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漠视生命,自伤、伤人、“慢性自杀”等现象却时有发生,令人痛心。所以,重视和倡导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不仅着眼于对大学生个体生命自然存在的关切,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生命意义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和提升,能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和谐发展。
     人的生命首先表现出生物性,并与生存环境之间进行物质的和价值意义的交换,始终存在于实践活动中。人的生命是完整的、独特的、有限的又是超越的、有价值的,这是人之生命存在的基本内涵,也是正视生命的基本视角。从物理哲学的角度看生命是一个具有自然性、精神性、社会性、价值性的独特“物体”,其存在表现出独特的长度、宽度、强度、温度和澄度。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的璀璨智慧一直蕴涵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它们是现代生命教育坚实的理论基石。现代生命教育的提出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而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因大学生生命的特殊性,在内涵上有着进一步延展和特殊规定。在教育内涵上要更加把握方向、重视过程、明确目的,从主体的特殊性、内容的广博性以及手段的灵活性上来掌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殊性。
     对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生命活力显现、生命意义、生命价值、幸福感等五个因子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对生命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大学生生命异化的现象存在且比较严重。对笔者收集的自杀、伤害他者生命以及“慢性自杀”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其原因何在?对大学生生命异化现象进行归因分析,笔者发现社会转型期的“泛功利化”、家庭教育的误区、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大众文化的冲击以及大学生主体的矛盾等五个方面是影响大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大学生生命异化现象存在且比较严重,但当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出缺失性、零散性和表面性等特性。如何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依据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从现实问题出发,本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构建完整、系统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
     大学生生命观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解读其内在过程,以解决大学生生命教育从表面走向内化问题。大学生生命观发展的内在过程包含大学生的生命观认知过程、生命观情感体验过程、生命观意志行动过程和生命观人格内化四个层面,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由外及内的升华,逐渐引领大学生生命教育从表面呈现走向人格内化,从而由内及外帮助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提升。
     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路的厘清应从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入手,解决整体思路从模糊走向明晰的问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坚持正确方向的指引,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宗旨,要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落脚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于要教育大学生珍爱自然生命、丰盈精神生命、成就社会生命和升华价值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验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幸福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这四个原则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在实践中探究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解决大学生生命教育从缺失走向行动问题。在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中要找到适当的切口:构建家庭—社会—高校—大学生四元生命教育模式,“四位一体”,“四元合力”,以完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保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效果。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内容选择和组织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保证在主渠道上有效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原则规定,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行之有效、学生欢迎的生命教育活动,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成长规划设计指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抓手。
     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诗情守望在于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幸福成长,建构美好人生。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ost active and creative group in the whole society who constitutes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as well as excellent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 In our real life, however, we often witness injuries, assaults, suicide and other such phenomenon occur committ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regard,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guiding and advocating life significance and life attitude, which contributes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life, protect life, cherish life and enjoy life so as to explore the its meaning and realiz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life.
     Human life shows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 at first, carrying out exchanges with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sense of material and value, which always exists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existing and the fundamental perspective of human life lie in the fact that human life is complete, unique, finite but exceeding and valua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philosophy, life is a peculiar "object" embodying the character of nature, spirituality, community and value, whose existence presents unique length, width, intensity, temperature, and clarified degrees. Bright wisdom of life consciousness and life education has been implicit in China's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estern philosophy and Marxist ideology, which are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modern life education. Modern life education was raised in the1960s. After fifty years of development, its meaning has been deepening and its extension has also been expanding.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life education further expands its coverage and puts forward special regulations in its meaning due to the special nature of liv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meaning, we should grasp the direction, emphasis on process and have a clear purpose to master specificity of college life education from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flexibility of cont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ive factors including life cognition, life vitality an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life, happiness show that most students of our country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life. However, alienation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 exists and is relatively serious. I have analysized the cases collected on suicide, hurting other people and chronic suicide, which have further validated this conclusion. What are the reasons? From my analysis, I found that five aspects including "common utilitarian" existing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misunderstanding in family education, deviation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value, the impact of mass culture as well as contradictor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itute important factors in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ves of college students. Despite serious alienation, the current lif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showing the lack of resistance, fragmented and superficial characteristics. How to solve these practical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ife education and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in reality, I would like to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college life education by combining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so as to build a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educ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view of life embodies its intrinsic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nly by interpreting its internal processes can instruct life education to develop from surface to the real problem. The inner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tudents'life view includes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ir cognitive processes of college life, the process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volitional movement and personality internal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aspects gradually instructs life education to develop from surface into personality internalization in order to raise students' sense of happiness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idea of life education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whole idea comes from the fuzziness to the clarity, from the aspects of guiding ideology, target cont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Life education's guidance idea illustrates that it has to adhere to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abide by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as well a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urposes. What's more, it must adhere to the final result of realizing people's free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College life objectives and content of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college students to cherish the natural lives, to enrich spiritual life and to achieve social life as well as to sublime the value of life. Life education should stick to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experiential principle of college education, generative principle, happiness principle and the transcendence principle. These four principle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separable.
