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于跨两岸的调研,共完成478份问卷与56人次共2492分钟的深度访谈,在此调研基础下进行一系列定量统计分析与定性演绎分析。就人口、社会经济与居住特点而言。发现在沪居住的台湾家庭无论在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与居住偏好,都与台湾一般家庭有所差异。在沪台湾家庭普遍有以下特点:高度全球化流动性、高教育背景、高社会经济地位、年轻、具有专业技术与能力。研究发现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普遍不是短期停留,在沪大多有家人相伴,在沪有四成的购房比例与高度购房意愿,另外,台湾家庭在沪居住区域也越趋多元,过去台湾家庭明显聚居的区域为长宁区、徐汇区,近几年闵行区逐渐成为台湾家庭新兴的聚居区域,虽然部分台湾家庭仍有聚居在一起的居住偏好,但是,在所有样本台湾家庭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台湾家庭目前并未居住在台湾家庭聚居情形较明显的聚居区域。具有“居住隔离”倾向的台湾家庭比例已下降,而台湾家庭成员普遍评估自己在沪有中、高度的社会融入程度。
     就移居模式与趋势而言。台湾移民普遍以家庭迁移的方式移居上海,“举家迁移”上海的趋势已逐渐增强,目前已超过“单身赴任”的人数,据本研究统计,每四个台湾家庭中,便有一个家庭以“举家迁移”的方式移居上海。由于不同的移居方式,使得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时呈现出不同的居住偏好与工作偏好。根据移居上海的时间节点划分,本研究发现在沪居住的台湾家庭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分别是在2005年以前移居上海的“老移民家庭”,以及在2005年以后移居上海的“新移民家庭”。研究发现“老移民家庭”与“新移民家庭”,无论在家庭阶段、家庭移居模式、家庭分隔经验、家庭结构,以及在沪居住偏好上,都有显着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宏观政策与环境的影响。
     就居住偏好与趋势而言。在沪台湾家庭“居住隔离”倾向的深根是由于大城市外销房政策使然,但随着内外销房政策的并轨,台湾移民的自主意愿与居住偏好才开始产生作用,直到本研究于2011年1月完成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沪的台湾移民仍具有居住隔离倾向者己降至六成左右。在沪台湾移民虽然具有“居住隔离”的倾向,但是他们并不会如同其他移民群体一般,刻意营造出单一族群的社区,本研究认为台湾移民对于聚居的选择往往不是受到“族群”或是“种族”的影响,更多地是源于台湾移民群体的“社会阶级”特性。台湾移民在乎的是邻里之间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与对生活素质、环境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在族群与种族上进行筛选与隔离。然而,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时主要有两种迁徙模式,一是“迁徙隔离”,也就是一贯地保持着与多族群同住的倾向,他们的迁徙路线能够以“聚居-分散-再聚居”来表示;台湾移民第二种迁徙模式则是逐渐与上海当地居民混居,也就是本研究界定的“迁徙同化”。目前上海台湾移民群体中,具有“迁徙隔离”倾向的移民大约占八成左右,而有两成的台湾移民再沪迁徙则属于“迁徙同化”倾向。
     就台湾家庭在沪居住的族裔环境、族裔功能而言。上海台湾移民的实质族裔环境与相关资源仍未成熟,目前在沪台湾移民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社群”来营造出族裔社区的概念,并享受它所带来的附加功能。此外,在沪台湾移民之间通过滚雪球的方式相互认识,进而建构出紧密、交织的另一型态的族裔社会网络。无论是网络社群或是滚雪球的交往模式,几乎没有一个台湾移民会遗漏在这些族裔社会网络之外,只要进入了这个网络,台湾移民便可以依其社会阶层与需求找到愿意投入的小型社交网络,来满足自身在沪居住时的经济、生活或心理层面的需求。
     就在沪台湾移民的社会融入而言。各个社会阶层的台湾移民通过他们一贯的社会交往方式,通过个人或社会团体形式,积极与当地社会与正式组织进行交流。虽然台湾移民之间有着坚实又紧密的族裔社会网络,但是,台湾移民绝不像其他移民群体一样,自我局限在族裔或族群的框框中,一旦取得合适渠道,他们乐意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互动。这可以从台湾商人在沪普遍有着高度的经济投入与丰富多元的商界活动,以及台湾学生多半进入当地学校就读,并与当地学生密切交往,看出台湾移民群体与当地社会的社会融入决心与行动。唯目前仍有一些台湾移民群体,大多数是未就业的台籍配偶,他们大多缺乏与当地社会互动与交流的渠道,因此,在社会融入方面一直有着与当地社会格格不入的无力感。
     就身分认同而言。在上海的第一代台湾移民普遍没有身分认同问题,一部分台湾移民自诩为“全球公民”,一部分自认为“在沪台湾人”,另外也有一些台湾移民因为个人生涯发展或家庭生活层面已在沪愈趋稳定,并随着两岸关系和谐发展、大陆惠台政策与相关措施的实施,近期在台湾移民群体中已开始出现“上海长期居民”的身分认同。然而,移民后裔在身分认同上的问题也已浮上台面,台湾移民后裔在沪生活往往无法摆脱于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局限,尤其是户籍制度与台湾移民后裔的福利权、社会权甚至是就业权的紧密连结,导致自小在上海长大、长期居住在上海市的台湾移民后裔仍旧有着“社会他者”的社会标签,现今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所造成的“社会排除”效果,尚未获得大陆与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关注与回应,目前仍缺乏有效介入与协助机制。
     在理论层次上,本研究将上海、美国与澳洲的台湾移民居住模式与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比较分析。无论在上海、美国或澳洲,发现各地台湾移民群体有着相似的个人特质、家庭观念、经济地位与居住偏好,他们不仅积极融入于当地社会,并且与家乡台湾保持着高度的连结,他们的适应力极强,却又努力在适应过程中不失去自身原有的生活习惯、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但因为移居到不同的社会当中,台湾移民会发展出一个能够适应当地宏观环境的生活与互动方式。
     本研究建立了“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模式框架”。在沪台湾家庭在上海的居住模式直接受到了移居方式与时间节点、移居动机、个人特质与能力、社会经济地位、返台安排、在沪居住时间,以及已存在的族群住房市场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的居住偏好与安排。而台湾家庭在沪的居住模式式对于家庭成员在沪的生活适应、社会融入、身分认同与留沪预期都有直接的影响,这可以从本研究所进行的一系列定性与定量分析中获得印证。亦可以看出宏观环境对于台湾家庭在沪居住的重要影响,发现两岸关系发展、大陆惠台政策与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对于台湾移民在沪居住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自始至终的影响。在宏观环境的演变与调整之下,台湾移民相应产生了不同的移居模式、居住偏好与适应历程。
     在政策实践与建议上,本研究针对在沪台湾群体人数估计提供了一系列的计算方式。研究者并模拟了在沪台湾移民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统计信息及数据库,期望能有助于上海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部门对于在沪台湾移民群体需求与人数的掌握。此外,研究者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台湾家庭在沪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需求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建议,并且也对于台湾家庭在沪居住的未来趋势做出分析,期望能协助上海市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有关部门提前进行因应。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esidenti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Taiwanese migrants in Shanghai.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patterns of Taiwanese family residence affecting their social adaptation, social inclusion, social identity and residential pla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public housing policy, the trend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Taiwanese migrants is more basing on the family preference and needs. Taiwanese migrants and immigrants in shanghai, America and Australia had simila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amily values, economic status and residential preferences and patterns, and they developed a specific way to settle down
     Taiwanese migrants in shanghai have their own social network and ethnicity as well. However, most of Taiwanese migrants have maintained the highly connection of their home town and live a Taiwanese lifestyle in Shanghai. The research illustrates how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service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can affect the residential patterns and social adaptation, social inclusion, social identity and residential plan of Taiwanese migrants in Shanghai.
