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文学之形成与南北文学互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往南北朝文学互动的研究,多关注南朝文学在北朝的流传,而对北朝文学之南传,关注不够。本文以北朝文学为立足点,以南北朝文学、文化交流互动为视角,从历史、社会、文化、制度等多角度、多层面入手,立体描述北朝文学区别于南朝文学风格特质的形成、发展、演化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北朝文学对南朝文学在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人心态上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试图达到扩展北朝文学、文化研究;深化南朝文学研究;补充南北文学交融研究中某些缺失环节的目的。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南北分立与北朝文学的形成。永嘉南渡后,南北朝士人在社会环境、发展条件、士人心态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别,是南北文学分化产生的基础。在此后的发展中,北朝文学经历了早期的困顿,到自觉继承汉魏风骨精神的过程,并逐渐形成了以“气质”为主要特质的文学风貌。而南朝文学在走向日益柔靡的同时,也自觉地寻求刚健气息。
     第二章,以北魏汉化及其与南朝正统之争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北朝文学发展之影响。北魏早期汉化经历了被动汉化到主动汉化的曲折过程,在此过程中,北魏拓跋氏认识到政权的稳固需要得到汉族士人的支持,而汉族士人认识到,汉化并不是朝夕而至之事。因此,北朝文学在汉化的曲折徘徊中,缓慢发展。汉化之目的一在于得到辖内士人认可,一在于与南朝一争正统。以此看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礼制建设、以及对文学的推进,无不充斥与南朝一争正统的诉求。
     第三章,以聘使为中心,探讨聘使往来对南北文学交流的影响。在对聘使选拔、聘使具体职责等问题进行细致考论的基础上,以李彪使南为典型案例,探讨北朝出使南朝时,从上层到使者对南朝文化抱持的态度,以及南朝士人对北朝使者的评价等问题。南北朝交聘因历史条件不同,与先秦两汉的外交形态有明显差别,其对南北文学的交流,亦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第四章,以胡乐南传及其对南朝文学的影响为主要内容。作为胡乐代表,“羌胡伎”与鼓角横吹曲同属于横吹曲系统,其哀、响、俗的主要特征,深刻影响了南朝后期的文学风格。北朝民歌《敕勒歌》的南传,与六镇一带武人文化南下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南朝文学对北方“陇首”意象的接受与改造,可从侧面反映南朝文学对北方意象的态度,及其在文学中应用的方式。
     第五章,以北僧南下与南北文化交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晋宋之际北僧南下之表现形态进行细致梳理,对其南下原因及文化意义进行探讨。北僧南下对南朝山水意识的演进关系密切,以会稽僧团、庐山僧团为代表的群体,对晋宋间山水诗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北僧南下过程中,南北僧人之间的论难,不仅对南北宗教交流、文化交流意义重大,其论难思维方式,对南朝论难文之发展,亦有间接影响。
     第六章,以北朝文人及作品南传,以及南朝文人入北后的改造为中心,讨论文人流动所产生的南北文学碰撞及其文学意义。其中,温子升在孝庄朝诸多政治事件中“柔顺文明,志存讨贼”,具有光辉的政治人格,其作品南传至梁朝,受到梁武帝的高度评价,得力于陈庆之北伐时期将其作品引入南朝一事。北周李昶文学风格的几次转变,能够清晰地展现西魏北周文学的发展轨迹,其与南朝文宗徐陵的交往,能够从侧面反映南朝文学对待北朝文学的态度。颜之推进入北朝后,因为经济条件、政治环境、文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生活状况、为政态度、文学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与颜之推类似,入隋陈人因受到来自山东、关陇、南朝梁人集团的排挤,其文学多以奉和为主,间以表达仕宦不畅的苦闷。
In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iterature interaction,the literature spread from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o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paid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the southward spread of Northern Dynastyliterature.Focusing on the Nor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literature interac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Northern Dynasties and SouthernDynasti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y literature’s style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quitedifferent from the Sou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considering from many angles andmultiple layers such as history, society, culture and system, and also in this processthe effect of the Nor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literary conceptsand scholars’ mentality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literature.Three goals are supposed tobe achieved in this research: an extension of the study on Northern Dynasty literatureand culture, a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of Sou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and asupplement to the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literature.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written about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division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literature.After the mass migration to thesouth,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Yongjia rebellion, there exist some differences of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thementality of intellectuals between Northern Dynasty and South Dynasty, which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literature.Having experienced the perplexity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Northern Dynastyliterature consciously inherits strength of character in Han and Wei Dynasty andgradually forms a main kind of literary stylistic feature that is “qizhi”.The literarysty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becomes softer and softer, of whichvigorous style feature also develops consciously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ond chapter considers the reform of North Wei and the orthodox battlewith Southern Dynas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 it has on the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rn Dynasty literature.The early North Wei accepts Hancivilization from passively to actively, in whose process the Northern Wei Tuoba realizes that political stability needs support from Han scholars while the Han scholarsrecognize that the reform can’t be accomplished overnight. Therefore, the NorthernDynasty literature develops slowly with the tortuous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NorthWei.One purpose of the Northern Wei reform is to be recognized by scholars fromruled region while the other is to struggle for the orthodox with the SouthernDynasty.In this sense, Northern Wei’s appeal for orthodox seems extremely strong asthe Northern Wei Emperor Xiaowen makes endeavor on reform, system construction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Concentrating on envoys, the thir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envoys’activity on the literary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Dynasties.Based on the concrete investigation on the selection of envoys and theirspecific responsibilities, taking it as a typical case that Li Biao was sent on a missionto the Southern Dynasties by the authorities, these issues are discussed that are theattitudes towards South Dynasty culture from the upper to the envoys and theevaluation of the South Dynasty scholars on the envoys from the North Dynasty.Dueto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e diplomacy ofpre-Qin period and Han Dynasties, the effect, which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Dynasties diplomatic activities make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literature between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can’t be ignored.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covers the southward spread of minority music and itsinfluence on the Sou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minority music,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Qiang Hu Ji” that are sad, loud, vulgar have a profoundinfluence on the literature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which belongs to “Heng Chui Qu”system the same as “Gu Jiao Heng Chui Qu”.The southward spread of “Chi Le Ge”,which is a folk song of the Northern Dynast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background, in which the army-man culture of six town area spreads to the south.TheSou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accepts and reforms the “Long Shou” image, which canreflect the attitude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literary scholars towards the NorthernLiterary images from the side, and the application in literature.
     The subjects of the fifth chapter are the Buddhist mov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South and the north-south culture interaction, mainly studying on the form of thebehavior that Buddhist moves southward in the period between Jin and SongDynasties and commenting on the reason and the meaning.The Buddhist, especiallyrepresented by Buddhist groups of “KuaiJi” and “LuShan”, move to the South, whichhas such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landscape images of the South Dynasty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of landscape between Jin and SongDynasties. Besides, while the North Buddhist moves to the South, the debate betweenBuddhist from North and South is not only vital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religion andculture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but also has an indirect meaning to th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ype of the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debate.
     The six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ssues that the literati and literary works of theNorth Dynasty spread southward and the reform after the literati of the South move tothe North, and also have a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fulness of the communication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iterature in a literary sense.Amongliterati, WenZisheng shows glorious political personality in plenty of the politicalevents happened in XiaoZhuang Dynasty, whose works spread to the south and arehighly praised by Emperor LiangWu due to the period of ChenQingzhi’s northernexpedition when the works of WenZisheng are brought to the South.LiChang fromNorth Zhou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changes on his personal literary style, which canclearly show the development track from West Wei to North Zhou, and hiscommunication with XuLing, who is the master of literature in Southern Dynasty, canalso reflect the attitude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to the Northern Dynastyliterature.After YanZhitui moved to the North, as the great changes happened on theeconomic condition, the political and literature environment, his attitude towards life,politics and literature has obviously converted.Similar to YanZhitui, the literati of SuiDynasty, who are from Chen Dynasty, are pushed aside by the groups of literati fromShandong, Guanlong and the Liang Dynasty. Thus, most of their literary works areabout flattery, and sometimes they also express their dejected feeling in the works.
