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论题为《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共五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书法官学教育制度。本章从先秦至唐官学教育制度中,研究其与文字书写教育有关的教育内容。主要就西周国子小学教育中的“六书”教育,秦代“学室”教育制度、汉代宦学制度与文字书写教育,汉代鸿都门学与书法及书法教育,魏晋南北朝书法官学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隋唐书法官学教育制度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对官学教育制度中有关书法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在考察这一历史阶段的书法官学教育制度中,着重论述书法官学教育制度演变的历史过程、书法官学教育的性质和地位。
     第二章,书法私学教育制度。自文字产生后,书本教育必须以文字的识读和书写为前提,因此,从这个方面讲,每个历史时期客观上存在童蒙文字书写教育。本章主要考察先秦至唐这一历史时期私学教育制度中童蒙文字书写教育情况。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对史料的甄别、分析,重点就童蒙文字书写教育教材如何从先秦、秦汉时期的“六书”、《急就章》等字书,逐渐过渡到以名家书写的《千字文》、书家法帖为主的这一演变过程进行论述。
     第三章,书法家学教育制度。家学实际上也是私学,作为家学内容的文字书写教育,与书法官学教育内容、目的有很大区别。书法官学教育,内容以文字训诂为主,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就是古代“小学”即文字学教育范畴。而作为家学教育内容的文字书写教育,却主要以书写的艺术性为目的,以书写笔法为传授内容。随着中国书法艺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以笔法传授为核心的书法师授和家学教育内容,至唐代开始对此进行总结,并初步形成了中国书法史笔法传授谱系。
     第四章,宫廷侍书制度。本章主要考察古代帝王及其家族的书法教育。古代帝王对太子和王子教育相当重视,设有相应的教育制度予以保障,其中就包括文字书写教育内容,侍书即古代帝王及其家族的书法教师。本章拟从先秦国子教育、汉代的“宦皇帝”制度、魏晋南北朝的宫廷侍书,唐代侍书的制度化等几个方面对侍书制度进行论述,其重点在于描述侍书制度化的形成过程。
     第五章,选官制度与书法教育。本章主要研究先秦至唐这一历史时期不同封建王朝选官制度与文字书写教育的关系。由于古代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对文书制度的依赖,各封建王朝对官吏的选拔,都内在地包含文字书写能力的考核和要求,因此古代选官制度与文字书写教育关系密切。文字书写与选官制度的紧密关系,使得文字书写与仕途利禄联系起来,对书法教育的兴盛,客观上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The topic for the thesis "Study of the Pre-Qin to Tang calligraphy education system",its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The official calligraphy education system.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calligraphy,the Qin Dynasty calligraphy education and sturdyroom (学室) education,the Huan -xue(宦学)education system of the Han dynasty and calligraphy education,the Han-hung door and calligraphy and calligraphy education,the officer calligraphy education system preliminary study establishion of Wei and Jin Dynasty calligraphy, the officer calligraphy education system establishion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Studying visit of judges at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book,we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 of offici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th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book of judges lear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alligraphy.Studying on the book of judges through the education system inspection,we can find that the official Chinese calligraphy education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usefulness of written language,and the written language is the first practical.
     The second Chapter,The private calligraphy education system.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written languag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the.Sine writing invention,the books of the language of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reading and writing.Therefore,from this point of view,there is the pre-Qin to Tang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Children written language education is the objective existence.Studying of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 pre-Qin to Tang writing children education,we focuse on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evolution of writing materials.
     The third Chapter,Home study system of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Home study is in fact a private study,but as a home study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the official study of the calligraphy of the content and purpose of education has a lot of difference.Officer in the study of Private calligraphy education.The official study of the calligraphy in order to grasp the knowledge-based language,actually belonging to the ancient primary areas.However,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as a home study of the written language of education,is teaching the content of technique.Therefore, the study of home education should belong to arts education.Following the conscious and mature of calligraphy,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education begins to sum up the writing technique,and it forme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edigree.
     The fourth Chapter,The court system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Shi-shu(侍书)is the calligraphy teacher of the family of the emperors.In this chapter,we mainly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 of the royal family.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emperors,and the emperor's interest and hobbies can influence the calligraphy style and prestige of the calligrapher.Inspection in the court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the book focuses o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aternity formation.The Noble descent teaching of the Pre-Qin,the Han Dynasty Huan-xue(宦学)system,the Shi-shu(侍书)emergence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hi-shu(侍书)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fifth Chapter,The election official system and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Because of the ancient instruments of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depending on the official selection,The election official contains the text of the writing.Different stages of national's laws and political system,education system,examination of the official has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written language.Because of the written language contacts with the election of officials,it makes the writing link with the benefits of rank and salary,it stimulats to raise the study of calligraphy.