引文
[1]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39
    [2]孙嘉明,王勋编着.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9
    [3]OEC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o OECD Countries [M]. Paris:OECD PUBLISHING,2009:3.
    [4]Jonathan Chaloff& Georges Lemaitre. Managing Highly Skilled Labour Migr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gration Policies and Challenges in OECD Countries[A]. In:OECD. social employment and migration working papers No.79 [C]. Paris:OECD PUBLISHING,2009:10
    [5]孙兆慧.台商:角色作用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6:38
    [6]孙嘉明,王勋编着.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7
    [7]孙嘉明,王勋编着.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9
    [8]OEC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o OECD Countries [M]. Paris:OECD PUBLISHING,2009:3
    [9]Jonathan Chaloff& Georges Lemaitre. Managing Highly Skilled Labour Migr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gration Policies and Challenges in OECD Countries[A]. In:OECD. social employment and migration working papers No.79 [C]. Paris:OECD PUBLISHING,2009:10
    [10]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74-76
    [11]孙嘉明,王勋编着.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9-20
    [12]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16
    [13]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76-77
    [14]李传楷.台商在全球化之下的产业群聚[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08,9(2):13
    [15]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年1-5月大陆与台湾贸易、投资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网,2010-1-3.
    [16]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d/200906/20090606349529.html
    [17]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4
    [18]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4-145
    [19]夏乐生.当前两岸经贸关系的转变与展望[J].(台湾)展望与探索,2009,7(1)29-31;转引自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 印刻文学,2011::142
    [20]李传楷.台商在全球化之下的产业群聚[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08,9(2):13
    [21]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6
    [22]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39、170
    [23]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2007年大陆台商春节联谊活动董事长致词稿[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08-5-12http://www.sef.org.tw/ct.asp?xItem=227&ctNode=4326&mp=1
    [24]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年1-5月大陆与台湾贸易、投资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7-21.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d/200906/20090606349529.html.
    [25]商务部台港澳司.2005年1-8月技术引进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网,2010-1-3.http://kjs.mofcom.gov.cn/aarticle/bn/bt/200509/20050900410730.html.
    [26]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况、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J].台湾研究集刊,2007,3;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129
    [27]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D].台北:(台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2001.黄宏谟.大陆台商干部人员住房选择特性之研究-以上海周边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为例[D].新竹:(台湾)中华大学建筑与都市计划学系,2003.傅学里.上海居住证3.0版[J].今周刊,2009年:14-16;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7:22-25.谢华平.关注来沪台湾白领群体的状况[J].公会理论研究,2005,3:26-28;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吴孟洁.飘洋过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迁移与转变[D].新竹: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6;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129:沙俪伶.转变的家-两岸分偶家庭之初探[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况、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J].台湾研究集刊,2007,3
    [1][2][3]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前言1-2、前言4、前言2
    [4]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8
    [5]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序言4,20-23
    [6]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3-210
    [7]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序言2-3
    [8]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12
    [9]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2-25
    [10][11]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3-8
    [12]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10-212
    [13]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14]亨尼森德.海外华人网络的内部[J].机构投资者,1991,8:29-43
    [15]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3
    [16]罗伯特W.吉布森.环太平洋华人网络(“Networks of Chinese Rim Pacific”)[N].洛杉矶时报,1990,7(22)
    [17][18]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98
    [19][20]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1、220
    [20]Federal Reserve Bank. Taiwan's Trade Surpluses [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Weekly Letter,1991
    [21]梁松寒.就读内地大学之台湾大学生的生活适应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广东:华 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论文,
    [22][23]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连书店,2006:84、85-86
    [24]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连书店,2006:86-109
    [25]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连书店,2006:110-111
    [26]李其荣.美国华人社会探索的社会学新视野-评周敏的《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J].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4:94-95
    [27]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连书店,2006:76-77
    [28]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39
    [29]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21
    [30]曾燃芬.研究移住/居台湾:社会学研究现况[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7,66:21
    [31]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0-341
    [32]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39
    [33]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24-25
    [34]萧新煌.台湾移民全球流动现象[J].现代人口,1994,3:127-132
    [35]蔡宏进.迁移大陆台商适应过程中社会互动问题之研究[J].社会学报,2001,10:202-204
    [36]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2
    [37]黄宏谟.大陆台商干部人员住房选择特性之研究-以上海周边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为例[D].新竹:(台湾)中华大学建筑与都市计划学系,2003:22.
    [38]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书籍].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01
    [39]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126
    [40]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书籍].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74
    [41]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D].台北:(台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2001:71
    [42]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7:22-24
    [1][2]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D].台北:(台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2001:73、24
    [1]黄元全.从两岸关系发展史看第三次国共合作[J].大理学院学报,2010,9(3):48
    [2]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73.
    [3]秦荣廷.新中国60年来台湾政治领导人物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66
    [4]姚常明.邓小平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15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
    [7]李文献,李威.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与演变[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21.
