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设新国家:梁启超现代国家建设思想论析(1911-191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现代转型处于剧烈变动期,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发生,加速了这一变革进程。不久,中华民国建立,中国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建设时期。对于这一时代主题的变化,梁启超当时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他相继发表一系列文章和演说,阐述自己对于新国家建设的主张和看法。1912年底归国后,梁启超随即参加到民初政治建设之中,先后担任司法总长和财政总长,并积极组织政党加入议会斗争。在此过程中,梁启超又先后发表一系列文章,对民初共和建设发表意见和观点。深厚的中外政治理论功底和直接参与民初共和建设的政治实践,使梁启超的新国家建设思想不仅自成体系,而且内容丰富,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梁启超的民初建国主张未能得到真正实践。但是,其对建设现代国家做出的有益探索,以及某些观点和主张,对于仍然处于现代转型过程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以1911至1915年间梁启超现代国家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设思想的产生、政治设施建设的设想、政治主体建设的探索和建设路径等问题,透视梁启超建设现代国家的理论基础、观点主张和思想特征,展示中国现代转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民初中国实际发展状况,反思梁启超的建国主张未能实践的原因,揭示思想与实践、政治与社会、制度与道德的复杂互动过程,探寻梁启超民初建设思想的现代启示。
     众所周知,梁启超的现代国家建设思想受到中外学说的影响。总体来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学、清末传入中国的西学,以及受到西方学说影响的东学,构成其主要思想来源。具体来说:在中学方面,以孔子为核心的传统儒学、明末清初的经世思潮和清中后期的改良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最大,在其相关论著和言论中都有反映。在西学方面,通过受学于康有为、与外国传教士和具有西学知识的士大夫结交等途径,梁启超接触到了西方学说,不仅得到一般政治学理论和思想的知识,而且对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有了初步了解。尤其是在强学会活动期间,梁启超尽力收揽和阅读了一些西方报刊和翻译书籍,西学功底得到加强。然而,受到国内客观条件的限制,戊戌之前梁启超接触到的西学多为支离片段,无论从知识广度和深度上都显得单薄。在东学方面,以明治学者思想为核心的日本学说,成为梁启超接受西学的主要媒介,也是梁启超现代国家建设思想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梁启超阅读了福泽谕吉、中村正直、中江兆民、浮田和民、加藤弘之、德富苏峰等日本学者的著作,对他们的学说有了了解和认知,在社会史观、国民观、世界观和国家观上发生很大转变。通过阅读这些日本学者著作,卢梭为代表的自由民权学说和伯伦知理为代表的国家学说在梁启超思想中留下深刻印记,成为以后发表政论的重要思想依据,也在其民国前后言论中也有鲜明体现。
     从政治建设方略的视角来看,梁启超现代国家建设思想主要涉及政治设施建设和政治主体建设两个方面。在政治设施建设方面,梁启超倡导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分权力格局,主张以建设强有力政府为核心,合理发展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科学规划国家结构,努力建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立宪政治。梁启超认为,受到中国国情的限制,建设现代新国家要取得成效,就需要首先建设一个强有力政府,由其实施保育政策,带领其他各项事业发展。正确理解梁启超所谓的强有力政府,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强有力政府以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三分及其科学架构为前提,只有三权保持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协调的关系,政府才是强有力的。为此,要合理划分议会、内阁和政府的权限,以宪法明确三者的运行过程及其关系。第二,强有力政府包含两层涵义,在力量程度上要实现强大,在道德属性上要维持良善。简而言之,强有力政府必是强善政府。第三,强有力政府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内中包含若干步骤和阶段。其中,建设强有力中央政府处于优先地位,其也是完成其他一切建设的核心和前提。
     在政治主体建设方面,梁启超对民国前后的国民状况和现代国民的培育进行了阐述。在他看来,民国前后国人的观念和能力,与现代国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在观念上,个人倾向显著、部落思想盛行、公共观念薄弱、过于关注“当下”,以及存在诸多错误共和观念,构成当时国人的重要特色;在能力上,缺乏自治能力、运用合议机关的能力和实行政党政治的能力,成为当时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当时国人还处于现代转型的初期,尽管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某些新思想的因素,而且其中不乏接受国外西学教育的开明分子,但总体上看,旧思想、旧文化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臣民观念在当时国人中十分普遍。从短期来看,这种国民状况不利于民初的共和政治建设;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很快转变,国民程度与国家制度脱节产生的种种弊端将会大大阻滞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和内乱。因此,培育现代国民就成为亟待推进的工作。如何实现现代国民培育?梁启超认为,在培育内容上,要以兴味、品性和智识为核心,提升国民基本素养;在培育方式上,以政府的保育、教育的陶铸和舆论的熏染为手段,发挥各种社会力量之合力。
     梁启超现代国家建设思想内容丰富而完备,在民初时期的各种建国主张中自成一种体系。在梁启超那里,精英与大众共同推动现代国家建设,成为一大特色。现代国家首先是国民国家,国民既是国家的所有者也是建设者。精英与大众作为社会自然形成的两大群体,在现代国家建设中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二者的责任大小和作用范围又存在着差别。具体来说:作为一国精英的智识阶级,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引领和改造作用。梁启超认为,一国之气运恒在少数人士,智识阶级掌握着国家各部门的枢机。智识阶级只有具备相应的品行,包括优秀的品质、出众的学识、良好的誉望和崇高的道德,才可能承担起建设的重任。在国民中占据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则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现代国家建设。普通大众参与国家政治的途径主要有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和政治表达。由于素质和能力较低的缘故,有必要通过普施义务教育和发展社会教育,提升普通大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尽管梁启超的现代国家建设思想和主张具有很多合理性,但在民初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并没有得到实践。原因很多,本文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从主观方面来看,梁启超过度信任和倚赖袁世凯,使其建设方案的施行基础不牢,反而为袁世凯推行专制和帝制提供了便利;从客观方面来看,国人缺乏现代政治素养和经验、共和政治实践空间有限,构成梁启超建设方案施行的重要障碍。
     民国初年及其以后,梁启超的现代国家建设思想都未能得到实践。从政治史上看,也许是一种失败。但如果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历程来看,其进步性十分明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其内在的某些合理主张和思想光辉,以及与民初政治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对于今天仍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具体来说:第一,政治改革当坚持走中国道路。中国的现代国家转型,需要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作保障,尤其是一个安定统一的国内政治局面,对于转型的成功意义重大。政治改革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应该借鉴吸收中外古今一切成果和经验,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坚持走中国道路应当成为基本坚守。第二,协调推进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不是一项独立工程,必须在国家建设的有机体中才能收到应有成效。其中,尤其要重视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问题。政治产生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只有二者保持协调和同步,现代国家建设才有可能成功。第三,调节好精英与大众的关系,发挥二者合力。现代国家建设是一项全民事业,既要发挥精英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又要重视大众的参与和推动作用。第四,改革者要努力具备大智慧和强毅力。改革作为当下中国实现现代转型的方式,改革者的智慧和毅力将深刻影响改革的成败。
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Opium War, China’ modern transformation had being in adrastic changing period. Especially, the revolution of1911accelerated the changingprocess. Soo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stablished, China entered a short constructingperiod. To the Changes of the theme of the times, Liang Qichao had a clearunderstanding. Therefore, he published a series of articles and speeches for expoundinghis ideas and opinions on the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By the end of1912, LiangQichao immediately participated in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He had successively served as the minister of justice and minister of finance, andactively organized parties to join in parliament struggle. In this process, Liang Qichaohad published a series of articles to com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ublic.Abundant Chinese and foreign political theory and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the republicpolitical practice, make Liang Qichao's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thought not onlysystematic, but also rich in content and practical value. Because of various of subjectiveand objective reasons, Liang Qichao’ claims had not been really practiced. However, his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construct modern state, and some views, has the important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today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this paper, Liang Qichao’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thought between1911to1915i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analysing the naissance of construction thought,the imagining to political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the exploration to political subject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ath, perspects the theoretical basis, views and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ang Qichao’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thought, revealsthe complexity and tortuosity of China’ modern transformation. On this basis, combined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rethinks the reasons of Liang Qichao’construction claim has not been practiced, reveals the complex interactive process ofthought and practice, politic and society, institution and moral, explores the enlightenment of Liang Qichao’ though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ublic for modernchina.
