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做人之道:熟人社会中的自我实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农民如何在村落熟人社会中实现其作为人的意义?这是个心理学的自我实现问题,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就是“成人”,其实践过程即“做人”。本研究将建构一套理解农民做人逻辑及其区域差异的解释框架,并以此分析乡村社会巨变与农民做人之道的深层变革。
     村落熟人社会是农民自我实现的“社会文化场”,其长久性和非选择性决定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本体性关联。个人与社会建立本体性关联的内在机制在于自我扩大化。自我扩大化就是人心的运作,人心所及之处便是自我扩大化的边界,人心相通之处便是自己人的生成。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自己人关系是血缘性的,它固化为结构性自己人单位,形成了以崇公抑私为内核的价值规范体系(即地方性共识)。自己人结构与地方性共识构成了熟人社会的“结构—文化网络”。自己人结构的类型及其与地方性共识的匹配程度构成了村落熟人社会的三种理想类型,即宗族型、小亲族型和原子型。这三种理想类型在经验层面上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分布规律,即宗族型村庄—南方地区、小亲族型村庄——北方地区、原子型村庄——中部地区。
     个人与社会本体性关联的涵义是,农民作为人的意义是社会性地界定与获得的,做人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得熟人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在自己人结构的血脉绵延和村落集体记忆中锚定自己的位置(即“双重定位”),实现有限生命的超越性意义。与救赎性宗教传统中社会性与超越性的割裂不同,熟人社会中的自我实现是二者的融合统一,社会性中蕴含着超越性,超越性以社会性的方式实现,这就是中国农民自我实现的“即凡而圣”。
     从实践层面看,做人的具体目标指向三个层面:过日子是基础层目标,它解决的是做人的物质基础问题,也就是人与财。人缘是做人的社会层目标,它解决做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并具有本体意义。二者本质上是私人性的,公共层目标则超越了私人性,崇公抑私引导个人服从于自己人结构和村落的公共利益,实现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共生共存。
     熟人社会的“结构—文化网络”影响着做人的实践逻辑。从做人三层目标的内在关系来看,南方农村呈现公共层主导社会层与基础层的逻辑,中部农村以基础层主导、而公共层缺失,北方农村则呈现社会层主导、公共层较弱的逻辑。
     乡村社会巨变意味着村落半熟人社会化,其实质在于农民与村落的本体性关联瓦解,自己人结构去本体性和工具化,地方性共识丧失价值导向和行为约束力,农民自我扩大化迅速萎缩,个体主义逻辑主导农民的做人实践,引致做人三层目标重组:基础层权重膨胀、社会层日益私人化、公共层急剧衰落,超越性意义丧失,社会性意义畸变,原本稳定的社会评价体系陷入混乱,新的体系又尚未生成并获得共识性的认同,人心混乱,做人艰难。
This study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how Chinese farmers realize their significance as a human being in the village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This is the psychology of self-re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it means chengren, and its practice process is zuoren. This study will construct a set of understanding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logic of zuoren of farmers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o analyze the deep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social and the logic of zuoren of farmers.
     The village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is a "social-cultural field" of self-fulfilling of farmers, its long-term and non-selectivity determines the ontology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ontology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s self-enlargement. Self-enlargement is the operation of renxin, and the border of renxin is also the border of self-enlargement,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renxin makes each other became zijiren.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most important relationship of zijiren was in the blood of their own people, and it cured structural zijiren units, forming a value system of norms with the core of respecting public and disgusting private. The zijiren units and local consensus constitute a "structure-cultural networks" of acquaintance community-The different degree of match between the zijiren units and local consensus constitutes three ideal types of village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including clan type, xiaoqinzu type and atomic type. The three ideal types show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 the field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clan village-the southern region, the xiaoqinzu villages-the northern region, and the atomic village-the central region.
     The ontology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means the significance as a human being for farmers is social defined and obtained. The ultimate goal of zuoren is to get a positive evaluation in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and determine their position in the blood stretches of their zijiren structure and village collective memory ("double positioning"), achieving the transcendent signification of the limited life. Different from redemptive religious tradition in which social and transcendence are fragmented, self-realization in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achieves the fusion of the two, that the transcendence is embedded and realized in the social. This is the "Secular as Sacred" of Chinese farmers' self-realization.
     In practice,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of zuoren point to the three levels. First, guorizi is the base layer goal, it solves the material basis of zuoren, which d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wealth. Secondly, renyuan is the social layer goal,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human social support and ontological significance. Guorizi and renyuan are essentially private, but the third goal of zuoren——the public layer goal——is beyond the private. As a public layer goal, respecting public and disgusting private guide the individual to be subordinate to the zijiren structure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of the villages to achieve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others, and society.
     The "structure-cultural networks" in acquaintance community affect the practice logic of zuoren. From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goals of zuoren, the southern rural shows the logic that public layer leading the social layer and the base layer, the central rural shows the logic that the base layer is leading and the public layer is lack, and the northern rural shows the logic that the social layer is leading and the public layer is weak.
     Rural social is turning to a "half acquaintances community", and its essence is that the ontolog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village are collapsing, the zijiren structure is non-ontological and instrumentalist, local consensus is los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behavior binding, the self-enlargement of farmers is shrinking rapidly, and individualistic logic is dominating the zuoren practice of the farmers. All these changes result in a reorganization of the three zuoren goals: the base layer weight expands, the social level is increasingly private and the public layer is in a sharp decline. As a result, the transcendence significance is lost,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becomes alienation, the original stable social evaluation system turns into confusion and the new system had not yet to build a consensus recognition. Renxin becomes confused and zuoren is tough.
