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经学逐渐衰落,到魏晋之际兴起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学界通常称之为“玄学”或“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基本特征是融合儒道,反映在士人身上则是徘徊于儒道之间。近二十年来,魏晋玄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既有对玄学命题的深入分析,也有对玄学人物的专门研究。
     但是,目前的研究也存在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第一,玄学并不足以概括当时的社会思想状况,在玄学之外还有非玄学思想;第二,玄学思想本身也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在不同的玄学家身上,儒道两家思想要素所占的比重不同,其政治立场和学术观念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宗旨是,从宏观上和总体上对魏晋思想作鸟瞰式的概括和描述,并勾勒出魏晋士人的不同类型。根据我们的研究,魏晋士人的政治心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传统儒家型。此种类型以傅玄、袁准为代表。传统儒家型士人乃因革儒学、救时补弊的通变之儒,他们积极借用其他学派的思想改铸儒学以适应社会现实的突变,儒学由此获得革新并得以延续。傅、袁二人思想的主流是传统儒家,然而,受社会思潮影响,他们还带有三国时期名法思潮余波之意味,也沾染了一些玄学色彩。傅玄诗文中便透露出玄学思想的印迹,袁准本人与玄学名士阮籍私交甚笃且亲自参与才性之辩的大讨论。
     第二种类型,以道反儒型。此种类型以阮籍为代表。阮籍乃徘徊儒道、外达内忧的玄学名士,其放达任诞之行为多与儒学和名教相悖,完全是一副以道反儒的派头。然而,阮籍放达的表象之下掩藏着深重的忧惧,其放诞既蕴含着自污以自保的意味,又借此表达对时政的强烈愤慨,由此可见阮籍思想之根基仍然是儒家。阮籍对个体生命和现实社会都抱有强烈的关怀,这种双向度的价值取向是其思想矛盾、精神痛苦的根本原因。
     第三种类型,儒道调和型。此种类型以山涛、魏舒、羊祜、张华、王戎、王衍等人为代表。这些士人并不逃避政治,他们为官或尽职尽责或仕不事事,生命关怀与社会关怀能够在他们身上得到和洽的统一。此类士人虽无玄学理论著述传世,但是其兼得入世与心达的实际表现说明他们“受用”了玄学。魏晋之际许多世家大族属于儒道调和型,他们主动成为玄学思潮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玄学化是其融入上流社会阶层、保持家族兴旺的必由之途。
     第四种类型,隐而不仕型。此种类型以陶潜为代表。魏晋时期出现规模较大的隐士群体,陶潜便是以隐逸田园而著称的士人。魏晋隐士群体从愤政抗争而隐逐渐转变为顺性保真而隐,陶潜本人屡仕而终隐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便是魏晋隐逸发展史的缩影。陶潜原本将人生价值寄寓儒家政治理想的实现之中,无奈处处碰壁的窘境迫使他从社会关怀转入生命关怀,隐而不仕遂成为官场失意者普遍选择的生活方式。
     以上四种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就对儒家学说的态度看,从第一种类型到第四种类型之间显示出逐渐疏离儒家思想的倾向。傅玄、袁准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改革者,其坚守儒学的立场和观点自不待言;阮籍“以道反儒”亦可视为用道家之“自然”矫儒学与名教之偏,徘徊于儒道之间的阮氏有悖儒之名而无远儒之实;山涛等庙堂之士将儒道二家思想调和于己身,他们不像阮籍那样执著于儒家政治理想和价值理念,也就比阮籍更加离儒而向道;陶潜身上的儒道因素不构成明显而尖锐的矛盾,陶氏只是保持儒家伦理底色而已,他将生命关怀置于社会关怀之上,儒家政治理想在其心中大幅消解而道家全性保真意识颇为增强。
     与此同时,上述思想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时间关系,即从第一种类型向第四种类型演变的倾向,而不是相反。虽然在特定历史横切面上来看,以上四大类型共时性存在,但是,从长时段发展来看,他们有着历时性的演进关系。士人身上儒道要素的构成比重和相互关系不同,由此外化而产生的社会关怀和生命关怀的向度和力度也就不同,因而便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士人政治心态。
Since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Confucianism an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ad declined gradually. In Wei-Jin Dynasties, a new academic thought appeared which was called Metaphysics or Wei-Jin Metaphysics. The general feature of Wei-Jin Metaphysics, which was reflected on the Intellectuals who lingered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as to blend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e latest two decades, the researches on Wei-Jin Metaphysics have made important progresses, which include not only profound analysis of Metaphysics propositions, but also special researches on representatives of Metaphysic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issues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that deserve further exploration. First, the concept of Metaphysics could not summarize all the ideologies during that era because there still existed other ideologies besides Metaphysics. Secondly, Metaphysics itself is a huge and complicated system. The proportions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elements were different in the metaphysicians' thoughts and the Political positions and academic perspectives of the metaphysician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objectiv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summarize and describe the Wei-Jin Metaphysics generally and outline the different types. Base on our researches, the political mindset of The Wei-Jin representative intellectual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The first type is traditional Confucian. Its representatives were FuXuan and YuanZhun. They were flexible Confucian scholars who altered Confucian and cure the social evils. They developed Confucius'theory through studying the other Traditions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abrupt changes of the social reality. As a result, Confucian experienced persistent renovation. The main component of Fu and Yuan's ideas was traditional Confucian.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they not only inherit the MingFa(名法) ideology which was prevalent in three kingdoms period, but also was affected by the Metaphysics. FuXuan's poems disclosed the trace of "Metaphysics". YuanZhun had an intimate association with RuanJi who was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Metaphysics and took part in the discussions on a subjec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alent and natural instincts.
     The second type is counter-Confucianism with Taoism. Its representative is RuanJi who lingered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RuanJi seemed open-minded, but in fact he was gloomy. As a celebrated metaphysicians, frequently and intentionally, RuanJi deviated from the moral norms and propriety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aiming at rebellion against Confucianism. However, his fears were hidden by the unconventional and unrestrained life, he degraded himself both to protect himself from injury and to address a indirect protest against social reality. On the surface, the foundation of RuanJi'thoughts was also Confucianism. He cared about both individual lives and social reality, and the bidirec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was the basic reason for his inconsistent thought and mental distress.
     The third type is the compromis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ts representatives are ShanTao, WeiShu,YangHu,ZhangHua,WangRong, WangYan and so on. These intellectuals did not escape from politics, instead, as officials they were conscientious or did nothing. Life caring and social concern harmonize well with each other in them. They did not have works on Metaphysics, but the fact that they went into the society with bohemianism declared they made use of Metaphysics in their lives. In the Wei-Jin Dynasties, many scholar-officials'families belonged to this type. They became the advocates and promoters of Metaphysic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Being Metaphysics is the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way to infiltrate into upper social strata and keep their family flourishing.
     The fourth type is seclusion without becoming an official. The representative is TaoQian. In Wei-Jin Dynasties, the hermits'group appeared on a mass scale, and TaoQian 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The course of their seclusion changed from the strong indignation against current politics to release themselves from social shackles and Tao Qian' lifetimes and the mental course were the epitome of hermits in the Wei-Jin Dynasties. Before, TaoQian connected his life value with Confucian political ideals, but he failed again and again. As a result, his focus changed from Social Concern to life caring. Seclusion turned into a common way of life chosen by losers who worked in officialdom.
     There exists logical relation among these four types. As for the attitudes toward Confucianism, the trend of the alienation from Confucianism became clearer and clearer. FuXuan and YuanZhun were the successors and innovators of Confucianism and they adhered to the positions and viewpoints of Confucianism. The fact that RuanJi fighted against Confucianism with Taoist could be seen as the corrections of the Confucianism ethical code by means of Nature included in Taoism. RuanJi who lingered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ent against Confucianism seemingly, but he did not deviate from it essentially. The officials, including ShanTao, harmonized 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they did not insist on the Confucianism political ideals and value propositions. Compared with RuanJi, they went away from Confucianism further and further, trending towards the Taoism. As for TaoQian's thoughts,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did not form obvious and incisive contradiction. Tao only kept the basic Confucian code of ethics and placed life caring over Social Concern.In his thoughts,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s were dispelled eminently, while the consciousness of keeping human nature included in Taoism were enhanced.
     In addition, there exists tim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our types. The first evolved into the next one by one. Although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pecial historical transection, the four types are parts of the same time, there exists gradual evolution relation in the long run. The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elements in the intellectuals'thoughts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and vigor of the Social Concern and life caring, which resulted in diversification of political mindset of intellectuals.
引文
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大连: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第56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五四《陆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485-1486页。
    ②今之治学者多以“魏晋玄学”概括该时期的思想文化史。《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一》:“迄乎魏、晋,儒风盖已衰矣。司马、班、范,皆以儒林立传,叙述经师家法,授受秩然。虽于周礼师教未尽克兼,然名儒大臣,匡时植教,祖述经说,文饰章疏,皆与儒林传相出入。是以朝秉纲常,士敦名节,拯衰销逆,多历年所,则周、鲁儒学之效也。两晋玄学盛兴,儒道衰弱,南北割据,传授渐殊。”
    ③[唐]李延寿:《南史》卷四八《陆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88页。
    ①《隋书》卷三四《经籍三子》载:“《傅子》百二十卷晋司隶校尉傅玄撰……《袁子正论》十九卷袁准撰。梁又有《袁子正书》二十五卷,袁准撰。”
    ②[唐]房玄龄:《晋书》卷四七《傅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323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6月。辛志凤、李晓明对傅玄文本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参看:辛志凤所作《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5月第3期,第48页;李晓明所作《傅玄(魏书)鑫考》,《文献季刊》2007年7月第3期,第15页;陈见微所作《析清人辑佚(傅子>的成就》,《文献季刊》2000年7月第3期;曹东方、陈见微所作《《傅子》辑本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5期。 各家之说,在他的指导思想中,有儒法两家的精神,有道家的影子,有杂家的外在形式。”参看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5月第3期,第49页。
    ①[魏]阮籍著,黄节注:《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功立业的可能的时代了,黑暗残骸的现实使阮籍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之中。参看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参看刘康德:《从“入世”到“隐退”——阮籍思想三部曲》,《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②参看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页。
    ③罗宗强认为:“阮籍之所以幻想逍遥游而终于依违避就,根本的原因,九在于它内心深处终究还有儒家的思想根基”,“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儒家思想的基础,阮籍才未能向嵇康那样,采取一种彻底的越名任心的态度。”参看罗宗强:《魏晋玄学与世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150页。
    ④参看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74页。
    ⑤景蜀慧:《(咏怀诗>所见阮籍政治情感及思想历程》,《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⑥孙绍华:《阮籍新论——被恶势力扭曲了的人生》,《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3期。
    ①高晨阳:《阮籍人格的双重性及其思想文化意义》,《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高晨阳认为由于儒家思想仍然发生作用,再加上他对现实的失望,因而在他那里形成了一个焦虑苦闷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个双重结构的人格。参看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徐公持先生认为,阮籍一方面对时事“至慎”,“口不臧否人物”,另一方面对礼法施以尖锐批判,“其态度之尖锐,情绪之激烈,当时无出其右者”。对此矛盾现象,徐氏如此解释,即“时事”、“人物”必涉及现实政治和政界要员,而礼法虽大,终属道德伦理观念问题,于司马氏政权并无直接妨害。徐公持之结论为:“阮籍思想最为激烈,但性格较为软弱,与嵇康相比尤其如此。”参看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②高晨阳:《阮籍与嵇康思想及人格之比较》,《东岳论丛》1993年第1期。
    ③罗宗强:《魏晋玄学与世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127页。
    ①施穗钰:《公与私——魏晋士群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追寻》,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江建俊、林朝成,2008年6月,第90页。
    ②关于东汉党锢之祸罹难之名士及魏晋南北朝遭受迫害之名士,可参看张仁青先生所整理之表格及论述,见张仁青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6年12月,第三章第三节《政治环境》,第166~218页。
    ③参见刘泽华:《士人与社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90、392页。
    ④余英时说:“唯独汉末士大夫避世,颇有非外在境遇所能完全解释者”;“内心实别有一以个人为中心之人生天地,足以寄托”,“汉末之避世思想确反映个人之内心觉醒,而魏晋以下士大夫之希企隐逸,大体上亦当作如是之了解,可以无疑矣。”参见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97年4月,第254-255页。
    ⑤施穗钰:《公与私——魏晋士群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追寻》,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江建俊、林朝成,2008年6月,第91页。
    ⑥施穗钰对此解释道:“‘非弃人事’与‘适己之志’二点,正好可以用来概括魏晋时期‘征而不至,高尚其志’之士人的行事特点。虽然仕或隐的举动,多少都掺杂着政治因素的作用,但魏晋时期的‘不仕之士’总是藉由淡化政治符码的方式以保持自我质性;又或者说,其为官意识的薄弱,乃是与自我意识之高扬与时同步的。”施穗钰:《公与私——魏晋士群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追寻》,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江建俊、林朝成,2008年6月,第91页。
    ①参见刘纪曜:《仕与隐——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两极》,收入黄俊杰主编:《理想与现实》,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第316页。
    ②沈宗霖认为:“然而,于魏晋时代的审美观下,却同时出现一种相对的‘审美意象’——在‘不仕’的前提下,同时产生出一种以‘隐逸’为时代风尚的价值关怀。这种价值关怀出现在‘仕/隐’争论里,常是一种“常遗世务,以高尚为情’的‘心隐’表达。”沈宗霖又认为:“隐逸的行为己然高出于仕宦,这种现象的产生因素主要还是源于‘外部’责任的消退、时代环境下的混乱,与‘内在’个己性分的崛起、强调对内在生活的追求。”参看沈宗霖:《从退隐到心隐:试论东汉迄两晋之际隐逸思想变迁》,《东华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200页。
    ③学界对隐逸诗的研究卓有成效,现存大量文学史研究者对魏晋时期隐逸诗的研究成果,因本文以隐士政治心态为主要研究对象,故此只选取和审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如霍建波:《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霍松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4月。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骆玉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年4月。
    ④张立伟说:“仵世之隐是用隐来表达抗议,对社会施加影响来实现参与(入世是要出自身,走向社会,对社会加以影响,加以改造。像鲁褒、任旭、严光)……避世之隐则与参与(包括入世与活动)无关。他们(如申屠蟠、二疏)的归隐纯粹是在世的个人行为……忤世之隐反抗现实,避世之隐容忍、逃避现实。”参见张立伟:《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65-66页。
    ①参看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北:华正书局印行,1977年5月初版,第273页。再如包根弟所言:“魏晋南北朝在玄学思想盛行之下,学者们大都兼具儒、道、佛三家思想。因此,陶渊明的思想虽以儒家为本,但一生行径却又类于道家,间又受佛学思想之熏陶。故陶公的道佛两家思想,可说深受时代因素之影响。”参看包根弟:《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辅仁国文学报》1986年6月第2期,第1页。
    ②见景蜀慧:《读(山海经)十三首与陶渊明思想中的墨派倾向》,《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66页。
    ③如龚斌便持这种观点:“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表现出来的忠晋思想,又可以从他的歌颂古代节义之士的一些诗篇得到证明。这些诗有的偏重表现其哀晋灭亡,有的偏重表现其愤宋篡夺。”参看龚斌:《陶渊明“忠愤”说平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37页。再如雨辰认为:“截至目前,学术界流行着一种似乎已成定论的意见,即认为:陶渊明的归隐,一方面表现了他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实的不合作态度,因而具有反抗性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又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因而带着明显的消极成分。”参看雨辰:《陶渊明归隐之我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第14页。
    ④钟优民认为:“如果能把这些派系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包括与朝廷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清楚,再按索陶渊明的仕宦踪迹做一番具体考察,将他的仕隐与具体政治形势的关系揭示出来,无疑将会更清晰看到陶渊明的真面,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陶渊明。所以,陶渊明的出仕不是简单的一个贫字所可说明的,他的归田也不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一件逸事所可了结的,里面颇有文章,当然还需要深入的钩稽考索。”参看钟优民:《开创陶渊明研究新局面的浅见》,《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13页。如廖美玉认为:“陶渊明是第一个及早觉悟‘实迷途其犹未远’,并且以盛壮之年开始实践归田躬耕的诗人,并不是所有士人都适合政治场域,承认‘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才能使自己坦然于‘世与我而相违’,不能兼善天下,至少要有能力安顿自己。”参看廖美玉:《“归田”意识的形成与虚拟书写的至乐取向》,《成大中文学报》2003年11月第11期,第77页。
    ⑤廖美玉认为:“由此来看归田与隐逸的不同,隐逸显然太沉重,包括对现实的批判、生活的困窘,甚至以生命为代价;隐逸又是一种退避,既避世也避人,由主流社会退处深山浚谷,放弃人类文明的成就,忍耐物质上的匮乏与精神上的孤寂,却仍存在着政治性或道德性的坚持。归田则容许不同的生活模式,如陶渊明的物质虽未必尽如人意,却拥有和谐的社群关系与丰富的精神生活;谢灵运虽常存在着孤独感,却能够在庄园营造与美景品味上获得满足感。”参看廖美玉:《“归田”意识的形成与虚拟书写的至乐取向》,《成大中文学报》第十一期,2003年11月,第73页。
    ①参看包根弟:《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辅仁国文学报》1986年6月第2期,第7页。
    ②陈忠:《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3-10页。钟优民:《关于“静穆”说的论争和当前陶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纪念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第119-127页。李华:《近20年陶渊明研究综述》,《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88~92页。李剑锋:《近现代陶渊明研究的开创者梁启超》,《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55~59页。吴国富:《九十年代陶渊明研究的新拓展》,《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27-133页。王攸欣、贝京:《论陈寅恪研究陶渊明的方法与结论》,《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第77~84页。李华:《陶渊明的思想分期研究评说》,《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61-67页。韦风娟:《陶渊明研究情况综述》,《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第63~66页。顾农:《陶渊明研究札记三题》,《齐鲁学刊》1995年第6期,第93-101页。周秀荣:《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7~13页。 氏家族》,《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第35页。
    ①通观《后汉书》列传叙例,除非其先世不可考,否则一般将传主先世溯至西汉,而傅燮本传没有追溯其先世为谁,一方表明傅燮祖上并无显赫的人物可记载,另一方面证明傅燮并非傅介子后裔。《三国志》卷二一《傅嘏传》(第623页):“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傅介子之后也。伯父巽,黄初中为侍中尚书。”《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3页)载燮为“北地灵州人也”,《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873页)则载燮孙玄为“北地泥阳人也”,为何会有如此变化?《宋书》卷四八《傅弘之传》中的一段材料能够对此作出解释:“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阳人。傅氏旧属灵州,汉末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寓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还属泥阳。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灵州县,傅氏悉属灵州。弘之高祖晋司徒祗,后封灵州公,不欲封本县,故祗一门还复泥阳。”参看(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430页。由此可知,同属北地傅氏的傅燮和傅睿两支原本世居北地之灵州,东汉末年北地被胡虏侵占之后,他们皆迁至冯翊而成为北地泥阳傅氏,故此傅嘏和傅玄本传同载二人为“北地泥阳人”。
    ②载《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44页。《后汉书》第十二册《志》第二十五《百官二》(第3576页)亦载:“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羽林郎。羽林郎,比三百石。本注曰:无员。掌宿卫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补。本武帝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岩下室中,故号岩郎。”
    ③参看《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
    ④《汉书》卷七O《傅介子传》(第3001页):“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30页)载夏四月之诏书曰:“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北阙,封义阳侯。”《汉书》卷六九《赞》(第2998页)曰:“秦、汉己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时将军白起,郿人;王翦,频阳人。汉兴,郁郅王围、甘延寿,义渠公孙贺、傅介子,成纪李广、李蔡,杜陵苏建、苏武,上邦上宫桀、赵充国,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贤、庆忌,皆以勇武显闻。”《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第1571页)投笔从戎便受到傅介子的影响,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⑤傅燮认为司徒崔烈不战弃城的言论极度危害国家社稷,“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因此当斩之以定固守之心。参《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6页。
    ①参看《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3页。傅燮为举主弃官行服表示孝义,同时期还有王郎为老师弃官行服,《三国志》卷一三《王郎传》(第406页):“字景兴,东海(郡)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
    ②《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4页。傅燮本传(第1874页)又载:“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是故虞舜升朝,先除四凶,然后用十六相。明恶人不去,则善人无由进也。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臣受戎任,奉辞伐罪,始到颍川,战无不克。黄巾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诚使张角枭夷,黄巾变服,臣之所忧,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显,而危亡之兆见,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陛下宜思虞舜四罪之举,速行谗佞放殛之诛,则善人思进,奸凶自息。”
    ③《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4页)载:“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以为安定都尉。以疾免。”本传(第1877页)载:“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
    ④《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8页。
    ⑤程婴救赵氏孤儿之事参《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⑥《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3页。
    ⑦《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南宫括字子容。问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弗答。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于刑戮。’三复‘白珪之玷’,以其兄之子妻之。”《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之,是其心敬慎于言。”参看(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 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2209页。又《论语·公治上》:“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集注》:“不废,言必见用也。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参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287页、289页。
    ①《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3页)载:“少师事太尉刘宽。”《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第887页)载:“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虽然刘宽行为不甚符合儒者礼仪,但是“任重责大”当非虚语,他非常尽职尽责,其本传又载:“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②《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8页。二十四史中仅有两处“方格”用例,除《傅燮传》之外,《北齐书》卷二六卷《薛琡传》载:“琡久在省闼,闲明簿领,当官剖断,敏速如流。然天性险忌,情义不笃,外似方格,内实浮动。”(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371页。燮本传(第1876页)注日:“方,正也。格犹标准也。”可见“方格”有正直之义,而《薛琡传》将“方格”与“浮动”对举,说明其含有坚定不移之义。
    ③《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8页。
    ④详参《三国志》卷一三《锤繇传》注引司马彪《战略》(第393~394页):“袁尚遣高干、郭援将兵数万人,与匈奴单于寇河东,遣使与马腾、韩遂等连和,腾等阴许之。傅干说腾曰:“古人有言‘顺道者昌, 逆德者亡’。曹公奉天子诛暴乱,法明国治,上下用命,有义必赏,无义必罚,可谓顺道矣。袁氏背王命,驱胡虏以陵中国,宽而多忌,仁而无断,兵虽强,实失天下心,可谓逆德矣。今将军既事有道,不尽其力,阴怀两端,欲以坐观成败,吾恐成败既定,奉辞责罪,将军先为诛首矣。”于是腾惧。干日:“智者转祸为福。今曹公与袁氏相持,而高干、郭援独制河东,曹公虽有万全之计,不能禁河东之不危也。将军诚能引兵讨援,内外击之,其势必举。是将军一举,断袁氏之臂,解一方之急,曹公必重德将军。将军功名,竹帛不能尽载也。唯将军审所择!”腾曰:“敬从教。”于是遣子超将精兵万馀人,并将遂等兵,与繇会击援等,大破之。”
    ①载《三国志》卷三二《先主传第二》注引《傅子》,第883页。
    ②魏明安:《汉末清议与傅氏一家之儒》,《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99页。
    ③《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九州岛春秋》(第43页)曰:参军傅干谏日:“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唯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
    ④参《全后汉文》卷八一傅干《谏曹公南征》,第910页下。傅干在该文中以史为鉴,“自开辟以来,奸雄妄动,不识天命,勇如蚩尤,强如共工,威如夷羿,皆从分横裂,为天下戒,又况浅智小才,勇不足畏,强不足惮,未有成资,而敢失顺,视不轨之事也哉”,他隐讳地奉劝曹操“览废兴之运会,观征瑞之攸祚,审天应之萌兆,察人物之所附,念功成而道退,无非次而妄据”。柳春新:“曹操建魏后,加紧实施‘以魏代汉’的步骤。与此同时,围绕如何对待汉献帝,要不要“以魏代汉”,曹操政权内部的矛盾也日趋激化。主流派士大夫固然可以顺应时势,推动汉魏禅代进程,而那些存在着浓厚的正统观念,或者与东汉皇室瓜葛很深的亲汉势力对这一进程所造成的阻力也不容小觑。就现存史籍反映的情况看,从舆论宣传方面反对曹操的篡代行径,傅干大概是最露骨的一个。在《王命叙》中,傅干强调帝王之兴,必须天命与功烈兼备,而不可力争凯觑神器;又大肆宣扬刘邦、刘秀所以成就帝王之业的天命人事依据,这些都是要为汉室的存续论证其合理性。他提出“念功成而道退,无非次而妄据”,则是公开要求曹操交出权力,放弃推行禅代步骤。”柳春新:《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第30页。
    ⑤《三国志》卷一六《苏则传》注引《魏略》(第493页):“初,则在金城,闻汉帝禅位,以为崩也,乃发丧;后闻其在,自以不审,意颇默然。临菑侯植自伤失先帝意,亦怨激而哭。其后文帝出游,追恨临菑,顾谓左右曰:‘人心不同,当我登大位之时,天下有哭者。’时从臣知帝此言,有为而发也,而则以为为己。 欲下马谢。侍中傅巽目之,乃悟。”《三国志》卷一二《何夔传》注引《魏书》(第381页):时丁仪兄弟方进宠,仪与夔不合。尚书傅巽谓夔曰:“仪不相好已甚,子友毛玠,玠等仪已害之矣。子宜少下之!”夔曰:“为不义适足害其身,焉能害人?且怀奸佞之心,立于明朝,其得久乎!”夔终不屈志,仪后果以凶伪败。
    ①《三国志》卷二《文帝纪》注引《献帝传》(第65-66页)载:于是侍中辛毗、刘晔、散骑常侍傅巽、卫臻、尚书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中博士骑都尉苏林、董巴等奏曰:“伏见太史丞许芝上魏国受命之符;书恳切,允执谦让,虽舜、禹、汤、文,义无以过。然古先哲王所以受天命而不辞者,诚急遵皇天之意,副兆民之望,弗得已也。且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又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效之。’以为天文因人而变,至于河洛之书,著于洪范,则殷、周效而用之矣。斯言,诚帝王之明符,天道之大要也。是以由德应录者代兴于前,失道数尽者迭废于后,传讥苌弘欲支天之所坏,而说蔡墨‘雷乘干’之说,明神器之存亡,非人力所能建也。今汉室衰替,帝纲堕坠,天子之诏,歇灭无闻,皇天将舍旧而命新,百姓既去汉而为魏,昭然著明,是可知也。先王拨乱平世,将建洪基;至于殿下,以至德当历数之运,即位以来,天应人事,粲然大备,神灵图籍,兼仍往古,休征嘉兆,跨越前代;是芝所取中黄、运期姓纬之谶,斯文乃著于前世,与汉并见。由是言之,天命久矣,非殿下所得而拒之也。神明之意,候望禋享,兆民顒顒,咸注嘉原,惟殿下览图籍之明文,急天下之公义,辄宣外内,布告州郡,使知符命著明,而殿下谦虚之意。”
    ②《三国志》卷六《刘表传》(第213~214页)载:越、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巽对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原将军勿疑。”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
    ③《三国志》卷六《刘表传》注引《傅子》(第214页)载:“巽子公悌,朅伟博达,有知人鉴。辟公府,拜尚书郎,后客荆州,以说刘琮之功,赐爵关内侯。文帝时为侍中,太和中卒,巽在荆州,目庞统为半英雄,证裴潜终以清行显;统遂附刘备,见待次于诸葛亮,潜位至尚书,并有名德。及在魏朝,魏讽以才智闻,巽谓之必反,卒如其言。”
    ④裴松之《三国志》载有魏蜀吴各国多例人物品鉴,其中曹魏居多。以上诸人品鉴语详参《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卷二二《陈矫传》、卷二九《方技·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卷一二《崔琰》、《三国志》《夏侯玄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卷二三《杨俊传》。
    ⑤唐长孺:《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44页。
    ①《三国志》卷二七《王基传》,第752页。
    ②《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祗传》,第1330、1332页。
    ③《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祗传》,第1331页。
    ④《晋书》卷六四《吴敬王传》,第1724页。
    ⑤《傅子》中多为傅玄对时政的思考和建议,其中虽然夹杂了一些名法思想,但是其主导思想仍可归属儒家,本文另有专章进行讨论。《全晋文》卷五○《补遗下·何曾荀顗传论》(第1748-1749页):“以文王之道事其亲者,其颖昌何侯乎!其荀侯乎!古称曾、闵,今曰荀、何,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有能行李之道,君子之仪表也。《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德不遵二夫子之景行者,非乐中正之道也。荀、何,君子之宗也。颖昌侯之事亲,其尽孝子之道乎!存尽其和,事尽其敬,亡尽其哀,予于颖昌侯见之矣。见其亲之党,如见其亲,六十而孺慕,予于颖昌侯见之矣。”
    ⑥正史中对保存下来的傅玄文集有如下记载:“《周官论评》十二卷陈邵驳,傅玄评。”(《旧唐书》卷五O《经籍上》),“傅玄《周官论评》十二卷陈邵驳。”(《新唐书》卷六三《艺文一》),“《傅子》百二十卷,晋司隶校尉傅玄撰”(《隋书》卷三四《经籍三》),“晋司隶校尉《傅玄集》十五卷梁五十卷,录一卷,亡”(《隋书》卷三五《经籍四》),“《傅子》一百二十卷傅玄撰”(《旧唐书》卷五一《经籍下》),“《傅子》一百二十卷傅玄”(《新唐书》卷六五《艺文三》),“《傅玄集》五十卷”(《旧唐书》卷五O《经籍上》),“《傅子》五卷傅玄撰”(《宋史》志第一五八《艺文四》),“《傅玄集》一卷”(《宋史》志第一六一《艺文七》)。《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23页)载: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 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玄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沈。沈与玄书日:“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不见贾生,自以过之,乃今不及’,信矣!”
