wilbur Schramm,William E.Porter,Men,Women,Messages,and M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p3.
    [4]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1][苏]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王玉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2]郭振香:《孔子仁学的尚情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3]王世舜:《庄子注译》,齐鲁书社,1998年,第74页.
    [4][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1页。
    [5]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51页.
    [6]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7]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1]转引自金马:《生存智慧论》,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597页.
    [2][美]特纳,斯戴兹著:《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3]周星:《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7页.
    [2]钱定平:《物性和人性》,《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29日。
    [3]新华网:佐斌,刘峰,《人际关系的转型及多元走向》,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10/23/content_10237418.htm.
    [1][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9页.
    [2][美]赛佛林,[美]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郭镇之,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
    [1]参照杨保军:《新闻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5页.
    [3][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6页.
    [1]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56页.
    [2]姚新中、焦国成:《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8页.
    [3][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
    [4]转引自[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
    [5]转引自[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
    [6][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
    [7][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
    [8][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
    [1]刘时工:《爱与正义:尼布尔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
    [2][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3]辛傅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0页.
    [4]辛傅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9页.
    [5][苏]雅科布松著:《情感心理学》,王玉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186页.
    [6][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12-113页.
    [7]王雷:《科普传播应更多体现“人文关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学刊》,2004年第13期.
    [1]《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02-706页.
    [2]黎翔鳳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66页.
    [1]郑功成:《社会保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33页.
    [2]参照李芳:《慈善性公益法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3]正如西塞罗所言,“倘若把钱用于修建城墙、船务、港口、沟渠,以及所有那些服务于社会的工程,难免这种支出就更为正当了.诚然,施舍像即期付款一样,能使人得到更多一时的满足,但是公共工程的改善会使我们赢得子孙后代更加持久的感恩.”参见[古罗马]西塞罗著:《西塞罗三论》,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95页.
    [1][美]加里·S·贝克尔著:《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321页。
    [2]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3]杨方方:《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应该认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舒迪:《从八个人的慈善到全民慈善》,《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17期.
    [2]高灵芝:《论慈善事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3]卢汉龙:《基金会管理与“第三次分配”》,《检察风云》,2005年第9期.
    [1]许琳,张晖:《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调查》,《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中华慈善网:《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http://cszh.mca.gov.cn/article/zcfg/200804/20080400013553.shtml.
    [3]徐永光:《和谐社会需要更加强壮的“第三条腿”》,徐永光个人官方网站:http://www.xuyongguang.cn/news/findnews/shownews.asp?newsid=2877
    [1]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编:《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57页。
    [1]杨琳:《论媒介生态和传媒业科学发展观的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1]吴俊燕,吴俊蓉:《老龄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孝文化价值》,《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石峰:《慈善文化的内涵与构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常烨:《构建慈善文化对当今慈善事业发展的启示》,《南方论刊》,2007年第6期.
    [3][美]詹姆斯·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页.
    [4]详见李德顺等:《家园:文化建设论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9页.
    [5]罗明星:《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2期.
    [6]罗明星:《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2期.
    [1]陶传进:《社会公益供给--NPO、公共部门与市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22页.
    [2]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社,1999年,第168-169页.
    [3]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行政伦理学视角》,《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1]姜磊:《公共精神的人文视界》,《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2]美]保罗·萨谬尔森等著:《微观经济学》(十六版),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1]孙福全等:《中国社会公益科技研究:理论、现状、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2]Denis McQuail(1992):Media Performance:Mass Communication in the Public Interest,London,SAGE.
    [3]天天基金网:《什么是慈善法》,http://www.fundfund.cn/news_2008314_26851.htm.
    [4]姜磊:《公共精神的人文视界》,《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网:陈秀峰:《从慈善文化走向公益文明:试析中国基金会的治理理念》,http://www.chinaswedu.com/news/SGWK_QTWTZ/2008/11-28/08112811193G25478175814JK16E083.shtml
    [1]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39页.
    [2]《申报》,《本馆告白》,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30日。
    [3]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39页.
    [4]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1]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201-202页。
    [2]周雨:《大公报史1902-194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42页.
