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唐时期洛阳的生态与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唐时期,洛阳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多个王朝曾以洛阳为都或陪都。多重城市功能的叠加,使洛阳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系统的核心是生存、生活于城市中的人。生存的基础是洛阳所处的自然环境。为了维持生存,人类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应对来自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威胁。人、城市、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洛阳城市生态系统。
     “天下之中”,是这一时期洛阳所处环境的最重要特征。所谓的“中”,不仅指洛阳地处疆域的中心地区,更重要的是指洛阳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中心地位。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讲,洛阳地处两个或多个地质构造区、地貌地形区、气候带、河流水系、土壤类型区、植物区系、动物区系等的交汇处。自然景观复杂多样,显现出汇聚于“中”的特点。“中”,不但是洛阳独特的环境特征,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社会、自然各种因素汇聚于洛阳城市生态系统中,作为系统主体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利用、改造、适应了系统。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获取各种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储存于动植物、气候、土壤、水等各种自然因素中。汉唐时期,这些自然环境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处于长期的动态平衡中。洛阳城市人口也是变动不居的,自汉至唐,其数量经历了多次波峰波谷。自然的变动与人的变动叠加在一起,处于一个长期的动态平衡体系中。总的趋势是,人口基数不断增大,自然正熵不断增加。
     人们选择在伊洛河盆地适宜位置营建城市,用有形、无形的边界设定出城市社会与外界环境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洛阳的城市腹地,首先是伊洛河盆地内,其次是伊洛河流域地区,而作为都城时则往往扩大至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与之相对应,在行政区划上就是汉唐时期的洛阳、河南二县,统县行政区划的“河南”,人们观念上的三河。伊洛河盆地是洛阳居民生存的基础,提供了果蔬、肉类、水以及部分的粮食等物资。汉唐时期,以步行或车运,一日行程大约15-25公里,以洛阳城为中心,这样的范围在汉魏时期主要是伊洛河盆地中部;在隋唐时期则偏于盆地西部。“河南”,勾画出了洛阳基本的城市防御体系。
     汉初的河南郡、河东郡和河内郡,在人们的观念代表着“天下之中”,政治、文化的渊薮。三河准确地反映了洛阳在城市生态体系中的位置。一方面,非都城时,包括洛阳在内的三河是长安、开封的城市腹地和防御带。洛阳是长安、开封城市生态体系中的一环。另一方面,洛阳为都城时,三河是京畿,是洛阳的城市腹地,其重要性要高于城市的辐射地带。洛阳的城市辐射地带往往是整个国家,物质、能量、信息、人口等汇聚于洛阳。其中漕运和仓储是洛阳自辐射地区吸纳生存物资的主要手段。而辐射范围的盈缩则与洛阳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环境是人生存的基础,但也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灾害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一方面,自然因素变动的频率超出了人类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可能造成一定的灾害;另一方面,人们的自然观念,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应对方式又会加剧或舒缓灾害的程度。汉唐时期洛阳的灾害记载,往往将灾害政治化、社会化。将自然灾害从人们的观念中挑出,才能客观地认识灾害的影响。
     环境是洛阳能够存在、发展的基础;人类则在洛阳适应、改造环境,创造出洛阳的辉煌历史。人类必须首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因此,我们主要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角度,围绕洛阳人的生存问题,探讨洛阳这一特定城市生态系统在汉唐时期的发展演变。
A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s of China, Luoyang was an important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China, during2nd B.C. To A.D.9th, andha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enter of the world',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Luoyang. The "center"not only refers to the center of the territory, but also the center of the political,economic, cultural, military ect. On the poin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studies,Luoyang is located in two or more geological structure areas, geomorphic terrainareas, climate zones, river systems, soil type areas, fauna, floras.
     People chose the suitable location in Yi-luo basin to build the city, with tangibleand intangible border demarcat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sidents with the externalenvironment, such differences are both social and natural. The urban ecosystem needsto exchange the energy and the material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scopewas related to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status, and constrained by natural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rder to survive, Human being must obtain all kinds of matter and energyfrom the environment. There was stored in plants and animals, climate, soil, waterand other natural factors. These factors in a long-term dynamic equilibrium. AndPopulation of Luoyang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peaks and valleys. The general trendis that the population base was increasing, and the natural positive entropy increasing.
     People to choose what kind of food, fuel, water, production materials, subject tothe constrain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lso Is the result of human culture torespond to nature. Luoyang was one of the backbone of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level, gathered a variety of resources.
     The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but also a threat to the survivalof mankind. Floods, droughts, storms, locust etc can pose a threat the survival of thehuman. Natural disasters were due to the impact of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Wars often caused devastating damage to the city of Luoyang. People used nature resistance to the war, or to expanse the damage.
     Environment is the base for Luoyang to exist and develop. People created theglorious history of Luoyang during adapting and changing the environment, Mankindmust solve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first, before engaging in other activities. Main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We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Luoyang ecosystems during the Han and Tang Dynasty.