    [9]黄元全.从两岸关系发展史看第三次国共合作[J].大理学院学报,2010,9(3):48-49
    [10]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2:37
    [11]余克礼.携手同心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J].台湾研究,2011,5:1
    [12]严安林.十七大以来党的对台政策的新意与特点[M].见周志怀主编.新时期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46。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
    [14]段皎琳ECFA议题下台湾政党互动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2
    [15]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统一论坛, 2009,1
    [16]赵森,李义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建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17]海协会海基会举行第四次会谈[N].人民日报,2009,12(23):5
    [18]王俊峰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J].台湾研究集刊,2011,2:18-20
    [19]郭震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阶段[J].统一论坛,2011,1:11
    [20]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温家宝:要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2012.03.05)(EB/OL)(?)海协会网站,2012-03-06
    [2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贾庆林:扩大同台湾岛内交往,夯实和平发展基础(2012.03.03)[EB/OL].:海协会网站,2012-03-06
    [22]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2:38
    [2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贾庆林:扩大同台湾岛内交往,夯实和平发展基础(2012.03.03)[EB/OL].:海协会网站,2012-03-06
    [24]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两岸协议[EB/OL].:海基会网站,2011-06-21;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会对话与商谈情况概述[EB/OL]中国政府网,2012-03-01;国务院;.2008年前两岸对话与商谈一览表[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08-06-05
    [25]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对话与商谈情形概述[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08-06-05
    [26]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2:37
    [27]国务院.2008年前两岸对话与商谈一览表[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08-06-05;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两岸大事记[EB/OL].:海基会网站,P4-381
    [28]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2:38
    [29]Keith B. Richburg.China, Taiwan Sign Trade Pact[EB/OL].:The Washington Post,2010-6-30).
    [30]张勇等.圆满的句号,全新的起点[N].团结报,2010,7(1):3。
    [31]郭震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阶段[J].统一论坛,2011,1:11
    [32]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两会谈总览[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2-1-19
    [33]王鹤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0,2:22
    [34]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2:38
    [3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定期航班开通至今已运送旅客360万人次(EB/OL).:海协会网站,2010-06-20
    [36]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上海虹桥一台北松山定期航班开通两岸每周增加客货航班共120个(EB/OL).:海协会网站,2010-07-04
    [37]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赴台游开放两周年,台湾收益逾611亿航空业赚最多(EB/OL):海协会网站,2010-06-20
    [38]中新社.龙年春运浦东机场沪台直航航班总数或超600架次[EB/OL].:中国台湾网,2012-01-05
    [39]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和两岸周末包机启动[EB/OL].:海协会网站,2008-07-04
    [40]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上半年大陆赴台达84万人次,游客爱买特产逛夜市[EB/OL]海协会网站,2010-07-29
    [41]新华网.海峡两岸双向旅游人数双增长[EB/OL].:海协会网站,2010-08-12
    [4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赴台游开放两周年,台湾收益逾611亿航空业赚最多[EB/OL]:海协会网站,2010-06-20
    [43]中国台湾网.国台办:今年1到7月大陆居民赴台100.6万人次(2011.9.14)[EB/OL]海协会网站,2011-09-14
    [44]中国台湾网.杨毅:“十一”期间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高于去年同期(2011.10.12)[EB/OL].:海协会网站,2011-09-14
    [45]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民调:多数民意支持政府开放陆客自由行(100.7.16)[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1-07-16
    [46]新华网.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往来件数总计近380万[EB/OL].:海协会网站,2011-05-05
    [47]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重要服务成果[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1-09-17
    [48]陈怡洁.新移民人权的倡导历程—以“移民/移住人权修法联盟”为例[D].台湾台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2006年,第151—162页。
    [49]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杨毅民政部近日将成立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2011.12.14)[EB/OL].:海协会网站,2010-12-15
    [50]中国台湾网.范丽青: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是我们的一贯宗旨(2012.02.15)[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12-02-16
    [51]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76-77
    [52]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126-127
    [53]谢华平.在沪台湾人群状况分析及其建议[M].见载尹继佐主编.2003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86-94
    [54]程刚.台湾人纷纷在上海买房把房价拉高[EB/OL].:房产之窗网,2004-08-02
    [55]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年1-5月大陆与台湾贸易、投资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7-21.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d/200906/20090606349529.html.
    [56]商务部台港澳司.2005年1-8月技术引进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网,2010-1-3.http://kjs.mofcom.gov.cn/aarticle/bn/bt/200509/20050900410730.htm 1.
    [57]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129
    [58]中新网.2011沪台交流热络,台商去年投资明显回升.[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11-01-27
    [59]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2007年大陆台商春节联谊活动董事长致词稿[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08-5-12.
    [60]中新网.2011沪台交流热络,台商去年投资明显回升.[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11-01-27
    [61]中新社.龙年春运浦东机场沪台直航航班总数或超600架次[EB/OL].:中国台湾网,2012-01-05
    [62]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2:39
    [63]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上海统计网,2012-02-22
    [1]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D].台北:(台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2001;苏佑磊.落地生根或落叶归根:族群接触与上海台商子女身分认同之关系[D].台北:(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2000;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7:22-25;谢华平.关注来沪台湾白领群体的状况[J].公会理论研究,2005,3:26-28;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吴孟洁.飘洋过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迁移与转变[D].新竹: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6;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125-135;沙俪伶.转变的家-两岸分偶家庭之初探[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王茹.“两岸族”台胞的身分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从社会认同理论的本土文化心理机制出发的阐述[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1:76-83;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况、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J].台湾研究集刊,2007,3:9-43
    [2]董小苹,魏莉莉.在沪台湾大学生社会意识调查[J].社会科学,2006,8:120、118
    [3][4][5]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7、427-428、428
    [6]董小苹,魏莉莉.在沪台湾大学生社会意识调查[J].社会科学,2006,8: 118
    [7][8]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5
    [9][10]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8、420
    [11]孙兆慧.台商:角色作用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6:38
    [1]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5
    [2]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2
    [3]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60
    [4]台湾“内政部户政司”.户数、人口数、性比例及人口密度统计表[EB/0L].: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全球资讯网,2011-12-16.
    [5]孙嘉明,王勋编着.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0
    [6]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7
    [7]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7
    [8]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7
    [9]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书籍].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72-176
    [10]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1
    [11]周敏.家庭和族裔环境对新移民子女成长的影响[M].见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57
    [12]周敏.家庭和族裔环境对新移民子女成长的影响[M].见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56
    [13]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1
    [14]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3
    [15][15]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7、38
    [16]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9
    [17]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8
    [18]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50
    [19]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50-351
    [20]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17-421
    [21]李斌,2002,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162233.htm
    [22]百度百科.社会排斥理论[EB/OL].百度百科,2011-8-27.
    [1]柯子超.台商派驻大陆之人员配偶跨文化适应决定因素探讨[D].新竹:(台湾)大叶大学国际企业管理学系硕士班,2008:36
    [2]吴孟洁.飘洋过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迁移与转变[D].新竹: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6:7
    [3][4]吴孟洁.飘洋过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迁移与转变[D].新竹: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6:77
    [5]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D].台北:(台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2001:2
    [6]吴孟洁.飘洋过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迁移与转变[D].新竹: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6:2、75
    [7]肖锋.在台湾找中国味儿[J].新周刊.2011,17
    [8]新民网.调查称七成人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无安全感[EB/OL].:新民网2011-01-02.
