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汉语新兴“被X”格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新兴“被X”格式。本文基于“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对新兴“被X”格式作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主要讨论新兴“被X”格式的句法结构和语法功能、“被x”格式的语用功效及语用意义、“被X”格式生成并不断发展的机制等。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兴“被X”格式的句法结构和语法功能,主要包括对新兴“被X”格式的“X”、“被”及其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的研究。关于“X”的研究,是以凤凰网新闻中出现的新兴“被X”格式219例为语料,统计得出新兴“被X”格式“X”的种类可以是不及物动词、离合词、名词、词组、形容词及少数一价及物动词和数词等;出现在“x”位置上的成分类型以词组的数量最多,离合词次之,名词、不及物动词的数量紧随其后;并在此基础上提取“X”的典型语义特征为[+自主性]、[-多价性]、[-动结性]。关于“被”的研究,首先概括出新兴“被x”格式中“被”具有意义虚化、定位性、能产性、“被”后“X”成分多样且无单音节词的特点;其次结合前人关于“被”类词缀化的相关研究,得出新兴“被X”格式中的“被”为类前缀的结论。“被”的句法功能的研究,是对450例含“被x”格式的语料进行统计,得出“被X”格式在句中的主要功能是做谓语,占57%,其次是充当主语、定语、宾语、状语等句法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格式的词汇化和词性等语法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本文倾向于认为新兴“被x”格式已经从句法演变为词法,有着明显的词汇化倾向,及其完全词汇化后的词性应该是“谓词性”等结论。
     本文还对新兴“被X”格式的语用功效及语用意义进行了研究。提出新兴“被x”格式的语用功效主要有:凸显要表达的语用意义、趋简、语义倾向、语用歧义等。本文充分运用新兴“被x”格式产生和使用的语境,推理归纳出了新兴“被X”格式要表达的三种语用意义为:当事者的被强迫、非意愿;当事者的不知情、被隐瞒和事件结果非本真。并对本文搜集的219个新兴“被X”格式对照其具体使用语境逐条进行分析,发现有87%的新兴“被x”格式表达的是“当事者的被强迫、非意愿”的语用意义;有16%表达“当事者的不知情、被隐瞒”的语用意义;有32%表达“事件结果非本真”的语用意义。关于趋简,承接对新兴“被X”格式语用意义的归纳总结,指出该格式省略的不仅是施事,还有隐含或者蕴含的需要读者通过语境认知补足的语义成分,并利用动词配价理论将该格式的句式语义扩充为以下三种格式:“被+(施事)+强迫/要求+x”格式;“在受事者不知情、被隐瞒的情况下+被+(施事)+x”格式;“被+(施事)+认定为/说成+x,事件真相+与认定相反/未知真假”格式。并结合这种三种句式语义扩展格式探讨了消极语义倾向的指向不同。本文分“同形异构”和“同构异义”两个方面探讨了新兴“被x”格式的语用歧义。
     本文最后对“被x”格式生成并不断发展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并总结出新兴“被x”格式生成并不断发展的机制图。指出新兴“被x”格式的生成过程,首先是将现实世界的事件通过认知的加工处理映射到被动态的语言结构中,再经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下的人际情态语法隐喻得以生成。其后,语言的类推机制使新兴“被x”格式呈现出“词族现象”,导致新兴“被x”格式成为表现型强势模因而按照模因复制的环路得以进一步复制发展的连续统。
     基于本论文所作研究,笔者认为这一新兴“被X”格式不会是短期内的昙花一现,最终会被语言学界作为“被”字句式发展变化的有益补充收编并长期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会话和书面表达中。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newly-developing format "Bei X" in modern Chinese.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card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form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Layers" i.e.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t discusses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pragmatic effect and signification of such format as well as its generating and developing system.
     The thesis commences to analyz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Bei X" format, including the research of "X" and "Bei" in "Bei X" format separately as well as their syntactic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Regarding to "X", the corpus is provided with "Bei X" format in the Phoenix Net news and the statistic displays that "X" in "Bei X" can be classified into intransitive verbs, separable verb-object verbs, nouns, word group, adjectives and few one-valence transitive verbs and numerals. The constituent genre in the "X" position maximizes in the word group, separable verb-object verbs taking the second place and nouns and intransitive verbs follow the suit. On such a basis are the typical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ed with [+Autonomy], [-Multivalences], [-Action&Finality]. Concerning "Bei", first and foremost "Bei" in "Bei X" format possesses such features as meaning vignette, positioning, productive, multi-constituents after "Bei" and non-monosyllable. In the second place, combing with the previous study that "Bei" has already become grammatical morphemes and possessed the function of affixes, i.e. quasi-affixes, the present study concludes that "Bei" in "Bei X" format ha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as previous studies. The study of syntactic function of "Bei" is conducted from the corpus of 450 examples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rincipal function of "Bei X" format is to be predicate, accounting for 57%, and then follows subject, attribute, object and adverbials, etc. Furthermore, the thesis preliminarily probes into the study of lexicalization and part of speech of such format, proposing that "Bei X" format has already developed into morphology from syntax with the obvious lexicalizing tendency and should be predicating when completely lexicalized.
