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完善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已进入集体劳动争议的高发期,妥善解决集体劳动争议是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与维护社会长久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法律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正在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迈进。但由于立法层级较低、解决机制不畅、利益争议处理长期回避等原因,导致现行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了比较分析法、社会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集体劳动争议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集体劳动争议的立法现状;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当前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在总结评价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具体建议。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high incidence of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It is one ofthe important tasks to properly solve the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nd safeguard the social long-term stability. The law of ourcountry about the adjustment of labor relations is changing from "individual adjustments"to "collective adjustments". Because of some reasons such as the low legislation level and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rights lack, the current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handlingmechanism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t is veryimportant to reform and improve the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handling mechanism. This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e labordispute.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handling mechanism of ourcountry.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handlingmechanism. The fourth part summarizes the evaluation of foreign mature experience, putforward to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perfect the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handling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
引文
1杨芳霞:《论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机制》,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
    2来自于利通区法院网,《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及社会效果之浅析》,http://www.nxltqfy.gov.cn/fglt/dcyj/2010-11-26/219.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4月7日。
    3陈布雷:《劳权与发展:权利论与功能论的多维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4陈布雷:《劳权与发展:权利论与功能论的多维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5刘小钢、易利华等:《广州市集体劳动争议和职工群体性(停工)事件状况与对策研究》,http://www.gzgh.org.cn/web/Opens/open1.aspx?lid=d03f3f24-7a2a-4c64-8a3d-e7ab263b9ff9&iid=721,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4月7日。
    6关怀著:《劳动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页。
    7史尚宽著:《劳动法原论》,台北正大印书馆1978年版,第248页。
    8李文沛:《英美集体争议处理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5月。
    9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10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96页。
    11陈布雷:《劳权与发展:权利论与功能论的多维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12王桦宇:《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与案例精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348页。
    13王桦宇:《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与案例精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346页。
    14陈布雷:《劳权与发展:权利论与功能论的多维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15来自于中国网络电视台,《五大措施破解劳动仲裁难题》,http://news.cntv.cn/20120224/111759.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4月1日。
    16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17熊新发:《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载《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8潘泰萍:《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2期。
    19韩淑华:《集体合同争议解决机制问题研究》,载《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9月。
    20杨芳霞:《论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机制》,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
    21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22杨芳霞:《论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机制》,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
    23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24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25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0页-406页。
    26来自于博来网,《集体争议,看英美德日如何应对》,http://www.labour-daily.cn/Web/NewsDetail.aspx?IssuanceID=240117,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3月27日。
    27陈布雷:《劳权与发展:权利论与功能论的多维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28麦伟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刘焱白:《论<劳动法>中利益争议处理方式的规约》,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0[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2页
    1.史尚宽著:《劳动法原论》,正大印书馆1978年版
    2.沈同仙著:《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
    3.关怀著:《劳动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5.陈布雷著:《劳权与发展:权利论与功能论的多维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廖名宗著:《劳动规章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9.黎建飞著:《劳动合同法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全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0.林晓云等编著:《美国劳动雇佣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1.郑爱青著:《劳动合同法概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12.周剑云著:《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3.曹燕著:《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功能的反思》,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4.王桦宇著:《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与案例精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15.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劳动案件裁判依据与规则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王全兴、侯玲玲:《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载《中国劳动》2002年第8期
    2.陈金红:《应建立“裁审分离”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载《中国劳动》2002年第6期
    3.周经纬:《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检讨与重构》,载《中国劳动》2003年3月
    4.杨芳霞:《论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机制》,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
    5.李文沛:《英美集体争议处理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5月
    6.熊新发:《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载《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7.潘泰萍:《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2期
    8.潘泰萍:《关于非公企业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研究》,载《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3期
    9.罗燕,林秋兰:《集体劳动争议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0.程延园:《“劳动三权”:构筑现代法律的劳动基础》,载《中国人民大学报》2005年第2期
    11.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载《中国人民大学报》2004年第2期
    12.陈步雷:《以劳权看待发展——劳权的权利论与功能论的多维度解释框架》,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8月
    13.高瑾:《集体劳动争议调整机制之路径选择——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带来的法律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5月
    14.刘超捷:《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劳动三权”制度的完善》,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
    15.钟三宇:《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兼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制度完善》,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3月
    16.刘焱白:《论<劳动法>中利益争议处理方式的规约》,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7.韩淑华:《集体合同争议解决机制问题研究》,载《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9月
    18.林泰、王丽霞:《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重构》,载《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1.麦伟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孙晓星:《完善我国团体争议处理机制的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陆学兵:《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何晓洁:《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李向云:《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法律思考》,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刘展:《论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公权介入及其限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纪冠男:《劳动争议协商程序探析》,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尹艳芬:《从劳动纠纷个案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完善》,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曹春艳:《我国工会集体谈判权的法律救济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刘小钢、易利华等:《广州市集体劳动争议和职工群体性(停工)事件状况与对策研究》http://www.gzgh.org.cn/web/Opens/open1.aspx?lid=d03f3f24-7a2a-4c64-8a3d-e7ab263b9ff9&iid=721,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4月7日
    2.来自于中国网络电视台,《五大措施破解劳动仲裁难题》,http://news.cntv.cn/20120224/111759.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4月1日
    3.来自于利通区法院网,《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及社会效果之浅析》,http://www.nxltqfy.gov.cn/fglt/dcyj/2010-11-26/219.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4月7日
    4.来自于博来网,《集体争议,看英美德日如何应对》,http://www.labour-daily.cn/Web/NewsDetail.aspx?IssuanceID=240117,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3月27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