    [9]肖锋.在台湾找中国味儿[J].新周刊.2011,17
    [10]潘清.台湾人:美丽上海的新族群[J].党政干部文摘,2006,3:38
    [11]邓一飞.在沪台胞子女就读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2007
    [12]邓一飞.在沪台胞子女就读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2007:54-55
    [13]赵菡、刘四川.上海40万台商何时能走出医保空白地带[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4年,6:34
    [14]赵菡、刘四川.上海40万台商何时能走出医保空白地带[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4年,6:35
    [15]赵菡、刘四川.上海40万台商何时能走出医保空白地带[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4年,6:34-36
    [16][17][18]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 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8
    [19][20]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5
    [21]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7:22-24
    [22]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8
    [23]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8
    [24][25]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9
    [1]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书籍].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01
    [2]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
    [1]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74
    [2]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D].台北:(台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2001:71
    [3]张欢.内地台商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2):72
    [4]李斌,2002;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162233.htm
    [5]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6]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5:90
    [7]亢晓梅,麦清.社会文化视角下外来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合[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6:22-23
    [8]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员、获得境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人员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M].见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大陆惠台政策汇编(2005-2010),上海: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200-210
    [9]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18
    [10]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18-419
    [11]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53
    [12]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53
    [13]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19
    [14]中新社.龙年春运浦东机场沪台直航航班总数或超600架次[EB/OL].中国台湾网,2012-01-05.http://kjs.mofcom.gov.cn/aarticle/bn/bt/200509/20050900410730.html.
    [15]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5:87
    [16]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2.
    [17]栾明梅,李小贞.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3:25-28
    [18]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5:87
    [19]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5:90
    [20]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21]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2
    [22]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5).
    [2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24]陆淑珍.居住时间与新生代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J].调研世界,2011,7:27
    [25]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5).
    [26]曾嬿芬.研究移住/居台湾:社会学研究现况[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7,66:75-103.
    [27]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45
    [28]徐荣崇,姜兰虹.澳洲台湾移民的空间性与地方性:居住地的选择与决策思考[J].(台湾)人口学刊,2004,2:102
    [29]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7
    [30]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38-40
    [31][32][33]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12-16、8-11、27
    [34]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58-60
    [35]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48-49
    [36]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19-20
    [37]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24-27
    [38]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51-52
    [39]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47-48
    [40]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31-32
    [41]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33-34
    [42]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28-37
    [43]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8
    [44]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9
    [45]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38-39
    [46]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70
    [47]徐荣崇,姜兰虹.澳洲台湾移民的空间性与地方性:居住地的选择与决策思考[J].(台湾)人口学刊,2004,2:103
    [48]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53
    [49]台湾“行政院”“侨务委员会”.中华民国侨务统计[M].侨务委员会:台北,199922;夏诚华.“中华民国”对美国侨务工作之初探[M].见陈鸿瑜主编.中华民国之侨务政策[M].中华民国华人研究学会:台北,2000:37
    [50][52]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4):71
    [51]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36-37
    [1]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0
    [2]李传楷.台商在全球化之下的产业群聚[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08,9(2):13
    [3]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年1-5月大陆与台湾贸易、投资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网,2009-06-22.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d/200906/20090606349529.html
    [4]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 2011:144
    [5]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4-145
    [6]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1
    [7]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1-142
    [8]夏乐生.当前两岸经贸关系的转变与展望[J].展望与探索,2009,7(1):13
    [9]李传楷.台商在全球化之下的产业群聚[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08,9(2):13
    [10]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46
    [11]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139
    [12]商务部台港澳司.2005年1-8月技术引进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网,2010-I-3.http://kjs.mofcom.gov.cn/aarticle/bn/bt/200509/20050900410730.html.
    [13]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马建堂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1-04-18
    [14]乔尔.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3
    [15]乔尔.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4
    [16]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8
    [17]孙兆慧.台商:角色作用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6:38
    [18]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7
    [19]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7-428
    [20]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8
    [21][22]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420
    [23]孙兆慧.台商:角色作用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6:39
    [24]邓一飞.在沪台胞子女就读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2007:55-56
    [25]傅学里.上海居住证3.0版[J].今周刊,2009年:16
    [26]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员、获得境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人员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M].见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大陆惠台政策汇编(2005-2010),上海: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第六页
    [27]邓一飞.在沪台胞子女就读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2007:55
    [28]Basil 0'Neill& Richard Dunphy. Living with diversity? In Nation-States and national identityies. D. A. Gloland, B. C.0'Neill and Alex Reid, The European Mosaic,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5:265;转引自许仟、刘俊裕.论欧洲的文化整合与冲突-从文化优越欧洲到多元文化欧洲.(台湾)国际论坛,1998;1:133
    [29]陈瑞贵.全球化下多元文化性的可能.(台湾)国际论坛,2001,2
    [30]陈瑞贵.全球化下多元文化性的可能.(台湾)国际论坛,2001,2:103-105
    [31]赖两阳.经济优先,社福更不能缓--全球化下社会政策的影响与出路[J].(台湾)小区发展季刊.2003,102:45-62
    [32]周永新.全球化与社会福利[J].(台湾)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2003,7(2)1-13.
    [33]Freeman, G. P. . Immigrant Incorporation in Western Democracies 1[J].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004,38(3):945-969.
    [34]Johnson Jr, J. H., Farrell Jr, W. C.& Guinn, C.. Immigration reform and the browning of America:Tensions, conflicts and community instability in Metropolitan Los Angeles [J].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97,31(4) 1055-1095.
    [35]Castle S.& Davidson A.. Globalization and Citizanship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M]. In Castle S.& Davidson A.. Citizenship and Migration, Globalia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London:Macmillan,2000.
    [36]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7:24
    [37]台湾“行政院”.2004年《外籍与大陆配偶相关议题》项目小组工作报告[R].台北:行政院《外籍与大陆配偶相关议题》项目小组,2004
    [38]陈怡洁.大陆配偶在台湾的社会困境与人权宣导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0,2:87
    [39]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我国人与外籍人士结婚人数统计[EB/OL].: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全球资讯网,2009-01-13.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xls/我国人与外籍人士结婚统计.xls
    [40]台湾“内政部”.96年内政性别统计分析专辑[EB/OL].:台湾内政部全球资讯网.2009-07-01.http://sowf.moi.gov.tw/stat/gender/analysislist.doc
    [41]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各县市外籍配偶人数按国籍分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EB/OL].: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全球资讯网,2011-12-16,http://www.ris.gov.tw/ch4/static/m0sb10010.xls
    [42]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外籍配偶人数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EB/OL].: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全球资讯网,2009-07-13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1990
    [43]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外籍配偶人数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EB/OL].: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全球资讯网,2009-06-30,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9806/外籍配偶人数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xls
    [44]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外籍配偶人数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EB/OL].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全球资讯网,2009-06-30,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9806/外籍配偶人数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x1s
    [45]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354
    [46]陈怡洁.大陆配偶在台湾的社会困境与人权宣导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0,2:93
    [47]马蔼萱.寻求交会的光芒-评夏晓鹃着《流离寻岸-资本国际画下的“外籍新娘”现象》[J].(台湾)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3,6
    [48]陈怡洁.新移民人权的倡导历程—以“移民/移住人权修法联盟”为例[D].台北:(台湾)台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班,2006:151—162
    [49]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杨毅民政部近日将成立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2011.12.14)(EB/OL).:海协会网站,2010-12-15
    [1]乔尔.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斯蒂格(Steger M.B.)全球化面面观[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3]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连书店,2006.