引文
1关于西方的帝国式自然观参阅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第一部分第二章《理性的帝国》,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6-79页。
    2孙儒泳、李庆芬等:《基础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唐纳德·沃斯特:《为什么我们需要世界史》,侯深译,《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第6页。
    2参阅E. P.奥德姆:《生态学基础》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概念》,孙儒泳、钱国桢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8-22页。
    3侯甬坚:《“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1月第22卷第1辑,第116-123页。
    4王如松:《生态环境内涵的回顾与思考》,《科技术语研究(季刊)》2005年第7卷第2期,第30页。
    5如,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一文就认为“‘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应当是‘自然环境’”,同时他们也认为“‘生态环境’所要表达的‘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还不能包括全部环境问题。”见《科技术语研究(季刊)》,2005年第7卷第2期,第21页。
    1城市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或人类生态学派的观点、发展脉络等参见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1期,第1-9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43-2044页。
    2(宋)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四,刘德权、李剑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2页。
    1李健人:《洛阳古今谈》,洛阳:史学研究社,1935年。
    2苏健:《洛阳古都史》,北京:博文书社,1989年;陈桥驿主编《中国六大古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朱士光主编《中国八大古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3李振刚、郑贞富:《洛阳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4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1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2史为乐:《西周营建成周考辨》,《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考古》1961年第3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考古》1978年第6期;《隋唐洛阳考古又获重大成果-宫城应天门东阙遗址重见天日》,《中国文物报》1991年1月20日;《洛阳隋唐含嘉仓遗址》、《洛阳隋唐含嘉仓遗址的发掘》、《洛阳隋唐含嘉仓粮食的加固处理》,分别载于《文物》1972年1-3期;《洛阳隋唐东都城1982-1986年考古研究所工作纪要》,《文物》1989年第3期。
    1阎文儒:《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2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
    3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4史念海:《中国古都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5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李民序。
    1李润田:《自然条件对洛阳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中国古都研究》第3辑,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2其所指河洛地区是河南西部的黄河和洛河流域,北以中条山、太行山为界,西与陕西省秦岭山地为邻,东以郑州、许昌一线与豫东平原相连,南以伏牛山地与南阳盆地相接。《河洛地区地理环境的人文意义》,《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2年第4卷第1期,第61页。
    3许韶文:《论“河洛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因素》,《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4靳松安、张进:《论自然环境对河洛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
    5宋豫秦、虞琰:《夏文明崛起的生境优化与中国城市文明的肇始》,《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6勾利军:《寻找唐代洛阳的生态环境》,《决策探索》,2003年第12期。
    1张本昀、陈常优、王家耀:《洛阳盆地平原区全新世地貌环境演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梁亮、夏正楷:《瀍河流域的河谷地貌结构及近万年以来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第3期。
    3竺可桢:《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80-482页。
    4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满志敏所写第七章第一节《中国东部4000aBP以来的气候冷暖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288-293页。
    1张本昀、李容全:《洛阳盆地全新世气候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6月第2期。
    2勾利军:《唐代长安、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气候原因》,《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
    3张本昀、吴国玺:《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0月第4期。
    4钮仲勋、李非:《伊洛河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中原地理研究》1985年第1期。
    5段鹏琦:《汉魏洛阳与自然河流的开发和利用》,《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04-514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1993年第7期。
    7王炬:《谷水与洛阳诸城址的关系初探》,《考古》2011年第10期。
    8田莹:《论隋唐洛阳城的池沼》,《唐都学刊》2008年第1期。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收录于《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32-313页。
    2徐海亮:《历代中州森林变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3周永伟《洛阳古代的森林》,《河南林业》1998年第6期。
    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5俞为洁:《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孙雄伟、夏正楷《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王珍:《东汉首都洛阳工商业的畸形发展》,《史学月刊》1985年第6期;《略论北魏首都洛阳的工商业》,《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
    2陈有忠:《隋唐时期的洛阳商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3河洛地区指河南省西部黄河及伊洛河流域地区,大致相当于今洛阳市与三门峡市。《河洛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简论》,《河南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4敖天颖:《略论唐前期营建东都洛阳的经济价值》,《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5葛剑雄主编: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6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路遇、滕泽之编《中国人口通史》(上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7葛剑雄主编: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8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2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
    3来学斋:《洛阳历代人口发展考索》,河南省地方史志选编,杨静琦、刘翔南主编《河南史志论丛》第三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4方原、徐卫民:《东汉洛阳人口问题初探》,《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袁祖亮:《河南历史人口发展概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6郭自成:《河南地区古代人口统计》,《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1袁祖亮主编:焦培民、刘春雨、贺予新:《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美莉、刘继宪等:《中国灾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2009年;闵祥鹏:《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2008年。
    2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杨振红:《汉代自然灾害初探》,《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陈国生:《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阎守城:《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4王文涛:《东汉洛阳灾害记载的社会史考察》,《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
    1王文涛:《东汉洛阳自然灾害与政府赈灾年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殷淑燕、黄春长:《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第4期。
    3殷淑燕、黄春长:《唐代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1期。
    4王化昆:《唐代洛阳的水害》,《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85-123页;《汉魏洛阳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几措施》,《中国名城》2010年第1期。
    1刘俊文:《唐代水害史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2童圣江:《唐代地震灾害时空分布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辑。
    3章义和:《中国蝗灾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4阎守诚:《唐代的蝗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彭卫、杨振红:《说汉代火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编《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第111-135页。
    6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1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三“借鉴中求发展”和第四部分“新研究理路的探索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5-120页。
    3张国旺《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等中国环境史的综述性文章,基本上都分为环境要素(如气候、植被、动物、沙漠等)、区域环境变迁、人地关系、灾害疾疫、生态环境思想等几部分。而这些部分原本分属于历史地理学、古生物史、农业史、经济史等不同的史学分科,系统的环境史研究所论甚少。
    4(美)唐纳德·休斯:《什么是环境史》,梅雪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1梅雪芹:《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2梅雪芹:《水利、霍乱及其他:关于环境史之主题的若干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关于环境史研究意义的思考》,《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和学术渊源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等。
    3最近出版的王利华:《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一书收录了十余年来关于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的三十余篇论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1(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周振鹤编著《汉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钱林书编著《续汉书郡国志汇释》,2007年;胡阿祥编著《宋书州郡志汇释》,2006年;吴松弟编著《两唐书地理志汇释》,2002年。
    2劳幹:《北魏州郡志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1年第32本。
    3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施和金:《北齐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汉)崔寔著,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万国鼎审订,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3(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缪桂龙参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
    4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1958年。
    1(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校释前言》。
    2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初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1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69年,第39页。
    2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16-117页。
    3(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谭其骧:《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3-413页。
    1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汉魏洛阳故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杜金鹏、钱国祥主编《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3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洛阳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2005年;《洛阳考古集成·补编》,2007年;《洛阳考古集成补编2》,2010年。
    1黎翔凤:《管子校注》卷一《乘马》,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3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九《河渠书》,第1410页。
    2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中国农史》1989年第1期,第34页。
    1(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二十二年”,第1813页中。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二“襄公十四年”,第1956页上。
    3(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四二《地部七》“陆浑山”,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第200页上。
    1(汉)司马迁:《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司马贞《索引》,第2262页。
    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第17页。《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思勰原作,一般推测认为是唐人所作,能够反映汉唐时期人们对近郭地区农业生产的认识。
    3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九《让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978页。
    1(汉)张衡:《东京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3-54页。
    2史念海:《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91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第2043页。
