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源自政党的执政权威的确立,而执政权威的确立又来自执政对象的深刻认同。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形势,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应适时变革和调试,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不断实现执政党本身的现代化。鉴于中国党政关系的政治体制背景,可以说,党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驱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着眼点就是确立党的建设与改革的系统目标。按照笔者理解,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学习型政党与创新型政党建设的统领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全面深化的改革,农村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利益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战斗堡垒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如何回应农村全面变革所衍生的各种问题,如何为农村的改革保驾护航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就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服务作用,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与改革的关键问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指明了方向。
     论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包括问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以及创新点。问题缘起中对立足“新形势”下的课题研究做了界定。
     正文部分四章:
     第一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理基础。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村党建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具体行动,是贯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位一体”建设布局局的灵魂任务。研究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着眼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质”的规定性,必须借鉴当代西方政党为适应执政环境的复杂局面由稳定到变迁的转型理论与实践经验。
     第二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与趋势。
     鉴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较为完善成熟和中国的党政关系背景,文章阐述了我国服务型政党与服务型政党建设内在相关性。本章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做了分阶段的历史考察,对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环境与新背景要做了简要分析。本章还总结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实践的基本特点,以便对后文解决问题的路径与对策提供必要的指导方向。本章立足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必要性,从现代政党的社会属性、政党形象、政治动员和政党变革的顶层设计等方面论述了服务型政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章还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民主政治、市场发展、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角度阐释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障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与解决农村面临的问题时,必须以农村的特殊具体的环境为前提。结合农村的变革,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是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思路。本章从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利益障碍、组织障碍、制度障碍、认同障碍和心智障碍等五方面解剖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分析。面对当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程中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各种现实挑战,要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发展职责与历史使命,笔者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主体保障和系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路径对策。
     结语部分,笔者从提高党的农村治理能力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探索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提出了系统与要素视角下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思考。
The steadiness of the ruling Party’s ruling status attribute to the ruling authorityof Party, but the ruling authority depend on the agreement of ruling objects. Facingwith the complex society and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y countries shouldbe timely changed and adjusted and strengthen the ruling party’s openness,inclusiveness and creativity constantl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ing partyitself.
     In view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litical of systems of Chin’s party and thegovernment relations, 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arty’s reform is the coredriver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The party's18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of learning, service-oriented and innovative Marxist ruling party and its focus is toestablish the system objectives and reform of part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author’s understanding that service-oriented political party is the target of learningobjective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hinais experiencing deepen rural reform and relations of rural production, production,lifestyles and interests patter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Implementation of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s the core of leadership in the party fighting force and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untryside of variouspolicies. How to respond to the various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rural comprehensivereform and how escort for reform in rural areas is necessary to answer. The party's18points out that "to serve the masses, mass work as the main task of strengtheningparty building and basic services." This offers the "service" role of rural grassroots ofParty and points out how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and service levels and addressingthe key issues of constraining rur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four body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ofthree parts.Introduction section: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current research,research idea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difficulty. the paper madethe definition of ques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new situation".The body of th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ervic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he building of service-oriented grassrootsorganizations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ural partyconstruction and it is also the specific actions to reflect the advancement of rural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purity, besides, it is the the party's ideological soulmission, organization, style, and anti-corruption system "five in one" constructionlayout. We must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visions of Marxist ruling partyand we must learn to adapt to complex situations ruling environment transition fromstable to change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Contemporary Westernpolitical parties.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history and value of service-oriented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Given the earlier background oftheoretical matur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 Chinese party and governmentrelationship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type of service and service-oriented politicalparties win of construction. Basing on the party's history and reality is the foundationof the service-oriented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research. This chaptermade a historic visit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ervice function anddo a brief analysis of new service-oriented environ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 facing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background. This chapter also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ervingpractic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ater reference and to provide thenecessary countermeasures.Also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service-oriented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From the social attributes, partyimag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top-level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of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discusse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service-oriented party. This chapter also interprete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of service-oriented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eepenrural reform from democratic politics, market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socialmanagement, basic public service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development issues.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practical obstacles of service-oriented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it must be premised on thespecial concrete rural environment. Besides,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hanges inthe rural areas, identify the problem and the basic idea is to build targeted service-oriented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his chapter dissected theproblems from the "benefit" service-oriented barriers faced by rural grassroots party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 obstacles "system" disorder,"identity" obstacles and"mental" disorders in five areas.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servic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party organizations path analysis. Facing the variety of "disorder" and the currentchallenges to deepen rural reform process in service-oriented grassroots partyorganizations in the rural areas, the paper suggest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service-oriented path from system security, organizational security, physical security,and system secu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achiev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erving rural development responsibilitiesand historic mission.Epilogu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ervic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organizations from the party's rural governance capacity,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rural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rural grassroots democracy and other issues.