    [4]周敏.家庭和族裔环境对新移民子女成长的影响[M].见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43-358
    [5]周敏,黎熙元.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发展看美国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J].世界民族,2005,4:30-40.
    [6]邓建邦.跨界生活:台商投资与社会互动[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
    [7]令狐萍.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王静龙,梁小筠.定性数据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方秀娟.人口流动与社会稳定[J].中国人口科学,2005,增刊:39-43.
    [10]方碧姬.潜在于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文化差异-华人社会与英美社会之比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0(1):82-88.
    [11]王君琳.流动的家-大陆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与认同[D].台北:(台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2001.
    [12]王居卿,刘钧宪,陈正宏.关系制度化对大陆台商知觉绩效之影响-以中小型电子业为例[J].(台湾)淡江人文学刊,2008,36:69-94.
    [13]王建民.台商“回流”现象观察与分析[J].两岸关系,2008,3:28-30.
    [14]王茹.“两岸族”台胞的身分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从社会认同理论的本土文化心理机制出发的阐述[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1:76-83.
    [15]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况、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J].台湾研究集刊,2007,3:9-43.
    [16]王俊峰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J].台湾研究集刊,2011,2:18-25
    [17]台湾“行政院”.2004年《外籍与大陆配偶相关议题》项目小组工作报告[R].台北:行政院《外籍与大陆配偶相关议题》项目小组,2004
    [18]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历月人口统计之近期个月人口统计资料[EB/OL].: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全球资讯网,2011-12-16.http://www.ris.gov.tw/ch4/static/m0sb10010.xls.
    [19]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我国人与外籍人士结婚人数统计[EB/OL].: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全球资讯网,2009-01-13. 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xls/我国人与外籍人士结婚统计.xls
    [20]台湾“内政部”.96年内政性别统计分析专辑[EB/OL].:台湾内政部全球资讯网.2009-07-01.http://sowf.moi.gov.tw/stat/gender/analysislist.doc
    [21]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各县市外籍配偶人数按国籍分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EB/OL].: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全球资讯网,2011-12-16,http://www.ris.gov.tw/ch4/static/m0sb10010.xls
    [22]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外籍配偶人数与大陆(含港澳)配偶人数[EB/OL].:台湾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全球资讯网,2009-07-13.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1990
    [23]台湾“内政部户政司”.户数、人口数、性比例及人口密度统计表[EB/OL].: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全球资讯网,2011-12-16.http://www.ris.gov.tw/gateway/population.cgi?s_code=m0&sheet0name =s1.
    [24]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年1-5月大陆与台湾贸易、投资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网,2009-06-22.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d/200906/20090606349529.html
    [25]叶郁菁.台湾移民现象的后殖民论述[J].国际文化研究,2007,3(1):55-76.
    [26]邓一飞.在沪台胞子女就读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2007.
    [27]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7:22-25.
    [28]刘晨,水长东,张乐天,盛九元.台湾人在上海[J].文明,2001,1164-79.
    [29]段皎琳ECFA议题下台湾政党互动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2。
    [30]罗伯特W.吉布森环太平洋华人网络("Networks of Chinese Rim Pacific")[N].洛杉矶时报,1990,7(22)
    [31]亨尼森德.海外华人网络的内部[J].机构投资者,1991,8:29-43
    [32]吕鸿德,罗怀家,徐立斐.台商大陆投资:策略变迁与转型趋势[M].见徐斯勤、陈德升.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
    [33]朱松岭,陈星.“大陆台商”的非根植性状态与根植性趋势[J].北 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84-91.
    [34]朱继东,毛芳.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与日本单身赴任比较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6:216-217.
    [35]亨尼.森德.海外华人网络的内部[J].机构投资者,1991,8:29-43
    [36]吴宏洛.社会排斥:设台婚姻的一个研究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22-125.
    [37]吴孟洁.飘洋过海的生活:台商女性配偶的迁移与转变[D].新竹: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6.
    [38]吴卿贤.新欢与旧爱:大上海台商认同移转之研究[D].台北市(台湾)铭传大学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与两岸关系硕士在职专班,2004.
    [39]宋子雅.大陆台商生活适应、婚姻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以中国大陆深圳市及东莞市之台商为例[D].台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生活应用科学研究所,2001.
    [40]李其荣.美国华人社会探索的社会学新视野-评周敏的《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J].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4:90-97.
    [41]李昌庚.人口流动与社会稳定关系的宪政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2:28-32.
    [42]李章生.增强对台工作大局观念依托社区服务常住台胞[N].联合时报,2007,1(5).
    [43]李传楷.台商在全球化之下的产业群聚[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08,9(2):13-20.
    [44]李爱慧.透视当代美国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J].东南亚研究,2005,475-81.
    [45]李文献,李威.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与演变[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6-8
    [46]沙俪伶.转变的家-两岸分偶家庭之初探[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
    [47]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8]周权.封闭与融合-比较纽约和洛杉矶华人社会的政治参与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3-47.
    [49]林龙飞.华侨华人社会适应内在机理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8,463-67.
    [50]林萃真.上海经济特区经济发展之研究[D].台北:(台湾)铭传大学经济学系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10
    [51]林瑞雯.大陆地区台商学校之现况与展望[J].(台湾)展望与探索,2009,5(6):97-114.
    [52]罗小锋.新移民妇女:一个结构性弱势群体[J].青年研究,2007,941-封3页.
    [53]侯佳伟.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09,33(1):55-61.
    [54]柯子超.台商派驻大陆之人员配偶跨文化适应决定因素探讨[D].新竹:(台湾)大叶大学国际企业管理学系硕士班,2008.
    [55]洪小良.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6:42-96.
    [5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
    [57]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统一论坛,2009,1
    [58]胡永和,王居卿.海峡两岸文化差异对台商企业文化及经营策略影响之研究[J].2009,10:31-44.
    [59]胡伟星.大陆台商政治认同变迁分析[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
    [60]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J].社会科学,2006,8:125-135.