引文
① 冯小双:《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① 《北人与南人(上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版。
    ② 很明显,这种设问方式只是下述问题的“变种”:“全球化”是否意味着中国的“西方化”?以及,中国的“现代化”远景是否就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等等。这种设问引发的争论,以及对这种争论的再争论都有很多。本论文不是要参与这种争论,相反,作为一项经验研究,让经验本身(当然是我所观察和分析出来的“经验”)说话才是更恰当的选择。
    ③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⑤ 桂华、欧阳静:《论熟人社会面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⑥ 刘燕舞:《中国农民自杀间题研究(1980-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华中科技学博士论文,2012年。
    ① [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 许金声:《张岱年先生谈中国传统哲学与自我实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7年第2期。
    ③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① 《马斯洛人本哲学》,第5257页。
    ② 郑剑虹、黄希庭:《西方自我实现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
    ③ 郭永玉:《马斯洛晚年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④ 张岱年:《中国传统哲学中“人”的理念》,载《学术论坛》1988年第6期。
    ①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② 许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都持此观点,比如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思想》,《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郭齐勇:《孔孟儒学的人格经结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③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106-107页。
    ④ [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胡军、于民雄译,北京:中国和平出板社1988年版,第16-17页
    ① 陆洛、杨国枢:《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观:概念分析与实证初探》,载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248页
    ② 郑剑虹、黄希庭:《西方自我实现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
    ③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④ 《中国人的自我》,第3-4页。
    ①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张敦福、赵蕾译:《未发现的自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1页。
    ② Sampson, E.The debate on individualism:Indigenous psychologi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ir role in personal and societal functio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s,1988(l):15-22.
    ③ Markus, H.& Kitayama, S. Culture and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91(98):224-253.
    ④ 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3期。
    ⑤ “社会取向自我”由杨国枢提出,具体可参见《中国人的自我》一书相关论述。
    ⑥ 陆洛:《人我关系之界定:“近哀自我”的现身》,载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第134-178页。
    ① [美]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②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著,翟三江、陆兴华译:《个体的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③ [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版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7页.
    ① 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与命题》,载《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③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④ 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⑤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⑥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 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李伟民:《论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关系取向》,《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② 张德胜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此外,杨中芳长期致力于中庸实践思维的研究,其相关成果可参见杨中芳,林升栋:《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的建构效度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期。
    ③ 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6-407页。
    ④ 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201页。
    ⑤ Kipnis, Andrew. Producing Guanxi:Sentiment, Self, and Subcultur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Durham/London:Duke University.1997:3.
    ⑧ [英]常向登著,毛明华译:《关系抑或礼尚往来——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和社会创造的研究》,选阳:辽宁人 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6页。
    ① 沈毅:《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9页。
    ①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② 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第263页。
    ③ 兰林友:《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④ 傅建成:《论民国时期华北农村家庭的宗教信仰》,《历史教学》1995年第2期。
    ⑤ 王询:《中国南北方汉族聚居区宗族聚居差异的原因》,《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11期。
    ①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② 刘军、王询:《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与宗族形态的历史考察》,《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③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① 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第153页。
    ② 钱穆:《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页。
    ③ 张岱年:《中国古代的人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
    ④ 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社005年版第16页。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第一部:理与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3、127、141、153页。
    ② [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页。
    ③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72页。
    ④ 汤一介:《论儒家的“礼法合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⑤ 柯小刚:《礼与陌异性——回应赵汀阳论儒家无能于面对陌生人社会的批评意见》,《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46页。
    ②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第153页。
    ③ 杨国枢等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④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页。
    ⑤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5页。
    ⑥ 这四种分类观点引自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第155页。
    ⑦ 同注④,第185-188页。
    ①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第1-31页。
    ②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第157页。
    ③ 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第417页。
    ④ 杨宜音:《“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12001年,第277-316页。
    ①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②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第18页。
    ① Hsu, F. L. K. Americans and Chinese:Two Ways of Life. New York:Abelard Schuman.1953.
    ② [美]许娘光著,薛刚译,尚会鹏校:《宗族·种姓·俱乐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③ 尚会鹏:《许娘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④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第85页。
    ⑤ [美]维特·巴诺著,翟海源、许木柱译:《心理人类学:文化与人格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14-15页。
    ① 尚会鹏:《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① 尚会鹏评论说,许氏将中国“人”的概念提升为一个社会科学范式,一种方法论,是提升了中国经验而提出的社会科学理论。引文同上。
    ② 许娘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版,第253页。
    ③ 杨华:《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 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 这里的“原子化”毋宁说是相对于宗族和小亲族来界定的,与西方个体主义意义上的“原予化”既有相似性又有重大区别。在西方社会理论脉络中,“原子化”特指现代性出现以来,个体主义过渡张扬,导致人际关系隔离、冷漠日益严重,甚至呈现霍布斯所说的“丛林状态”,社会整合遭遇深刻危机。也就是说,西方社会和社会理论中的“原子”式个人指的是以身体为边界的个体,但在中国语境中,即使在我们所说的原子化农村,“家庭”仍然是参与村落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二者的相似性体现在社会层面上,行动单位之间的关联度比较低。
    ③ 参见贺雪峰为“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撰写的总序。
    ④ 贺雪峰:《村治模式》,第285-287页。
    ① 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① 杨坐:《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华中科技太学博土论文,2010年,第20-21页。
    ① 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第417页。
    ②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第158页。
    ③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第18页。
    ①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② 翟学伟:《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③ 沈毅:《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页。
    ②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小村故事》
    ④ 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小村故事:地质与家园(2003-200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 周晓虹:《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②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王沪宁、胡秉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418页。
    ③ 郭大水:《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④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2页。
    ⑤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 尚会鹏:《许娘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② [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第336-342页。
