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及其保护研究”的子课题,目的在于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明清时期甘肃河西走廊建筑文化景观,梳理河西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营造方式和城镇建设情况。
     河西走廊自古就处在丝绸之路即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上,多元文化共生,明清以来,在适应河西走廊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河西走廊建筑在布局、形制、构造和装饰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特征,并于晚晴时期发展出了相对独立的河西建筑工艺体系。河西走廊城镇根据军事斗争形式和屯田需要而设,尤其以明代北边防线和甘肃镇的建立成为河西城镇建设的背景和依托,奠定了河西地区城镇的基本规模和形式。而随着社会的稳定,人口的增加,河西城镇建设在明初形成的基本格局下获得了新的进展,大量的建造活动围绕着河西城镇的发展而展开,建筑类型丰富多样。
     本论文作为河西走廊地区传统建筑的基础研究,着力于传统的考古学科、建筑学科、历史学科之间的交叉,分析河西走廊建筑发展沿革以及明清时期地域建筑文化的变迁,试图建立起整个河西走廊建筑的宏观整体认识,建构完整的资料体系和研究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of HexiCorrido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the sub-issue of research on traditionalarchitecture and its protection in Gansu and Qinghai provinces which is the keyproject sponsored by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aimedat a more detailed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Hexi Corridor in Gansu building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mbing the Hexi traditional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creating way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Hexi Corridor is located in the key point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 lane-Silk Road,being multi-cultural symbiosis.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order to adapt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Hexi Corridor construction in the layout, shape and decoration formed uniquearchitectural features and developed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he Hexi constructingcrafts. Cities and towns in Hexi Corridor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military struggle, particularly in the north line of defens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establishment of Gansu town, laying the basic size and form of the towns in Hexiregion. With the stability of society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Hexi cities and townsconstruction in the basic pattern formation in the early Ming, experienced the newprogress, a lot of construction activity started in the town of Hexi, generating diversebuilding types.
     As the basic research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of archeology, architecture, historyand the cross-analysis of the Hexi Corridor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regionalarchitectural culture change, trying to establish the entire Hexi the macro overallknowledge of the construction. Meantime, the related documents, existing buildings,architectural archives and research outcomes are integrated to establish the completedinformation system and research framework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study in future.
引文
1邵如林.中国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艺术.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2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齐陈俊.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4吴廷桢.河西开发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5王尚寿,季成家.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北京:红旗出版社,1995年
    6张力仁.文化交流与空间整合: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7罗哲文.临洮秦长城、敦煌玉门关、酒泉嘉峪关勘查简记.北京:文物,1964年06期
    8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孙毅华,孙儒.敦煌石窟全集——石窟建筑卷.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
    10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11王巍.河西走廊地区寨堡建筑[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2唐晓军,师彦灵.古代建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
    13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甘肃窟塔寺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王军.西北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5马鸿良,郦桂芬.中国甘肃河西走廊文化名城与重镇.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6段智君.明代北边卫所城市平面形态与主要建筑规模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11年
    17陈菁.试论河西走廊古代城镇建筑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兰州: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8戚欢月.敦煌荒漠化地区民居浅析.北京:建筑学报,2004年03期