     Life education's method should be explored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take into action. In practice, we must determine appropriate direction:building Family-Social-College-College education model,"four in one" or "four forces" to accomplish college life education goals, ensuring education effect. As to the design of life education, content se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presentation forms etc., it has to ensure it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to carry out in main channel.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ond class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to in accordance with rules and regulations creatively choose and organize effective and welcomed activ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so as to implement life education and guide students to grow healthily.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ife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design and guidance of colleg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needs life education. The expectation of college life education lies in the fact that life education guides college students to grow up happily and construct a better life.
引文
① 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难题研究》,在“第十五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上的报告,2013年12月14日。
    ① 张鸿燕:《美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做法及启示》,《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第6期。
    ② 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③ 李芳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综述》,《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第11期。
    ① 孙效智:《生命教育的伦理学基础》,(台湾)《教育资料集刊》,2001年第12期。
    ② 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台湾)《教育资料集刊》,2001年第12期。
    ③ 钮则诚:《生命教育—学理与体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29页。
    ① 李欣:《香港生命教育及其对内地的启示》,《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12期。
    ②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③ 1993年5月,教育学者张文质受《教育评论》之托,对哲学家黄克剑先生作了一次以“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为题的访谈。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是“对人的成全”的话题,这是“生命化教育”的胚芽。
    ①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② 何源:《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施途径》,《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12期。
    ③ 陈斯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④ 张国民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简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⑤ 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⑥ 赖雪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3期。
    ⑦ 路晓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
    ① 赵伟:《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② 苗天宇:《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③ 韩延明:《论现代社会生命教育面临的难题及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④ 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高教探索》,2011年第5期。
    ⑤ 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11年第5期。
    ⑥ 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
    ⑦ 林东:《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设计与创新》,《发展研究》,2006年第7期。
    ⑧ 张旭东:《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⑨ 任丽平:《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 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117页。
    ② 陈文斌等《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9期。
    ③ 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高教探索》,2009年第5期。
    ④ 金平、陈齐苗:《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4期。
    ⑤ 林建荣:《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⑥ 张国民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简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⑦ 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74页。
    ⑧ 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⑨ 薄存旭:《儒家视阈下现代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⑩ 赖雪芬:《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
    ① 黄应全:《死亡与解脱》,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5页。
    ②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① 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6页。
    ② 葛力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词典》,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①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2页。
    ②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7-38页。
    ③ 高海清:《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④ 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⑤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⑥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①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② 《庄子·大宗师》
    ③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④ 柳延延:《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①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② [英]阿伦·布洛克著,童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4页。
    ① 高清海:《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②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296页。
    ③ 高清海:《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 高海清:《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② 张曙光:《生存哲学一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③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④ 《生之欲》这部电影由黑泽明先生导演,1952年出品,曾获得日本最佳影片奖、柏林电影展特别奖,影片揭示了人的活着的意义等。
    ① 吴若权:《开拓生命宽度》,台北方智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3页。
    ② 吴靖国:《生命教育视觉交融的自觉与实践》,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82-183页。
    ③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
    ① 《中庸》
    ②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贞。
    ③ 吴靖国:《生命教育视觉交融的自觉与实践》,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49页。
    ④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三十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2页。
    ⑤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三十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2页。
    ①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三十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3页。
    ②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 《论语·颜渊》
    ② 《孟子·尽心篇》
    ③ 赵迎华:《论先秦儒道生死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7期。
    ④ 《孟子·告子上》
    ① 《论语·述而》
    ② 《老子·四十二章》
    ③ 《庄子·知北游》
    ① 《庄子·大宗师》
    ② 《老子·三十三章》
    ③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苏州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32页。
    ④ 梅萍等将儒家生命哲学称为“入世”生命哲学;道家生命哲学称为“隐世”生命哲学;佛家生命哲学称为“出世”生命哲学,本文沿用了他们的说法。详见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43页。
    ①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0页。
    ②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③ 程广云:《生命人学论纲》,《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① 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91页。
    ② 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③ 包利民:《生命与逻格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① 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② 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③ 包利民:《生命与逻格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④ 包利民:《生命与逻格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① [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5页。
    ② 卢梭:《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页。