    ①《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上、1742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3-1734页。
    ③《晋书》卷三《武帝纪》,第54页。
    ④《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33页)史臣曰:“武帝览观四方,平章百姓,永言启沃,任切争臣。傅玄体强直之姿,怀匪躬之操,抗辞正色,补阙弼违,谔谔当朝,不忝其职者矣。及乎位居三独,弹击是司,遂能使台阁生风,贵戚敛手。虽前代鲍、葛,何以加之!然而惟此褊心,乏弘雅之度,骤闻竞爽,为物议所讥,惜哉!古人取戒于韦弦,良有以也。”《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34页)赞曰:“鹑觚贞凉,实惟朝望。志厉强直,性乖夷旷。”
    ⑤《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23页。《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下)载:“吾观班固《汉书》,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抑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非良史也。”
    ⑥《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第1323页。
    ⑦《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第1329页。傅咸颇多此类举动,本传(第1324页)载:“豫州大中正夏侯骏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司徒三却,骏故据正。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舒奏咸激讪不直,诏转咸为车骑司马。
    ⑧《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第1330页。
    ⑨武帝之朝,何曾何劭父子、石崇、任恺等人奢侈无度且相互竞争以此为乐,甚至武帝本人也参与其中,参看各人本传记载。《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第1324-1325页)载:“咸以世俗奢侈,又上书曰:‘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 之费,甚于天灾。古者尧有茅茨,今之百姓竞丰其屋。古者臣无玉食,今之贾竖皆厌粱肉。古者后妃乃有殊饰,今之婢妾被服绫罗。古者大夫乃不徒行,今之贱隶乘轻驱肥。古者人稠地狭而有储蓄,由于节也;今者土广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欲时之俭,当诘其奢;奢不见诘,转相高尚。昔毛玠为吏部尚书,时无敢好衣美食者。魏武帝叹日:‘孤之法不如毛尚书。’使诸部用心,各如毛玠,风俗之移,在不难矣。’”
    ①《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第1323、1328页。
    ②《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
    ③《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
    。《荀子·儒效篇》:“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荀子·修身篇》:“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第137、27页。刘泽华先生提出荀子有道高于君的思想:“只有具备道义的君子才是至尊、至富、至重、至严。把道义看得比富贵更神圣,在理论上很有价值,它使人变得更富有理性。”参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第64页。
    ⑤《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第1325页。
    ①参看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论语集解义疏》卷三何晏语。
    ②《全三国文》卷三九何晏《无名论》,参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6月,第1275页上。
    ③参看刘邵:《人物志》卷上《体别》、《材理》、《九征》,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杂家类一》。
    ④《晋书》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1738页。
    ⑤《孟子·告子》。
    ①荀悦:《申鉴》卷五《杂言下》,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贵教》,第1732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八傅玄《贵教》,第1732页下。
    ④《全晋文》卷四八傅玄《戒言》,第1732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治体》,第1727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治体》,第1727页下。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治体》,第1727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治体》,第1727页下。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准《明赏罚》,第1778页下。
    ④《商君书》卷一《更法篇》,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月第1版,第3页。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贵教》,第1732页下。
    ⑥《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
    ⑦《晋书》卷八三《袁瑰传》附从祖《袁准传》,第2170页。
    ①《全晋文》卷五五袁准《袁子正论·经国》,第1773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七傅玄《礼乐》,第1730页下。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准《袁子正论·政略》,第1774页。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三)《礼乐》,第1730页下。
    ⑤ 《全晋文》卷四五傅玄《琴赋并序》、《筝赋并序》、卷四九傅玄《补遗上》,见1716页上、1716页下、1738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六《上疏陈要务》,第1721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上疏陈要务》,第1722页上。
    ④傅玄有反映其礼教思想的诗歌,《艳歌行》:“曰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行车。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参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晋诗》卷一傅玄《艳歌行》,第555页。《和班氏诗》:“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参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晋诗》卷一傅玄《和班氏诗》,第556页。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贵教》,第1732页下。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第五十七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1版,第231-232页。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第1777页。
    ③《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法刑》,第1730页下。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法刑》,第1730页下。
    ⑤《全晋文》卷五五袁准《袁子正论·礼政》,第1773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法刑》,第1731页上。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准《袁子正论·礼政》,第1773页上。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礼政》,第1773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法刑》,第1730页下。
    ⑤《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刑法》,第1778页上。
    ⑥《商君书·靳篇》,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月第1版,第81页。
    ①《荀子·正论篇》,[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第328页。
    ②《晋书》卷三十《刑法志》,第915页。
    ③《晋书》卷三十《刑法志》,第915页。
    ④《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问刑》,第1735页。
    ①《全晋文》卷五四《袁子正论》,第1770页。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释法》,第1735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问刑》,第1735页。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明赏罚》,第1778页。
    ⑤《全晋文》卷四九傅玄(五)《补遗上》,第1738页。
    ⑥魏明安、赵以武:“当然,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论,废肉刑是一种文明的举措,反对复肉刑是历史的 必然。我们很难说,傅玄竭力赞成用肉刑有什么高明之处,因而值得肯定。但是,汉魏之际政论家反复讨论这个问题却是有原因的,这就是刑律不完善,造成重刑被杀者太多,轻刑该罚者又不足以惩恶止罪,轻重之间悬隔太大,亟需有中间刑。当时人想到的是肉刑。因此,复不复肉刑,实际上关系到怎样执行法治的问题。不主张复肉刑的人,同时又赞成滥杀人;主张复肉刑的人,不赞成滥杀,也不赞成轻刑失度。相比较而言,后者于现实政治具有积极意义,他们大多是儒法兼济论者,急于治世,想恢复废除近400年的肉刑,以制止社会犯罪,维护法治秩序。”参看魏明安、赵以武:《傅玄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4页。
    ①魏明安、任菊君:“裴注引《傅子》)可以推知,以清自许,隆礼传家的陈郡袁氏与北地傅氏,有通家之好,袁准在接待吴国使臣时,是得到傅玄充分信任的,他激愤于蜀汉突然破灭于刘禅之昏庸,憔周之谗言,而自然缅怀缔造蜀汉之诸葛承相。”参看魏明安、任菊君:《三世纪的诸葛亮热——陈寿(三国志)成书前几位政论家对诸葛亮的评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6期,第31页。
    ②《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2页下。
    ③《全晋文》卷五十傅玄《补遗下》,第1747页。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第1779-1780页。
    ①《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第1780页上。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刑法》,第1778页上。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刑法》,第1778页上。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第1777页上。
    ⑤《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第1777页上。
    ①《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厚德》,第1775页下。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厚德》,第1775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仁论》,第1729页下。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礼政》,第1773页上。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篇名缺,第1735页上;《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仁论》,第1729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上。
    ⑦《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仁论》,第1729页下。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仁论》,第1729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
    ③《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剑铭并序》,第1725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9页下。
    ⑤《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悦近》,第1776页上。
    ⑥《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2页下。
    ⑦《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下。
    ⑧《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义信》(第1730页)载:“夫象天则地,履信思顺,以壹天下,此王者之信也。据法持正,行以不贰,此诸侯之信也。言出乎口,结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义信》,第1730页。
    ②《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义信》,第1730页。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王子主失》,第1775页上。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政略》,第1774页上。
    ⑤《三国志》卷九《曹爽传》注引《世语》,第287页。
    ⑥《三国志》卷十四《蒋济传》注引《世语》,第456页。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义信》,第1730页上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第1777页。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贵公》,第1776页下。
    ④《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3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3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4页。
    ⑦《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4页。
    ①《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4页。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问政》,第1735页。
    ③《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问政》,第1735页。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第1777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八傅玄《正心》,第1733页。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正心》,第1733页。
    ①《全晋文》卷四八傅玄篇名缺,第1736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镜总叙》,第1736页上。
    ③《全晋文》卷四六傅玄《杖铭》、《澡盘铭》,第1725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太子少傅箴》,第1724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矫违》,第1735页下。
    ①《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王子主失》,第1775页上。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王子主失》,第1775页上。
    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附《山简传》,第1229页。
    ④魏明安:《崇仁斥佞:从孔子到傅玄》,《文史知识》2002年第2期,第116页。
    ①《全晋文》卷四八傅玄《矫违》,第1736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戒言》,第1732页下。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王子主失》,第1775页。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王子主失》,第1775页。
    ①《全晋文》卷四八傅玄《戒言》,第1732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八傅玄《信直》,第1735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八傅玄《信直》,第1735页下。
    ④《全晋文》卷四八傅玄《矫违》,第1735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矫违》,第1735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4页上。
    ⑦《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4页上。
    ①《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人主》,第1778页上。
    ②魏明安:《崇仁斥佞:从孔子到傅玄》,《文史知识》2002年第2期,第114页。
    ③《先秦汉魏南北朝诗·晋诗》卷一傅玄《乐府》,第567页。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致贤》,第1778。
    ⑤《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下。
    ⑥《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致贤》,第1778页。
    ⑦《全晋文》卷四七傅玄《补遗上》,第1738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授职》,第1728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举贤》,第1727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举贤》,第1728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补遗上·举贤》,第1728页上。
    ⑤《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世治》,第1777页下。
    ①《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8页。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第1780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举贤》,第1728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上疏陈要务》,第1721页下。
    ⑤《全晋文》卷五O傅玄《补遗下·马先生传》,第1748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4页上。
    ②《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世治》,第1777页。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王子主失》,第1775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举贤》,第1728页上。
    ⑤《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论兵》,第1774页下。
    ①《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用贤》,第1775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七傅玄《重爵禄》,第1731页上。
    ③《全晋文》卷四七傅玄《重爵禄》,第1731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重爵禄》,第1731页上。
    ⑤《全晋文》卷四七傅玄《重爵禄》,第1731页下。
    ⑥《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政略》,第1774页上
    ①《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第749页。
    ②《全三国文》卷三四刘廙《备政》,第1244页上。
    ③《全晋文》卷四七傅玄《重爵禄》,第1731页下。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重爵禄》,第1731页上。
    ②《全晋文》卷五四《袁子正书·损益篇》,第1777页下。
    ③《全晋文》卷四八傅玄《安民》,第1734页下。
    ④《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上。
    ⑤《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上疏陈要务》,第1721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上疏陈要务》,第1722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上疏陈要务》,第1722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上疏陈要务》,第1722页上。
    ③《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检商贾》,第1729页上。傅玄在《检商贾》(第1729页上)中批判商贾曰:“及秦乱四民而废常贱,竞逐末利而弃本业,苟合壹切之风起矣。于是士树奸于朝,贾穷伪于市,臣挟邪以冈其君,子怀利以诈其父,一人唱欲而亿兆和。上逞无厌之欲,下充无极之求,都有专市之贾,邑有倾世之商,商贾富乎公室,农夫伏于陇亩而堕沟壑。”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检商贾》,第1729页上。
    ⑤袁准也持“贵农贱商”的观点,《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第1776~1777页):“富国有八政:一曰俭以足用,二曰时以生利,三曰贵农贱商,四曰常民之业,五曰出入有度,六曰以货均财,七曰抑谈说之士,作曰塞朋党之门。夫俭则能广,时则农修,贵农则谷重,贱商则货轻,有常则民壹,有度则不散,货布则并兼塞,抑谈说之士则百姓不淫,塞朋党之门则天下归本。”
    ①《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上疏陈要务》,第1722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9页。
    ③《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1776页下。
    ④《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治乱》,1776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平赋役》,第1732页上。
    ⑥《全晋文》卷四八傅玄《平赋役》,第1732页上。
    ⑦《全晋文》卷四八傅玄《曲制》,第1734页下。
    ⑧《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校工》,第1728页下。
    ⑨侯建州:“傅玄生存于易代之际,内心之曲折,自然有其难处与考虑。但如此鼓吹以儒学为王教之首的士人,却甘心成为政争的打手,积极诋毁前朝忠臣,吹捧何曾、荀顗等奸逆,对于司马氏及其党羽诸除异己、贪奢不仁的作为都默不吭声,其实亦是断伤儒学精神,异化名教,让‘君子’理想堕落的帮凶。”参 看侯建州:《魏晋“君子”概念研究—以魏初至西晋为研究阶段》,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第133页。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法刑》,第1730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举贤》,第1728页上。
    ③《全晋文》卷四八傅玄《安民》,第1735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通志》,第1733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八傅玄《正心》,第1733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礼乐》,第1730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义信》,第1730页上。
    ①萨孟武:“傅玄为西晋的人,著有《傅子》一书,其政治思想乃折衷儒、法二家学说”,“傅玄思想颇似西汉儒家,采荀子之说,而接近于法家。”参看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1月,第260、261页。辛志凤:“《傅子》一书,在内容上体现了作者的政治伦理道德观念,其实质是儒家思想,他又广泛吸取各家之说,在他的指导思想中,有儒法两家的精神,有道家的影子,有杂家的外在形式。”参看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5月第3期,第49页。
    ②李中华:《戴逵儒学思想述评—兼论西晋时期儒玄佛道之关系》,《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市哲学会主办,2001年,第93页。
    ③参看《隋书》卷三四《志·经籍三》。
    ④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晋代子家,今传于世者,独玄此书,所论皆关切治道,阐启儒风,精意名言,往往而在,以视论衡、昌言皆当逊之。残篇断简,收拾于缺佚之余者,尚得以考见其十一,是亦可为宝贵也。”(清)王仁俊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⑤钱保塘辑《傅子》时说:“现存二十六篇,仁沦、义信、礼乐、正心、通志、安民诸篇,语多平实醇正;举贤、校工、检商贾、重爵禄、平役赋诸篇,论为政之要,尤切实用;治体、法刑、问刑诸篇,亦极言专尚刑罚之弊,固犹是儒家者言。”刘大杰说:傅玄是儒法的折衷派……得着‘礼法殊途而同归,赏刑递用而相济’的结论”。参看刘大杰:《魏晋思想论》第四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李清凌:“傅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往有学者认为傅玄思想儒、墨、道、法兼而有之,是杂家者流,实际上,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仍是儒学,可以用‘通孺达道,政乃升平’来概括。傅玄认为治国者须先‘正己立身’,统治者要关注安民的问题等,这此均反映了傅玄思想的儒家本质。”参看李清凌:《通儒达道政乃升平——论傅玄的政治思想》,《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⑥参见张蓓蓓:(傅子探赜),《魏晋学术人物新研》,台北:大安出版社,第144页。
    ①柳春新:“北地傅氏家族的家风和学风是互相渗透和融合的。从一个方面说,傅氏家族植根于北方宗法社会的深厚土壤之中,注重现实人伦政治的家族风尚深刻地影响着其自身思想学术发展的趋向。傅嘏、傅玄是傅氏家族在思想学术方面的代表人物,傅嘏在曹魏前期探讨名理,傅玄兼综各家学术而洞悉其底蕴,他们都对当世思想学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积极参与其中。然而,他们的理论探讨终究局限在政治人伦的范畴之内,在魏晋之世玄学思潮渐成风气的大背景下,他们不但不达玄学境界,甚至是与玄学思想格格不入。与此相联系的是,他们的政论贯穿着儒家的治国理念,甚至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复古倾向。”参看柳春新:《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第35页。
    ②《魏书》卷二一《傅嘏传》注引《傅子》(第623-624页)曰:是时何晏以材辩显于贵戚之间,邓飏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于闾阎,而夏侯玄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求交于嘏而不纳也。嘏友人荀粲,有清识远心,然犹怪之。谓嘏曰:“夏侯泰初一时之杰,虚心交子,合则好成,不合则怨至。二贤不睦,非国之利,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嘏答之曰:“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傅嘏对何宴、夏侯玄、邓飏、李丰、钟会的评语见傅嘏本传及其注引之《傅子》。傅嘏交往的士人多为政治中立派和亲司马氏派,《晋书》卷三九《荀顗传》(第1150页)载:“时曹爽专权,何晏等欲害太常傅嘏,顗营救得免。”又《三国志》卷二一《傅嘏传》注引《傅子》(第628页)载:“嘏自少与冀州刺史斐徽、散骑常侍荀甝善,徽、甝早亡。又与镇北将军何曾、司空陈泰、尚书仆射荀顗、后将军锺毓并善,相与综朝事,俱为名臣。”
    ③《世说新语·文学篇》第五条刘孝标注引《魏志》,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第106页。
    ④《世说新语·文学篇》第五条云:“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 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参看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第106页。
    ①《三国志·魏书》卷二一《傅嘏传》注引《傅子》,第628页。裴松之在嘏本传中(第628页)提出质疑:“傅子前云嘏了夏侯之必败,不与之交,而此云与锺会善。愚以为夏侯玄以名重致患,衅由外至;锺会以利动取败,祸自己出。然则夏侯之危兆难睹,而锺氏之败形易照也。嘏若了夏侯之必危,而不见锺会之将败,则为识有所蔽,难以言通;若皆知其不终,而情有彼此,是为厚薄由于爱憎,奚豫于成败哉?以爱憎为厚薄,又亏于雅体矣。傅子此论,非所以益嘏也。”
    ②《晋书》卷四九《阮裕传》(第1368页)载:“裕虽不博学,论难甚精。尝问谢万云:‘未见《四本论》,君试为言之。’万叙说既毕,裕以傅嘏为长,于是构辞数百言,精义入微,闻者皆嗟味之。”
    ③曹操认为值此乱世用人之际,吸纳了不少有才无德之人,《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第49-50页):“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④《三国志》卷二一《傅嘏传》载傅嘏难刘劭之《考课法》语,第623页。
    ⑤《三国志》卷二一《傅嘏传》载傅嘏难刘劭之《考课法》语,第623页。
    ⑥《三国志》卷二一《傅嘏传》载傅嘏难刘劭之《考课法》语,第623页。
    ⑦《三国志》卷二一《傅嘏传》载傅嘏难刘劭之《考课法》语,第623页。
    ①《世说新语·文学篇》第九条,参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版,第236页。
    ②唐长孺先生认为:“作为玄学先驱的魏晋名理之学即是人物批评之抽象化及其原则上的探讨,魏晋之际的名士一方面高谈玄远,另一方面仍然要臧否人物”,“清谈从人物批评发展到虚玄之谈,正与玄学的发展相符合。参看唐长孺:《清谈与清议》,《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32页。汤一介先生辨析过“玄远”、“虚胜”、“名理”,他认为“名理”开始盖为讨论“名分之理”,此为政治理论的问题:后来渐进而讨论鉴识人物的标准问题,于是“名理之学”趋向“辩名析理”,向着抽象原则的方面发展。“虚胜”则谓为“虚无贵胜之道”,盖所论不关具体事实,而以谈某些抽象原则为高明,但似仍未离政治人伦的抽象原理而进人宇宙本体的形而上学领域。“玄学”(玄远之学)则更前进一步,把讨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作为中心课题,要为政治人伦找一形而上学的根据,而进入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参看汤一介:《郭象与魏普玄学》(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葛兆光:“在实际生活中调节人际关系并建构社会秩序的,却不是这种‘自然’、‘无为’的‘道’而是人为的‘名教’,即一套在历史与社会中形成的法律、制度、习俗以及在传统与现实中形成的,赖以维护秩序运作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正义、合理、公平观念,它们并不是‘自然’的‘无为’的状态而是‘人为’的‘强制’的形式,因此就引出了所谓‘自然’与‘名教’的冲突。”参看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1-332页。
    ③《三国志》卷一○《荀或传》注引何劭《荀粲传》(第320页):(荀粲)常谓嘏、玄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嘏难曰:“能胜功名者,识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馀者邪?”粲曰:“功名者,志局之所奖也。然则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识之所独济也。我以能使子等为贵,然未必齐子等所为也。
