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双层博弈分析:2002-2011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双层博弈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互动角度,分析了2002年以来中美两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政策博弈中的合作与竞争行为。
     本文包括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通过文献综述表明,纯粹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人民币汇率问题,运用双层博弈理论是研究这一主题的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难点。第一、二章为本文理论阐述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在普特南双层博弈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分析国际合作的双层博弈理论模型,它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模型。第二章主要是将国际合作的双层博弈理论模型引入汇率政策合作议题中,构建一个分析国际汇率政策合作的双层博弈理论模型,它也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模型。第三、四、五章为本文案例验证部分,主要是用双层博弈动态模型来解释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政策博弈中的合作行为。第三章主要描述了在美国国内政治中,改变现状政策利益集团如何利用国内政治制度,来表达其人民币汇率政策偏好,分析了在无外来压力条件下,布什政府时期(2002-2008)和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2009-2011),美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上的获胜集合。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国内制造业企业行为体,如何利用国内政治制度表达其汇率政策偏好,在无外来压力条件下,中国政府如何根据进、出口企业集团的汇率政策需求,以及自身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决定了2002-2008年和2009-2011年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获胜集合。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布什政府时期和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面对双方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中的分歧,两国政府如何运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解决分歧,双方谈判代表如何运用边缘支付、议题联系和预期收益战略,调整双方获胜集合并使之产生交集。结语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后续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共有利益是国际合作达成的基础。与静态模型相比,双层博弈动态分析模型更加适用于分析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上的博弈实践。在静态分析模型中,边缘支付和议题联系战略是谈判代表对获胜集合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要理解中美两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博弈均衡结果何以产生,还必须引入预期收益战略这一变量,即行为体未来收益考量也是影响两国在人民币汇率政策博弈中合作达成的重要解释变量。
The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wo-level games to analyze the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China’sexchange rate policy since the year of2002, both from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seven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presents that since thepure economic theory can’t explain the RMB exchange rate problems, to research thisitem by using the two-level games is a comparatively new approach. Based upon theformer research,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approach and methodology of the dissertation.Chapter one and chapter two a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Chapter one, throughanalyzing the main opinions of two-level game theory, establishes a new two-levelgames model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which includes twotypes: single game and repeated games. Chapter two applies the two-level gamesmodel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exchange rate policy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States, which includes two types: single game and repeated games. Chapter three,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are case studies. Chapter three interprets how the interestgroups who wanted to change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policy expressed itspreference through the domestic political system of U.S, and analyzes the win-sets ofBush Administration (2002-2008) and Obama Administration (2009-2011) withoutexternal pressure. Chapter four describes how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deliveredits preference through the domestic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and how Chinesegovernment made decision on its win-sets influenced by domestic political andeconomic factors during the period of2002to2008and the period of2009to2011without external pressure. Chapter five explains that how China and United Statesestablished cooperation on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during Bush administration(2002-2008) and Obama administration (2009-2011) through Sino-US StrategicEconomic Dialogue and 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and interpretshow the negotiation representatives of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made use of suchstrategies as side-payments, issue linkage, and future benefits to adjust its win-set inorder to build cooperation. The last part includes main conclusion, policy suggestions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From the research above we can conclude that common benefit is the foundation of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game model, the repeated gamesmodel is much applicable to explain the game practice of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between U.S. and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2002to2011. Under the singlegame model the win-sets can mainly be adjusted by side-payments and issue linkage.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cooperation on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the variable of future benefit must be considered. Thatis to say the calculation of future benef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fSino-U.S. co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ame practice on China’s exchange ratepolicy.
引文
①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1页。
    ②刘晓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转型:基于社会福利视角的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盐川财务相在七国集团会议上呼吁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日本产经新闻》,2003年2月24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3年2月25日。
    ①Testimony of Frank J. Vargo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Commerce,Trade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of theHouse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Commerce, May8,2003.
    ②“China May Float Currency,Snow Says”,Washington Post,June18,2003,P. E01.
    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laws/law_detail.jsp?ID=80600000000000000,26&id=4,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④“China’s Exchange Rate Changes Woefully Inadequate”,July21,2005. http://www.chinacurrencycoalition.org
    ⑤John Engler, China's Move on Currency: Potentially of Enormous Importance”, July22,2005.http://www.nam.org.
    ①“Resolution of the NAM Board of Directors: Chinese Currency Manipulation”,Sep.28,2005.ttp://www.nam.org.
    ②廖颖、李婧:《美国130名议员发难中国汇率政策信件原文》,http://business.sohu.com/20100317/n270880877.shtml,2010年5月7日访问。
    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641/2010/20100621164121167284376/20100621164121167284376_.html,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④王兴栋:《美国会继续施压人民币升值抱怨中国汇改步伐小》,http://news.sohu.com/20100624/n273046092.shtml,2010年6月25日访问。
    ①.菲利普斯·夏夫利根据研究设计的用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和研究能够提供新事实信息的程度(经验研究和非经验研究),把政治科学研究分为规范哲学、政策导向的研究、规范理论和理论导向型研究四大类。详见[美].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新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3-4页。
    ②这方面的成果可参见:[美]高柏:《全球化的未来与中国的命运——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李超民:《是“汇率操纵”还是“储蓄率落差”:人民币汇率政治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任湘怡:《国际与国内:双向互动——析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第21页。
    ④钟龙彪:《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第67页。
    ⑤参见[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①施建淮、余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34-44页。
    ②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实证模型研究》,《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
    ③赵志君、金森俊树:《人民币汇率重估: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48-56页。
    ①胡再勇:《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错位程度的测算研究:1960~200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第17-28页。
    ②徐群:《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商业研究》,2008年第4期,第85页。
    ③窦祥胜:《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方法》,《统计研究》,2004年第4期,第55-59页。
    ④王维国、黄万阳:《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第3-14页。
    ⑤储幼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
    ⑥徐群:《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商业研究》,2008年第4期,第85页。
    ①张永军、张焕波:《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合理均衡水平》,《国际金融》,2010年第6期,第10-14页。
    ②孙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吉林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5页。
    ③同上书,第15页。
    ④何帆、徐奇渊:《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姚大庆:《美元霸权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⑥孙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吉林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4页。
    ①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Managed Floating Rate System),具体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不时地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升降朝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的汇率制度。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在货币当局确定的区间内波动,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但这种干预并不存在提前公布的明确的干预标准。
    ②张斌:《人民币汇率制度:盯住一篮子货币》,《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4期,第12-15页。
    ③张五钢:《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科学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第43-46页。
    ④刘晓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转型——基于社会福利视角的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⑤万解秋、徐涛:《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第39-46页。
    ①安辉、黄万阳:《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中美和中日贸易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第83-93页。
    ②有关这方面的文献综述,还可参见周才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综述》,《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③栗志刚:《透视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④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0-57页。
    ②栗志刚、刘彤:《中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政治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72-77页。
    ③周叶菁:《利益集团与美国的国际货币政策——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国际论坛》,2009年第1期,第51-56页。
    ④邓彪、赵维焘:《论美国利益集团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结盟行动——以“健全美元联盟”、“公平货币联盟”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4期,第104-107页。
    ①何帆、李志远:《汇率变动与汇率制度变革的政治经济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1期,第26-31页。
    ②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3-20页。
    ③李超民:《是“汇率操纵”还是“储蓄率落差”:人民币汇率政治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37-42页。
    ①方洁:《汇率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78-83页。
    ②陈斌彬:《近期人民币汇率争议的研究综述》,《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1-15页。
    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参见:陈斌彬:《从国际法视角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合法性》,《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韩龙:《一国汇率与IMF职能》,《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樊林波:《国际法视角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韩龙:《IMF汇率监督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对策》,《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郑玲丽:《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法思考》,《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年第4期;张礼卿:《评IMF“新决定”及其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①韩龙:《论人民币汇率义务的管辖归属和衡量依据》,《法学家》,2006年第2期。
    ②伏军:《WTO外汇争端管辖安排:模糊性及其现实理性》,《现代法学》,2007年第5期。
    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参见纪文华、姜丽勇:《聚焦人民币汇率问题与WTO规则》,载于《WTO争端解决规则与中国的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韬:《WTO法律规则视野中的人民币汇率争议》,《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9期;官荣:《论WTO对人民币汇率争端的管辖权》,《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1期。
    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参见:陈斌彬:《从国际法视角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合法性》,《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黄韬:《WTO法律规则视野中的人民币汇率争议》,《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9期;韩龙:《IMF汇率监督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对策》,《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王薇薇:《人民币汇率构成补贴悖论》,《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6期。
    ⑤伏军:《WTO汇率机制的困境及其解决出路》,《法学》,2006年第7期。
    ⑥韩龙:《论IMF和WTO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上的分工合作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参见Morris Goldstein,“Adjusting China' s Exchange Rate Policies”, II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s seminar o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System, Dalian, China, May26-27,2004; John Williamson,“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and the Global Monetary System”, outline of a lecture delivered at the Central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China, October29,2003; Jeffrey Frankel,“On the Renminbi: TheChoice Between Adjustment under a Fixed Exchange Rate and Adjustment under a Flexible Rate”, FacultyResearch Working Papers Series, RWP04-037,2004.