    19李延俊.河西走廊张掖小满镇传统生土民居实例探析.太原:山西建筑,2009年07期
    20吴葱.青海乐都瞿昙寺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4年
    21以下称为甘青课题,基金项目编号:50108008
    22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
    23程静微.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衙门及妙因寺建筑研究——兼论河湟地区明清建筑特征及河州砖雕[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年
    24樊非.青海黄南隆务寺及其附属寺院建筑研究——兼论热贡艺术及藏式建筑装饰[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年
    25阴帅可.青海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年
    26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兼论河西清代建筑特征[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年
    27李江.明清甘青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年
    2严重敏.西北地理.大东书局,1946年
    3陈正祥.西北区域地理.商务印书馆,1947年
    5明驼.河西见闻录.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p28
    10张力仁.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马达汉.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
    12林竞,杨镰、张颐青整理.亲历西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p167
    22甘肃省地层表编写组.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甘肃省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年
    23廖振雷.失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例与分析.人民长江,2003年3月,p44-45
    24谢定义,林本海,邵生俊.岩土工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p217
    25谢福仁.祁连山——河西走廊断裂系第四纪构造应力场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年
    27申茂山.河西走廊历史地震活动的特征.兰州:西北地震学报,1981年9月,p90-91
    28张经久,张田生.清代甘肃自然灾害考论.兰州: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p114-115
    29在甘青地区的河州工艺中称之为“椽花”,秦州工艺中则称之为“挂口”,属甘青特有的工艺技术。
    31陈薇.斜拱发微.北京:古建园林技术,1987(04).p44
    32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P437
    33戚欢月.敦煌荒漠化地区民居浅析.建筑学报,2004年(3),p29-31
    34李延俊.河西走廊张掖小满镇传统生土民居实例探析.山西建筑,2009年3月,p25-26
    37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38王绚.传统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探析.建筑师,北京,2003年4期,p46-51
    1陈筮泰.西北历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略.西北论衡社.1942年
    2田澍.明朝对河西走廊的财政政策.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p72-74
    3张力仁.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张耀民.试论长城文化对甘肃的影响,西北史地,1998年01期
    5张耀民.试论长城文化对甘肃的影响,西北史地,1998年01期
    9孙儒.敦煌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兰州: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p19-25
    10孙儒.敦煌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兰州: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p19-25
    1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2道光《敦煌县志》
    13[民国]高良佐《西北随轺记》
    14[民国]林竞《西北丛编》
    19王其英.武威金石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p276
    45清乾隆十四年《武威县志·文艺志》
    46田尚.古代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中国农史,1986年2期,P88-98
    47张力仁.河西走廊民风的区域差异.西北史地.兰州,1999年4期,p46-51
    48清乾隆十四年《武威县志·风俗志》
    55张力仁.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56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01期,p49-53
    57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01期,p49-53
    58柳忠明.浅论明代河西走廊多民族新格局的形成特点与意义.大众文艺,2011年10月,p168-169
    60竹篱.《回教在甘肃》,新甘肃,1947年第2卷第1期
    61[元]许有壬.至正集(卷53),宣统石印本
    62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p47
    63Michael Dillon.CHINA’S MUSLIM HUI COMMUNITY.p57-74
    64程静微.甘肃永登连成鲁土司衙门及妙因寺建筑研究—兼论河湟地区明清建筑特征及河州砖雕[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65Martin Frishman,Hasan-Uddin Khan. The Mosque:History,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Regional Diversity.Thames&Hudson Press,2002,
    66贾学锋.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与发展.西藏研究,2003(2), p36-40
    67史岩.散布在祁连山区民乐县境的石窟群.文物参考资料,1956(4), p32-36
    68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53
    69贾学锋.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与发展.西藏研究,2003(2), p36-40
    70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7
    71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51
    72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兼论河西清代建筑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73甘肃省图书馆藏.祁连山北麓调查报告.
