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异子之科到禁止别籍异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从法律与社会互动的视角,研究中国帝制时期有关家庭组织的法规—即禁止“别籍异财”的法律变迁、该法的实际推行状况、制约该法推行的因素、法律与现实矛盾的消解等。
     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和“均出余子之使令”,强制百姓析户异籍,故而父子异居异财,核心家庭成为社会主流。汉承秦制,据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户律》可知,当时国家沿用秦分户之令,据《史记》和《汉书》可知民间承袭秦分异之风。及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法律逐步儒家化。在此大背景下,有关父子祖孙分产析户的法律不断被修改:三国魏时“除异子之科,使父子无异财也”;东晋和南北朝立禁止别籍异财的律令,严禁父祖、子孙别籍异财;唐修《疏议》,禁止别籍异财的法律臻于完备。与南北朝相比,唐朝允许父祖析产,但严禁其别籍,至于子孙和以前一样不能私自别籍、异财。魏晋至北魏中期盛行大家庭,及至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和北魏政府遣使括户,开始逐渐少见。隋代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开始强制析户,其后再旌表累世同居。
     唐代处于家族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主要以个人或家庭救助为主,禁止别籍异财成为社会需要,因此唐政府推行该法颇有成效。较之唐朝,宋代财产私有化程度更深,但赵宋开国几乎照搬《唐律疏议》中严禁别籍异财的法条,故而法律和社会现实的冲突非常剧烈,相关法律不断被修改:仁宗景祐年间将“非因祖父母财及因官自置财产”授予子孙,南宋孝宗时一度立法允许子孙别籍异财,孝宗后立法逐渐保守,即使父祖标拨财产的权利亦多有限制。但是南宋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将严禁别籍异财的法律视为具文,在司法审判中,即使笃信理学的士人也认可了亲在别籍异财的合理性。促使法律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之自私,就宋代而言具体原因有二:繁重的差役和大量的家庭成员间的财产纠纷和诉讼。
     终唐宋之世,禁止别籍异财的法律始终与社会现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同居共财”的大家庭与“别籍异财”的小家庭各有利弊。别籍异财的小家庭主要优点是可以动员子弟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其缺陷也很明显:一、不利于家庭中老人的赡养,这个问题自秦以来一直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二“别籍异财”的小家庭各营其私,易使兄弟之间亲情冷淡,互不救济。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其主要优点为注重平均,即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均其贫富,养其孝悌”。其缺点主要是“大锅饭”影响效率,加之同居共财的民户,由于人性之私、财产权不明晰等诸多因素,易产生家庭纠纷和诉讼,给政府造就了沉重的司法负担,各级官员不断要求修改法律。
     两宋而下一种新型的家族组织的出现,解决了这一困境:首先各个小家庭各有其户籍,各蓄其私财,其次整个家族设有共产,以供联宗收族之用。最具代表性的当为北宋范仲淹家族。这种在实践中形成的家族组织,既兼顾了养老、救济,科举
     教化等族内公共事务,又照顾到子弟拥有、扩大个人私产的愿望,可谓公平与效率兼得。元明清三朝虽仍有严格同居共财的人户,但社会上占主导的却是以范氏家族模式为代表的新型家族组织。这一新型家族组织的出现,对禁止别籍异财法令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至明代禁止别籍异财的法令事实上已经废止。其原因之一是家族或宗族组织承担了析理财产纠纷和社会救济等诸多社会功能。其二是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制度堵塞了析户避役的路径。其后推行“摊丁入亩”,民间析户与否与政府利害不大,禁止别籍异财的法令更为具文,仅具伦理层面的意义。
This paper mainly focus on the changes of family break-up law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socie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Shang Yang began to set up the law of family break-up and make nuclear family common in the Qin dynasty. This law continued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and can be verified by the documents newly found in the tombs of Zhangjiashan. From emperor Hanwudi Confucian thoughts gradually became the ruling ideology and influenced the law. So the family break-up law had to change its contents so as to cope with th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In Three Kingdoms era and after that until the middle time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law of family break-up was banned. In the Tang dynasty this legal items changed a little. Grandfather and father can break up but they had to remain in a bigger family and sons or grandsons had to live with their father and grandfather. From Wei Jin until North Wei dynasty big families was common. As the institution of Juntianzhi and Sanzhangzhi set up, the government tried to divide the big family into small ones, and in Sui dynasty this institution did not change, but the big family which kept together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still got honor from the government.
     It is a transition period in Tang dynasty, social security mainly depends on private or family resources. The banning of break-up was well executed.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rivatizat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whole society, the law, however, did not change with it. The government had to change its items constantly in order to avoid the conflicts between law and society. The Family Break-up Law in the Song dynasty changed a lot with the modification from emperor Songrenzong, the property right of children in a family was gradually recognized by the Court. In the time of Songxiaozong, the property earned by the children themselves became legal even when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were still alive, after that, the law became conservative again, and family break-up was banned in many field. But the reality is converse. This law did not execute seriously by the officials, the rationality of family break-up was recognized by most peopl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phenomena are the heavy burden on people from the office service corvee and numerous property law suits during that time.
     Throughout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re were more or less conflicts between 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e law on family break up. Both the big family whose members contains several generations living together without division and the small family which owns their private property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small familie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by the stimulation of property but bring problems of looking after elderly family members which was a problem from the Qin dynasty and seemingly m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thers estranged. A big family, on the other hand, have a more equally distribution but can not enjoy the efficiency without a clear right of property and always lead to conflicts. So law suits increased in big families and make a heavy burden on the government branches which finally changed the law.
     A new kind of family pattern emerged from the Song which can properly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nuclear families which own their property unite together to maintain some public property in order to support public affairs such as looking after elderly people, relief facilities, education and other affairs. The families of Fan Zhongyan's clan was a model.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both can well achieved in the same time.
     In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new family pattern like the Fans become popular in society, which have a great influence to the change of family break up law, though big families existed in the mean time, which became less and less as time flying.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law which banned family break-up was abandoned in reality, as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new system about field arrangement and taxes which made it impossible to evade taxes, so the legal items about family break up existed only as a significance of moral principles.
