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筑与具体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曾经不言自明:前工业时代材料直接取之自然,建筑与所处地域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由机械生产的钢、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由其建造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因材料的抽象化应用与设计态度上对地域性差异的漠视,与环境多存隔膜;就此流弊,“二战”后的反思与修正一直持续至今,设计结合环境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师的文化共识,具体操作中对材料表现力的挖掘亦已成为融合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今发达的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强化了以视觉主导的思维模式,受此影响,建筑学领域“表皮”热兴起,图像化拼贴、数字化炫技与单纯视觉性的材料迷恋倾向日趋严重,这种对建筑自身表象的过度关注,很大程度上再次割裂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有鉴于此,重新树立环境意识,回归建筑基本问题,在“地域性”视野下审视和发展建筑材料研究,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途径,以促成建筑顺利地融合环境,将有助于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丰富建筑的多重内涵。
     建筑创作中,材料的“地域性表现”,指向于一种通过对材料能够引起身体体验、心灵感动以及情感与文化共鸣的表现性内容的强化与表达,以回应建筑所处“地域”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此为研究内容,本文突破以往针对材料具体类别的研究视角,通过梳理回顾中西方传统与现当代建筑中材料应用的演进历史,探究其中“材料表现”的具体内容与主要手法,并结合对“地域”环境构成要素的剖析,力图以建筑表皮的材料表现为手段,使建筑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承载地域文化,由此构建建筑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多层次关联。
     论文从以下三部分逐次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于第一章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时代与学科背景,指出材料之于建筑与文化的意义,并由此提出本文的核心议题:如何实现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使材料更好地诠释建筑,使建筑得体地楔入环境?继而综述了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本课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拓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于第二、三章的内容。
     第二、三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工业革命为时间节点,按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顺序,分别对“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与“全球趋同的机械与信息时代”的“材料表现”内容进行了详尽梳理与史学分析,并加以概括提炼,为后续论文主体部分的立论研究,提供言之有据的史论支撑。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对应于第四至第八章的内容。
     第四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建构,以前文的史论回顾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表皮的两种典型建造逻辑,阐明了表皮材料表现的技术、艺术与人文层面的详细内容,继而探讨了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最后依据“地域性”的要素构成,提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主要途径: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关联地域文化,由此开启下文实践指向的理论应用研究。
     第五、六、七章紧承上文,依次从“地域气候”、“地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尝试将前文的理论思考,落实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具体创作思路与方法。
     第八章是对上述展开部分的综合论述,以“‘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为题,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全面阐释,分别对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途径,以及材料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表现加以综合概述,是对上文理论应用部分的进一步概括总结。
     最后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理论成果,指出本研究尚待完善之处,并对本课题后续研究作出展望。材料离不开“建造”,侧重于审美与文化范畴的材料“表现”,同样离不开具体的技术支撑,限于篇幅与学识,笔者此文未就微观层面的材料构造技术细节,及其与材料表现的关联性展开细致分析,容后续研究再作深入探讨。
It has long been the self-evident fact that architecture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its actualregional surroundings as well as the materials making it. In the era of pre-industrial times,nature had been the source of building material, so architecture is naturally matched with itsregional surroundings. However, the great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d brought along with steel,concrete and glass, which were the main building materials for the early ModernismArchitecture. These architectures were later discarded due to its designing isolation to thesurroundings. But the reflection and revision around this point has long been lasting until now.Therefore, it has gradually been the modern architect’s cultural consensus to integratesurroundings into designing. Unfortunately, the current well-developed consumption cultureand mass media have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a visually oriented thinking model on human,which has accordingly aroused a growing rush for architecture skin research, among whichinfatuation with Picture Collage, digitalization and pure visually centered materials areoverwhelming. And the over-consideration on architecture skin has greatly broken in thedialogue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Facing those misleading trends, there has been a call to rebuilt the environmentalawareness and to reinvestigate into the very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architecture thatbuilding materials R&D shall take a regional perspective to disco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architecture skin performance and regional surrounding influence, so that architecture can bebetter integrated as part of environment, a way to upgrade building’s beauty appreciation withmultiple connotations of architecture.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of limitation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with focuson specific category of building materials. Through a review on historical evolution ofbuilding materials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both in China andwestern countries, the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on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influential factorsand the influence approaches to material expression, and further explicates the regionalconstituents to adjust architecture compatible to local climate, fit into the pattern of regionallandscapes carrying regional tradition and culture, and finally builds the multi-tier association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its regional surroundings.
     Three parts constitute the dissertation with part one to propose the topic in question.
     Part1corresponding to chapter one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ge and academicbackground will firstly address the meaning of building material in the perspective of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and further propose the argument of the dissertation, how to realize the regional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e skin in the form of better representing architecture withmaterial and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e into environment. Secondly a various ranges ofachievements among scholars both home and aboard will be presented and ground-based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analysis will be provided. And at last a brief instruction on definingthe research objectives, contents, approaches and frame will be outlined.
     Part2including chapter2and chapter3will provide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n thearguments proposed.
     Chapter2and3serve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s the timing nodein the course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is part presents in details the classification andhistorical analysis on the material expression in the time of pre-industrialization of regionalautonomy and that of the machinery and information with a global trend respectively. Thisanalysis will serve as the powerful histor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forthcoming bodyinterpretation.
     Part3covers from chapter4to chapter8with solutions to the arguments proposed.
     Chapter4is the core theory structure with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s the basis andexplicates the technologies, arts, and human civilization contents of architecture skinexpression.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main approaches of architecture skinexpression and finally based on the regionalism constituents, this chapter will propose threemain approaches namely adjusting to local climate, fitting into the pattern of regionallandscape and associating with the local culture, which accordingly open the followingpractice-centered researches on th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s in previous chapters, chapter5,6,7will respectively interpretthe influence from the local climate, regional landscape and local culture with typical casestudies. It is a trial to apply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thoughts into a specific innovation onregional expression of materials of architectural skin.
