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世说新语》与佛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世说新语》中与佛教相关的内容极为丰富,本论文以史论结合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体部分凡五章。
     一、考察《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的佛教倾向及其对《世说新语》的佛教书写的影响。刘义庆对佛教的态度有二重性,其近佛大约肇于刘裕进入东晋政治枢纽时,后随年岁增长而弥笃,然其与刘宋皇室的密切关系也使其不喜宗教干涉政治。因此,《世说新语》中可见不少极为珍贵佛教资料,而东晋一些与政治关系密切的著名佛教徒或佛教事件则不见载。
     二、考证《世说新语》所载佛教徒事迹,力求对《世说新语》中佛教徒的人数及其事迹有更可信的研究结论。本章提出书中所载佛教徒的数目,有佛教徒25位(其中疑是者2位)和僧团3个。事迹考证以文献辨伪为前提,以时间、地点的考证为基本,注重与其他文献的比勘。又结合《世说新语》本身的特点,将支遁事迹先集中考证单列一节,其他僧人事迹考证系于后,其中一些考证较前人更具体,也有一些对前人研究结论的质疑。
     三、考证《世说新语》所载名士近佛事迹。本章全面爬梳名士事迹与佛教相关者,搜寻新的与佛教相关的内容,证明其与佛教的关联,统计出所涉及的近佛名士人数约50人,考证新搜寻的名士近佛事迹的具体时间、地点,发现名士近佛与家族、时代政治和文化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对所涉名士的近佛事迹进行了全面考察。
     四、考证《世说新语》所载佛教经、论典籍。凡4部。其中关于《小品》、《维摩诘经》、《阿毗昙》这三部印度原典的考证,大致包括产生背景、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社会影响四个方面,注重史料的翔实,推论的严密,密切结合时代语境,吸纳最新科研成果。中土僧人支遁的《即色论》,重在分析其文献来源及原貌,发现二者皆难以确知。
     五、追溯《世说新语》词汇、故事与佛教文化的渊源。考察《世说新语》中词汇与佛教文化的关系,是从词语来源和语义演变的视角,以便展现东晋中佛文化交融的历史动态。对《世说新语》故事进行佛教文化的溯源,其中吸纳前人成果5种,首见于本文的有3种,它们使人认识到佛教对中土文化的渗透已经且将更深入。
     综合言之,佛教对于《世说新语》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世说新语》对于佛教中国化研究和中国佛教化研究皆有独特价值。换言之,佛教视野对于《世说新语》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且待深入的。
There are extremely rich content on Buddhism in the book of Shishuoxinyu. Through documentary scientific method, this thesis study in five aspect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 the contents of the Buddhism in the book of Shishuoxinyu how to be affected by Liu-Yiqing's Buddhist thinking who is the editor in charge of Shishuoxinyu. Liu-Yiqing's Buddhist thinking is dual. Liu-Yiqing begin to touch Buddhism when Liu-Yu became the real political leader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and deepened beliefs as time went on.however, Liu-Yiqing opposed to use religion to intervene in politics. So Shishuoxinyu is precious materials to study Buddh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omitted some noted Buddhist and historical even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extual research on Buddhist. The author will draw conclusion properly. There are 25 Buddhist (including 2 suspected Buddhist) and 3 Buddhist team. The textual research is to discriminate true or false, to verify the time and place of the events,and to compare the documents. In view of the book itself, Zhidun events are systemicly studied firstly,and other Buddhist are systemicly studied latety. Some research is provided more textual, Some new findings are at odds with some studies that have conclud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lan who were close to Buddhism are textual researched complet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number of the clan who were close to Buddhism is about 50. On the base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historical events that are found newly are textual research. The clan closing to Buddhism are affected by family and the trend of the times。what's more, all the events on Buddhism of the clan to are studied firstly, too.
     In the fourth chapter, it is the first that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book of Shishuoxinyu are textual researched systematically. The study on three original texts, DaoHangBoRuo, Vimalakirti Sutra, Samyuktabhidharma-hrdaya-sastra, are combined with specific context in the book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The ideological sources and natural color of "Form itself is emptiness" writed by Zhidun are explored firstly.
     In the fifth chapter,it is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culture and the vocabulary in the book of Shishuoxiny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u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ocabulary.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culture and the story in the book of Shishuoxinyu is found. these studies reveal buddhist culture had and penetrated deepl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nd will do.
     Al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book of Shishuoxinyu have been influenced greatly by buddhism and have unique historical value for buddhist sinicization studies and China Buddhism studies. It'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book of Shishuoxiny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ddhist culture. What's more, the researcher should further the work. And Buddhism attainments is basic to Shishuoxinyu Studies.
