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中期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到长庆四年(824年)穆宗统治结束,历时约七十年。这一时期,藩镇割据于内,吐蕃侵扰于外,“战争”成为唐王朝政治、经济活动的重心所在。本文主要围绕唐代中期的战争问题展开,着重探讨唐代中期战争的前因后果及其影响。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五章,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章考察了唐代中期战争的制度根源。重点探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兵制改革与安史之乱,以及藩镇体制和唐代中期战争的因果关系。玄宗时期的兵制变革确立了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但募兵制“募而不散”,节度使掌握地方募兵权、财权和行政权,二者的结合构成了“藩镇体制”。天宝年间,唐王朝形成东、西两大藩镇集团对立的局面,安史之乱就是这一矛盾和冲突的结果。安史之乱后藩镇数量大幅增加,节度使权力膨胀,由于藩镇体制与皇权体制下的“大一统”观念背道而驰,唐廷则弱不至于无力自保,强亦无法敉平诸镇连兵,最终战争成为解决藩镇问题的唯一途径。唐代中期的内战多围绕藩镇问题展开,而外患又多由内战而起,因此藩镇体制是唐代中期战争的制度根源。
     第二章研究唐代中期的内战。安史之乱中,唐廷与安史叛军共有十四次决战,战略失误是战争延续的主因;南方地区发生了永王磷事件、刘展之乱等,反映了唐廷对地方军事力量崛起的防范。安史之乱后,代宗对藩镇奉行“姑息”政策,仅在大历后期发动了讨伐魏博、汴宋的战争。德宗冒然发动建中削藩战争,漕运的阻断和淮西、幽州两镇的背叛,导致了“奉天之难”。“奉天之难”分为泾原兵变、奉天保卫战、李怀光出走河中、李晟收复长安等阶段,实质体现了唐廷与京西北藩镇的矛盾和对立。“奉天之难”后,德宗解决了朔方军问题,对藩镇再次奉行“姑息”政策,内战大为减少。宪宗解决了淮西、淄青的长期割据问题,但河朔藩镇只是表面归附。穆宗“销兵”政策和节度使任命举措失当,导致河朔藩镇复叛,显示了宪宗削藩成果的“脆弱”。最终,唐廷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放弃河北地区,标志着唐王朝以战争方式解决藩镇问题的失败。
     第三章研究唐代中期的外患问题。安史之乱中,唐京西北地区出现军力“真空”,同罗、党项等内迁外族“骚动”不止;代宗时,吐蕃“蚕食”河、陇地区,侵逼长安,唐廷采取发展神策军、构建防秋兵制度等措施强化西北边防。德宗建中时期,唐廷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主动和好吐蕃。贞元中,因唐廷拒绝割让安西、北庭等地,唐蕃交恶,平凉劫盟标志着唐蕃关系的彻底破裂。唐廷为了遏制吐蕃的攻势,采取“扩张”神策军,构筑城堡边防设施,以及联合回纥、南诏“孤立”吐蕃的策略。宪宗统治前期对吐蕃采取怀柔政策,但在平定淮西的次年,即元和十三年(818年),挑起与吐蕃的战争。穆宗长庆会盟,标志着唐蕃战争的基本结束。
     第四章分析唐代中期战争时空特征。据统计,唐代中期共有内战147次,外患81次。在时间分布上,唐代中期的内战和外患的数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内战多发生于河南、河北和关内三道;外患多发生于关内和剑南两道;内战和外患具有时间“关联性”、空间“互补性”以及“因果性”。内战分为唐廷与割据藩镇之间的战争、不同藩镇之间的战争和藩镇内部的战争等。唐廷平定安史之乱,有拒绝“迂回”,“以藩制藩”,积极谋求外部军事援助等特点;建中削藩战争表现为德宗独断专行,战争率意而发,神策军和西北边镇军东出参战等;宪宗削藩战争特点为文臣集团的参与,先易后难等。唐蕃战争的本质是农耕与半农耕、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战争类型有军事掠夺型、侵扰破坏型和围城掠地型等。唐廷的御边策略,主要采取消极的防秋兵制度,城堡边防设施的建设则严重不足。在处理内战与外患的关系上,唐廷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第五章揭示唐代中期战争对社会的影响。从政治层面来看,唐代中期的削藩战争改变了藩镇格局,削弱了藩镇力量;唐蕃战争则为藩镇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战争并没有彻底解决唐代中期的藩镇问题。“奉天之难”中将领拒命导致德宗的一再“播迁”,促成宦官掌兵局面的形成。宪宗为平衡文臣势力,刻意纵容宦官,使宦官问题严重化。宪宗削藩战争中文臣势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乘机崛起,这为朋党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就经济而言,唐代中期的战争使人口的大量减少,引发了大规模的饥荒,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战争加剧了唐廷的财政危机,税收改革、专卖政策、滥发货币、经济盘剥等成为解决财政危机的手段。唐代中期的战争对于漕运安全和两税法的实施,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的诗歌有很多关于战争的记录,战争改变了诗人的生活、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同时,外患性质的变化,对边塞诗的创作风格也产生深远影响。战争间接促进了佛教的迅猛发展,成为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心理寄托。而且,唐蕃战争对文化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其一,从制度层面考察唐代中期的战争起因,认为“藩镇体制”是唐代中期的频繁且规模巨大战争的制度根源。其二,对唐代中期的内战和边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弄清了唐代中期战争的整体状况。其三,对唐代中期内战和外患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阐明了它的基本特征。其四,揭示了唐代中期的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及其对于整个的社会影响。
The Middle Dang Dynasty lasted about seventy years which from the outbreak of An Lushan's Rebellion in Tianbao Fourteenth year (AD755) to the end of Mouzon's regime in Changqing Fourth year (AD824). During this period, the local military governors'secretariats occurred frequently inside and Tibetan invaded the boarders at the same time, so the war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main line of this article is the war of the mid-Tang Dynasty and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mid-Tang Dynasty war and its impact. Five chapters are included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system root of this war was discussed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military reform from kaiyuan years to Tianbao years, An Lushan's Rebellion, local military governors and the wars in the Mid-Tang Dynasty. Xuanzong'reform centr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ecruiting soldier system and secretariats system. The recruiting soldiers didn't scattered, and the secretariats have the power in military, economy and politics. Finally the two system linked and formed the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 During Tianbao year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frontier'situ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control of Fanzhen, east group and west group are formed.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of the two group lead to the Anlushan rebellio. After An lushan rebellion, the inflation of FanZhen'quantity and secretariat'power threaten imperial power. The rulers solved the problem through war which is the only way. In the middle of tang dynasty,the civil war was raised mainly by the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he invasion of the foreign was caused by the civil war. Therefore,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s the root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war.