    [3]高红波:《论公益类电视活动的产品价值》,《现代视听》,2007年第5期.
    [1]CCTV-新闻联播,2006年9月12日。
    [2]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春暖2007百万志愿者在行动爱心倡仪书》,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18299/01/.
    [1]张振聪:《“春暖2007”传爱心建和谐--记CCTV-2的大型公益活动“春暖2007”》,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2789/114238/6762539.html.
    [2]傅旭明:《<春暖2007>央视创新了什么?》,《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2月7日.
    [3]刘连喜:《新媒体论--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4]刘连喜:《新媒体论--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5]公益中国: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forums_content.php?id=67348。
    [1]南平:《公益传播:为社会和谐的沟通与互动》,《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程乐松:《公益传播道与术》,《国际公关》,2007年第4期.
    [3]“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马晓荔,张健康:《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1]喻国明:《中国媒体:责任与方向》,《南方周末》,2003-02-27.
    [2]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66-67页
    [3]乃风:《中国式公益传播》,《国际公关》,2007年第4期.
    [1]赵允芳:《解剖“媒体暴力力现象”》,《传媒观察》,2004年第12期.
    [2]朱世达主编:《美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中国社科院出版社,2005年,第278页.
    [1]俞文丹:《媒介暴力分析》,《现代视听》,2008年第1期.
    [2]朱世达主编:《美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中国社科院出版社,2005年,第288页.
    [3]DeFleur & Dennis,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3thEd.Boston:Houghton Mifflin,1988.p466-474.
    [4]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8页.
    [5]李锡海:《色情文化的特征及其泛溢的成因和对策》,《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fig/content_738895.htm.
    [2]钟瑛:《网络色情信息--危害现状与耆理控制》,2007年第5期.
    [3]Cameron,D.,& Frazer,E.(2000 ).On the question of pornography and sexual violence:Moving beyond cause and effect.In D Cornell(Ed.),Feminism and Pornogra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240-253.
    [4]刘艳军编译:《美国青少年上网状况速递》,《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第1期.
    [1]北京市信息网:http://www.bjxxw.cn/www/fzqsn/2009-03/124016.html.
    [2]曾维导:《网络色情信息传播及其治理研究》,兰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5页.
    [5]焦德武:《信息狂欢时代的落寞-农村信息传播缺位思考》,《新闻知识》,2005年第8期.
    [1]中央电视台:《(最新)中央台七套农业节目覆盖状况及优势分析(2005年调查报告)》,http://www.cctv7ad.com/show.aspx?page=21&id=92&cid=26.
    [1][美]赛佛林,[美]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郭镇之,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2]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管中祥:《传播权力、弱势发声与市民社会之形成》,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2068.
    [3]李骏:《和谐与稳定:社会的视野》,《人文杂志》,2005年第6期
    [4]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涂争鸣:《欺骗论--社会交往中的蜜制“砒霜”识鉴》,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12,13页。
    [2]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4]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第3-7页.
    [5]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6]中央电视台:《阿拉伯国家谴责以媒体欺骗国际舆论》http://www.cctv.com/news/special/zt1/bayi/8293.html.
    [1]刘再复:《杂谈精神界的生态平衡》,《读书》,1985年第4期.
    [1]邵培仁:《文化产业经营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6页.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7/9/7/150218.pdf.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f2008/3/28/165206.pdf.
    [4]中华传媒网:《消解媒介焦虑应审视自身》, http://news.xinhuanet.com/zgix/2008-O4/27/content 8060881.htm.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2][奥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85页.
    [3]百度: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878487.html。
    [1]岳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角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邵培仁:《重建统一和谐的“媒介身份”》,《青年记者》,2006年第5期.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3-4页.
    [2][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页.
    [3][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页。
    [1]黄家雄:《坚守媒介精神立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对湖北卫视公益特色的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2]鲁枢元:《生态困境与精神污染》,《书摘》,2007年第11期.
    [3][德]古茨塔夫·勒内·豪克著:《绝望与信心--论20世纪末的文学与艺术》,李永平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5页.
    [4]鲁枢元:《猞猁言说:关于文学、精神、生态的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74页.