    ④《全三国文》卷三五傅嘏《豫作终制戒子俭葬》(第1249页):“顾尔幼昏,未知臧否,若将逐俗,抑废吾志,私称从,未必为孝;而犯魏颗听治之贤,尔为弃父之命,谁或矜之!使死而有知,吾将尸视。’
    ①本段五条材料皆引自《全三国文》卷三五傅嘏《豫作终制戒子俭葬》,第1249页。
    ②《晋书》卷三五《裴楷传》,第1050页。
    ③《论语·公治长》,《论语集释》,第318页。
    ④《晋书》卷一《宣帝纪》(第1页)载:“(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徐公持:“玄学是道家思想的一种衍变,它的特征就是崇尚虚无。玄学是在汉末儒学崩溃的背景下萌生的。正式兴起于魏明帝时期,其先驱人物是傅嘏、荀粲、裴徽等,他们鼓吹‘虚胜’、‘玄远’的理趣,大倡‘校练名理’,并攻击儒学说‘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正始年间玄学大盛,是由于产生了两位玄学大家何晏、王弼。”参看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32页。
    ⑤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5月第3期,第47页。
    ⑥《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2页上。王黎事见《三国志》卷二八《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5页)载:“晏既用贾充、裴秀、朱整,又议用弼。时丁谧与晏争衡,致高邑王黎于曹爽,爽用黎。于是以弼补台郎。初除,觐爽,请间,爽为屏左右,而弼与论道,移时无所他及,爽以此嗤之。时爽专朝政,党与共相进用,弼通俊不治名高。寻黎无几时病亡,爽用王沈代黎,弼遂不得在门下,晏为之叹恨”,而王弼认为圣人五情皆有:“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①《世说新语·文学篇》第二十一条,参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版,第249页。
    ②《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下。
    ③《全晋文》卷五○傅玄《补遗下·马先生传》,第1748页上。
    ④《老子》第二十三章,朱谦之:《老子校释》,第96页。
    ⑤《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义信》,第1730页上。
    ⑥《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2页下。
    ①《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检商贾》,第172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上。
    ③《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老子》第三十八章,朱谦之:《老子校释》,第152页。
    ④《全晋文》卷四五傅玄《辟雍乡饮酒赋》、《元日朝会赋》、《正都赋》,见1715页上、1714页下、1715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仁论》,第1729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六傅玄《掌谏职上疏》,第1721页下。
    ⑦《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22-1323页)载:“献皇后崩于弘训宫,设丧位。旧制,司隶于端门 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玄恚怒,厉声色而责谒者。谒者妄称尚书所处,玄对百僚而骂尚书以下。御史中丞庾纯奏玄不敬,玄又自表不以实,坐免官”,此次免官对傅玄打击很大,“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谥曰刚。”
    ①《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9页下。
    ②《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古今画赞·汉明帝》,第1724页上。
    ③《全后汉文》卷三七应劭《风俗通义》(二),第678页下。
    ④桓谭、杜林、梁统、应劭、陈龟、陈纪、张敞、傅干、孔融、仲长统、魏武帝、魏明帝、曹羲、曹彦、夏侯玄、王朗、锤繇、陈群、丁谧、李胜、袁准等皆著文探讨是否应该实行肉刑,傅干、傅玄父子和袁准认为不该废除肉刑。参《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各人相关文字材料。
    ⑤《全晋文》卷四七傅玄《法刑》,第1731页上。
    ⑥傅玄:《惟汉行》,参看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晋诗》卷一,北京:1983年9月第1版,第554页。《后汉书》卷六O上《马融传》(第1954页)载:“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土,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搜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马融传》之“俗儒”和傅玄批评的“腐儒”意义相当。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第2603页。
    ②《全晋文》卷一四八石勒《报刘琨》,第2314页上。
    ③《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附《阮瑀传》(第605页)载:“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观者收泪并慨慷。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今仇身以分裂。虽死情益扬。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县解印绶。我伤心不忍听。刑部垂头塞耳。我吏举不能成。烈着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夫家同受共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傅玄:《秦女休行》,参看逯钦立辑校:《晋诗》卷一,第563~564页。
    ④傅玄:《长歌行》,参看逯钦立辑校:《晋诗》卷一,第555页。
    ⑤傅玄:《苦相篇》、《有女篇》,参看逯钦立辑校:《晋诗》卷一,第555、557页。
    ⑥《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上。
    ⑦《全晋文》卷四八傅玄《释法》,第1735页下。
    ⑧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共20处“通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从上古至晋代共有15处“通儒”,其意义基本相同,为博学多闻的儒士。
    ①《后汉书》卷七九下《儒林·董钧传》,第2577页;《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刘宠传》,第2477页;《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第1240页;《晋书》卷九五《艺术·索紞传》第2494页。
    ②《全晋文》卷四六傅玄《七谟(并序)》(第1723页下)载:“昔枚乘作《七发》,而属文之士若傅毅、刘广世、崔骃、李尤、桓麟、崔琦、刘梁、桓彬之徒,承其流而作之者纷焉,《七激》《七兴》《七依》《七款》《七说》《七蠲》《七举》《七设》之篇,于是通儒大才马季长、张平子亦引其源而广之,马作《七厉》,张造《七辨》,或以恢大道而导幽滞,或以黜瑰而托讽咏,扬辉播烈,垂于后世者,凡十有余篇。自大魏英贤迭作,有陈王《七启》,王氏《七释》,杨氏《七训》,刘氏《七华》,从父侍中《七诲》,并陵前而邈后,扬清风于儒林,亦数篇焉。”《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第1972页。
    ③《全后汉文》卷三七应劭(《风俗通义》(二),第678页下。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礼乐》,第1731页上。
    ⑤《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印铭》,第1725页下。
    ⑦参看《文选》载扬雄《长杨赋》,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六臣注文选》卷九。李周翰注:“玄默,无事也。”
    ⑧《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第1097页。
    ①参看(宋)欧阳修、宋祈撰:《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第5293页。
    ②《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上。
    ③傅玄文集中两次提及舜垂拱无为,而且《全晋文》卷四六傅玄《蝉赋》(第1721页上)曰:“泊无为而自得兮,聆商风而和鸣。”
    ④《晋诗》卷一傅玄《短歌行》、《青青河边草》、《何当行》、《车遥遥》,第553-554、557、560、565页
    ⑤据统计,现存傅玄文集诗赋材料中“气”出现达40次之多,其中关于气化生成说的例句列举如上。田文棠:“在哲学思想上,傅玄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汉代以来的气—元论的宇宙观。他用阴阳二气的对立和相互作用来解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并试图从事物内部探寻事物变化的原因。傅玄认为,阴阳二“气之絪缊”摩荡和“五行倏而竞鹜”,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根据。所以,他说:“乾坤絪缊,冲气穆清”,而后“万物乐生”:“阴沉阳升,柔曲刚兴”,才能“推故引新”。这就是-说,宇宙间万物的形成发展和新旧事物的代谢关系,都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所引的。参看田文棠:《略论傅玄的经济思想》,《人文杂志》1979年第2期,第35页。
    ⑥《全晋文》卷四五傅玄《阳春赋》、《鹰赋》、《雉赋》、《紫华赋》、《柳赋》、分别见1714页上、1719页上、 1719页上、1717页上、1718页下。
    ①傅玄:《两仪诗》,参看逯钦立辑校:《晋诗》卷一,第574页。
    ②《全晋文》卷四六傅玄《蝉赋》,第1721页上。
    ③田文棠:“在哲学思想上,傅玄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汉代以来的气—元论的宇宙观。他用阴阳二气的对立和相互作用来解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并试图从事物内部探寻事物变化的原因。傅玄认为,阴阳二‘气之絪绵’摩荡和‘五行倏而竞骛’,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根据。所以,他说:‘乾坤絪缊,冲气穆清’,而后‘万物乐生’;‘阴沉阳升,柔曲刚兴’,才能‘推故引新’。这就是说,宇宙间万物的形成发展和新旧事物的代谢关系,都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所引的。”参看田文棠:《略论傅玄的经济思想》,《人文杂志》1979年第2期,第35页。
    ④《全晋文》卷四五傅玄《筝赋》,第1716页上。
    ⑤《全晋文》卷四五《团扇赋》、《团扇赋》、卷四六《古今画赞·杨阜序》、卷四五《相风赋》,分别见1716页上、1716页上、1724页下、1716页上
    ⑥傅玄:《鸿雁生塞北行》、《歌》,参看逯钦立辑校:《晋诗》卷一,第563、 568页。
    ⑦《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17页。
    ⑧柳春新认为傅干参加了建安二十三年正月(218年)或者建安二十四年九月(219年)相继发生在许都和邺城的针对曹操的谋反案中的一件,傅干因此罹难。《晋书》卷四七《傅玄传》载“玄少孤贫”和“玄少时避难于河内”即旁证。柳春新:《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第30-31页。
    ①《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9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五傅玄《大寒赋》、《潜通赋》;《全晋文》卷四六《龙铭》。
    ③《晋书》卷二三《乐下》(第702页)载:“及武帝受禅,乃傅玄制为二十二篇,亦述以功德代魏。改《朱鹭》为《灵之祥》,言宣帝之佐魏,犹虞舜之事尧,既有石瑞之征,又能用武以诛孟达之逆命也。”
    ④《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40页上。
    ⑤《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7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八傅玄《假言》,第1736页上。
    ⑦《全晋文》卷四五傅玄《桃赋》,第1718页上。
    ①《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席铭席右后》、《吏部尚书箴》、卷四九《补遗上》,分别见1725页下、1724页下、1739页上。
    ②《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席铭席左端》、《席铭席右端》、《席铭席左后》,第1725页上下。
    ③《全晋文》卷四六傅玄《衣铭》、《裳铭》,见1725页下。
    ④《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履铭》,第1725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六傅玄《冠铭》,第1725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六傅玄《鹰兔赋》,第1720页上
    ⑦傅玄:《杂诗三首》其二,参看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570页。
    ⑧《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仁论》,第1729页下。
    ①傅玄:《墙上难为趋》,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58页。
    ②《庄子·让王篇》:“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纵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第1版,第975-977页。
    ③《全晋文》卷四九傅玄《补遗上》,第1739页。
    ④《全晋文》卷四七傅玄《仁论》,第1729页下。
    ⑤《全晋文》卷四六《古今画赞班婕妤》。
    ⑥《全晋文》卷五O《傅子》(四)《补遗下》有《管宁传》,亦见《三国志》卷十一《管宁传》注。
    ⑦傅玄:《历九秋篇》,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62页。
    ①傅玄:《朝时篇》、《明月篇》,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58~559、599页。
    ②《晋诗》卷一傅玄《歌》、《和班氏诗》、《杂诗三首》其一、568、556、570页。
    ③《全晋文》卷四六傅玄《江夏任君墓铭》,第1726页上。
    ④傅玄:《诗》、《放歌行》,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73、557页。
    ⑤《全晋文》卷四五傅玄《菊赋》、《枣赋》,第1717页下、1718页下。
    ⑥《全晋文》卷四五《正都赋》,第1715页上;傅玄:《日升歌》,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67页。
    ⑦傅玄:《云中白子高行》,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64页
    ①傅玄:《前有一樽酒行》,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60页。
    ②傅玄:《挽歌》,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66页。傅玄在《放歌行》中也描述死亡的悲哀:“存质空相因。朝露尚移景。促哉水上尘。丘冢如履綦。不识故与新。高树来悲风。松柏垂威神。旷野何萧条。顾望无生人。但见狐狸迹。虎豹自成群。孤雏攀树鸣。离鸟何缤纷。愁子多哀心。塞耳不忍闻。长啸泪雨下。太息气成云。”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57页。
    ③何谓挽歌?挚虞考证过挽歌来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参看《全晋文》卷七六挚虞《挽歌议》(第1900页上)载:“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歌劳,声辞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虽音曲摧怆,非经曲所制,违礼设衔枚之义。方在号慕,不宜以歌为名,除不挽歌之。挚虞以为:‘免歌因倡和而为摧怆之声,衔枚所以全哀,此亦以感众。虽非经典所载,是历代故事,《诗》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以歌为名,亦无所嫌。宜定新礼如旧。”’现存魏晋诗歌有缪袭《挽歌诗》,陆士衡《挽歌诗三首》,陶渊明作《挽歌诗一首》。
    ①《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
    ②《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第600页;《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引《文士传》。
    ③《后汉书》卷六O下《蔡邕传》,第1980页。
    ④蔡邕有丰厚的学养,他通晓儒家经籍并正定六经,《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80页)载:“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蔡邕忠于汉室,他在被胁迫加入董卓阵营之后依然直言匡正,其政治立场明显是拥护刘汉政权。《后汉书》卷六O下《蔡邕传》:“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 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己,到,署祭酒,甚见敬重”,“董卓宾客部典议欲尊卓比太公,称尚父。卓谋之于邕,邕曰:‘太公辅周,受命剪商,故特为其号。今明公威德,诚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为未可宜须并东平定,车驾还反旧京,然后议之。’卓从其言。”
    ①《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79页。
    ②《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79页。
    ③《全晋文》卷一一七葛洪《抱朴子内篇》所引,篇名阙,第2131页下。
    ④蔡邕对《论衡》的保存与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习孔认为“王充所著《论衡》,在儒家学说和谶纬玄学盛行的时代,不可避免地要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禁止流行,直至东汉末年,才由著名学者蔡邕发现,带入中原,秘密藏于书库。此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论衡》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直至宋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刻书业的兴起,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论衡》才得以刻印,比较广泛地流传开来。”参看张习孔:《王充及其哲学巨著(论衡>》,《文史知识》1994年第9期。
    ⑤《论衡·谴告篇》,参看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版,第636页。
    ⑥分别《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注引《文士传》,第600页;《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第600页。裴松之对以上阮瑀拒仕曹操的史实提出质疑:“臣松之案鱼氏典略、挚虞文章志并云瑀建安初辞疾避役, 不为曹洪屈。得太祖召,即投杖而起。不得有逃入山中,焚之乃出之事也”,“又《典略》载太祖初征荆州,使瑀作书与刘备,及征马超,又使瑀作书与韩遂,此二书今具存。至长安之前,遂等破走,太祖始以十六年得入关耳。而张骘云初得瑀时太祖在长安,此又乖戾。瑀以十七年卒,太祖十八年策为魏公,而云瑀歌舞辞称‘大魏应期运’,愈知甚妄。又其辞云‘他人焉能乱’,了不成语。瑀之吐属,必不如此。”裴氏之语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阮瑀“初辞疾避役”已经表明他不愿出仕,即便阮瑀拒洪而仕操属实,这一史料正说明曹操强硬之态度逼迫阮瑀成为其僚属,至于曹操“焚山觅瑀”之说是否为讹传无关紧要。
    ①参看阮瑀《吊伯夷》、《隐士诗》,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70、161页。王粲作《吊夷齐文》,参看《建安七子集》,第142页。
    ②《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82-1983。
    ③魏文帝曹丕书与吴质评徐干曰:“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馀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参看《三国志》卷二—《王粲传》,第602页。
    ①《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第600页。
    ②《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注引《典略》,第601页。
    ③《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第599页)载:“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璃字符瑜、汝南应场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全三国文》卷四曹丕《寡妇赋(并序)》(第1073页下)载:“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
    ④《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第602页下)载:“瑀以十七年卒。”《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下)载:“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这两条材料可佐证阮籍在族叔伯的养育下长大。
    ⑤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下册《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条”引《竹林七贤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第861页。
    ⑥阮籍劝诫其子阮浑切莫慕通达时曾道:“仲容已豫吾此流,汝不得复尔!”参看《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1页。
    ⑦《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
    ⑧伏义:《与阮嗣宗书》,《阮籍集校注》,第75页。
    ⑨伏义激烈批评阮籍有违礼俗,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阮籍“俯咏仰叹,术可纯儒”。伏义:《与阮嗣宗书》,《阮籍集校注》,第75页。
    ⑩《太平御览》卷六○二引《魏氏春秋》,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太平御览》卷六百二。
    ①阮籍《咏怀》其四十二、其三十九,分别见第329、321页。陈伯君校注: 《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陈伯君语见第323-324页“按语”。陈伯君《阮籍集校注》收录阮籍《咏怀》五言八十二首、《咏怀》四言三首,该书附录部分收录阮籍四言诗十首,本文为了行文方便将《咏怀》五言八十二首简称为《咏怀》
    ②阮籍: 《咏怀》其六十一, 《阮籍集校注》,第365页。黄侃曰: “少年任侠,有轻死之心,及至临军旅,闻金鼓,而悔恨立生。则知怀生恶死,有生之所大期。”陈伯君“集评”引黄侃语,参看《阮籍集校注》,第367页。
    ③阮籍: 《咏怀》其二十一, 《阮籍集校注》,第285页。
    ①阮籍: 《咏怀》其十五, 《阮籍集校注》,第265页。
    ②参看《论语·为政》。《孔子家语》卷二《三恕》:“有人于此,被褐而怀玉,何如?”孔子曰:“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裒冕而执玉也。”
    ③阮籍:《与晋文王书荐卢播》,《阮籍集校注》,第64页。
    ④阮籍:《与晋文王书荐卢播》,《阮籍集校注》,第66页。
    ⑤《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69页。张华本传(第1077页)又载太安二年诏曰:“夫爱恶相攻,佞邪丑正,自古而有。故司空、壮武公华竭其忠贞,思翼朝政,谋谟之勋,每事赖之。前以华弼济之功,宜同封建,而华固让至于八九,深陈大制不可得尔,终有颠败危辱之虑,辞义恳诚,足劝远近。华之至心,誓于神明。华以伐吴之勋,受爵于先帝。后封既非国体,又不宜以小功逾前大赏,华之见害,俱以奸逆图乱,滥被枉贼。其复华侍中、中书监、司空、公、广武侯及所没财物与印绶符策,遣使吊祭之。”
    ⑥《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①阮籍:《四言诗十首》其五,《阮籍集校注》,第438页。
    ②《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③李哲夫细致分析了阮籍《咏怀诗》中的思想感情,认为阮籍在内心深处倾向于曹魏集团。参看李哲夫《“阮旨遥深”——试评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④阮籍:《四言诗十首》其四,《阮籍集校注》,第438页。
    ①“先王”是阮籍最为推崇的人物典范,《通易论》和《乐论》中一共出现20次“先王”概念。
    ②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05、108页。
    ③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10、111页。
    ④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05-106页。
    ①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22页。
    ②阮籍《通易论》:“自干元以来,施平而明,盛衰有时,刚柔无常,或得或失,一阴一阳,出入吉凶,由周察彰;文明以止,有翼不飞,随之乃存,取之者归,施之以若,用之在微,贵变慎小,与物相追。”参看《阮籍集校注》,第111页。
    ③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10-111页。
    ④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28页。
    ⑤陈伯君:“阮氏之意,盖以为六十四卦之先后排列有其内在的联系,有组织,有意义。于是以其所设想之时代盛衰,依卦之次第,摘取卦辞、爻辞中之词句从而说明其所谓‘先王’‘后’‘大人’‘君子’所以 设政、施教、处身之理。”参看《阮籍集校注》陈伯君笺注一,第111-112页。
    ①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30页。
    ②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30页。
    ③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30页。
    ④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22页。
    ⑤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16页。
    ①以陈伯君《阮籍集校注》所收阮籍之文集为研究对象,儒家忠仁义礼智信概念在其中出现频率很高,由于语例过多,本文不一一引用。据统计,“忠”共出现7次,“仁”共出现15次,“义”共出现22次、“礼”共出现29次,“智”共出现13次,“德”共出现60次、“信”出现7次,“忠信”出现2次,“忠义”出现1次,“忠敬”出现1次。
    ②《论语·述而》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艺”为“六艺”之简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③《后汉书》卷六O下《蔡邕传》(第1980页)载邕“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阮瑀善解音律,能鼓琴,《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注引《文士传》(第600-601页)日:“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偪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太祖时征长安,大延宾客,怒瑀不与语,使就技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遂抚弦而歌,因造歌曲曰:‘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岛,在东西人怨。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当时冠坐,太祖大悦。”《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载:“嗜酒能啸,善弹琴。”
    ④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9页。
    ⑤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9页。
    ①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77页。
    ②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78页。
    ③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78页。
    ④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6、92、93页。
    ⑤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111、93页。
    ⑥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78~79页。
    ⑦参看《全三国文》卷三八缪袭《乐舞议》(第1266页上):“周礼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今之乐官,徒知古有此制,莫有明者。”《全三国文》卷五五阙名(一)《奏置(大钧) 乐》(第1357页下)载:“臣闻德盛而化隆者,则乐舞足以象其形容,音声足以发其歌咏。故荐之郊庙,而鬼神享其和;用之朝廷,则君臣乐其度。”高堂隆还认为不可以亡国之器奏乐,否则将导致神民相扰,《全三国文》卷三一高堂隆《谏取长安大钟疏》:“昔周景王不仪刑文、武之明德,忽公旦之圣制,既铸大钱,又作大钟,单穆公谏而弗听,冷州鸠对而弗从,遂迷不反,周德以衰,良史记焉,以为永鉴。然今之小人,好说秦、汉之奢靡以荡圣心,求取亡国不度之器,劳役费损,以伤德政,非所以兴礼乐之和,保神民之休也。”
    ①《全三国文》卷二一夏侯玄《辨乐论》,第1168页上。
    ②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7~98页。
    ③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2页。
    ④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9页。
    ①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9页。
    ②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5页。
    ③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5页。
    ④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1页。《老子》第三十五章:“道出言,淡无味。”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141页。阮籍将“”三玄《老子》《庄子》《易经》融会贯通入《乐论》中。圣人最初之乐符合“道”的特征,乐之初始状态体现道其“自然”之道与老子“道”无色无味无形等特征符合。阮籍杂糅儒道二家思想,将乐与道家之“道”平淡无味体现自然的特征相联系。《易·系辞上》:“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礼记·乐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⑤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2页。《老子》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115-118页。可见阮籍把儒道结合杂糅在一起,而且有儒高于道的思想倾向,阮籍的逻辑为:“圣人没——道德坏——政法溃——智慧扰——风俗败。”阮籍首先承认的圣人乃是儒家标榜的圣人,这样的圣人没有了才出现道德败坏、政法不立,智能扰物等一系列恶果。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参看朱谦之:《老子校释》,第152页。
    ①参看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0页。“当夏后之末,兴女万人,衣以文绣,食以粮肉,端噪晨歌,闻之者忧戚,天下苦其殃,百姓伤其毒。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然咨嗟之音未绝,而敌国已收其琴瑟矣。满堂而饮酒,乐奏而流涕,此非皆有忧者也,则此乐非乐也。”见《阮籍集校注》,第99-100页。
    ②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3页。
    ③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0页。盛衰各自不同,但是其间有共同表现就是“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可见,阮籍贬损“聪慧”如同道家对智慧的警惕与敌视相近,这可证明阮籍思想看似儒家,但是在这里似乎以儒家之礼乐作为治国“器”而非“体”,其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君臣各安其分,臣不凌上上不欺下的无为而治的局面。阮籍这样的礼乐思想看似与两汉儒士相近实则其本质意图有变化。
