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晏子春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晏子春秋》是记录春秋时期齐国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其书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不但是一部富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古典文学作品,而且也是研究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
     关于《晏子春秋》一书,唐以前一直把它列入儒家,认为是晏子本人所作。从唐代柳宗元开始,关于《晏子春秋》的著作者、成书年代及晏子的门派之争就一直延续着,以致从宋朝起《晏子春秋》就被许多学者看成是伪书而不加以重视。
     一九七二年四月山东银雀山一号汉墓中发现了《晏子春秋》的竹简本,从而证实此书并非伪书,且成书年代较早。但该书究竟成于何时,仍是各家争议的问题。综合现今几种有关《晏子春秋》成书年代的主要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我认为,传统的研究方法失误是导致该问题迟迟得不到定论的主要原因。各家往往是抓住《晏子春秋》著作中的一些小细节,进行一些特殊的个例分析,便下结论。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我认为,要判定一部著作的成书年代,必须把著作放入一个历史时期进行总体的考察,综合当时的政治观点、语言形态、文化特征、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等等各个方面,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来。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并参考汉以前的诸多著作,初步断定:《晏子春秋》成书很可能是在战国中期以前,与孟子同时或稍早。
     有关晏子的思想倾向问题,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四种说法:儒家说,墨家说,亦儒亦墨说,非儒非墨说。最后一种是现今大部分学者所持的观点。《晏子春秋》的成书时期与晏子本人已相距一段时间,所以《晏子春秋》一书的思想倾向只能代表该书作者的思想,而不能代表历史上真实的晏子的思想。历史上真实的晏子由于留下的材料很少,我们已无法对其思想体系进行分析,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应该是《晏子春秋》的思想倾向。《汉书·艺文志》和《七略》把《晏子春秋》列入儒家,刘向《叙录》且说:“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涉及的都是《晏子春秋》的思想学派,而不是晏子本人的思想倾向。很多学者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把《晏子春秋》中所表现出来的晏子形象当作历史上真实的晏子,于是有了“非儒非墨”说,而现今流行的“亦儒亦墨”说,则没有抓住《晏子春秋》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的本质和主干。我从五个方面对《晏子春秋》一书的思想倾向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晏子春秋》仍当属于儒家。
Yanzi Annal is a masterpiece to record the words and deeds of Yanying, a cabinet minister of Qi in Sping and Autumn period. This book concerned of abounding thoughts, so it is not only a classic literature work with political flavour but also an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 to study history,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in that period.
    It used to be considered as a work of the Confucianists writen by Yanying before Tang Dynasty. However, the arguments about the writer, the time of being and the school of Yanying went on when Liu Zongyuan of Tang presented his question. It was even overlooked as a pseudograph by many scholars since Song Dynasty.
    In April of 1972, the discovery of bamboo-slip edition of Yanzi Annal in a tomb of Han Dyansty in Yinque moutain of Shandong Province proved that this book is not a pseudograph but an early work. However, scholars couldn't make agreement on the time of being. After I reviewed the main viewpoints on when the book came into being and analysed their methodologies, I found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methods couldn't solve the problem as they only took some special case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we have to study in a holistic way from every aspects, such as politial views, language style, culture characters, thoughts and social events in order to find the answer. In my research, I tried some new approaches and refered to many masterpieces before Han Dynasty according to formal researches and my claim is that the book came into being before the middle period of War-Nation as early as or even earlier than the Mencius.
    There are four viewpoints on the qusetion of the tendency of Yanying's thought, in which some scholars categorized it into the Confucianists or the Mohists, or some thought both right but others agreed to neither of the two schools. The last view is predominate among most of the present scholars. Since the book came into being later than Yanying's life, the thoughts of the book was not Yanying's b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riter. We are not able to study Yanying's thoughts as few literatures left of Yanying but we can disccuss the thoghts of the book. Han Book and Seven Abstracts list it in the category of the Confucianists. Many scholars mistakened the image in Yanzi Annual as Yanying himself so that Yanying belonged neither the Confucianists nor the Mohists in their view. The present popuar view of either the Confucianists or the Mohists in fact underestimated the essence of the book.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thought of the book from five aspects and made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typical of th Confucianis
    ts.