     The second chapter was about the civil war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In Anlushan's Rebellion, there were fourteen times showdown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rebels. Strategic mistakes is the main reason of continuing of the war. Yongwanglin events and Liuzhan chaos in the southern region reflect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event the rise of the local military force. After Anlushan rebell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Compromise policy to FanZhen. it only launched the wars to Weibo,Songbiann the late years of Dali, with little success. Dezong hastily launched war to the Fanzhen, then the waterway was chaos and Youzhou,Huaixi betrayed.All of this lead to the "the dilemma of Fengtian". It contains the mutiny of Jingyuan, defending of Fengtian, the fleeing of LiHuaiGuang to Hezhong, the recovering of Chang'an by Lisheng and so on. It shows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of northwes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north troops, but still took the compromise policy. So civil war is greatly reduced. Xianzong solved long-term occupation of HuaiXi and Ziqing,but secretariats of the north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surrendered reluctantly,"pin soldiers" policy and mistakes in secretariat appointing of MuZong showed that Xianzong'policy was failure. Due to insufficiency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give up hebei area, which marke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policy to solve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problems go bankruptcy.
     The invasion problem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as emphasized in the third chapter. In An lushan'S rebellion, Northwest of Tang dynasty'capital appear "vacuum" of military, So nvzhen,DangXiang were in chaos. After Anlushan rebellion, Tibetan occupied He state, Long state, assaulted chang'an,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northwest defense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hen'ce troop and Fangqiubing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Jianzhong, to serve to the wa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Tibetans had a good relationship. In the years of zhenyuan, becaus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fused to cede An'xi, Beiting, etc, the relation of the two deteriorated. Pingliang union marked the wholly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went e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the 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strengthen of the ShenCe troop, constructing frontier defense facilities of the castle, uniting HuiGe, nanzhao to isolateTibetan to prevent Tibetan' offensive. To avoid being attacked in two direction of east and west, Xianzong took compromise policy to Tibetan. However, in the years of Yuanh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tarted the war with Tibetan again. Changqing Union marked the basic end of the war.
     The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ar were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re were147times of civil war and81times of foreign war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In time distribution, the number and strength of the civil war and foreign war were dropping down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civil war more often occured in Henan, Hebei and Guannei whereas the foreign war more often occured in Guannei and Jianna.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ivil war and foreign war was the relevance of time, the complementary and causality of space. Civil war included the war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Fanzhen, the battle between different Fanzhen, the fight inside Fanzhen. The strategi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aling with the rebellion include indirect refuse, Tibetan resisting itself, actively seeking outside military aid and so on. Characteristics. The war which was started by Dezong ha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rbitrary, hasty start and joining of Shence army and the northwest edge town arm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r starting by Xianzong was the involving of the minister of literary, priority to easy and so on. The essence of TangFan war is the conflict of farming and half farming, nomadic civilization. The types of the wars have military rob war, invasion and destruction war and occupying state and land war etc. The centr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negative autumn soldiers system, didn't establish border facilitie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civil war and foreign wa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strategy that "Resisting foreign aggression must first settle internal".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ar was included in the fifth chapter. From the political inspective, the war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ar changed the pattern of the Fanzhen, weakened the FanZhen'power, the war provided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to the rise of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forces. The general refused the command of Dezong in the Fengtian dilemma, thus Dezong tranfered the power again and again and contributed to the situation that the eunuchs was in charge of the soldiers. The officials of literary took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ars which was started by Xianzong, so this cause the problem of cliques. Economically, the war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caused the reduction of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and mass starvation, brought great disaster to the people. The War intensifi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financial crisis, tax reform, monopoly policy, overissuing monetary and economic exploitation became the means to solve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war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ar for safety and two tax law method to carry out heart, also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afety of water transport of grain to the capital and the implement of Lingshui law. In the realm of culture, there're a lot of poetry about the war in this period, the war changed the poet's life, life track and inner world. Meanwhile,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foreign wars have an impact on the creative style of the frontier poetry. War indirectl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became the ruling class and people's psychological hopes. Finally, the war has certain effect on the spread of culture.
     There are four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First,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causes of war of the mid-Tang Dynasty from a system perspective and thinks that the Disparat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large-scale war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mid-Tang Dynasty. Second, 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 civil wars and troubles on the frontier an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wars. Third, the author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civil war and foreign aggression and clarifies its basic features. Fourth, the paper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wars, politic,economy and culture and examines its social effects as a whole.