    ③ 卢梭:《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1页。
    ① 刘黎明等:《彰显儿童生命的价值—卢梭的生命教育观初探》,《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13期。
    ②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7页。
    ③ [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86页。
    ④ 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210页。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6页。
    ② [法]让·保罗·萨特著:《存在主义是—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③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③ 薛克诚等:《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86页。
    ① 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教育科学》,2006年第8期。
    ② 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台湾)《教育资料集刊》,2001年第12期。
    ③ 吴庶深、黄丽花:《生命教育概论—实用的教学方案》,台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9页。
    ①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 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台湾)《教育资料集刊》,2001年第12期。
    ①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1991年版,第551页。
    ②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① 这里指一般情况下的大学生年龄跨度。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报名不再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会出现“高龄”大学生和“少年”大学生,此两类不包含在其中,也不作讨论。
    ② 李开复:《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①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大学本科4年,研究生阶段3-7年。
    ① 周婷:《中国孩子的人格教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 冯建军等:《生命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② 何仁富等:《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①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苏州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1-132页。
    ②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③ 何仁富等:《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270页。
    ① 在本文中大学生生命观是指大学生对生命总的看法和认识。
    ① 肖少北、袁晓琳:《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年第2期。
    ① 为保护该生隐私,笔者隐去其学校、专业和姓名。
    ① 以下案件均来源于百度网,http://baike.baidu.com
    ① 橡皮人是指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
    ② 刘恩允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① 刘明君:《转型期中国社会“泛功利化”倾向透视》,《江汉论坛》,2002年第8期。
    ① 王殿武:《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6期。
    ②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父母世界》,2001年第9期。
    ①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② 吴黛舒:《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齐鲁学刊》,2002年第1期。
    ① 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 于伟:《终极关怀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东北师范大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③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④ 梁志斌:《谈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偏向》,《教育探索》,2012年第3期。
    ⑤ 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1页。
    ① 左小彩:《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3期。
    ② 李海燕:《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探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① 金生鋐:《保卫教育的共性》,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5-46页。
    ① 俞国良:《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② 俞国良:《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① 燕农:《微博上的“坏消息综合征”》,《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10日。
    ②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 陈建华、肖家芳、江晓萍:《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与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① 伍堂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6-57页。
    ② 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9页。
    ① 邹智贤:《论意向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② 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③ 谭容培:《论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① 王益明、耿爱英:《实用心理学原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② 王益明、耿爱英:《实用心理学原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① 王益明、耿爱英:《实用心理学原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② 王益明、耿爱英:《实用心理学原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③ 胡寿鹤:《美与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269页。
    ① 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第5期。
    ② 王益明、耿爱英:《实用心理学原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① 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页。
    ① 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② 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页。
    ① 张晓明、陈建文:《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②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59页。
    ① 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① 杨伊:《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② 人民日日报2004年4月5日。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③ 韩庆祥:《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86页。
    ①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① 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② 梁桂全、曾峥编:《走向21世纪的生命尊严:2012池田大作思想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③ 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 郑晓江:《生命教育讲演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 [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著,孙振青译:《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台湾光启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② 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礼2004年版,第27-28页。
    ③ 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页。
    ④ 赫舍尔著,隗仁莲译:《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① 王庆坤:《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② 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旭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① 李强:《大学生命教育的独特品性》,《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②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①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② 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① 苗春霞、张万红:《大学生四维生命初解》,《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
    ① 郭长伟:《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基于徐州地区大学生生命认知的调查分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88页。
    ③ 小原国芳著,刘剑乔等译:《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311页。
    ① 张娜:《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9期。
    ② 高清海:《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①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84页。
    ② 毛纪如:《完整家庭国中生与单亲家庭国中生生命意义之比较分析》,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2003年学士论文。
    ① 谢文娟:《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运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① 庄穆:《体验的认识功能初探》,《福建学刊》,1994年第6期。
    ② 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③ 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2期。
    ④ 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2期。
    ①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142页。
    ② 瓦西留克著,黄明译:《体验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③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183页。
    ① 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现代教学》,2002年第3期。
    ②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③ 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 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① 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② Elizabeth Telfer. Happiness. New York:St. Press; London:Macmillan Co.,1980, p33.
