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的博士论文之所以名曰《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意在研究当今全球“热点中的热点”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的出路,挖掘中国历史上解决民族宗教关系的宝贵经验,探索民族与宗教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提炼出宗教相通性精神。其意义在于,寻觅各民族宗教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如何走出当代人类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的误区,导引出民族宗教关系的健康发展之路;研究教际由冲突到和谐的发展规律,开发、挖掘宗教的相通性精神,从而解决阐释民族宗教关系问题的关键应付诸和平文明方式而不是暴力冲突。这不仅对充满民族和宗教冲突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对虽然处于和平环境但有不安全隐患的国家和地区,都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只分别从民族和宗教各自的角度进行分析,处于“两张皮”状况,还没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却几乎没有从本质层面深入研究民族和宗教关系的专著问世,偶尔有一两本,也只是在作“现象描述”。因为,其研究的难度之大,涉猎的学科(资源)之广,所需方法论之深,是很难想象的。以前的学者抑或从宗教学角度,抑或从民族学角度,片面地看问题。宗教学者仅仅从宗教角度出发分析宗教,虽然也涉猎到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但由于对民族学知识的匮乏而很难对民族问题有深入探讨。反之亦然。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似乎成为民族学者和宗教学者“不可逾越”的障碍。基于这种情况,许多学者们不得不望而却步。
     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中,我运用了四种研究方法的学术资源:民族学、宗教学、哲学和史学等研究方法。其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从事民族学多达11年研究中积累的,期间出版、发表民族学的成果达100多万字,为我积累了丰厚的民族研究资源。此外,本课题还运用了哲学、史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方法论资源。如果从我1982年本科生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起算,到现在已有20多年哲学研究的历史。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无论从对宗教相通性精神的构思、梳理、理顺方面,还是当我遇到思想观点、逻辑处理难题时,我都能回归到哲学王国汲取营养。后来从事民族学研究,使我确立了实证研究的方法立场,抛弃了以往哲学不求实证只求抽象研究的习惯。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各六章。上篇主要是历史实证研究,下篇主要是对宗教相通性精神进行理论性的研究。
     上篇主要包括的问题有:第一章剖析了世界热点东移亚洲现象及其原因。第二章研究了“中华宗教相通性精神”的凝聚铸造了中国先民的和谐社会,提出“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和谐的民族与宗教关系”新观点。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对中国儒佛关系、儒穆关系、儒耶关系和佛耶关系进行历史实证研究,探索在中国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儒佛关系研究中,探讨了在儒佛的良性互动关系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心学理论,从而明确了儒佛的良性互动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由于儒学不能满足关于生死问题等精神需要的缺陷而佛教刚好满足这一精神需要,因此为佛教入住中国提供广阔空间。
     在儒穆关系研究中,研究了由中国和谐儒穆关系营造中国和谐社会的奥秘。中国历史上的儒穆关系主要是中国穆斯林与汉族、满族三者关系的历史合力。和外国穆斯林不同,中国的穆斯林各族既具有穆斯林的世界性,又拥有中国的民族性,由此决定中国的穆斯林具有多族源性的特点。
     在儒耶关系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儒耶的最初相遇主要发挥了相冲突的一面。中西方两种文化中心论的冲突导致了在康乾盛世时代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精神的礼仪之争,进而导致了中国进一步的闭关锁国。
     在佛耶关系的研究中,探索了佛耶相遇在中国的特殊关系,阐明了中国的佛耶关系主要
'The cod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s and religions: reveal of the spirit of religious solidarity in Chinese history' is a dissertation written by Cao Xing, a Ph.D. student from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nd a professor researching at Department of World Ethno-National Studies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 has been studying the outlet of national religious conflicts in the world, the experience of resolv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s and religion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orderliness of mutual moving between nations and religions, and based upon these, he generalizes the spirit of religious solidar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eek history developmental tract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nations and religions and to study the spirit of religious solidarity and evolutional orderliness from conflicts to harmony, how to avoid errors in dealing with a nation's and a religion's clashe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way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am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s and religions such as from violence to peace or vice versa. It is greatly important not only to many countries full of national religious clashes but also to those peaceful counties or areas with potential possibilities of conflicts.