    ③ [美]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李秀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④ 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个基本问题上的立场决定了研究者的社会学研究取向是结构主义还是行动主义,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大家致力于弥合这种二元对立,吉登斯、布迪厄、埃利亚斯等人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这里所说的场对个人既有制约性又有使动性便直接受益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参见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⑤ 本页引文均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1页。
    ① 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② 翟学伟的相关研究参见《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中国人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关系“研究的脱殖民地化与理论重构》《东洋文化》第90卷(2010),他最新出版的《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可视为其相关成果的集结,本研究从中受益良多。
    ① 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绪论
    ② Yang, K S.Chinese social orientation:An integrative analysis, W S Tseng, T Y Lin,&Y K Yeh (Eds.). Chinese societies and mental health.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② 杨中芳:《“情”与“义”:中国人真是重情的吗》,载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6-407页。
    ③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7页。
    ①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③ Charles Horton Cooley,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Scriher's1902,中译本参见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①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③ [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第466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8页。
    ③ 吴飞:《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再反思》,载《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6页。
    ① 按照吴飞(同注④)的说法,费孝通讲社会关系对自我的意义似乎就是利益,我觉得大致不差。
    ② 参见杨国枢、余安邦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论与方法篇(一九九二)》,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版;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巨流图书公司,1988年版,Yang, C. F.2000. Psycho-cultural foundations of informal group:The issues of loyalty, sincerity, and trust. In 1. Dittmer, H. Fukui,& Lee. Eds. 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③ 杨中芳:《“情”与“义”:中国人是重情的吗?》,载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6-407页。
    ① 钱杭:《中国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②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① 常建华:《中华文化通志·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② 许娘光对宗族七大特征的描述详见《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① 钱杭、谢维扬:《亲族聚居现象与我国当前农村的宗族活动》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第3期。
    ② 我以“亲族”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结果只得到99篇论文,且绝大多数只是从亲属关系这个角度泛泛的使用这个概念,真正将其作为社会结构类型研究的非常之少。
    ② 贺雪峰在提出和使用“原子化”这个概念时也反复强调这一点,参见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⑥ 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263页
    ⑦ 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1页。
    ⑧ 兰林友细致讨论了华北村落中:同姓不同宗”“同宗不同盟”对村落政论的影响,观察到这一点说明他对华北农
    ①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50页。
    ③ 《孟子·滕文公上》。
    ④ 张岱年:《论五伦与五常》,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⑤ 田秀云:《角色伦理的理论维度和实践基础》,载《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4期。对于“角色伦理”与儒家成人学说之间的关系,我在第3章还会涉及,故在此暂不展开。
    ①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②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394页。
    ③ 回过头来,儒家学说是否就意味个人只是顺从于某种客观性的社会规范行动也是大可怀疑的,这种认识很有普遍性但也有误导性,它预设儒家设定了普适的角色目标和实现该目标所需遵循的“礼”,而个人在依此行动时是缺乏自由的。安乐哲严厉批评了这种普遍存在的误读,他说“在这种逻辑陈述中,一个人必须完成一些必要的条件,以便成为一个预先决定了的产品”,这与孔子对人的理解是“相抵触的”,因为与之相反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根据对象的不同,孔子对于什么是恰当的行为的指导也因人而异。一种一以贯之的有关容忍与灵活的态度,是孔子思想的标志”。参见[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④ 以下关于“个人地位”的讨论,引文均参见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333页。
    ⑤该框架参见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基本框架与运行发则》,载《中国研究》2005年第1期。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5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290页。
    ④ 最典型的便是黄光国的“人情-面子模型”了,对其研究,我在后文还会有详细评述。黄光国的研究参见:《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⑤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⑥ 正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社会控制功能,我们就不能将其简单地比附于西方的社会交换理论。西方社会中社会交换有契约等外在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即“做什么”与“怎样做”“为什么做”是分开的,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做什么”内含了“怎么做”的要求,也是“为什么做”的动力来源,换言之,在中国社会中,由人情脸面主导的“社会交换”行为,不只是个人为了获取生存资源才进行的理性社会行动,它更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本体性要求,不参与就不被认为是一个人。前者是可选择可退出的,后者则是不可选择不可退出的。
    ⑦ 《礼记·礼运》的表述是:“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⑧ 参见金耀基:《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载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77-83页
    ②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③ 参见王轶楠、杨中芳:《中西方面子研究综述》,载《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
    ④ Hu Hsien-Chin.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46,1944.
    ⑤ 参见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 参见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0页。
    ② 当然,三大区域社会类型的划分本身就是依据社会结构确定的,所以贺的分析其实隐含了对二者关系的讨论,但确实没有将其明晰化。
    ③ 参见刘燕舞:《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9-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66-68页。
    ①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载《心理学探新》1999年第1期。
    ②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参见车文博、黄冬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2期。
    ③ 陆洛、杨国枢:《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观:概念分析与实证初探》,载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248页。
    ④ 张岱年:《中国传统哲学中“人”的观念》,载《学术论坛》1988年第6期。
    ⑤ 李泽厚在《孔子再评价》一文中指出:“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长久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值得重视的是,它由思想理论已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参见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⑥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006年版,第106页。
    ⑦ [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胡军、于民雄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板,第14页。
    ① 陆洛、杨国枢:《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自我实现观:概念分析与实证初探》,载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248页。
    ② 杨国枢、陆洛:《社会取向自我实现者与个人取向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概念分析与实证衡鉴》,载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303页。
    ③ 许娘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版。
    ④ 许煌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尚会鹏校,华夏出版社1900年版。
    ① Daniels 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elf-actualization in the writings of Abraham Maslow. Current Psychological Review,1982,2:61~76
    ②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③ 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页。
    ④ 郑剑虹、黄希庭:《西方自我实现研究现状》,载《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
    ⑤ Rogers, C. R. A Client-centered/person-centered approach to therapy. In Kutash, I.& Wolf, A. (Eds.) Psychotherapist's casebook.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6:p.200
    ⑥ Rogers, C R.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51转引自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太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① 杨韶刚:《人性的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② 马斯洛指出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它“着眼于超越性的经验和价值……这新运动的另一个特色是重新神圣化、重新精神化。价值中立的科学有意剔除神圣性,将一切东西中性化,力求实证性。它只取可用的部分,也就是感官可以捕捉的材料,超人本思想则为我们带来了崭新的一面。当你打开了价值及高峰体验或超越性体验的那扇门,整个崭新的可能性便出现在眼前,等待着你去发掘……我们所面对的是人的新形象,这是关键所在,其余一切会随之开展”。参见:[美]李安德:《超个人心理学》,若水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③ 郭永玉:《马斯洛晚年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① 弗兰克尔发展出了一套“意义治疗”学说,将意志自由、意义意志和生命意义视为其意义治疗的理论基础,相关介绍参见刘翔平:《寻找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说》,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② 相关介绍可参考杨韶刚:《人性的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88-293页。
    ③ 比如超个人心理学家罗文就认为:“我们的某些心理障碍来自于我们并不喜欢的我们身上的那些东西的压抑,但有些则来自于对我们确实很喜欢的那些东西的压抑”。参见:Rowan, J. Ordinary ecstasy:The dialectic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Hove:Brunner-Routledge,2001,p.168.