引文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②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2, page11.
    ③陈文,胡胜全:《从金字塔顶溃落:埃及民族民主党垮台的系统因素分析》,《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11期。
    ④卢旭东,丁伟:《建设“三型政党的双重逻辑》,《理论月刊》,2014年第2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①王长江:《由全能党变成服务型政党》,《中国改革》2008年第11期。
    ②张冠军:《中介行业党建的路径选择:构建服务型党组织》,《探索》2005年第3期。
    ③周为民:《从大趋势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学习时报》2010-04-15(5)。
    ④蔡长水:《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①梁妍慧:《从“管理”到“服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2期。
    ②张仲灿:《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党建研究》2012年第7期。
    ③吴辉:《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启示意义》,《人民日报》2010-02-08(7)。
    ④徐森鸣:《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党建研究》2013年第3期。
    ⑤单传海:《创建“五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人民日报》,2013-01-21(7)。
    ⑥虞志灏:《增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党政论坛》2013年第3期。
    ①高新民:《论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转换》,《理论学刊》2003年第4期。
    ②张荣臣:《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功能的转变》,《唯实》2012年第12期。
    ③周尚文:《从弱化到瘫痪——苏共基层组织功能质变的过程和教训》,《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5期。
    ④姚尚建:《从政治社会学视角看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与执政能力的提高》,《岭南学刊》2009年第2期。
    ①黃敬荣:《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功能》,《蚌埠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②彭勃,邵春霞:《组织嵌入与功能调试:执政党基层组织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③彭勃,邵春霞:《组织嵌入与功能调试:执政党基层组织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④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王长江,王金柱:《让农民组织起来——肃宁县创新农村治理模式的实践与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3期。
    ①赵金鹏,乔燕妮:《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②张书林:《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③南刚志:《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构建中的农村政治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
    ④韩强:《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对山东省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⑤吴梅芳:《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嬗变的历史考察及启示》,《探索》2008年第5期。
    ①杨光辉:《转型时期创建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探索与思考》,《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②王芮,舒永久:《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黑河学刊》2013年第1期。
    ③中共浙江省奉化市委组织部:《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探索》,《党建研究》2011年第3期。
    ④孙景峰,李社亮:《基层组织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延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⑤张百如:《从为民服务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①蔡定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怎样为民服务》,《北京支部生活》2006年第3期。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6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45页。
    ②李君如:《从“学习”到“学习型”一字之变的深意》,《学习月刊》2010年第15期。
    ③张志海:《服务型领导:基本理念建构困境与实现路径》,《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④阳婕:《服务型政党的内涵及建设途径》,《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第17期。
    ⑤佘湘:《服务型政党的基本含义、理论基础与建构条件论析》,《长白学刊》2013年第6期。
    ⑥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2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①漆畹生:《永恒的活火——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的提纲》,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82页。
    ①周建勇:《当代西方政党转型理论探析》,《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第00期。
    ②王勇兵:《国外政党研究中的“系统层面趋势”分析》,《学习时报》2004-09-27(6)。
    ③王勇兵:《西方政党变革与转型理论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6期。
    ①Thomas Pogunke,“New Politics and Party System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Party”, West EuropeanPolitics,1989.10,p88.