    On this field, at present, the studies by scholars in all countries are only carried on in terms of their ethnic point of view or religious point of view. Therefore, the studies have not formed a overall picture, in which they go just like two irrelevant things. Some of them have been attempted only to describe the phenomena from their point of view, but few books have gone deeper to probe in essence o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s and religions so far. It can be imagined that the studies are full of challenges such as incredible difficulties, too many subjects and demanding methodologies. Previous scholars study unilater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s and religions from the Religion science or the Ethnology. Many scholars on Religion science probe on the relationships' problems from religion, but can not study deeply on nations problems due to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Ethnology, or vice versa. I can affirm that these problems are very impassable obstacles before many scholars on nation and religion, so they have to stop going further themselves.
    In the probing process on them, I apply four areas in my research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Ethnology, Religion science, Philosophy, and Historiography). I had been studying Philosophy for more than 10 years (1982-1994) and publishing more than 1.5 million words, issues on nations more than 11 years (1994-2005) and publishing nearly a million words. In my process on studying nations, I come to apply empirical ways more than library-based ways in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comprise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sisting of 6 chapters) focuses mainly on empirical study and the second part (consisting of 6 chapters) aimed at theoretical study.
    The first two chapters analyze the outlet and focus on national religious clashes in the world and further the causes why hotspots in the world move into Asia and why ancient Chinese created harmonious community in three dynasties (Xia, Shang and Zhou). I venture to put forward a new point of view that cultivates the causes for harmonious community in which accompanies with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s, between religions, between nation(s) and religion(s). So from chapter 3 to 6, I probe into seve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a,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Islam,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between Buddha and
引文
1.《诚意伯文集》,卷一,“皇帝手书”。
    2.《古兰经》。
    3.《古尊宿语录》,卷三。
    4.《淮南子·览冥训》。
    5.《晋书·载记·刘元海》。
    6.《晋书·载记·刘元海》。
    7.《晋书·载记·苻洪》。
    8.《晋书·载记·姚弋》。
    9.《晋书·载记·沮渠蒙逊》。
    10.《晋书·载记·赫连渤渤》。
    11.《旧唐书》,卷十八。
    12.《礼记·郊特性》。
    13.《孟子·万章》。
    14.《明律》,卷六。
    15.《破邪集》,卷一。
    16.《屈原赋译注》龚克昌、彭重光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
    17.《圣经·旧约》。
    18.《圣经·新约》。
    19.《诗经·雍》。
    20.《诗经·文王》。
    21.《诗经·召曼》。
    22.《诗经·雨无正》。
    23.《诗经·巷伯》。
    24.《尚书·蔡仲之命》。
    25.《尚书·吕刑》。
    26.《尚书·召诰》。
    27.《史记·滑稽列传》。
    28.《史记·集解》。
    29.《史记·补三皇本纪》。
    30.《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31.《书·泰誓》。
    32.《山海经校译》,袁珂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3.《坛经》。
    34.《太平御览》。
    35.张载:《正蒙·太和篇》。
    36.《艺又类聚》卷一。
    37.《易传·序卦》。
    38.《庄子·天下篇》。
    39.《资治通鉴》,唐纪。
    40.曹兴:《亚洲民族概说》,《世界民族通揽》(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陈刚:《西方精神史:时代精神的历史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的互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42.曾德昭著、何高济等译:《大中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3.陈存富:《宗教与文化》,东方出版社,2001年。
    44.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45.程玉海、曹胜强:《20世纪的世界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6.邓子美:《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47.段秋关、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德礼贤:《中国天主教传教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49.董进泉:《黑暗与愚昧的守护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50.范文澜着:《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
    5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52.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53.龚学增:《社会主义与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4.蒋雨岩讲,远志记:《要振兴佛教须速整理僧寺》,《海潮音》,第17卷,第八号,1936年。
    55.江文汉:《明朝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知识出版社,1989年。
    56.赖品超着:《近代中国佛教与基督宗教的相遇》,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3年。
    57.李德洙、叶小文、龚学增:《当代世界民族宗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58.李宽淑:《中国基督教史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59.李光灿、张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通史》,总论第26页,国家“七五”社科重点课题,国家“八五”重点出版物,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60.李世安:《世界当代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61.李天刚:《“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2.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
    6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第11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64.李毅夫、赵锦元主编:《世界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
    65.李志逵主编:《欧洲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
    66.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85年。
    67.刘智:《天方典礼择要解》,卷3,《识认篇》。
    68.罗秉祥、赵敦华编:《基督教与近代中西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9.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0.吕大吉、牟种鉴:《概说中国传统与传统宗教》,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1.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2.牟钟鉴:《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城乡台湾,www.folkdoc.idv.tw.