引文
1越智重明:《井田制的家——战国秦汉时代家的理解》,《古代文化》,23-4,1971年。
    2越智重明:《汉代的户和家:从作为主人的户籍来看》,《史学杂志》,78-8,1969年。
    3太田幸男:《关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见室、户、同居》,《西岛论集》,1984年。
    4徐喜辰:《春秋时代的室和县》,《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
    5胡方恕:《关于春秋时代的室与其相关的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5期。
    6汤雄平:《关于春秋时代的室》,《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
    7牛克成:《室:父系大家庭组织在春秋晚期的解体及小农的产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8韩连琪:《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文史哲》,1978年第3期。
    9杜正胜:《编户齐民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史语所集刊》54本3分册,1983年9月。
    10张世超:《秦简中的同居与有关法律》,《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11曾宪礼:《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意义辨》,《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2唐刚卯:《封建法律中同居法适用范围的扩大》,《中国史研究》,1989年4期。
    1彭年:《秦汉同居考辨》,《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
    2彭年:《秦汉同居考辨》,《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
    3吕思勉:《中国宗法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
    4吕思勉:《先秦史》,开明书店,1941年。
    5朱凤瀚:《商周家庭形态》,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初版,2004年增补。
    6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7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8李桂海:《谈封建社会的宗法家长制》,《沈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9赵世超:《周代家长制家庭公社简论》,《民族论丛》,1984年总2。
    10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士阶层宗法制度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11李启谦:《鲁国家庭组织及其同宗法制度的关系》,《东岳论丛》1988年第1期。
    12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5王玉波:《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6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17罗彤华: 《家长与尊长——唐代家庭权威的形成》, 《唐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屈超立: 《宋律对家长财产处分的维护与限制》,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年第1期。
    19中田薰:《唐宋时代的家族共产制》,《法制史论集》第3卷下,东京:岩波书屋,1943年。
    20仁井田升《中国身份法史》,东方文化学院,1942年。
    21仁井田升: 《唐宋时期的家族共产及遗嘱法》,汪兼山译《食货》1卷5期,1935年。
    1清水盛光:《中国家族构造》,岩波书屋,1942年。
    2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创文社,1967年。
    3加藤常贤:《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研究》,岩波书屋,1940年。
    4诸桥辙次:《中国的家族制》,大修馆,1941年。
    5清水盛光:《中国家族的构造》,岩波书屋,1942年。
    6堀敏一:《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7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人民出版社,1984年。
    8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9王玉波:《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0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1胡中生、代洪亮:《八十年代以来大陆家庭史研究综述》,《社会史研究通讯》第3期。
    2张邦炜:《中国封建时代的家庭制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3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4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初版,2004年增补。
    6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7王跃生:《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维系与离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
    8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9冉昭德:《汉代的大家、中家和小家》,《光明日报》1964年1月15日。
    10许倬云:《汉代家庭的大小》,《求古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11马新:《汉代小农家庭略论》,《文史哲》,1986年第4期。
    12马新:《汉代小农家庭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平准》第5辑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13张琢:《中国古代家庭规模到底有多大》,《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14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15冻国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结构及相关问题论述》,《北朝研究》,1990年第1期。
    16袁祖亮:《西汉至明清家庭人口数量规模研究》,《中州学刊》,1991年第2期。
    17喻长咏:《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1期。
    18该文收入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19尹在硕:《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德家族类型》,《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20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的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 野》,三联书店,2004年。
    1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兼与杜正胜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4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5陈鲲化:《唐宋时代家族共产制度与法律》,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第12卷第1、2期,1934年1月。
    6杜正胜:《传统家庭结构的典型》,收录于杜氏《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7魏承思:《唐代家庭结构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
    8魏承思:《唐代宗族制度考述》,《史林》,1987年第3期。
    9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第六章,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冻国栋:《读姚崇(遗令)论唐代的“财产预分”与家族形态》,《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冻国栋:《隋唐时期的人口政策与家族法—以析户、合贯(户)为中心》,《唐研究》第4卷,北大出版社,1998年。
    1杨际平: 《五—十世纪的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2006年。
    2唐代剑: 《试论大家庭的社会职能》, 《社会科学》,1993年第7期。
    3程民生: 《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 《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4王曾瑜: 《宋代农户平均家口数的估计》, 《李埏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吴松弟: 《中国人口史》第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6王善军《宋代家庭结构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3期
    7邢铁:《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8邢铁:《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与中国社会进程》,《中国古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9邢铁:《我国古代庶生子继承权》,《文史知识》,1995年第2期。
    10邢铁: 《唐代的遗嘱继产问题》, 《人文杂志》,1994年5期。
    11邢铁: 《宋代的家产遗嘱继承问题》, 《历史研究》,1992年6期。
    12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25卷第3期,2002年5月。
    13邢铁: 《唐宋时期的分家制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3年,博士论文未发表。
    14邢铁: 《从家产继承方式说我国古代的所有制形式》,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5邢铁:《家产继承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赵凤喈:《女子财产继承权之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43卷6期,1947年3月。
    2许垣:《财产继承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上饶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3马新等人:《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继承制度》,《人文杂志》,1987年第5期。
    4越智重明:《汉六朝的家产分割和二重家产》,《东洋学报》,61-1、2,1979年
    5莫家齐:《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宋朝继承制度》,《法学杂志》,1986年第6期
    6郭东旭:《宋代财产继承法初探》,《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7马新和齐涛:《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继承制度》,《人文杂志》,1987年5期。
    8魏道明: 《我国古代遗嘱继承制度质疑》, 《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9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10晋文:《从〈二年律令·户律〉看汉初立户分户问题》,《中国农史》,2008年第3期。
    11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一〇卷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
    13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
    14岛田正郎:《南宋家产继承法上的几种现象》,《大陆杂志》30卷第4期,1965年。
    15李淑媛:《争财竞产—唐宋的家产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柳立言:《宋代的家庭纠纷与仲裁:争财篇》,《中国近世家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
    1柳立言:《从法律纠纷看宋代的父家长制》,《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9卷第3期,1998年。
    2李淑媛:《争财竞产—唐宋的家产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高楠:《宋代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宋史研究通讯》2005年第2期。
    4陈登原:《国史旧闻》,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出版社,1955年,第65-72页。
    6王曾瑜:《从北朝德九等户到宋朝的五等户》,《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
    7高树林:《试论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与税役变化的问题》,《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8张泽咸:《也谈唐代评定户等与田产的关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
    2邢铁:《户等制度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刁培俊:《南宋乡司在赋役征派户的违法舞弊问题》,《邢台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刁培俊:《乡村中国家制度的运作、互动与绩效—试论两宋户等制的紊乱及其对乡役制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5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99页。
    6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66页。
    1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俞伟超:《古史时期的考古学观察》(二),《文物》,1981年第6期;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
    2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第八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版, 第227页。
    3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9-330页。
    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14-417页。
    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18页。
    3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一四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676-677页;张光直:《中国青铜器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119-121页。
    4管子:《管子》卷九《问篇》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5页。
    6孟子:《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孟子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1页。
    7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1356页。
    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74页。
    2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4-1125页
    3司马迁:《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34页。
    4司马迁:《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30页。
    5司马迁:《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32页。
    6杜正胜:《传统家族结构的典型》,收录于杜氏《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786-795页。
    7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8页。
    2商鞅:《商君书》卷一《垦令第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8页。
    3阮元:《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一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11页。
    4商鞅:《商君书》卷一《垦令第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8页。