    ④ Yang, K S. Beyond Maslow's culture-bound linear theory:A preliminary statement of the double-Y model of basic human needs, V Murply-Berman & J J Berman(Eds.).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49).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3:175-255.
    ⑤ 下文所引如无特殊注明,全部引自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303页。
    ① 参见杨中芳:《中国人的价值观:“大我优先”体系剖析》,载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296页。
    ② 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道德思虑发展:一个自我发展的观点》,载杨国枢、黄光国:《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
    ③ 杨中芳:《中国人真的是“集体主义的吗”》,载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134页。
    ① 详细论述参见Sampson, E E.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for psychology:Globalization and psychology's theory of the person.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
    ② 陆洛:《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载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178页。
    ③ 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载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85页。
    ④ 对中国人自我之四元论建构的详细讨论参见杨国枢:《华人自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取回与个人取向的
    ① 朱义禄:《论儒家的“成人之道”》,载《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
    ② 胡发贵:《追求德性的升华==儒家:“成人”》,载《学海》2000年第4期。
    ① 分别参见[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胡军、于民雄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第22页。
    ② 高清海:《人就是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① 陈大齐:《孔子学说》,台北:正中书局1964年版。
    ① 此为余英时语,同注③,第289页。
    ② 狄百瑞对君子的讨论参见《儒家的困境》,黄水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他在第二章中集中讨论了儒家“君子”理想的价值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困境。
    ③ 景怀斌:《儒家的人格结构及心理学扩展》,载《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④胡继明、黄希庭:《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⑤ 此表引自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6页。
    ① 详细论述参见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173页。
    ① 陈卫平:《孔子君子论理论内涵的两重性》,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 吴飞:《论“过日子”》,载《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② [美]杜维明:《<中庸>洞见》,段德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③ 超个人心理学至今没有被美国心理学会接纳为一个分支学会,其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是导致其无法被主流承认的主要原因,虽然它对心理学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详细参见杨韶刚:《》
    ④ 转引自胡治洪:《全球语境中的儒家伦理:杜维明新儒家思想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7页。
    ① 王四达、赵新友:《自我实现的本体论设定与宗教性归宿——简论杜维明对儒家人学思想的阐发及其误区》,载《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
    ②[ 美]杜维明:《<中庸>洞见》,段德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③ 同注①,第121页。
    ④ [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胡军、于民雄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年版,第80页。
    ① [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第17-18页。
    ② [美]杜维明:《<中庸>洞见》,第123页。
    ③ 同注②,第133页。
    ④ 同注②,第151页。
    ⑤ 对“天人合一”涵义的概述与评析可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② 张汝伦编:《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374页。
    ①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①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60页。
    ② 余英时说明清儒学有一重要转变,即不再把“道”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圣君贤相士大夫身上,而是将其日常人生化。他说王阳明的“致良知”转就日常生活处指点,而且遍及于“愚夫愚妇”,强调“与愚夫愚妇同的便是同德”,王有诗论“道”云:“不离日用常行外,直至先天未画前”,生动地说明了儒家日常人生化的动向,阳明后学,特别是泰州学派强调“满街都是圣人”,可以说,“阳明又回到了先秦儒家‘人皆可以成尧舜’的原始命题”。同注①,第256页。我以为,余英时揭示的儒家这一转变非常重要,这表明儒学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指点历来就是其思想体系的基础。
    ③ [美]罗思文、安乐哲:《生民之本:<孝经>的哲学诠释及英译》,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④ 同注③,第70页。
    ① 吴飞:《浮生取义:华北某县农民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② 我在田野调查中发现,许多地方丧事上一些被认为“晦气”的仪式往往是选择光棍承担。
    ③ 对中国人来说,在没有家人陪伴下孤零零地死去恐怕是人生最悲惨的事情了,这还不算完,死去之后也只能变成孤魂野鬼,无法受享正常人死后的祭祀待遇。笔者在豫南农村调研时,当地有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村里人会为那些“孤魂野鬼”在路边点上“孤灯”,这看似人性化的行为背后,却无疑透露出巨大的凄凉感。参见王德福:《“送灯”习俗中的价值意涵》,载《寻根》2011年第3期。
    ④ [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6页。
    ① [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 [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① 张岱年先生批评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而抹煞人的独立人格的论调,详见张岱年:《人伦与独立人格》,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② 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① [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3-594页。
    ② “高峰体验”与“高原体验”的内涵极其差异,参见[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386页。
    ③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①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与鸣谢”部分。
    ① [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① 吴飞:《浮生取义》,第35页。
    ② 有关农民生育动机的研究非常之多,比如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里并非要全面探讨农民生育动机,而是仅从“过日子”这个角度来理解。
    ③ 尽管平均起来看劳动力投入可能是内卷化的,但是在工具简陋和科技水平低下的生产条件下,农民确保不误农时的最现实策略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大量劳动力了。“内卷化”的讨论参见[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④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3页。
    ⑤ 陈辉:《“过日子:与农民的生活逻辑》,载《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第49页。
    ③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2页。
    ④ 渠桂萍:《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1901-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2页。
    ① 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第60、74页。
    ② [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北京:选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6-93页。
    ① [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第82页。
    ② 同注②,第83页。
    ③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第139页。
    ③ 这是托尼对1931年中国农村状况的描述,转引自[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第70-75页。
    ① [美]赛珍珠:《大地》,王逢振、马传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② 卢晖临对传统时期农村各阶层生活态度有非常细致的讨论,总体上来说与本文的观点是一致的。参见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7页。
    ③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187页。
