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上帝与祖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呈现复兴之势,尤其在中国农村得到迅猛增长。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东北农村社区的个案,探讨基督教传入中国基层社会,究竟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是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基层社会。
     本文首先讨论了东北汉人社会的构成。东北汉人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在近百年间由一些为了逃避灾乱而闯关东的关内移民所组成的。这些移民多是个体或单个家庭式的移民,在村落社会内部,父系祭祀组织并不发达,联姻反而成为移民建立社会网络的重要手段。数十年间,这些移民与当地文化结合发展出新的地方信仰,但这些信仰也没有成为整合地方社会的手段。村落社会的再生产主要依赖人们在婚礼与丧葬礼仪上的表演与互惠而进行。村落内早期移民因为先期进入村落,具有资源占有上的优势,他们对后来移民的接纳与庇护也使其往往成为地方社会的领袖,但他们的领袖地位也容易受到国家与地方政权的打压,因而,村落缺乏强有力的公共权威。这些因素导致东北汉人社会是一个的宗族不发达、而女性和姻亲的地位相对突出的父系社会。
     近年来,基督教在东北迅速传播,首先是一些遭遇家庭困境的中老年女性加入基督教,然后,经由信徒的亲属和其他信徒的介绍,基督教信徒的队伍逐渐扩大,从而成为村落社会内的一个重要社群。这些乡村基督教徒认真履行宗教仪礼,也使得基督教礼仪成为当地新的、重要的公共生活,从而给原有的社会和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通过对拉拉屯村民和基督教举办的婚礼和丧葬礼的比较分析,说明:至少到目前为止,基督教传入东北汉人社会,虽然存在冲击,但很难对中国固有的社会与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社会信众的信仰方式决定了中国基督教的民间宗教化;二是中国东北基督教不具备提供信徒保障的强大教会组织与教会财产,信徒的信仰很多只是基于心理需要而很难形成组织性依附。因此,其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
Ever since the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Christianity has undergone arenaissance in China, especially in rural China.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d the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on the rural communities in present China by investigating acountryside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 could it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localsociety?
     The dissertation first reviewed the composition of Han ethnic in Northeast China,which signified that this group of people was an immigrated one, composed by thepeople from Hebei or Shandong Provinces who had run away from plague or warsduring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They were mainly individual or family immigrants.In the countryside, patriarchies were not fully developed, so marriage became themost important means to establish social network. In the past decades, theseimmigrants developed new local beliefs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local culture. However,these beliefs remained ineffective to integrate the regional society. The reproductionof countryside society relied mainly on the performance and mutual benefits practicedon wedding ceremonies and funerals. The early-arrived countrymen, with theadvantage in resources possession, accepted and protected the later-immigrated onesand thus became leaders of the local community. Yet, their leadership tended to besurpassed by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therefore, the countrysidewas lack of a prestigious leader. All the above resulted in a patriarchy, in NortheastChina society, which was patriarchies society where marriage and women wereimportant and kin was not advanced.
     Recently, Christianit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Northeast China, supportedfirstly by the stratum of middle-aged and senior women, who had suffered a lot inpoor family lives, then by other relatives of the women. The whole group is stillgrowing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communities. TheseChristians strictly follow the religious rituals, which makes the customs significant inlocal lives. This has brought about a lot of conflict to the tradition that has already been established in that region.
     By comparing traditional customs practiced in Lala County and Christian ritualsin wedding ceremonies and funerals, the author found that, at least up till now,Christianity, although widely-spread in the Northeast China, has hardly influenced thebasic structure of the local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present author argues that the mai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ChineseChristians’ worship manners have determined that Christianity can only be a folkreligious; secondly, there are no powerful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or properties thatcan guarantee the believers, therefore their beliefs are mainly psychological notinstitutional. Thus,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is quite limited.
引文
1计秋枫:《“基督教国家”的理念与现实基础》,《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2张力:《基督教国家文化对宪政国家文化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下)。
    1[意]利玛窦:《天学实义》上学篇第2篇,转引自吴莉苇:《中国利益之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7-402页。
    3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
    4顾为民:《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
    5虽然西方社会中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在教义和仪式上存在一些差别。但在我调查的东北农村,村民并没有明显区分两者,信徒和村民统称她们为基督教。在本研究中,我主要考察基督教进入中国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张力,不考虑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间的差别,若没有特殊说明,本文中所提的基督教专指基督新教。
    1黄一农:《两头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481页。
    1朱峰:《基督教与海外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书局,2009年第1-2页。
    2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64页。
    1[美]李榭熙:《圣经与枪炮》,雷春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2[美]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潘琳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1张兆和:《中国西南苗族中的千禧年主义:基督教运动和种族变迁》,载于郝瑞主编:《中国边疆族群的文化冲突》,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17-247页。
    2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3Alan Richard Sweeten. Christianity in rural China: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JiangxiProvince,1860-1900.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1
    1Daniel H Bays. Christianity and Dynamics of Qing Society,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 Centuryto the Presen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吴飞:《麦芒上的圣言》,香港:道风书社,2001年,第40页。
    3李峰:《乡村基督教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结构性位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1[美]李榭熙:《圣经与枪炮》,雷春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2页。
    2Richard·Madsen:China’s Catholics:Tragedy and Hope in 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Berkeley: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1998.
