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是企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它们被寄望能够为我国企业提供帮助:提升其竞争力、塑造其使命感、推动企业员工发展等。然则,这种预期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使得笔者思考在目前人们关于企业的研究中是否存有应重视却忽视的领域。这就是本文的缘起,也因此形成了本文的假设: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之间存在互动。
     概念是逻辑的起点,因此,本论文第一章通过多角度分析,初步限定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教育的特征,明确了其基本含义。本部分指出,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价值观:企业教育则包括两大活动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和非职业技能教育。
     研究不能脱离先前论者的成果,因此,第二章对目前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的研究成果作了一概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研究的欠缺,同时也说明了本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的必然性,选取的角度分别为教育文化学的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以及企业核心能力。通过论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本部分确认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必然,并为后文的互动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教育互动的必要性。通过对企业文化、企业教育、企业自身和时代要求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教育之间互动的必然呼唤着其互动的必要。
     第五章开始对双方互动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从历史上对双方互动的阶段进行了论证,其后对双方互动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描述。具体内容包括:从企业文化角度来说,它制约着企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效果;从企业教育角度来说,它作用于企业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批判与选择、创造和更新、整合与控制。
     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双方互动的对策研究。基于笔者的身份,主要论述了如何通过企业教育促进企业文化的营造和提升,具体对策分别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了设计。
     对研究自身的反思是任何研究都不能失却的,因此,本文最后一部分对论文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反思,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定程度的展望。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ducation have secured their great concern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orporation. They are expected to present our enterprises with tremendous help: to strengthen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to provide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y their huge impact on employees.'Nonetheless, vast disparity lies ahead between reality and expectation, which presents the writer of the thesis with a consideration that a domain should have been explored in the actual research. Therefore, the origin of the thesis comes into being and it constitutes the hypothesis of the whole writhing: an interaction does exist betw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ducation.
    Logic originates from concept and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ducation is firstly explored with its limit and the basic meaning is clarified as well from multiple angles in chapter one.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of the thesis, corporate culture is more embodied as a sense of value; two parts are contained in the domain of corporate education: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and non-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It is self-evident that research can never turn a deaf ear to what predecessors have achieved. In that case, a general survey had been made concerning what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s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ducation, which, to some extent, presents us some insufficient aspects in the research and accounts for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writing.
    In chapter three, interactive inevitability betw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ducation has been probed. To illustr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corporate whole ability are borrowed. Thereby, the inevitability is confirmed betw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ducation,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interactive analysis in the content to follow.
    The need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ducation is involved in chapter four by the illustration of such aspects as corporate culture, corporate education, enterprises themselve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is made in chapter five. In the first place, interactive phases a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 and then the specific is depicted. To be concrete, on one hand, corporate culture determines the content, the form and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corporate education exerts its influence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comment and option, creation and updating, and conformity and control of corporate culture.
    Strategic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is targeted in chapter six, in which how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corporate culture by corporate education is dealt with. As a whole,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are lain out in the aspects of concept, system, and operation.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e research itself is an integral part of any academic study. Therefore, the last chapter presents the reconsideration of related parts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o-be-continued research.
引文
曹艳秋等:《管理制度的缺陷》,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
    陈春花:《企业文化塑造》,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陈军等:《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4月;
    陈荣耀:《企业伦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范徵编著:《合资经营和跨文化管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傅维利等:《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
    高志敏:《当代世界教育科学发展与成人教育》,上海交大出版社,1997;
    顾晓明:《现代人寻找丢失的草帽》,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关淑润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2月;
    胡君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胡玉玲编著:《经营之神》,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10月;
    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黄向阳:《教育原理》,2000打印稿;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
    廖洪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6月;
    刘卫国、周勇著:《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价体系研究》,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年9月;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
