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西林盘文化要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及农村聚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相对于城市聚落而言,有关农村聚落特别是那些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数量巨大的基层农村聚落的研究,显得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它们恰恰构成了中国乡土环境的重要基底,是构筑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乡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因此,结合特定区域,探讨农村聚落在自然生态、经济生产、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思考其未来走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
     论文以农村聚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自然人文环境为背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脉络,以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的多重视角对川西林盘、林盘体系、林盘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与人文价值,为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有益的参考,为我国农村聚落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策略。
     论文共分为十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从区域角度分析川西平原聚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研究川西平原聚落体系和林盘体系的结构与特征,川西林盘的地域分布状况。第三章分析川西林盘历史沿革和清代林盘聚落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林盘文化成因机制。第四章研究林盘的类型、空间形态与特色,剖析林盘聚落模式,并对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风水林村落进行比较。第五章从建筑基本型制、外观造型、空间环境、装饰装修、营建技术几方面研究林盘民居乡土特色。第六章研究林盘的植栽和水系,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以及发达丰富的林盘经济。第七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林盘家园景观艺术进行研究。第八章总结林盘文化的价值和本质特征。第九章研究林盘文化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林盘文化保护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措施。第十章论述林盘文化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林盘聚落体系重构、林盘人居环境建设、林盘经济产业现代化转型和绿色多功能集约化新林盘聚居模式等,探索林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Now in the fast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he rural communities andsettlements are undergoing a massive transformation. Yet in contrast with the urbansettlement, the researches on the grass-roots rural settlements seem to have drawninadequate attention and been lacking in profound analysi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thebreadth of expanses, variety of forms, exquisiteness of scales, and magnitude ofnumbers, which exactly constitute a base for China’s native-soil environment, and areimportant parts of China’s eco-security patterns in the national territory as well as aspectacle of local culture, henceforth maintaining a comprehensive carrier for the folkculture. Therefore,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hat exploration be conducted of the ruralsettlements in the building up of eco-nature, socio-economic growth, traditional culture,human habitation, and other valuable aspects, and meanwhile, with the focus mainly onspecific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is intended to furnish an array of experience and strategies forthose who make academic study of China’s rural settlement, i.e. innovative modeling i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Meanwhile, oriented by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 it also is an integrated research for useful reference,either theoretical or practical, as it is closely knit, hence presenting its ideas in a clear,logical way; in addition, it is performed in multiple perspectives, especially with theWestern Sichuan Plain as a setting, where it describes in full detail the regionaleco-nature, landscape, history, livelihood, production, socio-economic growth, and moreimportantly, the system and culture of the Linpan, a kind of bamboo-grove courtyarddwelling typically in the region’s rural areas.
     In all, the dissertation comprises ten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of it elaborates onthe objective, significance and the background in the research. In the second chapter, ananalysis is also made,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on settlements of the WesternSichuan Plain in term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historic, cultural andeconomic surroundings with the research focus on the system of the structure andfeatures and distribution of such settlements, and particularly on those of the Lipansystem. The third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together with ananalysis on how the Linpan settlement system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way it forms inthe process, especially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fourth chapter makes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Linpan in Western Sichuan and the “Lintuan” of the EasternSichuan, and also between the village neighborhoods against the fengshui woods ofgeomancy; and a study is also made on the Lipan in its types, space forms, salientfeatures and settlement model.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re is elaboration on the Linpanresidence and its native-soil hallmark, which is worked out from the architectural angleof the basic system, modeling, space surroundings with an aura, decorating andfixing-up, and building technologies at that. Meanwhile, the sixth chapter looks into theLinpan planting and its water system, its green eco-environment, its developed and richeconomy of the Linpan. What the seventh chapter deals with is the research that isconducted at the macro-, meso-and micro-levels as regards the art of Linpan gardeningand compound spectacle. The eighth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of the Linpan in terms of itsvalue, inherent feature. A current trend, concerning the Linpan settlement, is elaboratedin the ninth chapter, while a few measures,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are put forwardhere. In the last chapter, there are discussions on the Linpan culture, deemed as anorganic compon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in the Western Sichuan,with an analysis made on its system restructuring and building of the dwellingsurroundings, makes exploration into the road of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in theLinpan culture, and also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modern age,further into the Linpan economy together with its industry and its settling modeloriginality alike.
引文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①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J].中国园林,2006[8]:8-12.。
    ①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②白吕纳著.任美锷、李旭旦译.人地学原理[M].南京:钟山书局,1935.
    ③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④董明辉.人文地理学[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
    ⑤陈宗兴、陈晓健.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1]:72-79.
    ①Gy.Ruda. 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8,41:93-97.
    ②Marc Antrop.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7:9-26.
    ③费孝通.乡村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①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年鉴(1988-2008)[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①陆元鼎、杨新平.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②单霁翔.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①李旭旦.人文地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①王培荀.听雨楼随笔[M].成都:巴蜀书社,1987.
    ②段鹏,刘天厚.林盘——蜀文化之生态家园[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③李世庆.川西林盘保护与乡土建筑创新[EB/OL].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网http://www.cdcc.gov.cn/webnew/aspx/zwgkone.aspx?id=13884.