    1吴世旭:《人类学的东北研究断想》,《文化学刊》2011年第9期。
    2陈忠王曦昌:《东北的移民文化形态及其异化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97第6期。
    3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杨念群:《亲密关系变革中的‘私人’与‘国家’》,《读书》,2006第10期。
    5杜婧:《试论阎云翔下岬模式的意义所在》,《社科论坛》,2009第4期。
    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2萧凤霞:《中国纪元:背负历史行囊快速前进》,《社会学研究》2006第5期。
    3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4[挪威]贺美德鲁纳编著:《“自我”中国》,许烨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5王雅林张汝立:《延伸地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王雅林:《孵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刘正爱:《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赵洪岩:《东北农村社会家族文化的传承》,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李晓玲:《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家族及其成员关系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冯致仁:《伊通县乡土志》,伪满康德四年(1937)。
    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第267页。
    2(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4,贡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3田志和:《清代东北流民》,吉林省东北史研究会:《东北史研究》第一辑,内部资料1983年第165页。
    2黄宗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9页。参见黄宗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1参见Watson Ruubie:“Girl”House and Working Women:Expression Cultur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1900-1941.in Women and Chinese Patriarchy, ed. Maria Jaschpok and Suzame Miers,25-44.Loton:HongKonguniversity Press.
    2[加]宝森:《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胡玉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8页
    3参见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宝森以及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江湄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王铭铭把汉学人类学发展分为四个时代,详细内容见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3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4[英]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王铭铭:《溪村家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2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黄应贵:《返景入深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02-133页。
    4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61页。
    2参见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马平安:《近代东北移民研究》,济南:齐鲁出版社2009;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梁大爷和方叔访谈整理而成。
    2严兆零修,张玉书撰:《望奎县志》,卷一地理志,民国八年(1919年)本,第9页。
    3刘祖荫:《满洲农业经济概论》,建国印书馆,1944年第20页,转引王广义:《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1李文治:《中国农业史资料》,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
    2《克山县县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年第133页。
    1合心大队周围还有钢心、铁心、铸心等十几个大队。其他村落有些改为胜利、太平、保家、卫国等。
    2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6页
    1参见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119页;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48-49页。
    2[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奉天三十年》,张士尊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一卷第2期,1932年,第231页
    2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一卷第2期,1932年,第231页
    3陈翰笙:《难民的东北流亡》,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民国丛书》第二编,第35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版第339页。
    4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一卷第2期,1932年,第233页
    1Kathleen·Hartford:Single Sparkle:China’s Rural Revolutions,M.E.Sharpe1989.
    2陶鹤山:《范式创新与终极关怀》,载复旦大学历史系主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76页
    1Cohen Myro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9)511.
    2方士军,男,57岁,种地和砖厂打工为生。因为2007年得了脑血栓,病好之后才开始祭祀保家仙。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5-46页。
    1Judd Ellen. Niangjia: Chinese Women and Their Natal Famili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8(3)
    1Margery Wolf:Women and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pp142-147.
    2李霞:《婆家与娘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1参见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刘正爱:《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克山县县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年第732页。
    2《克山县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30页。这里的数据只是记载登记的教徒和教会,而在广大东北农村其实人数要远多于这个数字。
    3参加[美]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2期。
    1参见Catherine Bell. Ritual Theory, Ritual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Ritual: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白恺思(Catherine Bell)用一种概括的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礼仪的主题,并注意到礼仪是一种历史的和文化的建构。她将礼仪(主要是宗教礼仪)进行了分类:生命转换礼仪(出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历法礼仪(诸如各种节日)、交流与沟通礼仪(对神灵的祭祀和贡献)、疾病礼仪(治疗疾病、安抚神灵等)以及宴会、斋戒和庆典(宗教情绪的公开展露)。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参见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1[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0-271页。
    1James Watson.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 Elementary Forms,Rite Sequence,and the Primary ofPerformance. In Watson and Rawski,ed.,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3-19,1988.