    [5]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1]杨魁森:《物化的时代》,《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
    [1][比利时]迪维诺著:《生态学概论》,李耶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33页.
    [2][奥]贝塔朗菲,[美]拉威奥莱特:《人的系统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3]李希光,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1]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
    [2]周建新:《新媒体:竞合与共赢--“第四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3]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1]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http://www.gov.cn/ztzl/ysbgid/contcnt_551052.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http://www.sdpc.gov.cn/shfz/t20071016_164950.htm
    [1]人民网:段京肃:《社会发展中的阶层分化与媒介控制权和使用权》,http://media.people.com.cn/GB/4292856.html.
    [2]张振华:《面对老年社会,媒体准备好了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4期。
    [1]中国记者网:张德生:《“新闻民工”现象引发的思考》,http://press.gapp.gov.cn/news/wen.php?val=news&aid=3053.
    [2]王芳:《社会学视野下的“新闻民工”群体研究》,《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
    1.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3.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4.邵培仁:《文化产业经营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戴元光:《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戴元光主编:《传媒、传播、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8.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9.周雨:《大公报史1902-194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10.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
    11.[清]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2.郝朴宁等著:《中国传播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方蒙编:《晚报纵横谈》,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
    14.张昆著:《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秦绍德著:《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16.黄卓明著:《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
    17.李彬等编:《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张国良主编:《全球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9.周鸿铎:《传媒经济“三论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0.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刘连喜:《新媒体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
    22.杨保军:《新闻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袁军等:《传播学在中国》,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24.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25.姚君喜著:《社会转型传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李希光,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28.郑保卫等编著:《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
    30.邱戈著:《媒介身份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张静民等著:《联合制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32.叶蓬,李权时主编:《经济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3.郑若娟著:《经济伦理:理论演进与实践考察》,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汪子嵩等主编:《希腊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5.姚新中、焦国成:《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燕国材著:《唐宋心理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5.[台]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36.[台]傅佩荣著:《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37.[台]傅佩荣著:《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38.《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39.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40.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
    41.刘时工:《爱与正义:尼布尔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2.《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3.黎翔鳯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45.倪愫襄编著:《伦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47.许苏民著:《人文精神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48.杜丽燕著:《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探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49.沙勇忠著:《信息伦理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0.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51.李平晔著:《人的发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52.杨敬年著:《人性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3.姜国柱,朱葵菊著:《论人·人性》,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
    54.万俊人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5.何怀宏著:《良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56.周秋光,曾桂林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柴洪全,董伟著:《中华伦理范畴: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8.孔繁岭著:《中华伦理范畴: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9.尚明著:《中国近代人学与文化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60.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61.王卫平等著:《社会救助学》,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62.徐春著:《人的发展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
    63.赵敦华主编:《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64.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65.涂争鸣著:《欺骗论》,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
    66.英炜主编:《人类本性哲学》,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
    67.韦政通著:《伦理思想的突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8.九歌著:《主体论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69.李德顺等著:《家园:文化建设论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70.鲁枢元著:《猞猁言说:关于文学、精神、生态的思考》,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71.刘俊祥著:《人本政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72.高力主编:《公共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73.施惠玲著:《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4.郭景萍著:《情感社会》,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
    75.孙福全等著:《中国社会公益科技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76.陈泽环著:《功利、奉献、生态、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7.陶传进著:《社会公益供给--NPO、公共部门与市场》,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5年
