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张载易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张载作为北宋五子之一、关学的创始者和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在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张子之学“以易为宗”,其整体哲学建构都可以视为对《周易》原理的种种阐释和发明,《周易》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枢纽性的作用和影响。故而,研究张载的易学思想是全面、深入理解张载整体哲学的必由之路,也是理解宋代理学主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序论;一、张载生平及其易学著述;二、张载的易学观;三、张载的释易体例;四、张载的易学哲学思想;五、张载易学的特色及其在易学史的定位。
     绪论部分,着力阐述了张载易学思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特点。通过对张载哲学及易学研究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专著的内容多偏重于张载气论的分析,对作为张载哲学之基础和源头的易学思想所做挖掘还不甚充分。本文的基本思路就是从研究作为张载整个哲学根基的易学思想入手,沿着由本及干、溯源考流的途径,通过挖掘张载在《周易》诠释和解读中孕生出来的新思想,去对张载整体哲学提供一个关照。同时,亦在理解张子整体哲学的视野下去解读其易学形式的内蕴和关怀,以期在此双向回环的运动中打通其易学思想与其整体哲学思想的关联。本文的主要特点是,既把张载易学思想研究看做目的,也看做手段。前者意味着,我们要通过此过程,了解张载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对《周易》的态度和观点、对《周易》阐释的角度和方法,看他易学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后者蕴示着,我们不仅仅为研究易学而研究易学,而是要通过溯源到张载哲学思想立论之“宗”,看他怎样从《周易》中汲取养料,从易理中得到启迪,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中国哲学所一直追求探索的关于天人、道性合一的问题。并且,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我们还要做的是,看张载是怎样紧握时代脉搏,针对当时理论和现实的困境,通过创造性地诠释《周易》这部经典,建立起新的思想体系,以回应时代课题,解答理论困惑,我们应从张载思想当中和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得到启示,用取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财富服务当前已经变化了的现实。
     第一章,《张载生平及其易学著述》。本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扼要梳理了张载的生平和治学历程;第二部分,集中论述了张载的主要易学著作《横渠易说》的成书年代和版本问题。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张载哲学代表作《正蒙》中的易学问题。研究张载生平,是为了透过他个人生活的特殊性去观视那个时代的普遍性,以厘清其易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为更好地挖掘其易学意蕴提供外在依据。致力于其易学著述的文本考证,目的是为之后的易学思想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横渠易说》是张载最主要的易学著作。本章通过对《易说》成书年代的考证,探讨其在张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其可以代表张载成熟思想的观点;通过对《易说》的种种版本卷数的考证,辨析诸学者提出的此书可能存在残缺的说法,指出论定其为残本的理由还不充分。《正蒙》是张载哲学的代表作。其中处处渗透着张子对于易理的理解与发挥,更单独辟有《大易篇》专论易学问题。通过对《正蒙》所论易学问题的梳理与归纳,不仅可以看到张子对《周易》文本训解的特点,还能看出他利用易理诠释阐发自己哲学思想的致思理路。
     第二章,《张载的易学观》。“易学观”是易学家关于《周易》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通过分析张载的易学观,看他对《周易》的整体理解,可以更好地进入张载的易学思想世界。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讨论了“易学观”的涵义,指出只有那些形成系统、较为深入地解答了关于《周易》一系列问题的“总”的看法才能在完整意义上实现并获得“易学观”这一范畴的真正内涵。易学家总是根据其所处时代和面临课题、根据自身的理解和追求去形成自己的易学观。第二部分,接着详细论述了张载对《周易》作者、性质以及服务对象等一系列问题的宏观认识。由此指出,张载的易学观有继承,更有创新,显露出鲜明的理论特点和时代特征。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张载易学观的特点,指出,在张载对易的宏观认知中,体现出他排辟佛老、纠偏前儒的理性思考,彰显出他贯通道性、合一天人的高远追求,凸显出他高扬“主体”意识的独特视角。这些特点与张载整个人生历程紧密联系、相互映诠,与其整体哲学思想彼此呼应、融会贯通。
     第三章,《张载的释易体例》。本章承接张载对易宏观的认知,将张载的易学思想研究重点落实到微观层面,细致分析张载在其整体“易学观”统领下的具体释易体例。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张载的“爻位说”体例。指出张载强调在卦与爻所构筑的具体条件和环境下运用“爻位说”理论,体现出“吉凶由时”的特点;他特别注重“当位”和“中位”释易原则的理论运用,彰显出他重视“正”和“中”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发展,在之后的《正蒙》中形成《中正篇》。第二部分,介绍了张载的“卦主说”体例。指出,张载在运用“卦主说”理论,通过挑选一卦之主以解易时,不仅重视该爻之“位”,亦重视该爻之“德”,体现出“德位并重”的特点,我们认为,这与张载既重视道德修养,又强调伦理秩序的整体哲学理念相互映诠。第三部分,详细阐释了张载释易体例中最具特色的“卦变说”体例。通过对张载“卦变说”以《否》《泰》两卦的阴阳升降来说明三阳三阴之卦的生成、来解释其卦爻辞实例的详细解读,揭示出张载这种以乾坤相合、阴阳相对、《否》《泰》相转为特点的释易体例蕴含着他深沉的宇宙意识和浓郁的人文情怀。最后,本章指出,张载对宇宙和人生的强烈关注和热切关怀正是经由这种《周易》所独有的特殊卦爻形式来加以表达,作为一位成功的哲学家和易学家,在张载的思想世界里,哲学普世关怀与《周易》独特卦爻形式二者之问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内外互融、表里互渗、彼此互诠的关系,其本人也是在这种双向往复的运动中,使自己的气化论哲学思想不断深入、不断完善。这是我们去诠释和理解易学象数体系的正确视角和方法。