    4(汉)班固:《东都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一,第34页。
    5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或称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指每种生物对环境因素适应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1参见李永文、马建华编《新编河南地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七“僖公三十二年”,第1832页中下。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2页。
    4辛德勇:《崤山古道琐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第44页。王文楚先生在其著《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一书中,修正了《唐代两京驿路考》(《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关于东、西崤的认识,采纳了辛文的观点,认为西崤为今陕县东硖石南兴龙涧河上游中支流所出,东崤为观音堂西兴龙涧河东支流所出(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5页)。
    5(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校注》卷三,张保见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0页。
    6(清)傅泽洪辑录《行水金鉴》卷一百六十一,引周洽《看河纪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39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卷十六《谷水》,陈桥驿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88页。
    2辛德勇:上揭文,第57页。
    3汉末建安中,曹操西讨巴蜀,崤山谷道之险,在其北又开北山高道,至晋太康三年宏农太守梁柳修复故道,北山高道即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参见《水经注校证》卷四《河水》四,第117页。胡德经先生《两京古道考辨》认为高道东自新安县铁门西北,北行任山山梁,绕行今渑池县北韶山南坡,至硖石西张茅镇北与故道合轨,而在陕县老城西又分开,至灵宝老城,过弘农河后又合,全长二百九十三华里。梁柳所修复旧路,指的是北山高道。(《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第5页。)辛德勇认为北山高道是一条短距离的道路,自今硖石西离开旧路,向东至千崤水,沿水上溯,再南行至千崤山下与旧路合(见图2.2),这一观点还有待实地考察。梁柳所修为崤山北道,而非北山高道。王文楚《西安洛阳间陆路交通的历史发展》认为北山高道西自今硖石镇,东至渑池县(《古代交通地理丛考》,第90页)。
    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七“僖公三十二年”,第1832页下。
    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四二《地部七》“崤山”,第200页上。
    1施其仁:《伊洛河流域暴雨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第43-49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六《谷水》,第389页。
    3李久昌:《崤函古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8页。
    4(清)施诚修,董钰、裴希纯纂《(乾隆)河南府志》卷七《山川一》,清同治六年陈肇镛补刻本,早稻田大学彩色扫描,第十一叶。
    1参见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三《河南道》三引杨佺期《洛阳记》,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7页。
    3(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辛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98页。
    1参见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7-58页。
    2(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十八《王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291页。
    1史念海:《中国古代都城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响》,《中国古都和文化》,第281页。史先生所举两个材料都是旁征,不能确指邙山植被的具体情况,详见本章第四节。
    2(唐)张籍:《张籍诗注》卷一,陈延杰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2页。
    3(唐)白居易:《唐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并序》,《白居易集》卷十七,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471页。
    4(梁)沈约:《宋书》卷十五《礼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4页。
    5吴毓江:《墨子校注》卷八《明鬼下》,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0页。
    6李如森:《汉代家族墓地与茔域上设施的兴起》,《史学集刊》1996年第1期,第23-24页。
    1李如森上揭文认为墓域植树还与先秦民房庭院必须植树,否则就要受罚有关。墓葬是地上(在世)生活的缩影。程乐同结合古代“树葬”,认为松柏高耸、挺拔,四季常青是灵魂寄居的最好场所。《灵魂转移观念及墓树松柏》,《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第9页。
    2(唐)王建:《北邙行》,(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九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75页。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卷十五《洛水》,第367页。
    1(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一上,邹逸麟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5页。
    2分别见《史记·封禅书》司马贞索隐引《荆州记》认为齐桓公召陵之会在顺阳、益阳二县东北;《方舆胜览》卷二十四《衡州》;《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南安县”条;《方舆胜览》卷五十三《眉州》;《元丰九域志》卷九。
    3本部分参见:王文楷主编《河南地理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35页;马建华主编《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及其实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3-10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1371页。
    2张衡:《东都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第53下-54上。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卷十五《伊水》,第377页。
    4余扶危、张剑主编《洛阳出土墓志卒葬地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42、255、262、354页。
    5陈长安:《邙山北魏墓志中的洛阳地名及相关问题》,洛阳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汉
    魏洛阳故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81页。原刊于《中原文物》1987年特刊。
    1(清)施诚修,董钰、裴希纯纂《(乾隆)河南府志》卷十六《山川》十,第四叶。
    2谭其骧:《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长水集续编》,第373-413页。
    3谭其骧:上揭文,谭其骧先生认为《中山四经》所举诸山距离为实距的2.6倍,《中山六经》为约1.6倍,《中山七经》为约1.1-1.5倍,第381页。
    4郭郛:《山海经注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22页。
    5郭郛:上揭书文,第429页。
    1(唐)徐坚等:《初学记》卷八《州郡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7页。
    2郭郛:上揭书文,第378页。
    1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自然环境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07-308页。
    2黎翔凤:《管子校注》卷十九《地员》,第1124页。
    3夏纬瑛校释《管子地员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8-70页。
    4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97页。
    1李约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植物学》,袁以苇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6-138页。
    1参见张本昀、陈常优、王家耀:《洛阳盆地平原区全新世地貌环境演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381-384页。
    2万晔、刘勇、史正涛:《河南黄河—洛河地区地貌结构与特征》,《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5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第309,312页。
    2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自然环境志》,第274页。
    1梁亮、夏正楷:《瀍河流域的河谷地貌结构及近万年以来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第77-79页。
    2马建华等编《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1龚高法等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5页。
    2葛全胜、郑景云等:《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2期,第167页。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5-497页。
    3葛全胜、何凡能等:《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第6-7页。
    4参见周书灿:《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的综述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第131-136页。
    5文焕然、文榕生:《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3-119页。
    1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28页;张丕远等编《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七章第一节《中国东部4000aBP以来的气候冷暖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288-293页。
    2张丕远,王铮等:《中国近2000年来气候演变的阶段性》,《中国科学(B辑)》1994年第9期,第1000-1003页。
    3朱士光、王元林等:《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第1-9页。
    1盛福尧:《初探河南省历史时期的寒暖》,《历史地理》1990年第七辑,第160-166页。
    2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4页。
    3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76-95页。
    4郑景云、满志敏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9-140页。
    5吴宏岐、党安荣:《唐都长安的驯象及其反映的气候状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第171-177页。
    6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第20-30页。
    1吴宏歧、党安荣:《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第31-38页。
    2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1辑,第11页。
    3费杰、侯甬坚等:《基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历史文献记录的唐代气候冷暖波动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4辑,第74-77页。
    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第476页。
    5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部地区近两千年来旱涝灾害及湿润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和超长期预报会议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第67-75页。东南部地区,指华北平原及其以南的地区,向西至甘、川、滇的东界。
    6郑斯中:《我国历史时期冷暖时代的干旱型》,《地理研究》1983年第4期,第32页。
    7张丕远、葛全胜等:《2000年来我国旱涝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第四纪研究》1997年第1期,第15页。
    1郑景云、满志敏等:《过去2000a中国东部干湿分异的百年际变化》,《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第1期,第67-69页。
    2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76,71页。
    3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93页。
    4朱士光、王元林等:《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第9页。
    5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1辑,第6页。
    2张本昀、李容全:《洛阳盆地全新世气候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280页。
    1郭建民、郑金亮:《伊洛河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12-14页。
    1(唐)魏徵:《隋书》卷三〇《地理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41页。
    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河南道》六,第112页。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83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23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第140页。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第136页。校勘记曰:“今按‘路’字疑衍,此条叙水,与路无涉。”
    3(唐)李泰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1页。
    4(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八,第243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五《伊水》,第374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五《伊水》,第374页。
    3(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四《河南道》四,第66页。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五《伊水》,第375页。
    5(唐)魏徵:《隋书》卷三〇《地理志中》,第835页。
    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五《伊水》,第377页。
    7(唐)李泰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卷三,第172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五《伊水》,第378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六《谷水》,第388页。
    3(唐)李泰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卷三,第116页。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第930页。
    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六《谷水》,第389页。
    1(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3页。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第143页。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第141页。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十六《谷水》,第390页。
    1(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75页。
    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第1195页。
    3史念海:《中国古代都城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响》,《中国古都和文化》,第26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6页。
    2陈小青:《<北魏杨播墓志>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第53页。