引文
①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①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页。
    ③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④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⑤《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①《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6年集刊。
    ②王琛:《南北朝的交聘与文学》,《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2期。
    ③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④葛晓音:《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2页。
    ⑤唐长孺:《南朝文学的北传》,《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①原载《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后收入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原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后收入《中古文史丛稿》。
    ③原载《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后收入《中古文史丛稿》。
    ④《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⑤《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⑥《文史哲》,2004年第5期。
    ⑦《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⑧《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⑨吴功正:《南北朝文学之交流》,《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①康震:《试论南北朝三地诗歌的文化精神——兼及南北诗风融合的文化动因》,《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②李建国:《论南朝文学批评视域中北朝文学的缺席——兼论南北文融合的实质》,《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③陈未鹏:《北朝文学南北观念的嬗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论北朝后期文学与南朝文学的融合》,《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陈恩维:《试论模拟与北朝文学的南方化》,《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⑤刘培:《论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尹兴东:《南北朝文学交流及其理论构建》,山西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⑥王永平:《中古士人迁徙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⑦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201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①洪卫中:《南北朝妙简外交使者简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陈金凤:《北周外交略论》,《北朝研究》2008年第一辑。
    ③韩雪松:《北魏外交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④蔡宗宪:《南北朝交聘与中古南北互动》,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6年博士论文。
    ⑤《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一辑。
    ⑥李大伟:《南北朝时期聘使研究》,兰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⑦(日)掘内淳一:《南北朝间的外交使节和经济交流》,《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⑧张泉:《北魏行人的文学表现》,《福建论坛》,2002年第2期。
    ⑨胡大雷:《外交场景中的南北朝诗人诗作》,《东方丛刊》,2008年第4期。
    ⑩刘永涛:《行人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①王永平:《北魏之南朝流亡士人与南北文化交流》,《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②王永平:《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扬州:广陵书社2010年版。
    ③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④周建江:《论北朝社会对入北南朝士人文学的改造》,《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⑤刘郝霞:《由南入北文人的群体意识》,《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⑥冉晓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人北上的历史考察》,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⑦郭鹏:《论北周赵王、滕王与庾信的文学交往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表率与策动》,《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⑧王文倩:《南北文学融合的践履——王褒诗歌研究》,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曹道衡先生的《南北朝文学史》即将“十六国”纳入“北朝”范围,周建江先生的《北朝文学史》亦将“十六国”视为“北朝”。
    ①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1934年第15期。
    ②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之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48页。
    ①《后汉书》卷35《郑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12页。
    ②《后汉书》卷52《崔骃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32页。
    ③《晋书》卷102《刘聪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59页。
    ④《晋书》卷105《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5—2736页。
    ①《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1页。
    ②可参看赵雷:《坞堡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北朝学术、士风及文学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
    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2页。在这里,还要区分豪族与士族之分别,西晋末年之豪族,多以武力为支撑,而士族则不仅强调武力,更有文化上的突出之处,这里所说的士族,即是泛指兼有武装能力和文化品位的豪族而言。
    ④《魏书》卷53《李孝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74页。
    ⑤《北齐书》卷22《李义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24页。
    ⑥《魏书》卷91《术艺传·江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60页。
    ⑦《北史》卷82《儒林传下·房晖远》,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60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84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79页。
    ③《魏书》卷1《序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页。
    ④《晋书》卷54《陆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3页。
    ①《晋书》卷65《王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46页。
    ②《晋书》卷68《顾荣、纪瞻、贺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5、1824、1830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下《排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33页。
    ④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⑤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⑥曹植:《与杨德祖书》,严可均:《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9页。
    ①《魏书》卷48《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81页。
    ②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①《晋书》卷96《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17页。
    ②《晋书》卷96《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16页。
    ③《晋书》卷84《杨佺期传》曰:“而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00页。
    ④《晋书》卷49《谢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7页。
    ①《晋书》卷105《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51页。
    ②《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69页。
    ③《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74页。
    ④《晋书》卷113《苻坚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88页。
    ⑤《晋书》卷113《苻坚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97页。
    ⑥《宋书》卷14《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4页。
    ①严可均:《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1页。
    ②严可均:《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9页。
    ③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142、154、169、172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30页。
    ②曹胜高师:《由先秦情志说论“诗言志”之本义》,《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①以上统计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主要依据,其中存目无篇者未算入内。
    ②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1页。
    ③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页。
    ①参见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对北朝文学“三峰一谷一低落”的概括,这种概括虽然未必能真实反映北朝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但仍可看出北朝文学起伏跌宕的发展趋势。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
    ③《魏书》卷21下《彭城王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72页。
    ①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269页。
    ①详见余恕诚:《唐诗风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9-42页。
    ②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1页。
    ③胡应麟:《诗薮·外编》卷2《六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6页。
    ④从逯钦立所辑北齐文林馆诗人作品中看,此五人诗所存甚少,每人仅一首。
    ①《魏书》卷82《祖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00页。
    ②《隋书》卷57《卢思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397—1398页。
    ③《隋书》卷57《卢思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398页。
    ④《隋书》卷57《薛道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06页。
    ①《隋书》卷48《杨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286页。
    ②《隋书》卷48《杨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285页。
    ③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84页。
    ④王士祯:《古诗选·五言诗凡例》,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20年影印,第3页。
    ⑤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9页。
    ①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17、133、162、310、275页。
    ②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07页。
    ②《周书》卷41《王褒、庾信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3页。
    ③《北史》卷83《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79页。
    ④李蹊:《北朝散文质朴之气原因的再阐释》,《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⑤《北齐书》卷37《魏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92页。
    ⑥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①杨雄著,汪荣宝义疏:《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9页。
    ①《晋书》卷65《王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46页。
    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79页。
    ③《晋书》卷43《王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0页。
    ④《晋书》卷49《胡毋辅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80页。
    ⑤《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孚》,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4页。
    ⑥《南齐书》卷24《柳世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46页。
    ⑦《梁书》卷13《沈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42页。
    ⑧《梁书》卷37《何敬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32页。
    ⑨《陈书·后主纪》论曰:“自魏正始、晋中朝以来,贵臣虽有识治者,皆以文学相处,罕关庶务,朝章大典,方参议焉,文案簿领,咸委小吏,浸以成俗,迄至于陈。后主因循,未遑改革。”
    ①沈德潜:《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页。
    ②裴子野:《雕虫论》,严可均:《全梁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76页。
    ③《晋书》卷65《王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5页。
    ④《宋书·宗悫传》曰:“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⑤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页。
    ⑥《梁书》卷27《到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04页。
    ①《晋书》卷79《谢安传附谢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7页。
    ②阎步克:《西魏北周官制的尚左尚右问题》,《北大史学》(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③《南齐书》卷52《文学传·丘巨源》,北京:中华书局年1972年版,第895页。
    ④(清)倪璠:《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7页。
    ①据《南史·贼臣传·侯景》载:“建康令庾信率兵千余人屯航北,及景至彻航,始除一舶,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
    ②《资治通鉴》卷161《梁纪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986页。
    ③《南史》卷63《羊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545页。
    ④《宋书》卷77《沈庆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3页。
    ⑤《宋书》卷77《沈庆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3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0、172页。
