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什么样的多边主义是有效的多边主义?如何增强多边主义的有效性?这是国际政治学界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从权力和价值规范的视角对多边主义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多边主义有效性的含义、多边主义有效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多边主义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本研究包括绪论和五章。绪论阐述了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并对研究的基本假定和创新性进行了介绍。
     第一章回答了什么样的多边主义是有效多边主义的问题,并为全文尤其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从权力和价值规范视角分析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该章主要对多边主义及国际制度有效性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价,阐述了多边主义的本质涵义,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有效多边主义的含义和影响因素,分析了以联合国为案例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第二章从权力视角分析了权力和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的关系。主要考察了多边主义制度中国家权力的作用,并对领导权、霸权、制度霸权等进行了学理解析,凸现出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与权力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结论在联合国框架下从美国霸权的角度得以考察。该章提出了实现有效多边主义的权力障碍,认为在当前的多边主义制度体系中,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和权力间的矛盾问题仍然显著,在国际民主化要求上升的情况下,霸权国推行单边主义,逃避责任和义务,使原有霸权在制度外扩展和延续,因此要实现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就需要对霸权国的霸权进行制衡。
     第三章从价值规范视角分析了价值规范因素和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的关系。主要考察了国际关系中价值规范的研究,提出了制度价值规范意义评价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标准,并从这两个标准出发,解析了制度价值规范因素与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的关系,认为价值规范因素虽是促进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的因素,但价值规范因素自身也存在着诸多困境,使制度合法性和合理性要求难以实现。以联合国为例,联合国自身就存在着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缺陷。
     第四章回答了如何促进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的问题。主要针对权力和价值规范因素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从加强制度权威、促进多主体认同和交流等途径提升多边主义制度的有效性。
     第五章从中国视角出发,分析了有效多边主义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意义,并从权力和价值规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促进有效多边主义实现的途径,认为“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是促进有效多边主义实现的重要战略模式。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分析了未来理论研究方向和未来多边主义制度模式等问题。
What kind of the multilateralism is just regarded as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and how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This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researchers have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isting theories cant answer the essence of effectiveness, and can't put forward persuasive conclusion and method. This paper carries on a research to the multilateralism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ower and value angles. It includs the meaning of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impact factors and how build up an effective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 etc.
     This paper includes introduction and 5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research, research meaning, research method, research path, and carries on introduction to basic assumption and innovation of research. Chapter 1 investig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and carries on review and evaluation to the effectiveness theories,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multilateralism,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impact factors of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and elabo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research to take United Nations as a case. Chapter 2 investigates the power in the multilateralism, and carries on academic theories resolution to the power, hegemony, institutions hegemony. etc,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multilateralism effectiveness and power, this conclusion can investigate from the angle of American hegemony under United Nations frame. Chapter 3 puts forward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and sets out from these two angles, takes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legitimacy as basic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multilateralism. On this foundation, analyses the relation of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and value factor. Take United Nations as an exampl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United Nations are not perfect and also exist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predicament. Chapter 4 answeres how to promote multilateralism effectiveness and puts forward path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multilateralism, such as strengthening authority, many actors participation etc. Chapter 5 sets out from the Chinese angle, investigates the realization of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to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Chinese diplomacy, and carries out the path of "harmonious world", thinks "harmonious world" is the important and strategic mode to the realization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Finally this paper carries on summary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to next study.
引文
1 参见扈大威:《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试析欧盟与联合国的伙伴关系》,载于《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5期,第43-48页。
    2 2004年12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与联合国的主要合作领域可以用两个词概括:有效的多边主义和千年目标。参见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2849,“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
    3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1 参见何常林,李培育:《论“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意义》,载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11月,第29~31页;蔡拓著:《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1 关于国家间不平等的发展可以参见玛丽·克劳德·斯穆:《国际组织与国家间的不平等》,载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6年第2期,第48-59页。
    2 参见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第21-27页。
    1 Linda Weiss, Global governance, national strategies: how industrialized states make room to move under the WTO,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Dec 2005. Vol.12, p.723.
    2 引自罗维乔伊(Arthur O.Lovejoy.1873-1962)1908年在《哲学家》上发表的《十三种实用主义》,见王宪明选编:《西方历史学经典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2页。
    1 参见[法]让-马克·夸克著:《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引言,第1-3页。
    2 参见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载于《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第77-88页。
    3 参见范广垠,陆丕昭:《政治学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载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0月,第7-9页。
    1 Alexander George, "Case Stud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 in Paul Lauen(ed.), Diplomacy: New Approaches in History, Theory, and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9, pp. 43-68; Stephen Van Evera, Guide to Methodology foe Students of Political Scie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pp. 35-38。转引自门洪华著:《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9页。
    2 参见范广垠,陆丕昭:《政治学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载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0月,第7-9页。
    3 有关准则功利主义的观点参考了龚群的《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一书,龚群著:《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4 当前,虽然人们已普遍承认国际制度的存在,但对于国际制度“是否”有效的问题,由于其理论与实际政治运作的复杂性差异及无处不在的权力因素的作用,各流派对其争论颇多。本研究认为制度有效性是一个程度问题,不是一个“不全则无”(all-or-nothing)的命题,制度在何时、在何种程度上是有效的,必须考察影响制度有效性的诸因素。由于制度设计的具体形式、空间、时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利益的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多边主义制度各问题领域的有效性程度各不相同。当一项低效的制度长期不能发挥作用,就可以近似地认为该制度是无效的。但国际制度在国际社会中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在此宏观层面上看,国际制度在国际社会中是有效的。可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1 强国在“多个”问题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是“所有”领域。在当前现实国际社会中,并不存在唯一的超强国能主导国际社会中所有的问题领域,因此本研究假定的是“多个”问题领域,而非“所有”问题领域。
    1 参见菲利普·莫罗·德法尔日著,陈立春译:《多边主义和历史的终结》,载于傅雷图书数据库,http://www.fulei.org。
    2 参见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和方法》,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13页。
    3 参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389页。
    4 参见倪峰:《对多边主义理论构成的一些探索》,载于《国际论坛》,2004年第6期,第11-16页。
    1 此思路沿自郭树勇在多边主义研讨会上的报告,参见《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另外汤普森则把国际政治理论划分为三类:源于政治哲学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理论;一股理论,即“经验主义的”或“因果的理论”:作为行动基础的理论,即“政策科学”,这一思路与前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参见Ken I Kersch. Multilateralism comes to the courts, Public Interest. Washington: Winter 2004. p. 3.
    2 参见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和方法》,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13页。
    3 鲁杰主编的《多边主义的重要意义:一项制度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出版最早的关于多边主义的专门性论著。书中收录了12篇文章,分别从概念、理论、国内与国际等不同的角度对多边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书中收录的第一篇文章是鲁杰曾发表在1992年《国际组织》杂志上的文章——《对作为制度的多边主义的剖析》,它对多边主义的含义做出了比较完整的界定,并从历史的角度区分了双边主义、帝国主义和多边主义,描述了20世纪前的多边主义,得出了多边机制和组织在协调问题领域中出现频率是最高的结论,分析了战后美国霸权下多边主义的产生和美国衰落后国际秩序的变化,认为霸权衰落后国际制度秩序仍然是有力的和具有适应性的原因是“多边”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加强制度持久性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参见舒建中:《鲁杰“多边主义”理论述评》,载于《国际论坛》,2005年第1期,第53-57页。
    1 迈克尔·斯科特在《未来的多边主义》一书中将多边主义研究的视野从历史角度扩大到未来模式,从安全、经济和生态、人权和民主、全球治理中的新多边主义,自下而上的多边主义等方面讨论多边主义,并从不同领域的划分来分析多边主义这一制度形式在不同领域的作用。这种不同领域的考察为多边主义展开了一个宏大的框架。这种比较借鉴很有价值,对于考察不同领域的有效性提供了很好素材。参见M. G. Schechter,ed., Future Multilateralism: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ramework,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9.
    1 以上观点引自David Skidmore为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World Order一所写的评论文章. 参见David Skidmore, 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Worm Ord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Menasha: Jun 1998. Vol. 92, Iss. 2; pp. 498-500.
    2 R. Cox, ed., 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Worm Order,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7, p. ⅹⅹⅶ.