引文
[1]欧阳中石等省:《书法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8-279页。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98页。
    [1]从文俊:《中国书法史 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2页。
    [1]李学助:《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孪生》,载倪文东主编:《中国书法年鉴(2002)》,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三卷《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11页。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94页。
    [1]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2]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3-104页。
    [3]《宋书》卷七十五《王僧权传》,中华书局,1974年,1951页。
    [4]《南齐书》卷七《东昏侯纪》,中华书局,1972年,102页。
    [1]《南齐书》卷四十六《王慈传》,中华书局,1972年,802页。
    [2]《魏书》卷三十八《冯诞传》,中华书局,1974年,1821页。
    [3]《周书》卷四十七《翼俊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38页。
    [4]欧阳中石:《庚辰论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六《禹贡》,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53页。
    [2]从书集成初编0360,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二“君子小人学道”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61页。
    [3]李学勤:《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孪生》,载倪文东主编:《中国书法年鉴(2002)》,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
    [4]郭洙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笫65页。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6页。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7页。
    [2]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8页。
    [3]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十六《多士》,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220页。
    [4]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198页。
    [5]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1页。
    [6]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二十一《礼运》,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415页。
    [1]《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公孙弘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119页。
    [2]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十二《王制第五》阮元校刻本,1980年,第1332页。
    [1]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十三《王制第五》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345页。
    [2]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十三《王制第五》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346页。
    [3]王贵民:《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
    [4]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512-513页。
    [5]宋镇豪:《从甲骨文考述商代的学校教育》,载王守信、宋镇豪、孟宪武主编:《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20-230页。
    [1]郭沫若:《殷墟萃编·考释》,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733页。
    [2]郭沫若:《殷墟萃编·考释》,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734页。
    [3]郭沫若:《殷墟萃编·考释》,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736页。
    [4](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并考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郑玄沣、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五十四《王制》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642页。
    [2]王贵民:《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
    [3]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第211页。
    [4]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十三《王制》,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342页。
    [1]丛书集成初编1027,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三《保傅》,中华书局,1985年,第28页。
    [2]丛书集成初编1027,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三《保傅》,中华书局,1980年,第40页。
    [3]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34页。
    [4]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49页。
    [5]何休解诂、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宣公》卷十六,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87页。
    [1]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四《保氏》,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707页。
    [2]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四《保氏》,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731页。
    [1]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康有为全集》第一集《新学伪经考·汉艺文志辨伪第三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7页。
    [2]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广艺舟双楫·原书第一》,2007年,第252页。
    [1]吕思勉:《文字学四种·论六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50-152页。
    [2]吕思勉:《文字学四种·论六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52页。
    [3]张正娘:《六书古义》,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历史语苦研究所集刊》(第十册),中华书局,1987年。
    [1]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西汉古文学家多小学家说》,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98页。
    [2]丛书集成初编1027,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三《保傅》,中华书局,1980年,第40页。
    [3]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二十八《内则》,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1页。
    [1]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六《辟雍》,中华书局,1994年,第253页。
    [2]《太平御览》卷六百一十三《学部七·教学》,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2759页。
    [3]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214页。
    [1]转引自张政烺:《六古义》,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册),中华书局,1987。
    [2]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第210页。
    [1]刘操南:《古籍与科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论丛》编辑部,1990年,第136页。
    [2]钱宝琮编:《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31页。
    [3]刘操南:《古籍与科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论丛》编辑部,1990年,第137页。
    [4]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第195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张怀瓘《书断上》“大篆”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07页。
    [2]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05页
    [1]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史籀篇疏证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251页。
    [2]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第151页。
    [3]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4]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史籀篇疏证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255页。
    [5]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6]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70-471页。
    [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726页。
    [8]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538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张怀瓘《书断上》“大篆”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06-107页。
    [2]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151页。
    [3]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4]《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0-1721页。
    [5]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8年,第315页。
    [1]李延寿:《北史》卷三十四《江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8页。
    [2]李学勤:《试说张家山汉简(史律)》,《文物》2002年,第4期。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4页。
    [4]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6页
    [5]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史》,中华书局,1959年,263页。
    [6]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3页。
    [1]黄晖:《论衡校释》卷十三《别通》,中华书局,1990年,第591页。
    [2]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89页。
    [3]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4]《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记载:景帝二年“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中华书局,1962年,第141页。汉简的材料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参看黄尚明《汉代供役年龄的变化》,《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96页。但是东汉的情况不同,《论衡·谢短》:“年二十三傅,十五赋。”《后汉书·高帝纪》注:“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是说男子二十三岁傅籍。
    [5]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47页。
    [1]齐秋生,徐学标:《<史籀篇>文体考》,《语言研究》,2005第25卷,第3期。
    [2]谢光辉、徐学标:《两汉史书名实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9月,第5期。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0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9-10页。
    [2]《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引应劭注曰:“试补吏。”即试用为吏。中华书局,1959年,第343页。