    5司马迁:《史记》卷五〇《楚元王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87页。
    6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78页。
    1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6页;班固:《汉书》卷一《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页。
    2杜正胜:《传统家族结构的典型》,收录于杜氏《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794页。
    3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44页。
    4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49页。
    5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61页。
    6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63页。
    1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图版92-93,释文、注释189-190。
    2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98页。
    3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97-198页。
    4王利华:《中国家庭史》第一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0-231页。
    5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59页。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八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2页。详见瞿同祖:《中国法律与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第355-374。
    2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44页。
    3朱红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4朱红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5朱红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06页。
    6朱红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1班固:《汉书》卷二《惠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5-86页。
    2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6页。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5页。
    4班固:《汉书》卷九《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5-286页。
    1班固:《汉书》卷七七《孙宝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263页。
    2班固:《汉书》卷七七《孙宝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259页。
    3范晔:《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96页。
    4房玄龄:《晋书》卷三〇,中华书局,1974年,第922-926页。
    1堀敏一:《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7页。
    2房玄龄:《晋书》卷五〇《庾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8-1401页。
    1房玄龄:《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95页。
    2魏收:《魏书》卷八九《崔暹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24-1925页。
    1魏收:《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42页;沈约:《宋书》卷八二《周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7年。
    2沈约:《宋书》卷八二《周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7页。
    3萧子显:《南齐书》卷三六《刘祥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639-643页。
    4沈约:《宋书》卷八二《周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1页。
    1魏征等:《隋书》卷二五《刑法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02页。
    2程树德:《九朝律考》之《陈律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331页。
    3杨照明:《抱卜子外篇校笺》卷一五《审举第十五》,中华书局,1991年,第393页。
    4魏征:《隋书》卷三八《郑译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35-1137页。
    5乔伟:《中国法制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555页。
    1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57-258页。
    2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58页。
    1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63页。
    2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98页。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仪礼注疏》,卷二九,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0页。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卷五一,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1页。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卷二七,中华书局,1980年,第1463页。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仪礼注疏》,卷三十,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5页。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仪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8页。
    6范晔:《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89页。
    1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86页。其所用数据来自梁方仲先生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1。
    2许倬云:《汉代家庭的大小》见《求古篇》,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539页。
    3杜正胜:《传统家庭结构的典型》收录于杜氏《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793页。
    4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家庭的规模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载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第7-10页。
    5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2002年,第323页。
    1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6年第8期。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2002年,页407,注⑤
    3陈鲲化:《唐宋时代家族共产制度与法律》,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第12卷第1、2期,1934年1月。
    4杜正胜:《传统家庭结构的典型》,收录于杜氏《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805-815页。
    5魏承思:《唐代家庭结构初探》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
    6熊铁基:《汉唐文化史》第五章《家庭》,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7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3-384页。
    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9-72页。
    2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表6-4。
    3杨际平等:《五一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第14-26页,附表一。
    4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0-381页。
    5陆耀通:《金石续编》卷五《周村十八家造像塔记》,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金石萃编》附,第5页。
    6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85页。
    7张国刚:《中国家庭史》第二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1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卷十八《赵策一》,中华书局,1990年,第638页。
    2睡虎地秦墓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18页。
    3司马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73页。
    4班固:《汉书》卷一《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38页。
    1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7页。
    2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127页。
    3班固:《汉书》卷五《景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140页。
    4范晔:《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50页。
    5班固:《汉书》卷一《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46页。
    6班固:《汉书》卷七《昭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230页。
    7班固:《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4111页。
    8钱文子:《补汉兵制》,《二十五史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55年,第409页。
    9吕后五年“令戍卒岁更”。司马迁:《史记》卷二二《汉兴以来将相年表》,中华书局,1982年,第1124页。
    10王曾瑜:《从北朝的九等户到北宋的五等户》,《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50页。
    11范晔:《后汉书》志二八《百官志》,中华书局,1965年,第3624页。
    1范晔:《后汉书》卷三九《刘平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296页。
    2陈寿:《三国志》卷九《曹洪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78页。
    3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律》,中华书局,1959年,第26页。
    4王曾瑜:《从北朝的九等户到北宋的五等户》,《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50页。
    5房玄龄:《晋书》卷二六《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0页。
    6徐坚:《初学记》卷二七《宝器部》,中华书局,1962年,第657-658页。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第67页。
    1魏收:《魏书》卷二《太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31页。
    2魏收:《魏书》卷三《太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55页。
    3魏收:《魏书》卷一三《明元皇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26页。
    4魏收:《魏书》卷四《世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96页。
    5魏收:《魏书》卷四《世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6页。
    6魏收:《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六》,中华书局,1974年,第2852页。
    7百姓“千丁共籍,百室合户”,或“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其目的之一便是“公避课役”。
    8魏收:《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六》,中华书局,1974年,第2588页。
    1魏收:《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六》,中华书局,1974年,第2856页。
    2杜佑:《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口》,中华书局,1988年,第146页。
    3姚思廉:《梁书》卷五三《良吏传序》,中华书局,1973年,第765页。
    4魏征等:《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674页。
    5房玄龄:《晋书·食货志》卷二六,中华书局,1974年,第792页。
    1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83页。
    2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3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4页。
    4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647页。
    1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645页。
    2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654页。
    3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666页。
    4魏征:《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830页。
    1司马迁:《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第2699-2700页。
    2王利华:《中国家庭史》第一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第233页。
    3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4页。
    4梅鼎祚编:《东汉文纪》卷二八,浙江巡抚采进本。
    1班固:《汉书》卷六六《杨敞附恽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0页。
    2范晔:《后汉书》卷七一《朱儁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308页。
    3班固:《汉书》卷九三《佞幸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733页。
    4范晔:《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李充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84页。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注疏》卷四二《杂记下》郑玄注引律,中华书局,1980年,第1562页。
    1范晔:《后汉书》卷七六《许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71页。
    2范晔:《后汉书》卷六九《薛包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94-1295。
    3范晔:《后汉书》卷一四《北海靖王刘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57页。
    1范晔:《后汉书》卷七六《许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72页。