     As everyone knows, Liang Qichao's modern nation building thought getsinfluenc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theory. Overall,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core ofChinese theory, the incomed western theory, and east theory influenced by westerntheory, constitute the main source of his thought. Specifically speaking, in the aspect ofChinese theory,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that Confucius as the core, statecraftideological trend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and improvement thought of late QingDynasty, had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Liang Qichao, which were reflected in LiangQichao’ related articles and comments. In the aspect of western theory, by learning fromKang Youwei, getting to know foreign missionaries and scholar-bureaucrat who hadwestern knowledge, Liang Qichao came into contact with western theory. He not onlygot the general political theory and ideaistic knowledge, but also had a preliminary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during the period of Qiang Xue Hui, by collecting and reading some westernnewspapers and translated books, Liang Qichao’ western knowledge Become richer.However, by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domestic objective conditions, Liang Qichao’western knowledge mostly was fragmentized before the times of Wu Xu, the breadthand depth of knowledge was thin. In the aspect of east theory, the thought of scholars inthe times of Min Zhi became the main media Liang Qichao accepted western theory,also was the major source of Liang Qichao’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thought. Duringthis period, Liang Qichao read the works of Fu Ze Yu Ji, Zhong Cun Zheng Zhi, ZhongJiang Zhao Min, Fu Tian He Min, Jia Teng Hong Zhi, De Fu Su Feng etc.. He had the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their doctrine.His conce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society, world and state had great changes. By reading these Japanese scholars’ works,Rousseau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mocratic theories and Bluntschli as therepresentative of the state theory, left a profound mark on Liang Qichao’ thought,became the important ideaistic basis on which he published political views later, alsohad a vivid expression in his views on politic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general plan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 Liang Qichao’ modern stateconstruction thought mainly involves two aspects of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and political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 of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Liang Qichao advocated that tripartite power pattern of lawmaking, administration and judicature, advocated building a strong government as the core, rationally developedparty politics and parliamentary politics, scientificly planed state structure, strive tobuild a modern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suit Chinese conditions. Liang Qichao believedthat, by the limit of Chinese condition, to get a result in constructing modern state,firstly we need build a strong government, which carried out protective policy, leadedother undertakings developing.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Liang Qichao’s stronggovernment, we nee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the premise of stronggovernment is tripartite power pattern of lawmaking, administration and judicature.Only three powers maintain independent and coordinated each other, the government isstrong. Therefore, should rationally divide the power of parliament, cabinet and thegovernment, clear and definite the running process and mutual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powers through constitution. Second, strong government contains two meanings,achieving strong in the strength degree, maintaining virtuous in the moral attribute. Inshort, strong government must be strong good government. Third, building a stronggovernment is not accomplished at one stroke, which contains several steps and stages.Among them,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central government is preferential, which isthe core and premise to complete other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subject, Liang Qichao discussed the national statusand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national before and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hisview,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national before and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modern national in concept and capability. Specifically: On the concept, prominentpersonal tend, prevailing tribal thought, weak public concept, focus on ‘the present’ toomuch, and several incorrect republic concept, constituted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of the countrymen; On ability, lack of autonomy ability, ability to apply the collegialorgans and practice the party politics, became a common problem. In a word, then thecountrymen were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Although theyhad some new ideas, and there was no lack of enlightened people accepted foreignwestern education among them, but overall, old ideas and old culture was still in mainposition, the concept of subjects of a feudal ruler was very common in countrymen atthat time. In the short term, the national condition is against for early republicanconstruction. In the long run, if we don’t change soon, the gappy shortcomings between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e national system will greatly block the process of China’s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some severe cases even can lead to national division and domestic strife. Therefore, cultivating the modern national has become to urgent work.How to cultivate the modern national? Liang Qichao believes that, on the cultivatingcontent, interest, personality, and knowledge as the core, promoting national basicaccomplishment. In the way of cultivating, the conservation of government, thecultivating of education, and edifying of consensus as the means, playing the resultantforce from all kinds of social forces.
     Liang Qichao's thought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is rich and completein content, forming a unique system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liang Qichao, elite and mass joint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tobecome a feature. Modern state first is national, national is the owner and builder of thestate. Elite and mass should undertake duty-bou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modern state as a the two major social group. However, the size and scope ofresponsibility are different. Specifically, as the country’s elite, intellectual class shouldplay a role of leading and reform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Liang Qichao believed that the fate of a state often was held by a minority of people.The intellectual class mastered the hinge of departments of state. Intellectual class whoonly has corresponding quality and behavior including the excellent quality, superiorlearning, good fame and lofty moral, just may to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construction. Mass who makes up the majority of national,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and promote it. The way mass participates in nationalpolitics i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three: Political voting, political electing and politicalexpressing. Because of the low quality and ability, it is necessary that developingunivers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for promoting the participationconsciousness and participation ability of the mass. In spite of Liang Qichao’s thought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has prodigious rationality, but in thecomplicated sit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idn't get practice. There were manyreas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e could understand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twoaspects: in the aspect of subjectivity, Liang Qichao excessively trust and rely on YuanShikai, which results in the executive basic of construction scheme is not firm,accordingly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Yuan Shikai’ despotism and monarchy; in theaspect of impersonality, the national lack of modern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 andexperience, the space of republican political practice limited, are the important obstaclesof the practice of Liang Qichao’ construction scheme.
     In the early years and lat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ang Qichao’s thought abou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has failed to get practice. It may be a failure in thepolitical history. But it is progressive obviously in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evolution,its, having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which is not allow to ignore. Its someinherent reasonable proposals and ideas, and the complex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early political practi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v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present China still in a transition period. Specifically: First, Chinese political reformshould adhere to own road. China's modern transformation needs a stable international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especially a stable unitive domestic political situation for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nationalconstruction, political reform should absorb any achievement and experience. However,because of the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It should become the basic stick that Chinaadheres to own road. Seco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keeps harmonious with social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not a separate project, must be in the wholenational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political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Politics not only come from society, but also effecton society. They only keep harmoniou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may besuccessful. Third,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ite and mass, exerting theirresultant forc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is a national enterprise, not only elitemust play a leading role,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ing ofmass. Fourth, the reformers should industriously possess great wisdom and strongperseverance. Reform as the way of realiz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wisdom and perseverance of reformers will deeply influence the reform.
引文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3对于梁启超思想演变的分期,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如张朋园在《梁启超与清季革命》中的三分法,徐佛苏在《梁任公先生逸事》中的四分法,毛以亨在《梁启超》中的五分法。学者们的分法各有依据,各成体系。本文将民国前后,即1911-1915年间,作为梁启超探索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段来探讨,其依据是:这段时间梁启超对如何建设现代国家有较为集中的阐述,且其主张建设强有力政府和施行保育政策的观点自成特色和体系。1916年后,梁启超开始倡导具有分权性质的省治联邦体制,及一院制议会政治等,与之前的主张完全异趣,故本文研究时间段截止到1915年。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页。
    3参见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8页。
    1很多学者对国家形态有自己的划分,但往往都没有偏离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格局。例如吉登斯将国家划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现代的民族国家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国家阶段,统治者虽然拥有“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仅有形式化与表面化的意义,它既没有对军事力量的垄断权,也没有能力实现对社会的完全监控;绝对主义国家阶段,主权和领土观念出现,行政控制能力增强,国家垄断了军事力量和税收;民族国家阶段,公民权利被视为一切权力的基础,“民族国家的制度架构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逻辑关联”。三个阶段前后相续,如果用现代与传统的二分模式来看,绝对主义国家其实更大意义上是一种过渡形态。参见王威海:《西方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逻辑与历史经验:从契约国家理论到国家建构理论》,《人文杂志》,2012年第5期;郭忠华:《吉登斯对于民族国家的新思考》,《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3参见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9-570页。
    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翟志勇译:《从王室到国家理性:官僚场域诞生的一种模式》。参见许章润,翟志勇编:《国家理性与现代国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2John A. Hall&G. John Ikenberr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9, PP.1-2.转引自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3【美】英格尔斯著,曹中德等译:《人的现代化素质》,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21页。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2周光辉,彭斌:《构建现代国家——以组织化、制度化与民主化为分析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3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4常士訚:《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Robert Jackson认为,各种说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主权等同于独立”,认为主权就是“权威”和“权利”;另一种是把“主权定义为自主”,视主权为“权力”和“能力”。
    6王沪宁:《国家主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7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5-556页。
    8参见杨雪冬:《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与国家自主》,《学习时报》,2006-2-13(6)。
    1许多学者将1555年的《奥格斯堡条约》、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视为主权诞生的标志,因为它们将宗教权力限定在领土边界以内,而且还确立了主权、领土统治的原则。在互相认同的边界之内,权威是独享的。然而,以上主权原则的较早表述在《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之前就已开始,此后经历了很多年才得以最终形成。在克拉斯纳(Stephen Krasner)看来,主权平等直到二战后的非殖民地化时期才扩展至全球地区。参见【美】亨德里克·斯普拉伊特著,王向东译:《现代国家的起源、发展和可能发生的衰落》,《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7期。
    2参见Norbert Elias. On Civilization, Power and Knolwedge, ed.. by Stephen Mennell&John Goudsblom,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P.139;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9页;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3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31页。
    1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27页。
    2Stephen Holmes. Passions and Constraint: On t he Theory of Liberal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95, p. xi.