     Chapter8is a summary to the above analysis in this part. With the topic of“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Materials of Architectural Skin under the Holistic Concept”,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overall analysis on typical cases, and summarize on influencefrom regionalism, culture and era. It is a further generaliz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The la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serves as the conclusion to present the achievements andmain innovation, and point out what are the aspects expect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引文
[1]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针对当下大拆大建中的文化迷失的痛心评价,引自《中国600多个城市基本失去个性传统建筑破产?》[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6-11/03/content_5286394.htm
    [1]杨晓民.全球化时代的地域文化[J].读书,2010/11:64
    [2]韦政通著.中国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20
    [3]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6
    [1]引自《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全文》[EB/OL] http://culture.caixin.com/2012-12-13/100472282.html
    [2]引自《凤凰网山东高密访莫言:我理解的普世价值没那么复杂》[EB/OL] 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2012nuobeierwenxuejiang/content-3/detail_2012_10/12/18195118_0.shtml?_from_ralated
    [1]引自《中国建筑师王澍被授予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EB/OL]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2_05/26/14830181_0.shtml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87
    [2]史永高著.材料呈现: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1]史永高著.材料呈现: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3
    [2]何镜堂著.何镜堂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2
    [1]何镜堂著.何镜堂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3~04
    [1]何镜堂著.何镜堂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6
    [1](瑞)彼得﹒卒姆托著,张彤译.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J].建筑师(99),2001/12:108
    [2]刘先觉编著.密斯﹒凡﹒德﹒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17
    [3]褚智勇,王晓川,罗奇编.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4
    [5]王天锡编著.贝聿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60
    [2]牛津大学出版社编.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三版)[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1075
    [1]史永高著.材料呈现: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1~62
    [2]冯路.表皮的历史视野[J].建筑师(110),2004/08:07
    [3]刘先觉编著.密斯﹒凡﹒德﹒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3
    [1](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33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3
    [2]牛津大学出版社编.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三版)[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711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8
    [2]沈克宁著.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3~125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6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8
    [1]顾大庆著.设计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98
    [2]牛津大学出版社编.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三版)[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964
    [3]参见郑东军,于莉.当代地域建筑文化分析[J].中外建筑,2005/04:39-41
    [4]参见刘明国.追本溯源:谈地域建筑的内涵与本质[J].规划师(山西专辑)第26卷:92
    [1]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8
    [2]同[1]:165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14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19
    [1](荷)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VI~VII
    [1](荷)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1
    [1](荷)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39
    [2]同上:X
    [3](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主义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四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英)威廉J﹒R﹒柯蒂斯著;本书翻译委员会译.20世纪世界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同[1]:354~370
    [4]同上:390~439
    [1]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99
    [1]史永高著.材料呈现: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2
    [1]顾大庆,柏庭卫著.空间、建构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vi
    [1]史永高著.材料呈现: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02
    [1]“水草”之喻,为借用,详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xii
    [1](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插图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1
    [2](英)诺曼·戴维斯著,郭方,刘北成等译.欧洲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01~02
    [1]参见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0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9
    [2]同上
    [3](英)S﹒劳埃德,(德)H﹒W﹒米勒著,高云鹏译.远古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
    [1]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62
    [1](英)S﹒劳埃德,(德)H﹒W﹒米勒著,高云鹏译.远古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3
    [2]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62
    [1]邵大箴著,古代希腊罗马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
    [2](英)比尔﹒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9
    [4]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年)的观点。
    [5]此为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500~?)的观点。
    [1]邵大箴著,古代希腊罗马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0
    [2]同上:181
    [1](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45
    [2](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4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2
    [2]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4
    [3]同[1]:49
    [1]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1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0
    [1](英)比尔﹒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5
    [2]李建群著,欧洲中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9
    [3]同[1]:65
    [4](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5
    [5]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82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3
    [2](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
    [2]李建群著,欧洲中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5
    [3](英)比尔﹒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10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1
    [2](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
    [3]同[2]:17
    [4](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6
    [5]同[2]:4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2](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9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1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85
    [2](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3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7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0
    [3]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66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8
    [2]见赵辰.“立面”的误会:建筑﹒理论﹒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4;另见右史.中国建筑不只木[J].建筑师(127),2007/6
    [1]陈薇.木结构作为先进技术和社会意识的选择[J].建筑师(106),2003/12
    [2]转引自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9
    [1]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2
    [2]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9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07
    [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7