    [1]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文史哲》,1984年,第1期
    [2]《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附卫恒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4页。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72页。
    [2]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一《曲礼》,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31页。
    [1]六体当为八体之误。
    [2]黄晖:《论衡校释》卷十二《程材》,中华书局,1990年,第534页。
    [3]同上,第535页。
    [4]同上,第533页。
    [5]同上,539-540页。
    [6]同上,第543页。
    [7]黄晖:《论衡校释》卷十二《量知》,中华书局,1990年,第552页。
    [1](日)富谷至著、刘恒武译、黄留珠校:《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2]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1页。
    [1]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文史哲》,1984年,第1期。
    [2]启功:《急就章传本考》,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页。
    [3]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3页。
    [4]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外七种》卷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5年。
    [5]黄晖:《论衡校释》卷十二《程材》,中华书局,1990年,第1188页。
    [1]王先谦:《后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本。
    [2]《太平御览》卷七四九、九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3322页;又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07页。
    [1]王元军:《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140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张怀瓘《书断中》“韦诞”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27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张怀瓘《书断上》“飞白”条:“按汉灵帝熹平年诏蔡邕作《圣皇篇》,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待诏门下,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 中华书局,1985年,第111页。
    [4]徐天麟:《西汉会要》卷四十四《选举上》、卷四十五《选举下》,中华书局,1955年,第509-532页。
    [1]徐天麟:《东汉会要》卷二十六《选举上》,中华书局,1955年,第279-287页。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中华书局,1986年,第264页。
    [3]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5卷第1期。
    [1]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2]张啸东主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3]张啸东主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4]张啸东主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第1184页。
    [2]《晋书》卷三十《卫瓘传附卫恒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3页。
    [3]同上
    [4]丛书集成初编1631,郑构:《衍极》卷一“至朴”:“太皞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荣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5]张啸东主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6]《汉书》卷八十七下《杨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584页。
    [1]王元军:《汉代石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140页。
    [1]《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071页。
    [2]丛书集成初编3520,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三十五《后汉书》七“写”字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300也。
    [3]《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附卫恒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4页。
    [1]张啸东主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2]劳干:《汉代的“史书”与尺牍》,《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下),中华书局,2006年,第531页。
    [3]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67页。
    [4]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68页。
    [5]王镛主编:《中国书法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8-79页。
    [6]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1]王元军:《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144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九,张怀瓘《书断下》“能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36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62页。
    [1]《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60页。
    [1]《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154页。
    [2]《太平御览》卷七百四十九《工艺部·古文》,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第3322页。
    [3]唐长儒:《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载刘德增主编:《儒学传播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第194页。
    [1]《南齐书》卷九《礼志上》,中华书局,1972年,第117-118页。
    [2]《晋书》卷一百四《载记·石勒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0页。
    [3]《魏书》卷一百一十三《百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993页。
    [4]《魏书》卷九十一《江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4-1965页。
    [5]王绂:《书画传习录》,载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第103页。
    [1]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卷三十九“职官·后周官品”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1072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撰、窦蒙注《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90页。
    [1]隋书学博士人数也有认为只专设立一人,《唐六典》卷二十一《国子监》:书学博士二人,从九品下。(自汉已来,不见其职。隋置书学博士一人,从九品下。皇朝加置二人。)《唐六典》云书学博士自汉来不见此职,可能是未见西晋设立书博士史事。
    [1]《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7页。
    [1]有学者认为书学成立于贞观元年即627年,其依据是其年太宗于弘文馆设书法以教学生,然弘文馆以儒学教育为主,学生以应明经科考试,弘艾馆最初以书法教学生,弘文馆还没有学校性质,故定书学为贞观元年,似为不妥。见高时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教育史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4页。
    [2]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中华书局,1955年,第1163页。
    [1]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五:秘书省,龙朔二年二月四日,改为兰台,其监为兰台太史,少监为兰台侍郎,丞为兰台大夫。咸亨元年十月二十三日,各复旧额。光宅元年九月五日,改为麟台,监等并随名改。神龙元年二月五日,复改为秘书监如旧。中华书局,1955年,第1123页。
    [1]钱易:《南部新书》第九卷《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2]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一○五,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37页。
    [1]《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990页。
    [2]《魏书》卷九十一《江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3页。
    [3]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四《五经文字序列》,中华书局,1983年,第4677页。
    [4]载《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又见李国钧 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340页;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4页。
    [1]李林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十一《国子监·国子博士》,中华书局,1992年,第559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01,陈思纂次《宝刻丛篇》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
    [1]王昶:《金石萃编》卷一“唐十五”,中国书店,1985年。
    [2]丛书集成初编1601,陈思纂次《宝刻丛篇》卷二:此碑“国子”后缺一字,似应为“书”字。中华书局,1985年。
    [3]王昶:《金石萃编》卷一“唐十五”,中国书店,1985年。
    [4]王昶《金石萃编》卷一“唐十五”引《石墨镌华》,中国书店,1985年。
    [5]王昶《金石萃编》卷一“唐十五”引《石墨镌华》,中国书店,1985年。
    [1]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3页
    [2]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书法》,中华书局,1955年,第646页。
    [3]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中华书局,1955年,第1163页。
    [1]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84页。
    [2]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上《道基》,中华书局,1986年,第18页。
    [3]阎振益、锺夏:《新书校注》卷八《六术》,中华书局,2000年,第316页。
    [4]孔子时代,《诗》、《书》、《礼》、《乐》、《易》、《春秋》尚未构成体系,更没有达到经的地位,此处称“六经”,乃从目前通行之语,以行文方便。参见邓安生:《论“六艺”与“六经”》,《南开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吴龙辉:《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的关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5]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卷七《述而》,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84页。
    [1]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卷七《述而》,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2页。
    [2]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十三《金滕》,阮元校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96页。
    [3]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卷六《雍也第六》,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7页。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四《述而》,中华书局,1983年,第94页。
    [5]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卷十九《子张》,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31页。
    [1]丛书集成初编9530,扬雄:《法言》卷二《吾子》,中华书局,1985年,第5页。
    [2]《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995页。
    [3]丛书集成李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李嗣真:《书品后》,中华书局,1985年,第44页。
    [4]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十七《书陵阳集后》,《四库全书》11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81页。
    [5]李焘撰、黄以周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雍熙三年十月丙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9页。