引文
①刘强:《<世说>学论纲》,载《学术月刊》,2003年11月。
    ②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③刘强:《二十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载《文史知识》2000年第4期。
    ④项裕荣:《20世纪“佛教与中国小说”研究论要——以著作类研究为主的学术简史》,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⑤按:本论文引用《世说新语》的某一具体内容,只列出其篇目。
    ①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李天华:《世说新语新校》,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③刘强:《世说新语会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④张永言:《“海鸥鸟”解》,载《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
    ⑤董志翘:《<世说新语>疑难词语考索》,载《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世说新语>疑难词语考索(二)》,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⑥(韩国)朴美龄:《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版,1990年。
    ⑦按:上所引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十九册《佛教与中国文学》中除周一良《论佛典与翻译文学》之外的其他诸篇和释永祥《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皆没有论及《世说新语》。
    ⑧萧艾:《世说探幽》,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⑨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诘与观世音》,载《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后收入同名专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朱庆之:《“将无”考》,载李铮、蒋忠新主编《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又见于傅杰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皇甫风平:《佛僧的名士化与名士的佛僧化——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佛学与玄学的合流》,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③张跃生:《佛教文化与世说新语》,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④张蕊青:《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和影响》,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⑤张二平:《从<世说新语>看支遁清谈》,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支遁清谈——以<世说新语>为中心》,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⑥普慧:《<世说新语>与佛教》,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⑦载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十九册《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原载《大陆杂志》1942年第4期。
    ⑧方一新:《<世说新语>词语拾沾》,载《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①方一新:《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载《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
    ②薛克翘:《读《幽明录》杂谈》,载《南亚研究》1993年第2期,又见其著作《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之《汉魏六朝篇第一》之《四》《读<幽明录>杂谈》,略有添加。(薛克翘:《中印文学比较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③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
    ④陈洪:《中印寓言故事因缘例说》,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⑤王立:《<姑妄言>与古代女性复仇描写的一个文献源流》,载《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又见于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⑥王青:《魏晋至隋唐时期几个佛教故事的历史化》,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又见于其专著《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⑦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北京:学林出版社,2007年。
    ⑧蒋述卓:《支遁与山水文学的兴起》,载《学术月刊》1988年第6期。
    ⑨蒋述卓:《玄佛并用与山水诗的兴起》,载《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⑩高华平:《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11)张松辉:《简论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对文学的影响》,载《南都学坛》1994年第5期。
    (12)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①《宋书》卷51《刘义庆传》。
    ②(唐)释法琳:《辨正论》,《大正藏》第52卷,第504页中第16—20行。
    ③(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73页。
    ④按:据《高僧传》、《宋书》、《比丘尼传》、《弘明集》,武帝二子庐陵孝献王义真曾因释僧导之力获全,后刘裕令“子侄内外师焉”,义真当在首;又与名僧释慧琳善。第四子彭城王义康师事求那跋陀罗,与释昙迁游狎,广设斋供僧伽跋摩并崇其戒范,虔礼释慧睿;被赐死时自谓“佛法自杀不复得人身”,遂不肯自戕(《宋书》卷68本传)。第五子江夏文献王义恭重释弘充,与释慧益、释昙颖善,敬比丘尼释慧溶。第六子南郡王义宣,南谯王刘义宣师事求那跋陀罗、为释僧彻造坟塘、为释慧璩设会。《弘明集》卷12载有谯王《论孔释书》,言因果之理。还有僧人法略、尼法净出入门庭,参与政谋。“尼媪数百”(《宋书》卷68本传)。第七子衡阳文王义季知重释法恭、释昙光。
    ⑤按: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作“释景晖”,非。(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399页。)
    ⑥《高僧传》卷2《佛驮跋陀罗(觉贤)传》。
    ⑦(梁)释宝唱:《比丘尼传》,《大正藏》第50卷,第946页上第20行。
    ①《宋书》卷87《萧惠开传》。
    ②《高僧传》卷3《释智严传》、卷7《释僧彻传》和卷13《释昙智传》。
    ③《高僧传》卷2《佛驮跋陀罗(觉贤)传》。
    ④《宋书》卷52《袁湛传》:“湛少为从外祖谢安所知,以其兄子玄之女妻之。”则袁湛祖辈娶谢安侄女,袁湛娶谢玄之女。《晋书》卷79《谢朗传》载朗子“绚,字宣映,曾于公坐戏调,无礼于其舅袁湛”,则袁湛妹嫁谢朗之子谢重。《宋书》卷70袁淑本传载其“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则袁淑姑姑嫁给了琅娜王弘。
    ⑤《高僧传》卷7《释僧诠传》和卷13《释昙颖传》
    ⑥《高僧传》卷7《释道汪传附释道訚传》和卷11《释僧业传》。
    ⑦《高僧传》卷7《竺道生传》和《释僧苞传》。
    ⑧《高僧传》卷7《释慧观传》和卷8《释僧远传》
    ⑨《法苑珠林》卷14:“宋元嘉十五年,罗顺为平西府将,戍在上明。十二月放鹰野泽,同辈见鹰雉俱落。于时火烧野平,惟有三丈许丛草不然。遂披而觅焉,乃得金菩萨坐像,通跌高一尺,工制殊巧。时定襄令谓盗者所藏,乃符界内,无失像者,遂收而供之。”(第472—473页)同书卷28:“宋程德度,武昌人。……度为卫军临川王行参军。时在寻阳,屋有燕窠,夜见屋里忽然自明。有一小儿,从窠而出,长可尺余,洁净分明。至度床前曰:‘君却后二年,当得长生之道。’倏然而灭。德度甚秘异之。元嘉十七年,随王镇广陵,遇禅师释道恭,因就学禅,甚有解分。到十九年春,其家武昌空斋,忽有殊香,芬馥达于衢路。阖境往观,三日乃歇。(右出《冥祥记》)”(第870页。)
    ①此序号参照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②张忱石:《晋书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0页。
    ③此不便详列,请参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一节。
    ①《晋书》卷32《后妃传》。
    ②《晋书》卷80《王羲之传》。
    ③《晋书》卷80《许迈传》。
    ①《晋书》卷67《郗愔传》。
    ②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22、120页。
    ①成玄英:《庄子序》,载于郭庆藩辑《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载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五第五页a。《四部丛刊》本。
    ③余《疏》,第261-262页。
    ④陈寅恪:《<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陈寅恪先生文史论集》,香港:文文出版社,1972—1973年,第195-200页。
    ⑤汤一介《(魏晋玄学论稿)导读》,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①余《疏》,第216页。
    ②杨勇云“其说是”,并据此将“林公”改为“深公”,《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2页。
    ③此从曹道衡之说,载其著作《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之《晋代作家六考》之一《干宝》,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09页。
    ④余《疏》引程炎震云“钵钉后王、何”中“后”当如《高僧传》为“之”。其文曰:“《高僧传》作濛叹曰:‘实钵之王、何也。’……缁钵之王、何,是以王弼、何晏比遁,于文为合。《世说》此文,传写之误耳。”(余《疏》,第568页。)
    ①支法师,明本作“於”,非。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说:“盖‘支’误为‘于’,又繁化为‘於’。(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97页。)
    ②(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233页。
    ③余《疏》,第268页。
    ④(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86卷,第133页下。
    ①金泽文库本作“印山”,当作“(?)山”。可参阅王利器《世说新语校勘记》。(载《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
    ②(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6卷,第162—163页。
    ③(宋)高似孙:《剡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5卷,第569—570页。
    ④参考王晓毅《支道林生平事迹考》,载《中华佛学学报》,1995年7月。按:本节参考此文多处,以下不出注。
    ①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205页。
    ②(宋)范成大:《吴郡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5册第58页下。
    ③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之《许询年岁》云许询卒于永和九年兰亭之会前,“不然,不当不预此会。”(第206页。)似不能定论如此。
    ④(宋)范成大:《吴郡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5卷,第58页下。
    ⑤可参看余《疏》之《德行》35按语。第43—46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29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之《殷浩卒年辨》云当从《建康实录》。(第213—214页。)然《真诰》乃道家之书,道教徒死前和死后皆有仪规,故其关于卒年之记载亦不可轻易视为虚妄。
    ①余《疏》,第952页。
    ②余《疏》,第957页。
    ①余《疏》,第259页。
    ②(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54卷,第1104页上第27—29行。
