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苏轼“和陶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轼“和陶诗”是指北宋著名文人苏轼追和东晋诗人陶渊明诗歌的作品,在形式上全部都运用了次韵手法。因为这独特的形式以及数量之多,苏轼“和陶诗”历来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是,也就是因为其形式,文学研究者对它的态度一直是褒贬不一,甚至有些人全盘否定它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在考察或探讨苏轼“和陶诗"的总数、系年、创作背景、思想内容、成就、意义和影响等方面,都有进一步讨论或者说值得我们商榷的馀地,而且几乎没有网罗这一切的综合性研究。本论文兹以苏轼“和陶诗”为研究对象。
     第一章考察了苏轼“和陶诗”的概念和范围、形式特征、流传过程,并且讨论了众说纷纭的苏轼“和陶诗”的总数和系年问题。本文在探讨苏轼“和陶诗”的总数和各篇的创作时间的时候,通过考察历代苏诗版本中的“和陶诗”收录情况,并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试图提出更为完善而妥当的说法。在许多苏诗版本中,本文以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卷为底本,积极地活用了该本。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苏轼“和陶诗”总数为109首的看法,并且考证了它的具体写作时间。
     第二章探讨了苏轼“和陶诗”的创作背景,首先从苏轼个人的次韵诗创作与陶渊明接受情况,寻找其创作背景。具体而言,次韵手法已经成为苏轼晚年的主要作诗技法了,与此同时,他在写“和陶诗”之前,开创次韵古人诗的新技法。至于对陶渊明的接受,陶渊明其人其诗逐渐成为苏轼晚年人生思考和诗歌创作上的最高典范。其次,本文又从文化史和文学史的角度,来寻找苏轼“和陶诗”的创作背景。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苏轼的“和陶诗”创作,不仅是他个人的创举,而且是那些从古代积累下来的文学、文化力量所产生的结晶。
     第三章把苏轼“和陶诗”的内容分了几大类加以分析。从中可以看到苏轼晚年的随遇而安、苦中作乐的生活面目;对亲人朋友的情谊之深;独特而敏锐的历史看法;对人生哲理的真挚探索以及对精神解脱的强烈追求;既想归隐而解放心灵,又想为社会与百姓有所作为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就与陶诗的关系而言,本文发现,苏轼并没有被陶渊明原诗的内容约束。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能够了解苏轼“和陶诗”是自己晚年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并不是亦步亦趋的仿造品。
     第四章在考察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之间异同的同时,探讨了苏轼“和陶诗”在艺术、思想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艺术方面,苏轼“和陶诗”能够代表诗人晚年的平淡诗风,那种平淡中蕴含着豪放绚烂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苏轼晚年所达到的高境。此外,在“和陶诗”创作过程中,苏轼没有被陶诗原韵束缚,较为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借此造出颇为独特而崭新的诗句。在思想方面,苏轼“和陶诗”很好地呈现出旷达无执的精神面目,诗人以这种精神面目为基础,追求出处矛盾的解消,并且希望获得超凡脱俗、超越生死的境界。而苏轼“和陶诗”间或体现与陶渊明很不相同的思想面貌。但是,本文认为这并不是意味着苏轼否定或者反驳陶渊明的思想观点,而是“和而不同”面目的体现。通过这些考察,本文能够了解苏轼“和陶诗”在具体细节上,呈现出与陶诗或像或不像的面貌,但在总体上已经获得在更高层次上与陶渊明吻合的境界。
     第五章讨论了苏轼的“和陶诗”创作对诗人个人的意义以及其文学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对晚年的苏轼来讲,“和陶诗”创作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它既是苏轼岭海时期诗歌创作的中心,又是探索人生哲理与人格上至高境界的通道。这使得苏轼本人能够克服晚年谪居生活中的挫折与窘迫,享有充满活力并更有意义的人生。另外,透过“和陶诗”创作,苏轼不但能给自己证明,而且能告诉别人,作为诗人的东坡尚且健在,进而证明自己就是“最高诗人”陶渊明的知音、继承者、诗友。就其文学史、文化史上的意义来讲,苏轼的“和陶诗”创作,对次韵古人诗范式的确立,以及陶渊明其人其诗典范地位的真正确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本文探讨了苏轼“和陶诗”的影响。这里主要考察了苏轼以后中国和韩国的“和陶诗”创作,从中可以了解到苏轼的“和陶诗”创作对后世文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的研究,能够纠正前人对苏轼“和陶诗”的一些偏见和以往研究的若干错误,并且给读者,尤其是想更为全面了解苏轼的“和陶诗”创作情况的读者,提供一些研究参照。
Su Shi's "He-Tao-Shi(和陶诗,Poems in reply to Tao Yuan-ming)" is the set of poems written by Su Shi,a famous writer of the Northern Song,which match those poems by Tao Qian,a poet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In format,all those matching poems use the same rhyme words as Tao's corresponding poems.Because of their unique format and abundance,He-Tao-Shi draws attentions from many critics in different times.On the other hand,because of this format too,researchers on literature have dividing views on those poems,some even deny that they have any values and significance at all.Moreover,on the quantity,writing time,background,thoughts, content,achievement,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poems,the previous studies have left much to be desired.There is room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nd rethinking. Besides,there is no overall research on the topic which covers all the aforementioned aspects.This thesis is to study Su's He-Tao-Shi.
     The first chapter studies on the concept,scope,formal characteristics,and process of circulation of Su's He-Tao-Shi and discusses the much debated issues of quantity and chronicle of the poems.On the quantity and time of the writing of Su's He-Tao-Shi,the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asonable point,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ion of He-Tao-Shi in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Su's works through the ages and the latest results of research.Among the numerous versions of collections of Su's poems,the thesis makes use of the Dong-po Xiansheng He Tao yuan-ming Shi, four volumes,publ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卷),as a main text.With the mentioned research,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109 of Su's poems match Tao's ones,and investigates their specific writing tim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Su's He-Tao-Shi.Firstly,the thesis studies Su's writing of matching poems which repeat the same set of rhyme words as other poets' works and the reception of Tao.Rhyme-matching is the main technique of poem composition during the later stage of Su's life,while he invented the form of poem writing which matches an ancient poet's rhymes.On the reception of Tao Yuanming, the personality and poems of Tao gradually becomes the utmost model of Su's outlook on life and view of poem composition in his elderly time.Moreover,the thesis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of Su's He-Tao-Shi in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history and literary history.With the mentioned studies,the thesis asserts that Su's He-Tao-Shi is not only his own personal innovation but the crystalization of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trends through the ages as well.
     The third chapter categorizes and analyses Su's He-Tao-Shi.The poems reveal several aspects of Su's later stage of life,including a "let it be" attitude,ways to discover joy in the midst of deprivation in daily life,depth of his affection for relatives and friends,unique and acute judgments about history,genuine exploration of philosophy of life,and keen pursuit of spiritual liberation.The poems also show the complicated and paradoxical psychological state in which he wants to withdraw from government services and liberate his own mind on the one hand,while on the other hand,he still intends to work for the society and people.On the relation to Tao's poems, the thesis indicates that Su is not bounded or restricted by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poems written by Tao.Wit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it can be understood that Su's He-Tao-Shi are genuine reflections of his elderly life,thoughts and emotions,instead of merely copycat imitations.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Su's He-Tao-Shi and Tao's original poems and studies the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s of the set of poems.In artistic aspect,Su's He-Tao-Shi represents the artless and natural style adopted in Su's later stage of life.The core of vigour and beauty which is covered by the artless style,is an artistic monument in Su's twilight years.In writing He-Tao-Shi,Su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rhyme words of the original poems by Tao,but expressing his own thoughts and feelings freely,and even creating some unique and innovative verses.In intellectual aspect,Su's He-Tao-Shi mirror the poet's acceptance of his destiny and spiritual freedom from any worries and bigotry.With such spirits,the poet attempts to solve the paradox of being an official or a hermit,and seeks transcendence over the ordinary world and the matter of life-and-death.Su's He-Tao-Shi occasionally show very different lines of thoughts to Tao,but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is is a manifestation of "harmony and divergence at the same time(和而不同)" instead of Su's negation and rebuttal of Tao's thoughts.With this study,the thesis finds that Su's He-Tao-Shi shows specif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to Tao's poems,but as a whole,they match the realm of Tao's poems in a higher level.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u's He-Tao-Shi for the poet personally and for literary and cultural history.For an elderly Su,the writing of He-Tao-Shi is meaningful as it is a crucial part of his poem writing during the Lingnan-Hainan period,and also a path to explore life philosophy and realms of personality.It makes Su overcome the setbacks and hardship of life in exile in old age.Thus,Su enjoys a vigorous and meaningful life there.Moreover,with the writing of He-Tao-Shi,Su proves to himself and others that as a poet,he is still live and sound,and further proves himself as the second self,successor and literary friend of Tao the "utmost poet".On the significance for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Su's He-Tao-Shi confirm the format of writing poems which match ancient poets' works,an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actual affirmation of Tao the person and his poems as a canon.Lastly,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u's He-Tao-Shi.The writing of He-Tao-Shi after Su in China and Korea is studied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impact of Su's He-Tao-Shi on the literati in the later ages.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research,it is hoped that some prejudice towards the He-Tao-Shi by scholars in former times can be refuted and the mistakes in previous studies can be corrected.The thesis also aims at providing reference to the readers,especially the readers who intend to understand Su's He-Tao-Shi in a more thorough way.