    ④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2页。阮籍批评楚越之风和郑卫之风对社会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故造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之谓之俗。楚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轻死,故有火焰赴水之歌;轻荡,故有桑闲、濮上之曲。”见《阮籍集校注》,第82页
    ⑤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2页。
    ①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2页。
    ②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93页。
    ③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4页。
    ①叶嘉莹:“阮籍在咏怀诗中大半表现的是对当时时代的忧思愤激之言,然而,他并没有把愤激之言明白地写出来,而是用非常幽隐的比喻、模糊的象征之笔法写出来,写得迂回曲折,吞吞吐吐,非常耐人寻味。”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月,第15~16页。
    ②《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载:“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清简,旬日而还。”陈伯君认为:“今观此赋,无一语道其风土有可乐者,反之,则极道其风土之恶,甚至谓‘孰斯邦之可即’,可见籍当时对司马昭之语。不过托辞求去,及抵东平,才十余日,则又失望而归矣。”《东平赋》写作缘起与阮籍为东平相有关,该赋大约作于此时。
    ③阮籍:《东平赋》,《阮籍集校注》,第5-7页。
    ①阮籍:《东平赋》,《阮籍集校注》,第10页。
    ②阮籍:《东平赋》,《阮籍集校注》,第9页。
    ③据陈伯君考证,“亢父”在汉代是东平国属县,清代在济宁州南五十里。传本多作“元父”,误。参见《阮籍集校注》,第19页
    ④阮籍:《亢父赋》,《阮籍集校注》,第20页。
    ⑤阮籍:《亢父赋》,《阮籍集校注》,第21页。
    ⑥阮籍: 《亢父赋》, 《阮籍集校注》,第23页。此处以“仁义不居,礼义难行”批判此地,表明阮籍依据儒家价值理念判断表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愤恨。讽喻司马氏殷勤于魏帝,其实在图谋篡夺时政险恶,应当谋求高蹈而自保。
    ①阮籍:《咏怀》其十六,《阮籍集校注》,第270页。《荀子·天论篇》。天与地各有其运行的规律和秩序,君子之行事也应该有必须遵循的操守,但是小人却为眼前的功利而胡作非为。与“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呼应。陈伯君集评引沈约曰:“‘岂惜终憔悴’,盖由不因憔悴而致憔悴,君子失其道也。小人计其功而通,君子道其常而塞,故致憔悴也。”见《阮籍集校注》,第273页。
    ②阮籍:《咏怀》其五十三、其五十四、其十,分别见《阮籍集校注》,第350页、第356页、第247页。
    ③阮籍: 《咏怀》其五十六陈伯君笺注四,见《阮籍集校注》,第357页。
    ④《三国志》卷四《高贵乡公纪》注引《汉晋春秋》(第144页)曰: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曰当与卿自 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怀中版投地,曰:“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于是入白太后,沈、业奔走告文王,文王为之备。帝遂帅僮仆数百,鼓噪而出。文王弟屯骑校尉伷入,遇帝于东止车门,左右呵之,伷众奔走。中护军贾充又逆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文王闻,大惊,自投于地曰:“天下其谓我何!”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哀甚,曰:“杀陛下者,臣之罪也。”臣松之以为习凿齿书,虽最后出,然述此事差有次第。故先载习语,以其馀所言微异者次其后。世语曰:王沈、王业驰告文王,尚书王经以正直不出,因沈、业申意。晋诸公赞曰:沈、业将出,呼王经。经不从,日:“吾子行矣!”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63页。
    ②《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2页):“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
    ③阮籍:《大人先生传》,《阮籍集校注》,第170页。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0页。
    ②阮籍:《咏怀》其六十七, 《阮籍集校注》,第377页。
    ③阮籍:《咏怀》其七一十五, 《阮籍集校注》,第392页。
    ④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0页。
    ⑤嵇康:《五言诗》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参看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9-80页。
    ①嵇康:《大师箴》,参看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11-313页。
    ②阮籍:《咏怀》其三十三, 《阮籍集校注》,第312页。陈伯君集评引陈沆曰:“此遯世自修之辞也。人谓嗣宗放达士士耳,然少年颜、闵之志,终身薄冰之思,此岂粗豪浅露,轶露形骸者哉!”参看《阮籍集校注》,第313页。
    ③阮籍:《咏怀》其四、其二十四、其七十七、其八十,分别见《阮籍集校注》,第219、291、396、401页。陈伯君引张晏语:“此诗所谓长短也,言图存于亡,自有策在,惜范(桓范在高平陵政变中劝说曹爽之策,见《三国志·曹爽传》)之慷慨陈辞,而爽不足以知之耳。”见《阮籍集校注》,第403页。
    ①《晋书》卷四九《阮籍传》;阮籍:《咏怀》其二十五, 《阮籍集校注》,第293页。陈伯君集评引黄侃语: “剑刃相伤,不如言语之僭。物理相循,荣必有悴;纵复多势,岂能久长。所以深戒骄赢,安其恬淡者也。” 《阮籍集校注》,第294页。钟会为司马氏秘密勘察朝臣之心,阮籍、嵇康都成为其关注对象,阮籍惧怕其僭言迫害。
    ②阮籍:《咏怀》其三十, 《阮籍集校注》,第306页。
    ③阮籍:《咏怀》其二十, 《阮籍集校注》,第282页。
    ④阮籍:《咏怀》其三, 《阮籍集校注》,第216页。处境危险,如履薄冰。陈伯君集评引五臣吕廷济曰:“言晋当魏盛时则尽忠,及微弱则凌之,使魏室零落自此始也。”《阮籍集校注》,第217页。陈伯君集评五臣张铣曰:“荆杞喻奸臣。言因魏室陵迟,奸臣是生;奸臣则晋文王也。”《阮籍集校注》,第217页。陈伯君集评引刘履曰:“此言魏室全盛之时,则贤才皆愿禄仕其朝,譬犹东园桃李,春玩其花,夏取其实而往来者众,其下自成蹊也。及乎权奸借窃,则贤者退散,亦犹秋风一起而草木零落,繁华者于是而憔悴矣,甚至荆杞生于堂上,则朝廷所用之人从可知焉。当是时,惟脱身速遁,,从夷齐于西山,尚恐不能自保,何况恋妻子乎?篇末复谓‘严霜被草,歲暮云己’者,盖见阴凝愈盛,世运垂穷,朝廷终将变革,无复可延之理,是以情促词绝,不自知其叹息之深也。”《阮籍集校注》,第217页。陈伯君集评引陈沆曰:“此时只言繁华易尽,欲求自保,或有感于曹爽、何、邓等之败而发,但意至此而止,不必更多曲解。”《阮籍集校注》,第218页。
    ⑤嵇康:《答二郭诗三首》其二、《五言赠秀才诗》,《嵇康集校注》卷一,第63、4-5页。
    ⑥嵇康:《五言赠秀才诗》,参看《嵇康集校注》卷一,第5页。
    ⑦嵇康:《答二郭诗三首》其三,《嵇康集校注》卷一,第64页。
    ①戴明扬引陈祚明语曰:“倾夺可惜,功名不足殉,深讥‘典午’,语取快意,不能含蓄,固已罔虑其祸。”参看《嵇康集校注》卷一《答二郭诗三首》其三笺注,第65页。
    ②此为政治讽喻诗。陈伯君认为,何晏、邓飏、李胜皆所谓“三楚秀士”也。陈伯君认为该诗当作于曹爽事败之后,故曰:“一为黄雀哀”。参看《阮籍集校注》,第255页陈伯君按语。
    ③《三国志》卷九《曹爽传》,第284-285页。
    ④阮籍: 《鸠赋》, 《阮籍集校注》,第47页。
    ⑤阮籍《鸠赋》有所讽喻,暗寓奸佞小人残害高洁之名士,疑因嵇康、吕安被杀害而作此赋。阮籍曰:“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何依恃以育养?赖兄弟之亲戚。”而嵇康之子绍便是在康兄喜的抚育下长大,《晋书》卷八九《忠义·嵇康传》(第2298页):“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 ‘巨源在,汝不孤矣。’”
    ①阮籍:《鸠赋》,《阮籍集校注》,第48-49页。
    ②阮籍:《吊某公文》, 《阮籍集校注》,第198页。
    ③事见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该文曰;“康白:昔与足下年时相比,以故数面相亲,足下笃意,遂成大好,由是许足下以至交,虽出处殊途,而欢爱不衰也。及中间少知阿都,志力开悟。每喜足下家复有此弟。而阿都去年向吾有言:诚忿足下,意欲发举。吾深抑之,亦自恃每谓足下不足迫之,故从吾言。间足下因其顺亲,盖惜足下门户,欲彼此无恙也。又足下许吾终不击都,以子父交为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都,都遂释然,不复兴意。足下阴自阻疑,密表击都,先首服诬都,此为都故,信吾,又无言。何意足下苞藏祸心邪?都之含忍足下,实由吾言。今都获罪,吾为负之。吾之负都,由足下之负吾也。怅然失图,复何言哉!若此,无心复与足下交矣。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言。从此别矣!临书恨恨。嵇康白。”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1-133页。
    ④阮籍:《咏怀》其六十九, 《阮籍集校注》,第381页。
    ⑤阮籍“《咏怀》其七十六、《采薪者歌》、《大人先生歌》,分别见《阮籍集校注》,第394、406、407页。言世道大乱。天崩地裂,社会大乱的情状,阮籍悲愤不能自已,遂感慨万千。陈伯君集评引陈祚明曰:“是知放志沉冥,本戚世乱。曰:‘将何怀’,正由不能已于怀者也。”《阮籍集校注》第408页。陈伯君集评引朱嘉征《乐府广序》卷二十八魏歌诗序曰:“余诵《大人先生歌》,为之叹曰:忧时君子履时悼道,岂殆哉!其有何清、美之思乎!”见《阮籍集校注》,第407~408页。
    ⑥阮籍:《咏怀》其六十六, 《阮籍集校注》,第377页。黄节引陈沆曰: “东陵之种瓜可为,黄雀之贪利可耻;而乃徒以势利之故,带剑上丘,顿背故主,曾不念昔者曾受桑林一饭之思乎?此刺背魏附贼之辈。”见黄节撰:《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415页。
    ①阮籍: 《答伏义书》, 《阮籍集校注》,第72页。阮籍此番话与《大人先生传》中嘲讽所谓“君子”一样充满辛辣的揶揄。陈伯君认为:“此书辞气颇为傲慢,对伏义似极轻视,与其作‘白眼’之态度正复相同,可见其所谓‘至慎’及‘不臧否人物’乃在朝府时深惧惹祸,其胸中自有许多‘块垒’也。”见《阮籍集校注》陈伯君笺注三,第73页。
    ②阮籍: 《咏怀》其十八、其五十七, 《阮籍集校注》第276页、358页。黄节曰: “此诗盖责当时之大臣受魏帝恩礼者不知国之将亡,故愤而为屈子之远游也。”见黄节撰:《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402页。陈伯君集评引黄侃曰:“常人亦知有死,非唯明达能知。而溺情名利者,则忽如聋聩,忘其身之易消。唯明达者乃能决弃毁誉,长往不返也。”参见《阮籍集校注》,第359页。
    ③侯建州:“《大人先生传》中对于‘君子’一词的扬弃,也暗示了阮籍思想的另一次转变。‘君子’一向是儒家思想的枢纽,笔者已于前面论证,阮籍在崇尚庄学的《达庄论》中,虽然对于‘君子’的属性有所转变,但基本上仍旧保存其精神,更是以正面态度视之,会通儒道,并未真正批判儒学。但在《大人先生传》阮籍则是毫不保留地批判‘君子’以及儒家礼法制度,甚至否定了君臣上下尊卑的制度。”侯建州:《魏晋“君子”概念研究—以魏初至西晋为研究阶段》,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第119页。
    ①阮籍: 《猕猴赋》, 《阮籍集校注》第43-44页。疑似讽刺钟会也。外似人形且聪慧,但是内心欲望无度包藏祸心。热衷于功名利禄,但最终下场很惨,言语伪诈巧言色。《晋书》卷一三《天文下》(第366页)载: “后钟会、邓艾破蜀,会谮艾。”钟会担当司马氏窥探异己人士政治倾向性的职责,热衷功名利禄、包藏祸心、诋毁与自己不合之人。
    ②阮籍:《咏怀》其十三, 《阮籍集校注》,第260页。
    ③阮籍: 《猕猴赋》, 《阮籍集校注》,第44页。
    ④阮籍: 《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65页。
    ⑤阮籍: 《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65-166页。
    ⑥阮籍: 《咏怀》其五十九, 《阮籍集校注》,第361页。
    ①阮籍: 《咏怀》其三十一, 《阮籍集校注》,第308页。
    ②阮籍:《咏怀》其五十一, 《阮籍集校注》,第345页。
    ③阮籍:《四言诗十首》其三, 《阮籍集校注》,第438页。
    ④阮籍:《搏赤猿帖》, 《阮籍集校注》,第197页。⑤阮籍: 《咏怀》其十六, 《阮籍集校注》,第270页。参看陈伯君集评引蒋师沦、何焯语,诸人皆认为阮籍此乃政治讽喻诗,见《阮籍集校注》,第273页
    ①现存阮籍诗文中有11处“徘徊,,和1处“彷徨”。阮籍《咏怀》其七、其一,分别见《阮籍集校注》,第233、210页。宣泄不可言说的孤独、吹不尽的忧愁、徘徊、苦闷的心绪。陈伯君集评引李善曰: “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又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见《阮籍集校注》,第210页。陈伯君集评引刘礼曰:“此嗣宗忧世道之昏乱,无以自适,故托言夜半之时起坐而弹琴也。所谓薄帷照月,已见阴光之盛,而清风吹衿,则又寒气之渐也。况贤者在外,如孤鸿之哀号于野,而群邪阿附权臣,亦犹众鸟回翔,而鸣于阴背之林焉。是时魏室既衰,司马氏专政,故有是喻。其气象如此,我之徘徊不寐复将何见邪?意谓昏乱愈久,则所见殆有不可言者。是以忧思独深,而至于伤心也。”见《阮籍集校注》,第211页。黄节引颜延之曰: “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黄节引陈沆说:“阮公凭临广武,啸傲苏门,远迹曹爽,洁身懿、师,其诗愤怀禅代,凭吊古今,盖仁人志士之发愤焉,岂直忧生之嗟而己哉?”见黄节: 《阮步兵咏怀诗注》,第313页。
    ②阮籍:《咏怀》其五、其六十四,见《阮籍集校注》,第222、369页。陈伯君集评引方东树曰:“此言为人之失与失路同,疑是以己托疯曹爽不可荒谣失道,虽若裕如,而祸患忽来,虽悔失路,无如何也。”见《阮籍集校注》,第228页。
    ③阮籍:《咏怀》其二十,见《阮籍集校注》,第282页;阮籍:《四言诗十首》,见《阮籍集校注》,第438页。
    ④参看杨伯峻撰:《列子集释·说符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第265-266页。
    ⑤阮籍:《咏怀四言三首》其一, 《阮籍集校注》,第202页。
    ⑥阮籍:《咏怀》其三十四, 《阮籍集校注》,第313-314页。
    ①阮籍:《咏怀》其十四, 《阮籍集校注》,第263~264页。
    ②阮籍:《咏怀》其二十九、其八、其十三, 《阮籍集校注》,第301页、235页、260页。
    ③阮籍:《咏怀》其七十, 《阮籍集校注》,第383页。陈伯君集评引蒋师沦曰:“以情与悲为缘,钟情之辈可以悟矣。霭霭风云之会,岂默于自遗者所顾而自悲乎?灰心所以无情,忘我所以无悲也。,,见《阮籍集校注》,第384页。阮籍似乎也参预了“有情无情”之辩。
    ④《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1页。
    ⑤阮籍:《首阳山赋》, 《阮籍集校注》,第26页;《咏怀诗》其十六,见《阮籍集校注》,第270页。⑥阮籍:《咏怀》四言三首其三,见《阮籍集校注》,第203页。
    ①《史记》卷六二《管仲传》载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寸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参看《史记》,第2131~2132页。鲍叔牙与管仲相交甚笃,可谓知音。
    ②阮籍: 《咏怀》其二,见《阮籍集校注》,第212页。对于阮籍此诗的蕴意各家看法不一,陈伯君认为阮籍此诗仅为悼郭皇后而作,但是张铣、陈沆、刘履等人认为此乃政治讽喻诗,陈伯君集评引刘履曰:“初,司马昭以魏氏托任之重,亦自谓能尽忠于国,至是专权僭窃,欲行篡逆;故嗣宗婉其词以讽刺之。言交甫能念二妃解佩于一遇之顷,犹且情爱猗靡,久而不忘;佳人以容好结欢,犹能感激思望,专心靡它,甚而至于忧且怨;如何股肱大臣视同腹心者,一旦更变而有乖背之伤也!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借金石之交为喻。所谓‘文多隐避’者如此,亦不失古人‘谲谏’之义矣。”参看《阮籍集校注》,第213-215页。
    ③嵇康:《与阮德如一首》,参看《嵇康集校注》卷一,第66页。
    ④阮侃字德如,有关阮德如的史料极少,但是可知他早年与嵇康相互辩论,然后入朝为官。史载:“梁有《养生论》三卷,嵇康撰;《摄生论》二卷,晋河内太守阮侃撰。”参看(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四《经籍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002页。史载:“晋武帝太康二年六月丁卯,白雀二见河内南阳,太守阮侃荻以献。”参看(梁)沈约撰:《宋书》卷二九《符瑞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843页。
    ⑤《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断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 华书局,2004年1月第2版,第843页。庄子与惠施本为论辩好友,惠施死后庄子惋惜丧失了知音,姑在惠施墓前讲述“郢人”的故事,后人用“郢人”喻知己。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五、《五言诗》其一,参看《嵇康集校注》卷一,第16、80页。
    ①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四、《阮德如答二首》其一,参看《嵇康集校注》卷一,第14、68页。
    ②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九,《嵇康集校注》卷一,第9页。
    ③许多学者认为阮籍悲愤于社会现实,如罗宗强先生认同阮籍内心终究还是保有儒家思想的:“阮籍之所以幻想逍遥游而终于依违避就,根本的原因,九在于它内心深处终究还有儒家的思想根基”,“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儒家思想的基础,阮籍才未能向嵇康那样,采取一种彻底的越名任心的态度。”参看罗宗强:《魏晋玄学与世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150页。亦可参看罗宗强《论阮籍的心态》,《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4期;景蜀慧《<咏怀诗)所见阮籍政治情感及思想历程》,《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孙绍华《阮籍新论——被恶势力扭曲了的人生》,《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3期。
    ④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1月,第244页。
    ⑤魏晋“放诞,,之风可追溯至汉末,今人王永平作文专论戴良“放诞,,对后世的影响,见王永平《魏晋任诞风气的先声》,《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前辈学者对此早已作过论述,如清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卷二四“《后汉书·逸民·戴良传》”条下有案语云:“已有晋人之风。”余英时在《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中有论云:“今观叔鸾之不拘礼法及跌荡放言,在若干方面均开汉晋士大夫任诞之先声,而自来论汉晋之际士风转变少有注意及之者,诚可异也。”
    ①《后汉书》卷八三《逸民·戴良传》,第2773页。
    ②葛洪在《抱朴子外篇》卷二七《刺骄篇》中将戴良和阮籍相提并论,肯定二人“任诞”之风习具有继承关系。参看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第1版,第29页。近人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篇》第十七条下案语中引戴良居丧食肉事,并论曰:“盖魏、晋人一切风气,无不自后汉开之。《抱朴子·刺骄》以戴叔鸾、阮嗣宗并论,良有以也。”参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册,第26页。
    ③《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1页。
    ④《后汉书》卷八三《逸民·戴良传》,第2773页。
    ①《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1页。
    ②《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1页。刘康德认为,阮籍“青白眼,,和“痴狂,,的种种表现是因为他患有生理疾患——癫狂症,此论自成一家之言,见刘康德:《阮籍青白眼,癫狂症及其他》,《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③《晋书》卷三十三《何曾传》,第995~996页。
    ④江建俊:“疾视放达的‘礼法之士’,实即为汉代以来结合儒法的产物。当乱世时,名法的成分就多一点,及统一承平之世,则又标榜礼教规范,所以魏晋时期的礼法之士,每‘名法’与‘儒礼’兼综,他们拥护当道,辅佐执政,配合着政策,排斥放达之士。但是,此时的‘礼法之士’与汉儒相比,明显的意境剥蚀了儒家原本的道德理想,他们或谨身修行,或高谈仁义忠孝,但只是作为立名之‘文饰’,或援引作为倾陷反动势力的‘工具’而己。”参看江建俊:《来自礼法之敌的“发其高致”——由伏义(与阮籍书>探讨阮籍超拔之思成立的反向动力》,《第三届儒道国际学术研讨会——魏晋南北朝》会议论文,第2页。
    ⑤《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
    ①庄万寿说:“阮籍除性格受母亲的影响外,在心理防卫机制上,是由‘退行作用’心理反应回到幼稚的时代,把一切好感的女性,转化成母亲,自己变成那么幼小,那纯真行为可以任意放肆,则一个婴儿赤子,他可以跟任何女子相见相别,甚至于同眠相卧,可以去哭吊不识女子之丧。”参见庄万寿:《阮籍与嵇康》,《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776页。
    ②《后汉书》卷七O《孔融传》,第2278页。
    ③《三国志》二一《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05页。
    ④“慎”是当时众多玄学名士的共同特征。《全晋文》卷四一羊祜《诫子书》(第1696页上)载:“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9页)载:“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谘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故此“或谓祜慎密太过者”。《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8页)载:“(山涛)及居荣贵,贞慎俭约。”《晋书》四九《嵇康传》(第1371页)载:“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 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全晋文》卷五三李秉《家诫》(第1763页上)载:“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由而生,祸患无从而至矣。
    ①《全晋文》卷五三李秉《家诫》,第1763页上。宋人叶适曰:“阮籍以酣纵逞人欲而以慎密防世患,进不成显,退不成隐,岌岌乎刑戮之间,深昵权强,粗免其身,奚异乎群虱之棍处?而所谓大人先生者乌在也?”(宋)叶适撰:《习学记言》卷三十《晋书·列传》,参看《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习学记言,卷三十》。
    ②《全晋文》五三李秉《家诫》,第1763页上。
    ③阮籍通过间接方式表现出自己对人物和政治的评判,如“青白眼”和含蓄的文学作品。
    ④《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1页。
    ⑤《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
    ⑥《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
    ⑦《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①《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②《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③江建俊:《来自礼法之敌的“发其高致”——由伏义(与阮籍书)探讨阮籍超拔之思成立的反向动力》,《第三届儒道国际学术研讨会——魏晋南北朝》会议论文,第24页。
    ④《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⑤《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⑥《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0-1361页。
    ①《全晋文》卷一三七戴逵《竹林七贤论》,第2252页。
    ②有学者提出阮籍在曹马之争中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他既不向魏也不向司马氏,因此《为郑冲劝晋王笺》并没有给他造成什么精神损害。孙明君认为:“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作于甘露五年(260)四月。在甘露年间和景元年间,魏帝高贵乡公和常道乡公曾经多次封司马昭为公,司马昭多次‘固辞不受’,甘露五年(260)四月是其中的一次,而不是最后的一次。由于此文作于甘露五年四月,作者死于景元四年冬,相距三年以上,故《为郑冲劝晋王笺》的写作与阮籍之死不应该有某种因果关系。”参看孙明君:《关于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作年》,《文史哲》2002年第1期,第100页。顾农:“阮籍的《为郑冲劝晋王笺》作于甘露三年(258),旧说作于景元四年(263),不确。”参看顾农:《关于阮籍生平的两个问题》,《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第54页。韩宁平:“阮籍作为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执着于理想,以独立的理性和良知关怀和批判现实政治,一方面为全身自保,不得不在现实政治中痛苦依违。他既不亲魏,也不亲晋。他的政治思想,深刻地反映出知识分子的觉醒和软弱,亦反映出知识分子可贵复可悲的性格和命运。”参看韩宁平:《阮籍政治思想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43页。
    ③阮籍在在《为郑冲劝晋王笺》中说:“然后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叶嘉莹认为:“阮籍在文章的结尾用此典故的深意是,希望司马昭不要有取天下的篡逆野心。如果能够在功成业就之后就放下这份功业,消除篡逆的野心而高隐起来,那才能真正证明你品格上的完美和高洁。”参看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月,第9页。
    ④《三国志》卷三《明帝纪》注引《魏氏春秋》(第114页)曰:“时太子芳年八岁,秦王九岁,在于御侧。帝执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与爽辅此。’宣王曰:‘陛下不见先帝属臣以陛下乎?’”
    ①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一《晋·陶侃》,参看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卷十九》。
    ②《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62页。
    ③《晋书》卷四三《乐广传》,第1245页。
    ④《全晋文》卷一三七戴逵《竹林七贤论》,第2252-2253页。
    ⑤郭熹微:《从竹林七贤看魏晋之际名士的政治心态》,《文史哲》1992年第1期,第29页。
    ⑥《晋书》卷五《孝愍帝纪》,第136页。
    ⑦(宋)林之奇撰:《尚书全解》卷二九《周书·酒诰》,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书类》。
    ①江建俊:《来自礼法之敌的“发其高致”——由伏义<与阮籍书>探讨阮籍超拔之思成立的反向动力》,《第三届儒道国际学术研讨会——魏晋南北朝》会议论文,第23页。
    ②《魏书》卷二一《王粲传》注引嵇喜《嵇康传》,第605页。
    ③《魏书》卷二一《王粲传》,。
    ④《晋书》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
    ⑤《晋书》四九《嵇康传》,第1371页。
    ⑥《晋书》卷七五《王湛传》附《王坦之传》,第1965页;《晋书》卷七○《应詹传》,第1858页。
    ⑦(元)刘履编选:《风雅翼》卷七《诗补注七·五君咏五首·阮步兵》,参看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风雅翼》。
    ①(宋)晁补之撰:《鸡肋集》卷一《古赋四首·释求志》,参看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鸡肋集》。
    ②(明)王世贞:“吾尝读《晋书·阮籍传》谓其“喜怒不形于色,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而又云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由是见疾如雠”,以为立言者之自相抵牾,而不知其皆实录也。谓籍以酒全其天,非也。籍乃以巧全其天者也。籍故逆知司马氏之必篡魏而不欲为之臣,与荀勖、贾充辈同列而自顾,其瑰杰之貌、宏丽之文、磊落不羁之才欲掩之而不可得。司马氏必知之而且欲用之,夫司马氏欲用之而不为之用必死,为之用而不预其谋亦必死。死则又不足以成名,故托而逃之醉,一醉而连绵至六十日,彼岂其情也哉?凡其“卧酒家”、“乞步兵厨”,甚至于“母死而举二斗酒、食—蒸豚”,自远于名教之外,使何曾辈疾而恶诸司马氏,皆以为不死地也。曾言而不用故无他,其言用不过废徙而已,不死也,然犹虑司马氏之识之,故其乞相东平,草劝受九锡章,示若为之用者,特不胜好酒之一念耳。使司马氏狎而爱之,爱而舍之,以终保牖下者,巧也。昔人谓澄公以石虎为海鸥鸟,若籍者,殆以司马氏为海鸥鸟也。嵇康略知之矣,而未能究故,虽称土木形骸不事修饰,而时露其锋,距于土木之表,此何时也?而其与山涛书菲薄汤武之放伐。钟会,何人也?造康而箕踞待之,不为礼且问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夫会之来,叩籍以时事也,办其见康意也。籍醉而不能答,会亦当恨之,特其所以恨籍者浅而恨康者深也。知二子者莫孙登,若登故报籍以长啸而报康以苦辞,康下狱而后悔晚矣。人不知,乃以劝进九锡章短籍,按进章不见籍传而见《文纪》末,谓:“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游沧海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然则风之终让也,非劝进也,不然以炎之为壻岂不足为吕公、王莽者,而至饮一醉六十日而不之许也。”参看王世贞撰:《读书后》卷二《书阮籍传后》,收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读书后》卷二
    ③(宋)陈郁撰:《藏一话腴》外编卷下,参看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藏一话腴·外编卷下》。
    ①(唐)马总:“伊尹、吕望、傅说、箕子、夷齐、柳惠、颜渊、庄周、阮籍易地而居能行所不能行也。阮籍孝尽其亲,忠不忘君,明不遗身,智不预事,愚不乱治,自庄周已来命世大贤其惟阮先生乎?按其书晋人也。”参看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意林》卷五《周生烈子五卷》之《梅子一卷》。
    ②《晋书》卷三五《裴秀传》附子《裴颁传》,第1044页。
    ③(宋)沈该撰:《易小传》卷六下,参看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易小传》。
    ④《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17-1318页。
    ①《晋书》卷七一《熊远传》,第1887页。
    ②《晋书》卷五《孝愍帝纪》干宝语,第135页。
    ③如景蜀慧认为:“论晋史者,常将西晋王朝政风败坏,国祚不永的原因归咎于统治者中祖尚虚浮,不综世务的放达越礼之风。然而综上所述,可知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与其说是祖尚虚浮,不如说是由于统治集团标榜礼法名教,为政浮华不真。西晋前期,尚玄放达之风在朝中并不盛行,从当朝君臣不仅崇尚礼义仁孝,又多好论名理器识的习尚可以看出,统治者实行的是辅以综核名实的名教之治。但由子政风虚伪不真,浮华矫饰,朝臣亦结党营私,追逐荣利,所谓的“以名教治天下”反而促使了西晋政权的日益腐败。”参看景蜀慧:《西晋名教之治与放达之风》,烟台: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年,第272页。
    ①阮籍:《咏怀》其二十八、其六,《阮籍集校注》,第299、229-230页。
    ②阮籍:《咏怀》其七十二,《阮籍集校注》,第386页。
    ③阮籍:《咏怀》其二十八,《阮籍集校注》,第299页。
    ④阮籍:《咏怀》其四十、四十七,《阮籍集校注》,第324、340页。
    ⑤阮籍:《咏怀》其五、其七、《咏怀》四言三首其二,《阮籍集校注》,第222、232、202页。
    ①阮籍:《咏怀》其五十三、其四十八、其五十四,《阮籍集校注》,第350、341、356页。否定延年神仙的说法,认为生死乃自然之理,不可规避之。反映阮籍理性客观的人生态度,更足以证明其游仙思想是一种自我精神麻醉,他本人是不笃信的。阮籍:《四言诗十首》其二,《阮籍集校注》,第437页。陈伯君集评引黄侃曰:“物类不齐,或有千岁常荣,或有三春暂茂。既性命自然,虽相希无益也。”《阮籍集校注》,第335页。
    ②阮籍:《咏怀》其四十四,《阮籍集校注》,第334页。阮籍:《四言诗十首》其二,《阮籍集校注》,第437页。陈伯君集评引黄侃曰:“物类不齐,或有千岁常荣,或有三春暂茂。既性命自然,虽相希无益也。”《阮籍集校注》,第335页。
    ③阮籍: 《咏怀》其四, 《阮籍集校注》,第219页。
    ④阮籍:《咏怀》其七十一,《阮籍集校注》,第384页。
    ⑤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八和其十九、《五言诗三首》其一、《答二郭诗三首》其二,参看《嵇康集校注》卷一,第9、20、79、63页。
    ①阮籍:《咏怀》其二十七,《阮籍集校注》,第297页。
    ②阮籍:《咏怀》其三十八,《阮籍集校注》,第319页。陈伯君集评引黄侃:“高视长生,功名复大;以视庄子虽明大道而终饲乌鸢,诚为满志矣。设词自宽,以此见忧生之至也。”参看《阮籍集校注》,第320页。陈伯君集评引方东树:“以此高明远大自许,狭小河狱。言己本欲建功业,非无意于世者。今之所以望首阳、登太华,顾从仙人、渔父以避世患者,不得已耳,岂庄生枯槁者哉。”参看《阮籍集校注》,第320。
    ③阮籍:《咏怀》其十五, 《阮籍集校注》,第266页。看破生死,超越名利,怀疑儒家立德立言追求荣名的理念,与陶渊明相似。这首诗反映了阮籍的心路历程,从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到超脱名利。黄节引清人何焯:“此言少时敦悦诗书,期追颜闵。及见世不可为,乃蔑礼法以自废。志在逃死,何暇顾身后之荣名哉?因悟安期羡门,亦遭暴秦之代,诡托神仙尔。”转引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第240页》。
