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前者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后者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同时又对生产力产生作用,主要表现为“推动”和“阻碍”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应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避免其消极的一面。对此,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创新。如何有效地进行制度创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国内学者也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出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是,中国地大物博,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区域发展环境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国内的制度创新。为此,笔者选取了改革开放后至今三十年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和总结其制度创新相对成功的原因所在,主要目的有两。其一,希望能够为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其二,希望能够为其他省市区域的制度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对省域制度创新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经济制度创新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处理微观主体、市场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通过历史唯物辩证法,对浙江经济的制度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通过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和历史文献分析对制度创新进行了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的分析,其间也运用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的思想和观点,最后得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制度创新的研究必须结合具体的“时空”特征,只有结合一定的历史和空间特征才能真正地了解、认识和把握制度创新。
     2、制度创新形成的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矛盾的普遍存在;(2)竞争的普遍存在;(3)外部性的存在;(4)不确定性的存在。这是一个抽象的结论。具体地说,这四方面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动。譬如,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的制度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1)改革带来的潜在收益巨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需要;(3)人地资源矛盾严峻;(4)计划经济力量薄弱;(5)改革不确定性的存在。而在新的阶段下,浙江制度创新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海洋经济和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和自身经济发展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民间市场微观主体,市场和政府。而这三种因素又分别受到非正式制度、生产力发展程度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相对成功之处就在于根据“时空”的特征变化,正确地处理好了这三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即成功地选择了合适的制度创新路径。
     4、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路径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依次形成了以下几条路径:(1)微观层面:中央政府供给主导型;微观主体主导准需求诱致型;地方政府主导需求诱致型和微观主体主导需求诱致型相结合;中央政府供给主导型和地方政府需求诱致型相结合;(2)中观层面:从单个增长极到多个增长极联动创新;从“点”到“点、线、面”相结合的创新;从农村向城市的创新;以“浙江人”为载体的创新扩散;以“产业转移”为载体的创新扩散:(3)宏观层面:即从生产领域向交易领域,再向分配领域,最后向消费领域的创新扩散的路径。
     5、下一阶段浙江经济制度创新应注意三个问题,分别是(1)必须认清现有的制度创新动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原有的制度创新动力已经弱化;(2)制度创新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影响制度创新形成的三种因素之间的“协调互动”,即选择好合适的创新路径,处理好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3)制度创新的关键点之二在于提高“制度的生产力”,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惠及人民。
     6、旨在提高“制度生产力”的制度创新机制,关键在于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1)创新区域开放型文化;(2)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3)构建服务型政府:(4)防止政府失灵。我们要做的不是创新具体的制度安排,而是创新“制度创新”的环境,引导内生制度自身演化和变迁朝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其次是做好创新外生制度与内生制度相互配合的工作。
     制度创新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有效的制度创新基本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任何制度创新,都必须遵循内在制度的自我演化规律,不然就会导致失败。所以,我们既要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要避免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制度创新。全文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浙江的一些主要经济制度创新进行了阶段性述评,分析了制度创新的经济绩效和特点;第三章,着重分析研究了浙江经济制度创新的动力和主要影响因素;第四章,着重分析了浙江经济制度创新形成、发展和扩散的基本路径;第五章,着重指出了今后一个阶段浙江进行经济制度创新需要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个促进制度创新的机制构建。本文对浙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研究只是对浙江经济研究的一个开始,随着浙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growing concern.The former belongs to relation of production,the latter belongs to productive forces.Relation of production mus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while acts on the produ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performances as "push" and "hinder" in both directions.Therefore,we should play a positive side actively to avoid its negative side.So,the only effective way is to build the system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How to build the effective system of innovation is important.In this areas,some foreign scholars have more studies.Domestic scholars also combine the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 to make a number of studies.However,we must consider th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in China.So,I select the "three decad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s my study object.This article wishe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Zhejing.This article has two main purposes:first,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Zhejiang Province which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second,provide a reference to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region that also hope to innovate institution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y.Overall,this article studise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province to deepen and expand China'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economic areas,and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s of micro-main,markets,and the government.
     In this paper,I use the history-materialist dialectics,theoretical analysis,empirical analysis,normative analysis,comparative study of theory,historical analysis,relatively static and relatively dynamic analysis.I also use the sociology,political science,psychology,behavioral science disciplines.The basic point of view are:
     First,the research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ust combine the "time and space" features.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history and space,we can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system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ruly.