引文
1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1年,第515页。
    2[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96年,第1882页。此书用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本(道光二年武林韵山堂王氏原刊本)作为底本。本文下面称“《苏轼诗集》”就指此书。
    1 胡云翼著,刘永翔、李露蕾编《胡云翼说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2-173页.
    2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年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二册第409页。
    3 台湾东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75年。这篇论文后来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书,本文参考了1982年10月初版本。
    4 朱靖华《论苏轼<和陶诗>及其评价问题》,《苏轼论》,京华出版社,1997年.
    1 王水照师《苏、辛退居时期的心态评议》,《苏轼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
    2 同上书,第106页。
    3 此外,徐宇春《苏轼唱和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2006年)、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等也有专门论述苏轼“和陶诗”的部分。
    4 韩国的学位论文有曹圭百《苏轼的<和陶饮酒诗>研究》(成均馆大学硕士,1985年)、金润美同一题目的论文(成均馆大学硕士,2002年)。
    5 中、韩、日三国有关苏轼“和陶诗”的单篇论文,这里不一一介绍,有些论文在本文下面的论述中会被引用的。
    1 其实,对于查注并编该六首的问题,冯应榴早就提出异议。《合注》云:“施本如此,至《七集》本则相隔甚远。”王文诰可能受到冯氏这条注的启发。
    2 《总案》引用《纪年录》的时候,“二十三日”之前还加“是年二月”四个字,似误。孔凡礼先生《年谱》谓正月之事。
    3 查慎行《苏诗补注》,第807页。
    4 《合注》,第2095页.
    5 《东坡题跋》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据津逮秘书本影印,中华书局,1985年,第40页。而该文中,其写作时间作“绍圣二年二月十一日”。
    1 苏轼《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诗云:“阵云冷压黄茅瘴,羽扇斜挥白葛巾。”(《苏轼诗集》卷十四)王注引《通真子·瘴气论》曰:“岭南瘴犹如岭北伤寒也。从仲春讫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讫孟冬,行黄茅瘴。”
    2 这里所举的诗题,与王氏《集成》等其它版本稍异。其中,《同正辅游白水山香积寺》,实为两首,《集成》中题作《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与正辅游香积寺》。
    3 查慎行《苏诗补注》,第817页。
    4 而孔凡礼先生在《苏轼年谱》卷三十六中,又将此诗于绍圣四年九月八日,未知孰是。
    1 《和陶读山海经》其十云:“金丹不可成,安期渺雲海”;《和陶拟古》其九云:“欲为中州信,浩蔼绝雲海”;《和陶杂诗》其七云:“潮阳隔雲海,晚歲儻见客”。
    2 邵长蘅《施注苏诗》,第678页。
    3 《合注》,第2128页。
    4 《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一第29页。
    5 《总案》卷三十九,第14页.
    1 舒大刚、蒋宗许等校注的《斜川集校注》(巴蜀书局,1996年,第37-38页)以及吴定球《苏轼<和陶游斜川>诗系年考辨》(《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三期),亦认为此诗作于绍圣三年。他们都除了本文所举的证据之外,还拿出了一些证据。笔者认为那些证据都较为可靠,兹不赘述。
    2 《苏辙集》,第1126页.
    3 《苏轼诗集》,第2311页。
    1 《施顾注苏诗》,卷三十七第16页。
    1 《苏轼词编年校注》认为苏轼的词《虞美人》(定场贺老今何在)、《减字木兰花》(琵琶绝艺)、《浣溪沙》(道字娇讹苦未成)、《浣溪沙》(桃李溪边驻画轮)等作品所吟咏的对象,就与循守临行所出之能琵琶的小鬟为同一个人,所以这些词与《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诗应该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此书将这四首词与《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诗都系于绍圣四年二月末。(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792-793页)此外,张志烈也将《减字木兰花》(琵琶绝艺)系于绍圣四年二月。(张志烈《论东坡惠州词》,《论苏轼岭南诗及其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0页)
    2 王氏《总案》卷四十云:“诰按,和陶诗叙与诗,已将迈挈诸孙至惠叙入,是时实未至也。”(第14页)
    1 至于这组诗的编排顺序,宋刊《东坡和陶诗》与施注本系统的书(包括查注、《合注》、《集成》)不同。宋刊《东坡和陶诗》中,此组诗的顺序全依《陶渊明集》中的原诗的顺序。而施注本系统的书,将原来的其五移到这组诗的最后,作其九,原来的其六至其九,依次前移,作其五至其八,反而不如宋刊《东坡和陶诗》编次合理。
    2 孔凡礼《苏辙年谱》,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574页。
    3 温如能《合笺》,第85页.
    4 参见孔凡礼《苏轼年谱》,第1269页。
    1 王水照师《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299页。
    1 温如能《合笺》,第51页。
    2 管林《苏轼“和陶诗”系年》,《东坡诗论从》,第185-186页。
    3 王水照师《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298页。
    1[宋]李焘著、[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752页。
    2 《总案》卷四十二云:“此诗(《和陶与殷晋安别》)作于前,施编亦分列,今改编于此。”
    1 孔凡礼《<苏轼诗集>编次订误》,《孔凡礼古典文学论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206-207页。
    2 《总案》卷四十,第10页及第7页。
    3[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97年,第358页。
    4 《总案》卷四十,第7页。
    1 王水照师《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381页。此书收录的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是据明成化四年程宗刻《苏文忠公全集》本影印的。
    2 《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二弟36页。
    1 《总案》卷四十,第4页。
    2 王水照师《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第298-299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第4639页。
    1 曾枣庄先生认为《和陶诗》四卷是“东坡手自编者。”(《苏轼著述生前编刻情况考略》,《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四辑,第203页)这种说法根据苏辙《墓志铭》上的记载,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存宋刊四卷本的体例,正是苏轼本人亲自定的与否,因为没有明确的证据,所以不能轻易断定。并且,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提要所说的“与东坡诸集出自他人裒辑者不同”的情况.不过,苏轼生前曾经编辑、整理过自己的集子,可以说是大致符合事实的。
    2 刘尚荣《宋刊<东坡和陶诗>考》,《苏轼著作版本论丛》,第30页。
    1 《总案》卷四十一,第5页。
    2 孔凡礼《苏轼年谱》,第1275页。
    3 《总案》卷四十二,第2页。
    4 此外,如上所述,在[2-6]和[2-12]的编次上,底本似乎还犯了一些错误。
    1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515页。
    2 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34页。此书为王水照师主编《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中之一。
    3 内山精也在苏轼“和陶诗”的计数上,还遵从了王文诰124首的说法。而按照本文第一章的说法,中华书同版《苏轼诗集》卷一至卷四十五的诗歌总数与次韵诗总数,应该分别改为2371首与769首(32.4%)。这里不包括《和陶归去来兮辞》一首,这是由于王文诰删去了原收于《合注》卷四十三中的此篇,而孔凡礼先生重新把它收于《苏轼诗集》卷四十七“补编古今体诗六十七首”中。
    4 此条见朱弁《风月堂诗话》。[宋]惠洪、朱弁、吴沆撰,陈新点校《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第108页。
    5 王国维《人间词话》(蓬莱阁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页。此条虽然是评苏轼词的次韵的, 但是给我们充分展现出苏轼在运用次韵手法上的非常圆熟的一面。
    1[清]纪文达公(昀)评《苏文忠公诗集》(扫叶山房石印本),(台) 宏业书局,1969年,第183页。此书以下简称“《纪批苏诗》”.