    ①付敏.场镇:林盘模式是网络式城镇群体——专访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建筑规划所所长总建筑何兵[J].西部广播电视,2008[8]:90-91.
    ②季富政.采风乡土:巴蜀城镇与民居续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①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
    ②唐·杜甫.为农.
    ③唐·杜甫.江村.
    ④宋·范成大.新津道中.
    ⑤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①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②[美]梭颇(James Thorp).中国之土壤[M],NY,McGraw-Hill Book Co.1935.
    ①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地理志[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②李德英.国家法令与民间习惯:成都平原租佃制度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①东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①汉·左思.蜀都赋.
    ②宋·范成大.吴船录.
    ③唐·冯宿.禁版印时宪书奏.
    ④谭继和.巴蜀文化思辨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①谭继和.巴蜀文脉[M].成都:巴蜀书社,2006.
    ②以树崇拜为例,树在道教中不仅象征着人的生命,它还保留有通天地的作用,也是道士成仙的一条通道。从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摇钱树再到道教的长生信仰可以看出巴蜀地区神仙信仰一脉相承。
    ③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以后,为了发展教民,先后设立了二十四个传教点,称为“二十四治”,主要分布在巴蜀境内,其中位于彭县的阳平治、鹤鸣山的太上治、鹿堂山的鹿堂治作为二十四治中的三大治,都位于川西平原之上。
    ④卿希泰.道教在巴蜀初探(上)[J].社会科学研究,2004[5]:59-65.
    ①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9.
    ②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③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①清同治.新繁县志·卷3·风俗.
    ②杨燮等著,林孔翼辑录.成都竹枝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③今天“川味正宗”中最受赞扬的三绝:川菜、川酒、川戏,都是在清代移民融合中,糅合多种成分之后发展起来;川剧五种声腔昆、高、胡、弾、灯的形成,更是移民文化交流融合之典型。
    ④宋·张唐英.《蜀祷杌》卷下.
    ⑤宋·陆游.《雨夜怀唐安》.
    ①汉·班固.汉书·地理志.
    ①赵长庚.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②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九).
    ③唐·杜甫.绝句.
    ①李绍明,林向等.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
    ②毛曦.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③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④傅崇榘.成都通览[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
    ①刘清泉.四川省经济地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②周礼·地官·遗人
    ③宋·王存.元丰九域志.
    ④杜受祜,张学君主编.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Z].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②G.W.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①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①杨尽.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7]:2911-2912.
    ①李德英.国家法令与民间习惯:成都平原租佃制度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②成都市统计局编.成都市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①驿道是自古相沿的官方交通路线,政府紧急重要公文由驿站递送;明末清初四川共有驿站200多处,一般大者称驿,小者称铺;四川康熙年间改为设驿站64处,驿站共定员772人,驿马763匹,其格局沿用至清末;在驿站之外还设有“铺司”,共八九百处;凡驿递不能到之处或一般公文则由铺司差铺卒步行递送。
    ①张家文.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Z].成都:天地出版社,1996.
    ②据蓝勇、王笛研究,川西平原的地理人口密度,在唐代天宝年间为247人/km2,北宋时期为210人/km2,清末时期为373人/km2。2006年成都市域地理人口密度为882人/km2。人口增长导致农业开发加大、森林面积减少。川西平原在唐宋元明时期的森林覆盖率在20%以上,至清末民初,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不到10%。
    ②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地理志[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③成都市统计局编.成都市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①李世庆.成都市村镇建设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①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①霍魏.成都平原史前农业考古新发现及其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155-158.
    ①张莉红.成都平原稻作农业区的形成与经济社会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2005[4]:158-161.
    ②王红谊,惠富平等.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①江章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农业的转型与聚落变迁[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173-175.
    ②巴家云.试论成都平原早蜀文化的社会经济[J].四川文物,1992[S1]:62-71.
    ③徐中舒著.徐亮工编.川大史学·徐中舒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①宋·太平寰宇记.卷72.
    ①李学勤.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J].寻根,1997[4]:4-5.
    ②陈世松.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J].中华文化论坛,1999[3]:57-64.
    ③陈玉屏.对江源农耕文化发祥问题的一点浅见[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32-34.
    ④《文献通考》卷三百一·物异考七载:“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六月,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载:“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江南水灾,人民被饥。汉武帝言: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无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饥民免其厄者,具举以闻。”
    ⑤蔡小于.农村传统民居价值探析——以川西林盘为例[J].理论与改革,2009[4]:151-153.
    ①宋·苏轼.和子由蚕市.
    ②王习明.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①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①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②川西平原农村喜独居或几家松散聚居的林盘模式,与美国乡村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邻舍的居住模式颇有几分相似,这可能与他们共同的移民拓殖、独来独往的社会经历有关。
    ①谭红.巴蜀移民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6.
    ②冯广宏.因水而兴:世界奇迹都江堰[M].成都:巴蜀书社,2004:84.
    ①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277.
    ②李调元.童山文集·卖田说.丛书集成本.
    ③四川引种玉米最早估计在明末清初,由云南传入川西一带。据郭松义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川西一带的玉米种植进展缓慢,直至雍乾之时,玉米才得以迅速扩展。
    ①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6重印:104.