引文
①(春秋)孙武:《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年,第1页。
    ②(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卷1,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40页。
    ①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第7页。
    ①白寿彝,史念海主编:《中国通史》卷6《隋唐时期》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1、395页。
    ②(日)内藤湖南《内藤湖南全集》卷8《概括的唐宋时代观》,筑摩害房,1970年,第111页。
    ③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9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8页。
    ②熊武一,周家法等:《军事大辞海》,长城出版社,2000年,第1572页。
    ③关于这一观点,杜佑《通典》卷148《兵典序》中首先提出,就是所谓“二统”说,即玄宗天宝年间东、西藩镇集团的对立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黄永年先生在《六到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2004年)第十章《安史之乱》的“《通典》的二统说”一节中进一步阐发了“二统”说,即天宝时期出现了哥舒翰的河西、陇右藩镇集团和安禄山的范阳、平卢、河东藩镇集团相互对峙的藩镇格局,唐廷与“二统”之间的对立,以及“二统”之间的矛盾,是安史之乱爆发及其延续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黄新亚在《说玄宗削藩与安史之乱》(《学术月刊》,1985年,第3期)一文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天宝时期,唐廷为了抑制业强大的藩镇,试图加强东、西方两个藩镇集团的制衡,以藩镇御藩镇,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6页。
    ②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16页。
    ③中国军事史编谢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480 485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唐玄宗开元二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02页。
    ②王双怀:《试论开元时期的经济政策》,《唐史论丛》(第七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06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380,《问进士第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560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7,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214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1《张柬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939页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51《兵三》,中华书局,2006年,第1320页。
    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09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31《命诸道节度使募取丁壮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245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24《春郊礼成推恩制》,中华书局,1983年,第276页。
    ①唐耕藕:《唐代前期的兵募》,《历史研究》,1981,第4期。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唐玄宗开元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679页。
    ③(唐)李林甫:《唐六典》卷5《兵部郎中员外郎》,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157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6《百官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19页。
    ⑤(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2《玄宗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777页。
    ⑥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
    ①关于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战争数量,因为统计范围和标准不同,有以下两种说法。本文引用的是李飞在《安史之乱背景分析——唐前期边疆整体局势的紧张与东北一隅的相对安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增刊)的统计。另外,据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480-487页)的统计,在开元、天宝年间,唐廷与外族之间共发生了35次战争,其中与奚、契丹的战争有4次,与突厥的战争有5次,与西域诸部的战争有5次,与吐蕃的战争有13次,与南诏的战争有2次,与安南、大食的战争各1次,与西南蛮的战争有4次。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六载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89页。
    ③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9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32《都督》,中华书局,1988年,第895页。
    ②(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7《唐观察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97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6《百官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19页。
    ④(宋)司马光:《资之通鉴》卷215,唐玄宗天宝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47-6850页。
    ①陈明光、王敏:《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厦门大学学报》,2006,第3期。
    ②(唐)李林甫:《唐六典》卷3《度支郎中员外郎》,中华书局,1992年,第80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唐玄宗天宝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1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9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六载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89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5页。
    ③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95页。
    ④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代宗广德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46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7《郭元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44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2《食货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44页。
    ③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④(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7《田赋七》,中华书局,2006年,第75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20《授王晙朔方道行军总管制》,中华书局,1983年,第242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2110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30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1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148《兵序》,中华书局,1988年,第3780页。
    ④昌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①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唐前期边疆整体局势的紧张与东北一隅的相对安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增刊。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1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唐玄宗开元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3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83199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93200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3,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76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唐玄宗天宝二载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63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唐玄宗天宝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1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00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3《北狄》,中华书局,1975年,第6168页。
    ②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③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唐前期边疆整体局势的紧张与东北一隅的相对安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增刊。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0上《安禄山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68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唐玄宗天宝四载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68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0上《安禄山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69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7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唐玄宗天宝六载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7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4《哥舒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12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0上《安禄山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68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8-6919负。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16页。
    ②黄新亚:《说玄宗削藩与安史之乱》,《学术月刊》,1985年,第3期。
    ③(唐)杜佑:《通典》卷148《兵序》,中华书局,1988年,第378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4《封常清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09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31《命诸道节度使募取丁壮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245页。
    ②(唐)李林甫:《唐六典》卷3《度支郎中员外郎》,中华书局,1992年,第80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148《兵序》,中华书局,1988年,第3780页。
    ①黄新亚:《说玄宗削藩与安史之乱》,《学术月刊》,1985年,第3期。
    ②黄水年:《六到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2004年,第33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肃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75年,第1760-1916页。
    ④安史之乱中,肃宗和玄宗的藩镇政策是一致的,就是对于安史叛军坚决打击,打击手段也包括增加内地藩镇,即所谓“以藩制藩”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玄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7页。
    ②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③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2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9页。
    ②张卫东,刘勇:《试论唐代中后期支郡刺史的地位——以节度观察使与支郡刺史的关系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第7期。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中华书局,1975年,第5921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7,唐武宗会昌三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980页。
    ⑤(清)董诰:《全唐文》卷646《论镇州事宜状》,中华书局,1983年,第6539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0《田承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924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6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58《韩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5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7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4《杨惠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14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1《田承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38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9,唐德宗建中四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88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565《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第5730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中华书局,1975年,第5942页。
    ④王育民:《论唐末五代的牙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赵憬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78页。
    ⑥(宋)钱易:《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第145页
    ①曾超在《唐代防秋兵考证》(《雁北师范学报》,2004年,第一期)一文中认为:“考虑到神策军的禁军性质,其大部分兵力主要是保卫宫禁和京畿地区的安全,故对神策军防秋兵镇兵以三分之一分割,其兵力亦当在五万人左右”。但这一估计似乎有点高,当时朔方军兵力最具优势,而又从神策军东调迅速兵力不足的情况来看,当时神策军兵力大约为西北镇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约四万人。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74《李德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6页。
    ③)(松)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9页。
    ①(唐)杜牧:《樊川文集》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978年,第91页。
    ②李学勤上编:《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4,唐文宗太和五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7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4页。
    ③曾超:《唐代防秋兵力考证》,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④关于唐代中期削藩战争唐廷的兵力:建中二年(781年),德宗建中削藩,河北战场唐军兵力达到十万以上。宪宗元和削藩,第一次征讨成德,“四面发兵二十万”(《资治通鉴》卷238,P7693);讨伐淮西,“诸军近几万”(《资治通鉴》卷239,P7727);第二次征讨成德.“兵十余万”(《资治通鉴》卷239.P7734)。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43《遗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481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66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5《宪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72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五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82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4,唐德宗贞元十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55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06《吴王濞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30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2《孤独及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92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525《井渫不食赋》,中华书局,1983年,第5332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72《军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第1300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31《命诸道节度使募取丁壮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245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5,唐代宗大历二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45]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1《田承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41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2《萧俛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77-4478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11《食货·杂税》,中华书局,1988年,第250页。
    ④黄永年:《论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的意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2《食货二》,中华书局,]975年,第1351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7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78《采访处置使(宰相张九龄奏置)》,中华书局,1955年,第1421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68《刺史上》,中华书局,1955年,第1204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60《罢诸道节度使兼支度营田使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651页。
    ②(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10《晁错论》,中华书局,1959年,第481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中华书局,1975年,第5921页。
    ①崔明德:《安史之乱持续之久的原因新探》,《历史教学》,1991年,第5期。