    ③(唐)释慧苑:《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卷,第434页下第15行。
    ④(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卷,第621页下第3行。
    ⑤参考王守华《<世说新语>发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06页。其文曰:“这只是南北僧人的一次小试锋芒。所谓来着不善,却以摧败告终,南方僧人长于经义探讨的事实可见一斑”。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163—164页:校注[五一]、[五二]、[五三],第165页。
    ②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2页。
    ①余《疏》,第169—170页。
    ②余《疏》,第270页。
    ③萧艾:《<世说>探幽》,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第354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北京:中书书局,1992年,第163、165页。
    ①余《疏》,第440页。
    ②《晋书》卷77有蔡谟传及其少子蔡系传。蔡系生卒年史书似不见载。蔡系乃蔡谟第二子,大兴三年(320)谢万出生时,蔡系之父蔡谟(生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已经四十岁,故而蔡系很可能已出生。
    ③(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233页。
    ①余《疏》,第988—989页。
    ②余《疏》,第265—266页。
    ①余《疏》,第208—209页。
    ②(姚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大正藏》第15卷,第245页中第20—21行。
    ③(东汉)安世高译:《大比丘三千威仪》,《大正藏》第24卷,第916页上第28-29行。
    ④(东汉)安世高译:《大比丘三千威仪》,《大正藏》第24卷,第919页上第1—9行。
    ⑤(刘宋)佛陀什、竺道生译:《五分律》, 《大正藏》第22卷,第193页下第13—15行。
    ⑥(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大正藏》第22卷,第378页下第18—20行。
    ⑦(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大正藏》第22卷,第531页下第15—16行。
    ⑧(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大正藏》第22卷,第540页上第1、3—4行。
    ⑨(唐)释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大正藏》第40卷,第146页上第13行。
    ⑩失译人名:《毗尼母经》, 《大正藏》第24卷,第834页下第15—20行。
    ①(刘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译:《五分律》,《大正藏》第22卷,第177页上第12—16行,第18—19行。
    ②(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大正藏》第22卷,第543页上第11—14行。
    ③(刘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译《四分律》,《大正藏》第22卷,第688页上第27—29行。
    ④(梁)曼陀罗仙、僧伽婆罗译:《大乘宝云经》,《大正藏》第16卷,第265页中第26-28行。
    ⑤(宋)信行:《翻梵语》,《大正藏》第54卷,第1001页下第2行。
    ①(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第558页下至第559页上第9行。
    ②王树英:《印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第93—94页。
    ①陈寅恪:《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先生文史论集》,香港:文文出版社,1972年,第290页。
    ②《晋书》卷77殷浩本传载其“弱冠有美名……三府辟,皆不就。征西将军庾亮引为记室参军,累迁司徒左长史。”又卷66《陶侃传》:“时武昌号为多士,殷浩、庾翼等皆为佐吏。”庾亮为征西在陶侃薨后。陶侃咸和九年(334)薨,又殷浩本传载桓温少时与其共骑竹马,则二人年岁或相若。综合论之,殷浩出仕约在咸和八年(333)
    ③《晋书》卷77殷浩本传载其“安西庾翼复请为司马,除侍中、安西军司,并称疾不起,遂屏居墓所几将十年.简文帝时在藩,……浩频陈让自三月至七月乃受拜焉。”据《晋书》卷8《穆帝纪》,永和二年(346)七月,殷浩被提拔为扬州刺史。“几将十年”之前,约在咸康三年(337)
    ①余《疏》,第970页。又周婴《卮林》卷一“辨刘”之二“深公”条,可见《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1页。)
    ①见《文学》刘注所引《出经叙》
    ①亲光菩萨等造,玄奘译:《佛地经论》,《大正藏》第26卷,第299页上第27行至中第2行。
    ②尊者世亲造,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卷,第143页中第23-28行。
    ③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初品总说如是我闻释论》,《大正藏》第25卷,第71页下第14-2行。
    ④弥勒菩萨说,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卷,第681页下末行至第682页上第2行。
    ⑤五百大阿罗汉等造,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卷,第530页上第18-23行。
    ①参考方广錩《道安评传》(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第129—130页)和丁福宝编《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9年,第308-309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77页 ①余《疏》,第823页。
    ①(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1245、2889页。
    ②(宋)释志磐: 《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卷,第339页中。
    ①(宋)陈舜俞:《庐山记》,《大正藏》第51卷,第1032页中第4-6行。
    ①(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第49卷,第524页下。
    ②(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卷,第351页上第18—25行:第445页第4—5行。
    ③余《疏》引李慈铭云:“案‘孙兴公’下当有‘亦云’二字。”(余《疏》,第737页。)按:今从此。
    ①(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1059页。
    ②“殷“字原阙,据《高僧传》填写。余《疏》引程炎震云:“《高僧传》云:‘恐殷制支’,此处口必是殷字,宋初讳殷,后来未及填写耳。”(第633—634页。)
    ①参考余永胜《论禅宗修行解脱观的逻辑形成与发展》,载《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参看汤用彤《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7—38页。张君祖嘲竺法頵事和诗文见《广弘明集》卷30。
    ② (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1812、1692页。又:《佛祖统纪》卷36云引《高僧传》:“王坦之为中书令,与沙门竺法汰甚厚,每共论幽冥报应。”(《大正藏》第49卷第340页下)此竺法汰当是竺法仰之误。
    ①余《疏》,第991页。
    ①(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413页。
    ②(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第49卷,第523页中、下。
    ③(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86—187页。
    ①(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631页。
    ②(唐)释法琳:《辨正论》,《大正藏》第52卷,第505页中第6行。按:此太常似误,仲堪未尝为太常。
    ③(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第49卷,第524页下。
    ①(唐)释法琳:《辨正论》,《大正藏》第52卷,第505页中第5行。
    ②(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822页。
    ①(晋)释道安:《鼻奈耶经序》,《大正藏》第24卷,第851页上第8—9行。
    ②(晋)王洽:《与支遁书》,《广弘明集》卷28第5页b。《四部丛刊》本。
    ③虽《光赞般若经》比《放光般若经》早出,但是《光赞般若经》译出后匿于凉州不传,直至晋太元元年(376)才为道安所得,影响远不及《放光般若经》。在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六年(404)译出《摩诃般若经》之前,中原佛门多识《放光般若经》而鲜闻《光赞般若经》。《出三藏记集》卷七载,《放光般若经》一出,“诸贤者等,大小皆劝助供养”
    ④(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卷,第6页中第10行。校注云三本作“或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⑤(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52页下第16—17行。
    ⑥(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478页下第1—2行。
    ①(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30、31页。
    ②(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57页上第17行。据校注,“三录”一作“二录”。
    ③(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487页下第26—27行。
    ④(唐)释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卷,第381页中第20-22行。
    ⑤(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83页中第12-13行。校注云:三本“三”作“二”。
    ⑥(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31页。
    ⑦(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490页中第7行。
    ⑧(唐)释靖迈:《古今译经图记》,《大正藏》第55卷,第352页中第15—17行。
    ⑨(唐)释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卷,第381页中第25—27行。
    ①(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39、43页。
    ②(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62页上第1行:第37页上第19行:第62页上第13行。
    ③(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495页中第6-7行;第626页上第27行至中第1行。
    ④(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71页下第2、20—23行。
    ⑤(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08页中第28行;第626页中第2行。
    ①(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46页。
    ②(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75页下第5—10行。
    ③(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11页上第20-22行;第583页上帝28行至中第6行;第701页上第1920行。
    ④(粱)释僧佑撰,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49、51页。
    ⑤(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109页下第7行:第77页下第4-5行。
    ⑥(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12页中第7-8行。
    ①(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82页中第28行至下第3行。
    ②(唐)玄奘:《寺沙门玄奘上表记》, 《大正藏》第52卷,第826页中第27-28行。
    ①参考谈锡永《维摩诘经导读》之《导读》之一《本经的中心思想》,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第3-4页。