    [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0
    [2]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4
    [3]常青.中华建筑志[M].上海:同济大学内部资料(未刊本):308
    [1]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6
    [1]刘敦桢著.中国古代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171
    [1]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古代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9
    [1]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42
    [2]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25
    [1]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古代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7
    [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00
    [3]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52
    [1]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75
    [1]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69
    [2]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古代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74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3
    [2]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40
    [1]赵辰.“立面”的误会:建筑﹒理论﹒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23
    [2]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68
    [3]《营造法式》中虽言及屋宇之“高、深”受材分模数控制,但未明确柱高的材分问题。以材分控制“柱高”与“间广”的相关规律,可参见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38。另清《工部工程做法》对柱高、柱径、间广等立面尺寸规定明确。
    [1]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11
    [1]语出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604年,中世纪神学家)。转引自(英)理查德﹒威斯顿著;范肃宁,陈佳良译.材料、形式和建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80
    [1](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2
    [2](日)和辻哲郎著,陈力卫译.风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8
    [3]同[1]:23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9
    [2](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6
    [3](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03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9
    [2]法国的“卢梭主义者”重新定义古典风格的标准,并试图从理性的、可用语言表达的建筑形式中寻求普适的原则。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0
    [2]同[1]:141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1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2
    [2]同上:208
    [3]同[1]:210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12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22
    [1](英)约翰·拉金斯著;张璘译.建筑的七盏明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7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0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3
    [1]项秉仁著,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39
    [2]同上:45~49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0
    [2]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07
    [3](英)比尔﹒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85
    [1](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王晓等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9
    [2]同上:81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5
    [1](日)矢代真己田所辰之助滨崎良实著,卢春生小室治美卢叶译.20世纪的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
    [2](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王晓等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1
    [1](德)金德—巴尔考斯卡斯,考森,波洛尼等著;袁海贝贝,王宝民,张文平等译.混凝土构造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8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0
    [2](德)金德—巴尔考斯卡斯,考森,波洛尼等著;袁海贝贝,王宝民,张文平等译.混凝土构造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8
    [1]易英著,西方20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4~79
    [2](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译.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
    [1]易英著,西方20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8~97
    [1]易英著,西方20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0
    [2](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著;查立译.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1
    [1](英)雷纳·班纳姆著;丁亚雷,张筱膺译.第一机器时代的理论与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255
    [2](日)隈研吾著;陈菁译.自然的建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01
    [3](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4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0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22
    [2](英)比尔﹒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43
    [1](德)克里斯蒂安﹒史蒂西,施塔伊贝,巴尔库等著;白宝鲲,厉敏,赵波译.玻璃结构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6
    [2]同上:30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2
    [2]同上:193
    [3]同[1]:196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4
    [2]项秉仁著,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6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20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5
    [2](瑞)克劳斯—彼得﹒加斯特编著;马琴译.路易斯﹒秩序的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85
    [3]同[1]:206
    [1](德)金德—巴尔考斯卡斯,考森,波洛尼等著;袁海贝贝,王宝民,张文平等译.混凝土构造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2
    [1](德)金德—巴尔考斯卡斯,考森,波洛尼等著;袁海贝贝,王宝民,张文平等译.混凝土构造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3
    [1](日)矢代真己田所辰之助滨崎良实著,卢春生小室治美卢叶译.20世纪的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9
    [1](日)矢代真己田所辰之助滨崎良实著,卢春生小室治美卢叶译.20世纪的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7
    [1](英)比尔﹒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61
    [1](意)詹卢卡﹒杰尔米尼编著;王宝泉译.阿尔瓦﹒阿尔托[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5
    [1](英)理查德﹒韦斯顿著;范肃宁,陈佳良译.材料、形式和建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92
    [2](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9
    [3](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19
    [1](美)戴维﹒B﹒布朗宁,戴维﹒G﹒德﹒龙著;马琴译.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2
    [1]史永高著,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1
    [2](西)奥罗拉.奎特编著;冯萍,宁满海译.极少主义——极多主义[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3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1
    [2]同上
    [3]同[1]:334
    [1](德)金德—巴尔考斯卡斯,考森,波洛尼等著;袁海贝贝,王宝民,张文平等译.混凝土构造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8
    [1](德)克里斯蒂安﹒史蒂西,施塔伊贝,巴尔库等著;白宝鲲,厉敏,赵波译.玻璃结构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2~46
    [1](英)安格斯﹒J﹒麦克唐纳著;陈治业,童丽萍译.结构与建筑(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98
    [1]这种划分首先出自19世纪英国建筑师斯特雷特(George Edmund Street,1824-1881)对威尼斯建筑的两种分类,转引自史永高.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34。这两种划分,是基于材料到墙体建造的建筑生成的逻辑认识,而与具体风格无关,并且具有超越具体时代与地域的广泛适应性。
    [1]此前已有一份法文译本,但“谬误百出而且没有注释”,见(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6
    [2](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8
    [1]秦佑国.建筑、艺术与技术[J].新建筑,2009/03:117
    [1](英)萨瑟兰﹒莱尔著;香港日瀚国际文化有限公司译.结构大师:构筑当代创新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5
    [2]有必要加以说明的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学教育也即“学院派”教育,此时同样为时未久,它始于1671年法兰西皇家建筑学学的创立,1819年成立的巴黎美术学院可视为其后续发展。详见单踊.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述评[J].建筑师(105),2003/03:92~93
    [1](瑞士)安德烈﹒德普拉则斯著,任铮钺等译.建构建筑手则[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06
    [2]转引自布正伟著,结构构思论——现代建筑创作结构运用的思路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44
    [1]“M之波”奇迹,长野,日本[J].世界建筑,2002(09):47
    [1](德)苏扎尼﹒格鲁伯,希尔里﹒格鲁伯编著,常玲玲等译.21世纪的博物馆:概念、项目、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7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20