    78.梁敬东著:《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79.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0.孙世强著:《完整人性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81.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2.李芳著:《慈善性公益法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83.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编:《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83.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编:《慈善:关爱与和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4.终丽华,白羽著:《和谐社会与公益法:中美公益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85.徐麟主编:《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86.杨团,葛道顺主编:《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87.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8.施昌奎著:《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89.陈津利著:《中国慈善组织个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90.徐卫华著:《发展慈善事业的理念认知与行为方式》,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91.秦晖著:《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92.鲍宗豪著:《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93.李西健著:《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93.欧阳谦著:《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94.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5.章海山著:《善的发现--人性和道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96.郭湛著:《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97.章斐宏著:《第三种人性 立体人性模型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6。
    98.郭咸钢著:《多维博弈人性假设》,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
    99.吴文新著:《科技与人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0.陈桦,刘宗志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1.资中筠著:《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基金会述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2.唐雄山著:《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与重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美]威尔伯·施拉姆等著:《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美]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4.[美]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大众传播学总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6.[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7.[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8.[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9.[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英]戴维·巴勒特:《媒介社会学》,赵伯英、孟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11.[美]阿瑟·阿萨·伯杰著:《媒介分析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3.[法]塔尔德著:《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美]大卫·阿什德著:《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序言》,邵志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16.[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美]巴兰,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第2版),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19.[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20.[美]施拉姆著:《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21.[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2.[英]约翰·基恩著:((媒体与民主》,郤继红,刘士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3.[英]布赖特·麦克奈尔著:《政治传播学引论》,殷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2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5.[加]文森特·莫斯可著:《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26.[美]托马斯·鲍德温等:《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龙耘,官希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7.[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8.[美]彼得斯著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29.[加]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译者序》,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0.[加]保罗·莱文森著:《莱文森精粹》,何道宽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著:《西方媒介史》,段慧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33.[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著:《富媒体 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 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34.[法]帕特里斯·费里奇著:《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刘大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5.[美]哈里斯著:《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36.[美]莱博著:《思考电视》,葛忠明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7.[美]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第八版),展江,殷文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3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李青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42.[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创新的扩散》,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43.[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44.[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銛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45.[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46.[英]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09页。
    47.[英]吉姆·麦克盖根著:《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英]弥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4页。
    49.[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50.[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51.[古罗马]:西塞罗著:《西塞罗三论》,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5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54.[英]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5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56.[德]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7.[英]休谟著:《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8.[美]弗罗姆著:《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毛泽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
    5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60.[美]莱斯列·斯蒂芬森,大卫·哈贝曼著:《世界十大人性哲学》,施忠连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6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2.[美]列奥·施特劳斯,克罗波西著:《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63.[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64.[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65.[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
    66.[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
    67.[英]N.W.西尼尔著:《政治经济学大纲》,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68.[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9.[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70.[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71.[德]哈贝马斯著:《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7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74.[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
    75.[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伟钢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76.[德]海德格尔著:《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77.[美]保罗·萨谬尔森等著:《微观经济学》(十六版),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78.[美]菲利普·科特勒,南希·李著:《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事业扩展更多的商业机会》,姜文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79.[美]加里·S·贝克尔著:《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80.[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苏]雅科布松著:《情感心理学》,王玉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82.[美]特纳,斯戴兹著:《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7年,第1页。
