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全球化视阈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更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推动了是政治、文化、军事、教育的全球化,全球化的过程已经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发展与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得了发展与壮大。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融入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经济上的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的政治文明产生相应的影响。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并存,中国的政治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必须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研究。本文在对政治文明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全球化的视阈,站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有关问题。
     第一梳理了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科学内涵、基本特性、结构体系及政治文明的作用。总体上讲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具有阶级性、发展性、多元性、社会性等四种属性;政治文明的结构包括政治主体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五个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社会主义更高级发展阶段,有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研究,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我们有效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第二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探讨,考察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发展情况,探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路径,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和党的领导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本文分析了世界政治文明的主要形式、评价标准以及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影响,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借鉴与超越等问题。世界政治文明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分为奴隶社会政治文明、封建社会政治文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从地域的角度可以分为西方政治文明和东方政治文明,而评价政治文明进步性的标准可以分为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历史标准主要是看某一政治文明相对于前一阶段的政治文明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现实标准主要是从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五要素加以分析。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影响也是从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这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在学习其他国家的政治文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批判吸收尤为明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借鉴的原则、方法、范围,对于我们超越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从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这五个方面归纳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则与措施。明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文明范式,又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还将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
As we all know, globalization is what happened now. It's already the indisputable fact in our world and will be the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No one can deny or ignore that. It is not only aroused in the economic area, but also the political, cultural, military, and educational area. Globalization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country in al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hina benefits from this process. We become stronger in this proces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gree of extension on economic and social global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deepen. This greatly promoted our country'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which epitomizes that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second largest economy. Globalization is bound to a corresponding impact on China'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hich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In this circumstanc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a'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must be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rgues some relative questions about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irstly, the paper define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role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state of progres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From a static point of view, it is all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 it is the specific step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evolution. Different class and society have differen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t's developed in diversity. We also can see it in5aspects of political subjectivity civilization, political relations civilization, political awareness civilization, political behavior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civilization.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state of progress of the socialist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Let people know mor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good for us 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even the higher state of communist society and it is good for us to deepe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help us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Secondl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theory and discusses the various steps and elements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so as to point out the path and main body which is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democracy, the unity of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and the party's leadership.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constitut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Thir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orms of civilization in world politics,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ve question of reference and transcendence to capitalism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orl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a slave soci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eudal soci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apitalist soci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socialist soci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geographical point of view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West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East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political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history and reality. Historical standards is to look at the relative of a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stage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hether superiority; Reality standard is to consider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political subjectivity, political relation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political behavior and political system.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socialist system, China has been learning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orm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ritique of the capit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bsorption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On this basi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Western capit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e have to learn the principles, methods, scope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go beyond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of capitalis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ourth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from five aspects. They are political subjectivity, political relations, political awareness, political behavior and political systems. We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address the solutions based on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It is an effective road to nail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m.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significant. We post a new staple to these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how to construct and develop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hich is definitely different from west civilization. We proudly show the world that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future of huma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引文