    3 Ibid., David Skidmore, 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Worm Order. p. 498.
    1 M. G. Schechter, ed., Future Multilateralism: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ramework,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9, pp. 1-3.
    2 Timothy M Shaw, The Commonwealth(s)--inter- and non-state--at the start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Third World Quarterly. London: Aug 2003. Vol. 24, Iss. 4; p. 729
    3 Christopher M Dent, Reconciling multiple economic multilateralisms: The case of Singapor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Apr 2002. Vol. 24, Iss. 1; pp. 146-165.
    4 Primo Vannicelli, Contesting Global Governance: Multilater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and Global Social Movements, in Robert O'Brien, Anne Marie Goetz, Jan Aart Scholte, and Marc William, eds.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Science. Washington: Fall 2001. Vol. 30, Iss. 4; p. 243.
    5 参见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和方法》,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13页。
    6 Philip Nel, Ian Taylor, Janis ver der Westhuizen, Multilateralism in South Africa's foreign policy: The search for a critical rationale. Global Governance. Boulder: Jan-Mar 2000. Vol. 6, Iss. 1; pp. 43-50.
    7 R. O'Brien, A. M Goetz, J. A. Scholte, and M. Williams, Contesting Global Governance: Multilater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and Global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2-6.
    1 参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其中刊载了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钱文荣《关于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几点理论和政策思考》等文章。
    2 Robert. Keohane, "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 "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45, No. 4, 1990, p. 731.也可参见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和方法》,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13页。
    3 参见约翰·鲁杰:《对作为制度的多边主义的剖析》,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1 参见约翰·鲁杰:《对作为制度的多边主义的剖析》,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第12页. John Gerard Ruggie, Third try at world order?America and multilater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Fall 1994; 109,4; p. 553.
    2 参见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规范与数目问题:多边主义与对制度的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研究法》,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507-540页。
    3 卡勒(Kalher)1992年就提出了多边主义和少边主义的区别关键在于成员数目的不同。参见Renato Corbetta,William J Dixon, Multilateralism, Major Powers, and Militarized Disputes,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Salt Lake Citv: Mar 2004. Vol. 57. Iss. 1: p. 5.
    4 参见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13页。
    1 参见钱文荣:《关于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几点理论和政策思考》,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14-20页。
    2 参见肖刚:《多边主义与东亚高级政治合作》,2005年11月15日,http://blog.daqi.com/article/3792.html。
    3 陈如为、刘建飞、苏浩的观点可参见《多边主义与中国外交》,载于《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第5-29页。该文是2005年中国国际问题论坛“多边主义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发言摘要的总结。
    4 多边主义制度是现实层面上的概念,它实际上是一般性的多边主义原则在现实层面上运用的结果。从现实层面看,多边主义的现实运作形式表现在多边机制、多边组织不同层面上,我们将之统一称为多边主义制度。多边外交是多边主义在国家单位层面上的一种对外行为方式,它与体系层面的含义是不同的,本研究前四章有关多边主义的分析很少涉及多边外交层面,仅在第五章分析中国与有效多边主义关系时涉及到多边外交层面。此外,多边主义也体现在多边秩序层面,如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多边秩序设计,本研究不涉及多边秩序层面的研究。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制度这两个概念分别代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然而学者们一般情况下将两个概念视为通用的,因此本研究在后文中也基本上通用这两个概念。
    1 Andreas Hasenclever, Peter Mayer, and Volk Rittberg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9.
    2 Robert O.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lder: West view Press, 1989, p. 3.
    3 Robert O.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p. 3, John J. Mearshei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3, Winter 1994/1995, p.337。转引自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4 “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这对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也一直被很多学者混用,如美国的现实主义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就明确指出“机制和制度被视为完全同义的概念”。本研究主要考察国际制度。
    1 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2-16页。
    2 以上参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3-29页。
    3 这一思想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法国法学家和政治评论家皮埃尔·杜布瓦(主张建立民族国家联盟),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法国僧侣埃梅里克·克律塞,法国亨利四世的大臣威廉·佩恩,荷兰法学家、政治学家格劳秀斯,德国法学家、历史学家普芬道夫,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法国国际法学家和神学改革家圣·皮埃尔神父的著述中都有所体现。参见[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邵文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1 参见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2 [德]康德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0-155页。
    3 以上观点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2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3页。
    2 Wilfred J Ethier, Political Externalities, Nondiscrimination, and a Mulitlateral World.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xford: Aug 2004. Vol. 12, Iss. 3; p. 303
    3 参见[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页。
    4 以上观点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荚]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60页。
    5 参见米尔斯·卡勒:《小数目与大数目中的多边主义》,见[美]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7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刘俊生译:《公共组织理论教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30,125页。
    2 一些学者提出普遍性与多边土义之间存在区别,他们认为后者并不要求普遍性的规范共识。参见Steven Holloway, U. S. unilateralism at the UN: Why great powers do not make great multilateralism, Global Governance; Jul-Sep 2000; 6, 3;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p361-381.本研究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多边主义是具有普遍性基础的。
    3 参见邵育群博士:《“有效的多边主义”——评国情咨文中外交政策特点》,载于《文汇报》,2005年2月4日。布什2006年发表的国情咨文继续关注反恐斗争,而2007年发表的国情咨文更关注国内问题。
    4 参见“后外交时代之布什革命”,载于[美]伊沃·H.达尔德尔等著:《后外交时代:不受约束的美国》,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 法国总统希拉克、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秘鲁总统托莱多的观点参见段吉勇:《联大辩论的四大焦点问题》,新华社,2003年9月29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3-09/29/content_z68541.htm。
    2 参见刘瑞常:《意大利总理认为强大的欧洲才能实现有效多边主义》,新华网,巴塞罗那(西班牙)2005年2月11日电, http://news.163.com/05/0212/04/1CC5T5QC0001121Q.html.
    3 Joachim Krause, Multilateralism: Behind European view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ashington: Spring 2004. Vol. 27. lss. 2: p. 43.
    4 参见王传兴:《制度效果:国际制度理研究的新领域》,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第4期,第16-18页。
    5 参见[美]约翰·N·德勒巴克,[美]约翰·V·C·奈编,张宇燕等译:《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序言,第3页。
    1 参见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2-106页。
    2 参见约翰·杰拉尔德·鲁杰:《什么因素将世界维系在一起?新功利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挑战》,秦亚青译,见卡赞斯坦、基欧汉、克拉斯纳主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288页。转引自贾烈英:《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5年6月。
    3 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82-83页。
    4 参见米尔斯·卡勒:《小数目与大数日中的多边主义》,见[美]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7页。
    5 以下观点可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冈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6-225页。
    6 有关有效性的标准问题可参见:Oran R. Youn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uilding Regimes f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转引自王明国:《权力、合法性、国内政治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第57-64页。
    7 关于这一观点可参见罗伯特·考克斯:《面对后霸权世界秩序的概念化:对伊本·赫勒敦相关问题的思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2-178页;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详:《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6-224页。
    1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第3版,第1529页。
    2 关于国际制度是否是独立变量的问题,门洪华在其研究中分析了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的观点。可参见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6-111页。国际制度是否为独立变量问题与国际制度有效性问题有一定联系,但不能作为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判断依据,因为不论将国际制度看作何种变量,它都起作用。奥兰·扬就认为,如果从国际制度运作的角度能够解释并预测个体或集体行为相当一部分的变化,就能认定国际制度是有效的,至于将制度作为独立变量或中间变量的意义并不重要,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6-224页。
    1 参见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0页。
    2 参见[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135页。
    3 参见[美]罗们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者序,第1-21页。
    4 参见惠耕田:《限制权力,为规范开辟空间——克氏规范建构主义研究》,载于《围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4期,第67-76页。
    5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6页。虽然这里并不对制度是否是独立变量做出判断,但在第四章关于制度权威的分析中,本研究事实上赞同制度主义的观点,认为虽然权力在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制度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它能够集合各个国家的集体认同而获得自身的制度权威。
    6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7 国际制度影响国家利益的观点可参见[美]玛莎·费里莫著,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者序,第3页。
    1 参见卡尔·索旺,乔基姆·穆勒:《2004/2005联合国年回顾:受到挑战和肯定的作用》,载于《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11期,第22-24页。
    2 参见范菊华:《规范与国际制度安排:一种建构主义阐释》,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0期,第56-61页。
    3 后文所提到的“有效性”特指有效性的第二层涵义,即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程度的高低。
    1 本研究主要讨论的是多边主义制度,需要对多边主义制度形式和其他形式的国际制度进行区分。要注意的是多边主义制度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区分并非是绝对的,很多学者认为两者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国际制度也维持国际合作和促进国际社会的民主化。因此,本研究所列出的多边主义制度与国际制度的区别是细微的,在其他研究中也可以忽略不计。此外本研究认为多边主义的制度功能中既包含着促进合作、维持国际秩序的功能,也包含着促进价值规范、实现世界正义的功能,两种功能间存在着优先考虑的问题。在世界政治中正义与秩序优先考虑的问题上,许多学者认为秩序更优于正义。而本研究认为正义的考量不能忽视,并将体现价值性的功能从多边主义功能中分离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多边主义价值意义,强调多边主义促进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性功能。参见[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1-80页。
    2 以上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82-83,70-71页。
    3 “价值有效性”中的公平、正义等价值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它们具有中立性含义。不过由于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各国所持立场并不完全相同,这体现在联合国自身合理性价值判断上,它对多边主义制度价值有效性有所阻碍。
    1 参见聂车:《关于联合国“维和”成功标准的述评》,载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22-25页。
    2 由于社会科学的特点,使涉及到成本的“效率”问题难以详加分析。这里的效率特指高效合作。公平和效率是两种不同的价值,价值有效性中包含了公平的价值要求,而合作有效性又隐含着效率的价值要求。
    3 参见[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刘俊生译:《公共组织理论教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8页。
    1 参见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2-80页。
    2 参见刘杰:《国际经济机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兼论对21世纪初南北关系走向的影响》,载于《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第16-19页。
    1 参见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95页,199页。
    2 以上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8,210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52,51-52页。
    2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2-53页。
    1 参见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第21-27页。
    2 参见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第4-10页;江忆恩:《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8期,第48页-53页; Lilian Botcheva and Lisa L. Martin, Institutional Effects on State Behavior: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5: 1, March, 2001, pp. 1-26.