     第四章,《张载的易学哲学思想》。张载易学观的树立和释易体例的运用,都是通过解读《周易》汲取其中关于天地人三才之道论述的理论营养,以便为自己新型气化论哲学体系的建立提供根基,所以,在易学的视野下,看张载怎样构筑起天人合一的新哲学是张载易学思想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推天道以明人事”是《周易》的特点,张载继承这一传统,言人必上达于天,言天必下及于人。故而,本章尽量遵循张载易学思想本身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张载的宇宙观。指出张载依据易学的原理,通过“太虚即气”的命题构建起宇宙的本体,并以“阴阳相感”的理论绘筑出一条万物气化而生的历程,为儒家的现实价值树立起超越性的终极依归。第二部分,接着论述了张载的“天人观”,指出张载是在明确“人不可混天”基础上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他用“天道即性”的一气贯通,为其“天人合一”的追求提供可行性论证,并提出以“诚”的道德修养功夫去实现“性与天道合一”。这些都体现出他追求超越与关怀现实之两翼并进的纲维意旨。第三部分,论述的内容从张载对个体的人、对天与人关系的关照,转向他对群体的人、对人与人关系的关怀,指出其易学中“礼”的思想是他对现实秩序的和谐规定,“民胞物与”的追求是他对理想社会的终极诉求。这样,张载易学思想在他由树立天道本体到论述阴阳气化,从指明作为个体的人的修养到阐释作为群体的人的关系和谐之过程中得以贯通起来。通过本章对张载易学哲学的着力论述,可以看到,张子哲学思想真是“一气贯注”、“大气磅礴”。
     第五章,《张载易学的特色及其在易学史上的定位》。本章在全面了解张载易学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易学以气解易、推崇系辞和注重取象的特色。指出这些特色的呈显,都是他理论关注重心的特殊性在《周易》诠释方式上的表现,由其易学观所决定,归根到底服务于其整体易学思想和哲学体系。最后,指明张载易学在易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在易学论述中体现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Zhang Zai As one of North Song Wuzi, the founder of Guan Discipline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Li Disciplines of Song Dynasty, He got a very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Book of Changes has a pivotal role and influence in Zhang Zai's ideology system. The whole Zhang Zai philosophy can be seen a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xtension of Book of Changes'principles, and Zhang Zai's, Chang Tsai Yi said also has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Yi.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n the Introduction, I briefly described the studying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Zhang Zai's Yi Thoughts also I gave the basic ideas and main features of this dissertation. By studying the philosophy and Yi Thoughts of Zhang Zai, I found that most of the contents of monographs were fou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i Thought of Zhang Zai, and they are not very good.about setting out the Yi Thoughts which is a basic philosophy and source of the Zhang Zai's thoughts. This basic idea of my thesis is to set out from the study Yi Thought which is as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of Zhang Zai ideology, following the stream channel tracing test, then dig the new thoughts of Zhang Zai which ar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hen try to provide an care on the overall philosophy of Zhang Zai. Meanwhile, in the view of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philosophy of Zhang Zai, I try to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and care of Yi Thoughts. In this Two-way cares, I try to open 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ole philosophy of Yi Thoughts and Zhang Zai's philosophy.