    ②郑家国.浅析川西平原种植制度改革的深化[J].四川农业科技,1991[4]:5-6.
    ③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④陈世松.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7.
    ①杨利普,黄秉成等.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J].地理学报,1947[1]:4-22.
    ①明·天启新修成都府志·食货志.
    ②唐·韦庄.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④清·张凤翥.泛渠十绝奉寄新津徐明府(其一).
    ①民国·新繁县志.卷17.人物.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①吕平登.四川农村经济[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
    ③清嘉庆·汉州志.卷15.
    ①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②曹茂良.崇庆县的租佃情形[J].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1期,1943年12月。
    ③如民国《崇宁县志》卷3《物产》载:“苎麻:邑中女工不善纺织,种此恒少,住崇之粤东籍亦常种植,又能织。桑:近日邑中种植曰扶桑,或言自东海来者,又曰湖桑,或言自粤省来者,甚佳。”
    ①嘉庆《什邡县志》卷29。
    ②道光《新津县志》卷29,《物产》。
    ③民国《崇庆县志》,《食货第十》。
    ④G.W.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⑤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①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②杨利普,黄秉成等.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J].地理学报,1947[1]:4-22.
    ③方志戎,周建华.人口、耕地与传统农村聚落自组织[J].中国园林,2011[6]:83-87.
    ④康熙《四川总志》卷35.
    ①蓝勇.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3]:203-210.
    ①郭声波.元明清时代四川盆地的农田垦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4]:77-108.
    ②道光《新都县志》卷3,(食货志·田赋).
    ①郭声波.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J].中国农史,2003[3]:113-117.
    ②方行.清代租佃制度述略[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4]:110-117.
    ③郭汉鸣和孟学宇在《四川租佃问题》(1944)一书中,将农村村户划分为8个类型:即地主、地主兼自耕农、地主兼佃农、自耕农、自耕农兼佃农、佃农、雇农和其他村户。
    ④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①周锡银.军阀格局下的四川农村经济[J].四川师院学报,1984[2]:82-87.
    ②李德英,20世纪30年代成都平原佃农地主结构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4]:48-54.
    ③不在地主,指居住在场镇以上区域的地主,他们并不完全以收租维生,而要从事其他职业;乡居地主,则居住在乡以下区域,他们以收租或耕种土地维生。
    ④刘克祥.近代四川的押租制与地租剥削[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1]:18-29.
    ①郭汉鸣、孟学宇.四川租佃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
    ②在农业生产中,都属于小块土地耕种形式的自耕农和佃农,在发展生产上常产生不同的效果:小户自耕农耕种己地少而常获丰收,佃户受地承种多而收成较薄。这是由于,自耕农较佃农的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大,对劳动成果的占有率更高,所以其生产积极性高,对田地的持续投入也更多。由于单位土地收成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地主的收益,所以地主在招佃时不愿多授田,以迫使佃农加大在田地上的投入。
    ③王习明,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
    ①段鹏、刘天厚.蜀文化之生态家园——林盘[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①道光《江安县志》卷10《风俗》,第31页。
    ②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③嘉庆《四川通志》言:川中盛行集会,如“同籍有会、同业有会、妇女相聚有会、村落相接有会、情谊相洽有会、有无相通有会”。人们三天两天集会,集会的地点是市场、会馆、祠庙、茶铺或庙观等地方。
    ①郑建刚、朱鸿伟.关于对川西农村林盘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2]:71-74.
    ①唐·杜甫.堂成.
    ②清·张凤翥.泛渠十绝奉寄新津徐明府.
    ①李世庆.成都市村镇建设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①唐·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②唐·李白.安陆寄刘绾.
    ③段鹏,刘天厚.林盘——蜀文化之生态家园[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④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①段鹏,刘天厚.林盘——蜀文化之生态家园[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①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①郭璞传古本《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②关传友.中国古代风水林探析[J].农业考古,2002[3]:239-243.
    ①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①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①清·吴才鼎.阳宅撮要.
    ①川西匠人将房屋坡度叫几分水,即房顶由檐柱到中柱的水平距离每十尺举高一尺叫一分水,举高五尺叫五分水,依此类推。传统川西农宅屋顶多为五分水,清初的房屋坡度比较平缓,有低至三分水的,也未漏雨。
    ②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①李先逵.四合院的文化精神[J].建筑,1996[10]:54-57.
    ①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②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①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①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②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①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①《广汉民俗》编写组.广汉民俗[Z].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①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民居[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①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②杨蝉应.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②杨冬生.四川主要竹种造林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①孙大江、陈其兵等.川西林盘群落类型及其多样性[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1]:22-28.
    ②《新津县志》编撰委员会.新津县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①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农业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①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农业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①(清)张潮.幽梦影,第二十二.
    ②《广汉民俗》编写组.广汉民俗[Z].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①成都园林学会盆景组.成都盆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①金永堂.都江堰[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①《崇庆西河志》编写组.崇庆西河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①许蓉生.水与成都——成都城市水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2006.
    ②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72.
