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唐末纷乱,五代诸强均未能统一中国,唯赵宋王朝完成相对统一并延续国祚三百年。赵宋能有此成就,原因之一在于对各地的有效整合。诸多层面的整合中地域观念的整合占据了一席之地。观念本身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因而本文以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为依托,对赵宋王朝所推行之地域观念整合过程进行考察,即北宋前期三朝中央官僚地域构成的演变。
     本文从宋初三朝中央官僚之籍贯入手,首先考察了三朝不同时期中央官僚地域构成的变化,进而对引发诸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考证;其次对不同时期中央官僚的主要升迁途径、当时最普遍的入仕方式及造成各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考察;最后针对不同时期中央官僚地域构成中所表现出的若干特点做出深入剖析。
     自宋太祖到宋真宗三朝,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变化极大。宋太祖时代北人独大,基本没有南人参政;宋太宗时代,中央官僚的主要来源地依然是北方,但以降官及其子弟为主体的南人逐渐以不同方式进入中央官僚之列;宋真宗时代,北方中央官僚群体渐呈衰落之势,南人则有崛起之状。
     上述变化不仅是各地域间通过中央官僚规模这一具体表现形式所进行的博弈,更是国家对不同地域势力吸收和整合过程的体现。换言之,即北宋从外在形式上统一各地后,在内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整合与统一。正是因为北宋较好的完成了精神、文化与权力等更深层次的融合与统一,其统治在某些层面才‘更加稳固与持久,没有重蹈此前五代王朝之覆辙,立国不久便被取代。就此层面而言,本文之研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此外,本文从历史时段和地域空间两个角度,对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形成与存在的历史背景、现实环境等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析,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考证,这些工作可能对于某些历史事实的考订有所裨益。
     最后本文以传统的历史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侧重于史料的选择与甄别、历史过程的阐述与再现,探讨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在籍贯、升迁、地域集团等诸多层面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力图从实证中提取观点和认识,努力“于史实中求史识”,以求对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的若干变化、及当时若干地域观念的流变与地域整合的过程有所认识。
China was in the division form late Tang to the Five dynas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ng dynasty marked the end of the chaotic situation of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government ruled for three hundred years. The government lasting one reason that different regions were closely linked together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ism was one of that. Concept is so abstract that in this paper we have to take a specific problem for example, Central officials' district composition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In this paper, the change of these central officials' district composition a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and the reasons lead to the change are discussed. Then, tow questions that how to promote and how to join the bureaucratic group are noticed. Finally, the features of central officials'district composition in different time are analyzed.
     Form Song Taizu to Song Zhenzong, there is a great change on central officials' district composition. In the age of Song Taizu, all central officials come form the north of China, almost no one is form the south of China; In the age of Song Taizong, there are still most member of central officials come from the north of China. But unlike in the past, some member of the group who used to be ten states'officials are form the south of China; In the age of Song Zhengzong, the number of northern significantly reduced, more and more southerner take into central officials group.
     The change is a game multi-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n strength. An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of the Northern Song is absorbing different forces. In other words, after boundaries of unified,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nt to have a more in-depth and broader rule. With the fusion of the deeper, the Northern Song gets a longer-rule than the Five dynasties. On this point, this article has practical reference.
     In ad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historical period and geographical P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al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policy environment of central officials' district composition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At the same time, some specific issues are discussion. These efforts may be useful to historical research.
     Finall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methods, and focusing on screen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 central officials'district composition, promote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Based on this theo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the paper come to a conclusion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I don't plan to"reconstruct history as the real one occurred in the past,"but I still make every effort to"search for the historical view from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I hope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new answers to the change of central officials' district composition, the change of regionalism,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引文
1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2 本文认为地域特征对当地生活与人群必然产生影响,但不赞同地域决定论。可参见[英]雷蒙德·弗思 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2页。
    1 陶晋生:《北宋氏族——家族·婚姻·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1年,序第1页。
    2 徐规:《浅论宋代政治史的分期问题》,《仰素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0-615页。
    1 李华瑞:《关于宋代政治史的分期问题》, 《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97-100页。
    2 张其凡:《试论宋代政治史的分期》,《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3 既敷:《北宋政治上南北势力之消长》,《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9月25日104期。
    4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页。
    1 [元]脱脱:《宋史》卷162《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下同),第3798页。
    2 [元]脱脱:《宋史》卷161《职官志一》,第3773页。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1之17;曾巩:《隆平集》卷2《宰执》,台北:文海出版社年1967年(下同),第107-110页。
    3 [元]脱脱:《宋史》卷161《职官志一》,第3775页:[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下同),第125页。
    4 [元]脱脱:《宋史》卷162《职官志二》,第3797页;《宋会要辑稿·职官》14之1。
    5 [元]脱脱:《宋史》卷162《职官志二》,第3800页。
    1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2《两制》,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第44页。
    2 [宋]章如愚:《山堂考索·后集》卷7《翰苑类》,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96页。
    3 [元]脱脱:《宋史》卷161《职官志一》,第3785页。
    4 [元]脱脱:《宋史》卷162《职官志二》,第3807页。
    5 [宋]苏辙撰,曾枣庄、马德富点校:《栾城集》卷41《请户部复三司诸案劄子》,上海:上海古籍川版社2009年,第916页。
    6 [元]脱脱:《宋史》卷162《职官志二》,第3807-3708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三月癸亥,第539页。
    2 [元]脱脱:《宋史》卷179《食货志下一》,第4348页。
    3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下同),第114页。
    4 [元]脱脱:《宋史》卷164《职官志四》,第3869页。
    5 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卷6《宋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79页。
    6 [元]脱脱:《宋史》卷164《职官志四》,第3870页。
    7 [元]脱脱:《宋史》卷164《职官志四》,第3870页。
    8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3之52,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
    9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第21页。
    1 张家驹:《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张家驹史学文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下同),第7页。
    2 张家驹:《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第10页。
    3 [美]包弼德著,[新加坡]王昌伟译:《历史上的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4 张伟然、周鹏《唐代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第5-11页。该文认为秦岭淮河是唐代行政体系中的南北分界,唐人地理感知中的南北分界西段在秦岭而东段在长江。
    5 秦岭——淮河一线亦被人视为宋代地域文化南北划分之标准。参见康保苓《试论北宋前期的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教育状况作为考察的重点》,《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36--41页。
    1 [元]脱脱:《宋史》卷85《地理志一》,第2097页。
    2 不同年份开封府所辖具体各县可分别参见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辽西夏卷)第116、134、157、181页。
    3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2《河北路》,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3页。
    1 据《宋史》卷264《沈伦传》,乾德三年春,伦“为陕西转运使”。据此可知陕西路设置应早于此。
    2 《宋史》卷90《地理志六》燕山府路说:“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诏山前收复州县,合置监司,以燕山府路为名,”又“金人灭契丹,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但《会史》卷
    3《太宗纪一》则说,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金攻宋,十二月,燕山州府悉平。同样,《宋史》卷90《地理志六》中云中府路所辖各州也是宣和五年来降,旋被辽人夺回。参见李昌宪479--481页。据此则北宋真正辖制燕云地区的时间极为短暂。《宋史》卷85《地理志一》说“燕云,以其既得而旋失,故附见于后。”第2097页。
    3 [宋]李焘:《长编》卷9开宝九年九月丁卯条,第376页。
    4 [宋]李焘:《长编》卷9太平兴国三年五月丙戍条,第428页。
    1 至道三年两浙路所辖十五州军可参见《元丰九域志》卷5。咸平二年与天熙四年两浙路辖区可参见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宋西夏卷)。
    2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26《隆兴府》,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3 [宋]李焘:《长编》卷8乾德五年八月,第195页。
    1 杨远:《北宋宰辅人物的地理分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1982年第13期,第147-211页。
    2 杨远: 《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
    3 [日]衣川强:《宋代宰相考—北宋前期の士大夫社会》,《宋代官僚社会史研究》,日本:汲古书院2006年。
    4 金奋飞: 《北宋宰辅的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分析》, 《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第124-127页。