     The thesis also elaborates on the pragmatic effect and meaning of newly-developing "Bei X" format and summarizes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Bei X":highlighting the pragmatic meaning, inclining to easier and briefer expression, pragmatic ambiguity and semantic tendency. Fully using the context under which "Bei X" format is produced and applied,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three pragmatic meaning of "Bei X", i.e. the one involved is forced out of one's own free will, the one involved is not well-informed but indisguised and the event itself is not true. Carrying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pragmatic meaning, the function of inclining to easier and briefer expression is to emphasize that the format omits not only the agent but also the connotative or containing semantic components that the reader need perceive it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Moreover, the format is expan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formats by verb valence theory, "Bei+(Agent)+ enforcing/demanding+X" format; "Patient unacknowledged or indisguiesd+Bei+(Agent)+ X" format; "Bei+(Agent)+believed/spoken of+X, the truth of event+opposite to be believed/unacknowleging truth or false"format. The thesis depicts the pragmatic ambiguity from the two aspects, "same format, different structure" and "same structure, different meaning" and different pointing of negative semantic tendenc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ceding three semantic expanding format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thesis goes into the producing and developing systems of "Bei X" format and sums up with the system chart, pointing out the productive course of "Bei X". Firstly the real events are mapped into the passive language structures by means of process of cognition; secondly interpersonal modulated grammatical metaphor generates it by systematic-functional grammar. Thereafter, the analogy system of language makes "Bei X" format appear as word family, resulting in the fact that "Bei X" format becomes phenotype mighty meme and then develops into continuum by duplicating memes.
     On account of the thesis study, the newly-developing "Bei X" format is not supposed a flash in the pan but at last the profitable supplement of development of "Bei-sentence" format in the linguistic field and lives in the daily conversations and writings.
引文
1. 安丰存 2007再论汉语“被”的句法地位及“被”字句《汉语学习》第1期
    2. 曹大为 2009“被”字新用法解读《现代语文》第11期
    3. 陈昌来 2001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4. 陈丹丹 2009近代汉语“被”字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语言应用研究》第1期
    5. 陈力 2007语义重心后移与“被”的语法化《语言与翻译》第2期
    6.陈琳霞、何自然 2006语言模因现象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7. 陈晓燕 2009被字句中“被”的句法功能《安徽文学》第8期
    8.陈艳 2003小议“词缀”的判定 《辽宁工学院学报》第5卷第4期
    9. 陈颖 1997关于“被”字句用于好义的考察《上饶师专学报》第17卷第1期
    10.陈祖荣 1995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11.程豪杰、宋杉珊 2009小议新兴“被x”格式 《语文建设》第11期
    12.程琪龙 1993被字句的语义结构 《汕头大学学报》第2期
    13.程相伟 2000谈被字句中“被”的词性《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9卷第4期
    14.崔希亮 1995“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15.刁晏斌 1992说动词的“非光杆性” 《语文学习》第2期
    16.刁晏斌 1995近代汉语中“被十施事+谓语”式“被”字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17.丁安英 2010从模因理论看新闻标题门族词的运用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第4期
    18.丁建川、曹贤香 2000浅谈被字句《岱宗学刊》第2期
    19.范剑华 1990论现代汉语被动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0.范晓 1991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五)》北京:语文出版社
    21.范晓 2006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长江学术》第2期
    22.范中华 1991论遭受类动词及遭受句《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3.付开平、彭吉军 2009“被XX”考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9卷第5期
    24.高波 2009语法隐喻的认知识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2期
    25.郭立萍 2009“被”字句超常搭配的零度与偏离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6期
    26.何伟 2008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27.何自然 2005语言中的模因 《语言科学》第6期
    28.何自然、何雪林 2003模因论与社会语用《现代外语》第2期
    29.何自然、谢朝群 2005模因、语言、交际《第9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会议报告论文》
    30.贺阳 1994汉语完句成分试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31.洪波 2003语篇层面的“被”字句及其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7月第一卷第3期
    32.胡峰 2009浅析现代汉语类词缀《绥化学院学报》第29卷第5期
    33.胡壮麟 1996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
    34.黄敏 2004“新闻作为话语”—新闻报道话语分析的一个实例《新闻大学》2004年第79期
    35.季安锋 2008“被”的词性及语法化《河西学院学报》第24卷第6期
    36.姜同绚 2007类推机制视角下的新词语论略《现代语文》第6期
    37.焦瑗珲、王金环 2009模因视阈下的仿拟语的产生、传播及循环路径研究——以“今天,你被你被xx了吗”为例 《语文学刊》第9期
    38.匡腊英 2007光杆动词“被”字句的补偿形式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