    3 参见“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论:理性主义国际制度研究的新发展”,见《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George W Downs,David M Rocke,Peter N Barsoom等学者还从国家视角论述了国际制度的起源,分析了国家愿意参与多边组织或协议的原因,GeorKe W Downs,David M Rocke,Peter N Barsoom, Managing the evolution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mbridge: Spring 1998. Vol. 52, Iss. 2; pp. 397-419.
    1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两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8-224页。
    2 参见罗伯特·基欧汉:《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效吗?》,载于《国际论坛》,2000年4月第2期,第77-80页。
    3 参见王明国:《权力、合法性、国内政治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第57-64页。
    1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犬·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3-45页。
    2 以上观点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
    1 此观点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8-209页。
    2 以上观点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
    3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74-275页。
    1 参见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6-27页:蔡拓:《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载于《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第29-36页。
    2 以上引自[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9页。
    3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译者前言,第15页。
    4 以上观点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0-211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美]罗们特·基欧汉,约瑟犬·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礼,2002年10月,第12-19页。
    2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3 参见[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罗伯特·考克斯:《面对后霸权世界秩序的概念化:对伊本·赫勒敦相关问题的思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7-158页。
    2 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86页。
    3 制度透明度和健全度的观点参考了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0-203页。
    1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问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5-587页。
    2 参见罗们特·基欧汉:《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效吗?》,载于《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第77-80页。
    3 参见[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107页。
    1 参见安.玛丽·伯利:《对世界的管制:多边主义、国际法及新政管制国家的推广》,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3-169页。
    2 参见彼特·科黑:《从地方选举到全球秩序:国内政治和多边合作》,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0-213页。
    3 参见朱迪斯·哥尔德斯坦:《制订GATT的规则:政治、制度与美国的政策》,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0-257页。
    4 参见斯蒂夫·韦伯:《构建战后均势:北约中的多边主义》,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6-337页。
    5 参见米尔斯·卡勒:《小数目与大数目中的多边主义》,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7-367页。
    6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206页。
    7 政府遵约还涉及另一层意思,即国家自主性与国际制度或国际组织有效性的问题。摩根索认为国际组织要是有效,就必然损害它的成员国的行动自由;成员国要是强调本国的行动自由,就必然损害国际组织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涉及到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问题,本研究认为成员国行动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是维护国际组织行动力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隐含在下文的论述中。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01页。
    1 参见奥兰·R·扬:《固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冈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2 参见朱迪斯·哥尔德斯坦:《制订GAIT的规则:政治、制度与美国的政策》,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0-257页。
    3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姜鹏,董素华译:《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255-267页。
    4 以上观点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317页。
    5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大·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52-253页。
    6 以上引自[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43-344页。
    1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56页。
    2 转引自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6期,第12-15页。
    1 以上观点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2-213页。
    2 引自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1 国家主义这一智识基础也在发展变化,全球主义开始凸显出来,多边主义中出现了“自下而上的多边主义”模式,它涉及到网络组织、非政府组织、个人等主体的作用、功能、影响力。
    2 以上观点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3 有人将国际联盟看作是威尔逊总统脑力劳动的产物。我们认为,从国联的思想渊源、制度实践上看,国联并不来源于威尔逊的创造,这在第一章关于多边主义的思想渊源中已有阐述。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1页。
    4 参见饶戈平:《国际组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30页。转引自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与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5 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是由罗马帝国的内战发展成欧洲主要国家卷入的大规模国际性战争。包括法国、丹麦、瑞典、荷兰、英国的“新教联盟”与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包括西班牙、波兰的“天主教联盟”之间展开的混战,1648年10月,后者战败,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欧洲被重新瓜分,法国夺取霸权,瑞典巩固了波罗的海的领地,德意志分裂加剧,西班牙的实力被削弱,葡萄牙从西班牙中独立出来,荷兰、瑞士获得了独立。
    6 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11页。
    7 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2页。
    1 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2 有关伦理学功利主义的观点参考了龚群的《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一书,龚群著:《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3 本研究不能完全等同于国际伦理研究。国际伦理考察的是道德与和平的关系,本研究考察的是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制度的价值规范意义。
    4 这个词源于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爵士于1515-1516年用拉丁文写的一本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的书,书中描述了一个完美无缺但也许根本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国家。此后这个名词就成了“各种以虚构想象理想社会为特征的礼会思想的代名词”。
    5 参见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6月,第269-272页。
    1 参见[美]乔·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69页。转引自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6月,第269-272页。
    2 有些情况下,体系和政府能力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不排除多边主义制度之外的因素比多边主义制度内的因素更重要的可能性。但本研究在此没有探究这种可能性,遵循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分析模式。
    3 John J. Mearshei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3, Winterl994/1995, p. 7.转引自王明国:《权力、合法性、国内政治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第57-64页。
    1 以上观点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61页。
    1 国际制度来源于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研究,国际制度研究以国际组织为背景和分析案例的来源。参见卡赞斯坦、基欧汉、克拉斯纳主编:《世界政治理论的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译者前言,第2页。
    2 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5页。
    3 参见英国The Foreign Policy Center的报告:Global Europe, Report Ⅰ: 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 Europe, Regional Security and a Revitalised UN. p. 3。转引自扈大威:《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试析欧盟与联合国的伙伴关系》,载于《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5期,第43-48页。。
    4 参见汪小澍:《新形势下亚洲多边主义发展趋势》,见《“地区安全架构与多边主义”国际研讨会精华——亚洲:多边、安全与发展》,2005年3月12日,http://jczs.news.sina.com.cn/2005-03-12/0929272596.html.
    1 参见李铁城主编:《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前言,第2-4页。
    2 参见李铁城主编:《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352-353页。
    3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01-602页;李铁城主编:《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250页。
    4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52页。
    1 Shashi Tharoor, Why America Still Needs the United Nations,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 Sep/Oct 2003. Vol. 82, Iss.5; p. 67.