    5 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69-74页。
    6 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107-110页。
    1 目前对于该群体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公司1981年。该书中所附《两宋枢密表》对两宋时期枢密院官员的任免进行了相当细致的罗列,为后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陈峰: 《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驭武方针》, 《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9-38页;邓小南《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 《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杨果:《宋翰林学士人员结构考述》,《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第92-95页。
    3 杨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4 赵小军:《两宋翰林学士承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5 宋靖:《唐宋中书舍人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6 葛绍欧:《北宋之三司使》,《食货月刊》,1978年8卷3,4期。
    1 黄亚娟: 《北宋三司使研究》,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 刁忠民:《两宋御史中承考》,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3 有关内容将在后文相关处做具体讨论,此处不做赘述。
    4 既敷: 《北宋政治上南北势力之消长》, 《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9月25日104期。
    5 聂崇岐: 《北宋——中国政治上南北势力消长之关键》, 《大中》1946年1卷6期。
    6 任爽:《唐宋之际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地域特征》, 《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87-95页。
    1 李立: 《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方法之反思》, 《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22页。
    1 主要相关论著有: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王援朝《唐代藩镇分类当议》, 《唐史论从: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黄利平《唐京西北藩镇述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4年第2期。
    1 张国刚: 《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3-25页、第77-103页。
    2 冯金忠: 《唐代河北藩镇与地域社会》, 《唐都学刊》,2010年第5期,第26-28页。
    3 关于安史之乱对中央权威的具体影响可参见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第六章第一节《安史之乱对中央王权的冲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1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27,德宗建中三年(782),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下同),第7336页。
    2 李效杰: 《唐德宗初期的四镇称王及“署置百官初探”》,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3 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一编第五节《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4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27,德宗建中三年(782),第7337页。
    5 [五代]刘煦: 《旧唐书》卷12《德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第339页。
    6 [五代]刘煦: 《旧唐书》卷139《陆贽传》,第3800页。
    1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29,德宗建中四年—兴元元年(783-784),第7392页。
    2 孙继民《唐廷与河北叛镇第一轮谈判揭秘》《光明日报》2010年11月9日。认为该叛乱的解决是双方以秘密谈判为前提的,如果确实如此,这种解决方式本身就意味着中央权威的衰落。
    3 关于这份罪已诏,存在不同看法。葛兆光认为这是一种老方法,换言之,他认为这是德宗主动为之。孙继民则认为这是德宗与河北藩镇秘密谈判讲和的条件,是不得已而为之。见孙继民《唐廷与河北叛镇第一轮谈判揭秘》(《光明日报》2010年11月9日)。天命所在并非永世不变,异姓照样可以宣称得到天命。国家秩序可以被自下而上的打破。
    4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15《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第6023页。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代宗广德元年(763),第7143页。
    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代宗广德元年(763),第7146页。
    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德宗贞元四年(788),第7510页。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一编,第五节《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关于重要官员被劫杀事件还可参见清人赵翼撰、王树民校证的《廿二史札记校证》卷20《新旧唐书》之《盗杀宰相有二事》,中华书局2001年,第432-433页。
    2 [宋]欧阳修: 《新唐书》卷185《王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第5407页。
    3 房锐: 《从王铎死因看晚唐藩镇之祸及落第士人的心态》, 《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52--56页。
    4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56,僖宗中和四年(884),第8317页。
    5 [唐]札牧:《樊川文集》卷9《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44-145页。
    6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一编,第五节《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第114页。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一编,第五节《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第118页。葛兆光先生认为在此重建过程中,一种超越宗族门第、地域区划、仪式典礼的具体性,而在更本源层面上诉诸人内在的思想行为,并由此确立社会秩序与国家权威重整的“心”被他们整理出来。这一概念与北宋的思想秩序密切相关。宋初柳开、田锡等人即继承此思想,并进一步阐释,声称自已是继承古意和传统。
    2 2010年9月13日包弼德先生于复旦大学光华楼所做报告内容。
    1 [唐]玄觉撰、魏静编: 《禅宗永嘉集》,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三十八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653页。
    2 [唐]宋之问: 《游法华寺》, 《全唐诗》卷51,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22页。
    3 参见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卷10,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2年,第361页。夏征农主编《辞海》卷1,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1353页。
    4 在部分人眼中,地区割据和文化差异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长期存在地方分离主义。详见[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下同),第728页。
    5 吴光华:《唐代幽州地域主义的形成》,《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201-234页。
    6 王东杰: 《地方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冲突与互助:1936年<川行琐记)风波》, 《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76-86页。
    7 王续添: 《民国时期的地方心理观念论析》, 《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54-60页。
    1 戴伟华: 《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张伟然: 《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问》,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下同)
    3 [日]植木久行: 《唐诗的风土》。东京:研文出版社1983年。
    4 张伟然: 《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第307-308页。
    5 据蒲立本研究,河北与关陇集团间的对立早在北齐时代就已形成——该集团的代表者先后建立了隋和唐两个全国政权——北齐时的河北是最富庶和发达的区域,且与高丽关系密切,为此隋炀帝、以及后来的唐太宗与高宗分别兴兵攻打高丽,均以失败告终。
    6 谷霁光:《安史乱前之河北道》,《燕京学报》第19期,1935年。今收录《谷霁光史学文集》第4卷《杂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0-191页。
    1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81页。
    2 关于关陇集团的落后性及关陇集团与其他地方间的地域矛盾,可参见黄永年《六到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第二章《关陇集团始末》,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3 [宋]王应麟: 《玉海》卷138,《河北不置府兵》, “关内置府二百六十一,精兵士二十六万,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又置折冲府二百八十……河北之地,人多壮勇,故不置府;其他诸道亦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38页。
    4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81页。
    5 谷霁光:《安史乱前之河北道》,《谷霁光史学文集》第4卷《杂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0-191页。关于此问题曾有大量讨论,详见盂宪实《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 《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6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06,神功元年七月庚午条,第6522页。
    7 [唐]张说:《论幽州边事书》,《全唐文》卷22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下同),第2257页。
    8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06,神功元年七月庚午条,第6522页。
    1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06,胜利元年十月癸卯条, (圣历元年)癸卯,以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时河北人为突厥所驱迫者,虏退,惧诛,往往亡匿。人杰上疏,以为: “朝廷议者皆罪契丹、突厥所胁从之人,言其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重以官典侵渔,因事而起,枷杖之下,痛彻肌肤,事迫情危,不循礼义。愁苦之地,小乐其生,有利则归,且图赊死,此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也。又,诸城入伪,或待天兵,将士求功,皆云攻得,臣忧滥赏,亦恐非辜。……河北遂安。”第6536页。
    2 [宋]王应麟: 《玉海》卷138所引李繁《邺侯家传》: “玄宗时,奚、契丹两蕃强盛,数寇河北诸州,不置府兵番上,以备两蕃。诸道共六百三十府。上府管兵千二百,次千,下八百,通计约六十八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42页。
    3 吴光华: 《唐代幽州地域主义的形成》, 《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第201-234页。
    4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428页。
    5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10页。
    6 唐代诗歌中对河北地区任侠尚武风气多有论及,以高适《高常侍集》为例,卷五《自蓟北归》,卷六《营州歌》,卷七《蓟门五首》等诗歌均对此有所体现。高适《高常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 此处变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地方军事机构的变更,如采访处置使的设置,这一机构的设置也被视为节度使制度形成的重要阶段;其二是征兵方式的改变。前者参见《唐会要》卷78“采访处置使”;后者参见《册府元龟》卷124“修武备”所载开元二十五年五月癸未诏。(黄永年《三道六世纪中国政治史》299-300页。)
    2 [唐]崔祐甫: 《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颂》, 《全唐文》卷409,“(张)公名休,字祥,幽州范阳县人。有晋司空茂先之远裔也。曾祖汲,易州长史。祖选,幽州固安县丞。考价,赠齐州司马。公起家石亭别将,自是为县令军司马州长史各一,入为天子友储君臣。虽假以宠名,而迹实戎索,受命为范阳节度安禄山判官……公密言其戎狄豺狼,不可厌也……又牧濠舒润三州而及此”第4194页。
    3 [唐]李俭: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赠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铭》, 《全唐文》卷788, “公讳仁宪,字仁宪。其先清河人……祖讳烈,为瀛州刺史,封清河伯,遂家於燕。王父讳佐明,宣威将军行幽州游徼府右果毅都尉。烈考讳元皎,宣节校尉幽州润德府折冲都尉……嗣子仲武,今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两蕃经略卢龙军兼充招抚回鹘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兰陵郡王食邑三千户……伯氏讳仲斌,蓟州刺史静塞军营田团练等使兼侍御史。季讳仲至,今涿州刺史永泰军营田园练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光禄大夫。”第8246页。
    4 [唐]杨惊: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蔚州诸军事行蔚州剌史兼御史中丞马公墓志铭》, 《全唐文》卷729, “公讳纾,字无畏,扶风平陵人。曾祖行炎,妫州剌史。祖於龙,平州剌史。父实,右骁骑将军御史中丞……公即中丞第廿五子……累迁魏大将。至开成中……拜公蔚州剌史兼御史中丞……又拜蔚州剌史。”第7523页。
    5 [唐]权德舆: 《唐故成德军节度营田副使正议大夫赵州别驾赠寿州都督河间尹府君神道砷铭》, 《全唐文》卷498,“今义武军节度使相国延德郡王司徒公之从事曰澄,……有诏赠澄之先人正议大夫赵州别驾 锬为寿州都督……都督……天宝初举进士不第,幕府上功卢龙府别将,稍迁瀛州高阳县令,历恒州司法参军藁城令。宝应初以太子中允兼恒州长史……广德中迁易赵二州别驾,节将推其才,表为营田副使。理二县,佐三郡,……澄即其幼子也……由北平尉为定州功曹掾,辟司徒府,主其谋猷……仕至常州武进尉。”第5074-5075页。