    3杨雪冬:《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4戴维·米勒:《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
    1郭绍敏:《清末立宪与国家建设的困境》,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4页。
    2易承志:《试论现代国家与公民权的内涵及两者之关系》,《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3期。
    3对于现代国家的两面,即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提出,较早的是国内学者徐勇。在国外,学者们常常提到的只是民族-国家。然而,并不是国外学者没有意识到民主-国家在现代的重要性,而是正如徐勇指出的,“是因为在西方学者视野里,民族-国家的建构本身就已体现了民主-国家的原则,民族-国家建构的同时也是民主-国家的建构”。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紧密相连,但民族-国家决不能简单地代替民主-国家,尤其在一些后发展国家,二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参见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页。
    5【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1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2梁启超的改良学说与革命时代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其思想在身后不被学界重视,研究受到很大制约。
    3狭间直树甚至认为,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的问世,是梁启超研究的真正起点。
    1张道义,徐国庆:《国家生命与社会生活——梁启超的国家理论》,《中山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第2期。
    2方平:《论清末梁启超的国家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张兴成:《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文明国家——梁启超对现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华文文学》,2012年第1期。
    1刘珊珊:《清末梁启超“国家”概念的演变》,《历史档案》,2012年第3期。
    2于宁志:《试析梁启超的国家理念》,《理论月刊》,2011年第5期。
    3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204页。
    1【韩】李春馥:《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
    2刘畅:《创造观念的兴起与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对梁启超的考察》,《天府新论》,2011年第6期。
    3王晓范:《中日摄取伯伦知理国家有机体论之比较——以加藤弘之与梁启超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4雷勇:《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背景及思想渊源》,《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1颜德如:《梁启超对卢梭思想的理解:以<卢梭学案>为中心》,《政治思想史》,2011年第3期。
    2蒋广学:《梁启超:以“政体进化”为特色的中国宪政主义活动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1【美】沙培德:《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之共和思想:国家与社会的制衡》,《学术研究》,1996年第6期。
    2石培玲:《梁启超视野中的民族国家与公民意识》,《社科纵横》,2004年第5期。
    3张翔:《报业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梁启超报业观略论》,《开放时代》,2001年第10期。
    4董方奎:《梁启超对近代中国过渡时代初期的构想》,《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谢放:《宪政之路:梁启超的“政体进化论”思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张继才:《1903年美国之行与梁启超国家结构观的转变》,《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3期。
    3喻中:《辛亥革命与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1许小青:《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许小青:《双重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
    3李喜所:《1903:梁启超的国家学说和经济构想》,《学术研究》,1996年第1期。
    4蒋广学等:《梁启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
    1姚传德:《清末中国政体模式与现代化进程——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评析》,《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2朱仁显:《探求民主与富强之路的两种模式——晚清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论》,《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年第1期。
    3如张道义和徐国庆(2007)的《国家生命与社会生活——梁启超的国家理论》、方平(1999)的《论清末梁启超的国家思想》、张兴成(2012)的《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文明国家——梁启超对现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于宁志(2011)的《试析梁启超的国家理念》、李春馥(2004)的《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石培玲(2004)的《梁启超视野中的民族国家与公民意识》、谢放(2012)的《宪政之路:梁启超的“政体进化论”思想》等。
    1【日】狭间直树:《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52页。
    1转自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2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3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5页。
    4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1下文关于传统中学对梁启超政治思想影响的论述,参考了宋仁主编的《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一书中的观点。
    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2-183页。
    3宋仁主编:《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2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页。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29页。
    1张之洞:《劝学篇》,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2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页。
    3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
    1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9页。
    2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3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1转自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2转自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3梁启超:《致汪穰卿同年书》(光绪十八年壬辰除夕)。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28页。
    4对于强学会的确切成立时间,梁启超的说法前后自相矛盾,而曾为强学会办事人的汪大燮的记述与梁启超叙述又有差异。具体讨论参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5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2-43页。
    1据英人李提摩太回忆,强学会在初期之所以把报纸命名为《万国公报》,完全是欲借助当时广学会的月刊《万国公报》多年来在清朝高级官员之间广为流传的便利条件打开销路,“报纸的内容都是从我们的刊物上转载的。……它介绍的却是广学会所宣传的西方的观念”。参见【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2汪大燮:《致穰卿颂榖书》(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14页。
    3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4国内学者宝成关就西方传教士及其著作对戊戌时期维新派的影响有专门论述,提出“新教传教士既引发、推进了戊戌维新思潮,又限制、制约了戊戌维新思潮的发展”的论断。参见宝成关:《论新教传教士对戊戌维新思潮的引发、推进与制约》,《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1期。
    5【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6康有为:《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二十二),台北:宏业书局,1986年版,第35页。
    1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英国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华,先后在山东、山西传教。1886年移居北京,1890年在天津任《中国时报》中文版主笔。1891年到上海接任广学会总干事,至1916年辞职回国,主持广学会事务25年。戊戌维新期间异常活跃,曾提议中国将外交、新政、铁路、借款、报纸、教育等权力,全部交由西人掌管,更是康党“合邦”计划的鼎力支持者。
    2【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35页。
    3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3-24页。
    4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5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6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4页。
    7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1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梁启超:《读西学书法》。转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3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4梁启超:《农会报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0-131页。
    5以上对《西政丛书》收录书籍类型的整理参考了张朋园的观点。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3页。
    1下文对梁启超受到日本东学影响而思想发生变化的分析,主要参考了郑匡民先生的著作和观点。
    2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1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2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9-10页。
    1古城贞吉(1866-1949),字坦堂,生于日本熊本市,6岁起入竹添进一郎的汉学塾研修汉学,19岁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翌年因病退学,此后开始自修中国文学、经学。曾入东京《日日新闻》社,旋赴任上海,结识汪康年,为《时务报》日文翻译。《时务报》中所译日本《民友报》、《读卖新报》、《日本新报》、《东京日日报》、《国民新报》等的文章,多出其手。
    2梁启超:《致康有为书》(三月三日)。转见《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52页。
    3具体逃往过程,参见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任公先生大事记》等。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2《外务省记录》各国内政关系杂纂,支那之部,革命党关系,乙秘第六七七号《清国亡命者ノ举动ニ付キ》。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3《外务省记录》各国内政关系杂纂,支那之部,革命党关系,乙秘第六七七号。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4梁启超:《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五(下)》,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1福泽谕吉(1834-1901),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作为幕府遣欧使节的随员访问法、英等欧洲国家,著有《西洋事情》、《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
    2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5-116页。
    3此外,国内学者卞崇道认为,梁启超《自由书》中的《传播文明三利器》一文,是梁启超未去日本之前于戊戌变法高潮时写的,也是中国最早介绍福泽的文章。参见石川祯浩:《梁启超与文明的视点》。【日】狭间直树:《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卞崇道:《福泽谕吉与中国现代化》,《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S1期。
    1文明观作为福泽谕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特色理论,得到了中日学者的普遍承认和探讨研究。有学者指出,福泽谕吉的文明观,主要体现在其《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同时散见于论著《通俗国权论》、《时事小言》、《西洋事情》、《世界国尽》、《劝学篇》、《民情一新》、《实业论》,以及《脱亚论》、《论朝鲜交际》等社论中。参见崔新京:《福泽谕吉“文明史观”的双重透析》,《日本研究》,1990年第3期;谭建川:《福泽谕吉文明观批判》,《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西方进化论进入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859年,随后传教士和中国人对进化论进行了传播,只是限于不够全面和系统而影响甚微。1895年以后,严复《天演论》出版,系统的进化论才传入中国,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在流亡日本之前,梁启超进化论知识的来源,与阅读严复著作及与严复本人相识和交流有莫大关系。参见宝成关:《戊戌前后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系统输入》,《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3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4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页。
    5伯克尔(1821-1862),英国历史学家,《History of Civilization》(1857年,第一卷)的出版使其名声大作。明治前期,他的著作传到日本,对日本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
    1基佐(1787-1874),法国政治家、历史家。1847至1848年任法国首相。著有《英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欧洲文明史》等。
    2刘文明对基佐、福泽谕吉与梁启超三人文明观的承继、变化状况有专文探讨,参见刘文明:《欧洲“文明”观念向日本、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述评——以基佐、福泽谕吉和梁启超为中心》,《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
    3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5-116页。
    4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1【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2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页。
    3【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页。
    1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2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页。
    3参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69页。
    4福泽谕吉:《福翁自传》,《教育の方针は数理と独立》。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1福泽谕吉:《学问のすすめ》。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76-77页。
    2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
    3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1郑匡民认为,仅《自由书》中取材于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的有《自由祖国之祖》、《文野三界之别》和《近因远因之说》。而福泽文明史观对于梁启超的影响,高力克明确指出,梁启超的新民论与其存在一脉相承的思想渊源联系。参见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高力克:《福泽谕吉与梁启超近代化思想比较》,《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
    2蒋广学等:《梁启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3中村正直(1832-1891),别名敬宇,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自幼学习汉学,兰学,英文,精通儒家经典,35岁时作为日本留学生监督官去往英国留学,有译著《西国立志编》和《自由之理》。
    4中江兆民(1847-1901),原名笃介,日本明治时期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政治家,有“东洋卢梭”的称号。1871年被政府派往法国留学,潜心研究哲学、史学和文学,深受法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著有《理学沿革史》、《民约译解》、《一年有半》等。
    5袁咏红认为,由于康有为《日本书目志》中的中村正直7篇序言均为汉文写成,阅读起来不存在语言障碍,故梁启超应该很早就已接触到中村正直的思想。参见袁咏红:《梁启超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页。
    1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一),台北:宏业书局,1986年版,第161,72页。
    2参见松泽弘阳的《<西国立志编>と<自由之理>の世界——幕末儒学·ビクトリア王朝急进主义·<文明开化>》和近代日本思想研究会编的《近代日本思想史》。
    3梁启超在《自由书》中本欲全部收录中村正直所作的7篇序,但据郑匡民细致比对,其实梁启超收录的只有6篇是中村本人所作,而误将望月罔孟五所撰的第十一编序收入,因此漏失了中村的第二编序。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注释。
    4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1转自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2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页。
    1中村正直:《拟泰西人上书》。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2中村正直:《祝开黉文》。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3中村正直:《西国立志编》。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4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1土屋英雄指出,梁启超是通过中村正直的译著《自由之理》来理解穆勒《自由论》的说法至今只是一种推测,但他也没有提出明确证据否认梁启超受到了中村正直的影响,他甚至指出脱离日本学说而简单对比梁启超与穆勒的著作不可能得到二者之所以相异的原因。本文采用学者们的普遍观点,那就是梁启超在理解穆勒《自由论》上受到了中村正直的影响。参见土屋英雄:《梁启超的“西洋”摄取与权利—自由论》。【日】狭间直树:《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123页。
    2参见Philip C. Huang的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松泽弘阳的《<西国立志编>と<自由之理>の世界——幕末儒学·ビクトリア王朝急进主义·<文明开化>》;土屋英雄的《梁启超的“西洋”摄取与权利—自由论》;郑匡民的《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等。
    3袁咏红指出,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中的最主要部分,是以中村正直《自由之理》为蓝本写成的。参见袁咏红:《梁启超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3页。
