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史记》对四大名著的叙事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史书与小说同为叙事作品,因为《史记》在中国史学界及四大名著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界的地位,所以拿《史记》和四大名著为例,试图从叙事的角度,来探讨前面的史传传统对后面的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文体的形成的影响。
     从宏观叙事的角度上看,《史记》纪传体的结构类似中国传统的智力游戏——九连环。九连环的部件主要由单侧活环担子、横梁、横带组成,而横梁和横带就分别是时间和事件搭载着单侧活环担子。具有编年性质的篇章与十表就是其中的横梁与横带,一个强调其事件性,一个强调其时间性,人与物(书)就是其中的一个个小小的单侧活环担子,《史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每一篇都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每一篇又有其极强的独立性,有其独立的艺术结构,有如九连环上的一个个单侧活环担子,和前后的小环及横梁和横带有着联系。《史记》的列传体结构对四大名著九连环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全部借鉴了史传的结构,《西游记》是艺术地改造了这个结构,而《红楼梦》是部分地借鉴了这个结构。
     《史记》的编撰思维是“以类相从”,《史记》的分类是很有层次性的。从宏观上,《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就是按类进行划分的,按等级将人物分为帝王、诸侯与人臣,其次,篇与篇之间也多“以类相从”,再次,每一篇之内也多“以类相从”。《史记》的“以类相从”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既写出了其共性,又兼顾了个性,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史记》的“以类相从”多数是指人,虽有些编年体的本纪、世家以事为主,但主要都是粗线条的编年大事记,很少具有情节性。而后世的四大名著,不仅仅在人物设置上“以类相从”,在场景、情节甚至小的叙事模式上也做到了“以类相从”。《史记》的“以类相从”、“类而不同”的叙事思维深深地影响了四大名著的创作。
     《史记》的互见法,一方面,使本传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突出,个性鲜明,在本传中注意到人物的性格统一性,所有的事件都是为这个统一性来服务的,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点影响了《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史记》的互见法的另一面是,在本传中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本传中的历史事件都是为这个主要特征服务的,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本传中达到了统一性,但一个人的性格有其丰富性、复杂性,故将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样,通过全书来看,历史人物形象还是完整而真实的,这一方法深深地影响了《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塑造,《红楼梦》很少在一个章回里将主人公写尽,而是通过多回的互见,把该人物塑造得丰满和生动,而且真实可信。
     九连环是叙事结构,以类相从是叙事思维,互见法是叙事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史传体对章回小说影响颇远。
     从微观叙事的角度出发,梦、谶语、奇异的出身现象、相术,不仅仅在叙事上有预叙的功能,而且有时还参与到叙事过程中,成为叙事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叙事向前发展;有时还起到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在这几方面上,四大名著与《史记》也是一脉相承的。
     尤其是预叙,是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独具民族特色的叙事时间,这种叙事时间,在叙事功能上能概括全文,点明线索,起到操纵情节发展、预设情节走向的作用。使貌似散漫的叙事有了内在的脉络,起伏照应,形成一个前呼后应的完整的结构。而且这种以梦、谶语、奇异的出身现象、相术为代表的预叙方式,(当然不仅仅包括这四个方面,还有占卜、异兆等方式)大多没有明确指出,带有一定的含蓄色彩。这种叙事时间的形成,与《史记》为代表的史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所以说,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章回小说在九连环的结构下,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以类相从”,在叙事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为小说人物立传,同时又拥有独具特色的叙事时间——预叙,这些都是不同于任何西方的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它们的形成是与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传统有着深远的关系的。
Historical books and novels both are narrative works. Due to their equally important position respectively in the historical field and the field of ancient Chinese classic novels,Historical records and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are taken as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upon the formation of the Zhanghui Novels represented by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narration, the biographical structure in Historical Records is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me_Nine Linked Rings,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a set formed by a ring and a post which attached to the former on one side, a transom and a platband. Time and plot are just like the transom and platband, which attached to the set of the ring and the post. In Historical Records, the chronological chapters and ten tables are just like the transom and platband:one focuses on plot and the other on time. Characters and things (books) are just the small rings in it. Historical Records is an organic unit, with each chapter as a part of the whole while keeping its independent artistic structure, like a ring in Nine Linked Rings, which is linked to the other rings nearby, the transom and platband. The biographical structure in Historical Records has an apparent effect upon the structure of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which is quite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Nine Linked Ring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Water Margin entirely borrow the structure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hile Journey to the West artistically transforms it 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 partially borrows it.