    1 [宋]欧阳修: 《新唐书》卷136《乌承砒传》载“乌承砒字德润,张掖人。开元中,与族兄承恩皆为平卢先锋,沉勇而决,号‘辕门二龙’。”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第4596页。2 记叙田琬事迹的《大唐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河北金石辑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古莲池碑刻萃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 《保定名碑》,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等书均有收录,原碑现存保定莲花池。
    3 [唐]颜真卿: 《东莞臧氏纠宗碑铭》《全唐文》卷339,第3439页。[唐]张孚: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左金吾卫将军口口州大都督臧府君神道碑铭》, 《金石萃编》卷95。另见李慧《唐左羽林军大将军减怀亮墓志考释》,《文博》1996年第1期,第49-54页。
    4 [后晋]刘煦: 《旧唐书》卷145《李忠臣传》。第3939-3943页。另见《新唐书》卷224下《李忠臣传》,第6387-6390页。
    5 [唐]佚名: 《莫州唐兴军都虞候兼押衙试鸿胪卿郑府君玉墓石》, 《全唐文》卷993,第10294页。另见清人孙星衍撰《续古文苑》卷19《碑志五·唐莫州唐兴军都虞候兼押衙试鸿胪卿郑府君墓志铭》。
    6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217,玄宗天宝十四年冬十月条,第6935页。
    1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25上《史朝义传》,第6433-6434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8,肃宗至德元年八月,第6990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年冬十二月条,第6941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年冬十二月条,第6946页。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肃宗宝应元年冬十月条,第7135页。
    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年冬十二月条,第6950页。
    1 吴光华:《唐代幽州地域主义的形成》,《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第208页。
    2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25上《史思明传》,第6428页。
    3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2《代宗继位赦文》,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8页。
    1 马文军:《试论唐代河北地区汉化与胡化的两种趋向》,《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第72-76页;李恺彦:《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域文化与落镇政治》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毛汉光:《论安史乱后河北地区之社会与文化——举在籍大上族为例》,《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
    3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第六章第一节《安史之乱对中央工权的冲击》,缺页码
    4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728页。
    5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5《罪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下同),第86-87页。
    6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5《战论》,第91负。
    7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5《罪言》,第87-88页。
    1 范恩实:《石敬瑭割让燕云(幽蓟)的历史背景》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11-313页。
    2 [宋]王溥:《唐会要》卷34,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3 [后晋]刘煦:《旧唐书》卷14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84页。
    1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第23-25页、第77-103页。
    2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1 林拓特别指出宋代梁克家在其《三山志》中所表明的闽方志传承体系“晋太康既置郡之一百一十三年,太守陶夔始有撰记,又四百五十六年至唐,郡人林谞复增为之,……本朝庆历三年,郡人林世程所作传于世”以及诸多方志中关于初期推动文教的人物和传说很多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不能以此作为闽地在唐之前存在卓有成效的文教推广的证据。参见[宋]梁克家:《三山志》卷1《序》
    2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5-26页。
    3 [南朝]江淹:《江醴陵集》卷1《自序传》,卷3《被黜为吴兴令笺辞建平王》
    4 [唐]姚思廉:《梁书》卷22《太祖五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下同),第349页。
    5 [唐]姚思廉:《梁书》卷16《王亮传》,第267页。
    1 [唐]陈元光:《全唐文》卷164《请建州县表》、《漳州刺史谢表》,第1674-1675页。
    2 例如,贞元年间福建观察使卢(上甚下心)便“无术学,善事权要,为政苛躁”。见《旧唐书》卷126。
    3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卷5《欧阳生哀辞》
    1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2《人物·福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14页。
    2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50《常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10页。亦可参见同书卷203《文艺下·欧阳詹传》。
    3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卷5《欧阳生哀辞》。
    4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卷5《欧阳生哀辞》。
    5 据《唐会要》卷75《南选》与《通典》卷33《职官十五》,贞元十二年,赦停福建选补司,规定泉、建、福州官吏都要赴长安称补,到开成五年,漳、汀二州也实行吏曹注官。汤前期“闽中郡县之官,不由吏部”的局面被改变。没有科第出身,想被吏部铃选入仕,难于登天。
    1[宋]王定保:《唐摭言》卷1《会昌五年举枚节文》存有全国各地区贡举进士和明经定额。福建属第三类,虽然这种定额有政策调控的意味,但唐代的定额远比宋代更能体现当地科考的实际水平。
    2 [唐]欧阳詹:《欧阳行周文集》卷8《上郑相公书》,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29年(下同)。
    1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730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6,太祖开平二年(908)六月,第8702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7,太祖开平二年(908)九月,第8704页。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1《沈颜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下同),第125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吴太祖世家》,第29页。
    3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本纪》,第191-192页。
    4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本纪》,第194页。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8,隐帝乾祐二年(949)八月,第9415页。
    6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81《吴越忠懿王世家上》,第1148页。
    7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0《闽司空世家》,第1300页。
    1 [唐]于兢:《琅琊忠懿王德政碑》,《全唐文》卷841,第8847页。
    2 [唐]于兢:《琅琊忠懿王德政碑》,《全唐文》卷841,第8847页。
    3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张睦传》,第1377页。
    4 [唐]萧鄴《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 《全唐文》卷764,第7945页。
    5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70《王锷传》,第5169页。
    6 [汉]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69-1670页。
    1 [元]脱脱:《宋史》卷481《李托传》,第13930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58《高祖本纪》,第842页。
    3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60《后主本纪》,第865页。
    4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下同),第812页。
    5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佚文一,马希声谋杀沈申条,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
    6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记此事为:(乾亨)九年,白龙见南宫三清殿,改元曰白龙,又更名龚,以应龙见之祥。有胡僧言:“谶书‘灭刘氏者龚也。’”龚乃采《周易》“飞龙在天”之义为“龚”字,音“俨”,以名焉。第812页。
    7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197《闰位部·纳贡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2381页。
    8 [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神宗熙宁二年九月壬午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9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6,太祖开平二年(908)六月,第8702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67《穆王世家》943页。
    3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6《前蜀二》,第511页。
    4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6《前蜀二》,第513页。
    1 具体参见任爽:《唐宋之际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地域特征》,《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87-95页。
    2 此处官僚仅指十国政权中籍贯可考的刺史与节度使,因此并不是完全精确的考证,但此处有官员出身的大致比例即可,重在趋势而非数字。本表资料大体源于清吴任臣《十国春秋》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吴太祖世家》,第29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2《吴列祖世家》,第31页。
    3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2《吴高祖世家》,第38页。
    4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本纪》,197页。
    5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6《南唐元宗本纪》,220页。
    6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6《前蜀高祖本纪》,第528页。
    7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48《后蜀高祖本纪》,第704页。
    8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78《吴越武肃王世家下》,第1115页。
    9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0《闽太祖世家》,第1319页。
    10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1《闽嗣王世家》,第1321页。
    11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42《明宗本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下同),第581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6,太祖开平二年(908),第8697页。
    2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0《高祖本纪第六》,约1058页。
    3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11《太祖本纪二》约1470。
    4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11《太祖本纪二》约1474。
    1 陈弱水:《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兴起的几点观察》,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8页。
    2 [唐]黄滔:《祭陈侍御峤》,《全唐文》卷826,第8705-8706页。
    3 今人又有以福建兴化金鲤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登第为科举第一人。详见何敦铧、林剑华《略论唐五代福建人士登科及其特点》,《福建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第131-135页。
    4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60《艺文志》,第1625页。
    5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92页。
    6 [唐]韩愈:《欧阳詹哀辞》,《韩昌黎全集》卷22。
    1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4《企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83页。
    2 [清]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卷12、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62页、463页。
    3 [明]陈鸣鹤:《东越文苑》卷547史部,《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95年。
    4 朱晓蓉:《黄韬与闽地文人群体的崛起》,《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54页。
    5 [唐]韩愈:《欧阳詹哀辞》,《韩昌黎全集》卷22。
    6 [唐]欧阳詹:《欧阳行周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陈峤传》,第1373页。
    2 [唐]罗隐;《陈先生集后序》,雍文化校辑《罗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 [唐]欧阳詹:《欧阳行周文集》卷8《上郑相公书》
    4 [唐]黄滔:《与杨状头书》,《全唐文》卷823,第8670页
    5 [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全唐文》823,第8674页。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徐寅传》,第1375页。