①刘小军:《关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影响的再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第55-57页。
    ①圭拉姆·德拉德赫萨:《全球化博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②陈德照:《21世纪经济全球化十大趋势》,《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1期,第16页。
    ①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16页。
    ①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②孙育玮:《关于认识政治文明涵义的几点方法论原则》,《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3期,第3--6页。
    ③路红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正视和处理十大关系》,《求实》,2005年,第5期,第60--63页:
    ①林尚立:《政治学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使命》,《学术月刊》,2003年,第12期,第8--10页。
    ②刘应君、杨美新:《社会结构视野中的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09页。
    ③谭绍木、范绎民:《宪政建设:政治文明的追求和价值取向》,《探索》,2005.年,第3期,第77--79页。
    ④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3--283页。
    ⑤王振亚、铁锴:《人的主体性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人本规定》,《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第70-73页。
    ⑥李蓬:《当代中国转型期政治文明主体建设的路径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91-96页。
    ⑦黄月细,林楠:《政治文明的主体基础》,《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第32-35页。
    ⑧周文东:《政治主体文明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5期,第8页
    ①范海洲、黎文森:《论政治文明的主体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第173-174页。
    ②张玉斌:《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主体》,《党的建设》,2004年,第9期。
    ③于成文:《小康社会政治文明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发展路径》,《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5期,第20-23页。
    ④杨吉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若干关系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第21-22页。
    ⑤魏青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几种关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37--42页。
    ⑥蔡庆芬:《推进政治文明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唯实》,2004年,第2期,第53--56页。
    ⑦赵辉:《政治关系文明的制度分析——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内》,《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5-69页。
    ⑧齐卫平:《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生长点》,《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4-10页。
    ①姜裕富:《协商民主:政治文明建设中民主党政治协商的程序机制》,《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28--31页。
    ②王翠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党政论坛》,2003年,第7期,第30--32页。
    ③金筱萍:《关于我国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思考》,《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第54--58页。
    ④文永林:《论我国政治意识文明的建构》,《求实》,2011年,第9期,第68-71页。
    ⑤朱选华:《培育公民的政治意识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19-122页。
    ⑥郭夏娟:《论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第46-50页。
    ①张康之:《论政沼文明与人前行为前互动》,《教字与研究》,2003年。第10期,第16--20页。
    ②路红亚:《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府行为:困境与超越》,《求实》,2008年,第5期,第64-67页。
    ③江启疆:《论权力行为的政治文明化》,《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71--75页。
    ④梁丽萍:《政党行为与公民行为的双重建构:论政治行为文明建设》,《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第19-22页。
    ⑤王瑞芹:《妇女参政行为与政治行为文明》,《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4期,第5-9页。
    ⑥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8页。
    ⑦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64-68 页。
    ①常士訚:《重叠文明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第26-34页。
    ②何影:《影响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3期,第36--37页。
    ③林子华:《政治制度文明与经济发展》,《学术交流》,2003年,第4期,第20--22页。
    ④仲兆宏:《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4期,第134--136页。
    ⑤戴均:《试析政治制度文明的内在结构》,《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14页。
    ⑥金太军、张劲松:《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论》,《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23-128页。
    ⑦刘春田:《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思考》,《实事求是》,2004年,第1期,第12-14页。
    ⑧陈洪生:《政治制度文明的建设方略:历史传承、制度借鉴与创新》,《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第97-101页。
    ①莫春菊:《关于政治文明研究的综述》,《行政论坛》,2006年,第4期,第79-82页。
    ①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①《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0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6页。
    ②诺贝特·艾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61页。
    ③王崇杰:《政治文明理论研究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第88-93页。
    ①G·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曹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②赵学琳:《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的关系》,《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3-6页。
    ③胡锐军:《关于政治文明的认识与思考》,《行政与法》,2003年,第11页,第70--73页。
    ④艾政文、胡松:《论政治文明属性》,《前沿》,2003年,第9期,第15--17页。
    ⑤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0--237页。
    ⑥黄鑫、陈文茹:《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第111-114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
    ⑧《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370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6页。
    ②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4期,第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①《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63页。
    ②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232页。
    ③许耀桐:《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第197--201页。
    ④陈仕龙:《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77-81页。
    ①阮云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辨析及其结构解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6-10页。
    ②田川:《政治文明的内在结构探析》,《理论前沿》,2003年,第24期,第28--29页。
    ③浦兴祖:《有关“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第5--13页。
    ④郭榛树:《政治文明的内涵探析》,《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2期,第25--28页。
    ⑤那述宇:《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与实践思考》,《前沿》,2001年,第9期,第11--15页。
    ⑥杨海蛟:《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4页。
    ①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98-199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③孙正甲:《政治文化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①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第59页。
    ②斯蒂芬L埃尔金:《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7年,第150页。
    ③斯蒂芬L埃尔金:《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7年,第152-153页。
    ①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32-233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7、1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页。
    ④钱学森、刘佑威、黄克剑:《关于(实践与文化“哲学与文化”的研究提纲>的通讯》,《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第54页。
    ⑤郑玉兰教授认为政治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交叉重合部分,郑玉兰:《“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辨析》,《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第92-95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
    ②江泽民:《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第5版。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90--491页。
    ④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1-5页。
    ①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22-23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8页。
    ②林辉基:《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源流考辨——从马克思1844年的写作提纲到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62--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⑤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23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页。
    ①蔡庆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②张森林等:《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时代依据》,《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13-16页。
    ①赵亚静,张森林:《继承与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恩对未来社会之构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97-100页。
    ①《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1/15/content 9226456_5.htm
    ②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78-381页。
    ③刘先照:《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6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9页。
    ②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10月19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8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①《彭真文选(1941-1990)》,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6页。
    ②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③刘立志、朱景文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条铁则》,《北京日报》,2003-02-10.