     In the first chapter, I described the life of Zhang Zai, his main Yi writings, and the text studying situation, this would form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On "Chang Tsai Yi said", I researched the written years of the book, I found that the "Yi said" was written in a very early year, but it w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a long period afterward, so we can treat it as Zhang Zai's mature thought. For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Yi said", I made it possible defects. From Zhang Zai's Philosophy masterpiece which named "Zheng Meng", we can see that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tension about Yi Principles permeated everywhere, more than that, there is "Da Yipian" which is specifically talk about Yi Thoughts, through the study on this issue, not only see the characters of Zhang Zai's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about "Book of Changes", but also it is easy to see that he used Yi Thoughts expressing his own philosophy.
     The Chapter Two, I study on Zhang Zai's view about Yi which is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cognitive view about Yi. "Yi Idea" is the general and fundamental view about "Book of Changes".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Zhang Zai's Yi Idea, we can get a better access to Zhang Zai's world of Yi thoughts. There are not only inheritance in Zhang Zai's Yi Thoughts, but also creation, which reveal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Yi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From this analysis, we can easily see that Zhang Zai's macro-knowledge is the rational thinking fruit of exclusive provision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the correction of the Earlier Confucianism. And also is the product by responding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which gave an echo to his overall philosophy.
     Chapter Three undertake Zhang Zai's Yi macro-cognition, put the attention on Zhang Zai's micro-level, a detailed analysis on Zhang Zai's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which lead by his overall "Yi-ideas". His "Bo Wei Ideology" which contains ill luck and good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his "Gua Zhu Ideology" which give the moral character and position the same important place, especially the yin and yang movements of the diagram changes in "Pi" and "Thai" that inherited the former,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re are a number of innovative. By learning the spoken system of Zhang Zai,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deeply universe ideas and rich sense of human care under this system.
     The discussing theme of Chapter Four is Zhang Zai's Yi philosophy. The foundation of Zhang Zai's Yi Thoughts Ideology and the Yi interpretational example is from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which give him the Three Powers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 so he can establish his new Qi philosophy. Therefo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Yi Thoughts, study on how to build his new philosophy which contains the uniform of Heaven and Human will be very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Zhang Zai's Yi Thoughts. In this chapter, we try to follow the philosophy of Zhang Zai's own logic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according to the order from the Heaven and Dao Ousia to the yin and yang Gasification, from an individual process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group of people as a harmonious society, we can sort out Zhang Zai's philosophy.
     The Chapter Five is on the basic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Zhang Zai's Yi Thoughts give a conclusion which is about the characters of his Yi Thoughts that are "Interpreting Yi with Gas", "Esteem Copulative" and "Focus on Symbolic". In the long river of the Yi Thoughts history, I try to give a proper position of Zhang Zai's Yi Thoughts. on the objective as possible as I can.