    ①川西平原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川西平原等地的汉墓中,陆续发现了水田模型中有鱼的画面。相传曹操所撰的《魏武四时食制》中,记有“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一般认为这是公元2世纪初稻田养鱼的文字记录,因而,川西平原被视为全国稻田养鱼最早的地区之一。
    ②《新津县志》编撰委员会.新津县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①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3]:26-34.
    ②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耕作面积扩大,川西平原耕牛蓄养量大幅下降。耕牛仅被用于农用机械不易耕作的田地。川西农村牛的饲养转向商品性的奶牛和肉牛。
    ①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编纂.成都市农业志(1990-2005)[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①刘清泉.四川省经济地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②温江地区林业志编写小组.四川省温江地区林业志[Z].(内部资料)1984.
    ③《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Z].成都:天地出版社,1996.
    ①王锡桐、吴月良等.庭院经济指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①杨蝉应.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②胥晓刚.川西林盘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中国林科院博士后出站论文,2008.
    ①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五.
    ①唐·王勃.赠李十四四首(之三)
    ②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
    ③宋·陆游.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
    ④宋·李新.广都道中.
    ⑤清·方积.泛舟游草堂效剑南体.
    ⑥清·向日升.赋成都景物.
    ⑦清·李馨.春日村行(二首).
    ⑧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Z].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
    ①宋·秦观.行香子
    ②东晋·陶潜.桃花源记
    ①傅俊.南宋的村落世界[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宋·李焘.新修四斋记.
    ②陈世松.天下四川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③宋·陆游.陆游诗集·游东郭赵氏园·游万里桥南刘氏小园.
    ④杨燮等著,林孔翼辑录.成都竹枝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⑤王向荣,林箐.自然的含义[J].中国园林,2007[1]:6-15.
    ①[加]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①傅道彬.田园与林园——中国古典诗歌的乐园模式分析[J].学习与探索,1999[3]:117-123.
    ①曾维加.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J].宗教学研究,2008[1]:68-72.
    ①魏士衡.农业文明培养出中国园林[J].城乡建设,1994[7]:37-38.
    ①李先逵.中国园林阴阳观[J].古建园林技术,1990[2]:19-25.
    ②陈从周.说园[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①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②嘉庆《邛州·古迹》载:“瓮亭、州治西。明时,池中掘得二瓮,大刻容五石,色如漆,弁口宏腹,足有籀文。皆贮存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③赵长庚.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①赵长庚.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①四川省园林调查组(王绍增执笔).四川古典园林风格初探[J].四川园林,1988[15]:1-66.
    ①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①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②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③李先逵.风水观念更新与山水城市创造[J].建筑学报,1994[2]:13-16.
    ①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②赵冈.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1]:136-139.
    ③宋明友,廖耀先等.成都平原农耕地集约经营的现状、发展方向及主要骨干模式的调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2[2]:33-40.
    ①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农业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②王锡桐,吴月良等.庭院经济指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①唐·令孤德棻等.周书.卷23.苏绰传.
    ②段鹏、刘天厚.蜀文化之生态家园——林盘[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③郫县志编委会.郫县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④温江地区林业志编写小组.四川省温江地区林业志[Z].成都:内部参考资料,1984.
    ①王玉宽,邓玉林等.关于生态屏障功能与特点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05[8]:103-105.
    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1980年),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降低,害虫天敌的减少,使得虫害的控制越来越倚重化学农药,结果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次生害虫的再生猖獗和农药残留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全世界的粮食每年因病虫害约损失三分之一,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因虫害造成的损失。
    ②刘春增、张玉亭、马小琦.农田林网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概述[J].河南农业科学,2009[9]:217-219.
    ③胥晓刚.川西林盘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中国林科院博士后出站论文,2008.
    ①江章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农业的转型与聚落变迁[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173-175.
    ②《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公元前308年)“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地。”足见当时蜀地产粮之多。
    ③晋·左思.蜀都赋.
    ④王建革.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J].史林,2010[4]:58-69.
    ①陈临彬.充分发挥川西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效应[J].四川农业科技,1982[6]:4-9.
    ①日本东京市内部保留7处面积大于5km2的片状农田和许多面积不大的点状农田,这些土地呈点状、片状镶嵌在大城市中,发挥着绿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并展现其独特的田园景观和美学价值。
    ②明·郭棐.四川总志·序.
    ③汉·班固.汉书·地理志.
    ④宋·范成大.吴船录.
    ①王习明.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①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J].东南文化,2010[3]:7-12.
    ①罗志田.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10-15.
    ②俞孔坚.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26-31.
    ③赵荣、李同升.陕西文化景观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作者在书中提出“文化地域综合体”的概念,认为一个文化地域综合体由三个层面组成:一是作为基础的自然地理因素;二是受自然地理因素强烈制约的可视的物质文化和民俗文化层面;三是弥漫于整个地域的可悟的文化气象和精神状态。三个层面紧紧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影响并彼此加强,使其整体特征日趋明显和成熟。
    ①周鸿.何谓绿色文化[J].森林与人类,1997[1]:4.
    ①先秦·庄子.齐物论.
    ②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策林.卷四十六.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十.