    1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60《艺文志》,第1625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陈峤传》,第1372页。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韩偓传》,第1371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4,齐王开运二年三月条下注,第9286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张睦传》,第1377页。
    3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邹磐传》,第1380页。
    4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邹勇夫传》,第1382页。
    5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韩偓传》,第1372页。
    6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7《翁郜传》,1392页。
    7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韩偓传》,第1371页。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0《闽司空世家》,1298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0《闽司空世家》,1300页。
    1 陈弱水:《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兴起的几点观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张国刚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0页。
    2 “福建子”是宋代流行的对福建人的蔑称。参见[宋]朱或:《萍洲可谈》卷3“中州人每为闽人所窘,目为‘福建子’畏而憎之之辞。”又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谈》卷12“王荆公晚年,于钟山书院多写‘福建子’三字,盖悔恨于吕惠卿者,恨为惠卿所陷,悔为惠卿所误也”,此事亦见于《宋史》卷471《吕惠卿传》。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77《吴越世家》,第1050页。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78《吴越世家》,第1082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82《忠懿王世家》,第1176页。
    3 [宋]佚名:《宣和书谱》卷19钱镠条,北京:中华书局年1985年,第445页。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5,昭宗天祐三年(904),第8638页。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5,昭宗天祐三年(904),第8675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5,昭宗天祐三年(904),第8675页。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5,昭宗天祐三年(904),第8675页。
    1 [宋]钱俨:《吴越备史》卷2,文渊阁四库本。又见吴任臣《十国春秋》卷78,第1106页。
    2 王明荪:《北宋的中国观——以“中国”词称为主的讨论》,《宋学研究集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下同)。
    3 [宋]李焘:《长编》卷5,太祖乾德二年,“诏谕唐主,恐其挟中国之势,有所侵扰也。”诏书见于《宋大诏令集》卷225《谕江南李煜不令旅客过江于江北置务折博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872页。
    4 [元]脱脱:《宋史》卷481《南汉刘氏》,第13921-13925。
    5 [宋]李焘:《长编》卷10,太祖开宝二年,第228页。
    6 [宋]李焘:《长编》卷9,太祖开宝元年,第205页。
    1 王明荪:《北宋的中国观——以“中国”词称为主的讨论》,第37页。
    1 [美]包弼德:《斯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1 包伟民,魏峰:《宋人籍贯观念述论》,《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36页。
    2 关于制表情况的一些说明:1、表中人物在所选年代曾担任不同职务的,以其最高职务为选择,所任职务无级别比较的以最后职务为标准。如开宝六年的三司使一职本为楚昭辅担任,但其在当年九月升任枢密副使,三司使一职无人继任,故表中无三司使一职。2、以上原则适用于本文中所有中央官僚任职年表。
    3、本文中所有中央官僚任职表资料来源于《宋史》、《皇宋十朝纲要》和《宋会要》。
    1 [宋]曾巩:《隆平集》卷2《取士》,第83页。
    1 [元]《宋史》脱脱:卷479《欧阳迥传》,第13894页。
    1 [宋]洪遵:《翰苑群书》卷10《学士年表》,傅璇宗、施纯德主编《翰学三书》,第74页
    1 [宋]李焘:《长编》卷17,开宝九年二月条,“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第369页。
    1 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第343页。
    2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9《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第144-145页。
    3 邓小南:《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朗润学史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 [元]脱脱:《宋史》卷263《吕余庆传》,第9099页。
    2 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第347页。
    1 [宋]司马光:《上神宗论郭昭选除阁职》,《宋朝诸臣奏议》卷69《百官门·谨名器》。
    2 [元]脱脱:《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31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32、8945页。曾巩《隆平集》卷4《宰臣》,第175-17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49《魏仁浦传》,第8803-8804页。曾巩《隆平集》卷4《宰臣》,第168-170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49《范质传》,第8793-879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49《王溥传》,第8799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64《沈伦传》,第9112-9115。曾巩《隆平集》卷4《宰臣》,第173页。
    5 [宋]王曾:《王文正公笔绿》,《全宋笔记》第一编,第270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70《赵逢传》,第9257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59《张美传》,第8998页。
    1 傅斯年先生曾在《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中对丁氏所用统计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详见《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第10期。
    2 黄定华:《中国历代名人地理分布》,《台湾新竹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3 洪客刚:《五代宰相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33-40页。
    1 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2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129,《自国初至熙宁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085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开宝九年十月乙卯条,第382页。
    1 据刁忠民:《两宋御史中丞考》,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4页,自太祖朝开宝八年边光范卒后未除此职,以冯炳、雷德骧代行其职。候陟太平兴国四年任御史中丞为太宗朝第一任御史中丞
    1 [元]脱脱:《宋史》卷269《扈蒙传》,第9239、9239、9240、9240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3《窦偁传》,第9097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4《宋琪传》,第9121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77《张鉴传》,第9415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3《窦仪传》,第9092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3《窦俨传》,第9097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63《窦仪传》,第9095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1《吕端传》,第9513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4《宋琪传》,第9121页。
    2 [宋]王偁:《东都事略》卷31《宋琪传》,第255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太平兴国三年十一月丙申,第437-438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4《宋琪传》,第9121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雍熙三年正月,第608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31-8933页。
    2 [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卷1《赵中令公普神道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宋]王偁:《东都事略》卷26《赵普传》,第20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9《扈蒙传》,第9238-9240页。[宋]王偁:《东都事略》卷30《扈蒙传》,第24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3《窦偁传》,第9097-9098页。[宋]工偁:《东都事略》卷30《窦偁传》,第244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81《吕端传》,第9513-9518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77《张鉴传》,第9415-9516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9《王祐传》,第92429-9243页。
    2 [宋]王偁:《东都事略》卷30《王祐传》,第248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4《卢多逊传》,第9117-9120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58《曹彬传》,第8982页。
    5 [元]脱脱:《宋史》卷210《宰辅表一》第5452页。[宋]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绿校补》卷2《太宗皇帝》,第37-38页。
    6 [元]脱脱:《宋史》卷270《王明传》,第9265-9267页。
    7 [元]脱脱:《宋史》卷309《王延德传》,第10153-10154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8《柴禹锡传》,第9221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8《王显传》,第9230-9231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8《王显传》,第9230-9233页。
    4 [宋]王偁:《东都事略》卷43《王显传》,第338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8《王显传》,第9233页。
    2 [宋]丁谓:《丁晋公谈录》,《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本,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54页。
    3 [宋]李焘:《长编》卷19,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戊申,第425页。
    4 蒋复璁:《宋太宗晋邸幕府考》《大陆杂志》,1965年,第81-89页。
    5 张其凡:《宋太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25-31页。
    6 盂宪玉:《宋真宗潜邸旧臣研究》,河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12页。
    7 [宋]李焘:《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五月辛酉朔,第404页。
    8 [宋]李焘:《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已亥,第415页
    9 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下同)第40页。
    1 [宋]张方平:《乐全集》卷24《论除兵官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第91-93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8《论曰》第9233-9234页。
    4 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第91-94页。
    1 [宋]司马光:《上神宗论郭昭选除阁职》,《宋朝诸臣奏议》卷69《百官门·谨名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校点本,第766页。
    2 [元]脱脱:《宋史》卷439《宋白传》,第12998-13000页。
    1 [元]脱脱:《宋史》卷439《宋白传》,第12998页。
    2 [元]脱脱:《宋史》卷439《宋白传》,第12998页。
    3 [宋]曾巩:《隆平集》卷2《取士》,第83页。
    4 [元]脱脱:《宋史》卷439《宋白传》,第12998页。
    1 [元]脱脱:《宋史》卷439《宋白传》,第12998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6《郭贽传》,第9175页。
    3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
    1 [元]脱脱:《宋史》卷265《贾黄中传》,第9160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5《贾黄中传》,第9160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5《贾黄中传》,第9161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65《贾黄中传》,第9161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5《贾黄中传》,第9161-9162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5《贾黄中传》,第9163页。
    1 林煌达:《宋初政权与南方诸降国臣子的互动关系》,2003年“宋代墓志史料的文本分析与实证运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吴大学历史系,第4页。
    2 贾志扬认为,太祖此时正专心于对东北方契丹人的远征,对南方诸王国的征服,以及对北方将领们的控制问题。参见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下同)第23页。
    1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1,中华书局1961年,第53页。
    2 清人吴任臣在其所撰《十国春秋》中即表明此观点,详见《十国春秋》卷28《殷崇义传》,第407页。
    3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太平预览》前《御题<太平御览>六韵》有乾隆御诗“宋帝怀惭德,三书弥众英”,即表明其赞同此观点。
    4 [清]赵翼:《仆二史札记》卷24《宋史》,北京:中华书局订补本2001年,第520页