    2范晔:《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87页。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2002年,第355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〇二《张释之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51页。
    2范晔:《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9页。
    3范晔:《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121-1124页。
    4范晔:《后汉书》卷八一《李充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684页。
    1范晔:《后汉书》卷八一《缪彤传》,中华书局,1965年,2685-2686。
    2范晔:《后汉书》卷二五《魏霸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886页。
    3范晔:《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722页。
    4范晔:《后汉书》卷二七《郑均传》,中华书局,1965年,946。
    5范晔:《后汉书》卷四五《韩棱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534页。
    6范晔:《后汉书》卷八三《高凤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769页。
    1范晔:《后汉书》卷六〇《蔡邕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980页。
    2应邵:《风俗通义》卷四《过誉》,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200页。
    1堀敏一:《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2页。
    2房玄龄:《晋书》卷三二《康献褚皇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975页。
    3房玄龄:《晋书》卷六六《陶侃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68页。
    4沈约:《宋书》卷九三《陶潜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9页。
    5黎小龙:《义门大家庭的分布与家族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魏征:《隋书》卷三一《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888页。
    2令狐德棻:《周书》卷四五《乐逊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17-818页。
    3李延寿:《北史》卷三六《薛辨传》,中华书局,1974年,1342-1343年。
    4房玄龄等:《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170页。
    1魏收:《魏书》卷五三《李冲传》,中华书局,1974年,1180年。
    2魏收:《魏书》卷四《帝纪第四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109页。
    3仁井田升:《中国身份法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复刻版,第338-339页。
    4杜佑:《通典》卷三《食货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62页。
    5魏征:《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681页。
    6魏征:《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808页。
    1王溥:《唐会要》卷八五《定户等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57-1558页。
    2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四八六《邦计部·户籍》,中华书局1956年,第5811页。
    3宋敏求辑:《唐大诏令集》卷七四《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制》,孙狄撰,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第1708-1709。
    4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一二《刑法部》,中华书局,1960年,第7348-7349页。
    5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表6-4。
    6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0页。
    7杨夔:《复宫阙后上执政书》,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卷六六九,中华书局,1966年,第3442页。
    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页6340-6341。
    2张锡厚:《王梵志诗校注》卷五《富饶田舍儿》,中华书局,1983年,第163页。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二三《李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70页。
    4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杨法子户见录文与插图第30、32页,郭玄昉户第37页。
    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二《食货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61页。
    6参见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二《食货志第四二》,贞元四年事,中华书局,1975年,第1353-1356页。
    2王溥:《唐会要》卷八四《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第1553页。
    3魏征:《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830页。
    4魏征:《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868页。
    5魏征:《隋书》卷三一《地理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888页。
    6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7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七六《牧守部·教化》,中华书局,1960年,第8080页。
    8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唐纪十五》,中华书局,1956年,第6279页。
    1刘昫:《旧唐书》卷一八八《李日知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27页。
    2董诰:《全唐文》卷二〇六《遗令诫子孙》,中华书局,1983年,第2082页。
    3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三《兄弟义居活》,中华书局,1983年,第58页。
    4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六《造作庄田犹未已》,中华书局,1983年,第198页。
    1《敦煌变文集》卷四,《太子成道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93-294页。
    2《敦煌变文集》卷五《无常经讲经文》,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63页,第667-668页。
    3朱雷:《〈伍子胥变文〉、〈汉将王陵变文〉辨疑——读敦煌变文杂记(一)》,收录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料》总第七期,1985年内刊,1992年由香港中华科技〈国际〉出版社出版。
    4具体事例,可参见(唐)刘肃《唐新语》卷一二《劝励》“韩思彦”条;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唐景龙三年十二月至景龙四年正月西州高昌县处分田亩案件》,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509页。
    5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99页。
    6窦仪:《宋刑统》卷一二,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1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97页。
    2《英藏敦煌文献》第六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
    3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509页。
    4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99页。
    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之《刑法二》之一至二,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496页。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中华书局2004年,第231页。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中华书局2004年,第556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2页。
    4脱脱:《宋史》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页。
    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56页。
    1蔡襄:《莆田居士蔡公文集》卷二五《福州五戒》,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2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四九,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520页。
    3苏轼:《苏轼文集》卷八《策别安万民》,中华书局,1986年,第257页。
    1王得臣:《麈史》卷三,上海书店,1990年。
    2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三《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宋集珍本丛刊第七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67页。
    3脱脱:《宋史》卷九十《地理志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48页。
    4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三,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497页。
    5乐史:《宋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一,中华书局,2000年,第286页。
    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四三至四四,第6599页。
    2章楶:《广州府移学记》,收录于《永乐大典》卷二一九八四,中华书局,1986年,第7843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四,中华书局,2004年,第2169页。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〇,中华书局,2004年,第2820页。
    2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41页。
    1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46页。
    1黎靖德主编:《朱子语类》卷一〇六,中华书局,1994年,第2649-2650页。
    1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之《铅山周氏义居记》卷一六,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10-311页。
    1楼钥:《攻媿集》卷九八《答书枢密院事致仕赠资政殿字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65-1366。
    2《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〇《兄弟之讼》,中华书局,1987年,第371至372页。
    3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第八〇册,卷八二,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第656页。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继绝子孙止得财产四分之一》,中华书局,1987年,第251-257页。
    2《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业未分而立契盗卖》,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304页。
    1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五八《帝王部》,中华书局,1960年,第1915页。
    2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982页。
    3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九二三《不孝》,中华书局,1960年,第10901页。
    1脱脱:《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中华书局,1997年,第4158页。
    2《宋大诏令集》卷一九九,中华书局,1962年,第735页。
    3脱脱:《宋史》卷四五六,,中华书局,1997年,第13386页。
    4脱脱:《宋史》卷一七,中华书局,1997年,第334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五,第11324页。
    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之《刑法二》之三三,中华书局,1957年,页6521。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四,中华书局,2004年,第10064页。
    2脱脱:《宋史》卷四八三《陈文显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3963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中华书局,2004年,第1328页。
    4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1柳立言:《宋初一个武将家庭的兴起—真定曹氏》,《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史论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92年,第39-88页
    2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柳立言:《宋初一个武将家庭的兴起—真定曹氏》,《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史论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92年,第39-88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二,中华书局,2004年,第10426-10427页。
    4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九三,中华书局,1957年,第2419-2420。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八,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第2883页。
    2熊克:《中兴小记》卷三〇,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771页。
    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四七五〇《食货六》之四,中华书局,1957年,第4881页。
    2楼钥:《攻媿集》卷九八《答书枢密院事致仕赠资政殿字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66页。
    3陈淳:《北溪先生大全集》卷九之《宗会楼记》,宋集珍本丛刊第七十册,线装书局,第54页。
    4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三七《风土门二》之《土俗》,宋元地方志丛书第一一册中国地方志研究会印行,1978年,第7359页。
    5《元典章》卷三三《孝节》之《五世同居旌表其门》,中国书店,1990年,第492页。
    1《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禁治父子异居》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273页。
    2陈登原:《国史旧闻》卷二九之《户调与累世同居》,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
    3《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中华书局,1987年,第278-279页。
    4《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中华书局,1987年,第271-272页。
    5《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304页。