引文
①《正蒙·范育序》,《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第5页。(以下所引该书皆此版本,只注书名页码。)
    ②[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页。
    ③《正蒙·范育序》,《张载集》,第4页。
    ④[清]王植:《正蒙初义·臆说十有七条》,《正蒙注译·附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4页。
    ⑤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张载集》,第17页,第3页。
    ⑥《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⑦[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八横渠学案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77页。
    ⑧[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第3-4页。
    ①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印行,第291页。
    ②《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①胡元玲:《张载易学与道学:以〈横渠易说〉及〈正蒙〉为主之探讨》,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版,第67页。
    ①《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②[宋]司马光:《又哀横渠诗》,《张载集·附录》,第388页。
    ③[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4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第7页。
    ①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①张载于其文中记范仲淹建城之事曰:“卞人张载仅次其事,为之文以记其功。”《庆州大顺城记》,《张载集·文集佚存》,第353页。
    ②[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1页。
    ③《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5页。
    ④[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1页。
    ⑤同上。
    ⑥《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5页。
    ⑦[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1页。
    ①《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5-386页。
    ②[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8页。
    ③《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④同上。
    ⑤[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
    ⑥同上。
    ①[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
    ②[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1页。
    ③此文载于《张载集》,第359-361页。
    ④[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2页。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同上。
    ①[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八横渠学案下》,第777页。
    ②《土床》,《张载集·文集佚存》,第369页。
    ①[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3页。
    ②同上,第383页。
    ③同上,第385页。
    ④同上,第384页。
    ⑤[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七横渠学案上》,第664页。
    ⑥[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4页。
    ⑦同上。
    ①[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5页。
    ②《宋史·张载传》,《张载集》,第386页。
    ①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张载集》,第15页。
    ①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63页。
    ②《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第275页。
    ③[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
    ①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张载集》,第1页。
    ②《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0页。
    ③《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5页。
    ④同上。
    ⑤《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⑥朱熹在《伊川先生年谱》中说:“元符二年正月,《易传》成而序之。……崇宁五年(1106年),复宣义郎,致仕。时《易传》成书已久,学者莫得传授。先生曰:‘自量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耳。’其后寝疾,始以授尹焞、张绎。大观元年(1107年)九月庚午,卒于家,年七十有五。”
    ①《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77页。
    ②《正蒙·神化篇》、《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17页、第218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76页。
    ④同上。
    ⑤当然,王弼和程颐各自独特的易学观更有可能是出现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
    ⑥《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第278页。
    ①《张子语录·语录中》,《张载集》,第322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76页。
    ①[日]菰口治:《正蒙的构成与易说研究——其文献学的考察》,《集刊东洋学》1964年,第12期。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五》,第730页。
    ①《正蒙·范育序》,《张载集》,第4页。
    ②[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3页。
    ①[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4页。
    ②《正蒙·苏晒序》,《张载集》,第3页。
    ③《正蒙·范育序》,《张载集》,第4页。
    ①刘玑:《正蒙会稿·卷一》,喻博文:《正蒙注译·前言》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②[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第1页。
    ③《横渠易说·上经·蒙》,《张载集》,第85页。
    ④同上。
    ⑤《正蒙·中正篇》,《张载集》,第31页。
    ⑥喻博文:《正蒙注译·前言》,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①《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8页。
    ②《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③《正蒙·诚明篇》,《张载集》,第21页。
    ④《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0页。
    ①《正蒙初义·卷十四》,喻博文:《正蒙注译》引,第251页。
    ②胡元玲:《张载易学与道学:以〈横渠易说〉及〈正蒙〉为主之探讨》,第63页。
    ③同上,第65页。
    ①《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7页。
    ②《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0页。
    ③同上。
    ④《正蒙·大易篇》,《张载集》,第48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5页。
    ②《正蒙·天道篇》,《张载集》,第14页。
    ③《正蒙·神化篇》,《张载集》,第16页。
    ④同上,第17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4页。
    ②[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四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626页。
    ①[宋]程颐:《易传序》《二程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9页。
    ②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04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坎》,《张载集》,第122页。
    ②《横渠易说·下经·归妹》,《张载集》,第161页。
    ③《横渠易说·序卦》,《张载集》,第238页。
    ④同上。
    ⑤《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76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2页。
    ②同上。
    ③《正蒙·天道篇》,《张载集》,第13页。
    ④同上,第15页。
    ⑤《正蒙·诚明篇》,《张载集》,第22页。
    ⑥《正蒙·至当篇》,《张载集》,第34页。
    ⑦《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76页。
    ⑧《正蒙·至当篇》,《张载集》,第35页。
    ⑨《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7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0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2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8-189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9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185页。
    ④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335页。
    ⑤《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2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9页。