    ②日本渡边宏照和法国戴密微之语皆转引自孙长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第二章《<维摩诘经>的弘传》,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35页。
    ①(唐)李师政:《内德论空有》,《广弘明集》卷24,第22页b,第24页a。《四部丛刊》本。
    ②(宋)释慧琳:《武丘法纲法师诔》,《广弘明集》卷23第8页a。《四部丛刊》本。
    ③(梁)萧衍:《断酒肉文》,《广弘明集》卷26第21页b。《四部丛刊》本。
    ④(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34页、第54页上第14行。
    ⑤(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483页上第12、19-20行。
    ①(粱)释僧佑撰,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28、31页。
    ②(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 《大正藏》第49卷,第57页上第21—22行。据《大正藏》校注,宫本原注亦作《佛法普入道明经》。
    ③(唐)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卷,第288页中第6-7行。
    ④(唐)释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卷,第386页上第9—15行。
    ⑤(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488页上第3—4行。
    ⑥(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68、44页。
    ⑦(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498页上第9—10行;
    ⑧(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65页中第26行。
    ⑨(唐)释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藏》第55卷,第962页下第28行。
    ①(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63页下第9—10行。
    ②(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629页上第9—12行。
    ③(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第71页下第1、20—23行。
    ④(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08页下第6行;第629页上第13行。
    ⑤(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310、49、68页。
    ①(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12页中第28—29行。
    ②参考谈锡永《维摩诘经导读》之《导读》之五《本经异译》,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第41-42页。
    ③(粱)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39页。
    ①(粱)释僧佑撰,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310页。
    ①(南朝·宋)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毗昙心论》,《大正藏》第28卷,第869页下第17行。
    ②参考吕澄《毗昙的文献源流》,《印度佛学源流讲略》,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60—364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一章《释慧远》之《<毗昙学>传布之开始》,第312—313页。
    ②参阅杜继文《毗昙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载《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③《弘明集》卷12第7页b。《四部丛刊》本。
    ④(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232页。
    ①(陈)惠达《肇论疏》,《卍续藏经》第150卷,第866页上第8—10行。
    ②(日)安澄《中论疏记》,《大正藏》第65卷,第94页上第21-23行,第24—27行。
    ③(隋)吉藏《中观论疏》,《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上第22—24行。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九章《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之《支道林之即色义》,第232页。
    ⑤支谦译本《维摩诘经》此段经文《大正藏》见于第14册第531页中第7-10行,下有校注,云“耳”明本作“而”,“五”元本作“二”;又《中华大藏经》见第15册第891页第9—12行,金藏广胜寺本,“觐”此本作“观”,校勘记在第901页,云“观”诸本作“觐”,“耳”径本、清本作“而”,“五”碛本、普本、南本作“二”。校注皆无关本节旨意。
    ①西晋无罗叉共竺叔兰译《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与《中华大藏经》同底本。《大正藏》在第8卷第5页下第23-26行:第6页上第3-13行。无校注。《中华大藏经》在第7册第8页中第6—9行,中第7行至下第7行,校勘记在第123页中,无关本节旨意。
    ②(晋)竺法护:《光赞经》,《大正藏》第8卷,第152页上帝19—22行。《中华大藏经》在第7册第708页上第12-16行,金藏广胜寺本。《校勘记》无校,见717页。
    ③(隋)智顗说,灌顶记:《观音义疏》,《大正藏》第34卷,第921页中第23-24行。
    ④ (隋)智顗:《维摩经玄疏》,《大正藏》第38卷,第535页上第22—23行。
    ⑤(隋)灌顶:《大般涅架经疏》,《大正藏》第38卷,第128页上第13-14行。
    ⑥(日)释寿灵:《华严五教章指事》,《大正藏》第72卷,第233页上第25行。
    ⑦(宋)释延寿:《宗镜录》,《大正藏》第48卷,第795页下第28行。
    ⑧《高僧传》卷4《康僧渊传》云: 诵《放光》《道行》二般若,即《大》、《小》品也。此《放光经》乃朱士行西行求得。元康元年(291),于阗沙门无罗叉执胡本和优婆塞竺叔兰口传(译),在陈留界仓垣水南寺,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译出《放光般若经》。支遁生前亦只能看到这一种《大品》
    ① (姚秦)竺佛念译:《十住断结经》,《大正藏》第10卷,第1043页上帝11—13行。
    ①(唐)释元康:《肇论疏》,《大正藏》第45卷,第171页下第13—24行。校注无关。
    ①季羡林:《浮屠与佛》,《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①(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卷,第38页上第23—28行。
    ②诃梨跋摩造,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第32卷,第242页上第23—26行。
    ③(隋)吉藏:《胜鬘宝窟》,《大正藏》第37卷,第14页中开篇第1—4行。
    ④(东汉)竺大力、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大正藏》第3卷,第461页上开篇第1-2行。
    ①(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卷,第30页中末行至下第25行。
    ②(唐)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正藏》第12卷,第905页上第1-8行。
    ③(法国)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印度的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51页。
    ①(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54卷,第1073页中第27-29行。
    ②(宋)赞宁:《僧史略》,《大正藏》第54卷,第251页中第1-3行。
    ③(隋)智顗讲述,灌顶笔录:《法华文句》,《大正藏》第34卷,第19页中第24行。
    ①(隋)吉藏:《法华义疏》,《大正藏》第34卷,第591页下第12-15行。
    ②(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135页。
    ③(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第370页中第20-21行,第650页中第22-23行,第755页下第8-9行。
    ①转引自陈聿东主编《佛教文化百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5页。
    ②(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卷,第13页下第14-18行。
    ①(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54卷,第1177页上第6-10行。
    ②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5页。
    ③(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570页。
    ①圣凯:《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1年。
    ②参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55页。
    ①薛克翘《读《幽明录》杂谈》,《南亚研究》,1993年第2期,第46页。又见其著作《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之《汉魏六朝篇第一》之《四》《读《幽明录》杂谈》,略有添加,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②方一新:《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
    ③《无明罗刹集》,《大正藏》第16卷,第852页下第18—20行。
    ④《百喻经》,《大正藏》第4卷,第556页中第18-19行。
    ⑤《大庄严论经》,《大正藏》第4卷,第318页上第17—18行。
    ①(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道藏》第6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956页中。
    ②(东晋)陆修靖:《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道藏》第9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71、476页。
    ③(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卷,第546页上第14行。
    ④释道安:《鼻奈耶序》,《大正藏》第24卷,第851页上第5—6行。
    ⑤(唐)玄奘、辨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87、889页。
    ⑥(清)赵翼:《陔余丛考》,上海:商务出版社,1957年,第661页。
    ①(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卷,第239页下至240页上。
    ②(东晋)陆修靖:《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 《道藏》第9册,第471、476页。
    ①(清)钱大听撰,孙显军、陈文和校点:《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31页。
    ①(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第342页中第5—7行。
    ②(宋)释道诚:《释氏要览》,《大正藏》第54卷,第261页中第8—9行。
    ③姚玉霜:《佛教现代化研究:行菩萨道——克里斯玛领导权的崛起》,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1-122页。
    ①(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54卷,第1166页下。
    ②(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卷,第429页上第12-13行。
    ①(宋)释道诚:《释氏要览》,《大正藏》第54卷,第283页中第17行。
    ②(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54卷,第105页下第4—11行。
    ①周乙良(即周一良)《论佛典与翻译文学》,原载《大陆杂志》1942年第4期,又见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十九册《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
    ②《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卷,第38页下第12—14行。
    ③(隋)慧达:《维摩义记》,《大正藏》第38卷,第441页中第19—21行。
    ④(唐)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大正藏》第34卷,第849页上帝12-13行。