    3段鹏琦:《汉魏洛阳故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68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7页。
    2王学荣:《偃师商城与二里头遗址的几个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第52页。
    3段鹏琦:上揭书文,第167页。
    1偃师市文物管理局:《汉魏洛阳城东阳渠、鸿池陂考古勘察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第1期,第25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上揭文,第608页。
    1(清)施诚修,董钰、裴希纯纂《(乾隆)河南府志》卷十五《山川九》,第七叶。
    1徐昭峰:《“谷、洛斗,将毁王宫”事件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第64页。
    2(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七,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1页。
    3王炬:《谷水与洛阳诸城址的关系初探》,《考古》2011年第10期,第79页。
    1张本昀、吴国玺:《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490-493页。
    2E.P.奥德姆:《基础生态学》,孙儒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页。
    1参见: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自然环境志》,第316-330页。
    2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揭书文,第383-387页。
    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第90-113页。
    1(汉)班固:《汉书》卷九七上《外戚列传上》,第3944页。
    2史念海:《中国古代都城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响》,《中国古都和文化》,第281页。
    3史念海:上揭书文;徐海亮:《历代中州森林变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第102页。
    4(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十八《王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291页。
    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四《职官》三,第1896-1897页。
    1(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十九“盗园陵内草木”,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5页。
    2(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第689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四《灵帝纪》,第3286页。
    4(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卷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33-134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1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四《五行志中》,第862页。
    3(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20页。
    1(汉)司马迁:《史记·贾谊传》卷八四,第2491页。
    2(汉)班固:《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第1135页。
    3(汉)班固:《汉书》卷七五《夏侯胜传》,第3156页。
    4(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8页。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6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武帝征和四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38页。
    3县均口数采自葛剑雄《西汉元始二年各郡国人口密度》,《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p.487;后两项数据采用葛剑雄《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人口密度》表,《西汉人口地理》,p.96。
    4(汉)班固:《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下》,第1185页。
    5(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49页。
    1如,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1页;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2页。
    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66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95页。
    5(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2页。
    6(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八一《周嘉传》,第2676页。
    1户10,677,960,口56,486,856,见房玄龄等《晋书》卷十四《地理上》,第414页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p.420。
    3县均口数和人口密度采自葛剑雄《东汉永和五年各郡国人口口密度》表,《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第494页。
    4(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五刘昭补注引应劭《汉官仪》,“永和中户至千七十八万,口五千三百八十六万九千五百八十八万八千七百七。”户、口分别多1,081,370和4,719,36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34页。
    5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第423页。
    6(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二《刘隆传》,第781页。
    7(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第1649页。
    8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8页。
    1(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第1633页。
    2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第2327页。
    2(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一》刘昭补注引《帝王世纪》,第3388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九《献帝纪》,第379页。
    4(晋)陈寿:《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昶传》,第744页。
    5(晋)陈寿:《三国志》卷二五《魏志·辛毗传》,第697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惠帝纪》,第101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〇《张方传》,第1644页。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第2647页。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怀帝纪》,第123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第1746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六《孙绰传》,第1545页。
    3(刘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三十八,第534页下。
    4(北齐)魏收:《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第176,178页。
    5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91页。
    6(北齐)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第198,213页。
    7(唐)李延寿:《北史·元晖传》卷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第571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十二《尔朱荣传》,第1648-1649页。
    2(唐)李延寿:《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224页。
    1(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序,第7页。
    2(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第133页。
    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13,15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三《王恂传》,第2412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三《石崇传》,第1008页。
    3(北齐)魏收:《魏书》卷五三《李冲传》,第1180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五《佛图澄传》,第2488页。
    2(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45页。
    3(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序,第5页。
    4(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48页。
    5(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卷一一四,第3037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七三,“宣帝太建十一年”条,第5394页。
    2(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七《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19页。
    3(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2页。
    4(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3页。
    1(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1页。
    2(唐)杜宝:《大业杂记辑校》,辛德勇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3(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6页。
    4(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六七《裴蕴传》,第1575页。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八四,“恭帝义宁元年”条,第5769页。章钰校勘之宋刊十二行本、乙十一行本“钱”作“千”,明刊孔天胤本及张瑛《资治通鉴校勘记》皆以“三”作“千”。
    1(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二《纳谏》,谢保成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第109页。
    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第122页。
    4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5页。
    5葛剑雄:《宋以前的洛阳与移民》,《葛剑雄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
    6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4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第129页。
    2(唐)杜佑:《通典》卷一七七《州郡典》七,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651页。
    3据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第1422页。
    4学界对两《唐书·地理志》、《通典·州郡典》、《元和郡县图志》等所记载的户口数系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主要采用冻国栋的观点,参见《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29页。
    5人口密度采自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之《天宝十二载都畿道、河南道领郡县、户、口统计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翁氏判定两《唐书·地理志》“天宝领户”录自“天宝十二载户部计帐”。
    6(唐)杜佑:《通典》卷七《食货典》七,第157页。
    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〇四《封常清传》,第3209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乾元二年”条,第7069页。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第5199,5204页。
    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第3513页。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八,“德宗建中四年”条,第7339,7351页。
    5(唐)杜甫:《杜诗详注》卷十一,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68页。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八,“德宗建中四年”条,第7238-7239页。
    7(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第129页。
    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〇《刘晏传》,第3457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9,3265页。
    1鲁西奇、马剑:《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故城城垣试掘》,《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第383-384页。
    3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第253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第198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第20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汉魏洛阳故城金墉城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3期,第14页。
    3(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卷五,第227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3-605页。
    5(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原序,第7页。
    1(清)徐松辑《河南志》,高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99、117、129页。
    2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158页。
    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第1421页。
    4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第420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考古》1978年第6期,第373-374页。
    6(清)徐松辑《河南志》,第117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考古》1978年第6期,第366-368页。
    1(清)徐松辑《河南志》,第136页。
    2成一农:《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65-168页。
    3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卷九《险固》,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25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卷九九《刘敬传》,第2044、2716页。
    5(汉)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下》,第59页。
    6(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一班固《两都赋》,第30-35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第20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工作队:《洛阳北魏故城北垣一号马面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第729页。
    3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49页。
    1关于洛阳南、北二宫的始建时期,参见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第244-245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卷十六《谷水》,第393页。