    ②杨希义,杜文玉:《唐代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礼,1998年,第536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8,唐肃宗至德元载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65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9,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18页。
    ③(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30《明皇令肃宗即位诏》,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7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0,唐肃宗乾元元年正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49、705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7《永王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643265页。
    ②贾二强:《唐永王李磷起兵事发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0下《李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35054页。
    ④邓小军:《水王璘案真相》,《文学遗产》,2010年,第5期。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1,唐肃宗上元元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97、7098页。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12《李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42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唐肃宗上元二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04、7116页。
    ④李碧妍:《从“刘展之乱”看唐肃宗的江淮政策》,《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寅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1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10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88页。
    ②曾超:《试论仆固怀恩之乱》,《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0,唐肃宗乾元元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65页。
    ①(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14《周智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68、3369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94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4《周智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70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元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91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7《崔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00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5,唐代大历十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31页。
    ①黄永年在《论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的意图》(《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两税法是一项与地方争夺财权的有力措施。
    ②齐勇锋在《唐中叶的削藩措施及其作用》(《陕西师范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唐中央的削藩,不是以消灭藩镇体制为目标,从这个角度衡量,此时监理州兵,宦官监军,设巡院及两税使,规定藩帅及僚佐的任期,分割大镇为一批新的藩镇等措施,只能对藩镇势力进行一定的限制和削弱。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德宗建中二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9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5《李希烈传》,中华书局,]975年,第3943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中华书局,1975年,第5927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唐德宗建中二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02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5,唐德宗大历十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4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1《李怀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92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唐德宗建中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3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5《李希烈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94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8,唐德宗建中四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52-735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0下《朱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88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4《李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13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4《韩游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18页。
    ⑤黄永年:《六到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2004年,第408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9,唐德宗建中四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76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0下《朱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88页
    ①(唐)赵元一:《奉天录》卷2,中华书局,1991年,第11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9,唐德宗建中四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74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200下《朱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89页。
    ④陈寅恪在《论李怀光之叛》一文中指出:“李怀光之叛系‘廪赐不均’所系,指出‘怀光之所以能激变军心与之同叛者,必别有一涉及全军共同利害之事实,是以供其发动,不止其个人与卢杞关系而已”。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3《李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41页.
    ①《旧唐书》载:“时怀光部将韩游瑰掌兵在奉天,怀光乃与游瑰书,约令为变,游环密奏之。翌日,怀光又使趣之,游环复奏闻。数日,怀光又使趣游环,为门者所捕。”《通鉴》卷230引《邠志》曰:“二十六日,怀光又使持书促游环,浑公获而奏之,且使其卒物色我军。游环不知,不得以闻,又怒咸之虞己也,慢骂于途。上疑其变,即日幸梁州”。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0,唐德宗兴元元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10页。
    ③(唐)赵元一:《奉天录》卷3,中华书局,1991年,第21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4《浑瑊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07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34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3《李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683669页。
    ②(唐)陆贽:《陆贽集》卷1《奉天改元大赦制》,中华书局,2006年,第7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9,唐德宗建中四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8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3《朱滔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79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32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5《李希烈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4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4《马燧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97页。
    ②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4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27页
    ①(英)崔瑞德:《剑桥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22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58《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6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26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4《宪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415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626《代李侍郎论兵表》,中华书局,1983年,第6323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58《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6页。
    ⑥(唐)杜牧:《樊川文集》卷6《燕将传》,上海古籍山版社,1978年,第100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0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2《于頔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00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6,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96页。
    ④(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29《韩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01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0页。
    ①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2)。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6,唐宪宗元和四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63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6,唐宗元和四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6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宪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428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五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72、7673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七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9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55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3《郗土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96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0,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3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4《吴元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005页。
    ③(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5《宪宗第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886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9,唐宪宗元和九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06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57《讨吴元济制》,中华书局,1983年,第622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4《吴元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009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9,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27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4《吴元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009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6《严绶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61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0,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31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6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66-467页。
    ②(宋)顾祖禹:《唐鉴》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67页。
    ③(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穆宗第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90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2《萧俛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77-4478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2,唐穆宗长庆元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04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2,唐穆宗长庆二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08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祭》卷242.唐穆宗长庆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0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8《田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85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4,唐宪宗元和五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74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4,唐宪宗元和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7页;另见《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卷5,铺8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6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172《州郡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4476-4482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5,唐玄宗天宝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47-6850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46页。
    ④(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119《亲征安禄山诏》,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626页。
    ⑤(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04《哥舒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13页。
    ⑥刘玉峰:《论安西北庭行营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46页。
    ②黄步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557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9,唐肃宗至德二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15页。
    ④史苇湘:《河西节度使覆灭的前夕——敦煌遗书伯2942号残卷的研究》,《敦煌研究》,第1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杨希义,杜文玉:《唐代军事史》下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3-554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8,唐肃宗至德元载六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79页。
    ③张方:《铁勒同罗部的盛衰和迁徙》,《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期。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8,唐肃宗至德元载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86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8,唐肃宗至德元载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976998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0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9,唐肃宗至德元载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07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0,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47页。
    ⑤(唐)魏征:《隋书》卷83《党项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45页。
    ⑥Cinason:《两姓阿跌考——乌古斯钦察研究札记之九》,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110&nid=380171,2008-12-21。
    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0,唐肃宗乾元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60页。
    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1,唐肃宗上元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90页。
    ①黄步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50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65237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唐代宗广德元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43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527153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4上《李怀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377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56页。