    ①(清)赵翼:《陔余丛考》,上海:商务出版社,1957年,第800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30页。
    ③夏丐尊译:《小部经典·本生经》,蓝吉富:《大藏经补编》(第六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225页。
    ①(粱)僧旻、宝唱:《经律异相》,《大正藏》第53卷,第235页上。
    ②(唐)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大正藏》第24卷,第305页中第24行至下第22行。
    ①道略:《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第523页下至524页上
    ②(梁)僧旻、宝唱:《经律异相》,《大正藏》第53卷第229页上。
    ③(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卷,第338页中
    ①道略:《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第528页上。
    ②(梁)僧旻、宝唱:《经律异相》,《大正藏》第53卷,第256页下至257页上
    ③(南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大正藏》第4卷,第551页上。
    ①道略:《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第529页中。
    ②(唐)般刺蜜帝译:《首楞严经》,《大正藏》第19卷,第114页中第20—21行。
    ③(姚秦)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卷,第26页下第27行至第27页上第19行。
    ①(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本生经》,《大正藏》第3卷,第78页下第20—29行。
    ②道略:《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第527页中、下。
    ①(美国)坦娜希尔:《历史中的性》,童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20页。
    ①余《疏》,第70页。
    ②余《疏》,第125页。
    ①(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卷,第35页中至第36页上。
    ①(元魏)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大正藏》第50卷,第308页上、中。
    ②(梁)僧旻,宝唱:《经律异相》,《大正藏》第53卷,第201页上。
    ③(梁)僧旻,宝唱:《经律异相》,《大正藏》第53卷,第235页中、下。
    ①失译人名:《杂譬喻经》, 《大正藏》第4卷,第508页中、下。
    ②多罗那它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37-138页。
    ①多罗那它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第152—153页。
    ①多罗那它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第221—222页。
    ②道略:《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第526页下第21—22行。
    ③(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331—332页。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三卷(上、下)。宋绍兴八年董弅据刻晏殊校定刻本。中华书局1999年影印本。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下卷)。用日本影宋本影印。王利器有校勘记。书末附有日本藏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三卷,校语一卷。校语,清沈岩撰。四部丛刊影印明袁氏嘉刻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三卷。思贤讲舍雕本。王先谦校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此本据明嘉靖袁褧嘉趣堂本和清道光周心如纷欣阁本加以校订重印。书末附录:《世说新语注引用书目》、《世说新语佚文》、《校勘小识》、《校勘小识补》、《世说新语考证》、汪藻《世说叙录》、《考异》、《琅娜临川王氏谱》、《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八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影印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三卷。四部备要本。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年不详。据明刻本校刊。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
    赵西陆:《世说新语校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张万言:《世说新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李天华:《世说新语新校》,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刘强:《世说新语会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朱奇志:《世说新语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
    张撝之:《世说新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沈海波:《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大正藏》本、《续正藏》本、《大藏经补编》本
    (西晋)法炬译:《法海经》,《大正藏》第1卷。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卷。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道祖笔受:《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卷。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
    失译人名:《佛说菩萨本行经》,《大正藏》第3卷。
    (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3卷。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卷。
    (东汉)竺大力、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大正藏》第3卷。
    (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大正藏》第3卷。
    (东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
    (晋)法炬、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
    (元魏)慧觉译:《贤愚经》,《大正藏》第4卷。
    (南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大正藏》,第4卷。
    (唐)玄奘译:《大般若》,《大正藏》,第5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
    (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遗日摩尼宝经》,《大正藏》第8卷。
    (吴)支谦译:《大明度经》,《大正藏》第8卷。
    (晋)无罗叉、竺叔兰译:《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
    (晋)竺法护译:《光赞经》,《大正藏》第8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法华经》,《大正藏》第9卷。 。
    (姚秦)竺佛念译:《十住断结经》,《大正藏》第10卷。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大正藏》第12卷。
    (唐)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后分》,《大正藏》第12卷。
    (东汉)安世高译:《法镜经》,《大正藏》第12卷。
    (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卷。
    (吴)支谦译:《佛说长者音悦经》,《大正藏》第14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大正藏》第15卷。
    失译人名:《无明罗刹集》,《大正藏》第16卷。
    (梁)曼陀罗仙、僧伽婆罗泽:《大乘宝云经》,《大正藏》第16卷。
    (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17卷。
    (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大正藏》第18卷。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大正藏》第22卷。
    (南朝宋)佛陀什、竺道生译:《五分律》,’《大正藏》第22卷。
    (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大正藏》第22卷。
    (姚秦)弗若多罗、罗什译:《十诵律》,《大正藏》第23卷。
    失译人名:《毗尼母经》,《大正藏》第24卷。
    (东汉)安世高译:《大比丘三千威仪》,《大正藏》第24卷。
    (唐)释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大正藏》第24卷。
    (唐)释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大正藏》第24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
    (唐)玄奘译:《佛地经论》,《大正藏》第26卷。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卷。
    (姚秦)释昙摩崛多译:《舍利弗阿毗昙论》,《大正藏》第28卷。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第32卷。
    (隋)释吉藏:《法华义疏》,《大正藏》第34卷。
    (唐)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大正藏》第34卷。
    (隋)释智顗说,释灌顶记:《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藏》第34卷。
    (隋)释智顗说,释灌顶记:《观音义疏》,《大正藏》第34卷。
    (隋)释吉藏:《胜鬘宝窟》,《大正藏》第37卷。
    (东晋)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卷。
    (宋)释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大正藏》第38卷。
    (隋)智顗:《维摩经玄疏》,《大正藏》第38卷。
    (隋)慧达:《维摩义记》,《大正藏》第38卷。
    (隋)灌顶:《大般涅槃经疏》,《大正藏》第38卷。
    (元)释师正:《科南本涅槃经序》,《大正藏》第38卷。
    (唐)释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大正藏》第40卷。
    (唐)释遁伦:《瑜伽论》,《大正藏》第42卷。
    (隋)吉藏:《中观论疏》,《大正藏》第42卷。
    (唐)释元康:《肇论疏》,《大正藏》第45卷。
    (隋)灌顶:《国清百录》,《大正藏》第46卷。
    (元)普度:《庐山莲宗宝鉴》,《大正藏》第47卷。
    (宋)释延寿:《宗镜录》,《大正藏》第48卷。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卷。
    (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第49卷。
    (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卷。
    (元魏)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大正藏》第50卷。
    (唐)释慧皎:《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
    (梁)释宝唱:《比丘尼传》,《大正藏》,第50卷。
    (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大正藏》第51卷。
    (唐)释道宣:《释迦方志》,《大正藏》第51卷。
    (宋)陈舜俞:《庐山记》,《大正藏》第51卷。
    (唐)神清:《北山录》,《大正藏》第52卷。
    (唐)释法琳:《辨正论》,《大正藏》第52卷。
    (唐)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正藏》第52卷。
    (梁)僧旻、宝唱:《经律异相》,《大正藏》,第53卷。
    (宋)释道诚:《释氏要览》,《大正藏》第54卷。
    (宋)释信行:《翻梵语》,《大正藏》第54卷。
    (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卷。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卷。