    ①俞孔坚.田的艺术——白话景观与新乡土[J].城市环境设计,2007[6]:10-14.
    ①李庆明.现代化与回归田园的哲学思考[J].特区经济,2004[10]:54-56.
    ②宋·杨万里.插秧歌.
    ③唐·白居易.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④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⑤宋·陆游.岳池田家.
    ①[美]露斯·本尼迪科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①何一民.成都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2010.
    ①杨超.当代四川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②以新津县为例,195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157万元(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36.1%,年平均递增10.8%,粮食总产净增1220万斤,增长37%,年平均增长10.5%。
    ③王习明.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①四川省彭县志编纂委员会.彭县综合经济志[Z].(内部资料),1986.
    ①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术出版社,1993.
    ②以彭县农村为例,“大跃进”中,受左倾思想影响,农民收入明显下降:1962年,农村社员人均分配收入只有48元,比1957年下降6%,农民家庭副业更是大幅下降;1963至1978年的十六年中,农民收入增长很慢,1978年社员从集体分配收入为91元,比1962年平均每年仅递增4.1%。
    ③段志洪,徐学初.四川农村60年经济结构之变迁[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据统计,1976年,四川农民从公社集体经济得到的收入,每人平均45.2元,相当于当时城镇工厂工人中二级普工1个半月左右的基本工资收入,加上可能的部分家庭副业收入,在60元左右,也仅相当于城镇工厂二级普工2个月的基本工资的收入水平。
    ④谢中钧.对成都平原林业发展途径的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1982[4]:62-64.
    ⑤同上。据作者谢中钧所见:20世纪50年代初,川西平原20多个县,无论河岸渠畔,田边地角,宅院寺庙,农舍茅屋,甚至菜园棚户,桥头、幺店处处翠竹绿树,四季常青。
    ①冯广宏.因水而兴:世界奇迹都江堰[M].成都:巴蜀书社,2004.
    ②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稻作[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③谢放.清前期四川粮食产量及外运量的估计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83-89.
    ④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农业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①刘剑.内生增长理论:综合分析与简要评价[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67-72.
    ②这与此时期中国乡村统治强化,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限制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等因素有关。
    ①据《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规划(2007年)》、《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利用规划(2011年)》有关统计数据。
    ②王成新、姚士谋等.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5[3]:257-262.
    ①零散的耕地式农宅一方面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和机械化耕作,影响新农宅四周农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并往往形成新的污染源。
    ②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①林成西.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村落变迁——江家堰村调查[M].成都:巴蜀书社,2006.
    ①王文龙.警惕农村的另类“空心”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10[4]:95-98.
    ②广汉山水镇有黑神庙,每年正月初六至二十六日祭祀黑神,举办黑神会,是广汉最热闹的传统庙会之一。每年承办该会的,都要请戏班到场演坝坝戏10余天;庙会期间,敬神、看戏、经商等赶会者络绎不绝,除广汉本地人外,还有从成都、绵阳、简阳等川西各地来的人众。1950年后,黑神会停办;土地改革后,黑神庙改建为山水镇新街村小学。
    ①王国平.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历史过程与因质[J].河北学刊,2010[4]:151-158.
    ①吴忠观,刘家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平原为例[J].四川省情,2002[9]:14-17.
    ①李世庆.成都市村镇建设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①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②中农办主任:地方土地政策就是拆农民房[N].新京报,2010-03-08.
    ①四川双流农民“被上楼”4年宁睡羊圈不住楼房[N].新京报,2010-11-25.
    ①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J].读书,2006[10]:118-129.
    ②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①参见《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2007).
    ②李学明.百村调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①虞冠军.农村庭院立体经营致富诀窍[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
    ②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中国农学会庭院经济分会、浙江省农学会.立体农业与庭院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③中共四川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巴蜀庭院经济[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④川西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灌溉条件好、交通信息方便、劳动者素质较高。据有关调查,川西林盘人均占地面积150m2,户均占地483m2,是全国农村庭院平均占地的1.5倍,非常有利于发展庭院经济。
    ①王锡桐、吴月良等.庭院经济指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②刘斌夫.成都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全景考察[EB/OL].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3232/5397238.html.
    ①熊春燕.林下经济,农民的“绿色银行”[J].当代广西,2010[7].42-43.
    ②据测算,成都市规划后的非聚居型林盘拥有土地资源约5万公顷,林地资源相当丰富,林盘中退宅还耕的土地约占50%左右。在发展林盘林下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保留一些建筑资源,略作改造,作为产业发展的利用设施。
    ①于雷、侯庚.简析杨树林下食用菌生产经营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5]:78-79.
    ②杨冬生.四川主要竹种造林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①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杂志,2007[1]:42-44.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2005年,成都全市农家乐数量达5596家,直接从业人员5.8万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29万人。
    ①元·费著.岁华纪丽谱.
    ②谭继和.巴蜀文脉[M].成都:巴蜀书社,2006.
    ①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②旅游研究中,常常把节日和特殊事件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称为“节事”。乡村节事是利用乡村田园原生态的环境以及形成的农业产业规模效应,或者通过深入挖掘民间民俗文化、民族文化而开发的乡村节庆事件。
    ①李先逵.“农家乐”的启示[J].室内设计,1995[2]:15-16.