    ② 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43页。
    ③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④ 赵汀阳:《论可能的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3页。
    ① 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②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189页。
    ① 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人民论坛》,2005年第1期。
    ②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 欧阳康:《大学·文化·人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② 韩云忠:《论人的超越性本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③ 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哲学人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④ 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3页。
    ① 孙正聿:《超越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
    ①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② 威廉·赫舍尔著,槐仁莲译:《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7页。
    ③ 高清海:《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④ 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133页。
    ① 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2001版,第339页。
    ②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9页。
    ① 侯晶晶:《论情感教育四元模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 侯晶晶:《论情感教育四元模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③ 《心理学大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12页。
    ④ 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4期。
    ①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人民教育》,2012年第1期。
    ① 赵崇峰:《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① 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② 冯建军:《当代教育主体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①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第16-17页。
    ② 王雁冰:《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诠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9期。
    ① 何仁富等:《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184页。
    ② 转引自刘恩允:《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6页。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5日。
    ② 何仁富等:《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③ 赵霞、周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与教育反思》,《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4期。
    ① 李春晖、任维聪:《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创建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① 林治平主编:《生命教育集思:2001年海峡两岸生命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湾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2年版,第194页。
    ② 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③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79-80页。
    ① 何仁富等:《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310页。
    ① 李道友:《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第2期。
    ① 纪洁芳:《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特色探讨—以彰化师大、吴凤、南华与北护为例》,《大学生命教育论—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166页。
    ② 许素玉:《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大学生命教育论—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① 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② 胡锦涛:《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① 转引自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6-47页。
    ① 彭舸珺:《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方法的创设及运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 水淑燕:《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②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41页。
    ③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① 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①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183页。
    ① 许海媚、王建坤:《当代大学生人生规划的调查研究》,《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第33期
    ① 罗素名言,转引自何仁富等:《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91页。
    ② 张朝霞:《生命美学观照下的生命教育》,《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③ 孙正聿:《超越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序第3页。
    ① 引自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博客http://blog.sina.cn/liyinhe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卷,33卷,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3.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4.列宁:《列宁全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9.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童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2.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李树琴、段素革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包利民:《生命与逻格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15.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旭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柴志明主编:《大学生命教育论—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1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8.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陈元伦:《人的优逝》,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
    20.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2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2.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冯建军:《当代教育主体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2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25.冯建军等:《生命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高清海:《人就是“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29.庚镇诚:《生命本质的探索》,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30.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1.何福田:《生命教育论丛》,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32.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33.何仁富等:《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
    34.胡寿鹤:《美与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5.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37.黄应全:《死亡与解脱》,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38.金生鋐:《保卫教育的共性》,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39.李开复:《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李忠军:《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方法与实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1.林思伶、孙效智:《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务》,台北:环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42.林治平主编:《生命教育集思:2001年海峡两岸生命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台湾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2年。
    43.林治平:《生命教育之理论与实践》,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4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5.刘恩允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46.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7.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8.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49.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50.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1.刘志军等:《生命的律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2.刘易斋:《生命学简纲初探—生命教育概论与实践》,新北:台湾高立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53.鲁洁:《超越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年。
    54.罗楚春:《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年。