    1 Robert W. Cox, Multilateralism and World Orde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8(April 1992), No.2, pp.161-180. 转引自钱文荣:《关于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几点理论和政策思考》,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14-20页。
    2 以上观点参见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72-90页。
    3 参见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95页。转引自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2页。
    1 参见[英]伯兰特·罗素著:《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2 引自《韩非子·亡徵第十五》。
    3 个体和群体权力的主客观基础参见王爱冬著:《政治权力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3-30页;[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前言,第3-7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听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前言,第1-7页。
    2 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资源、能力并不能与国家权力划等号,如斯坦利·霍夫曼与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巨大的资源能力并不一定能转化成有效的权力。参见[英]苏珊·斯特兰奇著,肖宏宇,耿协峰译:《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5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1-12页。
    2 此图考察的重点是超强国和一般强国,对一般参与国没有进一步分类。此外,超强国在制度外的行为也可能有多种情况,但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是保留成员国身份,但在制度外采取单边行动的超强国,或称之为单边国家,对其他没有参与多边主义制度的国家没有进一步分类。其中集体领导权在此图中仅仅指一般强国形成的领导集体,事实上,在现实国际政治中,超强国也可能加入领导集体,成为集体中的超强国。
    3 参见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62-270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63-264,270页。
    2 以上观点参见[英]伯兰特·罗素著:《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214-223页。
    3 转引自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页。
    1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2页。
    2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5页。
    3 参见李铁城主编:《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前言,第2-4页。
    4 这一内容参见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三、四、五、六章。
    5 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7页。
    6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听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143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罗伯特·考克斯:《面对后霸权世界秩序的概念化:对伊本·赫勒敦相关问题的思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0页。
    2 参见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4-131页。
    1 参见简军波,丁冬汉:《国际机制的功能与道义》,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第15-20页。
    2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者序,第7页。
    3 参见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英文版,第13页。转引自[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译者序,第21页。
    4 参见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7页。
    1 参见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9页。
    2 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译者序,第3页。
    3 21世纪后,多边主义制度体现为制度霸权的情况很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本章第三节中涉及到多边主义制度霸权属性的现实表现。当多边主义制度具有自身制度权威,霸权就会在制度限定的范围内运行,此时制度霸权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制度权威丧失,就会依赖于霸权,赋予霸权无限度的合法性,形成制度霸权。
    1 参见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6期,第12-15页。
    2 权力因素并不是唯一的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种情况驳斥了现实主义者的霸权稳定论的观点。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存在,即某些制度领域虽然有强权国家参与,但仍不能达成最终协议,这种情况的原因在此不加考虑。但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影响多边主义制度有效性的因素众多,权力虽然重要但也必须考虑其他因素。
    1 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42页。
    2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40页。
    3 参见Charles 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p. 307.转引自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41页。
    4 以上观点参见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46页。
    5 中文版《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对基欧汉的“权力”一词的翻译,采用的是“霸权”,本研究将其改为“超强国”。以下关于超强国、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领导的观点参考了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41-246页。
    1 Steven Holloway, U.S. unilateralism at the UN: Why great powers do not make great multilateralism, Global Governance;Jul-Sep 2000;6,3;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p361-381.
    1 Charles 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p. 305。转引自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43页。
    2 以上观点参见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41-246页。
    3 参见[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刘俊生译:《公共组织理论教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1 以上观点参见Jonathan D Tepperman, Some Hard Truths about Multilateralism, World Policy Journal. New York: Summer 2004. Vol. 21, Iss. 2; p. 27
    2 这是奥兰·R·扬提出的关于现实主义者对国际制度的看法。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7页。
    1 参见[法]菲利普·莫罗·德法尔日著,陈立春译:《多边主义和历史的终结》,载于傅雷图书数据库,http://www.fulei.org。
    2 关于为何美国会自愿将自己权力纳入多边主义之中、美国在何种程度上维持承诺的信用,为何不采取单边主义?需要考察多边主义起源、多边主义起源中美国因素的问题,它涉及到具体的历史经验、美国国内特征等。可以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3 参见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规范与数目问题:多边主义与对制度的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研究法》,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523-524页。
    1 参见何宇红,梁银银:《利益与正义之结合——浅谈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制度》,载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月,第81-84页。
    2 参见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规范与数目问题:多边主义与对制度的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研究法》,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508页。
    3 参见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规范与数目问题:多边主义与对制度的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研究法》,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524页。
    4 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2页。
    1 参见[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242页。
    2 参见徐弃郁,唐永胜:《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全球性安全机制的演变及前景》,载于《欧洲研究》,2005年3月,第1-13页;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7-18页
    3 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3页。
    1 虽然有学者认为多边主义制度建立初始是为美国霸权服务的,但事实上,美国作为多边主义制度的倡导国、领导国,为多边主义制度贡献良多。
    2 参见[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3 参见宋新宁:《世界政治变革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写在前面的话》,见[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10页。
    4 参见宋新宁:《世界政治变革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写在前面的话》,见[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5 以上观点参见宋新宁:《世界政治变革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写在前面的话》,见[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1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参见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19-120页;[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109页。
    2 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33-39页;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21页。
    3 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5页。
    4 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31页。
    5 参见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3-5页。
    1 参见安-玛丽·伯利:《对世界的管制:多边主义、国际法及新政管制国家的推广》,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3-165页。
    2 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7页。
    3 美苏斗争町参见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3-33页。
    4 政治、经济多边秩序可参见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7-28页。
    1 以上引自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47页。
    2 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257页。
    3 参见利莎·马丁:《理性国家对多边主义的选择》,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1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10-311页。基欧汉后来又提出,通过对冷战后美国发展的考察可以发现,美国主导权衰落的情形并没有出现,冷战后,美国不仅没有继续衰落下去,反而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但本研究认为尽管美国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相对于冷战前,其领导地位有一定的衰退。
    2 这一观点在美国学者查尔斯·库普乾的著作中有所体现,库普乾认为美国主导地位正在走向衰亡,参见[美]查尔斯·库普乾:《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的地缘政治》,潘忠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31-32页。
    4 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78页。
    5 参见金灿荣:《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悬思阁”系列学术讲座,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6月17日。
    1 参见基欧汉在国际组织解释模式中对此有所阐述,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6-57页。
    2 参见门洪华:《新安全观·利害共同体·战略通道——关于中国安全利益的一种解读》,载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第68-72页。
    1 克林顿战略可参见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335-336页。
    2 Emeka Anyaoku, The end ofmultilateralism: Whither global governance?, Round Table. London: Apr 2004. p. 193.
    3 Renato Corbetta, William J Dixon, Multilateralism, Major Powers, and Militarized Disputes,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Salt Lake City: Mar 2004. Vol. 57, lss. 1; p. 5-14; Sharad Joshi, Unilateralism andMultilateralism: Anaylzing American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Policy, World Affairs. Washington: Spring 2005. Vol. 167, Iss. 4; p. 147; Richard K Betts, The political support system for American primacy, International Affairs. London: Jan 2005. Vol. 81, Iss. 1; p. 1.
    4 以上观点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47-248,250-251,349-351,359页。
    5 引自[英]马克·特纳(Mark Turner),昆廷·皮尔(Quentin Peel):《联合国的危机》,《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4月,第4-5页;原载于英国《金融时报》,2003年3月11日,吴言译。
    1 引自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5页;国际制度的规范作用也可参见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2-106页。
    2 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2d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3, p.37;转引自[美]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著,韩召颖,孙英丽译:《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第39页。
    3 世界政体论及费里莫的观点参见[美]玛格丽特·E·凯克:《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译者前言,第9-24页。
    1 参见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6页。
    2 Chris Brom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New Normative Approaches, Hemel Hempatead: Harvester Weatsheaf, 1992, pp.3-4.布朗的观点参见“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见《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6页。
    3 以下引用参见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9-300页。
    4 参见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0页。
    1 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1页。
    2 引自高尚涛:《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规范研究》,载于《外交评论》,2005年10月,第43-49页。
    3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6页。
    4 有关基欧汉对国际制度合法性关注不够的评价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25页。
    5 参见叶江、谈谭:《试论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及其缺陷——以国际安全制度与人权制度为例》,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2期,第42-49页。
    1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者序,第1-21页。
    2 参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391页。
    1 以下基欧汉的观点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4-305页。
    1 参见简军波,丁冬汉:《国际机制的功能与道义》,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第15-20页。
    2 参见[法]让-马克·夸克著:《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引言,第1页。
    1 有关布丹等学者的观点参见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有关经验与规范研究的分歧参见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载于《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第77-88页。
    2 以上观点参见[法]让-马克·夸克著:《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6页。后文中有关合法性评价标准的问题也可参见此书。
    1 引自[法]让-马克·夸克著:《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以上观点也参考了此书。
    1 参见[英]布莱恩·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正义诸理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94页。
    2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1-282页。
    3 “民主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但不存在唯一的标准”是2005年9月安南在世界首脑高峰会议上提出的。
    1 委托代理的合法性问题或制度主义框架下理解合法化问题,参见《国际组织》2000年夏季号54卷第3期《合法化与世界政治》特刊。
    2 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译者序,第3页。
    1 参见[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译者序,第5-6页。
    1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291页。
    2 Stewart Patrick, Beyond coalitions of the willing: Assessing U.S. multilateralism, Ethics & International Affairs. New York: 2003. Vol. 17, Iss. 1; pp. 37-55.