    ①李学东、郭焕成.西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与经营特点初探[J].经济地理,2001[5].
    ①唐代剑.中国乡村度假简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71-73.
    ②据有关机构在东部、西部六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以上的城市,73.2%的出游者有到乡村度假的愿望,尤其是年龄段在40-55岁的人,这种愿望更强烈。
    ①杨振之、黄葵.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①牛宏宝.文化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145-153.
    ②范玉刚.以新观念新思维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3]:72-75.
    ①钟福民.创意产业视域中的民族民间工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3]:74-78.
    ①廖明君、邱春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变迁:邱春林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0[2]:17-24.
    ①严长元.谁舞今生——国内画家村现象扫描[J].艺术评论,2005[5]:4-9.
    ②孔建华.北京市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发展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7[3]:76-82.
    ③严长元.谁舞今生——国内画家村现象扫描[J].艺术评论,2005[5]:4-9.
    ①李兵弟.村庄污水处理案例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①樊砚之.川西林盘环境景观保护性规划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①[美]科尔曼(Coleman,D.A.)著,梅俊杰译.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②贺雪峰、魏华伟.土地问题的六个常识[J].社会科学战线,2010[2]:195-198.
    ①林成西.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村落变迁:江家堰村调查[M].成都:巴蜀书社,2006.
    ①谭继和.巴蜀文化思辨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①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②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J].读书,2006[10]:118-129.
    先秦·佚名.陈成译注,2008.山海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杨雄.蜀王本纪.
    汉·班固.汉书·地理志.
    西晋·左思.蜀都赋.
    东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1987.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
    宋·张唐英.蜀祷杌.
    宋·范成大.吴船录.
    元·费著.岁华纪丽谱.
    明·杨慎编,2003.全蜀艺文志[M].北京,线装书局.
    清·宅谱尔言.
    清·林牧.阳宅会心集.
    清·吴才鼎.阳宅撮要.
    清·张潮.幽梦影.
    清·李调元.童山文集.丛书集成本.
    清·王培荀,1987.听雨楼随笔[M].成都:巴蜀书社.
    清·傅崇榘,2005.成都通览[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康熙·四川总志.
    乾隆·灌县志.
    嘉庆·四川通志.
    嘉庆·什邡县志.
    道光·江安县志.
    道光·新津县志.
    道光·新都县志.
    同治·新繁县志.
    光绪·增修崇庆州志.
    民国·崇庆县志.民国·温江县志.
    温江地区林业志编写小组,1984.四川省温江地区林业志[Z](内部资料).
    四川省彭县志编纂委员会,1986.彭县综合经济志[Z](内部资料).
    杜受祜,张学君主编,1986,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Z].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郫县志编撰委会.郫县志,1989[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新津县志编撰委员会,1989.新津县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广汉民俗编写组,1993.广汉民俗[Z].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崇庆西河志编写组,1993.崇庆西河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成都市志[Z]·地理志.成都:成都出版社.
    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编纂委员会,1996.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Z].成都:天地出版社。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7.成都市志·林业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成都市志·水利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2.成都市志·农业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崇州市民政局编纂,2002.崇州民俗[Z](内部资料).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编纂,2009.成都市农业志(1990-2005)[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美]露斯·本尼迪科特著,1988.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威廉·W·哈维兰著.瞿铁鹏等译,2005.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美]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等译,2007.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恩格斯,1999(3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美]李丹著.张天虹等译,2009.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梭颇(James Thorp),1935.中国之土壤[M].NY,McGraw-Hill Book Co..
    [法]白吕纳著.任美锷、李旭旦译,1935.人地学原理[M].南京:钟山书局.
    [美]G.W.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等译,2007.宅形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加]艾伦·卡尔松著,陈李波译,2006.自然与景观[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日]原广司著,于天祎等译,2003.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日]藤井明著,宁晶译,2003.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致平,2000.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致平,2000.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敦祯主编,1984.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敦祯,2004.中国住宅概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李先逵主编,1997.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五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先逵,2009.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段鹏,刘天厚,2004.林盘——蜀文化之生态家园[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赵长庚,1989.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世庆,2009.成都市村镇建设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2004.四川民居[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1992.四川古建筑[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从周,2002.说园[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吴良镛,2001.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允鉌,2005.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陆元鼎,2008.中国民居建筑年鉴(1988-2008)[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陆元鼎,杨新平,2008.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陈志华,2008.文物建筑保护文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单德启,2004.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季富政,2000.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龙彬,2005.风水与城市营建[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孙大章,2004.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陆琦,2008.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汪菊渊,2006.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单霁翔,2010.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赵荣,李同升,1999.陕西文化景观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李立,2007.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雷振东,2009.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文奎,1987.人文地理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旭旦,1985.人文地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旭旦,1984.人文地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董明辉,1992.人文地理学[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
    金其铭,1989.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清泉,1985.四川省经济地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任美锷,1999.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段渝,1999.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段渝,2007.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李德英,2006.国家法令与民间习惯:成都平原租佃制度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绍明,林向等,1993.三星堆与巴蜀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
    毛曦,2008.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谭继和,2004.巴蜀文化思辨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谭继和,2006..巴蜀文脉[M].成都:巴蜀书社
    梁庚尧,2006.南宋的农村经济[M].北京:新星出版社.