    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2月;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聂德林:《企业系统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
    王维平:《企业形象塑造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肖川:《教育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徐辉:《变革时代的大学使命》,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薛可:《文化:名牌之根》,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度博士论文;
    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叶澜:《叶澜自选文集》,2001;
    尹义省:《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1月;
    应焕红:《公司文化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
    张启承主编:《中国企业文化实践》,文汇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爱尔伍德著,钟兆麟译:《文化进化论》,世界书局,1932;
    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彼得G·格林厄等:《征服危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0月;
    哈里斯著,徐苏明编译:《人·文化·生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杰姆·哈里斯著,徐曼倩译,《让员工热爱你的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杰克琳·谢瑞顿等:《企业文化: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克拉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兰德曼著,阎嘉等译校:《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版;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
    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
    尼古莱·J福斯等著:《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帕特里希亚.派尔-舍勒:《跨文化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威廉·J·罗斯韦尔等:《组织发展的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约翰·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赵祥麟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约翰·科特等:《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2001年9月;
    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月。
    《21世纪的时代特征及其对企业教育的影响》,载《中国教育报》;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载《文汇报》2002年9月25日;
    《日本经济缘何落后美国》,载《国际金融报》,转引自《广州日报》2002年6月9日;
    方军:《日本式管理的超越与被超越》,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9月9日;
    傅华:《经济活动背后的文化之手》,载《光明日报》1998年4月16日;
    李利明:《沃尔芬森:困难的是改变文化》,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6月10日;
    史彦:《长虹迷阵》,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5月27日;
    舒明:《什么才是现代管理的精髓》,载《文汇报》2002年6月14日;
    汪若菡:《新汉普价值观》,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3月25日;
    韦森:《恶德中的道德》,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月6日;
    许知远:《肩负起你的责任》,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6月10日;
    许知远:《中国和日本:并非零和竞争》,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9月9日;
    晏和淘:《公司基业如何常青》,载《经济观察报》2002年6月10日;
    章轲:《康佳转型绝对内幕》,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3月25日;
    张艳:《“体制难题”困扰国企改革》,载《文汇报》2002年5月19日;
    
    
    周勇:《企业文化与温州力量》,载《经济学信息报》2000年3月11日;
    庄志民:《注重对“心”经济的研究》,载《文汇报》2002年10月8日。
    薄纯芝:《人本原理对现代企业教育的指导作用》,载《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第3期;
    曹宝丰等:《在改革实践中认识企业教育的产业化》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陈炎:《“文明”与“文化”》,载《新华文摘》2000年第6期;
    崔秀荣、王丽亚:《论道德和经济互动中的思维趋向》,载《探索与求是》2001年第5期;
    杜德胜:《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重在创新》,载《机械管理开发》1999年第5期;
    谷贤林:《美日企业教育比较及启示》,载《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第7期;
    井世洁等:《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性格的特点及分类研究》,《社会心理研究》2001年第3期;
    乐国安、陈世平:《环境因素与成人认知关系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
    李迪:《论企业核心能力、知识管理和企业教育》,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1期;
    李玲:《从A企业教育价值观谈现代企业教育趋势》,载《中国电力教育》1999年第2期;
    李庆臻:《论知识经济的预兆、特征和意义》,载《文史哲》1998年第4期;
    刘瑞群等:《企业教育培训的若干思考》,载《北京电信科技》2000年第3期;
    刘宣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刘兆:《企业形象学的产生与功能》,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刘正球:《论社会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载《学术论坛》2001年第4期;
    孟宪昌、戴毅:《对企业本质的再认识》,载《江汉论坛》2000年第4期;
    欧阳润平:《伦理化的企业教育》,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4期;
    庹君:《系统论与企业组织改革》,载《科技与管理》2001年第3期;
    王丁宏:《企业的起源与本质分析》,载《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
    王明江:《企业家: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率》,载《现代企业教育》2002年第9期;
    吴浩明:《香港与大陆教师文化差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1期;
    吴洪伟:《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辨析》,载《中国人才》2001年第6-7期;
    肖贵阳:《如何用活力曲线运作企业智力资本》,载《中国人才》2002年第10期;
    徐辉:《试论国外教育民主化运动》,207,《变革时代的大学使命》,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徐剑波:《大学素质教育呼唤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载《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杨翠蓉:《“学习型组织”:现代企业教育的特点管窥》,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杨移贻:《全球化·跨文化·大学职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2期;
    叶忠海:《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易正清:《关于现代企业教育的几点思考》,载《石油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余怀兴:《员工培训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教育功能变换》,载《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第3期;
    詹睿、周勇:《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与中国体育定位》,《四川体育科学》1998年第1期;
    张文喜:《市场化·全球化·异化》,载《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6期;
    周吟华:《企业教育振兴的几个问题》,载《成人教育》2001年第7期;
    周吟华:《企业教育滞后性的几点表现》,载《成人教育》2001年第12期;
    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载《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7期;
    周作宇:《教育:文化与人的互动》,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Boas, F., General Anthropology.
    Boas, E, The Mind of Primitive Man, 1941.
    
    
    Brameld, T., Education for the Emerging Age, 1964.
    E. H. Sche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A dynamic View. California: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1985.
    G. Hofstede: "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o American Theories Apply Abroa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0.
    Henry, J., Culture against Man, 1965.
    Redfield, R., The Social Uses of Social Science, 1963.
    Rivers, W.H.R, The Ethnological Analysis of Culture: Psychology and Ethnology, 1926.
    T. Daveney, Education—A Moral Concept. In G. Langford & D. J. O'Connor, eds., New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3.
    Wallis, W.D., Culture and Progress, 19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