     Second,the innovation power come from four aspects:(1) the prevalence of conflicts;(2) the prevalence of competition;(3) the existence of externalities;(4)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5) uncertainty of reform.This is an abstract conclusion.Specifically,these four aspects change when the "space-time" changes.For example,when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began,Zhejiang innovation power came from five aspects:(1) an enormous potential benefits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2) the effective function of a market economy needs innovation;(3) shortage of resources;(4) less investment and control from country;(5) the uncertainty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market buliding.In the new stage,the innovation power come mainly from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knowledge-based economy,the marine economy and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come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rd,the main factors of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innovation comes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market micro-main,market and government.The thrust of these three were also subject to the informal 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interest group constraints.The reason of relative succes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correctly handling the three force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ace-time" changes,that is,the success is to choose the right path of innovation.
     Fourth,the path of economic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can be classified as three levels:(1) micro-level:the central government-led supply;micro-main demand-led type;local government demand-led and micro-main demand-led type;the central government-led supply and local government demand-led;(2)meso-level:individual growth to a number of growth innovation; from the "point" to combination of "point,line and plane" innovation;the innovation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Zhejiang" people as the carrier of innovation diffusion;"transfer industry" as the carrier of innovation diffusion;(3) The macro level:from the production areas to the trading areas, and distribution areas and finally to the consumer areas.
     Fifth,The next stage of economic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ree issues,namely(1) must recognize the existing power of innovation clearly(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 original power of innovation has been weakened;(2)the key point of innovation is the "coordinated interaction"t of the three thrust of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3) the second key of innovation i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system ",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improve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Sixth,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shoul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well between the four areas: (1) open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ulture;(2)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system;(3) construction of services-government;(4).to prevent the "government failure"We have to do is not the innovation of specific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but the innovation of "system innovation" environment,and guide the evolution of within institution to our ideals;secondly,to do a good job between innovation of exogenous institution and within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a too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ot our ultimate goal.Effectiv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a gradual process.Because any innovation must follow the law of self-evolution,or will lead to failure.Therefore,we should not only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to avoid ineffective or even negativ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There are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reviews the related theory,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from abroad and domestic;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Zhejiang and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and features;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the analysis of power and thrust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Zhejiang;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ath of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proliferation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the fifth chapter pionts a number of issues which Zhejiang Provinc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next stage and proposes a mechanism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This paper is only a start in research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jiang,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the studies of this paper need to improve continually.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1]转引自[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2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3]江泽民:《发展要有新思路》,《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1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
    [1]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2]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1]葛立成:《制度分析理论综述》,《江南论坛》,1999年第2期
    [2]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页110页
    [3]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4]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页95页
    [5]马洪等主编,卢现样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页95页
    [6]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1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3页
    [3]顾珏民著:《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4][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页-743页
    [1]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999页
    [5]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6]葛立成研究员等在内的一些学者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页
    [3]转引自《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页
    [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6]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1]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6页
    [2]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8页
    [3]钟政:《评凡勃伦的经济学说》,[美]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ⅲ页
    [4]康芒斯这里的交易主要指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法律上平等的主体之间自愿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上级命令创造财富)和限额的交易(由法律上的上级指定、分派财富创造的负担和利益)——参见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页
    [5]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页
    [1]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2]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7页
    [3]转引自: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87页
    [4]参考参考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讲义——自然与制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5]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6页
    [6]盛洪:《市场扩张、交易费用和生产方式变革》,《管理世界》,1990年第6期,107页
    [7]钟政:《评凡勃伦的经济学说》,[美]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ⅲ页