    5 陈欣:《南汉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6 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7 伍伯常:《北宋选任陪臣的原则:论猜防政策下的南唐陪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0年,新第九期,第1-30页。
    8 林煌达:《宋初政权与南方诸降国臣子的互动关系》,2003年“宋代墓志史料的文本分析与实证运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吴大学历史系。
    9 张卫忠:《南唐入宋臣僚群体与北宋前期政权的关系》,2010年全国历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文章。
    1 [宋]李焘:《长编》卷17,开宝九年十一月乙亥条,第286页。
    2 关于工克贞直舍人院的时间各书记载不一。一说与张泊同命,见宋敏求撰:《春明退朝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2页。一说于太平兴国三年正月丙申,见王应麟:《玉海》卷168,上海书店影印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3 [宋]李焘:《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庚辰条,第599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66《李至传》,第9176-9177页。
    5 [宋]钱若水撰,燕永成点校《太宗实录》卷79,至道二年九月甲午条,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
    1 [元]脱脱:《宋史》卷441《黄夷简传》“至道二年,上言浙右人无预馆阁之职者,因自陈尝劝钱俶入朝,词甚恳激,太宗怜之,命直秘阁,俄判吏部南曹。”第13042页。
    2 [宋]刘敞:《公是集》卷51《先祖磨堪府君家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下同),第607页。
    3 [宋]马令:《南唐书》卷13,傅宗璇《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5347页。
    4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28《殷崇义传》,第407页。
    5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28《殷崇义传》,第407页。
    6 [元]脱脱:《宋史》卷441《徐铉传》,第13047页。
    7 [宋]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五),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8 [元]脱脱:《宋史》卷441《徐铉传》,第13045页。
    9 [元]脱脱:《宋史》卷441《徐铉传》,第13045页。
    10 [元]脱脱:《宋史》卷441《卢稹传》,第13043页。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0《张洎传》,第438页。
    2 [宋]李焘:《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七月已酉条,第548页。
    3 [宋]李焘:《长编》卷25,雍熙元年四月丙申条,第576页。
    4 [宋]李焘:《长编》卷25,雍熙元年四月甲辰条,第577页。
    5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泊传》,第9210-9213页。
    6 [元]脱脱:《宋史》卷441《徐铉传》,第13045-13047页。
    7 [元]脱脱:《宋史》卷293《王禹偁传》,第9794页。
    8 [宋]罗愿:《淳熙新安志》卷6“舒状元条”,《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第7680页。
    9 [元]脱脱:《宋史》卷441《徐铉传》,第13045页。
    10 [宋]工明清:《挥麈后录》卷1,中华书局,1961年,第53页。
    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28《殷崇义传》,“诸臣多卒老于其中,崇义其一也。”第407页。
    2 关于张洎籍贯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滁州全椒人”,该说见于[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泊传》,第9210页。一说“南谯人”,该说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0《张泊传》,第437页。本文以《宋史》
    为准。3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洎传》,第9208页。
    4 张佖曾于开宝九年八月前以右赞善大夫判刑部,随后出任知州,向太祖辞行时太祖曰:“惟汝不必朕言,方擢用汝。”此前,其它伪朝官出领外任者入辞,太祖必戒饬再三。参见《长编》卷17,开宝九年八月戊戌条,第374页。
    5 [宋]李焘:《长编》卷17,开宝九年十一月乙亥条,第368页。
    6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泊传》,第9209页。
    7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泊传》,第9209、9215页。
    8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0《张泊传》,第438页。
    9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泊传》,第9209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洎传》,第9209-9210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0《张洎传》,第439页。“常同张佖议事不协,竟为雠隙,始以从父礼事佖,继而不拜。”
    3 [宋]李焘:《长编》卷32,淳化二年十一月庚戌条,第727页。
    1 [宋]李焘:《长编》卷32,淳化二年十二月丙寅,第728贞。
    2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泊传》,第9211-9212页。
    3 [宋]李焘:《长编》卷34,淳化四年五月丙午条,第749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洎传》,第9212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洎传》,第9208-9215页。
    1 参见林煌达《宋初政权与南方诸降国臣子的互动关系》表二《后蜀官员归宋任官表之二》,表三《南唐官员归宋任官表》,2003年“宋代墓志史料的文本分析与实证运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吴大学历史系。第13-19页。
    2 张卫忠:《南唐入宋臣僚群体与北宋前期政权的关系》,2010年全国历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文章,第3页。
    3 伍伯常:《北宋选任陪臣的原则:论猜防政策下的南唐陪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0年,新第九期,第1-30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77《裴庄传》,第9435页。
    5 [元]脱脱:《宋史》卷277《卞衮传》,第9434页。
    1 游彪:《由唐入宋:从钜鹿到婺源的魏氏家族》,《庙堂之上与江湖之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元]脱脱:《宋史》卷284《陈尧佐传》,第9581-9582页。
    3 [宋]柳开:《河东集》卷7,《上窦僖察判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元]脱脱:《宋史》卷266《苏易简传》载:“协举蜀进士,归宋,累任州县,以易简居翰林,任开封县兵曹参军,俄迁光禄寺丞,卒,特赠秘书丞。”第9171页。
    1 [宋]李焘:《长编》卷25,雍熙元年三月丁已条,第575页。
    2 [元]脱脱:《宋史》卷309《谢德权传》,第10165页。
    3 [宋]王禹偁:《小畜集》卷20《送柳宜通判全州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元]脱脱:《宋史》卷309《谢德权传》,第10164页。
    5 [元]脱脱:《宋史》卷276《张观传》,第9400页。
    6 [元]罗愿:《淳熙新安志》卷6,并见《欧阳修全集》卷38《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宝元二年,558页。
    7 [宋]李焘:《长编》卷23,太平兴国七年闰十二月丁酉条,第532-533页。
    8 [宋]王禹偁:《小畜集》卷20《送柳宜通判全州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61之3。
    1 [元]脱脱:《宋史》卷306《乐黄目传》,第10111页。
    2 [元]脱脱:《宋史》卷309《谢德权传》,第10165页。
    3 [宋]王禹偁:《小畜集》卷19《送牛冕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宋]范纯仁:《奏议卷上》,《范忠宣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元]脱脱:《宋史》卷306《乐黄目传》,第10111页。
    6 [元]脱脱:《宋史》卷267《刘昌言传》,第9026-9027页。
    7 [元]脱脱:《宋史》卷276《张观传》,第9400页。
    1 [宋]于靖:《武溪集》卷20《宋故峡州军事推官赠太常博士魏公墓志铭并序》,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下同),魏清为洪州南昌人,他“以江南擢第,非王室之命,故授官不復。以科名为叙,仍自临颍舟应进士”,第200页。
    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3《刘昌言传》,第135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7《刘昌言传》,第9206-9207页。
    4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3《刘昌言传》,第1354-1356页。
    5 [元]脱脱:《宋史》卷267《刘昌言传》,第9207页。
    6 [宋]王偁:《东都事略》卷36《刘昌言传》,第290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7《刘昌言传》,第9207页。
    2 徐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山东大学2007年博十学位论文,(下同)第3-5页。
    1 徐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第1页。
    2 此段时间里,太宗对刘昌言的宠信堪称无二,摧升前“太宗谓宰相曰:‘昌言质状非伟,若以貌取,失之子羽矣。’”,升迁之后“或短其闽语难晓,太宗日:‘惟朕能晓之。’又短其委母妻乡里,十余年不迎侍,别娶旁妻。太宗既宠之,诏令迎归京师,本州给钱办装,县次续食。”见《宋史》卷267《刘昌言传》,第
    3 [宋]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2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67《刘昌言传》,第9207页。
    1 张小平:《陈恕年谱》,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2 黄纯艳:《宋代茶法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4 [元]脱脱:《宋史》卷267《陈恕传》,第9196页。
    5 徐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第2页。
    1 另见《全宋文27》卷1162《朝请大大守司农少卿赠兵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薛公墓志铭》,第306页。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9页。
    2 另见《苏舜钦集》卷14《先公墓志铭并序》,173页。
    1 参见本章末附表。
    2 详情参见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徐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3 据田锡在咸平五年(1002)为其亡父所撰写的《先君赠工部郎中墓碣》说“先君讳懿,字伯达,尝诲谕曰:‘余世本京兆人,因唐末乱离,僖宗幸蜀,尔祖徙家至于此。’锡披谱牒,锡高祖开,曾祖易直,祖诚,皆高尚不仕。”见田锡:《咸平集》卷30。又据范仲淹所作《田司徒墓志铭》,讲到田锡先辈的情况:
    “大王父易直,王父诚,皆隐君子也,文而不耀。父彭,因公之贵,累赠尚书左司郎中。”该文见于《咸平集》卷首,亦见十《范文正公集》卷12。据两文可知,田锡自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均不曾出仕。
    1 [清]曾国荃:《湖南通志》卷134,台北:京华书局1967年,第2969页。
    2 徐红: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第2页。
    3 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 徐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5 [元]脱脱:《宋史》卷266《苏易简传》,第9171页。
    1 [宋]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五),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2 [宋]李焘:《长编》卷34,淳化四年冬十月辛未,第755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6《苏易简传》,第9173页。
    4 [宋]李焘:《长编》卷34,淳化四年冬十月辛未,第755页。
    5 《石林燕语》卷7,此事亦见于《宋史》卷266《苏易简传》,第9173-9174页。
    6 [宋]李焘:《长编》卷32,淳化二年十月辛巳条,“辛巳,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续翰林志二卷以献,上嘉之,赐诗二章,纸尾批云:‘诗意美卿居清华之地也。’易简愿以所赐诗刻石,昭示无穷。上复为真、草、行三体书书其诗,命待诏吴文赏刻之,因徧赐近臣。又飞白书‘玉堂之署’四大字,令中书召易简付之,膀于厅额,上曰:‘此永为翰林中美事。’易简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荣也。’”第724页。
    7 释文莹:《玉壶清话》卷8,《全宋笔记》第一编(六)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此事亦见于《长编》卷34,淳化四年冬十月,第755页。
    8 徐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第51页。
    9 徐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第4344页。
    1 《永乐大典》卷2401,《苏易简》引苏舜钦《父祖家传》,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2 [元]脱脱:《宋史》卷266《苏易简传》,第9172页。
    3 [元]:脱脱:《宋史》卷305《薛映传》,第10089-10090页。
    4 [元]:脱脱:《宋史》卷301《张秉传》,第9996页。
    5 [元]:脱脱:《宋史》卷305《薛映传》,第10091页。
    6 [元]:脱脱:《宋史》卷301《张秉传》,第999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6《苏易简传》,第9172页。
    2 [元]:脱脱:《宋史》卷301《张秉传》,第9995-9996页。
    1 参见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北宋东京的士人拜谒—兼论门生关系的生成》,《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
    2 [宋]徐铉:《骑省集》卷23《进士廖生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宋]徐铉:《骑省集》卷23《广陵刘生赋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宋]王禹偁《小畜集》卷20《送鄭褒序》又见《宋史》卷293《王禹偁传》
    3 [宋]王禹偁《小畜集》卷19《送翟骧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元]脱脱:《宋史》卷293《张咏》,第9801页。
    5 [宋]张咏《乖崖集》卷8《送进士张及赴舉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宋]张咏《乖崖集》卷12《语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元]脱脱:《宋史》卷293《张咏》,第9801页。
    8 [元]脱脱:《宋史》卷276《陈从信传》,9043-9044页。