    2 子由原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辙集》,第12页)
    3 王水照师《苏轼》,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4 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序说》,《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第十五集,1988年。
    5 参见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传媒与真相》,第337-350页。
    1 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传媒与真相》,第354页。
    1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第353页。
    2 据《总案》,此诗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顷。此年三月,移汝州之命下达,苏轼在四月离开黄州。此诗虽非黄州时期之作,但可以说是在黄州时期的延长线上的作品。
    3 《东坡题跋》卷二,第28页。
    4 《苏轼诗集》卷二十一,第1084页。
    5 《纪批苏诗》卷二十一,第433页。
    6 参见王水照师《苏轼》,第59页。
    7 《东坡题跋》卷四,第92页。
    1 同上书卷二,第29页。
    2[梁]萧统撰《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100册)据乌程许氏藏明辽府刊本景印,上海书店印行,1989年,第44页。
    3 《东坡题跋》卷四,第87页。
    4 同上书卷五,第99页。
    1 同上书卷三,第59页。
    2[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一,中华书局。2003年,第994页。
    3[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卷十一,中华书局,2005年,第1095页。
    1 《东坡题跋》卷二,第37页。
    2 同上书卷二,第45-46页.
    3 据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卷二十八,元祐二年八月四日,苏轼与苏辙祭黄好谦(几道),作祭文。而写《书黄子思诗集后》的时候,好谦尚在。因此,孔先生认为,《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作于元祐二年八月四日以前。但更为具体的写作时间,仍然无法考证。
    1 《苏轼诗集》,第1716页。
    2 参见王士君《浅论<和陶饮酒>在苏诗中的独特地位》,《菏泽师专学报》第24卷第3期,2002年8月,第7页。
    1 横山伊势雄《苏轼の隐逸思想について》,第123页。
    2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一收录了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但是,这七首诗又见于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二十七,题为“《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28册]据明万历刊本景印,第7-8页)对此问题,王兆鹏在《唐彦谦四十首赝诗证伪》中,考证这七首是戴氏的作品,羼入唐彦谦集的.其论证比较可靠,本文姑从其说。(王兆鹏《唐彦谦四十首赝博证伪》,《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二辑,1993年12月,第235-236页)
    1 此四句与《洛阳伽蓝记》中的原文在文字上有些出入。《洛阳伽蓝记》卷三云:“本为箔(一本作‘簿')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北魏]杨街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第135页)
    2[宋]程大昌《考古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2册。
    3 除此之外,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六,曾经提出过次韵的形式从梁武帝(萧衍)与王筠的《和太子忏悔诗》开始的意见。([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中华书局,2006年,第113页)而据逯钦立先生辑校本《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2006年),太子(即简文帝)《蒙预忏直疏诗》以及萧、王二人的《和(皇)太子忏悔诗》都并不是同韵的,何况是次韵呢。只不过,王筠还有一首《奉和皇太子忏悔应诏诗》,与他的《和皇太子忏悔诗》同韵而已。因此,次韵始于萧、王二人的说法是值得我们商榷的。
    4 《文心雕龙》“明诗第六”云:“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馀制。”([梁]刘勰撰,詹锳 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容斋续笔》卷五“作诗先赋韵”条云:“南朝人作诗多先赋韵。”(洪迈《容斋随笔》,第280页)
    5 初唐时期也有次韵的先例,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云:“许敬宗拟江令《九日》三首,皆次韵,初唐殆不多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158页)许诗原题为《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是对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蔽山亭赋韵诗》的和答诗,《全唐诗》卷三十五仅录二首,谢氏曰“三首”殆为“二首”之误。不过,这个例子可能与南北朝时期的次韵先例相类似,是由作家偶尔运用此手法而已,没有获得 作家个人创作上的连续性,并没有引起同时代诗人们的共鸣.“初唐殆不多见”正是反映这种情况.
    1 此外,乔亿《剑溪说诗》卷下云:“戴叔伦诗有次韵者,此又在元白前.然祗小诗,偶次己韵耳.”([清]乔亿《剑溪说诗》,《续修四库全书》第1701册,第230页)戴叔伦有《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三),该三首诗实为“次己韵”。而第三首云:“风流学济颠。”“济颠”又叫“道济”(1148?~1209),是南宋僧人。因此,有人怀疑戴叔伦的该三诗是元明人的伪作。参见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79页。
    2 比如说,有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元稹集》(冀勤点校本,中华书局,2000年)卷六十)以及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本,中华书局,1999年)卷二十二)等。
    3[清]赵翼撰,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馀丛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44页。
    4[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三十,《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01册)据江南图书馆藏明华氏活字印本景印,第8页。
    5[清]沈德潜撰,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1 王锡九《皮陆诗歌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2 四声诗是每句诗用同一种(或两种)声调的字写成的诗;双声诗指诗中用的字都是声母相同的“双声词”的;叠韵诗指诗中用的字都是韵母相同的“叠韵词”的。
    3 参见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序说》,第117页。该“倒次韵”的手法,韩偓与吴融也曾经运用过。
    4 关于前者,《松陵集》卷二,在皮氏《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序》之后,依次收录了清远道士《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原诗)、颜真卿(709-785)《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非次韵)、李德裕(787-849)《追和太师鲁公刻清远道士诗》(亦非次韵)、皮日休《追和清远道士诗兼次本韵》、陆龟蒙《同前亦次本韵》。至于后者,《松陵集》同卷,先录《幽独君诗》二首(原诗)和《答幽独君》(皮氏《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序》谓“不知孰氏之作”)一首,后录皮氏《追和幽独君诗次韵》二首以及陆氏《同前次韵》二首。
    5 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99页。
    1 王水照师《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史意义》,《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3页.王水照师关于“用韵”、“依韵”、“次韵”的概念,参照了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的说法.按照胡氏的说法,“用韵”、“依韵”的概念与本文前面所说的完全相反。于是,笔者在这里论述的时候,按照本文所采取的说法,改动了这两个词,以免让读者误会。
    2 从徐铉到张耒,共有六十位,不包括苏轼。内山氏把这个统计结果用表格显示了.该表格收录于他的《苏轼次韵诗考序说》第119-121页。
    3 这是把对杨亿所作的诗歌总数的比例,用百分率来表示的。在少数点以下第二位四舍五入.本文下面,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诗人次韵诗在其诗歌总数中的比例。
    4[宋]梅尧臣撰,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 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序说》,第118页。
    1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袁行霈先生《钟嵘<诗品>陶诗源山应璩说辨析》一文。此文收录于袁先生《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参见钟嵘《诗品》卷中“宋征士陶潜”条(何文焕《历代诗话》,第13页)。
    1[梁]萧统《陶渊明集序》。(《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第44页)
    2 罗秀美《宋代陶学研究》,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第37页。
    3 这与上述钟嵘“每观其文,想其人德”的观点很相似。对此,罗秀美把“风格”分为“人格风格”与“语言风格”之后说:“就萧统和钟嵘的观点而言,就可以发现他们眼中的渊明,充分呈现出‘人格风格'上的价值。”所谓“人格风格”指“人品”部分的风格表现。(罗秀美《宋代陶学研究》,第46-47页)
    1 这一时期诗人之中,在陶渊明接受史上,最有成就的殆为由隋入唐的诗人王绩.他诗摆脱六朝以来浮艳的文风,多写隐逸生活的情趣,风格也较为平淡。因此,闻一多先生曾经指出:“王绩的诗,是陶渊明的嫡子真传.”(《闻一多选唐诗》,岳麓书社,1986年,第1页)而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云:“初唐则王无功,道渊明处最多;喜其饮酒,与己有同好,非尚其诗也。”(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9年,第89页)可见,钱先生认为王绩也没有欣赏过陶诗文本身。
    2[唐]孟浩然撰,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30页.
    3 杜甫《遣兴五首》其三云:“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95年,第563页)在这首诗中,杜甫以为陶潜只不过是一个“避俗翁”而未必是“达道”之士.
    4 如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云:“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适,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陶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说诗晬语》,第207页)
    5[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57-258页。
    1 钱钟书先生说:“昌黎诗如《秋怀》、《晚菊》、《南溪始泛》、《江汉虽云广》等,未尝不师法陶公。”(钱钟书,《谈艺录》,第89页)此外,孟郊《隐士》、《秋怀》、《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也明显受到陶诗的影响。(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102页)
    2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问贫乏。偶乘酒兴,咏而报之》(《白居易集》卷三十六,第837页)
    3 《访陶公旧宅并序》(《白居易集》卷七,128页)
    4 《醉吟先生传》与《自戏三绝句》是分别效仿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与《形影神》三首的作品。
    5 此外,皎然曾经撰写了《诗式》五卷。在此书中,陶诗的地位虽然不如谢灵运诗,但与鲍照、谢朓等人诗难定高下,足见皎然将陶渊明纳入了重要诗人行列。参见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171-173页。
    6 比如说,有刘驾《效陶》、司马札《效陶彭泽》以及曹邺《山中效陶》、《田家效陶》等。参见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38页。
    7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也专列“冲淡”一品。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陈尚君、汪涌豪二位先生在《司 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中,提出了《二十四诗品》并非司空图所作的说法。(此文收录于陈先生《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陈、汪二位先生的说法很快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二位先生的论证比较可靠,本文从之.