    ④阮籍:《咏怀》其三十二,《阮籍集校注》,第310页。
    ①论者对阮籍仕司马颇有不同意见,或者认为他忠贞于曹魏,或者认为他甘愿投靠司马氏为虎作伥,孙明君认为:“阮籍既不是对司马氏集团深恶痛绝而对曹魏‘忠爱缠绵’的忠臣义士,也不是出卖曹魏而投靠司马氏集团的小人,他与司马氏集团之间的关系是特殊时期政权与名士之间的特殊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对阮籍而舀是被利用被强迫的,从而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合作关系。阮籍的放达,不是‘欲远昭而阴实附之徉’,而是其名士风度的自然流露。”孙明君还分析了阮籍当时的处境:“名气越大的士人受到政权拥有者的关注越多,受到的监控越严密。阮籍和嵇康都是非常时期的大名士,他们无法像陶渊明那样隐居,时代、名气注定了他必须站在时代的风日浪尖上,或者被抛上九天,或者被掷向谷底,在他们面前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孙明君:《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8、81页。
    ②阮籍:《咏怀》其三十二、其七十三、其三十,《阮籍集校注》,第310、388、306页。
    ③阮籍:《咏怀》其五十九,《阮籍集校注》,第361页。人生无常,祸福难测。陈伯君集评引黄侃日:“枯者,对荣之名,不荣何枯?穷者,对达之名,不达何穷?此所以甘为河上丈人,而不乐为衢路之客也。二三者,谓缤纷子也。”陈伯君集评引曾国藩:“‘二三者’似亦刺魏臣而二心于晋,旋盛旋败者。”见《阮籍集校注》,第363页。蒋师沦亦持此论且论之更详,参看《阮籍集校注》,第362页。
    ④阮籍:《首阳山赋》, 《阮籍集校注》,第26页。
    ⑤阮籍:《咏怀》其九、其六十四,《阮籍集校注》,第240、369页。首阳的意象反复出现。必须注意,表达了阮籍有高蹈隐居之意。
    ①王利锁认为:“综上所述,正元元年,无论在曹魏衰亡史上,还是在阮籍的心灵史上,都应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少帝曹芳的被废,使阮籍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波动和震荡。面对事与愿违、不可逆转的现实,阮籍痛苦不堪,遥思微吟。一方面,他为眼前之事而哀伤,另一方面,他又自觉地对自己的人生出处进行反思。《首阳山赋》即是他对自己在此特定年代人生经历思索的结果。虽然我们不敢说《首阳山赋》在阮籍的心灵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它在阮籍的心灵史上是一座不可忽视的界碑却是可以肯定的。”参看王利锁:《曹芳被废与阮籍心灵的裂变一论阮籍(首阳山赋>在其心灵史上的意义》,《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72页。
    ②阮籍: 《诣蒋公奉记辞辟命》, 《阮籍集校注》,第61页。
    ③阮籍: 《诣蒋公奉记辞辟命》, 《阮籍集校注》,第61页。
    ④阮籍:《咏怀》其三十五, 《阮籍集校注》,第315页。阮籍:《四言诗十首》其七, 《阮籍集校注》第438~439页。
    ⑤魏耕原统计阮籍82首《咏怀》中就有27首写鸟的诗,数量之多,前无古人。魏耕原:“自《诗经》以降的所有鸟儿,几乎全然飞进了《咏怀诗》朦胧的上空,林林总总,集其大成,叹为观止。这里有苦闷的鸟,孤独的鸟,高傲的鸟,惊恐的鸟,世俗的鸟,委琐的鸟,卑鄙的鸟,志在高远的鸟。鸟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阮籍就在孤寂、复杂、惊惧的鸟世界中飞翔,喻己,喻人,喻友,喻礼法之士,喻各色人等。他的诗中频频出现的当路子、纷纶客、乡曲士、夸思子、信邪子、倾侧士、桑林子、便娟子、上世士、神仙士、少年士,几乎在这些鸟儿中可“循声测影”找到他们。”魏耕原:《飞鸟意象穿翔魏晋诗赋的衍变历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26页。
    ⑥阮籍:《咏怀》其四十九,《阮籍集校注》,第343页。陈伯君集评引陈沆:“所思恍惚,诚冀万一可斯。然泽中松乔,何如高鸟摩云,遗身世外。乌有旷怀之士终日疑念者乎?”见《阮籍集校注》,343页。
    ⑦曾国藩:“乔松,冀有国桢扶魏祚于将倾者。高鸟,自喻其遗世外也。末两句,谓有伯夷之心而不学伯 夷之迹也。”参看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案语,第389页。
    ①阮籍:《咏怀》其三十四,《阮籍集校注》,第314页。陈祚明:“‘高行伤微身’,可知亦以贫贱为伤矣。然有所不顾者,高行不可失也。”参看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第369页。陈伯君集评引黄侃曰:“故人皆已徂谢,此身愧然独存,忧生之余,但思隐退。终日愁苦,不救于死亡;高行自修,徒苦其形体;是非得失,何事纷纭?龙蛇屈仲,所以存身而无害也。”参看《阮籍集校注》,第315页。足见阮籍口称高蹈远举,实际则善通屈仲之道,混迹于世,不愿意贫贱而隐居苦修,这与嵇康陶渊明等人迥异,与王戎等人精神上一致。
    ②阮籍:《咏怀》其二十四,《阮籍集校注》,第292页。
    ①阮籍:《咏怀》其七十九,《阮籍集校注》,第400页。
    ②参看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第369页。
    ③阮籍:《咏怀》其七十四, 《阮籍集校注》,第389页。
    ④阮籍:《咏怀》其三十二,《阮籍集校注》,第310页。
    ⑤《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2页。
    ⑥阮籍:《咏怀》其八十, 《阮籍集校注》,第401页。
    ⑦阮籍:《咏怀》其十, 《阮籍集校注》,第247页。阮籍五言咏怀诗除此首外,凡用“王子晋”或“王子”者共四首,其四、其二十二、其五十五、其六十五。
    ⑧(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 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 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收入文渊閣《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列仙传》卷上。
    ①阮籍:《四言诗十首》其十, 《阮籍集校注》,第439页。
    ②阮籍:《东平赋》,《阮籍集校注》,第12页。
    ③阮籍:《咏怀》其七十八, 《阮籍集校注》,第398页。
    ④阮籍:《咏怀》其四十一,《阮籍集校注》,第326~327页。随波逐流邀名获利不能愉悦身心,神仙之说虚妄,阮籍手足无措内心忧惑。黄节:“‘逼此良可惑’,谓随波相遂则生命无常,志在神仙而采药又不足信,二者交迫于中,踌躇不能自决,以是良可惑耳。”参看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第378页。
    ①阮籍:《咏怀》其五十八, 《阮籍集校注》,第260页。否定自己的求仙思想,追求大人先生般的彻底超越。陈伯君“集评”引黄节引蒋师沦曰:“此即嗣宗所谓大人先生也。谢西王母,仙亦不足学矣。”参看《阮籍集校注》,361页。
    ②阮籍:《咏怀》其五十五, 《阮籍集校注》,第353页。陈伯君集评引黄侃曰:“神仙之事,干载难期,纵复延年,终难自保。晨朝相悦,夕便见欺,方知预计明朝,犹为图远而忽近也。”《阮籍集校注》355页。陈祚明:“凡为超举求仙之论者,嫉世而思去之,屈原《远游》之指也。”参看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第355页。
    ③关于《大人先生传》的系年存在争议。据阮籍本传所载,《大人先生传》应该作于阮籍造访孙登之后,《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2页)说:“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然而,史籍对阮籍访孙登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晋书》卷九四《孙登传》(第2426页)载:“孙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无家属,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文帝闻之,使阮籍往观,既见,与语亦不应。”《太平御览》卷三九二、《艺文类聚》卷四四并引《孙登别传》,亦说阮籍在“魏末”或“文帝”(司马昭)时游汲郡北山而遇孙登。但是《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和《太平御览》卷三九二、卷五七一并引《魏氏春秋》,却说阮籍“少时”游苏门山而遇孙登。以上记载虽然不同,但是据《大人先生传》所反映的思想看,该文应该是阮籍晚期的作品,今从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1979:27-28)与高晨阳《阮籍评传》(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1994年,第71页。)的推断,《大人先生传》应作于正元二年(公元255年)至甘露三年(公元258年)之间。
    ④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85、161页。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阮籍集校注》,第161-162页。
    ②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65页。
    ③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66页。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0页。
    ②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69-170页。
    ③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3页。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3页。
    ②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3页。
    ③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3页。
    ④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3页。
    ⑤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3页。
    ⑥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6页。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76~177页。
    ②郑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遥游>在变世情境中的诠释景观》,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6月,第102页。
    ③戴琏璋认为“阮籍与庄子的理想人物都可泽被天下。庄子的至人是对现实作转化,转化成道化世界。阮籍的大人则是对世俗作接引,接引到仙界。道化世界可以当下即是;而仙界则总是在彼岸。”参看戴琏璋:《玄智、玄理与文化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第112页。
    ④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81页。
    ⑤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85页。
    ①阮籍:《大人先生传》, 《阮籍集校注》,第185-186页。
    ②胡晓明:“阮籍的《乐论》《通易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可以看作是讨论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两组作品。这两组作品中无疑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即论乐、论易的文字中对名教世界的肯定与关心,与论庄、论大人先生中对名教礼法的激烈的抨击。一般学者都认为,这表明了阮籍前后期思想的分歧。这是可以从史传以及他的诗歌中找到根据的。但是如果简单将其前后期思想打成两截,则容易忽略了他思想中相当自觉的一种努力,即试图调合名教与自然之冲突。”参看胡晓明:《论阮籍的根本矛盾及其诗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80页
    ③《达庄论》:“故至人清其质而浊其文,死生无变而未始有云。”见《阮籍集校注》,第152页。《东平赋》:“谨玄真之谌训兮,想至人之有形。”见《阮籍集校注》,第15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01页。
    ⑤阮籍:《达庄论》, 《阮籍集校注》,第144页。
    ①真人、至人、大人可谓异名同体,其实质都是道家所推祟的体道之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修然而来,修然而往而己矣。”《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庄子·齐物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而不能惊。”《庄子·田子方》:“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级,神气不变。”“大人”在《庄子》书中共有六处,分别出现在《秋水》、《在宥》、《知北游》、《徐无鬼》、《则阳》篇,内七篇不见“大人”概念。
    ②阮籍:《咏怀》其二十三,《阮籍集校注》,第289页。
    ③《庄子·逍遥游》,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2版,第28页。
    ④戴琏璋曾认为:“《大人先生传》,经由对君子、隐者及薪者的批判而凸显一大而化之的人格境界。对于君子的批判,表示自我的一步超越,从世俗的功名利禄、僵化的礼仪法制及虚妄的智巧造作中超越。这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回归自然的第一步。对于隐者的批判,表示另一层次的超越,从自是非人的偏执、厌弃人文的激愤及抗志自高的骄矜中超越。这是人在现实生活回归自然的第二步。对于薪者的批判,表示自我的一步解放,从自我一念中解放。人必须这样层层超越,连忘怀得失、顺时安命的意念也完全放掉,才能真正回归到自然而然、与物浑然相忘、和谐一体的境界。”参看戴琏璋:《玄智、玄理与文化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第96页。
    ⑤刘康德:《从“入世”到“隐退”——阮籍思想三部曲》,《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33页。
    ①侯建州:“二者皆仍符合钱穆先生所言,嵇阮虽薄周孔,崇老庄,而思想意趣仍未出儒家范围。此外,阮籍作于《达庄论》之后的《咏怀诗》中,亦出现“君子”一词,但其内涵则显然属于儒家性质,这亦能约略证明此时阮籍对于思想虽以道家为尚,但思想深层仍遵循儒家。”参看侯建州:《魏晋“君子”概念研究—以魏初至西晋为研究阶段》,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第117页。马行谊:“阮籍一生的心念,始终悬于人群社会的兴衰荣辱,或积极仕进,或研治老庄,或取法圣贤,或悲懑时乱,他思考进退的核心,可以说都是在群体的问题上打转的。”参看马行谊:《阮籍的群我意识》,《逢甲人文社会学报》第12期,2006年6月,第108页。
    ②阮籍:《达庄论》, 《阮籍集校注》,第145页。
    ③阮籍:《达庄论》, 《阮籍集校注》,第145页。
    ④阮籍:《达庄论》, 《阮籍集校注》,第145页。
    ①阮籍:《达庄论》, 《阮籍集校注》,第146、152页。
    ②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356页。
    ③冯友兰先生曰:“汉朝人很少把老子和庄子并称,他们只说‘黄老’不说‘老庄’。到了魏晋时期,玄学家们就把老子和庄子并称,他们只说‘老庄’不说‘黄老’了。”冯友兰先生又曰“王弼、何晏本来已经把《周易》和《老子》作为玄学的经典,阮籍又加了一部《庄子》,这三部书被以后的玄学家们称为‘三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75-76页。
    ①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02页。冯友兰认为,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共有五段,各段阐述一种意思,第一段批判迂守礼法的“士君子”,第二段批判当时的政治,第三段假托隐士之名表达隐士思想,第四段借樵夫之口表达齐生死思想,第五段阐述其认可的最高精神境界。
    ②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28页。
    ③《易·干卦·文言》。
    ④《庄子·秋水篇》,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2版,第574页。
    ①“大人”在《庄子》书中共有六处,分别出现在《秋水》、《在宥》、《知北游》、《徐无鬼》、《则阳》篇,内七篇不见“大人”概念。
    ②郑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遥游>在变世情境中的诠释景观》,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6月,第104页。
    ③郑雪花:“这位大人先生以‘智慧老人’的形象出现,他是历史的见证者,人类古老智慧的象征。‘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他的心灵视域超越了人文世界的时空维度,向着无限的宇宙开放,大人先生以追求大道为生命唯一的任务,其生命图景与大化流行的宇宙图式迭合为一。”参看郑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遥游)在变世情境中的诠释景观》,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6月,第161-162页。郑雪花:“阮籍沿用《老》、《庄》的语汇及义理来说明大人先生的体道工夫及其境界,此一‘大人’与<通易论)的‘大人’判然分途:在《通易论》里的‘大人’是有目的意识的采取‘大人’的态度,极深研几以创造合乎天地秩序的人文世界,而《大人先生传》的‘大人’则否定任何目的意识,专气守一,任天地万物呈显自然和谐的状态。”参看郑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遥游)在变世情境中的诠释景观》,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6月,第106页。
    ④如阮忠认为:“阮籍、嵇康承袭建安诗歌的文化特性,最明显的是使自我诗歌具有道教品格,这不是全面地阐释、光大道教,而是吸取道教的神仙学说,熔铸自己的游仙诗,蕴含发自内心的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参看阮忠:《论阮籍、嵇康诗歌的文化品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120页。
    ①《三国志》卷四《高贵乡公纪》(第135-136页)载:“丙辰,帝幸太学,问诸儒曰:‘圣人幽赞神明,仰观俯察,始作八卦,后圣重之为六十四,立爻以极数,凡斯大义,罔有不备,而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曰周易,易之书,其故何也?’”、在高贵乡公的要求之下,接着“复命讲尚书”和“复命讲礼记”。陈伯君认为阮籍《通易论》和《乐论》可能作于为高贵乡公散骑常侍之时,参看《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按语,第77页、105页。
    ②伏义《与阮嗣宗书》,《阮籍集校注》第74页;阮籍《达庄论》,第140页:阮籍《亢父赋》,第20页。
    ③阮籍:《咏怀》四言三首其一,《阮籍集校注》陈伯君笺注一,第200页。阮籍有化用《易》的诗句也支持气生万物,如“天地絪缊,元精代序”和“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分别见阮籍《咏怀》四言三首其二、《咏怀》其四十,《阮籍集校注》,第200、 324页。
    ④阮籍:《达庄论》,《阮籍集校注》,第138页。
    ①阮籍:《达庄论》,《阮籍集校注》,第138-139页。
    ②阮籍:《达庄论》,《阮籍集校注》,第140页。
    ③阮籍:《咏怀诗》二十六,《阮籍集校注》,第295页。
    ④戴琏璋认为:“无论是他(阮籍)在倾向儒家抑或道家思想的时候,‘自然’始终是天地万物的体性,而‘道自然’则是他一生所坚持的返本复始的工夫主纲。”参看戴琏璋:《阮籍的自然观》,《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第306页。
    ⑤阮籍:《乐论》,《阮籍集校注》,第85、81页。
    ⑥朱谦之:《老子校释》第三十五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1版,第141页。
    ①阮籍:《通易论》,《阮籍集校注》,第127-128页。
    ②阮籍:《达庄论》,《阮籍集校注》,第145页。
    ③阮籍:《通老论》,《阮籍集校注》,第159页。
    ④周立升:《(易)<老)相通论》,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27~239页。
    ⑤阮籍:《通老论》,《阮籍集校注》,第160页。
    ⑥阮籍:《达庄论》,《阮籍集校注》,第142页。
    ①《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第333页。
    ②《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注引袁宏《汉纪》,第333页。
    ③《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注引《魏书》,第335页。
    ①《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第335页。
    ②《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第334页。
    ③《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第335页。
    ④《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第333页。
    ⑤《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第335、333页。
    ①《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注引袁宏《汉纪》,第334页。
    ②《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以及本传注引《袁氏世纪》,第335~336页。
    ③《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以及本传注引《袁氏世纪》,第336页。
    ④《全晋文》卷五四《袁子正书》,第1779页上。袁准,字孝尼,陈郡扶乐人。魏国郎中涣第四子,仕魏未详。入晋拜给事中。有《仪礼丧服经》注一卷,《袁子正论》十九卷,《正书》二十五卷,《集》二卷。袁准著述多为阐发儒家思想之作,本文第一章已经作过详细论述。
    ⑤《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王子主失》(第1775页上):“夫物未尝无似象。似象之言,浸润之谀,非明者不能察也。奸臣因以似象之言,而为之容说,人主不能别也。”《全晋文》卷五四袁准《才性论》(第1769页下):“凡万物生于天地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夫金石丝竹,中天地之气;黼黻玄黄,应五方之色有五。君子以此得曲直者,木之性也。曲者中钩,直者中绳,轮桷之材也。贤不肖者,人之性也。贤者为师,不肖者为资,师资之材也。然则性言其质,才名其用,明矣。”
    ⑥《全晋文》卷五四《袁子正书》篇名缺,第1779页下。
    ①《全晋文》卷五五《袁子正论·悦近》,第1776页上。
    ②《老子》第六十六章,《老子校释》,第267页。
    ③《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以及本传注引《袁氏世纪》,第336页。
    ④《三国志》卷一一《袁涣传》以及本传注引《袁氏世纪》,第336页。
    ⑤《三国志》卷一二《何夔传》,第378页。
    ①《三国志》卷一二《何夔传》(第380页):“自丧乱己来,民人失所,今虽小安,然服教日浅。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所领六县,疆域初定,加以饥馑,若一切齐以科禁,恐或有不从教者。有不从教者不得不诛,则非观民设教随时之意也。先王辨九服之赋以殊远近,制三典之刑以平治乱,愚以为此郡宜依远域新邦之典,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比及三年,民安其业,然后齐之以法,则无所不至矣。”何夔本传又载:“自军兴以来,制度草创,用人未详其本,是以各引其类,时忘道德。夔闻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叙,无相逾越。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又可修保举故不以实之,使有司别受其负。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任其责。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争竞之源,以督群下,以率万民,如是则天下幸甚。”
    ②《三国志》卷一二《何夔传》注引《魏书》,第381页。
    ③《三国志》卷一二《何夔传》,第379页。
    ④《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7页。
    ⑤《晋书》卷三○《刑法志》(第926页):“及景帝辅政,是时魏法,犯大逆者诛及已出之女。毋丘俭之诛,其子甸妻荀氏应坐死,其族兄顗与景帝姻,通表魏帝,以匄其命。诏听离婚。荀氏所生女芝,为颍川太守刘子元妻,亦坐死,以怀妊系狱。荀氏辞诣司隶校尉何曾乞恩,求没为官婢,以赎芝命。曾哀之,使主簿程咸上议。”
    ⑥《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6页。
    ①《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6页。
    ②《晋书》卷三五《裴秀传》,第1038页。
    ③《晋书》卷三《武帝纪》,第49页。
    ④《晋书》卷二八《五行中》,第835页。
    ①《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7页。
    ②《旧唐书》卷八二《许敬宗传》:“户部尚书戴至德谓福峙曰:‘高阳公任遇如此,何以定谥为‘缪’?’答曰:‘昔晋司空何曾薨,太常博士秦秀谥为缪丑公。何曾既忠且孝,徒以日食万钱,所以贬为缪丑。 况敬宗忠孝不逮于曾,饮食男女之累,有逾于何氏,而谥之为‘缪’,无负于许氏矣’。”《魏书》卷五六《郑羲传》:“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尚书奏谥曰宣,诏曰:‘盖棺定谥,先典成式,激扬清浊,治道明范。故何曾幼孝,良史不改‘缪丑’之名;贾充宠晋,直士犹立‘荒公’之称。’”参看《旧唐书》卷八二《许敬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第2765页。
    ③《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8页。
    ④《晋书》卷三三《何曾传》,第998页。
    ⑤《晋书》卷三三《何曾传》及所附《何遵传》,第999页。
    ⑥《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附《何劭传》(第998页):“咸宁初,有司奏劭及兄遵等受故鬲袁毅货,虽经赦宥,宜皆禁止。事下廷尉。诏曰:‘太保与毅有累世之交,遵等所取差薄,一皆置之。’迁侍中尚书。’
    ①《晋书》卷三三《何曾传》所附《何劭传》,第999页。
    ②《晋书》卷三三《何曾传》所附《何劭传》,第999页。
    ③《晋书》卷三三《何曾传》所附《何劭传》,第999页。
    ④《晋书》卷三三《何曾传》所附《何劭传》,第999页。
    ⑤《全晋文》卷一八何劭《荀粲传》、《王弼传》,第1557-1558页。
    ⑥何劭:《赠张华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648页。
    ①何劭:《赠张华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648页。
    ②何劭:《游仙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649页。
    ③何劭:《杂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649页。
    ①《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注引《王氏谱》及《郭林宗传》,第744页。
    ②《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第743-744页。
    ③《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第749页。
    ④《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第744页。
    ①《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第750页):“毋册丘俭、文钦作乱,引兵拒俭、钦有功,封二子亭侯、关内侯,进位骠骑将军。诸葛诞反,昶据夹石以逼江陵,持施绩、全熙使不得东。诞既诛,诏曰:“昔孙膑佐赵,直凑大梁。西兵骤进,亦所以成东征之势也。”增邑千户,并前四千七百户,迁司空,持节、都督如故。”王昶本传又载:“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阳三百馀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②《全三国文》卷三六王昶《三戏论》,第1257页上。
    ③《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第744页。
    ④《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04页)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充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
    ⑤《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5页。
    ①《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4~745页。
    ②《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6页。
    ③《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5页。
    ④《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6页。
    ⑤《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6页。
    ①《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6页。
    ②《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6页。
    ③《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6~747页。
    ④《全三国文》卷三五收录有任嘏《任子道论》十卷的残本,第1250-1251页。《任子道论》十卷。《王昶传》注引《别传》(第748页)曰:“嘏,乐安博昌人。世为著姓,夙智性成,故乡人为之语曰:“蒋氏翁,任氏童。”父旐,字子旗,以至行称。汉末,黄巾贼起,天下饥荒,人民相食。寇到博昌,闻旐姓字,乃相谓曰:“宿闻任子旗,天下贤人也。今虽作贼,那可入其乡邪?”遂相帅而去。由是声闻远近,州郡并招举孝廉,历酸枣、祝阿。嘏八岁丧母,号泣不绝声,自然之哀,同于成人,故幼以至性见称。年十四始学,疑不再问,三年中诵五经,皆究其义,兼包群言,无不综览,于时学者号之神童。遂遇荒乱,家贫卖鱼,会官税鱼,鱼贵数倍,嘏取直如常。又与人共买生口,各雇八匹。后生口家来赎,时价直六十匹。共买者欲随时价取赎,嘏自取本价八匹。共买者惭,亦还取本价。比居者擅耕嘏地数十亩种之,人以语嘏,嘏曰:“我自以借之耳。”耕者闻之,惭谢还地。及邑中争讼,皆诣嘏质之,然后意厌。其子弟有不顺者,父兄窃数之曰:“汝所行,岂可任君知邪!”其礼教所化,率皆如此。会太祖创业,召海内至德,嘏应其举,为临菑侯庶子、相国东曹属、尚书郎。文帝时,为黄门侍郎。每纳忠言,辄手书怀本,自在禁省,归书不封。帝嘉其淑慎,累迁东郡、赵郡、河东太守,所在化行,有遗风馀教。嘏为人淳粹凯悌,虚己若不足,恭敬如有畏。其修身履义,皆沉默潜行,不显其美,故时人少得称之。著书三十八篇,凡四万馀言。嘏卒后,故吏东郡程威、赵国刘固、河东上官崇等,录其事行及所著书奏之。诏下秘书,以贯群言。”
    ①《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6页。
    ②《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7页。
    ③《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5页。
    ④《老子》第四十六章,《老子校释》,第186-188页。
    ⑤王昶言行一致,他本人不留恋权势名位,当退则退。《晋书》卷七五《王湛传》附《王述传》(第1964页)王述引王昶语:“昔与南阳宗世林共为东宫官属。世林少得好名,州里瞻敬。及其年老,汲汲自励,恐见废弃,时人咸共笑之。若天假其寿,致仕之年,不为此公婆娑之事。”
    ⑥《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5页。
    ⑦《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之《诫子书》,第745页。
    ①《老子》第二十二章,《老子校释》,第91~93页。
    ②史载:“及诛杨骏,崇重旧臣,乃加浑兵。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阜服。论者美其谦而识体。”参看《晋书》卷四二《王浑传》,第1204页。浑本传载:“孙皓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送印节诣浑降。既而王浚破石头,降孙皓,威名益振。明日,浑始济江,登建邺宫,酾酒高会。自以先据江上,破皓中军,案甲不进,致在王浚之后。意甚愧恨,有不平之色,频奏浚罪状,时人讥之。”参看《晋书》卷四二《王浑传》,第1202页。
    ③《晋书》卷五八《周处传》,第1570页。
    ④《晋书》卷三九《王沈传》,第1143页。
    ⑤王昶家族谱系见《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注引《晋书》(第750页):“浑自越骑入晋,累居方任,平吴有功,封一子江陵侯,位至司徒。浑子济,字武子,有隽才望,为河南尹、太仆。早卒,追赠骠骑将军。浑弟深,冀州刺史。深弟湛,字处冲,汝南太守。湛子承,字安期,东海内史。承子述,字怀祖,尚书、卫将军。述子坦之,字文度,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昶诸子中,湛最有德誉,而承亦自为名士,述及坦之并显重于世,为时盛门云。”
    ①《晋书》卷七五《王湛传》,第1959页。
    ②《晋书》卷七五《王湛传》,第1959页。
    ③《晋书》卷七五《王湛传》,第1959页。
    ④《晋书》卷七五《王湛传》,第1960页。
    ⑤《晋书》卷七五《王湛传》(第1960页)载:济益叹,还白其父,曰:“济始得一叔,乃济以上人也。”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之日:“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及是,帝又问如初,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湛闻曰:“欲处我于季孟之间乎?”