    ②Virgini Coundert and Cecile Counhard,“Re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in China”, CEPll Working Paper,No.2005-01.
    ③Michael Funke and Jorg Rahn,“Just How Undervalued is the Chinese RMB?” World Economy, April,2005.
    ④Paul Krugman,“The China Syndrome”, New York Times, Sep.5,2003.
    ①参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3月14日。
    ②参见[美]麦金农:《中国是亚洲的稳定力量还是通缩压力之源》,《比较》,2003年第7期。
    ③孙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吉林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4页。
    ④参见Barry Eichengreen,“Chinese Currency Controversie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Asian Economic Panel,Hong Kong, April2004.
    ⑤参见[美]麦金农《:中国是亚洲的稳定力量还是通缩压力之源》; Williamson,“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Stephen King,“To Be a Rock and Not to Roll”, HSBC Research Paper, January2005.
    ⑥[美]蒙代尔:《固定汇率制符合中国国情》,《上海国资》,2005年第6期,第22-23页。
    ①参见Goldstein,“Adjusting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ies”; Frankel,“On the Renminbi”; Nouriel Roubiniand Brad Setser,“The US as a Net Debt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US External Imbalances”, first draft,2004.http://www.stern.nyu.edu/globalmacro/Roubini-Setser-US-Externa-Imbalances.pdf.
    ②Paul Krugman,“The China Syndrome”, New York Times, Sep.5,2003.
    ③Thea M. Lee,“Before the Commission on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Federal News Service,Sep.25,2003.
    ④[美]高柏:《全球化的未来与中国的命运——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第26-32页。
    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可参见:文婕:《历史与经验视野中的“双层博弈”理论》,《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57-60页;张刚:《中国学者“双层博弈”研究评析》,《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第30-34页等。
    ②参见王传兴:《“双层次博弈”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5期,第36-39页。
    ③参见薄燕:《双层次博弈理论:内在逻辑及其评价》,《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6期,第54-60页。
    ④钟龙彪:《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第61-67。
    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可参见: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贺平:《外来压力与内部改革一一日美贸易摩擦及其国内后果的政治学分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柴非:《双边FTA谈判中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义革元:《中国与反倾销:扩展的“双层博弈”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邓丹晨:《双层博弈下的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暨南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韩莎:《中美WTO谈判的双层博弈分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王建华:《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双层博弈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等。
    ①李增刚:《双层博弈框架下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理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薄燕:《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对美国与〈京都议定书〉的双层博弈分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陈琛:《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双层博弈分析》,厦门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李增刚、董丽娃:《双层博弈框架下的汇率决定——以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为例》,《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第2-6页。
    ③黎平海、李瑶:《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困境管窥——一个双层博弈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2-15页。
    ②Peter B. Evans, Harold K. Jacobson and Robert D. Putnam, Double-Edge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and Domestic Poli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③Ibid, See “preface”.
    ④Ibid, pp.17-18.
    ⑤Kentaro Tamura,“A Regulator's Dilemma and Two-level Games: Japan in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Regulation”, 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 (2003)6(2), pp.221-240.
    ①Daniel Lieberfeld,“Secrecy and “Two-Level Games” in the Oslo Accord: What the Primary Sources Tell Us”,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13,2008, pp.133–146.
    ②Helen V. Milner,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③Ibid., p.4.
    ④Ibid., pp.5-6.
    ①Helen V. Milner,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pp.9-10.
    ②Jeffrey S. Lantis, Domestic Constraints and the Breakdown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Westport: PraegerPublishers,1997.
    ①Jeffrey S. Lantis, Domestic Constraints and the Breakdown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Westport: PraegerPublishers,1997, p.2.
    ②Ibid., pp.6-7.
    ③Kai Oppermann,“Salience and sanctions: a principal-agent analysis of domestic win-sets in two-levelgames—the case of British European policy under the Blair government”,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Affairs, Vol.21, No.2,2008, pp.179-197.
    ④Stephan Kroll and Jason F Shogren,“Domestic politics and climate change: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intwo-level games”,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21, No.4,2008, pp.563-583.
    ①秦亚青教授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前理论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和理论创新阶段,详见秦亚青:《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步与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15页。
    ②张刚:《中国学者“双层博弈”研究评析》,《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第30页。
    ①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布坎南、塔洛克著:《同意的计算》(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2页。
    ①[加]马丁·奥斯本、[美]阿里尔·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魏玉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②同上书,第118页。
    ③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
    ①宋秀琚:《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合作理论”的不同解读》,《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第52-57页。
    ②Barry Buzan“,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in Ken Booth and Steve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p.199.
    ①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第5-6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129页。
    ③艾迪生维斯理朗文出版公司词典部编:《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朱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567页。
    ④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⑤国际关系研究中科学行为主义体系论的代表著作,参见[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薄智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88。
    ⑥[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第20页。
    ⑦[美]布鲁斯·拉西特(Bruce Russett)、[美]哈维·斯塔尔(Harvey Star):《世界政治》(第5版)(王玉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①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Wesley Press,1979, pp.71-72.
    ②Martin Wight, Power Politics, Harmonsworth England: Penguin,1979, p.105。
    ③有关“软理论”和“硬理论”的论述,可参见秦亚青:《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步与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13-14页。
    ④参见Barry Buzan,“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in Ken Booth and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Today, Cambridge: Dolity Press,1995, pp.198-216.