    ①姚鼐:《复鲁絜非书》,周中明:《姚鼐文选》,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②胡应麟:《诗薮·杂编》卷3《遗逸下·三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80页。
    ①对于文论之理论自觉与创作实践之关系,可参考曹胜高师《中国文学代际》对于反玄虚思潮与西晋文论之关系的论述。(曹胜高:《中国文学代际》,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89页。)
    ②曹胜高师:《从汉风到唐音:中古文学演进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③《周书》卷41《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31页。
    ①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②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6页。
    ①《南史》卷49《刘怀珍传附刘孝标》,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19页。
    ②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64页。
    ①(隋)阳玠撰,黄大宏校笺:《八代谈薮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47—248页。
    ②对此问题,详见第四章第三节《南朝边塞诗对“陇首”意象的塑构》。
    ①阎采平:《北朝乐府民歌的南流及其对南朝文坛的影响》,《湘潭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②《隋书》卷13《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09页。
    ①《魏书》卷24《张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4页。
    ①《魏书》卷108《礼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80页。
    ②《魏书》卷21《广陵王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50页。
    ③《北齐书》卷24《杜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53页。
    ④《魏书》卷24《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20页。
    ⑤《魏书》卷24《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页。
    ⑥《魏书》卷35《崔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8页。
    ⑦《魏书》卷35《崔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8页。
    ①《魏书》卷85《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1869页。
    ②《魏书》卷24《燕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9页。
    ③《魏书》卷24《许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1页。
    ④《魏书》卷24《崔玄伯、张衮、邓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21、620、635页。
    ⑤《魏书》卷33《李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9页。
    ⑥周一良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朝用人兼容并包”一条中,解释了北魏早期能够任用汉人的原因:“对北方广大地区之统治,即使在孝文汉化之前,仅依靠代来鲜卑亦无能为力。而从文化言,对南方又不免于自卑之感,因而必须兼容并包,与南朝统治者之偏隘态度大不相同。”(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3页。)拓跋氏这种对自身文化存在的“自卑感”,同样也体现在对汉化的排斥上。
    ①《隋书》卷10《礼仪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5页。
    ②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③《魏书》卷24《张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3页。
    ④《魏书》卷24《邓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35页。
    ⑤《魏书》卷24《张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3页。
    ①《魏书》卷24《张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3页。
    ②《魏书》卷3《太宗明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4页。
    ③太武帝时期,在追忆起张衮的建议时仍觉得受益匪浅,并对张衮“追录旧勋,遣大鸿胪即墓,策赠太保,谥曰文康公。”(《魏书》卷24《张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4页。)
    ④《魏书》卷3《太宗明元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2页。
    ①《魏书》卷36《李顺传附李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3页。
    ②《北史》卷81《儒林传·张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10页。
    ③《魏书》卷47《卢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5页。
    ①《魏书》卷84《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42页。
    ②《魏书》卷48《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1页。
    ③《魏书》卷64《郭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26页。
    ④《北史》卷34《张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65页。
    ①《魏书》卷47《卢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6页。
    ②《魏书》卷32《崔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8页。
    ③《魏书》卷4《世祖太武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页。
    ④《北史·薛聪传》载孝文帝于酒宴上戏侮薛聪,反被薛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耳。’”对此孝文帝表示出宽容的态度。又崔亮敢对元魏宗室广平王怀“正色责之,即起于世宗前,脱冠请罪,遂拜辞欲出。”世宗也只是充当和事老,并未加以责怪之词,这在北魏早期是不可想象的。
    ⑤《魏书》卷48《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69页。
    ⑥《魏书》卷47《卢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5页。
    ⑦吕思勉先生认为,崔浩无一谋不为南方考虑,实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臣。其《读史札记》中云:“浩仕魏历三世,虽身在北朝,而心存华夏,魏欲南侵时,恒诡辞饰说,以谋匡救;而又能处心积虑,密为光复之图;其知深勇沉,忍辱负重,盖千古一人而已。”(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07页。)
    ①《魏书》卷68《高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20页。
    ②《魏书》卷60《韩麒麟传附韩子兴》,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3页。
    ③《魏书》卷49《李灵传附李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01页。
    ④《魏书》卷91《术艺传·江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60页。
    ⑤《魏书》卷48《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8页。
    ⑥从《魏书·高允传》的记载来看,《征士颂》当作于皇兴年间,在《告老诗》与《北伐颂》之间,但若从《征士颂》所言“不为文二十年矣”来看,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算起,此文当为献文帝皇兴四年(470)或孝文帝延兴元年(471)所作,可见二十年当为约数,极言时间之久。
    ⑦(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高令公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8页。
    ①《魏书》卷2《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页。
    ②《魏书》卷2《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3页。
    ③《魏书》卷2《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3页。
    ④《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5页。
    ①《魏书》卷1《序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页。
    ②《魏书》卷23《卫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9页。
    ③《魏书》卷62《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0页。
    ④《魏书》卷24《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20页。
    ⑤《魏书》卷108《礼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1页。
    ⑥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⑦《魏书》卷4《世祖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页。
    ⑧《魏书》卷4《世祖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页。
    ⑨《魏书》卷4《世祖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7页。
    ①《魏书》卷4《世祖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页。
    ②《魏书》卷4《世祖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7页。
    ③《魏书》卷35《崔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7页。
    ④《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34页。
    ⑤《魏书》卷112《灵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5页。
    ①此年份见于《魏书·礼志一》,然《孝文帝纪》记载为太和十五年八月“乙巳,亲定祫禘之礼。”其时间前后抵牾,今从《礼志》。
    ②《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2页。
    ①《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2页。
    ②《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2—2743页。
    ③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12页。
    ④陈寅恪先生称王肃为“将南朝前期发展之文物制度转输于北朝以开太和时代之新文化,为后来隋唐制度不祧之远祖者。”(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⑤《后汉书》卷97《祭祀志上》:“南郊地位并不特殊,以四方之郊配四时。”李贤注引《黄图》载:“元始四年,宰衡莽奏曰:‘帝王之义,莫大承天;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祭天于南,就阳位;祠地于北,主阴义。圆丘象天,方泽则地。’”可见东汉圆丘南郊为一。
    ①据《魏书》卷8《世宗宣武帝纪》载,景明二年(501)十一月“壬寅,改筑圆丘于伊水之阳。”
    ①《魏书》卷84《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46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2页。
    ③《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3页。
    ④《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4页。
    ①《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6页。
    ②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06页。王仲荦先生认为,这次祭祀上帝于西郊有着浓厚的原始色彩,是拓跋氏尚未脱离民族特质的体现。见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1页。
    ③详见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④《南齐书》卷57《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91页。
    ①《南齐书》卷57《魏虏传》曰:“十年,上遣司徒参军萧琛、范云北使。宏西郊,即前祠天坛处也。宏与伪公卿从二十馀骑戎服绕坛,宏一周,公卿七匝,谓之蹋坛。明日,复戎服登坛祠天,宏又绕三匝,公卿七匝,谓之绕天。以绳相交络,纽木枝枨,覆以青缯,形制平圆,下容百人坐,谓之为‘繖’,一云‘百子帐’也。于此下宴息。次祠庙及布政明堂,皆引朝廷使人观视。”从萧子显对祭祀方式的细致描述中,不难看出其对北魏祭祀嘲讽和鄙斥的态度。
    ②《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4页。
    ③《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7页。
    ④《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7页。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页。
    ②《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8页。
    ③《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9页。
    ④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东岳论丛》,2011年第1期。该文通过对孝文帝引用儒家经典的考察,表明其对儒家典籍掌握之充分与理解的深刻,实为汉化改革之基础。
    ①《魏书》卷7《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页。
    ②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③《魏书》卷7《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页。
    ④《魏书》卷19《景穆十二王·任城王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5页。
    ⑤《魏书》卷34《陈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3页。
    ⑥严可均:《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84页。
    ①《魏书》卷108《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51页。
    ②严可均:《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8页。
    ③严可均:《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0页。
    ④梁启超:《论正统》,《饮冰室合集》第1册《新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⑤陈金凤将北魏正统化运动分为拓跋珪、拓跋焘、元宏三个阶段。陈金凤:《北魏正统化运动论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1期。
    ①《宋书》卷95《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32页。
    ②《资治通鉴》卷125《宋纪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959页。
    ③《资治通鉴》卷125《宋纪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953页。
    ④《南史》卷32《张畅传》,北京:中国书局1975年版,第831页。
    ①关于聘使具体内容,下章将详细论述,由于聘使中对双方国家正统维护也是出使目的之一,故打乱顺序,移置本节进行讨论,以期对正统之争问题认识更深入。
    ②《北史》卷40《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9页。
    ①《魏书》卷65《李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0—1461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84页。
    ③《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页。
    ④《魏书》卷33《李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9页。
    ①《魏书》卷32《高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2页。
    ②《魏书》卷7《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178页。
    ③牟发松:《王融上疏请给虏书考析》,《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④《魏书》卷7《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5页。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②对此,牟发松先生《王融上疏请给虏书考析》(《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一文论证详细,可参考。
    ①《魏书》卷7《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页。
    ②《魏书》卷47《卢玄传附卢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5页。
    ①《魏书》卷57《崔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64页。
    ②《魏书》卷59《刘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1页。