    39.李慧 2007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组词汇化基本特征探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40.李杰、李新 2007作为评价资源的语法隐喻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第3期
    41.李岚 1997试论“被”字句的分类及其褒义倾向 《南平师专学报》第3期
    42.李临定 1980“被”字句《中国语文》第6期
    43.李泉 2006试论现代汉字完句范畴《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44.李人鉴 1980关于“被”字句《扬州师院学报》第2期
    45.李润桃 1996“被”字句语义问题初探《殷都学刊》第2期
    46.李胜梅 2003现代汉语中“被”的词缀化倾向 《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7.李胜梅、胡华林 2004试论不充当谓语的“被+V”结构《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5卷第1期
    48.李宗江 2004汉语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及其认知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
    49.梁东汉 1962现代汉语的被动式《内蒙古大学学报》第6期
    50.刘承峰 2003能进入“被/把”字句的光杆动词《中国语文》第5期
    51.刘东升 2008 被动标记词“被”应归入助词 《语言研究》第28卷第3期
    52.刘芳 2009现代汉语中词缀的分析和判定《榆林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53.刘斐、赵国军 2009“被时代”的“被组合” 《修辞学习》第5期(总155期)
    54.刘立华 2006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社会变化研究》评介 《现代外语》第4期
    55.刘立华 2008批评话语分析概览《外语学刊》第3期
    56.刘荣琴 2008浅谈“被”字的词性归属《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第5期
    57.刘叔新 1987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范围和类别问题《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58.刘云 2006“被”字结构宾语隐现的制约因素《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
    59.陆俭明 1991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 《汉语学习》第1期
    60.陆俭明 2004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汉语学报》第2期
    61.吕文华 1990被字句中的几组语义关系《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62.罗忠 2009谈类推机制背景下词族生成的基础 《现代语文》第5期
    63.麻彩霞 2008论“被”语法化的机制《汉字文化》第5期
    64.马庆株 2002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65.莫红霞 2002“被”字句中“被”字宾语有无的制约条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66.牛保义 2003“被”字的语义数量特征和被动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67.彭淑莉 2009双音节光杆动词“被”字句成活条件再考察《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68.任炯、房慧 2010从模因理论视角看流行词语的衍生和语义变异《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第2期
    69.任志萍 2002小议类词缀的判别标准《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第6期
    70.杉村博文 1998论现代汉语表“难事实现”的被动句《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71.邵新光、张法科 2009人际语法隐喻的语用研究《济南大学学报》第5期
    72.申小龙 1985汉语动词分类研究述略《语文导报》第7期
    73.申小龙 1986汉语动词的分类角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74.沈怀兴 1995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75.石定栩 1999“把”字句和“被”字句研究载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76.石定栩 2005“被”字句的归属 《汉语学报》第1期
    77.石定栩 2008长短“被”字句之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3期
    78.石定栩、胡建华 2005“被”的句法地位《当代语言学》第7卷第3期
    79.石毓智 2005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 《民族语文》第3期
    80.宋瑞婷 2009人际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科技信息》第19期
    81.孙艳 1998试论类推机制在汉语新词语构造中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82.孙英杰 2006被动式与动词的及物性《北方论丛》第2期
    83.谭苗 2010网络流行语——语言经济和类推机制的产物 《语文学刊》第6期
    84.汤洁 2010从意义变体的角度解读语法隐喻《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85.汤玫英 2009“被XX”格式流行原因探析《语言文字》第12期上半月
    86.仝国斌 2008粘合与结构的词汇化《殷都学刊》
    87.王艾录 1990汉语成句标准思考《山西大学学报》第4期
    88.王灿龙 2005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当代语言学》第3期
    89.王灿龙 2009“被”字的另类用法——从“被自杀”谈起《语文建设》第4期
    90.王迪 2008被字句中动词的基本形式研究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91.王洪君 富丽 2005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语言科学》第4卷第5期
    92.王洪君、富丽 2005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语言科学》第9期
    93.王静、王洪君 1995动词的配价与被动句,载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94.王韦皓 2009 “被”字式的语义变化《西北成人教育学报》第6期
    95.王一平 1994从遭受类动词所带宾语的情况看遭受类动词的特点 《语文研究》年第4期
    96.王玉华 2004完句成分与“有界”、“无界” 《语文学刊》第3期
    97.王芸华 2009“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的实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第10卷第1期
    98.王振来 2006肯定义被动表述研究 《辽宁工学院学报》第8卷第4期
    99.王振来 2008“被”构词特点及词汇化分析《汉字文化》第1期
    100. 王振来 2008“被V”和“被V N”及其词汇化分析 《汉语学习》第5期
    101. 王振来 2007 被动表述式的论元结构分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
    102. 吴庚堂 1999被”字的特征与转换《当代语言学》第4期
    103. 吴庚堂 2000汉语被动式与动词被动化《现代外语(季刊)》第3期
    104. 武文娟、苗雯雯 2010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看语法隐喻中的话语权力《知识经济》第3期
    105. 熊仲儒 2003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 《当代语言学》第5卷第3期
    106. 薛莲 2006汉语词缀界定问题研究述评《宜宾学院学报》第3期
    107. 严玉培 2009从句式语法看被字句的句式语义属性看被字句的句式语义属性《红河学院学报》第7卷第4期
    108. 杨国文 2002汉语“被”字式在不同种类的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当代语言》第1期
    109. 杨海明 2007被字句的层级与扩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110. 杨信彰 1998隐喻的两种解释《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0期
    111. 应健 2010英语新闻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时代文学》第7期