    1刘敞:《公是集》卷五三《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公墓志铭》,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2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一《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第685页。
    3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二《朝奉郎致仕王公墓志铭》,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
    4韩琦:《韩魏公集》,卷一九《家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263页。
    5脱脱:《宋史》卷三〇〇《王沿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9961页。
    6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一六《观察使肖从事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九册,第728页。
    7毕仲游:《西台集》卷一二《奉议郎令胡端夫墓志铭》,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199-200页。
    8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〇《丞相忠定郑公》,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二册,第719页。
    1刘清之:《戒子通录》卷六《家戒》,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
    1朱熹:《晦庵先生文集》卷九九,宋集珍本丛刊,第五十九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458-459页。
    2王懋竑:《宋朱子年谱》卷二《八月严别籍异财之令》,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3《河南程氏遗书》载:“熙宁七年,立之得官晋城,去先生去已十余年,见民有聚口众而不析异者。问其所由,云守程公之化也”,仅仅能见到一户老百姓同居共财,就足以知教化效果不佳之甚。
    1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四〇《潭州谕俗文》,宋集珍本丛刊,第线装书局,第七十六册,2004年,第403页。
    2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一〇〇《绍定六年劳农文》,宋集珍本丛刊,第七十七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650-651页。
    3王十朋:《梅溪后集》卷二九《赠少保王公墓志》,四部丛刊本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
    4刘宰:《漫塘文集》卷三五《故齐国太夫人胡氏行状》,宋集珍本丛刊,第七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555页。
    1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三一《陈养廉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第五十五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767页。
    2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三十一《罗迪功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第七十五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464-465页。
    3袁采:《袁氏世范》卷一《睦亲》之“兄弟贵相爱”,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办社,2003年。
    4袁采:《袁氏世范》卷一《睦亲》之“分家财产务均平”,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办社,2003年。
    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2319页。
    6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五《会稽唐氏墓记》,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1程颢、程颐:《二程集》卷三,中华书局1981年,第66页。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〇《争财利而悖其母与兄姑从恕如不悛即追断》,中华书局,1987年,第362页。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五《诉侄盗卖田》,中华书局,1987年,第183页。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六《叔侄争》,中华书局,1987年,第188页。
    2《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共帐园业不应典卖》,中华书局,1987年,第300页。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四《罗琦诉罗琛盗去契字卖田》,中华书局,1987年,第102页。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〇《兄弟论赖物业》,中华书局,1987年,第373页。
    2《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〇《兄弟争财》,中华书局,1987年,第375页。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〇《兄弟争葬父其亲调护同了办葬事》,中华书局,1987年,第376页。
    2张方平:《乐全先生文集》卷二六《论率钱募役事》,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第541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中华书局,2004年,第7588页。
    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三之二四,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5031页。
    2王曾瑜:《宋朝划分乡村五等户的财产标准》《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梁太济:《家业钱的估算及其演变》,《宋辽金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91年。
    3王曾瑜:《从北朝的九等户到宋朝的五等户》,载《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60-63页。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9,中华书局,2004年,第4330页。
    5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中华书局,2004年,第22页。
    6脱脱:《宋史》卷一七七《食货上五·役法上》,中华书局,1977年,第4299页。
    1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三五,宋集珍本丛刊,第七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238-239页。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四,中华书局2004年,第2659-2660页。
    1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7页。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七,中华书局,2004年,第8533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一,中华书局,2004年,第8642页。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三,中华书局,2004年,第9580页。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一,中华书局,第11436页。
    2李光:《庄简集》卷一一《乞蠲二浙积欠札子》宋集珍本丛刊,第三十四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1页。
    3赵鼎:《忠正德文集》卷二《知洪州乞支降钱米状·贴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朱家源,王曾瑜《宋朝的官户》,收入邓广铭、程应缪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页。
    5林季仲:《竹轩杂著》卷三《论役法状》,宋集珍本丛刊第四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60页。
    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八,文海出版社,980年,第2875页。
    1熊克:《中兴小记》卷三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771页;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5,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第4568页。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市籴考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199页。
    3薛季宣:《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卷三三《笺行状》,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一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481页。
    4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〇〇《绍定六年劳农文》,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第650-651页。
    5黄榦:《勉斋集》卷三五《郑处士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八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34页。
    1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一《田赋志二·蠲赋杂录·溧阳县均赋役记》,宋元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研究会,1978年,第1364-1365页。
    2《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三,中华书局,1987年,第89页。
    3杨宇勋《取民养民:南宋的财政收支与官民互动》,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003第6期,第272页注30。
    4周藤吉之:《南宋义役设立运营》,《东洋学报》第48卷第4期,1966年。
    5朱熹:《晦庵先生文集》卷八八《龙图阁直学士吴公神道碑》宋集珍本丛刊第五十九册,卷八八,线装书局,2004年,第191页。
    1吕祖谦:《东莱吕太史文集》卷一一《金华汪君将仕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209页。
    2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二《资政殿学士赠银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605页。
    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之《食货》六五之一00,页6206下,六六之二二,第6218页下。
    4佚名:《宋史全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465-466页。
    5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三《职役二》,中华书局,第139页。
    6葛金芳:《从南宋义役看江南乡村治理秩序之重建》,《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辑,总第八十五辑,第58页。
    7朱熹:《晦庵先生文集》卷18《奏义役利害状》,宋集珍本丛刊第五十九册,第270页。
    8黄震:《黄氏日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15-816页。
    1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4页。
    2见《后汉书》之《许荆传》和“北海景君墓志”及童谣“举孝廉,父别居”,别籍异财多与供养有阙联系在一起。
    3苏轼:《苏轼文集》卷八《策别安万民二》,中华书局,1986年,第257页。
    4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〇《潭州谕俗文》,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第403页。
    1薛季宣:《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卷三三,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一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493页
    2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〇〇《绍定六年劳农文》。
    3袁采:《袁氏世范》卷一《睦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2003年。
    4刘清之:《戒子通录》卷六《家戒》,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5张载:《张载集》卷四《宗法》,中华书局,1978年,第259页。
    1司马光:《书仪》卷四《居家杂仪》,中华书局,1985年,第41-42页。
    2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7-188页。
    3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忠孝》,中华书局,1981年,第38页。
    4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
    5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3413。
    1宋祁:《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5页。
    2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7页。
    3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3390页。
    4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3392页。
    5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越州裘氏旌表》,中华书局,1981年,第41页。
    6洪迈:《容斋随笔》之《续笔》卷一六《思颍诗》,上海书店,1984年。
    7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五《会稽唐氏墓记》,上海书店,1989年。
    8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一四《跋李氏谱》,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八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699页。
    9朱熹、吕祖谦:《近思录集注》江永集注,卷九,上海书店1987年,第33页。
    1朱熹、吕祖谦:《近思录集注》江永集注,卷九,上海书店1987年,第33页。
    2刘清之:《戒子通录》卷六,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3楼钥:《范文正公年谱》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713页。
    4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一五《太子中舍致使仕范府君墓志铭》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326页。
    5钱公辅:《义田记》范直方附记,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79页。
    6范之柔:《清宪公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5页。
    7刘宰:《漫塘集》卷二一《希墟张氏义庄记》,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579页。
    8王善军:《范氏义庄与范氏宗族的发展》,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第90页。
    9范仲淹:《文正公初定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18-919页。
    1牟巘:《义学记》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014页。
    2范纯仁:《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0页。
    3范之柔:《清宪公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8页。
    4范之柔:《清宪公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7页。
    5家铉翁:《则堂集》卷二《李氏敬聚堂记》,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六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43页。