    ③《魏书·郑羲传》载:“乐作酒酣,高祖乃歌曰:‘白日光天无不耀,江左一隅独未照。’彭城王勰续歌曰:‘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江外,’郑懿歌曰:‘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邢峦歌曰:‘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道昭歌曰:‘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高祖又歌曰:‘遵彼汝坟兮昔
    ①南北朝聘使研究的主要著作如下:黄宝实《中国历代行人考》(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版);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蔡宗宪《南北朝交聘与中古南北互动》(“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2006年博士论文);逯耀东《北魏与南朝对峙期间的外交关系》(《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等等。涉及南北朝聘使交往具体问题的重要文章如下:洪卫中《南北朝妙简外交使者简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周健、李福莲《南北边贸及聘使对佛教交流的作用》(《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王友敏《南北朝交聘礼仪考》(《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9期);牟发松《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关系略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6年)另有如下博硕论文:韩雪松《北魏外交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李大伟《南北朝时期聘使研究》(兰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等,涉及聘使诸多问题,值得借鉴。以上研究,各有侧重,本文如有参考之处将予以点明。
    ②胡大雷:《金戈铁马、诗里乾坤:汉魏晋南北朝军事战争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洪卫中:《南北朝妙简外交使者简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③逯耀东:《北魏与南朝对峙期间的外交关系》,《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魏书》卷48《高允传附高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91页。
    ②《北史》卷28《陆俟传附陆爽》,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2页。
    ③《周书》卷32《陆通传附陆逞》,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9页。
    ④《南齐书》卷48《刘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42页。
    ①《魏书》卷47《卢玄传附卢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5页。
    ②《北史》卷56《魏季景传附魏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44页。
    ③《北史》卷28《陆俟传附陆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2页。
    ④《北史》卷50《辛雄传附辛德源》,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24页。
    ⑤《北齐书》卷35《陆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69页。
    ①《魏书》卷55《游明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13页。
    ②《北史》卷42《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2页。
    ③《北史》卷56《魏季景传附魏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44页。
    ④《魏书》卷63《宋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4页。
    ⑤《南齐书》卷53《裴昭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18页。
    ⑥有学者认为北朝经学发达,在聘使中故意打儒学牌,此尚有待商榷。因北朝儒学固然发达,但在与南朝对话中,往往有南朝主动挑衅的例子,于此说北朝有意显示儒学之发达,则疏于考辨。
    ⑦《北史》卷46《成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8页。
    ⑧《魏书》卷79《成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2页。
    ⑨《隋书》卷75《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07页。
    ⑩《北史》卷30《卢柔传附卢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89页。
    ①《魏书》卷84《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63页。
    ①毛汉光:《两晋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统计分析与比较》,《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186页。
    ②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③黄宝实:《中国历代行人考》,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版,第199页。
    ④陈金凤:《北周外交略论》,《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
    ①《周书》卷39《杜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01页。
    ②该表所据为蔡宗宪《南北朝交聘编年表》,其疏误之处,予以更正,不另表。详见氏著:《南北朝交聘与中古南北互动》,“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6年博士论文,第259—286页。
    ①逯耀东先生在《北魏与南朝对峙期间的外交关系》一文中对这一问题以“使者的彝选与门第的关系”为题有过论述,然所论侧重描述其选拔重门第的现象为主,未深入探讨选拔重门第之原因,本文试补论之。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2页。
    ②《北史》卷43《李崇传附李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5页。
    ③《北齐书》卷29《李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94页。
    ④《魏书》卷62《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81页。
    ⑤(清)倪璠:《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5页。
    ⑥《周书》卷41《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33页。
    ①《周书》卷41《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31页。
    ②《资治通鉴》卷140《齐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396页。
    ①《北齐书》卷30《崔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05页。
    ②《北史》卷24《崔暹传附崔昕》,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3页。
    ③黄宝实:《中国历代行人考》,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97页。
    ④《南齐书》卷48《孔稚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40页。
    ⑤《洛阳伽蓝记》卷4《法云寺》条称:“河间王琛最为豪首,常与高阳争衡,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又《魏书》卷13《宣武灵皇后》云:“后幸左藏,王公、嫔、主巳下从者百余人,皆令任力负布绢,即以赐之,多者过二百匹,少者百余匹。唯长乐公主手持绢二十匹而出,示不异众而无劳也,世称其廉。仪同、陈留公李崇、章武王融,并以所负过多,颠仆于地,崇乃伤腰,融至损脚,时人为之语曰:‘陈留、
    ①黄宝实:《中国历代行人考》,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版,第200页。
    ②参见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③《魏书》卷44《薛虎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7页。
    ①实际上,李顺于沮渠蒙逊之政教多有回护之词,可见使者在回复中有所隐瞒。事见《魏书·崔浩传》,周一良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对其分析颇详细,可兹参考。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①具体内容详见《洛阳伽蓝记》卷2所载,其结尾言:“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是否果如此言,今不能验其真伪,盖因南北方史传著述中,以各自为正统之例不胜枚举,将此视为杨衔之的夸张之语,亦不为过。(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4页。)
    ①(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4《兖州刺史荥阳文公郑羲下碑》,转引自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①《宋书·张畅传》载:“畅便回还,孝伯追曰:‘长史深自爱敬,相去步武,恨不执手。’畅因复谓曰:‘善将爱,冀荡定有期,相见无远。君若得还宋朝,今为相识之始。’孝伯曰:‘待此未期。’”
    ②《魏书》卷47《卢玄传附卢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5页。
    ③《北史》卷36《薛道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8页。
    ④《魏书》卷62《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1-1392页。
    ①《魏书》卷53《李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87页。
    ②案孝文帝曾四次南伐,分别为:太和十七年(493)(假意南伐,实为迁都)、太和十八年(494)、太和二十一年
    (497)、太和二十三年(499)。此次当在太和二十一年(497)。
    ①《魏书》卷62《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1页。
    ②杨钰侠:《论李彪的历史功绩》,《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③《魏书》卷21《赵郡王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43页。
    ④《魏书》卷22《废太子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88页。
    ⑤《魏书·郑羲传附郑道昭》:“命故御史中尉臣李彪与吏部尚书、任城王澄等妙选英儒,以崇文教。”
    ⑥《魏书》卷62《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3页。
    ①《魏书》卷53《李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88页。
    ②本表以蔡宗宪《南北朝交聘与中古南北互动(三九六—五八九)》附录《南北朝交聘编年表》为基础,(蔡宗宪:《南北朝交聘与中古南北互动(三九六—五八九)》,“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2006年博士论文。)
    ①《北史》卷3《魏本纪·高祖孝文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1页。
    ②《北史》卷3《魏本纪·高祖孝文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103页。
    ③486年至488年之间,南北皆有水灾,见《南齐书·武帝纪》。因此,争夺粮食成为此时战争口实,北方蠕蠕也在此时伺机而动。
    ①逯耀东先生即认为杂以鲜卑、代人于其中,只是一种点缀性质,并无实际作用。见氏著:《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3页。
    ②北魏有因出使而获财货者,《北史·辛德源传》:“后为兼员外散骑侍郎,聘梁使副。德源本贫素,因使,薄有资装,遂饷执事,为父求赠,时论鄙之。”
    ③《魏书》中记载了大量北魏人私通南人的记载,如《魏书·薛虎子传》:“安等遣子弟上书,诬虎子南通贼虏。”薛虎子为代北人士,以其武力收枋头,尚且被诬陷为通敌,可知当时通敌人数甚多。又如青齐士人的迁徙平城近畿,也是为了防止与南朝过多交往,产生叛离。再加上有人认为崔浩之诛杀,亦因其具有通敌南朝之意图。由此可见,北魏在外交中以汉为主,杂以鲜卑,自有渊源。
    ④案李彪首次出使南朝时,官衔即为“员外散骑常侍”,因此,此处当为初次出使南朝前所授予之官。
    ⑤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0页。王仲荦先生亦认为此兰氏当为鲜卑乌洛兰氏,见王仲荦:《昔华山馆丛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0页。
    ①《洛阳伽蓝记》卷3载:“高祖大笑,因举酒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钟。’御史中丞(尉)李彪曰:‘沽酒老妪瓮注铒(瓨),屠儿割肉与秤同。’”(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
    136页。)
    ②对于北周李昶的文学表现,详见第六章第二节。
    ①逯钦立先生认为《魏书·李彪传》引阮籍《咏怀诗》曰:“宴衍清都中,一去永矣哉。”当是此篇逸文。
    ①《北史》卷90《艺术传·蒋少游》,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4页。
    ②《魏书》卷7《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170页。
    ③《魏书》卷7《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168页。
    ④《北史》卷90《艺术传·蒋少游》,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4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1页。
    ②《魏书·古弼传》曰:“弼览见之,入欲陈奏,遇世祖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世祖前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世祖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实在朕躬,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
    ①《南史·萧思话传附萧惠基》曰:“永明中,敕使抗品棋,竟陵王子良使惠基掌其事。”
    ②有关聘使与文学之关系研究,有如下重要文章及专著:王琛《南北朝的交聘与文学》(《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2期);张泉《北魏行人的文学表现》(《福建论坛》,2002年第2期);胡大雷《外交场景中的南北朝诗人诗作》(《东方丛刊》,2008年第4期);刘永涛《行人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等。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5页。
    ①《魏书》卷47《卢玄传附卢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5页。
    ②《南齐书》卷47《王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21—822页。
    ③《北史》卷43《邢峦传附邢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91页。
    ④《周书》卷41《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3页。
    ①孝文帝《悬瓠方丈竹堂飨侍臣联句诗》、孝明帝《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赋七言诗》、节闵帝《联句诗》,均见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00、2209、2211页。
    ②《北史》卷30《卢玄传附卢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81页。
    ①《宋书》卷59《张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5页。
    ②《魏书》卷53《李孝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72页。
    ①程章灿先生辑录魏收《聘游赋》一句:“珍是淫器,无射高县”,取自《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一年,可见该赋在唐时仍广为流传。(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①《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6页。
    ②《北齐书》卷39《祖珽传附祖孝隐》,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21页。
    ①《北史》卷83《文苑传王褒》,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3页。
    ②《周书》卷41《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3页。
    ③(隋)阳玠撰,黄大宏校笺:《八代谈薮校笺》,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0年版,第101页。
    ①(陈)潘徽《赠北使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63页。
    ②《宋书》卷95《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43页。
    ③《北史》卷43《李崇传附李谐》,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4页。
    ④《周书》卷41《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0页。
    ⑤《南齐书》卷48《刘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42页。
    ⑥《隋书》卷57《薛道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06页。
    ①《隋书》卷76《文学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①相关研究如吴大顺《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刘怀荣、宋亚莉《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皆将“羌胡伎”视为北乐南传的例证。
    ①案《南史》卷5记载与《南齐书》相同,惟“夜出昼反”处作“夜反”。