    55.罗素:《人类的知识》,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6.卢梭:《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7.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58.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59.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0.钮则诚:《生命教育—学理与体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61.钮则诚:《生命教育—伦理与科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62.欧阳康:《大学·文化·人生》,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63.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64.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5.冉乃彦:《生命教育课—探索教育的研究之道》,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年。
    66.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67.孙春晨:《生死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68.孙迎光:《传承与超越—儒家德育思想与现代学校德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69.孙正聿:《超越意识》,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0.孙英:《幸福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71.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黄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72.王庆坤:《精神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3.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74.王益明、耿爱英:《实用心理学原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75.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6.威廉·赫舍尔:《人是谁》,槐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77.吴靖国:《生命教育视域交融的自觉与实践》,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6年。
    78.吴若权:《开拓生命宽度》,台北:台北方智出版公司2004年。
    79.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80.吴庶深、黄丽花:《生命教育概论—实用的教学方案》,台北:台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
    81.伍堂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82.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刘剑乔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83.薛克诚等:《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8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8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6.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8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88.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89.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90.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91.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92.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93.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94.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95.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孙振青译,台中:台湾光启出版社1993年。
    96.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98.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99.张淑美:《“生命教育”研究、论述与实践—生死教育取向》,高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6年。
    100.张文质、林少敏:《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1.张文质、姚春杰:《永怀生命的初恋:99个温润的课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2.张晓明、陈建文:《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0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4.张志伟、马丽:《生与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5.赵汀阳:《论可能的生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106.郑晓江:《穿透人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07.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8.朱光潜:《谈修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9.朱汉民:《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0.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薄存旭:《儒家视阈下现代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陈飞:《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3.陈建华、肖家芳、江晓萍:《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与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4.陈庆华:《生命意义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5.陈斯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6.陈文斌等:《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9期。
    7.陈轶:《从大学新生的生命观调查看高校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8.陈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构建》,《教育评论》,2011年第2期。
    9.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2期。
    10.程广云:《生命入学论纲》,《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11.褚惠萍:《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高校情感教育》,《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第9期。
    12.褚惠萍、蒋波:《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江苏高教》,2007年第1期。
    13.褚惠萍:《大学生情感教育研究》,《江苏高教》,2012年第1期。
    14.褚惠萍、吴自斌:《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5.丁严:《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江南论坛》,2007年第4期。
    16.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7.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18.高海清:《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19.郭长伟:《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基于徐州地区大学生生命认知的调查分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0.韩庆祥:《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21.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22.韩延明:《论现代社会生命教育面临的难题及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3.韩云忠:《论人的超越性本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4.何源:《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施途径》,《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12期。
    25.侯晶晶:《论情感教育四元模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6.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4期。
    27.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11年第5期。
    28.姬咏华:《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点及启示》,《前沿》,2010年第24期。
    29.江晓萍等:《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环境因素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0期。
    30.金平、陈齐苗:《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4期。
    31.赖雪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3期。
    32.赖雪芬:《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
    33.李春晖、任维聪:《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创建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4.李道友:《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第2期。
    35.李芳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综述》,《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第11期。
    36.李芳、刘彤:《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0期。
    37.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6期。
    38.李海燕:《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探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39.李敏昌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关怀的实施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9期。
    40.李强:《大学生命教育的独特品性》,《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41.李欣:《香港生命教育及其对内地的启示》,《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12期。
    42.梁志斌:《谈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偏向》,《教育探索》,2012年第3期。
    43.林常清、王海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现实需求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2期。
    44.林建荣:《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5.林静:《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生命认知现状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第5期。