    ①王长江主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第84页。
    ②【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①许宝友:《转型时期中国党政关系的特点与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①刘杰:《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③刘杰:《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09-27(1)。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09-27(1)。
    ⑥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7月。
    ①本书编写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解与配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③转引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解与配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解与配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95-96页。
    ④徐光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辩证视角》http://www.zgg.org.cn/zggxx/xxchsh/dangjian/201402/t20140225_423659.html。
    ①刘智、史卫民、周晓东、吴运浩:《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350、355、360、366页。注:其中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的数据是笔者根据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http://lianghui.people.com.cn/)报道所补充,相关比例也是据此推算得出。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③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84-28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24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06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④贺雪峰:《论农村基层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①吴梅芳等:《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变迁》,《理论视野》2008年6月。
    ②《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10-20(1)。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09-28(1)。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①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
    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8/c_116194026.htm。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②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③高民政,姜崇辉:《政党治理与政党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刊。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5页。
    ⑤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⑥高奇琦:《政党社会的分析范式:一种理论尝试》,《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4期。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江苏社会科学》2003第4期。
    ②刘京希:《社会建设中的现代政党—政党社会属性演化的新动向及由此所决定的党社关系》,《学习与探索》2008第6期。
    ③张俊霞:《政党形象建构:动因、价值和路径》,《理论界》2013年第2期。
    ①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③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中国梦》http://baike.baidu.com/view/1817221.htm。
    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
    ①《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http://www.legaldaily.com.cn/The_analysis_of_public_opinion/content/2012-12/27/content_4092138.htm。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
    ①《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1/19/c_119033371.htm。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①刘子栋:《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金融经济》2012年第3期。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交大发布中国危机管理年度报告称微博成曝光主渠道》http://news.163.com/11/0127/20/6REB71AC00014AEE.html。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①祝灵君:《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有大作为》,《学习时报》2011-09-12(5)。
    ②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和政策路径》,《浙江经济》2007年第13期。
    ③陈静然,陈潮昇:《新时期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析》,《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9月。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①陈书章:《国内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发展研究》,《河南农业》2009年第5期。
    ①《2011年1-12月中国各类农机设备产量情况》http://www.amic.agri.gov.cn/nxtwebfreamwork/html/4028800c23bb99e60123bba979a20058/4affaa3f3579aff10135983cf4252f89.htm。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1-03-17(1)。
    ①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11第10期。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jrzg/2013-01/31/content_2324293.htm。
    ①李斌,段兰英:《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2期。
    ①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①吴海燕:《社会分层体系与农村社会稳定》,《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②汝信,陆学艺等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67页。
    ③《农村贫富差距扩大在“工”不在“地”》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831/c49154-18887702.html。
    ④《我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6亿外出农民工月入2290元》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5/28/c_115928483.htm。
    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
    ②《农村土地流转》http://baike.baidu.com/view/6054077.htm。
    ③《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清查违规违法用地336.4万亩》http://www.ce.cn/cysc/fdc/fc/200804/15/t20080415_15156349.shtml。
    ④《国办:禁止以物流中心等名义圈占土地》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6/05/c_124817702.htm
    ①曾超群:《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51页。
    ①吕世辰,胡宇霞:《农村精英及其社会影响初探》,《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1期。
    ②陈慧棋,林新聪:《地方精英的发展及引导》,《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23卷。
    ①《大学生村官》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12829/10744766.htm。
    ②《大学生村官小山村里显身手》http://cunguan.youth.cn/tj/201311/t20131108_4169427.htm。
    ①《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http://www.legaldaily.com.cn/The_analysis_of_public_opinion/content/2012-12/27/content_4092138_2.htm。
    ①《生死金岭镇:污染阴影下的死亡村落》http://news.sohu.com/s2013/newsmaker158/index.html。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②《公地悲剧》http://baike.baidu.com/view/548733.htm。
    ①《鲟鱼养殖场昼夜不停抽取地下水村民守井没水用》http://www.qlfz365.cn/linyi/lygzms/201305/156689.html
    ①薛刚:《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成因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9页。
    ①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
    ①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7页。
    ①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0-41页。
    ①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gov.cn/gzdt/2013-05/27/content_2411923.htm
    ②杨增武:《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党建研究》2008年第01期。
    ③杨增武:《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党建研究》2008年第01期。
    ④吴梅芳:《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1页。
    ②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1页。
    ①周挺:《乡村治理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
    ②赵莉:《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①蔡玉奇:《正确处理农村“两委”关系》,《领导科学》2006第8期。
    ②周挺:《乡村治理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36页。
    ①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试点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②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试点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页。
    ③本书编写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④王亚雄:《“三推一选”: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新探索》,《领导科学》2012年第3期。
    ⑤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试点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①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编:《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86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5页。
    ②周挺:《乡村治理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105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②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版,第124页。
    ①马列光:《思想的空间与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
    ①韦克难:《管理心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9页。
    ①【美】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②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③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①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光明日报》2009-11-24(11)。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312页。
    ①黄捷荣,张长生:《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哲学》1996年第3期。
    ②李红:《知识经济与中国的“三农”问题》,《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农业部关于春耕生产科技服务的新闻发布会,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8-04/25/content_15002191.htm.