     The narrative concept in Historical Records i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yp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is highly stratified. The Overall classific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into annals, genealogies and biographies is base on types and characters are classified into emperors, dukes and officials based on their social status. Moreover, the same concept is followed in the link between different chapters or within the same chapter. This concept exerts great influence upon the latter novel writing, which combines commonality with individuality and creates a lot of vivid characters. However,the classification in Historical Records is mainly based on characters, though some chronological chapters in annals and genealogies are based on the events, which are, in fact, rough chronologies of significant events and not so eventful. In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in spite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the scene, the plot and even the narrative mode are classified based on types. The narrative concept in Historical Records, which is to classify based on types but not in total sameness, greatly influences the writing of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The cross-reference in Historical Records, on the one hand, highlight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 in biographies, which put emphasis on the unity of the characters and all events serve for this unity to mould a typical character. This method affects the characterization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On the other hand, a person's character is profound and complicated, so the aspects, inappropriate to be written in this person's biography, are described in others', thus, throughout the book, the characterization is complete and real, and this method influences the characterization in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in which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character is never completed in one chapter, instead, it is made well-developed, vivid and reliable through cross-reference in other chapters.
     Nine-Linked-Rings are narrativ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ypes is narrative thinking. Cross-reference is narrative method. From the above we can see the historiography mass effects on the Zhanghui novels quite f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fic narrative methods, Dreams, prophecies, The Phenomenon of odd birth and anthroposophy, in addition to their function of flash-forward, are involved in the narration and beco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the narration, developing the narration and help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In those aspects,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also inherits from the Historical Records. Especially, the method of flash-forward is a unique narrative mode show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novels represented by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This type of narration can manipulate the plot development and predict the direction of the plot by summarizing the whole plot and highlight the clues in the narration, thus maintains a hidden sequence, cross-reference and a complete structure in which the ending is correlated with its beginning. Moreover, the flash-forward, typified by dreams, prophecies and odd birth and anthroposophy (of course, there are more than the listed four aspects, such as divination etc.),is not explicitly pointed out,Instead, it takes on an implicit style. The formation of this type of narration is inextricably tied to the historical books represented by Historical Records.
     Therefore, the Zhanghui Novels represented by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under the Nine- Linked -Rings structure, with its unique national features, such as grand setting, numerous character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ypes, writing biographies for the characters by focusing on their major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unique narrative method of flash-forward and the quality of true record, that is the spirit of calling a spade a spade,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any western novel. Its formation has a profound connec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represented by Historical Records.
引文
1[战国]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42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69页。
    1杨燕起著《<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2[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23页。
    1[清]邱逢年《史记阐要·全书脉络》,国家图书馆藏钞本。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69页。
    3[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87页。
    4(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87页。
    5[清]章学诚著《文史通义》(第二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6(清)邱逢年《史记阐要》,国家图书馆藏钞本。
    1罗文博《论<史记>的“成一家之言”》,载于《阜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李孝堂《(史记)的结构特点》,载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3徐兴海《<史记>所体现的系统观》,载于《人文杂志》,1987年第3期。
    1党丕经《论<史记)的史学框架》,载于《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增刊。
    2杨振之《<史记)的全方位研究法》,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3赵生群《论<史记)的述史构架》,载于《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1周伟中编《巧解九连环》,金盾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1陈星鹤《再谈《史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1李少雍《史记》纪传体对我国小说发展的影响》,载于《中国文学史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220页。
    2李万钧《<史记)与荷马史诗-中西长篇小说源头比较》载于《文艺研究》,1993年第6期。
    3安平秋《史记研究集成·史记通论》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29页。
    4俞樟华《(史记)与<水浒)》,载于《求索》,1992年第1期。
    5段庸生《<三国演义)结构艺术溯源研究》,载于《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3期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05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98页。
    3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98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29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53页。
    1耿庆芝《论节日在(水浒传)中的叙事意义》,载于《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耿庆芝《论节日在(水浒传)中的叙事意义》,载于《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449页。
    2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483页。
    3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930页。
    4郑铁生《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5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325页。
    6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329页。
    1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7月第一版,第916页。
    1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33页。
    2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6页。
    3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30页。
    4王志玉《(西游记)韵文探析》,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4-15页。