    [2]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39
    [1]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40
    [2](德)索菲亚﹒贝林,斯蒂芬﹒贝林编著,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译.建筑与太阳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演变[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0
    [3]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66
    [4]同上:161
    [1]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3
    [1](德)黑格等著,袁海贝贝等译.构造材料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4
    [1]国际建协,“北京宪章”[J].建筑学报,1999/06:07
    [1]陈晓扬,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8
    [1]转引自毛白滔编著.建筑空间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5;另各种感觉获取外界信息的比重参见(日)日本建筑学会编著;张军伟,兰煜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2
    [1]见(日)芦元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一书第二章:外部空间要素,转引自毛白滔编著.建筑空间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5
    [2]语出自牛顿,转引自(美)约翰﹒T﹒德鲁,萨拉﹒A﹒迈耶编著;连冕,张鹏程译.色彩管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83
    [1](日)潼本孝雄,藤迟英昭著;成同社译.色彩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64
    [2](英)克里夫﹒芒福汀等著;韩冬青,李东,屠苏南译.美化与装饰(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44
    [1]语出雷姆﹒库哈斯,转引自(美)塞斯﹒德﹒容编著;李亮,李华译.大师的色彩[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0
    [2](日)日本建筑学会编著;张军伟,兰煜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34
    [1](日)日本建筑学会编著;张军伟,兰煜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2
    [1](日)潼本孝雄,藤迟英昭著;成同社译.色彩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54~72
    [2](日)日本建筑学会编著;张军伟,兰煜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27
    [1](日)日本建筑学会编著;张军伟,兰煜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8
    [1](美)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著;金秋野,王又佳译.透明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5
    [2]史永高.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51
    [3]同上:197
    [4](德)克里斯蒂安﹒史蒂西,施塔伊贝,巴尔库等著;白宝鲲,厉敏,赵波译.玻璃结构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
    [1]《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大字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027
    [2]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951
    [3]同[1]:69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29
    [1](芬)尤哈尼﹒帕拉斯马著;焦怡雪译.感官性极少主义[M].北京:中国水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2
    [1(]德)Alexander Reichel, Jan-Henrik Hafke, Joachim Raab著.材料、纹理与装饰[J].建筑细部第七卷第二期,2009/04:284
    [1](德)Alexander Reichel, Jan-Henrik Hafke, Joachim Raab著.材料、纹理与装饰[J].建筑细部第七卷第二期,2009/04:285
    [1](日)朝仓直巳著;林征、林华译.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8
    [1](挪)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7
    [2]转引自李建群著,欧洲中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3
    [1]参见韦政通著.中国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2~8
    [2]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99
    [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等译.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0
    [1]何镜堂.现代建筑创作理念、思维与素养[J].南方建筑,2008/1:08
    [1](德)爱娃﹒海勒著;吴彤译.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4~119
    [2]转引自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9
    [1](德)克里斯蒂安﹒史蒂西,施塔伊贝,巴尔库等著;白宝鲲,厉敏,赵波译.玻璃结构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3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16
    [2]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837
    [1]刘先觉编著.阿尔瓦﹒阿尔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56
    [1]杂志编辑撰文.传递情感的建筑[J].建筑与文化,2011/12:34
    [2](日)日本建筑学会编著;张军伟,兰煜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29
    [1]史永高.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8
    [1](瑞士)约翰﹒伊顿著;曾雪梅,周至禹译.造型与形式构成: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及其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10
    [2]《大师》编辑部编著,沃尔特﹒格罗皮乌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8
    [1](挪)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的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9~45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30~232
    [1](美)菲利普﹒朱迪狄欧,珍妮特﹒亚当斯﹒斯特朗著;李佳洁,郑小东译.贝聿铭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35
    [2]王天锡著.贝聿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98
    [1]陈晓扬,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9
    [2](日)隈研吾著;朱锷译.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6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21~126
    [1]转引自孙澄,梅洪元.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6
    [1](德)爱娃﹒海勒著;吴彤译.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46~229
    [1](美)G﹒Z﹒布朗,马克﹒德凯著;常志刚,刘毅军,朱宏涛译.太阳辐射﹒风﹒自然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xx;此处参考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为该书所做中文序中相关总结。
    [2]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1
    [1]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5
    [1]中国建设职业网编.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8
    [1]王贵祥所作译序,见(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著.何镜堂建筑创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3
    [1](英)威廉J﹒R﹒柯蒂斯著;本书翻译委员会译.20世纪世界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
    [1](英)威廉J﹒R﹒柯蒂斯著;本书翻译委员会译.20世纪世界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
    [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27
    [1](德)索菲娅﹒贝林,斯蒂芬﹒贝林编著;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译.建筑与太阳能: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演变[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8
    [1]吴恩融,穆钧.源于土地的建筑——毛寺生态实验小学[J].广西城镇建设,2013/03:57
    [1]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2
    [2]陈海亮.光的渗透——对德国柏林GSW总部自然采光的简要分析[J].世界建筑,2004/09:48
    [1]陈海亮.光的渗透——对德国柏林GSW总部自然采光的简要分析[J].世界建筑,2004/09:47
    [1]引自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RG0z-_F7gMfjZHnaL7S-XA-67h_QDf7Q5LkibrbytTgJBMI8inGSf7HAFMsQKuL
    [1]杂志社编译.一号公寓,马哈拉特,伊朗[J].世界建筑,2013/11:66
    [1]引自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fm4M7iFn7wTtDbvNG2mqtHmANe8HfQRcrLu6eP3AtTaSTbCCuJfl13mPGzaS-M6
    [1]蓝青主编.美国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工作室报告:皮尤+斯卡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4
    [2]引自网站编辑.Green Dot Animo Leadership High School/Brooks+Scarpa Architects [EB/OL]http://www.archdaily.com/340616/green-dot-animo-leadership-high-school-brooks-scarpa-architects/
    [1]参见西泽立卫于二零一一年元月九日于清华大学的讲座:转引自http://www.douban.com/note/128548918/
    [1]语出美国人类学家克卢伯(A.L.Kroeber)与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n)合著《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Culture, A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转引自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5
    [1]杂志社编译.砖筑特别方案奖:马蓬古布韦导览中心,马蓬古布韦国家公园,南非[J].世界建筑,2012/09:45
    [1]业余建筑工作室.杭州市中山路御街博物馆[J].世界建筑,2012/05:122
    [1](德)史蒂西编著;贾子光,张磊,姜琦译,建筑表皮[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2
    [1]张男,崔恺.殷墟博物馆[J].建筑学报,2007/01:34
    [2]唐际根.殷墟博物馆:精美文物诠释殷商文明[J].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0/01-02:135
    [1]王澍.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时代建筑,2009/03:66
    [1]王澍.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时代建筑,2009/03:75
    [1]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作品展示[EB/OL]http://nd.oeeee.com/cama/2010/show/201011/t20101104_1156353.shtml