    3 E A Turpen,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ersian Gulf." safeguarding American interests through selective multilateralism Choice. Middletown: Jan 2006. Vol. 43, Iss. 5; p. 931.
    4 Sabeel Rahman, Another new world order? Multilateralism in the aftermath of September 11,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Cambridge: Winter 2002. Vol. 23, Iss. 4; p. 40-44。
    1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3页。
    2 参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序,第2页。
    3 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86页
    4 转引自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97页。
    5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324页。
    6 Amitav Acharya, How Ideas Spread: Whose Norms Matter? Norm Loc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Asian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mbridge: Spring 2004. Vol. 58, Iss. 2; p. 239.
    7 参见马克·W·赞奇:《威斯特伐利亚神殿的支柱正在朽化:国际秩序及治理的蕴意》,见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1 参见简军波,丁冬汉:《国际机制的功能与道义》,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第15-20页。
    2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7-609页。
    3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
    1 以上参见《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6日订于旧金山。
    1 参见让-马克·夸克:《国际组织与国际合法性:制约、问题与可能性》,载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2年4月,第21-33页。
    2 引自让-马克·夸克:《国际组织与国际合法性:制约、问题与可能性》,载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2年4月,第21-33页。
    3 参见外交部条约法律司文件,“中国在国际环境法领域的工作”,2004年4月16日,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tyfls/wjzdtyflgz/ygjhjf/t85201.htm。
    1 以上观点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6-37页。
    2 参见刘杰:《试论国际机制中的西方规范问题》,载于《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第42-46页。
    3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70页。
    1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05页。
    2 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3页。
    3 以下引用参见《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6日订于旧金山。
    4 按照国际法的条约解释方法,《宪章》有五种解释方法,即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和惯例解释。本研究采用文义解释的方法。参见黄瑶:《论<联合国宪章>的解释方法问题》,载于《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第131-139页。
    5 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77-403页。
    1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者序,第14-15页。
    2 联合国成立后,尽管审查和修改《宪章》的要求不断提出,但实质上的修改很小,仅在1963年、1965年进行了两次修正,其中联合国大会第十八届会议上通过的对《宪章》第六十一条的修正案于1971年又进行了再次修改,扩大了安全理事会理事国和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的数目。参见李东燕编著:《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94-96页。附录一也列出了相关的修改情况。
    3 参见2005年3月6日联合国新闻,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5233。
    4 参见孙晋忠:《试论布什政府的全球“民主”战略》,载于《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28-32页。
    1 Jane Boulden, Tactical Multilateralism: Coaxing America Back to the UN, Survival, London: Autumn 2004. Vol. 46, Iss. 3; p. 103
    1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4-290页。
    2 参见英]伯兰特·罗素著:《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5-6页。
    1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0-332页。
    2 参见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4页。
    3 凯克的观点可参见[美]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著,韩召颖,孙英丽译:《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6页,译者前言,第13-14页。
    4 参见[英]伯兰特·罗素著:《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110页。
    1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0-333页。摩根索也提出国际舆论难以发挥的原因不仅仅是强权国的存在,还有道德规范的统一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第三章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普遍性基础时已加以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2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24页。
    3 Geoffrey Wiseman. Pax Americana: Bumping into Diplomat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Oxford: Nov 2005. Vol. 6, lss. 4; p. 409.
    1 声誉与惩罚机制的观点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0-201页。
    1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324页。
    2 制度权威与合法性密切相关,制度权威的加强相应地也能加强多边主义制度合法性。但这里并没有从合法性视角考察制度权威,而主要是从权力视角进行考察。此外,制度权威意味着制度具有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也与有效性有关,例如联合国自主性可能更容易产生腐败,更容易降低联合国权威和运行效率,这是本研究之外的问题。
    3 蔡拓教授在《联合国改革的指向与中国的选择》一文中认为联合国改革的第一指向即强调多边主义,确立多边机制的权威。参见蔡拓:《联合国改革的指向与中国的选择》,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第66-71页。
    4 参见[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2页。
    1 参见[法]让-马克·夸克著:《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页。
    2 参见黄龙:《制度权威的法治意蕴》,载于《民主与科学》,2004年第3期,第33-35页。
    3 参见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6期,第12-15页。
    1 参见利莎·马丁:《理性国家对多边主义的选择》,见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5-129页。
    2 参见[美]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32页。
    1 Atsushi Tago, Determinants of Multilateralism in US Use of Force: State of Economy, Election Cycle, and Divided Governmen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Oslo: Sep 2005. Vol. 42, lss. 5; p. 585.
    2 有学者认为不能断定多边主义是好的,而单边主义是坏的。这是一个“霍布斯”世界,我们必须通过单方面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利益,就其本身而言,多边主义不是一件好事物也不是一件坏事物。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用来促进国家兴趣的工具。Richard LMorningstar,CoitD Blacker,WormOrders,Harvard Intemational Review, Cambridge: Fall 2004. Vol. 26, Iss. 3; p. 74.
    3 Jim Rolfe, Mixed Messages Sent, Mixed Messages Received: Asian View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ultilateralism 2004-2005, Hampton Road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Quarterly, Portsmouth: Oct 15, 2005. p. 23-29.
    4 John Van Oudenaren, Transatlantic Bipolarity and the End of Multilateralism,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New York: Spring 2005. Vol. 120, Iss. 1; p. 1.
    5 Eugene B Kogan, The Case for Multilateralism, The Humanist. Washington, DC: Mar/Apr 2004. Vol. 64, Iss. 2; p. 26-28.
    1 在多边主义制度框架下,集体领导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这一论述参见第二章第二节。对于这种不一致性,本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主权国家的交流,强化认同,克服主体间的不~致性。这一论述并没有详细展开。第四章第三节多种行为体的互动,更多地在强调加强多边主义制度价值普适性的问题。
    1 参见[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刘俊生译:《公共组织理论教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2 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1 参见姚勤华著:《欧洲联盟集体身份的建构(1951—1995)》,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13页。
    2 参见罗伯特·考克斯:《面对后霸权世界秩序的概念化:对伊本·赫勒敦相关问题的思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0-161页。
    3 参见[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6-343页。
    4 参见罗伯特·考克斯:《面对后霸权世界秩序的概念化:对伊本·赫勒敦相关问题的思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1页。
    5 商讨、劝说、教育、灌输过程可参见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8-89,75-77,86页。
    1 参见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序,第2页。
    1 跨国倡议网络问题可参见[美]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著,韩召颖,孙英丽译:《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 参见詹姆斯·罗西瑙:《变动中的全球秩序和公民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7-319页。
    2 参见詹姆斯·罗西瑙:《变动中的全球秩序和公民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0-327页。
    1 参见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第21-27页。事实上,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对中国国家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也包括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这里主要讨论后者。
    2 多边主义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本研究主要分析的是正面功能性作用,对多边主义的弊端仅少量提及。
    3 华尔兹关于战争根源的三种设想中的第二种设想,强调的是国内政治体制的差异对国际冲突或合作的“外溢”效果,而将这种“设想”颠倒过来,即强调研究国内问题的国际根源。“颠倒的第二种设想”是由古勒维奇提出的。Peter Gourvitch,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2, No. 4, Autumn 1978, pp. 881-912.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译者序,第4,16页。
    1 参见帕特里克·摩根:《多边主义与安全:欧洲的前景》,见鲁杰主编:《多边主义的重要意义:一项制度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苏长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1页。
    2 Acharya reviews, "Bilateralism in a Multilateral Era: The Future of the San Francisco Alliance System in the Pacific" edited by William Tow, Russell Trood and Toshiya Hoshino,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Canberra: Mar 1999. Vol. 34, Iss. 1; p. 99.