    ④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② 李怀印对此有详尽分析,参见[美]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第186-204页。
    ① [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② 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
    ③ 竞争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张乐天发现浙北家场村民在上世纪70年代因子女婚姻问题而上演了“一场旷日
    ① 渠桂萍:《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民众的社会地位表达方式》,载《晋阳学刊》2008年第2期。
    ② 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过华北农村女性当家后推动家庭参与村落生活竞赛的逻辑,参见王德福:《角色预期、人生任务生生命周期:理解农村婆媳关系的框架》,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 许烺光:《祖荫下》,第66页。
    ① 杨华:《湘南宗族族村落的面子观》。
    ④ 翟学伟对此也多有反思和批评,参见其《中国人的关系原理》一书。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50页、113、133页。
    ② 李泽厚:《新编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01页。
    ① 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第15、16、22页。
    ① 这类案例非常之多,后文会有详细呈现。
    ② 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④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 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③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 边燕杰认为阎云翔的研究也属于他所说的“特殊主义的工具性关系”理论模型,我觉得他对阎云翔的误解似乎很深,因为阎所反对的恰恰是那种工具性的判断。
    ⑤ 石峰:《西方人类学汉学研究的基本脉络与新动向》,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7日。
    ①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第3-31页。
    ② 谭同学在批评李沛良的“工具件差序格局”概念时就认为.“差序格局”对应的是“伦常”道德秩序.其所指的
    ①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第142页。陈俊杰等也认为,利益、情感与伦理是构成中国人关系的三个维度,参见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①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第3-30页。
    ② 文崇一:《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347-383页。
    ③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① 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载《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② 这三个概念的提出者分别是费孝通、许娘光与何友晖,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许娘光:《宗族·种姓·俱乐部》,Ho,D Y F. Relational orien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Bulletin of the 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26-27:81-95.
    ③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第152-160页。
    ④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第3-30页。
    ⑤ 同注③,第160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8页。
    ② 下如杨官音所说,关系中的情感性和工具性是同
    ③ 陈柏峰:《“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① 应星:《“气”与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一项基于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的社会学探索》,载《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② 李敏龙、杨国枢:《中国人的忍: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载《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98年第10期。
    ① 刘大可:《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存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载《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② 这里面自然也牵涉到农民信仰世界中的因果报应思想,由于前文已有相关阐述(见第2章“熟人社会的社会控制”一节),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③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心理学的“自尊”理论完全无法理解中国人的这种维护自尊的行为。相关研究可参考杨国枢、陆洛编《中国人的自我》第三篇“华人的自我评价与自尊”。
    ① 对村庄中“气”的救济机制的讨论可参考杨华、孔琪:《村庄中“气”的救济机制》,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② “缘”与“缘分”的词义演变可参考白宏钟:《浅析“缘”与“缘分”的文化意义》,载《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第1期。
    ③ 杨国枢:《中国人之缘的观念与功能》,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123-155页。
    ④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77-92页。
    ① 沈毅:《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② 李庆善:《中国人新论二二从民谚看民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174页.
    ① 宗族型村庄人情交往的公共性逻辑可参考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以及王德福:《人情的公共性及功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5日。
    ② 相对于农民的家庭这个“私”的单位,宗族房支可以算作一个“公”的单位,但跟以国家为代表大“公”相比,
    ① 刘大可细致分析了宗族村落中小姓弱房的生存样态与生存策略,参见刘大可:《田野中的地域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第2期。
    ③ 孙隆基:《中国文华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159、173页。
    ①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
    ② 袁松指出人类学社会学的仪式研究忽视了对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考察,他的田野调查则发现,仪式中的情感表达对乡村社会的整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参见袁松:《民间信仰的情感维度与村落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③ 我在讨论宗族型村庄仪式性人情交往时认为,这种具有公共性的人情是熟人社会差序性伦理关系的再现与再生产,其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强化自己人的“我们感”和伦理性的“差别感”,参见王德福:《人情的公共性及功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5日.
    ①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
    ② 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转引自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3-64页。
    ① 丁为祥:《20世纪公德问题探讨中的几个误区》,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②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275-278页.
    ① 王中江:《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辩”》,载《中州学刊》1995年第6期。
    ② 这方面的哲学伦理学讨论不胜枚举,比如刘清平认为儒学具有“凭借血亲私德压抑社会公德
    ①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静译,孙歌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7-32页。
    ① 许多人认为儒学的“孝”只是个人对父母之“私”,无法推广。我这里的论述正相反,正如后文将会讨论到的,儒学的许多伦理思想不是划定范围而是培养基本能力,提出一种规范性的要求。划定范围则有公私之分,公私无法打通,培养能力提出要求则可以打通公私,由私及公。
    ②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第277页
    ① 陈独秀说:“中国人民简直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坏的更是贪贿卖国。”林语堂则说:“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民族,他们悉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晏阳初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的四大病总结为“愚贫弱私”。此外,还有众多类似论述,参见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一)》。
    ②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对概念长期作为中西方人心理行为取向的经典范式主导着心理学界,相关梳理和辨析可参考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第96-135页。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4页。
    ④ 同上,第28页。
    ① 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80页。
    ② 廉如鉴、张岭泉:《“自我主义”抑或“互以对方为重”——“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的一个尖锐分歧》,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11期.