    [61]胡苏云.上海台湾人的社会生活[EB/OL].:东方网,2005-11-29. http://pinglun.eastday.com/eastday/node127047/nodel 27048/node127160/node127179/nodel27181/userobjectlai1089912.html.
    [6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和两岸周末包机启动(EB/OL):海协会网站,2008-07-04
    [6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海运直航,上海至台湾实现首航(EB/0L)海协会网站,2008-12-15
    [64]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顺利实现(EB/OL).:海协会网站,2008-12-15
    [6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双向旅游人数双增长(EB/OL).:海协会网站,2010-08-20
    [66]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上半年大陆赴台达84万人次,游客爱买特产逛夜市(EB/OL).:海协会网站,2010-07-29
    [67]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赴台游开放两周年,台湾收益逾611亿航空业赚最 多(EB/OL).:海协会网站,2010-06-20
    [68]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上海虹桥--台北松山定期航班开通两岸每周增加客货航班共120个(EB/OL).:海协会网站,2010-07-04
    [69]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定期航班开通至今已运送旅客360万人次(EB/OL).:海协会网站,2010-06-20
    [70]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杨毅:“十一”期间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高于去年同期(2011.10.12)(EB/OL).:海协会网站,2011-10-13
    [7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杨毅: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具重要历史意义(2011.12.14)(EB/OL).:海协会网站,2011-12-15
    [7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杨毅民政部近日将成立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2011.12.14)(EB/OL).:海协会网站,2010-12-15
    [7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成立20周年成果多为两岸关系留美谈[EB/OL].:海协会网站,2011-12-19
    [74]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国台办:“九二共识”是推进两岸协商的必要前提(2012.02.15)[EB/OL].:海协会网站,2012-02-16
    [7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范丽青:希望海峡两岸能为达成和平协议共同努力(2012.02.15)[EB/OL].:海协会网站,2012-02-16
    [76]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范丽青: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2012.02.15)[EB/OL].:海协会网站,2012-02-16
    [77]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范丽青: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是我们的一贯宗旨(2012.02.15)[EB/OL].:海协会网站,2012-02-16
    [78]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范丽青:希望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早日实现(2012.2.29)[EB/OL].:海协会网站,2012-03-01
    [79]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温家宝:要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2012.03.05)[EB/OL].:海协会网站,2012-03-06
    [80]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贾庆林:扩大同台湾岛内交往,夯实和平发展基础(2012.03.03)[EB/OL].:海协会网站,2012-03-06
    [81]海协会海基会举行第四次会谈[N].人民日报,2009,12(23):5
    [82]新华网.海峡两岸双向旅游人数双增长[EB/OL].:海协会网站,2010-08-12
    [83]新华网.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往来件数总计近380万[EB/OL].:海协会网站,2011-05-05
    [84]新民网.调查称七成人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无安全感[EB/OL].:新民网.2011-01-02.http://news.dayoo.com/china/201101/02/53868_14884992.htm
    [8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国台办新闻发布会辑录(2012.02.29)[EB/OL]海协会网站,2012-03-01
    [86]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会对话与商谈情况概述[EB/OL].:中国政府网,2012-03-01
    [87]中新社.龙年春运浦东机场沪台直航航班总数或超600架次[EB/OL]中国台湾网,2012-01-05http://kjs.mofcom.gov.cn/aarticle/bn/bt/200509/20050900410730.htm 1.
    [88]中新网.2011沪台交流热络,台商去年投资明显回升.[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11-01-27
    [89]中国台湾网.国台办:今年1到7月大陆居民赴台100.6万人次(2011.9.14)[EB/OL].:海协会网站,2011-09-14
    [90]中国台湾网.杨毅:“十一”期间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高于去年同期(2011.10.12)[EB/OL].:海协会网站,2011-09-14
    [91]中国台湾网.范丽青: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是我们的一贯宗旨(2012.02.15)[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12-02-16
    [9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21.
    [9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6.
    [9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
    [95]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08年前两岸对话与商谈一览表[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08-06-05
    [96]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对话与商谈情形概述[EB/OL].: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08-06-05
    [97]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马建堂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1-04-18
    [98]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两岸大事记[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0-09-21
    [99]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两岸协议[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1-06-21
    [100]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两会谈总览[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2-1-1
    [101]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重要服务成果[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1-09-17
    [102]“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民调:多数民意支持政府开放陆客自由行(100.7.16)[EB/OL].: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网站,2011-07-16
    [103]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上海统计网,2012-02-22
    [104]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员、获得境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人员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M].见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大陆惠台政策汇编(2005-2010),上海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2011
    [105]余克礼.携手同心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J].台湾研究,2011,51-12
    [106]黄元全.从两岸关系发展史看第三次国共合作[J].大理学院学报,2010,9(3):47-50
    [107]王鹤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探析.台湾研究集刊,2010,222-29
    [108]夏乐生.当前两岸经贸关系的转变与展望[J].展望与探索,2009,7(1):78-119.
    [109]徐荣崇,姜兰虹.澳洲台湾移民居住地选择的初探[J].南方人口,2001,3(6):6-16.
    [110]徐荣崇,姜兰虹.澳洲台湾移民的空间性与地方性:居住地的选择与决策思考[J].(台湾)人口学刊,2004,2:81-107.
    [111]徐菊芬,张京祥.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至次成因及其调控[J].城市问题,2007年,4:95-99.
    [112]耿曙,林家煌.登堂未入室:信任结构协力网络与台商产业群聚的模式[J].社会科学论丛,2008,2(1):92-126.
    [113]苏佑磊.落地生根或落叶归根:族群接触与上海台商子女身分认同之关系[D].台北:(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2000.
    [114]高伟浓.华人新移民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生存适应分析[J].华侨华人研究,2003年,2:44-51.
    [115]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年1-5月大陆与台湾贸易、投资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2009-7-21.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d/200906/20090606349529.html.
    [116]商务部台港澳司.2005年1-8月技术引进情况[EB/OL].:商务部台港澳司网,2010-1-3.http://kjs.mofcom.gov.cn/aarticle/bn/bt/200509/20050900410730.htm l.
    [117]曹荣庆.流动与和谐-流动人口管理的战略转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18]盛九元,张远鹏.要素流动与制度创新:常三角资产集聚的形成与发展(1989~2009)[M].见徐斯勤、陈德升.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
    [119]郭姃姃.分偶家庭:大陆台商配偶婚姻生活经验之研究[D].嘉义(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2006.
    [120]黄宏谟.大陆台商干部人员住房选择特性之研究-以上海周边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为例[D].新竹:(台湾)中华大学建筑与都市计划学系,2003.
    [121]傅学里.上海居住证3.0版[J].今周刊,2009年:14-16.
    [122]曾少聪.全球化与中国海外移民[J].民族研究,2003年,1:29-38.
    [123]曾少聪.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南亚华人社会[J].世界民族,2003,6:50-57.