    1[英]麦格拉斯:《基督教概论》马树林孙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7-379页。
    2王治心:《本色教会的婚丧礼诌议》,张西平卓新平编:《本色之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3《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4[德]汉斯-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王亚平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35—36页。
    1王治心:《本色教会的婚丧礼诌议》,张西平卓新平编:《本色之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1Zürcher, Erik.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Imperative. In The Chinese Rite Controversy:Its History and Meaning, ed E. Mngello,31-64. Monumenta Series33. Nettetal: Steyler Verlag.1994.
    2Zürcher, Erik. Confucian and Christian Religiosity in late Ming China.The Catholic Historical Review83(4)614-653,1997.
    3关于理念与符号的理论,请参阅林治平:《理念与符号》,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8年。这个结论恰与李华伟关于河南基督教的研究相反,他认为:乡村社会的原有理念失落,基督教趁机进入,通过不同的文化符号,而赋予原有乡村文化新的意义。
    1这段叙述参考了范慧:《基督教民间宗教化研究》,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Laurence, Iannaccone. Risk, Rationality, and Religious Portfolios. Economic Inquire33:285-295.
    2罗德尼·斯塔克:《基督教的兴起》,黄剑波高民贵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3-247页。
    1[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87-188页。
    1薄洁萍:《上帝作证》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2--113页。
    2[英]Jacky·Goody: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Press of CambridgeUniversity1983。
    [1].冯致仁:《伊通县乡土志》,伪满康德四年(1937)。
    [2].《克山县志》(--1985),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
    [3].《克山县志》(1986--2005)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严兆零修,张玉书撰:《望奎县志》,卷一地理志,民国八年(1919年)本。
    [5].(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4:贡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
    [2].[加]宝森:《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胡玉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薄洁萍:《上帝作证》,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5].[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6].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
    [7].[美]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8].[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奉天三十年》,张士尊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9].[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11].费孝通:《生育制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12].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1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顾为民:《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年。
    [15].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6].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民国丛书》第二编,第35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版。
    [17].[英]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美]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杰李学智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郭淑云:《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20].[挪威]贺美德鲁纳编著:《“自我”中国》,许烨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21].[德]汉斯-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王亚平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年。
    [22].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一卷第2期,1932年。
    [23].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4].黄一农:《两头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5].黄应贵:《返景入深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6].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27].黄宗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28].吉林省东北史研究会:《东北史研究》(第一辑),内部资料1983年。
    [29].[美]康奈尔:《男性气质》,柳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0].[美]克利福德马库斯:《写文化》,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1].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32].李峰:《乡村基督教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结构性位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李文治:《中国农业史资料》,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
    [34].李霞:《婆家与娘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5].[美]李榭熙:《圣经与枪炮》,雷春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6].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年。
    [37].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38].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文化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四,1934。
    [40].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41].[美]卢克·拉斯特:《人类学的邀请》,王媛徐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美]罗德尼·斯塔克:《基督教的兴起》,黄剑波高民贵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3].罗光:《教廷与中国使节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
    [44].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
    [4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7].[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49].马平安:《近代东北移民研究》,济南:齐鲁出版社2009年。
    [50].[英]麦格拉斯:《基督教概论》,马树林孙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1].[美]孟德卫:《灵与肉》,潘琳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52].[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3].欧阳肃通:《转型视野下的中国农村宗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54].[美]彭慕兰:《腹地的建构》,马俊亚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
    [55].[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6].[俄]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吴有刚赵复兴孟克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57].[美]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赵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8].[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9].王广义:《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
    [60].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6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2].王铭铭:《溪村家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63].王亚平:《西欧中世纪社会中的基督教教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64].吴飞:《麦芒上的圣言》,香港:道风书社,2001年。
    [65].吴莉苇:《中国利益之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6].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7].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68].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69].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0].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1].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72].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7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74].[荷兰]钟鸣旦:《礼仪的交织》,张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75].赵士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6。