    [8]参考汪立鑫著:《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9]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重庆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10]转引自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1]转引自宋小敏:《经济制度变迁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3]“初级行动团体是一个决策单位,他们的决策支配了制度安排创新的进程,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这些行为团体认识到存在一些收入(这些收入是他们成员现在不能获得的),只要他们能改变制度安排的结构,这些收入就可能增加”——转引自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4]“次级行动团体用于帮助初级行动团体获取收入所进行的一些制度安排变迁。次级行动团体做出一些能获取收入的策略性决定,但是不能使所有的追加收入自然增长”——引自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5]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50页
    [6]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7页
    [7]参考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8][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
    [1]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页113页
    [2]参考汪立鑫著:《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3][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年版,第2页
    [4][奥]冯·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
    [5][奥]冯·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
    [1]详见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讲义——自然与制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8页
    [2]载于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3]详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页
    [1]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2]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3]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4]盛洪:《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6)
    [5]盛洪:《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6)
    [6]盛洪:《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6)
    [7]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8)
    [8][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4页
    [1]这个概念由迦达墨尔提出,他认为只有被主观个体了解了的历史才是有效历史。
    [2]转引自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经济研究》,2007(1)
    [3]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221页
    [4]转引自徐明华主编:《浙江现象: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5]方民生等著:《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该分段时间是在参考“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课题组”的成果基础上形成
    [2]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改革开放前,浙江的制度创新时有发生,但基本上是非公开的,民间性的。改革开放后,制度创新的频率、支持力量和路径都发生了变化。
    [4]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不是浙江首创,但早在1956年,温州永嘉县就实行过“包产到户”,成为中国改革的第一呼声,足足比安徽小岗村早22年。1979年,浙江湖州长兴县长城公社率先实施承包制。随后,浙江丽水云和县、金华市等地也开始推行承包制。(详见《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课愿组发表报告》)
    [5]主要是当时一些人士认为“包产到户”只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而浙江农村的农业集体经济比包产到户更具有优越性。
    [1]参考叶安甫:《立足发展创新路 喜看改革二十春》,载于《浙江经济发展五十年》
    [2]《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2)》,中国新闻网
    [3]《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2)》,中国新闻网
    [1]《1981年中国工业大事记》,中国工业新闻网
    [2]参考叶安甫:《立足发展创新路 喜看改革二十春》,载于《浙江经济发展五十年》;尹永钦,杨峥晖编《巨变——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1]参考史晋川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2]转引自尹永钦,杨峥晖编著:《巨变——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3]这个规定在学者曹正汉看来,是温州市政府出于政治原因和保护民营企业的需要。因此,温州的股份合作制度其本质上与台州的股份合作制度不同。
    [1]“股份合作企业有合作经济的外表,因而有红帽子之名;同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所得又明确归属股东,故又有私营企业之实。这正好迎合了温州民营企业的需要”。(曹正汉 2006)
    [2]史料部分参考方民生等著:《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曹正汉:《从借红帽子到建立党委——温州民营大企业的成长道路及组织结构之演变》,载于张曙光,金祥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案例研究(浙江卷)》,中国财政经出版社,2006年版;《全国首个推行股份合作制的“红头文件”是如何出台的?》,《中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国台州网
    [3]参考《三十年温州 30大精彩记忆》,《浙江日报》,2008年11月18日第16版;曹正汉:《从借红帽子到建立党委——温州民营大企业的成长道路及组织结构之演变》,载于张曙光,金祥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案例研究(浙江卷)》,中国财政经出版社,2006年版;徐明华主编:《浙江现象: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4]参考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5]叶安甫:《立足发展创新路 喜看改革二十春》,载于《浙江经济发展五十年》
    [6]数据参考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7]徐明华主编:《浙江现象: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8]参考《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2月15日,第三版
    [1]费孝通著:《沿海六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2]《三十年温州30大精彩记忆》,《浙江日报》,2008年11月18日第16版
    [1]在此之前,有些城市把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给中外合营单位的合营者,但是转让给农民当时还是首次(据笔者所知)。
    [2]参考《攀登新的高度——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30年历程》,中国龙港网
    [3]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4]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1]详见浙江省档案局网站
    [2]转引自:徐明华主编《浙江现象: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3]参考《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2月15日,第三版
    [4]数据参考方民生等著:《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参考《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2月15日,第三版
    [2]按照浙江省财政厅专家的表述。“省管县”的本意,就是在财政收支划分、专项拨款、预算资金调度、财政年终结算等方面,由省直接分配下达到县、市,县(市)财政和市(地)本级财政一样都直接同省财政挂钩。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确保中央“两税”完成和县财政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实行省补助、奖励与地方收入挂钩的办法,地方收入增长越多,省财政的补助奖励也就越多。
    [3]《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2月15日,第三版
    [4]参考《浙江:省管县引发新一轮制度探索》,《瞭望新闻周刊》;《1994年以来浙江财政体制简要介绍》,浙江省财政教育培训网
    [1]张曙光,金样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案例研究(浙江卷)》,中国财政经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2]参考《三十年温州 30大精彩记忆》,《浙江日报》,2008年11月18日第16版
    [3]《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2月15日,第三版
    [4]参见朱晓刚、邓新:《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安徽科技》,2003(3);刘辉:《论技术市场建设和市场管理创新——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例》,《中国软科学》,2003(9)
    [5]《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2月15日,第三版
    [6]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课题组:《快速成长中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浙江经济》,2002(9)
    [1]《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参考《义乌国企重组显活力》,《以改革应对挑战》,《浙江日报》,2009年4月28日,第一版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3]详见陈斌:《浙江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论坛》,2008(11)
    [1]这些年度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笔者认为这与当时个别年度国家对温州发展私营经济的态度有关。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3页
    [1]这时期企业家还没有成为一个明显的创新主体出现。浙江企业家在创业初期被称为“农民企业家”。
    [1][英]约翰·希克斯著:《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6页
    [2]方民生(2000)把制度变迁的类型分为内生型制度变迁和外生型制度变迁
    [1]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改变》,《经济研究》,1992(6)
    [2]浙江的财政体制是“省管县”。虽然在80年代,全国其他省都有“省管县”改为“市管县”,但是浙江省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了原来的“省管县”,推行“强县战略”。
    [3]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改变》,《经济研究》,1992(6)
    [4]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10)
    [1]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改变》,《经济研究》,1992(6)
    [2]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1]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2]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3][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1]汪丁丁:《社会科学及制度经济学概论》,《社会科学战线》,2003(3)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3][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4]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0页
    [1]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3]参考[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1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9页
    [2]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3][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0页