    [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十六《与石推官第二书》,中国书店影印,1986年,第483页。
    [7]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中华书局,1959年,第179页。
    [1]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中华书局,1990年,第1188页。
    [2]传引自张政烺:《六书古义》,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册),中华书局,1987年。
    [3]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第212页。
    [1]林治金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8页。
    [2]林治金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2页。
    [1]黄晖:《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中华书局,1990年,第1188页。
    [2]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66页。
    [1]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中华书局,1959年,第179页。
    [2]《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077页。
    [3]《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1页。
    [1]《南齐书》卷五十四《顾炊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928页。
    [2]《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93页。
    [3]《魏书》卷八十四《刘兰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51页。
    [4]《北史》卷十八《景穆十二王传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662页。
    [5]《北史》卷三十三《李绘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7页。
    [6]《北齐书》卷四十四《李铉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585页。
    [1]《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26-827页。
    [2]《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93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梁武帝答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21页。
    [4]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外七种》卷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5年。
    [1]周祖谟:《记吐鲁番出土急就篇注》,《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82页。
    [2]丛书集成初编2739,李绰:《尚书古实》,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3]姜亮夫:《姜亮夫全集》卷十二《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4]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二“吕氏千字文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40页。
    [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363页。
    [2]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宋大川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中认为,唐代的地方教育是州、县、乡、里四级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00页;
    张邦炜在《唐代学校的盛衰》(载《四川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一文中直接称乡里官学。
    [1]朱利民,王尚林:《唐代私学考》,《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2]吕思勉:《燕石续札》,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48页。
    [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276页。
    [4]吴霓:《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5]郑氏:《女孝绎》“母仪章第十七”,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一百二十卷》卷七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290页。
    [6]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卷十五《选举三》“考绩”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358页。
    [7]丛书集成初编2830,张鷟:《朝野佥载》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第61页。
    [8]郑阿财:《敦煌童蒙读物的分类与总说》,《敦煌文献论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9]郭沫若:《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考古》,1972年,第1期。
    [1]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三》,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363页。
    [2]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954页。
    [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19页。
    [4]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54页。
    [5]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2343页。
    [6]罗振玉:《罗雪堂合集》第十八函《京畿冢墓遗文·瀛洲景城主薄彭君权殡墓志铭》,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年。
    [7]北京图书馆会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1册,《黎燧墓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8]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1册,《郑当墓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1105《寇公(章)墓志铭并序》,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105页。
    [10]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4部第2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9502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百十八,李华《字诀》,中华书局,1983年,第2323-2324页。
    [2]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18册《裴适墓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3]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22册《王府君(楚宾)夫人李普明墓志铭》,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4]李锦秀:《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
    [5]李商隐:《义山杂纂》“教女”条,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一百二十卷》第七十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548页。
    [6]李华:《李遐叔文集》卷一《与外孙崔氏二孩书》,《四库全书》第107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63-364页
    [7]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3册《李从质女墓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8]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91页。
    [9]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京阳等点校:《全唐文补遗》第一辑,_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370页。
    [10]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京阳等点校:《全唐文补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556页。
    [11]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京阳等点校:《全唐文补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410页。
    [1]郑阿财:《敦煌童蒙读物的分类与总说》,《敦煌文献论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2页。
    [2]郑阿财:《敦煌童蒙读物的分类与总说》,《敦煌文献论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3页。
    [3]《百家姓》为“宋初吴越民间所著”,不属于唐代蒙书识字教材。
    [4]史游:《急就篇》,岳麓书社,1989年,第391页。
    [5]史游:《急就篇》,岳麓书社,1989年,第397页。
    [1]王定保:《唐摭言》卷十“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8页。
    [2]李正宇:《一件唐代学童的习字作业》,《文物天地》,1986年,第6期。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8页。
    [1]王利器:《跋敦煌写本<上大夫>残卷》,《文献》,1987年,第4期。
    [2]郑阿财:《敦煌童蒙读物的分类与总说》,《敦煌文献论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4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_二,张怀瓘:《六体书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4409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张怀瓘:《六体书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4408页。
    [3]白鸿:《唐代蒙学中的书法教育》,《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10月,第5期。
    [1]吕振羽:《殷商时代的中国社会》,三联书店,1962年,第29页。
    [1]杨伯峻:《春秋左氏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1536-1538页。
    [2]朱桢:《贞人非卜辞契刻者》,《殷都学刊》,1986年,第4期。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4](美)艾兰(Sarah Allan)著杨民等译:《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8-179页
    [5](美)艾兰(Sarah Allan)著杨民等译:《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9页。
    [1]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十三《王制第五》,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43页。
    [2]郭沫若:《殷墟萃编·序》,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10-11页。
    [3]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十七《月令》,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38页。
    [4]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小组校点:《国语》卷六《齐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27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九,张怀瓘《书断下》“能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35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赵壹《非草书》,中华书局,1985年。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杜,1987年,第349页。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6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5页。
    [1]陈琪:《敦煌张氏书法人物辑考》,《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2期。
    [1]《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3页。
    [2]《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王导有“六子:悦、恬……悦字长豫,弱冠有高名,事亲色养。导甚爱之”,(恬)“少 好武,不为公门所重。导见悦辄喜,见恬使有怒色”。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5页。
    另参阅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393-394页。
    [1]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第5卷2期(1964年)。
    [2]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47-148页。