    ②《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5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6页。
    ②同上,第181页。
    ③同上。
    ④《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⑤同上,第195页。
    ⑥《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71页。
    ⑦《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②同上,第181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193页。
    ⑤同上,第180页。
    ①《横渠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3页。
    ②《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7页。
    ③同上,第181-182页。
    ④同上,第205页。
    ⑤《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6页。
    ①高亨:《周易杂论》,齐鲁书社1979版,第5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9页。
    ②同上,第231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咸》,《张载集》,第126页。
    ②《横渠易说·下经·大壮》,《张载集》,第130页。
    ③《横渠易说·上经·坤》,《张载集》,第80页。
    ①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②《正蒙·中正篇》《张载集》,第28页。
    ①[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第383页。
    ①《正蒙·范育序》,《张载集》,第4-5页。
    ②《宋史·张载传》,《张载集》,第386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2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3页。
    ②《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8页。
    ③同上,第7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2页。
    ②同上,第183页。
    ③同上,第184页。
    ④同上,第182页。
    ⑤《横渠易说·下经·咸》,《张载集》,第126页。
    ⑥《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⑦同上。
    ①《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4页。
    ②张岱年:《张载》,《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三卷上,齐鲁书社,第112-113页。
    ①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②《正蒙·苏晒序》,《张载集》,第3页。
    ①[宋]李觏:《删定易图序论》,《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页。
    ①[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三高平学案》,第156页。
    ②[宋]欧阳修:《易童子问》卷一,《欧阳修全集·卷七十六》,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07页。
    ③同上,第1109页。
    ④[宋]欧阳修:《易或问》,《欧阳修全集·卷六十一》,第878页。
    ①[宋]欧阳修:《本论》,《欧阳修全集·卷六十》,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63页。
    ②《正蒙·范育序》,《张载集》,第4页。
    ③《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④《杂诗》,《张载集·文集佚存》,第367页。
    ⑤同上,第368页。
    ①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下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00-701页。
    ②《正蒙·至当篇》,《张载集》,第34页。
    ③《正蒙·中正篇》,《张载集》,第28页。
    ①《正蒙·中正篇》,《张载集》,第28页。
    ②《正蒙·大心篇》,《张载集》,第24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25页。
    ①《正蒙·大心篇》,《张载集》,第25页。
    ②[明]王阳明:《传习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3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②王新春:《试论虞氏易学“旁通说”的易理内涵》,《周易研究》1996年第3期。
    ①刘玉建:《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上),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25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旅》,《张载集》,第165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困》,《张载集》,第150页。
    ②《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2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9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咸》,《张载集》,第127页。
    ②《横渠易说·下经·萃》,《张载集》,第147页。
    ③《横渠易说·下经·困》,《张载集》,第150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无妄》,《张载集》,第116页。
    ②《横渠易说·下经·家人》,《张载集》,第135页。
    ③《横渠易说·下经·小过》,《张载集》,第173页。
    ④《正蒙·中正篇》,《张载集》,第27页。
    ⑤同上,第26页。
    ⑥同上,第27页。
    ⑦同上。
    ⑧同上。
    ①刘玉建:《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上,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页。
    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596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591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 第112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剥》,《张载集》,第112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涣》,《张载集》,第169页。
    ②《横渠易说·下经·既济》,《张载集》,第175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蒙》,《张载集》,第85页。
    ②同上,第86页。
    ③[清]李光地:《周易折中》上册,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①关于《彖传》及两汉象数易学家的“卦变说”特点,刘玉建教授《两汉象数易学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论之甚备,兹不赘述。
    ②《横渠易说·上经·随》,《张载集》,第102页。
    ③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第194页。
    ①当为“巽”。
    ②《横渠易说·上经·蛊》,《张载集》,第104页。
    ③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第204页。
    ④《横渠易说·上经·噬嗑》,《张载集》,第108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损》,《张载集》,第140页。
    ②同上,第141页。
    ③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34页。
    ④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428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益》,《张载集》,第141页。
    ②同上。
    ③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428页。
    ④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第279页。
    ⑤同上,第281页。
    ⑥《横渠易说·下经·益》,《张载集》,第142页。
    ①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第320页。
    ②《横渠易说·下经·渐》,《张载集》,第159页。
    ③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第322页。
    ④《横渠易说·下经·渐》,《张载集》,第160页。
    ①《横渠易说·下经·归妹》,《张载集》,第161页。
    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488页。
    ③《横渠易说·下经·归妹》,《张载集》,第161页。
    ④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488页。
    ⑤《横渠易说·下经·归妹》,《张载集》,第162页。
    ①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第17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第286页。
    ③《横渠易说·下经·节》,《张载集》,第170页。
    ④《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4页。
    ⑤《正蒙·有德》,《张载集》,第46页。
    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①王新春:《荀爽易学乾升坤降说的宇宙关怀与人文关切》,《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四期。
    ②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张载集》,第1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83页。
    ②《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69页。
    ③同上。
    ④《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2页。
    ⑤《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⑥《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4页。