    (唐)释慧苑:《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卷。
    (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卷。
    (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54卷。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卷。
    (隋)法经:《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卷。
    (唐)释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藏》第55卷。
    (唐)释靖迈:《古今译经图纪》,《大正藏》第55卷。
    (唐)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卷。
    (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
    (唐)释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卷。
    (日)安澄:《中论疏记》,《大正藏》,第65卷。
    (日)释寿灵:《华严五教章指事》,《大正藏》第72卷。
    (陈)惠达:《肇论疏》,《卍续藏经》,第150卷。
    夏丐尊译:《小部经典·本生经》,蓝吉富《大藏经补编》第六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中华大藏经》第15册。
    (晋)无罗叉、竺叔兰译:《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中华大藏经》第7册。
    (晋)竺法护译:《光赞经》,《中华大藏经》第7册。
    (粱)释僧佑:《弘明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四部丛刊》本。
    (粱)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北魏)杨街之著,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台北:正文书局,1971年。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四部丛刊》本。
    (唐)释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1978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许嵩撰,孟昭庚、孙述伍贻业点校:《建康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唐)陆广微:《吴地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张一桂校正,吴勉学复校:《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宋)高似孙:《纬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宋)张敦颐著,张忱石点校:《六朝事迹编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郑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元)郝经:《续后汉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明)王鏊:《姑苏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秦锡圭:《补晋方镇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秦锡圭:《补晋执政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万斯同:《东晋方镇年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吴廷燮:《东晋方镇年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聂崇岐:《补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迈柱:《湖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嵇曾筠,《浙江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钱大昕,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赵翼:《廿二史答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陈作霖撰:《金陵琐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年不详。
    (清)余宾硕:《金陵览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周易》,《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诗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礼记》,《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论语》,《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汉)王充:《论衡》,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汉)刘熙:《释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汉)王逸撰,刘向集:《楚辞章句》,出版地不详,汲古阁原本光绪乙未仲春月昭陵经畲主人重刊(1895)。
    (魏)刘劭撰,郭模校证:《人物志及注校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晋)裴启撰,周楞伽辑注:《裴启语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晋)支遁:《支遁集》,清邵武徐氏刊本。
    (晋)陶潜:《搜神后记》,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南朝宋)刘义庆:《宣验记》,《鲁迅全集》第八卷《古小说钩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梁)殷芸:《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唐)虞世南撰,(明)陈禹谟补注:《北堂书钞》,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唐)张彦远撰,洪丕谟点校:《法书要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周辉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宋)王应麟:《汉制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宋)王观国:《学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四部丛刊》本。
    (明)李贽:《初潭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上海:进步书局,出版年不详。
    (明)周婴:《卮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清)顾炎武撰,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清)吴兆宜:《庾开府集笺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李慈铭撰,王利器辑:《越缦堂读书简端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赵翼:《陔余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赵宏恩:《江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扬州: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79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东晋)陆修靖:《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道藏》第9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道藏》第6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蔡宏:《般若与老庄》,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曹虹:《慧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常任侠:《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陈道贵:《东晋诗歌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陈文新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陈燕玲:《慧皎<高僧传>及其分科之研究》,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史论集》,香港:文文出版社,1972-73年
    陈聿东主编:《佛教文化百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垣:《释氏疑年录》,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第2版),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荻原云来:《梵汉对译佛教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杜继文:《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范子烨:《<世说新语>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方广锠:《中印文化概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
    方广锠:《道安评传》,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
    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冯友兰、李泽厚等著,骆玉明,肖能选编:《魏晋风度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高华平:《玄学趣味》,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高华平:《魏晋玄学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留]
    高华平:《凡俗与神圣——佛道文化视野下的汉唐之间的文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高文强:《佛教与永明文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葛晓音主编:《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龚斌:《慧远法师传》,南昌: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龚贤:《佛典与南朝文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郭廉夫:《王羲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郭豫适:《郭在贻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何剑平:《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何启民:《魏晋思想与谈风》,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贺昌群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贺昌群:《<世说新语>札记》,《贺昌群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洪顺隆:《六朝诗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全集》第1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季羡林:《季羡林学术论著白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