    ①应松年:《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人大工作通讯》,1998年,第9期,第11页。
    ②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7-470页。
    ③应松年:《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人大工作通讯》,]998年,第9期,第15页。
    ④《中国共产党党章》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4页。
    ①杨凤春:《当代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7-268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2页。
    ①孟迎辉.对政治文明建设根本评价标准的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6):5-8
    ②庞京城.浅论政治文明的评价标准[J].长白学刊,2008(1):41--45
    ③朱孔来等.关于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
    ④邹颖.政治文明的计量与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17
    ⑤刘国靖.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核心及评价标准[J].2010(1):5-9
    ①戴均.论政治制度文明的评价标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3):10-12
    ②刘汶.政治道德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界,2005(10):44--45
    ③何增科.治理评价体系的国内文献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10--22
    ④《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4页。
    ①杨海蛟:《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4页。
    ①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43页。
    ②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50-251页。
    ③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第372页。
    ①中央党校进修班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理念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党的文献》,2006年,第3期,第30-31页。
    ①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1页。
    ②尤根·哈贝马斯:《超越民族国家?》,乌·贝克等著《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78-79页。
    ③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126-127页。
    ④Paul Hirst and Grahame Thomps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State. Economy and Society. 1995,24(5), p408-442
    ⑤阿诺尔德·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17页。
    ⑥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6-17页。
    ⑦俞可平认为国家主权“部分地是通过暴力垄断和税收垄断,部分地是通过民主合法性形式来实现的”。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②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1
    ③转引自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30页。
    ④莱斯特·萨拉蒙和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社会》,1997年,第2期,第3页。
    ⑤莫伊斯·内姆:《全球化的五场战争》,引自http://www.cc.org.cn/zhoukan/guojishiye/0304/0306201013.htm
    ⑥张森林:《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选择》,《长券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6期,第41-45页。
    ①三好将夫:《没有边界的世界?从殖民主义到跨国主义及民族国家的衰落》,载汪辉等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第499-502页。
    ②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前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72-284页。
    ③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Nation State: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p.16
    ④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⑤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5-99页。
    ⑥谢涛.当前中国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第30页。
    ⑦如有人认为,养成国际观念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实现办学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教材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校园文化国际化。黄光云:《全球化环境下大学生国际观念养成之我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60--63页。
    ⑧张婷婷:《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0年第17页。
    ②Jan Aart Scholte.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Affairs,1997,7(73), p427-452
    ③裘元伦:《经济全球化内涵的八对矛盾》,《世界经济》,1997年,第11期,第10页。
    ⑤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3期,第18--29页。
    ①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43页。
    ②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2页。
    ③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4-75页。
    ④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⑤Gordon Smith, Mois Naim. Altered States:Globalization, Sovereignty, and Governance, IDRC,1999, P27.
    ⑥Stephen d. Krasner. 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Life on the Pareto Frontier, World Politics,43(3), pp.336-366.
    ⑦黄志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转型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年,第5期,第77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第740页。
    ②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7-16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3页。
    ⑤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①卢先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56页。
    ②李景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学术界》,2003年,第5期,第12-13页。
    ①吴丽萍:《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与借鉴》,《南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4页。
    ②陈建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第1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33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
    ④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①奥康纳:《自然的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3页。
    ①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3页。
    ③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④[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①马骏,侯一麟:《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的理论框架》,《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16页。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77-78页。
    ③赵晓呼:《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1--58页。
    ④冈泽宪芙:《政党》,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⑤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68页。
    ①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5页。
    ②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何在》,学习时报.2006年12月4日,第6版。
    ③向俊杰:《实现农村善治的基本途径分析——对M、C两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学术交流》,2009年,第1期,第84页。
    ①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92-693页。
    ②谢涛:《当前中国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第30页。
    ③在英文中的治理一词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它与统治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但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赋予governance以新的含义,其涵盖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统治的经典意义。按照罗茨的观点,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以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见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0--111页。由此可见,在传统社会中作为主要政治行为的统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由治理代替。
    ④俞可平等:《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中国改革》,2001年,第6期,第38页。
    ⑤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20页。
    ①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0-16页。
    ②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第7页。
    ③许卓云:《先行一步的改革:广东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47-148页。
    ①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1页。
    ②赵宝煦:《民主法治与地方立法》,《中国法制报》,1986年10月9日,第1版。
    ③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②申恒胜、王玲:《基层政治运作中的行政化逻辑——对S省L县人大代表专职化改革的考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18-25页。四川省罗县试行人大代表专职制。
    ①李茂管:《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求是》2004年第17期,第45页。
    ②[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中译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①伍柳氏:《略论传统意识形态对政治民主化的掣肘》,《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6-79页。
    ②江先锋:《论党的第三代领导对“西化、分化”问题的战略应对》,《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第1--4页。
    ①刘学侠:《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第69-71页。
    ②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①南丽军等:《比较政治制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4、42、4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全集》[M]第2、23、28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选集》[M]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斯大林选集》[M]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毛泽东选集》[M]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邓小平文选》[M]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8]《江泽民文选》[M]第1、2、3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版.