    73.牟种鉴:《宗教·文艺·民俗》,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4.牟种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壹辑、第贰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75.马德邻、吾淳、汪晓鲁:《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6.马敏编:《韦桌民基督教文集》,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年。
    77.马注:《清真指南》,卷三,《性命》;卷四,《因教》。
    78.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79.钱乘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80.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
    81.阮西湖:《2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民族出版社,2004年。
    82.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3.沈善洪:《中国哲学史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84.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
    85.单纯:《海外华人经济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年。
    86.王建娥、陈建樾着《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7.韦桌民:《中国与基督教》,载马敏编:《韦桌民基督教文集》,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年。
    88.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太虚文集》,载霍韬晦编《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学会,1990年。
    89.太虚:《佛法之理证与事行》,《太虚大师全集》,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70年。
    90.太虚:《中国需要耶教与欧美需佛教》,载黄夏年主编《太虚集》,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70年。
    91.王建娥:《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2.王立民:《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93.王树英:《印度民族与民族政策》,载《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94.魏定仁主编:《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5.谢扶雅:《本色教会问题与基督教在中国之前途》,载张自凭、桌新凭编,《本色之旅: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96.辛冠洁等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齐鲁书社,1982年。
    97.徐实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载张自凭、桌新凭编,《本色之旅——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98.徐松石:《中华民族眼里的基督(宗教比较学研究)》,香港,浸信会出版,1974年。
    99.徐松石:《圣道起信论》,上海,广学会,1948年。
    100.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101.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上海书店,1990年。
    102.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03.余敦康:《宗教·哲学·伦理》,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04.杨曾文主编:《当代佛教》,东方出版社,1997年。
    105.杨真:《基督教史纲》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106.晏可佳:《中国天主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107.印顿:《太虚大法师心行的认识》,《太虚文集》,台北,台湾文殊出版社,1981年。
    108.赵紫宸:《中华民族与基督教》,载张自凭、桌新凭编,《本色之旅——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109.赵匡为主编:《世界宗教总揽》,东方出版社,1993年。
    110.张纯一:《与吴雷川先生书问》,《佛化基督教》,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26年。
    111.张纯一:《仲如先生讲演录》,第1页,《基督教与佛教》,载于《东方杂志》,15卷10号(1918年10月15日)。
    112.张践:《宗教·政治·民族》,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3.张践:《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4.张英:《东南亚佛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5.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一辑至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6.卓新平:《宗教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17.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编:《华侨华人资料》,1998年,第5期。
    118.朱克柔:《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问题》,《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9.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957年),《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 出版社,1984年。
    120.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
    12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出版社,2002年。
    122.阿·比兰德:《阿波和库尔德斯坦工人党》,伊斯坦布尔,1992年。
    123.爱·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
    124.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2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126.挨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7.伯希和:《蒙古与教庭》,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28.池田大作:《佛法·西与东》,王健译,西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9.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30.格拉德·博克斯贝格、哈拉德·克里门塔:《全球化的十大谎言》,胡善君、许建东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
    131.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2.汉斯·昆:《世界和平·世界宗教·世界伦理》,王来法译,英文"World Peace—World Religions—World Ethics”,载陈春富主编《宗教文化》(2),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33.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吴文藻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4.H·科恩:《民族主义:它的意义和历史》,普林斯顿,1955年。