    1 司空图虽然没有直接推崇陶诗的艺术成就,但是他把深受陶诗影响的王维、韦应物诗当作典范看待.参见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08页。
    2 葛晓音先生认为,陶诗的价值在唐代以后才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到唐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变化的内容则是,与南北朝人崇尚“形似”的情况不同,唐人在美学观念上开始追求“形神兼备”。参见葛晓音《陶诗的艺术成就——兼论有关诗画表现艺术的发展》,《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1-262页。
    3 罗秀美《宋代陶学研究》,第79页。
    4 钱钟书《谈艺录》,第88页。
    5 参见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3页。
    1[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2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52页。
    3 王水照师《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王水照自选集》,第190页。
    4 庆历五年之前,梅尧臣只有一次用“平淡”论诗。该作品乃是《和绮翁游齐山寺次其韵》(《梅集》卷八)。参见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49页。
    5 以上五篇都收录于《梅集》卷十五。
    6 王水照师《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王水照自选集》,第188页。
    7 同上书,第191页。
    1[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三,中华书局,2001年,第497页。
    2 此语见于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99册)).另外,《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以及《诗人玉屑》卷十三“欧阳公论《归去来辞》”条,引《遁斋闲览》云:“六一居士,推重陶渊明《归去来》,以为江左高文,当世莫及。”
    3[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台北:世界书局,1976年,第17页。
    4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64页。
    5[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147册)据江南图书馆藏明成化乙未毕亨刊本景印,第98页.
    6 以豪放诗风著名的苏舜钦,也在论诗上曾经推崇平淡诗风.他说:“会将趋古淡,先可去浮嚣”(《诗僧则晖求诗》,[宋]苏舜钦撰,沈文倬校点《苏舜钦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1页),又说:“不肯低心事镌凿,直欲淡泊趋杳冥。”(《赠释秘演》,同上书卷二,第15页)参见王水照师《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王水照自选集》,第193页。 劳动、弦琴读书、饮酒赋诗等种种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略)在唐代,从初唐到中唐,大多数的学陶、效陶者,还没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只是到了皮日休、陆龟蒙,在他们的《松陵集》唱和诗里,才比较突出地表现了陶渊明那样的人生追求和生活趣尚。”(第106页)由此看来,皮日休也可以说受到陶渊明的影响。但是,皮日休接受陶渊明确实没有陆龟蒙的明显。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332页。
    2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诗分唐宋”条说:“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吉,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谈艺录》,第2页)据传统的说法,钱先生所举的四位诗人,除了杜甫以外,都是中唐时期诗人,但有些文学史家将杜甫视为中唐诗人,如章培恒、骆玉明二位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笔者所据的是2001年第九次印刷本)以及《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由此看来,钱先生此语与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后期(指中、晚唐)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不谋而合。
    3 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文学和文化,明显地呈现出由开放转入内敛的面目。[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中唐诗近收敛.境敛而实,语敛而精。势大将收,物华反素.盛唐铺张已极,无复可加,中唐所以一反而之敛也。”(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7页)这种内敛的倾向,应该与中唐人崇尚陶渊明式的隐逸与陶诗的恬淡冲和,有很密切的关系。
    1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第13123页。
    2 莫砺锋《郭祥正——元祜诗坛的落伍者》,《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415页。
    3 内山精也《“李白后身”郭祥正及其“和李诗”》,《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第516-517页。
    4[宋]郭祥正撰,孔凡礼点校《郭祥正集》,黄山书社,1995年,第562-670页。
    5 内山精也《“李白后身”郭祥正及其“和李诗”》,《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第518页。
    6 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序说》,第127。在此文中,内山氏还以为,苏轼的“和陶诗”创作对郭祥正“和李诗”的创作,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内山氏此文作于1988年,而其《“李白后身”郭祥正及其“和李诗”》一文作于2003年。在后一文中,他已经接受孔凡礼先生《郭祥正事迹编年》的看法了。
    1 甚至,在第三节“一、评论人物”中,已经分析《和陶咏三良》,而在“二、抒一己愤慨”中,又对此诗加以分析。
    2 比如,《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九是称颂晁补之的作品,很少议论成分。
    3(日) 吉川幸次郎著,郑清茂译《宋诗概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18页。
    1 查慎行《苏诗补注》卷四十一引《琼州志》云:“琼山在县南六十里,下有白石村,土石皆白,如玉而润。种薯芋,特肥美。”(查慎行《苏诗补注》,第816页)
    2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97年,第838页)
    3 其实,此诗作于重九的前一天,诗中的内容不是实况。不过,这不碍我们了解苏轼当时怎样过重九。
    1[宋]高文虎《蓼花洲闲录》一卷,《丛书集成初编》据《古今说海》本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第11页。
    2 《苏辙集》,第1126页。
    3 日本学者今场正美以为这位梦中的“平生友”是陶渊明。(今场正美《海南岛における苏轼の“和陶诗”》,《学林》第7号,中国艺文研究会,1986年,第84页。)
    1 《苏辙集》,第1128页。
    2 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3 此二句一本作:“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唐]韦应物撰,陶敏、王友胜校注《韦应物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83页)
    1 施注本系统版本都作“纆”,查注谓“缠”则讹(《苏诗补注》卷四十二,第838页),本文从之.
    2 《文选》卷十三贾谊《鹏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李善注:“《字林》曰:‘纠,两合绳:纆,三合绳。'应劭曰:‘祸福相与为表里,如纠纆索相附会也。”([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06页)
    3 宋丘龙《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第143页。
    1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秦伯纳女五人,怀蠃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410页)
    2 《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杨伯峻《论语译注》,第52页)
    3 《鹏鸟赋》云:“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文选》卷十三,第608页)[清]胡克家《文选考异》认为“坻”当作“坎”。(同上书,第611页)
    1 《周易·谦》:“谦:亨。君子有终。”(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60页)
    1 《沧浪诗话》“诗辩”云:“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88页);“诗评”云:“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同上书,第696页)
    2 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第29-31页。
    3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宋以前的诗歌根本不发议论或不寓哲理。本文的意思则是,宋诗在这方面上,比过去的诗有着更显著的体现。
    4 其实,张戒对于苏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保持着否定的看法.其原文云:“《国风》、《离骚》固不论,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余之此论,固未易为俗人言也.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455页)
    5 王洪《苏轼诗歌研究》,朝华出版社,1993年,第108页。
    1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因外交上的功勋,升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意欲辱之,而蔺相如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史记》卷八十一,第2443页)
    2 参见《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3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曰:“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史记》,第1752页)
    1 宋丘龙《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第46页.
    2[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636页。
    3 周振甫《周易译注》,第172页。
    4[宋]苏轼撰《东坡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2-93页.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97年,第1369页。
    1 宋丘龙《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第163页。
    2 关于末二句,有人认为“寄其思君之意”(同上书,第164页),恐怕不是。
    3 王水照师《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苏轼研究》,第76页。
    4 同上书,第79页。
    5(日)山本和义《苏轼诗论稿》,《中国文学报》第十三册,1960年,第84页。
    1 贾谊《鹏鸟赋》:“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鹏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官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文选》卷十三,第604-605页)
    2 温汝能《合笺》卷三引樊潜庵评(樊庶《宋苏文忠公海外集》)云:“三首(即此诗)言贾谊见服(鹏)而悲,殊非达者,我则直以生为寄,何吉凶之可疑。”(温如能《合笺》,第85页)
    3 查慎行《苏诗补注》,第799页.