    [76].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77].朱峰:《基督教与海外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书局,2009年。
    [1].毕海红:《中世纪早期西欧贵族妇女与基督教的传播》,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陈忠王曦昌:《东北的移民文化形态及其异化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97第6期。
    [3].成伯清:《叙事与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学会年会论文,2005年。
    [4].定宜庄:《从族谱编撰看满族的族群认同》,《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5].定宜庄邵丹:《历史、事实与叙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6].刁统菊:《亲属制度的另一种路径》,《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7].杜婧:《试论阎云翔下岬模式的意义所在》,《社科论坛》,2009第4期。
    [8].杜瑞乐:《西方对中国宗教的额误解》,《二十一世纪》(29)1995年。
    [9].关凯:《满族消失了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韩俊魁:《公民社会研究的人类学视角》,《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
    [11].郝庆云:《17世纪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何玉芳:《赫哲族-那乃人文化变迁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3].华生:《神明的标准化》,刘永华主编:《中国文化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5].黄剑波:《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基督教的经验性研究评述》,黄剑波的博客:http://joshua2005bj.bokee.com/
    [15].李中清康文林:《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的延续》,《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第4期。
    [17].刘正爱:《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8].刘中一:《人类学叙事与乡村社会研究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第2期。
    [19].聂佳昕:《山神崇拜与村落社会认同》,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0].[美]彭玉生:《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宗族网络与私营企业》,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网。
    [21].祈庆富:《凌纯声和他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22].陶鹤山:《范式创新与终极关怀》,载复旦大学历史系主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3].王治心:《本色教会的婚丧礼诌议》,张西平卓新平编:《本色之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24].吴世旭:《人类学的东北研究断想》,《文化学刊》2011年第9期。
    [25].萧凤霞:《中国纪元:背负历史行囊快速前进》,《社会学研究》2006第5期。
    [26].徐宏:《中国基督教对非基督教运动的回应和本色花运动(1924-1930)》,北京:中国社科院研究院硕士论文,2003年。
    [27].徐薇:《东北农村二人转乐队的人类学考察》,《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第3期。
    [28].阎云翔:《改革对一个中国乡村经济和社会层次结构的影响》,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08-09-15/6106.html
    [29].[美]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2期。
    [30].杨念群:《亲密关系变革中的‘私人’与‘国家’》,《读书》,2006第10期。
    [31].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3期。
    [32].詹娜:《仪式、记忆与知识传承》,《满族研究》2009第3期。
    [33].张江华:《血与土的变奏》,载于《云贵高原亲属与经济工作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34].张江华:《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社会》2010年第5期。
    [35].张兆和:《中国西南苗族中的千禧年主义:基督教运动和种族变迁》,载于郝瑞主编:《中国边疆族群的文化冲突》,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95年
    [36].《中国宗教报告2010》, http://iwr.cass.cn/xw/201008/t20100813_4445.htm
    [1].Alan Richard Sweeten. Christianity in rural China: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in Jiangxi Province,1860-1900.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Michigan,2001
    [2].Catherine Bell. Ritual Theory, Ritual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Catherine Bell. Ritual: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Cohen Myro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9)511Daniel H Bays. Christianity and Dynamics of Qing Society,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Eighteen Century to the Presen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David Herlihy: Medieval Househol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6].David Faure,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7].Jacky·Goody: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Press ofCambridge University1983。
    [6].Judd Ellen. Niang jia: Chinese Women and Their Natal Famili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8(3)
    [7].Kathleen·Hartford:Single Sparkle:China’s Rural Revolutions,M.E.Sharpe1989.
    [8].Kristofer Schipper.Some Na ve Question about the Rites Controversy: A Projectfor Future Research. In Western Humanistic Culture Presented to China by JesuitMissionaries: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held in Rome, October25-27,1993,ed.Federico Masini,293-308. Rome:Institutum Historicum S.I.
    [9].Laurence, Iannaccone. Risk, Rationality, and Religious Portfolios. Economic Inquire33:285-295.
    [10].Eriberto P. Lozada: God Aboveground: Catholic Church, Postsocialist State, andTransnational Processe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1].Leopold Zscharnack:Der Dienst der Frau in den ersten Jabrbundernrten der christliche Kirche.
    [12].Margery Wolf:Women and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pp142-147.
    [13].Richard·Madsen:China’s Catholics:Tragedy and Hope in 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14].Rodney Needham:Rethinking kinship and marriage,Tavistock1971
    [15].Schneider Davie:A Critique of the Study of Kinship,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Press1984。
    [16].Watson.James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 Elementary Forms,RiteSequence,and the Primary of Performance. In Watson and Rawski,ed., Death Ritual in late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3-19,1988.
    [17].Watson Ruubie:“Girl”House and Working Women:Expression Culture in the Pearl RiverDelta,1900-1941.in Women and Chinese Patriarchy, ed. Maria Jaschpok and SuzameMiers,25-44.Loton: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
    [18].White Michael:Building God’s House in the Roman World: Architecture Adoptions amongPagans, Jews,and Christian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19].Joseph Gies: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in the Middle Ages, New York1987.
    [20].Zürcher, Erik.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Imperative. In The ChineseRite Controversy: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ed E. Mngello,31-64. Monumenta Series33.Nettetal: Steyler Verlag.1994.
    [21].Zürcher, Erik. Confucian and Christian Religiosity in late Ming China.The CatholicHistorical Review83(4)614-653,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