    ①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王运熙:《梁鼓角横吹曲杂谈》,《乐府诗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14—522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6页。
    ②王允亮:《胡乐兴盛与以悲为美》,《文艺评论》,2011年第2期。
    ①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4页。
    ①《宋书》卷9《后废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9页。
    ②《南史》卷5《齐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页。
    ③《南齐书》卷7《东昏侯》,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2页。
    ①孙楷第:《沧州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32页。
    ②孙尚勇:《横吹曲考论》,《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1期。
    ①《晋书》卷86《张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24页。
    ②《晋书》卷10《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1页。
    ③《宋书》卷98《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16页。
    ④《南史》卷79《夷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79页。
    ⑤《南史》卷79《夷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78页。
    ⑥黎虎:《东晋南朝与西北诸国的交往》,《汉中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
    ⑦又《宋书·孝武帝纪》记大明三年(459)“西域献舞马”,未记何人所献,当是“大明五年”之误。
    ⑧《宋书》卷85《谢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76页。
    ⑨《宋书》卷96《吐谷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73页。
    ⑩黎虎:《东晋南朝与西北诸国交往的目的和意义》,《汉中师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①关于南人北上之著作及文章,可参见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王永平《北魏时期南朝流亡人士形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牟发松《梁陈之际南人北迁及其影响》(《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②详见宋燕鹏:《北魏在南皇族考》,《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118页。
    ③《魏书》卷80《贾显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5页。
    ④《北齐书》卷24《杜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47页。
    ①《魏书》卷21《咸阳王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7页。
    ②《魏书》卷21《咸阳王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40页。
    ③张廷银:《北朝乐府<敕勒歌>研究综述》,《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对此,当代学者已作了大量辨析,如王曙光《试论<敕勒歌>的作者及其产生年代》(《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
    4期);纵横《<敕勒歌>辨误》(《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王盛恩《<敕勒歌>考辨》(《洛阳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等文。多从民族属性角度出发,及文献记载上辨析,皆认为《敕勒歌》并非斛律金所作,但在究竟何人所作问题上,仍存有歧义。除此以外,笔者认为亦须从后世史料来源,及文献传抄角度入手,追踪其最初记载与后世记载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较为科学。
    ②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7页。
    ③阿尔丁夫:《<敕勒歌>同斛律金无关》,《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①《魏书》卷103《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7页。
    ②张廷银:《<敕勒歌>异文小识》,《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③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页。
    ①《魏书》卷103《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9页。
    ②(日)小川环树:《敕勒歌——其原语及文学史意义》,《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1年第2期。
    ③《北齐书》卷2《神武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4页。
    ④鲍桐:《北魏北疆几个历史地理问题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
    ①杨耀坤:《北魏末年北镇暴动分析》,《历史研究》,1978年第11期。
    ②周伟洲:《敕勒与柔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8页。
    ③《魏书》卷103《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9页。
    ④《北史》卷66《王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20页。
    ⑤《北史》卷66《宇文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21页。
    ⑥《北史》卷66《耿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21页。
    ⑦《北齐书》卷19《蔡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46页。
    ⑧《北齐书》卷19《张保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57页。
    ⑨《北齐书》卷17《斛律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19页。
    ①《北齐书》卷1《神武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页。
    ②曾磊:《论北朝后期的“等夷”关系》,《历史教学》,2013年第2期。
    ③《北齐书》卷1《神武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页。
    ④《北齐书》卷2《神武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3页。
    ①《北齐书》卷17《斛律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20页。
    ②《北齐书》卷17《斛律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22页。
    ③六镇酋帅亦多有贪利之徒,如《北齐书》卷15《尉景传》:“以勋戚,每有军事,与厍狄干常被委重,而不能忘怀射利,神武每嫌责之。”
    ④《北齐书》卷15《库狄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98页。
    ①《北齐书》卷39《祖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15页。
    ②《北齐书》卷24《孙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41页。
    ③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7页。
    ①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②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63页。
    ①王晓玲:《汉魏六朝诗文中的“陇首”意象及其文学意蕴》,《中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①萧统:《文选》卷1《西都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②(宋)王应麟撰,张保见校注:《通鉴地理通释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
    ③王国维:《水经注校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8页。
    ④《太平御览》卷50《地部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3页。
    ⑤《明史》卷42《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07页。
    ⑥刘庆柱:《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⑦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7页。
    ⑧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2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9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1页。
    ③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2页。
    ④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8页。
    ⑤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8页。
    ①《太平御览》卷50《地部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3页。
    ②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4页。
    ③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9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4页。
    ①相关研究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第八章关于《释道安》部分,以及第十章《鸠摩罗什及其门下》部分,有对北方僧人南下及其意义简明而重要的论述;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
    (中华书局2002年版)中第一章第一节《南下、过江高僧对东晋文化的影响》;徐清祥《门阀信仰:东晋士族与佛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章第三节《南下士族出家考》。关于佛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则主要有(越南)释慧莲《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以及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两书均对北僧南下问题略有涉及。
    ②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①据《高僧传·慧次传》:慧次永明八年,年五十七卒,年十五,即元嘉二十五年,随师法迁还彭城。
    ①僧隐师玄高,玄高元嘉二十一年卒,后南下。
    ①据《高僧传·普照传》以生卒年推测其出家之年为宋元嘉十一年,后不知几载便“从师南游”,姑以元嘉中期为宽泛年限。
    ②法净元徽元年卒,卒年六十五,年二十值乱随父渡江,正值刘宋元嘉五年。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7《释昙斌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0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于法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6页。
    ③《南史》卷31《张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17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僧伽提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
    ⑤(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7《释慧观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64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昙摩难提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页。
    ②支道林《与桓玄论州符求沙门名籍书》,《弘明集》卷12。
    ①相关研究可参考向燕南《北魏太武灭佛原因考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王勇《太武帝大规模“灭法”原因初探》(《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王继训《北魏太武其人及灭佛其事》(《广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等文章。
    ②《魏书》卷4《世祖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7页。
    ③《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35页。
    ④《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35页。
    ⑤《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35页。
    ⑥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①南北人员化为僧人逃亡者,可略举两例,《宋书》卷84《袁顗传》:“郢州行事张沉、伪竟陵太守丘景先闻败,变形为沙门逃走,追擒伏诛。”《魏书》卷38《王慧龙传》:“慧龙年十四,为沙门憎彬所匿。百余日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曰‘行意忽忽傍徨,得非王氏诸子乎?’僧彬曰:‘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既济,遂西上江陵,依叔祖忱故吏荆州前治中习辟强。”
    ①《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34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7《释慧观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64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1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释法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2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页。
    ②相关研究可参见曹胜高师:《庄老、山水与思力》(《从汉风到唐音:中古文学演进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葛晓音:《山水方滋、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的关系》(《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及其《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孙明君:《“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析论》(《两晋士族文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等论著。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支遁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0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支遁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0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支遁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1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竺法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1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1《帛僧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2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1《竺昙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3页。
    ⑤(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1《竺昙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4页。
    ⑥(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1《支昙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7页。
    ⑦(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于法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6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帛道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7页。
    ②(清)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①(清)沈增植:《与金甸丞太守论诗书》,王元化《学术集林》卷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释道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8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2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1页。