    赵冈,2006.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M].北京:新星出版社.
    赵冈,陈钟毅,2006.中国土地制度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
    郭汉鸣、孟光宇,1944.四川租赁问题[M].商务印书馆.
    张肖梅,1939.四川经济参考资料[M].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
    王笛,2001.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M].北京:中华书局.
    彭朝贵,王炎主编,2001.清代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史[M].成都:天地出版社.
    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
    黄平,2007.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金永堂,1986.都江堰[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童恩正,1998.古代的巴蜀[M].重庆:重庆出版社.
    王红谊等,2003.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孙晓芬,1997.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孙晓芬,2004.四川的客家人和客家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谭红,2006.巴蜀移民史[M].成都:巴蜀书社.
    杨燮等著,1982,林孔翼辑录.成都竹枝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园林学会盆景组,1981.成都盆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杨冬生,2005.四川主要竹种造林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屈小强,2006.巴蜀竹文化揭秘[M].成都:巴蜀书社.
    冯广宏,2004.因水而兴:世界奇迹都江堰[M].成都:巴蜀书社.
    许蓉生,2006.水与成都——成都城市水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
    何一民,2010.成都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
    李世平,1987.四川人口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袁庭栋,1995.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袁庭栋,2009.巴蜀文化志[M].成都:巴蜀书社.
    陈世松,2005.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陈世松,2008.天下四川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1991.四川稻作[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超,1997.当代四川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四川农业合作经济史料编辑组,1989.四川农业合作经济史料[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习明,2009.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陈吉元,1993.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术出版社.
    段志洪、徐学初,2009.四川农村60年经济结构之变迁[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温铁军,2010.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张小林,2008.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山,2008.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建,刘玉等2008,.乡村转型:政策与保障[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义祥,2006.当代中国社会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成西,2006.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村落变迁——江家堰村调查[M].成都:巴蜀书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2010.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学明,2007.百村调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杨瑞文主编,2006.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杨振之、黄葵,2010.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中国农学会庭院经济分会、浙江省农学会,2004.立体农业与庭院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共四川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1987.巴蜀庭院经济[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锡桐、吴月良等,1991.庭院经济指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虞冠军,2008.农村庭院立体经营致富诀窍[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高世明主编,2008.林下高效养殖种植生态模式实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兵弟,2010.村庄污水处理案例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俞孔坚,2006[8]:8-12.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J].中国园林.
    陈宗兴、陈晓健,1994[1]:72-79.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
    付敏,2008[8]:90-91.场镇:林盘模式是网络式城镇群体——专访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建筑规划所所长总建筑何兵[J].西部广播电视.
    卿希泰,2004[5]:59-65.道教在巴蜀初探(上)[J].社会科学研究.
    杨尽,2008[7]:2911-2912.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郑建刚、朱鸿伟,2008[2]:71-74.关于对川西农村林盘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杨利普,黄秉成等,1947[1]:4-22.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J].地理学报.
    蔡绍田,2007[5]:4-6.新农村建设中的林盘保护规划[J].四川建筑.
    关传友,2002[3]:239-243.中国古代风水林探析[J].农业考古.
    苏智先,1992[1]:36-38.四川慈竹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西藏科技.
    孙大江、陈其兵等,2011[1]:22-28.川西林盘群落类型及其多样性[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张万国、袁树杰等,1985[1]:55-60.川西平原农村庭院考察报告[J].四川林业科技.
    姜世碧,2002[3]:26-34.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
    李先逵,1996[10]:54-57.四合院的文化精神[J].建筑.
    霍魏,2009[S2]:155-158.成都平原史前农业考古新发现及其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
    张莉红,2005[4]:158-161.成都平原稻作农业区的形成与经济社会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
    郭声波,1994[1]:78-91.论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若干特点和规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新,齐涛,2006[2]:85-100.汉唐村落形态略论[J].中国史研究.
    王向荣,林箐,2007[1]:6-15.自然的含义[J].中国园林.
    傅道彬,1999[3]:117-123.田园与林园——中国古典诗歌的乐园模式分析[J].学习与探索.
    曾维加,2008[1]:68-72.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J]宗教学研究.
    魏士衡,1994[7]:37-38.农业文明培养出中国园林[J]城乡建设.
    金柏苓,2003[4]:51-53.理解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
    四川省园林调查组(王绍增执笔),1988[15]:1-66.四川古典园林风格初探[J].四川园林.
    李先逵,1990[2]:19-25.中国园林阴阳观[J]古建园林技术.
    李先逵,1994[2]:13-16.风水观念更新与山水城市创造[J].建筑学报.
    赵冈,1994[1]:136-139.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
    王玉宽,2005[8]:103-105,邓玉林等.关于生态屏障功能与特点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
    刘春增、张玉亭,2009[9]:217-219.农田林网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概述[J].河南农业科学.
    吴忠观、刘家强,2002[9]:14-17.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平原为例[J].四川省情.