    纪赞:《慧皎<高僧传>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江蓝生:《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江蓝生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蒋述卓:《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金丹元:《禅意与化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金维诺:《中国美术·魏晋至隋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康中乾:《魏晋玄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孔繁:《魏晋玄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建中,高华平:《玄学与魏晋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粱晓虹,徐时仪,陈五云:《佛经音义与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刘贵杰:《支道林思想之研究:魏晋时代玄学与佛学之交融》,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刘坚:《刘坚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跃进,范子烨编:《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与同归》,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罗因:《“空”“有”与“有”“无”——玄学与般若学交会问题的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3年。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吕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麻天祥主编:《佛学百年》,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麦华三:《王羲之年谱》,国家图书馆编《汉晋名人年谱》(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缪钺:《缪钺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申家仁:《<世说新语>与人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祁志祥:《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钱钟书:《管锥编增订》,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强昱:《从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释)圣凯:《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释)星云大师监修,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石海军:《印度文学大花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苏晋仁:《佛教文化与历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孙昌武:《文坛佛影》,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谈锡永导读:《维摩诘经导读》,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汤用彤撰,汤一介导读:《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汤一介:《魏晋玄学论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年
    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汤一介、胡仲平主编:《魏晋玄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翼明:《魏晋文学与玄学:唐翼明学术论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田文棠:《魏晋三大思潮论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王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
    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
    王守华:《<世说新语>发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王树英:《印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的形成》,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
    王云路,方一新编:《中古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萧艾:《白话世说新语》,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
    萧艾:《(世说)探幽》,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薛克翘:《中印文学比较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许抗生:《佛教的中国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泓:《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论文集》,台北:正文书局,2003年。
    杨曾文:《中国佛教史论——杨曾文佛学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北大出版社,1996年。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章炳麟:《章太炎全集》(四)(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忱石:《晋书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张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年。
    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曼涛:《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7年。
    张晓华:《佛教文化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
    赵朴初:《赵朴初文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曾昭旭:《孝道与宗教》,牟宗三等撰《中国文化论集》(三),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
    郑基良:《魏晋南北朝形尽神灭或形尽神不灭的思想论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周纪彬:《世说新语概论》,出版社不详,2002年。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上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朱偰:《金陵古迹图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朱庆之编:《佛教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朱光潜,等:《美学和中国艺术史》,上海:知识出版社,1984年。
    朱维之,等:《禅与诗人的宗教——中印文学思想交流一例》,《比较文学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藏族)多罗那它:《印度佛教史》,张建木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法国)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法国)雷奈·格鲁塞:《印度的文明》,常任侠、袁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韩国)朴美龄:《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杜,1998年。
    (美国)坦娜希尔:《历史中的性》,童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日本)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芃、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本)井波律子:《中国人的机智:以<世说新语>为中心》,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日本)冈村繁:《汉魏六朝的文学和思想》,《冈村繁全集》(第三卷),陆晓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本)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真诰校注》,朱越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西北大学,2004年。
    张君梅:《从玄解到证悟》,复旦大学,2004年。
    刘惠卿:《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王新水:《<维摩诘经>思想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
    庞书樵:《支遁其人及其<支遁集>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1995年。
    李建华:《<晋书>材料源于<世说新语>研究》,河南大学,2005年。
    肖朝辉:《裴启<语林>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暴庆刚:《论支遁逍遥新义之“新”》,《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陈传席:《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样式的四次变革及其原因》,《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
    陈道贵:《<世说新语>札记三则》,《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3期。
    陈洪:《中印寓言故事因缘例说》,《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陈垣:《佛教能传布中国的原因》,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9卷《中国佛教史通论论述》,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陈允吉:《卧佛像的起源与艺术流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程炎震:《世说新语笺证》,《文哲季刊》7卷2、3期,1942、1943年。
    程欣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尊佛教》,《现代佛学》,1964年第1期。
    丁钢:《魏晋南北朝佛教社会教育活动的特点及其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董志翘:《释<世说新语>“逆风”、“逆风家”》,《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
    董志翘:《中土佛教文献词语零札》,《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杜继文:《毗昙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方一新:《<世说新语>词义散记》,《中国语文》,1990年第6期。
    方一新:《<世说新语>词语拾诂》,《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方一新:《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
    方一新:《魏晋南北朝小说语词校释札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冯青:《异文词汇变异因素之管窥》,《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傅宇斌:《早期佛教中的“道”与佛教的华化》,《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谷方:《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建政治》,《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
    顾敦鍒:《佛教与中国文化》,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9卷《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韩东育:《关于儒、道、佛三家的理论极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韩国良:《即色与逍遥——支道林哲学思想初探》,《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胡彬彬:《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造像与佛教初始输入的别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皇甫风平:《佛僧的名士化与名士的佛僧化——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佛学与玄学的合流》,《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贾占新:《论支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蒋宗许:《<世说新语>疑难词句杂说》,《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