    1 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 马伟:《田锡生平述论——田锡研究之一》,杭州大学1990年硕士学位论文。其中部分内容以《田锡入仕前游学活动考述》为题发表于《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 孙华:《田锡事迹著作编年》,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4 张胜海:《宋初直臣田锡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5 罗国威:《田锡年谱》,《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25-31页。
    6 据范仲淹所撰《田司徒墓志铭》,田氏为京兆人,唐末战乱时期徙家于蜀,可见虽原为北方人,但田锡却生长于四川并落籍当地,所以《宋史》称其为嘉州洪雅人。但据张胜海考辨,《宋史》卷293《田锡传》(以下简称《宋史本传》)载:“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嘉庆)洪雅县志》卷25《艺文志》辩道,直到田锡登进士第时,洪雅尚属眉州,《宋史本传》中“嘉州”一语不当。按:唐朝在武德二年(619)建置眉州,洪雅由嘉州割出而隶眉州(《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680页),前、后蜀时的洪雅仍属眉州(《十国春秋》卷111,《十国地理表上》,见琮璇、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4828-4829页)。宋淳化四年,洪雅县又由眉州改属嘉州(《宋史》卷89《地理五》,第2212页)。直到元朝将洪雅县并入夹江县,也没有再归于眉州(《元史》卷60《地理志三》,第1436页)。《宋史》成于元代,当时洪雅县并不属眉州所以,《宋史本传》称“嘉州”,是有现实依据的。而《(嘉庆)洪雅县志》论田锡出生直到中进士时,洪雅俱属眉州,也是正确的。见张胜海:《宋初直臣田锡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3页。就本文来说,不管洪雅县属于哪一州,均为南方地域无疑,不存在疑问。
    1 史口:《钓矶立谈》载:“会闽、荆兄弟争国,有衅可乘,上亦昧于几先,营惑利口,于是连兵十许年,国削民乏,渺然视太平之象,更若捕风系影。”《全宋笔记》第一编(四),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2 [宋]王偁:《东都事略》卷23《李煜传》,第190页。
    3 [宋]李焘:《长编》卷13,开宝五年二月辛卯条,118页。
    4 [宋]李焘:《长编》卷7,乾德四年十一月乙未条,“自平湖南,诸州皆置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多与长吏忿争,常曰:“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长吏举动必为所制。或者言其太甚,宜稍抑损之。乙未,诏诸道州通判无得怙权徇私,须与长吏联署,文移方许行下。(会要云时以伪官初录用,虑未悉事,故有是命。本纪诏语亦与会要略同。惟新录不然,今从新录,仍以欧阳修归田录附益之。)”第181 页。
    2 [宋]范镇:《陈少卿希亮墓志铭》,《全宋文》卷872,第20册,第603页。
    3 参见刘静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们的权力》第二章,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
    4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太祖将展外城”条: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秖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日:“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5页。又同书《续湘山野录》有:国初文章,惟陶尚书为优。以朝廷眷待词臣不厚,乞罢禁林。太祖日:“此官职甚难做,依样画葫芦,且做且做。”不许罢,复不进用。题诗于玉堂,曰:“官职有来须与做,才能用处不忧无。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驾幸见之,愈不悦,卒不大用。第97页。
    5 参见邓小南:《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暨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 贾志扬:《宋代科举》,第74页。
    1 贾志扬:《宋代科举》,第75页。
    2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二章,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 邹重华:《唐僖宗时迁蜀士族及其入宋后的境况考析》,《宋代历史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82页。
    2 [宋]王珪:《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全宋文》卷1159,第27册,第264页。
    3 [宋]王珪:《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行给事中参知政事上护军鲁国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
    3 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谥质肃唐公墓志铭)》,《全宋文》卷1161,第27册,第289页。
    4 [宋]于靖:《武溪集》卷19,《故尚书虞部郎中李公墓志铭》,第183页。
    5 [宋]王偁:《东都事略》卷45《薛映传》,第356页。
    6 [宋]刘彝:《古灵祠》,《全宋文》卷1044,第24册,第570页。
    7 [宋]尹洙,《故宣德郎守大理寺丞累赠司封员外郎皮公墓碣铭并序》,《河南先生文集》,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8 [元]脱脱:《宋史》卷441《徐铉传》,第13044页。
    9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刘鋹》,第818页。
    10 [元]脱脱:《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高保寅传》,第13955页。
    1 贾志扬:《宋代科举》,第179页。
    2 王智勇:《论宋真宗朝“五鬼”》,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期,第107-116页。
    3 林煌达:《宋初政权与南方诸降国臣子的互动关系》,2003年“宋代墓志史料的文本分析与实证运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吴大学历史系。
    1 [元]脱脱:《宋史》卷267《赵昌言传》,第9196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泊传》,第9208、9212、9215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6《苏易简传》,第9171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7《张洎传》,第9213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6《苏易简传》,第9173页。
    1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129《自国初皋熙宁人物》,第3085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2《边归谠传》,第9071页。另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21。
    3 按《宋史》卷《窦俨传》记其享年为四十二,但据顾吉辰《宋史比事质疑》考证窦氏享年四十三岁。
    1 [宋]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五),郑州:大象出版社,第118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81《吕端传》,第9513-9516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1《毕士安传》,第9517-9519页。《东都事略》卷41《毕士安传》,第325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92《夏侯峤传》,第9758页。《东都事略》卷37《夏侯峤传》,第296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77《张鉴传》,第9415-941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78《马知节传》,第9450-9452页。[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5,《全宋笔记》第一编(六)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29页。
    2 [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卷19《马正惠公知节神道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305页。
    3 [宋]徐铉:《徐公文集》卷25《大宋李公德政碑文》,《四部备要》第7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1页。
    1 [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4页。该条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记为“癸卯,宰相吕端加右僕射”。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下同)第863页。
    2 [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4页。该条在《长编》卷41记为“甲辰,太子宾客李至为工部尚书,李沆为户部侍郎,并参知政事”,第863页。
    3 [宋]李焘:《长编》卷41,第863页。
    4 [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4-105页。该条《长编》卷41记为“甲戌,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李昌龄,责授忠武节度行军司马;宣政使、桂州观察使王继恩,责授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安远节度行军司马胡旦,削籍流浔州”。第865页。
    5 [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5页。该条《长编》卷41记为“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钱若水罢为集贤院学士,判院事”。第868页。
    6 [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5页。该条《长编》卷41记为“八月己亥,以曹彬为枢密 使、兼侍中,罢旄钺。户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向敏中,给事中夏侯峤并为枢密副使”。第876页。
    1 [宋]李焘:《长编》卷41,至道三年三月壬辰条“初,太宗不豫,宣政使王继恩忌上英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谋立楚王元佐,颇间上。宰相吕端问疾禁中,见上不在旁,疑有变,乃以笏书‘大渐’字,令亲密吏趣上入侍。及太宗崩,继恩白后至中书召端议所立。端前知其谋,即绐继恩,使入书合检太宗先赐墨诏,遂锁之,亟入宫。后渭曰:‘宫车宴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奈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政为今日,岂容更有异议!’后默然。上既即位,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级,率髃臣拜呼万岁。”此后李焘做注曰“王继恩等谋废立,实录、国史绝不见其事迹,盖若有所隐讳。今据吕诲集正惠公补传及司马光记闻增修,补传所载,比之记闻尤详也。”第862页。同卷五月甲戌条也有相关记载。第865-866页。同事亦详见于《宋史》卷281《昌端传》。第9514-9515页。
    2 [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4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79《傅潜传》,第9473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78《王超传》,第9465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57《李继隆传》,第8968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89《高琼传》,第9693页。
    5 [元]脱脱:《宋史》卷268《赵镕传》,第9225页。
    6 [宋]李焘:《长编》卷41,至道三年三月壬辰条,第862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10《宰辅表一》,第5434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66《李至传》,第9177页。又见[元]脱脱:《宋史》卷6《真宗本纪》,第10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92《夏侯峤传》,第9758页。《东都事略》卷37《夏侯峤传》,第296页。
    4 [宋]李焘:《长编》卷41,第876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1《毕士安传》,第9518-9519页。《东都事略》卷41《毕士安传》,第325页
    2 [元]脱脱:《宋史》卷439《梁周翰传》,第13005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87《杨砺传》,第9643-9644页。《东都事略》卷37《杨砺传》,第296-297页。
    4 盂宪玉:《宋真宗潜邸旧臣研究》,河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1页。
    5 [宋]李焘:《长编》卷63,景德三年七月丙寅,第1414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2《王旦传》,第9542-9544页。《东都事略》卷40《王旦传》,第31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2《王旦传》,第9543-9544页。《东都事略》卷40《王旦传》,第317页。
    2 [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8,《全宋笔记》第一编(六),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元]脱脱:《宋史》卷266《王化基传》,第9183-9186页。《东都事略》卷37《王化基传》,第29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5《张齐贤传》,第9150-9158页。
    1 [元]脱脱:《宋史》卷309《王延德传》,第10157页。同书《张齐贤传》记载略有不同,记为“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贻业与参政李沆有姻娅,托之以请于沆,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延德、贻业皆讳不以实对,齐贤不欲累沆,独任其责。四年六月,罢为尚书左丞。”
    2 [元]脱脱:《宋史》卷265《张齐贤传》,第915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309《王延德传》,第10157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66《温仲舒传》,第9183页。
    1 [宋]李焘:《长编》卷6,乾德三年三月乙未条,第152页。
    2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1,《全宋笔记》第一编(七)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3[宋]李焘:《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条注,第1299页。
    1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页。
    2 尽管《道山清话》作者具体姓名不可考,但据本书序中内容及该书四库本提目之考证,基本可断定作者当为南宋高宗至孝宗朝人物。邵伯温生于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卒于高宗绍兴四年(1134)。王楙则生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故《道山清话》之成书时间大体应在《邵氏闻见录》之后,《野客丛书》之前。
    1 [宋]佚名:《道山清话》,《全宋笔记》第二编(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下同)第102-103页。
    2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25《不用南人为相》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26页。