    [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中华书局,1963年,第17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页。
    [2]《晋书》卷七十六《王廙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02-2003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南齐王僧虔《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8页。
    [1]《太平广记》卷二百七《书二》,中华书局,1961年,第1583页。
    [2]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第六十二条注引《文字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21页。
    [3]俞建华注释、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卷五,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4]俞建华注释、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卷五,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5]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九,张怀瓘,《书断下》“能品”,中华书局,1985年,第138页。
    [6]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7]陈思:《书小史》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5页。
    [8]同上
    [1]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撰、窦蒙注《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82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3]《全晋文》卷二二辑王羲之《吾有帖》云:“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晋书》卷八0《王裁之传》云:“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其四子、五子、六子分别为肃之、微之、操之,分见《世说新话》注引《王氏谱》、《雅量》注引《中兴书》、《品藻》注引《王氏谱》。献之为第七子,则涣之当为第四子,见下引黄伯思《东观余论》。其女为谁,尚有争议。宋《宣和书谱》卷一六认为是献之小字。《柳河东集》卷四二于“官奴”下注:“褚遂良撰《右军书目》正书五卷,第一《乐毅论》四十四行,书赐官奴。行书五十八卷,其第十九有与官奴小女书。官奴,羲之女。”认为官奴是羲之女,以后说为是。王羲之书札中有云:“延期官奴小女,病疾不救,痛憨贯心。吾以西夕,情愿所锺,唯在此等,岂图十日之中,二孙天命,惋伤之甚,未能喻心。可复如何?”(见《法书要录》卷一-0《右军书记》)可知官奴为羲之小女。王元军:《六朝书法与文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10页。今从之。
    [4]俞建华注释、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卷七,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5]丛书集成初编1623,《宣和书谱》卷卜四“王珣”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327页。
    [6]《晋书》卷六十五《王珣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8页。
    [7]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30页。
    [8]陈思《书小史》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9页。
    [9]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窦蒙《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81页。
    [1]奕保群、吕宫力点校,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世擅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40页。
    [2]《粱书》卷三十三《王荺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486-487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4]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南齐王僧虔《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5]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泉、窦蒙《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81页。
    [6]陈思:《书小史》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5页。
    [7]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窦蒙《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81页。
    [1]陈思:《书小史》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7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窦蒙《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81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4]丛书集成初编1623,《宣和书谱》卷十五“庾翼”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333页。
    [5]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僧虔《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6]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虞龢《论书表》,1985年,第17页。
    [7]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页。
    [8]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9]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僧虔《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10]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页。
    [11]陈思:《书小史》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6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窦蒙《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81页。
    [2]《陈书》卷二十八《始兴王伯茂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359页。
    [3]陈思:《书小史》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7页。
    [4]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5]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僧虔《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6]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窦蒙《述书赋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81页。
    [7]陈思:《书小史》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36页。
    [8]陈思:《书小史》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37页。
    [9]《晋书》卷七十九《谢尚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69页。
    [10]丛书集成初编1633,《宣和书谱》卷十五“谢尚”,中华书局,1974年,第332页。
    [11]丛书集成初编1633,《宣和书谱》卷七“谢奕”,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页。
    [12]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1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僧虔《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
    [14]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30页。
    [15]同上
    [16]丛书集成初编1633,《宣和书谱》卷七“谢万”,中华书局,1985年,第178页。
    [17]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僧虔《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10页。
    [1]俞建华注释、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卷七,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2]《南史》卷一十九《谢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2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1]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1980年,第140页。
    [2]《魏书》卷二十四《崔玄伯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623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第648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七《杂艺》,中华书局,1993年,第567页。
    [1]《魏书》卷九十一《江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5页。
    [2]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383-384页。
    [3]马宗霍:《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77页。
    [4]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窦臮、窦蒙《述书赋下》,中华书局,1985年,第94页。
    [1]《旧唐书》卷七十二《虞世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565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页。
    [3]卢携《临池诀》云:永禅师从侄纂及孙涣皆善书,能继世。窦臮《述书赋》谓纂为世南子。查《旧唐书》、《新唐书》之《虞世南传》,世南只有一子“昶,官至工部侍郎”。是知《述书赋》记载有误,当以张怀瓘《书断》为是,而卢携《临池诀》记载更不合理,或是当时笔误,虞世南曾被赐封“永兴县公”,世称“永兴公”,则“永禅师”或许即“永兴公”之笔误,今存疑。
    [4]《新唐书》卷九十七《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81页。
    [1]《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颜真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861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页。
    [3]陶宗仪:《书史会要》,上海书店影印,1984年,第146页。
    [4]《新唐书》卷二百二《宋之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751页。
    [1]《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徐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66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徐浩《古迹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54页。
    [3]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五,蔡希综《法书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3718页。
    [1]杨慎:《墨池璅录》卷一,《四库全书》第8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页。
    [2]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3]王元军:《唐书家邬彤小考》,《文献》,2004年,第1期。
    [1]张氏四龙指张从师、张从申、张从义、张从约。从申为从师弟,参见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年,第1191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颜真卿,《叙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3419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页。
    [3]柬之从孙陆景融,彦远从孙陆曾,陆景融曾孙陆岘,陆景融四世孙陆希声。
    [4]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_二,张怀瓘:《玉堂禁经》,中华书局,1983年,第4402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张怀瓘:《六体书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4409页。
    [3]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十二,孙过庭:《书谱》,中华书局,1983年,第2046页。
    [4]陈思:《书苑着华》卷二《叙笔法》,载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437页。
    [5]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十二《与李睦州论服气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21页。
    [6]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4931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张怀瓘《书断中》“妙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8页。