    ①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① 第2章有相关论述,另可参见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第36-37页。
    ② 杨宜音夸大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似乎自己人的形成都是个体主动包容形成的,这说明她的方法论单位仍然是个体主义的。实际上,面对一个先在的结构性自己人单位,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对其建立自己人认同,融入这种类别化的自己人单位的过程。主动包容与认同融入是同时发生的,只有在建构性自己人关系的产生过程中,个体主动包容才是主导性的。
    ③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第87页。
    ① 汪文学:《论中国古代人伦中的朋友伦理》,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12期。
    ② 贺雪峰通过与一位先后在原子化地区和宗族型地区担任主要领导、对两地官场作风有着深刻观察和体悟的干部的访谈,发现了这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参见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第166-167页.
    ① 罗兴佐将这种身在村庄之外却关心村庄发展、积极投身村庄公益事业的人称为“第三种力量”,第三种力量在宗族型村庄普遍存在。参见罗兴佐:《第三种力量》,《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① “陌生人社会”完全不符合这两个条件,“熟人圈子”可能是相互熟悉的,但却不具有这种无法清算的人情关系,现代社会的社区同样如此。进言之,这就使得“熟人社会”中的社会互动具有超越理性人互动的更深层追求:实现作为人的意义。
    ②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开放时代》2012年第10期。
    ① 渠桂萍:《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1901-1949)》。
    ② 村庄权力结构暴力化(黑恶化)的表现可以参考华中村治学者关于乡村混混的研究,陈柏峰:《乡村江湖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杨华:《乡村混混与村落、市场和国家的互动——深化理解乡村社会性质和乡村治理基础的新视阈》,《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李祖佩:《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混混的力量表达及后果》,《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③ 所谓内生的结构性分层机制就是指由于结构地位决定的个人在村落熟人社会中的分层处境,比如宗族型村庄中大小房支、大小宗族之间的地位差别、小亲族村庄中大小门子、甚至脾气秉性造成的差别(河南农村有“光棍”“眼子”的称谓,分别指称那些仗着门子大爱占便宜欺负人的人和独门小户总是委屈受气的人)等等。
    ④前文曾提到这种现象刚出现时村庄舆论对其评价非常负面,但是几年之后,农民对此就很快接受了,“笑贫不笑娼”,甚至出现夫妻合作从事色情交易的事情。刘燕舞曾经细致梳理了村庄对这种现象的接纳过程,杨华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此现象作了分析,分别参见刘燕舞:;杨华:
    ⑤“无公德的个人”出自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
    ① 贺雪峰:《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期,又见《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页。
    ③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页。
    ①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 对晏阳初与梁漱溟二人乡建思想与实践效果的评述可参考吴飞:《乡村建设与现代中国文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
    ③ 以上对于梁漱溟乡建思想的引述全部参见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二书。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① “乡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是贺雪峰教授和华中学者—直以来的观点,详细阐述参见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低消费、高福利”是贺雪峰教授提出的乡村建设的主导思想,参见《乡村的前途》。
    [1][英]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美]安乐哲.家庭问题:儒家多元主义与奥林匹克精神.周炽成、黄亮、谢艳霜译,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5][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白宏钟.浅析“缘”与“缘分”的文化意义.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第1期。
    [7]北人与南人(上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版.
    [8]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9][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曹树基.明清时期移民氏族的人口增长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族谱资料分析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11]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4]常建华.中华文化通志·宗族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6][英]常向群.关系抑或礼尚往来——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和社会创造的研究.毛明华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车文博,黄冬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2期.
    [18]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心理学探新.1999年第1期.
    [19]陈柏峰.“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20]陈柏峰.农村仪式性人情的功能异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1]陈柏峰.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社会.2011年第1期.
    [22]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
    [23]陈柏峰,郭俊霞.也论“面子”——村庄生活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4]陈大齐.孔子学说.台北:正中书局1964年版.
    [25]陈辉.“过日子”与农民的生活逻辑.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
    [26]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27]陈立撰.吕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宗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28]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29]陈少明.忍与不忍——儒家德性伦理的一个诠释向度.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30]陈卫平.孔子君子论理论内涵的两重性.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31]陈忠,王曦昌.东北文化的移民文化形态及其异化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
    [32][日]丹乔二.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村落共同体.史林.2005年第4期.
    [33][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黄水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丁为祥.20世纪公德问题探讨中的几个误区》.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35]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6]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7]董建辉.明清相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董礼辉.“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9]杜婧.谁是“宗族社区”概念的最早提出者?.2010年5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40]段友文.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1]杜维明.《中庸》洞见.段德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2]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胡军,于民雄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43][日]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研究.周星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4][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5]杜正胜主编.中国式家庭与社会.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版.
    [46]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47][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8]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9]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2]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3]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4]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冯尔康.秦汉以降古代中国“变异型宗法社会”试说——以两汉、两宋宗族建设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6]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思想.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57]冯小双.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58][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9]傅建成.论民国时期华北农村家庭的宗教信仰.历史教学.1995年第2期.
    [60][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郁振华,刘 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1]高清海.人就是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葛庆华.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3]龚为纲.治理出生性别比的新思路.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6期.
    [64][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静译.孙歌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65]苟天来,左停.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社会.2009年第1期.