    [4]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0页
    [5][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3]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4]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9页
    [5][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6][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7][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8]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页
    [9]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10]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1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2]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0页
    [3]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转引自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讲义——自然与制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5]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页。
    [1]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3]转引自: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223页
    [1]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9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3]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6页
    [4][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2]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9页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82-83页
    [4]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213页
    [5]马洪等主编,卢现样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6]这个概念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提出,大致意思是指那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获得该知识的多少与个体的天赋有关。
    [1]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具有乡土本色,因此,本文的“浙江人”重点是指生活在浙江最基层的,最具有乡土本色的浙江农民。他们是浙江制度创新的中间力量。
    [2]何显明著:《顺势而为 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1]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1]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陈桥驿等编著:《浙江地理简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3]数据参考陈立旭著:《从传统到现代——浙江模式的文化社会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151页;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4]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5]转引自姚先国等著:《解放生产力——浙江劳动力市场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高水平均衡陷阱”的概念是由澳大利亚学者马克·埃尔文提出的,意思是指“中国农业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了比较高的产出水平,并能够以不变的,或者高于仅是维持生存所需要的人均消费水平来养活比较多的人口。但是由于土地毕竟是有限的,当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于食物增长的速度时,最终会出现崩溃性的局面”一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2]参考胡宏伟著:《中国模范生——浙江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1]数据参考余潇枫,陈劲主编:《浙江模式与地方政府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数据参考陈国平著:《透视浙江:市场化与政府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卓 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1]方民生等著:《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1]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改变》,《经济研究》,1992(6)
    [2]转引自:[美]V·巴尔诺著:《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6页
    [3][美]V·巴尔诺著:《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4]转引自:[美]V·巴尔诺著:《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4页
    [5][英]凯思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30页,第38页
    [6][美]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1][美]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4页
    [2][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下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12页
    [3]藤复等编:《浙江文化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页
    [4]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5]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2]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3]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4]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5]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6]费孝通著:《沿海六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1]费孝通著:《沿海六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2]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省文史资料第60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8页
    [3]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省文史资料第60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
    [4]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5]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2]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3]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4]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5]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82-83页
    [2][澳]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3]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9(1)
    [4][美]V·巴尔诺著:《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5][美]V·巴尔诺著:《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6]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85页
    [7]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页
    [1]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页
    [2]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一篇《差序格局》中提出,“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 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3]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精华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64页,
    [4]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精华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65页
    [5]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精华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86页
    [6]王国贤等著:《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7]王国贤等著:《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8]转引自王国贤等著:《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9]转引自董平选注《浙江精神之哲学本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10]转引自王国贤等著:《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1]转引自王国贤等著:《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2]转引自方同义等著:《浙东学术精神研究》,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3]转引自董平选注《浙江精神之哲学本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4]转引自董平选注《浙江精神之哲学本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5]转引自方同义等著:《浙东学术精神研究》,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6]转引自方同义等著:《浙东学术精神研究》,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1][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2][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3][英]哈耶克著:《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页
    [4][奥]冯·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7页
    [5]张五常著:《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14页
    [1]卓勇良研究员在概括浙江制度变迁的特点时,认为浙江“民间和基层的早期创业活动,并不具有明确的制度变迁意向”——《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2]张五常著:《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4页
    [3]杨小凯等人认为市场的根本功能不是简单的有效分配资源,它的另一个功能是“使人们能用价格制度组织社会试验已获得组织信息”,但是这种功能的必须要有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来使用。——参见[澳]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页
    [4]这里主要是以温州民营企业制度的创新为例。
    [1]汪丁丁:《社会科学及制度经济学概论》,《社会科学战线》,2003(3)
    [2]史晋川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1]史詈川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2]参考史晋川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1]浙江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一部分是由乡镇集体企业转制而来(台州),另一部分主要是由个体私营企业转变而来(温州),本文这里主要指后者。