    1 参见《李肇星强调:国际秩序需以有效多边主义为基础》,中国新闻网,2004年04月19日,http://news.sina.com.cn/c/2004-04-19/11032345724s.shtml。
    2 参见《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不结盟运动第14次外长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8月20日,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yhy/1115/1116/t151070.htm。
    3 参见《中英期待推动多边合作》,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2月13曰。
    4 此书由埃克诺米,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 Winberg Chai, The Ideological Paradigm Shifts of China's Worm Views: From Marxism-Leninism-Maoism to the Pragmatism-Multilateralism of the Deng-Jiang-Hu Era, 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 Washington: Fall 2003. Vol. 30, Iss. 3; p. 163.
    1 Gerald Chan,“国际学习中国:起源和发展”,问题与学习33(2)(1997):40-64。转引自Winberg Chai:The Ideological Paradigm Shifts of China's World Views: From Marxism-Leninism-Maoism to the Pragmatism-Multilateralism of the Deng-Jiang-Hu Era., 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 Washington: Fall 2003. Vol. 30, Iss. 3; p. 163.
    2 参见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第5-10页。
    3 参见李铁城主编:《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前言,第5页。
    4 参见刘杰:《机制化生存——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选择》,时事出版社,2004版,第1-16页。
    1 参见王珍:《中国与联合国:全面互动良好合作》,载于《解放日报》,2005年10月8日。
    2 参见外交部条约法律司资料:“2005年中国对外缔结条约概况”,2006年2月21日。
    1 参见彼特·科黑:《从地方选举到全球秩序:国内政治和多边合作》,见鲁杰主编:《多边主义的重要意义:一项制度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苏长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1 对于中国外交而言,“集体领导权”仍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领导”一词含有压迫感,因此当前中国各种外交场合很少使用“集体领导权”一词。本研究基于前文的分析,在这里使用了“集体领导权”一词,但在外交场合还是应该慎重使用。
    2 参见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96-201页。
    3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4-305页。
    1 Geoffrey Wiseman, Pax Americana: Bumping into Diplomat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Oxford: Nov 2005. Vol. 6, Iss. 4; p. 409.
    2 有关“和谐世界”的论述参见拙作《建构“和谐世界”理念的障碍及理论选择》,载于《理论导刊》,2006第9期,第125-128页。
    3 引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雅加达,2005年4月22日,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china05/hjtcf/fwzx/200504220547.htm。一般认为,这是最早提出“和谐世界”主张的会议。事实上,2004年10月,中国与俄罗斯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就已经提出了“和谐世界”一词。
    4 引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美国纽约,2005年9月15日,http://www.gmw.cn/01gmrb/2005-09/16/content_305533.htm。
    1 参见王逸舟:《和谐世界:一个重大的国际倡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09月24日第一版,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o?NewsID=1313。
    2 参见《年终报道:2005大国关系和中国作用》,载于《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2日第七版。该文根据2005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举办的“和谐世界——大国关系和中国作用”研讨会内容整理而成,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0/3965401.html。
    3 参见温家宝:《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2005年12月6日,巴黎,http://www.ldjd.com/html/2005/12/20051208103613-1.htm.
    4 参见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年12月22日,http://edu.qq.com/a/20061019/000221.htm。
    5 参见《十六大以来,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集锦》,庆祝建党85周年系列策划,人民网评论部,编辑字秀春,2006年6月30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5/4545891.html。
    6 参见《中国外交理念倡导构建“和谐世界”》,2007-02-25,http://www.hxzg.net/tdcn/tdgs/2007/O225/6287.html.
    7 参见“和谐中国网简介”,http://www.hxzg.net/about.html。
    8 参见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东亚——在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1月14日,菲律宾宿务,http://www.hxzg.net/politics/2007/0115/5694.html。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演讲》,2007年2月7日,http://www.hxzg.net/politics/2007/0208/6151.html。
    1 以上学者的观点参见“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学术研讨会的会议纪要,http://zg.cupl.edu.cn/news.asp?id=590。
    2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参见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1-302页。
    1 参见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51-58页。
    2 参见阮宗泽:《构建和谐世界的中国外交》,载于《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11月14日,第46期。
    3 参见“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学术研讨会的会议纪要,http://zg.cupl.edu.cn/news_asp?id=590。
    1 参见[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中译者序,第1-11页。
    2 参见《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半月谈》,2006年8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O8/23/content_4993067_1.htm。
    1 以上引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美国纽约,2005年9月15日,http://www.gmw.cn/01gmrb/2005-09/16/content_305533.htm。
    1 此观点参见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3-315页。
    2 制度化不是规范普及的必要条件,制度化可能会在规范普及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发生。如妇女选举权这一规范在普及之前并没有在国际规则和国际组织中得以制度化。参见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9页。
    3 参见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8页。
    1 参见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51-58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2页。
    2 参见[美]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著,韩召颖,孙英丽译:《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韩召颖,孙英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3页。
    1 以上观点参见[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刘俊生译:《公共组织理论教程》,第22页。
    2 参见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载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5页。
    1.蔡拓:《当代全球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蔡拓:《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蔡拓:《国际关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蔡拓:《全球治理与中国公共事务管理的变革》,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6.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7.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王逸舟:《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角度透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10.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时殷弘:《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20.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1.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2.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23.沈丁立,任晓:《现实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24.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的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唐永胜,徐弃郁:《寻求复杂的平衡:国际安全机制与主权国家的参与》,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6.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张曙光,胡礼忠:《伦理与国际事务新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8.韦正翔:《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盛庆琜:《功利主义新论:统合效用主义理论及其在公平分配上的应用》,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盛庆琜:《效用主义精解:统合效用主义理论之深层发展》,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31.盛庆琜:《统合效用主义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李东燕:《联合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3.陈东晓:《联合国:新议程和新挑战》,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34.李铁城:《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杨宇冠:《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张学森,刘光本:《联合国》,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袁士槟,钱文荣:《联合国机制与改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38.王杏芳:《联合国春秋》,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39.余元洲:《论联合国的新角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40.叶成坝:《亲历联合国高层》,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41.黄光耀:《联合国与世界和平》,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42.肖月,朱力群:《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43.刘贞晔:《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非政府组织——一种互动关系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李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国际组织》,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45.饶戈平:《国际组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6.王杰:《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7.仪明海:《20世纪国际组织》,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8.张贵洪:《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王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肖佳灵,唐贤兴:《大国外交》(上、下册),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51.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许嘉:《权力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
    53.王爱冬:《政治权力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朱明权:《领导世界还是支配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刘阿明:《布什主义与新帝国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57.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58.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9.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6月版。
    60.新华社通讯社译名资料组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第三版,1997年。
    61.[美]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2.[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3.[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4.[法]让-马克·夸克著:《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5.[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加]阿米塔·阿查亚著:《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7.[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8.[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1.[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0年版。
    72.[美]罗伯特·基欧汉著:《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5.[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6.[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7.[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肖宏宇、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美]大卫·A·鲍德温著:《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9.[美]玛莎·费丽莫著:《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0.[英]戴维·赫尔德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1.[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84.[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5.[美]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著:《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6.[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著:《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7.[德]乌尔里希·贝克,哈贝马斯著:《全球化与政治》,王学东,柴方国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88.[德]赖纳·特茨拉夫著:《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89.[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蒋葆英等译,1989年版。
    90.[美]卡尔·多伊奇著:《国际关系分析》,周启朋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91.[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3.[英]赫德利·布尔著:《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94.[英]马丁·怀特著,赫德利·布尔,卡斯滕·霍尔布莱德编:《权力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宋爱群译,2004年版。
    95.[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第二版,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96.[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邵文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97.[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8.[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9.[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00.[美]斯蒂芬·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1.[美]库恩·托马斯:《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3.[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4.[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06.[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07.[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8.[美]查尔斯·库普乾著:《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的地缘政治》,潘忠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9.[美]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著:《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韩召颖,孙英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0.[美]罗伯特·丹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教程》,第二版,项龙,刘俊生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11.[美]杰罗姆·C.格伦,西奥多·J.戈登著:《2005年未来展望:联合国大学美国理事会跨千年全球发展展望研究》,王如松,闵庆文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12.[美]欧文·拉兹洛著:《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研究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3.[美]拉姆·达摩达兰主编,霍斯特·鲁奇撰稿:《联合国纪事》,第42卷第3期(2005年9-11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14.[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处于十字路口的国际合作——不均衡世界中的援助、贸易与安全》,纽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
    115.《联合国宪章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特别委员会的报告》,大会正式记录,第六十一届会议补编第33号(A/61/33),纽约:联合国,2006年。
    116. Ruggie, John Gerard.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the theory and praxis of an institutional for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1993.