    112. 游舒 2005被字句的语息表达对其成分消隐的制约与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
    113. 于秒 2009类词缀的发展与现代汉语的形态化趋势《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第1期
    114. 曾立英 2008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115. 张伯江 2001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中国语文》第6期
    116. 张洪明 2005汉语“被”的语法化《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
    117. 张辉、江龙 2008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外语学刊》第5期
    118. 张丽 2008模因理论下的网络语言分析《华商》第10期
    119. 张平 2008基于模因理论的隐喻《东北大学学报》第2期
    120. 张潜 1999“被”字句研究概述《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9月第15卷第3期
    121. 张小平 2003当代汉语类词缀辨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122. 张兴旺 2003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123. 张焱 2009浅析新词语创造中的类推机制 《现代语文》第8期
    124. 张谊生 2003当代新词“零X”词族探微—兼论当代汉语构词方式演化的动因 《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125. 张谊生 2003助词“被”的使用条件和表义功用—兼论“被”的虚化轨迹《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26. 张谊生 2004试论“由”字被动句—兼论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语言科学》第3期
    127. 赵爱武 2008“被”字的语法化及被字式的发展《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128. 周红 2005论“被”字句的反向致使性与句式特征《齐齐哈尔人学学报》年9月
    129. 周卫华、蔡忠玲 2009热议“被+XX”结构《现代语文》第10期
    130. 朱亚军 2001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131. 祖人植 1997“被”字句表义特性分析《汉语学习》第3期
    1. Halliday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Grammar》 London:Edward Arnold
    2. 陈光磊 1994《汉语词法论》学林出版社
    3. 陈国华、戴曼纯主编 2003 《当代语言学探索》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邓思颖著 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5.丁声树等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商务印书馆
    6. 冯春田 2000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
    7. 冯胜利 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8. 高顺全 2004《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
    9.何乐士 2006《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
    10.洪心衡 1956《汉语语法问题研究》上海新知识出版社
    11.胡壮麟 2004《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2005《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黄伯荣、廖序东 1991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蓝纯 200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5.黎锦熙 2007《新著国语文法》湖南教育出版社
    16.李临定 1986《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
    17.李珊 1994 《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8.李行健 200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19.刘叔新 1996 《语法学探微》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刘月华等著 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 商务印书馆
    21.吕冀平 2000《汉语语法基础》商务印书馆
    22.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
    23.吕叔湘 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24.吕叔湘、朱德熙 1979《语法修辞讲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
    25.吕叔湘主编 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26.吕文华 1994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 语文出版社
    27.冉永平、张新红 2007《语用学纵横》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8.任学良 1981 《汉语造词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9.邵敬敏 2000《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
    30.邵敬敏等著 2009《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31.邵敬敏主编 1996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32.束定芳 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3.索绪尔 1980《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34.王还 1984 《“把”字句和“被”字句》 上海教育出版社
    35.王力 1957 《汉语史稿》 中华书局
    36.王力 1985 《中国现代语法》 商务印书馆
    37.王振来 2006《现代汉语被动表述立体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8.吴福祥 2005《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
    39.徐烈炯主编 1999 《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0.张伯江、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江西教育出版社
    41.张敏 1998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2.张寿康 1981《构词法和构形法》湖北人民出版社
    43.张旺熹 1999 《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4.张旺熹 2006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45.张谊生 2000 《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6.张豫峰 2006 《现代汉语句子研究》 学林出版社
    47.张志公 1957《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人民教育出版社
    48.赵金铭 1997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文出版社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1987《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5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4《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51.朱德熙 198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商务印书馆
    52.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53.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 2004《功能语言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