    74根秋登子.论藏式佛塔建筑.拉萨:西藏研究,2004年第2期,p92-94
    81Morton Klass,Maxine Weisgrau.Across the Boundaries of Belief-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Religion.Westview Press,1999,p67
    82魏明孔.甘肃河西走廊风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p117-118
    2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兼论河西清代建筑特征.[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3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p41
    7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33页
    8李江.明清甘青建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
    12“屋面檐口转角处,由于这部分椽子的排列的特点和向上翘起的形状与展开的鸟翼十分相似,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翼角’”。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4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兼论河西清代建筑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15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18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p127-128
    2吴生贵、王世雄等.肃州新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p129
    4华夏子.明长城考实.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p29-30
    10唐景绅.明清时期河西垦田面积考实.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p86-92
    11宁恢.明代甘肃屯田何以成功.发展,1997年第2期,p42-43
    12范富.清代康雍乾时期入迁河西走廊移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4甘镇志·地理志
    15安旭强.明朝前期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7于光建.清代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及规模空间结构演化.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9《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20马大正,王嵘,杨镰.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p374
    26田尚.古代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中国农史,1986年2期,P88-98
    27张力仁.河西走廊民风的区域差异.西北史地,兰州,1999年4期,p46-51
    28清乾隆十四年《武威县志·风俗志》
    1邵如林.中国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艺术.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p93
    2田澍.明代河西走廊境内的西域贡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3期
    2张九辰.20世纪早期西北开发的兴起及地学工作者的贡献.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年6月,p174-180
    安旭强.明朝前期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白文明.中国古建筑工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白册侯,余炳元.新修张掖县志.民国
    冰河.回族建筑装饰艺术管窥.兰州: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伯希和.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布鲁斯.走出西域.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
    陈万里.西行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陈薇.斜拱发微.北京:古建园林技术,1987(04)
    陈赓雅.走进西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陈正祥.西北区域地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陈筮泰.西北历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略.西北论衡社,1942
    常青.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程建军.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程静微.甘肃永登连成鲁土司衙门及妙因寺建筑研究—兼论河湟地区明清建筑特征及河州砖雕[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段智君.明代北边卫所城市平面形态与主要建筑规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11
    冯建逵,杨令仪.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樊非.青海黄南隆务寺及其附属寺院建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傅恒等.平定准格尔方略.乾隆三十七年
    范富.清代康雍乾时期入迁河西走廊移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根秋登子.论藏式佛塔建筑.拉萨:西藏研究,2004年第2期
    盖耶速丁,何高济译.沙哈鲁遣使中国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甘肃省临夏州档案馆.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肃省图书馆藏.祁连山北麓调查报告.1954
    甘肃省地层表编写组.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甘肃省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盖洛.中国长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高小强.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柴达木研究,2009年第6期
    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高良佐.西北随轺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胡同庆,罗华庆.敦煌学入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郝毅,张小莹.拉卜楞寺文化与艺术.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郝珺.宁夏回族建筑与文化[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
    华尔纳.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姜洪源,魏宏举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赯吉思.元代蒙古王室与藏传佛教的关系.西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何如朴.论甘肃传统建筑技术.北京:建筑学报,1996年,第1期
    华夏子.明长城考实.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
    姜长金.木材商品图谱.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江平,孟楠.外国探险家游记所反映的新疆近代文化变迁.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3期
    蒋廷锡,王安国.大清一统志.清道光九年
    贾学锋.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与发展.西藏研究,2003(2)
    贾汉复,李楷等.陕西通志.清康熙六年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刘夏蓓.安多藏区族际关系与区域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刘致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柳忠明.浅论明代河西走廊多民族新格局的形成特点与意义.大众文艺,2011年10月
    廖振雷.失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例与分析.人民长江,2003年3月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廖振雷.失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例与分析.人民长江,2003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李浈.大木作与小木作工具的比较.北京: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3期
    李清凌.元明清时期西北的经济开发.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6期
    李学忠.漫谈宁夏的清真寺建筑风格.北京:中国穆斯林,2003年,第6期
    李金龙.中国古建筑屋顶析.上海:戏剧艺术,1996年,第3期
    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甘肃窟塔寺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李江.明清甘青建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
    李培清,唐海云.古浪县志,1939
    李孤帆.西行杂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林竞,杨镰、张颐青整理.亲历西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林秀珍,张立方.甘肃秦安兴国寺建筑年代分析.石家庄:文物春秋,2004年第5期
