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同、小康是中国几千年来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社会理想。这在实践上不断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去为之奋斗,这也深刻地影响着毛泽东和邓小平。“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为毛泽东、邓小平等先进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确立为共产主义理想找到了契合点。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赋予“大同”理想以新的科学内涵,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大同”世界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赋予“小康”理想以新的科学内涵,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最终都是把共产主义“大同”世界作为他们奋斗终极目标、最高纲领。同时,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他们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又确立了不同的近期目标、最低纲领,从而实现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毛泽东、邓小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样,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就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历史课题,这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实现。由于历史背景、条件的不同,在社会理想近期目标及围绕目标而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上,毛泽东和邓小平表现出了不同:在社会理想近期目标上,毛泽东在晚年的时候更多注意的是近期实现“大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的是目前主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并经过小康迈向共产主义“大同”世界;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上,围绕不同的近期目标,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这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然而,到了晚年,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包括中国传统“大同”理想中的消极影响,毛泽东逐渐形成了一个“理想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实践已证明这一模式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不仅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反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逐渐出现了一个僵化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体制,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挫折与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开始了新的探索。在对毛泽东的探索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准确定位,他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共产主义“大同”理想与现实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在探索中,邓小平逐步把毛泽东晚年形成的僵化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地变革:在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式上,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分配方式与价值追求上,实现了从普遍贫穷的平均主义转变到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转变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法治社会体制;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问题上,实现了从大批“封、资、修”,与中外文明成果实行“彻底决裂”转变到提倡继承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实现了从排斥知识分子为“臭老九”转变到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高度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在外部条件上,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这些最终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得以形成,进而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的伟大转变。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历程,留下很多启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要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实际的统一。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先后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些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为美好社会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中国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人类美好世界——共产主义“大同”世界不断迈进!
DaTong, XiaoKang, which was pursued by Chinese peoplethousands of years, is the social ideal of aspiration, which practicallyand constantly has inspirited up Chinese generators to strive for anddeepl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The similar views between DaTong and Marxist communist ideals notonly were accepted by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so on, whoare outstanding people, but also bridg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communist ideal. To combin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MaoZedong has given a new scientific content to the ideal of DaTong andpictured the goal realizing communism community of DaoTong. After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DengXiaoping has combin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a newscientific conception and posed a target in the realization of a well-offsociety. Of course as the Marxist,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have regarded Communism DaTong Community as the ultimate goaland maximum program. Simultaneously, for realizing this maximumprogram, they have established different short-term goals andminimum program verifying from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 maintask, and have realized the reunification of maximum program andminimum program.
     The vic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ocialism system have provided a solid ensuring for Mao Zedong andDeng Xiaoping realizing the communist ideal. So how to build thesocialist society, the choice of what kind of socialism model of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front of them, which is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and therealization of the ideal of communist society in China. Because oftheir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conditions, focusing on short-term goals in the social ideal and socialistdevelopment model chose around such objectives, Mao Zedong andDeng Xiaoping showed a different ideal: in the near-term objectives,Mao Zedong has gotten more attention in the recent realization of"Datong", "running into communism", in his later years, DengXiaoping also has stressed that while the main building is a socialistwell-off, and will march into the Communism Datong World afterlatterly; in the socialist mode of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short-term goal, from Mao Zedong to Deng Xiaoping, the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ese socialism has undergone a great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exploring China's socialism development model,Mao Zedong has obtained a rich theoretical result, and enriched anddeveloped Marx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 However, in lateryears, he gradually has formed a idea of "socialism ideal mode ofdevelopment", due to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Great Harmony"negative factors and other influence. Practice has proven that thismodel is not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which cannotexplore an appropriate modal for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socialism, instea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has gotten a serioussetback as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a rigid system lacking of vigorand vitality, befor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PC CentralCommittee. However, after that committee, Deng Xiaoping started anew exploration. He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society, which realized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ofa communism "Great Harmony",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n theexploration of Mao Zedong and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currentstage of China's socialism. Advancing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society has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to explore socialism developmentmodel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Deng Xiaoping has gradually changed the rigid system, which was form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ao Zedong in his later years: in thedevelopment power and way, it has realized from "take the classstruggle as the outline" to "tak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center"; in the assignment way and in the pursuit of value, it has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universal poor egalitarianism toallowing part of people, part of areas to be firstly rich, finallyrealizing the common enrichment; in the economic system, it has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tothe development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politically, it has realizedtransformation from the high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political systemto promotions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the legal system, withgreat effor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democracy、the highlycivilized socialism government by law society; in the question of thetrea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foreign, it.has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s in large numbers from "breaks offthoroughly" between "the feudal, the capital, the correctional" and theChinese and foreign civilized achievement to the advocacy ofinheriting universe's all outstanding civilized achievements toconstructing high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intellectual question, it is "the stinking nine category" transformsfrom the repel intellectual to the affirm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of apart of working class, emphasized highl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s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s", proposed policy of "the respectknowledge, respects the talented person"; in the external condition, ithas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ealed up or half to theomni-directional multi-leve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isformed ultimately a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ed the great changes of a choice inChina's socialism development model.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on the exploration ofsocialism mode of development, have left many inspirations: insisting on emancipation our minds the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facts and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correct view of Marxism and th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 selection from the current stage ofsocialist development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respecting theobjective laws of socialism construction; upholding the ideals andpractical realities of reunification.