    [13]周恩来.周恩来选集[M].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 [M].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2.
    [2]Gordon Smith, Moises Naim. Altered States:Globalization, Sovereignty, and Governance[M]. Ottawa: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2000.
    [3]Murry Scot Tanner. Politics of Lawmaking in Post-Mao China:Institutions, Processes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Kenichi Ohmae.The End of Nation State: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5]杨凤春.当代中国政府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斯克莱尔.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替代方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佟立.全球化与后现代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8]周晓虹.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张晓忠.列宁全球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伯恩斯坦,科尔曼.不确定的合法性——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共同体、权力和权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赵长峰.现实与理想: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2]郭连成,周铁赢.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政府职能转换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3]蔡拓.全球问题与新兴政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14]杜兰.全球化地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5]姜秀敏.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关系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16]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黄岩.全球化与中国劳动政治的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8]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9]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0]孟庆顺.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1]坎贝尔.制度变迁与全球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2]艾哈迈德.文明的危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23]卡赞斯坦.世界政治中的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4]徐湘林.转型期的政治建设与政府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5]倪乐雄.文明转型与中国海权[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1.
    [26]佟德志.比较政治文化导论——民主多样性的理论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7]王明美.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8]常士阎,高春芽,吕建明.多元文化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29]夏勇.文明的治理:法治与中国政治文化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0]游斐.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分析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1]姜义华.中华文明的根柢: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3]诺贝特·艾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M]:第1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4]圭拉姆·德拉德赫萨.全球化博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5]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7]孙正甲.政治文化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8]斯蒂芬·L·埃尔金.新宪政论[M].上海:三联书社,1997.
    [39]基佐.欧洲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1]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2]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4]蔡庆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史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5]杨海蛟.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46]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7]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8]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9]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M].上海:上人民出版社,2001.
    [50]乌·贝克.全球化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51]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52]阿诺尔德·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53]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54]杨海蛟.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55]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6]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7]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比较政治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8]许卓云.先行一步的改革:广东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59]戈登·塔洛克.官僚体制的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0]南丽军.比较政治制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61]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2]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63]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6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5]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7]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6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9]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70]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71]洛克.政府论[M].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2]赵晓呼.政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73]冈泽宪芙.政党[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74]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75]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6]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78]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前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79]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0]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81]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2]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3]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84]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5]刘先照.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1]Stephen d. Krasner. 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Life on the Pareto Frontier [J]. World Politics,1991,43(3):
    [2]Herbertt Dittgen. Would without Borders?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state [J].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1999.34(2):
    [3]Paul Hirst and Grahame Thomps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State [J]. Economy and Society,1995,24(5):
    [4]Kevin J. O' Brien. Is 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 Conservative Legislature? [J].Asian Survey,1990,30(8):782—783.
    [5]Jan Aart Scholte.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State [J].International Affairs,1997,7(73):427—452.
    [5]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6]应松年.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J].人大工作通讯,1998(3).
    [7]何显明.绩效合法性的困境及其超越[J].浙江社会科学,2004(5).
    [8]张广辉.有效性视阈下绩效合法性的内在困境及制度化应对[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3).
    [9]齐明山.公共行政的嫡值效应—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初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
    [10]刘学侠.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9(4).
    [11]伍柳氏.略论传统意识形态对政治民主化的掣肘[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4).
    [102]江先锋.论党的第三代领导对“西化、分化”问题的战略应对[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1).
    [13]李茂管.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求是,2004(17).
    [14]申恒胜,王玲.基层政治运作中的行政化逻辑——对s省L县人大代表专职化改革的考察[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
    [15]田东江.从“人大代表接待日”谈起[J].人民之声,2011(3).
    [16]俞可平: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J].中国改革.2001(6):38.
    [17]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3).
    [18]赵宝煦.民主法治与地方立法[N].中国法制报,1986-10-9(1).
    [19]谢涛.当前中国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5(5)
    [20]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何在[N].学习时报,2006-12-4(6).
    [21]向俊杰.实现农村善治的基本途径分析——对M、C两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J].学术交流,2009(1).
    [22]马骏,侯一麟.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的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04(10).
    [23]吴丽萍.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与借鉴[J].南华大学学报,2007(2).
    [24]陈建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6).
    [25]李景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J].学术界,2003(5).
    [26]黄志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转型发展[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5).
    [27]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28]莱斯特·萨拉蒙和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J].社会,1997(2).
    [29]裘元伦.经济全球化内涵的八对矛盾[J].世界经济,1997(11).
    [30]黄光云.全球化环境下大学生国际观念养成之我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1]张婷婷.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安徽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0.