    ⑦同上,第225页。
    ①[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第1页。
    ②《正蒙·范育序》,《张载集》,第5页。
    ③《正蒙·大易》,《张载集》,第48-49页。
    ④《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77页。
    ⑤《正蒙·太和》,《张载集》,第9页。
    ⑥《正蒙·乾称》,《张载集》,第63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69页。
    ①《宋史·张载传》,《张载集》,第385-386页。
    ②[清]王先谦:《庄子集解·知北游》,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2页。
    ③何宁:《淮南子集释·天文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5-166页。
    ④[晋]张湛:《列子注·汤问》,《诸子集成》第三卷,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2页。
    ⑤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第543页。
    ⑥[宋]胡瑗:《周易口义·卷一》,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页。
    ⑦《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0页。
    ⑧《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4页。
    ⑨《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7页。
    ①《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6页。
    ②《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19页。
    ③《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8页。
    ①《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5页。
    ②《横渠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5页。
    ③同上,第233页。
    ①《横渠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3-234页。(括号内为张载自注。)
    ②《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3页。
    ③《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7页。
    ①《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2页。
    ②《横渠易说·上经·观》,《张载集》,第107页。
    ③《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9页。
    ④同上,第8页。
    ⑤《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6页。
    ①《横渠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5页。
    ②《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3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4页。
    ④《横渠易说·下经·咸》,《张载集》,第124-125页。
    ⑤《正蒙·至当篇》,《张载集》,第34页。
    ⑥同上,第33页。
    ①《正蒙·诚明篇》,《张载集》,第21页。
    ②《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3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9页。
    ②《正蒙·中正篇》,《张载集》,第31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9页。
    ④《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8-189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32页。
    ②《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页5。
    ③《横渠易说·下经·恒》,《张载集》,第127页。
    ④《横渠易说·上经·复》,《张载集》,第113页。
    ①《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3页。
    ②同上。
    ③《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9页。
    ④《正蒙·诚明篇》,《张载集》,第22页。
    ⑤《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⑥《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32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横渠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4页。
    ⑤同上,第235页。
    ⑥同上。
    ⑦同上。
    ⑧《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5页。
    ⑨同上,第178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83页。
    ②《张子语录·语录下》,《张载集》,第330页。
    ③《正蒙·诚明篇》,《张载集》,第21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横渠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5页。
    ⑤同上。
    ⑥《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8页。
    ②丁原明:《横渠易说导读》,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40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18页。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第188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1页。
    ②同上,第193页。
    ③《经学理窟·礼乐》,《张载集》,第191页。
    ④《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12页。
    ①《张子语录·语录下》,《张载集》,第326-327页。
    ②《经学理窟·自道》,《张载集》,第290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2页。
    ②《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73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7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25页。
    ②[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5页。
    ③《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2-63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69页。
    ②《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77页。
    ③同上,第184页。
    ④《张子语录·语录上》,《张载集》,第313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54页。
    ②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98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83页。
    ④《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206页。
    ⑤同上。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77页。
    ②同上。
    ③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第398页。
    ④《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0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1页。
    ②《正蒙·神化》,《张载集》,第16页。
    ③《正蒙·太和》,《张载集》,第10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屯》,《张载集》,第83页。
    ②同上,第92页。
    ③同上,第121页。此句逗似应为:“坎离者,天地之中二气之正交。然离本阴卦,坎本阳卦,以此见二气其本如此而交,性也,非此二物则无易。”
    ④《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24页。
    ①《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②[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第4页。
    ③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张载集》,第1页。
    ①《宋史·张载传》,《张载集·附录》,第386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76页。
    ②同上,第180页。
    ①《横渠易说·上经·谦》,《张载集》,第100页。
    ②《横渠易说·下经·益》,《张载集》,第141页。
    ③《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0页。
    ④《横渠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19页。
    1. [宋]张载.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
    2.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宋]周敦颐.徐洪业导读.《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 [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宋]胡瑗.《周易口义》,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7.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8.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
    9.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明]王阳明.《传习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
    13.[清]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1964.