    ⑤J. David Singer,“The 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Theoretical Essays, eds. Klans Knorr and Sidney Verba, Princeton: Princeton UP,1961, pp.77-92.
    ①Kenneth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P,1959.
    ②James Rosenan,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Frances Printer,1980, pp.115-169.
    ③Bruce Russett and Harvey Starr, 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 New York: W.H. Freeman,1992,pp.11-17.
    ④参见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第6-8页。
    ⑤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每一分析层次只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有关。
    ①Kenneth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P,1959, Chapter8.
    ①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Addison-Wesley,1979.
    ②O.F.K. Organski and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 Chicago: U of Chicago,1980.
    ③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Brown,1997.
    ④[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⑤[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⑥David Lake,“Powerful Pacifists: Democratic States and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6(Mar.1992), pp.24-37.
    ⑦Mancur Olson,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1965; The Rise and Decline ofNations: 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 New Haven: Yale UP,1982.
    ①[美]布鲁斯·拉西特(Bruce Russett)、[美]哈维·斯塔尔(Harvey Star):《世界政治(第5版)》,第249-251页。
    ②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3页。
    ③[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④[美]罗伯特·基欧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世界政治理论》,载[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7页。
    ①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④参见“译者前言”,[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9页。
    ⑤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153页。
    ⑥James N. Rosenau and Mary Durfee, Thinking Theory Thoroughly: Coherent Approaches to an IncoherentWorl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1999, p.4.
    ①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第120-121页。
    ②Jack Snyder, Myths of Empire: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Press,1991.
    ③Stephen Van Evera, Causes of War: Power and the Roots of Conflic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9.
    ④Fareed Zakaria, From 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 NJ: PrincetonUniversity,1998.
    ⑤Randall L. Schweller“,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in Sean M. Lynn-Jonesand Steven E. Miller, eds., The Cold War and after: Prospects for Peace, pp.249-286.
    ①关于自由主义的内部理论流派可参见Joseph S. Nye,“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p.248; 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Liberalism Reconsidered,” in John Dunn, ed., Economic Limits to Modern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165-194; Andrew Moravsick,“Taking Preferences Seriously: ALibe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1, No.4,1997.p.515; Mark W. Zacherand Richard A. Matthew,“Liberal International Theory: Common Threads, Divergent Strands,” in Charles W.Kegley, ed., Controvers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and the Neoliberalism Challenge,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p.121.
    ②民主和平论的代表作可参见Michael Doyle,“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Review, December1986, pp.1151-1169; Michael Doyle,“Kant, Liberal Legacies, and Foreign Affairs,” Philosophyand Public Affairs, Vol.12, No.3/4, pp.205-235, pp.323-353; Bruce Russett,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Principle for a Post-Cold War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③Richard Rosecranse, the Rise of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Book,1986.
    ①Richard Rosecranse, the Rise of Virtual State: Wealth and Power in the Coming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1999.
    ②代表作和代表人物分别参见: Joseph S. Nye,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RegionalOrganization, Boston, MA: Little, Brown,1971; Karl W. Deutsch,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Atlantic Are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1957; Peter Haas,“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1,1992; Enst Haas, When Knowledgeis Power,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③Margaret E. Keck and Kathryn Sikkink, 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Advocacy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8.
    ④参见“译者前言”,[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⑤[美]彼得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李小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⑥Alastair Iain Johnsto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①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362页。
    ②吴其胜:《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跨层次分析》,《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第89-90页。
    ③一般认为,IPE领域内的国内政治研究包括多元主义、国家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流派,而本文主要考察了前两种。参见[美]彼得·卡赞斯坦等:《〈国际组织〉杂志与世界政治研究》,载[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第24页。
    ④Helen Milner.“Resisting the Protectionist Temptation: Industry and the Making of Trade Policy in France and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1970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1, No.4(Autumn,1987), pp.639-665.
    ①Ronald Rogowski, Commerce and Coalitions: How Trade A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 Alignment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②Jeffry A. Frieden. Deb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Modern Political Economy and Latin America(1965-198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③G. John Ikenberry, Introduction: Approaches to Explaining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42, No.1(Winter,1988), pp.12-13.
    ④Stephen D.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⑤G. John Ikenberry,“Market Solutions for State Problems: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olitics of AmericanOil Decontr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1,(Winter,1988), pp.151-177.
    ⑥David A. Lake,“The State and American Trade Strategy in the Pre-Hegemonic Er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 No.1,(Winter,1988), pp.33-58.
    ⑦Judith Goldstein,“Ideas, Institutions and American Trade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 No.1,(Winter,1988). pp.179-217.
    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42, No.3,(Summer,1988), pp.427-460.
    ②Singer,“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78-80.
    ③[美]肯尼思·沃尔兹:《反思〈国际政治理论〉——对我的批评的答复》,载[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301页。
    ④Joseph S. Nye,“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World Politics, Vol.41, No.2,1988, p.243.
    ①用结构现实主义观点来解释冷战发生和持久和平的代表性著作可参见John L. Gaddis,We Now Know:Rethinking Cold War History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The Long Peace: Inquiries into theHistory oft he Cold W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②苏长和、信强:《一种国际政治的理论::结构现实主义评介》,载[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1页。
    ③[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④[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5-96页。
    ⑤Peter Katzenstein, ed.,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7).
    ⑥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第9-10页。
    ①钟龙彪:《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第61页。
    ①[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34、65页。
    ②Peter J. Katzenstein, et a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52, No.3,1998, p.670.
    ③Robert D.Putnam, Nicholas Bayne, Hanging Together: the Seven-Power Summits,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4, p.1.
    ①Robert D.Putnam, Nicholas Bayne.Hanging Together: the Seven-Power Summits.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4, p.4.
    ②[美]罗伯特·考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载[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187页。
    ③James Rosenau“,Pre-Theories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in Barry Farrel (ed.)Approaches to Comparative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6, pp.29-92.
    ①Charles Hermann,“Changing Course: 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Studies Quarterly,1990,Vol.34,No.1, pp.3-21.
    ②James Rosenau,“Toward the Study of National-International Linkage”, in James Rosenau ed., Linkage Politics: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New York: Free Press,1969, pp.44-63.
    ③Barry Buzan“,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and SteveSmit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pp.213-214.
    ④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nization, Vol.42, No.3(Summer1988),p.430.
    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p.434.
    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p.437.
    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p.441.
    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pp.448-450.
    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pp.450-452.
    ①Stephen D. Krasner,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p.338.
    ①Peter Gourevitch,“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Simmon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2. pp.321-322.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53页。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8页。
    ③Arthur A. Stein,“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regimes in an anarchic worl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 No.2,1982, pp.299-324.
    ④Charles E. Lindblom, The Intelligence of Democra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65, p.227.
    ⑤[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51页。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53页。
    ②同上书,第51页。
    ③同上书,第63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50页。
    ⑤[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9页。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9页。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9页。
    ②[芬]汉努努尔密:《政治经济学模型》(赵钟宜、王政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①Erich Fromm, Escape from Freedom,New York: Holt, Rinehart&Winston,1941,转引自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8-39页。
    ②John Locke, Two Treatises of Civil Government, London: J. M. Dent&Sons,1924, p.180.