    3骆子昕:《汉魏洛阳城址考辨》,《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第67页。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〇五《载记五石勒下》,第2744页。
    1(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四《城郭第二》引《吴越春秋》,第565页。
    2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7-49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附赐传》,第1782-1783。
    4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85页。
    1骆子昕:《汉魏洛阳城址考辨》,《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第63-65页。
    2考古工作者在北魏洛阳西郭城墙和东郭城墙向南延伸的洛河南岸地域内,注意勘察寻找有关郭墙的遗迹;在洛河故道南面、伊水北面的地带内,迄今尚未发现属于郭城的遗存。(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察》,《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4页。)在现有文献、考古资料的条件下,我们倾向于认为北魏未修筑外城南郭墙。需要注意的是,城南今洛河、伊河之间地势低洼,是洛水行洪通道,曾南北迁徙,而且地下水水位较高,这些都给考古发掘带来极大难度。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察》,《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2-604页。
    1刘淑芬:《魏晋北朝的筑城运动》,载于其著《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第385-397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〇五“则天后长寿元年”条,第6478页。
    3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8》“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98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北宋西京洛阳监护城壕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1期,第65页。
    2李孝聪:《唐代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以坊市制的演变为线索》,载其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63-26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考古》1978年第6期,第366页。
    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三《河南道》三,第45页。
    3(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45页。
    4(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第282页。
    5黎翔凤:《管子校注》卷五《八观》,第256页。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608页。
    2(晋)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四,第3611页。
    3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第134页。
    4(晋)司马彪:《续汉书·地理志》一,第3389页。
    5(日)宫崎市定:《中国における聚落形体の变迁について——邑·国と郷·亭と村とに对する考察》,首刊于《大谷史学》1957年第6号,收入《宫崎市定全集3》,岩波书店,1991年,第140,155页。中译文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黄金山、孔繁敏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15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六潘岳《闲居赋》注,第225页下。
    2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第307页;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第443页。
    3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4(宋)范晔:《后汉书》卷三《章帝纪》,第152页。
    1(晋)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五,第3625页。
    2黎翔凤:《管子校注》卷八《小匡》,第400页;卷七《大匡》,第368页。
    3黄展岳:《一九五五年春洛阳汉河南县城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第5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洛阳发掘报告——1955-1960年洛阳涧滨考古发掘资料》,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
    4见(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第2494页;(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三六《疾恶》“问贵戚放横”引《东观汉纪》,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光绪十四年南海孔氏刊本,第90页上。
    1(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附冀传》,第1181,1186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三,“明帝建武元年”条,第4350页。
    2关于北魏洛阳里坊数,学界一直有争论。魏晋时期,坊、里并称,但坊多为宫室之名。北魏时期,坊与里则混称,其含义则有不同,坊是规划的区块,里则还带有管理的性质。他认为《洛阳伽蓝记》和《魏书》所载洛阳里坊数的差异,正是因为“里”、“坊”意义的不同。见齐东方:《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考古学的印证》,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观点与此类似。
    3(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卷一,第63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八《甄琛传》,第1514-1515页。
    2如城东,《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崇义里东有七里桥,为魏晋时人东行出顿之地;而郭门尚在桥东一里。
    3张剑:《洛阳出土墓志与洛阳古代行政区划之关系》,赵振华主编《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北京:朝华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4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64,67页。
    5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第29页。
    1妹尾达彦:《隋唐洛陽城の官人居住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97年第一三三册,第67-111页。
    2妹尾达彦第二期起至时间为唐初至高宗末,所得出住宅分布也是主要聚居于南、北市周围。
    3妹尾达彦的分期为高宗末至武则天神都期和中宗神龙元年(705)至安史之乱终。前一时期除南北市诸坊外,皇城以南定鼎门大街两侧成为皇族、高官的聚居区,特别是靠近天津桥的尚善、修文、观德诸坊;后一时期则广布于城内。
    4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第355-424页。
    1(清)徐松辑《河南志》引韦述《两京新记》,第3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纪》,《考古》1978年第6期,第371页。
    3(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第304页。
    4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第420页。
    5如《唐两京城坊考》卷五,宣风坊;《太平广记》卷一五九《崔元综》、卷四八四《郑还古》;《朝野佥载》卷五“殖业坊西门酒家”等等。
    6王岩:《洛阳唐城履道坊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诗人白居易故居昔日风貌依稀可辨》,《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1日第30期,第一版。
    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六七卢俌《对筑墙判》,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第2713下-2714上。
    2宿白:上揭文,第368,373-374页。
    3宿白:上揭文,第421页。
    4(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三,第73页。
    5(唐)杜佑:《通典》卷三《食货》三,第63-64页。
    6(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八、十一、二〇、二八,第172、228、380、540页。
    7张玉兴:《唐代县官与地方社会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1(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42页。
    1周振鹤、李晓杰在多部论著中均提到这样的观点。如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36-43页;李晓杰编著《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年,第61页;周振鹤、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6页等。
    2王德权:《从“废郡存州”到“改州为郡”》,《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8年第26卷,第68-70页;《从“汉县”到“唐县”——三至八世纪河北县治体系变动的考察》,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0-191页。又如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总目·京都关内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5年,序言第5页、第83页;施坚雅对城市与地方体系层次的探讨也具有参考价值,见:(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合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27-417页。
    3隋唐时期范围以《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所载道里为依据,汉魏时期范围依据唐代记载并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东汉“雒阳附近”推算。
    1邹衡:《西亳与桐宫考辨》注释63、123,北京大学考古系编《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42-143页。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二“昭公五十六年”、卷十三“僖公十一年”、卷五〇“昭公二十二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2113页下、1802页中、2100页下。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五五《清河孝王传》刘昭注,第1800页。
    4(唐)李泰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卷三,第167页。
    5《水经注》卷五有“河水又东迳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津水二渚,分属之也。”《水经注校正》卷五《河水》五,第127-128页。
    6肖淮雁:《东汉洛阳的郭》,《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编《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96页。
    1张剑:《关于北魏洛阳城里坊的几个问题》,叶万松主编《洛阳考古四十年——1992年洛阳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65-266页。
    2爱宕元:《唐代兩京鄉里村考》,《东洋史研究》1981年第四十卷第三号,第44页;译文见:李健超译《唐代两京乡里村考》,《西北历史资料》1982年第2期,第50页。
    3张剑:《洛阳出土墓志与洛阳古代行政区划之关系》,赵振华主编《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北京:朝华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1周晓薇、王其祎、王灵:《隋代东都洛阳城四郊地名考补——以隋代墓志铭为基本素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3辑,第90页。
    2周晓薇等:上揭文,第143-146页。
    1(清)龚崧林纂修:《洛阳县志》卷一《地理·疆域》,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乾隆十年刊本,第110页。
    2(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六《入河巨川》,清乾隆丙申(1776)传经书屋藏板,(日)早稻田大学彩色扫描,第二册第十六叶。
    3黄吉博:《唐高宗<孝敬皇帝睿德颂>相关问题》,赵振华主编《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北京:朝华出版社,2002年,第475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2262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2页。
    3(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第17页。
    1(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六《木炭使》,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53页。
    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皂角树》,第113页。
    3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第121页。何炳棣先生认为粟和稷不是同种的植物。
    4(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第一卷,第42页。
    1河南省博物馆、洛阳市博物馆:《洛阳隋唐含嘉仓的发掘》,《文物》1972年第3期,第53-54,57页。
    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7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五《五行志》二,第919页。
    4(汉)刘向集录:《战国策笺证》卷一《东周·东周欲为稻》,第20页。
    5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四《墬形训》,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45页。
    6(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三九《百谷部》三,第3751页下。
    7张本昀、吴国玺:《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492页。
    1参见(汉)崔寔著,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1981年。
    2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12页。
    3(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七《献帝纪》,第529页。
    1(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四六一《祝鸡公》引《列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784页。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五-二《敝笱》,第354页上。
    3(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卷二,第104页。
    4(汉)班固:《汉书》卷九七上《外戚列传上》,第3944页。
    1(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卷五,第18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城发现的东汉烧煤瓦窑遗址》,《考古》1997年第2期,第47-51页。
    3参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内的古窑址》,《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东郊东汉‘对开式’砖瓦窑的清理》,《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轴承厂汉代砖瓦窑场遗址》,《中原文物》1995年第4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东周王城战国至汉代陶窑遗址发掘简报》,安亚伟,《东周王城战国至汉代陶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7期。
    1(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20页。
    2吕文郁:《周代王畿考述》,《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第94页。
    3(清)顾栋高辑《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吴树平、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01页。
    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二十二年”,第1813页中。
    1徐元诰:《国语集解·周语中》,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1-52页。