    [124]曾少聪.美国华人新移民与华人社会[J].世界民族,2005年,6:45-52.
    [125]曾圣文,王震寰.台商与全球生产网络:资讯电子业与纺织成衣业的比较[M].见徐斯勤、陈德升.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刻印文学,2011.
    [126]曾嬿芬.研究移住/居台湾:社会学研究现况[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7,66:75-103.
    [127]童振源,洪家科.台商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贡献:1998~2008年[M].见徐斯勤、陈德升主编.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中和市:INK印刻文学,2011.
    [128]黄凯政.大陆台商当地化经营之研究-以大上海地区为例[D].台北: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129]葛凤章.曲折中有发展-2003年沪台交往情况综述[J].两岸关系,2004年:53-54.
    [130]董小苹,魏莉莉.在沪台湾大学生社会意识调查[J].社会科学,2006,8:116-124.
    [131]潘清.台湾人:美丽上海的新族群[J].党政干部文摘,2006,3:36-38.
    [132]潘伟华,翁正态.华人关系的影响因素-大陆台商的实证研究[J].商管科技季刊,2008年,9(4):597-628.
    [133]潘伟华,翁正芰.华人关系的影响因素-大陆台商的实证研究[J].(台湾)商管科技季刊,2008年,9(4)597-828.
    [134]蔡宏进.台湾与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与地区间人口对流的类型及其变迁[J].(台湾)人口学刊,2000年,21:1-35.
    [135]蔡宏进.迁移大陆台商适应过程中社会互动问题之研究[J].社会学报,2001,10:201-223.
    [136]蔡宏进.香港与中国大陆人民对台湾与当地对流人口的观感与期望[J].(台湾)现代化研究,2002,31:45-56.
    [137]朱宝树.城市外来人口的差别特征及相关政策启示—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8-53
    [138]钟秉睿.影响境外工作者对远距医疗接受度因素之探讨--以上海地区台商为例[D].新竹:台湾长庚大学医务管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
    [139]卫民.台商与台商政策:打造两岸关系的锁钥[J].东亚论坛季刊(EAST-ASIA REVIEW),2008,460:37-48.
    [140]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员、获得境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人员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M].见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大陆惠台政策汇编(2005-2010),上海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141]孙兆慧.台商:角色作用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6:38-40.
    [142]孙琼如.等待春天的大陆新娘—一种特殊流动人口的社会学考察[J].社会经纬,2004年,5:58-60.
    [143]孙嘉明,王勋编着.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44]张玉冰.两岸直航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及上存在的问题[J].统一论坛,2009年,2:64-66.
    [145]张玉洁,唐震,李倩.个人迁移和家庭迁移-城镇化进城中农民迁移模式的比较分析[J].,2006,10:62-65.
    [146]张欢.内地台商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 24(2):72-76.
    [147]张家铭.台商投资效应与在地反应[M].见徐斯勤、陈德升.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1.
    [148]张勇等.圆满的句号,全新的起点[N].团结报,2010,7(1):3。
    [149]杨华玲.另类单亲妈妈:家有小学生之台商在台配偶亲职压力与调适心路历程[J]//(台湾)家庭教育双月刊,2007年,8:8-37.
    [150]杨守国.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城市功能区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151]蒋逸青.群际接触对登陆台湾人当地化之影响:以东莞及上海为例[D].台北:(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2009.
    [152]谢华平.在沪台湾人群状况分析及其建议[M].见载尹继佐主编.2003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86-94
    [153]谢华平.关注来沪台湾白领群体的状况[J].公会理论研究,2005,3:26-28.
    [154]谢燕茹.城市居住分异的成因及负面影响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9,9(下):216-218.
    [155]赖宗幅.国际劳动迁移之福利分析:三类移民理论模型之研究[J].(台湾)东吴经济商学学报,2006年,53:135-154.
    [156]梁松寒.就读内地大学之台湾大学生的生活适应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论文,
    [157]赵森,李义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建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158]赵义.上海居住证3.0版[J].,2009,3:14-16.
    [159]赵小建.美国华人社会的阶级研究-以个人访谈为主的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4:1-10.
    [160]赵笛、刘四川.上海40万台商何时能走出医保空白地带[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4年,6:34-36
    [161]赵乐东.人口流动宏观调控的统计思维[J].统计与决策,2009,434-36.
    [162]钱文荣,张黎莉.家庭式迁移背景下的农民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对浙江省17位农民工的访谈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61-69.
    [163]严安林.十七大以来党的对台政策的新意与特点[M].见周志怀主编.新时期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46。
    [164]肖锋.在台湾找中国味儿[J].新周刊.2011,17
    [165]萧新煌.台湾移民全球流动现象[J].现代人口,1994,3:127-152
    [166]陈怡洁.新移民人权的倡导历程—以“移民/移住人权修法联盟”为例[D].台北:(台湾)台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班,2006
    [167]陈怡洁.大陆配偶在台湾的社会困境与人权宣导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0,2:87-94。
    [168]陈子昂.台商大陆投资:商机与前景[M].徐斯勤、陈德升.见台商大陆投资二十年:经验、发展与前瞻.台北县:INK印刻文学,201.
    [169]陈季卿.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的特征[J].,2007,22(1):57-58.
    [170]陈珈后.上海的台湾游牧民族[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2006.
    [171]陈恩.新世纪台商投资心态嬗变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290-95.
    [172]陈萍.浅析海峡两岸通婚的政策演变与管理[J].台湾法研究,2007,724-29.
    [173]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上)[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3(3):1-37.
    [174]陈静瑜.美国台湾移民的社会结构、适应与认同析探(1980~2000)(下)[J].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3(4):37-74.
    [175]程刚.台湾人纷纷在上海买房把房价拉高[EB/OL].:房产之窗网,2004-08-02
    [176]秦荣廷.新中国60年来台湾政治领导人物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65-69
    [177]郭震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阶段[J].统一论坛,2011,1:11-13
    [178]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2:37-51
    [179]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73.
    [180]姚常明.邓小平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158.
    [181]栾明梅,李小贞.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3:25-28
    [182]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5:87-94
    [183]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2).
    [184]赖两阳.经济优先,社福更不能缓--全球化下社会政策的影响与出路[J](台湾)小区发展季刊,2003,102:45-62
    [185]周永新.全球化与社会福利[J].(台湾)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2003,7(2):1-13.
    [186]亢晓梅,麦清.社会文化视角下外来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合[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6:21-38
    [187]苟连静.农民工社会网络、社会融合与子女教育模式选择——以宁波市2008数据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8]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5).
    [18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90]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5).