    4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日本最初于1877年由服部德全文译出,当时题为《芦骚氏民约论》,不久,原田潜又以《民约论复议》译之。然而,这两部译著在当时日本的影响并不大。直到中江兆民的《民约译解》本出现,卢梭《社会契约论》才在日本产生巨大反响。一方面,这与兆民用汉译方式以“约解”作注有关,因为当时日本知识阶层接受的是四书五经的传统教育,汉文翻译更容易为其所接受;另一方面,自由民权运动在当时日本处于酝酿阶段,《民约译解》适应这一历史趋势发挥了启蒙作用。由于兆民的译作并非直译,内中有所敷衍和补充,在重要之处还附以注解,因此其译作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内中包含的儒学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使其具有了更多的“东洋”色彩。参见何力群:《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思想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00页;王家骅:《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权思想和儒学》,《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
    2具体详情参见宫村治雄《开国经验の思想史——兆民と时代精神》的第九章《梁启超の西洋思想家论——その“东学”との关联におぃて》和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三章《晚清译业及日译术语的输入》。
    3其实,梁启超接触卢梭学说至少可追溯到国内戊戌时期。通过阅读当时传教士和中国人的著作,如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和严复的《辟韩》,梁启超对卢梭天赋人权论和主权在民说当已有所了解。参见宝成关:《戊戌前后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系统输入》,《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页。
    2【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1-32页。
    3【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33页。
    4【日】中江兆民:《民约译解》,《中江兆民全集》(卷一),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第75页。
    5【日】中江兆民:《民约译解》,《中江兆民全集》(卷一),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第75页。
    1【日】中江兆民:《民约译解》,《中江兆民全集》(卷一),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第97-98页。
    2郑匡民还通过对中江兆民发表在明治十四年三月十八日《东洋自由新闻》一号社论的《吾侪,此新闻纸ヲ发兑スルヤ……》分析后认为,中江兆民还曾将自由一分为二,即“心思之自由”和“行为之自由”。由于社会人的行为和自由皆是从“心思之自由”中生发出来的,因此“兆民所谓的‘心思之自由’,正是由卢梭的‘道德之自由’脱胎而来”。参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7页。
    3梁启超: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一日《致南海夫子大人书》。转自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4梁启超:《答某君问法国禁止民权自由之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5有时梁启超亦将“团体之自由”与“文明自由”互用。
    6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45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53页。
    2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页。
    3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6页。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7页。
    5陈敏荣、徐龙认为,英国密尔和法国卢梭的自由思想,分别代表了西方两种不同的自由传统。通过中村正直和中江兆民的著作,梁启超思想中包含了两条不同的自由思想脉络。参见陈敏荣,徐龙:《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形成的脉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173页。
    2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3,66页。
    3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1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2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3高田早苗(1860-1938),日本明治昭和时期的教育家、政治家。曾参加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创建工作,历任早稻田大学校长、综合大学校长、众议院议员、外务省通商局长、文部省参事官兼高等学务局长、文部大臣等职。
    4杨维新:《与丁在君书》。转自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1しイニシユ著,高田早苗译:《十九世纪末世界之政治》,第3-4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2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3しイニシユ著,高田早苗译:《十九世纪末世界之政治》,第8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4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页。
    5在梁启超那里,“民族帝国主义”与近世“帝国主义”指代相同,时常互换使用。
    6梁启超:《答某君问法国禁止民权自由之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7浮田和民(1859-1946),日本明治至昭和时期的著名政论家、历史学家。1892年到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等职,被视为英美派政治学的代表人物,著有《西洋上古史》、《西洋中近世史》、《政治学史》、《政治原论》、《政治道德论》、《日本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之理想》等。
    1【日】浮田和民:《帝国主义と教育》,东京:民友社,1901年版,第19-49页。
    2【日】浮田和民:《国民教育论》,东京:民友社,1903年版,第212页。
    3【日】浮田和民:《国民教育论》,东京:民友社,1903年版,第218-219页。
    4【日】浮田和民:《国民教育论》,东京:民友社,1903年版,第21页。
    5浮田和民主张,教育有两种,一是个人教育,一是国民教育。两种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有不同。在个人教育上,“不可不先将养成善良人物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而将劝诱其成为伟大人物的教育放在第二位”;而在国民教育上,“首先要劝诱其成为伟大的国民”。【日】浮田和民:《国民教育论》,东京:民友社,1903年版,第21-26页。
    1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页。
    2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3页。
    3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页。
    4加藤弘之(1836-1916),日本政治学家。历任东京帝国大学校长、帝国学士院院长、贵族院议员、枢密院顾问官等。前期宣传立宪政治,后期鼓吹国家主义,制造对外侵略理论。著有《邻草》、《立宪政体略》、《国法泛论》、《真政大意》、《国体新论》、《人权新说》、《强者的权利竞争》、《道德法律进化之理》等。
    5【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9页。
    1梁启超:《加藤博士天则百话》,《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2页。
    2【日】加藤弘之:《强者の权利の竞争》,东京:哲学书院,1893年版,第30-31页。
    3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4【日】加藤弘之:《强者の权利の竞争》,东京:哲学书院,1893年版,第41页。
    1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页。
    2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页。
    3日本学者土屋英雄认为,在权利-自由论上,1903年后的梁启超言论尽管与之前有很大变化,但并不像Levenson、黄宗智等人认为的,这种变化是根本性的。梁启超对权利-自由的基本认识框架在1903年前后没有实质性变化,“对梁来说,权利-自由不是可以与别的价值相脱离的、孤立的东西,而是在结构上与国权相关联的问题。简而言之,是一组关系概念”。民权与国权相互倚赖,只是不同时期侧重对象不同罢了。参见土屋英雄:《梁启超的“西洋”摄取与权利-自由论》。【日】狭间直树:《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142页。
    4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0页。
    5对此,学者们早已有所揭示。参见宝成关:《论梁启超民国初年的政治思想》,《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
    1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1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232页。
    2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月二十一日《清议报》上刊登的《广智书局已译待印书目》广告中,《国家论》一书的译者被标注为本局同人译。对于译文依据的版本,法国学者巴斯蒂、日本学者狭间直树和中国学者郑匡民都有著文探讨。参见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狭间直树:《梁启超研究与日本》,《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第24期;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234页。
    3ョハン·カスパルト·ブルンチユリー著,平田东助译:《国家论》上卷,第32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4ョハン·カスパルト·ブルンチユリー著,平田东助译:《国家论》下卷,第27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
    1ョハン·カスパルト·ブルンチユリー著,平田东助译:《国家论》上卷,第70-88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45页。
    2ョハン·カスパルト·ブルンチユリー著,平田东助译:《国家论》上卷,第131-146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47-249页。
    1ョハン·カスパルト·ブルンチユリー著,平田东助、平塚定二郎译:《国家论》卷三,第149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2ョハン·カスパルト·ブルンチユリー著,平田东助、平塚定二郎译:《国家论》卷三,第210-211页。转自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3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7页。
    4梁启超:《答某君问法国禁止民权自由之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31页。
    1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268页。
    2梁启超:《宪政浅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
    3梁启超:《宪政浅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
    1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页。
    2梁启超:《盾鼻集》,《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8页。
    1严复(1854-1921),字又陵、幼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人。翻译有多部西方著作,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甄克思的《社会通诠》、耶芳斯的《名学浅释》、孟德斯鸠的《法意》等,对西学东渐有重要贡献。
    2相识的准确时间,二人的记述存在差别,由于缺少佐证材料,难以下一定论。二人相识时间的探讨,参见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4石川祯浩:《梁启超与文明的视点》。【日】狭间直树:《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97页。
    1梁启超:《政策与政治机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2梁启超:《政策与政治机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3梁启超:《政策与政治机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页。
    1学者们对梁启超在20世纪初年曾有过短暂的革命主张基本达成一致,对此不能讳言。只是由于革命主张时间短暂,其后又回复到改良路线,我们可以认为,梁启超的立宪主张大体上是一贯的。
    2梁启超对国体和政体有自己的划分:国体主要包括君主和共和两种形态,政体则可以划分为专制和立宪。
    3民初时期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和虚君共和主张,转而倡导共和制度下的立宪政治,其原因复杂。除了梁启超坚持维持国体变更政体的观点,还有以下两大原因:一是,梁启超本就信仰民主共和。民国之前长期主张君主立宪,完全是基于多种考虑的一种过渡政体选择,其中担心革命引来外国瓜分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在革命既已发生,民国建立,不如顺应大势,或者还有实现主张的一日。二是,当时的立宪派人士多已转为拥护共和,建设共和成为全国一致呼声。梁启超只有转变主张,拥护共和,才能不失去旧日的政友,同时结交更多政治势力推行立宪政治。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9-10页。
    4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5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6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1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2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3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1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8页。
    3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页。
    1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页。
    2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3梁启超:《违制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1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页。
    2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页。
    3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12页。
    1保育政策其实是梁启超在共和体制下对开明专制的新表述,对此国内已有学者做了揭示。参见胡绳武:《清末民初历史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46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页。
    1【美】汉密尔顿等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53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3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4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3-54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56页。
    5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57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7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7-58页。
    5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页。
    6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9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9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5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页。
    3这些语句,如“鄙人素来持论谓对外不恃空言而恃实力。所谓实力者非他,即先设法求得一良政府,将内治整顿完备是也”(《与上海某某等报馆主笔书》),“故欲使国民敌忾心得有道以自效者,非先得一良政府以统帅之于上,决无当也”(《与上海某某等报馆主笔书》),“故国民亦惟宜注全力以求得中央之良政府而已”(《省制问题》),“保育政策,必以能得良政府为前提”(《中国立国大方针》),“今欲完民国建设之业,必以能得良中央政府为前提”(《中国立国大方针》),“夫欲为国家得善良之政府,此数千年来东西无量数之贤哲所焦思以求索也”(《宪法之三大精神》),等等。
    4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7页。
    5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页。
    6梁启超:《专设宪法案起草机关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2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25页。
    3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4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5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5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页。
    1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22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3对于成熟立宪国家中执政党能够自觉还政在野党的原因,梁启超指出,并不是执政党党人“公尔忘私”,而是政党的本质决定的。政党为公,是政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因此政党争夺政权为公,放弃政权也是为公。其实,梁启超对政党这一本质的论述有一个没有明言的基本前提,那就是要在一个具有优厚立宪传统及其国民的国度,只有在全体国民的监督之下,政党才可能真正立党为公。参见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2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2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1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
    2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
    3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
    4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5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1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页。
    2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页。
    3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页。
    1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页。
    3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页。
    4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29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3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3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3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4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1梁启超:《省制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2梁启超注意到,“惟普国之州,则于一地域中,分设两机关,各事其事,一由简任,一由民选,此唯一之例外也”,而且普国体制产生于其特有的历史沿革,非中国可以效仿。参见梁启超:《省制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3梁启超:《省制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4梁启超:《省制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5梁启超:《省制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6梁启超:《省制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1梁启超:《省制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9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3-54页。