    [1]参见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作品简介[EB/OL]http://nd.oeeee.com/cama/2010/show/201011/t20101104_1156353.shtml
    [1]施燕冬.日本长崎和平纪念馆评介[J].建筑学报,2004/11:82
    [1](美)李布斯金著;吴家恒译.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1
    [1]何镜堂,郑少鹏,郭卫宏.大地的纪念--映秀·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J].时代建筑,2012/02:107
    [1]转引自王天锡著.贝聿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5
    [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何镜堂建筑创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1
    [1]引自网站编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气候简介[EB/OL]http://www.mcdvisa.com/html/Immigration/CA_visa/2013822/13822142F.html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何镜堂建筑创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5~26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6
    [1]何镜堂.何镜堂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何镜堂建筑创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许倬云.历史大脉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褚智勇王晓川罗奇编.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9]王天锡.贝聿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陈志华.外国古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1]邵大箴.古代希腊罗马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李建群.欧洲中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项秉仁.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4]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大师》编辑部编.沃尔特﹒格罗皮乌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6]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7]史永高.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间双重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8]梁思成.梁思成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9]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0]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1]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22]赵辰.“立面”的误会:建筑﹒理论﹒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3]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7]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8]常青.中华建筑志[M].上海:同济大学内部资料(未刊本)
    [29]曹春平.中国建筑理论钩沉[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0]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1]白丽娟王景福编著.古建清代木构造[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32]刘天华.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3]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4]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5]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6]顾大庆.设计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7]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8]毛白滔编著.建筑空间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9]除飞虎主编.建筑色彩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0]罗文媛.建筑的色彩造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1]张雷,丁沃沃编著.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建构[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2]顾大庆,柏庭卫著.空间、建构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3]徐纯一著.如诗的凝视:光在建筑中的安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4]王飞,丁峻峰主编.交叉视角——欧美著名建筑与城市院校动态访谈精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5]王静.日本现代空间与材料表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6]张祥龙.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47]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8]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9]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0]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编.装饰材料的应用与表现力的挖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2]马进、杨靖.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3]王环宇编著.力与美的建构结构造型(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4]陈启仁,张纹韶.认识现代木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55]布正伟.结构构思论——现代建筑创作结构运用的思路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6]孙澄,梅洪元.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7]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8]陈晓扬,仲德崑.地方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9]周振民主编.气候变迁与生态建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60]刘云胜.高技术生态建筑——从高级派建筑到高技术生态建筑的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1]北京方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世界绿色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2]刘先觉等.生态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3]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4]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5]中国建设职业网编.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6]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7]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68]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英)威廉J﹒R﹒柯蒂斯著;本书翻译委员会译.20世纪世界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四版)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主义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插图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英)S﹒劳埃德,(德)H﹒W﹒米勒著;高云鹏译.远古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8](英)比尔﹒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9](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10](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王晓等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5](德)克里斯蒂安﹒史蒂西,施塔伊贝,巴尔库等著;白宝鲲,厉敏,赵波译.玻璃结构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6](日)矢代真己田所辰之助滨崎良实著;卢春生小室治美卢叶译.20世纪的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7](德)金德—巴尔考斯卡斯,考森,波洛尼等著;袁海贝贝,王宝民,张文平等译.混凝土构造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8](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9](英)约翰·拉金斯著;张璘译.建筑的七盏明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0](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张钦南译.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1](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著;查立译.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英)雷纳·班纳姆著;丁亚雷,张筱膺译.第一机器时代的理论与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23](日)隈研吾著;陈菁译.自然的建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4](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瑞)克劳斯—彼得·加斯特编著;马琴译.路易斯﹒秩序的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6](美)戴维﹒B﹒布朗宁,戴维﹒G﹒德﹒龙著;马琴译.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7](意)詹卢卡﹒杰尔米尼编著;王宝泉译.阿尔瓦﹒阿尔托[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8](英)理查德﹒威斯顿著;范肃宁,陈佳良译.材料、形式和建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9](西)奥罗拉·奎特编著;冯萍,宁满海译.极少主义——极多主义[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30](意)马里奥﹒布萨利著;单军,赵焱译.东方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1](日)隈研吾著;范一琦译.新建筑入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2](日)和辻哲郎著;陈力卫译.风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3](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4](美)斯蒂芬﹒霍尔著;符济湘译.锚:斯蒂文﹒霍尔作品专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35](英)安格斯﹒J﹒麦克唐纳著;陈治业,童丽萍译.结构与建筑(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8](日)潼本孝雄,藤迟英昭著;成同社译.色彩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39](美)斯蒂芬﹒潘泰克,理查德﹒罗斯著;汤凯青译.美国色彩基础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0](美)约翰﹒T﹒德鲁,萨拉﹒A﹒迈耶编著;连冕,张鹏程译.色彩管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41](美)塞斯﹒德﹒容编著;李亮,李华译.