    117. Axelrod, Robert.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c1984.
    118. MacLean, Sandra J, Black, David R., Shaw, Timothy M. A decade of human security: global governance and new multilateralisms, Aldershot, Hampshire: Ashgate Pub, c2006.
    119. Cox, Robert W. 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World Order, London: Macmillan for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0. Gill, Stephen. Glob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Multilateralism, London: Macmillan for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1. Hofhansel, Claus. Multilateralism, German foreign policy and Central Europe, Routledge: New York, 2005.
    122. Jones, Phillip W, David.Colema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education: multilateralism,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2005.
    123. Patrick, Stewart. Multilateralism and U.S. foreign policy: ambivalent engagement.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2.
    124. Sewell, James P. Multilateralism in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viewpoint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125. Thomas, Christopher R., Juliana T. Magloire. Regionalism versus multilateralism: 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in a global changing environment.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orwell, Mass., USA: Distributors for North America, 2000.
    126. Barry, Donald, Ronald C. Keith. Regionalism,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global trade. Vancouver: UBC Press, 1999.
    127. Fukushima, Akiko.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the emerging logic of multilateralis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c1999.
    128. Krause, Keith R. Culture and security: multilateralism, arms control, and security building. London; Portland, OR: F. Cass, 1999.
    129. Schechter, Michael G. Future multilateralism: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ramework .Tokyo,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9.
    130. Schechter, Michael G.. Innovation in multilaterialism. Tokyo;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c1999.
    131. Twining, David T. Beyond multilateralism.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1998.
    132. Krause, Keith, W. Andy Knight. State, society and the UN system: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Tokyo;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c1995.
    133. Faini, Riccardo, Enzo Grilli. Multilateralism and regionalism after the Uruguay Roun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134. Winters, L. Alan. Regionalism versus multilateralism.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pt., International Trade Division, 1996.
    135. Yasutomo, Dennis T. The new multilateralism in Japan'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136. Brenner, Michael. Multilateralism and western strateg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137. Lawrence, Robert Z. Regionalism, multilateralism, and deeper integr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138. Haftendorn, Helga, Robert O. Keohane, Celeste A. Wallander. Imperfect unions: security institutions over time and space.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9. Bieler, Andreas, Adam David Morton. Social forces in the making of the new Europe: the restructuring of European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Basingstoke, Hampshire; New York: Palgrave, 2001.
    140. Cox, Robert W., Timothy J. Sinclair. 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1. Cox, Robert W.. Production, power, and world order: social forces in the making of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1.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51-58页。
    2.蔡拓:《联合国改革的指向与中国的选择》,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第66-71页。
    3.蔡拓:《在单边与多边间徘徊》,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11期,第25-27页。
    4.蔡拓:《中国大战略刍议》,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第1-7页。
    5.蔡拓:《中国和平崛起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对外战略》,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第17-18页。
    6.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6-27页。
    7.蔡拓:《探索中的“中国模式”》,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第12-14页。
    8.蔡拓:《中国全球化的选择与对策》,载《南开学报》,2002年第4期,第15-21页。
    9.蔡拓:《试论全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载《南开学报》,1999年第1期,第1-7页。
    10.蔡拓:《全球化的政治挑战及其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 第36-41页。
    11.蔡拓,王云芳:《“主观博弈论”视角下多边安全合作制度的变迁——美国安全合作的单边问题与多边困境》,载《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52-56页。
    12.王云芳:《建构“和谐世界”理念的障碍及理论选择》,载《理论导刊》,2006第9期,第125-128页。
    13.王云芳:《多边主义及其当代发展》,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第176-177页。
    14.王云芳:《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公民观念》,载《理论观察》,2006年第1期,第5-7页。
    15.王云芳:《多边主义的本质与功能之探寻》,载《法制与经济》,2005年第12期,第7-9页。
    16.罗伯特·基欧汉:《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效吗?》,载《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第77-80页。
    17.扈大威:《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试析欧盟与联合国的伙伴关系》,载《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5期,第43-48页。
    18.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13页。
    19.钱文荣:《关于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几点理论和政策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14-20页。
    20.章一平:《从均势制衡的难题看多边主义的兴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42-47页。
    21.王铁军:《世界政治的法律化:国际制度主义理论的新探索》,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1期,第40-46页。
    22.胡慧敏:《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制度的效用》,载《国际论坛》,2004年第2期,第46-50页。
    23.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第21-27页。
    24.李晓燕:《试析国际制度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3-8页。
    25.随新民:《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范式比较》,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6期,第69-74页。
    26.玛丽·克劳德·斯穆:《国际组织与国家间的不平等》,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6年第2期,第48-59页。
    27.何常林,李培育:《论“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意义》,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11月,第29-31页。
    28.门洪华:《对国际机制主要理论流派的批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3期,第23-29页。
    29.门洪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第74-88页。
    30.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78-187页。
    31.李东燕:《联合国研究60年:理论·政策·方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第14-19页。
    32.周琦:《从美国霸权看联合国集体安全的悖论》,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第83-86页。
    33.王湘江:《美国挑战联合国权威》,载《瞭望》,2006年第32期,第54-55页。
    34.黄德明:《论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关系的现状及改革前景》,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3期,第27-34页。
    35.宋叶萍:《联合国经济制裁的伦理视角》,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第175-178页。
    36.孙萌:《论联合国的国际责任能力》,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第101-106页。
    37.刘建飞:《国际新秩序与联合国改革》,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2期,第17-22页。
    38.胡德坤,刘晓莉:《论联合国创立初期美苏英之间的分歧与协调》,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107-114页。
    39.陈向阳:《联合国改革与21世纪国际秩序》,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9期,第48-52页。
    40.张胜军:《试论当今国际社会的双头政治:美国与联合国》,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期,第38-44页。
    41.钱文荣:《安南联合国改革报告评析》,载《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4-33页。
    42.吴建民等:《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载《外交评论》,2006年2月,第15-20页。
    43. Cox, Robert.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Multilateralism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lobal Governance, Vol.3.No.1, Jan-Apr.1997.
    44. Turpen, E A.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ersian Gulf: safeguarding American interests through selective multilateralism", Choice. Middletown: Jan 2006. Vol. 43, Iss. 5; p. 931.
    45. Tepperman, Jonathan D. "Some Hard Truths about Multilateralism", World Policy Journal. New York: Summer 2004. Vol. 21, Iss. 2; pp. 27-37.
    46. Shi, Sharad Jo. "Unilateralism and Multilateralism: Analyzing American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Policy", World Affairs. Washington: Spring 2005. Vol. 167, Iss. 4; pp. 147-162.
    47. Alvarez, JE. "Multilater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2000. Vol. 11, Iss. 2; p. 393.
    48. Jansen, "The limits of unilateralism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2000. Vol. 11, Iss. 2; p. 309.
    49. Bodansky, "What's so bad about unilateral ac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2000. Vol. 11, Iss. 2; p. 339.
    50. Knight, W Andy. "The study of change in the UN multilateral system: Shifting from rationalist to reflectivist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English edition). Paris: Jun 1998. Vol. 50, Iss. 2; pp. 263-274.
    51. Acharya, Amitav. "How Ideas Spread: Whose Norms Matter? Norm Loc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Asian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mbridge: Spring 2004. Vol. 58, Iss. 2; p. 239.
    52. Baker, Andrew. "A Study in Multilateral Diplomacy and Military Restraint", 20 Century British History. Oxford: 2005. Vol. 16, Iss. 4; p. 359.
    53. Acharya, Amitav. "Is Anyone Still Not a Constructiv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 Pacific. Oxford: Aug 2005. Vol. 5, Iss. 2; p. 251.
    54. Boulden, Jane. "Tactical Multilateralism: Coaxing America Back to the UN", Survival. London: Autumn 2004. Vol. 46, Iss. 3; p. 103.