    [2][澳]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3]张仁寿认为,“专业化产业区是浙江工业产业组织的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形态。”——参见张仁寿:《专业化产业区:组织特征和优化途径》,《浙江经济》,2001(7);金祥荣(2001)认为,专业化产业区是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分工制度创新。
    [1][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2][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3]顾江著:《规模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4]顾江著:《规模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5]金祥荣:《农村工业化中的分工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01(1)
    [1]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6页
    [2]杨小凯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3]杨小凯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4页
    [1]金祥荣:《“浙江模式”的转换与市场创新》,《浙江学刊》,1998(1)
    [2]杨小凯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3]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6页
    [4][澳]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82页。
    [1]张仁寿:《对专业市场的若干思考》,《浙江社会科学》,1996(5)
    [2]参考史晋川等著:《浙江省改革开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3][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1][澳]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2][澳]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1]张曙光:《中国市场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管理世界》,1992(6)
    [2][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4页
    [3][美]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著:《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4]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8)
    [1]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8)
    [1]参考《中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一文,新华网
    [2]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以民营经济的演化过程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4(5)
    [3]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3)
    [1][美]奥尔森著《权利与繁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3页
    [2]青木昌彦等主编:《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张曙光:《中国市场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管理世界》,1992(6)
    [1]何显明著:《顺势而为 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1]金祥荣:《准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浙江社会科学》,1999(3)
    [2][美]基思·格里芬著:《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3]史晋川(2004)提出了此观点。
    [1][美]R·科斯等着:《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页
    [2][美]R·科斯等着:《财产权利与翻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7页
    [1]何显明著:《顺势而为 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1]该理论由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44年首次提出。
    [2]方民生等著:《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3]金样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8)
    [1]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1)
    [2]由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3]1998年,有关专家学者首次提出“台州现象”。
    [4]“台州模式”这个概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8年12月7日首次提出。
    [1]陆立军:《中国小商品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6)
    [1]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2]参考《浙江外迁资本大规模回流 推动浙江产业梯度转移》一文,浙江省经贸委网站
    [1]该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上的,“梯度”主要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的差异。(详见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2]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3]参考《浙江外迁资本大规模回流 推动浙江产业梯度转移》一文,浙江省经贸委网站
    [1]详见十七大报告
    [2]陆立军,王祖强著:《浙江模式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观察与思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1]姚先国等著:《解放生产力——浙江劳动力市场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2]姚先国等著:《解放生产力——浙江劳动力市场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3]姚先国等著:《解放生产力——浙江劳动力市场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4]详见《义乌首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浙江日报》,2009年5月24日第2版
    [1]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着力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浙江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趋势分析》,《浙江经济》,2006(21)
    [1]盛世豪:《浙江经济转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浙江经济》,2008(18)
    [2]参考《外贸依存度渐高的喜忧……三问浙江经济数字》一文,浙江在线网站
    [1]《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1]程玉申,阎逸著:《浙江省实现可持续现代化的自然资源支持系统》,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在2006年指出。
    [1]《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04月23日
    [2]详见《2009年一季度各市生产总值增幅差距扩大》,浙江省统计局网站
    [3]详见徐琼:《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浙江省地区差异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1)
    [1]史晋川:《温州模式: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浙江经济》,2004(5)
    [2]史晋川:《温州模式: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浙江经济》,2004(5)
    [3][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4][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1]转引自[荷]杰克·J·弗罗门著:《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2]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1]参考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9页
    [2]张鹏翥等著:《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2]谭忠真,邹东涛:《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及其测度》,《中国工业经济》,2001(6)
    [3][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4]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一书中根据起源不同把制度分成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根据有无组织实施把制度分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1]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2]详见[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7页
    [3]“制度内卷”一词由张小君(1998)和韦森提出过,详见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道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5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页
    [2]转引自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道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3页
    [3]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道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0页
    [1][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87页
    [1]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印度经济比较的理论反思》,《国际经济评论》,2004(7-8)
    [2]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印度经济比较的理论反思》,《国际经济评论》,2004(7-8)
    [3][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99页
    [1]韦森:《市场经济的伦理纬度与道德基础》,《开放时代》,2002(6)
    [2]美国社会批评家Jacobs(1992)提出“维护型道德特征集”和“商业型道德特征集”,详见[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5页
    [3]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探源》,《中国社会科学》,2000(5)
    [4]转引自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探源》,《中国社会科学》,2000(5)
    [5][荷]杰克·J·弗罗门著:《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6][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0页
    [1]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道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2页
    [2][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第27页
    [1]张跃庆 张念宏:《市场经济大辞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1]王振中主编:《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3][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1]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8页
    [2][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1]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1)
    [3]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4]何显明著:《顺势而为、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5]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6]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1]盛洪:《市场扩张、交易费用和生产方式变革》,《管理世界》,1990(6).