    ⑤(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释道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9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6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慧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2页。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⑤两者虽有区别,但同属净土信仰范畴。关于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之区别,详见王公伟:《从弥勒信仰到弥陀信仰──道安和慧远不同净土信仰原因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
    ⑥该书又称《东林十八高贤传》,汤用彤先生虽考证该书“乃妄人杂取旧史,采摭无稽传说而成。”但书中所据史料,当有一定可信度,因此,笔者不敢贸然否定此书价值。(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249页。)
    ①《宋书》卷93《隐逸传·宗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78页。
    ②谢灵运诗歌多喜用“媚”字,如“孤屿媚中川”(《登江中孤屿诗》)、“潜虬媚幽姿”(《登池上楼》)、“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诗》)、“云日相照媚”(《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等等。
    ①此次游览庐山活动在隆安四年(400),距莲社成立尚有两年,但此前“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望风遥集。”实际上已经在庐山聚集了许多名士,诸如“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张菜民、张季硕等,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这次游览石门,“交徒同趣,三十馀人”中,当亦不乏以上名士的参与。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6页。
    ③李炳海:《慧远的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④赵翔认为《庐山略记》“列举庐山风物景致,记其变化险异,如数家珍,非身临其境、屡游数览而不能知,故推断其可能作于《游山记》之后。”姑从之。(赵翔:《慧远与山水诗的发展》,《兰州学刊》,2013年第5期)
    ①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②(清)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6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373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4页。
    ③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④(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348页。
    ⑤《莲社高贤传》称谢灵运“尝求入社,远公以其心杂而止之”。
    ①(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24页。
    ②(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361页。
    ③(清)沈德潜:《古诗源》:“异音同至听,空翠难强名,皆谢公独造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5页。
    ④(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页。
    ⑥(清)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6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康法畅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1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释慧隆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7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释宝琼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6页。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⑤刘贵杰:《清谈与佛教—以论辩之风为中心,探清谈与佛教之契接》,《华冈佛学学报》(台湾),1984年第7期。
    ⑥(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支孝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9页。
    ⑦(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2页。
    ⑧(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释宝琼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6页。
    ⑨(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释昙斐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1页。
    ⑩(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1《释灵询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0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7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康僧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0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3《释慧芬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14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道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1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7《释昙斌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0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7《释道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9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3《释智猛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5页。
    ⑤(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竺僧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6页。
    ⑥(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释法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2页。
    ⑦(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3《释慧芬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14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3《释昙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07页。
    ②(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释慧隆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7页。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僧肇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8页。
    ④(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1《释慧开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3页。
    ⑤(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7《释慧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2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竺僧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7页。
    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竺法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2页。
    ②桓玄以及刘遗民曾作文解释心无义,且在道桓之后,详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③《续高僧传》卷22《释法愿传》
    ①《续高僧传》卷7《释洪偃传》
    ②《续高僧传》卷8《释昙延传》
    ③《魏书》卷36《李顺传附李同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8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②《晋书》卷49《向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4页。
    ③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1页。
    ①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2页。
    ②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③《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4页。
    ①《梁书》卷48《儒林传·范缜》,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65页。
    ②严可均:《全梁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0页。
    ③严可均:《全梁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63页。
    ④严可均:《全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25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27—328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2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2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30-731页。
    ①《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5页。
    ①以上引文出自:《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4—1876页。
    ②《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7页。
    ③《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7页。。
    ④张沛:《中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
    ⑤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32页。
    ⑥《北史》卷6《高祖神武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2页。
    ①《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6页。
    ②《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6页。
    ③《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5页。
    ④《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6页。
    ⑤胡应麟:《诗薮》外编卷2《六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3页。
    ⑥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3页。
    ⑦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3页。
    ①《魏书》卷85《文苑传·温子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5页。
    ②张鷟:《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0页。
    ①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6页。
    ②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1页。
    ③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页。
    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6页。
    ⑤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1页。
    ①《洛阳伽蓝记》卷2《秦太上君寺》:“帝谓实曰:‘怀砖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时黄门侍郎杨宽在帝侧,不晓怀砖之义,私问舍人温子升。”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8页。
    ②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50页。
    ③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5页。
    ④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4页。
    ①罗国威:《温子升年谱续》,《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②《梁书》卷21《王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62页。
    ③《北齐书》卷20《王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71页。
    ①《北齐书》卷21《高乾传附高季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79页。
    ②《梁书·陈庆之传》:“其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库,备法驾,奉迎颢入洛阳宫,御前殿,改元,大赦。颢以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
    ③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3页。
    ④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4页。
    ⑤《梁书》卷32《陈庆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64页。
    ①《梁书》卷32《陈庆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59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45页。
    ②《魏书》卷22《清河王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2页。
    ③《魏书》卷74《尔朱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57页。
    ④《魏书》卷41《源子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4页。
    ①《周书》卷38《李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86页。
    ②《魏书》卷62《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81—1399页。
    ③详见第三章第三节《李彪使南与南北文化争胜》。
    ④《魏书》记载此事为武泰元年(528)六月“辛卯,南荆州刺史李志据城南叛。”《梁书》卷3《武帝本纪》载大通二年(528)夏四月“时魏大乱,其北海王元颢、临淮王元彧、汝南王元悦并来奔;其北青州刺史元世隽、南荆州刺史李志亦以地降。”
    ⑤《周书》卷38《李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87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45页)认为其生年在孝明帝熙平元年
    (516),但曹道衡、刘跃进的《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1页。)又认为其生年在宣武帝延昌三年(514),此处取其中间年份。
    ②《周书》卷38《李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86页。
    ①《周书》卷38《苏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77页。
    ②《周书》卷23《苏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81-382页。
    ③《周书》卷32《卢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62-563页。
    ④《周书》卷38《元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89页。
    ⑤《周书》卷32《唐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64-565页。
    ⑥《周书》卷38《李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86页。
    ①逯钦立据《文苑英华》录其诗名为《奉和重适阳关》,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据《诗乘》录其诗名为《奉和适重阳阁》,认为旧题“乃倒置之误”,当以陈说为是。因庾信有《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一诗,其格调意境与李昶诗同,可知为同时所作。又徐陵《与李那书》中有“获殷公所借陪驾终南入重阳阁诗……一咏歌梁之言,便掩盈怀之泪”之语。故诗名当为《奉和适重阳阁》,今据陈氏改之。
    ②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③《周书》卷32《唐瑾传附唐令则》,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65页。
    ④《北史》卷30《卢柔传附卢仲宣》,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91页。