     Turn of the century,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as represented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ve put forward a well-off society inan all-round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building a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has enriched and promoted DengXiaoping's thinking of well-off society, but also showed that the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struggled for a better social ideal by itself.The Chinese people will,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Communist Par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the scientificconcept of development, firmly along the path of a model of the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a betterworld of communist Datong, move forward!
引文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8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7页.
    ② 裴传永.“礼运大同”思想之我见.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第47-50页。
    ① 邓柳胜、叶国译注.曲礼·礼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② 邓柳胜、叶国译注.曲礼·礼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③ 邓柳胜、叶国译注.曲礼·礼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① 陈正炎.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2页.
    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③ 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卷三十六).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④ 辞海(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2537页。
    ①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6).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846页。
    ②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1).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87页。
    ③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1).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92页。
    ④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近代之部).北京:中华局,1983年.第620页。
    ⑤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1).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92页。
    ①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1).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321页.
    ② 伯尔纳.一九○七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页.
    ③ 彭明.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8页.
    ④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1).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92页
    ⑤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1).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87页
    ①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34—240页。
    ②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47页。
    ③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23页。
    ④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96页。
    ⑤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56页。
    ①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72页。
    ②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③ 蒋贵麟.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卷一).台北: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年.
    ①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9页。
    ② 康有为.请厉工艺奖创新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90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④ 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4).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117—118页.
    ①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卷一)。
    ②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卷一)。
    ③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卷一)。
    ①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65页.
    ②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16页。
    ③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30页.
    ④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6页.
    ⑤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55页.
    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94页.
    ①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97页.
    ②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5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38—339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39页。
    ①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第669—670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0页。
    ③ 宋庆龄.宋庆龄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527页.
    ①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1—112页。
    ②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1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13—51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07、323页。
    ③ 朱维铮.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6—67页.
    ① 李学勤.论语注疏(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页.
    ② 李学勤.论语注疏(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1-2页。
    ④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③ 陈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契合点.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9期:第1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6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4页.
    ②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9页.
    ② 唤起人类本有之博爱心.《良心》发刊辞.第2期。
    ③ 武者小路实笃.武者小路实笃集.日本:讲谈社,1962年.第400页。
    ① 陈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契合点.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第9期:第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① 陈寒鸣.儒家“大同”理想及其对近代中国人的影响.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1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66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6页.
    ① 新湘评论编辑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1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589页.
    ③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113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89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494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454页.
    ③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05—106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184—185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186—187页.
    ③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上海:三联书店,1979年.第1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1—652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9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9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51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⑥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6页.
    ⑦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2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560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59-1060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5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1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7页.
    ③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9—480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9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0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0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0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1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3-684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1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1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2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2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52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i年.第967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5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5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页.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857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0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89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页
    ②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247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1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2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8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0页.
    ① 石什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增定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81页。
    ① 张玉瑜.关于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的若干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第107页.
    ② 毛泽东年谱(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44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29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55年.第55-56页。
    ① 彭大成.论中国近现代赶超西方的急躁心理及现代效应,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第1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8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38页.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9页.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9页.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0页.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0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1页.
    ① 金冲及.刘少奇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723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0页.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2页.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页.
    ④ 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52页.
    ⑤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4页.