    1武昌起义后,梁启超调整先前拟订的政变部署,制定了“用北军倒政府,立开国会,挟以抚革党”的新行动方针。然当清政府颁布罪己诏和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新内阁,梁启超又将计划调整为“和袁,慰革,逼满,服汉”,随后根据政治形势发展又相继提出“虚君共和”方案、联袁拥袁方案等。总之,民国前后,梁启超政治方案的产生显得过于急促,与异常快速的政治变革之间存在不适。参见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6-249页;胡绳武:《清末民初历史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6-426页;董方奎:《梁启超与护国战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20页;宝成关:《论梁启超民国初年的政治思想》,《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
    2梁启超:《盾鼻集》,《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8页。
    1梁启超:《反对复辟电》,《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3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1此处的“个人”具有消极意味,其主要指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与“私”相对应,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特定个体之涵义的延伸。而现代西方意义的“个人”(individual)作为现代性的核心概念,是权利的主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含有“公”的意味。因此,二者大为不同。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152页。
    2胡适指出,杜威将社会中存在的“个人主义”,划分为真的和假的两大类。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具有两个特性:一是独立思想,二是对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负完全责任。假的个人主义,就是为我主义(Egoism),其属性为自私自利,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杜威本人赞成的是真的个人主义,对于假的个人主义持极力反对意见。参见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62页。
    3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4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
    1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2柳飒:《论民初议会的宗派斗争》,《求索》,2008年第3期。
    3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1梁启超:《服从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2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3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2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3【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页。
    2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
    3曲蓉:《论公德——历史框架与现代价值》,《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18页。
    1“权利”(right)在西方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法律含义,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二层是价值含义,其将具体权益上升为自主性,并认为其“正确”或“正当”,带有强烈的“理应”、“正当”的价值判断。在权利之下,只要行为不损害他人利益(不违反法律和公共规则),人就有权做这件事。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2“义务”(obligation),一般指政治上、法律上和道义上应尽的责任。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页。
    2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36页。
    3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18页。
    4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1据学者研究,中国人用“共和”译republicanism是受日本的影响。早在1879年,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中就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共和”一词。当时,他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党,使用的是“共和党”一词。1887年,他在《日本国志》中除了使用“共和党”,还单独使用了“共和”:“为守旧之说者曰:以国家二千余载一姓相承之统绪,苟创为共和,不知将置主上于何地?”此处的“共和”指日本当时主张开国会者的政见,即republicanism。参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268页。
    2Jeffrey C. Isaac. Republicanism Vs. Liberalism? A Reconsideratio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9,1988(2):349-377.
    3Cass R. Sunstein. Beyond the Republican Revival. Yale Law Journal,1988(97):1539-1590.
    4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二“湖南广东情形”》,《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1页。
    1梁启超:《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页。
    2梁启超:《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23页。
    3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5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5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1【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页。
    2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3梁启超:《说幼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7页。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1【日】福泽谕吉著,群力译:《劝学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页。
    2梁启超:《说幼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页。
    3梁启超:《呵旁观者文》,《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页。
    4梁启超:《呵旁观者文》,《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5梁启超:《呵旁观者文》,《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74页。
    6梁启超:《呵旁观者文》,《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页。
    1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2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3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4页。
    1【英】詹宁斯著,蓬勃译:《英国议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11页。
    2正如学者们所观察到的,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消弱,而行政机关的权力不断扩大,具体表现有:议会的大部分开会时间和议事内容为内阁支配;具体法律细则的制定常委托给内阁完成,导致议会的一部分立法权落入内阁手中;议会的财政权受到部分侵蚀;议会对行政的监督权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总之,现代英国议会已经丧失了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至尊地位。然而,我们不能就此认定英国议会制度已经陷入严重危机,出现了所谓“内阁专横”局面。在政治常态上,议会仍然是英国政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议会选举结果仍然是内阁去留的决定力量。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议会政治的变化,只是表明议会权力相对削弱。参见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186页。
    3刘建飞等:《英国议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1刘春:《发达国家议会制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1页。
    1郭松义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清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8-74页。
    2郭松义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清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
    1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页。
    1刘春:《发达国家议会制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3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13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页。
    5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6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1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3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1学界对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研究较多,本文在此处用“兴味”,是因为在1911-1915年这段时期内,梁启超多使用“兴味”一词,对“趣味”则几乎未曾提及。在梁启超那里,兴味与趣味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对于兴味与趣味的关系,方红梅曾做过分析,她认为,“梁启超对‘趣味’、‘兴味’两范畴的运用微有不同:‘趣味’往往被提升成‘趣味主义’,用以倡导包涵‘责任心’与‘兴味心’、‘敬业’与‘乐业’、‘无所为’与不倦‘为’等诸多张力平衡的人生样态,‘兴味’则往往被作为与‘责任’并列的一个小范畴而使用。‘兴味’虽只是达成‘趣味’人生的一个义项,却代表着‘趣味’的主体内涵和根本特色,所以梁启超也经常把‘趣味’和‘兴味’呼唤着使用”。其实,梁启超对于“趣味”(或“趣味心”)、“兴味”(或“兴味心”)与“责任心”三者的使用,并没有清晰的同属或并列关系:有时将责任心与兴味并列,如“凡欲我就一事业者,必须责任心与兴味心两者具备”(《初归国演说辞》);有时又将责任心与趣味并列,如“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敬业与乐业》)。对于它们,梁启超主张采取调和的态度。参见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1页注释;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页。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郭官义,李黎译:《认识与兴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译者前言。
    3梁启超:《教育家的自家田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4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
    1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页。
    2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
    3梁启超:《教育家的自家田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页。
    4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页。
    5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页。
    1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14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页。
    1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2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页。
    4譬如自治品性,在梁启超看来,自治包括个人自治和群体自治,一定意义上,群体自治是个人自治的扩大。故个体品性与群体品性相互关联。
    5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页。
    6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7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页。
    2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4页。
    3梁启超:《论独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52页。
    5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页。
    6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页。
    2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6页。
    3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7页。
    5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1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9页。
    2安小兰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0页。
    3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1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72页。
    1梁启超:《国会之自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页。
    2梁启超:《国会之自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页。
    3对于推行保育政策的主体,梁启超明确讲道:“行国家导掖之天职者厥惟政府”,就是说,政府才是推行保育政策的主体。不过,此处的政府不是广义的政府,仅指议会(或国会)之外的国家机关,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梁启超那里,广义的政府,即“政治之府也,必合阁会然后成完全政府”。注:以上的“阁会”指内阁和国会。参见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9页。
    1梁启超:《说幼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8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8页。
    4梁启超:《说幼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9页。
    2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1页。
    3梁启超:《令高等审检厅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
    4梁启超:《令高等审检厅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5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6【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页。
    1“国民教育”是一个西方舶来品,约在19世纪末传入,但得到推行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了。对于“国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近代中国大致存在两种理解:一是将国民教育仅限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国民义务教育,一则还包括针对一般国民的社会教育。参见宋仁主编:《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2“社会教育”约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参见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民国前后,梁启超主张的广义教育,涵盖广泛,甚至认为“凡一切政治及从政者之公私言论行动”由于对国民能够产生莫大的影响,也应划入广义教育的范围。参见梁启超:《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0页。
    4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1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41页。
    1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2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43页。
    1梁启超:《辞司法总长职呈文》,《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2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3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4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5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6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0页。
    1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67页。
    1梁启超:《良知(俗识)与学识之调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33页。
    2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3钟珍维,万发云:《梁启超思想研究》,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页。
    4梁启超:《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
    5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9页。
    1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2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页。
    3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40页。
    1梁启超:《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23页。
    2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页。
    3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51页。
    1梁启超:《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21页。
    2梁启超:《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20页。
    3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页。
    4梁启超:《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3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
    4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36页。
    5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页。
    6梁启超:《欧洲政治革进之原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页。