    ④于庚哲:《疾病与唐蕃战争》,《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程元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61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52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制》,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1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56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72《神策军》,中华书局,1955年,第1294页。
    ②齐勇锋:《说神策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二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59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10-3311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5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88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432,《陈情表》,中华书局,1983年,第4395页。
    ③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6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永泰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88-3489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永泰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9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永泰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279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89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43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六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17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5,唐代宗大历九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25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43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091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44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元年川、六、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95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092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70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45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代宗大历十四年1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70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代宗大历十四1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71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3《李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62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97《南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81页。
    ④(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第2767页。
    ⑤(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7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三年闰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88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8页。
    ⑧(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968页。
    ⑨(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5《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2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2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德宗建中元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78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118卷《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3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8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0,唐德宗建中元年五、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80、7291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8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唐代宗建中三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21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8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5《张镒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547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093-6094页。
    ②杨铭:《试论唐代西北诸族的“吐蕃化”及其历史影响》,《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48-5249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0,唐德宗兴元元年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03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22、7429页。
    ②引自《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30-7431页;可参见《陆贽集》卷16《兴元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与《兴元奏请许浑瑊李晟等诸军兵马自取机便状》,中华书局,2006年,第480 491页。
    ①(唐)陆贽:《陆贽集》卷10《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中华书局,2006年,第298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42页。
    ①(唐)陆赞:《翰宛集》卷10《赐吐蕃将书》,中华书局,2006年,第305-307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52-5253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三年闰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85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04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4《马燧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97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二年八、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707474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50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三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9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7页。
    ③(朱)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三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0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3《李晟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71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闰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46页。
    ③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4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5《高郢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73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0《王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69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4页。
    ⑤齐勇锋在《说神策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神策军在京西北的驻防地有八镇、十三镇和十二镇三说,“八镇似为德宗以后神策军比较稳定之驻地,其它两说与八镇有出入者,当是由于军事形势的变化,神策军临时或短期之出镇地点”。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三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02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7《崔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0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7《南诏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81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三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05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0《韦皋传》,中华书局,]975年,第3823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四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16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4,唐德宗贞元八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37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97《南诏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83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三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05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三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04页。
    ⑥(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09、5210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南诏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83页。
    ①尹伟先:《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98《党项羌》,中华书局.1955年,第175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1页。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1页。
    ③李天石:《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9,唐宪宗元和十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20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39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六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84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2《郝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7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1、5262页。
    ①李天石:《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2-5263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1,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74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7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8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82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11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9,唐宪宗元和七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98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85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3-5265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64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3页。
    ①王尧:《唐蕃会盟碑疏释》,《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②马勇:《论唐宪宗、穆宗时期的唐蕃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①(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0页。
    ②陈德第,李轴等主编:《国防经济大辞典》,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第68页。
    ③刘祥学:《广西战争的时空分布特征(前221—191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黄步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557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7,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35页。
    ①胡如雷:《略论安史之乱的性质》,《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0日。
    ②(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中华书局,2006年,第101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9,唐德宗兴元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90页。
    ②(唐)杜牧:《樊川文集》卷5《罪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8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2,唐穆宗长庆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04页。
    ①见《旧唐书》卷38《地理一》,中华书局,第1385-1388页。其中西北的陇右有75000人,河西73000人,朔方64700人,安西25000人,北庭20000人;东北的范阳有91400人,平卢17500人,河东30000人。但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并没有完全控制河东,一直处于与朔方军的争夺之中。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4《哥舒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15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7《李怀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0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中华书局,1975年,第5922页。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0页。
    ①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46页。
    ②黄步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5-57页。
    ③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346页。
    ④张云:《吐蕃王朝扩张策略之分析》,《中国藏学》,2007年,第3期。
    ⑤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①史苇湘:《河西节度使覆灭的前夕——敦煌遗书伯2942号残卷的研究》,《敦煌研究》,第1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②尹伟先:《回鹃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签》卷233,唐德宗贞元五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20页。
    ④吕思勉:《隋店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①穆渭生:《唐蕃战争后期盐州军事地理述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
    ②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76-178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4《杜希全》,中华书局,1975年,第3923页。
    ④(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11《高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31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5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5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56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58《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36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389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329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4,唐德宗贞元1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51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0《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2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9下《百官四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309-1310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77《巡察按察巡抚等使》,中华书局,1955年,第1416页。
    ③程志:《论中唐藩镇的本质和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
    ④杜佑:《樊川文集》卷5《战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1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4《方镇表序》,中华书局,1975年,第1759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32页。