    ④谢廖斌:《借助数字出版传播“三农”知识的路径探析》,《现代出版》2012年第2期。
    ①王俊峰,钟震,金书羽著:《自求图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②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及启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1月第1期。
    ①肖祥:《制度与心灵的双重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秩序之建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②肖祥:《制度与心灵的双重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秩序之建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①王长江主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②《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党建研究》2005年第4期。
    ③《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党建研究》2005年第4期。
    ④《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党建研究》2005年第4期。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
    ①辛鸣:《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哲学动态》2005年第10期。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页。
    ③【美】《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138-139页。
    ①【美】《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138-139页。
    ①高新民:《党内民主与党的建设制度创新》,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①《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
    ①廖晓文主编:《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页。
    ②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①本书编写组:《党组织工作创新100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页。
    ②张炳华,苏州《吴中区:以“村民联系卡”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
    ③《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①刘菊香等,《从人民政协看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趋势》,《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3期。
    ②俞可平主编:《协商民主译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③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6期。
    ④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②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下册,刘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523页。
    ③《民主恳谈:从对话到参与的嬗变》,中国社会报2010-01-28(3)。
    ④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页。
    ⑤罗盘:《“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用程序保证决策民主》,《当代陕西》2009年12期。
    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117092/7207166.html。
    ②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17100/8830824.html。
    ③詹姆斯·菲什金,彼得·拉斯莱特:《协商民主论争》张晓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第34页。
    ①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②本书编写组:《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100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页。
    ①本书编写组:《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100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220页。
    ①颜震华,王绍海主编:《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121页。
    ②乐国安主编:《管理心理学》,中国物资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③张福墀,安桐森:《管理中的情、理、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①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①罗祥辉:《遵义市创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①郑宝华主编:《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04-2005年)——乡村民主建设走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②刘友田:《村民自治——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①凌峰:《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党建研究》2007年第6期。
    ②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③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http://www.gov.cn/flfg/2010-10/28/content_1732986.htm
    ①赵一红:《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中自制规章与国家法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常成成:《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矛盾及出路》,《改革研究》2007年第1期。
    ①薛祥伟:《山东选派“第一书记”基层扶贫的经验启示》,《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1期。
    ②王代伦:《村级组织应推行“一肩挑”的领导模式》,《领导科学》2007年第9期。
    ③李古月等:《两委“一肩挑”模式运行效果考察》,《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①张志明,刘炳香:《中央党校案例教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174页。
    ①萧鸣政:《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②丁伟,赵祥彬:《近年来中国领导人才开发初探》,《领导科学》2013年第8期.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①刘炳香主编:《领导力新观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223页。
    ②刘炳香主编:《领导力新观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http://renshi.people.com.cn/n/2014/0116/c139617-24132485.html。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①本书编写组:《基层党组织建设热点难点着力点》,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②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3月5日,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7297960.html。
    ③罗祥辉:《遵义市创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④《诸城市着力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建研究》2013年第1期。
    ①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①李伟书,杨中杰:《构建镇村服务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前线》2010第12期。
    ①冯俊,刘靖北主编:《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第一辑),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①《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1页。
    ②东方早报编:《中国村支书——100位中国最基层干部的声音》,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②冯俊,刘靖北主编:《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第一辑),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35页。
    ②李吉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应建立财权事权相匹配制度》,法制日报,2012-08-31(3)。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1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1页。
    ②孙秀艳:《社会协同的内涵解析与路径选择》,《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
    ①夏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人民论坛》2013年第35期。
    ②吴晓东:《公众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5月。
    ③门献敏:《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②司马迁:《史记》,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858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①郑权:《党员主体意识与党的建设基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①赵绪生:《打造基层党建服务网络体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2期。
    ①《“党员e家”温馨之家》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3/0630/c117092-22022283.html。
    ①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党研究所、上海市党校系统党建研究会组编:《上海基层党建年度报告(2010—2011)》,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42页。
    ②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③张茂才:《以基层党建创新促城乡统筹发展》,《求是》2011年第18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郑宝华主编.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04-2005年)—乡村民主建设走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北京:上海三联书店,1994.