    2吕文郁:《周代王畿考述》,《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第95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五五《留侯列传》,第2043页。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卷五《河水》五,第130页。
    5陈隆文:《虎牢关变迁蠡测》,《中原文物》2009年第5期,第93页。
    6程远荃、花金委主编《荥阳市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93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66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九七《郦食其列传》,第2694页。
    3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卷一《通有》,第42页。
    1(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卷一《东周·秦攻宜阳》,范邦瑾协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周慎靓王五年”条,第84页。
    1三门峡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门峡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2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第68页。
    3(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3页。
    4新安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安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页。
    1王文楚:《西安洛阳间陆路交通的历史发展》,其著《古代交通地理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82页。
    2谭其骧:《新莽职方考》,《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8-90页。
    1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六“献帝建安十八年”条,“庚寅,诏并十四州,复为九州”胡三省注。第2118页。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十四《地理志》,第415页。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卷七《济水》一,第193页。
    1(清)洪亮吉撰,谢钟英补注《补三国疆域志补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第2999-3003页。
    2(梁)沈约:《宋书》卷十一《志序》,第205页。
    1秦时有东垣县,汉初即改为真定县;汉河东郡有垣县,治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东汉时改称东垣县,魏、晋沿袭,洪亮吉认为前秦时改属豫州河南郡,至刘裕北伐,攻取洛阳,又置西垣县;胡阿祥认为宋志之东垣县是分新安县而新置,与河东郡之东垣不同。见《十六国疆域志》卷四《前秦》,《二十五史补编》,第4139页;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568-569页。
    1参见劳幹:《北魏州郡志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1年,第32本,第182页;(北齐)魏收:《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一〇六中《地形志中》。
    2参见(清)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卷八,《二十五史补编》,第6839-6857页。
    3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87-629页。
    1参见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8-255页;(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三〇《地理志中》。
    2参见(唐)李泰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卷三,第167-174页;(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第1421-1422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第1421-1426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卷十六,第144-147、444-446页。
    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六《禹贡》,《十三经注疏》,第149-150页。
    1以上部分参照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第十二章改写(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21-256页。)。
    1关于农田生态系统参见孙鸿烈主编《中国生态系统》第五篇《农田生态系统》之第四、五、十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2(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62-3270页。
    1(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83页。
    2孟令俊:《河洛文化纵横·自序》,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3周文顺:《“河洛文化”辩义》,《历史教学》1999年第3期,第53页。
    4有为、辛夷:《根在河洛功存华夏——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第116页。
    1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页。
    2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4-75页。
    1薛瑞泽、许智银:上揭书文,第69页。
    2如韩忠厚:《试论河洛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洛阳市历史学会、洛阳市海外联谊会编《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35页;陈昌远:《先秦河洛历史地理与河洛文化历史地位考察》,第36-52页。
    3赵荣珦:《道教与河洛文化》,《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第160-172页。
    4王新年:《河洛文化的地域和特点——兼述礼乐宗法制度的产生》,洛阳市历史学会、洛阳市海外联谊会编《河洛文化论丛》第二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6-74页。
    1薛瑞泽、许智银上引书,第61页。
    2王文楚:《唐代洛阳至襄州驿路》,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37页。
    1史念海:《中国古都学刍议》,中国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26页。
    2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4-99页。
    3赵芝荃、徐殿魁:《偃师尸乡沟商代早期城址》,中国考古学会编辑《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198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4陈星灿等:《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08页。
    1学界对成周、王城是一城还是二城,以及其地望都有争议。本文主要参考陈公柔、李民、叶万松、梁云、徐昭峰等人的观点,主要认为西周时无王城之称,王城始于春秋时期,周公营建的洛邑与成周是同一城,西周晚期在汉魏故城遗址处修建了西周“周”城,敬王避王子朝之乱都于此,称之为成周(参见徐昭峰:《成周与王城考略》,《考古》2007年第11期,第69页)。另有学者主张班固、郑玄的观点,即武王时营建了新都洛邑,周公时对洛邑进一步修筑,是为成周,又在其西涧水东营建了王城。如蔡运章先生《周初金文与武王定都洛邑》。李久昌又以地理形势、丰镐一都二京的城市规划角度以及《后汉书》等所载的汉魏洛阳城“上商里”等阐述了上述观点(参见:《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第213-215页)。
    2(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四《王风》,《十三经注疏》,第329页下。
    3(汉)班固:《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4页。
    1史念海、史先智:《长安和洛阳》,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七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2(晋)袁宏:《后汉纪》卷一《光武帝纪》,张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4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十六《寇恂传》,第621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卷十六《谷水》,第396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六《食货志》,第785-786页。
    1(唐)杜佑:《通典》卷十《漕运》,第55页下。
    2(北齐)魏收:《魏书》卷五三《李冲传》,第1185页。
    3(唐)魏征等:《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3页。
    4张弓:《唐代仓廪制度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1页。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条,第7286页。
    1李久昌:上揭书文,第155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九〇中《陈子昂传》,第5020页。
    3关于经济、社会重心的偏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前人方家著述汗牛充栋,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军事威胁对都城选择的影响,主要参考史念海先生《娄敬和汉朝的建都》,《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8-380页;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31页;侯甬坚:《定都关中:国都的区域空间权衡》,《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69-375页。
    1程民生:《论中国古代河内地区经济的稳定发达——以焦作地区为中心》,《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第171页。
    2参见薛瑞泽根据1955年以来三门峡古栈道、仓漕遗迹的考古发掘,对东汉时期三门峡漕运的研究,《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的漕运和仓储》,《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29-31页。
    3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辑,第76页。
    4文献中也有大量的“河洛”记载,与“三河”相比,前者更强调对洛阳城的指代意义。“河洛”的指代意
    义参见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引言》,第2-6页。
    1张荣芳:《试论隋唐的山东与关东》,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3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第671页。
    2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8页。
    3灾害资料多出自正史本纪、五行志或灵征志,如无必要,以“帝纪”、“某志”代称。
    1(汉)班固:《汉书》卷二七上《五行志上》,第1346页。
    2(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82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437页。
    1(汉)班固《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80页。
    2(汉)班固《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13页。
    3(汉)班固《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337页。
    4(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52页。
    1(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三刘昭注引谢承《后汉书》,第3307页。
    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7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85页。
    4(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05页。
    5(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三,第3309页。
    6(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0页。
    1(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4页。
    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三〇上《杨厚传》,第1049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01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8页。
    5(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58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12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21页。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13页。
    4王邨编著《中原地区历史旱涝气候研究与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年,第2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14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1页。
    3(唐)吴兢:《贞观政要集校》卷十,第526页。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〇〇“高宗龙朔元年”条,第6323页。
    5(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第132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第109-110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第122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3页。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中宗神龙元年”条,第6594页。
    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3页。
    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中宗纪》,第142页。
    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三,第930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7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7页。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第183页。
    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7-1358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8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8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三,第931页。
    1(汉)班固:《汉书》卷九九下《王莽传》,第4167页。
    2(刘宋)范晔:《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22页。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九《五行志下》,第873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第2901页。
    2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自然环境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73页。
    1王文涛:《东汉洛阳灾害记载的社会史考察》,《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57页。
    2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史籍,并参考《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王会安、闻黎明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3(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下之上,第1454页。
    4(晋)袁宏:《后汉纪》卷十三《和帝纪上》,第259页
    5(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四,第3329页。《后汉书·安帝纪》、《后汉纪·安帝纪》基本相同,唯后者载郡国数为“三十二”。以下东汉引文基本上均来自《后汉书》本纪、《后汉纪》、《续汉书·五行志》四,如无必要不做注释。