    ③[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4页。
    ④[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23-524页。
    ①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卷2,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57-58页。
    ②吕耀怀、汤冬娜:《公共选择理论的“理性人”假设评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5页。
    ①谢康:《微观经济学完全信息假设述评——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起点分析》,《中州学刊》,1994年第4期,第27页。
    ②同上,第27页。
    ③5!读作“5的阶乘”,计算方法为:5x4x3x2x1。任何博弈中可能的组合方式都是N!,N是参与者的数目。
    ①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②关于重复博弈的类型以及详细的定义,可以参考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美]诺兰·麦卡蒂、[美]亚当·梅罗威茨:《政治博弈论》(孙经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①[加]马丁·奥斯本、[美]阿里尔·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魏玉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②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213页。
    ①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166页。
    ②[美]艾里克·拉斯穆森(Eric Rasmusen):《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第四版)》(韩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①[美]诺兰·麦卡蒂、[美]亚当·梅罗威茨:《政治博弈论》,第194页。
    ②有关此部分的推算,请参见[美]诺兰·麦卡蒂、[美]亚当·梅罗威茨:《政治博弈论》,第42-43页。
    ①参见冯宗宪、林龙辉和向洪金:《中国与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谈判策略——基于重复博弈模型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1页。
    ②参见[美]诺兰·麦卡蒂、[美]亚当·梅罗威茨:《政治博弈论》,第42页。
    ①Benjamin Cohen,“The Macro Foundation of Monetary Power”,2004, p.21. http://www.polsci.ucsb.edu/faculty/cohen/working/pdfs/CohenMonPower.pdf。
    ②[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页。
    ③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1页。
    ①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第656页。
    ②张斌:《人民币真实汇率:概念、测量与解析》,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2期,第317页。有关真实汇率的详细概念和分类请参见此文。
    ③刘鸿儒主编:《新金融辞海》,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④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①刘晓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转型:基于社会福利视角的分析》,第23页。
    ②黄薇、任若恩:《主流汇率制度分类方法及相关争论》,《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第83页。
    ③同上,第85页。
    ④王桂贤:《人民币汇率制度效率研究》,辽宁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8-19页。
    ①黄薇、任若恩:《主流汇率制度分类方法及相关争论》,《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第85页。
    ②[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第562页。
    ③同上书,第507页。
    ④郭庆平、王爱俭主编:《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机制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第526页。
    ②姚大庆:《美元霸权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33页。
    ③[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第526页。
    ④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第662页。
    ⑤郭庆平、王爱俭主编:《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机制研究》,第260页。
    ①[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张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7页。
    ②[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①[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范家骧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5页。
    ①[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第184页。
    ②[美]丹尼斯·穆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③[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第185页。
    ①[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第540页。
    ①[美]汉密尔顿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7页。
    ②[美]戴维杜鲁门著:《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③同上书,第41页。
    ④李寿祺:《美国的利益集团与政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⑤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34页。
    ⑥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⑦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278页。
    ①Frank L. Davis and Albert H. Wurth,“American intrest group reseach: sorting out internal and externalperspectives”, political studies (1993), XLI, pp.435-452.
    ②[美]戴维杜鲁门著《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第72-112页。
    ③[美]诺曼·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潘同文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42-62页。
    ④李文良:《美国政府运行机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228页。
    ⑤谭融:《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125。
    ①“History”, http://www.nam.org/About-Us/History/Landing-Page.aspx,2011年8月5日访问。
    ①“About the NAM–Manufacturing in America”, http://www.nam.org/About-Us/About-the-NAM/US-Manufacturers-Association.aspx,2011年8月5日访问。
    ②“About Us”, http://www.aflcio.org/aboutus/,2011年8月5日访问。
    ③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1页。
    ④“What We Stand for: Mission and Goals of the AFL-CIO”, http://www.aflcio.org/aboutus/thisistheaflcio/mission/,2011年8月5日访问。
    ⑤邓彪、赵维焘:《论美国利益集团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结盟行动——以“健全美元联盟”、“公平货币联盟”为例》,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4期,第105页。
    ⑥“Our members”, http://www.faircurrency.org/members.html,2011年8月5日访问。
    ①“Mission”, http://www.faircurrency.org/index.html,2011年8月5日访问。
    ②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1页。
    ③“Dollar valuation”, http://www.sounddollar.org/,2011年8月5日访问。
    ④[美]诺曼·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第43-44页。
    ⑤《焦点透析美、日、德三国行业协会》,《中国林业产业》,2010年第11期,第40页。
    ⑥孟康琦:《美国商会》,《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86年第10期,第39页。
    ⑦《焦点透析美、日、德三国行业协会》,《中国林业产业》,2010年第11期,第40页。
    ①[美]诺曼·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第46页。
    ②《焦点透析美、日、德三国行业协会》,《中国林业产业》,2010年第11期,第40页。
    ③汪海波、邱靖基、刘立峰:《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行业组织和政府的行业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89页。
    ④“Member Organizations”,http://www.engagechina.com/index.php/member-organizations.html,2011年10月7日访问。
    ⑤“About Us”,http://www.engagechina.com/index.php/about-us.html,2011年10月7日访问。
    ①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版)》,第81页。
    ②[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第57页。
    ③曲博:《偏好、制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外交评论》,2006年第5期,第105页。
    ④钟飞腾:《社会行为体与政策偏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微观基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4期,第61页。
    ⑤[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第629页。
    ①[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第306页。
    ①[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第433页。
    ①[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等:《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第二十版)》(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4页。
    ①[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等:《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第二十版)》,第64-65页。
    ②金灿荣:《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背景(一)——美国政治制度的特征及其对外交的制约》,《世界知识》,1997年第15期,第31页。
    ③李存训:《战后美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美国研究》,1988年第2期,第95-98。
    ④李文良:《美国政府运行机制》,第36-37页。
    ①“权利法案”是美国前十条宪法修正案的统称,它们于1789年9月25日提出,1791年12月15批准。
    ②[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等:《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第二十版)》,第40页。
    ①陈利强、茅友生:《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宪政体制论》,《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77页。
    ①陈荣安:《对美国汇率政策制定权力归属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第33-34页。
    ②同上,第34页。
    ③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Report to Congress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February2011, p.2.
    ④参见Summary as of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1988,http://thomas.loc.gov/cgi-bin/bdquery/z?d100:HR04848:@@@L&summ2=m&,2011年8月21日访问。
    ①陈荣安:《对美国汇率政策制定权力归属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第32页。
    ②同上,第33页。
    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编译:《各国外汇管理概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第546页。
    ④张毅军等编著:《美国政府机构手册》,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⑤蒋欣:《美国贸易立法的演变及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7期,第53页。
    ①陈利强、茅友生:《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宪政体制论》,《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79页。
    ②龚柏华、尤浩:《美国对华反补贴诉讼中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法律问题分析——兼评美国Nucor公司告美国商务部拒绝就人民币汇率补贴展开调查案》,《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1期,第19页。
    ③Gary Locke’s letter to Senator Lindsey Graham, December22,2009.