    5王志玉认为,郑振铎先生在《<西游记)的演化》一文中,统计的为41个故事,郑先生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故事进行而言,而他在此之外还考虑到时间问题,即有的故事都是在同一地点发生,应属于同一季节,如女儿国一难中,实际上有两个故事,一是如意真仙的刁难,则是女儿国国王的逼婚,而两则故事发生的地点相同,而且距离很近,他们的时间段应大致相同,因此,如若按这两个角度考虑,则有37个故事。
    1王志玉《(西游记)韵文探析》,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6页。
    1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6页。
    2梅新林、张倩《(红楼梦>季节叙事论》,载于《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期。
    3梅新林、张倩《(红楼梦)季节叙事论》,载于《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期。
    1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48页。
    1杨松浦《略论<史记)的人物刻画及其历史意义》,载于《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123页。
    2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534页。
    3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569页。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21页。
    2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7页。
    1齐晓芳《论(西游记)中与神佛有关的妖魔形象》,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1页。
    2褚大庆《女神、女人、女妖——(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系列探析》,载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韩威《(西游记)中王者形象分析》,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度其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1李汇群《论<西游记>中的“犯避”》,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1-12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53页。
    3《明容与堂刻水浒传》(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4月版。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15页。
    2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第17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4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8页。
    5[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6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65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2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71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174页。
    4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39页。
    5(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
    6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49页。
    7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60页。
    8[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1页。
    9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42页。
    10《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第4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963页。
    11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61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346页。
    1[唐]刘知几撰,黄寿成校点《史通》,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7页。
    2李笠《史记订补》,1924年瑞安李氏横经堂刊本。
    3靳德峻《史记释例》,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4页。
    1过常宝《论<史记>的“太史公日”和“互见法”》载于《唐都学刊》2006年第5期。
    2过常宝《论<史记>的“太史公日”和“互见法”》载于《唐都学刊》2006年第5期。
    3过常宝《论<史记>的“太史公日”和“互见法”》载于《唐都学刊》2006年第5期。
    1(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664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3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读三国志法》第6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5页。
    4(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2页。
    5[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5页。
    6[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7页。
    7(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6页。
    8(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4页。
    9[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4[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1页。
    5[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0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266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9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1页。
    4[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页。
    5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83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242页。
    2李景星著、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评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第49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165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242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240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287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292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73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91页。
    1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8页。
    1《明容与堂刻水浒传》(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4月版。
    2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4页。
    1施耐巷、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84页。
    2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91页。
    3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3页。
    4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02页。
    1潘寿全《梦的艺术与(西游记)》,载自《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2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2-23页。
    3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3页。
    4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3页。
    5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516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页。
    1周思源著《周思源看红楼》,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4页。
    2卓松盛著《中国梦文化》,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第99页。
    3卓松盛著《中国梦文化》,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1[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附检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51页。
    2[宋]范晔撰《后汉书·张衡列传第四十九》,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第562页。
    3[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84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23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46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26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36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166页。
    4[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394页。
    5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页。
    6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1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4-65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
    3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05页。
    4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40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79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07页。
    3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73-974页。
    4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页。
    1施耐巷、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8页。
    2施耐巷、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9页。
    3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11页。
    4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56页。