    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第205-207页。
    5 同上书,第21-22页。
    1 元符二年,苏轼在儋州面临了“绝粱”的危机。这时,他确实要透过学习龟息法,来克服饥饿。(《文集》卷七十三《学龟息法》)
    2 《晋书·葛洪传》:“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晋书》卷七十二,第1911页)
    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13页。
    1 《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第十”云:“(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乃强忍,下取履,因跪进。父以足受之,笑去.良殊大惊。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期此.'良因怪,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后五日蚤会.'五日,鸡鸣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后五日复蚤来。'五日,良夜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已.'遂去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良因异之,常习读诵。”(《汉书》,第2024页)
    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85页.而施注本引用《真诰》语,与上文有些不同。其文曰:“葛洪《内篇》:汉期门郎程伟妻,能神通变化,煎水银成银。伟从受方,妻谓伟骨相不应得之,逼之不已,妻乃尸解去。”(《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二第5页)
    3 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7页。
    4 底本和明成化本《东坡七集》皆作“三”,查注云“三”讹。(查慎行《苏诗补注》,第799页)
    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3-174页。
    2 《黄庭内景玉经》卷上梁丘子注:“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181页)
    3 《中华道教大辞典》,第341-342页。
    1 《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098页)
    1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223页。
    2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93页。
    1[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2年,第104页。
    2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第90页。
    3 同上书,第490页。
    4 《苏辙集》,第1117页。
    5 参见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2004年,第193页。
    6 《诗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云:“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1 《汉书》卷七十一,第3041页。
    2 《南齐书·张融传》(卷四一)戴其所作《海赋》.张融曾把此赋给顾觊之看,顾觊之云:“卿此赋实超玄虚,但恨不道盐耳。”于是,张融求笔注之,添上了“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四句。([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97年,第725页)
    3 事实上,东海亦以牡蛎(蚝壳)的产地有名。冯应榴引《本草》注云:“牡蛎生东海,出广州南海者亦同。”(《合注》,第2198页)
    4 《汉书》卷五十七,第2531、2581、2589页。
    1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286页。
    2 《左传·襄公十五年》云:“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24页)
    1 《苏辙集》,第1126页。
    2 《左传·昭公三年》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齊侯省刑。”'(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38页)
    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3页。而上段引文有些文义不安之嫌。因此,王明先生据古写残卷作“而吾子乃欲延蟪蛄令有历纪之寿,养朝菌使之累晦积朔,不亦谬乎?”,认为《抱朴子》原本应该是如此。(同上书,第25页)
    4 《老子》第四章云:“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第19页)
    1 参见李一冰《苏东坡新传》,第910-911页.
    1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君子之戹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3年,第330页)
    2 《三国志》卷五十七“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97年,第1321页)
    3 对此末二句,纪昀评曰:“此首殊难收拾,如此结法,遂令讽刺化为忠厚。”(《纪批苏诗》卷四十二,第809页)
    1 宋丘龙《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第149页.
    2 《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四·蛮夷三·黎洞”云:“今儋崖、万安皆与黎为境,其服属州县者为熟黎,其居山洞无征徭者为生黎,时出与郡人互市.”(《宋史》,第14219页)另外,施注引《番禺杂编》云:“黎人在海南山洞中,洞曰黎洞,黎曰熟黎;又有生黎,所局洞深不馀里,人物土风猿猱相类。”(《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二第23页)
    1 元符三年,在北归的途中,苏轼又说:“所喜者,海南了得《易》、《书》、《论语传》数十卷,似有益于骨朽后人耳目也。”(《答李端叔》第三简,《文集》卷五十二)可见,诗人一直关心透过著述活动,有益于后世。
    2 王水照师、崔铭《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6页。
    3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诗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末四句云:“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馀安足梦”(《苏轼诗集》卷四十二)这亦透露着诗人晚年强烈的著述传世之志。
    4 《礼记·内则》云:“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5年,第392页)
    5 《纪批苏诗》卷四十三,第816页。
    1 参见林语堂《苏东坡传》,第94页.
    2 施注引《传灯录》中的道吾和尚《一钵歌》云:“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须抛却.”(《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一第35页)
    3 《汉书·扬雄传》云:“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汉书》卷八十七上,第3522)又云:“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卷八十七下,第3565-3566页)
    4 至于末二句中的“荆舒”,历代有不少议论.施注曰:“《毛诗》:‘戎狄是膺,荆舒是惩.'王安石初封荆国公,后封舒王.”(《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一第35页)邵长蘅《施注苏诗》卷四十一加“诗意指此”四个字.(第680页)纪昀评此诗曰:“结指半山(王安石的号)”(《纪批苏诗》卷四十二,第810页)。而冯应榴《合注》反驳“荆舒”指王安石的说法:“诗意以荆舒喻海南人也.施氏原注引王荆公事,似非诗意。补施注加‘诗意指此'四字,亦非也.”(《合注》,第2179页)温如能《合笺》卷二亦曰:“施说似未为得,冯氏驳之是也.”温氏又引樊潜庵评:“盖欲海南人士,靡然向学,而又必规规于正。不独黎子云、姜公弼辈得公奖进之益,其有功海外、万世,非浅鲜也。”(温如能《合笺》,第42页)而王文诰《集成》又反驳冯氏《合注》之说:“《合注》谓荆舒指海南人,而以施注为误,非也。”按:王安石在1086年去世。苏轼早在元丰七年(1084)拜访了隐居金陵的王安石,差不多消除了旧嫌说:“从公已觉十年迟。”(《次荆公韵四绝》其三,《苏轼诗集》卷二十四)因此,到这个时候,又想惩治王安石其人,这种说法似乎不太可靠。而他想惩戒王安石所留下的政治
    1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第483页。
    2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99页。
    1 《宋书》卷九十八,第2403页。
    2 《杜诗详注》卷七,第584页。
    3 其它版本均作“任”。《周礼·地官》曰:“以任地力,以均地贡。”可知底本的“住”应为“任”字形近之讹。
    1 郭庆藩《庄子集释》,第385页。
    2 同上书,第302页。
    3 同上书,第303页。
    1 《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二第33页。《楞严经》卷六又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略)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9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第131页)
    2[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284页。
    3 《文选》卷五十三,第2288页。
    1 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学观》,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345页。
    2 同上书,第347页。
    1 朱靖华《论苏轼的<和陶诗>及其评价问题》,《苏轼论》,第189-190页。
    2 而本文并不是无视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之间,总有脱不开的关系的事实。具体而言,按照原诗与和诗之间的逐首比较,苏轼“和陶诗”只是“以陶自托”(王文诰语)而已,与原诗保持相对的距离。但是,它在总体上,与陶诗整体,还是形成极其密切的关系。关于苏轼“和陶诗”总体上与陶诗形成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本文下一章有专门的论述。
    1 参见《后汉书》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第2086页。
    1 《苏辙集》,第1127页。
    2[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164册)据嘉兴沈氏藏宋乾道刊本景印,第23页。
    3[宋]杨时《杨龟山集》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据正谊堂全书本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第19-20页。
    4 《遗山先生文集》卷十一,《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21册),第5-6页。
    5 钱钟书《谈艺录》,第152页。
    1 《庄子·庚桑楚》云:“庚桑楚曰:‘辞尽矣。曰奔蜂不能化藿蝎,越鸡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郭庆藩《庄子集释》,第779页)
    2 《庄子·逍遥游》云:“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同上书,第31页)
    3 《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二第27页.而今本《神仙传》卷二“魏伯阳”条没有这样的句子.
    4 《合注》,第2195页.