    6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卷一四《仁和汤氏义田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1脱脱:《宋史》卷三一六《吴奎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321页。
    2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忠孝》,中华书局,1981年,第34页。
    3脱脱:《宋史》卷三三一《韩贽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667页。
    4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桓溪全氏义田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
    5楼钥:《攻媿集》卷八九《华文阁直学士奉政大夫致仕赠紫金光禄大夫陈公行状》,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220页。
    6脱脱:《宋史》卷三七七《向子諲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1642页。
    7脱脱:《宋史》卷《汪大猷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2146页。
    8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九五《少师魏国张公行状》,四部丛刊初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年。
    9宋濂:《元史》卷一八四《崔敬会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242页。
    10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基层政权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54-72页。
    1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1-84页。
    2张昊:《会稽续志》卷七《真宗旌表裘氏门闾》,宋元地方志丛刊第十册,1978年,第6617页。
    3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越州裘氏义门旌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48页。
    1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七《梭山复斋学案》, 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版,第1864-1865页。
    2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八《宋故陆公墓志》,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四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08页。
    3许怀林:《陈氏家族的解体与“义门”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157-165页。
    4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五之《陆氏义门》,中华书局,1983年版,王瑞来点校,第323页。
    1脱脱:《辽史》卷一〇《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2页。
    1《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父母在许令分析》,中国书店,1990年,第273页。
    2《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抄数后分房者听》,中国书店,1990年,第273页。
    3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45页。
    1《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父母在许令分析》,中国书店,1990年,第273页。
    2《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户令·亲在分居》,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3姚燧:《牧庵集》卷二八《中奉大夫荆湖北道宣慰使赵公墓志》,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56页。
    4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三十《义门任氏诗并序》,上海书店,1989年。
    5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一八,《章丘杨氏先茔碑铭》,三怡堂丛书,(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6柳贯:《柳待制文集》卷一二《太康王氏扶城墓表》,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7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一一《宁晋王氏本支图记》,三怡堂丛书,(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8《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1《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2《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禁治父子异居》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273页。
    3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五《会稽唐氏墓记》,上海书店,1989年。
    4宋濂:《宋学士全集》卷十五《浦阳深溪王氏义门碑铭》,中华书局,1985年,第522页。
    5《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宋濂:《元史》卷一〇三《刑法志二·户婚》,中华书局,1976年,第2639-2640。
    2宋濂:《元史》卷一〇四《刑法三·大恶》,中华书局,1976年,第2651页。
    3《至正条格》卷七《断例·户婚》,韩国中央研究院,2007年版,第91-114页。
    4孔齐:《至正直记》卷三《妇人不嫁为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刘敏中:《中庵集》卷一三《王氏孝敬堂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6刘敏中:《中庵集》卷一七《河南谷氏昭先碑铭》,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1戴良:《九灵山房集》卷一五《元故处士唐君墓志铭》,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16页。
    2《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怀效锋点校,其后附《大明令》,第234页。
    3《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怀效锋点校,第51页。
    4雷梦麟:《读律琐言》卷四,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明会典》卷二〇《户部五》。
    1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卷一二,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93页。
    2《大明会典》卷二一《事例》,文海出版社,1976年。
    3章潢:《图书编》卷九〇《军匠开户》,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4嵇璜、刘墉等:《皇朝通典》卷九《食货·八旗户口》,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1嵇璜、刘墉等:《皇朝通典》卷九《食货·八旗户口》,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2《大清律例》卷八《户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86-187页。
    3傅维鳞:《明书》卷六八《赋役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
    1《明清承当里长里役合同》转引自崔秀红等:《明末清初徽州里长户简论》,《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第7页。
    2《续文献通考》卷一三《户口考》,文海出版社,1984年。
    3《大明会典》卷二十二《户部七·诸司职掌》,文海出版社,1976年。
    4邱浚:《大学衍义补》卷三一《傅算之籍》,京华出版社,1999年。
    5胡广等纂:《明太祖实录》卷一八〇,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6胡广等纂:《明太祖实录》卷一八〇,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7张廷玉:《明史》卷七七《食货》,中华书局,1974年,第1881-1882页。
    1吕祖谦:《东莱吕太史文集》卷一一《金华汪君将仕墓志铭》,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209页。
    2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二《资政殿学士赠银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二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605页。
    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之《食货》六五之一00,页6206下,六六之二二,第6218页下。
    4佚名:《宋史全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465-466页。
    5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三《职役二》,中华书局,第139页。
    6葛金芳:《从南宋义役看江南乡村治理秩序之重建》,《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辑,总第八十五辑,第58页。
    7朱熹:《晦庵先生文集》卷18《奏义役利害状》,宋集珍本丛刊第五十九册,第270页。
    8黄震:《黄氏日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15-816页。
    1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4页。
    2见《后汉书》之《许荆传》和“北海景君墓志”及童谣“举孝廉,父别居”,别籍异财多与供养有阙联系在一起。
    3苏轼:《苏轼文集》卷八《策别安万民二》,中华书局,1986年,第257页。
    4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〇《潭州谕俗文》,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第403页。
    1薛季宣:《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卷三三,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一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493页
    2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〇〇《绍定六年劳农文》。
    3袁采:《袁氏世范》卷一《睦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2003年。
    4刘清之:《戒子通录》卷六《家戒》,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5张载:《张载集》卷四《宗法》,中华书局,1978年,第259页。
    1司马光:《书仪》卷四《居家杂仪》,中华书局,1985年,第41-42页。
    2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7-188页。
    3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忠孝》,中华书局,1981年,第38页。
    4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
    5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3413。
    1宋祁:《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5页。
    2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7页。
    3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3390页。
    4脱脱:《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3392页。
    5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越州裘氏旌表》,中华书局,1981年,第41页。
    6洪迈:《容斋随笔》之《续笔》卷一六《思颍诗》,上海书店,1984年。
    7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五《会稽唐氏墓记》,上海书店,1989年。
    8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一四《跋李氏谱》,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八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699页。
    9朱熹、吕祖谦:《近思录集注》江永集注,卷九,上海书店1987年,第33页。
    1朱熹、吕祖谦:《近思录集注》江永集注,卷九,上海书店1987年,第33页。
    2刘清之:《戒子通录》卷六,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3楼钥:《范文正公年谱》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713页。
    4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一五《太子中舍致使仕范府君墓志铭》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326页。
    5钱公辅:《义田记》范直方附记,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79页。
    6范之柔:《清宪公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5页。
    7刘宰:《漫塘集》卷二一《希墟张氏义庄记》,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579页。
    8王善军:《范氏义庄与范氏宗族的发展》,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第90页。
    9范仲淹:《文正公初定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18-919页。
    1牟巘:《义学记》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014页。
    2范纯仁:《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0页。
    3范之柔:《清宪公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8页。
    4范之柔:《清宪公续订规矩》收录于《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27页。
    5家铉翁:《则堂集》卷二《李氏敬聚堂记》,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十六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43页。
    6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卷一四《仁和汤氏义田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1脱脱:《宋史》卷三一六《吴奎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321页。
    2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忠孝》,中华书局,1981年,第34页。
    3脱脱:《宋史》卷三三一《韩贽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667页。
    4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桓溪全氏义田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
    5楼钥:《攻媿集》卷八九《华文阁直学士奉政大夫致仕赠紫金光禄大夫陈公行状》,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220页。
    6脱脱:《宋史》卷三七七《向子諲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1642页。
    7脱脱:《宋史》卷《汪大猷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2146页。
    8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九五《少师魏国张公行状》,四部丛刊初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年。
    9宋濂:《元史》卷一八四《崔敬会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242页。
    10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基层政权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54-72页。
    1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1-84页。
    2张昊:《会稽续志》卷七《真宗旌表裘氏门闾》,宋元地方志丛刊第十册,1978年,第6617页。