    6(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四,第3329页。《后汉书·安帝纪》作“郡国三”,校勘记认为少“十二”两字;《后汉纪·安帝纪》作郡国“三十七”。时间根据《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所做按语(第21页)。
    7(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四,第3329页。《后汉纪·安帝纪》作“郡国二十二”。
    8(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四,第3330页。《后汉书·顺帝纪》、《后汉纪·顺帝纪》同,《后汉书·张衡传》、《后汉书·左雄传》并见。
    9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前23世纪—公元1911年)》,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年,第6页。
    7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1王文涛上揭文,第57页。
    2(晋)陈寿:《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第104页。《宋书·五行》五基本相同,唯自“东来”。魏晋记载基本上来自《三国志·魏书》本纪、《晋书》本纪、《晋书·五行志》和《宋书·五行》五,如无必要,不做注释。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九《五行志》下,第894页。校勘记认为“正月朔壬辰”文理不明,《晋书·武帝纪》作二月“壬辰地震”,疑晋志“壬辰”前脱“二月”二字。《宋书·五行》五同。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惠帝纪》,第101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第2897页。《魏书·天象》四亦载有灾情,作杀“八千余人”。
    2(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第2897页。“月”前缺字,校勘记推测所缺为“四”。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则天皇后纪》,第87页。《新唐书·五行志》二同。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玄宗纪》,第139页。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五《五行志》二,第908页。《新唐书·德宗纪》、《旧唐书·五行志》载为“十一月己卯”。
    6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0-81页。
    7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232页。
    1童圣江:《唐代地震灾害时空分布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12月第4辑,第56页。
    2(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十二《基义》,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页。
    3(汉)班固:《汉书》卷六十《杜周传附钦传》,第2671页。
    1王文涛《东汉洛阳灾害记载的社会史考察》一文对永初二年洛阳旱灾进行了详尽地考证分析,我们同意其观点,不再赘述。(《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61页。)
    1(汉)班固:《汉书》卷二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第1436页。
    2(汉)班固:《汉书》卷九九下《王莽传》下,第4176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82页。
    4郭郛、陈永林、卢宝廉:《中国飞蝗生物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1(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83页。
    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9-220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六《顺帝纪》,第263-264页。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九《五行志下》,第889页。
    5王平远编《中国经济昆虫志·鳞翅目螟蛾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2页。
    6(北齐)魏收:《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第179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第176页。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三,第939页。
    3(宋)王溥:《唐会要》卷四四《螟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0页。
    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附皋传》,第3604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下》,第389页。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五《五行志》二,第899页。
    1(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二刘昭注,第3294-3295页。
    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08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09页。
    4(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312页。
    5(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二,第3296页。
    6(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第805页。
    7(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第213页。
    1(美)派因:《火之简史》,梅雪芹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导言。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宣公十六年”,第1888页下。
    3彭卫、杨振红:《说汉代火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编《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第125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第275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
    (2)(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4)(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5)(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6)(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7)(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8)(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9)(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10)(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3)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开明书店,1936年。
    (14)周振鹤编著《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钱林书编著《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16)胡阿祥编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吴松弟编著《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
    (19)施和金:《北齐地理志》,中华书局,2008年。
    (20)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1)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
    (22)(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范邦瑾协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清)顾栋高辑:《春秋大事表》,吴树平、李解民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
    (24)(清)郝懿行笺疏,《山海经笺疏》,中国书店影印,1991年。
    (25)郭郛:《山海经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6)(汉)刘珍:《东观汉记校注》,吴树平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27)(唐)吴兢:《贞观政要集校》,谢保成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
    (28)(唐)韦述、杜宝:《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辛德勇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
    (29)(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邓之诚注,中华书局,1982年。
    (30)(唐)李泰:《括地志辑校》,贺次君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
    (3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3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
    (33)(清)徐松辑《河南志》,高敏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34)(清)施诚修,董钰、裴希纯纂《(乾隆)河南府志》,清同治六年陈肇镛补刻本,早稻田大学彩色扫描。
    (35)(清)龚崧林纂修:《洛阳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乾隆十年刊本,1976年。
    (36)(清)谢应起等修《宜阳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清光绪七年刊本,1968年。
    (37)(清)汤毓倬修、孙星衍纂《偃师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1976年。
    (38)(清)徐元灿等纂修《孟津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清康熙四十八年、嘉庆二十一年刊本,1976年。
    (39)卢以治等纂修《续荥阳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民国十三年铅印本,1968年。
    (40)田金祺等修《汜水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民国十七年铅印本,1968年。
    (41)刘莲青、张仲友等纂修《巩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民国二十六年刊本,1968年。
    (4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正》,陈桥驿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3)(清)齐召南:《水道提纲》,清乾隆丙申(1776)传经书屋藏板,(日)早稻田大学彩色扫描。
    (44)(清)傅泽洪辑录:《行水金鉴》,商务印书馆,1937年。
    (45)(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45页。
    (46)(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三秦出版社,2006年。
    (47)(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
    (48)(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49)(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
    (50)(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51)(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周天游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
    (52)(唐)李林甫等:《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53)(清)汪灏:《广群芳谱》,上海书店复印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1985年。
    (54)(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中华书局,1963年。
    (55)(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华书局,1963年。
    (56)黎翔凤:《管子校注》,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2004年。
    (57)夏纬瑛校释《管子地员篇校释》,中华书局,1958年。
    (58)吴毓江:《墨子校注》,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
    (59)吕不韦:《吕氏春秋新校释》,陈奇猷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0)(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
    (61)(汉)桓宽,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
    (6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
    (63)(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64)(汉)崔寔著,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万国鼎审订,农业出版社,1981年。
    (65)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
    (66)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初稿)》,科学出版社,1956年。
    (67)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中华书局,1957年。
    (68)(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缪桂龙参校,农业出版社,1982年。
    (69)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科学出版社,1957-1958年。
    (70)(唐)韩鄂原编,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
    (7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冯逸、乔华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
    (72)(宋)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刘德权、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73)(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74)(唐)欧阳询:《艺文类聚》,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75)(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76)(唐)虞世南:《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光绪十四年南海孔氏刊本。
    (77)(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
    (78)(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
    (79)(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8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8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
    (8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
    (83)(曹魏)曹植:《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84)(唐)张籍:《张籍诗注》,陈延杰注,商务印书馆,1938年。
    (85)(唐)白居易:《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1999年。
    (86)(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
    (87)李健人:《洛阳古今谈》,史学研究社,1935年。
    (88)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
    (89)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90)陈桥驿主编:《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91)陈桥驿主编:《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92)陈义初主编:《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93)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94)成一农:《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95)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96)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97)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98)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99)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0)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1)郭建民、郑金亮:《伊洛河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102)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3)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1969年。