    ④张毅军等编著:《美国政府机构手册》,第13页。
    ⑤蒋欣:《美国贸易立法的演变及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7期,第53页。
    ①张毅军等编著:《美国政府机构手册》,第170页。
    ②蒋欣:《美国贸易立法的演变及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7期,第53页。
    ③珍妮:《反补贴:美国贸易政策的主攻方向》,《WTO经济导刊》,2007年第8期,第72页。
    ①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1页。
    ②同上,第52页。
    ③同上,第53页。
    ④同上,第55页。
    ⑤“SSINA and CCC Counsel David A Hartquist to Testify Before USTR on China's Compliance with WTOCommitments”,October1,2008, http://www.faircurrency.org/saying.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⑥“支持美国贸易法律委员会”(Committee to Suport U.S. Trade Laws)是一个由公司、贸易协会、工会、工人和个人组成的组织,其成员覆盖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技术行业、农业、采矿业和能源业、服务业。它的使命就是在国际组织和国内减少或削弱不公平的贸易法律或行为。CSUSTL's Letter to CommerceSecretary Gary Locke on Chinese Currency Undervaluation as a Subsidy,January21,2010,http://www.faircurrency.org/Legalbackground.html,2011年8月5日访问。
    ①“New Bipartisan Congressional Coalition Urges President to Increase Pressure on China to Float its Currency”,July31,2003.http://www.sounddollar.org/mnews75.html.
    ②“Opening Statement of the Honorable Sander M. Levin, a Representative in Congress from the State ofMichigan”, Oct.30,2003. http://waysandmeans. house.gov.
    ③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3页。
    ④“Letter to President Obama”, November5,2009, http://www.faircurrency.org/press.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⑤“Letter to Commerce Sec Gary Locke:15Senators urge Commerce Dept. to fully investigate allegations thatChina’s currency manipulation is a countervailable subsidy”,http://www.faircurrency.org/legalbackground.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⑥“130members of congress push for action on China currency manipulation,March15,2010,”摘自“FCCWelcomes Michaud/Ryan Letter Urging Obama Administration to Apply U.S. Countervailing Duty Law to IllegalForeign Currency Subsidies”,http://www.faircurrency.org/legalbackground.html,,2011年8月5日访问。
    ⑦“Senators to Press Obama: Administration Must Do More to Combat Unfair Trade Practices”,http://www.faircurrency.org/legalbackground.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⑧“Steel Caucus Calls on Obama to Get Tough with China”, January19,2011,http://www.faircurrency.org/press.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①[美国]彭博新闻社,2003年5月15日报道。
    ②“Statement of China Currency Coalition in Response to USTR Rejection of301Petition”, Sep.9,2004.http://www.chinacurrencycoalition.org.
    ③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4页。
    ④“A new high in the U.S./China trade deficit is a new low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workers andagriculture”,February13,2007,http://www.chinacurrencycoalition.org,2011年8月5日访问。
    ①“The Truth Behind China's ‘Saving Glut’”, http://www.faircurrency.org/factoftheweek.html,2011年8月5日访问。
    ②“China Holding Firm Over Value Of Its Currency But Snow Calls Discussions’ Encouraging’”,WashingtonPost,September3,2003,P. E01.
    ③王兴栋:《美国会继续施压人民币升值抱怨中国汇改步伐小》,http://news.sohu.com/20100624/n273046092.shtml,2010年6月25日访问。
    ④昝春燕:《美国财政部:尚未就中国操纵汇率做出判断》,http://business.sohu.com/20100928/n275319584.shtml,2010年9月28日访问。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政治科学(第六版)》,第205页。
    ②陈荣安:《对美国汇率政策制定权力归属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第31页。
    ①陈利强、茅友生:《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宪政体制论》,《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73页。
    ①Thea M. Lee,“Before the Commission on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Federal News Service,Sep.25,2003.
    ②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3页。
    ③“Hearing of the House Way and Means Committee on U.S.-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and China’s Role in theWorld Economy”, Federal News Service, April14,2005.
    ④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5页。
    ⑤“Letter of Appreciation from CCC to Congressmen Hunter and Ryan”, Januar30,2007,http://www.faircurrency.org/pressarchive.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⑥“A Briefing on Chinese Currency: Valuation Issues and Proposed Reforms-an oral statement by David A.Hartquist”,October26,2007http://www.faircurrency.org/legislation.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⑦“Statement of Charles Blum, Executive Director of FCC-Hearing of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and TradeImbalancess,U.S. 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 April22,2010,http://www.faircurrency.org/legalbackground.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⑧“AFL-CIO Letter to the Senate on H.R.2378“, November16,2010,http://www.faircurrency.org/press.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①“Information Packet from Capitol Hill Staff Briefing”,May9,2005,http://www.faircurrency.org/saying.html,2011年8月19日访问。
    ②为能够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如中国进口商品征税,众议员英格利希(Phil English)和戴维斯(Artur Davis)在中国货币法案提出一周后在众议院提出此法案(H.R.1216),参院法案(S.593)由柯林斯(Susan Collins)和贝尔(Evan Bayh)提出。
    ①“Senate Unanimously Passes Graham Resolution on Chinese Trade Abuses”, Sep.26,2003. http://lgraham.senate.gov.
    ②张毅军等编著:《美国政府机构手册》,第116页。
    ①张毅军等编著:《美国政府机构手册》,第112页。
    ②龚柏华、尤浩:《美国对华反补贴诉讼中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法律问题分析——兼评美国Nucor公司告美国商务部拒绝就人民币汇率补贴展开调查案》,《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1期,第19页。
    ③2009年12月,美国Nucor公司分别针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的决定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了双重诉讼,XL Screw公司、Hillman集团、Bossard北美公司和Heads and Threads国际有限公司作为第三人加入诉讼。美国Nucor公司认为,美国商务部拒绝对中国政府向其标准钢紧固件产业所提供的、以低估人民币价值为手段的补贴进行反补贴调查,因此美国Nucor公司希望法院对美国商务部上述决定进行司法审查,此外,美国Nucor公司另外还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损害问题的否定性先决判断提出了异议诉讼。2010年10月22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判决,支持美国商务部(被告)和第三人的主张,全部驳回原告美国Nucor公司的诉讼请求。有关此案件的详情请参见:龚柏华、尤浩:《美国对华反补贴诉讼中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法律问题分析——兼评美国Nucor公司告美国商务部拒绝就人民币汇率补贴展开调查案》,《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1期,第16-21页。
    ①[美]罗伯特杰维斯著:《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A bill to authorize appropriate action if the negotiatio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garding China'sundervalued currency are not successful”, February3,2005, http://thomas.loc.gov/cgi-bin/thomas.
    ①“Resolution to encourag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establish a market-based valuation of the yuan andto fulfill its commitments under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September26,2003, http://thomas.loc.gov/cgi-bin/query/D?c108:2:./temp/~c108Lt0gzv::.
    ②“A bill to authorize appropriate action if the negotiatio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garding China'sundervalued currency are not successful”, February3,2005, http://thomas.loc.gov/cgi-bin/thomas.