    林鹏侠.西北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Martin Frishman, Hasan-Uddin Khan. The Mosque:History,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Regional Diversity. Thames&Hudson Press,2002
    Morton Klass,Maxine Weisgrau.Across the Boundaries of Belief-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Anthropology of Religion.Westview Press,1999
    M.A.Stein. Serindia. vol2. Oxford. England,1921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梁生智译.上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基本特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马建军.二十世纪固原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马大正,王嵘,杨镰.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马达汉.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
    马鸿良,郦桂芬.中国甘肃河西走廊古聚落文化名城与重镇.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莫里循.1910,莫里循中国西北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梅林.469窟与莫高窟石室经藏的方位特征.兰州:敦煌研究,1994(4)
    明驼.河西见闻录.上海:中华书局,1934
    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聂守仁.甘肃通志稿边防志.民国
    宁恢.明代甘肃屯田何以成功.发展,1997年第2期
    P.Pelliot. The Cave-temples of Tun-Huang. vol2. Paris,1920
    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潘岳.中国西部移民屯垦的历史与现实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齐陈骏.河西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祁韵士.万里行程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戚欢月.敦煌荒漠化地区民居浅析.建筑学报,2004年(3)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文物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任积泉.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兰州:丝绸之路,1999年,第2期
    孙毅华,孙儒.敦煌石窟全集—石窟建筑卷.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3
    孙儒.敦煌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兰州: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史金波.西夏佛教新探.银川: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史岩.散布在祁连山区民乐县境的石窟群.文物参考资料,1956(4)
    苏履吉,曾诚.敦煌县志.清道光十一年刻版重印
    申茂山.河西走廊历史地震活动的特征.兰州:西北地震学报,1981年9月
    斯文.赫定,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斯坦因,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上海:中华书局,1987
    尚季芳.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考察家及其著作述评.北京: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3期
    石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类型及其形成原因.贵阳: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第3期
    邵如林.中国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艺术.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窟前殿堂与窟檐建筑的时代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1)
    谭均平.木雕工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谈谭.明末清初回族伊斯兰汉文译著兴起的原因研究.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
    陶红.寻访洪水泉清真寺.北京:中国穆斯林,2006年,第4期
    唐景绅.明清时期河西垦田面积考实.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田澍.明朝对河西走廊的财政政策.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田澍.明代河西走廊境内的西域贡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3期
    田尚.古代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中国农史,1986年2期
    吴正科.大佛寺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成分.上海: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吴葱.青海乐都瞿昙寺建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4
    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兼论河西清代建筑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吴生贵、王世雄等.肃州新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吴荣鉴.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敦煌研究,2003(5)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探析.建筑师,北京,2003年4期
    王国华.从文献看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
    王其英.武威金石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王跃.敦煌宗教文化的地理学研究.呼和浩特: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2期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王金绂.西北之地文与人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魏明孔.甘肃河西走廊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万斯年,陈梦家补订.北京:中华书局,1978
    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谢佐,格桑本,袁夏堂.青海金石录.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谢定义,林本海,邵生俊.岩土工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谢福仁,祁连山——河西走廊断裂系第四纪构造应力场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谢彬.新疆游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徐强,刘一光,李煜华.亲和自然融入自然—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探析.青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肖立军.明代中后期九边兵制研究.历史教学,2002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许容,李迪.甘肃通志.清乾隆元年
    许有壬(元).至正集(宣统石印本)
    杨永生.中国古建筑全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杨迎春.青海农村居住建筑习俗.济南:民俗研究,1996年,第1期
    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1期
    阴帅可.青海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严重敏.西北地理.大东书局,1946
    于光建.清代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及规模空间结构演化[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袁大化.抚新记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张红.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
    张玉瑜.实践中的营造智慧——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抢救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4
    张伯智.临夏砖雕艺术[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张力仁.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张力仁.河西走廊民风的区域差异.西北史地,1999年4期
    张经久,张田生.清代甘肃自然灾害考论.兰州: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
    张九辰.20世纪早期西北开发的兴起及地学工作者的贡献.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年6月
    张玿美,曾钧,苏暻.武威县志.清乾隆十四年刻本影印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化的发展与变异.西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第3期
    周向阳.晚清开发西北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
    朱立芸.甘肃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兰州:丝绸之路,2000年,第1期
    钟赓起.甘州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