    3王标:《燕翼诒谋录》卷五《越州裘氏义门旌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48页。
    1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七《梭山复斋学案》, 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版,第1864-1865页。
    2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八《宋故陆公墓志》,宋集珍本丛刊第六十四册,线装书局,2004年,第108页。
    3许怀林:《陈氏家族的解体与“义门”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157-165页。
    4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五之《陆氏义门》,中华书局,1983年版,王瑞来点校,第323页。
    1脱脱:《辽史》卷一〇《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2页。
    1《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父母在许令分析》,中国书店,1990年,第273页。
    2《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抄数后分房者听》,中国书店,1990年,第273页。
    3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45页。
    1《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父母在许令分析》,中国书店,1990年,第273页。
    2《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户令·亲在分居》,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3姚燧:《牧庵集》卷二八《中奉大夫荆湖北道宣慰使赵公墓志》,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56页。
    4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三十《义门任氏诗并序》,上海书店,1989年。
    5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一八,《章丘杨氏先茔碑铭》,三怡堂丛书,(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6柳贯:《柳待制文集》卷一二《太康王氏扶城墓表》,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7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一一《宁晋王氏本支图记》,三怡堂丛书,(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8《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1《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2《元典章》卷一七《户部三·户计·分析·禁治父子异居》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273页。
    3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五《会稽唐氏墓记》,上海书店,1989年。
    4宋濂:《宋学士全集》卷十五《浦阳深溪王氏义门碑铭》,中华书局,1985年,第522页。
    5《大元通制条格》卷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宋濂:《元史》卷一〇三《刑法志二·户婚》,中华书局,1976年,第2639-2640。
    2宋濂:《元史》卷一〇四《刑法三·大恶》,中华书局,1976年,第2651页。
    3《至正条格》卷七《断例·户婚》,韩国中央研究院,2007年版,第91-114页。
    4孔齐:《至正直记》卷三《妇人不嫁为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刘敏中:《中庵集》卷一三《王氏孝敬堂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6刘敏中:《中庵集》卷一七《河南谷氏昭先碑铭》,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1戴良:《九灵山房集》卷一五《元故处土唐君墓志铭》,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16页。
    2《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怀效锋点校,其后附《大明令》,第234页。
    3《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怀效锋点校,第51页。
    4雷梦麟:《读律琐言》卷四,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明会典》卷二〇《户部五》。
    1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卷一二,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93页。
    2《大明会典》卷二一《事例》,文海出版社,1976年。
    3章潢:《图书编》卷九〇《军匠开户》,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4嵇璜、刘墉等:《皇朝通典》卷九《食货·八旗户口》,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1嵇璜、刘墉等:《皇朝通典》卷九《食货·八旗户口》,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2《大清律例》卷八《户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86-187页。
    3傅维鳞:《明书》卷六八《赋役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
    1《明清承当里长里役合同》转引自崔秀红等:《明末清初徽州里长户简论》,《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第7页。
    2《续文献通考》卷一三《户口考》,文海出版社,1984年。
    3《大明会典》卷二十二《户部七·诸司职掌》,文海出版社,1976年。
    4邱浚:《大学衍义补》卷三一《傅算之籍》,京华出版社,1999年。
    5胡广等纂:《明太祖实录》卷一八〇,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6胡广等纂:《明太祖实录》卷一八〇,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7张廷玉:《明史》卷七七《食货》,中华书局,1974年,第1881-1882页。
    1郑大郁:《经国雄略》卷一《赋役考》,明弘光元年刻本。
    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六《江宁庐安》,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1985年。
    3郑太和:《郑氏规范》,商务印书馆,1939年。
    1《沈氏宗谱》之《家训》,清光绪31年木刻本。
    2吕坤:《孝睦房训辞》,徐梓编著:《家训—父祖的叮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53页。
    3朱用纯:《朱子家训》,徐梓编著:《家训—父祖的叮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8页。
    4多贺秋五郎:《家法二十五则》载《宗谱之研究·资料篇》,东洋文库,1960年,第697页。
    5顾辚:《息园存稿》卷五《华亭何隐君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6多贺秋五郎:《家法二十五则》载《宗谱之研究·资料篇》,东京学术振兴会,1981年,第697页。
    1蒋伊:《蒋氏家训》,徐梓编著:《家训—父祖的叮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7页。
    2李东阳:《李东阳集》卷二三《武昌徐公挽诗序》,岳麓书社,1983年。
    3胡宗宪修、薛应旗等:《嘉靖浙江通志》卷六五,天一阁藏明方志选刊,上海书店,第752页。
    4嘉靖《衡州志》卷一《风俗》,天一阁藏明方志选刊第五十九册,上海书店,1963年。
    5崇祯《靖江县志》卷一〇《风俗》,清康熙22年(1683)刻本
    6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15册,《山东上》,引《滕县风俗志》,上海书店,1985年。
    7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一三《分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阮元:《广东通志》卷九三,商务印书馆,1981年。
    9张澍:《蜀典》,转见光绪《新繁县乡士志》卷五,清光绪年间刻本。
    10康熙《濮县志》卷二,转引自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6页。
    11乾隆《沛县志》卷一,乾隆十五年刻本。
    12乾隆《大名府志》卷二〇,转引自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6页。
    13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1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一三《分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09页。
    2汪琬:《汪氏族谱序》,收录于《清朝经世文编》卷五八,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2149页。
    3王跃生:《中国传统家庭的维系与离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第101页。
    4张研:《对清代徽州分家文书书写程序的考察与分析》《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5-16页。
    5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88页。
    6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8页。
    7金鼎:《曹孝妇传》弘治《句容县志》卷十一《文章类·节孝传记》,《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64年。
    8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一三《分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10页。
    1邱浚:《大学衍义补》卷五三,《治国平天下之要》,京华出版社,1999年。
    2王夫之:《宋论》卷二,中华书局,1964年,第38页。
    3李绂:《别籍异财议》,收录于《清经世文编》,卷五九《礼政·宗法下》,中华书局,1992年,第1504页。
    1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三《治家》之《子孙多产宜分析》,清咸丰元年刻本。
    2魏礼:《三子析产序》,收录于《清经世文编》卷五九《礼政六·宗法下》,中华书局1992年,第1503页。
    (战国)管子:《管子》,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战国)荀子:《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
    (战国)商鞅:《商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战国)佚名:《国语》,商务印书馆,1935年。佚名:《战国策》,中华书,1990年。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6年。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东汉)应邵:《风俗通义》,中华书局,1981年。
    (三国)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东晋)陶潜:《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
    (东晋)葛洪:《抱卜子》,中华书局,1991年。
    (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齐)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
    (唐)令狐德菜:《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唐)张九龄等:《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唐)白居易、孔传:《白孔六帖》,明正德年间刻本。
    不著撰人:《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窦仪:《宋刑统》,法律出版社,1999年。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宋)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
    (宋)宋敏求辑:《唐大诏令集》,中华书局,2008年。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56年。
    (宋)张方平:《乐全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1986年。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宋)蔡襄:《莆田居士蔡公文集》,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
    (宋)韩琦:《韩魏公集》,中华书局,1985年。
    (宋)王得臣:《麈史》,上海书店,1990年。
    (宋)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海出版社,1980年。
    (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
    (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毕仲游:《西台集》,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宋)司马光:《温文正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张载:《张子全书》,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
    (宋)佚名:《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
    (宋)赵鼎:《忠正德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
    (宋)林季仲:《竹轩杂著》,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线装书局,2004年。
    (宋)郑克:《折狱龟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文海出版社印行,1980年。
    (宋)王十朋:《梅溪后集》,四部丛刊本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
    (宋)熊克:《中兴小记》,卷三十,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书店,1984年。
    (宋)李石:《方舟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袁采:《袁氏世范》,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宋集珍本丛刊,2004。
    (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楼钥:《攻娩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集注》江永集注,上海书店,1987年。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全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吕祖谦:《东莱吕太史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陈淳:《北溪先生大全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李光:《庄简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
    (宋)陈耆卿:《篔窻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杨万里:《诚斋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周必大:《文忠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洪咨夔:《平斋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刘敞:《公是集》,聚珍版丛书,线装书局,2004年。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
    (宋)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刘宰:《漫塘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黄榦:《勉斋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
    (宋)卫湜:《礼记集说》,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宋)杜范:《杜清献公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
    (宋)薛季宣:《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宋)黄震:《黄氏日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元刻本,1991年。
    (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
    (宋)《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年。
    (宋)家铉翁:《则堂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