    5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11页。
    6施耐巷、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4页。
    7施耐巷、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11页。
    1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714页。
    2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93页。
    3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832页。
    1魏家骏《<红楼梦>和中国古代谶言文化》,载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清]富察明义著《绿烟琐窗集》,台北市新文丰有限股份出版公司,1977年9月版,第111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页。
    4[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1页。
    5(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8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0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0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0页。
    4(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9-280页。
    5(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0页。
    6[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1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08页。
    3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28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25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25页。
    3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83页。
    4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83页。
    5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60页。
    6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34页。
    1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页。
    2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2页。
    3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9页。
    4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9页。
    5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31页。
    6施耐菴、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80页。
    7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页。
    1张锦池《阿Q的远祖:猪八戒形象漫论》,载于《北方论丛》,1995年第6期。
    2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84页。
    3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51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4页。
    4江江君、张玉春《<史记)人物容貌品评与人物形象类型化刍议》,载自《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1期。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4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3页。
    1陈才训、时世平《古典小说预叙发达的文化解读》,载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2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66页。
    3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114页。
    4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47-548页。
    5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58页。
    1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38-1439页。
    2万润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59页。
    3于晓川《<西游记>中的身体呈现及其美学意义》,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1于晓川《(西游记)中的身体呈现及其美学意义》,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2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14页。
    3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71页。
    4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60-461页。
    5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861页。
    6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702页。
    7[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2页。
    1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668页。
    2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641页。
    3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03-304页。
    4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13页。
    5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669页。
    1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91页。
    2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74页。
    3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版,第486页。
    4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649页。
    1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700-701页。
    2李长之、李辰冬著《李长之李辰冬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61页。
    1詹丹著《<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86页。
    2詹丹著《<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3(法)杰拉尔·日奈特著杨志棠译《论叙事文话语——方法论》,选自张寅德编选的《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210页。
    1杨义著《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157页。
    2吴建勤《中国古典小说的预叙叙事》,载于《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
    1(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22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60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页。
    4[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0页。
    5[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2页。
    6[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3页。
    7(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5页。
    8[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93页。
    9[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99页。
    10(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5页。
    1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3页。
    1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9页。
    1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00页。
    14[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60页。
    15(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16[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8页。
    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1页。
    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5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8页。
    4(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1页。
    5(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2页。
    6(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0页。
    7(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6页。
    8(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9页。
    9(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33页。
    10(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4页。
    11(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8页。
    12(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39页。
    1朱一玄、刘毓忱同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692页。
    2[元]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07页。
    3(元)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141页。
    4(宋)王称著《二十五别史东都事略》,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886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4谭帆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8-10页。
    1(清)章学诚撰《章氏遗书》卷十四(第11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1[清]章学诚撰《章氏遗书》卷十四(第11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53页。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9页。
    4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17页。
    1[清]戴名世著《南山集》(一),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5月版,第99页。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0-182页。