    [32]裘元伦.经济全球化内涵的八对矛盾[J].世界经济,1997(11).
    [33]刘立志,朱景文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条铁则[N].北京日报,2003-02-10.
    [34]林辉基.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源流考辨[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3).
    [35]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政治学研究,2003(3).
    [36]郑玉兰.“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辨析[J].教学与研究,2004(5).
    [37]许耀桐.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4).
    [38]陈仕龙.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3).
    [39]阮云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辨析及其结构解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40]田川.政治文明的内在结构探析[J].理论前沿,2003(24).
    [41]浦兴祖.有关“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J].浙江学刊,2003(2).
    [42]郭榛树.政治文明的内涵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3(2).
    [43]那述宇.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与实践思考[J].前沿,2001(9).
    [44]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J].社会科学,2002(12).
    [45]田启波.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与路径选择[J].求索,2004(3).
    [46]李玉福.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J].政法论丛,2003(4).
    [47]李元书.政治文明的涵义[N].学习时报,2002-10-21.
    [138]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学习与研究,2003(4).
    [49]王崇杰.政治文明理论研究综述[J].理论资讯,2005(3).
    [50]虞崇胜.浅析政治文明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2000(5).
    [51]胡锐军.关于政治文明的认识与思考[J].行政与法,2003(11).
    [52]艾政文,胡松.论政治文明属性[J].前沿,2003(9).
    [53]黄鑫,陈文茹.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1).
    [54]吴剑平,吴群刚.全球化与中国新的发展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4).
    [55]刘小军.关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影响的再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3).
    [56]林尚立.政治学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使命[J].学术月刊,2003(12).
    [57]刘应君,杨美新.社会结构视野中的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2).
    [58]谭绍木,范绎民.宪政建设:政治文明的追求和价值取向[J].探索,2005(3).
    [59]崔祥龙.三代领导人的政治文明观[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10).
    [60]闵春发,许和隆.模式、原则与路向: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再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5(3).
    [61]韦延柒,林宁.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体系探析[J].探索,2005(5).
    [62]苏雪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J].攀登,2004(3).
    [63]赵建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J].理论探讨,2005(3).
    [64]王维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N].人民日报,2002-12-15.
    [65]韦延柒,林宁.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体系探析[J].探索,2005(5).
    [66]李晓东,范海洲.从主体的角度谈政治文明建设[J].求实,2005(8).
    [67]路红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正视和处理十大关系[J].求实,2005(5).
    [68]马开轩.论民法精神在政治文明构建中的作用[J].学习论坛,2012(6)
    [69]高雪.贞观之治与当代政治文明建设[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5)
    [70]王延波.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文明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5)
    [71]茆素琼.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2(5)
    [72]陈亚旭.刍议政治文明建构与受众知情权——以我国三次地震报道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4)
    [73]阿尔祖古丽·苏来曼.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J].学理论,2012(3)
    [74]李德顺.民主法治:解读邓小平的政治文明观[J].学术研究,2012(3)
    [75]史良平.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塑造[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3).
    [76]许丽丽.政治文明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J].党史文苑,2012(2)
    [77]许友伦.明辨政治含义建设政治文明[J].管理学刊,2012(2)
    [78]江亚南.政治文明视野下公民社会培育与构建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2012(2)
    [79]魏长领,喻岚.政治文明、依法治国与法律信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1)
    [80]姜裕富.协商民主:政治文明建设中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程序机制[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81]杨雪燕.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2).
    [82]吴毅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法制与民主观及进程[J].求索,2011(12)
    [83]高杨,王丹.政治文明视域中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权保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2)
    [84]谢鹏.政治文明与人大制度辩证关系[J].人民论坛,2011(12)
    [85]申群喜,罗兆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政治文明建设关系探析[J].社科纵横,2011(12)
    [86]沈卫.论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网络民意表达[J].学术交流,2011(12)
    [87]仇小敏,龚秀勇,何洪涛.邓小平关于政党制度的政治文明价值取向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12).
    [87]杨艳春.论信息化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J].行政论坛,2011(11)
    [88]曾述兰.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J].经营管理者,2011(11)
    [89]姜艳,曹俊芳.浅论人本政治取向下的我国政治文明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1(11)
    [90]杨艳春.论信息化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J].行政论坛,2011(11)
    [91]雍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碑[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11)
    [92]赵炎才.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历史特征管窥[J].鄂州大学学报,2011(11)
    [93]陆海霞.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视阈中的女村官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广西村“两委”女干部的调查数据分析[J].创新,2011(11)
    [94]李建云.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纪念建党90周年[J].法制与社会,20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