    [2]盛洪:《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6).
    [3]葛立成:《制度分析理论综述》,《江南论坛》,1999(2).
    [4]金祥荣:《准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浙江社会科学》,1999(3).
    [5]蒋万胜:《论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型构中的非正式制度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6]潘慧峰,杨立岩:《制度变迁与内生经济增长》,《南开经济研究》,2006(2).
    [7]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经济研究》,2007(1).
    [8]朱晓刚、邓新:《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安徽科技》,2003(3).
    [9]刘辉:《论技术市场建设和市场管理创新——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例》,《中国软科学》,2003(9).
    [10]汪丁丁:《社会科学及制度经济学概论》,《社会科学战线》,2003(3).
    [11]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改变》,《经济研究》,1992(6).
    [12]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10).
    [13]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8).
    [14]张曙光:《中国市场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管理世界》,1992(6).
    [15]孙希芳:《一个制度变迁的动态博弈模型》,《经济学动态》,2001(12).
    [16]张仁寿:《专业化产业区:组织特征和优化途径》,《浙江经济》,2001(7).
    [17]张曙光:《红帽子企业及其产权问题》,《企业文化》,2004(11).
    [18]金祥荣:《农村工业化中的分工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01(1).
    [19]金祥荣:《“浙江模式”的转换与市场创新》,《浙江学刊》,1998(1).
    [20]金祥荣,柯荣住:《对专业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经济学解释》,1997(4).
    [21]张仁寿:《对专业市场的若干思考》,《浙江社会科学》,1996(5).
    [22]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浙江社会科学》,2005(7).
    [23]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
    1999(3).
    
    [24]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以民营经济的演化过程伟例》,《中国社会科学》,2004(5).
    [25]史晋川,沈国兵:《论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划分标准》,《经济学家》,2002(1).
    [26]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8).
    [27]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9(1).
    [28]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1).
    [29]金祥荣:《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5).
    [30]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1).
    [31]陆立军:《中国小商品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6).
    [32]周必健,何红波:《浙江消费增幅在全国靠后值得重视》,《浙江经济》,2008(15).
    [33]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着力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浙江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趋势分析》,《浙江经济》,2006(21).
    [34]盛世豪:《浙江经济转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浙江经济》,2008(18).
    [35]陈斌:《浙江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论坛》,2008(11).
    [36]徐琼:《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浙江省地区差异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1).
    [37]廖鸿冰:《制度生产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伪概念——与谭忠真、邹东涛教授商榷》,《商场现代化》,2008(11).
    [38]谭忠真,邹东涛:《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及其测度》,《中国工业经济》,2001(6).
    [39]韦森:《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6(1).
    [40]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印度经济比较的理论反思》,《国际经济评论》,2004(7-8).
    [41]韦森:《市场经济的伦理纬度与道德基础》,《开放时代》,2002(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美]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3][[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4][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5][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2008年版.
    [6][美]R.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7][美]达格拉斯.C.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荷]杰克·J·弗罗门著:《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约翰·N·德勒巴克等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达格拉斯.C.诺思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萨缪·鲍尔斯著:《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美]V·巴尔诺著:《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5][美]基思·格里芬著:《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7][奥]冯·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18][奥]冯·哈耶克著:《通向奴役的道路》,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9][英]哈耶克著:《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21][英]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同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2][英]约翰·希克斯著:《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3][澳]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美]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所有权、控制与企业—一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美]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美]凡勃伦著:《企业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7][美]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著:《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美]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29][美]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0][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年版.
    [31][美]奥尔森著:《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美]奥尔森著:《权力与繁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日]青木昌彦等主编:《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4][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
    [35]杨小凯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7]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薛汉伟著,王建民著:《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马洪等主编,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41][美]达格拉斯.C.诺思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汪立鑫著:《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鲁鹏编著:《实践与理论:制度变迁主要流派》,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7]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8]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9]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讲义——自然与制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0]宋小敏:《经济制度变迁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方民生等著:《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徐明华主编:《浙江现象: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53]张曙光,金祥荣主编:《中国制度变迁案例研究(浙江卷)》,中国财政经出版社,2006年版.
    [54]尹永钦,杨峥晖编著:《巨变——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55]胡宏伟著:《中国模范生——浙江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6]杨建华著:《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姚先国等著:《解放生产力——浙江劳动力市场变迁》,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8年版.