    ②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卷16《季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1《田承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38页。
    ②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崔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399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5,唐德宗贞元十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62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9《李泌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3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玄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8,唐肃宗至德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998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9,唐肃宗至德元载十二月,中华书局,1956年,第7007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51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0,唐肃宗至德二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34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5《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99页。
    ⑥(宋)王溥:《唐会要》卷72《马》,中华书局,1955年,第1303页。
    ⑦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①(唐)杜佑:《樊川文集》卷5《罪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9页。
    ②(宋)李纲:《李纲全集》卷144《御戎论》,岳麓书社,2004年,1369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6《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24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092页。
    ①王效锋:《唐德宗“奉天之难”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第14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唐德宗建中二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1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8《段秀实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587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359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9《杜黄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4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2《表二宰相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1709-1715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四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59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7《吐突承璀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69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五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71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2《食货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351-1352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220页。
    ②陈庆英:《从帐簿文书看吐蕃王朝的经济制度》,《中国藏学》,1992(特刊)。
    ③(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358《将帅部立功十一》,中华书局,1960年,第820-821页。④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国》,三民书局,1981年,第37页。
    ①(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61《外臣部土风三》,中华书局,1960年,第3826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607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56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八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23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4《哥舒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13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永泰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9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44页。
    ①曾超:《唐代防秋兵力考证》,《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三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92页。
    ③于赓哲:《疾病与唐蕃战争》,《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1,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74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9《陆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07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2,唐宪宗开元十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7页。
    ⑦(宋)王溥:《唐会要》卷66《群牧使》,中华书局,1955年,第1145页。
    ①曾超:《唐代防秋兵力考证》,《雁北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4,唐德宗贞元九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44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58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7《骆奉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62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2《马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6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4《马燧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90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1《李怀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92页。
    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8《平凉府》,中华书局,2005年,第276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元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11-3412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200《边防十六》,中华书局,1996年,第5498页。
    ③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庭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①姚有志:《从古长城看中原王朝的防务特征》,《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092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三年闰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85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3《李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81页
    ①(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40页。
    ②(清)顾炎武:《日知录》卷9《藩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59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3《程日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04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2,唐穆宗长庆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04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4,唐宪宗元和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7页。
    ①(清)顾炎武:《日知录》卷9《藩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59页。
    ①王洪军:《唐代人口数量及其地理分布》,《东方论坛》,1999年,第3期。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唐玄宗开元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2-671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5《白志贞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19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4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唐代宗广德元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44页。
    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2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24《春郊礼成推恩制》,中华书局,1983年,第27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7《南诏蛮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81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唐德宗建中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91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二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71页。
    ⑤杨希义,杜文玉:《中国军事通史》卷10《唐代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8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4《李德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6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3,唐昭宗天复三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8596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4《李辅困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59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1,唐肃宗乾元二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07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4《李辅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1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鱼朝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4-4765页。
    ④(后晋)刘峋:《旧唐书》卷144《李观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13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唐德宗兴元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42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4《窦文场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6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4页。
    ④(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4242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六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86贝。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4《吐突承璀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8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3,唐文宗太和二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 956年,第7856页。
    ①陈寅格:《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4,唐德宗贞元十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55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9《杜黄裳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46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四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59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8《文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53页。
    ①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596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4《李宗闵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6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9《李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97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5,唐文宗太和九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919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7《食货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153页。
    ①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第377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393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42《还京减省供顿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465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57页。
    ⑤(宋)李昉:《太平广记》卷404《肃宗朝八宝》,中华书局,1961年,第3254页。
    ⑥(宋)王溥:《唐会要》卷85《逃户》,中华书局,1955年,第1565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652《对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策》,中华书局,1983年,第6635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3《刘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513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414《放京畿丁役及免税制》,中华书局,1983年,第4244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8《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521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2《食货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352.页。
    ⑥(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486《邦计部·户籍迁徙》,中华书局,1960年,第1276页。
    ⑦王洪军:《唐代人口数量及其地理分布》,《东方论坛》,1999年,第3期。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55-525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1《李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38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380《问进士第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3860页。
    ①(清)曹寅:《全唐诗》卷241《舂陵行》,中华书局,1979年,第页。
    ②(宋)四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广德二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64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0上《安庆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7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7《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361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5上《史朝义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432页。
    ④(清)董诰:《全唐文》卷46《缘汴河置防援诏》,中华书局,1983年,第513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1《田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45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676《许昌县令新厅壁记》,中华书局,1983年,第6901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39页。
    ⑧(清)董诰:《全唐文》卷554《又一首》,中华书局,1983年,第5605页。
    ⑨(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4《吴元济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007页。
    ⑩(宋)四马光:《资治通鉴》卷241,唐宪宗元和十四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762负。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永泰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9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244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下《文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8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2《食货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351-1352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7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7,唐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48页。
    ⑤(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484《邦计部·经费》,中华书局,1960年,第1246页。
    ⑥(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47《李全略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07页。