    (元)佚名:《元典章》,中国书店,1990年。
    (元)《大元通制条格》,法律出版社,2001年。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元)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上海书店,1989年。
    (元)姚燧:《牧庵集》,上海书店,1989年。
    (元)郑太和:《郑氏规范》,商务印书馆,1939年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上海书店,1989年。
    (元)孔齐:《至正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元)《至正条格》,韩国中央研究院,2007年。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上海书店,1989年。
    (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三怡堂丛书,(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明)《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8年。
    (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李东阳:《李东阳集》,岳麓书社,1983年。
    (明)《句容县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梅鼎祚编:《东汉文纪》,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文海出版社,1984年。
    (明)顾辚:《息园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明)邱浚:《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年。
    (明)雷梦麟:《读律琐言》,法律出版社,2000年。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商务印书馆,1939年。
    (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书店,1985年。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2007年。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
    (清)全祖望:《鲒琦亭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
    (清)王懋竑:《宋朱子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清)阮元、徐松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清)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中华书局,2004年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83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
    吕思勉:《中国宗法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
    加藤常贤:《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研究》,岩波书屋,1940年。
    诸桥辙次:《中国的家族制》,大修馆,1941年。
    仁井田升《中国身份法史》,东方文化学院,1942年。
    清水盛光:《中国家族构造》,岩波书屋,1942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钱文子:《补汉兵制》,中华书局,1955年。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创文社,1967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许倬云:《求古篇》,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张邦炜:《中国封建时代的家庭制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仁井田升:《中国身份法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复刻版。
    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人民出版社,1984年。
    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陆耀通:《金石续编》,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金石萃编》。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魏承思:《唐代家庭结构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
    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
    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玉波:《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邵鸿:《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与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杨际平等:《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
    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陈登原:《国史旧闻》,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邢铁:《家产继承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邢铁:《户等制度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版。
    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际平: 《五一十世纪的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2006年。
    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五卷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李淑媛:《争财竞产—唐宋的家产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陈鲲化:《唐宋时代家族共产制度与法律》,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第12卷第1、2期,1934年1月。
    仁井田升:《唐宋时期的家族共产及遗嘱法》,汪兼山译《食货》1卷5期,1935年。
    中田薰:《唐宋时代的家族共产制》,《法制史论集》第3卷下,东京:岩波书屋,1943年。
    赵凤喈:《女子财产继承权之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43卷6期,1947年3月。
    袁震《宋代人口》,《历史研究》1957年第3期。
    王永兴:《敦煌唐代差科簿考释》,《历史研究》1957年12期。
    冉昭德:《汉代的大家、中家和小家》,《光明日报》1964年1月15日。
    岛田正郎:《南宋家产继承法上的几种现象》,《大陆杂志》30卷第4期,1965年。
    周藤吉之:《南宋义役设立运营》,《东洋学报》第48卷第4期,1966年。
    越智重明:《汉代的户和家:从作为主人的户籍来看》,《史学杂志》,78-8,1969年。
    越智重明:《井田制的家——战国秦汉时代家的理解》,《古代文化》,23-4,1971年。
    韩连琪:《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文史哲》,1978年第3期。
    越智重明:《汉六朝的家产分割和二重家产》,《东洋学报》,61-1、2,1979年
    王曾瑜:《从北朝的九等户到北宋的五等户》,《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50页。
    俞伟超:《古史时期的考古学观察》(二),《文物》,1981年第6期。
    朱家源,王曾瑜:《宋朝的官户》,收入邓广铭、程应缪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曾瑜:《宋朝划分乡村五等户的财产标准》《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徐喜辰:《春秋时代的室和县》,《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
    李桂海:《谈封建社会的宗法家长制》,《沈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胡方恕:《关于春秋时代的室与其相关的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5期。
    杜正胜:《编户齐民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史语所集刊》54本3分册,1983年9月。
    太田幸男:《关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见室、户、同居》,《西岛论集》,1984年。
    赵世超:《周代家长制家庭公社简论》,《民族论丛》,1984年总2。
    梁太济:《五等下户的经济地位和所占比例》,《杭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魏承思:《唐代家庭结构初探》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
    郭东旭:《宋代财产继承法初探》,《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马新:《汉代小农家庭略论》,《文史哲》,1986年第4期。
    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士阶层宗法制度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莫家齐:《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宋朝继承制度》,《法学杂志》,1986年第6期。
    魏承思:《唐代宗族制度考述》,《史林》,1987年第3期。
    马新等人:《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继承制度》,《人文杂志》,1987年第5期。
    汤雄平:《关于春秋时代的室》,《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
    张琢:《中国古代家庭规模到底有多大》,《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李启谦:《鲁国家庭组织及其同宗法制度的关系》,《东岳论丛》1988年第1期。
    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基层政权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高树林:《试论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与税役变化的问题》,《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张世超:《秦简中的同居与有关法律》,《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牛克成:《室:父系大家庭组织在春秋晚期的解体及小农的产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马新:《汉代小农家庭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平准》第5辑上,光明日报出版 社,1989年。
    唐刚卯:《封建法律中同居法适用范围的扩大》,《中国史研究》,1989年4期。
    冻国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结构及相关问题论述》,《北朝研究》,1990年第1期。
    屈超立: 《宋律对家长财产处分的维护与限制》,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年第1期。
    曾宪礼:《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意义辨》,《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彭年:《秦汉同居考辨》,《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
    梁太济:《家业钱的估算及其演变》,《宋辽金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91年。
    袁祖亮:《西汉至明清家庭人口数量规模研究》,《中州学刊》,1991年第2期。
    许垣:《财产继承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上饶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堀敏一:《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喻长咏:《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1期。
    邢铁: 《宋代的家产遗嘱继承问题》, 《历史研究》,1992年6期。
    王跃生:《中国传统家庭的维系与离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
    唐代剑: 《试论大家庭的社会职能》, 《社会科学》,1993年第7期。
    许怀林:《陈氏家族的解体与“义门”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邢铁: 《唐代的遗嘱继产问题》, 《人文杂志》,1994年5期。
    邢铁:《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与中国社会进程》,《中国古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张泽咸:《也谈唐代评定户等与田产的关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邢铁:《我国古代庶生子继承权》,《文史知识》,1995年第2期。
    尹在硕:《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德家族类型》,《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邢铁:《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6年第8期。
    冻国栋:《读姚崇<遗令>论唐代的“财产预分”与家族形态》,《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黎小龙:《义门大家庭的分布与家族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纠纷与仲裁:争财篇》,《中国近世家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
    柳立言:《从法律纠纷看宋代的父家长制》,《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9卷第3期,1998年。
    冻国栋:《隋唐时期的人口政策与家族法——以析户、合贯(户)为中心》,《唐研究》第4卷,北大出版社,1998年。
    程民生:《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王善军《宋代家庭结构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3期。
    魏道明: 《我国古代遗嘱继承制度质疑》, 《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张研:《对清代徽州分家文书书写程序的考察与分析》,《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25卷第3期,2002年5月。
    刁培俊:《南宋乡司在赋役征派户的违法舞弊问题》,《邢台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邢铁:《唐宋时期的分家制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3年,博士论文未发表。
    王曾瑜:《宋代农户平均家口数的估计》收录于《李埏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宇勋:《取民养民:南宋的财政收支与官民互动》,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003第6期。
    王善军:《范氏义庄与范氏宗族的发展》,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的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
    高楠:《宋代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宋史研究通讯》2005年第2期。
    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罗彤华: 《家长与尊长——唐代家庭权威的形成》, 《唐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兼与杜正胜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刁培俊; 《乡村中国家制度的运作、互动与绩效—试论两宋户等制的紊乱及其对乡役制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葛金芳:《从南宋义役看江南乡村治理秩序之重建》,《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辑,总第八十五辑。
    邢铁: 《从家产继承方式说我国古代的所有制形式》,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晋文:《从〈二年律令·户律〉看汉初立户分户问题》,《中国农史》,2008年第3期。
    《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英藏敦煌文献》第六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1978年。
    《张家山汉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200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