    (104)焦培民、刘春雨、贺予新:《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106)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107)李晓杰编著:《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沈阳出版社,1997年。
    (108)李振刚、郑贞富:《洛阳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109)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10)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7年。
    (111)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112)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3)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4)闵祥鹏:《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5)苏健:《洛阳古都史》,博文书社,1989年。
    (116)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117)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学生书局,1991年。
    (118)史念海:《中国古都与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
    (119)孙儒泳、李庆芬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0)谭其骧:《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1)田丰、李旭明主编《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
    (122)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
    (123)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4)翁俊雄:《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
    (125)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126)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7)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8)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中华书局,2007年。
    (129)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0)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131)王利华:《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132)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
    (133)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4)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135)杨静琦、刘翔南主编《河南史志论丛》第三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136)阎守城:《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7)俞为洁:《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38)竺可桢:《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
    (139)“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140)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1)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42)赵振华主编《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朝华出版社,2002年。
    (143)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44)朱士光主编:《中国八大古都》,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5)章义和:《中国蝗灾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6)张美莉、刘继宪等:《中国灾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7)张玉兴:《唐代县官与地方社会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148)程远荃、花金委主编《荥阳市志》,新华出版社,1996年。
    (149)三门峡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门峡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150)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1)新安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安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52)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自然环境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53)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154)陈有忠:《隋唐时期的洛阳商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155)程存洁:《<唐两京城坊考>东都里坊补正》,《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56)陈国生:《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57)陈新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158)方原、徐卫民:《东汉洛阳人口问题初探》,《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59)郭自成:《河南地区古代人口统计》,《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160)勾利军:《唐代长安、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气候原因》,《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
    (161)勾利军:《寻找唐代洛阳的生态环境》,《决策探索》,2003年第12期。
    (162)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63)靳松安、张进:《论自然环境对河洛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
    (164)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165)劳幹:《北魏州郡志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1年第32本。
    (166)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167)骆子昕:《汉魏洛阳城址考辨》,《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
    (168)刘俊文:《唐代水害史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69)梁亮、夏正楷:《瀍河流域的河谷地貌结构及近万年以来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第3期。
    (170)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71)鲁西奇、马剑:《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172)梅雪芹:《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173)梅雪芹:《水利、霍乱及其他:关于环境史之主题的若干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174)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
    (175)梅雪芹:《关于环境史研究意义的思考》,《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176)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77)钮仲勋、李非:《伊洛河水利开发的历史研究》,《中原地理研究》1985年第1期。
    (178)史为乐:《西周营建成周考辨》,《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79)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
    (180)孙雄伟、夏正楷《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81)宋豫秦、虞琰:《夏文明崛起的生境优化与中国城市文明的肇始》,《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182)童圣江:《唐代地震灾害时空分布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辑。
    (183)田莹:《论隋唐洛阳城的池沼》,《唐都学刊》2008年第1期。
    (184)王珍:《东汉首都洛阳工商业的畸形发展》,《史学月刊》1985年第6期。
    (185)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中国农史》1989年第1期。
    (186)王德权:《从“废郡存州”到“改州为郡”》,《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8年第26卷。
    (187)王化昆:《唐代洛阳的水害》,《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88)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189)王文涛:《东汉洛阳自然灾害与政府赈灾年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90)王文涛:《东汉洛阳灾害记载的社会史考察》,《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
    (191)王炬:《谷水与洛阳诸城址的关系初探》,《考古》2011年第10期。
    (192)徐海亮:《历代中州森林变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193)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粮食加工业》,《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
    (194)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的渔业》,《洛阳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95)薛瑞泽:《论河洛地区的三川郡》,《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96)许韶文:《论“河洛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因素》,《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197)阎文儒:《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198)袁祖亮:《河南历史人口发展概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199)杨振红:《汉代自然灾害初探》,《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00)阎守诚:《唐代的蝗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01)殷淑燕、黄春长:《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第4期。
    (202)殷淑燕、黄春长:《唐代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1期。
    (203)赵超:《唐代洛阳城坊补考》,《考古》1987年第9期。
    (204)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05)周永伟《洛阳古代的森林》,《河南林业》1998年第6期。
    (206)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207)张国旺:《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
    (208)张本昀、李容全:《洛阳盆地全新世气候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09)张本昀、吴国玺:《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10)张本昀、陈常优、王家耀:《洛阳盆地平原区全新世地貌环境演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11)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汉魏洛阳故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
    (21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213)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214)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洛阳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北京图书馆出版,2005年。
    (215)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洛阳考古集成·补编》,北京图书馆出版,2007年。
    (216)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洛阳考古集成补编2》,北京图书馆出版,2010年。
    (217)杜金鹏、钱国祥主编《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21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考古》1961年第3期。
    (21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
    (2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纪》,《考古》1978年第6期。
    (221)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
    (2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工作队:《洛阳北魏故城北垣一号马面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
    (2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年第7期。
    (2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故城城垣试掘》,《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
    (2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汉魏洛阳故城金墉城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3期。
    (2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北宋西京洛阳监护城壕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1期。
    (227)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228)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29)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30)李献奇、郭引强编著《洛阳新获墓志》,文物出版社,1996年。
    (231)陈长安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232)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黄金山、孔繁敏等译,中华书局,1993年。
    (233)(美)唐纳德·休斯,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34)(美)唐纳德·沃斯特:《为什么我们需要世界史》,侯深译,《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
    (235)(日)宫崎市定:《中国における聚落形体の变迁について——邑·国と郷·亭と村とに对する考察》,首刊于《大谷史学》1957年第6号,收入《宫崎市定全集3》,岩波书店,1991年,第140,155页。
    (236)(日)爱宕元:《唐代兩京鄉里村考》,《东洋史研究》1981年第四十卷第三号。
    (237)(日)妹尾达彦:《隋唐洛陽城の官人居住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97年第一三三册。
    (238)J. Donald Hughes: Pan's Travai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Ancient Greeks andRomans,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