    ⑥ 列宁.列宁全集(第4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7页。
    ② 石仲泉.艰辛的开拓.党史研究,1986年,第6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8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28-829页。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4页.
    ② 国防大学党史政工研究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3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51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6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55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3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2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4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3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4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5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9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7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30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39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44页.
    ② 萧延中.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第144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0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1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2页。
    ⑥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6页。
    ② 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① 杨超、毕剑横.毛泽东思想史(第3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9-140页.
    ② 陈占安.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0页.
    ③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35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5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3页。
    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52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6-36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56-457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5页.
    ②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76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57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7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8页.
    ② 陈占安.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1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27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9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1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1439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4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73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4页。
    ⑥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20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8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2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8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0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8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53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85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85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8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84页。
    ① 戴开尧.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探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37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9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63页.
    ③ 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40年.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153—154页.
    ④ 人民日报,1958年6月21日.
    ① 国家农委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69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8页。
    ③ 薄一波.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34页。
    ④ 红旗,1958年,第4期.
    ⑤ 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23页。
    ① 国家农委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110-111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41-744页。
    ① 居维纲.毛泽东的理想社会主义模式简析.天津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第1页。
    ② 宋海庆.人民公社兴亡录(第一册).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第174-175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56页.
    ② 人民日报,1966年8月1日.
    ③ 人民日报,1966年8月1日.
    ①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1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2页。
    ③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91页。
    ① 李锐.毛泽东早年与晚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42页。
    ③ 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7页。
    ④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⑤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48页。
    ⑥ 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244—245页。
    ⑦ 李锐.毛泽东早年与晚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6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9页。
    ② 人民日报,1966年8月1日.
    ③ 邱德新.徐中远.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红旗杂志,1983年,第1期:第41页。
    ① 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13页.
    ② 党史通讯,1986年,第10期.
    ③ 薄一波.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42-743页。
    ④ 薄一波.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42-743页。
    ① 宋海庆.人民公社兴亡录(第一册).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②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0日.
    ③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0日。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35页.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35页.
    ④ 宋海庆.人民公社兴亡录(第一册).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94页.
    ⑥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8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9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④ 人民日报,1975年2月9日。
    ⑤ 萧延中.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第106页.
    ① 人民日报,1966年8月1日.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42-744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53页.
    ②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05页。
    ③ 薄一渡.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66页。
    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3页。
    ① 萧延中.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109页。
    ② 王绿林.五·七指示初探.党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6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15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04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05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1页。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8页。
    ④ 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4-45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8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页。
    ②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9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6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23-12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9页。
    ④ 李君如.小康中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⑤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116页.
    ①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8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0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1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7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6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6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4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25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8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6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4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2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1页。
    ⑥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7页。
    ⑦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8页。
    ⑧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生版社,1993年.第8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1页.
    ③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0页.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0页。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12页.
    ②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78页.
    ③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49页.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82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5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7页。
    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95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96页.
    ③ 韩泰华.从一大到十五大(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460页。
    ④ 薄一波.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030-1031页
    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304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1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1页.
    ④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6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② 胡乔木.胡乔不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2页.
    ①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转引萧延中.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第2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98-319页.
    ① 人民日报,1975年2月9日。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7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2页。
    ⑥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6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111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27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19页.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55页
    ①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80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9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7页。
    ② 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13页。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73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②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71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85-786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9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3页.
    ① 李锐.李锐反“左”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
    ② 中庸·第十九章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84-85页.
    ④ 石福祁.毛泽东早期圣贤救世观评析.文史长廊,兰州学刊,1999年,第3期:第56页.
    ⑤ 石福祁.毛泽东早期圣贤救世观评析.文史长廊,兰州学刊,1999年,第3期:第57页.
    ⑥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27页.
    ⑦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8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98页。
    ② 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81页。
    ③ 张庆福.宪政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④ 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81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7-348页。
    ① 党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62页。
    ② 党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62页。
    ① 红旗,1983年,第6期.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7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0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6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4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8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180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1-342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1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6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9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3页.
    ⑥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9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5页
    ① 胡乔木.胡乔木谈中共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② 陈晋.毛泽东与文化的社会主义转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37页。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36-437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91页.
    ① 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论纲(下).党的文献,2002年,第3期:28。
    ② 红旗,1981年,第14期:第7-8页.