    1张朋园对梁启超所谓的“中坚阶级”有过阐释,他也认为,中坚阶级并非纯为门第族姓之谓,而是指少数优秀人才形成的无形团体。他们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在社会中的特殊资格,由他们“董率多数国民”,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多数政治。而中坚阶级群体,“细察任公的思想,大有非士绅阶级莫属之概”。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8-19页;P’eng-yuan Chang. Political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lites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37:2(February1978),PP.293-313。
    2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3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1【美】米尔斯著,王崑,许荣译:《权力精英》,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1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页。
    2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1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2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3邑井操:《做个出色人物——培养超人一等的器量》,台湾:上砚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7页。
    1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1【意】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2页。
    2【意】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2页。
    1【意】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6页。
    2【意】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7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页。
    4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5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1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页。
    2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页。
    3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4罗友蘧:《呜呼,一般旧官僚的头脑》,《晨报副刊》,1924年9月22日。转自李为,齐思:《民国名报撷珍社会聚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1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2苏云峰:《民初之商人,1912-1928》,《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期。
    3苏云峰:《民初之商人,1912-1928》,《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期。
    4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5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页。
    1苏云峰:《民初之商人,1912-1928》,《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期。
    2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45页。
    3梁启超:《痛定罪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1梁启超:《良知(俗识)与学识之调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2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3【美】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等选译:《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5-66页。
    1宋仁主编:《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2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页。
    3马宗荣:《社会教育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42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2梁启超:《令高等审检厅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3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1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2赵宇峰:《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168页。
    1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175页。
    1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2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3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39页。
    4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5义务教育经费的具体来源和承担情况,参见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38页。
    1梁启超:《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4-95页。
    2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3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4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50页。
    1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37页。
    2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页。
    3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2页。
    1梁启超:《国体战争躬历谈》,《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7页。
    2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3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1页。
    4《庸言》,1912年12月1日开始出版,地址在天津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17号。报纸为半月刊(后改月刊),每期约10万字,发行最多时可达1.5万份。所谓“庸言”,乃据《易·乾·文言》中“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梁启超提名“庸言”,蕴含该刊所载内容公正、信实之意,也体现了他“独立不倚”的办报精神。参见刘佐亮:《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庸言>报》。郭长久主编:《梁启超与饮冰室》,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1-82页。
    1梁启超在《庸言》上的35篇文字的类别及篇目,详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36页。
    2梁启超:《大中华发刊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9-90页。
    3具体篇目分类及所处期号,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39-240页。
    4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1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6页。
    2这些演说涉及舆论界、政界、商界、宗教界、学界等各类界别,完全可谓为一场盛大的国民社会教育活动。演说经过整理编在《饮冰室文集》中的有:《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到京第一次欢迎会演说辞》、《莅共和党欢迎会演说辞》、《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辞》、《莅同学欢迎会演说辞》、《莅广东同乡茶话会演说辞》、《莅北京商会欢迎会演说辞》、《莅北京公民会八旗生计会联合欢迎会演说辞》、《莅佛教总会欢迎会演说辞》、《莅山西票商欢迎会演说辞》、《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辞》、《答礼茶话会演说辞》等。
    3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4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21页。
    5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1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2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3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4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5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3陈源泉:《清末民初政党政治探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页。
    2【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239页。
    3【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1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5页。
    2参见《顺天时报》,1913年1月18日;《时报》,1912年12月10日,1913年1月19日,1913年1月27日。转自徐矛:《西方政制的引入与民国初年的政局》,《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1《政府公报》,1913年5月9日。
    2【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页。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2善哉(丁世峄):《民国一年来之政党》,《国是》第1期,1913年5月。
    3谢彬认为当时有“三百有余”个。张玉法提出,自武昌起义到1913年底,新立的具有政治属性的公开党会有312个。参见谢彬撰,章伯锋整理:《民国政党史》,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页;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四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35页。
    1《时事新报》,1913年1月3日。
    2还有文认为熊希龄横跨9个党。参见刘景全等:《宋教仁与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3参见徐矛:《西方政制的引入与民国初年的政局》,《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刘景全等:《宋教仁与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5页。
    4《时事新报》,1913年1月3日。
    5黄远庸:《黄远生遗著》(卷一),台北:华文书局,1938年版,第248页。
    1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327页。
    2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6-39页。
    3《民立报》,1912年1月22日。
    4《顺天时报》,1912年3月9日。
    5《天南日报》,1912年8月19日。
    6尽管宋教仁不是党魁,但当时的孙中山正专注于民生主义建设,胡汉民任广东都督,黄兴留守南京,黎元洪不久辞去协理职务另组民社,汪精卫出国“留学”,张继醉心于组织“社会党”,由此宋教仁实负责同盟会的“一切事务”。
    7不久,全国联合进行会加入,故又称6党合并。
    8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52页。
    1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89页。
    2《天铎报》,1912年4月29日。
    3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97页。
    4梁启超在是日给长女梁令娴的信里记述了他加入共和党的原因和当时情形:“吾顷为事势所迫,今日已正式加入共和党,此后真躬临前敌也。计议员以二百八十八人为半数,吾党顷得二百五十人,民主党约三十人,统一党约五十人,其余则国民党也。三党提携已决,总算多数,惟吾断不欲组织第一次内阁,或推西林亦未定耳。借款各路俱绝,政局危险不可言状,此时投身其中,自谋实拙,惟终不能袖手奈何?”参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0页。
    5当时国内政坛不仅此二党,只是共和党和同盟会(后为国民党)的势力较大,俨然两党政治,故有此说。
    1梁启超在进步党的地位和作用,张朋园曾评价道:“以理论指导全党的大方针,与核心分子保持密切的联系,推动党务,同时又举办党员训练,亲近党员,任公的领导地位相当巩固,似无疑问”。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31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页。
    1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4-645页。
    2梁启超:《呈总统文》,《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页。
    1【美】白鲁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权威危机》。转自马润凡:《试析民国初年共和政治的脆性》,《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张朋园提出,民国初年(1912-1918年)的中国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既是新纪元的开始,也是旧传统的延续;第二,中央权力逐渐式微,地方主义抬头;第三,新思潮激荡,中国加速蜕变。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3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页。
    4《政府公报》,1912年7月13日。
    1《政府公报》,1912年11月27日。
    2【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253-254页。
    3合同规定,借款以盐税、关税和直鲁豫苏四省中央税抵押。
    4【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265页。
    1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39-648页。
    2路子靖:《社会转型中的制度供给与需求——民初国会失败原因再探讨》,《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3魏宏运:《民国史纪事本末》,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4这里的“议员”是指,曾任前清咨议局、资政院、县议会及民国之临时参政院、临时省县议会议员。
    5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24页。
    1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2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3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16页。
    1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146页。
    2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页。
    3【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页。
    4戴季陶:《戴天仇文集》,台北:文星书店,1962年版,第187-195页。
    5【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6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9页。
    1对于梁启超在民初政治中的影响,张朋园曾评论道:“任公从政,虽然有甚大的抱负,但为时短暂,实效不彰。他对民国政治的最大贡献,犹如其在清季,依然是他的言论思想。”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4页。
    2张朋园:《维护共和——梁启超之联袁与讨袁》。见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四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273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页。
    4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3页。
    5对于梁启超载誉归国前的条件准备及与袁世凯的关系,董方奎先生曾有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武昌起义后不久,梁启超发动驻扎在石家庄至滦州一带的新军将领吴禄贞、张绍曾等人“滦州兵谏”,试图控制北京,掌握大局。然而,袁世凯抢先入都,平息兵谏,梁启超由此还大骂袁世凯为“魔障”。但此后的近一年中,梁启超从思想到实践发生较大转变,放弃君主立宪,转为拥护民主共和,顺应历史发展。同时,将对袁政策,由“仇袁”变为“和袁”,且推行“慰革”方针。他还通过国内的拥护者张謇、汤化龙和蔡锷等多方疏通。而国内各种势力也基于种种考虑拉拢梁启超。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后,希望政治理论家梁启超能帮他实现政治野心;孙中山、汪精卫、黄兴等革命党人也做出一些积极姿态和行动,欢迎梁启超归国参与共和建设。参见董方奎:《迎归任公如拱北斗》。郭长久主编:《梁启超与饮冰室》,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3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
    2张朋园:《维护共和——梁启超之联袁与讨袁》。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四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274页。
    3梁启超:《盾鼻集》,《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5页。
    4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8页。
    1刘以芬:《民国政史拾遗》,台北:文海出版社,1954年版,第24页。
    2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28-129页。
    3当时对袁世凯存在幻想的,不只梁启超一人,黄兴、宋教仁、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样问题。如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就向报界表示:“赞助袁氏,使为正式总统”。可以说,当时的思想开明人士,普遍寄望袁世凯做中国的华盛顿贡献于民主政治。只是,相较于孙中山和黄兴,梁启超对袁世凯的幻想程度更重,醒悟的也更迟罢了。参见钟珍维,万发云:《梁启超思想研究》,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8-259页;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页;宝成关:《论梁启超民国初年的政治思想》,《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
    1张朋园:《维护共和——梁启超之联袁与讨袁》。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四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276页。
    2董方奎:《新论梁启超》,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3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4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0页。
    1超然:《中国兴亡论》,《独立周报》,1912年11月24日。
    2当时北京的官僚群体,尽管现代性的新思潮令他们感到震撼,但由于其中大多数为逊清遗老,仍受旧思想、旧传统影响,他们一部分惟袁世凯马首是瞻,一部分则别有打算。以旧官僚为代表的旧势力,在民国初年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了上风。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2页。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2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3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页。
    4【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1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1Evelyn S.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1979), P241.