    83.[美]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4.[美]马斯洛著:《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85.[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
    8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87.[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88.[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89.[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90.[比利时]迪维诺著:《生态学概论》,李耶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91.[奥]贝塔朗菲,[美]拉威奥莱特:《人的系统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92.[英]肖恩·塞耶斯著:《马克思主义与人性》,冯颜利译,塞耶斯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93.[美]詹姆斯·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94.[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95.[美]麦特·里德雷著:《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刘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96.[法]埃德加·莫兰著:《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7.[美]E.O.威尔逊:《论人的天性》,林和生、吴福临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98.[美]兰克纳著:《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9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00.[美]格拉夫等著:《流行性物欲症》,闾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1.[德]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2.[英]罗素:《伦理学与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肖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3.[美]艾德勒著:《通行规则-美国慈善法指南:2007年第2版》,金锦萍,朱卫国,周虹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104.[美]尼葛洛庞蒂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年。
    105.[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106.[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107.[美]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108.[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陈太胜、陈文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109.[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袁志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10.[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1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12.[德]古茨塔夫·勒内·豪克著:《绝望与信心--论20世纪末的文学与艺术》,李永平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2年。
    113.[英]尼克·史蒂文森著:《媒介的转型》,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4.[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15.[美]弗洛姆著:《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116.[德]洛姆编著:《马克思论人》,陈世夫,张世广译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7.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中国人民大学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
    2.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邵培仁:《重建统一和谐的“媒介身份”》,《青年记者》,2006年第5期。
    4.周建新:《新媒体:竟合与共赢--“第四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5.黄颂杰:《西方哲学的人性与神性之历史演化》,《文史哲》,2001年第5期。
    6.郭振香:《孔子仁学的尚情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7.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6期。
    8.李骏:《和谐与稳定:社会的视野》,《人文杂志》,2005年第6期。
    9.潘知常,林玮:《潘多拉的魔盒:大众传媒作为世界》,《新闻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11.汪波:《政治学基本人性假设的再探讨--论“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2.梁山:《论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中国有线电视》,2003年第17期。
    13.曾狄:《政治人假设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14.王春虹:《政治人:多维视域下的研究命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5.张昆:《媒介发展与政治文明》,《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16.周星:《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7.焦德武:《信息狂欢时代的落寞-农村信息传播缺位思考》,《新闻知识》,2005年第8期。
    18.杨方方:《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应该认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9.杨方方:《谈慈善事业发展的规律和关系》,《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
    20.孙萍,吕志娟:《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21.胡发贵:《论中华慈善文化及其道德精神》,《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2.程立涛:《爱心实现与慈善救助的现代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3.常烨:《构建慈善文化对当今慈善事业发展的启示》,《南方论刊》,2007年第6期。
    24.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一行政伦理学视角》,《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25.姜磊:《公共精神的人文视界》,《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26.马晓荔,张健康:《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27.滕育栋:《媒体的基本定位与公共利益》,《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8.姜磊:《公共精神的人文视界》,《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29.高红波:《论公益类电视活动的产品价值》,《现代视听》,2007年第5期。
    30.傅旭明:《<春暖2007>央视创新了什么?》,《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2月7日。
    31.赵允芳:《解剖“媒体暴力力现象”》,《传媒观察》,2004年第12期。
    32.俞文丹:《媒介暴力分析》,《现代视听》,2008年第1期。
    33.岳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角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4.黄家雄:《坚守媒介精神立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对湖北卫视公益特色的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35.鲁枢元:《生态困境与精神污染》,《书摘》,2007年第11期。
    36.孙立人:《老年媒体的发展空间》,《传媒》,2004年第7期。
    37.张振华:《面对老年社会,媒体准备好了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4期。
    38.王芳:《社会学视野下的“新闻民工”群体研究》,《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
    39.王炎龙:《媒企联姻:电视公益传播的二维视角》,《新闻界》,2007年第4期。
    40.段鹏:《商业化与公益性的冲突:试析香港公益传播机构的生存空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41.林广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9期。
    42.王志义:《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3.朱全红、张苹英:《儒家“仁爱”伦理与基督教“博爱”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4.柏元海:《博爱与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治理》,《暨南学报》,2006年第5期。
    45.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6.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47.鲁枢元:《生态困境与精神污染》,《书摘》,2007年第11期。
    48.杨琳:《论媒介生态和传媒业科学发展观的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9.杨伯溆:《人性、因特网与全球传播的普世文化内涵》,《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4期。
    50.王妹,毛淑梅:《公民慈善意识的再培养》,《时代教育》,2007年23期。
    51.熊杰:《媒体报道应顾及贫困者的隐私与尊严》,《新闻知识》,2006年12期。
    52.韩玉玲:《善举岂能变广告》,《隙望》,2006年45期
    53.张威:《拷问慈善机构:中美调查性报道趋同性研究》,《新闻记者》,2005年5期。
    54.秋风:《打破慈善事业的垄断格局》,《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42期。
    55.龙卫国:《做好当前慈善新闻宣传的思考》,《青年记者》,2006年24期.