    [58]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道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59]陈立旭著:《从传统到现代——浙江模式的文化社会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杨永华著:《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1]余潇枫,陈劲主编:《浙江模式与地方政府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陈国平著:《透视浙江:市场化与政府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63]卓勇良著:《浙江最有制度变迁进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65]余德余著:《浙江文化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6]陈剩勇等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7]叶大兵主编:《浙江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省文史资料第60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9]迟双明著:《浙江商人的22条军规》,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年版.
    [70]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71]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72]费孝通著:《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3]费孝通著:《沿海六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年版.
    [75]王国贤等著:《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6]藤复等编:《浙江文化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7]董贻安主编:《浙东文化论从》,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78]方同义等著:《浙东学术精神研究》,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
    [79]董平选注:《浙江精神之哲学本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0]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张五常著:《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2][史晋川等著:《浙江省改革开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3]史晋川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史晋川,钱陈等著:《空间转型:浙江的城市化进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5]张燕喜等著:《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86]顾江著:《规模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87]金祥荣等著:《组织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张鑫编著:《现代企业制度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杨建华著:《社会化小生产 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0]何显明著:《顺势而为、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1]钱滔著:《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2]陆立军,王祖强著:《浙江模式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观察与思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3]汪丁丁主编:《自由与秩序:中国学者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6]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7]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应用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王振中主编:《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9]王祖强著:《劳资关系与员工权益—基于浙江私营企业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00]张鹏翥等著:《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张跃庆 张念宏:《市场经济大辞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
    [102]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3]俞可平主编:《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 中国与俄罗斯》,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年版.
    [104]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编:《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6月.
    [105]陈桥驿等编著:《浙江地理简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06]程玉申,阎逸著:《浙江省实现可持续现代化的自然资源支持系统》,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
    [107]Nolan,Peter;Xiaoqiang,Wang,"Beyond Privatiz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China's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World Development;Jan99,Vol.27 Issue 1,p169,32p,3charts.
    [108]Tsai,Kellee S,"Coping by Innovating:The Formal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in China",Conference Paper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3 Annual Meeting,Philadelphia,p1-31,32p,1 chart.
    [109]Hall,Andrewl,Rasheed Sulaiman,Clark,Norman,Yoganand,"From measuring impact to learning institutional lessons:an innovation systems perspective on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Agricultural Systems;Nov2003,Vol.78 Issue 2,p213,29p
    [110]Keune,Maartenl maarten,Kiss,J(?)nos P(?)ter,T(?)th,Andr(?)s "Innovation,actors and institutions: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loc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two Hungarian reg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Sep2004,Vol.28 Issue 3,p586-600,15p
    [111]Smith,Helen Lawton,"Local Innovation Assemblages and Institutional Capacity in Local High-tech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ase of Oxforshire."Urban Studies;Jun2003,Vol.40 Issue 7,p1353,17p,2charts
    [112]Johnson B,"Systems of innovation,the urban ord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s And Public Cleansing Association,ISWA[Waste Manag Res]2007 Jun;Vol.25(3),pp.208-13
    [113]Ruttan,Vernon W,Hayami,Yujiro,“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Jul84,Vol.20 Issue 4,p203,21p
    [114]Davis,Lance;North,Douglas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A First Step Towards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Mar70,Vol.30 Issue 1,p131,19p
    [115]Soo Hee Lee;Taeyoung Yoo:“Government Policy and Trajectories of Radical Innovation in Dirigiste State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France and Korea”,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Jul2007,Vol.19 Issue 4,p451-470,20p,3 charts,4 graphs
    [116]“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aspects of an innovation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y”.Kybernetes;Jan2008,Vol.37 Issue 1,P20-35,16p
    [117]Homer-Dixon,T.F.Barbier,E.B.:“Resource scarcity and innovation:can poor countries attain endogenous growth?”,AMBIO-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Marl999,Vol.28 Issue 2,pl44,Op
    [118]Muscio,Alessandro.“Fro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o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Evidence from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Jul2006,Vol.14 Issue 6,p773-789,17p,10 charts