大师的色彩[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42](日)日本建筑学会编著;张军伟,兰煜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3(]英)克里夫﹒芒福汀等著;韩冬青,李东,屠苏南译.美化与装饰(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4](德)爱娃﹒海勒著;吴彤译.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5](美)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著;金秋野,王又佳译.透明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6](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万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7](美)维多利亚﹒巴尔德﹒贝尔,帕特里克﹒兰德著;朱蓉译.建筑设计的材料表达[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8](德)曼弗雷德﹒黑格,奥赫—施韦克,富克斯等著;袁海贝贝,高莹,韩蕴等译.构造材料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9](德)托马斯﹒赫尔佐格,克里普纳,朗等著;袁海贝贝,任铮钺,周英武等译.立面构造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0](意)亚历山大﹒考帕编;裘丽宁译.建筑外立面速查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51](德)克里斯汀﹒史蒂西编;贾子光,张磊,姜琦译.建筑表皮[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2](美)安妮特﹒勒古耶著;杜晓辉译.超越钢结构——金属建筑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3](新西兰) Andrew W. Charleson著;李凯,边东洋译.建筑中的结构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4](英)萨瑟兰﹒莱尔著;香港日瀚国际文化有限公司译.结构大师:构筑当代创新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5](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6](英)格雷姆﹒布鲁克,莎莉﹒斯通著;逄扬译.可再生元素[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7](法)海鲁尔/阿尔诺建筑事务所编著.自然、建筑和外表:生态建筑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58](美)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纽约建筑协会编.孟繁星,张颖译.材料的处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9](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0](美)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著;马琴万志斌译.建筑愉悦的起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1](美)菲尔﹒郝恩著;张宇译.塑成建筑的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2](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张昕,张鹏译.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宁海林译.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5](意)布鲁诺﹒塞维著;席云平,王虹译.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6](美)克利斯﹒亚伯著;张磊,司玲,侯正华等译.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7](丹)斯蒂芬﹒埃米特,(荷)约翰﹒奥利,彼得﹒施密德著;柴瑞,黎明,许健宇译.建筑细部法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68](日)小林克弘著;陈志华,王小盾,许东亮译.建筑构成手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69](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0](芬)迈克尔﹒维尼—艾利斯著;焦怡雪译.感官性极少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1](英)彼得﹒柯林斯著;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2](丹) S﹒E﹒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73](美)威托德·黎辛斯基著;杨惠君译.建筑的表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74](匈)久洛·谢拜什真著;肖立春,李朝华译.新建筑与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5](英)斯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塔内尔﹒厄奇著;张枚英,董卫译.历史街区的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6](英)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韩效,卢芳,李翔译.空间的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7](英)内奥米﹒斯汤戈编著;杨海燕,程艳琴译.新型木建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78](美)戴维·拉金,布鲁斯·布鲁克斯·法伊弗编著;苏怡,齐勇新译.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大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9](日)安藤忠雄著;白林译.安藤忠雄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0](日)安藤忠雄著;张健,蔡亮译.安藤忠雄连战连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1](德)鲁迪﹒舒尔曼,基恩﹒博克瑟著;谭峰译.城市文脉中的张拉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2](日)宫宇地一彦著;马俊,里妍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拓展设计思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3](日)香山寿夫著;宁晶译.建筑意匠十二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4](日)黑川纪章著;覃力等译.新共生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5](英)若弗雷﹒H﹒巴克著;王玮,张宝林,王丽娟译.建筑设计方略:形式的分析(原书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86](美)迈克尔﹒布劳恩著;蔡凯臻,徐伟译.建筑的思考:设计的过程和预期洞察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7](英)艾弗﹒里查兹著;汪芳,张翼译.T﹒R﹒哈姆扎和杨经文建筑师事务所:生态摩天大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8](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89](波兰)M﹒得瓦洛夫斯基著;金大勤,赵喜伦,余平译.阳光与建筑[M]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90](美)阿尔温德﹒克里尚,尼克﹒贝克,西莫思﹒扬纳斯,S﹒V﹒索科罗伊著;刘加平,张继良,谭良斌译.建筑节能设计手册——气候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1](美)G﹒Z﹒布朗,马克﹒德凯著;常志刚,刘毅军,朱宏涛译.太阳辐射﹒风﹒自然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2](法)薛杰主编;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南:高环境质量的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3](法)多米尼克﹒高辛﹒米勒著;常志刚,邹红燕,邢晓春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与城市化——概念﹒技术﹒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4](日)日本株式会社新建筑社编译.日本新建筑1:绿色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95](英)戴维﹒皮尔逊编著;董卫等译.新有机建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 Peter Zumthor,Thinking Architecture (Baden: Lars Müller,1998).
    [2] Peter Zumthor,Atmospheres: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s, Surrounding Objects(Basel: Birkh users,2006).
    [3] David Leatherbarrow,The Roots of Architectural Invention: Site, Enclosure, Material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 Vincenzo Pavan,New Stone Architecture in Italy (Basel: Birkh users,2006).
    [5] David Dernie,New Stone Architecture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2003)
    [6] Juhani Pallasma,The Eyes of The Skin(London:John Wiley&Sons Ltd,2005).
    [7] Steven Holl,Parallax(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0).
    [8] Steven K.Shevell,The Science of Color(second edition)(New York:Optical Society ofAmerica,2005).
    [9] Xiangbiao Zhao,Global Architecture Now(Hong Kong:Hong Kong Scientific&Cultural Publishing Co.,2008).
    [10] Kenneth Frampton,Steven A. Moore,Technology and Plac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Education(the MIT Press,2001).
    [11] Michael Foster, The Principles of Architecture: Style, Stucture and Design.(London:Phaidont Press Lmited,1983).
    [12] Schittich,Staid,Balkow,Schuler,Sobek. Glass Construction Manual.(Basel,Boston,Berlin: Birkh user Publishers for Architecture,1999).
    [13] Catherine Slessor,Eco-tech Sutainable Architecture and High Technology.(Boston:W.W.Norton&Company,2001).
    [14] Hernen Sands,Wall Systems: Analysts by Detail.(New York:Mc Graw-Hill,1996).
    [15] Christian Schittich(Ed.),Single Family Houses-Concepts Planing Construction.(Basel,Boston,Berlin: Birkh user Publishers for Architecture,2001).
    [16] Christian Schittich(Ed.),Building Skins-Concepts Layers Materials.(Basel,Boston,Berlin: Birkh user Publishers for Architecture,2001).
    [17] Neil M.Denari,Gyroscopic Horizons.(Horgkong: Thames&Hudson,1997).
    [18] Edward R..,The Details of Modern Architecture.(The MIT Press,1989).
    [19] John Mckeean,Gabriele Bramante,Kenmeth Powell. Pioneering British High-Tech byStirling&Gowan,Foster Associates and 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Londern:Londern Phaidon Press,1999).
    [20] Corlin Amery, Architecture Industry and Innovation:The Early Work of N.G.&Parterns(Londern: Londern Phaidon Press,1996).
    [21] Corlin Davies, High-Tech Architecture (Londern: Thames and Hudson,1998).
    [22] Maritz Vandenberg,Micheal Brwnz, Twentieth Century Museums1, by Ludwig Missvan der Rohe,Louis Kahn and Richard Meier (Londern: Londern Phaidon Press,1999).
    [23] Bianca Aibertini,Sandro Bagnoli, Carlo Scarpa: Architecture in Details (The MITPress,1988).