    [1]丛文俊:《中图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页。
    [2]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十九《东坡题跋·评杨氏所藏欧蔡书》,中华书局,1986年,第2187页。
    [1]丛书集成初编1027,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三《保傅》,中华书局,1985年,第28页。
    [1]丛书集成初编1027,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卷三《保傅》,中华书局,1980年,第40页。
    [2]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四《保氏》,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730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徐浩《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51页。
    [1]马宗霍:《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9页
    [2]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汉书》卷四十三《陆贾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113页。
    [2]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文史》,1979年,第6期。
    [3]阎步克:《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4]《史记》卷一二五《佞幸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194页。
    [5]《汉书》卷九《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298页。
    [6]丛书集成初编3731,班固等撰:《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1]《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203页。
    [2]《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974页。
    [3]《前汉纪》卷二十五《孝成皇帝纪卷》,《四库全书》第3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37页。
    [4]《后汉书》卷十《和帝阴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417页。
    [5]《后汉书》卷十《窦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415页。
    [6]《后汉书》卷五十五《章帝八王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803页。
    [7]《后汉书》卷五十《孝明八王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672页。
    [1]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读史释词》“博士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276页。
    [2]《南史》卷七十二《颜协传》:(颜)协幼孤,养于舅氏。少以器局称。博涉群书,工于草隶飞白。时吴人范怀约能求书,协学其书,殆过真也。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5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庾元威《论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29页。
    [1]奕保群、吕宫力点校,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97-898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32,《宣和书谱》卷一《历代诸帝》“唐太宗”,中华书局,1985年,第30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32,《宣和书谱》卷一《历代诸帝》“唐代宗”,中华书局,1985年,第41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六,窦臮、窦蒙《述书赋下》,中华书局,1985年,第81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张怀瓘《六体书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4408-4409页。
    [3]“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一,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第7779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李嗣真《书品后》,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2]曹勋:《松隐集》卷三十三《陆柬之千文》:“陆柬之当唐太宗、高宗之朝,故书千文阙渊、民、治三字”。《四库全书本》第11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31页。
    [3]张沛:《昭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184页
    [4]赵平编辑:《中国西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第二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5]王昶:《金石萃编》卷五十九,中国书店,1985年。
    [6]王昶:《金石萃编》卷六十,中国书店,1985年。
    [1]郝本性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一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25页。
    [2]《新唐书》卷二百二《吕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758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六,窦臮、窦蒙《述书赋下》,中华书局,1985年,第69页。
    [4]同上。
    [5]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1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678页。
    [6]丛书集成初编1601陈思:《宝刻丛编》卷四,中华书局,1985年,第82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02陈思:《宝刻丛编》卷十三,中华书局,1985年,第348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02陈思:《宝刻丛编》卷十,中华书局,1985年,第310页。
    [3]丛书集成初编1601陈思《宝刻丛编》卷八,中华书局,1985年,第263页。
    [4]同上。
    [5]中国文物研究所:《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二》,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
    [6]仇兆鳌:《杜诗评注》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79年,第1924页。
    [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6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28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张怀瓘:《六体书论》,中华书局,1983年,第4408页。
    [2]周绍良 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淳00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0页。
    [1]《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儒学上·贾公彦(李玄植附)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50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7,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九,张怀瓘《书断下》“能品”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41页。
    [3]《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王绍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64页。
    [4]《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王绍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64页。
    [5]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一,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20页。
    [6]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二,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0页。
    [1]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七《翰林院》,中华书局,1955年,第1349页。
    [2]丛书集成初编(?)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六十《旧唐书四》,中华书局,1985年,第1019页.
    [3]李锦秀:《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2页。
    [4]李锦秀:《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
    [5]《欧阳修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六《唐安公美政颂》,中国书店影印,1986年,第1167页。
    [1]“标点资治通鉴小组”点校:《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唐纪·天宝十三》,中华书局,1956年,第6923页。
    [2]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七《翰林院条》,中华书局,1955年,第977页。
    [3]《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45页。
    [4]韦执谊:《翰林院故事》,见洪遵编《翰苑群书》卷1,《四库全书》第59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七《翰林院条》,中华书局,1955年,第978页。
    [6]王元军:《唐代翰林书待诏》,《美术研究》,2003年,第3期。
    [1]毛蕾:《唐代翰林学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78页。
    [1]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第564页。
    [1]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十三《王制》,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42页。
    [2]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二《地官司徒·乡大夫》,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716页。
    [1]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六十二《射义》,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87页。
    [2]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1-86页。
    [3]“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284页。
    [1]《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547页。
    [2]阎振益、锺夏:《新书校注》卷五《保傅》,中华书局,2000年,第185页。
    [3]《荀子·荣辱》:“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王先谦曰:“敦、厚也;比、亲也,言不敢怠惰也。”王先谦:《荀子集释》,中华书局,1988年,第59页。
    [1]《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引应劭注曰:“试补吏。”即试用为吏。中华书局,1959年,第343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9-10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9-10页。
    [1]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2]张家山二叫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3]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三联书店,2001年,第107页-114页。
    [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编:《简牍研究译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4年。
    [1]《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249页。
    [2]《魏书》卷三五《崔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26-827页。
    [3]王元军:《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124页。
    [1]“开元二十三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进士李权所诋,朝议以考功位轻,不足以临多士。至二十四年,遂以礼部侍郎掌焉。”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卷二十三“礼部尚书·侍郎”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639页。
    [2]李林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考功郎中》,中华书局,1992年,第44页。
    [1]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卷十五《选举》,中华书局,1988年,第356页.