    ③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④《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laws/law_detail.jsp?ID=80600000000000000,26&id=4,2011年8月31日访问。
    ⑤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①有关该法案的详细内容,请参见“The Currency Reform for Fair TradeAct of2011(H.R.639)”,http://thomas.loc.gov。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第628页。
    ②胡菁菁:《境外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综述》,《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10年第4期,第135页。
    ①《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http://www.sdpc.gov.cn/jj/default.htm,2012年3月8日访问。
    ①《主要职责》,http://www.mofcom.gov.cn/mofcom/zhizi.shtml,2011年2月14日访问。
    ②《中国人民银行机构职责》,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wugongkai/497/1812/18127/18127_.html,2011年9月20日访问。
    ①《国家外汇管理局基本职能》,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whjjs/whjjs_detail.jsp?id=1&ID=160200000000000000,2011年9月20日访问。
    ①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①郭庆平、王爱俭主编:《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机制研究》,第140-141页。
    ②雷达、刘元春主编:《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①韩莉:《对中国“米德冲突”的思考》,《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3期,第16页。
    ②参见韩莉:《对中国“米德冲突”的思考》,《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3期。
    ①龙超、张文:《内外部均衡目标下的汇率政策选择》,《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第27页。
    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③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④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15页。
    ①陈明、韩秀申、兰欣:《后危机时代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中国对外贸易》,2010年第4期,第78页。
    ①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15页。
    ①闫秀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山西科技》,2010年第6期,第5页。
    ②杜运苏:《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基于企业类型的实证研究》,《财贸研究》,2009年第5期,第67页。
    ③刘沁清、邵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和测算》,《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第54页。
    ④任再萍、姚大伟:《汇率波动风险及其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商业研究》,2010年第9期,第118-119页。
    ①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16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一年第四季度)》,2012年2月15日,第7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答记者问》,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641/2010/20100621164119336592231/20100621164119336592231_.html,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七年第四季度)》,2008年2月22日,第35页。
    ②参见“内容摘要”,载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七年第四季度)》,2008年2月22日。
    ①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八年第四季度)》,2009年2月23日,第41页。
    ③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第16页。
    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九年第四季度)》,2010年2月11日,第9页。
    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年第四季度)》,2011年1月30日,第48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一年第四季度)》,2012年2月15日,第42页。
    ②参见“内容摘要”,载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一年第四季度)》,2012年2月15日,。
    ③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一年第四季度)》,2012年2月15日,第7页。
    ⑤《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laws/law_detail.jsp?ID=80600000000000000,26&id=4,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①中国人民银行编著:《中国人民银行六十年:1948-2008》,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②同上书,第67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2012年3月15日访问。
    ①郭庆平、王爱俭主编:《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机制研究》,第264页。
    ②郑桂环等著:《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与预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③张曙霄等著:《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新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参见张曙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③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①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第18页。
    ①参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641/2010/20100621164121167284376/20100621164121167284376_.html;《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答记者问》,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641/2010/20100621164119336592231/20100621164119336592231_.html,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②《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答记者问》,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641/2010/20100621164119336592231/20100621164119336592231_.html,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①《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答记者问》,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641/2010/20100621164119336592231/20100621164119336592231_.html,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①《‘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http://www.pbc.gov.cn/publish/huobizhengceersi/3390/2010/20100915164905917508642/20100915164905917508642_.html,2011年9月27日访问。
    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九年第四季度)》,2010年2月11日,第9页。
    ①胡祖六:《人民币灵活汇率促进全球调整》,《财经》,2004年第23期,第90页。
    ②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第50页。
    ①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Manufacturing in America: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Address theChallenges to U. S. Manufacturers”, Jan.2004. http://www.nam.org.
    ②《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20/content_5116970.htm,2011年10月19日访问。
    ①任若恩:《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赴美采购团》,《首席财务官》,2007年第6期,第14页。
    ②《中美企业签下四大单合同》,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2/13/content_5481845.htm,2011年10月24日访问。
    ③《中美签署总额326亿美元的采购、投资协议》,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24/content_6145535.htm,2011年10月21日访问。
    ④《中美企业签署136亿美元贸易投资合作合同和协议》,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6/17/content_8385373.htm,2011年10月21日访问。
    ⑤《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巨额合同凸显中国经济的影响力》,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6/18/content_8392200.htm,2011年10月21日访问。
    ①《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果情况说明》,http://www.mof.gov.cn/preview/caijingban/pindaolie-biao/gongzuodongtai/200903/t20090319_124462.html,2011年10月21日访问。
    ①《美财长访华前撰文:美中在三大领域战略经济对话》,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14/content_5483320.htm,2011年10月24日访问。
    ②《中美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勾勒长远经济关系路线图》,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2/14/content_5487130.htm,2011年10月24日访问。
    ①《吴仪在美国6团体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25/content_6151474.htm,2011年10月24日访问。
    ②参见《吴仪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24/content_6145576.htm,《吴仪会见美国国会参议员》,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25/content_6150921.htm,2011年10月24日访问。
    ③《保尔森称保持平稳的美中经济关系至关重要》,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4/21/content_6006591.htm,2011年10月4日访问。
    ④《美国财长:‘走回头路’将会危及中美长期战略利益》,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2/12/content_7235073.htm,2011年10月25日访问。
    ①《吴仪: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圆满成功’》,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13/content_7242229.htm,2011年10月25日访问。
    ②《王岐山:加强中美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协调》,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6/18/content_8389429.htm,2011年10月25日访问。
    ①《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今开幕保尔森赞赏中国‘负责任’》,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12/04/content_10452833.htm,2011年10月25日访问。
    ②《保尔森:对话是建立互惠互利经济关系最佳途径》,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12/03/content_10449772.htm,2011年10月15日访问。
    ③雷达、赵勇:《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与对称性——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经济基础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3-4期,第30页。
    ④谭秉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76页。
    ①雷达、赵勇:《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与对称性——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经济基础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3-4期,第31页。
    ①谭秉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79页。
    ②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sel:《US Exports to China by State:2000-09》(2010), https://www.uschina.org/public/exports/2000_2010/full_state_report.pdf,2012年1月1日访问。
    ③项卫星、王达:《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11页。
    ①项卫星、王达:《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12页。
    ①《采购之旅:中国采购团赴美送30余张大单》,http://china.toocle.com/cbna/item/2009-06-18/4642527.html,2011年10月28日访问。
    ②《中国采购团赴美搞‘支票外交’》,http://www.xoyue.com/viewnews-1586.html,2011年10月31日访问。
    ①《美议员将推汇率法案中国庞大采购团赴美》,http://finance.sina.com.cn/j/20110118/07309268839.shtml,2011年10月28日访问。
    ①项卫星、王达:《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11页。
    ①《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http://news.sohu.com/20090728/n265553109.shtml,2011年10月27日访问。
    ①《胡锦涛向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贺词》,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7/27/content_11782674.htm,2011年10月27日访问。
    ②《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向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致辞》,http://www.america.gov/st/uschina-chinese/2010/May/20100525110844kkgnast0.6449353.html,2011年10月27日访问。
    ③胡锦涛:《努力推动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5/24/c_12134989.htm,2011年10月27日访问。
    ①《盖特纳在第三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http://www.mof.gov.cn/pub/waijingban/pindaoliebiao/gongzuodongtai/201105/t20110513_548729.html,2011年10月27日访问。
    ②《王岐山: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致辞》,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0/c_121396385_2.htm,2011年10月27日访问。
    ①2009-2010年度数据来自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美国)》(2011年版),http://fec.mofcom.gov.cn/gbzn/upload/meiguo.pdf,第17页,2012年1月1日访问;2011年度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一年第四季度)》,2012年2月15日,第31页。
    ②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sel:《US Exports to China by State:2000-09》(2010), https://www.uschina.org/public/exports/2000_2010/full_state_report.pdf.