    5 宋丘龙《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第187页。
    6 其文曰:“成之将终前数日,汉州有衙吏自青州致书来,览之,乃泳笔也.即酣饮累日,不临政.索诰,大书一诗于后,掷笔而逝。县方申州,而成之先至汉州,谒太守矣。人皆谓其尸解。又传其于武夷上升。”(转引自《合注》,第2195-2196页)
    7 张道《苏事诗话》卷一“考摘类”云:“东坡博极群籍,左抽右取,纵横恣肆,隶事精切,如不著力.(略)然亦有数语记误处,如(略)。又‘产禄彼何人,能致绮与园。'(《和陶贫士》其二)按迎四皓者为吕泽,见《汉·张良传》,非产、禄。(略)东坡岂不读书缪舛如此,特一时应酬迅疾,不暇点检耳。此率之病也,然亦才见此数句。”([清]张道《苏亭诗话》,清道光19年(1839)长沙学院刻本,上海图书馆所藏)
    1 宋丘龙先生说:“(此诗)凡六用典,不若陶之从容自在。”(宋丘龙《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第187页)
    2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138页,以及[宋]朱熹《四书集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年,第626页。而这个故事又见于《孟子·万章下》。
    3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472页。
    4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第1923页。
    5 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97年,第41页。
    6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第304页。
    7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第1752页。
    1 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062、934页。
    2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65页。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44页。
    4 《搜神后记》卷一云:“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墟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晋]陶潜[署名]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中华书局,1981年,第1页)
    1[明]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83页。
    2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说:“苏轼的主要毛病是在诗里铺排古典成语,所以批评家嫌他‘用事博'、‘见学矣然似绝无才'、‘事障'、‘如积薪'、‘窒、积、芜'、‘獭祭',而袒护他的人就赞他对‘故实小说'和‘街谈巷语',都能够‘入手便用,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钱钟书《宋诗选注》,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第110页)
    1 除了严、王二人的评语之外,还有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中的一条也比较有名而经常被引用。张氏云:“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尽矣,然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使后生只知用事押韵之为诗,而不知咏物之为工,言志之为本也,风雅自此扫地矣。”(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452页)
    2 朱熹此语见于清人陶澍《诸本评陶汇集》中。([晋]陶潜撰,[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04册,据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年周诒朴刻本影印,第356页)
    3[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83页。
    1 参见王水照师《苏轼》,第121页。
    2 《纪批苏诗》,第764、787、790、802页。
    3 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第25页。
    4 《东坡题跋》卷一,第15页。
    1 温如能《合笺》,第63页。
    2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77页。
    3 《纪批苏诗》卷三十五,第671页。
    1 王水照师《苏轼》,第121页。
    2 《东坡题跋》卷二,第38页。
    1 朱靖华《论苏轼的<和陶诗>及其评价问题》,《苏轼论》,第196页。
    1 王水照师《苏轼》,第111页。
    2 同上书,第110页。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29页。
    2 《东坡题跋》卷三,第59页。
    3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88页。
    4 袁行霈《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陶诗的自然美》,《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页。
    1 此文原来收录于《曲洧旧闻》卷五,题为《东坡儋耳试笔》。([宋]朱弁撰,孔凡礼点校《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152页)
    2 《东坡题跋》卷二,第28。
    1 袁行霈《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陶诗的自然美》,《陶渊明研究》,第64页。
    2 参见王水照师、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1 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第8页。
    2 苏辙《墓志铭》,《苏辙集》,第1127页。
    3 冯应榴云:“榴按:‘弄火'字见《传灯录》。”(《合注》,第2057页)
    4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17页。
    1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1-182页.
    2 东晋末年,陶渊明的故乡浔阳是佛教比较流行的地方。他的周边人物中,除了庐山慧远之外,还有同他并称为“浔阳三隐”的朋友刘遗民、周续之也是个佛教徒。(参见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213-214页)
    3 同上书,214-215页。
    4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71页。
    1 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第32-34页。
    2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七《刘陶说》一文中也有类似的批评:“陶渊明作《无弦琴》诗云:‘但得琴中趣,何须弦上声.'苏子曰;‘渊明非达者也。五音六律,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无琴可也,何独弦乎?'”([宋]苏轼撰,[宋]朗晔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159册)据吴兴张氏南海潘氏藏宋刊本景印,第16-17页)
    3 《东坡题跋》卷二,第28页。
    4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88页。
    1 《清诗话》,第977页。
    2 王水照师主编《宋代文学通论》,第233页。
    1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2089页。
    2 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亦云:“诗人咏史最难,须要在作史者不到处别生眼目,正如断案不为胥吏所欺,一两语中须能说出本情,使后人看之,便是一篇史赞,此非具眼者不能。自唐以来,本朝诗人最工为之。”(费衮《梁溪漫志》,第75页)
    3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第483页。
    4 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略)宋玉对曰:‘(略)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略)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文选》卷十三,第581-584页)
    5 以上参见王水照师主编《宋代文学通论》,第276-279页。
    6 这种翻案的面目,我们在《和陶桃花源并引》中,也可以窥见。
    7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第2538页。
    1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第289页。
    2 王水照师、朱刚《苏轼评传》,第316页。
    3 同上书,第272页。 他认为到了明清时期,独裁政治的形式变得完备。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3-194页。
    2 此语早见于旧题陆游《避暑漫抄》、王明清《挥尘录后录》卷一、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等的南宋文献以及《宋史》卷三七九《曹勋传》等。(参见[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一“祖宗家法”条,中华书局,1994年,第18页)此外,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五“宋朝家法”条中亦有此语。([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20页)
    3 参见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第一章“回向‘三代'”以及第二章“宋代‘士'的政治地位”。(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
    1 黄庭坚《豫章先生文集》卷七,《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163册),第11页。
    2 《苏辙集》,第1111页。此语本来是对于整个苏诗的评价,但考虑到苏辙此文的著述动机,以及上下文脉,也可以看做对于苏轼“和陶诗”成就的评价。
    3 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绝唱不可和”条,第184-185页。
    4 何文焕《历代诗话》,第383页。许顗此语其实是对于“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南诗”的评语。不过,考虑到“和陶诗”在苏轼海南诗中的比重,也可以看做对于苏轼“和陶诗”成就的评语。
    5[元]张养浩《归田类稿》,《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2册,第500页。
    6[宋]陈善《扪虱新话》,《续修四库全书》第1122册,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影印,第123页。
    7[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8[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一,《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14册)据旧钞本景印,第4-5页。
    1 费衮《梁溪漫志》,第36-37页。
    1 王水照师《苏、辛退居时期的心态评议》,《苏轼研究》,第105页。
    2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515页。
    1 王水照师主编《宋代文学通论》,第27页。
    2[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81页。
    1 关于苏轼身份的这种复合性特征,又可以参考美国学者包弼德(Peter K.Bol)《"This Culture of Ours(斯文)”: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年,第255-259页.
    2 《苏辙集》,第1127页.
    3 参见王水照师、朱刚《苏轼评传》,第260页。
    4 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四引苏过云:“东坡先生初欲作《志林》百篇,才就十三篇,而先生病,惜哉!”([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97年,第112页)据韩国学者安芮璿的研究,在现存《东坡志林》版本中,除了一卷本《东坡先生志林集》以外,其它版本(五卷本、十二卷本)都还收录了一些随笔式的小品,但这十三篇史论仍然是《志林》的主干。(参见安芮璿《宋代笔记研究—以随笔杂记为中心》,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2-102页)
    5 黄庭坚《豫章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164册),第16页。
    6 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第106页。
    1 《苏辙集》,第1110页。
    2 《渭南文集》卷二十七,《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00册),第4页。
    3 此外,次韵诗创作本身带着浓厚的游戏性。因此,次韵陶诗的行为,给苏轼提供消遣、取乐的机会。对晚年的苏轼来讲,这也有很大的意义。 详细地讨论过,兹不赘述。
    1 洪迈《容斋随笔》,第32页。
    2[宋]邵浩编《坡门酬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46册。
    3 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51页。
    4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云:“苏学盛于北。”([清]翁方纲著,陈迩冬校点《石洲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3页)这告诉我们苏学很盛行于金代。在金代,次韵诗创作非常流行。而金人次韵诗创作也受苏轼的影响最大,而且还有不少次韵苏轼诗的作品,如蔡圭《雪拟坡公韵》、高士谈《次韵东坡定州立春日诗》、张子羽《次韵东坡跋周肪所画欠申美人》等。另外,次韵苏诗之风,在清代也比较流行。包括次韵苏诗在内,历代文人次韵古人诗的情况,请参看王锡九《皮陆诗歌研究》,第67-72页。
    1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70页。
    2 同上书,第256页。
    1 张宏生在《陶诗范式与和陶诗》中说:“苏轼所真正开创的和陶传统,不仅在宋代陶诗范式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对后世影响至深,在社会心理、文人性格和诗歌风貌等许多方面,都能看到其流风馀韵。”(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2 李寅生《日本和陶诗简论》,《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一期,第70页。
    3 本小节主要参考了袁行霈先生《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一文。
    1 参见杨玲《苏轼<和陶诗>的创新价值》,《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五期,第20页。
    2[宋]朱熹《晦庵集》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3册,第144页。
    3 赵秉文的三十五首“和陶诗”,分别为《和渊明拟古九首》([金]赵秉文《滏水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0册)、《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容六首》(卷四)、《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卷五)。此外,在《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中,还可以看到刘从益的《和渊明杂诗二首》、《和渊明始春怀田舍》、《和渊明饮酒韵》。([清]郭元舒等编《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5册)
    4[元]郝经《陵川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2册。参见贾秀云《元代儒学倡导者的悲歌:郝经《和陶诗》研究》,《晋阳学刊》2005年第2期。
    5[元]刘因《静修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8册。参见叶爱欣、王山林《元初刘因“和陶诗”的内蕴》,《平顶山师专学报》第16卷第一期,2001年。
    6 袁行霈先生将梵琦禅师列入明朝诗人。但是,梵琦禅师在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入寂,在明朝的统治下,只活了三年而已。由此看来,梵琦禅师还是列入元朝诗人,比较合理。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亦云:“西斋亦元僧。”梵琦禅师曾自号“西斋老人”。《水东日记》此条,引用了梵琦禅师的“和陶”诸作,如《谢事槜李归和归去来辞韵》、《和闲情赋作正情赋》、《和九日闲居诗》、《居秦川正月初追念畴昔和有斜川诗》、《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闻新蝉和郭主簿前篇》、《仲秋有感和后篇》、《中夏示张养元和和胡西曹示顾》、《广戍阻风和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规林前篇》、《送董国贤任奉化州别驾和于王抚军座送客》。([明]叶盛撰,魏中平点校《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97年,第199-202页)
    7[明]李贤《古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李贤与苏轼一样,次韵所谓《归园田居》其六(实为江淹之作)。此外,他还次韵殆为托名之作的《问来使》一篇。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将此二诗都收录于本集中,李贤所看的陶集,应该是此系统的。
    1[清]高宗弘历撰,[清]蒋溥、于敏中、王杰等编《御制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06册,第447页。其中一首是次韵《咏贫士》其一的作品;另一首是次韵《读山海经》其一的作品。
    2[宋]王质《雪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9册,第449页。
    3[元]郝经《陵川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2册,第61页。
    4[明]黄淳耀《陶庵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7册,第759页。
    5 杨玲《苏轼<和陶诗>的创新价值》,第20页。
    6 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第161页。
    1 参见(韩)李昌龙《高丽诗人(?) 陶渊明(高丽诗人与陶渊明)》,《建大学术志》第16辑,建国大学校,1973年,第118页.