    [1]《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1页。
    [1]《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6页。
    [2]从书集成初编2756王谠:《唐语林》卷八《补遗(无时代)》,中华书局,1985年,第220页。
    [3]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书法》,中华书局,1955年,第646页。
    [4]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中华书局。1955年,第1163页.
    [5]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李嗣真《书品后》,中华书局,1985年,第44页。
    [6]王昶:《金石萃编》卷五十五《赠泰师孔宣碑》:大唐赠泰师鲁国孔宣公碑 秘书少监通事舍人内供奉臣崔行功奉敕撰文,敕直秘书行秘省书学博士孙师范书,书体为隶书,仪凤二年七月讫功.中国书店,1985年。
    [7]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张参《五经文字序列》,中华书局,1983年,第4677页。
    [8]洪迈:《容斋四笔》卷十二《小学不讲》,《四库全书》第8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1页。
    [1]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4121页。
    [2]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百八,中华书局,1983年,第4171页。
    [3]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九,中华书局,1983年,第4081页。
    [1]刘俊文点校,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第200-201页.
    [2]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李嗣真《书品后》,中华书局,1985年,第44页.
    [1]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京阳等点校:《全唐文补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25页。
    [2]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京阳等点校:《全唐文补遗》 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3]《旧唐书》卷九十七《锤绍京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41-3042页。
    [4]赵明诚:《金石录>)卷二十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马宗霍:《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88页。
    [1]周绍良:《全唐文新编》卷九百九十四《大唐故登仕郎丁君墓志铭并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48页。
    [2]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卷二百零五《大周故前尚方监兼检校司府少卿中山县开国伯王公基志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345页。
    [1]《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180页。
    [1]丛书集成初编1626,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四,张怀瓘《文字论》“大篆”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70页。
    《史记》,司马迁撰,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
    《汉书》,班固,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范晔,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陈寿,陈乃乾校点,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
    《宋书》,沈约,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萧子显,中华书局,1972年。
    《梁书》,姚思廉,中华书局,1973年。
    《陈书》,姚思廉,中华书局,1973年。
    《魏书》,魏收,中华书局,1974年。
    《周书》,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
    《北齐书》,李百药,中华书局,1972年。
    《南史》,李延寿,中华书局,1975年。
    《北史》,李延寿,中华书局,1974年。
    《隋书》,魏徵、令狐德棻,中华书局,1973年。
    《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中华书局,1975年。
    《通典》,杜佑,中华书局,1988年。
    《唐六典》,李林甫,中华书局,1992年。
    《册府元龟》,王钦若,中华书局,1989年。
    《太平御览》,李昉,中华书局,1960年。
    《文献通考》,马端临,中华书局,1986年。
    《三国会要》,钱仪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战国会要》,杨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秦会要》,孙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西汉会要》,徐天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东汉会要》,徐天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会要》,王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释文注释》,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1990年
    《张家山汉墓竹简》,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居延汉简》(甲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华书局,1980年。
    《居延新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94。
    《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侯灿、杨代欣,天地出版社,1999年。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沙知、吴芳思,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文物出版社,1992年。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中华书局,2008年。
    《敦煌西域文献旧照片合校》,李德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法藏敦煌书苑精华》,饶宗颐,广大人民出版社,1993年。
    《流沙坠简》,王国维,中华书局,1993年。
    《汉简研究文献四种》,劳幹等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汉简缀述》,陈梦家,中华书局,1980年。
    《汉简研究》,(日)大庭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居延汉简研究》,陈直,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谢桂华、李均明,文物出版社1987年。
    《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李天虹,科学出版社,2003年。
    《汉简研究文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李振宏,中华书局,2003年。
    《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总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王志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中国教育大系编纂出版委员会,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孟宪承,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中国古代教育》,陈东原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郭秉文撰,上海书店,1991年第。
    《中国历代教育制度》,顾树森,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杨学为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古代的选士任官制度与社会》,许树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
    《中国选士制度史》刘虹,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
    《中国古代家教》,阎爱民,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
    《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宋大川,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资料》,程舜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程舜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三国两晋学校教育与选士制度》,杨吉仁,(台北)正中书局,1970年。
    《秦汉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杨承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汪征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陈茂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黄留珠,陕丙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代选官研究》,宁欣,(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唐代制度史略论稿》,李锦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字学》,陈梦家,中华书局,2006年。
    《古代字体论稿》,启功,文物出版社,1993年。