    [24] Sergio Los…et.al, Carlo Scarpa (Koln: Benedikt Taschen,1993).
    [25] Sigfried Giedion, 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6] Colin Rowe, The Architecture of Good Intentions: Towards a Possible Retrospect(Academy Editions,1994).
    [27] Gottfred Semper; Harry Francis Mallgrave,Wolfgang Herrmann, The Four Elements ofArchitecture and Other War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8] Frank Whitford, Bauhaus (Londern: Thames and Hudson,1995).
    [29] Dirk Meyh fer, Set in Stone:Rethinking a Timeless Material (Braun Publishing AG,2009).
    [30] Geoffrey H. Banker,Le Corbusier-Análisis de la forma (Van Nostrand Reinhold (UK)Co.Ltd,1984).
    [31] Wilfried Wang,Herzog&De Meuron (Basel: Birkh user-Verlag für Architektur,1998).
    [32] Wilfried Wang,Herzog&De Meuron (Basel: Birkh user-Verlag für Architektur,1998).
    [33] Botond Bognar,Kengo Kuma: Selected Work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2005).
    [34] Helio Pi ón,Paulo Mendes da Rocha (Barcelona: Escala Tècnica Superiord′Arquitectura de Barcelona,2003).
    [35] Buzz Yudell&John Ruble,Moore Ruble Rudell: Making Place (Mulgrave:The ImagePublishing Group Pty Ltd,2004).
    [36]10x10-2(100architects,10cities)(London:Phaidon Press,2002).
    [37] CA(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Mulgrave:The Image Publishing Group Pty Ltd,2003).
    [38] Richard Western, Materials,Form and Architecture(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Press,2003).
    [39] Ellen Lupton, Skin:Surface,Substance, and Design(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stedition,2003).
    [40] David Dernie, New Stone Architecture(Boston:Mc Graw-Hill,2003).
    [41] Frank Kaltenbach,ed., Translucent Materials:Glass,Plastics,Metals(Basel: Birkh users,2004).
    [42] Peter Zumthor, Three Concepts: Thermal Bath Vals, Art Museum Bregenz, Topograghy ofTerror Berlin(Basel: Birkh users Verlag,1997).
    [43] Terence Riley,Barry Bergdoll,ed., Mies in Berlin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2001).
    [44] Phyllis Lambert,ed., Mies in America (Montréal: 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NewYork:Harry N. Abrams,2001).
    [45] Thomas Leslie, Louis I.Kahn:Building Art,Building Science(New York: GeorgeBraziller,Inc.2005).
    [46] Phaidon Press Inc, The Phaidon Atlas of Contemporary World Architecture(London:Phaidon Press.2005).Besides the upper books, there are some papers in the following magazines from someother counties:《Architecture Record》,《Architecture Review》,《Detail》,《Domus》,《EL Croquis》,《GA》,《A+U》,《新建筑》(日)and etc..
    [1]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苏朝浩.结构艺术与建筑创作之协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肖毅强.基于建造概念的现代建筑尺度意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张建涛.基于系统和谐的当代地域建筑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李轩.建筑形态的色彩塑造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傅岚.玻璃建筑表现初探[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高蔚.中国传统建造术的现代应用_砖石篇[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金峰.砖砌解读[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贾海洪.现代地域性建筑的材料设计表现[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杜清华.混凝土的现代建筑艺术表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甘立娅.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魏晓.现代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王纬伟.建筑材料的视觉传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朱元友.建筑创作中材料的表现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张抗军.浅析现代建筑中的材料“设计”[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现力[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苑雪飞.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王玲.基于结构形态的建筑造型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于滨.当代建筑的结构表现力分析——架构与表皮多元共生手法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0]张辉.当代建筑的建构表现——以建造为基础探求建筑本体的表现力[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1]王晓.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建筑意研究[D].武汉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2]徐杰.现代地域性建筑表皮设计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何镜堂.现代建筑创作理念、思维与素养[J].南方建筑,2008/01
    [2]何镜堂.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何镜堂院士同济大学大师讲坛简介与访谈[J].时代建筑,2012/02