    ⑤《周书》卷5《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5页。
    ①《陈书》卷26《徐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26页。
    ①(日)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8页。
    ②参见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04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9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7页。
    ②《隋书》卷30《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59页。
    ③《北史》卷81《儒林传·刘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715页。
    ④《魏书》卷67《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7页。
    ⑤《魏书》卷48《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90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9页。
    ②《北齐书》卷45《文苑传·颜之推》,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17—618页。
    ③《北齐书》卷45《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03页。
    ①《北齐书》卷45《文苑传·颜之推》,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18页。
    ②《北齐书》卷45《文苑传·颜之推》,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18页。
    ③《北齐书》卷45《文苑传·颜之推》,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18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84页。
    ②《北齐书》卷45《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04页。
    ①《北齐书》卷45《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04页。
    ②缪钺:《颜之推年谱》,《读史存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07-228页。
    ③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7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87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92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4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7页。
    ③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1页。
    ④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页。
    ①《隋书》卷78《艺术传·庾季才》,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65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04页。
    ③《隋书》卷64《沈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13页。
    ④《隋书》卷67《虞世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72页。
    ⑤《隋书》卷64《沈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13页。
    ⑥《隋书》卷76《文学传·虞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9页。
    ⑦《隋书》卷66《陆知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60页。
    ⑧《隋书》卷76《文学传·庾自直》,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2页。
    ⑨《南史》卷68《蔡景历传附蔡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62页。
    ⑩严可均:《全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7页。
    11《南史》卷71《儒林传·沈德威》,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49页。
    12《南史》卷71《儒林传·王元规》,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56页。
    ①《南史》卷36《江夷传附江子溢》,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41页。
    ②《隋书》卷67《裴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74页。
    ③《陈书》卷27《姚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52页。
    ④《隋书》卷58《许善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24-1425页。
    ⑤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之北播及其命运之浮沉》,《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229页。
    ①《隋书》卷78《庾季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67页。
    ②《隋书》卷76《文学传·诸葛颖》,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4页。
    ③《隋书》卷76《文学传·虞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9-1740页。
    ④《陈书》卷26《徐陵传附徐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37页。
    ⑤《隋书》卷76《文学传·虞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0页。
    ⑥《隋书》卷76《文学传·王胄》,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2页。
    ⑦《新唐书》卷198《儒学传·萧德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53页。
    ①《隋书》卷67《虞世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73页。
    ②《隋书》卷67《裴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75页。
    ③《北史》卷63《苏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0页。
    ①《隋书》卷76《文学传·潘徽》,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7页。
    ②《隋书》卷58《许善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27页。
    ③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7页。
    ④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1页。
    ⑤《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524页。
    ⑥《隋书》卷15《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1页。
    ⑦《隋书》卷15《音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59页。
    ①《隋书》卷58《柳巧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23页。
    ②《隋书》卷76《文学传·虞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9页。
    ③《隋书》卷76《文学传·庾自直》,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2页。
    ④《隋书》卷76《文学传·王胄》,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1页。
    ⑤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页。
    ①马海英:《陈代诗歌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②《隋书》卷76《文学传·虞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0页。
    ①《隋书》卷76《文学传·王胄》,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41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86页。
    ②《隋书》卷67《虞世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73页。
    ①《旧唐书》卷73《令狐德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79页。
    ①《南齐书》卷52《文学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7页。
    ②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严可均:《全梁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3页。
    ③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966页。
    ④《晋书》卷92《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69页。
    ①《隋书》卷66《李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44页。
    ③《中说·王道》
    ④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页。
    ①《陈书》卷34《文学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3页。
    ②《陈书》卷34《文学传·杜之伟》,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4页。
    ③《陈书》卷34《文学传·颜晃》,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6页。
    ④《陈书》卷34《文学传·褚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60页。
    ①《陈书》卷34《文学传·岑之敬》,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62页。
    ②《陈书》卷34《文学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73页。
    ③《新唐书·虞世南传》载:“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①《陈书》卷7《后妃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32页。
    ②《隋书》卷4《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5页。
    ①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①(美)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3—199页。
    ②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③曹胜高师:《中国文学的代际》,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03页。
    ④(美)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6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3页。
    ①《三国志》卷6《魏书·董卓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3页。
    ②《三国志》卷23《魏书·和洽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5页。
    ③《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8页。
    ④《三国志》卷12《魏书·华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01页。
    ⑤《后汉书》卷68《许劭传》曰:“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35页。)
    ⑥《三国志》卷38《蜀书·许靖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64页。
    ①《后汉书》卷37《桓荣传附桓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60页。
    ②《后汉书》卷80《文苑传·祢衡》,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53页。
    ③《三国志》卷10《魏书·荀彧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页。
    ④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⑤《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页。
    ①《后汉书》卷70《荀彧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81页。
    ②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③(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0页。
    ④(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1页。
    ①曹胜高师:《曹丕“清怨”诗风的源与流》,《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②穆克宏、郭丹:《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①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
    ①曹道衡:《东汉文化中心的东移及东晋南北朝南北学术文艺的差别》,《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②张兰花:《建安文学创作区域的迁移与文风嬗变考论》,《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4期。
    ①《后汉书》卷35《郑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9页。
    ②《三国志》卷23《魏书·和洽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5页。
    ③《后汉书》卷81《独行传·王烈》,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79页。
    ④(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9页。
    ①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252页。
    ②范兆飞:《汉魏之际的人物评论与士风变迁》,《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
    ③《三国志》卷53《吴书·薛综传》曰:“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书阚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其枢机敏捷,皆此类也。”
    (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50页。)
    [1]阮元等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2]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8—1979.
    [3](晋)常璩.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
    [4](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南朝·梁)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南朝·梁)僧祐.弘明集[M].四部备要本.
    [8](南朝·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北魏)杨衒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北周)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2](北周)庾信撰,(清)倪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隋)阳玠撰,黄大宏校笺.八代谈薮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唐)张鷟,刘餗.朝野佥载,隋唐嘉话[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5](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唐)许嵩.建康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7](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唐)欧阳询等编,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2](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3](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24](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5](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6](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清)赵翼.廿二史札记[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8](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9](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0](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M].扬州:广陵书社,2009.