    [66]桂华,欧阳静.论熟人社会面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67]郭大水.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8]郭亮.走出祖荫:赣南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9]郭齐勇,陈乔见.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70]郭齐勇.孔孟儒学的人格经结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71]郭永玉.马斯洛晚年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2][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3][美]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李志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4][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5]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6]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77]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8]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9]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与行动单位.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80]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1]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82]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3]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84]贺雪峰.村治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6]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87]贺雪峰.熟人社会的治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88]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9]贺雪峰.论熟人社会的人情.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90]贺雪峰.农村文化的实践与变迁——以河南周口农村调查为例.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net:80/article/html/article_27220.html
    [91]贺雪峰,罗兴佐主编.中国农田水利调查一以湖北沙洋县为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2]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93]胡发贵.追求德性的升华——儒家“成人”论.学海,2000年第4期.
    [94]胡继明,黄希庭.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95]胡治洪.全球语境中的儒家伦理:杜维明新儒家思想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96]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年版.
    [97]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9]黄嘱莉.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0][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1][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2][美]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3]贾二强.神鬼界域——唐代民间信仰透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4]江沛.冀东农村的乡土文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5]江沛,王先明主编.近代华北区域社会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06]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07]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0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补篇).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09]金泽.孔德在“人性宗教”中重建社会秩序.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110]景怀斌.儒家的人格结构及心理学扩展.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111][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张敦福、赵蕾译.未发现的自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112][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研究.张旅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13]康建伟.公私之辩:从梁启超到梁漱溟.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
    [114]柯小刚.礼与陌异性——回应赵汀阳论儒家无能于面对陌生人社会的批评意见.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15]兰林友.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16]兰林友.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的本土解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17]蓝勇.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18][法]劳格文.客家传统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9][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王沪宁,胡秉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20][美]李安德.超个人心理学.若水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121]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2]李存山.气论对中国哲学的重要意义.哲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23]李德瑞.中国乡村研究:如何“理解中国”,怎样“创造性转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9期.
    [124]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25]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6]李敏龙,杨国枢.中国人的忍: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98年第10期.
    [127]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与命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编).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8]李庆善.中国人新论——从民谚看民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9]李伟民.论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关系取向.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130]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2]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3]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
    [134]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5]李元珍.原子化地区的面子及其支撑系统.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net/article/2013/0220/article_32607.html
    [136]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7]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38]李中清.一二五0年-一八五0年西南移民史.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139]李祖佩.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混混的力量表达及后果.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140][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版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141]廉如鉴,张岭泉.“自我主义”抑或“互以对方为重”“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的一个尖锐分歧.开放时代,2009年第11期.
    [14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5]廖申白.我们的“做人”观念——涵义性质与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46]廖申白.“做事”:日常语言中朦胧的公共交往伦理观念.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147]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8]林辉煌.人情的运作机制及其社会基础——基于浙东J村的调查.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149]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50][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1]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
    [153]刘大可.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存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 查研究.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154]刘大可.田野中的地域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55]刘道超.筑梦民生: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56]刘广明.宗法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157]刘军,王询.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与宗族形态的历史考察.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158]刘清平.儒家伦理与社会公德——论儒家伦理的深层悖论.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59]刘翔平.寻找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说.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0]刘燕舞.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9-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61][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2]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63]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房屋的故事.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64]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65]罗家德,叶勇助.中国人的信任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66][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67][美]罗思文,安乐哲.生民之本:<孝经>的哲学诠释及英译.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8]罗兴佐.第三种力量.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169]吕德文.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的立场与进路.社会,2007年第6期.
    [170]吕德文.涧村的圈子:一个客家村庄的村治模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72][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V: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3]马戎.罪与孽:中国的“法治”与“德治”概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7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75][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
    [176][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77]马中.人与和:重新认识中国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9][美]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丁栋,张兴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0][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81][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182][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丽,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183][美]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20世纪初期-1949年华北地区的民间文献及其思想观念研究.童晓萍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4][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5][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86]欧阳静.农民公私观念与国家观念的南北差异——从农民对新闻联播的态度谈起.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
    [187]欧阳静.无根——农村婚丧仪式的蜕变.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7期.
    [188][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189][英]齐格蒙特·鲍曼,蒂姆·梅.社会学之思(第二版).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90]钱杭,谢维扬.亲族聚居现象与我国当前农村的宗族活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 刊,1991第3期.
    [191]钱杭.中国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版.
    [192]钱杭.“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93]钱杭.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
    [194]钱穆.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95][美]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96][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97]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8]渠桂萍.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民众的社会地位表达方式.晋阳学刊,2008年第2期.
    [199]渠桂萍.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1901-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0][美]赛珍珠.大地.王逢振,马传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01]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02]尚会鹏.许娘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203]沈毅.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04][清]石成金编撰.喻岳衡校订.传家宝(1-4).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
    [205]石峰.西方人类学汉学研究的基本脉络与新动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7日.
    [206][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7]宋丽娜.熟人社会的性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08]宋丽娜.“面子”与村庄权威结构的再造——以税务场村为例.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209]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210]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21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2]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213]谭同学.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214]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5]汤一介.论儒家的“礼法合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16]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7]唐仕春,杜玉玺.《传家宝》: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华读书报,2006年4月26日第10版.
    [218]田秀云.角色伦理的理论维度和实践基础.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4期.
    [21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20]汪文学.论中国古代人伦中的朋友伦理.江汉论坛,2007年第12期.
    [22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2]王德福.人情的公共性及功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5日.
    [223]王德福.角色预期、人生任务与生命周期:理解农村婆媳关系的框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24]王德福.缺失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基于浙东S村的考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225]王德福.“送灯”习俗中的价值意涵.寻根,2011年第3期.
    [226]王德福.南北方村落的生成与性质差异.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27]王迪.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228]王会.闲话的变迁及其功能异化:一个理解村庄社会性质的维度.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229]王会.从当家权流变看村落社会的内聚与离散——对晋西南伯村生活世界的考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
    [230]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北京:世界图书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
    [231]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3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3]王铭铭.从“礼治秩序”看法律人类学及其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234]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5]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236]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7]王四达,赵新友.自我实现的本体论设定与宗教性归宿——简论杜维明对儒家人学思想的阐发及其误区.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
    [238]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39]王询.中国南北方汉族聚居区宗族聚居差异的原因.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11期.