    ③ 红旗,1963年,第12期:第26-27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18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226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2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3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4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⑥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3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9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1页.
    ①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2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0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59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8页.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517-51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s4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41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8页。
    ⑤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6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1-852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09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507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84页.
    ③ 《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④ 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0页。
    ⑤ 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5页.
    ① 《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1页.
    ②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页。
    ③ 郭强.大学社会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第
    ④ 杨凤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论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42-4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①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100-101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32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2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67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1页.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年)(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5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6页.
    ② (?)宏.风云七十年(下册).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94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16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73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8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98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87页.
    ①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80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42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7页。
    ①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11页。
    ②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04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7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3页.
    ⑥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83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2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0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7页。
    ⑤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6页.
    ⑥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6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63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6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49页.
    ④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2页。
    ⑤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7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8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9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5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9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9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9-370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6页.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1页。
    ② 八七会议.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③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63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⑥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①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上的讲话.人民日报(京),2002年7月2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③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④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290页。
    ①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3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3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3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9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96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63页。
    ③ 江泽民.“要提倡讲真话”.人民日报,1996年3月10日。
    ① 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3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57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2页.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8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二版。
    [3] 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 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二版。
    [5] 斯大林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6] 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7] 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8] 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9]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年。
    [10]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8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 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4] 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15] 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 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8]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 孙中山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21] 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
    [22] 宋庆龄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23] 新湘评论编辑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55年.
    [27] 邓柳胜、叶国译注.曲礼·礼运.广州:广州出版社.
    [28] 吴树平点校.十三经.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29] 陈正炎.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0]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31] 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32]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3]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卷一).
    [34]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5] 郭齐 尹波点校.朱熹集(卷三十六).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36]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37]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
    [38]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近代之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9] 蒋贵麟.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卷一).台北: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年.
    [40]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
    [41]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2] 朱维铮.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43] 李学勤.论语注疏(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45] 中国近代史(第4版).上海:中华书局,2002年.
    [4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47]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48]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49]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红旗出版社,1997年.
    [50] 彭明.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51] 金冲及.刘少奇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52] 国防大学党史政工研究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3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
    [5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4] 薄一波.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上、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34页.
    [55] 胡乔木.胡乔木谈中共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56] 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57]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58]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59] 李锐.毛泽东早年与晚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60] 李锐.李锐反“左”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61] 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62] 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63] 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64] 石仲泉.毛泽东研究述评.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65] 萧廷中.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
    [66]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67] 杨超、毕剑横.毛泽东思想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68] 陈占安.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9]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70] 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40年.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
    [71] 国家农委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72]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
    [73] 宋海庆.人民公社兴亡录(第一、二册).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
    [74] 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75] 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长春:吉林省档案馆,1998年.
    [77] 李君如.小康中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78] 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79]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80] 韩泰华.从一大到十五大(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81] 张庆福.宪政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82] 郭强.大学社会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
    [83]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84] 郭健宏.风云七十年(下册).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
    [85] 郑德荣.毛泽东思想史稿.银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86] 谭双泉.中国近代政治思想(1840-1949).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87] 罗正楷.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1999年.
    [88]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89] 八七会议.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90]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91] 卢之超、王正全.斯大林与社会主义——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剖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92] 冉昌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93] 陈正炎、林其锬.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94] 裴传永.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95] 陈寒鸣.中国理想社会探求史略(上、下册).廷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
    [96] 范贤超、张乐岭.毛泽东晚年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97] 彭大成.中国决不崩溃.香港:寰宇出版社,2002年.
    [98] 莫志斌.青年毛泽东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99] 臧世俊.康有为大同思想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0] 吕书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101] 曲庆彪.超越乌托邦——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102] 董四代.大同传统与社会主义.香港:现代知识出版社,2001年.
    [103] 王敏.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4] 朱阳、郭永钧.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5] 赵曜、秦刚.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邓小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6] 谭献民.毛泽东思想概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7] 赵明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改革.黄河出版社,1993年.
    [108] 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9] 林家有.理想·道德·大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0] 田克勤.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1] 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112] 王风贤.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3] 彭大成.从列宁到邓小平的伟大探索.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4] 崔桂田.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5] 罗荣渠.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116] 戴开尧.胡石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17] 刘先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118] 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9] 武者小路实笃.武者小路实笃集.日本:讲谈社,1962年.