    [3]彭利国.穿越五千年,拆仿一线间——三十古城上演重建风,“名城”称号骑虎难下[N].南方周末,2012.11.15期D21版
    [4]杨晓民.全球化时代的地域文化[J].读书,2010/11
    [5]彼得﹒卒姆托著,张彤译.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J].建筑师,2001/06
    [6]丁沃沃.现代建筑形式的逻辑:语言及法则[J].建筑师,2001/04
    [7]王骏阳.空间、建造、表皮与极少主义[J].建筑师,1998/10
    [8]王骏阳.解读弗兰普顿的《建构文化研究》[J].建筑与设计,2001/01
    [9]张永和.平常建筑[J].建筑师,1998/10
    [10]张永和,张路峰.向工业建筑学习[J].世界建筑,2000/07
    [11]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J].时代建筑,2002/05
    [12]顾大庆.空间、建构与设计——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J].建筑师,2006/01
    [13]史永高,王建国,陈薇,韩冬青,张雷等.“材料﹒观念研讨会”[J].建筑师,2009/06
    [14]张十庆.从建构思维看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类型与演化[J].建筑师,2007/04
    [15]右史.中国建筑不只木[J].建筑师,2007/06
    [16]史永高.白墙的表面属性和建造内涵[J].建筑师,2006/03
    [17]史永高.物质是如何被赞美的[J].建筑师,2008/02
    [18]史永高.从结构理性到知觉体认——当代建筑中材料视角的现象学转向[J].建筑学报,2009/11
    [19]史永高.材料:在结构与表面的二分之外——材料研究与实践中的“地点”与“类型”因素[J].建筑学报,2012/01
    [20]李伟.结构的意义——对卡拉特拉瓦建筑结构形态的解析[J].建筑师,2008/06
    [21]程云杉,戴航.路径、层级、平衡与运动——论卡拉特拉瓦的设计策略[J].新建筑,2010/03
    [22]苏朝浩,王扬.基于系统科学之建筑结构演化规律初探[J].新建筑.2010/01
    [23]苏朝浩,郑少鹏.建筑结构体系之演化特征初探[J].建筑学报,2010/06
    [24]吴爱民,戴复东.钢结构建筑语言解读[J].建筑学报,2006/10
    [25]李乃桢,张利.当代中国建筑结构理性的缺失[J].世界建筑,2008/02
    [26]程云杉,戴航.明晰、张力和动态——对于结构配置及其表现性的思考[J].新建筑,2009/05
    [27]刘治平,张炯.当今建筑创作中结构艺术化的应用实践研究[J].新建筑,2012/01
    [28]郝春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从中西方木结构建筑的对比看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前景[J].新建筑,2005/05
    [29]王鹏.中国传统木构体系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J].新建筑,2005/05
    [30]杜春雨,喻从皓.绿色·空间·建构——现代西方木结构建筑解读[J].新建筑,2005/05
    [31]黄龙昶.深度装饰——结构与装饰一体化趋势[J].华中建筑.2007/09
    [32]陈强.当代建筑中的结构性表皮现象[J].建筑学报,2010/04
    [33]秦佑国.建筑、艺术与技术[J].新建筑,2009/03
    [34]谢墩,郑炘.钢结构构件的连接设计[J].建筑师,2006/10
    [35]蔡为.云是怎么建成的——德国慕尼黑宝马世界[J].时代建筑.2008/02
    [36](瑞)亨利﹒古格,刘宁著,刘宁译.建筑:艺术与技术的重新连接[J].时代建筑.2008/02
    [37]杂志编辑部.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J].建筑创作.2006/08
    [38]单踊.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述评[J].建筑师,2003/03
    [39]蒋鑫,仲德崑.建筑形态地景化的结构形态策略[J].城市建筑,2008/05
    [40]覃力.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表现[J].建筑学报,1999/07
    [41]宋德萱,陈伟莹.建筑技术美——一条建筑师创新思维的线索[J].城市建筑,2007/08
    [42]高钰琛,韩青,李鑫,高大山.从埃菲尔铁塔现象看建筑与科学、艺术之间的关系[J].建筑学报,2010/S2
    [43]刘向军.关于当代建筑审美与建筑技术的思考[J].城市建筑,2007/08
    [44]覃力,卢向东,蒋伯宁,刘大平,孙澄.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表现[J].城市建筑,2009/04
    [45]朱莹,梅洪元,张向宁.当代建筑“后现代转向”技术张力研究[J].城市建筑,2009/04
    [46]袁海贝贝,孔宇航.建筑内涵下的技术支撑[J].城市建筑,2009/04
    [47]宋昆,兰巍.现代建筑中装饰与技术的关系解读[J].城市建筑,2009/04
    [48]史立刚,董宇,袁一星.大空间公共建筑创作中技术美学表达[J].城市建筑,2009/04
    [49]冯路.半透明性与时间-影像[J].建筑师,2008/12
    [50]曾坚,苏毅.建筑材料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对当代设计美学的影响[J].建筑师(137),2009/02
    [51] Alexander Reichel, Jan-Henrik Hafke, Joachim Raab.材料、纹理与装饰[J].建筑细部第七卷第二期,2009/04
    [52]刑同和,申浩.建筑表皮的肌理化建构[J].新建筑,2010/06
    [53]常志刚,宋晔皓,冉茂宇.肌理之于建筑[J].建筑学报,2005/10
    [54]董春方,葛斌.现代建筑的时装化倾向及其影响[J].世界建筑,2011/04
    [55]宋晔皓,孙菁芬.装饰与建筑——评阿道夫·克里尚尼兹的设计[J].世界建筑,2011/07
    [56]李婷婷.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自反性地域主义——比较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J].世界建筑,2010/12
    [57]应珺.分离与整合_当代建筑表皮的一种辩证演进[J].建筑师,2004/08
    [58]卫大可,刘德明,郭春燕.材料的意志与建筑的本质[J].建筑学报,2006/05
    [59]吕夏青.朦胧的魅力——半透明界面的视觉形态分析[J].建筑学报,2005/06
    [60]杜晓辉.玻璃在传统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中的利用[J].建筑学报,2009/06
    [61]赵仲毅,张锡英.寓建筑于环境之中——谈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问题[J].建筑学报,2007/12
    [62]费菁,傅刚.透明/不透明/半透明[J].世界建筑,2003/01
    [63]周凌.形式分析的谱系与类型——建筑分析的三种方法[J].建筑师,2008/08
    [64]李钢,李保峰,龚斌.建筑表皮的生态意义[J].新建筑,2008/02
    [65]吴恩融,穆钧.源于土地的建筑——毛寺生态实验小学[J].广西城镇建设,2013/03
    [66]陈海亮.光的渗透——对德国柏林GSW总部自然采光的简要分析[J].世界建筑,2004/09
    [67]杂志社编译.一号公寓,马哈拉特,伊朗[J].世界建筑,2013/11
    [68](日)桥本纯,陆宇星译.“表层”的意义——隈研吾设计的上海Z58[J].时代建筑,2007/01
    [69]杂志社编译.砖筑特别方案奖:马蓬古布韦导览中心,马蓬古布韦国家公园,南非[J].世界建筑,2012/09
    [70]业余建筑工作室.杭州市中山路御街博物馆[J].世界建筑,2012/05
    [71]张男,崔恺.殷墟博物馆[J].建筑学报,2007/01
    [72]唐际根.殷墟博物馆:精美文物诠释殷商文明[J].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0/01-02
    [73]王澍.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时代建筑,2009/03
    [74]施燕冬.日本长崎和平纪念馆评介[J].建筑学报,2004/11
    [75]何镜堂,郑少鹏,郭卫宏.大地的纪念--映秀·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J].时代建筑,2012/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