    [240]王轶楠,杨中芳.中西方面子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
    [241]王中江.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辩”.中州学刊,1995年第6期.
    [242][美]维特·巴诺著.翟海源,许木柱译.心理人类学:文化与人格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版.
    [243]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于划分.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244]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245]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46]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教育与现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第七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247]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8]吴飞.乡村建设与现代中国文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
    [249]吴飞.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在反思.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
    [250]吴毅,吴帆.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
    [251]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252]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53]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4]徐冰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五辑):文化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5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6]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57]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过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58]许金声.张岱年先生谈中国传统哲学与自我实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7年第2期.
    [259][美]许娘光著.王芃,徐隆德译.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版.
    [260][美]许娘光著.薛刚译.尚会鹏校.宗族·种姓·俱乐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261]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62]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63]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264]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265]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9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266]杨国枢,陆洛主编.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67]杨国枢,余安邦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论与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版.
    [268]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版.
    [269]杨国枢等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上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0]杨华,孔琪.村庄中“气”的救济机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271]杨华.“自己人”外化、熟人社会“陌生化”与村庄交往规则的更替.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cn/article/2007/0909/article_6890.html
    [272]杨华.湘南宗族性村落的面子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73]杨华.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74]杨华.乡村混混与村落、市场和国家的互动——深化理解乡村社会性质和乡村治理基础的新视阈.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
    [275]杨华,田先红.农村基督教信仰发生机制的三层基础分析.战略与管理,2010年第5/6期.
    [276]杨华.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77][美]杨懋春.乡村社会学.台北:正中书局1970年版.
    [278][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9]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80]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1]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观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 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82]杨韶刚.人性的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83]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284]杨宣音.“自己人”:信任建构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85]杨宣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3期.
    [286]杨宜音.“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2001年.
    [287]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8]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9]杨中芳.如何研究中国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0]杨中芳,林升栋.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的建构效度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91]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92]应星.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293]应星.“气”与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一项基于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的社会学探索.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294]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95]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296]袁松.民间信仰的情感维度与村落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297]袁松.生活世界中的村庄社会分层.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98]袁松.“房头”的凝聚与消散——鄂东南“接太公”习俗的社会基础及其当代变迁. 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
    [299]翟学伟.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300]翟学伟.中国人人际关系中的平衡性问题:一个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3期.
    [301]翟学伟.走向现代化的江村人—中国家族主义中的亚文化现象及其现代意义.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
    [302]翟学伟.“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303]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04]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网络与权威:概念、个案及其分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305]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06]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07]翟学伟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面子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08]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09]翟学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10]翟学伟.中国人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
    [311]翟学伟.从社会资本向“关系”的转化: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个案研究.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
    [312]翟学伟.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
    [313]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14]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5]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6][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17]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318]张岱年.中国传统哲学中“人”的观念.学术论坛,1988年第6期.
    [319]张岱年.人伦与独立人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320]张岱年.中国古代的人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
    [321]张岱年.论五伦与五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322]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323]张德胜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社会学研究,001年第2期.
    [324]张家炎.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
    [325]张家炎.移民运动、环境变迁与物质交流——清代及民国时期江汉平原与外地的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326]张劲松.中国鬼信仰.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327]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8]张柠.土地的黄昏.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329]张汝伦编.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330]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31]张世勇.积极分子治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32]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333]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334]赵旭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35]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36]赵旭东.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337]赵旭东.本土异域间:人类学研究中的自我、文化与他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8]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9]郑剑虹,黄希庭.西方自我实现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
    [340]郑士有.中国民俗通志·信仰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41]郑也夫.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342]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43]郑振满.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34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45]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46]周晓虹.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347]周晓虹.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
    [348]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349]周晓虹.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350]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51]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52]朱晓阳.小村故事:地质与家园2003-200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53]朱义禄:论儒家的“成人之道”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
    [354][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55]Charles Horton Cooley,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her's1902.
    [356]Daniels 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elf-actualization in the writings of Abraham Maslow. Current Psychological Review,1982,2:61-76
    [357]Hsu, F. L. K. Americans and Chinese:Two Ways of Life. New York:Abelard Schuman.1953.
    [358]Hu Hsien-Chin.The Chinese Concepts of'Fa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 46,1944.
    [359]Markus, H.& Kitayama, S. Culture and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91(98):224-253.
    [360]Kipnis, Andrew. Producing Guanxi:Sentiment, Self, and Subcultur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Durham/London:Duke University.1997:3.
    [361]Rogers, C. R. A Client-centered/person-centered approach to therapy. In Kutash, I. & Wolf, A. (Eds.) Psychotherapist's casebook.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6:p. 200
    [362]Rowan, J. Ordinary ecstasy:The dialectic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Hove: Brunner-Routledge,2001,p.168.
    [363]Sampson, E.The debate on individualism:Indigenous psychologi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ir role in personal and societal functio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s, 1988(l):15-22.
    [364]Sampson, E E.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for psychology:Globalization and psychology's theory of the person.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
    [365]Yang Lien-sheng. The concept of 'Pao'as a basis for relations in China, In J. K. Fairbank (E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366]Yang, C. F.2000. Psycho-cultural foundations of informal group:The issues of loyalty, sincerity, and trust, In 1. Dittmer, H. Fukui,& Lee. Eds. 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67]Yang, K S. Beyond Maslow's culture-bound linear theory:A preliminary statement of the double-Y model of basic human needs, V Murply-Berman & J J Berman (Eds.).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49).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3:175-255.
    [368]Yang, K S.Chinese social orientation:An integrative analysis, W S Tseng, T Y Lin, &Y K Yeh (Eds.). Chinese societies and mental health.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