    3 张荫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文史杂志》,重庆,1941年1月第1卷7期,第16-17页。
    4 刘浦江:《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文史》,2010年第3期。第145-158页。
    5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1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1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下同)第130页。
    2 [元]脱脱:《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6-12727页。
    1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10,130页。
    2 [宋]佚名:《道山清话》,第102页。
    3 张荫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文史杂志》,重庆,1941年1月第1卷7期,第16页。
    4 [宋]佚名:《道山清话》,第103页。
    5 [元]脱脱:《宋史》卷282《王日传》,第9548页。王旦之子王素所作《文正王公遗事》亦载此事:欲命王冀公作相,公曰:“钦若遭逢陛下,恩礼已隆,乞且在枢密两府任用亦均,臣见祖宗未尝使南方人当国,虽古称立贤无方,然须贤士乃可。比为宰相,不敢沮抑人,此示公议也”上遂止。后公罢,冀公作相,出语人曰:“为王公,迟我十年相。”《全宋笔记》第一编(五),第186页。
    1 张荫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文史杂志》,重庆,1941年1月第1卷7期,第1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479《欧阳迥传》,第13894页。
    2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25,景德二年五月,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578页。
    3 [元]佚名撰、李之亮点校:《宋史全文》卷6,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3,景德三年五月戊午条,第1402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3《王钦若传》,第9559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至道三年十一月丙寅条,第888页。
    1 [宋]李焘:《长编》卷42,至道三年九月,第888页。
    2 [宋]李焘:《长编》卷42,至道三年九月,第888页。
    3 [宋]李焘:《长编》卷39,至道二年五月辛丑,第833页。
    4 [宋]李焘:《长编》卷42,至道三年九月丙寅条,第888页。
    5 [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3页。
    6 王瑞来:《佞臣如何左右皇权:以北宋“瘿相”王钦若为例》,《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8年第48期,第86页。
    1 [宋]李焘:《长编》卷43,咸平元年四月已酉条,第912页。
    2 [宋]李焘:《长编》卷44,咸平二年二月辛丑条,第930页。
    3 王瑞来:《代王言者——以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为中心的考察》,《漆侠先生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2-189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83《王钦若传》,第9560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咸平四年十二月丁未条,第1089-1090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景德元年闰九月乙亥条,第1267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9,景德二年四月壬寅条,第1329页。
    2 [元]脱脱:《宋史》卷162《职官志》说“景德二年,王钦若罢参政,真宗特置资政殿学士以宠之,在翰林学士下。”,第3817页。
    3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7之19。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1,景德二年十二月辛巳条载:“以刑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王钦若为兵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班在文明殿学士之下、翰林学士承旨之上。上初见钦若班在翰林学士李宗谔之下,怪之。以问左右,左右以故事对。钦若因诉上曰:‘臣前自翰林学士为参知政事,无罪而罢,其班乃下故官一等,是贬也。’上悟,即日改焉。资政殿置大学士自此始。”,第1376-1377页。
    5 [元]脱脱:《宋史》卷162《职官志》,第3817页。
    6 王智勇认为“人们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寇准的失宠,主要是王钦若等不断在真宗面前低毁所致……这也许是寇准失势的一个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真正原因在于真宗朝时候文官制度已经日趋成熟与完善,此时需要的是学识渊博、精于礼仪典制的人物,而寇准的不学无术显然不适应此潮流,与爱好文艺的真宗缺乏共同语言,因此渊之盟的订立,就预示着寇准政治危机的到来,其被罢相上述原因才是根本。参见王智勇:《论宋真宗朝“五鬼”》,《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8-109页。
    1 [宋]刘敞:《公是集》卷49,《莱公祠堂碑辞》,第587页。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3,景德三年七月辛亥条,第1412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8,大中祥符五年九月戊子条,第1787页。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8,大中祥符五年九月戊子条,第1787页。
    5 [宋]张镃:《皇朝仕学规范》卷11,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589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1,十二月辛巳条,第1377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2《王旦传》,第9548页。
    2 [宋]柳开:《河东集》卷7,《上窦僖察判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王智勇:《论宋真宗朝“五鬼”》,《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8-109页。
    2 本文所指赣地虽以今日江西为基础,但并不完全等同于今日江西省全境。今江西全境的洪、饶等十三州军在北宋分别隶属江南西路、江南东路。北宋初将江西地方划入江南路。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分江南路为东、西两路,后又合并为江南路。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有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之后又合为一路,天禧二年(1018年)再次分为江南东、西二路,自此再未变动。故本文赣籍人士只包括江南西路全境,不包括江南东路的饶州、信州、江州军与南康军。
    3 [元]脱脱:《宋史》卷276《陈从信传》,第9403-9404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76《苏易简传》,第9171-9173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7《陈恕传》,第9196页。关于陈恕家世的详细考证可参见张小平:《陈恕年谱》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2 [元]脱脱:《宋史》卷283《王钦若传》,第9560页。
    3 [元]脱脱:《宋史》卷311《晏殊传》,第10195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7《陈彭年传》,第9661-9662页。
    2 [元]脱脱:《宋史》卷306《乐黄目传》,第10112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92《李咨传》,第9753页。
    4 [元]脱脱:《宋史》卷285《陈执中传》,9601页。
    5 [元]脱脱:《宋史》343《吴居厚传》,第10921页。
    6 [元]脱脱:《宋史》卷287《陈彭年传》,第9662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67《陈恕传》,第9197页。
    2 关于陈恕的入仕与升迁,张小平总结说“对陈恕世系的介绍中,可以发现陈恕先世并非高门大族,陈恕就没有可以依靠的强有力的家族力量。在宋初历史环境中,陈恕以这样的家世,要出人头地,只有通过自己努力。陈恕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士及第,逐渐踏上仕途。”见《陈恕年谱》第3页。事实上对于陈恕的这段总结几乎可以套用到真宗朝除陈执中外的所有的赣籍中央官僚身上。
    3 [元]脱脱:《宋史》卷287《陈彭年传》,第9666页。
    1 [元]脱脱:《宋史》卷311《晏殊传》,第10196页。
    2 [元]脱脱:《宋史》卷306《乐黄目传》,第10113-1011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92《李咨传》,第9753、9784页。
    1 [元]脱脱:《宋史》卷285《陈执中传》,9601页。
    2 [元]脱脱:《宋史》卷285《陈执中传》,9604页。
    3 [元]脱脱:《宋史》卷267《陈恕传》,第9202页。[宋]李焘:《长编》卷51,咸平五年三月已未条“江南,恕乡里,所斥尤多。人用怨讟,竞为谣咏讥刺。或刻木像其首,涂血掷於庭。又缚苇为人,题恕姓名,列置衢路,过辄鞭之。”第1120-1121页。
    1 徐怀林:《试论宋代江西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江西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1页。
    2 陈金凤:《江西通史》隋唐五代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下同)第111页。
    3 徐怀林:《试论宋代江西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江西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1页。
    1 陈金凤:《江西通史》隋唐五代卷,第268页。
    2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下同)第79页。
    3 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第二编,《洪仁喣府君墓志铭》天禧四年闰二月,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下同)第12页。
    1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第20页。
    2 徐怀林:《江西通史》北宋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4页。
    3 杨万里:《诚斋集》卷133,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1 萧高洪:《唐五代北人迁赣及其社会效果》,《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2 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第60-73页。
    3 [宋]田锡:《咸平集》卷1《上真宗乞询求将相》,成都:巴蜀书店2006年,第25-26页。
    4 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23页。
    5 [宋]刘敞:《宋文鉴》卷79《王沂公祠堂记》
    1 陈峰:《宋朝开国史与士人的记忆及改造——以宋朝“崇文”气象为中心的考察》认为:“宋太祖虽然采取了许多有利于文教及文治的措施,但其目的主要是扭转以往长期失衡的文武关系,以稳定秩序,却并未造就具有时代特征的‘崇文’倾向。宋太宗朝后期才开始落实的‘崇文抑武’治国方略,到北宋中叶遂形成突出的‘崇文’气象。由此直至南宋,主流的士人群体在追忆本朝时候才有意识地描述并改造了当时的政治状态,赋予一种‘崇文’的气象。”详见《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第135页。本文基本赞同这种观点,故此处相关措施的叙述从太宗时代开始。
    2 [宋]李焘:《长编》卷34,淳化四年五月丙午条,第749页。
    3 [宋]李焘:《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第5370页。
    4 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第二编,《天章阁待制刘瑾墓志铭》元祐二年一月,第47页。
    1 [宋]李焘:《长编》卷23,太平兴国七年十二月,第531页。
    2 [宋]李焘:《长编》卷63,景德三年五月戊午,第1402页。
    3 [宋]李焘:《长编》卷90,天禧元年十一月,第2088页。
    4 [宋]李焘:《长编》卷97,天禧五年七月,第2251页。
    1 王智勇:《论宋真宗朝“五鬼”》,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期,第107-116页。
    2 林煌达:《宋初政权与南方诸降国臣子的互动关系》,2003年“宋代墓志史料的文本分析与实证运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吴大学历史系。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玄觉撰、魏静编《禅宗永嘉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唐)宋之问《游法华寺》,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唐)欧阳詹《欧阳行周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1929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五代)刘煦《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宋)李埴《皇宋十朝纲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宋)李攸《宋朝事实》,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王偁《东都事略》,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
    (宋)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宋)杨万里《诚斋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宋)苏辙《栾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庄绰《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宋)何莲《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宋)陆游《渭南文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宋)洪适《盘洲文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宋)吴莱《渊颖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宋)张齐贤《洛阳捂绅旧闻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文莹《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丁傅靖《宋人轶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岳坷《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张落《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魏泰《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范镇《东斋记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方勺《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元好问《续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宋)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宋)周密《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绿》,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曾巩《隆平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年1967年;