    135.莱斯特·瑟罗:《经济探险》,柳振宇、杨明秋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136.利玛窦:《天主实义》,载《天学初函》,上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
    137.利玛窦:《利玛窦全集》,转引自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王岱舆:《正教真诠·真一》。
    138.李提摩太:《李提摩太致世界释家书》,上海,广学会,1916年。
    139.罗德尼·斯达克与罗杰尔·芬克着:《信仰的法则》,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40.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141.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42.铃木大拙、弗洛姆、德马蒂诺:《禅宗与精神分析》,洪修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143.奈斯比特:《大挑战》,朱生坚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144.李·安东尼(Anthony A.Lee):《和解他者:美国巴哈伊信仰作为基督宗教与伊斯兰教的成功综合》,常新译,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45.列宁:《社会主义与宗教》,《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6.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1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49.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15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152.欧文.拉兹洛编辑,戴侃、辛未译:《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53.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人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
    154.赛谬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15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156.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7.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谢鹏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8.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魏庆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159.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的》,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60.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1.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载《民族研究》1999年,第六期。
    162.常新:《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宗教信仰在中国》,载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二辑。
    163.邹强:“东帝汶档案”:南方日报,2002年5月21日。
    164.冯骥才:《敦煌——大西北的文化浪漫》,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2003.10.29。
    165.龚学增:《论宗教与民族》,2005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宗教研究所、新疆中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了“和谐共进首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与会论文。
    166.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刊物:《民族工作研究》2001年第2期,《2000年世界民族问题综述》。
    167.郝时远:《寄语新世纪:霸权的终结与民族的和解》,载《世界民族》,2001年第3期。
    168.姬虹:《假如美国没有了墨西哥裔人》,《世界知识》,2004年18期。
    169.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
    170.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957年),载《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71.魏定仁主编:《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2.李凭晔:《对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展望》,载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三辑。
    173.李永辉:《这地方,怎一个“亚洲”了得》,载《东方》杂志,1995年第4期。
    174.《论释教之害》,《东方杂志》,第二卷,第一期,1905年2月28日。
    175.刘毅:《铃木大拙与新禅学》,载《世界历史》,1994年第6期。
    176.牟钟鉴:《民族学与宗教学的分途及相遇——民族宗教学初探》,2005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宗教研究所、新疆中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了“和谐共进首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与会论文。
    177.米寿江:《全球化条件下世界伊斯兰教的走向》,参见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壹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178.阮西湖:《民族还是“族群”——释ethnic group术语的涵义》,载《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4期。
    179.阮西湖:《“民族”一词在英文中如何表述》,载《世界民族》,2001年第6期。
    180.王军:“资料:东帝汶立国来之不易”,13:33扬子晚报,2002年5月20日。
    181.王子昌:《政治领导与马来西亚国族“打造”》,载《世界民族》 2004.1。
    182.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论争和文化对话》,《东方文化》 1999年4期。
    183.单纯:《略论中国人的“天下民族主义”》,《世界民族》,2001年第2期。
    184.席云舒:《文化全球化:现代化的误区》,光明日报 2003.9.24。
    185.《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86.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87.庄国土:《亨庭顿的族群的文化观及其对国际关系的解读》,载《世界民族》,2004年第2期。
    188.张显清:《论王阳明鼓吹蒙昧主义的反动性》,《山东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189.张颐武:《全球化的文化挑战》,《文艺争鸣》1999年4期)。
    190.钟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载《世界民族》 2001年第6期。
    191.庄明哲:《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主义》,《世界民族》 2001年第5期。
    192.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93. A·F·Bollad, Factor in Modern History, Lodon, 1907.