    ①《晋书》卷七五《王湛传》附《王承传》(第1961页)载:“寻去官,东渡江。是时道路梗涩,人怀危惧,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虽家人近习,不见其忧喜之色。”承本传又载:“久之,迁东海太守,政尚清净,不为细察。小吏有盗池不鱼者,纲纪推之,承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耶!”有犯夜者,为吏所拘,承问其故,答曰:“从师受书,不觉日暮。”承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非政化之本。”使吏送,归家。其从容宽恕若此。”
    ②《晋书》卷七五《王湛传》附《王承传》,第1960-1961页。
    ③《晋书》卷四二《王浑传》附子《王济传》,第1205页。
    ④《晋书》卷四二《王浑传》附子《王济传》,第1205页。
    ⑤史载:“性豪侈,丽服玉食。时洛京地甚贵,济买地为马埒,编钱满之,时人谓为‘金沟’。”又载:“帝尝幸其宅,供馔甚丰,悉贮琉璃器中。蒸肫甚美,帝问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帝色甚不平,食未毕而去。”参看《晋书》卷四二《王浑传》附子《王济传》,第1206页。
    ⑥参看《晋书》卷四二《王浑传》附子《王济传》,第1206页。
    ⑦《晋书》卷四二《王浑传》附子《王济传》,第1207页。
    ①《三国志》卷二四《崔林传》注引《王氏谱》,第679页。
    ②《三国志》卷十四《蒋济传》注引司马彪《战略》(第453页)载:“太和六年,明帝遣平州刺史田豫乘海渡,幽州刺史王雄陆道,并攻辽东。”
    ③《三国志》卷二四《崔林传》注引《魏名臣奏》,第679-680页。
    ④《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87页。
    ⑤《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87页)载:“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 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①《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87-988页。
    ②《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88页。《三国志》卷一八《吕虔传》注引王隐《晋书》(第541页)曰:“祥始出仕,年过五十矣,稍迁至司隶校尉。高贵乡公入学,以祥为三老,迁司空太尉。司马文王初为晋王,司空荀顗要祥尽敬,祥不从。”
    ③《三国志》卷四《高贵乡公纪》注引《汉晋春秋》,第142页。
    ④《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88页。
    ⑤《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88页。
    ①《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89页。
    ②《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90页。
    ③《晋书》卷三三《王祥传》,第990页。
    ④《晋书》卷三三《王祥传》附《王览传》,第991页。《三国志》卷一八《吕虔传》注引《晋诸公赞》(第541页)载:“称览率素有至行。览子孙繁衍,颇有贤才相系,奕世之盛,古今少比焉。”
    ⑤《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1页)载:“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⑥《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1页。
    ①《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1页。
    ②《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2页)载:“朝贤尝上巳礻契洛,或问王济曰:‘昨游有何言谈?’济曰:‘张华善说《史》《汉》;裴颁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着。’其为识鉴者所赏如此。”
    ③《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1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兢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④《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3页。
    ⑤《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2页。
    ⑥《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2-1233页。
    ⑦《老子》第四章,《老子校释》,第19页。
    ①《晋书》卷四三《王衍传》(第1236页)载衍自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本传又载:“泰始八年,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衍初好论从横之术,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不就,于是口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而已。”
    ②《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3页)载:“以王政将圮,苟媚取容,属愍怀太子之废,竟无一言匡谏。”《晋书》卷四三《王衍传》(第1233页)载:“女为愍怀太子妃,太子为贾后所诬,衍惧祸,自表离婚。贾后既废,有司奏衍,曰:‘衍与司徒梁王肜书,写呈皇太子手与妃及衍书,陈见诬见状。肜等伏读,辞旨恳恻。衍备位大臣,应以议责也。太子被诬得罪,衍不能守死善道,即求离婚。得太子手书,隐蔽不出。志在苟免,无忠蹇之操。宜加显责,以厉臣节。可禁锢终身。’从之。”
    ③《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王衍传》,第1234、1234、1237页。
    ④《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4页。
    ⑤司隶傅咸奏戎日:“《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今内外群官,居职未期而戎奏还,既未定其优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诈由生,伤农害政。戎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宜免戎官,以敦风俗。”参看《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3页。
    ⑥《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4页。
    ⑦《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4页)载:“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女适裴颁,贷钱数万,久而未还。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欢。从子将婚,戎遣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
    ⑧《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5页)载:“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尝先见如此。”戎本传(第1235页)载又载:“初,孙秀为琅邪郡吏,求品于乡议。戎从弟衍将不许,戎劝品之。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诛,而戎、衍获济焉。”孙秀品行不端,心胸狭窄, 其事见《晋书》卷五五《潘岳传》(第1506页)载:“初,芘为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岳于省内谓秀曰:‘孙犹忆畴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同为乱,诛之,夷三族。”
    ①《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5页)载:“其后从帝北伐,王师败绩于荡阴,戎复诣邺,随帝还洛阳。车驾之西迁也,戎出奔于郏。在危难之间,亲接锋刃,谈笑自若,未尝有惧容。时召亲宾,欢娱永日。”
    ②《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史臣语,第1246页。
    ③《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第1235页。
    ④《晋书》卷四九《阮籍传》附《阮瞻传》,第1363页。“三语掾”有另一种流传之版本,其中是王衍问而阮修答,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十八条:“阮宣子(阮修)有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参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第245页。
    ⑤《晋书》卷四三《王衍传》,第1236页。
    ①参看《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第2195页。
    ②《论语·公冶长》载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①以余嘉锡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山涛乃“功名之士”,余氏评论道:“虽号名臣,却为叛党。平生善与时俯仰,以取富贵。其终始,功名之士耳。”参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篇》,台北:华正书局,1989年3月,第433页。去山涛不远的东晋孙绰便嘲讽道:“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元礼门为龙津,则当点额暴鳞矣。”见《晋书》卷五六《孙绰传》,第1544页。南朝颜延之把山涛和王戎一并从竹林七贤中除名:“乃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山涛、王戎以贵显被黜”。见《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第1893页。
    ②王晓毅认为高平陵政变之后,“一度观望的竹林七贤群体迅速瓦解,山涛、王戎等人先后步入仕途,只有向秀和嵇康拒绝与政府合作,继续‘竹林之游’”。参看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9月,第234页。张谷良也认为山涛入仕是不得以而为之:“以山涛的政治思想与态度观看,其显然并非存有崇高的济世志,只不过是藉委屈仕途以远罪避祸、保全性命而已。”参见张谷良:《试论山涛的政治思想与态度之起由》,台湾:东华人文学报第6期,2004年7月,第143页。
    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左长史范晷等向晋帝进言:“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参看第1227-1228页。
    ④(唐)房玄龄:《晋书》卷四三《山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228页。
    ①《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②《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5页。
    ③徐震堮:《世说新语·政事篇》第五条注引虞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92页。
    ④《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⑤《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6页。
    ⑥司马彪:《赠山涛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728页。
    ①《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②《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5页。
    ③笔者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主体或取其政治认知能力,确立政治价值标准以及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行为模式的过程。杨光斌、戴维·伊斯顿和杰克·邓尼斯、罗伯特·E·道斯都对“政治社会化”有所阐释,分别参看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77页;戴维·伊斯顿、杰克·邓尼斯:《政治系统中的儿童:政治合法性的起源》,纽约:麦克格劳-希尔公司,1969年,第7页;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71页。
    ④关于“政治人格”的定义很多,此处借用周亚权的定义。“政治人格(political personality)也是从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的角度讲的,一般指行为主体的政治性格特征的总和及其惯常行为模式。”“政治人格内含着相应的政治道德特质及其价值构成,形成了模式化的人格表征。也可以说,政治价值观念是个体政治人格的支柱和灵魂。”参见周亚权:《政治人格题解》,《探索》2007年第2期,第74页。
    ⑤郭熹微:《从竹林七贤看魏晋之际的名士心态》,《文史哲》1992年第1期,第26页。
    ①《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②何启民:《竹林七贤研究》,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3月,第139页。
    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④《晋书》卷九四《隐逸传》,第2463页。
    ⑤《晋书》卷五二《阮种传》,第1447页。
    ⑥徐高阮先生将竹林七贤视为反对司马氏的政治派别:“竹林七贤并不是一群只爱清谈的文人。他们是魏、晋之际一个锋芒很露得朋党。他们的消极狂放都只是对司马氏专政谋篡的一种抗议”,“他(山涛)在中年走入了司马氏的政府,但那只是选择了一条奋斗的曲折路线。他在后半生几十年里一直还是名士间的重望;他在政府中作了反当权分子的一个长期的首脑。”参见徐高阮《山涛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第1分册87页,台北:国立中央研究院,1969年3月。王晓毅考证竹林七贤仅是短暂存在过的名士之间的交游,而且参与者远不止这七贤,只是后人被传奇化了。参见王晓毅《“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90-99页。王晓毅对“竹林七贤”的详细考证恰好可以说明从事竹林之游的诸人无法构成以对抗司马氏为宗旨的专门组织,但是徐高阮的观点也不无道理,“消极狂放”而不从官方征召在客观 上会招致猜忌。综合二位学者的意见,山涛参加竹林之游起初只是通过隐居而避开即将到来的高层政治斗争,当他看到政局已经为司马氏所掌控之后便面见司马师“讨官”,因此也洗脱了对抗司马氏的嫌疑。
    ①《晋书》卷四九《向秀传》,第1374-1375页。
    ②徐震堮:《世说新语·政事篇》第八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94-95页。
    ③对于山涛所言,刘康德解释道:“言下之意,人之出处进退应与天地四时屈信变化一样,不可执一。”见刘康德《论魏晋“天地之教”》,《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93页。
    ④《晋书》卷八九《嵇绍传》附从子《嵇含传》(第2301页)载:“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父蕃,太子舍人。”
    ⑤《全晋文》卷六五嵇含《娱蜡赋(并序)》,第1829页。
    ⑥徐震堮:《世说新语·贤嫒篇》第十一条注引《晋阳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369页。
    ①《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注引《泰始起居注》,第932页。
    ②《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注引山涛《启事》,第933页。
    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31页。
    ①《晋书》卷三九《荀勖传》,第1156页。
    ②王晓毅:《司马炎与西晋前期玄、儒的升降》,《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第25页。
    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④《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8页。
    ⑤《隋书》卷三五《经籍四》,1061(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⑥如前所述,《晋诗》卷七载司马彪两首《赠山涛诗》,其中一首残缺;《全晋文》卷一六载司马彪《与山巨源书》(第1547页)载:“根枝失据,托命此别,告求矜愍,许见赈恤。穷人易感,悲喜兼怀。承命之后,情过挟纩。”此文似司马彪临终所言,情真意切,足证二人长期交好之实。《晋书》卷八二《司马彪传》(第2141页)载:“司马彪,字绍统,高阳王睦之长子也。出后宣帝弟敏。少笃学不倦,然好色薄行,为睦所责,故不得为嗣,虽名出继,实废之也。彪由此不交人事,而专精学习,故得博览群籍,终其缀集之务。初拜骑都尉。泰始中,为秘书郎,转丞。注《庄子》,作《九州岛春秋》。”以为“先王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撮教世之要也。是以《春秋》不修,则仲尼理之:《关雎》既乱,则师挚修之。前哲岂好烦哉?盖不得已故也。汉氏中兴,讫于建安,忠臣义土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
    ①《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5页。
    ②《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8页。
    ③《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5页。
    ④《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8-1020页。
    ⑤羊祜认为伐吴不能操之过急,他在魏吴边境一方面加强战备,另一方面绥怀远近感召人心,这是一种合乎时势的伐吴策略。《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4页)载:“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⑥《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5页。
    ⑦《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20页。
    ①《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5页。
    ②《全晋文》卷六武帝文《以山涛为司空诏》条,第1494页上。
    ③《全晋文》卷三四《山涛文》,第1653-1655。
    ④《全后周文》卷一三庚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第3945页上。
    ⑤《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⑥《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5页。
    ⑦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1页。
    ⑧《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6页。
    ⑨《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4页。
    ①《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4页。
    ②《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6页。
    ③《全晋文》卷三四山涛《启事》,第1654页上。
    ④《全晋文》卷四一羊祜《诫子书》,
    ⑤以上三条材料皆出自 《晋书》卷三四《羊祜传》。
    ⑥《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7页。
    ⑦《宋书》卷七一“史臣曰”,第1852页。
    ①《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4页。
    ②《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21页)载:(张)华深赞成其计。祜谓华日:“成吾志者,子也。”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须臣自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所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
    ③《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21页。
    ④《晋书》卷三六《张华传》,第1068、1070页。
    ⑤张华:《励志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615页。
    ⑥《晋书》卷三六《张华传》,第1070页。
    ①张华:《壮士篇》、《励志诗》、《上巳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13、615、617页。
    ②《晋书》卷三六《张华传》,第1074页。
    ③张华:《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17页。
    ④《全晋文》卷五八张华《鹪鹩赋》,第1790页上
    ①张华:《游仙诗四首》其一、《赠挚仲治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1页。。
    ②张华:《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617页。
    ③《全晋文》卷五八张华《归田赋》,第1789页上。
    ④《全晋文》卷五八张华《归田赋》(第1789页上)载:“随阴阳之开阖,从时宜以卷舒,冬奥处于城邑,春游放于外庐”,“时逍遥于洛滨,聊相佯以纵意。目白沙与积砾,玩众卉之同异,扬素波以濯足,溯清澜以荡思。”
    ⑤《晋书》卷三六《张华传》,第1074页。
    ⑥张华为政为人都是一派儒士风范,他以《铭》自规,以《箴》全人,其中的政治伦理思想全然是儒家式的。《全晋文》卷五八张华(1792页)载:“杖道不正,陷坠倾危” (《文杖箴》),“倚几之设,设而不倚。作器于此,成礼于彼”(《倚几铭》),“安乐必敬,口口上珍。大道坦坦,口口在人”(《席前左端铭》),“行莫若口,居莫若正。行处止恒,修理俟命”(《席前右端铭》)。张华《尚书箴》阐明为政之道,其《女史箴》讽喻弄权之后党,可见张华的政治锋芒是比较鲜明的,这也是其最终罹难的根本原因。
    ⑦张华:《答何劭诗三首》其一,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18页。该组诗共三首,其核心思想是对仕宦的价值和意义的怀疑与否定,透露出其较强的退隐之志。《答何劭诗三首》其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群生。明暗信异姿。静躁亦殊形。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虚恬窍所好。文学少所经。忝荷既过任。白日已西倾。道长苦智短。责重困才轻。周任有遗规。其言明且清。负乘为我戒。夕惕坐自惊。是用感嘉贶。写心出中诚。发篇虽温丽。无乃违其情。” 《答何劭诗三首》其三:“驾言归外庭。放志永栖迟。相伴步园畴。春草郁郁滋。荣观虽盈目。亲友莫与偕。悟物增隆思。结恋慕同侪。援翰属新诗。永欢有馀怀。”
    ①张华:《励志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15页。
    ②张华:《招隐诗二首》其一,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2页。
    ③张华:《招隐诗二首》其二,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2页。
    ④张华:《轻薄篇》,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11页。
    ⑤张华:《游猎篇》,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13页。
    ⑥张华:《杂诗三首》其三,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0页。
    ⑦张华:《拟古诗》,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1页。
    ⑧张华:《游侠篇》,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1~612页。张华:《游仙诗四首》其一:“云霓垂藻旒。羽袿扬轻裾。飘登清云间。论道神皇庐。箫史登凤音。王后吹鸣竽。守精味玄妙。逍遥无为墟。”张华:《游仙诗四首》其二:“玉佩连浮星。轻冠结朝霞。列坐王母堂。艳体餐瑶华。湘妃咏涉江。汉女奏阳阿。”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1页。张华:《游仙诗四首》其三:“乘云去中夏。随风济江湘。亹亹陟高陵。遂升玉峦阳。云娥荐琼石。神妃侍衣裳。”其四:“游仙迫西极。弱水隔流沙。云榜鼓雾柂。飘忽陵飞波。”参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1页。
    ①徐震堮:《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二十一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237页。
    ②郭熹微:《从竹林七贤看魏晋之际的名士一心态》,《文史哲》1992年第1期,第26页。
    ③朱谦之:《老子校释》九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33-35页。
    ④《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第1721页。
    ⑤《后汉书》卷八二上《方术列传·折像传》,第2720页。
    ⑥《晋书》卷一《宣帝纪》,第14页。
    ①《全晋文》卷四武帝文《以山涛为吏部尚书诏》(第1485页上)条:“议郎山涛,至性简静,凌虚笃素,立身行己,足以励俗,其以涛为吏部尚书。”《全晋文》卷五武帝文《以山涛为太子少傅诏》(第1488页上)条:“涛秉德冲素,思心潜通,清虚履道,有古人之风。虽使辅导东宫,宜兼督朝事。,,
    ②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29章,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380页。
    ③《论语·里仁》。
    ④《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8页。
    ⑤《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4页。
    ⑥《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7-1228页)载:“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左长史范晷等向晋帝进言:“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
    ⑦《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6-1187页。
    ⑧《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81页。
    ⑨《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8页。
    ①《晋书》卷四四《郑袤传》附子《郑默传》,第1252页。
    ②《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4页。
    ③《全梁文》卷六四张缵《让吏部尚书表》,第3334页上。
    ④朱谦之:《老子校释》四十四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179页。
    ⑤《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7页。
    ⑥《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5页。):“固辞以老疾,上表陈情。章表数十上,久不摄职,为左丞白褒所奏。”
    ⑦《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第1057页。
    ⑧《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7页。
    ①《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7页。
    ②《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3页。
    ③羊祜之妻乃夏侯霸之女,《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3页)载:“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三国志》卷二八《钟会传》注引《汉晋春秋》(第791页)曰:“初,夏侯霸降蜀,姜维问之曰:‘司马懿既得彼政,当复有征伐之志不?’霸日:‘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有锺士季者,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然非非常之人亦不能用也。’后十五年而会果灭蜀。”
    ④《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4页。
    ⑤《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3页。
    ⑥《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22页。
    ⑦《老子》七十八章:“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参看《老子校释》,第301页。
    ①以上三条材料皆出自《晋书》卷三四《羊祜传》。
    ②《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22页。本传(第1014页)又载:“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户。 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置郎中,备九官之职,加夫人印绶。”
    ③《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9页。本传(第1015页)载:“后加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司之仪。祜上表固让曰:且臣虽所见者狭,据今光禄大夫李憙执节高亮,在公正色;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光禄大夫李胤清亮简素,立身在朝,皆服事华发,以礼终始。”
    ④《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22页。
    ⑤余敦康先生亦持此观点,见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⑥《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6页。
    ⑦朱谦之:《老子校释》九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35页。
    ⑧《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4页。
    ⑨朱谦之:《老子校释》二十二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93页。
    ⑩《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8页。
    ①《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5页。
    ②《晋书》卷四一《魏舒传》,第1186页。
    ③《全晋文》卷四—羊祜《诫子书》,第1696页上。
    ④徐震堮:《世说新语·贤嫒篇》,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369页。
    ⑤《全梁文》卷四二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第3194页上。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贤嫒篇》第十一条笺疏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第800页。
    ②《晋书》卷三四《羊祜传》,第1013页。
    ③《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第745页。
    ④《全晋文》卷二武帝文《诏报傅玄(元年)》,第1475页上。刘运好:“在选拔官僚集团成员,建构官僚阶层时,晋武帝不唯崇儒,亦且重道。晋初,武帝即采纳傅玄的建议‘举清远有礼之臣’,并认为是‘此今之要也’。有礼,即有儒学之礼;清远,是为清操高蹈之情。举清远有礼之臣,正体现了武帝所期望建立起的官僚集团成员儒道兼揉的人格模式。具有此种人格模式的臣属,以道守身,以儒事君;上不以威逼主,下可教化天下。”参看刘运好:《崇儒融道——晋初思想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113页。
    ⑤上田早苗针对六朝‘清官’用词的使用脉络进行分析,得到‘清’这一概念,具有从‘清’的生活理念朝向‘清官’发展的趋势。因此,汉魏时期对人物品评所用的‘清’字,主要包括道德品格与为官政绩两方面。参见(日)上田早苗,<贵族的官制の成立——清官の由来とその性格>,收入中国中世史研究会主编《中国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の社会と文化》,东京:东海大学出版会,第103-页128页。
    ①“儒隐”和“道隐”是学者分析隐逸行为的惯常理论模式,例如闵军认为:“隐士作为一个独特的士人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产物。从历史上隐逸之风较盛的几个朝代看,隐士的产生大多与社会的动荡、统治阶级的强权政治及统治者的昏暗腐败有关,中国古代隐士的构成及其隐居方式是多样的,这与其各自哲学思想基础有关。就此而论,又有道家之隐与儒家之隐之别。无意天下事,无意仕途,一心出世,以求超然物外,是为‘道家之隐’;‘身处江湖,心存魏阀’、‘隐居以求其志’,以隐待出则为儒家之隐。”参看闵军:《中国古代隐士略论——兼谈古代儒道隐逸思想之异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49页。
    ②谢大宁便持这一观点,参看其文《儒隐与道隐》,《国立中正大学学报》1992年第三卷第一期。乔清举亦表示:“隐遁或归隐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奇葩。通常都是把隐遁与老庄联系在一起,其实,隐遁行为产生于儒道思想形成之前无所谓属于道家或者儒家。传说的最早的隐遁者是许由、务光、巢父,乃是庄子的创造,有明文记载的最早的隐遁者是稍晚的有殷周之际的箕子、微子、伯夷、叔齐等人。对于他们的归隐思想,儒家和道家各自作了不同的解释。儒家的归隐思想有二个要素:守志、待时、致命,其必要条件是与政治的联系。守道而不惜其身是儒家的重要特征;道家的归隐思想则是守身,坚守心灵的自由。道家主要是以庄子论,老子与庄子又有不同。《周易》经传中的归隐思想是儒家性质的。”参看乔清举:《论归隐思想与(周易)中归隐思想的学派归属》,《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第76页。
    ①《庄子·缮性篇》,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2版,第555页。
    ②《庄子·天地篇》,参看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2版,第424页。
    ③闵军:“正如历史上儒道二者对后世的影响有时并非单一而是混合的一样,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有时也具有互补性的一面。在士人之间,‘仕’是出路,‘隐’是退路,二者起伏不定,随时消长。出仕之时,自然是以儒家经邦治国以励己身,而不得意、退隐之时,也尽可用道家的‘无为自然’以保全自己。道家顺天从性、无为自然的理想人格,往往为儒士所吸收,形成所谓的‘儒道互补’。儒家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际上正体现了这一互补性。”参看闵军:《中国古代隐士略论——兼谈古代儒道隐逸思想之异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54页。
    ④黄伟伦:“就儒家来看,它着重的是一个秩序性的要求与道德伦理的确立,强调礼乐的教化,要以人文来化成自然;而道家则着眼于全身保性与精神的自由,故而标举体性之本真,要取消人文以回归自然,是以前者讲的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后者则倡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要求‘法自然’以‘复归于朴’。所以,如果说儒家的根本关怀是表现为一种:对人的社会属性存在如何‘伦理化’的忧患意识;那么道家的根本关怀则表现为:对人的自然属性存在如何‘自然化’的自由意识,前者是站在‘人文化成’的立场,表现出主体的积极能动性;而后者则是着眼于‘体性之本真’表现出价值理想的向往与复归。”参看黄伟伦:《六朝隐逸文化的新转向——一个“隐逸自觉论”的提出》,载《成大中文学报》第19期,2007年12月,第6页。
    ⑤《史记》卷六三《庄子列传》,第2145页。
    ⑥《隋书》卷三三《经籍二·史》载魏晋时期士人所作隐士传记:“《圣贤高士传赞》三卷,嵇康撰,周续 之注。《高士传》六卷,皇甫谧撰。《逸士传》一卷,皇甫谧撰。《逸民传》七卷,张显撰。《高士传》二卷,虞盘佐撰。《至人高士传赞》二卷,晋廷尉卿孙绰撰。《高隐传》十卷,阮孝绪撰。《高隐传》十卷(无著者)。《止足传》十卷(无著者)。《续高士传》七卷,周弘让撰。”(唐)魏征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第975页。记载魏晋时期隐逸者生活状况的正史有《后汉书·逸民传》、《晋书·隐逸传》、《宋书·隐逸传》、《南齐书·高逸传》、《梁书·处士传》、《魏书·逸士传》,另外《世说新语·栖逸篇》载有反映魏晋时期士人隐逸思想的言行。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士人身居庙堂却“希企隐逸”,石崇《巢许论》、桓玄《四皓论》、殷仲堪《答四皓论》、谢万《八贤论》、孙绰《难谢万八贤论》、皇甫谧《玄守论》和《释劝论》,道教人物葛洪的《隐逸传》及《抱朴子》中的《嘉遯》、《逸民》两篇,这充分说明当时士林之中存在一定的隐逸现象。
    ①据笔者统计,《晋书·隐逸传》载有63位隐士。参看附表1《魏晋隐士基本情况简表》,后文简称为《隐士简表》。
    ②范粲、鲁胜、龚壮、泛腾、郭瑀5人曾弃官归隐,其余士人终生不仕。孙登、董京、夏统、朱冲、董养、霍原、郭琦、伍朝、鲁褒、郭文、龚壮、谯秀、翟汤、索袭、杨轲、公孙凤、公孙永、张忠、石垣、宋纤、郭荷、郭瑀、祈嘉、瞿硎先生、谢敷、戴颙、鲁胜、泛腾、周续之、龚祈、翟法赐、沈道虔、郭希林雷次宗、王素、关康36人之家世无从可考,可以推断并非官宦家庭;范粲、刘驎之、陶淡、陶潜4人祖上曾居官。任旭、孟陋、韩绩、郭翻、辛谧、龚玄之、宗炳、王弘之、 阮万龄、孔淳之、刘凝之及兄盛公、朱百年12人出自官宦之家其父或其兄居官。郭荷、戴颙、龚祈、翟法赐、宗或之、郭希林6人之父祖便隐逸不仕,可谓隐逸世家。参看文末《隐士简表》。
    ①本段材料为从各人本传中分别摘引所得,并非史书中连缀成篇的文字内容。参看《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和本文末《隐士简表》。
    ②李笑野将《周易》中的隐逸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隐逸思想的源头或曰蓝本,他认为“隐逸思想在《周易》当中,不是萌芽,而是以较为成熟的样态展现出来的。之所以如此,实因这一思想是社会政治的伴生物,而《周易》成书之前的中国社会,其政治理性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成熟的展现。”参看李笑野:《《周易》的隐逸思想探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第67页。
    ③《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向长传》,第2758-2759页。
    ①参看《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和文末《隐士简表》。
    ②《易》与道家思想之内在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学者各抒己见,囿于学力笔者对此不作深入讨论。朱立元认为:“中国哲学史上,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是十分重要的一章,它既促成了玄学的诞生,又成为玄学本身一个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一种要义。”参看朱立元:《言意之间的“不尽之尽”——略论(周易>的言意观》,《学术月刊》1994年第10期,第65页。汤用彤先生认为:“玄学统系之建立,有赖于言意之辨”,“依言意之辨,普遍推之,而使之为一切论理之准量,则实为玄学家所发现之新眼光新方法”。而玄学的言意之辨则可上溯至《庄子》和《周易》,从而言意之辨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指针与方法论。钮福铭:《庄子处世哲学与<周易>》,《周易研究》1991年第1期(总第7期),第45-50页。
    ③参看《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和文末《隐士简表》。
    ①《孟子·离娄上》。
    ②参看《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和文末《隐士简表》。
    ③参看《晋书》卷九四《隐逸传》。
    ④参看《晋书》卷九四《隐逸传》之《孙登传》、《夏统传》,《范粲传》。
    ①王瑶:《论希企隐逸之风》,载《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第176-195页。还有几位学者持类似观点,如钱穆先生曰:“盖凡一代之学术风尚,必有其一种特殊之精神,与他一时代迥不同者。……今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学术思想,亦可以一言蔽之,日‘个人自我之觉醒’是已。”参见钱穆:《魏晋清谈》,载《国学概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年10月,第149-150页。余英时继承钱穆先生观点著有《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也主张魏晋士人个体意识觉醒。又如李泽厚先生亦谓:“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这就是人的觉醒”。参见李泽厚:《魏晋风度》,载《美的历程》第5章,台北:元山书局,1984年11月,第87页。谢大宁表示:“隐士之所以为隐,其本质仍只是在追求某种人生超越价值的贞定。”参看谢大宁:《儒隐与道隐》,《国立中正大学学报》1992年第三卷第一期,第140页。黄伟伦:“本文首先从儒、道两家对待隐逸的态度叙起,用以对显‘儒隐’与‘道隐’两种基本型态,并且论述老庄思想在此一转折中,所扮演的积极作用,试图厘清当时庄老思潮盛行与希企隐逸风尚的内在联系,继而说明在此时期中‘自目的性之隐’的情状与‘朝隐’所标志的理论意义,藉此来论证在当时‘人的觉醒’的文化语境底下,六朝隐逸活动标志的从‘他目的性之隐’到‘自目的性之隐’的新转向。”参看黄伟伦:《六朝隐逸文化的新转向——一个“隐逸自觉论”的提出》,载《成大中文学报》第19期,2007年12月,第1页。
    ②王通:《文中子中说》卷九,《四部丛刊本》影印宋刊本
    ①汪藻:《浮溪集》卷十八,见汪藻《翠微堂记》,转引自《陶渊明资料汇编》,第54页。
    ②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1月。
    ③龚自珍:《定庵文集补》,转引自《陶渊明资料汇编》,第237页。
    ④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卷三,三联书店1954年版。
    ⑤转引自《陶渊明资料汇编》,第286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⑦今存最早之陶渊明年谱为南宋王质所编纂之《栗里谱》,载于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月出版并于1997年重印。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清华学报》,第574-609页;王瑶所编《陶渊明集》乃编年体例,对陶渊明生平和作品都有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袁行霈先生所著之《陶渊明年谱汇考》对现存渊明年谱的研究成果搜罗最为详尽,载其《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第232~350页。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载其校注《陶渊明集》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吴云:《陶渊明年潜》,载其《陶渊明论稿》附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唐满先:《陶渊明年谱》,载其《陶渊明集浅注》附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王孟白:《陶渊明年谱简证》,载其《陶渊明诗文笺》附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孙均锡:《陶渊明年谱》,载其《陶渊明集校注》附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李华:《陶渊明年谱简编》,载其主编《陶渊明诗文赏析集》附录,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邓安生:《陶渊明年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李华:《陶渊明年谱辨证》,载其《陶渊明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年谱》,载其《陶渊明集全译》附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港澳台地区有关陶渊明年谱及享年的考证论文有:李辰冬:《陶渊明作品系年》,载《大陆》杂志第二卷第三、四期,1951年出版;李辰冬:《陶渊明评论》一书,附《陶渊明系年补正》,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5年;劳干:《陶渊明行年杂考》,载《自由学人》第二卷第三期,1956年;潘重规:《陶渊明年岁析疑》,载 《新亚生活双周刊》第五卷第十期,1962年;杨勇:《陶渊明年岁应为六十三岁考》,载《新亚书院学术月刊》第五期,1963年出版;杨勇:《陶渊明年谱汇订》,载其《陶渊明集校笺》附录,香港:吴兴书局,1971年;黄仲仑:《陶渊明评传》附《年谱》,台北:帕米尔书店,1965年;方祖燊:《新定陶潜年谱》,载其《陶潜诗笺证校注论评》附录,台湾书店,1988年修订本;齐益寿:《论古直陶渊明享年五十二岁说》,载《幼狮》月刊第三十四卷第二期,1971年出版;吕兴昌:《陶渊明享年六十三岁旧说新证》,载《汉学研究》第五卷第二期;孙守侬:《陶潜论》附《陶渊明作品系年各家对照表》,台北:正中书局,1978年;沈振奇:《陶谢年表》,载其《陶谢诗之比较》,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钱玉峰:《陶诗系年》,台北:中华书局,1992年;陈怡良:《陶渊明年表》,载其《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刘本栋:《陶靖节事迹及其作品系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①关于陶渊明享年各家说法不一,袁行霈先生主76岁说,笔者采纳此说。除此之外还有76岁、51岁、56岁、59岁63岁等说法,袁行霈先生对各家之说做了细致考辨和分析,可详参袁行霈:《陶渊明年谱汇考》,载《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第246-263页。
    ②《宋书》卷九三《隐逸传》,第2287页。
    ③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参看《陶渊明集笺注》卷五,第460页。
    ④《宋书》卷九三《隐逸传》,第2287页。
    ⑤《晋书》卷九四《陶渊明传》, 《晋书》第八册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2462页。
    ①陶渊明:《有会而作》,参看《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第306页;陶渊明:《饮酒》其十九,参看《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第278页; (梁)沈约:《宋书》卷九三《陶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2288页。
    ②颜延之: 《陶征士诔》, 《文选》第六册卷五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470-2471页。
    ③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参看《陶渊明集笺注》卷五,第460页。
    ④《宋书》卷九三《隐逸传》,第2286页。
    ⑤陶渊明:《命子》,参看《陶渊明集笺注》卷一,第41页。
    ⑥《晋书》卷六六《陶侃传》,第1768页。
    ⑦《晋书》卷六六《陶侃传》(第1773-1774页):“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 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茹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
    ①陶侃出身傒族,虽然他以军功著称,但是这一出身被汉人官僚所歧视,《世说新语·容止篇》:“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能往。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二十三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第725页。
    ②陶渊明:《与子俨等疏》,《陶渊明集笺注》卷七,第529页;陶渊明:《饮酒》,《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第271页。
    ③陶渊明:《杂诗》其五,《陶渊明集笺注》卷四,347页;陶渊明:《拟古》其八,《陶渊明集笺注》卷四,第334页。
    ④陶渊明出任州祭酒较为短暂,难以判断其在任的政治作为和政治态度,其后几次出仕都任职军幕,与时政变化和政治势力较量密切相关,袁行霈先生《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一文对此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该文认为陶渊明任彭泽是迂回之术,旨在为从仕途全身而退做好准备。参看袁行霈: 《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载《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第67~92页。
    ⑤袁行霈: 《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载《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第90-91页。
    ⑥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卷二《归园田居》其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76页。本文所引陶渊明诗文材料皆出自袁行霈所辑《陶渊明集笺注》,以下引文只注释书名、卷册、页码。
    ①陶渊明:《与子俨等疏》,《陶渊明集笺注》卷七,第529页。
    ②(宋)范哗: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第2755页。
    ③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己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538页。
    ①《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第3056页。
    ②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第29页笺注五。
    ③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六《微子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第1265-1270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六《隐逸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版,第1908页。
    ②鲁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己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538页。
    ③程树德: 《论语集释》卷九《公冶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第299页。
    ④《论语集释》卷一六《泰伯下》,第540页。
    ⑤《论语集释》卷三三《季氏》,第1162页。
    ⑥《论语集释》卷二三《先进下》,第972页。
    ⑦《陶渊明集笺注》卷五《感士不遇赋序》,第431页。
    ⑧《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第203页。
    ①袁行霈: 《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见《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02页。
    ①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可知,涉及“桃源”二字竟达6569处,即便除去与“桃花源”无关的部分其数量也颇为惊人,直接以“桃花源”为关键词的也有536处,历代古籍浩如烟海,未收录于《四库全书》的古籍中未尝没有谈及“桃花源”的文字材料。由此可见,陶渊明所创设的“桃花源”意向已经深深烙入中国士人内心。