    [120] 伯尔纳.一九○七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1]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上海:三联书店,1979年.
    [122] 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123]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4] Karnow, stanley. Mao and China From Revolution to Revolution. The Viking Press, New York, 1972.
    [125] Joyce O. Hertzler. The History of Utopian Thought. New York: Marcmillan, 1963.
    [126] Cohen, Arthur. The Communism of Mao Tse-tu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127] Vincent Shih. The Taiping Ideology:Its Sources, Interpretations and Influenc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7.
    [128] K.S. Karol. China:The Othe Communism. New York:Hill & Wang, 1967.
    [129] Benjamin I. schwartz. Communism and China:Ideology in Flux. Cambri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30] Wolfgang Bauer. China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76.
    [1] 洪辉阳.大同源流.硕士论文,2002年,中国期刊网.
    [2] 于贯生.近代国人的“大同”诉求与新中国的曲折.理论学刊,2002年第4期.
    [3] 李社军.太平天国、康有为和孙中山大同思想之比较.河北《社会科学论坛》,1998年第3期.
    [4] 董四代.简论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5] 罗峻.洪秀全、康有为大同理想之比较研究.船山学刊,2003年第4期.
    [6] 陶季邑.大同理想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7] 戚其章.论孙中山的“大同主义”说.安徽史学,1999年第1期.
    [8] 孙万智.中西空想社会主义之比较.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
    [9] 徐殿玖.两千多年前就有空想社会主义?.《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0] 王淑萍.孔子的大同施政思想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南都学刊,2003年第4期.
    [11] 郑永廷.现代社会理想的功能发展.青年探索,1999年第5期.
    [12] 唤起人类本有之博爱心.《良心》发刊辞.第2期.
    [13] 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1919年8月15日.
    [14] 李泓.大同理想与毛泽东的社会理想.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5] 唐明勇.试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批判与继承.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4期.
    [16] 贾贵生.毛泽东的理想社会观.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7] 周敬青.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的历史演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8] 夏志刚.共产主义与“大同”理想.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19] 王萍.论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文化机制.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20] 陈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契合点.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9期.
    [21] 红旗杂志,1983年,第1期.
    [22] 党史通讯,1986年,第10期.
    [23] 红旗,1983年,第6期.
    [24] 党史研究,1987年,第2期.
    [25] 覃雪源.理想与现实: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再思考.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
    [26] 红旗,1981年,第14期.
    [27] 红旗,1963年,第12期.
    [28] 朱峻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探索.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
    [29] 张玉瑜.关于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的若干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30] 黄宗良.一个主义、两种模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1] 罗运洪.晚年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2] 苏丽华.试析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长白学刊,2000年第6期.
    [33] 居维纲.毛泽东的理想社会主义模式简析.《天津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34] 陈立旭.50年代后期毛泽东由人民公社构想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路.湖南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5] 常黎峰.理想社会蓝图的构建与历史悲剧的铸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6] 吴苑华.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把握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37] 袁宇.理想追求中的困惑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从毛泽东的大同追求到邓小平的小康选择.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38] 赵小华.从大同思想对毛泽东、邓小平的不同影响看二者对富裕的理解.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9] 姚志宏.试论社会主义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A期.
    [40] 黄南珊.传统大同均平思想与道德理想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当代进程的影响.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4期.
    [41] 王玉贵.毛泽东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2] 杨富贵.实事求是地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国史研究.
    [43] 杨耕.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探寻和拓展(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4] 杨耕.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探寻和拓展(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5] 沈郑荣.发展社会主义经典模式的成功之路.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46] 刘明华.大同思想对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影响.新东方,1996年第5期.
    [47] 连儒来.毛泽东的理想世界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8] 徐学庆.走出苏联模式的误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9] 王锦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与发展.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50] 肖徐波.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发展.硕士论文,2004年,中国期刊网.
    [51] 李景军.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硕士论文,2004年,中国期刊网.
    [52] 赵金元.试论邓小平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超越.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第3期.
    [53] 曹固强.试论邓小平小康社会与传统小康之异同.学术探讨,2004年第8期.
    [54] 孔祥宁.现代化理论视野的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前沿,2004年第9期.
    [55] 董四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6] 蒋均时.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求索,2003年第6期.
    [57] 刘志光.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在中国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3期.