    14.[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16.《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1.丁原明.《〈横渠易说〉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4.
    2.张岱年.《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3.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4.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4.
    5.程宜山.《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6.龚杰.《张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赵吉惠 刘学智主编.《张载关学与南冥学研究》,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岳少峰.《关中书院与关中学派》,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9. 胡元玲.《张载易学与道学——以〈横渠易说〉及〈正蒙〉为主之探讨》,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4.
    10.陈政扬.《张载思想的哲学诠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11.刘学智主编.《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喻博文.《正蒙注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14.刘大钧.《象数易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6.
    15.刘大钧.《大易集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6.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二卷,济南:齐鲁书社,1994.
    17.林忠军.《易纬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
    18.刘玉建.《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上、下,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9.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5.
    20.王新春.《神妙的周易智慧:解读不尽的宝藏》,北京:中国书店,2001.
    21.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5.
    22.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3.
    2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四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24.余敦康.《易学今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6.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7.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8.郑万耕.《易学名著博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29.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济南:齐鲁书社,2001.
    30.王博.《易传通论》,北京:中国书店,2003.
    31.张涛.《秦汉易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32.王铁.《宋代易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3.曾振宇.《中国气论哲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34.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5.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6.候外庐 邱汉生 张岂之.《宋明理学史》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7.傅小凡.《宋明道学新论:本体论建构与主体性转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8.孔令宏.《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6.
    39.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40.卢国龙.《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1.李晓春.《宋代性二元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2.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43.徐远和.《洛学源流》,济南:齐鲁书社,1987.
    44.蒙培元.《理学的演变 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45.吴震等编著.《中国理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4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7.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9.肖萐夫 李锦全.《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0.冯达文 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2.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53.张传开 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4.张立文等编.《中国古代哲学家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2.
    55.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56.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7.[美]田浩.《宋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8.[美]成中英.《易学本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9.[日]小野泽精一等.《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
    6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徐志锐.《张载〈易〉学研究》[J].载于《周易研究》,1988年第1期.
    2.刘学智.《〈横渠易说〉与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J].载于《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3.王绩叔. 《论张载对<易>的研求与演绎》[J].载于《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4.郑万耕.《横渠易学的天人观》[J].载于《周易研究》,1997年第1期.
    5.王利民.《论张载之学是易学—与龚杰先生商榷》[J].载于《周易研究》,2000年第一期.
    6.孙剑秋[台].《宋儒张载“以易为宗”思想探析》[J].载于《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7. 白欲晓.《从〈横渠易说〉到〈正蒙〉——张载哲学本体理论的建构与发展》[J].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8.张秋平.《试论“易即天道而归于人事”的现实意义》[J].载于《经济师》,2007年第6期.
    9.王汐朋.《张载易学的“神化”思想探析》[J].载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4.
    10.马鑫焱.《以易为宗——〈横渠易说〉易象研究》[J].载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3期,2009.5.
    11.马鑫焱.《以易为宗——张载太极本体论探析》[J].载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2.陈俊民.《张载关学主题论—兼论其对中国哲学宇宙论发展的贡献》[J].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3.董健桥.《张载“一、两”学说试评》[J].载于《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5期.
    14.张岱年.《释张载哲学中所谓神——再论张载的唯物论》[J].载于《美学研究》,1984.9.
    15.沈丽波.《论张载的“感”“物无孤立之理”》[J].载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6.余敦康.《张载哲学探索的主题及其出入佛老的原因》[J].载于《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
    17.刘强.《浅谈张载哲学的历史意义》[J].载于《唐都学刊》第13卷,1997年第3期.
    18.王兴国.《“希张横渠之正学”——王夫之是如何推崇张载的》[J].载于《船山学刊》,1999年第2期.
    19.汤勤福.《太虚非气:张载“太虚”与“气”之关系新说》[J].载于《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
    20.林乐昌.《张载对儒家人性论的重构》[J].载于《哲学研究》,2000年第5期.