    ②陈寅恪先生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等。参看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第1期,第79页。刘明华著文从理想性、神秘性和历史真实三个角度对“桃花源”进行分析,认为“桃花源”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是也同样负载着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状况的向往。参看刘明华:《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诗并记》的多重解读》,《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第93~97页。张建伟:“关于《桃花源记》的写作,有的认为它与当时的社会动乱有关,还有人将其归结于东晋的赋役繁重。笔者认为社会动乱、赋役繁重历代普遍存在,而桃源理想却偏偏产生于东晋,其原因自然很复杂,有一点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那就是无为之治政治思想在东晋的盛行。”张建伟:《《桃花源记》与东晋无为之治》,《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第32卷第7期,第81~83页。高淑娟:“诗言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典型地反映了两晋时期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对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以及他们对自己理想社会的向往。而它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正是两晋的土地制度——占田制。可以说,占田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当时的庄园经济是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参看高淑娟:《《桃花源记》与两晋占田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50-65页。
    ③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偶然间闯入桃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虽然这个渔人违背桃源人们意愿而留心标注离开桃源的路径,但是最终还是无人能再次找到该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笺注》卷六,第479页。
    ④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笺注》卷六,第479页。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第八十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1版,第307-309页。③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笺注》卷六,第479页。
    ②《老子校释》第十九章,第74页
    ④(宋)洪迈曰:“然予窃意桃源之事以避秦为言,至云‘无论魏晋,乃寓意于刘裕,托之于秦借以为喻耳。”参看文渊阁《四库全·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容斋随笔·三笔》卷十。
    ⑤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集笺注》卷六,第480页。
    ⑥魏正申: 《陶渊明评传》,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266页。
    ①范正宇:“非君论是中国古代反对君主专制、并与专制主义国家理论或“尊君论”相对立的政治理论,自汉末仲长统定其理论雏型后,它在三国——五代和宋——清两个时期分别演化出“无君论”(其代表人物为阮籍、鲍敬言、无能子)与“抑君论”(其代表人物为邓牧、黄宗羲、唐甄)两大理论形态。”范正宇:《道德主义的疾愤与空虚——无君论者的反文化观述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第69页。
    ②鲍敬言其人其事无从可考,其言论仅见于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篇》,下文所引鲍敬言言论皆出自该篇。可参看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卷四八《诘鲍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③葛洪: 《抱朴子》卷四八《诘鲍篇》, 《抱朴子外篇校笺》,第314页。
    ④葛洪: 《抱朴子》卷四八《诘鲍篇》, 《抱朴子外篇校笺》,第314页。
    ⑤葛洪: 《抱朴子》卷四八《诘鲍篇》, 《抱朴子外篇校笺》,第317页。
    ⑥葛洪: 《抱朴子》卷四八《诘鲍篇》, 《抱朴子外篇校笺》,第314页。
    ①马俊南:“第一,鲍敬言是一位受《老子》《庄子》影响的能言善辩的学者;第二,鲍敬言是一位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无君论者;第三,葛、鲍之间围绕“无君论”曾多次进行过激烈的辩论。”马俊南:《鲍敬言“无君”思想浅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第81页。马俊南:“通观《诘鲍篇》全文,鲍敬言的思想与老庄的思想既存在着本质区别的一面,又有受老庄思想影响的一面。”马俊南:《鲍敬言“无君”思想浅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第84页。
    ②吴云:《论《桃花源记》》,《齐鲁学刊》1979年第3期,第70页。
    ③杨义银:《鲍敬言无君论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历史地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第81页。
    ④《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59页。
    ①《嵇康集校注》卷二《与山巨源绝交书》,第114页。
    ②葛洪: 《抱朴子》卷四八《诘鲍篇》, 《抱朴子外篇校笺》,第493页。
    ③《孟子·梁惠王下》,参看焦循: 《孟子正义》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45页。
    ④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册第84页。
    ⑤《孟子·梁惠王下》,参看焦循: 《孟子正义》卷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973页。
    ①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册第85页。
    ②《孟子·梁惠王下》,参看焦循: 《孟子正义》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55-59页。
    ③《孟子·梁惠王上》,参看焦循: 《孟子正义》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55页。
    ④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集笺注》卷六,第480页。
    ①陶渊明: 《饮酒》其九, 《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第256页。
    ②《庄子·渔父篇》,参看王先谦: 《庄子集解》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版,第276页。
    ①朱自清:《陶诗的深度——评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见《朱自清序跋书评集》,三联书店1983年,第227页。
    ①葛晓音: 《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第147页。
    ②《易·系辞下》,参看周振甫译注: 《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4月第1版,第258页。
    ①陶渊明: 《劝农》, 《陶渊明集笺注》卷一,第34页。
    ②《墨子·七患》,参看孙诒让: 《墨子间诂》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5页。
    ①《墨子·七患》,参看孙诒让: 《墨子间诂》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9页。
    ②陶渊明: 《劝农》, 《陶渊明集笺注》卷一第34页。
    ③《南史》卷七五《隐逸上》,第1859页。
    ①熊国英:《图释古汉字》,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1月版,第208页。
    ②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497页。
    ①王瑶: 《文人与药》, 《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第139页。
    ②宗白华: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艺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68页。
    ③曹操: 《短歌行》,参看逯钦立编: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第349页。
    ④曹植: 《赠白马王彪》,参看逯钦立编: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第454页。
    ⑤《全三国文》卷四四王弼《戏答旬融书》,第1303页。
    ⑥参看《全后汉文》卷五四张衡《髑髅赋》、《全三国文》卷十八曹植《髑髅说》、《全三国文》卷四三李康《髑髅赋》(仅存残篇)、《全三国文》卷五三吕安《髑髅赋》。
    ⑦《全后汉文》卷五四张衡《髑髅赋》,第770页。
    ①《全后汉文》卷五四张衡《髑髅赋》,第770页。
    ②《全三国文》卷十八曹植《髑髅说》,第1152页。
    ③《全三国文》卷十八曹植《髑髅说》,第1152页。
    ④陶渊明:《自祭文》, 《陶渊明集笺注》卷七,第556页。
    ①陶渊明: 《感士不遇赋》, 《陶渊明集笺注》卷五,第431页。
    ②《论衡·谈天篇》,参看黄晖撰: 《论衡校释》卷一一,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版,第473页。
    ③《论衡·言毒篇》,参看黄晖撰: 《论衡校释》卷二三,第979页
    ④陶渊明: 《悲从弟仲德》,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175页。
    ⑤《庄子·知北游》, 《庄子集解》卷六,第186页。
    ⑥《论衡·幸偶篇》,参看黄晖撰: 《论衡校释》卷二《幸偶》,第40页。》
    ⑦陶渊明: 《形赠影》,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59页。
    ⑧《庄子·齐物论》, 《庄子集解》卷一,第19页。
    ①陶渊明: 《形影神·神释》,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67页。
    ②《列子·杨朱篇》,参看杨伯峻: 《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第221页。
    ③陶渊明: 《神释》,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67页。
    ④陶渊明: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121页。
    ⑤陶渊明: 《连雨独饮》,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125页。
    ⑥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86页。
    ⑦《全三国文》卷四三李康《游山九吟序》,第1295页。
    ⑧陶渊明: 《杂诗》其一, 《陶渊明集笺注》卷四,第338页;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二, 《陶渊明集笺注》卷四,第423页。
    ①陶渊明: 《还旧居》, 《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第216页。
    ②陶渊明:《自祭文》, 《陶渊明集笺注》卷七,第556页。
    ③李泽厚: 《美的历程》, 《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④包根弟认为:“陶公对生死问题,出现理性上和情感上两种观念,在理性上他能安时处顺,不着任何悲喜之情,但在感情上,他又不免囿于生死之哀伤,难以跳出,唯有藉各种行乐方法,暂时使自己求得解脱。”参看包根弟:《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辅仁国文学报》1986年6月第2期,第18页。
    ⑤《全三国文》卷一六曹植《与杨德祖书》,第1140页。
    ⑥陶渊明: 《荣木》, 《陶渊明集笺注》卷一,第13页。
    ①《全三国文》曹丕《与王朗书》,第1090页。
    ②《全三国文》卷八曹丕《典论·论文》,第1098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参看(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567页。
    ④《论语·卫灵公下》, 《论语集释》卷三二,第1102页。
    ⑤陶渊明: 《游斜川一首并序》,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91页。
    ①陶渊明: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第219页。
    ②陶渊明: 《己酉岁九月九日》, 《陶渊明集笺注》卷三,第224页。
    ①钱志熙: 《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见《引言》第3页。
    ②李泽厚: 《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③《庄子·大宗师》, 《庄子集解》卷二,第56页。
    ①《列子·杨朱篇》《列子集解》卷七,第221页。
    ②袁行霈: 《陶诗主题的创新》, 《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13页。
    ③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89页。
    ④陶渊明: 《九月闲居》,《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72页。
    ⑤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五, 《陶渊明集笺注》卷四第403页。
    ⑥陶渊明: 《九日闲居》《陶渊明集笺注》卷二,第73页。
    ①袁行霈: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陶诗的自然美》,见《陶渊明研究》,第66—67页。
    ②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集笺注》卷五,第461页。
    ③《易·系辞上》,参看周振甫译注: 《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4月第1版,第233页。
    ①刘泽华: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第294页。
    ②《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第2185页。
    ③《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第2187页。
    ④《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第1360页。
    ⑤《全三国文》卷二曹操《以高柔为理曹椽》,第1064页。
    ①《全三国文》卷二曹操《举贤勿拘品行》,第1065页。
    ②《全三国文》卷二曹操《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第1064页。
    ③余敦康: 《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51页。
    ④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之《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51页。
    ①任继愈主编: 《中国哲学发展史》之《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6页。
    ②《全三国文》卷四七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第1321页。
    ③《全三国文》卷四七嵇康《卜疑》,第1321页。
    ①《晋书》卷四九《嵇康传》,第1370页。
    ②《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嵇康之《与山巨源绝交书》,第1372页。
    ③顾农认为:“其时司马氏已经成为巨大的足以左右形势的政治势力,司马氏的理论家王肃也相应地成为权威的经学家,礼教的旗帜已经被他们拿在手里了。嵇康虽然笃信礼教,但为了在政治上与司马氏唱对台戏,便违心地针锋相对地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见顾农《嵇康的政治态度和他的作品》,《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第109页。清朝人俞正燮在《癸已存稿·书文选幽愤诗后》说:“要使千载下知康所非薄者,王肃、皇甫谧等所造,司马懿、钟会等所牵引之汤武、周孔也。”
    ④《晋书》卷四九《嵇康传》,第1373页。
    ⑤陶渊明:《饮酒》其十九,《陶渊明集笺注》,第278页。陶渊明在诗文中多次表明自己与社会颇难相合。
    ⑥《南史》卷七六《隐逸下》,第1908页。
    ①(清)钟秀:《陶靖节记事诗品二十二则》,转引自《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第239页。
    ②袁行霈将该诗解读为陶渊明对刘裕篡权愤怒之情的隐晦表达;还认为陶渊明之意不在酒,而是暗指刘裕篡晋之事,但是鉴于身处危局之情势他未敢直接抒发,《述酒》以游仙结尾反映出陶公愤而隐忍之意。见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之《述酒》析义,第303页。
    ③陶渊明在诗文中表达出对“道”与“善”的渴慕:“匪道曷依,匪善奚敦”,“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见《荣木》,第13页。这是对《礼记·祭统》中“心不苟虑,必依于道”和《礼记·曲礼上》中“敦善行而不殆”的化用,据此可证陶渊明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
    ①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②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见《鲁迅全集》卷三《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36页。
    ③《晋书》卷四九《嵇康传》,第1371页。
    ④(清)方体:《晋征士靖节先生祠碑记》,转引自《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第219页。
    ①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卷三《而己集》,第537页。
    ②“真”在现存的嵇、陶诗文中分别出现17次和10次。“真”在道家哲学中指禀受于天且不可更易的本然状态,如庄子将其与“礼”进行比较并予以解释:“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见(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渔父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76页。
    ③葛荃在《寻觅史家笔触——政治思想研究方法论刍议》中对这种历史观作过具体论述,参见刘泽华、张分田等著:《思想的门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④魏晋士人有从政治关怀转向生命关怀的倾向,笔者在未刊稿《试论社会变迁中士人心态的自我调试》中对作过浅显论述。宗白华、王瑶、李泽厚、钱志熙等学者认为魏晋是个生命意识勃兴的时代,详见其相关论著。
    ⑤“心”在现存的嵇、陶诗文中分别出现178次和61次,足见二人对“心”的高度重视。嵇康主张“任心”,陶渊明主张“称心”,二者之间的差别将另文论述。
    ①嵇康:《代秋胡歌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第479页。
    ②嵇康:《与阮德如一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第487页。
    ③《陶渊明集笺注》之《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一首》、《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第207、219页。陶渊明在诗文中反复强调自己的“固穷”志愿,这基本成为学界共识。
    ④“自然”这一概念在现存的嵇、陶诗文中分别出现51次和5次。
    ①(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转引自《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第7页。
    ②现存陶渊明诗文中有25处谈及关于自身之“死”,此外还有多处以其他形式论述死亡问题;而现存嵇康诗文中虽然有20个“死”字,但是多与嵇康自身无关。
    ③“寂寞”与“无为”是嵇康和庄子养生思想共有的核心概念。《庄子·刻意篇》:“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38页。
    ④《庄子·在宥篇》,参看(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38页。
    ①《全三国文》卷四八嵇康《养生论》,第1324页。
    ②《庄子·养生主》,参看(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15、128页。
    ③孙昌武认为:“嵇康的养生思想是一种独特的神仙思想,他的养生术乃是一种独特的神仙术。他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对于正在兴盛起来的道教的神仙信仰作出了独特的发挥。”参见孙昌武:《嵇康的养生术和游仙诗》,《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87页。
    ④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五》,《陶渊明集笺注》,第403页。陶渊明作《自祭文》和《拟挽歌辞三首》集中表达出对死亡将至的忧伤之情,这在魏晋诗文中并不鲜见。
    ⑤陶渊明:《与子俨等疏》,《陶渊明集笺注》,第529页。陶渊明有“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既来孰 不去,人理固有终”、“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之诗句。
    ①现存陶渊明诗文中有22个“化”字,其中21个都是自然运行之“化”。
    ②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其一,《陶渊明集笺注》,第121页。
    ③学术界对此有比较接近的看法,如李刚认为“葛洪人生观的形成是由儒而入道,最终立足与道”。参见李刚《葛洪及其人生哲学》,《文史哲》,2000年第5期。类似观点可参阅:陈昌文《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潘显一《“道—美”观从道家到道教的标志》,《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2期;李锦全《徜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④韦凤娟认为:“他(陶渊明)在现实人生中活得有滋有味。他超脱了束缚精神的世间烦恼杂念,却没有追随庄子遁入‘太虚’境界,也没有变成一个庄子式的厌世者;相反,超脱俗念的结果是使他更多地觅得生活的‘真味’,更好地享受生活。他之‘归去来兮’,是回到一个洗去伪饰虚荣、更真实也更富于人情味的人生境界。陶渊明和庄子一样有着愤世嫉俗的心情,崇尚自然。但陶渊明的‘自然’不仅存在于非社会形态的山水林泉、田园风物之中,也存在于古风淳厚的乡村生活之中。他总是很有兴致地在耕读生活中寻觅人生妙境,紧紧拥抱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乐趣。显然,陶渊明的‘自然’是一种不排斥人间情味的‘自然’,而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自然’。”参看韦凤娟:《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第29页。
    1.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 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7.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
    8. [东汉]班固撰、 [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9.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10.[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
    11.[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12.[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1版。
    13.[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14.[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15.[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16.[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版。
    17.[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18.[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19.[宋]欧阳修,宋祈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
    20.[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1.[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三国志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22.[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两晋南北朝九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23.[宋]熊方等撰,刘枯仁点校:《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0月。
    24.缪钺主编:《三国志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6月。
    25.[清]赵翼著:《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26.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8月。
    27.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
    28.[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9.[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第1版。
    30.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
    31.[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
    32.[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3.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4.[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4月第1版。
    35.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6.[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
    37.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月第1版。
    38.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
    39.[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
    40.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版。
    41.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
    4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6月。
    43.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44.[宋]洪迈著:《容斋随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45.[北魏]郦道元著,王国维校:《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46.[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47.[明]胡应麟著:《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8.杨勇著:《世说新语校笺》,台北:宏业书局,1969年。
    4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
    50.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
    5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2.[宋]李防等辑:《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3.[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4.[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刻本:《昭明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55.[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56.[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影印《四部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7.[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8.[魏]阮籍著,黄节注:《阮步兵咏怀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59.[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60.[魏]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61.[魏]王粲等著,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2.[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6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4.[晋]陆机著,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5.[晋]陆云著,黄葵点校:《陆云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66.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67.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8.许逸民:《陶渊明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9.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70.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71.[清]李渔著:《闲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7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73.[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2004年重印)。
    2. 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4. 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5.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7月。
    6. 陈鼓应著:《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 畅广元:《中国文学的人文精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8. 陈洪:《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7年。
    12.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3.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4.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5.陈顺智:《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
    16.陈怡良:《陶渊明年表》,载其《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7.蔡忠道:《魏晋儒道互补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18.邓安生:《陶渊明年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19.丁冠之:《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济南:齐鲁书社1982。
    20.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1.戴琏璋:《玄智、玄理与文化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
    22.[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23.戴维·伊斯顿、杰克·邓尼斯:《政治系统中的儿童:政治合法性的起源》,纽约:麦克格劳-希尔公司,1969年。
    24.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25.冯达文著:《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26.傅刚著:《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7.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8.范寿康:《中国哲学通论》,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29.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0.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3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2.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33.方祖燊:《新定陶潜年谱》,载其《陶潜诗笺证校注论评》附录,台湾书店,1988年修订本。
    34.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5.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36.高晨阳:《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37.国家图书馆编:《汉晋名人年谱》,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8.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9.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0.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1.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2.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年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43.葛晓音:《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44.葛晓音编:《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5.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4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47.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9.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0.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1.[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52.韩国盘:《魏晋南北朝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53.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
    54.何启民:《竹林七贤研究》,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3月。
    55.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2月。
    56.黄少英:《魏晋人物品题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57.胡志佳:《门阀士族时代下的司马氏家族》,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58.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9.黄仲仑:《陶渊明评传》附《年谱》,台北:帕米尔书店,1965年。
    60.黄炽霖:《曹魏时期中央政务机关之研究——兼论曹操与司马氏对政制之影响》,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61.堀池信夫:《汉魏思想史研究》,东京:明治书院,1988年。
    62.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3.吉联抗辑译:《魏晋南北朝音乐史料汇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64.景蜀慧:《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65.孔繁著:《魏晋玄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66.康中干:《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67.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68.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69.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70.李华:《陶渊明年谱简编》,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71.李华:《陶渊明年谱辨证》,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72.李锦全:《陶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3.李建中、高华平:《玄学与魏晋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4.李清筠:《魏晋名士人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75.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7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7.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8.李树喜:《中国人才史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79.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80.鲁迅:《鲁迅全集》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81.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2.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3.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0年。
    84.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85.李宗桂著:《中国文化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8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北:华正书局印行,1977年5月初版。
    87.刘大杰:《魏晋思想论》第四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88.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9.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90.刘本栋:《陶靖节事迹及其作品系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91.刘琳:《中古泥鸿—刘琳史学论文自选集》,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92.刘纶鑫主编:《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韵集部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93.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年。
    94.刘师培撰,程千帆等导读:《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95.林校生:《“八王之乱”丛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96.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97.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98.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99.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
    100.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2.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3.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04.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5.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6.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107.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4月。
    108.马良怀:《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9.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山东:齐鲁书社,1989年8月。
    110.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4月。
    111.南京大学中文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2.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113.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114.钱穆:《魏晋玄学与南渡清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
    115.钱穆:《记魏晋玄学三宗》,载《庄老通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12月。
    116.邱少平:《魏晋名士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7.钱玉峰:《陶诗系年》,台北:中华书局,1992年。
    118.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19.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0.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122.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
    123.邵汉民:《儒道人生哲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124.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1月。
    125.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126.沈振奇:《陶谢年表》,载其《陶谢诗之比较》,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
    127.孙均锡:《陶渊明年谱》,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128.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13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13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32.唐长儒:《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33.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134.唐满先:《陶渊明年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35.田文棠:《魏晋三大思朝论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136.田文棠著:《阮籍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137.汤伟侠:《汉魏六朝道教教育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38.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39.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0.汤用彤、任继愈著:《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141.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42.汤用彤著:《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43.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4.汤一介:《郭象与魏普玄学》(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5.唐翼明:《魏晋清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4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47.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48.王葆玹著:《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149.程章灿著:《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1992年。
    150.王德有:《谈有论无:魏晋玄学》,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51.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152.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53.魏明安、赵以武:《傅玄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4.王孟白:《陶渊明年谱简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5.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56.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57.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8.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59.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演讲录》,黄山书社,1987年4月。
    160.王文清、许辉:《两晋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8月。
    161.汪文学:《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2.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163.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64.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9月。
    165.王晓毅:《放达不羁的士族》,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166.王晓毅著:《嵇康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167.王晓毅著:《中国文化的清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68.吴云:《陶渊明年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9.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0.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
    171.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72.王运熙著:《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7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断代史系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4.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175.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6.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台湾:水牛出版社,初版于1980年4月20日,七版于1986年4月30日。
    177.熊德基:《六朝史考实》,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78.徐斌:《魏晋玄学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79.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
    180.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81.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
    18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3.熊国英:《图释古汉字》,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184.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185.许抗生:《六朝宗教》,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年。
    186.许抗生:《魏晋思想史》,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
    187.许抗生:《魏晋玄学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
    188.许抗生著:《三国两晋玄佛道简论》,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189.许苏民:《历史的悲剧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
    190.熊铁基:《汉唐文化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1.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92.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93.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9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5.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96.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197.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8.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9.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月,第9页。