    2 《三国史记》卷三十八“杂志第七(职官上)”;“国学,属礼部,神文王二年置。(略)教授之法,以《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文选》,分而为之业。”([高丽]金富轼撰,郑求福等勘校译注《[译注]三国史记1(勘校原文篇)》,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6年,第380-381页)
    3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据王水照师的研究,最初传入高丽的苏轼文集似是《钱塘集》,买此集而归的高丽人,大概是熙宁九年(1076,高丽文宗30年,苏轼41岁)由崔思训所率领的使团。另外,现可考知最早的苏集高丽刻本,当是“尚州摹本”和“全州新雕本”,均见于李奎报(1168-1241)《全州牧新雕东坡文集跋尾》(《东国李相国集》卷二十一)一文。(王水照师《苏轼文集初传高丽考》,《苏轼研究》,第316-317页)
    1(韩)金周淳《苏东坡与李仁老<和归去来辞>之比较研究(提要)》,《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7页。此外,李昌龙先生也认为,李仁老的和作是被苏轼的和作触发而作的。(李昌龙《高丽诗人与陶渊明》,第125页)
    2[朝鲜]金宗直著,刘永奉译《(完译)青丘风雅》,首尔:(?)文化社,1998年,第7页。
    3 民族文化推进会编《(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第1册,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第557页。
    4[高丽]李仁老、崔滋《破闲集·补闲集》,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72年,第11-12页。
    5 同上书,第125页。
    6 同上书,第106页。
    7 同上书,第54页。
    8 关于李奎报的“和白诗”,可以参看(韩)金卿东《白居易(?)高丽文人(?)唱和诗 研究 序说(白居易与高丽文人之唱和诗研究序说)》一文。此文载于韩国中文学会编《中国文学研究》第27辑,2003年。
    9 这《韩国文集丛刊》从1988年起开始出版,2005年完成本编350册的刊行。据民族文化推进会(最近改名为“韩国古典翻译院”)的计划,到2012年,另加刊行续编150册。
    [1]宋·苏轼.东坡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宋·朱熹.四书集注[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
    [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沈玉成译.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4]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6]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7]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8]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9]宋·李焘著、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0]宋·王质等撰.陶渊明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1]明·王鏊.姑苏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49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22]北魏·杨街之撰,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3]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5]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6]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7]明·高儒撰.百川书志[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8]清·黄丕烈.黄丕烈书目题跋(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9]清·于敏中等.天禄琳琅书目(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0]清·吴焯.绣谷亭薰习录(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1]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2]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3]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4]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5]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7]宋·程大昌.考古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852册.
    [38]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9]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0]宋·马永卿.嫩真子[M].文渊阁四库全书863册.
    [41]宋·惠洪、朱弁、吴沆撰,陈新点校.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2]宋·朱弁撰,孔凡礼点校.曲洧旧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3]宋·费衮.梁溪漫志(宋元笔记丛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4]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5]宋·赵令畴撰,孔凡礼点校.侯鲭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6]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7]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8]宋·陈善.扪虱新话[M].续修四库全书1122册,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宋·高文虎.蓼花洲闲录[M].丛书集成初编据古今说海本排印.北京:中华书局,1985.
    [50]明·叶盛撰,魏中平点校.水东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1]清·金埴.不下带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2]清·王应奎.柳南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3]清·赵翼撰,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馀丛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54]晋·陶潜[署名]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5]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6]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7]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8]晋·葛洪撰,钱卫语释.神仙传[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59]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0]后秦·僧肇等注.注维摩诘所说经(据民国间刊十卷本影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1]大佛项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59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62]晋·陶潜撰,宋·李公焕笺.笺注陶渊明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99册,据宋刊巾箱本景印.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9.
    [63]晋·陶潜撰,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M].续修四库全书1304册,据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年周诒朴刻本影印.
    [64]晋·陶潜撰,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5]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6]晋·陶潜撰,[明]周履靖和韵.五柳赓歌[M].丛书集成新编五十六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67]清·詹夔锡.陶诗集注四卷附东坡和陶诗一卷[M].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
    [68]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9]梁·萧统撰.梁昭明太子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i00册,据乌程许氏藏明辽府刊本景印.
    [70]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1]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2]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3]唐·孟浩然撰,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4]唐·戴叔伦撰,蒋寅校注.戴叔伦诗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75]唐·韦应物撰,陶敏、王友胜校注.韦应物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6]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77]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8]唐·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9]宋·苏舜钦撰,沈文倬校点.苏舜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0]宋·梅尧臣撰,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1]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82]宋·邵雍.伊川击壤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47册,据江南图书馆藏明成化乙未毕亨刊本景印.
    [83]宋·苏轼.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卷[M].台湾所藏宋黄州刊本(影印本).
    [84]宋·施元之、顾景蕃合注,郑骞、严一萍编校.增补足本施顾注苏诗[M].台北:艺文印书馆,1980.
    [85]宋·苏轼撰,宋·王十朋(殆为托名)纂集.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56-157册,据南海潘氏藏宋刊本景印.
    [86]宋·苏轼.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M].上海图书馆所藏明刻本.
    [87]宋·苏轼.东坡先生诗集注[M].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刻本.
    [88]宋·苏轼撰,宋·施元之等注,清·邵长蘅删补.施注苏诗[M].文渊阁四库全书1110册.
    [89]宋·苏轼撰,清·查慎行补注.苏诗补注(又称《补注东坡编年诗》)[M].文渊阁四库全书1111册.
    [90]清·翁方纲.苏诗补注[M].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乾隆年间刻本.
    [91]清·沈钦韩.苏诗查注补正.丛书集成续编101册,据广雅书局丛书本影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92]清·纪文达公(昀)评.苏文忠公诗集(扫叶山房石印本)[M].台北:宏业书局,1969.
    [93]清·温谦山纂订.和陶合笺[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
    [94]清·赵克宜纂辑.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M].台北:新兴书局,1967.
    [95]宋·苏轼撰,宋·朗晔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159册,据吴兴张氏南海潘氏藏宋刊本景印.
    [96]宋·苏轼.东坡题跋[M].丛书集成初编,据津遮秘书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5.
    [97]宋·苏轼.东坡七集[M].四部备要集部宋别集77册,据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华盒翻刻明成化本排印.北京:中华书局,1989.
    [98]宋·苏轼撰,清·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9]宋·苏轼撰,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0]宋·苏轼撰,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1]宋·苏辙撰,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2]宋·苏过撰,舒大刚、蒋宗许等校注.斜川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103]宋·郭祥正撰,孔凡礼点校.郭祥正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5.
    [104]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63-164册,据嘉兴沈氏藏宋乾道刊本景印.
    [105]宋·黄庭坚撰,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6]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7]宋·晁补之.鸡肋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118册.
    [108]宋·杨时.杨龟山集[M].丛书集成初编,据正谊堂全书本排印.
    [109]宋·朱熹.晦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143册.
    [110]宋·王质.雪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149册.