    3[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钱仲联主编《古文经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
    [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1版
    [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唐]刘知几著《史通》,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宋]王称著《二十五别史东都事略》,齐鲁书社2000年版
    [元]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4月版
    [明]施耐庵、罗贯中著《水浒全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明]吴承恩著《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吴圣燮辑校《西游记:百家汇评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清]邱逢年著《史记阐要》,国家图书馆藏钞本
    [清]戴名世著《南山集》,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版
    [清]章学诚撰《章氏遗书》,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清]章学诚著《文史通义》,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靳德峻著《史记释例》,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李笠著《史记订补》,1924年瑞安李氏横经堂刊本
    韩兆琦注《史记选注集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徐朔方著《史汉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宋嗣廉著《史记艺术美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郭双成著《史记人物传记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李少雍著《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张新科、俞樟华著《史记研究史略》,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韩兆琦著《史记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可永雪著《史记文学成就论稿》,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陈桐生著《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俞樟华著《史记新探》,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张新科著《史记与中国文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俞樟华著《史记艺术论》,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张桂萍著《<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张大可、安平秋、俞樟华主编《史记研究集成》(十四卷),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杜维运著《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长之著《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学典著《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张稔穰著《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徐岱著《小说形态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徐岱著《小说叙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石昌渝著《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杨义著《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义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陈正发校《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谭帆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著《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申丹著《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勇强著《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士余著《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叙事》,上海古籍出版2007年版
    罗书华著《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杨星映主编、邓阿宁副主编《中西小说文体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军华《<史记>合传艺术》,载自《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郭明友《<史记>“互见法”再论》,载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杨丁友《<史记>“互见法”艺术论》,载自《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杨丁友《论<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性特点》,载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谭时康《<史记>“类传”人物塑造的特色及影响》,西南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刘建民《<史记>纪传体中的求真》,载自《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江君、张玉春《<史记>人物容貌品评与人物形象类型化刍议》,载自《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1期
    李蕊芹、许勇强《浅论<史记>对<三国演义>的影响》,载自《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杨丁友《“其文直其事核”——<史记>叙事特点研究》,载自《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过常宝《论<史记>的“太史公曰”和“互见法”》,载自《唐都学刊》2006年第5期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周曼《略论<史记>的人物类传》,载自《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张次第《论<三国演义>对<史记>笔法的继承》,载自《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毛金霞《<史记>叙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许勇强《<史记>与<水浒>叙事艺术比较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玉论文
    刘卫华《<史记>中的预叙及其叙事效果》,载自《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张小泉《试论<红楼梦>与<史记><离骚>的关系》,载自《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高萍《<史记>人物传记叙事结构模式解析》,载自《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俞樟华《<史记>与<水浒>》,载自《求索》1992年第1期
    陈星鹤《再谈<史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载自《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陈磊《略谈<史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载自《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韩伟表《<三国演义>与史志杂记渊源关系研究述评》,载自《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吴泓《<史记>与<三国演义>传承关系初探》,载自《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期
    林骅《<三国演义>的史与诗》,载自《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
    熊笃《<三国演义>与谶纬神学》,载自《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4期
    闵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定型化叙事模式》,载自《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闵虹《再谈<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定型化》,载自《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形态的时空关系》,载自《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苑容宏《浅说<三国演义>的源与流》,载自《文史杂志》1999年第1期
    饶道庆《略论<三国演义>的叙事模式与中国文化思维的关系》,载自《明清 小说研究》1998年第1期
    胡继琼《<三国演义>与中国梦文化》,载自《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郑铁生《神秘文化在<三国演义>中的流贯及探源》,载自《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张国光《<三国演义>——文学与历史的辩证统一》,载自《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刘昌安《纷纷世事无穷尽几多衷情在梦中——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梦象描写及其思想意义》,载自《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刘志军《论神秘色彩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价值》,载自《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李炳钦《<三国演义>的史诗品格》,载自《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郑铁生《神秘文化在<三国演义>中的流贯及探源》,载自《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钟云星《依史演义融史于文——略谈<三国演义>运用史料的艺术手法》,载自《重庆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徐中伟《徘徊于天人之际——<三国演义>与传统史观》,载自《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陈晓芸《<三国演义>与“梦”》,载自《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2期
    雍国泰《<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载自《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王泽君《<三国演义>歌赋谣谚运用初探》,载自《四川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王陵、王泓《谈<三国演义>的虚实关系》,载自《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曲沐《<三国演义>和<史记>》,载自《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赵清永《<史记>对<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影响刍议》,载自《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第2期
    剑锋《<三国演义>的整体艺术结构》,载自《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俞樟华《简说<史记>对<三国演义>的影响》,载自《语文学刊》1994年第2期
    蔡毅析《<三国演义>中的神怪描写》载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冒忻,叶胥《<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载自《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李儒大《浅谈<水浒>的叙事艺术》,载自《水浒争鸣》2008年第10期
    郑铁生《论<水浒>的叙事潜隐结构》,载自《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孙晓波《<水浒>叙事的文化渊源》,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张同胜《<水浒>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载自《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4期
