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着重于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这一现实问题的研
    究。我国目前拥有各种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四百多家,它们承担着我国
    基本建设业的主要勘察设计工作,几十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及工业
    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
    位采取的是事业制管理,使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普遍存在着效益低
    下,技术老化,产品质量不高,人员包袱过重,以及市场适应能力差
    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及勘察设计单位自身的发展。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
    快,作为咨询服务业的勘察设计业的全面开放也为时不远。而我国大
    型勘察设计单位的现状表明,无论从内部机制还是外部适应性来看,
    我国的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都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不仅越来越不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日益表现出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因此,
    对传统的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进行改革,将其从原来的事业制度改
    造为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与历史的必然。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国的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的改企建制工
    作必须在2005年以前完成,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然而,
    理论界及企业界对这一具体课题的研究成果都很少,不足以指导我国
    大型勘察设计单位的改企建制工作。因此,针对这一现实课题,开展
    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的改企建制提供一些有益
    的参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大型
    国有勘察设计单位的改企建制提供一定的有益的指导意见,将是本研
    究的最终目的。
     针对这一课题,国内近年来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及勘察设计单位的
    管理者作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但这些探索着重于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技术及管理水平、扩大多种经营等方面,很少有研究涉及到了其
    深层次的问题,即勘察设计单位的产权制度问题。而国外由于基本不
    存在类似我国的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因而对这方面几乎没有进行
    什么研究。本研究力图从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的关键问题
    
    
     — —一产权制度变革着手,对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着重于研究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中
    的关键点,即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的产权问题。通过对国有大型勘
    察设计单位的资产状况分析,提出了我国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改企l
    建制的关健在于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发展最为迅速,
    资本积累最多的时期,正是国家对其进行企业化管理,取消事业拔款
    的近二十年。可以说,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的绝大部分资本积累都
    是依靠其职工近二十年呕心沥心的劳动所获得的,勘察设计单位的大
    量职工数十年来为国家作出了艰辛的劳动,所获得的回报却微不足道。
    另一方面,勘察设计单位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智力密集型的特点,其
    所积淀的无形资产是其所有资产中最为重要、比重较大、质地最优的
    资产,而这一点往往为过去的研究所忽视。同时,无形资产的归宿问
    题长期以来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本研究通过分析论证,认为大型勘察
    设计单位所积累的无形资产的大多数定属于劳动者集体及职工个人,
    而无形资产中的特许权部分应属于国家。通过明晰产权,可以使大型
    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找到突破点。
     本研究针对我国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的现状,提出了其改企建
    制的模式取向为股份制改造,具体形式上一般采用股份多元化的有限。
    责任公司制,对少数以工程承包为主要业务,资金需求量大的单位,
    可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制进行改造。在股权的设置上,可设国家股、集
    体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国家对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没有必要也
    不一定实行控股。本研究对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的具体运
    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改制后的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
    方案,既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不流失,甚至保值增值,又最大限度地调
    动了人的积极性。本研究还就企业外部环境,如离退休人员费用、设
    计市场管理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另外还就改制后的企业
    如何建立科学的营运及内部管理机制,实现集约化发展进行了研究,
    包括合理的经营模式、建立健全技术进步机制、加大资产运作力度以
    及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儿方面:
     l、从研究选题来看,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它不是一个虚拟假设的课题,而是摆在许多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面
     前的不可回避的艰难课题。它的研究,对数以百计的正在经历改革的
    ;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研究与过去的大多数研究不同,着重于从大型勘察设计单位
     的产权研究入手,指出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的关健在于产
This study summarizes a research work of the reform in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Now, there are more than four
     hundred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in China.
     They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 since 1949.
    
     Because they are managed 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or a long time,
     many problems exist in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such as low economic results aged technology. poor quality .
     overstaffed poor adaptation suitability to the market and so on. The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developments are
     restricted seriously by these problems. With speeding up the steps of
     joining WTO and market economy system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into business
     enterprises and build modem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m.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this study starts with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se units.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se units, especially the deep research into the
     invisible asset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invisible assets are the highest
     quality most important capitals in these units.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key to the reforms of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lso, suggestion is made in this study that the main mode of the
     reforms of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should be
     remoulding them into share systems, and it could be a multishare
     corporation with limited liabilities. It could be elastic in terms of equity
     arrangements and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have a
     controlling interest. The concrete methods of the reforms of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e
     study, and the capital utilizing plans have been explored in the study for the
     units . The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forms of the units such as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e study.
    
     The study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s of large scale state-owne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units, It
     provides some useful ideas and methods to the reform drives.
引文
[1]王德中等编《管理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徐美珍,置身市场适应市场—华北电力设计院改企建制的探讨,《中国勘察设计》,2000年第3期。
    [3]顺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改企建制的作法和体会,《建筑设计管理》,1999年第1期
    [4]刘丽文著《生产与运作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5]龙永图主编《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年
    [6]叶如棠,在全国勘察设计咨询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勘察设计》,2000年第2期
    [7]郭复初领著《财务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
    [8]郭复初领著《财务专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
    [9]陶芳勤,知识产权制度在勘察设计领域中的作用,《建筑设计管理》,1999年第2期
    [10]郭元晞著《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加快勘察设计咨询单位体制改革步伐,《中国勘察设计》,2000年第2期
    [12]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体改小组,我院体制改革的回顾和深化改革的思路,《中国建筑设计协会西南协委会信息简报》,1999年第9期
    [13]郭复初等主编《财务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马云,中小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初探,《建筑设计管理》,2000年第1期
    [15]改革创新 开拓进取—上海华东建筑设计工程咨询顾问公司试行股份合作制的作法与体会,《中国勘察设计》,2000年第1期
    [16]柳铁林等,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的探讨,《建筑设计管理》,2000年第2期
    
    
    [17]鲁爱阳,《浅议勘察设计单位股份制改造中无形资产的评估》,《中国勘察设计》,1999年第4期
    [18]蒋明新主编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赵俊声,大型建筑设计院改企建制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建筑设计协会论文,1999年5月,西安
    [20]赵论鲁,勘察设计单位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勘察设计》1999年12期
    [21]Eric.L.Kohler,《A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s》, 3nd Edition,1963
    [22]《Webe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61
    [23]王德中著 《现代企业经营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