    [58] 李翠玲.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59] 张运钢.论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构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60] 帅国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61] 戴开尧.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探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62] 党的文献,1993年,第2期.
    [63] 阎树群.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比较.人文杂志,2000年第1期.
    [64] 郭嗣法.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系统.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65] 吉雨.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江淮论坛,2000年第2期.
    [66] 黄红发.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历史考察.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67] 杨建伟.对毛泽东“八大”前后的社会主义要矛盾思想的探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8] 肖建杰.邓小平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学术论坛,2000年第1期.
    [69] 黄南珊.从“政治技术革命”并举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第1期.
    [70] 赵小华.同等富裕还是共同富裕.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71] 韦英思.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72] 郭新年.平均主义与毛泽东的理想.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73] 陈金明.毛泽东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比较.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74] 叶华松.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兰州学刊,2004年,第6期.
    [75] 张瑞敏.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解读.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76] 龚云.论建国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7] 沈郑荣.论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南京政治学员学报,1996年第3期.
    [78] 彭升.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9] 鲍爱国.从同步富裕到共同富裕——试比较毛泽东邓小平的富裕观.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3期.
    [80] 张绍云.从“平均主义”到“先富共富”.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81] 龚立新.从“均中求富”到“双论”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82] 解莉.“十年探索”前期毛泽东按劳分配思想走入误区的原因初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5期.
    [83] 聂运麟.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第6期.
    [84] 陈胜才.试析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偏轨的原因.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85] 李汝贤.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体制创新的贡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 第2期.
    [86] 李青.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87] 毛传青.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88] 赵洪波.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天府新论,2002年第3期.
    [89] 赵春荣.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贡献.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90] 石福祁.毛泽东早期圣贤救世观评析.文史长廊,兰州学刊,1999年,第3期
    [91] 季正矩.全面把握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理论探讨,2004年第6期.
    [92] 王瑞芳.50年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初步调整.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93] 黄南珊.毛泽东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思路及其启示意义.延边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94] 张式谷.三重选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第4期.
    [95] 刘绍舜.试探八大前后毛泽东关于政治体制的构想.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7年第3期.
    [96] 陈晋.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文化的梳理与分析.常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97] 陈晋.毛泽东与文化的社会主义转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98] 陈晋.毛泽东与文化的社会主义转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99] 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论纲(下).党的文献,20022002年,第3期.
    [100] 常好礼.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党的文献,2001年第1期.
    [101] 张云熠.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学术界,2004年第5期.
    [102] 杨凤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论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2):42-43.
    [103] 谭献民.建国后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失误原因探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4] 孙继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判断失误的原因.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05] 张丽.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及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第6期.
    [106] 倪宪章.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属性认识的研究.学术交流,2002年第2期.
    [107] 范守信.解读毛泽东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6期.
    [108] 孟庆俊.毛泽东邓小平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贡献.理论学刊,1999年第3期.
    [109] 刘鹏.毛泽东知识分子观及其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得与失.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1期.
    [110] 马雅伦.毛泽东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伟大贡献.甘肃理论学刊,1998年底期.
    [111] 冯国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112] 易海涛.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前沿,2006年第4期.
    [113] 李朝阳.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外开放思想简论.黑河学刊,2002年第4期.
    [114] 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
    [115] 许国.从理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116] 郝振省.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方法论意义.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17] 贾高建.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与遵循客观规律.理论学刊,1999年第3期.
    [118] 李小芳.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9] 刘宝才.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及其当代启示.人文杂志,1995年第6期.
    [120] 曹海玲.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主义.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21] 彭大成.论中国近现代赶超西方的急躁心理及现代效应,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122] 郑永廷.理想信念的丰富与发展——兼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社会功能.探求,2001年第1期.
    [123] 胡江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求实,2006年第6期.
    [124] 李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求实, 2004年第5期.
    [125] 陈映.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4期.
    [126] 新东方编辑部.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新东方,2004年第8期.
    [127] 青连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几个着力点.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128] 田伟宏.简论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9] 孙业礼.和谐:传统文化的精华,当代社会的追求.党的文献,2003年第2期.
    [130] 陈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规律与历史机遇的统一.求实,2006年第6期.
    [131] 夏文斌.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6期.
    [132] 徐贵相.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33] 姜怀忠.论毛泽东社会理想转变的历程及实践启示.湖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34] 姜怀忠.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