    55. Head, Keith, John Ries. "Regionalism Within Multilateralism: The WTO Trade Policy",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Sep 2004. Vol. 27, Iss. 9; p. 1377.
    56. Acharya, Amitav. "Bilateralism in a Multilateral Era: The Future of the San Francisco Alliance System in the Pacific",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Canberra: Mar 1999. Vol. 34, Iss. 1; pp. 99-100.
    57. Wiseman, Geoffrey. "Pax Americana: Bumping into Diplomat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Oxford: Nov 2005. Vol. 6, Iss. 4; p. 409.
    58. Rolfe, Jim. "Mixed Messages Sent, Mixed Messages Received: Asian View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ultilateralism 2004-2005", Hampton Road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Quarterly. Portsmouth: Oct 15, 2005. pp. 23-29.
    59. Plattner, Marc F. "Internationalism and Democracy", Philosophy. London: Oct 2005. Vol. 80, Iss. 314; p. 495.
    60. Wilhelmsen, Julie, Geir Flikke. "Evidence of Russia's Bush Doctrine in the CIS", European Security. London: Sep 2005. Vol. 14, Iss. 3; p. 387.
    61. Tago, Atsushi. "Determinants of Multilateralism in US Use of Force: State of Economy", Election Cycle, and Divided Governmen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Oslo: Sep 2005. Vol. 42, Iss. 5; p. 585.
    62. Kuik Cheng-Chwee. "Multilateralism in China's ASEAN Policy: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spira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Apr 2005. Vol. 27, Iss. 1; pp. 102-122.
    63. Oudenaren, John Van. "Transatlantic Bipolarity and the End of Multilateralism",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New York: Spring 2005. Vol. 120, Iss. 1; pp. 1-31.
    64. Clark, Wesley. "From the trenches: Multilateralism in US military interventions",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Cambridge: Fall 2003. Vol. 25, Iss. 3; p. 90.
    65. Jentleson, Bruce W. "Tough love multilateralism",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ashington: Winter 2003/2004. Vol. 27, Iss. 1; p. 7.
    66. Jires, Jan "The Heyday of Multilateralism: Clinton Administration and NATO Enlargement", Perspectives. Prague: Summer 2003. pp. 73-81.
    67. Pallemaerts, Marc. "Is Multilateralism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 Globalisation as 'A Comprehensive Vision of the Future of Humanity'.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Dordrecht: 2003. Vol. 5, Iss. 1-2; p. 275.
    68. Williams, Ian. "Bush's U. N. speech deemed effective--except by Bush", The Washington Report on Middle East Affairs. Washington: Nov 2002. Vol. 21, Iss. 8; pp. 8-9.
    69. McGill, "Salvaging the Global Neighbourhood: Multilateralism and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 in a Divided WorM", Law Journal. Montreal: Aug 2002. Vol. 47, Iss. 4; p. 1009.
    70. Limage, Leslie J. "The United Nations and Education: Multilateralism,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Chicago: Feb 2006. Vol. 50, Iss. 1; pp. 159-161.
    71. Fedotov, Iu. "Challenges to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U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oscow: Jun 2004. Vol. 50, Iss. 3; pp. 6 -14.
    72. Lee, Chang-Soo, Soon-Chan Park. "An Examin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Natural Trading Blocs in East Asia", Asian Economic Papers. Cambridge: Winter 2005. Vol. 4, Iss. 1; p. 90.
    73. Forman, Shepard, Derk Segaar. "New Coalitions for Global Governance: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Multilateralism", Global Governance. Boulder: Apr-Jun 2006. Vol. 12, Iss. 2; pp. 205-225.
    74. Lucarelli, Sonia. "Values, identity and ideational shocks in the transatlantic rif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Ljubljana: Sep 2006. Vol. 9, Iss. 3; p. 304.
    75. Cooper, Andrew F. "Ownership and the Canadian model of new multilateralism: negotiating the Inter-American Democratic Charter",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Spring 2003. Vol. 10, Iss. 3; p. 31.
    76. Boehm, Peter M, Hernandez-Roy.Christopher. "Multilateralism in the Americas: is it working?",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Winter 1999. Vol. 7, Iss. 2; p. 23.
    77. Dolan, Michael, Hunt, Chris. "Negotiating in the Ottawa Process: the new multilateralism",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Vol. 5, Iss. 3; p. 25.
    78. Sjolander, Claire T, De Larrinaga, Miguel. "(Re)presenting landmines from protector to enemy: the discursive framing of a new multilateralism",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Vol. 5, Iss. 3; p. 125.
    79. Mukunoki, Hiroshi, Kentaro Tachi. "Multilateralism and Hub-and-Spoke Bilateralism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xford: Sep 2006. Vol. 14, Iss. 4; p. 658.
    80. Glen, Carol M. "Multilateralism in a unipolar world: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and Iraq",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 Pacific. Oxford: Aug 2006. Vol. 6, Iss. 2; p. 307.
    81. Fung, Victor K "Multilateralism is Better for Busi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Forum. Geneva: 2006. p. 14-15.
    82. Kupchan, Charles A. "After pax American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Fall 1998. Vol. 23, Iss. 2; pp. 40 -79.
    83. Gordon, Joy. "When Unilateralism Is Invisibl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e Oil-for-Food Scandal", Global Governance. Boulder: Jan-Mar 2007. Vol. 13, Iss. 1; pp. 59-78.
    1.约翰·鲁杰:《对作为制度的多边主义的剖析》,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利莎·马丁:《理性国家对多边主义的选择》,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米尔斯·卡勒:《小数目与大数目中的多边主义》,见[美]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规范与数目问题:多边主义与对制度的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研究法》,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
    5.詹姆斯·A·卡帕拉索:《国际关系理论和多边主义:根本原则之探寻》,见[美]约翰·鲁杰主编,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
    6.奥兰·R·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7.詹姆斯·罗西瑙:《变动中的全球秩序和公民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8.罗伯特·考克斯:《面对后霸权世界秩序的概念化:对伊本·赫勒敦相关问题的思考》,见[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9.玛莎·费里莫,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见[美]彼得·卡曾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和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德国卢森堡基金会编:《“21世纪的世界秩序—单边主义还是多边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11.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编:《“联合国关于竞争的一套原则和规则”:一套多边协议的控制限制性商业惯例的公平原则和规则》,日内瓦:联合国,2000年。
    12.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多边文化研究: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学术纪要》,第二卷,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13.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3月25-26日。
    14. Cox, Robert W, "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 in Robert Cox with T. Sinclair, 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5. Yuan Jing-dong,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implications for cooperative security in Asia Pacific", in Nagel,Stuart, Policymaking and peace: a multinational anthology.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c2003.
    16. Goverde, Henri J.M.,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emancipatory politics: towards a new multilateralism?" in Stuart Nagel. Policymaking and prosperity: a multinational anthology.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c2003.
    1.贾烈英:《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5年。
    2.王学东:《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声誉因素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4年。
    3.田野:《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4年。
    4.范德尚:《异质而难融: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文化释读》,[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4年。
    5.史哲:《无政府状态与联合国集体安全》,[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3年。
    6.范菊华:《理念与国际制度安排:对国际制度理论的一种建构主义分析》,[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2年。
    7.孙萌:《联合国维和行动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责任问题:国家责任制度的适用性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3年。
    8.何曜:《冷战后冲突解决的理论、实践及效能——兼论联合国和平行动》,[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2年。
    9.张雪慧:《联合国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1997年。
    10.崇曦农:《区域主义的全球福利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0年。
    11.姜利立:《从区域主义分析中国与东亚的区域合作》,[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1998年。
    12.朱宰佑:《关于在东北亚建立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必要性与中国的基本立场的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1997年。
    13.王浩:《迈向世界大国之路:对中国实施多边外交的探讨及展望》,[硕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3年。
    14.李艳:《国家利益和多边工具:法国的联合国外交之比较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3年。
    15.骆沙莉:《多边主义国际制度与主导国家之间的互动》,[硕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2年。
    16.吴铮:《印度、巴西多边外交探析:两国应对全球化和多极化外交实践比较之思考》,[硕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5年。
    17.曲萌:《中国参与区域多边外交的典范:上海合作组织案例分析》,[硕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5年。
    18.杨扬:《全球治理视角下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硕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5年。
    19.王婷:《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问题与前景:兼评安南报告》,[硕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