    [31](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2](清)吴兆宜等注.玉台新咏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3](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3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5](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6](清)纪昀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7](清)朱铭盘.南朝宋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8](清)朱铭盘.南朝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9](清)朱铭盘.南朝梁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0](清)朱铭盘.南朝陈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1]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3]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4]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45]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6](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曹胜高.从汉风到唐音:中古文学演进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曹胜高.中国文学的代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9]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1]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12]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葛晓音.八代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5]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6]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17]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8]胡大雷.中古文人抒情方式的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9]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1]蒋述卓.佛经转译与中古文学思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22]刘怀荣,宋亚莉.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3]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4]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5]刘文忠.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26]刘跃进,范子烨.六朝作家年谱辑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7]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
    [28]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9]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0]罗根泽.乐府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3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34]马海英.陈代诗歌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5]穆克宏,郭丹编著.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6]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7]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8]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9]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0]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1]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2]孙尚勇.乐府文学文献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3]田晓菲.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4]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5]王易.乐府通论[M].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
    [46]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7]王运熙.乐府诗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8]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9]吴大顺.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0]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51]吴云.二十世纪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5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3]徐宝余.庾信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4]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5]阎采平.齐梁诗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6]杨金梅.隋代诗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7]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8]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9]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0]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1]张采民.心远集:中古文学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2]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63]钟忧民.钟忧民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64]周建江.北朝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5]周建江.南北朝隋诗文纪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66]周建江.太和十五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67]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8](美)宇文所安.初唐诗[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
    [1]曹胜高.国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4]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6]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何德章.魏晋南北朝史丛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3]雷依群.北周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4]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15]李凭.北魏平城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6]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7]李文才.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与文化论稿[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8]李则芬.两晋南北朝历史论文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19]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0]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1]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2]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3]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4]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25]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7]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8]缪钺.读史存稿[M].北京:三联出版社,1960.
    [29]牟润孙.注史斋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0]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1]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2]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4]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5]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三联出版社,1959.
    [3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39]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0]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41]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M].合肥:黄山出版社,1989.
    [42]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43]王永平.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M].扬州:广陵书社,2010.
    [44]王永平.中古士人迁徙与文化交流[M].北京:社会文化出版社,2005.
    [4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6]熊德基.六朝史考实[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7]严耀中.魏晋南北朝史考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8]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9]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0]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1]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2]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编.北朝研究(第六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3]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54]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6]朱大渭.六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7]苏小华.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8](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9](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0](日)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1](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2](日)兴膳宏.六朝文学论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6.
    [63](日)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柏俊才.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1).
    [2]蔡宗宪.南北朝的客馆及其地理位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1).
    [3]曹胜高.“理感说”与中古诗学的突破[J].文史哲,2012(2).
    [4]曹胜高.反玄虚思潮与两晋文风之变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1).
    [5]曹胜高.论汉晋间“诗缘事”说的形成与消解[J].文史哲,2008(1).
    [6]曹胜高.陶渊明与东晋玄学之新变[J].中国文学研究,2012(1).
    [7]曹胜高.性情论之变迁与“诗缘情”的形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3).
    [8]陈恩维.入北南人的拟作与南北朝文风的融合[J].福州大学学报,2009(5).
    [9]陈金凤.北魏正统化运动略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1).
    [10]陈玲.北朝本土作家群文学活动的地域流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1).
    [11]陈四海、侯峰.论北魏汉化改革对音乐的影响[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2).
    [12]陈笑.论梁陈边塞诗的盛况及其“汉代情结”[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
    [13]陈友冰.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夷夏之辨”[J].史林,2000(4).
    [14]杜晓勤.北齐文学传统与初唐诗歌革新之关系[J].文学评论,2008(5).
    [15]杜晓勤.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16]范志鹏.北朝民歌对南朝及唐代诗歌的影响[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1(2).
    [17]高人雄.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歌[J].西域研究,2006(2).
    [18]高人雄.试论北朝文学研究的框架与视角[J].文学评论,2010(6).
    [19]郭鹏.论北周赵王、滕王与庾信的文学交往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表率与策动[J].民族文学研究,2010(4).
    [20]郭鹏.苏绰文学改革思想述略[J].民族文学研究,2008(4).
    [21]韩雪松.北魏外交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2]何诗海.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J].文学遗产,2005(1).
    [23]胡大雷.外交场景中的南北朝诗人诗作[J].东方丛刊,2008(4).
    [24]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J].陕西师大学报,1994(4).
    [25]吉定.论北周作家李昶及其作品的价值[J].民族文学研究,2005(3).
    [26]江中柱.北朝文人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7]蒋述卓.支遁与山水文学的兴起[J].学术月刊,1988(6).
    [28]金溪.北朝文化对南朝文化的接纳与反馈[D].北京:北京大学,2012.
    [29]康震.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J].文艺研究,2010(4).
    [30]康震.试论南北朝三地诗歌的文化精神[J].江海学刊,2002(2).
    [31]孔毅.东魏北齐的文士及其命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
    [32]李炳海.慧远的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J].学术研究,1996(2).
    [33]李建国.隋代文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6.
    [34]李俊.北朝后期诗歌创作心理的本土认同[J].南都学刊,2004(3).
    [35]刘跃进.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36]刘跃进.论竟陵八友[J].文学遗产,1993(3).
    [37]牟发松.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6.
    [38]潘江艳.南北朝文学相互影响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5).
    [39]钱志熙.论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及其具体表现[J].唐代文学研究,2006.
    [40]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41]秦永洲.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J].文史哲,1998(1).
    [42]任荣.东魏北齐文人心态研究[D].苏州大学,2005.
    [43]阮忠.初唐对传统文风的解读与自我文风的重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4]宋冰.北魏文化发展史上的崔浩时代[J].贵州大学学报,2005(9).
    [45]宋燕鹏、高楠.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J].中国地理历史论丛,2006(10).
    [46]孙尚勇.横吹曲考论[J].中国音乐学,2003(1).
    [47]孙少华.《杨白花歌辞》本事及其文学与文化意蕴[J].中国诗歌研究,2011.
    [48]汪中柱.北朝文人心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49]王琛.南北朝的交聘与文学[J].古典文学知识,1997(2).
    [50]王继训.北魏太武其人及灭佛其事[J].广州大学学报,2011(10).
    [51]王宜瑗.梁陈:征战题材的新变:以横吹曲为中心[J].文学遗产,2010(3).
    [52]王永平.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J].史学集刊,2009(5).
    [53]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历史研究,1995(1).
    [54]王允亮.颜之推与南北文学交流[J].中州学刊,2010(5).
    [55]王运熙.梁鼓角横吹曲杂谈[J].楚雄师专学报,1995(4).
    [56]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5).
    [57]吴功正.南北朝文学之交流[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3).
    [58]项阳.乐户与鼓吹乐[J].文艺研究,2001(5).
    [59](日)小川环树.敕勒歌:其原语及文学史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第三辑)
    [60]阎采平.北朝乐府民歌的南流及其对南朝文坛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1989(1).
    [61]阎采平.梁陈边塞乐府论[J].文学遗产,1988(6).
    [62]杨合林.从东晋玄言诗看佛、玄合流之际[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63]杨钰侠.论李彪的历史功绩[J].安徽史学,1995(2).
    [64]于英丽.隋代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65]余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成都:四川大学,2005.
    [66]袁济喜、李俊.论北魏后期两代士人文学旨趣之异同[J].求是学刊,2011(2).
    [67]曾智安.梁鼓角横吹曲杂考[J].乐府学(第三辑).
    [68]翟景运.略论北魏前期音乐及其影响[J].乐府学(第四辑).
    [69]张国安.试论六镇鲜卑的民族融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1).
    [70]张甲子、曹胜高.汉晋才性观的发展与作家风格说的形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4).
    [71]张甲子.“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J].古代文明,2013(2)
    [72]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J].东岳论丛,2011(1).
    [73]张泉.北魏行人的文学表现[J].福建论坛,2002(3).
    [74]张廷银.北朝乐府《敕勒歌》研究综述[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3)
    [75]张玉璞.论南北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隋炀帝诗歌[J].江海学刊,2002(3).
    [76]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77]赵宏艳.北朝乐府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78]钟涛.梁季入北文人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3).
    [79]周建江.论北朝社会对入北南朝士人文学的改造[J].西北师大学报,200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