    [119]Yu Zhou,“The making of an innovative region from a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institutional evolution in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in Beijing”.Environment 4 Planning A;Jun2005,Vol.37 Issue 6,plll3-1134,22p
    [120]Alston,Julian M,Pardey,Philip G.,Smith,Vincent H.“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Public Agricultural R&D”.Choices:The Magazine of Food,Farm & Resource Issues;1999 2nd Quarter,Vol.14 Issue 2,p34,4p,1 graph
    [121]UNGER,BRIGITTE,ZAGLER,MARTIN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Product Innovations”,Innovation: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Sep2003,Vol.16 Issue 3,p293—310,18p
    [122]Pohlmann,Markus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Cultura backgrounds and the use of innovation models",Technology Analysis 4 Strategic Management;Mar2005,Vol.17 Issue 1,p9-19,lip
    [123]Lambooy,Jan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Theory and regional policy”,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Dec2005,Vol.13 Issue 8,pll37-1152,16p,1 diagram
    [124]Porter 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Boston,MA,USA
    [125]Neelameghan,Al;Seetharama,S:“Research,innovation,and 1diffusion of technology”,Library Science with a Slant to Documentation;September 1972,Vol.9 Issue 3,p417-440,24p
    [126]Jacoby,Wade;Behrens,Martin:“Experimentalism as a Tool of Economic Innovation in Germany.”German Politics ft Society;Fal 12001,Vol.19 Issue 3,pi,33p,2 charts
    [127]Lysg(?)rd,Hans.Tveiten,Oddgeir:“Cultural economy at work in the city of Kristiansand:cultural policy as incentive for urban innovation”.AI & Society;Dec2005,Vol.19 Issue 4,p485-499,15p
    [128]Nelson,Richard R:“The Challenge of Building an Effective Innovation System for Catch-up”,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Sep2004,Vol.32 Issue 3,p365-374,10p
    [129]Dedeurwaerdere,Tom:“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sharing biological informa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Jun2006,Vol.58 Issue 188,p351—368,18p,3 charts,3 diagrams,1 bw
    [130]Shiller,Robert J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Oct2005,Vol.72 Issue 2,P268-283,16p
    [131]Boschma,Ron A;Lambooy,Jan G “Knowledge,Market Structure,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Dynamics of Industrial Districts”,Growth & Change;Summer2002,Vol.33 Issue 3,p291,21p
    [1]《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浙江日报》,2009年5月21日,第一版.
    [2]《义乌首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浙江日报》,2009年5月24日第二版.
    [3]史晋川:《浙江经济转型刻不容缓》,《浙江日报》,2008年9月2日,第二版.
    [4]盛世豪:《浙江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与政策取向》,《浙江日报》,2008年9月4日,第二版.
    [5]《义乌国企重组显活力》,《以改革应对挑战》,《浙江日报》,2009年4月28日,第一版.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4/content_2547020.html
    [2]《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34902/8091880.html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民网http://news.xinmin.cn/domestic/shizheng/2008/12/02/1456542_2.html
    [4]《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2)》,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10-09/1406164.shtm
    [5]《1981年中国工业大事记》,中国工业新闻网http://www.cinn.cn/gybwg/174710.shtml
    [6]《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file/200512176586.html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劳动仲裁诉讼网
    [8]《温州风云路——点燃全民创富的激情》,中国温州网http://www.wenzhou.gov.cn/art/2008/12/24/art_4452_85604.html
    [9]《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国兴农网http://www.cnan.gov.cn/xnzt/2008_17/zywx/t20081009_282390.phtml
    [10]《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 http://www.mlr.gov.cn/zt/qt/xnc/snzc/200903/t20090311_116197.htm
    [11]十四大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9/content_1447497.htm
    [12]《攀登新的高度——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30年历程》,中国龙港网 http://www.cnlg.cn/indexl.html
    [13]《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34902/8092314.html
    [14]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9/content_1447509.htm
    [15]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个旧农业信息网http://www.hhgjagri.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14
    [16]《攀登新的高度——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30年历程》,国土资源部网站
    [17]《浙江政策创新三十年课题组发表报告》,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zj.gov.cn/gb/zjnew/node3/node22/node168/node370/node376/userobject9ai94538.html
    [18]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39.htm
    [19]《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文明网http://sdc.wenming.cn/sde/content/2008-09/30/content_3047.htm
    [20]《中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288.htm
    [21]《改革开放三十年浙苏两省区域发展比较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网http://www.zjdx.cn/15/22765.htm
    [22]《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宏数据库http://gov.macrochina.com.cn/Include/ShowNews.asp?text_id=s0051373000023000132
    [23]《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宏数据库 http://gov.macrochina.com.cn/Include/ShowNews.asp?text_id=s0097473000023000132
    [24]《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zhejiang.gov.cn/gb/zjnew/node3/node22/node168/node370/node381/node6137/userobject9ai90679.html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6-03/16/content_4309517_10.htm
    [26]《2009年一季度各市生产总值增幅差距扩大》,浙江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zj.stats.gov.cn/art/2009/5/7/art_541_35533.html
    [27]浙江省档案局网站:http://www.zjda.gov.cn/archive/platformData/infoplat/pub/jnggkf_122/dsj_72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