    江章华,2009[S2]:173-175.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农业的转型与聚落变迁[J].中华文化论坛.
    王建革,2010[4]:58-69.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J].史林.
    陈临彬,1982[6]:4-9.充分发挥川西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效应[J].四川农业科技.
    陈世松,1999[3]:57-64.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J].中华文化论坛.
    李学勤,1997[4]:4-5.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J].寻根.
    陈玉屏,2009[S2]:32-34.对江源农耕文化发祥问题的一点浅见[J].中华文化论坛.
    蔡小于,2009[4]:151-153.农村传统民居价值探析——以川西林盘为例[J].理论与改革.
    单霁翔,2010[3]:7-12.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J].东南文化.
    罗志田,2009[11]:10-15.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
    俞孔坚,2006[3]:26-31.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周鸿,1997[1]:4.何谓绿色文化[J].森林与人类.
    李庆明,2004[10]:54-56.现代化与回归田园的哲学思考[J].特区经济.
    方志戎,周建华,2011[6]:83-87.人口、耕地与传统农村聚落自组织:以川西平原林盘聚落体系(1644-1911)为例[J].中国园林.
    蓝勇,1993[3]:203-210.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郭声波,1988[4]:77-108.元明清时代四川盆地的农田垦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郭声波,2003[3]:113-117.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J].中国农史.
    方行,2006[4]:110-117.清代租佃制度述略[J].中国经济史研究.
    周锡银,1984[2]:82-87.军阀格局下的四川农村经济[J].四川师院学报.
    李德英,2007[4]:48-54.20世纪30年代成都平原佃农地主结构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
    刘克祥,2005[1]:18-29.近代四川的押租制与地租剥削[J].中国经济史研究.
    郑家国,1991[4]:5-6.浅析川西平原种植制度改革的深化[J].四川农业科技.
    谢中钧,1982[4]:62-64..对成都平原林业发展途径的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
    乔尔.K.伯恩,彭永清编译,2009[6]:45-47.“绿色革命”能够解决粮食危机吗?[J].世界环境.
    蒋建平、王东阳,1994[1]:01-03.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北方园艺.
    谢放,1999[6]:83-89.清前期四川粮食产量及外运量的估计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刘剑,2005[2]:67-72.内生增长理论:综合分析与简要评价[J].审计与经济研究.
    蓝勇,1993[1]:19-28.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J].中国农史.
    王成新、姚士谋等,2005[3]:257-262.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
    王文龙,2010[4]:95-98.警惕农村的另类“空心”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
    王国平,2010[4]:151-158.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历史过程与因质[J].河北学刊.
    陈锡文,2002[11]:10-12.农民增收须打破制度障碍[J].经济前沿.
    潘泽全,2008[1]:168-164.全球化、世界工厂与中国农民工发展的经验教训[J].广州社会科学.
    黄宗智,2006[10]:118-129.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J].读书.
    熊春燕,2010[7]:42-43.林下经济,农民的“绿色银行”[J].当代广西.
    赵英辰、李华西,2006[6]:21-23.林下产业:林业产业的新兴经济增长点[J].河北经济.
    于雷、侯庚,2010[5]:78-79.简析杨树林下食用菌生产经营研究[J].防护林科技.
    邵琪伟,2007[1]:42-44.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杂志.
    李先逵,1995[2]:15-16.“农家乐”的启示[J].室内设计.
    李学东、郭焕成,2001[3]:367-370.西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与经营特点初探[J].经济地理.
    唐代剑,2006[7]:71-73.中国乡村度假简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
    牛宏宝,2010[1]:145-153.文化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范玉刚,2010[3]:72-75.以新观念新思维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钟福民,2010[3]:74-78.创意产业视域中的民族民间工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廖明君,邱春林,2010[2]:17-24.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变迁:邱春林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
    严长元,2005[5]:4-9.谁舞今生——国内画家村现象扫描[J].艺术评论.
    孔建华,2007[3]:76-82.北京市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发展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
    一辉,2008[12]:90-91.城乡统筹——一个锦江农民画家的农家乐[J].西部广播电视.
    贺雪峰、魏华伟,2010[2]:195-198.土地问题的六个常识[J].社会科学战线.
    中农办主任:地方土地政策就是拆农民房[N].新京报,2010-03-08.
    四川双流农民“被上楼”4年宁睡羊圈不住楼房[N].新京报,2010-11-25.
    消灭村庄?——中国新城市化之忧[N].南方周末,2010-1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李世庆.川西林盘保护与乡土建筑创新[EB/OL].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网http://www.cdcc.gov.cn/webnew/aspx/zwgkone.aspx?id=13884.
    Bernard Lane,1994[2]:7-21. What is rural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Gy.Ruda,1998.41:93-97.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Marc Antrop,2004.67:9-26.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J].Landscapeand Urban Planning.
    赵荣明,2006.成都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莹,2008.川西林盘体系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胥晓刚,2008.川西林盘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中国林科院博士后出站论文.
    刘佳明,2009.成都平原村园体系土地利用格局及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樊砚之,2009.川西林盘环境景观保护性规划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蝉应,2009.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傅俊,2009.南宋的村落世界[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