    (宋)赵升《朝野类要》,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
    (宋)章如愚《山堂考索·后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宋)朱或《萍洲可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宋)洪遵《翰苑群书》,沈阳:辽宁出版社,2003年;
    (宋)钱若水《太宗实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
    (宋)刘敞《公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马令《南唐书》,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赵汝愚《宋代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元)佚名《宋史全文》,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明)杨士琦等《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童书业《中国疆域沿革略》,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
    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公司,1981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邓广铭、漆侠《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刁忠民《两宋御史中丞考》,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程应缪《流金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廖正宏《人口迁移》,台北:三民书局,1995年;
    谷霁光《谷霁光史学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杨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黄燕生《文臣:兴邦还是误国》,中国青年出版1998年;
    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陈登原《国史旧闻》,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陶晋生《北宋氏族》,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1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
    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包伟民《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黄永年《六到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游彪《宋代特殊群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刘影《皇权旁的山西》,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希清《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傅衣凌《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包伟民《传统国家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李裕民《宋史考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张其凡《宋代人物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孙国栋《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魏峰《宋代迁徙官僚家族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金强《宋代岭南谪官》,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家驹《张家驹史学文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陈欣《南汉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靖《唐宋中书舍人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国刚、余新忠《海外中国社会史论文选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美)包弼德《斯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杨联陞著,彭刚、程钢译《中国制度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美)韩森著,梁侃、邹劲风译《开放前的帝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美)包弼德著,(新加坡)王昌伟译:《历史上的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日)植木久行《唐诗的风土》,东京:研文出版社,1983年;
    (日)竺沙雅章《宋太祖与宋太宗》,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日)和辻哲郎著,陈力卫译《风土》,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年;
    (日)平田茂树著,林松涛、朱钢译《宋代政治结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科学》,1922年第8卷第1期;
    傅斯年《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第10期;
    谷霁光《安史乱前之河北道》,《燕京学报》,1935年第19期;
    既敷《北宋政治上南北势力之消长》,《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9月25日;
    聂崇岐《北宋一中国政治上南北势力消长之关键》,《大中》,1946年1卷6期;
    葛绍欧《北宋之三司使》,《食货月刊》,1978年8卷3,4期;
    杨远《北宋宰辅人物的地理分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82年第13期;
    俞宗宪《宋初官制改革概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黄定华《中国历代名人地理分布》,《台湾新竹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倪士毅《宋代宰相出身和任期的研究》,《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唐兆梅《试论北宋的“祖宗家法”》,《汕头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任爽《唐宋之际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地域特征》,《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
    杨果《宋翰林学士人员结构考述》,《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朱锡光《宋代学士院翰林学士初探》,《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王瑞来《试论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一个因素》,《学术月刊》,1990年第9期;
    姜锡东《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1990年第2期;
    黄利平《唐京西北藩镇述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龚延明《宋代中央机构剖析》,《浙江学刊》,1993年第3期;
    李华瑞《关于宋代政治史的分期问题》,《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张东光《唐宋时期的中枢秘书官》,《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王续添:《民国时期的地方心理观念论析》,《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乐文化《宋神宗与“祖宗家法”》,《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伍伯常:《北宋选任陪臣的原则:论猜防政策下的南唐陪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0年新第九期;
    张秀民《宋张文节公(知白)年谱》,《文献季刊》,2001年第1期;
    丁俊屏《北宋时期“南人”与“北人”地位的转化》,《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陈峰《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驭武方针》,《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房锐《从王铎死因看晚唐藩镇之祸及落第士人的心态》,《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金奋飞《北宋宰辅的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分析》,《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马玉臣《试论北宋前期之枢相》,《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贾玉英《略论宋代御史六察制度》,《史学月刊》,2002年第12期;
    樊文礼《五代的枢密直学士》,《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王东杰:《地方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冲突与互助:1936年<川行琐记>风波》,《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唐春生《翰林学士与北宋熙宁变法》,《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张伟然、周鹏《唐代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
    康保苓《试论北宋前期的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教育状况作为考察的重点》,《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周保平《宋人晏殊任相时间考》,《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吕变庭《北宋士大夫的人格特征》,《北方论丛》,2005年第2期;
    包伟民,魏峰《宋人籍贯观念述论》,《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贾春超《由张洎入宋看宋初的用人方针》,《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刘洪生《二十世纪以来范仲淹研究评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薛政超《唐末五代湖南割据势力移民考论》,《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
    王瑞来《宋代权相第一人》,《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吕茂东《吕氏一门三相家世考》,《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
    冯金忠:《唐代河北藩镇与地域社会》,《唐都学刊》,2010年第5期;
    孙继民《唐廷与河北叛镇第一轮谈判揭秘》,《光明日报》,2010年11月9日;
    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中国社科院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赵小军《两宋翰林学士承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曹清华《富弼年谱》,四川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效杰《唐德宗初期的四镇称王及“署置百官初探”》,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
    黄亚娟《北宋三司使研究》,河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高良荃《宋初四朝官员贬谪研究》,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郎国华《从蛮裔到神州: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洪客刚《五代宰相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小平《陈恕年谱》,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孟宪玉《宋真宗潜邸旧臣研究》,河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申利《文彦博年谱》,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广丰《寇、丁之争与宋真宗朝后期政治》,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徐红《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以精英分子为中心》,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崔丽君《宋代江西教育研究》,南昌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董学连《王曾年谱》,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英强《“燕南赵北”历史文化地理的分合与变异》,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思丽《北宋政治家韩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田杰《北宋宦官群体研究》,西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吴光华:《唐代幽州地域主义的形成》,《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
    张其凡:《试论宋代政治史的分期》,《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援朝《唐代藩镇分类当议》,《唐史论丛: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邓小南《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宋史研究论文集
    ——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明荪《北宋的中国观—以“中国”词称为主的讨论》,《宋学研究集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弱水《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兴起的几点观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范恩实《石敬瑭割让燕云(幽蓟)的历史背景》,《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李立《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方法之反思》,《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徐规《浅论宋代政治史的分期问题》,《仰素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日)衣川强:《宋代宰相考—北宋前期の士大夫社,会》,《宋代官僚社,会史研究》,日本:汲古书院2006年;
    林煌达《宋初政权与南方诸降国臣子的互动关系》,2003年“宋代墓志史料的文本分析与实证运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文章;
    陈国灿《北宋宰辅的出身与入仕途径分析》,2006年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 会会议文章;
    张卫忠:《南唐入宋臣僚群体与北宋前期政权的关系》,2010年全国历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文章。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2年;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