    194. Bays Daniel·H, Christianity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Indigenous Christianity: The 3esus Family, 1927—1952. In Religion, Journal of KSR. Oct. 1988. Vol. 26. No. 1. 1988.
    195. Carlton Hay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8.
    196. Raymond. Scupinand Christopher R. Decorse, Anthropology: A Global Perspective, Third Edition, Printedin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1998.
    197. Daniel Druckman, Nationalism, Patriotism arid Group Loyal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Supplement to International Studiers Quarterly.
    198. Economist, 11 March 2000.
    199. Elie Kedouri, Nationalism, London, Huchinson and Co. Publishers Ltd., 1960
    200. 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Basil Blackweil Publisher Limited, 1923.
    201. Fred W Riggs: The Modernity of Ethnic Identity and Conflic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8, Vol. 19., No. 3.
    202. Hamilton Malcolm, The Society of Relig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Rout ledge, 1995.
    203. Hans Khon,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of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6.
    204. Hefner R. W,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 Great Transformation. Berkeley: Univ. of Calif. Press, 1993.
    205. Ian·J·Bickerton(Univ.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ilia), Carla L·Klausner(Univ. of Missouri-Kansas City),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8.
    206. Johannes Fabian, Anthropology with an Attitude Critical Essay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 Press, 2001.
    207. John Paul Ⅱ: Crossing The Threshold of Hope, p 99, New York: AlffedA. Knopf 1994.
    208. Jing, The Temple of Memories: 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Univ. Press, Jun. 1996.
    209. John Hick, 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 Human Response to the Transcendent, New Haven: Yalo Univ. Press, 1989.
    210. John Paul Ⅱ: Crossing The Threshold of Hope, p 99, New York: AlffedA. Knopf 1994.
    211. John Prendergast, The Road to India, Guide to the Overland Roures to the East, John Murray. London, 1977.
    212. John Plamenatz, Two Types of Nationalism, In E Kamenka(ed.), Nationalism :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an Idea, 1976.
    213. Kalevi J Holsti, Peace and War, Armed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1648 - 1989, Cambridge Unit Press, 1966.
    214. Louis Snyder, The Meaning of Nationalism, New Bruswick, N·J·Rutgers Univ. Press.
    215. Louis Snyder, The Dynamics of Nationalism, Readings in its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Company, Inc., 1964.
    216. Malcolm Hamilto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2001.
    217. Mira Sinha Bhattacharjea, China the World and India, Typeset by Print Line, New Delhi, 2001.
    218. Osajima, Asian Americans as the model minority: An analysis of the popular press image in the 1960s and 1980s, Washington State Unit Press.
    219. Partha S Ghosh, Rivalry and Revolution in South and East Asia, b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7.
    220. Potter, S. H. and J. M. Potter. China's Peasants: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0.
    221. Raymond·Scupin and Christopher R. Decorse, Anthropology: A Global Perspective, Third Edition,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1998.
    222. Richard Falk, Religion and Humane Global Governance,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1.
    223. R·J·Fister: Melanesianist Anthropolog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A Journal of Island Affairs, 11(1), 1999.
    224. Robert J·Holt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Printed in Hong Kong, 1998.
    225. Thomas Engelbert, Hans Dieter Kubitscheck(eds.) : Ethnic Minorities and Plitics in Southeast Asiz, Frankfurt am Main, 2004.
    226. Toby E Huff, The Rice of Early Modern Science, Islam, China, and the West, Cambridge Univ., 1995.
    227. Walker Bagehot, Physics and Politics, London 1887.
    228. Wastson, James: Golden Arches East: McDonald' s in East Asia, Stanford Univ. Press, 1997.
    229. Yang C·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