    《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
    《启功丛稿》(论文卷),启功,中华书局,1999年。
    《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刘涛,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华人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节法史·隋唐五代卷》,朱关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书法简史》,王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国书法史》,真田但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李永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
    《敦煌书法》,沃兴华,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
    《书法与中国文化》,欧阳中石等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新编书法教程》,欧阳中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六朝书法与文化》,王元军,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汉代书刻文化研究》,王元军,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学书引论》,叶培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丛文俊,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庚辰论书》,欧阳中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从甲骨文考述商代的学校教育》,宋镇豪,《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史籀篇文体考》,徐学标,《语言研究》,2005年第3期。
    《史籀篇年代考》,潘玉坤,《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史籀篇初探》,何清谷,《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讽籀书九千字辨》,徐学标、曹宝麟,《中国书画》,2003年第12期。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蒋国保,《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论六艺与六经》,邓安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论秦汉的学吏制度》,张金光,《文史哲》,1984年第1期。
    《论秦汉的学吏教材》,张金光,《文史哲》,2003年第6期。
    《史子“学室”与“喜揄史”-读云梦秦简札记》,黄留珠,《人文杂志》,1983年第2期。
    《试论秦之“吏师”制度》,张良才,《齐鲁学刊》,1998年第1期。
    《论汉代学校教育》,肖世民,《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
    《汉代私学考》,孙峰、肖世民,《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两汉童蒙教育》,王子今,《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秦汉学吏制度及古汉字八体》,倪道善,《北京档案》,2001年第8期。
    《居延汉简中的习字简述略》,沈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学童”小议》,王子今,《文博》,2007年第6期。
    《居延简候燧会计文书考论》,王春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两汉时期的佣书活动》,凌云,《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第1期。
    《两汉“史书”名实考辨》,谢光辉、徐学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9月第5期。
    《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王永平《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汉鸿都门学考辨》,赵国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庾莉萍,《华夏文化》2007年第3期。
    《中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设置》,李海霞,《兰台世界》,2006年第12期。
    《论古代秘书的界定》杨剑宇,《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古代“秘书”诸称记略》,枫涛,《秘书之友》,1988年第4期。
    《古代图书管理机构-秘书监》,瞿大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7年第6期。
    《汉代官府藏书的管理》,李秀娥,《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识字与训诫:从“急就章”到“千字文”》,姚宏杰,《中国德育》,2006年第1卷。
    《汉以前书法教育迁变》,何鑫、李华,《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第10期。
    《从魏晋书法世家的出现看书法由自然向自觉的转变》,崔树强,《书法之友》,2001年第12期。
    《六朝私学的兴盛及其背景探析》,彭安玉,《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浅议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的兴盛》,卢丽琼,《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第5期。
    《论魏晋南北朝书法教育三大体系》,邹方程,《书法世界》,2004年第12期。
    《南北朝书法私学教育观念对比研究》,虞晓勇,《书画世界》,2002年第4期。
    《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李必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张承宗、魏向东,《晋阳学刊》,2000年第9期。
    《魏晋南北朝家庭教育钩稽》,曹建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学教育探析》,吴洪成、 王金霞,《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略论魏晋时期的门第教育》,朱乐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7期。
    《论魏晋南北朝的私学》,王建军,《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敦煌出土文书与唐代教育的研究》,周谷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11期。
    《论唐代的私学教育》,谭宏彦,《民办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唐代的书法教育》,谢世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浅论唐朝的书法教育》,樊广平,《集宁师专学报》,1997年第12期。
    《唐宋书法专科教育“书学”考论》,贺文荣,《唐都学刊》,2008年第7期。
    《唐代书法教育中的家传与师授》白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唐代明书科考述》,盛奇秀,《文史哲》,1987年第3期。
    《唐代蒙学中的书法教育》,白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10期。
    《唐代蒙学述略》,邹忐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2期。
    《论中国古代的习字蒙书》,刘长东,《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略论唐代的科举-任官制度与书法艺术》,凌家民,《北方论丛》,2000年第7期。
    《唐代私学考》,朱利民、王尚林,《人文杂志》,1993年第6期。
    《概谈唐代书法的历史地位》,张同印,《书画世界》,2003年第10期。
    《唐书家邬彤小考》,王元军,《文献》,2004年第1期。
    《唐代选官“四才”制度的推行与意义考察》,王元军,《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唐代的翰林书待诏及其活动考述》,王元军,《美术研究》,2003年第8期。
    《干禄仕进与唐人的书法》,王元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9期。
    《中国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陈名树,《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7年第5期。
    《中国古代专科及职业技术教育述略》,杨仁毅,《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12期。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刘守安,《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书学”考源与释义-兼论古代书法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贺文荣,《书法赏评》,2008年第6期。
    《千字文的流传及其影响》,徐梓,《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5期。
    《<千字文>与识字书法教育》,龚玲,《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文字发展时期的书法教育》,伊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4年第11期。
    《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历史沿革》,刘艳卉,《安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颜佳琪,《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中国古代字书综述》,王春华,《晋图学刊》,2007年第12期。
    《古代的识字书与书法》,刘涛,《文史知识》,1996年第5期.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黄义成,《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第12期。
    《古代书法教育摭谈》,沈文中,《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