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构建初中生和谐人际关系之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初中阶段对于每一个中学生来说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能否在这一阶段引导、促进他们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直接关系到他们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态度。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阐释人际交往的一般理论以及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重要性的基础上,概括说明了初中生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及主要特点,并针对这些问题与主要特点着重研究了初中生人际关系交往的一般方法。在论文的最后部分还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创建师生QQ群延伸教育的作用”,“男女生之间互相写信进行了解”,“给父母和老师写寄语抒发敬意”等关于构建初中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具体方法。
In every phas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life's most important a stage. In this one phase can guide and promote their form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ir personality and attitude of the future.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at ordinary times, us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ombining general and special 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preting the general theory and interpersonal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outlin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oblem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method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thesis also puts forward "in classroom teaching emotion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teacher-student QQ group extensions create education effect", "write each other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o give parents and teachers write remarks to express respect" and so 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human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pecific methods.
引文
[1]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用书¨
    [1]出自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1]《说文》出自汉朝的许慎《说文解字》
    [2]《小雅》出自诗经
    [3]出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出自《尚书·大禹谟》
    [1]出自古训《增广贤文》
    [1]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王祖宏《情感方法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8年
    [3]戴斌荣,阴国恩《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心理行为研究:2004年
    [4]史晓红《试析课堂中的隐性课程》教育探索:2003年
    [5]刘建平:曾晓青:陈美荣《中学生人际关系特征》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
    [6]陈姝娟,周爱保《论人际关系智能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7]姜立利《初中生师生关系与其人格、交往归因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陈会昌心理网站《转型期教育研究》2003年
    [9]陈会昌《青少年心理专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刘晓新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刘彦文《人际关系刍议》教育探索2007年
    [12]易松春《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年
    [13]吴运友《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吉林教育科学1999年
    [14]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活动课之间的关系》教学月刊2002年
    [15]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16]吴松波《对话,架起政治课人性化教学的桥梁》教学月刊2008年
    [17]丁志根《实验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几种主要模式》教学月刊2006年
    [18]冯松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
    [19]邓海民《关于山区中学生现状及几点思考》中学政治教学网2009年
    [20]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好读本》光明日报:2000年
    [21]石国庆《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2]吴华荣《思想政治课与情感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3]郭静《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4]王连芬《关于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5]时德青《校园违法犯罪与思想政治课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6]李静《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7]申统山《心理健康教育初探》青海省教委、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2006年
    [28]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9]严秀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输入》江苏省教育学年会论文集2006
    [30]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
    [31]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和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