    [111]宋·陆游.渭南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01册,据江南图书馆藏明华氏活字印本景印.
    [112]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14册,据旧钞本景印.
    [113]金·赵秉文.滏水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190册.
    [114]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22册,据乌程蒋氏密韵楼藏明弘治戊午刊本景印.
    [115]宋·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28册,据明万历刊本景印.
    [116]元·郝经.陵川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192册.
    [117]元·张养浩.归田类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1192册.
    [118]元·刘因.静修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198册.
    [119]明·李贤.古穰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244册.
    [120]明·黄淳耀.陶庵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297册.
    [121]清·施闰章撰,何庆善、杨应芹点校.施愚山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2.
    [122]清·查慎行撰,周劭标点.敬业堂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3]清·高宗弘历撰,清·蒋溥、于敏中、王杰等编.御制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
    [124]清·舒梦兰.天香全集[M].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清嘉慶至道光间刻本.
    [125]清·姚椿.通艺阁和陶集[M].上海图书馆所藏清道光29年(1849)刻本.
    [126]清·孔继鑅.心向往斋集[M].上海图书馆所藏南林刘氏求恕斋民国10年(1921)刻本.
    [127]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8]唐·皮日休、陆龟蒙.松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332册.
    [129]宋·邵浩编.坡门酬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346册.
    [130]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3]清·郭元舒等编.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445册.
    [13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5]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36]明·吴纳、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37]明·许学夷.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38]梁·刘勰撰,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39]唐·皎然撰,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40]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台北:世界书局,1976.
    [141]宋·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42]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3]宋·何汶撰,常振国、绛云点校.竹庄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4]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45]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M].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乾隆42年涉园观刻本.
    [146]清·沈德潜撰,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7]清·乔亿.剑溪说诗[M].续修四库全书1701册,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乾隆间刻本影印.
    [148]清·赵翼撰,霍松林、胡主佑校点.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9]清·戴第元辑.唐宋诗本[M].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乾隆年间览珠堂刻本.
    [150]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1]清·翁方纲著,陈迩冬校点.石洲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52]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53]清·张道.苏亭诗话[M].上海图书馆所藏清道光19年(1839)长沙学院刻本.
    [154]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55]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6]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57]王国维.人间词话(蓬莱阁丛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8]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59]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0]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61]张撝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62]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3]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四库系列丛书目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4]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年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65]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陶渊明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
    [166]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6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68]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9]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71]顾易生.顾易生文史论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72]郭绍虞.宋诗话考[M].上海:中华书局,1985.
    [173]胡云翼著,刘永翔、李露蕾编.胡云翼说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4]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75]孔凡礼.孔凡礼古典文学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76]孔凡礼.苏辙年谱[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77]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学观[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178]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79]李一冰.苏东坡新传[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180]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
    [18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82]林语堂.苏东坡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83]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84]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4.
    [185]刘尚荣.苏轼著作版本论丛[M].成都:巴蜀书社,1988.
    [186]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87]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88]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89]钱钟书.宋诗选注[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
    [190]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91]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
    [192]宋丘龙.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
    [193]王洪.苏轼诗歌研究[M].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
    [194]王水照师.苏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95]王水照师.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96]王水照师主编.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197]王水照师.苏轼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98]王水照师.王水照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99]王水照师、崔铭.苏轼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00]王水照师、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1]王锡九.皮陆诗歌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202]王友胜.苏诗研究的历史进程[M].(韩)首尔:新星出版社,2002.
    [203]闻一多.闻一多选唐诗[M].长沙:岳麓书社,1986.
    [204]谢桃坊.苏轼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87.
    [205]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06]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07]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08]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9]曾枣庄主编.苏诗汇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210]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1]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1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1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14]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15]朱靖华.苏轼论[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
    [216](日)吉川幸次郎著,郑清茂译.宋诗概说[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217](日)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王水照师主编《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之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18](日)内滕湖南著,夏应元选编并监译.中国史通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19]巩本栋.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A].见:章培恒主编.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711-1738.
    [220]管林.苏轼“和陶诗”系年[A].见:苏轼研究学会编.东坡诗论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77-189.
    [221]贾秀云.元代儒学倡导者的悲歌:郝经《和陶诗》研究[J].晋阳学刊,2005,2:115-118.
    [222]金程宇.高丽大学所藏《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及其价值[J].文学遗产,2008,5:118-129.
    [223]李寅生.日本和陶诗简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1:70-72.
    [224]王定璋.试论苏轼“和陶诗”[A].见:苏轼研究学会、儋县人民政府合编.纪念苏轼贬儋八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147-160.
    [225]王士君.浅论《和陶饮酒》在苏诗中的独特地位[J].菏泽师专学报,2002,24(3):4-7.
    [226]王兆鹏.唐彦谦四十首赝诗证伪[J].中华文史论丛,1993,52:226-244.
    [227]吴定球.苏轼《和陶游斜川》诗系年考辨[J].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3):91-94.
    [228]吴绍釚、陈彩娟.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97-103.
    [229]杨玲.苏轼《和陶诗》的创新价值[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19-21.
    [230]叶爱欣、王山林.元初刘因“和陶诗”的内蕴[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16(1):35-37.
    [231]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3,6:149-161.
    [232]曾枣庄.苏轼著述生前编刻情况考略[J].中华文史论丛,1984,4:193-207.
    [233]曾枣庄.《苏诗分期评议》的评议[A].见:苏轼研究学会编.论苏轼岭南诗及其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24-41.
    [234](韩)金周淳.苏东坡与李仁老《和归去来辞》之比较研究(提要)[A].见:张廷杰编.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531-537.
    [235](日)横山伊势雄,张寅彭译.关于苏轼的“和陶诗”[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2:9-15.
    [236](日)吉井和夫.两足院本《东坡集》简介[J].中国苏轼研究,2004,1:434-451.
    [237]罗秀美.宋代陶学研究(硕士)[D].桃园:台湾国立中央大学,1997.
    [238]黄蕙心.苏东坡“和陶诗”研究(硕士)[D].台北:台湾辅仁大学.2001.
    [239]安芮璿.宋代笔记研究—以随笔杂记为中心(博士)[D].上海:复旦大学,2005.
    [240]高丽·金富轼撰,郑求福等勘校译注.(译注)三国史记1(勘校原文篇)[M].城南: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6.
    [241]高丽·李仁老、崔滋.破闲集·补闲集[M].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72.
    [242]朝鲜·徐居正编,梁柱东等译.(圜译)东文选[M].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2.
    [243]朝鲜·金宗直著,刘永奉译.(完译)青丘风雅[M].首尔:(?)文化社,1998.
    [244]民族文化推进会编.(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M].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8-2005.
    [245]金卿东.白居易(?)高丽文人(?)唱和诗 研究 序说(白居易与高丽文人之唱和诗研究序说)[J].韩国中文学会编.中国文学研究,2003,27:85-112.
    [246]金润惠.梅月堂(?)“和陶诗”(?)研究(对于梅月堂“和陶诗”的研究)[J].韩国汉文教育学会编.汉文教育研究,1990,4:170-199.
    [247]李昌龙.高丽诗人(?)陶渊明(高丽诗人与陶渊明)[J].建大学术志,1973,16:117-139.
    [248]柳莹杓.王安石诗歌文学研究[M].首尔:法仁文化社,1993.
    [249]南润秀.韩国(?)“和陶辞”研究(韩国的“和陶辞”研究)[M].首尔:亦乐出版社,1999.
    [250]#12
    [251]#12
    [252]横山伊势雄.苏轼の“和陶诗”について[J].汉文教室,1969,93:1-12.
    [253]吉井和夫.两足院本《东坡集》校勘记(一)——东坡和陶诗(上)[J].大谷大学文艺学会.文艺论丛,1986,27:48-64.
    [254]吉井和夫.两足院本《东坡集》校勘记(二)——东坡和陶诗(下)[J].大谷大学文艺学会.文艺论丛,1988,30:85-91.
    [255]今场正美.扬州における苏轼の“和陶诗”[J].中国艺文研究会.学林,1984,4:63-77.
    [256]今场正美.惠州における苏轼の“和陶诗”[J].中国艺文研究会.学林,1985,5:73-86.
    [257]今场正美.海南岛における苏轼の“和陶诗”[J].中国艺文研究会.学林,1986,7:70-89.
    [258]#12
    [259]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诗考序说[J].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1988,别册15:115-129.
    [260]山本和义.苏轼诗论稿[J].中国文学报,1960,13:76-91.
    [261]Peter K.Bol."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M].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