引文
1.白 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三联书店,1998年版。
    2.班 固(东汉),《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
    3.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版。
    4.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5.陈 涛,《晏子春秋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7月版。
    6.陈 直,《〈晏子春秋〉略论》,载于《西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7.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8.董治安,《说晏子春秋》,载于《山东大学学报》中国语言文学版,1959年第4期。
    9.董治安,《与吴则虞先生谈〈晏子春秋〉的时代》,载于《文史哲》,1962年第2期。
    10.冯达文,《早期中国哲学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高广政,《试论晏子与孔子的关系》,载于《管子学刊》,1996年第1期。
    13.高 亨,《〈晏子春秋〉的写作时代》,载于《文学遗产增刊》,第八辑。
    14.高 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
    15.高 正,《诸子百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16.葛晨虹,《德化的视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同心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7.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8.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
    19.《韩非子校注》组,《韩非子校注》,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何直刚,《〈儒家者言〉略说》,载于《文物》,1981年第8期。
    21.胡 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
    
    
    23.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24.黄宝先,《试论晏子的民本思想》,载于《管子学刊》,1994年第3期。
    25.黄宝先,《晏子伦理思想略论》,载于《管子学刊》,1998年第1期。
    26.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版。
    27.蒋 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版。
    28.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9月版。
    29.康志杰,《辩驳下的趋同》,载于《华中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
    30.匡裕群,《〈晏子春秋〉与晏子》,载于《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31.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版。
    32.李学勤,《失落的文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3.李学勤,《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34.李万寿,《晏子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
    35.李耀仙,《从经学角度考察孟、荀思想的不同取向》,载于《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
    3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
    37.凌 迅,《晏子与〈晏子春秋〉》,载于《文史知识》,1984年第12期。
    38.刘 安、刘 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39.刘康德,《老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1.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42.刘蔚华、苗润田,《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43.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44.刘泽亮,《中国的心学传统》,载于《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
    45.鲁国尧、马智强,《孟子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6.罗根泽,《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7.吕 斌,《淳于髡著〈晏子春秋〉考》,载于《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
    48.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2月版。
    49.毛 曦、李仙娥,《〈晏子春秋〉的成书时间与思想特征》,载于《人文杂志》1997年第6期。
    50.孟 周,《评〈晏子春秋〉》,载于《光明日报》,1962年7月15日 。
    51.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
    52.南怀瑾,《孟子旁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11月版。
    
    
    53.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版。
    54.骈宇骞,《晏子春秋校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4月版。
    5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
    56.邵先锋,《论齐景公与晏子的和谐关系》,载于《管子学刊》,2001年第1期。
    5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
    58.孙开泰,《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考辩》,载于《管子学刊》,1994年第1期。
    59.孙星衍(清),《晏子春秋音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
    60.孙绿怡,《〈晏子春秋〉的文学价值》,载于《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5期。
    61.孙实明,《论墨子的伦理观》,载于《求是学刊》,1994年第5期。
    62.孙彦林、周 明、苗若素,《晏子春秋译注》,齐鲁书社,1991年版。
    63.孙以楷,《墨子全译》,巴蜀书社,2000年版。
    64.谭家健,《〈晏子春秋〉简论》,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65.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载于《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66.涂以楠,《〈晏子春秋〉研究综述》,载于《语文导报》,1987年第11期。
    67.王博,《〈黄帝四经〉与〈管子〉四篇》,载于《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8.王豁然,《试论先秦思想家的民本哲学思想》,载于《学术交流》,1993年第5期。
    69.王泽民,《春秋民本思想述论》,载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70.王一玫,《试析先秦诸子利欲观》,载于《学术交流》,1993年第4期。
    71.邬霄鸣,《晏子春秋选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2.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月版。
    73.吴显庆,《〈晏子春秋〉并非成于西汉初年》,载于《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74.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82年5月版。
    75.肖群忠,《〈晏子春秋〉的政治伦理思想》,载于《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76.萧兵、叶舒宪,《老子的文化解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7.许 慎(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6年4月版。
    78.徐 立,《〈晏子春秋〉略论》,载于《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79.徐志刚,《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80.阎敬之,《智者,仁者,勇者——〈晏子春秋〉中的晏婴形象》,载于《管子学刊》,1994年第2期。
    8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5年10月版。
    82.杨俊光,《墨经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83.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2月版。
    84.杨天堂,《〈晏子春秋〉的性质思想和艺术》,载于《暨南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1期。
    85.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6.俞樟华,《论晏子的爱民尚贤思想》,载于《浙江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87.于孔宝,《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载于《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88.曾乐山,《中国古代哲学的“心性”论》,载于《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
    89.战化军,《试论晏子的“和而不同”》,载于《管子学刊》,1988年第3期。
    9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1.张国风,《荀子·王霸之道》,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2月版。
    92.张 觉,《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93.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4.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道》,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
    95.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96.张增田,《〈黄老帛书〉研究综述》,载于《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97.赵守正,《管子注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
    98.郑良树,《论〈晏子春秋〉的编写及成书过程》,载于《管子学刊》,2000年第1期、第2期。
    99.周富美,《墨子:救世的苦行者》,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