    金英:《佛教对南北朝小说的影响——以刘义庆志怪志人小说为例》,《语文学刊》2007年11期。
    李明权:《从语言学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法音》,1983年第1期。
    李谟润:《东晋诗僧现象解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李瑞卿:《<逍遥游>向郭义与支遁义辨析》,《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5期。
    李申:《儒教的鬼神观念和祭祀原则》,《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李四龙:《佛教征服了什么?》,《法音》,1998年第9期。
    李四龙:《略论“中国宗教”的两个思想基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利学版)》2006年第5期。
    李文初:《王羲之生卒年诸说考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梁永昌:《<世说新语>字词杂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林宪亮:《论谢安否定<语林>之原因》,《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1期。
    刘华山,李世伟:《<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举要》,《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刘剑锋:《论早期中土佛教解经学的转向》,《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刘剑锋:《两晋沙门敬不敬王者之争再考察——以儒佛关系的变迁为切入点》,《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
    刘剑锋:《论早期中土毗昙学的兴起——以思想史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2期。
    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载清华学校研究院编《国学论丛》第一卷4号;《序》与《凡例》分别见于《文学同盟》11、13期,1928年。
    刘赛:《范子烨(临川王刘义庆年谱)补正二则》,《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刘赛:《临川王刘义庆招集文士活动考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刘伟生:《<世说新语>书名、类目与编次问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刘小勇:《试论佛学东渐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影响》,《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罗颢:《对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三家旧般若学派理论的再认识》,《佛教文化》,1989年。
    罗时叙:《王羲之生卒年及任江州刺史年代考证》,《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罗义俊:《佛教中国化的先驱—释道安——论释道安“因风易行”的弘法思想》,《法音》,1989年第2期。
    倪晋波:《支遁与东晋士人交往初论——以<世说新语>为中心》,《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
    普慧:《<世说新语>与佛教》,《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任文召:《庄子“逍遥游”浅析》,《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桑大鹏:《论<高僧传>的神异叙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盛巽昌:《周处除三害质疑》,《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
    宋航:《也说支道林“重其神骏”》,《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苏宝荣:《<世说新语>释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苏荟敏:《佛教视野中的佛易交涉——对中国佛教历史的疏绎》,《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孙金波:《论初传佛教何以战胜玄学》,《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王峰:《中国早期(北凉至隋)佛雕艺术的审美演变》,《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1期。
    王江武、陈向鸿:《道安的般若思想与“毗昙”——理解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维度》,《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王守华:《庄子<逍遥游>》辨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王珽,利煌:《瓦官寺的兴盛与衰落》,《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王文革:《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王晓毅:《支道林生平事迹考》,《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年7月。
    王永平,单鹏:《庐江何氏与东晋佛教》,《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王永平:《刘裕与佛教高僧之交往及其对佛法之奖挹》,《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王永平,孙艳庆:《刘宋皇族之“本无术学”及其行为粗鄙化之表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王云路、张凡:《释“踊跃”及其它——兼谈词义演变的相关问题》,《中国语文》,2008年第3期。
    王仲尧:《论佛图澄及其社会政治实践——兼及佛教在中国的政治适应性问题》,《法音》,1994年第7期。
    邬锡鑫:《魏晋玄学与佛学的中国化》,《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吴金华:《(世说新语)杂说——古籍整理研究丛稿之二》,《文教资料》,1994年第4期。
    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续稿》,《文教资料》,1995年第2期。
    吴立民:《论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文化》,1991年第2期。
    武正强:《神圣与世俗之间:“沙门不敬王者”的再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萧艾,湖波:《关于<世说探幽>的一席对话》,《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2期。
    熊开发:《支遁生平事迹及思想考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徐清祥:《东晋出家士族考》,《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徐正英:《说支遁》,《殷都学刊》,1995年第2期。
    徐正英、常佩雨:《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杨泓:《国内现存最古的几尊佛教造像实物》,《现代佛学》,1962年第4期。
    杨柳:《论支道林理想人格的矛盾》,《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4期。
    杨耀坤:《刘宋初期的皇权政治与佛教》,《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仪平策:《魏晋南北朝美学的流变与玄、佛哲学》,《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仪平策:《中国诗僧现象的文化解读》,《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游黎:《<世说新语>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
    余永胜:《论禅宗修行解脱观的逻辑形成与发展》,《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俞敏:《佛教词语小议》,《法音》,1983年第2期。
    俞晓红:《魏晋隋唐时期僧侣的文化生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袁济喜:《从<世说新语>看思想对话与文学批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岳辉:《从魏晋南北朝时“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看佛教的中国化》,《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詹志和:《佛教影响与魏晋时期美学精神转型》,《文艺研究》,2005年第7期。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张培锋:《<六祖坛经>与道家、道教关系考论》,《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张二平:《从<世说新语>看支遁清谈》,《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张二平:《论支遁清谈——以<世说新语>为中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张蕊青:《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和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张勇:《论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对妇女精神风貌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张勇:《<小品>传译及与<道行>的关系》,《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张永言:《汉语外来词杂谈》,《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张永言:《“海鸥鸟”解》,《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
    张跃生:《佛教文化与<世说新语>》,《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郑学弢:《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札记》,《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郑学弢:《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札记(二)》,《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郑学弢:《<世说新语>的思想倾向与成书年代》,《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郑学弢:《<世说新语·文学>篇》札记(三)一余嘉锡先生《世说新语笺疏》拾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郑张,尚芳:《说“牖中窥日”之“牖”》,《文史知识》,1998年第7期。
    周积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5期。
    周淑敏:《汉语与佛教文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周乙(一)良:《佛典与翻译文学》,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9卷《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周一良:《<世说新语>批校》(凡六卷四卷。),周启锐整理,祝总斌校对、标点,《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朱丽霞:《两晋般若学与小乘佛学之渊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朱庆之:《“将无”考》,傅杰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原载李铮、蒋忠新主编《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日)坂井多穗子:《中国士大夫与作为宠物的鹤》,《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1期。
    1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全文检索系统《瀚典全文检索系统2.0版》。
    2《四库全书》电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