    [5]【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7]【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本书编写组.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100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9]本书编写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0]蔡长水.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11]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2]东方早报编.中国村支书—100位中国最基层干部的声音[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13]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冯俊,刘靖北主编.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第一辑)[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5]高新民.党内民主与党的建设制度创新[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
    [16]乐国安主编.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0.
    [17]李从军主编.中国新城镇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18]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9]廖晓文主编.服务型党支部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20]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1]刘炳香主编.领导力新观点[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22]刘友田.村民自治——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3]马列光.思想的空间与原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4]漆畹生.永恒的活火——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的提纲[M].上海:学林出版,2000.
    [25]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编.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6]汝信,陆学艺等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7]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8]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9]王长江主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30]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1]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2]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3]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试点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4]韦克难.管理心理学[M].北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5]萧鸣政.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6]辛鸣.制度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37]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8]俞可平主编.协商民主译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9]张福墀,安桐森.管理中的情、理、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0]张志明,刘炳香.中央党校案例教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41]赵一红.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中自制规章与国家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2]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党研究所、上海市党校系统党建研究会组编.上海基层党建年度报告(2010—2011)[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43]周挺.乡村治理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蔡定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怎样为民服务[J].北京支部生活,2006(3)
    [2]蔡玉奇.正确处理农村“两委”关系[J].领导科学,2006(8).
    [3]陈静然,陈潮昇.新时期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9).
    [4]陈书章.国内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发展研究[J].河南农业,2009(5).
    [5]陈文,胡胜全.从金字塔顶溃落:埃及民族民主党垮台的系统因素分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3(11).
    [6]丁伟,赵祥彬.近年来中国领导人才开发初探[J].领导科学,2013(8).
    [7]高民政,姜崇辉.政党治理与政党现代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2).
    [8]高奇琦.政党社会的分析范式:一种理论尝试[J]理论与改革,2009(4).
    [9]高新民.论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转换[J].理论学刊,2003(4).
    [10]韩强.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对山东省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0(8).
    [11]黃敬荣.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功能[J].蚌埠党校学报,2009(4).
    [12]李斌,段兰英.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2).
    [13]李古月等.两委“一肩挑”模式运行效果考察[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2(3).
    [14]李禄俊.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社会主义,2010(2).
    [15]凌峰.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党建研究,2007(6)
    [16]刘杰.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J].社会科学,2012(2).
    [17]刘京希.社会建设中的现代政党—政党社会属性演化的新动向及由此所决定的党社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8(6)
    [18]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和政策路径[J].浙江经济,2007(13).
    [19]刘涛.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内涵、特征与政策取向[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3).
    [20]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21]刘兴旺.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研究述评[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3(5)
    [22]吕世辰,胡宇霞.农村精英及其社会影响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3]罗祥辉.遵义市创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3).
    [24]门献敏.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J].社会主义研究,2012(2).
    [25]南刚志.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构建中的农村政治文化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4).
    [26]彭勃,邵春霞.组织嵌入与功能调试:执政党基层组织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2).
    [27]孙景峰,李社亮.基层组织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延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8]孙秀艳.社会协同的内涵解析与路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10)
    [29]王长江.由全能党变成服务型政党[J].中国改革,2008(11).
    [30]王代伦.村级组织应推行“一肩挑”的领导模式[J].领导科学,2007(9).