    [191]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7-104
    [192]张蕾,王桂新.第二代外来人口教育及社会融合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J].西北人口,2008,5:59-63
    [193]余运江,高向东,郭庆.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1:57-64
    [194]李林凤.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0,1:13-19
    [195]朱宝树.城市外来人口的差别特征及相关政策启示—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8-53
    [196]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197]孙玉娟,潘文华.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透视及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和重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73-76
    [198]马蔼萱.寻求交会的光芒-评夏晓鹃着《流离寻岸-资本国际画下的“外籍新娘”现象》[J].(台湾)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3,6
    [199]许仟,刘俊裕.论欧洲的文化整合与冲突-从文化优越欧洲到多元文化欧洲[J].(台湾)国际论坛,1998,1:133-180
    [200]何雪松,楼玮群,赵环.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9,15(5):71-78
    [201]蒋家杰.“农民工社会排斥”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7
    [202]陆淑珍.居住时间与新生代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J].调研世界,2011,7:23-27
    [203]Federal Reserve Bank. Taiwan's Trade Surpluses[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Weekly Letter,1991
    [204]Basil 0'Neill & Richard Dunphy. Living with diversity? In Nation-States and national identityies[M]. In D. A. Gloland, B. C. 0'Neill and Alex Reid. The European Mosaic[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95
    [205]Michael Bernabe Aguilera. Deciding Where to Retire:Intended Retirement Location Choices of Formerly Undocumented Mexican Migrants [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4年6月.85(2):340-360.
    [206]Jacqueline Bhabha. "Get Back to Where You Once Belonged" Indentity, Citizenship, and Exclusion in Eurpoe[J]. Human Rights Quarterly,19982013):592-627.
    [207]Armin von Bogdandy. Tha European Union as Situation, Executive, and Promo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Cultural Diversity-Elements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 [J].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8,19(2):241-275.
    [208]Paul Boyle, etc. Gender Inequality in Employment Status Following Family Migration in GB and The US:The Effect of Relative Oppupational Status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1999年,19(9-11):115-150.
    [209]Castle S.& Davidson A.. Globalization and Citizanship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M]. In Castle S.& Davidson A.. Citizenship and Migration, Globalia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London: Macmillan,2000.
    [210]Freeman, G. P.. Immigrant Incorporation in Western Democracies 1[J].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004,38(3):945-969.
    [211]Jonathan Chaloff& Georges Lemaltre. Managing Highly Skilled Labor Migr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gration Policies and Challenges in OECD Countries [M]. In OECD. OECD social emplyment and migration working papers No.79. Paris:OECD PUBLISHING,2009.
    [212]Thomas CookeJ., etc. A Longitudial Analysis of Family Migration and the Gender Gap in Earnings in th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 [J]. Demography,2009,46(1):147-167.
    [213]Jeff Dayton-Johnson, etc. Gaiing from Migration TOWARDs A NEW MOBILITY SYSTEM[M]. Paris:OECD PUBLISHING,2007.
    [214]Johnson Jr, J. H., Farrell Jr, W. C.& Guinn, C.. Immigration reform and the browning of America:Tensions, conflicts and community instability in Metropolitan Los Angeles [J].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97,31(4):1055-1095.
    [215]Kalekin-Fishman Devorah. Systems, Situations and the Individual: An Integrated View of Alienation as Related to Migrants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1991,11(6-8): 75-89.
    [216]Keith B. Richburg. China, Taiwan Sign Trade Pact [EB/OL].:The Washington Post,2010-6-30.
    [217]Michael Doylew. The Challenge of Worldwide Migrati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04,57(2):1-5.
    [218]Steve Gold.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Israeli Emigrants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2002年,22(9/10):77-103.
    [219]John Hagan, Ross MacMillan and Blair Wheaton. New Kid in Tow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Life Course Effects of Family Migration on Children [J].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1996年,61 (3):368-385.
    [220]Katherine Hempstead. Immigration and Net Migration in New York City 1980-90:A Small Area Anaiysis [J]. Policy Stidies Journal, 2002,30(1):92-106.
    [221]Andrea-Rosalinde Hofer. Addressing the Loss of Skills to International Mifration [M]. In OECD. Designing Local Skills Strategies.:OECD PUBLISHING,2009.
    [222]Sakamoto Iznmi. Negotiating multiple cultural contexts: Flexibility and constraint i the culture delfways of Japanese academic migrants [D]. 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1.
    [223]Amy Kazmin. Powerful pull across borders Migration:Vast discrepancies in income levels and demographics have combined to create incentives to emigrate [N]. Financial Times,2007,5(14):2.
    [224]Marjolijn der Klisvan& Clara H. Mulder. Beyond the trailing spouse:the commuter partnership as an alternative to family migration [J]. J Hous and Built Environ,2008年,23:1-19.
    [225]Prema Kurien. Introduction:The Impact of Immigrants on American Institutions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ocy,2004年,24(7/8):1-14.
    [226]GailLewis. Post-structuralism, Citizenship and Social Policy [J].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2001年,30:386-388.
    [227]Ann Morissens & Diane Sainsbury. Migrants'Social Rights, Ethnicity and Welfare Regimes [J].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2005,34:637-660.
    [228]Janet Newman. The "Double Dynamics"of activation:Unstitutions, citizens and the remaking of welfare governa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2007,27(9/10):364-375.
    [229]Satu Nivalainen. Determinants of family migration:short moves vs. long moves [J]. Journai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04,17 (1):157-175.
    [230]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 and Development).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o OECD Countries [M]. Paris: OECD PUBLISHING,2009.
    [231]Marjorie Faulstich Orellana,etc. Transnational Childhood:The 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in Process of Family Mifration [J]. Social Problems,200,48(4):572-591.
    [232]Demetrios Papademrtriou. Migration [J. Foreign Policy,1997/1998, 109:15-30.
    [233]Emilio A. Pappado, Chenoa A. Flippenr & Chris McQuiston. Migration and Relationship Power among Mexican Women [J]. Demography,2005,42 (2): 47-372.
    [234]jandro PortesAle. migration theory for a new century:Some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J]. The Internatinal Migration Review, 1997,31 (4):799-826.
    [235]Zeev Rosenhek. Migration Regimes, Intra-State Conflicts, and tha Polotics of Exclusion and Inclusion:Migrant Workers in the Israeli Welfare State [J]. Social Problems,2000,47(1):49-67.
    [236]Mariano Sena& Douglas S. Messey. Household Composition, Family Migration, and Community Context:Migrant Remittances in Four Countries [J]. Social Scicence Quarterly,2005年,86(2):509-528.
    [237]Mangred B. Steger. Globalizatio: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38]Simone Trinci. The contribution of networks to immigrant insertion into the informal economy-some findings from Tuscan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2006,26(9/10):385-396.
    [239]Gayle Vernon Boyle, Robi Flowerdew and Andrew CullisPaul. Family Migr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2008,28(7/8):293-3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