    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七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693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8,唐德宗贞元三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93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二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69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9《刘晏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798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4《食货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378页。
    ②(清)董诰:《全唐文》卷44《行轻重钱敕》,中华书局,1983年,第48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2100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44上《陈少游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380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5《卢杞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15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32页。
    ⑦(宋)王钦诰:《册府元龟》卷504《邦计部·关市》,中华书局,1960年,第1259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8,唐德宗建中四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5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339页。
    ③(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484《邦计部·经费》,中华书局,1960年,第1258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9《陆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15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中华书局,1955年,第1588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5,唐代宗大历十一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38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3《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990页。
    ④(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5《国用考三》,中华书局,2006年,第242页。
    ⑤(宋)四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唐德宗建中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37页。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567《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管田汴宋毫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中华书局,1983年,第5734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4页。
    ③(唐)陆贽:《陆贽集》卷22《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中华书局,2006年,第725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2《食货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2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唐德宗建中三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25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44上《陈少游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380页。
    ⑦(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8《食货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7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7《食货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157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唐德宗贞元三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492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651《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中华书局,1983年,第6615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8《裴垍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992页。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7《王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55页。
    ⑥(意)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90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457页。
    ②(唐)杜甫,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7《新安吏》,中华书局,1979年,第524页。
    ③(唐)杜甫,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7《无家别》,中华书局,1979年,第537-538页。
    ④(唐)杜甫著,(清)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13《草堂》,中华书局,1979年,第1113-1114页。
    ⑤(唐)杜甫著,(清)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23《自马》,中华书局,1979年,第2073页。
    ①(唐)杜甫著,(清)仇占整注:《杜诗详注》卷23《入衡州》,中华书局,1979年,第2067页。
    ②(清)曹寅:《全唐诗》卷24《太行苦热行》,中华书局,19979年,第319页。
    ③(清)曹寅:《全唐诗》卷387《月蚀诗》,中华书局,1999年,第4380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7《宪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1页。
    ⑤(清)曹寅:《全唐诗》卷300《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中华书局,1999年,第3411页。
    ⑥(清)曹寅:《全唐诗》卷520《感怀诗一首》,中华书局,1999年,第59805981页。
    ⑦(唐)杜甫,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7《秦州杂诗二十首(三)》,中华书局,1979年,第574页。
    ⑧(唐)杜甫,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7《秦州杂诗二十首(十八)》,中华书局,1979年,第586-587页。
    ⑨(唐)杜甫,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10《入奏行赠西山监察使窦侍御》,中华书局,1979年.第868页。
    ①(清)曹寅:《全唐诗》卷50《从军行》,中华书局,1999年,第615页。
    ②(清)曹寅:《全唐诗》卷143《出塞二首(其一)》,中华书局,1999年,第1444页。
    ③(清)曹寅:《全唐诗》卷283《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中华书局,1999年,第3225页。
    ④(清)曹寅:《全唐诗》卷235《出塞曲》,中华书局,1999年,第2592页。
    ⑤(清)曹寅:《全唐诗》卷382《陇头行》,中华书局,1999年,第4296页。
    ⑥(清)曹寅:《全唐诗》卷156《凉州词》,中华书局,1999年,第1609页。
    ⑦(清)曹寅:《全唐诗》卷198《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华书局,1999年,第2030页。
    ①(清)曹寅:《全唐诗》卷211《塞下曲》,中华书局,1999年,第2189页。
    ②(清)曹寅:《全唐诗》卷卷199《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西征》,中华书局,1999年,第2057页。
    ③(清)曹寅:《全唐诗》卷213《燕歌行并序》,中华书局,1999年,第2217页。
    ④(清)曹寅:《全唐诗》卷128《少年行(其二)》,中华书局,1999年,第1305页。
    ⑤(清)曹寅:《全唐诗》卷283《赴邠宁留别》,中华书局,1999年,第3212页。
    ⑥(清)曹寅:《全唐诗》卷274《塞上曲(其二)》,中华书局,1999年,第3097页。
    ⑦(清)曹寅:《全唐诗》卷235《燕歌行》,中华书局,1999年,第2590页。
    ⑧(清)曹寅:《全唐诗》卷367《塞下曲(其三)》,中华书局,1999年,第4151页。
    ⑨(清)曹寅:《全唐诗》卷346《塞上曲(其二)》,中华书局,1999年,第3884页。
    ⑩(清)曹寅:《全唐诗》卷334《年少行(其三)》,中华书局,1999年,第3754页。
    11(清)曹寅:《全唐诗》卷390《南园(其五)》,中华书局,1999年,第4414页。
    12(清)曹寅:《全唐诗》卷283《塞下曲(其一)》,中华书局,1999年,第3219 3220负。
    ①(清)曹寅:《全唐诗》卷283《暖川》,中华书局,1999年,第3220页。
    ②(清)曹寅:《全唐诗》卷283《临滹沱见蕃使列名》,中华书局,1999年,第3224页。
    ③(清)曹寅:《全唐诗》卷367《王昭君》,中华书局,1999年,第4150页。
    ④(清)曹寅:《全唐诗》卷518《塞路初晴》,中华书局,1999年,第5955页。
    ⑤(清)曹寅:《全唐诗》卷298《凉州行》,中华书局,1999年,第3367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8《赵憬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78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1《李石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45页。
    ⑧(清)曹寅:《全唐诗》卷283《献刘济》,中华书局,1999年,第3212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6《隐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594页。
    ②(清)曹寅:《全唐诗》卷147《对酒寄严维》,中华书局,1999年,第1485页。
    ③高春燕:《论盛唐、中唐隐逸诗人的“真隐”和“心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9《张弘靖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611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唐代宗永泰元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176页。
    ②(美)斯坦利·威斯坦因:《唐代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德宗贞元六年正月、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520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0《韩愈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9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肃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2《德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321页。
    ③(清)董诰:《全唐文》卷706《王智兴度僧尼状》,中华书局,1983年,第7242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8,唐武宗会昌五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8017页。
    ⑤牛致功:《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唐史论从》第七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3《地理七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46页。
    ②(唐)杜甫,仇占鳌注:《杜诗详注》卷《有感五首》,中华书局,1979年,第971页。
    ③(清)曹寅:《全唐诗》卷382《陇头行》,中华书局,1979年,第4296页。
    ④(清)曹寅:《全唐诗》卷633《河湟有感》,中华书局,1979年,第7310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01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3页。
    ②金滢坤:《吐蕃节度使考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春秋]孙武.孙子兵法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唐]赵元一.奉天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唐]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唐]陆贽.陆贽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唐]韩愈.韩愈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0.
    [8][唐]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
    [9][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唐]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唐]元结.元次山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6][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7][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8][宋]李防.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9][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0][宋]李纲.李纲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1][宋]钱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2][宋]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4][清]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5][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6][清]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7][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2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9][清]曹寅.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0][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1]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2]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4]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5]李希泌.唐大诏令集补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6]陈尚君.全唐文补编(上、中、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7]吴钢等.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8]吴钢等.全唐文补遗(1-9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7.
    [1]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2]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3][日]内藤湖南.内藤湖南全集[M].东京:筑摩害房,1970.
    [4][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5]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M].台北:大化书局,1978.
    [6]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国[M].台北:三民书局,1981.
    [7]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M].台北: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
    [9]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0]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11]马驰.唐代蕃将[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2]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1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4][英]崔瑞德.剑桥隋唐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16]杨希义,杜文玉.唐代军事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17]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8]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黄步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2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1]胡戟.二十世纪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2]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3.
    [23]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2004.
    [24]白寿彝,史念海.中国通史(隋唐时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5]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6]王永兴.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7]贾志刚.唐代军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8]王双怀.中华日历通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9]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0]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32][美]斯坦利·威斯坦因.唐代佛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胡如雷.略论安史之乱的性质[N].光明日报,1962-10-10.
    [2]王尧.唐蕃会盟碑疏释[J].历史研究,1980(4).
    [3]吴枫.中唐的财政危机及其对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4]唐耕耦.唐代前期的兵募[J].历史研究,1981(4).
    [5]曾代伟.元和削平藩镇淮西述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6]齐勇锋.说神策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
    [7]樊文礼.试论唐河朔三镇内外矛盾的发展演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8]史苇湘.河西节度使覆灭的前夕——敦煌遗书伯2942号残卷的研究.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第一期)[C].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9]高凤林.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
    [10]齐勇锋.唐中叶的削藩措施及其作用[J].陕西师范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11]黄新亚.说玄宗削藩与安史之乱[J].学术月刊,1985(3).
    [12]齐勇锋.唐中叶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13]程志.论中唐藩镇的本质和作用[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6).
    [14]王育民.论唐末五代的牙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15]陈伟明.唐代岭南用兵与安边[J].广西民族研究,1987(4).
    [16]王永兴.论韦皋在唐和吐蕃、南诏关系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17]黄永年.论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的意图[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18]袁刚.唐代翰林学士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19]王赛时.试析唐代后期的军乱[J].贵州社会科学,1989(3).
    [20]秦川.武则天时期边防及其与兵募的关系[J].社会科学,1989(4).
    [21]马大正.公元650-820年唐蕃关系述论[J].民族研究,1989年(6).
    [22]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J].历史研究,1989(6).