    [31]王芮、舒永久.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3(1).
    [32]王亚雄.“三推一选”: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新探索[J].领导科学,2012(3).
    [33]吴梅芳.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探索,2013(3).
    [34]吴晓东.公众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5).
    [35]夏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2013(35).
    [36]肖祥.制度与心灵的双重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秩序之建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5).
    [37]谢忠平.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及启示[J].唯实,2009(1).
    [38]徐森鸣.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J].党建研究,2013(3).
    [39]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J].学习与探索,2006(6).
    [40]许宝友.转型时期中国党政关系的特点与改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41]薛刚.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成因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2]薛祥伟.山东选派“第一书记”基层扶贫的经验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3(1).
    [43]杨光辉.转型时期创建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探索与思考[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5).
    [44]杨增武.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J].党建研究,2008(1).
    [45]姚尚建.从政治社会学视角看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与执政能力的提高[J].岭南学刊,2009(2).
    [46]虞志灏.增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自觉性[J].党政论坛,2013(3).
    [47]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
    [48]张百如.从为民服务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
    [49]张冠军.中介行业党建的路径选择:构建服务型党组织[J].探索,2005(3).
    [50]张俊霞.政党形象建构:动因、价值和路径[J].理论界,2013(2)
    [51]张茂才.以基层党建创新促城乡统筹发展[J].求是,2011(18).
    [52]张荣臣.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功能的转变[J].唯实,2012(12).
    [53]张书林.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J].理论探讨,2010(3).
    [54]张仲灿.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J].党建研究,2012(7).
    [55]赵金鹏,乔燕妮.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4).
    [56]赵莉.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57]郑权.党员主体意识与党的建设基点[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0).
    [58]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及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1).
    [59]中共浙江省奉化市委组织部.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探索[J].党建研究,2011(3).
    [60]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王长江,王金柱.让农民组织起来——肃宁县创新农村治理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3).
    [61]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
    [62]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经济学家,2004(2).
    [63]周尚文.从弱化到瘫痪——苏共基层组织功能质变的过程和教训[J].俄罗斯研究,2007(5).
    [1]康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
    [2]吕微.中国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分析[D].山西大学博士论文,2010.
    [3]彭艳.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云南大学博士论文,2013.
    [4]唐娟莉.基于农户满意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2.
    [5]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公共文化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1]李源潮: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20/c_121436315.htm.
    [2]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11).
    [3]单传海.创建“五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N].人民日报,2013年1月21(7).
    [4]吴辉.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启示意义[N].人民日报,2010-02-08(7).
    [5]周为民.从大趋势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N].学习时报,2010-04-15(5).
    [6]祝灵君: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有大作为[N].学习时报,2011-9-12(5).
    [7]民主恳谈:从对话到参与的嬗变[N].中国社会报,2010-01-28(3).
    [8]用程序保证民主决策—河南农村探索实践“4+2”工作法[N].人民日报,2009-09-16(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1).
    [10]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DB/OL]http://renshi.people.com.cn/n/2014/0116/c139617-24132485.html.
    [1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DB/OL]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
    [12]国办:禁止以物流中心等名义圈占土地[D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6/05/c_124817702.htm.
    [13]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D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The_analysis_of_public_opinion/content/2012-12/27/content_4092138_2.htm.
    [14]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DB/OL]http://www.gov.cn/gzdt/2013-05/27/content_2411923.htm.
    [15]农业部关于春耕生产科技服务的新闻发布会,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8-04/25/content_15002191.htm.
    [16]城乡收入差达到3.23倍[D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08/c_122398072.htm?prolongation=1.
    [17]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1/19/c_119033371.htm。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DB/OL]http://www.gov.cn/jrzg/2013-01/31/content_2324293.htm.
    [19]农村贫富差距扩大在“工”不在“地”[D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831/c49154-18887702.html.
    [20]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DB/OL]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
    [21]辽宁抚顺:创新组建方式扩大组织覆盖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D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03-05/content_5323294.html.
    [1] 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2.
    [2]Thomas Pogunke, New Politics and Party System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Party,West European Politics,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