    200.余嘉锡著:《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
    201.袁济喜著:《六朝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02.雅克.勒高夫著,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2月。
    203.杨勇:《陶渊明年谱汇订》,载其《陶渊明集校笺》附录,香港:吴兴书局,1971年。
    204.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20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206.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7.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8.余英时:《名教危机与魏晋士风的演变》,载《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公司,2001年11月。
    209.叶祖灏著:《中国政治思想精义》,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年。
    210.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
    211.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12.宗白华:《艺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213.宗白华著:《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14.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
    215.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古史文存·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16.郑基良:《魏晋南北朝形尽神灭或形尽神不灭的思想论证》,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217.张节末:《狂与逸——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人格特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1月。
    218.张节末著:《嵇康美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219.张可礼著:《东晋文艺系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220.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徐兴海著:《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魏晋南北朝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1.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22.张立伟:《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北京:三联书局,1995年9月。
    223.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24.张荣明著:《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5.朱日耀等著:《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226.朱日耀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
    227.钟仕论:《魏晋南北朝美育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28.周绍贤著:《魏晋清谈述论》,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
    229.章炳麟著,朱维铮编校:《訄书初刻本重订本》,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7月。
    230.[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西晋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31.庄万寿:《阮籍与嵇康》,《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776页。
    232.张文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
    233.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234.张学锋、傅江:《东晋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
    235.张毅:《潇洒与敬畏—中国士人的处世心态》,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5年8月。
    236.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7.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238.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9.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40.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24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42.郑雅如:《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出版,2001年。
    243.朱自清:《陶诗的深度——评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朱自清序跋书评集》,三联书店1983年。
    244.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 侯建州:《魏晋“君子”概念研究—以魏初至西晋为研究阶段》,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2. 魏明安:《汉末清议与傅氏—家之儒》,《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3. 柳春新:《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
    4. 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8年第8期。
    5. 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收入《冰茧庵丛稿》第32-5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6. 贺昌群:《清谈之起源》(上),《国立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第193-209页。
    7. 孙道升:《清谈起源考》,《东方杂志》1946年第42卷第3号,第16-24页。
    8. 萧学鹏:《阮籍试论》,《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第173-182页。
    9. 朱光潜:《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诗刊》1962年第4期,第58-61页。
    10.郭熹微:《从竹林七贤看魏晋之际的名士心态》,《文史哲》1992年第1期。
    11.刘康德:《论魏晋“天地之教”》,《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12.王晓毅:《从<人物志>看魏晋玄学的形成》,《学术月刊》1986年第10期。
    13.丁怀轸、丁怀超:《从名实之争到本末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渊流初探》,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14.柯元:《九江师专学报》,《从中国文化的视角看陶渊明》1989年第1期。
    15.孔繁:《从<世说新语>看清谈》,《文史哲》1981年第6期。
    16.周舸岷:《从<世说新语>看清谈家的言语修养》,《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17.赵明:《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4期,第71~77页。
    18.许抗生:《葛洪社会政治思想探析》,《学术月刊》1985年第1期,第27-30页。
    19.汤用彤:《贵无之学(下)—道安和张湛》,哲学研究》1980年第7期。
    20.高晨阳:《郭象“逍遥”义辨析》,沈阳:《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51-54页。
    21.方立天:《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论我国前期封建社会中官方哲学的演变》,《哲学研究》1980年第3期,第48~59页。
    22.李源澄:《汉魏两晋之论师及其名论》,《文史杂志》1942年第2卷第1期,第19-29页。
    23.曾召南:《汉魏两晋儒道释关系简论》,《四川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第48-60页。
    24.汤用彤:《汉魏学术变迁与魏晋玄学的产生》,北京:《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3期,第36-40页。
    25.汤用彤:《嵇康、阮籍之学》,《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第133-135页。
    26.汤一介:《嵇康和阮籍的哲学思想》,北京:《新建设》1962年第9期,第25-30页。
    27.汤一介:《论郭象哲学的理论思维意义及其内在矛盾》,《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第47~55页。
    28.郭维森:《嵇康思想及其诗文的特色》,《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第30-39页。
    29.许抗生:《嵇康思想略论》,《齐鲁学刊》1980年第3期,第29-33页。
    30.顾农:《嵇康的政治态度和他的作品》,《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第109-114页。
    31.李剑国:《嵇康生卒年新考》,《南开学报》1985年第3期,第40-44页。
    32.姚汉荣:《嵇康音乐理论评析》,《江汉论坛》1985年第5期,第53-57页。
    33.陈战国:《嵇康与玄学“三理”》,《中国哲学》第11辑,第76~97页。
    34.景蜀慧:《嵇康之“轻时傲世”与“嵇志轻峻”》,《中国文化》1991年总第5期, 第116~123页。
    35.范子烨:《嵇康锻铁与服散养生》,《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第63~69页。
    36.范子烨:《极数的辉煌:中古文学的品位观念》,《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6期,第79-84页。
    37.殷鼎:《晋宋佛教般若学派与魏晋玄学在哲学思想上的歧异》,《南开学报》1980年第4期, 第51~55页。
    38.林校生:《晋书竹林七贤传札记》,《福建论坛》1986年第2期, 第75~77页。
    39.胡贤鑫:《论王弼的认识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32-36页。
    40.李中华:《论郭象与庄子人生哲学之异同》,《晋阳学刊》1981年第2期。
    41.徐斌:《论嵇康和阮籍的放达》,《兰州学刊》1984年第6期。
    42.陈赓平:《论阮籍<咏怀诗>是魏晋易代的史诗》,《兰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第79~91页。
    43.沈悦苓:《论阮籍诗歌创作的审美经验》,《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
    44.石竣、方立天:《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哲学研究》1980年第10期,第31-41页。
    45.许抗生:《论魏晋时期的诸子百家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第31~42页。
    46.许抗生:《论魏晋道教与玄学的关系》,《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26-31页。
    47.冯达文:《论魏晋玄学的特质和价值》,《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第72-78页。
    48.李建中:《论魏晋六朝的畅情美学—站在非性文化的角度》,《华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6期。
    49.倪钟鸣:《论长啸与魏晋风度》,《深圳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第14~21页。
    50.姚文放:《论自然美》,《学术月刊》1984年第6期,第61-69页。
    51.范子烨:《论“自然之至音”—“啸”》,《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第65-71页。
    52.范子烨:《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求是学刊》1997年第4期,第74-77页。
    53.范子烨:《论异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贤”的意蕴与背景》,《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2期,第114-119页。
    54.范子烨:《论阮籍善啸》,《北方论丛》1999年第2期,第44-50页。
    55.张志岳:《略论阮籍及其<咏怀诗>》,《文学遗产》增刊第11辑,第73-93页。
    56.孙明实:《略论王弼何晏的贵无论》,《学术月刊》1981年第10期,第33~36页。
    57.陈战国:《略论张湛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
    58.孙述圻:《六朝时期儒道释三教异同论》,《江海学刊》1985年第3期,第30-35页。
    59.刘康德:《裴頠哲学思想补正》,《学术月刊》1985年第6期,第39-41页。
    60.余敦康:《裴頠的玄学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37~45页。
    61.余敦康:《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87年第3期,第3-11页。
    62.陈书良:《清谈与<文心雕龙>》,《求索》1986年第3期,第52-54页。
    63.王晓毅:《<人物志>与魏晋清谈》,《齐鲁学刊》1986年第4期,第10~13页。
    64.王兴华:《“人的自觉”与魏晋南北朝的美学思想》,《南开学报》1986年第1期,第38-46页。
    65.韩传达:《阮籍<咏怀诗>思想内容初探》,《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第115-122页。
    66.高晨阳:《阮籍人格的双重性及其思想文化意义》,《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第44-51页。
    67.范子烨:《阮籍事迹新考》,《学术交流》1995年第1期,第93-97页。
    68.信应举:《<世说新语>所反映的魏晋清谈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40-45页。
    69.侯忠义:《<世说新语>思想艺术论》,《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第123~128页。
    70.刘康德:《试论嵇康的哲学思想》,《复旦学报》1981年第6期,第90-92页。
    71.韦凤娟:《试论魏晋朝隐之风与山水诗的兴起》,《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第273~283页。
    72.牟彬:《试谈王弼<老子>注》,《史学月刊》1983年第3期,第12-17页
    73.兰喜并:《试释郭象的“玄冥之境”》,《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第41-42页。
    74.范子烨:《“手谈”与“坐隐”:魏晋南北朝的围棋风尚》,《文史知识》2000年第5期,第58-67页。
    75.杜维明:《魏晋玄学中的体验思想—试论王弼“圣人体无”观念的哲学意义》,《燕园论学集》,第197~21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76.钟元凯:《魏晋玄学和山水文学》,《学术月刊》1984年第3期,第60~67页
    77.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11期,第38-43页。
    78.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续),《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12期,第36~41页。
    79. 《魏晋玄学笔谈》(一),济南:《文史哲》1985年第3期。
    80. 《魏晋玄学笔谈》(二),济南:《文史哲》1985年第4期。
    81.陈战国:《魏晋玄学散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4期,第47-53页。
    82.束世澄:《魏晋清谈略论》,《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6期,第10-13页。
    83.郏廷础:《魏晋清谈散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第66-73页。
    84.周继旨:《魏晋文论的兴起与玄学中“天人新义”的形成》,《哲学研究》1984年第5期,第45~53页。
    85.魏明安:《魏晋思潮与皇甫谧》,《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44~62页。
    86.曾庆全:《魏晋诗人四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87.张祥浩:《魏晋士人人生观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63-69页。
    88.冯友兰:《魏晋之际关于名实、才性的辩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第3-12页。
    89.傅云龙:《魏晋知行观初探》,《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第66~71页。
    90.邹本顺:《魏晋的“才性之辩”》,《人文杂志》1982年第4期,第28-31页。
    91.王晓毅:《魏晋才性论新探》,《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
    92.张祥浩:《魏晋时期的才德之辨》,《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第37-40页。
    93.钱志熙:《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第38~45页。
    94.范寿康:《魏晋的清谈》,(武汉大学)《文哲季刊》1947年第5卷第2期,第237~288页。
    95.逯钦立《魏晋的清谈任达与九品中正制》,长春:《华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5期,页111-115
    96.杨明:《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复旦学报》1985年第1期,第59~65页。
    97.王毅:《魏晋时期的“自然说”与晋诗之风貌》,《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第9-19页。
    98.那薇:《王弼<周易注>中所包含的“虚静为本”的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33~36页。
    99.汤一介:《王弼与郭象哲学的比较分析》,《燕园论学集》第214-23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100.朱义禄:《王弼伦理思想略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第36~41页。
    101.李增:《王弼之形上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74~80页。
    102.程宜山:《王弼哲学思想辨微》,《哲学研究》1984年第5期,第54-60页。
    103.余英时:《王僧虔<诫子书>与南朝清谈考辨》,《中国文化》第8期第22~31页,1993年。
    104.曾繁康:《西晋时代士大夫的心理》,北平:《学思》1942年第2卷第8期,第10-16页。
    105.王仲陵:《玄言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第197~213页。
    106.蒙培元:《“言意之辩”及其意义》,《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第72~79页。
    107.朱光潜:《游仙诗》,北平:《文学杂志》1948年第3卷第4期,第1-14页。
    108.洪修平:《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46-50页。
    109.包根弟:《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辅仁国文学报》1986年6月第2期,第18页。
    110.王晓毅:《钟会与早期玄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28~32页。
    111.萧弛:《中国古代诗人的时间意识及其它》,《文学遗产》1986年第6期,第16-23页。
    112.蒋述卓:《宗教与山水结合的历史文化考察》,《文艺研究》1986年第5期,第65-71页。
    113.郁沅:《主体精神与审美意识的觉醒—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潮之内核》,《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第106-114页。
    114.白化文:《麈尾与魏晋名士清谈》,《文史知识》1982年第7期,第79-82页。
    115.范子烨:《麈尾的功能与源流略说》,《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第86-88页。
    116.范子烨:《自由与脱俗:阮籍和嵇康的神仙意识》,《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第75-78页。
    117.钱志熙:《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118.徐志啸:《“桃花源”=“乌托邦”?》,《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
    119.景蜀慧:《读<山海经>十三首与陶渊明思想中的墨派倾向》,《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20.景蜀慧:《陶渊明思想中之墨派倾向探源》,《文史哲》1999年第2期。
    121.郑晓江:《论陶渊明之生死观》,《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122.高华平:《陶渊明儒、释、道辩证统一的艺术人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23.景蜀慧:《陶渊明的“新自然观”刍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24.蔡觉敏:《和谐后的不和谐——论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3期。
    125.李清凌:《通儒达道政乃升平——论傅玄的政治思想》,《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6.田文棠:《略论傅玄的经济思想》,《人文杂志》1979年第2期。
    127.魏明安、任菊君:《三世纪的诸葛亮热——陈寿<三国志>成书前几位政论家对诸葛亮的评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6期。
    128.魏明安:《崇仁斥佞:从孔子到傅玄》,《文史知识》2002年第2期,第116页。
    129.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5月第3期,第49页。
    130.张习孔:《王充及其哲学巨著<论衡>》,《文史知识》1994年第9期。
    131.李哲夫:《“阮旨遥深”——试评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132.罗宗强:《论阮籍的心态》,《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4期。
    133.景蜀慧:《<咏怀诗>所见阮籍政治情感及思想历程》,《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34.孙绍华:《阮籍新论——被恶势力扭曲了的人生》,《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3期。
    135.韩宁平:《阮籍政治思想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 期。
    136.孙明君:《关于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作年》,《文史哲》2002年第1期。
    137.顾农:《关于阮籍生平的两个问题》,《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第54页。
    138.孙明君:《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39.魏耕原:《飞鸟意象穿翔魏晋诗赋的衍变历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40.胡晓明:《论阮籍的根本矛盾及其诗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41.马行谊:《阮籍的群我意识》,《逢甲人文社会学报》第12期,2006年6月,第108页。
    142.阮忠:《论阮籍、嵇康诗歌的文化品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43.周大兴:《阮籍<乐论)的儒道性格评议》,《中国文化月刊》第161期,1993年3月。
    144.高柏园:《阮籍(乐论>的美学意义》,《鹅湖月刊》总号第204期。
    145.朱心怡:《试论魏晋之“自然”思想》,《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2年5月第4期。
    146.张谷良:《试论山涛的政治思想与态度之起由》,台湾:东华人文学报第6期,2004年7月。
    147.刘康德《论魏晋“天地之教”》,《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148.郭熹微:《从竹林七贤看魏晋之际的名士心态》,《文史哲》1992年第1期,第26页。
    149.刘运好:《崇儒融道——晋初思想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113页。
    150.阂军:《中国古代隐士略论——兼谈古代儒道隐逸思想之异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51.谢大宁:《儒隐与道隐》,《国立中正大学学报》1992年第三卷第一期。
    152.乔清举:《论归隐思想与(周易)中归隐思想的学派归属》,《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
    153.黄伟伦:《六朝隐逸文化的新转向——一个“隐逸自觉论”的提出》,《成大中文学报》第19期,2007年12月。
    154.李笑野:《《周易》的隐逸思想探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
    155.朱立元:《言意之间的“不尽之尽”——略论<周易>的言意观》,《学术月刊》1994年第10期。
    156.钮福铭:《庄子处世哲学与<周易)》,《周易研究》1991年第1期(总第7期)。
    157.李辰冬:《陶渊明作品系年》,载《大陆》杂志第二卷第三、四期,1951年出版。
    158.李辰冬:《陶渊明评论》,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5年。
    159.劳干:《陶渊明行年杂考》,载《自由学人》第二卷第三期,1956年。
    160.潘重规:《陶渊明年岁析疑》,载《新亚生活双周刊》第五卷第十期,1962年。
    161.杨勇:《陶渊明年岁应为六十三岁考》,载《新亚书院学术月刊》第五期,1963年出版。
    162.齐益寿:《论古直陶渊明享年五十二岁说》,载《幼狮》月刊第三十四卷第二期,1971年出版。
    163.吕兴昌:《陶渊明享年六十三岁旧说新证》,载《汉学研究》第五卷第二期。
    164.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第1期。
    165.刘明华:《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诗并记>的多重解读》,《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
    166.张建伟:《(桃花源记>与东晋无为之治》,《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第32卷第7期。
    167.看高淑娟:《<桃花源记>与两晋占田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68.范正宇:《道德主义的疾愤与空虚——无君论者的反文化观述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169.马俊南:《鲍敬言“无君”思想浅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170.吴云:《论<桃花源记>》,《齐鲁学刊》1979年第3期。
    171.杨义银:《鲍敬言无君论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历史地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172.孙昌武:《嵇康的养生术和游仙诗》,《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73.周凤章:《“竹林七贤”称名始于东晋谢安说》,《学术研究》1991年第6期,第102-107页。
    174.陈忠:《韩国四十年(1954—1995)陶渊明研究概说》,《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18-20页。
    175.陈忠:《日本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的情况》,《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第12、13、17页。
    176.李文初:《陶渊明享年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审视》,《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3-11页。
    177.袁振国、朱永新:《浅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及过程》,《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1期,第120~126页。
    178.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49~61页。
    179.沈宗霖:《从退隐到心隐:试论东汉迄两晋之际隐逸思想变迁》,《东华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177-200页。
    180.陈忠:《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3-10页。
    181.钟优民:《关于“静穆”说的论争和当前陶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纪念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第119-127页。
    182.李华:《近20年陶渊明研究综述》,《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88-92页。
    183.李剑锋:《近现代陶渊明研究的开创者梁启超》,《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55-59页。
    184.吴国富:《九十年代陶渊明研究的新拓展》,《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27~133页。
    185.王攸欣、贝京:《论陈寅恪研究陶渊明的方法与结论》,《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第77~84页。
    186.李华:《陶渊明的思想分期研究评说》,《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61~67页。
    187.韦风娟:《陶渊明研究情况综述》,《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第63-66页。
    188.顾农:《陶渊明研究札记三题》,《齐鲁学刊》1995年第6期,第93-101页。
    189.周秀荣:《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7-13页。
    190.李笑野:《(周易>的隐逸思想探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第67-73页。
    191.张建华:《从浓烈到淡泊——由六朝诗歌看魏晋名士生命情感的变迁》,《人文杂志》1994年第3期,第107-112页。
    192.周静佳:《酣觞赋诗——论陶诗的饮酒主题》,《成大中文学报》2003年11月第11期,第79-110页。
    193.乔清举:《论归隐思想与<周易)中归隐思想的学派归属》,《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第76-83页。
    194.吴正岚:《论孔稚珪的隐逸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兼论<北山移文>的主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第76~80页。
    195.乔健:《论陶渊明超世不绝俗的积极人生选择》,《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第112~118页。
    196.顾农:《前期陶渊明的双重人格》,《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第143-148页。
    197.康保成:《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第52-60页。
    198.赖锡三:《<桃花源记并诗)的神话、心理学诠释——陶渊明的道家式“乐园”新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8年3月第32期,第1-40页。
    199.蒋寅:《陶渊明隐逸的精神史意义》,《求是学刊》2009年9月第5期,第89~97页。
    200.卫军英:《陶渊明在南北朝时的被误解与被理解》,《浙江学刊》1992年第1期,第78-81页。
    201.邓小军:《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笺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5期,第87-99页。
    202.朱锦雄:《陶渊明出仕官职考辨》,《东华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6月第3期,第1-18页。
    203.孙明君:《走向儒道互补——对曹植人格建构的动态考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14-22页。
    204.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5月第3期。
    205.李晓明:《傅玄<魏书>鑫考》,《文献季刊》2007年7月第3期。
    206.陈见微:《析清人辑佚(傅子>的成就》,《文献季刊》2000年7月第3期。
    207.曹东方、陈见微:《《傅子》辑本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5期。
    208.杨明、明清:《儒学的利民价值观》,《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1期。
    209.刘运好:《崇儒融道——晋初思想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10.洪廷彦:《魏晋南北朝的儒学》,《文史知识》1989年第11期。
    211.方燕:《试论魏晋时期的返儒倾向》,《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12.刘淑丽:《傅玄妇女诗及其对妇女命运的思索》,《求索》2002年第2期。
    213.张蓓蓓:《傅子探赜》,《台大中文学报》1999年12月第12期,第79-124页。
    214.魏明安:《崇仁斥佞:从孔子到傅玄》,《文史知识》2002年第2期。
    215.陈见微:《试论傅玄的哲学思想》,《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16.刘运好:《崇儒融道——晋初思想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17.魏明安、任菊俊:《傅玄德“清”和嵇康德“和”》,《文史知识》2001年第1期。
    218.魏明安、任菊俊:《“清远有礼”是傅玄树立的德目》,《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19.沈元林:《漫论阮籍》,《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220.孙明君:《关于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作年》,《文史哲》2002年第1期。
    221.孙明君:《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1月。
    222.王晓毅:《阮籍达庄论与汉魏之际庄学》,《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第24~29页。
    223.马行谊:《阮籍的群我意识》,《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6年6月第12期,第107页。
    224.高晨阳:《阮籍与嵇康思想及人格之比较》,《东岳论丛》1993年第1期。
    225.李垒:《论阮籍的庄学思想》,《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26.丁怀轸、丁怀超:《阮籍与魏晋玄学的演变》,《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
    227.刘康德:《从“入世”到“隐退”——阮籍思想三部曲,《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28.景蜀慧:《(咏怀诗)所见阮籍政治情感及思想历程》,《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29.孙绍华:《阮籍新论——被恶势力扭曲了的人生》,《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3期。
    230.胡晓明:《论阮籍的根本矛盾及其诗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231.高晨阳:《阮籍人格的双重性及其思想文化意义》,《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232.高晨阳:《阮籍与嵇康思想及人格之比较》,《东岳论丛》1993年第1期。
    233.沈宗霖:《从退隐到心隐:试论东汉迄两晋之际隐逸思想变迁》,《东华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234.黄伟伦:《六朝隐逸文化的新转向——一个“隐逸自觉论”的提出》,《成大中文学报》2007年12月第19期。
    235.包根弟:《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辅仁国文学报》1986年6月第2期。
    236.龚斌:《陶渊明“忠愤”说平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37.雨辰:《陶渊明归隐之我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238.廖美玉:《“归田”意识的形成与虚拟书写的至乐取向》,《成大中文学报》2003年11月第11期。
    239.钟优民:《关于“静穆”说的论争和当前陶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纪念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240.蔡宗阳:《陶渊明儒道思想暨现实生活的冲突与调和》,第三届儒道国际学术研讨会——魏晋南北朝。
    241.韦凤娟:《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242.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43.刘太祥:《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第73~84页。
    1. 徐高阮:《山涛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第1分册第87-125页,台北:国立中央研究院,1969年3月。
    2. 张国刚:《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3.倪佩君编:《魏晋六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中文系,2005年。
    4.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 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6. 江建俊:《来自礼法之敌的“发其高致”——由伏义<与阮籍书)探讨阮籍超拔之思成立的反向动力》,《第三届儒道国际学术研讨会——魏晋南北朝》会议论文。
    7. 戴琏璋:《阮籍的自然观》,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
    8.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
    10.王炎平:《关于王导与东晋政治的几个问题》,成都: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4年,第248-273页。
    11.李中华:《戴逵儒学思想述评—兼论西晋时期儒玄佛道之关系》,《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市哲学会主办,2001年,第93~99页。
    12.胡大雷:《(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2003年。
    13.李中华:《戴逵儒学思想述评—兼论西晋时期儒玄佛道之关系》,《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市哲学会主办,2001年,第93~99页。
    14.景蜀慧:《西晋名教之治与放达之风》,烟台: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年,第260-274页。
    15.郝虹:《试论汉魏之际士人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大连: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第55~67页。
    16.刘泽亮:《玄学是儒学道家化的过渡形态》,《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福建省闽学研究会,2003年,第52-64页。
    17.刘纪曜:《仕与隐——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两极》,收入黄俊杰主编:《理想与现实》, 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 第316页。
    1. 郑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遥游)在变世情境中的诠释景观》[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林朝成,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5年6月。
    2. 朴敬姬:《魏晋儒道之争》[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88年。
    3. 江建俊:《魏晋玄理与玄风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锦鋐,台湾: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7年。
    4. 江美华:《西晋儒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95年。
    5. 李丰林:《魏晋南北朝文士与道教之关系》[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78年。
    6. 李宗定:《老子道的诠释与反思——从韩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查》[博士学位论文],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研究所,2001年。
    7. 沈禹英:《六朝隐逸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93年。
    8. 吴明:《自然与名教——从儒家名教思想与德国理想主义道德哲学看魏晋玄学之会通佛老》[博士学位论文],香港:新亚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年。
    9. 吴冠宏:《魏晋士风新探—以“情”为主要绾合及诠释进路》[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97年。
    10.李磊:《东汉魏晋南北朝士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牟发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2006年4月。
    11.于春媚:《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以隐逸、游仙、玄言文学为中心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詹福瑞,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5月。
    12.刘玲娣:《汉魏六朝老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熊铁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5月。
    13.赵厚均:《两晋文研究——对几种文体的综合考察》[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杨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2003年5月。
    14.李修建:《名士风流——魏晋士人形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旭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2008年5月。
    15.藏要科:《三玄与诠释——魏晋诠释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潘德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2007年4月。
    16.赵雷:《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锤陵,苏州:苏州大学,2009年5月。
    17.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詹福瑞,保定:河北大学,2001年6月。
    18.吕菊:《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骆玉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年4月。
    19.王明辉:《陶渊明研究史论略》[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詹福瑞、刘崇德,保定:河北大学,2003年6月。
    20.马晓乐:《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徐传武,济南:山东大 学,2006年4月。
    21.何善蒙:《魏晋情论》[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雷泉,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2005年4月。
    22.孙宝:《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林家骊,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8年6月。
    23.王天彤:《魏晋易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徐传武,济南:山东大学,2007年4月。
    24.霍建波:《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霍松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4月。
    25.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骆玉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年4月。
    26.施穗钰:《公与私——魏晋士群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追寻》,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江建俊、林朝成,2008年6月。
    1. 王惟贞:《魏明帝曹叡之朝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陈启云,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9年6月。
    2. 王振岱:《从言意之辨探究六朝文学语言理论》[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胡森永,台湾:静宜大学中文研究所,1998年。
    3. 任效诚:《嵇康与阮籍—其人品思想与文学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洪顺隆,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文,1995年。
    4. 朴敬姬:《世说新语中人物品鉴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82年。
    5. 余宝贝:《魏阮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6年。
    6. 李永求:《嵇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83年。
    7. 李建兴:《阮籍乐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1980年。
    8. 李玲珠:《魏晋自生概念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1992年。
    9. 李清筠:《魏晋名士人格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1992年。
    10.李铭盛:《庄子内七篇郭象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1981年。
    11.李锡镇:《两汉魏晋论体之形成及演变》[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81年。
    12.沈维华:《魏晋言意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2003年。
    13.沈禹英:《魏晋隐逸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85年。
    14.吴明:《言意之辨与魏晋名理》[硕士学位论文],香港:新亚研究所,1983年。
    15.吴芳玉:《嵇康思想论》[硕士学位论文],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1986年。
    16.吴冠宏:《颜子形象与魏晋人物品鉴》[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93年。
    17.吴淑媛:《庄子齐物论郭注商榷》[硕士学位论文],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1975年。
    18.吴慕雅:《张湛列子注贵虚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志民,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94年
    19.吴晓青:《王弼之言意之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吕凯、曾春海,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93年。
    20.林丽真:《王弼及其易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73年。
    21.侯建州:《魏晋“君子”概念研究—以魏初至西晋为研究阶段》[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陈昌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4年6月。
    1. 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景印),2001年电子版。
    2.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1999年电子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