    ①“Why is currency just part of the solution?”,http://www.engagechina.com/index.php/issues/currency.html,2011年10月7日访问。
    ①项卫星、王达:《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13页。
    ②同上,第12页。
    ③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美国)》(2011年版),http://fec.mofcom.gov.cn/gbzn/upload/meiguo.pdf,第29页,2012年1月1日访问。
    ①[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645-646页。
    ①《中国称德班会议取得五成果巴厘路线图谈判未完》,http://news.sohu.com/20111211/n328617483.shtml,2012年1月2日访问。
    ①《加拿大宣布将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成首个退出国》,http://news.sohu.com/20111213/n328800274.shtml,2012年1月2日访问。
    ②《德班气候大会》,http://news.sohu.com/s2011/durbanclimate/,2012年1月2日访问。
    ①栗志纲:《透视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第52-54页。
    ②Robert E. Scott,“Unfair China trade costs local jobs”, EPI briefing paper, March23,2010, p.1.
    ①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The China currency exchange rate problem: facts andpolicy options”, May9,2005, p.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加】马丁·奥斯本、【美】阿里尔·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魏玉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芬】汉努·努尔密:《政治经济学模型》(赵钟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艾里克·拉斯穆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第四版)》(韩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第5版)》(王玉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下册国际金融部分(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丹尼斯·穆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范家骧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新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肯尼思·阿罗:《信息经济学》(何宝玉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伯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薄智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诺兰·麦卡蒂、亚当·梅罗威茨:《政治博弈论》(孙经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诺曼·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潘同文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
    【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张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郭庆平、王爱俭主编:《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机制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何帆、徐奇渊:《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郝雨凡、林甦:《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寿祺:《美国的利益集团与政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李文良:《美国政府运行机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增刚:《双层博弈框架下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理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栗志纲:《透视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刘晓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转型:基于社会福利视角的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谭融:《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帆等著:《利益集团》,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杨光斌等著:《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光耀:《中国对外财经合作发展脉络》,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耀华、蒲勇健:《博弈论与经济模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张曙霄等著:《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新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毅军等编著:《美国政府机构手册》,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年版。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郑桂环等著:《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与预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加】江忆恩:《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理论趋势及方法辨析》,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8期。
    【美】高柏:《全球化的未来与中国的命运——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美】麦金农:《中国是亚洲的稳定力量还是通缩压力之源》,载《比较》,2003年第7期。
    【美】蒙代尔:《固定汇率制符合中国国情》,载《上海国资》,2005年第6期。安辉、黄万阳:《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中美和中日贸易的实证研究》,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
    薄燕:《双层次博弈理论:内在逻辑及其评价》,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6期。
    储幼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载《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
    陈斌彬:《近期人民币汇率争议的研究综述》,载《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陈利强、茅友生:《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宪政体制论》,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陈明、韩秀申、兰欣:《后危机时代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载《中国对外贸易》,2010年第4期。
    陈荣安:《对美国汇率政策制定权力归属的分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杜运苏:《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基于企业类型的实证研究》,载《财贸研究》,2009年第5期。
    窦祥胜:《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方法》,载《统计研究》,2004年第4期。
    邓彪、赵维焘:《论美国利益集团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结盟行动——以“健全
    美元联盟”、“公平货币联盟”为例》,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4期。
    伏军:《世界贸易组织汇率机制的困境及其解决出路》,载《法学》,2006年第7期。
    伏军:《世界贸易组织外汇争端管辖安排:模糊性及其现实理性》,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5期。
    方洁:《汇率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方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载《统计研究》,2002年第7期。
    冯宗宪、林龙辉、向洪金:《中国与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谈判策略——基于重复博弈模型的分析》,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龚柏华、尤浩:《美国对华反补贴诉讼中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法律问题分析——兼评美国Nucor公司告美国商务部拒绝就人民币汇率补贴展开调查案》,载《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1期。
    官荣:《论世界贸易组织对人民币汇率争端的管辖权》,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1期。
    何帆、李志远:《汇率变动与汇率制度变革的政治经济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1期。
    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
    胡菁菁:《境外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研究综述》,载《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10年第4期。
    胡再勇:《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错位程度的测算研究:1960-2005》,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韩龙:《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上的分工合作关系》,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韩龙:《论人民币汇率义务的管辖归属和衡量依据》,载《法学家》,2006年第2期。
    韩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监督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对策》,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黄韬:《世界贸易组织法律规则视野中的人民币汇率争议》,载《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9期。
    黄薇、任若恩:《主流汇率制度分类方法及相关争论》,载《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
    金灿荣:《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背景(一)——美国政治制度的特征及其对外交的制约》,载《世界知识》,1997年第15期。
    黎平海、李瑶:《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困境管窥——一个双层博弈分析》,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李超民:《是“汇率操纵”还是“储蓄率落差”:人民币汇率政治经济学》,载《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李存训:《战后美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载《美国研究》,1988年第2期。
    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
    李增刚、董丽娃:《双层博弈框架下的汇率决定——以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为例》,载《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栗志刚、刘彤:《中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政治学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卢晨阳、吕晓莉:《试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3期。
    吕耀怀、汤冬娜:《公共选择理论的“理性人”假设评析》,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雷达、赵勇:《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与对称性——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经济基础分析》,载《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3-—4期。
    刘沁清、邵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和测算》,载《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樊林波:《国际法视角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曲博:《国内政治、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曲博:《偏好、制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5期。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秦亚青:《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步与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任湘怡:《国际与国内:双向互动——析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载《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任再萍、姚大伟:《汇率波动风险及其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载《商业研究》,2010年第9期。
    施建淮、余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苏长和:《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比较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国际关系研究》,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
    苏长和:《自由主义与世界政治——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苏长和:《中国外交能力分析——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视角》,载《外交评论》,2008年第4期。
    宋秀琚:《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合作理论”的不同解读》,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
    谭秉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美经济相互依赖》,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吴其胜:《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跨层次分析》,载《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
    万解秋、徐涛:《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文婕:《历史与经验视野中的“双层博弈”理论》,载《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汪海波、邱靖基、刘立峰:《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行业组织和政府的行业管理》,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王传兴:《“双层次博弈”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5期。
    王薇薇:《人民币汇率构成补贴悖论》,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6期。
    王维国、黄万阳:《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王曦、才国伟:《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王正毅、曲博:《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三种研究路径比较及其启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徐群:《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文献综述》,载《商业研究》,2008年第4期。
    谢康:《微观经济学完全信息假设述评——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起点分析》,载《中州学刊》,1994年第4期。
    向铁梅、黄静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分类的比较分析》,载《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11期。
    项卫星、王达:《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载《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闫秀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载《山西科技》,2010年第6期。
    赵丹、陈鸿燕:《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赵志君、金森俊树:《人民币汇率重估: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珍妮:《反补贴:美国贸易政策的主攻方向》,载《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导刊》,2007年第8期。
    周才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综述》,载《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周叶菁:《利益集团与美国的国际货币政策——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载《国际论坛》,2009年第1期。
    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实证模型研究》,载《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
    张斌:《人民币汇率制度:盯住一篮子货币》,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4期。
    张斌:《人民币真实汇率:概念、测量与解析》,载《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2期。
    张刚:《中国学者“双层博弈”研究评析》,载《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
    张礼卿:《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决定”及其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载《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张曙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张五钢:《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科学选择》,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
    张宇燕、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载《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
    张永军、张焕波:《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合理均衡水平》,载《国际金融》,2010年第6期。
    郑玲丽:《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法思考》,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年第4期。
    钟飞腾:《社会行为体与政策偏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微观基础》,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4期。
    钟龙彪:《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
    薄燕:《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对美国与〈京都议定书〉的双层博弈分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陈琛:《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双层博弈分析》,厦门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柴非:《双边FTA谈判中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贺平:《外来压力与内部改革一一日美贸易摩擦及其国内后果的政治学分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秦培景:《人民币汇率、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增长》,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孙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吉林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陶晓龙:《汇率决定与波动理论——兼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调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王桂贤:《人民币汇率制度效率研究》,辽宁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姚大庆:《美元霸权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赵大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及其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Almond, Gabriel A.,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eign Policy, Frederick A. PraegerPublishers,1996.