    解立红《<水浒>的空间叙事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邓宇英《试论<水浒>的史传笔法》,载自《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0期
    王平《论<水浒>的叙事逻辑》,载自《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郭鹏《传神写照与写照传神——<史记>、<水浒>人物塑造方法比较》,载自《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郑铁生《<水浒>叙事结构新形态》,载自《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崔琦《从<水浒>看中国古典小说的梦幻性及其它》,载自《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4期
    郑铁生《论<水浒>叙事结构》,载自《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杨义《<水浒>的叙事神理》,载自《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
    张跃生《<水浒>的叙事结构及文化复调》,载自《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2期
    罗宪敏《<水浒>的“犯之之法”与“避之之法”》,载自《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
    吕乃岩《史传与小说的融合——论<水浒>》,载自《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郭预衡《从<游侠列传>到<水浒>》,载自《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卢忻《金批<水浒>的曲笔与<史记>》,载自《浙江学刊》1984年第1期
    车荣晓《<西游记>的叙事结构分析和悲剧主题》,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张强、杜春龙《论<西游记>的叙述结构与视点》,载自《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龚际平《<西游记>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载自《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第6期
    乐云《论<西游记>的叙事结构》,载自《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朱供罗《论<西游记>的圆形叙事模式》,载自《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
    傅修延《<西游记>叙述语法:从事件到表层叙述结构》,载自《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蔡铁鹰《论唐僧的演变及<西游记>的内部艺术结构》,载自《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C·尼科里斯卡娅,姜筱绿《<西游记>的时间空间结构》,载自《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11期
    赵毅《<红楼梦>预叙叙事的文化意蕴》,载自《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陈才训《含蓄暗示与客观展示——论“春秋笔法”对<红楼梦>叙事艺术的影响》,载自《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武建雄,张运磊《“情”本位的哲理建构与人世演绎——论<红楼梦>神话叙事结构对主题的揭示》,载自《东方论坛》2007年第2期
    张同胜《试论<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载自《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1 期
    薛海燕、王大鹏《次叙述层中的小故事在<红楼梦>中的功能》,载自《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5期
    陈小林《回忆心态与叙事建构——<红楼梦>第一回细读》,载自《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2期
    张洪波《试析<红楼梦>叙述层面的多重复合特点》,载自《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2期
    姚玉光《<红楼梦>:叙述四重奏》,载自《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1期
    赵炎秋《论<红楼梦>中的预叙——兼论预叙与预言的区别》,载自《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李启洁《<红楼梦>叙事形态与史传叙事传统》,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王平《论<红楼梦>的预叙方式及其功能》,载自《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4期
    章丽宁《浅析<红楼梦>中的“潜对话叙事”手法》,载自《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关四平《论<红楼梦>真人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渊源》,载自《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1期
    平啸《论<红楼梦>的叙事布局和审美效果》,载自《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王平《论<红楼梦>的网络式叙事结构》,载自《东岳论丛》2000年第5期
    王平《论<红楼梦>的叙事修辞》,载自《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2期
    张世君《论<红楼梦>的叙事动作》,载自《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罗书华《现实文本的还原——<红楼梦>折射叙述论》,载自《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1期
    韩骏伟《试论曹雪芹对<红楼梦>真假互补的艺术构思》,载自《江淮论坛》1999年第6期
    张世君《<红楼梦>空间叙事的分节》,载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李舜华《冷眼觑处:<红楼梦>叙述视角的寓意化》,载自《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3期
    高恒文《叙述的个性化与反讽性——<红楼梦>的叙述学分析之一》,载自《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
    刘上生《论<红楼梦>的两个叙事起点》,载自《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2期
    刘相雨《论<红楼梦>的楔子——兼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开头模式》,载自《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期
    高恒文《论<传奇>与<红楼梦>的叙述艺术》,载自《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期
    王平《论<红楼梦>的叙述者》,载自《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曹涛《试论<红楼梦>的结构艺术》,载自《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陈惠琴《论<红楼梦>叙事结构的三重奏》,载自《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2期
    陶剑平《论<红楼梦>的结构艺术》,载自《红楼梦学刊》1997年增刊
    梅新林、俞樟华《<红楼梦>与<史记>:实录精神与托愤精神的二重变奏》,载自《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魏崇新《<红楼梦>的神话哲学与叙述程式》,载自《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傅述先《<红楼梦>的虚实相生》,载自《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2期
    江宝钗《论<红楼梦>的真假结构所显示的意义》,载自《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2期
    唐援朝《论<红楼梦>的叙事时间》,载自《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傅述先《<红楼梦>的史与诗》,载自《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1期
    李庆信《论<红楼梦>的叙事时空建构》,载自《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3期
    项仙君《论<红楼梦>前五回的叙事方式与结构意义》,载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邓云乡《<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述略》,载自《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2期
    李庆信《<红楼梦>前五回中的亚神话建构及其艺术表现功能》,载自《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3期
    蓉生《试论<红楼梦>的结构》,载自《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3期
    李庆信《章回体的衰变与困扰——<红楼梦>叙事体制上的变革与折衷》,载自.《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4期
    李庆信《从说书人叙事到叙述人叙事的转化——论<红楼梦>对传统叙述方式的突破》,载自《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2期
    陈维昭《<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载自《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2期
    蓉生《<红楼梦>伏笔艺术漫议》,载自《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王蒙《<红楼梦>的写实与其他》,载自《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1期
    张锦池《<红楼梦>结构论》,载自《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3期
    于雷《喜怒哀乐顺乎自然——<红楼梦>情感真实管窥》,载自《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2期
    陶剑平《传统文化的承传与突破——论<红楼梦>.的“梦”》,载自《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2期
    杨光汉《青胜于蓝冰寒于水——论<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载自《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4期
    孟昭连《<红楼梦>的人物叙事观点》,载自《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1期
    沈旭元《论<红楼梦>开创的柔美艺术形态》,载自《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2期
    洪克夷《<红楼梦>的结构艺术》,载自《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1期
    李广柏《亦真亦奇写实写意——谈<红楼梦>的艺术特色》,载自《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2期
    陶剑平《论<红楼梦>的“写真”艺术》,载自《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梁归智《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谈<红楼梦>的一个创作特色》,载自《名作欣赏》1984年第2期
    姜耕玉《草蛇灰线空谷传声——<红楼梦>情节的艺术特色兼论情节主体》,载自《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3期
    汪道伦《以虚出实以幻出真——谈<红楼梦>中的虚幻手法》,载自《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2期
    苏鸿昌《论<红楼梦>中的神话描写所展示的美学思想和艺术构思》,载自《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4期
    王敬文《谈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载自《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3期
    王启忠《试论<红楼梦>的艺术结构》,载自《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1期
    彭兆春《<红楼梦>艺术真实浅谈》,载自《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刘梦溪《论<红楼梦>前五回在全书结构上的意义》,载自《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