    56.熊小红:《论我国慈善意识谈薄的原因及其对策》,《中国市场》,2006年9期。
    57.张国宁:《期望媒体长期给予慈善事业一席之地-兼评<商洛日报>慈善救助报道》,《今传媒》,2003年第6期
    58.莫法有:《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59.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60.龚汝富:《中国古代商人的善德观与慈善事业》,《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61.严雄七:《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慈善思想种类及作用》,《前沿》,2002年第10期。
    62.黄新华:《1985年以来国内唐代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63.王卫平:《唐宋时期慈善事业概说》,《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64.蒋晓丽,石磊:《公益与市场: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65.邓嘉燕,洪瑾:《论非营利组织的公益信息传播》,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6.郑功成:《论慈善事业》,《中国社会工作》,2004年第5期。
    67.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学海》,2005年第2期。
    68.姚建平:《中美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2期。
    69.于秀丽:《慈善组织的行为分析及对我国发展慈善事业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4期。
    70.陈勇:《慈善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考》,《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
    71.张维:《慈善文化: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2.靳环宇:《试论中国慈善文化形态及其变迁》,《船山学刊》,2005年1期。
    73.乌凤琴、司廷才:《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求索》,2006年第1期。
    74.胡发贵:《论慈善的道德精神》,《学海》,2006年第3期。
    75.沈朝霞:《慈善事业的人性基础与现实发展--论西方几个派别的慈善思想》,《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76.彭晶、于君博:《新慈善精神的动因与社会意义》,《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77.郭湛:《信息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78.万林艳:《网络时代的主体状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79.莫茜:《论网络条件下的主体发展》,《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80.王学风:《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5期。
    81.郝家林:《媒介政治论--兼谈媒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新视野》,2007年第6期。
    82.罗明星:《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2期。
    1.Paul Levinson,Human Replay: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Ph.D.,New York University,1979.
    2.Frederickson,H.G.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an-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
    3.Erich Fromm,The art of loving,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6.
    4.Robert Wuthnow,Between States and Markets:the Volun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5.Wilbur Schramm,William E.Porter,Men,Women,Messages,and M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6.Denis McQuail:Media Performance:Mass Communication in the Public Interest,London,SAGE,1992.
    7.Cook,D.E.,Kestenbaum,C.,Honaker,L.M,Anderson,E.R.,Jr..Joint statement on the impact of entertainment violence on children:Congressional Public Health Summit,July26,2000.
    8.DeFleur & Dennis,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3thEd.Boston:Houghton Mifflin,1988.
    9.Cameron,D.,& Frazer,E,Feminism and Pornogra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0.Floyd,K.Communicating affection: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social contex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6
    11.W.Weaver,U.S.Philanthropic Foundations:Their History,Structure,Management and Record,New York 1967.
    12.Brent D.Ruben:Communication and Human behavior.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
    13.James,Jeffrey.Globaliz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St,Martin's Press,1999
    14.Rogers,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oday:An up-to-front report: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1996) 1(1),15-23
    15.Lemieux,R.(2007).Communicating affection: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social context - by Floyd Kor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7,174-181.
    16.Floyd,K.,& Morman,M.T.(2003).Human affection exchange:Ⅱ.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 in father-son relationship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3,599-612.
    17.Lemieux,R.(2007).Communicating affection: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social context - by Floyd Kor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7,174-181.
    18.Floyd,K.,& Morman,M.T.(1998).The measurement of 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Quarterly.46,144-162.
    19.Floyd,K.(2001).Human Affection Exchange:I.Reproductive Probability as a Predictor of Men's Affection with Their Sons.Journal of Men's Studies.10,39-50.
    20.Floyd,K.,& Morman,M.T.(2003).Human affection exchange:Ⅱ.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 in father-son relationship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3,599-612.
    21.Floyd,K.,& Mort,M.C.(2003).Human affection exchange:Ⅶ.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 in the sibling/spouse/sibling-in-law trait.Communication Quarterly.51,247-261.
    22.Floyd,K.(2002).Human affection exchange:V.Attributes of the highly affectionate.Communication Quarterly.50,135-152.
    23.Floyd,K.(2002).Human affection exchange:V.Attributes of the highly affectionate.Communication Quarterly.50,135-152.
    24.Floyd,K.,& Mikkelson,A.C.,& Hesse,C.,& Pauley,P.M.(2007).Affectionate Writing Reduces Total Cholesterol:Two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33,119-142.
    25.Floyd,K.(2006 ).Human Affection Exchange:Ⅻ.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urnal Variation in Salivary Free Cortical.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70,47-63.
    26.Floyd,K.,& Hesse,C.,& Haynes,M.T.(2007).Human Affection Exchange:ⅩⅤ.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Con'elates of Trait Expressed Affection.Communication Quarterly.55,7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