    21.丁为祥.《张载太虚三解》[J].载于《孔子研究》,2002第06期.
    22.张丽华.《张载的鬼神观》[J].载于《中国哲学史》,2006第2期.
    23.叶文英.《张载“性”论四题》[J].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6.3
    24.丁为祥.《张载研究的视角与方法》[J].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5.肖永明.《张载之学与〈四书〉》[J].载于《船山学刊》,2007.1.
    26.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J].载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7.张刚.《张载之学与佛学》[J].载于《船山学刊》,2007年第2期.
    28.刘天杰.《张载的“民胞物与”论及其现代意蕴》[J].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7.4.
    29.赵载光刘和平.《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及其要义》[J].载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30.丁为祥.《张载为什么著〈正蒙〉——〈正蒙〉一书之主体发生学考察》[J].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31.李延仓.《张载对儒学价值观的重构》[J].载于《齐鲁学刊》,2007年第4期.
    32.沈庆.《张载对佛道基本理论的批评》[J].载于《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4期下.
    33.姜锡东.《北宋五子的理学体系问题》[J].载于《文史哲》,2007年第5期(总第302期).
    34.杨亚利.《“太和所谓道”与“仇必和而解”——论张载哲学的“和谐论”特色》[J].载于《中共淅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第五期.
    35.沈庆.《张载哲学中“性”与“心”的内涵分析》[J].载于《社科纵横》,2007.6
    36.卢艳晗 吴强.《张载“以〈中庸〉为体”思想探析》[J].载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7.叶文英.《张载“性”论的理论渊源》[J].载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10.
    38.冯登立.《论张载的“气”本体论及其成因和作用》[J].载于《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6期.
    39.吴静.《张载“气以载性”思想探析》[J].载于《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40.翟晓娟.《张载心学思想研究》[J].载于《今日南国》,2008年2月.
    41.刘学智.《张载“和”论探微》[J].载于《中国哲学史》,2008第2期.
    42.向世陵 张载 王夫之的《“保合太和”说议》[J].载于《中国哲学史》,2008第2期.
    43.乔根锁.《张载哲学诠释范式的历史反思》[J].载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8.3.
    44.魏冬.《横渠虚气辩——“虚气相争”之根源及其解决》[J].载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5.何俊.《道学话语的分析与解读——读陈来主编〈早期道学话语的形成与演变〉》[J].载于《哲学研究》,2008第4期.
    46.武宝宁. 《张载对道家和道教的批判与汲取》[J].载于《作家杂志》,2008No.5.
    47.[韩]张闰洙.《张载的大心工夫论》[J].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48.蔡方鹿.《张载与明代气学》[J].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49.杨勇.《探析张载哲学思想中的道》[J].载于《文教资料》,2008年9月号下旬刊.
    50.周元侠.《张载的虚气观刍议》[J].载于《甘肃理论学刊》,2008.11.
    51.杨国荣.《理学的伦理向度——从张载到王阳明》[J].载于《伦理学研究》,2009第1期.
    52.孙景山.《探析张载建构之气与二程建构之理》[J].载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3.刘建丽 白蒲婴.《张载“取洮西之地”辨析》[J].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54.李存山.《“先识造化”:张载的气本论哲学》[J].载于《中国哲学史》,2009第2期.
    55.丁为祥.《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思考——以张载为中心》[J].载于《文史哲》,2009年第2期(总第311期).
    56.张践.《“太和即道”——张载和谐社会思想研究》[J].载于《理论学刊》,2009.3.
    57.苏菡丽.《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J].载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
    58.王海成.《张载“太虚”意义辨析》[J].载于《唐都学刊》,2009年3月.
    59.叶惠宏.《从变化气质而知礼成性——从张载修养工夫论看其成性观》[J].载于《西安社会科学》,2009.3.
    60.张瑞元.《关于张载哲学中“心”的定位问题之我见——以修养工夫论为背景》[J].载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1.朱慧芸.《张载《正蒙》中“感”的意义阐释》[J].载于《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2.林乐昌.《“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J].载于《哲学研究》,2009.5.
    63.王汐朋.《知人知天:略论张载的学思历程》[J].载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