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要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好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相当于给区域经济领到了一张参与经济全球化、资源全球配置的入场券、资格证。没有这个入场券、资格证,整个区域经济都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外。因此,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遇到的首要制约“瓶颈”就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这一矛盾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显得愈加紧迫和突出。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当前城市建设的资金矛盾,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别论证了城市基础设施政府投融资、项目投融资和市政债券三种主要的投融资方式在我国的运用,并提出未来一定时期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发展方向。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言,提出本文的基本概念和选题的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理论基础——公共物品理论;第二章在对城市基础设施内部分解和投资主体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反思我国的政府投融资方式;第三章着重论述BOT和ABS方式在我国的运用,分析这两种融资方式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内资BOT的操作方案和ABS方式的国际运作;第四章参照国际惯例,设计了我国发行市政债券的试行方案,分析了我国发行市政债券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比较了世界上两种典型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界定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提出了发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According to the trend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dern city is one way to share the benefi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uilding a modern city is equal to having a ticket o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to participate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resources allocation, or else the whole regional economy will be excluded out of the cours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refore, employing urbanization strategy and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a pressing problem in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a historical task that has to be accomplished by the mid 21st century in order to attain the goal of modernization.
    The first bottleneck in Chinese urbanization is the lack of funds in city constructions,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bottleneck becomes more pressing and conspicuous with the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thesis reveals the financial shortage in the present city construction and expounds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 practice of three major funds raising approaches in China -----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governmental investing and funding, project investing and funding and municipal bonds. And what's more, the thesis puts u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unding pattern in the years ahead.
    This thesis falls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he basic conceptions and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choosing the subject;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ing and funding ----- public goods theory;
    
    
    Chapter Two: retrospection upon Chinese governmental investing and funding mode in the re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fter decomposing internally city infrastructure and defining the principal parts of investment;
    Chapter Three: detailed exposition on BOT and ABS practice in China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actice of these two funding approaches and putting forward operating model of BOT in terms of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ABS mode;
    Chapter Four: design of the trial pattern on Chinese issuing referring to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that may rise in the municipal bonds issuing process;
    Chapter Five: comparison of the two typical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unding patterns in the world and defining Chinese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unding pattern, then the writer gives personal policy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Chinese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unding pattern.
引文
[1]饶会林著:《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谢文惠 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3]张耀儒主编:《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学》,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9月
    [4]大卫·N·海曼著:《公共财政:现代理论在政策中的应用(第六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4月
    [5]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8月
    [6]王辰著:《基础产业融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7]何盛明 刘尚希 杨良初:《拓宽城市建设筹资渠道加速城市化进程》,《财政研究》,2000年9期
    [8]余池明:《“十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和融资策略》,《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4期
    [9]王一鸣 杨宜勇 史育龙 刘勇 曹广忠:《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2期
    [10]刘立峰 张国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问题》,《中国投资》,2000年9期
    [11]张晖明 翁恺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2期
    [12]马丁·高顿 赫炷主编:《项目融资指导与借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8月
    [13]孙黎等主编:《国际项目融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3月
    [14]闫小彦 王中华编著:《新编国际融资方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15]冯飞:《项目融资的政策走向》,《中国投资》,2000年6期
    [16]沈沛主编:《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7月
    [17]罗伯特·齐普夫著:《市政债券运作》,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8]王朝才 傅志华:《建立地方公债制度的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2期
    [19]邹颖 张庆光:《我国亟待发展基础设施债券融资》,《金融早报》,2001年8月3日
    [20]袁静:《城市建设举债的理论基础》,《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5期
    [21]秦虹:《债券融资在城建筹资中的作用及其选择》,《经济要参》,2001年50期。
    [22]张昌彩著:《中国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年7月
    [23]顾文选:《运用市场机制扩大城市建设资金来源的几点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5期
    [24]王茂林主编:《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9月
    [25]杨书臣:《日本的政府投资管理》,《中国投资》,2000年2期
    [26]李秉祥等著:《投融资体制改革》,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
    [27]张允宽:张允宽司长在2001年全国建设系统计财处长会上的讲话,2001年2月15日,建设部网站
    
    1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8月。
    2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城市统计年鉴(2001)》整理计算。
    3资料来源:曾培炎主编,《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4王辰著:《基础产业融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211页。
    5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8月,45页。
    6转引自王辰著《基础产业融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278页。
    7资料来源:秦虹,《债券融资在城建筹资中的作用及其选择》,《经济要参》,2001年50期。
    8资料来源:孙黎主编,《国际项目融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305-307页。
    9资料来源:张锡营,《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跨国运作的探讨》,《金融研究》,2000年第4期。
    10张曼 屠梅曾:《ABS融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构想》,《中国投资》,2000年10期。
    1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12资料来源:狄卫平,《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借鉴与启示》,《金融参考》,2000年第6期。
    13资料来源:王茂林主编,《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9月,20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