    Booth, Ken and Smith, Steve,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Evans, Peter B., Jacobson, Harold K. and Putnam, Robert D., Double-Edge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3.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Katzenstein, Peter, ed.,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7.
    Keck, Margaret E. and Sikkink, Kathryn, 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Advocacy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8.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eds.,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1997.
    Knorr, Klans and Verba, Sidney, ed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etical Essays,Princeton: Princeton UP,1961.
    Krasner, Stephen 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Lampton, David M., eds,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Era of Reform:1978-20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Lantis, Jeffrey S., Domestic Constraints and the Breakdown of InternationalAgreements,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1997.
    Milner, Helen V.,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Olson, Mancu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1965.Olson, Mancur,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Social Rigidities, New Haven: Yale UP,1982.
    Organski, O.F.K. and Kugler, Jacek, The War Ledger, Chicago: U of Chicago,1980.
    Putnam, Robert D., and Bayne, Nicholas, Hanging Together: the Seven-PowerSummit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Risse-Kappen,T., ed.,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5.
    Rogowski, Ronald, Commerce and Coalitions: How Trade A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Alignment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Rosecranse, Richard, the Rise of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1986.
    Rosenau, James N.,“Pre-theories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Approaches in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dited by Farrell, R. Barry. Evanston,1966.Rosenan, Jame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Frances Printer,1980.
    Rosenau, James,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Rosenau, James ed., Linkage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ndInternational Systems, New York: Free Press,1969.
    Rosenau, James N. and Durfee, Mary, Thinking Theory Thoroughly: CoherentApproaches to an Incoherent Worl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1999.
    Russett, Bruce and Starr, Harvey, 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 New York:W.H. Freeman,1992.
    Schweller, Randall L., Deadly Imbalance: Tripolarity and Hitler’s Strategy of WorldConque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Skimore, David and Hundson, Valerie M., The Limits of State Autonomy:SocialGroups and Foreign Policy Formulation, Westview Press,1993.
    Snyder, Jack, Myths of Empire: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 Ithaca,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
    Waltz, Kenneth,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P,1959.
    Waltz, Kenne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Wesley Press,1979.
    Wight, Martin, Power Politics, Harmonsworth England: Penguin,1979.
    Zakaria, Fareed, From 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Rol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1998.
    Clark, William Roberts,“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s of Preferences, TwoViews of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2, No.2,1998.
    Cohen, Benjamin J.,“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44, No.2,1990.
    Daugbjerg, Carsten,“Ideas in Two-Level Games:The EC-United States Dispute OverAgriculture in the GATT Uruguay Rou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41,No.9, September2008.
    Davis, Frank L. and Wurth, Albert H.,“American interest group research: sorting out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pectives”, political studies, XLI,1993.
    Gourevitch, Peter,“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 No.4,1978.
    Hermann, Charles,“Changing Course: 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4, No.1,1990.
    Hug, Simon and Kig, Thomas,“In View of Ratification: Governmental Preferencesand Domestic Constraints at the Amsterdam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6, No.2.2002.
    Iida, Keisuke,“When and How Do Domestic Constraints Matter? Two-Level Gameswith Uncertainty”,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7, No.3.1993.
    Inoguchi, Takashi,“World Order Debat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rough the Eyesof the Two-level Game and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Chinese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Politics,2010,3:(2).
    Katzenstein, Peter J.,“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s: Foreign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0, No.1,1976.
    Katzenstein, Peter J., et a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the Study of World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3,1998.
    Knopf, Jeffrey W.,“Beyond Two-Level Games: Domestic-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 inthe Intermediate Range Nuclear Forces Negoti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7, No.3,1993.
    Kroll, Stephan and Shogren, Jason F,“Domestic politics and climate change: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in two-level games”,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Affairs, Vol.21, No.4,2008.
    Lake, David,“Powerful Pacifists: Democratic States and War,”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 vol.86, Mar.1992.
    Lieberfeld, Daniel,“Secrecy and ‘Two-Level Games’ in the Oslo Accord: What thePrimary Sources Tell Us”,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13,2008.
    Mastanduno, Michael et al,“Toward a Realist Theory of State Action”, International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4,1989.
    Midford, Paul,“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omestic Politics: Improving on Rogowski’sModel of Political Align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 No.2,1993.
    Moravsik, Andrew,“Taking Preferences Seriously: A Libe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1, No.4,1997.
    Nye, Joseph S.,“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World Politics, Vol.41, No.2,1988.Oppermann, Kai,“Salience and sanctions: a principal-agent analysis of domesticwin-sets in two-level games—the case of British European policy under the Blairgovernment”,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21, No.2,2008.
    Pahre, Robert,“Endogenous Domestic Institutions in Two-Level Games andParliamentary Oversight of the European Un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1, No.1, February,1997.
    Putnam, Robert D.,“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3, Summer,1988.
    Schoppa, Leonard J.,“Two-Level Games and Bargaining Outcomes: Why GaiatsuSucceeds in Japan in Some Cases but not oth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No.3,1993.
    Shamir, Jacob and Shikaki, Khalil,“Public Opinion in the Israeli-PalestinianTwo-Level Game”,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42, No.3, May2005.
    Shirk, Susan L.,“Changing Media, Changing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Japanese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No.1,2007.
    Stein, Arthur A.,“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regimes in an anarchic worl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No.2,1982.
    Tamura, Kentaro,“A Regulator's Dilemma and Two-level Games: Japan in the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gulation”, 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2003,6:(2).
    Trumbore, Peter F.,“Public Opinion as a Domestic Constraint in InternationalNegotiations: Two-Level Games in the Anglo-Irish Peace Process”, InternationalStudies Quarterly, Vol.42, No.3.1998.
    Trumbore, Peter F. and Boyer, Mark A.,“International Crisis Decision-making as aTwo-Level Proces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7, No.6.2000.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
    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safe.gov.cn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中国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cn/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搜狐网:http://www.sohu.com
    新浪网:http://www.sina.com
    美国国会网站:http://thomas.loc.gov/
    美国财政部网站:http://www.treasury.gov/
    美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commerce.gov/
    美国公平货币联盟网站:http://www.faircurrency.org
    中国知网:http://www.edu.cnki.net/index.htm
    英文期刊检索网:EBSCO—Academic Search Premier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