    2梁启超:《吾今后所以报国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3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2页。
    4梁启超:《大中华发刊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0页。
    5梁启超:《述归国后一年来所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1梁启超:《述归国后一年来所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2梁启超:《大中华发刊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9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页。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崔志海.梁启超自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5]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一)[M].台北:宏业书局,1986.
    [8]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二十二)[M].台北:宏业书局,1986.
    [9]孙中山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黄远庸.黄远生遗著(一)[M].台北:华文书局,1938.
    [13]戴季陶.戴天仇文集[M].台北:文星书店,1962.
    [14]张之洞.劝学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5]李为,齐思.民国名报撷珍社会聚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16]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张丹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一)[M].北京:三联书店,1960.
    [18]冯自由.革命逸史(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荣孟源.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4.
    [20]郭松义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清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1]中央党校文史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著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政府公报[N]
    [2]国是[N]
    [3]时事新报[N]
    [4]民立报[N]
    [5]顺天时报[N]
    [6]天南日报[N]
    [7]天铎报[N]
    [8]独立周报[N]
    [1]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3]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4]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李喜所.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6]蒋广学.梁启超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8]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9]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10]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11]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夏晓虹.追忆梁启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3]夏晓虹.阅读梁启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4]宝成关.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西学东渐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15]宝成关.西潮与回应:近四百年思想嬗替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6]颜德如.梁启超、严复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7]黎澍.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8]胡绳武.清末民初历史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0]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四辑)[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21]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2]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23]董方奎.新论梁启超[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董方奎.梁启超与立宪政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5]董方奎.梁启超与护国战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6]谢彬撰,章伯锋整理.民国政党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7]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8]宋仁主编.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29]钟珍维,万发云.梁启超思想研究[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30]焦润明.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1]郭长久主编.梁启超与饮冰室[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32]石云艳.梁启超与日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3]袁咏红.梁启超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4]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5]李金和.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6]马宗荣.社会教育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37]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38]刘建飞等.英国议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9]刘春.发达国家议会制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40]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1]邑井操.做个出色人物——培养超人一等的器量[M].台湾:上砚出版社,1991.
    [42]刘景全等.宋教仁与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43]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44]魏宏运.民国史纪事本末[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45]刘以芬.民国政史拾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54.
    [46]王心裁.梁启超读书生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47]张晓川等.政学之间:梁启超的多面人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48]李茂民.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梁启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9]杨晓明.梁启超文论的现代性阐释[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50]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2]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M].上海:生活书店,1947.
    [53]胡建.现代性价值的近代追索:中国近代的现代化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4]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55]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6]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8]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9]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2]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3]汪向荣.中国近代化与日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64]郑大华等主编.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5]郑大华等主编.戊戌变法与晚清思想文化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6]郑大华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7]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8]郑大华等主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9]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5.
    [70]桑兵.晚清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M].北京:三联书店,1995.
    [7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2]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3]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74]朱仁显.传承与变革:从君主民本到民主宪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5]桂宏诚.中国立宪主义的思想根基:道德、民主与法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6]佟德志.宪政与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7]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8]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9]杨幼炯.中国政党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80]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1]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2]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3]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85]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86]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87]钱乘旦等.走向现代国家之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88]许纪霖等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M].上海:三联书店,1995.
    [8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0]唐贤兴.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1]郭绍敏.清末立宪与国家建设的困境[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92]马戎.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3]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1][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日]福泽谕吉著,群力译.劝学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著,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等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6][日]佐藤慎一著,刘岳兵译.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7][日]增田涉著,由其民,周启乾译.西学东渐与中国事情[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9][美]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0][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1][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12][美]汉密尔顿等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美]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等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5][美]米尔斯著,王崑,许荣译.权力精英[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美]浦嘉珉著,钟永强译.中国与达尔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8][美]汤普森著,张志铭译.宪法的政治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9][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0][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1][美]斯特雷耶著,华佳等译.现代国家的起源[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2][美]阿普特著,陈尧译.现代化的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3][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4][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5][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6][英]詹宁斯著,蓬勃译.英国议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惠斌,杨雪冬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8][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9][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0][英]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1][英]鲍桑葵著,汪淑钧译.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2][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郭官义,李黎译.认识与兴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4][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5][意]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6][奥]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J].近代史研究,1997(4):221-232.
    [2][美]沙培德.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之共和思想:国家与社会的制衡[J].学术研究,1996(6):56-61.
    [3]桑兵.日本在中国接受西方近代思想中的作用——梁启超个案国际研讨会述评[J].历史研究,1999(1):163-168.
    [4]孙宏云.汪精卫、梁启超“革命”论战的政治学背景[J].历史研究,2004(5):69-83.
    [5]孙宏云.1905-1907年汪精卫梁启超关于种族革命的论战与伯伦知理《国家学》的关系[J].学术研究,2002(6):109-114.
    [6]李喜所.1903:梁启超的国家学说和经济构想[J].学术研究,1996(1):59-62.
    [7]李喜所.现代化视野下的梁启超研究[J].文史哲,2004(3):81-83.
    [8]李喜所.移植与流变: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30.
    [9]董方奎.梁启超对近代中国过渡时代初期的构想[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2):44-49.
    [10]董方奎.简论梁启超民主进程渐进论的科学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2):23-28.
    [11]董方奎.梁启超为什么放弃美式共和方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3):70-75.
    [12]宝成关.戊戌前后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系统输入[J].辽宁大学学报,1995(1):36-41.
    [13]宝成关.论新教传教士对戊戌维新思潮的引发、推进与制约[J].社会科学战线,1995(1):129-134.
    [14]宝成关.论梁启超民国初年的政治思想[J].史学集刊,1983(4):43-50.
    [15]宝成关.梁启超的民权观与卢梭主权在民说[J].历史研究,1994(3):3-12.
    [16]颜德如.梁启超对卢梭思想的理解:以《卢梭学案》为中心[J].政治思想史,2011(3):41-56.
    [17]颜德如.严复对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之批判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1-47.
    [18]颜德如.共和观念的中国历程[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1):52-54.
    [19]蒋广学.梁启超:以“政体进化”为特色的中国宪政主义活动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2):79-84.
    [20]闾小波.柏克与梁启超:革命年代的智者[J].江海学刊,2006(4):165-171.
    [21]高力克.中国现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德国谱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9-18.
    [22]郭世佑.梁启超:“激进-保守”模式的盲区[J].文史哲,2004(3):24-27.
    [23]谢俊美.略论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15.
    [24]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4):18-27.
    [25]常士訚.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性与现代国家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22.
    [26]柳飒.论民初议会的宗派斗争[J].求索,2008(3):215-217,229.
    [27]曲蓉.论公德——历史框架与现代价值[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9-35.
    [28]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37-41.
    [29]苏云峰.民初之商人,1912-1928[J].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47-82.
    [30][日]西村成雄.走上国民国家道路的中国[J].探索与争鸣,1993(6):42-46.
    [31]赵宇峰.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63-67.
    [32]徐矛.西方政制的引入与民国初年的政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47-52.
    [33]路子靖.社会转型中的制度供给与需求——民初国会失败原因再探讨[J].史学月刊,2006(4):57-60.
    [34]陈源泉.清末民初政党政治探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12-19.
    [35]马润凡.试析民国初年共和政治的脆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6(2):135-137.
    [36]张道义,徐国庆.国家生命与社会生活——梁启超的国家理论[J].中山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07(2):75-120.
    [37]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J].政治学报,1971(1):1-66.
    [38]谢放.宪政之路:梁启超的“政体进化论”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12.
    [39]元青.也谈《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之真义[J].贵州文史丛刊,1992(2):62-64.
    [40]许小青.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97-102.
    [41]许小青.双重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J].安徽史学,2001(1):38-40,46.
    [42]许小青.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2(4):126-131,144.