    46.刘恩允:《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缺失与补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7.刘杰:《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教育评论》,2011年第3期。
    48.刘黎明等:《彰显儿童生命的价值—卢梭的生命教育观初探》,《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13期。
    49.刘明君:《转型期中国社会“泛功利化”倾向透视》,《江汉论坛》,2002年第8期。
    50.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1.刘新波:《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10期。
    52.柳延延:《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3.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4.路晓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
    55.吕治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力量》,《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9期。
    56.毛纪如:《完整家庭国中生与单亲家庭国中生生命意义之比较分析》,学士论文,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2003年5月。
    57.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高教探索》,2007年第3期。
    58.梅萍:《论马克思的生命意义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1期。
    59.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60.苗春霞、张万红:《大学生四维生命初解》,《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
    61.苗天宇:《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2.莫税英、廖剑:《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及对策》,《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63.牛志敏等:《浅析21世纪大学生的生命伦理观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第3期。
    64.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65.潘玉芹等:《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8期。
    66.彭舸珺:《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方法的创设及运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67.乔丹、杨淑珍:《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探究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68.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9.丘文婷:《一年级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科技信息》,2008年第35期。
    70.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71.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2.水淑燕:《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3.孙建华、王晓虹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调查及对策研究》,《文史博览》,2005年第14期。
    74.孙效智:《生命教育的伦理学基础》,《教育资料集刊》,(台湾)2001年第12期。
    75.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教育资料集刊》,(台湾)2001年第12期。
    76.谭容培:《论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77.田秋莹:《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青年科学》,2009年第9期。
    78.王殿武:《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6期。
    79.王声萍、刘葵:《开展生命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湖北教育》,2007年第1期。
    80.王雁冰:《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诠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9期。
    81.王志华等:《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探究》,《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
    82.吴黛舒:《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齐鲁学刊》,2002年第1期。
    83.吴菁:《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生命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5期。
    84.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现代教学》,2002年第3期。
    85.肖少北、袁晓琳:《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年第2期。
    86.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高教探索》,2009年第5期。
    87.谢文娟:《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运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88.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人民论坛》,2005年第1期。
    89.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教育科学》,2006年第8期。
    90.杨爱玲:《论实现“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91.杨伊:《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9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93.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第5期。
    94.于伟:《终极关怀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5.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父母世界》,2001年第9期。
    96.张鸿燕:《美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做法及启示》,《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第6期。
    97.张国民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简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8.张加明、宋保民、韩宙:《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99.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高教探索》,2011年第5期。
    100.张娜:《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9期。
    101.张旭东:《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102.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190期。
    103.赵崇峰:《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104.赵霞、周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与教育反思》,《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4期。
    105.赵迎华:《论先秦儒道生死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7期。
    106.周德新、黄向阳:《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构建》,《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期。
    107.邹智贤:《论意向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108.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09.庄穆:《体验的认识功能初探》,《福建学刊》,1994年第6期。
    110.左小彩:《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3期。
    1.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李伟:《培育个体生命自觉—作为一种教育目的之追求的理论初探》,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刘慧:《生命道德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苏州大学,2007年。
    9.杨洋:《生命视域下的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变革》,西南大学,2009年。
    10.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 A. Barbara Gibson, et al. Death education:a concern for the living. Bloomington: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1982.
    2. AhmadiGatab T., Shayan N., Tazangi R. M., et al. Students'Life Quality Prediction Based on Life Skill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 30:1980-1982.
    3. Bloom B. S., et al. 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New York:McGraw-Hill,1971.
    4. Elizabeth Telfer. Happiness. New York:St. Press; London:Macmillan Co.,1980, p33.
    5. Margaret Chan. LEAPing the Cultural Barrier:life education comes to China. Drugs:Education, Prevention and Policy,1999,6(3):327-332.
    6. Malkoc A. Quality of lif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2843-2847.
    7. Roy F. Baumeister. 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1.
    8. Serin N. B., Serin O., Ozbas L. F. Predicting university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 by thei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9:579-582.
    9. Verolini R., Petrelli F. Rethinking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Education in Human Creative Existential Planning, Springer Netherlands,2008: 355-382.
    10. Zielinska-Wieczkowska H., Kedziora-Kornatowska K., Ciemnoczolowski W.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QoL) of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hird Age (U3A) on the basis of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health status.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1,53(2):198-2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