    [23]樊文礼.唐代宦官掌典禁军原因试探[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24]王小甫.安史之乱后西域形势及唐军的坚守[J].敦煌研究,1990(4).
    [25]贾二强.唐永王李磷起兵事发微[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26]黄利平.唐京西北藩镇述略[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27]雷学华.试论唐代岭南民族政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28]陈勇.从仆固怀恩反唐看中唐的河朔政策[J].文史杂志,1991(2).
    [29]李怀生.试论唐宪宗削藩战争的策略失误[J].晋阳学刊,1991(3).
    [30]张国刚.唐代藩镇军队的统兵体制[J].晋阳学刊,1991(3).
    [31]崔明德.安史之乱持续之久的原因新探[J].历史教学,1991(5).
    [32]尹伟先.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J].西北民族研究,1992(2).
    [33]祖大祥.唐代藩镇赏赐述论[J].人文杂志,1992(2).
    [34]薛平拴.试论开元天宝以后的长安商人与禁军[J].唐都学刊,1992(3).
    [35]朱迪光.论“安史之乱”时期的唐蕃关系[J].青海社会科学,1992(3).
    [36]陈庆英.从帐簿文书看吐蕃王朝的经济制度[J].中国藏学,1992(S1).
    [37]朱迪光.论安史叛军对唐西北的争夺[J].青海社会科学,1993(2).
    [38]刘玉峰.评唐德宗“姑息”藩镇说[J].学术月刊,1993(7).
    [39]李志生.论宇文融括田括户对开元之治的影响[J].河北学刊,1994(5).
    [40]樊文礼.唐淮西节度使略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41]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J].史学集刊,1994(2).
    [42]李鸿宾.唐朝三受降城与北部防务问题.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43]姚有志.从古长城看中原王朝的防务特征[J].军事历史研究,1995(1).
    [44]樊文礼.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形势和唐代宗朝的藩镇政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45]焦杰.唐穆宗初期再失河朔原因发微——兼评朝廷在藩镇问题上的失策唐史论丛.唐史论丛(第六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46]杨西云.唐中后期中央对藩镇的斗争政策——从元和用兵到长庆销兵[J].历史教学,1996(7).
    [47]刘玉峰.论安西、北庭行营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48]刘玉峰.试论唐德宗重用宦官的原因及其他[J].晋阳学刊,1997(5).
    [49]王兆刚.藩镇与节度使制度[J].历史教学,1997(8).
    [50]刘玉峰.唐德宗朝的朋党之争[J].文史哲,1998(4).
    [51]赵云旗.论唐代中叶财政改革的原因[J].晋阳学刊,1998(4).
    [52]刘兴云.试论唐玄宗与肃宗地位之嬗变[J].南都学坛,1998(4).
    [53]刘太祥.试论中唐财政经济改革的作用[J].史学月刊,1998(5).
    [54]牛致功.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唐史论从(第九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55]王洪军.唐代人口数量及其地理分布[J].东方论坛,1999(3).
    [56]张国刚.唐代禁卫军考略[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57]郭弘.试评唐蕃战争中的河陇形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0(5)
    [58]李天石.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J].西藏研究,2001(2).
    [59]李天石.略论唐宪宗平定藩镇的历史条件与个人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60]陈柏萍.吐蕃东扩略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4).
    [61]葛焕礼,王育济.魏博牙兵与唐末五代政局的变动[J].河北学刊,2003(1).
    [62]方铁.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J].中国藏学,2003(3).
    [63]孙彩红.唐代屯田、营田费用与效益的量化分析——以官营粮食生产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3).
    [64]张国刚.唐代中央军事决策与军队领导体制论略[J].南开学报,2004(1).
    [65]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2).
    [66]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的若干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7]于赓哲.疾病与唐蕃战争[J].历史研究,2004(5).
    [68]曾超.试论仆固怀恩之乱[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9]周尚兵.山南道在唐代政权安全体系中的战略地位[J].史学月刊,2005(7).
    [70]孙继民.唐宋兵制变化与唐宋社会变化[J].江汉论坛,2006(3).
    [71]陈明光,王敏.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2]管彦波.唐朝的边疆局势及御边戍守体系的变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6).
    [73]裴婷婷,何立慧.吐蕃、唐朝和战交往及对唐朝的影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
    [74]陈丽,杨晓敏.冷兵器时代战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唐、五代时期华北平原为考察中心[J].军事历史,2007(1).
    [75]张云.吐蕃王朝扩张策略之分析[J].中国藏学,2007(3).
    [76]左鹏.论唐代长安的园林别业与隐逸风习云[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77]马勇.唐德宗朝在长安西北地区的御边措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78]徐敏.郭子仪与唐代宦官[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6).
    [79]王玉群.藩镇节度使——唐军事变革的产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80]王春南.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J].人民论坛,2007(16).
    [81]朱磊,张现国.唐代宣武军的军乱特点和原因分析[J].理论月刊,2008(12).
    [82]马勇.论唐宪宗、穆宗时期的唐蕃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3]陈正奇,穆渭生.唐后期陇右失陷与京畿安全危机述略[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4).
    [84]邵侃,商兆奎.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6).
    [85]陈翔.再论安史之乱的平定与河北藩镇重建[J].江汉论坛,2010(1).
    [86]李椿浩,朴汉济.唐代“六胡州”州城的建置及其运用“降户”的安置和役使的—个类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2).
    [87]杨铭.试论唐代西北诸族的“吐蕃化”及其历史影响[J].民族研究,2010(4).
    [88]邓小军.永王磷案真相——并释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J].文学遗产,2010(5).
    [89]张卫东,刘勇.试论唐代中后期支郡刺史的地位——以节度观察使与支郡刺史的关系为中心[J].武汉大学学报,2010(7).
    [90]李碧妍.从“刘展之乱”看唐肃宗的江淮政策[J].学术月刊,2010(10).
    [91]孟彦弘.“姑息”与“用兵”——朝廷藩镇政策的确立及其实施.唐史论丛(第十二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92]朱德军.中晚唐中原藩镇“防秋”问题的历史考察[.1].宁夏社会科学,2011(2).
    [1]朱德军.唐代中原藩镇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2]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3]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