    [43]方平.论清末梁启超的国家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2-39.
    [44]方平.地方自治与清末知识界的民族国家想象[J].史林,2012(2):103-114.
    [45]方平.卢梭民约论的一份中国遗产——略论梁启超的国民国家思想及其历史价值[J].学术研究,2002(8):108-113.
    [46][韩]李春馥.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J].清史研究,2004(2):46-60.
    [47]喻中.辛亥革命与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J].中国法学,2011(4):34-42.
    [48]雷勇.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背景及思想渊源[J].政法论坛,2010(6):21-34.
    [49]徐剑梅.福泽谕吉和梁启超的政治革新观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98-108.
    [50]姚传德.清末中国政体模式与现代化进程——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1999(2):102-106.
    [51]班玮.梁启超与福泽谕吉[J].文史哲,2004(3):86-88.
    [52]陈慧.近50年来梁启超思想研究之检讨[J].哲学动态,2001(10):38-41.
    [53]丁洁琳.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宪政[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123-130.
    [54]赵书刚.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民权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4):119-124.
    [55]李宜霞.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6-122.
    [56]焦润明.论梁启超的法治政府思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53-55.
    [57]刘云波.试析梁启超的“政治革命”论[J].学术研究,1994(3):78-82.
    [58]蔡永飞.梁启超“开明专制”思想述评[J].政治学研究,1988(4):48-52.
    [59]杜先菊.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5):96-105.
    [60]刘珊珊.清末梁启超“国家”概念的演变[J].历史档案,2012(3):107-113.
    [61]张兴成.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文明国家——梁启超对现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J].华文文学,2012(1):10-24.
    [62]石培玲.梁启超视野中的民族国家与公民意识[J].社科纵横,2004(5):124-126.
    [63]张翔.报业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梁启超报业观略论[J].开放时代,2001(10):52-61.
    [64]施军.梁启超国家主义思想论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6):67-70.
    [65]李军科.梁启超国家主义的双重维度[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6.
    [66]张继才.1903年美国之行与梁启超国家结构观的转变[J].学习与实践,2012(3):129-133.
    [67]刘畅.创造观念的兴起与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对梁启超的考察[J].天府新论,2011(6):125-131.
    [68]王晓范.中日摄取伯伦知理国家有机体论之比较——以加藤弘之与梁启超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2-48.
    [69]于宁志.试析梁启超的国家理念[J].理论月刊,2011(5):109-111.
    [70]刘新华,孙晓飞.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的国家主权观念[J].贵州文史丛刊,2000(3):1-4.
    [71]杨亮军.秩序的整合与国家的重塑:梁启超宪政思想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75-180.
    [72]陈敏荣.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的张力——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309-314.
    [73]陈敏荣,徐龙.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形成的脉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83-87.
    [74]崔新京.福泽谕吉“文明史观”的双重透析[J].日本研究,1990(3):74-77.
    [75]卞崇道.福泽谕吉与中国现代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S1):44-50.
    [76]谭建川.福泽谕吉文明观批判[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05-109.
    [77]高力克.福泽谕吉与梁启超近代化思想比较[J].历史研究,1992(2):163-173.
    [78]刘文明.欧洲“文明”观念向日本、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述评——以基佐、福泽谕吉和梁启超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1(3):66-77.
    [79]王家骅.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权思想和儒学[J].世界历史,1994(1):38-44,19.
    [80]钱昕怡.简论浮田和民的“伦理的帝国主义”[J].日本研究,2012(2):91-97.
    [81]傅义强,郭力秋.回归还是超越——戊戌变法后梁启超思想演变轨迹探析[J].学术界,2005(4):253-258.
    [82]朱仁显.探求民主与富强之路的两种模式——晚清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1):70-75.
    [83]喻大华.试探立宪运动的失败及其理论误区[J].天津社会科学,1997(6):106-110.
    [84]俞祖华.从帝国到民国嬗替之际国家观念的变迁[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0-89.
    [85]俞祖华.晚清知识分子现代国家观念的生成[J].河北学刊,2013(1):57-65.
    [86]张守常,邢克斌.民国初年梁启超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J].近代史研究,1983(4):224-240.
    [87]闫润鱼.民主、独裁抑或“修正的民主政治”——关于近代中国宜于采取何种政体的争论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101-107.
    [88]徐小明.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2-118.
    [89]林来梵,凌维慈.中国立宪主义的起点——对清末君主立宪主义的一个省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07-213.
    [90]朱仁显.探求民主与富强之路的两种模式——晚清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1):70-75.
    [91]杨志民.传统宗法文化与近代中国立宪[J].法学评论,2011(2):155-160.
    [92]周兴樑.近代中国报界之巨子梁启超[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5-54.
    [93]刘晔.知识分子与国家建设: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政治逻辑[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4):65-71.
    [94]郭绍敏.清末政府建构主权国家的努力及其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09(8):126-130.
    [95]郭绍敏.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三大困境[J].江苏社会科学,2009(4):179-184.
    [96]许章润.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J].政法论坛,2008(3):3-14.
    [97]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4):89-99.
    [98]周平.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J].政治学研究,2010(3):85-96.
    [99]黄杰.国家建设模式的类型和中国的选择[J].社会科学,2011(10):22-29.
    [100]林尚立.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9):1-6.
    [101]林尚立.协商政治与和谐社会:中国的国家建设之路[J].天津社会科学,2008(3):52-57,79.
    [102]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J].战略与管理,2001(2):1-12.
    [103]弓联兵.现代国家与权威危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政治逻辑及受挫原由[J].人文杂志,2011(1):46-51.
    [104]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J].理论与改革,2006(5):9-12.
    [105]陈毅.现代国家的理论变迁与国家建设[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5):39-44.
    [106]陈毅.现代国家建构的制度保障:程序正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0(5):16-20.
    [107]易承志.试论现代国家与公民权的内涵及两者之关系[J].太平洋学报,2010(3):23-28.
    [108]李华.多维审视下的现代国家:理念、制度与权力[J].理论探讨,2012(11):6-11.
    [109]郁建兴,徐越倩.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J].中国社会科学,2004(5):92-102.
    [110]杨光斌等.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9(4):51-59.
    [111]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8.
    [112]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从1898年至1911年[D].武汉: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6.
    [113]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
    [114]何力群.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思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11.
    [115]杨亮军.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12.
    [116]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1.
    [1][日]中江兆民.中江兆民全集(一)[M].东京:岩波书店,1983.
    [2][日]浮田和民.帝国主义と教育[M].东京:民友社,1901.
    [3][日]浮田和民.国民教育论[M].东京:民友社,1903.
    [4][日]加藤弘之.强者の权利の竞争[M].东京:哲学书院,1893.
    [5]Philip C. Huan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
    [6]Suisheng Zhao.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7]Lisa Pollard. Nurturing the nation: the family politics of modernizing, colonizing and liberating Egypt (1805/192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8]Kenneth J. Arrow.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John Wiley&Sons, Inc.1963.
    [9]Evelyn S.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10]Jeffrey C. Isaac. Republicanism Vs. Liberalism? A Reconsideratio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9,1988(2):349-377.
    [11]Cass R. Sunstein. Beyond the Republican Revival. Yale Law Journal,1988(97):1539-1590.
    [12]P’eng-yuan Cha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lites in EarlyRepublica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37:2(February1978), PP.293-313.
    [13]Joan Judge. Talent, Virtue, and the Nation: Chinese Nationalisms and Female Subjectiviti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6, No.3(Jun.,2001), pp.765-803.
    [14]Peter Zarrow. Anti-Despotism and "Rights Talk":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Modern Human Rights Thinking in the Late Qing. Modern China, Vol.34,No.2(Apr.,2008), pp.179-209.
    [15]Stephen C. Angle. Should We All Be More English? Liang Qichao, Rudolf von Jhering, and Right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61, No.2(Apr.,2000), pp.241-261.
    [16]Edmund S. K. Fung. State Building,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SocialJustice: Social Democracy in China's Modern Transformation,1921-1949. Modern China, Vol.31, No.3(Jul.,2005), pp.318-352.
    [17]Wang Hui. The Liberat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Interrogation of Modernity: Rethinking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a, Vol.34,No.1,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State: Dialogues among Western and ChineseScholars, I (Jan.,2008), pp.114-140.
    [18]Henrietta Harrison. Newspapers and Nationalism in Rural China1890-1929. Past&Present, No.166(Feb.,2000), pp.181-204.
    [19]Suisheng Zhao.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s.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5, No.1(Spring,2000), pp.1-33.
    [20]Elizabeth J. Perry. Chinese Conceptions of "Rights": From Mencius toMao-and Now.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6, No.1(Mar.,2008), pp.37-50.
    [21]Mary Backus Rankin. Nationalistic Contestation and Mobilization Politics: Practice and Rhetoric of Railway-Rights Recovery at the End of the Qing. Modern China, Vol.28, No.3(Jul.,2002), pp.315-361.
    [22]Ya-pei Kuo."The Emperor and the People in One Body": The Worshipof Confucius and Ritual Planning in the Xinzheng Reforms,1902-1911. ModernChina, Vol.35, No.2(Mar.,2009), pp.123-154.
    [23]Rana Mitter. Modern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War in the History ofModern China. The Historical Journal, Vol.48, No.2(Jun.,2005), pp.523-5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